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站建设心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从做网站的第一步开始,我们在选主题方面,想了很长时间,网站主题就是关键,一个网站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特别是对于个人网站,我们无法做得像大网站那样华丽和丰富。毕竟精力有限,我觉得找一个我们最感兴趣的主题是最关键的。只有我们自己感兴趣了,我们的网站才会做深、做透,只有有兴趣了才把它当成自己的目标,才会冲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才会做得更好,这样才能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加大点击率。网站的主题无限,只要是你感兴趣的,任何内容都可以,但主题要鲜明,在你的主题范围内内容做到大而全、精而深。明确了网站的主题以后,我们就开始围绕主题搜集材料了。我没有去搜集,是我们组其他成员去搜集的,但是这确实一想非常重要的一步,他就是整个网页的精髓,如果这一步我们没做好,那我们的网站就感觉只有骨架,而没有内容。从他们搜的材料中,去粗取精,去伪取真,提炼其中的精华。还要大量运用软件去修改图。在这一个关键点上,我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得到了较好的成果。
一个网站设计得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设计者的规划水平,规划网站就像设计师设计大楼一样,图纸设计好了,才能建成一座漂亮的楼房。网站规划包含的内容很多,如网站的结构、栏目的设置、网站的风格、颜色搭配、版面布局、文字图片的运用等,你只有在制作网页之前把这些方面都考虑到了,才能在制作时驾轻就熟,胸有成竹。也只有如此制作出来的网页才能有个性、有特色,具有吸引力。点击率必然会提高。规划网站遇到了很大困难,但我没有停止,我仍然继续的学着,做着。
到选择工具的时候,尽管选择什么样的工具并不会影响设计网页的好坏,但是一款功能强大、使用简单的软件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网页制作涉及的工具比较多,首先就是网页制作工具了,我选用的都是所见即所得的编辑工具,是Dreamweaver和Frontpage,除此之外,还有图片编辑工具,如Photoshop、Photoimpact等;动画制作工具,如Flash、Cool3d、GifAnimator等;还有网页特效工具,如有声有色等,网上有许多这方面的软件,你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我用Flash的原理:搭积木式的将各种所需叠放在一起!因此,便可以作出还算过得去的确良Flas了!到这个时候,说真的,有那么一点兴奋的!
材料有了,工具也选好了,下面就需要按照规划一步步地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了,这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一定要按照先大后小、先简单后复杂来进行制作。所谓先大后小,就是说在制作网页时,先把大的结构设计好,然后再逐步完善小的结构设计。所谓先简单后复杂,就是先设计出简单的内容,然后再设计复杂的内容,以便出现问题时好修改。一面前面的努力白费,在制作网页时要多灵活运用模板,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制作效率。
网页制作完毕,最后要到Web服务器上,才能够让全世界的朋友观看,现在上传的工具有很多,有些网页制作工具本身就带有FTP功能,利用这些FTP工具,你可以很方便地把网站到自己申请的主页存放服务器上。网站上传以后,你要在浏览器中打开自己的网站,逐页逐个链接的进行测试,发现问题,及时修改,然后再上传测试。全部测试完毕
就可以把你的网址告诉给朋友,让他们来浏览。
网页做好之后,还要不断地进行宣传,宣传是前期和后期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这样才能让更多的朋友认识它,网站推广非常重要,提高网站的粘度更加重要!我们先利用身边的朋友或是群里让大家帮忙。直到现在我们的网页点击率虽然还没打我们满意的效果。但是我们都相信我们的网站一定会越来越好。因为我们都付出了好多好多。
关键词:监控安防;信息化;人防 物防;技防;联防
中图分类号:TU855
1 监控安防信息化建设背景
随着安防系统在各行各业受到普遍重视,企业、校园、银行、园区、酒店、交通、机场、工厂等企业级安防系统得到了大力应用,为用户安全防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大多数单位的监控安防水平低下,一般都是使用简单的摄像头进行人员监控,信息化水平低、处理能力低下,应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不足,信息联网共享更是无从谈起。纵观当前企业级安防系统的现状,急需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 各子系统相互独立,缺乏联动
安防子系统如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管理系统、报警系统等都是相互独立的,不能满足安防整体管理的需要。迫切需要实现安防系统的“一体化、集成化”的管理,实现整个安防系统的相互联动,使整个安防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充分提高企业级安防的技防水平。
1.2 已存在监控安防系统架构不合理
系统组成模式混杂,模拟、数字到高清等多种监控模式混用很难实现系统融合。安防用户需要从实际应用为向导,需要安防系统具备良好的兼容性、扩展性和稳定性,合理选用构架,并实现各种模式的综合集成和应用管理。
1.3 监控安防缺乏视频智能分析技术
对重点敏感部位需要更好的监控安防技术手段,需要对各种事件如盗窃、破坏、入侵和其他可疑行为及时发现和处理。需要应用视频智能分析技术使传统的被动监控的模式转化为主动监控,根据自身安防需要设置各种规则,对各种可疑事件和行为进行分析报警,并联动视频图像记录行为过程,提高安防应用水平。
1.4 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功能尚未实现
安防管理的终级应用是实现领导决策和应急指挥,虽然部分单位已经搭建了安防子系统,但是只能实现视频监控等常用功能,无法实现指挥调度,当发生紧急状况时,领导和监控人员只能通过各自经验进行通报、指挥和调度。处理流程不规范,容易遗漏重要环节。效率低下,紧急状况不能在第一时间高效处理。
2 监控安防信息化建设原则
监控安防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主要为企业、校园、银行、园区、酒店、交通、机场、工厂等公众服务单位的信息化综合应用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及管理解决方案。因此,监控安防信息化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1 适应性原则
适应公众服务单位的业务管理模式,遵循现行的国家及我省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
2.2 兼容性原则
与目前已存在的监控安防技术及管理技术相兼容,与目前的各个站点级及各区域建设的安防系统相兼容。
2.3 先进性原则
借鉴国内监控安防应用相关的技术规范,借鉴其他省市监控安防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及技术规范,以技术先进性和管理先进性为基础,采用适度超前的原则,代表以后监控安防应用的发展方向。
2.4 安全性原则
可以保证监控安防信息化平台的可靠、稳定、安全运行,保证信息的安全传输。
3 监控安防信息化建设内容
3.1 硬件支撑环境的建设
监控安防信息化平台将在保障系统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有序的对现有设备进行检测及更新,对于一些核心设备如服务器、传输设备等进行新购,既满足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又尽可能的节约建设成本。
3.2 网络系统的建设
目前许多单位已逐步建立了部分的站点级的监控安防子系统,但是各系统之间相互孤立,另外各个站点级单位也是互相独立,这些系统间、不同站点间的联系基本都是依靠人工方式进行。作为一个全省联网、多系统集成的指挥管理平台,监控安防信息化平台需要一个稳定可靠的网络系统作为支撑,它将充分利用现有的站点级网络设备进行网络方案设计,新建与完善这些系统间、站点级间的网络链路,并通过合理的路由策略保证网络的安全可靠。
3.3 软件系统建设
根据业务需求开发省级、市级、站点级通用监控安防及指挥调度管理软件平台,并实现三级联动功能。
3.4 环境监测系统建设
建设一个全面覆盖用户网络所有核心机房、汇聚层机房、重点和非重点接入层设备间,集动力、环境、设备、消防综合监测、调控、监视软硬件平台于一体的分布式、智能化网络机房远程监测管理系统。
4 监控安防信息化应用展望
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图像处理、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监控安防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企业、园区、校园、机场、交通、商业建筑等公众服务单位,一般进出人员复杂、流动量大的公共场所,24小时全天候开放,监控安防也越来越重要。加强公众服务单位安全防范管理,维护公众服务单位的正常治安环境,对公众服务单位安装网络监控系统,对重点部位加强监控系统并和报警系统联动,已经成为大多数公众服务单位技防建设的共识。
监控安防信息化建设应用目标如下:
4.1 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监控安防信息化平台实现为站点级进行应急预案和指挥调度提供相关信息获取、应对措施选择、事件分析、命令,具有预案管理、事件信息获取、资源管理、信息共享查询、快速评估、事件分析、命令、现场指挥、动态显示、信息公告等功能,实现应急指挥过程中达到“通信畅通、现场及时、数据完备、指挥到位”的目标。
4.2 实现集成化综合调度
实现向各级调度员提供包括视频、语音、图像、数据、会议式交互等全方位形式的调度方式,满足各级指挥调度员的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能够满足现场感和交互感,使他们能够面对面般的交流,能够自动获取需要的数据、信息、现场以及交流工作的平台,保障通讯调度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S].
[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S].
[3]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20815-2006)[S].
[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S].
[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S].
[6]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16796-1997)[S].
[7]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1994)[S].
关键词:图书馆 信息资源 信息服务
网络环境为人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基础,并逐步成为人们获取知识所依靠的一种主要手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已成定势,高校图书馆网站的信息资源建设也相应的成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
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将高校图书馆所拥有的丰富的文字、图像、音频等信息资源网络化,使各种信息通过Internet传输,使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图书馆提供的各种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网站的信息资源建设给广大读者提供了更好的信息服务,更好的满足了广大师生教学、科研活动的信息需求,充分展现了图书馆的信息职能和教育辅助职能。
一、完善页面设计,充分展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
(一)简单介绍图书馆的概况及其信息资源
网站页面采用简洁、清晰、美观的界面设计,合理布局、搭配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充分体现出图书馆网站的学术特色和实用性。
完善的页面设计,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健康有益的,集科学性、引导性、知识性、互动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络信息资源环境。
图书馆的概况主要包括读者指南、网上借阅、各项规章制度、图书馆应急预案等指南性信息。读者指南使读者了解图书馆的开馆时间、人员分工、馆藏分布等信息;网上借阅使读者可以通过网络途径方便及时的查询图书馆的书目及其流通信息,可以通过网络预约和续借文献。
(二) 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交流
图书馆在其网页上通过email、公告牌、FAQ数据库、论坛等形式,为读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实现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图书馆与读者间的交流,使图书馆及时获取读者对其工作的反馈意见,并使图书馆能够及时调整自身的工作,有效的改进其服务工作。
图书馆在其主页上开设email,读者通过收发email向图书馆咨询问题、发表意见,图书馆则通过email给予读者相应的答复,实现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广泛的沟通和交流;公告牌,不定期向读者新书通报、新书入藏、各种培训讲座等信息,使读者全面客观的了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以及服务内容;建立FAQ数据库,集中解答读者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设立图书馆论坛,为读者提供在线答疑,加强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浏览读者的论坛发帖,充分了解读者的信息需求,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满足这一信息需求。
二、优化搜索引擎,提高图书馆网站的访问率
优化搜索引擎是针对搜索引擎检索网页的特点,使网站建设的各项基本要素适合搜索引擎的检索原则,从而使搜索引擎收录尽可能多的网页,使网站在搜索引擎自然检索结果中排名靠前,提高网站的访问率,最终达到网站推广的目的。
根据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和信息资源,图书馆网站按照读者浏览网页的习惯,有针对性的选择合理的关键词、选用正确的网页结构设计、构建合理的站内链接以及站外链接,使图书馆的网站具有合理的整体构架、清晰的网页连接,从而达到优化搜索引擎的目的。图书馆的网页尽可能多的被搜索引擎收录,并在搜索引擎自然检索结果中取得较好的排名,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访问图书馆网站,使图书馆网站的访问量得到显著增加,使图书馆网站得到大力推广。
三、为广大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一)针对不同读者,提供多种个性化的网络导航
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虽然极为丰富、数据类型繁多,但是大多以一次信息为主,未经严格的加工整理显得杂乱无章。为了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节省读者的检索时间,避免读者的盲目上网,图书馆网站的信息资源建设针对不同读者的特定信息需求,识别、过滤并整合最合适、最有价值的网络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富有个性化的网络导航。
图书馆网站充分利用信息加工手段,集中、分类、整理和引导杂乱的网络信息资源,建立起信息引导系统,为读者提供学科导航和网络资源导航。信息引导系统提供基于分类框架的网络导航,针对本校的重点学科建设,搜集整理相关站点,建立学科导航;筛选和整理网络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有序化的信息资源,整合有用的资源为网络资源导航。
(二)自建特色数据库,为学校科研提供定题服务
根据读者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网站的信息资源建设通过设计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和形式,主动的为广大师生提供面向教学、科研活动的个性化服务。针对学校的重点学科,自建重点学科数据库、专家信息库;为了宣传本校的科研成果,自建济宁医学院学报库、教师和学生论文数据库、教职工科研成果专题数据库。
四、加强图书馆网站的日常更新与维护
(一)信息资源的更新与维护、
信息资源的日常更新与维护是图书馆网站信息资源建设的后续保障工作,信息资源得不到及时的更新维护,就会失去信息的时效性,网站很快会失去对读者的吸引力。信息资源的日常更新和维护必须经常进行,尽量避免因为网络故障或数据陈旧,给读者的检索与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
网站管理人员要及时更新网页内容,不断更新和充实图书馆网站的信息资源内容,保证网站的有效工作,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要经常检查和维护网页链接,及时清除失效信息,保证链接有效,充分保证信息资源的时效性,用动态的信息来增添网页的活力,加强对读者的吸引力;根据读者的信息反馈,不断改进网站的页面设计。
(二)技术维护。
做好网站后台数据的备份工作,定期对图书馆网站的信息资源进行备份,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备份本馆制作的镜像文件等特色资源,解决由于web服务器的软硬件故障、病毒入侵、网络不通等问题导致的数据丢失。服务器一旦出现故障,网站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备份数据来恢复信息资源,从而防止数据的丢失,节省了重新制作信息资源的人力和物力,保障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
本文通过完善页面设计、优化搜索引擎、为广大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加强网站的日常更新维护这四个方面来加强图书馆网站的信息资源建设。使图书馆网站的信息资源不断丰富、数据质量不断提高,逐步建立并完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新模式,使图书馆逐渐成为信息资源和读者之间的联系纽带,充分发挥图书馆在高校教学、科研活动中的信息职能和教学辅助职能。
参考文献:
[1] 杨庆风.浅谈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11(01):85-87.
[2] 王咏岚.浅谈图书馆网站的建设工作[J].高校图书馆情报论坛,2008(03):27-29.
[3] 吴泽欣.搜索引擎优化入门与进阶[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
社,2008:25-28.
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安全问题
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的推广,给企业的信息安全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容易出现操作系统的破坏、信息丢失以及网络瘫痪等问题。总之,电力企业的信息网络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管理安全风险
作为信息安全的关键环节,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网络的安全。在电力企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中,忽视对网络使用者的有效控制,对用户的使用权限分配不合理,进而出现越权使用的现象。同时,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安全风险意识,导致出现泄漏企业信息的现象发生,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影响,且网络使用者的业务水平较低,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密码设置强度不高,甚至进行账号的共享,容易出现信息外泄,加之不安全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给网络完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2.电脑病毒威胁
电脑病毒是引起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毒具有传播快、扩散面积大、破坏性强以及消除难度大的特点。因此,病毒带来的威胁是不可估量的,病毒一旦侵入到计算机,就会传播到各个网络节点,造成信息的阻塞,破坏文件系统和数据系统,致使重点数据丢失、系统瘫痪。
3.人为操作失误
网络用户和管理人员的操作失误也会引起信息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是对系统以及软件操作不当,引发安全漏洞。例如,用户授权管理混乱以至于出现越权访问的现象,对系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安全建设与发展的对策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电力企业要想获得较大的发展,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信息网络的安全,构建完善的信息网络安全体系。
1.加强安全管理
为了保证电力企业信息网络的安全,需要进行安全管理,加强防范,主要从网络设备、信息以及人三个方面着手。
要对网络设备进行安全管理,提高网络设备的保护和防御能力,对各个输入和输出数据进行检测和控制。同时,还要净化网络运行的环境,借助加密和解密及时,避免信息的外泄。此外,还需要按照硬件防火墙等多种防护体系,借助先进的网络监控手段对电力企业的信息网络进行监督和控制,减少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要建立网络安全制度,根据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发展实际进行安全管理策略的调整,并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规范操作。网络安全制度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力企业网络建设方案、机房管理制度、检修管理规定、安全保密制度、口令管理制度、信息网络及系统应急预案、用户上网使用手册、系统操作规程、应急响应方案和安全防护记录等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进而实现对系统的层层保护,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对计算机病毒进行防治
计算机病毒对信息网络的威胁是不可估量的。因此,需要加强对病毒的防治,特别是对计算机软件的准入控制、桌面管理客户端和DHCP绑定、防病毒、防连接互联网、补丁自动更新和防非我单位移动介质接入等,避免因为上述不当操作而引起的病毒侵入。这就需要电力企业结合自身的系统特点,采取有效的预防和解决措施。首先,电力企业要安装相应的防病毒软件,建立一个统一部署的防病毒系统,并规定所有进入企业计算机的设备都要安装防病毒客户端,进而对数据进行实时的监测,杜绝病毒的侵害。其次,员工要注意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要将其进行病毒查杀后才使用,并对重点计算机进行专机专人专盘使用,对于涉及机密文件的存储介质要防止在保密区,并设置密码进行保护。此外,信息维护人员要充分利用虚拟子网来防治病毒的扩散,提高网络的安全性,这样在病毒侵袭电脑时,破坏只是发生在本机,不会对整个系统造成影响。
3.构建信息网络安全体系
为了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优良的环境,需要构建电力企业的信息网络安全体系,结合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企业管理以及信息网络事故对企业的危害程度,确定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安全等级,构建安全体系。在网络安全体系的构建中,需要结合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对故障进行研究,提出优化管理的措施,为系统运行提供不同需求的安全防范措施。
此外,外来人员对系统的恶意攻击也是不可不防的一个环节,这就需要对不必要的端口和服务进行关闭处理,同时部署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降低管理以及培训所需要的时间,保证了网络系统的整体安全。
结束语
[关键词]微波通信 网站建设 保障措施
微波通信网站建设是一项复杂又漫长的过程,为了保障工程建设施工的正常运行,只有依靠测绘来为其提供信息及技术支持,才能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在微波通信网站建设测量的过程中,要想制定一套完整详细的测量质保方案,必须要求测绘人员充分了解微波通信网站建设的内容和管理方法,再联合其它相关部门才能实现可行高效的要求,确保通信网站建设的长期发展。
一、微波通信网站建设的测量内容及要求
微波通信网站所涉及的项目极为广泛,如:大地、地形、水文、地质、工民建筑等业务,在对其进行规划建设和更新改造过程中,需要做好详细的测绘工作,才能为其提供大量的信息和技术,才能将其作为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和施工保障。首先要对各中继站微波发射塔的中心坐标和高程进行测绘,要求中心坐标X,Y及海拔高度要精确到米,经纬度精确到秒,这样才能保证测绘的准确性。其次要测绘中继站至发射塔的间距,测绘范围尽量保持在两侧30度、间距500米以内,同时还要测绘微波通道中高大建筑物的遮挡情况,利用局部通道地形断面图的测绘方式进行,这样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加全面、更加精确。此外还要对选取站址的地形、水文、气象状况等因素进行测量,在测量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定量标准实施,要求测绘比例尺为1:100的标准,并在测量图中标明磁北方向和磁偏角,同时还要注明相应的控制杆及其坐标和标高的准确数据,标出方案中发射塔中心坐标的位置。这样工程师才能根据具体测量数据及空间关系选择最佳的建设方案,从而实现网站建设的科学性。最后在完成测量任务后,还要进行建档工作,主要是对测量建设内容进行归纳和的整理。同时在绘制图纸和资料时,工程师一定按照相关工程档案中的详细要求来进行,并做好其保存和归档工作。
二、微波通信网站建设中的具体测量保障措施
1、施工前的质量管理与保障。在进行微波通信网站建设之前,相关监理单位要做好决策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全面搜集相关资料及研究方案,根据所采集的结果来确定工程的可行性,并制定最佳建设方案,并详细明确出建设流程和必要的风险评估工作。另外还要对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的审查,看其是否符合微波网站建设需求,对其所涉及的合同及文件报告进行监测和审阅,若发现任何问题应及时做出妥善的纠正。此外监理单位还要准备对应的检核设备及审查方法,以便于对建设进度、规划和方案做出正确的审查,同时对采用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进行全面的审核,避免出现任何质量提,影响工程的顺利开展,检查其施工条件是否符合微波网站建设的标准,从而为保障网站建设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国在网站信息安全事件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现今有些加入平台监测的部门会拦截和屏蔽事件监测与漏洞检测爬取行为,平台工作人员只能通知网络管理人员对防护策略进行调整,或者是把平台地址放入白名单,因为需要监测大量部门的网站,通知单位开放对监测平台的限制会消耗大量精力,所以对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不利影响。当前监测平台实现的经济效益只能承担平台日常的运行、人员和维护等支出,不能够对平台的技术和扩容进行进一步研究,还没有在日常任务上开展一些安全测评、应急支援和安全咨询等附加服务。基于此,笔者对网站信息安全事件监测平台设计与实现进行了系统研究。
1 系统设计目标及原则
监测平台在实现功能和性能的的基础上,应该对日常维护和升级进行充分地考虑,因此在设计时应遵循下面几个原则。
1.1 可靠性
保证监测平台在24 h内可以持续稳健地运行,并且具有容错、恢复能力的对应系统。
1.2 安全性
对监测平台的访问用户进行控制,全面有效地对非法用户进行阻止,加大对访问用户的控制力,提高平台信息和每项系统资源的安全水平。
1.3 易用性
监测平台的界面美观大方,每个操作都可以快速直接地使用,具有快捷性和直观性的特点。
1.4 可扩展性
监测平台不仅可以扩展后期软件的功能,还可以扩展硬件的资源,让系统得到充分地利用。
1.5 先进性
监测平台应该保持技术架构以及手段的先进性,让其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发和运维。
2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2.1 网络架构设计
选择双链路将网站信息安全事件监测平台接入互联网,防止由单个运营商出现的单点故障,并且使系统的时效性得到保障。多链路负载技术能够让负载均衡以及链路实现就近访问,
放置1台链路负载均衡设备于网络的总出口,上联广域网2条,实现对ISP链路全路径的动态安全检测,选择就进技术与DNS技术对被检查单位网站的负载均衡,保证网络可以持续使用。
2.2 部署架构设计
应用Web管理方式让用户方便管理,应用浏览器经过数字证书、SSL通道和Web界面相互交叉。将平台分成模块进行设计,1台管理中心和10台监测引擎建立成系统物理架构。
2.3 逻辑架构设计
网站信息安全事件监测平台主要是分布式计算子平台、数据库和数据分析这三个部分组成。
分布式计算子平台是技术平台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子平台下面是被调度中心调度的多台引擎设备,主要是对目标站点进行页面爬取和风险分析;数据库里面有各种安全数据,作用是对比分析分布式计算子平台的页面,生成各项数据库;数据分析是用来统计和呈现监测的数据。
2.4 存储架构设计
把原有存储当做备份存储来应用,采用12 Tb存储设备,通过光纤存储、交换机和HBA卡完成对虚拟平台的升级,光纤交换机和光纤存储用来连接每台服务器内的HBA卡,配备比较高端的光纤存储系统来保障数据的安全和稳定,提高通道的速率。
平台本身可以智能存储系统的日志,考虑到需要具备大量的存储空间来监测1 000个网站,存储的方式有:
①管控中心存储。管控中心有1T的本地存储容量,能够全面记录六个月内被监测的1000个网站的全部日志,可以忽略六个月前监测的概括性日志所占用的容量。
②其他存储设备。管控中心可以自动备份和清空日志,当日志容量达到设定值时,系统发出警告后会在配置好的FIP服务器里面自动进行数据的备份。
2.5 安全架构设计
为了更有效地管理使用核心业务的人员,以及保证监测数据的安全性,对应地配备了平台安全认证系统。主要是维护以下方面的安全:
在数字证书基础上的身份管理、管控中心内部的双因子身份管理和选用HTTPS系统加密信息。
用户必须经过双向的身份认证和接入U盾才可以进入平台,原有的用户登录过程和权限管理系统不会发生变化。平台系统安全架构,如图1所示。
3 系统实现
3.1 系统架构运作流程
平台监测到事件后发生告警的主要步骤是:
①策略配置。在用户下发了监控策略之后就可以对告警策略进行配置,策略包含告警的方式和内容,告警的方式可以设置成在告警平台上展示和邮件通知,告警的内容包括挂马和存在不同程度风险的漏洞。
②监测过程。模块在发现告警事件后会及时地展示在告警平台,会通过设置的告警方式对监测人员进行报告。
③告警处理。用户在收到告警通知后可以处理告警事件,处理的状态分成:确定、稍后处理、已处理、忽略和误报。
3.2 系统测试
应该建立涵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漏洞检测和信息安全事件监测体系,实施对网站7*24 h的安全监测,利用远程监测及时收集和分析被监测网站系统的全部安全信息,提高发现不同安全事件的及时性,其中的安全信息包括网站的挂马、网页中的恶意程序和网站中出现的敏感信息,同时定期地检测网站中具有的WEB应用漏洞。结合平台的功能和性能制定出测试系统的方案,测试并验证监测平台中重要产品的参数、性能指标和实现水平等,比如测试的环境,见表1。
目前社会信息技术加速发展,技术的革新和应用不断进步和发展,各个单位网站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变得复杂化,保持网站安全的运行是我国社会信息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站信息安全事件监测平台可以降低我国各单位发生信息安全事件的几率,避免信息安全事件对经济造成的损失,让各单位减少在信息安全上的不必要支出,减少信息安全事件对社会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
4 结 语
我国互联网安全日渐复杂,大多数网站的管理人员还不能完全实时掌控自身网络系统的安全,一般的单机检测系统很难保证网络检测的实效性和全面性,网站容易受到恶意入侵,对社会经济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建立一个具有及时性、可靠性和持续性特点的网站信息安全事件检测平台,可以进一步保障我国基础信息与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提高我国应对信息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能够更及时有效地处理信息安全威胁事件,同时还可以帮助我国建设和管理信息安全支援队伍,促进我国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文明 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互联网的发展给高校网络文明建设带来的机遇
(1)为高校网络文明建设开辟了新领域。相比传统媒体而言,互联网的兴起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和交流途径,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不断发展的朝阳行业。在互联网平台,人们能够随时随地的个人想法、个人观点、购物、收集信息、发泄情绪等,极大地丰富大学生的大学生活,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因此成为了大学生网络文明建设必须要重视的新阵地,作为高校管理者必要提高认识和重视。
(2)为了解大学生心理提供了新平台。互联网的虚拟性为大学生提供了表达自我的最佳平台,在互联网中大学生能够隐藏身份进而能够毫无保留的表达真实的内心想法,为高校教育者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心理情况提供了便捷途径。同时,高校、学者、政府等均可以在互联网上建设相关平台为高校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表达的途径,还可以向大学生宣传网络文明相关知识与规定,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3)提升了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率。虽然当今大多数大学生属于成年人,但是就内心而言依旧存在诸多“未断乳”的现象,对于自己的行为还难以做到百分比的约束,致使容易在网络上不当的言论或作出违法的行为。互联网信息传播快,大学生真实的表达使得教育者能够及时了解并就此作出应对措施。高校教育者应及时关注校园网以掌握学生动态,进而第一时间制定处理措施,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
(4)为高校师生共同教育提供了机会。在互联网上,虽然有诸多不良信息但是同样存在具备教育作用的现代化信息,不论是对于大学生还是高校教育者均是自我学习的便利途径。高校管理者既可以借助互联网,对高校师生开展教育工作,为两者的共同提升提供机会。此举能够有效避免在以往事前,师生交流之间的脱节,改善两者之间的有序沟通。
2互联网给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带来的挑战
(1)西方敌对势力的恶意入侵。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是世界各国之间的黑暗势力并没有因此而停歇而是转变为另一种更为隐蔽的手段来入侵他国,网络则为其提供了极大地便利条件。当前,国际上依然有诸多敌对势力试图通过网络来腐蚀我国青年一代的思想,将之“培养”成其入侵中国的政治力量。在互联网上,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在数秒之内信息即可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且通过技术手段能够隐藏传播者的信息,致使运用互联网进行犯罪和入侵他国成为毫无风险的新行为。运用互联网入侵高校,借此腐蚀高校师生的心理防线是当前国际犯罪的新手段。
(2)西方不良文化的侵入。由于互联网的便捷性与世界性,只要接通网络处于世界各地的人们即可实现即时联系,也由此导致西方诸多不良文化与观念流入国内。据《计算机世界》统计数字表明,在互联网上的输入、输出的信息流量中,中国仅占0.1%和0.05%,而美国的这两项指标都达到85%以上。我们要获得网上信息,必须借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数据库。由此导致大量的西方不良价值观或文化的涌入,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导致违法行为的发生。
(3)思想道德教育的难度加大。互联网最大的特征在于其虚拟性与开放性,给予了大学生上网浏览信息、聊天、下载资料、言论等极大的自由空间,也正是因此导致高校教育工作者难以及时掌握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与以往相比失去了对信息控制的主动权。此外,大学生正从高中时代“解脱”出来,思想和行为上得以解放,如果过多地与网络打交道,必然缺少有感情的人际交往,这将导致形成孤立、自私、冷漠和非社会化性格,失去对社会的信任。
(4)教育工作信息掌控能力不足。当今,大学生因时间相对富余致使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进行网上冲浪,因此能够及时获取到各类信息。然而,高校教育工作者因忙于日常琐事,对于互联网的掌控能力反而不如大学生,致使难以及时了解大学生的上网心态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心理状态与需求,两者之间出现不对等性。不懂网络技术,不会利用网络开展工作的情况非常普遍。因此,抓紧培养和造就一支既懂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又懂网络技术的新型政工队伍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孙艳玲.利用和发展网络文化的相关思考[J].现代交际,2013(06).
[2] 张继华.新时期网络文明建设对策研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4(02).
[3] 金太军,施从美.论政府的网上责任[J].政治学研究,2001(02).
[4] 宋德如.信息网络对青少年心理负面影响与教育干预[J].中国教育学刊, 2000(05).
关键词: 课程设置; 阶段; 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1)35-pppp-0c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y Curriculum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Web Site Development
- Suitable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ZHENG Li-ming, GAO Tian-zhe
(Panjin Colleg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y, Panjin 124010,China)
Abstract:It’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set of curriculum which is scientific, rational and strongly applicative in order to break through the bottleneck of the major developing of vocational computer and adapt to the actual needs of enterprises. First, the investigation is made to career needs and according its result the infrastructure of knowledge is generalized. Second, the course content of the curriculum is specialized and the teaching methods are adjusted. The goals are to optimize students’ knowledge system and promote their theory level and actual working ability.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curriculum is tested after several semesters’ practice and the feedback of enterprises. It’s also a reference to the major development of similar colleges.
Key words:curriculum; stage; teaching goal; knowledge system; teaching method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已逐步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但相对而言,高职的计算机专业却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萎缩的态势,如果从高校自身办学因素的角度分析:粗放型、宽口径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是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办学上很有特色、比较成功的各院校高职计算机专业均在课程上具备着很强的针对性,这也正是“特色”所在。
我院计算机专业在办学过程中一直进行着思考与调整。近年来,根据对市场需求的调研及对相关企业与毕业生的座谈、调查,发现随着互联网普及和应用,各行各业都在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或宣传自我,通过网站推销他们的产品或公司,网站的设计和维护在IT行业中占据着很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相对也较大。因此,我们拟定了以“网站开发”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具体内容如下:
1 课程整合
以“网站开发”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总体教学目标是:通过该体系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网站开发所需的“前、后台”两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网站建设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小规模项目从设计到制作开发的全部环节,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迅速融入开发团队;缩短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间的差距,为社会培养网站设计和开发的合格人才。为此,根据本专业的现有课程,结合该领域的发展需求,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与整合。确定了新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必修课程:
1)核心课程:HTML/CSS、,通过这两门课使学生掌握网站程序开发技术,达到熟练组织前后台代码的能力。
2)专业基础课程:C#、SQL Server数据库,这些是完成程序设计与开发的必备知识技能。
3)必修课程:办公软件、C语言、PhotoShop、Flash、JavaScript、网络基础与应用、Java基础,通过这些课程一方面充实学生的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本知识,掌握软件、硬件的基本技能,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与思路,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在实际就业中,即使学生不从事计算机专业领域的相关工作,这些知识与技能也是其日常工作中必须熟练掌握的。另一方面它们也是专业课程和核心课程的辅助课,为日后学习专业课程和核心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整体上,将课程体系分为以上三大部分。分阶段进行,详细制定每阶段的教学目标,各阶段内容自成体系,又层层推进、逐步提高,学生能够在不同阶段掌握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知识,并夯实基础,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最终确立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此外,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更加明确。
2 课程实施
我院整体上实行“2+1”的教学模式,实际校内教学时间有两学年,第三年可根据情况选择在校内外实习。为实现教学目标,我们重新修订了各个模块的教学计划,将课程分散到不同阶段有序进行,并进一步制定了每学期乃至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以往开始新课程时,都是由教师立即带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内容,而此次经过研讨,并认真考虑后,决定给每门课程都加上一节“入学指导”课,即在开课之初,教师便将本门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教学目标等信息清晰的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方法、不同阶段的重点、难点及自己应达到的目标。教师教学思路明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这样做更便于课程的展开,也加强了师生间的配合。
2.1 第一阶段
1)目标:理解文件、文件类型、程序等基本概念,掌握程序设计基本思想以及基本的图像处理技术,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与应用,能满足独立应对日常计算机办公的需求。学生要通过一级B考试,和“CIW平面设计专家(PhotoShop)”的认证考试。
2)课程及主要内容:OFFICE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C语言程序设计:Turbo C;PhotoShop:图像处理、图像类型;应用软件:介绍日常工作、学习及生活中常用的各类软件与技巧,如安装卸载、压缩、下载、音频、视频播放、邮件收发等。
办公软件课的重点放在Excel上,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组织数据的基本特点,为数据库的学习做准备;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熟练进行文档的编辑及处理,今后能胜任办公文档处理与编辑工作;Turbo C是本学期的核心课程,学习目标是充分理解顺序、选择与循环三种基本的程序结构,并熟悉C语言的语法特点,能够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PhotoShop课程中要着重讲解“.gif”、“.jpep/.jpg”和“.png”三种图像类型的特点与应用,为网页制作课程奠定基础;应用软件则旨在拓展学生的视野并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阶段并不完全将课程平行开展,只有“应用软件”课在每周以类似讲座的、较为轻松的形式一直持续。首先在前五周只开设办公软件课,并结课;从第六周至学期末开设C语言;从第十一周至期末设置PhotoShop。这样做主要是因为高中的教学内容和形式都与高职有着极大的区别,而第一阶段正与第一学期对应,要以打基础为主,这就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理解每一个基本概念。这种方法可以在不缩减课时量的前提下帮学生逐步适应与以往不同的学习方法与内容,并能很好的完成学期任务。我们称这种分阶段完成课程内容的授课安排方式为“小学期”。
2.2 第二阶段
1)目标:能够熟练创建静态网页、初步理解面向对象的概念、掌握数据库基本概念与操作。
2)课程及主要内容:HTML/CSS:(静态)网页制作;C#: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与思想;SQL Server:数据库设计、创建与操作;Flash:动画相关概念与基础。
HTML/CSS是本学期的核心课程,也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对象,要求教师将“Web标准”作为最重要的理论知识介绍给学生,并以此指导全部实践操作,此外,在作业布置与考核方面要结合PhotoShop进行,以提升学生的设计水平与能力(详见辽宁高职学报2008年第12期《高职院校网页制作类课程教学初探》);C#是在上一学期的C语言基础上讲解,并将重点放在面向对象的思想上,为此后的网站后台程序开发做准备;SQL Server数据库也是本学期的重点之一,但将内容落实在基本操作上即可;Flash作为辅助课程出现,不作为重点,与上学期的“应用软件”课程地位类似。
本学期可以说是内容最多、任务最重的一个学期,在整个的教学过程和内容上都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具体实施中,部分课程仍以“小学期”的形式开展课程内容,比如SQL Server,只是在时间间隔上大幅降低。对本学期教学效果的把握关乎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2.3 第三阶段
1)目标:理解网站的开发过程与特点,逐步熟悉各类技术的综合运用。
2)课程及主要内容::比较前沿的动态网站开发技术,熟悉其原理及特点;SQL Server课程设计:学习并实践数据库设计与操作的方法,加深理解;网络基础与应用: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物理组成,掌握基本的服务器搭建,认识各类网络软、硬件产品等;JavaScript:基础知识与应用。
是最重要的核心专业课程,分配了较大的课时量与教学内容;SQL Server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据库的理解与应用,并提高操作水平,尤其以“SQL语句”的掌握最为关键;网络基础与应用作为辅助课;初步接触和了解JavaScript在网页特效方面的应用。
2.4 第四阶段
1)目标:理解“三层架构”的思想,能够独立完成实训项目的开发,熟悉各个流程与环节;对比了解JAVA与.NET的异同。
2)课程及主要内容:课程设计:项目开发实践;AJAX:基本原理与应用;JAVA:JAVA程序设计基础。
经过几个学期的积累,在开展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将BS系统的“三层架构”思想作为重点介绍,并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充分理解与掌握,最后利用所学相关知识独立完成实训项目开发;在之前的JavaScript基础之上,让学生初步接触AJAX技术,达到能够了解基本原理并掌握基本应用即可,在以后需要进一步调整课程内容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将JAVA课程作为辅助课出现,仅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内容即可,目的是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思维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此外,为了尽可能的实现教学目标,我们还在课程考核上与相关认证、资格考试相结合。并在全部四个学期结束后,为愿意深入学习本课程的学生提供了校内实习的机会,得以与教师一起参与实际应用项目的开发,进一步提升实践经验与能力。
3 不足与展望
以上即我院计算机专业在新时期为适应市场并满足自身发展需求而做出的大胆改革与尝试。这种变化是建立在细致的调研、考虑及广泛探讨基础之上的。但在实际运用中我们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不足,比如一些课程的考核时间不能保证与全院统一要求相适应,又要在学期中调整实践课的上机安排,为教务处、实训中心等相关部门带来了诸多不便。我们需要继续完善与协调,但此次课程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正确的,也有能够在未来将其调整到理想的状态,并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备专业技能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白金牛,李惠萍,王培吉. 下利用动态网页技术生成静态HTML页面的方法[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25(1):79-81
[2] 熊建英,姚磊岳,胡剑锋. 纯C#技术下HTML页面动态生成的实现[J]. 计算机与现代化,2007(10):61-63
[3] 郭广军,谢东,李魏豪. 基于CMS 的网站系统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31(11):2500-2502
[4] 刘瑜,陈. 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的安全策略及实现方法[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3,24(1):68-71
[5] THEWS D. Build Your First .NET Windows Service[J]. Visual Studio Magazine,2005,15(2):20-22
[6] DAVIS A. Write a better Windows Service[J]. Visual Studio Magazine,2005,15(12):67-72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多媒体;少数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26-02
当信息技术及教育在发达国家相当普及,因此,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方法、接受新信息、开拓新视野成为学校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适应信息时展的需求。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恰恰为学校冲破这一瓶颈提供了便捷、通畅的交流平台,也为处于内地、信息不畅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 本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1 因为历史、地域因素制约,经济落后,办学条件差,常规教学所需的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与发达省市的学校相比都有较大差距,信息化的多媒体教学设施更显得落后,学校信息化教育所需的设施设备投入少,许多学校信息化这一块仍然停留在建设初期。配置的设备大部分现已淘汰,无法满足现在多媒体网路教学的需要。因为经费问题,不能及时更新换代,严重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1.2 重硬轻软、设备利用率不高现象。教育信息化实施至今已有一段时间,但实施中尚存在着重硬轻软的现象。一些学校将 "信息化"理解为建设多媒体教室、购买电脑,而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和课件的制作开发却被忽略;软件资源陈旧,信息更新结果使大量设备闲置,只能作为客人参观时展示的门面,宝贵的资源浪费和长期的资金积压,令学校有苦难言。由于信息闭塞,观念落后,认识不足,一些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中显得有些盲目。
1.3 教育观念、教育改革相对滞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缺乏对新技术、新教育手段的正确认识,在学校的传统教育下,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多讲就能提高学生的成绩,不屑于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部分教师、学生的"主课、副课"思想严重,轻视计算机教学,轻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认为所用多媒体教学那是作秀,没有实际效果。再加上本地区家庭教育文化落后,家长对计算机的认识不够,导致很多的家长视计算机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然而很多教学实践证明,只要运用正确,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不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有利而无害。学生能不能正确利用,在于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是不是能正确引导。因此,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还有很长很艰难的路要走。
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设备的信息化,更重要的是使投入的硬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实现真正的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 对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正确审视
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根本目的是应用。多媒体环境建成后,当务之急是如何合理运用资源进行信息化课堂教育、教学及管理,怎样利用内部、外部资源来帮助我们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各方面的素质。在教学领域,信息化的服务效能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资源的整合。首先,多媒体技术以其方便快捷的展示功能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加大了课堂知识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教学中单调的板书等形式,图、文、声、像并茂地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获取教学信息,提高了学习效率。其次,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突破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可以将微观的(细胞结构、染色体等)、宏观的(天体运动)、抽象的(原子运动、电子云等)等不易观察的、不可再现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
2.2 实现庞大的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资源共享是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系统的一大优势,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优秀的课件、教案,学习发达地区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课件。让多媒体走进教室,让我们的学生每节课都能接受到图、文、音、像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教师还可以将将自己的精品课件、优秀教案、论文、试题等随时上传到网上,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借鉴使用,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在校内进行合理组织,将教师课件、教案、试题集中有效管理,形成具有和强实用性的小本资源库,为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提供有利条件。
3 对实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策略和努力的方向
3.1 必须改变教育者对网络功能的认识。教育部门应重视网络教学。许多学校在网络教学上已作尝试,但在实践中过多的注重硬件上的投资,却忽视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研究探索。许多教师也只是把多媒体教学当成一种教学的辅助工具,而不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新瓶装旧酒,难以达到信息化教学理想的效果。多媒体技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这种模式下教师学生地位职能任务的变化、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学生情商的培养发展、合作学习的理论探究等,都是需要教育者弄明白的问题。
3.2 提高师生信息化学习意识,加大多媒体使用力度。首先,在信息建设应用上调动广大师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是普及信息教育的关键,是一次重要的思想变革,必将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学校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略和机制,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针和要求,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还应重视正确对待计算机网络的问题。应培养广大师生的用网意识,从网络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增加网络的吸引力,不能片面的敌视网络。
3.3 必须科学规划,着眼未来。因为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实践不但要"请进来",更要不断探索适合民族地区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要"走出去",建成适应民族地区学校发展的教学资源。能通过网络把我们民族风情、学校面貌、师生状况展现给外界。让外界来了解我们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民族风情。
3.4 重视信息管理人才建设。人才是学校信息化工作中的关键因素。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重视网络信息人才工作,要积极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引进具有高学历的网络信息专业毕业生担任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原有信息人才的培训,建立一支稳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专业技术队伍。
总之,展望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教育的前景,深深地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中要重视教育观念转变、硬件设施、教育资源软件、教育教学应用要符合民族地区的特点和要求。其中,教育观念转变是关键,硬件设施是基础,教育资源软件是核心,教育教学应用是目的。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加以研究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推进信息教育更上一层楼,取得切实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竹林等编者.校园网组建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