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招商引资工作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明确任务
按照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任务,今年全市农业系统要求完成现代农业产业招商引资项目5个(其中市本级1个),配合市农办等部门完成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项目10个(其中市本级1个),在市政府召开的汇报会上王萍市长要求市农业局完成3个以上。为了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要求每个局属单位(含局机关各科室)独立或联合局属其他单位引进一个投资5000万元或500万美元的现代农业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到局属场、所、校、园或有关县(市、区)落户。
另外,在今年6月底前每个局属单位包装一个内资5000万元(或外资500万美元)的现代农业、设施农业、休闲旅游农业、绿色食品农业等产业招商项目,以便局里统一对外宣传推介。内容要求具有可行性,要求1000字左右并写清如下内容:即项目名称、项目单位、项目概况、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地址、预计投资总额、经济效益预测(年销售收入、税后利润、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项目前期工作情况、合作方式、联系人、联系电话、邮编、传真、电子邮箱。
二、落实责任
为使招商引资更具有针对性,更好地完成任务,将分蔬菜、粮油、畜牧、水产、果业等五个产业作为重点招商内容,分解到各单位,由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共同抓好落实(具体责任单位见附表);要求各单位明确职责,责任到人,要指定专人从事此项工作,局领导要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办,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招商引资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要定期专题研究招商引资工作,根据自身的职能和优势,围绕我市的优势农产品布局、围绕主导产业、围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确定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要进一步增强开展招商引资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迅速行动起来,掀起招大商、大招商的热潮,强化调度,协调关系,抓紧抓实,不折不扣地完成局下达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为全面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大招商、招大商的环境和氛围,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对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结合《市产业链招商引资攻坚专项行动方案》和我县实际情况,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攻坚专项行动。为做好相关工作,制定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结合“一脊两翼”发展战略和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攻坚专项行动。重点围绕汽车装备、战略新兴、冰雪及温泉、医药健康、全域旅游、现代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冶金及矿渣等七大产业和龙头企业引进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扎实推进务实招商和精准招商,努力开创我县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实现重点产业链招商引资新突破。全年计划包装项目70个,拜访目标企业350户,重点推进项目70个,签约落地项目21个。
二、时间安排
为全面展现工作成果,确保招商干部全程参与项目进展各环节,招商时间拟定为2021年2月至2021年12月底。
三、人员配备及责任分工
(一)产业链招商及对接专班。
产业链招商及对接专班下设7个产业链招商组。
1.工作职责。一是按照《市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代表我县配合市开展工作;二是积极对接相对应的市产业链招商组(市级产业链招商组人员详见附件2),承接相关产业信息;三是开展产业链招商工作,绘制“产业地图”,收集目标企业信息,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经贸交流活动。
2.具体任务。各产业链招商组积极储备人脉信息,邀请企业到开展经贸交流活动,力争形成包装项目10个,拜访目标企业50个,提供给产业链攻坚组的重点推进项目不低于10个。
3.重点招商方向。
第一组:战略新兴产业链招商组,围绕开发区产业基础,重点引进新材料、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项目。
第二组:汽车部件及装备制造产业链招商组,围绕开发区产业基础,重点招引汽车部件、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项目。
第三组:冶金及矿渣产业链招商组,围绕开发区及钼矿产业园建设,重点招引新型建材等循环产业项目。
第四组:冰雪及温泉产业链招商组,围绕冰雪装备产业园及双顶子-北大湖冰雪核心圈,重点招引冰雪体育、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制造等“冰雪+”项目;围绕万昌-一拉溪温泉康养片区建设,重点招引“温泉+休闲”“温泉+文化”“温泉+农业观光”“温泉+康老”等产业项目。
第五组:医药健康产业链招商组,围绕中医药资源及医药健康产业基础,重点招引特医食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等产业项目。
第六组:全域旅游及旅游配套服务产业链招商组,围绕生态旅游资源,重点招引全域旅游、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周末游、亲子游等旅游产业项目。
第七组:现代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招商组,围绕林果小镇及“四区二园”建设,重点招引智慧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精致农业、订单农业、私人订制农业、田园综合体、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项目。
(二)产业链招商调度专班。
1.工作职责。调度各产业链招商组工作开展及完成情况。
2.具体任务。重点调度各产业链招商组洽谈项目、重点推进项目、“走出去”、“请进来”经贸交流活动、联系拜访企业及商协会情况。各产业链招商组安排1名具体工作人员,负责配合日常调度工作。按月、季度、半年、年等时间节点报送到县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商务局)。
3.责任单位。由县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各产业链招商组的调度工作。
(三)产业链招商攻坚专班。
1.工作职责。负责各产业链招商组提供重点推进项目的洽谈攻关工作。
2.具体任务。各产业链招商组签约落地项目不低于3个,全县累计签约落地项目不低于21个。
3.人员组成。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各产业链招商组组长和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及乡镇(区)主要领导。
(四)产业链招商考核专班。
由县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县委组织部和商务局配合,对产业链招商工作进行考评。重点考核实际引进项目、包装项目和“走出去”、“请进来”经贸交流活动开展情况。
(五)产业链招商保障专班。
县委组织部负责人员调配工作;财政局负责招商经费保障工作。招商人员出差补助按照国家公务员出差补贴标准,在所在单位实报实销;商务局、开发区负责招商推介材料的保障工作。
四、工作机制
(一)管理。
产业链招商组实行县委组织部和县商务局双重管理。县委组织部负责干部选调及干部队伍管理,县商务局负责业务指导及日常招商工作调度。
(二)办公。
各产业链招商组办公方式自行确定。
(三)奖惩。
对工作表现好、超额完成招商任务的干部予以表扬。对考核成绩突出、符合任用条件的干部,及时向县委推荐,优先提拔使用。对态度不积极、责任心不强、工作业绩差,考核为基本称职的干部,予以诚勉谈话。对弄虚作假,贴、靠、要招商项目的干部,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学习。
产业链招商组要全面掌握我县产业定位、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全面了解本产业链条目标企业发展状况及对外投资意愿,根据我县产业招商需求及目标企业情况开展精准招商,确保完成既定工作任务。
(二)广泛宣传,积极推介。
产业链招商组要创新招商理念、机制、做法,利用好各级各类招商活动平台,多途径、全方位宣传推介我县产业招商项目,深入挖掘有价值的项目信息,切实提升项目对接成功率。在侧重各自产业项目的同时,可对接其他产业项目。
——某县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总结
近两年,某县以全市“招商引智年”活动为引领,重点围绕全市“十大生态产业”“嵌入南向通道建设、保护开发两山一井”,做好招商项目谋划,着力营造亲清营商投资环境和人才发展环境,抓好重点项目落地推进,严格落实招商引资 “四个一”、“六个不能签”和“八个机制”的工作要求。新引进签约项目8个,引进资金21亿元,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4个(包括续建项目),其中建成项目11个,在建项目3个,实现到位资金27.21亿元。
一、完善投资政策,改进机制抓招商。制定了《某县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某县十大生态产业行动方案》。建立健全“县级领导包抓统筹、商务发改牵头抓总、部门乡镇主体责任、一套班子服务到底”的大招商格局,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招商引资新形势,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助推脱贫攻坚和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制定《某县十大生态产业招商攻坚年市上建议对接项目清单》《某县十大生态产业招商攻坚年对接落地项目清单》《某县十大生态产业招商攻坚年建议对接项目清单》《某县十大生态产业招商攻坚年备选项目清单》《某县十大生态产业招商攻坚年外出计划清单》。按照“一个项目、一个工作小组、一个工作方案、一个工作时间节点完成”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对某县华夏井盐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园建设项目、某县盐川古镇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等20 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进行任务分解,靠实了工作责任,明确了工作措施。
二是加强平台建设,夯实基础抓招商。结合全县实际,重点围绕中医中药、循环农业、清洁生产、文化旅游、通道物流、先进制造、数据信息、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军民融合等十大生态产业和“嵌入南向通道建设、保护开发两山一井”, 重点谋划延链、补链和强链项目,技改扩能、挖潜改造及补短板项目85个项目,总投266.02亿元。其中:中医中药项目10个、总投资13.1亿元,循环农业项目34个、总投资35.75亿元,物流通道项目12个、总投资7.4亿元,文化旅游项目22个、总投资85.4亿元,清洁能源项目3个、总投资50.1亿元,清洁生产项目3个、总投资13.7亿元,其他基础设施项目6个、总投资58.6亿元。印制了《甘肃某县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册》5000册,并制作项目二维码,全面展示我县的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及日益凸显的地理优势。
财政收入创历史新高年初,县政府立足于早谋划、早启动,在全面摸排税源的基础上,及时将全年收入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镇和财税三部门,实行目标管理,加大考核力度,力促均衡入库。国、地税部门大力推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加强对企业税源动态监控,严格税户管理和停歇业管理,强化纳税评估,开展房地产税收专项整治,加大税收稽查力度,严厉打击偷逃税行为,努力挖潜增收。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狠抓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征管。稳步推进政府非税收入信息化改革,规范“收支两条线”管理,做到应收尽收。*年,全县财政收入连跨5亿元、6亿元两个台阶,达到65048万元,比上年增收21697万元,增长50%。财政收入总量和增幅在全省61个直管县中分别位列19位和5位,比上年分别前移1位和16位,增收额、增幅再创历史新高。
支出保障能力有新提高*年,全县财政支出连跨了4个亿元台阶,达139396万元,比上年增长41.4%,保证了工资性支出兑现,提高了机构运转和招商引资经费保障水平。积极筹措资金,保障了抗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全县通过“一卡制”发放财政涉农补贴资金25821万元,比上年增长54.1%;全年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234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5万亩,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3个;继续纳入省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拨付农业项目资金3836万元,支持了116个项目建设。积极实施二十六项民生工程,县财政安排配套资金4609万元,比上年增长161.7%。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等支出分别增长48.3%、24.7%、87.1%、63.6%、27.3%,重点支出保障较好。进一步加大县对镇转移支付力度,镇级财政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支持经济发展有新举措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完善对上争取奖励办法,加大考核力度,加强政策研究和部门配合,有针对性地开展对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工作。*年,我县获得省财政专项追加支出达44179万元,比上年增加18086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全县经济建设和重点事业发展。积极支持企业改制和发展。全年审核拨付改制企业土地出让金5136万元,安排国有企业改制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企业改制成本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医疗保险资金补助;增加县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1500万元,加入省担保集团再担保体系,进一步增强了融资担保能力,全年共为156户中小企业担保贷款11591万元,比上年增加7451万元,增长1.8倍。全年办理企业政策性退税2195万元,出口退税2476万元,农村信用社营业税返还10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发展。积极支持招商引资工作。认真落实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全年共拨付招商引资工作经费420万元,保证了招商引资工作需要。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多渠道筹集并拨付资金2.85亿元,支持了县经济开发区、城西新区和庐城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环境。全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出台了《*县工业企业贷款贴息办法》、《关于对金融机构发放贷款贴息和担保机构担保贷款损失补偿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支持企业开拓市场。
财政改革迈出新步伐实施财政强镇工程。研究出台了财政强镇奖励办法,支持财政强镇率先崛起,促进镇域经济加快发展。*年,全县有7个镇获得财政强镇奖励,县财政补助财力185万元。实施减轻巢湖区域农民负担综合改革。全面取消了面向农民收取的湖区排涝费和水规费,启动了湖区基层水管体制改革,明确了政府和农民在农村水利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规范了筹资筹劳行为。全面开展惠民资金管理“一线实”改革。制定了惠民资金管理“一线实”工作方案,将31项惠民资金全部纳入“一线实”管理范围,在惠民资金和补助对象管理中实行“责任明确、规范操作、动态管理、政策衔接、监督检查、考核奖惩”到一线;对各项惠民资金逐项制定管理和发放业务流程,逐项分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同时,建立惠民资金管理“一线实”及农民负担监督员制度,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坚持早编、细编部门综合预算,建立部门单位基础数据信息库,调整完善支出定额标准,统一使用“e”财部门预算编制软件,着力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完整性。积极推进财政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试点。制定了《*县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制度,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选择10个县直单位开展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试点。
财政监管取得新成效规范政府采购管理。全面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政策执行情况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加大政府集中采购力度,采购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实施政府集中采购369次,采购资金10047万元,采购规模首次突破亿元,节约资金1657万元,节约率达16.5%。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出台了《*县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部门单位的管理职责,全面规范了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监管等环节的管理。规范公务用车管理。出台了《*县规范公务用车配置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核定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编制,明确公务用车配置标准和购置审批程序,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狠抓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全面审计核实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并对省审核认定的我县8556.36万元债务本着“实是求是、公平公正、规范操作”的原则,直接从县财政专户支付给债权人。目前,我县已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任务。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县财政局会同相关部门对经济建设、民生工程、教育危改、财政扶贫、国债项目等资金使用情况和涉农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县会计中心严把支出报账审核关,全年共审核退回不合规单据3479张,金额290万元。
一、积极引导农民种植中药材。为了实现县委、县政府的“药业强县”的战略目标,我局克服黄姜种植全面亏损带来的不利因素,积极引导全县农民种植市场行销药材。首先,重点推动了商洲枳壳这一传统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县地产药材商洲枳壳顺利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枳壳的积极性。目前,全县新建面积在100亩以上的枳壳种植基地9个,新发展枳壳5000多亩。我局建立的5亩商洲枳壳品种提纯苗圃,目前长势良好,预计明年可出圃苗木6.5万株。其次,捕捉市场信息,引导农民发展市场行销品种。今年重点发展了青蒿、瓜蒌、决明子三个新品种,进一步壮大了我县的药材种植规模。今年,全县新发展药材种植2.13万亩,其中车前子1.08万亩,枳壳0.5万亩,其它药材0.55万亩。
二、全力开展中药工业招商引资。缺乏工业拉动是我县药材产业不能做大做强的一个主要因素。今年,我局在人员不足、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竭尽全力开展中药工业招商引资工作。一是包装招商项目。立足我县药材资源优势,我局先后编印了《商洲中药饮片药业有限公司项目招商指南》和《县中药材产业招商项目册》,并通过网上、邮寄等形式,将有关资料散发到全国各地,为我县中药工业招商引资进行了强力宣传。同时,建立了县道地中药材样品展柜,展出我县道地药材品种30多个,不厌其烦地对到我县考察的有关客商宣传我县的中药材资源。二是走出去、请进来开展招商。5月份,我局组团参加了在深圳举办的“百药之乡”国际中药材产业化及出口论坛,展示和宣传了我县的道地药材资源优势。7月份与工业园区管理局联手到广东开展招商,成功邀请了广东碧山公司董事长蔡碧山先生到我县考察中药材生产。同时引导本地企业创办中药工业。目前,我局与黎山林场和县民营企业新一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签订协议,购买黎山林场城南工业园区闲置厂房和土地筹建中药饮片厂,预计2012年10月竣工投产。
三、切实搞好中药材市场信息网点建设。依托政府网和药材网,我局建立了4个药材信息网点,加强了与国家级药材市场的信息交流,广泛收集全国中药材产销信息,及时提供领导,到各乡镇。今年,共发放技术和信息资料8期1500多份,为引导农民种植药材起到了较好的信息导向作用。
四、想方设法帮扶华新药用植物有限公司。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下,华新药用植物有限公司于去年建成,今年正式开工生产。共收购加工黄姜3700多吨,5月份第二条生产线正式投产,目前已生产成品皂素15吨,预计到年底可生产成品皂素21吨,实现产值315万元。同时,根据市场行情,利用现有车间、设备转产硫糖铝,12月6日已正式投料生产。
五、克服困难完成目标管理各项任务。在人员少,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我局克服困难,今年共完成启动民资58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81万元,超额完成81万元;完成发展货运车辆2辆;完成税收0.31万元;资助挂点村新农村建设资金2000元,水泥10吨,小学生学习资料125册,捐助贫困学生3名,资金800元;积极参加创建国家卫生城工作,投资700元在责任路段安装钠灯一盏。
2012年,是实现“三年再造一个新”的第二年,在这承上启下的关键时候,我局将继续以中药材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突出“药业强县,富民兴干”的产业化主题,做大做强中药材特色产业,把我县中药材产业推向一个新台阶。主要工作目标和措施如下:
一、抓好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推进药材种植规模化。根据干办字[2005]160号《农业产业化重点工作2012-2008年工作方案》中制定的中药材发展规划,全县2012年中药材发展任务为25000亩。为切实完成年度计划,我局一是主抓地产药材发展,推动具有特产的道地药材发展。其中发展商洲枳壳5000亩、黄栀子5000亩、车前子10000亩、“三木”药材2000亩、其它药材3000亩。二是重点抓好基地建设,推动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全力抓好每个乡镇1个集中连片面积100亩以上长效药材基地建设。
二、力争引进1-2家投资800万元以上的中药材加工企业。药材产业作为我县支柱产业,一直以来没有取得国家的重要项目资金支持,也没有较大实力的药材企业联合带动药农种植,为此要规模发展中药材种植受市场制约较大,缺乏“龙头”企业成为制约中药材规模发展的关键。为此,引进中药材加工企业,是我县药材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2012年,我局将一如既往,全力开展中药工业招商引资工作,争取成功引进1-2家中药材加工企业。
三、链接四大药材市场信息,进一步加强药材网站建设。我局建立的药材网,作为我县中药材产业的窗口,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建立的四大信息网点(樟树、清平、磐安、廉桥),也为我县药农种植、销售药材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2012年,我局将加大对药材网站的管理和四大网站的联系,为我县药材产业带来更多更好的信息,同时也亮化我县的中药材窗口。
年初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招商引资及工业项目开发建设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市直部门轮岗招商创业顺利实施,域外招商活动亮点纷呈,十大产业推进工作全面展开,农发行政府信用贷款正式启动。新举措收到了新成效,1-4月份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1.1亿元,工业项目完成投资49.2亿元,开局形势较好。具体情况通报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招商引资指标完成情况。1-4月份全市共引进各类项目231项,合同及协议引资额119.8亿元,到位资金31.1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75个,合同及协议引资额73亿元,到位资金21.6亿元;结转续建项目56个,合同及协议引资额46.8亿元,到位资金9.5亿元。各县(区)、开发区、市直部门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情况是:
四县一区共到位资金23.3亿元,其中:××区到位资金4.7亿元,完成年度指标任务的29.1%;××县到位资金3.9亿元,完成年度指标任务的24.2%;××县到位资金4.2亿元,完成年度指标任务的26.4%;××县到位资金5.8亿元,完成年度指标任务的36.3%;××县到位资金4.7亿元,完成年度指标任务的29.4%。
三个省级开发区共到位资金5.8亿元,其中:××开发区到位资金4.6亿元,完成年度指标任务的28.9%;××开发区到位资金0.8亿元,完成年度指标任务的18.6%;××开发区到位资金0.3亿元,完成年度指标任务的7.6%。
市直部门到位资金2.0亿元,完成年度指标任务的15.5%。
从目前全市招商引资的运行情况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资金到位速度快。1-4月份全市到位资金达到31.1亿元,同比增长74.1%,完成了全市年度指标任务的26.4%。二是引资向工业倾斜力度加大。1-4月份全市共引进工业项目172项,占引进项目总数的74.5%;工业项目到位资金25.2亿元,占已到位资金总额的81%。三是签约项目投资额度大。1-4月份全市就有亿元以上签约项目21个,合同及协议引资额达52.5亿元,远远高于去年同期,其中:市本级在××签约项目7个,××县在××签约项目8个。
(二)工业项目开发建设指标完成情况。1-4月份,全市共有已开工建设项目184个,完成投资49.2亿元;共有拟开工项目62个,年度计划投资43.5亿元;新研发储备项目80个,总投资210亿元。1-4月份,全市共开工建设投资5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109个,完成投资48.1亿元,各县(区)、开发区、中省直及市直企业的具体完成情况是:
四县一区共建设项目87个,完成投资13.8亿元。其中:××区建设项目23个,完成投资2.1亿元;××县建设项目20个,完成投资2.2亿元;××县建设项目11个,完成投资2.55亿元;××县建设项目15个,完成投资4.3亿元;××县建设项目18个,完成投资2.62亿元。
两个省级开发区共建设项目18个,完成投资3.3亿元,其中:××开发区建设项目15个,完成投资2.9亿元;××开发区建设项目3个,完成投资3950万元。
中省直及市直企业建设项目4个,完成投资31亿元。
1-4月份全市工业项目开发建设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投资进度快。在××等一批地方特色项目的拉动下,在××四氢呋喃、大多油田配套、××风电等一批续建项目的带动下,在赛力事达60万吨扩建、原创:开发区百万头生猪屠宰加工等一批新建项目的推动下,1-4月份我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开工建设重点工业项目数量两个主要指标分别完成了年度计划的28.2%和64%,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02%和67%,开创了历史新高。二是产业扩张势头强。目前,我市十大产业在一批大项目的推动下,产业链在不断变粗、拉长,特别是在以下三个产业上体现的较为突出:在生化产业上吉安生化集团和华润赛力事达公司扩产后产能将翻一番,去年投产的大成生化公司苏氨酸项目将在今年由3000吨扩建到1万吨,年初投产的××玉米公司将在年内由现在的年加工玉米20万吨扩建到40万吨,目前在建的××业公司酒精产能将在5万吨建成后立即进一步扩建到20万吨;在电力产业上××热电厂和××热电厂的装机容量将分别新增60万千瓦和5万千瓦,同时随着长岭县17场的并网投入使用,各县(区)风电项目在今年也有望启动实施;在天然气化工产业上,随着大气田勘探上的新突破,长鸿化工公司二硫化碳、东响玻璃制品公司玻璃纤维、人民制药公司原料药生产等一批新的天然气化工项目开始纷纷上马。三是开发区、园区聚集项目多。1-4月份在建的109个重点工业项目中,有70个项目建设在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占项目总数的64.2%,并且随着开发区、园区承载项目能力的提高,这种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今年年初以来,各县(区)对园区基础设施的投入是空前的,投入少的也在五、六百万元,投入多的则达二、三千万元,特别是重点进行了工业聚集区的供电、排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五个工业聚集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达到了“三通一平”的程度,吸纳项目的能力明显增强。
二、新举措的实施情况
1、轮岗招商创业活动全面展开。年初,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利用三年时间,每年在市直机关中抽调在编在职干部三分之一约300人参加轮岗招商创业活动。4月13日,全市召开了市直机关干部轮岗招商创业动员大会,印发了《松原市市直机关干部轮岗招商创业活动方案》。4月20日,举办了市直机关干部轮岗招商创业专题辅导班,聘请市委党校老师,对全市参加轮岗招商创业的机关干部进行了集中培训。同时,市直机关干部轮岗招商创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由各部门抽调的工作人员也全部到位。市直部门机关干部轮岗招商创业活动考核办法初稿已完成。截止4月末,有64个部门343人参加轮岗招商创业活动,超过预定人数的8.2%,其中160人招商,183人创业。
2、产业推进、专项包保逐步深入。“十一五”期间,全
市规划了“三大、四优、二配套”的产业发展规划,为了切实保障重点产业的发展和奋斗目标的实现,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了十大重点产业发展推进组,分别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推进组组长,相关部门为牵头部门和成员单位。推进组成立后,积极开展工作,发挥推进作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各推进组都召开了工作会议,形成了推进工作方案,并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产业发展规划。同时,2006年继续实行以“四个一”为主体的经济工作目标责任制,全市共安排28个在建、34个拟开工、2个储备计64个较大工业项目,明确年度工作目标,由33位市级领导和64个市直部门分别专项推进。1-4月份,64个包保项目有2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38.6亿元。
3、农业发展银行政府信用金融合作进展顺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与农业发展银行开展政府信用金融合作,经过多次对接和协商,于2006年3月20日成功与省农发行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提供150亿元的政策性贷款,支持我市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建设。为使贷款使用工作尽快开展起来,我们先后举办了专家咨询会、专题业务培训班,同时赴长春、辽源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在我市项目库中选出了符合要求的,前期工作具有一定深度、规模较大的农业产业化项目210个推荐给县(区)和企业。目前,首批上报申请贷款项目30个。经过审查,确定13个首批推荐项目,总投资19亿元,需贷款13.5亿元,其中松原吉安生化有限公司21万吨冰醋酸5万吨乙酸乙醋项目已报到省农发行审批,其余12个项目正在由市农发行和市项目办专家组进行初审,预计月底前可报到省农发行。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市招商引资及工业项目开发建设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措施不断加强,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有以下几个问题在今年的工作中要着力加以研究解决:一是大项目少。1-4月份,我市共有在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4个,其中石油区块开发项目较多,共有17个,占37%。同时,这些项目中个别项目的总投资并没有达到亿元,是企业为了要政策、地方为了要政绩而人为放大的,所谓的二期、三期工程实际是遥遥无期的工程。今年我市工业投资压力大,仅靠一些中小项目是难以完成的,各地各部门必须以务实的精神抓紧启动实施一批带动力强的大项目。二是高附加值项目少。我市现有产业项目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其产品多为初、中级,高端产品少,其企业自身盈利能力低,核心竞争力差,为地方提供税收少,对经济总量扩张拉动力弱。目前,我市有些产业链已开始变粗,具备了拉长的基础,要抢抓机遇推动已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开发下游产品,并要立足高起点、高水平引进高附加值的新项目。三是投资密度小。目前我市在工业项目引进上有着一定程度的小投资项目占用大面积土地的趋势,有的项目投资只有几百万元,却占地达几公顷。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一些好的地块被一些小项目、低水平的项目占用了,那么后续开发引进的好项目将无地可摆。目前,我市对工业项目的投资密度还没有明确的要求,建议各开发区、园区能从长远发展出发,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尽快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密度。四是引资针对性不强。目前,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全社会参与的程度不断提高,走出去的人员、请进来的外商不断增多,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引进的大项目还不多、引进的境外投资项目还不多,特别是在战略投资者的引进上还没有重大的突破。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对当地优势资源转化研究得还不够深,对同我市产业发展关联度大的域外企业投资意向了解得还不够多,所以在对外招商引资时由于针对性不强,难以收到较好的实效。在今后的招商工作中我们要多下内功,把当地的优势真正挖掘到位,然后瞄准相关域外企业走出去进行扣门招商。
四、新调整年度指标任务的分解
2006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在经济工作会议上已进行了下达,但由于最近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最终调整为255亿元,原创:为确保这个宏伟目标的顺利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今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计划相应调整为175亿元,现重新分解下达如下:
四县一区投资71.5亿元,其中:××区投资13.5亿元,××县投资14.5亿元,××县投资14.5亿元,××县投资14.5亿元;××县投资14.5亿元。
两个省级开发区投资18.5亿元,其中:××开发区投资14.5亿元,××开发区投资4亿元。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提升规模、质量、特色、效益、富民发展水平的要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以产业化、市场化为方向,以农业园区、特色基地为载体,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抓手,深化农业开发综合创新试点,加快推进台湾农民创业园、生物农业产业园建设,大力实施“一镇一园、一村一园”战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主要发展指标目标。全区新增高效农业5000亩以上,新增园区农业5000亩以上,新增设施农业4000亩以上,新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5000亩以上,新增土地流转5000亩以上,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家以上。
(二)农业园区建设目标。依托现代农业“五个一”工程,实施“1460工程”(1个台创园、4个镇级园区、3年建成60个以上村级园区),2013年全面建成台创园5平方公里核心区,初步建成18平方公里建设区,加快建设斗山农业生态园、红豆杉高科技产业园、绿羊花卉苗木园、鹅湖休闲渔业示范园等4个镇级园区,建成山河高效农业示范园、南丰精细蔬菜园、严家桥优质粮经园、丽安花卉苗木园、南村设施蔬菜园、圩厍高效渔业园、燕水庄时令果品园、松芝精品苗木园、青虹翡翠湾渔业生态园、寨门高效农业示范园、新明高效农业示范园、斗山精品白茶园、山联特色龙虾园、东升食用生物产业园、黄土塘精品西瓜园、湖塘桥无公害葡萄园、新巷精品苗木园、港南特种水产园、谢埭荡特种水产园以及中东优质果品园等20个村级园区,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区、镇、村三级农业园区发展体系。
三、工作重点
(一)深化结构调整,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坚持以“稳定粮油业、提升种植业、压缩养殖业”为导向,重点发展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设施高效农业和市场前景广、消费需求旺、业态形态新的新型产业,全面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能级和综合效益。一是做强主导产业。围绕“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产出高效化”的要求,以现有精细蔬菜、时令果品、精品花卉、高档食用菌等产业为基础,以农业园区为载体,以上下游产业链为纽带,全面推进产业集聚、整合和升级,努力打造设施园艺(花卉、蔬菜、葡萄等)和食用生物(食用菌、灵芝等)两大主导产业,力争2013年销售达到4亿元,2012年达到10亿元。二是做精特色产业。以形成专业化规模优势和区域化特色优势为目标,加快引进资本、注入科技、打造品牌,重点发展功能稻米、翠竹茶叶、景观苗木、特种水产四大特色产业,进一步显化资源比较优势,放大产业特色效应,力争2013年销售达到1亿元,2012年达到2亿元。三是做大新兴产业。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化发展,挖掘农业多元化功能,积极培育生物农业(蝴蝶兰组培、生物质能源、红豆杉生物开发等)、旅游农业(休闲观光、农家乐等)和复合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博览展示、物流交易等)三大新兴产业,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市场链,力争2013年销售达到1亿元,2012年达到2亿元。
(二)加快园区建设,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体系。按照“坚持市场化宗旨、加强企业化运作、提升综合效益”的要求和“招商建园、产业兴园、功能强园”的思路,同步推进区、镇、村三级农业园区建设,加快推动农业发展空间、功能、资源的优化重组。一是提升区级园区内涵。依托高科技园800亩土地整理、开普生物能源、荣善食用菌产业基地、农业休闲观光中心、DIY番茄园、农博园92亩配套功能区等一批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打造生物农业新亮点,构建台创园“五大中心”(博览展示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培训中心、物流交易中心、休闲观光中心)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和科技水平,完善配套功能和运行机制,引领和带动全区现代农业发展。二是完善镇级园区功能。积极借鉴、移植区级农业园区发展经验和模式,完善规划体系和实施方案,强化产业支撑和机制创新,进一步拉长做强红豆杉产业链(新建种植基地1500亩、育苗基地2万平方米),开发建设绿羊温泉等新增长点,整合利用斗山、鹅湖的产业资源、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全面推进镇级农业园区建设。三是加快村级园区建设。以科学规划、准确定位为龙头,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土地流转、机制建设为保障,立足各村的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结合“一村一品、一村一企(社)”发展,按照“先开发农业产业、后完善配套功能”的思路,大力推进村级农业园区建设,整体推动全区现代农业发展。
(三)深化市场运作,构筑发展要素支撑体系。把握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和工商资本投资农业不断升温的机遇,依托台创园等产业发展平台和园区管理公司等运作平台,推动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向农业园区和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集聚。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招商先行、项目带动战略,台资外资内资齐抓、招商引商选商并举,重点采取产业招商、以商引商、主题招商等方式,全力推进农业招商引资工作,确保引进农业产业项目20个以上,农业园区配套功能项目10个以上,吸引各类社会资本3亿元以上,引进培育年产值超5亿元、3亿元、1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各1家。二是有序推进土地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结合农村双置换和万顷良田建设,依托区、镇、村三级服务管理机构,鼓励农民采取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流转价格根据不同产业、不同片区实行一镇一价、一园一价,并建立完善符合本地实际的价格正常调整机制。三是完善市场运作平台。切实加大镇村园区冠名申报力度,为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对上争取等提供承载平台。按照企业化运作要求,在进一步优化完善新天地公司等园区管理公司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加快成立镇村园区管理公司,为园区投融资、项目建设、园区运行、入园企业管理服务、对上争取等提供运作平台。
(四)加快机制创新,完善为农服务平台体系。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目标,进一步转变服务职能,创新服务机制,完善服务平台,全面提升行政引导力和服务力,促进农业产业真正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增收带动力。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依托现有农业科技“三创”载体,加强与南农大、浙大、上海农科院对接,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力争建成功能稻米(水稻园)、精细蔬菜(高科技园)、特种水产(鹅湖群联)、景观苗木(东港新巷)四大新品种引繁中心、浙大()生物农业研究院和海峡两岸农业培训中心(农博园)等一批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现代化的科技创新平台,并对镇村农技员、农业企业业主、合作组织负责人、种养大户等人员全面开展培训,带动农业生产力的全面提高。二是加强农政执法管理平台建设。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思路,建立完善农业投入品监管体系、农政执法体系、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认证体系、品牌管理体系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平台,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三是加强农民增收致富平台建设。按照“三个一批”的要求,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和种养大户、农业科技人员、返乡创业农民等农村能人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强化村级园区发展主体,完善“合作组织+园区(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同时,积极发展土地合作、劳务合作、农机合作等集体经济组织,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开展生产经营、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组织形式和实现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农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现代农业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抓紧抓实,进一步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强化工作班子,细化工作方案,对各项工作早谋划、早部署,确保早落实、早见效。要建立完善“区级政府引导,主管部门和镇级政府规划指导,村级组织主要负责,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现代农业发展责任体系,全面落实责任分工,加强沟通协调,形成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合力。要把现代农业工作纳入区镇两级重点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健全考评机制,量化考核内容,细化考核要求,加大考核力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规划保障。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进一步推进规划工作的法制化,做到没有规划不决策,没有规划不招商,确保全区现代农业建设在科学的轨道上稳步推进。高起点编制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以衔接一产二产三产、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为导向,以沿路、沿河、环山、入园为重点,结合镇村布局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突出布局优化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产业优化升级三大主题,加快完善全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体系,年内完成台创园(以生物农业产业园为重点)、4个镇级园区建设规划、20个村级园区的总体规划以及全区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年1-6月份,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0.1%;实现外贸出口3,036万美元,同比增长146%,为年度计划的101%。招商引资完成到位资金3000万元,完成任务的42%。旅游接待游客56万人次,同比增长36%,实现旅游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35%。
二、物流及重点项目进展良好
*区站在打造振兴东北区域物流中心的高度,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全力推动物流项目建设工作。
一是通辽五金建筑材料装饰城项目一期于4月份开工建设,已有六个工程队进行施工,32栋楼盘多数完成主体二层建设,三栋宿舍楼也已经完成二层建设。形象进度已完成工程进度的40%,将于10月份建成并试营业。二期工程现已完成市发改委立项工作,《工程项目选址意见书》已经通过市规划局批准。二是金港市场物流园项目完成投资8,300万元,市场内2万平方米一纵两横的高等级混凝土路面已经完工,自治区建设厅已批准房地产开发资质,完成了总体规划设计,并开始建筑施工设计。建设红线问题,经市区两级政府的协调也已得到解决,项目力争8月初开工建设。三是日升日美物流配送中心项目一期工程已于4月开工建设,预计明年2月竣工并投入使用。目前已经完成仓储设备购置、培训中心改建、样品厅建设、物流基地建设美化等基础工作。ERP软件系统建设、农村物流网点建设、信息服务及商务平台建设、网络构建等软件工作也已基本完成,质量认证ISO9000体系也已经上报,公司自主品牌“德吉牌”农产品商标也在申请注册中。四是通辽内陆港项目由通辽物流园区(通辽市第一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沈阳铁路局共同投资建设的内陆港项目,完成了建议书和平面规划图,已通过市物流办项目评估上报市政府,项目一期工程力争8月份开工建设。五是*工业园区(南区)综合物流项目现已通过了沈阳铁路局二次评审,铁路专用线行政许可已报铁道部准批,一期1000亩土地征用工作基本完成。六是利丰汽贸物流园项目一期工程已于去年9月份正式营业。当年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上缴税金120万元;今年1-6月份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上缴税金120万元。项目二期计划在在园区一期的西侧(临交警支队新址),东侧(临新工四路)分别开通南北路,临街建设4S店。七是莫力庙集贸市场项目项目计划投资1800万元,选址在莫力庙苏木小街基嘎查,占地面积86,000平方米,拟建的低温市场主要用于鲜葡萄等水果低温储藏及销售,兼营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日用工业品等。项目建成后,年交易额可达1亿元。目前项目正在考察论证中。八是大林建材市场项目占地4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市场营业房和路面硬化工程现已全面启动,预计一期工程9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九是余粮堡牲畜交易市场扩建项目新增营业面积16万平方米,建设竞买式交易区8万平方米,目前市发改委已经批准立项;申请农业银行贷款4800万元资金已经到位2700万元。十是三角公园市场扩建项目项目计划投资4000万元,新增营业面积1万平方米,新增就业岗位900多个。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审批工作,并积极与通辽市创元房地产公司及营口聚宝楼房地产开发公司进行洽谈。
三、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1、招商引资工作进展顺利
*年我们积极引进一批商贸流通新项目入驻*区。一是由福建客商投资3000万元的通洲渔港大酒楼项目,已经正式开业并投入使用;二是三角公园市场扩建招商项目,项目建设初步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目前正在与创元房地产公司及营口聚宝楼房地产公司进行洽谈。力争7月得到批准;三是哲里木广场改造及地下商场招商项目,我们分别与开发商北京红石京都置业公司,运营商广州赛迪公司及台湾大润发超市、辽宁兴隆大家庭集团积极商谈,准备在地下商场建设2万平方米的大型超级市场;四是引进北京迪信通公司投资民族商厦,开发通讯产品批发业务,目前已经签订投资协议;五是财富中心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1.3万m2,建筑面积7.9万m2,由通辽市和圆房地产公司与江苏开发商共同开发。
2、“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继续深入
科区自2006年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至今,已建成196个“农资农家店”。*年,我区安排新建120家“农家店”和加盟店,到6月末,日升日美公司已在科区新建农家店75户。并力争在10月份建成。到2012年“农资农家店”达到500家,镇村覆盖率达到100%。
3、新建“*商务局网”并投入使用
为加强全区商务信息建设,更好地为全区经济工作服务,我们在去年商务部子网站“*商务之窗”建设的基础上,开办了“*区商务局门户网站”,并实现了与区政府及市商务局门户网站的链接。网站于5月份开始试运行,在功能和服务方面更加完整全面,商务局常规性工作在网上进行通知,商贸物流企业通过网络及时了解上级文件、工作动态,同时在线办理相关事务等,推进了商务局办公自动化进程,使网站成为我们对外宣传、加强沟通的有效平台。
四、对外贸易情况
*年,我们按大口径计划对外贸易出口3000万美元。1—6月份,全区统计完成外贸出口3036万美元,同比增长146%,为年度计划的101%。我区外贸出口仍以清谷新禾、万顺达淀粉两家企业为主,万顺达淀粉公司1-6月份完成外贸出口217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00%;清谷新禾公司完成610万美元,同比增长38%。另外我区化工类出口产品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通华蓖麻、兴合化工两家公司出口额度小于去年同期。
五、市场监管工作。
今年以来,科区商务局实行重要市场经营情况月报告制度,重要商品信息周报告制度,加强对市场监测工作,收到良好效果。一是全区市场销售良好。重点监测的五大市场销售额达到13.33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团结路贸易区市场成交额9.16亿元,同比增长11.25%;白音太来果蔬批发市场成交额为7720万元,同比增长15.66%;余粮堡牲畜交易市场成交额为1.31亿元,同比增长2.12%;大林集贸市场成交额为2930万元,同比增长12.36%;利丰汽贸园区成交额为7120万元。三角公园市场成交额为4470万元,同比增长18.56%;九中市场成交额为1920万元,同比增长4.55%;金通市场成交额为745万元,同比增长2.23%。其他农副产品及其他专业市场销售情况都较好。二是成品油市场监管。年初,我们举办了全区成品油经理培训班,60多名经理参加了学习。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区成品油零售市场的监管工作,我们会同工商、质监、消防等有关部门全面完成了经营许可年审及市场监控工作。三是畜禽屠宰及肉制品市场监管。今年以来,我们一方面与没有定点屠宰场的镇(苏木)协调,要求各镇(苏木)都要建立定点屠宰企业。另一方面对全区屠宰加工企业及肉制品销售网点进行了集中整治,整治活动期间共出动了70多车次,490多人次,查处了不法商户160余户,查获劣质肉制品500多公斤。监察大队还不定期地对全区肉制品市场进行巡回检查,净化了全区肉制品市场。四是酒类监管工作。继续加大对城区及农区的酒类经营场所进行全面调查清理,按《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认真执行酒类经营者备案制和酒类产品随附单制度。
六、企业改革工作
今年以来,我们对原国有管理企业进行了改革。一是对原糖业五商店进行了公开拍卖,析产分资,职工得到工龄补偿。二是煤气公司、百货三商店、百货五商店改革方案已得到区政府的批准,目前正在进行依法评估。力争对上述三户企业年内完成存量资产盘活工作,解决企业遗留问题。
七、下半年工作要点
1、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经济指标。确保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亿元,同比增长22%;外贸出口力争实现5000万美元;招商引资确保完成7,000万元,力争完成10,000万元;旅游总收入确保实现10亿元,同比增长32%。通过加强对企业运营情况调度、分析和引导,确保全年各项指标的顺利完成。
2、全面推动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力度。一是进一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我们要加大对物流行业的推动力度和扶持力度,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努力完善定点联系企业和重点项目专项推进制度,加强对企业和项目的推动工作,推进一批大项目早日建成。二是进一步加大项目服务力度。努力搭建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形成覆盖通辽市乃至周边区域的信息网络,完善物流综合服务功能。同时,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加快现有物流企业发展壮大步伐,促进拟建、在建项目早日建成并投入运营。三是进一步提高物流企业管理水平。密切与物流企业的联系,通过不定期召开重点项目调度会、信息会、发展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帮助物流企业经营者拓宽视野、更新经营理念,全面提高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3、全力推动重点工作顺利实施。
一是继续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抓住现有在谈项目不放松。紧紧围绕物流业、商贸流通服务业及旅游业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全方位、多领域地广泛宣传*,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客商关注*,投资*。努力营造“招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确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
二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工作。确保今年完成120个农家店和加盟店的建设工作,全区达到300家以上。大力扶持日升日美物流配送中心,加大对农家店的配送比例,确保农村日用品安全。积极协助日升日美商贸公司牵头组建自治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采购联合体,并利用信息平台,扩大企业知名度和经营配送规模,充分发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惠农作用。
三是组建*国际商会。*商会组建工作,在通辽市商务局的指导下顺利筹备,目前商会章程已经起草完成。下半年,我们将把成立*国际商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收集整理会员资料,制定商会章程和工作方案。积极办理相关手续,尽快健全商会机制。进一步延伸工作职能,扩展服务范围,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工作,提高商务工作档次和社会贡献率。
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仍是欠发达地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采取将经济运行控制在中高位平稳增长区间的时候,不能忽视当前经济整体呈现“富态”这一前提,“稳增长”是与经济总量壮大条件下的“调结构”、“惠民生”互为支撑的。然而,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是不平衡的,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较多等原因制约,经济总量与发达地区存在不小差距,经济增速对总量的贡献较少,因而基础不一样,迈的步子也不能完全一样。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但不能慢下来,而且还要进一步紧催、紧逼,只有将经济总量做大,并同步推进结构调整,才能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逐渐拉平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
以2013年镇宁自治县经济发展指标为例,全县生产总值达51.69亿元,同比增长17%;全部工业增加值9.28亿元,同比增长1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41亿元,同比增长67.5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含黄果树)5.28亿元,同比增长35.4%。从上述指标来看,各项指标的增速均保持高于发达地区平均速度的高位增长。但是,从总量上看,上述指标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容乐观。以作为镇宁自治县对口帮扶城市的山东省胶州市为例,2013年该市生产总值836.73亿元,同比增长12.5%。镇宁自治县虽然在GDP增速上高出胶州市4.5个百分点,但是总量不足该市的1/16,高出的百分点对经济总量的贡献微乎及微。换言之,胶州市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相较镇宁自治县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对总量的贡献程度,将是16:1的差距。因此,镇宁自治县若不加快发展,保持高位的增长速度,那么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将进一步拉大,最终将导致就业、民生改善等方面以及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的全方位差距。所以,在“新常态”下提倡打破旧有的“唯GDP论”,目的是加速由传统粗放型的高速增长阶段向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稳定增长阶段转变,但不必然推导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快了”和“高了”会出现问题,恰恰相反的是,如何加快经济增长速度、缩小与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和基数的差距,才真正是欠发达地区迫切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以调优结构加速县域经济的增长
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两条主线: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加速发展,解决“慢”这个主要矛盾;另一方面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做强实力、做优特色。两者互相联系、互为支撑,必须要同步解决,因而结构调整工作决不能“等”。
以工业为例,镇宁自治县工业经济总量小,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缺乏优强产业支撑,工业支撑经济发展的能力弱,这些都反映了工业经济发展“慢”的问题。与此同时,工业领域的关联产业没有形成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初级加工产品比重较高,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尚未建立,在统工业固投项目质量不太高、受市场因素影响达不到发展预期等问题突出,也体现出工业结构亟待调整、发展方式急需转变的紧迫性。
镇宁要加速工业经济增长、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决不能单靠投资和要素来拉动,解决不好工业发展的结构性“瓶颈”,盲目依靠市场不“叫好”的产能投资和低水平建设,不但形成资源浪费,更对县域经济长远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型必须双轮驱动,解决经济发展“慢”的问题,还需借助结构调整释放出的强大动力,在着力扩大总量、提升速度的同时,充分利用外部产业梯度转移的有利契机,借力完善工业产业体系,提升质量效益,以调优结构触发县域经济增长的加速器。
镇宁发展要抓好两个关键
当前,镇宁自治县紧紧围绕提速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总目标,大力推行“工业引领,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并举”的雁型发展模式,在做大经济规模的同时,以转方式、调结构找寻新的发展动力,以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高效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化同步”释放发展潜力,加速发展和加快转型两条主线并轨推进,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促进经济加速提质发展应当大有可为。
解决发展问题,必须要抓住关键、重点突破,针对镇宁经济发展而言,应当聚焦以下两个关键:
强化产业招商。招商引资对推动现阶段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发展的总量,而且影响到发展的实力和质量的突破。镇宁拥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和优越的资源禀赋,是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的有利条件。在推行将资源禀赋转变为经济优势的“靠山吃山”战略的同时,还要紧盯“两头在外”产业转移的机遇,继续创造“无中生有”的产业招商奇迹。要积极创新招商策略,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开展“以商引商、以外引外”,引进更多关联度大、集聚力强的项目,努力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群’的效应;逐步拓宽和理清项目信息渠道,紧盯优势产业招商,紧盯优强企业引商,利用小分队招商、平台招商等渠道扩大招商引资规模,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同时,加大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尽可能地缩短行政审批办理时限,提高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落实项目后续跟踪协调服务机制,大力推进企业办理行政审批联合办理、一站式服务机制,争取更多企业被引进留下;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立项报批进程,适时跟踪问效,全面提升园区招商引资硬环境;充分利用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强项目包装,认真制定工作方案,落实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引进更多优质企业落地,在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同步推动全县经济结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