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教学设计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有关句段,背诵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造句。
3、认识“鸟的天堂”,初步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作者简介。
2.揭示课题。
(对作者巴金作简单介绍,既是一种文学修养的熏陶,也是从语文的内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正确;(2)读通顺。
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自由读是一种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读书方法,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能对课文有一个完整初步的了解。)
2.检查反馈。
(1)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认真阅读,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美,但有助于了解学情;教师的宽容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
(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读的是个别学生,检查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字词的学法似乎有些凌乱,但有实效。)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简化分段,强调清晰分段的思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
2.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
(尊重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相互作答,教师重点指导。质疑是一种重要能力,既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和能力,又激发学生边读边思。)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2)朗读指导。
(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7、8自然段。(机动)
(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应接不暇”造句。
3.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1)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引导学生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领悟作者观察、描写之巧妙。)
(2)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
(这是一项语言表达练习,同时也是理解的深化。)
2.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1)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宽泛的问题,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心理空间,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①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有感情朗读句子。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在这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比较,教师应有限度的认可这些答案,并引导学生认识在内容和写法上的本质联系和区别,比如静态与动态等。)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置疑。
(在置疑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弥补一些教学中遗漏的问题,可以称为教学民主,也可以理解为因学而教。)
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四、作业
关键词:新课标 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师深深体会到,现在的课程跟以往相比,从知识到方法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上课内容生活气息、现代气息和高科技气息非常浓厚。这使得许多教师不知如何写新课标下的教案,特别是对如何把握教学目标有了新的困惑。教学目标在教案中如何陈述,教学目标在新课开始之前要不要告诉学生,何时告诉效果最佳,怎样设计作文指导课及讲评课的教学目标等等都是老师们关注的话题。
一、教学目标的定义
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义,有各种不同的说法。通俗一点讲,就是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对教学内容进行有计划的确定,进而在教学活动中达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展现,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支配、调节、控制整个教学过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教学目标不同于教学目的,它们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教学目的是对所有教学活动的总体要求,对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着眼于教师的教,无法预料和检测;教学目标只对特定的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比教学目的更具体、更明确,着眼于学生的学习结果,操作性强,可检测。
一般说来,规范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四个要素:第一,行为主体:是指学习者,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第二,行为动词:用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第三,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第四,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二、教学目标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具有确定明晰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的作用。教学目标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方向,是预期的指导。教师在每一节课都要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或所要达到的标准有预见性,而且是具体的、清楚的、可检测的。
(二)教学目标具有帮助教师使用最佳教学方法的作用,不同的课程可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最佳的教学方法又是一对孪生姐妹。如果教学目标定位于基本知识的传授,那么教师宜用启发法、提问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如果教学目标定位于学生技能的培养,那么教师宜用演示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如果是讲童话故事,有表情的朗读、分角色表演要比单纯地让学生掌握故事梗概效果好。最佳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有最佳的听课情绪,也会感染教师讲课技巧发挥到极致。
(三)教学目标具有检验教学效果的作用。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检测,但检验教学目标是最直接、最客观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具有激励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作用。在教学活动中,要想使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教师就应当在研究学生的兴趣、动机、意志、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他们的个别差异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握住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值得注意的是,教学目标和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是不同的概念。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是学生在学校读书期间应达到的水平,它相对于教育宗旨是具体的,但是相对于教学目标又是抽象的。
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生成,不是随意性地扩展,更不是“节外生枝”,有的甚至错误地将既定的目标完全放弃。它是生态的课堂,是符合学生年龄、心态、层次的课堂,它是生命的课堂,是有朝气的活泼的课堂,是玩与学充分相糅的课堂。生成的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是在教学大纲教学目标领导下的预设,远离文本、脱离实际,随心所欲、或以点咬面、为教而教的目标预设是错误和偏离导向的,显然不是我们的教学所追求的境界。
三、教学目标的种类
宏观的教学目标有单一性教学目标、行为性教学目标、表现性教学目标、生成性教学目标等多种。单一性教学目标就是基于经验、传统教学模式,按照大纲要求,把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这已成为课程与教学领域的一种习惯,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这种教学目标易于教师授课,却不利于学生横向与纵深发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行为性目标指教师要预设学生在某一学习活动结束后的行为结果是否达到新课程标准。表现性目标主要是描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业的情境,将要处理的问题,将要从事的活动和任务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个性化。生成的课堂就要有生成的目标。生成性目标会打乱原有的教学计划,中断已设计好的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既是预设的,又是生成的,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怎样能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看教师的知识面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了。预设和生成同时存在,由因追果,由果推因,水融、和谐共生。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精彩的课堂源于高质量的预设。微观的教学目标要从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来设计。
四、教学目标的内容
(一)以有益于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容为教学目标。学生的心理有特定的年龄发展阶段,在教学中,要根据其智力和能力水平、倾向性、心理承受力等来选择和组织相应的课堂内容,以使学生充分调动内部自然条件与教师相配合,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产生与课堂内容相通的思维与活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课堂内容时有一定的方向性,哪些例子可以拿来在课堂上展示,哪些用对话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哪些练习需要让学生和家长一起来完成等等,这些教学目标的设计会引导学生实现一个又一个新的发展。
课程教学内容还要顾及学生的经验。即使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有一定的生活学习经验,只不过局限性不同罢了。学生的经验是先前学习知识的积累,是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与前提,学生的经验,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参与学习活动获得的体验和感受是直接性的,感想也最为强烈,课堂上知识和能力的获取是学生经验的最主要的来源。
兴趣也有益于学生的心理发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课成功与否关键看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如果一个教师能使学生对于新课题的解决、新知识技能的掌握抱有强烈的兴趣与动机,那么对一堂课来说就成功了一大半了,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思考与参与,兴趣就是学生真正获得知识的条件和催化剂。教学目标预设就要以能引起学生兴趣为前提。
(二)以有益于学生学会生存的内容为教学目标。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生活知识,以应对在日常生活遇到的难题,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因而教师在教案的编写中要把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作为预设教学目标,所讲内容要贴近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例子更能感染学生的情绪,达到师生共振。过于注重理论化和逻辑化的传统课程远离了人类面临的实际问题,忽视了知识的实用性。现在的学生更关注的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现实世界的美与丑、真与假对他们更有影响,因而教师要选择有益于学生学会生存的内容为预设教学目标,将这些现实中的事情转化为必学的知识向学生传授,是适应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的,课堂就成了生活化的课堂。
要把有益于学生学会生存的内容为预设教学目标,还要考虑到教学课程的问题化。问题是一种情境,在这种情境中,个体知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情节性问题和现实性问题都是基于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创设的,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并以生活中的常识来做例,如可以要求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提出一些问题,问题可以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价值观,人生观,爱情观,金钱观,问题越真实,越现实,就越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越有利于学生学会生存。
(三)以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为预设教学目标。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是哪一学科的责任,而是要所有学科共同担负的问题。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类知识是一个有机的综合体,各学科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共性。传统的课程设置过于强调的个性而割裂了学科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新课标下的教案首先要考虑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科的交叉与联系。如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明白语文学科的可读性,不理解题意是解不开应用题的,在学习语文的时候要明白图表的重要性,说不清道不明的位置了了几笔勾勒下来就一目了然了。
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技术革新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人在享受着高科技带给我们崭新生活的同时,可以不出家门便知天下事,可以坐在家里购物逛大街,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任何人都有权利知晓最新的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再运用。那么教育机构是以培养合格公民为己任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课堂教学必须考虑到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动向,必须关注社会发展的前沿动态,从而培养学生获取前沿科学技术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怀源.驾驭语文课堂的艺术[M].南宁: 漓江出版社,2007:161-164.
[2]赵绍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M].郑州: 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100-102.
[3]关文信.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6:75-79.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2、理解诗意。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4、并背诵。
5、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6、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
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诗境,训练语言。
课前准备:
学生: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②读熟课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揭题、解题(2分钟)
1、揭题,2、读题,3、注意“孟(mèng)”的读音及写法。
4、解题。注意黄鹤楼与广陵的位置,5、“之”的意思。
2、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3分钟)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3、理解诗意(15分钟)
1、学生自学古诗(5分钟)
自学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10分钟)
1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同2学讲解古诗
②教师注意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
4、体会诗境(6分钟)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春吗?为什么?
3、这时长江里是不4、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5、李白站在岸边,6、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7、远,8、心里会想些什么?
9、借助插图,10、体会诗的意境。
11、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5、借助诗境,6、训练说写(14分钟)
1、引导: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2、往日,3、他们生活上相互照顾,4、学业上相互帮助,5、情投意合,6、感情深厚,7、此刻分别,8、不9、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10、黄鹤楼前两人分别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11、学们想象一下,12、他们的分别时,13、会说些什么,14、做些什么,15、会是什么样的表情。我们能不16、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要演戏,17、先要有脚本,18、请同19、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20、集体合作为这段情景的表演,21、写一个脚本,22、脚本要交待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23、人们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4、学习小组合作撰写脚本。
25、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26、表演后师生共同27、评议。28、根据表演效果,29、重新修改脚本。
7、布置作业(1分钟)
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完成下面的作业:
1、有感情朗读,2、并背诵这首诗。
关键词:初中语文;衍生式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117
衍生式教学就是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教学背景来对教学进行灵活的调整,从而达到共建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综合素养的目的。但是前提是要有弹性预设。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着重把握“衍生”的理念,根据教材中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反映情况灵活的调整教学进程。同时在预设的时候,应该突出重点,不需要面面俱到。在课上,要预设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还可加强学生间的学习交流。
一、开拓教学空间,把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语文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归于生活。生活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二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空间只局限在课堂上,会使得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一知半解,不能真正的理解知识的内涵,因此,除了在课上传授课本知识还要开发利用社会上的资源,将课堂延伸到学校外,让学生去了解社会生活,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1. 具有选择地运用课本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具有选择性的使用课本,没有必要将整本教材都讲解,比如说书上的自读课文,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画出学生自己疑惑的地方,然后在课堂上讲解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其次,老师也可以选一些具有时代性并且符合学生水平的读物,让课堂更加具有开放性,教材更加充实。
例如:鲁迅的《风筝》就可以以开发课外教学资源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延伸,因此选择清代诗人高鼎的《风筝》一诗导入。
师:“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旱,忙趁东风放纸鸢。”同学们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情景?
生:主要写了儿童在誊天放风筝的情景
师:好多同学都有过放风筝的体验,能说一下你们放风筝的感受吗?
生纷纷回答(学生结合了自己的生活体验,自然有话可说)
师:如果你想放风筝却被粗暴的阻止时,内心的感受会如何?(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自然的引入了本文的难点:在误解和冲突中表现亲情。)
在课后的结尾处,可以选择课外短文《风筝》与课文比较阅读,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和多角度阅读训练,这样教学延伸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加深了学生对丈本《风筝》的领悟,把全文的难点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的延伸材料,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将课堂内外联系起来
在衍生式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可以在第一课堂的基础上来开设第二课堂,把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既拓展了教学空间,同时也使得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开拓。
3. 重视学生的思维与体验
这主要是重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悟,以及学生自己的个性化阅读,但是它的前提是尊重文学作品。在此期间,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对阅读体验的感悟,并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化以及独特性,从而让学生的思维能够与作者相匹配,产生共鸣。
二、延伸教学内容
教师在可以整体把握课本的情况下,以教学目标作为依据,紧扣教材来对知识进行适当的延伸。在延伸学习内容时,教师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紧扣教学目标
我们应该知道,延伸的教学内容是属于课本范围之外的,所以它必须服务于教学的目标。在对知识进行拓展的时候,要进口教学目标,不可搞形式主义。
2. 延伸适度
教师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拓展栝伸,并且不随意延伸,尽量把握延伸知识的度。
3. 注重创新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延伸的形式需要多样化,具有新颖性。如在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本文与朱自清的《春》来进行比较阅读。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选用延伸的形式,从而创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三、整合学习方式
在国内目前最常用的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一种是传统的教育学习方式,另外一种则是学生主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前者主要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依赖性还有受动性的基础上,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还有合作性,总而言之,这种学习方式是一种封闭式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后者则注重学生的能动性和合作性,主要提倡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成为真生的学习的主人,换言之,这就是一种合作的、发现的学习方式。其实这两种学习方式都各有各自的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关键的是我们应该以哪种学习方式为主,哪种学习方式为辅。
在新课改中,改革重点便放在了学习方式上,并且学习方式还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步骤。它不仅有助于学生从片面失调调节为整体和谐,还可以使学生彰显自己的个性。比如说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会自我调控;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既可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可以使学生领会到合作的真谛。然而,这也仅仅是这几种学习方式的优势所在,并不代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就是学习语文的全部。在有些课文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或许会更适合。因此,在衍生式教学中,应该让教师学会把多种的学习方式整合起来,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方式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关键词 PBL教学法;工程力学;ANSYS有限元软件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112-03
Design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Teaching Case based on PBL Teaching Method//ZHOU Ping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s, the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this cours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teaching cas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e evaluation method is given.
Key words PBL teaching method; engineering mechanics; ANSYS
1 引言
机械、土木等专业开设工程力学课程,主要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力学知识和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打好基础。该课程内容上主要讲授物体受力分析、力系简化及平衡、材料变形、强度理论和压杆稳定等。由于工程力学课程理论性强,抽象知识点多,且传统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导致学生在该课程学习中易产生厌倦心理,学习效果较差[1]。
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通过在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引入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以实际应用中的工程案例设计教学问题,以案例问题的分析、解决为导向,教、学、做相结合,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与改革,以达到改善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2 案例问题设计及描述
教学案例问题为对如图1所示轴承座进行力学分析,学生通过对轴承座力学问题分析、解决的过程,加深对力学知识的掌握。
轴承座力学问题涉及学生学习过的课程门类比较多,学生通过把工程材料、机械制图、机械传动、工程力学与计算机仿真软件等知识相结合,把工程力学理论教学转换为以实际工程案例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教学过程,把传统的学习过程转变成分析、解决实际力学案例问题的工作过程,有效地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等内容整合成完整的有机系统。
3 案例问题PBL教学活动设计及实施
通过案例问题的内容描述,结合PBL教学法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收集资料、解决问题、总结评价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进行具体设计[2]。
教学活动设计 对轴承座力学案例问题进行总体分解,设计与各个分解内容相适应的八个教学阶段,教学时间为2~3周,如表1所示。设计的教学活动如表2所示。
实施过程 按4~6人为一小组对教学班级进行分组,小组成员对问题进行分析,了解轴承座材料类型,查找该材料的许用应力、截面模量等力学参数。
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图1所示轴承座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化后,根据轴承座所在传动系统结构添加约束和荷载,如图2所示。
后处理得到图3所示轴承座应力图,从图中可直观看到轴承座不同位置的应力、应变情况及最大应力的位置,并得出最大应力值。
案例问题评价 问题评价方式的设计如表3所示,以小组为单位,检查每个学生对案例问题的解决是否满足预定的教学要求。以答辩方式进行考核时,要求每位学生回答2~3个有关该案例的问题,根据完成情况由教师填写评定成绩;小组互评内容在每阶段完成后,根据教师设计的每一阶段内容完成情况,经由小组集体评价后填写成绩,让学生之间进行对比,加深对案例问题的了解和处理能力;自评内容是每位学生自己在每次阶段完成后,根据教师设计的每一阶段问题完成情况进行打分。
4 结语
将PBL教学法应用于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科学的教学案例问题设计有利于形成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讲与练结合、教与学互动的课堂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法的不足,尽可能地使学生主动投入到知识的积累中,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平.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J].科教导刊,
2014(6):121-122.
[2]谭丽泉.PBL教学法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0,38(5):264-265.
[3]陈丽虹,邓安富.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2010(11):46-48.
课堂提问的设置是课堂教学师生双边活动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数学的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同样,数学的学习也是从问题开始的。数学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践证明,通过设置问题链,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问题链;设计;案例;研究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引擎。课堂提问的设置,是课堂教学师生双边活动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教学更为有效。实践证明,通过设置问题链,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行之有效的。
一、问题链设计含义及意义
(一)含义
问题链的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以问题为纽带,以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以师生合作互动为基本形式,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问题链教学的中心任务是设计一系列有效的问题,把教学过程组织成为学生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过程。
(二)特征
学生的学习以问题为导向和起点,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交往是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研究,新的知识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得到理解和掌握,学生的各种能力在问题解决中得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问题解决中得到升华。
(三)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问题链教学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为驱动,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通过问题研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问题研究,给每一位学生提供选择、实践、思考、研究、参与的机会,特别是一系列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思维从问题开始,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思维,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展开的。问题能激化认知矛盾,启发学生的思维。问题链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思考和研究,寻求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探求数学本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思维品质不断提高。
二、问题链设计基本原则
(一)层次性
问题链设计要目的明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这个中心展开提问,做到主题鲜明,中心突出,符合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整个问题链的层次要分明,有广度、难度、深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能学到数学知识,更使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果实”。这样会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愉悦的心情投入学习,对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并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笔者认为,教师不应该把提问作为一种惩罚学生的手段,问题设计、提问方式、问题表达,一切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设问时要以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为依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石,妙设思考题,把学习延伸到课外。这样的问题链设计,不仅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而且能更有效地促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三)开放性
众所周知,再好的课堂“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学习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教学变量与挑战的过程。“动态生成性”是相对于“预设性”而言的。教师备课时所预设的同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不同的答案,即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是多角度的。因此,课堂提问时教师要恰当把握问题的开放性。教师能够快速根据教学目标筛选出有创意、有价值的答案,予以引导和深化;同时,要认识到“生成”是动态的,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需要教师针对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思维答问的动态变化情况,机智灵活地做出调整。
(四)科学性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通俗易懂、表达准确、言简意赅,避免出现词不达意、模棱两可的表述。问题设计科学、提问方法科学、问题表达科学。
三、问题链设计案例
问题链教学可由教师逐一提出精心设计的问题,并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来研究问题,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中实现教学目标。
【案例1】(内容选自高中人教B版《数学2》第一章1.2.3)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情,拟定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具体事例,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通过典型例题分析并归纳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能运用理论解释空间位置关系的命题。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和运用线面垂直定义及定理的过程中,体会线面垂直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对数学领域空间线面关系的探索,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针对教学目标,教师可精心设计以下问题链开展教学。
问题1:PPT展示学校升旗台的旗杆与地面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旗杆与地面的关系。教室的墙角中直线与地面的关系,这给大家的直观感觉是什么?请问谁还能举出相类似的例子吗?
问题2:随手拿起新华字典,将其立在桌面,如果将书脊当成一条直线,那这条直线与桌面关系是什么?
问题3:通过前两个问题的讲解,大家能否得出直线与平面垂直关系的基本特征?我们如何对它们的关系进行定义?
问题4:结合大家得出的结论,根据定义如何来判断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是否垂直?
问题5:PPT展示一张三角形的白纸,让每个学生准备同样的纸,做如下的操作实验:过ABC的顶点A折叠,得到一条折痕AD(图1),然后将直线BC与桌面接触,怎样才能使直线AD垂直桌面呢?(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相关结论)
<E:\123\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12\12q-10.tif>
设计循序渐进的问题链,加深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垂直关系的理解,体会直线和平面垂直关系的含义。
【案例2】讲解例题:直线与曲线x2-y2=1的左支交于A、B两点,直线l过点P(-2,0)和AB的中点,求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m的取值范围。
本例题直接解决比较困难,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其转化为以下问题链:
(1)如何判断直线与双曲线相交?
(2)双曲线左支上的点的范围是什么?
(3)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负实根应满足什么条件?
(4)如何求直线AB的方程?如何求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
(5)如何求二次函数在定区间上的值域?
上述问题均设计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从而降低了题目的难度,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使难题得以轻松解决。同时也认识到一个难题实际上是由几个容易题组合而成,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善于化解问题,变难为易。
【案例3】数列问题链设计(内容选自人教B版《数学5》第二章2.1.1)
本节课概念虽多但难度不大,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阅读教材及进行适当的练习达到教学目标。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自学教材第25~28页,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叫数列?什么是数列的项?什么是数列的首项?数列与数集有何区别?
(2)数列的一般形式是什么?
(3)什么是数列的通项?an与{an}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4)数列按项数的多少来分可以分为几种数列?按项的大小来分可分为几种数列?
(5)如果把数列的通项公式看成一个函数解析式,那么其图像有何特征?
(6)完成教材第28页的练习。
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上述问题,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并通过师生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案例4】“角的概念的推广”的问题链设计(内容选自人教B版《数学4》第一章1.1.1)
(1)你能说说初中所学角的概念吗?分针旋转15分钟,所形成的图形是否构成角?这个角多少度?分针旋转1小时又15分钟,所形成的图形是否构成角?如果是的话,这个角又是多少度?
(2)你能举出生活中其他大于360°的角吗?
(3)将瓶盖转动30°角,是旋紧了还是旋松了?生活中是否还存在其他需要区分旋转方向的角?如果存在,如何从数学角度更好地刻画这个角?
(4)角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那么,如何表示任意角?
(5)为了方便,用数轴和直角坐标系研究“点”时,都有一个“基准位置”――原点,那么,研究角时能否也找到一个类似的“基准位置”或“标准位置”呢?
(6)角的放置有了“统一标准”后,能否有恰当的分类以便讨论和研究角?
(7)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①第一象限角是锐角;
②小于90°的角是锐角;
③第一象限角是正角;
④第二象限角比第一象限角大;
⑤终边相同的角一定相等;
⑥终边在直线y=[3]x上的角可表示为60°+k・360°,k∈Z。
(8)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做出下列各角,并尝试发现新的结论。
①60°,-300°,420°;②-120°,600°。
(9)在0°~360°内,找出与-950°12′终边相同的角,并判断它是第几象限角。
(10)分别写出终边在y轴正半轴、y轴负半轴和y轴上的角的集合。
(11)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在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12)如果α是第二象限角,那么[α2]是第几象限角?[α3]又是第几象限角?
此题作为学生课外思考题、探究题,目的是让学生积累尝试与探究的经验,学会理性地、有条理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结语
问题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载体,把教学过程精心设计成以问题链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深刻感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对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高存明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B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李志敏.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方法与艺术[J].中学数学研究,2011(12).
关键词:小学教育 语文教学 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035-02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质量关乎“百科之母”——语文的基石,也关涉“人生之始”——小学儿童的发展根本。作为小学职前教师,应当知道语文教育的神圣使命,应当知道语文教师的崇高职责。本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课程模块中所规定的小学教师培养课程,是教育学和小学语文教育这一具体学科结缘而生的一种理论性、技能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课程,是信息化和时代化发展的要求,是为高等师范院校(系)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用来培养高素质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在现代信息化背景下能够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特色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因此,对于承担《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师而言,需要有科学化的思维、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和民族化的立场,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专门研究。
1 课程内容体系说明
本课程内容共有7章28节,其中涵盖三个层面的基本内容:第一个层面为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通论(1、2、3、6章),涉及内容包括“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概说”、“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原理和文化通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流程系统”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方法艺术”等;第二个层面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分论(4、5两章),其中包括“小学语文模块教学设计”和“小学语文特殊文体的教学设计”两个方面;第三个层面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课程中的拓展性学习内容,即本课程最后一章“名家名师语文教育理念和教学艺术述略(第7章)。
上述内容也可以分为绪论、总论—分论—总论、补论三部分。
第一章为绪论,分四个节次,分别概论学科本身的起源流变、学科定位及特定价值、教材资源生成及课程特点、要求,相当于课程谱系梳理和教材使用说明。
第二章、第三章是总论,是从事实层面、价值层面着眼,解决课程内涵“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第四章和第五章为分论,谈及五大模块和特定文体的教学设计,重点转向技术层面,因为要解决“怎么办”的实际问题。第六章是探究语文教学设计的方法技巧,是由四、五两章具体的教学,转向探究语文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
第七章是补论,原来的教材很少涉及。名家名师的语文教育主张和教学设计艺术,既是当代语文教学的根基,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现实标杆,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汲取本土母语教学的优良传统和精髓,返本开新,学新知新,启迪智慧。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课程结构示意图:
2 教师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技能性与实践性并重的课程,根据学科教学论的教学实际,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重理论轻实践,教师把这门课当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论或教学设计原理来讲,势必会削弱实践教学和技术操作。二是重实践轻理论,教师让学生轮番登台试讲,让学生自主体验,但缺乏理论高度。学生很快能成为一个合用的人手,但缺乏成为一个人才的理论功底。三是齐头并进但浅尝辄止。从形式上完成了一门课程:记忆几个概念,背诵几个原理,实践课程撒手不管。鉴于以往的教学惯性和教育弊端,我们认为该课程教学既要注重教学设计基本理论与规律的教学,又要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录像,学习品析精品教学案例,组织进行课堂讨论,并通过单项和整体教学设计,不同模块、不同文体的教学设计以及备课(包括撰写教案)、说课、讲课、评课等方式来训练学生的语文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因此,本课程应主要结合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完善教学方法的信息化,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研究法、模拟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演练实践法等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在教师职前教育学科设置上赢得了独立的一席,在教育实践中能否站稳,关键取决于教育研究和教学成果。要把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置于基础科学的地位,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跨学科研究的背景上,以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理论,吸收语言学、文章学、修辞学、逻辑学、文学、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相邻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多视角、多侧面地丰富和充实自己,在学科整合和“智力杂交”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还要学习国外语文教学的先进经验,吸收现实语文教学的先进经验和语文教学研究的优秀成果,运用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实验科学的思维方法,利用电化教育、多媒体介质和网络教育的优势,形成崭新的、适切的、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理论体系和应用技术。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之根必须深扎在中国的土地上,体现中国语文教育的特点。发掘和整理语文教育的理论遗产和特色设计,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尊重和研究汉语文教育从古至今的教学经验,诸如“文道统一”、“读写结合”、“启发诱导”、“口诵心惟”、“知行转化”、“自力求实”、“情感熏陶”、“读书做人”、“合作探究”等,才能客观地总结语文教育的规律,进而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设计。
3 学习建议
本课程的学习,首先要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即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原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流程系统、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主要方法与技巧等等。同时还要很好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中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与习作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模块教学设计的特点、方法与要求,更要掌握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寓言、神话传说、古诗文、歌谣与儿童诗之类特殊文体的教学设计特征与要求。另外,要借助网络上大量共享的信息资源,搜集了解当代小学语文教学名家名师、各种流派关于语文教学主张、教学设计特点和基本经验,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吸取其中精华部分为自己所用,借此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同时,要及时完整地完成相关作业和各种训练项目,如理论分析应用题、案例学习分析题、教学设计和教案撰写以及说课讲课等活动,借此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具体来讲,有如下几个方面:
(1)重视课程理论的指导意义,整体把握本课程的理论体系和知识层面,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习,还可以为技能训练和教学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利用多媒体技术及时认真地观看教学录像、学习教学案例,积极参加校内外观摩学习活动,并能在此类学习活动中做到眼、耳、手、脑并用,善于从别人的教学实践中获取经验,感受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真谛。
(3)积极踊跃地参加教学设计、教案撰写、说课讲课、听课评课等各项技能训练活动,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训练中获取技能,在训练中巩固技能、在训练中提高技能。
(4)积极主动地参加见习活动,主动向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拜师求教,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方案的再设计,并尝试进行真实课堂的教学活动。
(5)通过远程教育或拜访等方式向大师名师学习,对照成功教学案例和典型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反思,唯其如此,方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
新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螺旋上升” .但教材中某一块内容的编写经常是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线性”呈现的,“学术”味较浓.为了更有效地组织教学,在尊重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可以有机地将“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变“线性呈现”为“螺旋上升”,变“学术形态”为“教育形态”,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使学生对知识的领悟逐步深化.本节的线性规划主要是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求最优解问题.但有的题目背景已经远离了学生的生活空间,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笔者有效借助2008年汶川80级的特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亿万人民的心,以灾后恢复重建为背景,编写的问题一,学生感到问题不空洞,不遥远,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且感到解决好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向灾区同胞奉献爱心的一种具体表现,学生的求知欲望倍增,同时增强学生对防灾减灾意识的教育与培养.问题二也取材于学生的生活空间,现在我们有80%的学生在学校吃营养配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公民幸福指数,提高生活质量的大环境下,问题二更体现线性规划应用的广泛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并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纽带,驱动学生的思考、交流,发表想法.让他们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领悟知识的本质特征.努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敢于质疑、善于思辨的理性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2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2能力目标: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在研究问题中主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思维的习惯.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探究问题的乐趣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通过带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3 教材重点、难点
探究解决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
4 教学手段
CASIO图形计算器、多媒体、几何画板.
5 教学过程
5.1第一维度 创设情境 复习引入
通过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案;内容创新
教案创新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而教案内容创新则是教案创新的关键。新课程背景下,应根据新的课程理念,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安排三方面进行教案内容创新的审视。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1、制定目标的依据。制定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知识的非线性和语文素养的复合性特点,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知风格、认知水平、认知态度和认知能力等,还要考虑教师的教学风格、个性特点、知能储备等,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扬长补短。
2、目标的表述。教学目标的准确表述,可以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激励和评估作用。具体表述应是“(学生)能力……”,而不宜写成“使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等行为动词。教学具体目标应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因此要尽量用外显行为动词来描述学生的学习行为。结合课程标准,知识性目标可用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理解(解释、归纳、说明、概述等)、应用(设计、撰写、总结等)这些动词描述;技能性目标可用模仿、迁移、写出、扩展等这些动词描述;情感性目标可用感受、体会、体验、体悟、分享、欣赏、领悟等这些动词描述。行为条件,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境和条件下完成学习活动,如学习情境、工具、时间和空间等,可用“通过小组合作”、“在10分钟内完成”等描述。表现程度,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水准或所达到的程度,常用表述是“能流利地朗读”、“能写800字左右的文章”、“能准确无误地背诵”等等。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1、用好文本资源。虽说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教材绝对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首要的还是要用好、用足文本资源。这里所说的文本资源主要是指以文字形式呈现出来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教材、教参、课标、教辅用书等,最主要的是以经典课文为主要内容的教材。充分利用好这些文本资源,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关键之一。教师在备课时,自己首先要对课文有着独到的理解,而不可盲目照搬照抄教参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阅读对话的情境,并且在和学生、文本、环境的多角度对话中,提倡多元解读、深层解读和个性解读,最终和作者的视界融合,促成学生生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其次要对文本的内涵和外延有深刻的理解,并结合课标、学期和单元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2、关注生活资源。美国教育家杜威有言:“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也认为,学习需要“真实的环境,真实的人物”。生活本来就是一部无字的大书,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上表现得更为突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语文教育为生活服务,培养学生学会生存的语文本领是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教育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是语文课程的价值所在。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将生活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将文本和生活互补并融为一体。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关注时事,将国际风云、国家大事、热点焦点等时事新闻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养成关注现实的良好习惯;其次要关注时尚,网络文化、80后作家、魔幻小说等,这些可能更接近学生生活,应在课堂上对这些时尚流行文化进行引导,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三、教学过程的安排
1、课前进行弹性预设。所谓弹性预设是指教学方案为体现学生主体而预备充分的空间,为鼓励动态生成保留足够的余地。我们预设教学目标,但只是基本的目标,预设目标可以在教学中修正;我们预设教学重点,但只是基本的重点,预设重点可以在生成中调整;我们预设教学流程,但也只是基本的流程,预设流程可以在实施中变化。可以修正、调整、变化的预设是弹性的预设,只有这种弹性的预设才能促进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弹性预设的操作定义应该是精心而不是精细,预设更应预计。对教学行为要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应充分预计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可能提出的问题与争论甚至错误等等,这些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充分预计好这些生长点出现时的应对措施,会创造更多的精彩生成。
2、课中注意动态生成。新课程认为课堂是一个复杂的有教师、学生、文本、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进行“新基础教育”研究发展性阶段提出: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认为课堂应呈现生命态,是开展生成的,具有创生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课堂理念,即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是充满变化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场所;是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共享知识,焕发生命激情的场所。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变化随时注意调整课堂的节奏,利用衍生的课堂资源动态地处理课堂,真正改变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局面,使课堂成为学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经历,成为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3、课后进行反思提升。由于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因此课前预设的教学方案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不可能机械地展开,而是一个根据即时的教学样态不断调整并生成新的教学方案的过程。因此,一节课堂生活的结束,恰恰是教师反思自己教学的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否合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切合学生实际;反思自己在课堂上实际所教的内容是不是自己想教的内容,反思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所学的内容是不是学生想学的内容,以此作为下一次教学活动的起点。在这样“教学——反思——再教学——再反思”的循环往复中,教师的素质肯定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最终由教育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然王国。
总的说来,语文教案的设计要体现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认识,并在贯彻新课改理念的过程中对相关要素进行通盘的深刻的理性思考,切忌人云亦云,照搬照抄,在设计的教案中要能看出教师对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学生和自身教学风格的独到理解,已达到唯美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3—57.
[2] 盛群力,李志强:《现代教学设计论》[M].杭州I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91—204.
[3] 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6-38.
[4] 胡云信等:《例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J-I].《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