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和欧美的教学方式不同,我国高校的教学内容往往是由所采用的教材限定的。国内目前影响较大且较为流行的《国际金融》教材主要有四种:一是姜波克编著的《国际金融新编》,二是陈雨露主编的《国际金融》,三是易纲、张磊合著的《国际金融》,四是刘舒年、温晓芳主编的《国际金融》(第四版)。这些教材已多次再版或修订,各具特色,是众多国际金融教材中的精品。姜波克的《国际金融新编》,确定了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和经济可持续增长(长期)条件下的外部平衡,主要工作变量是汇率。内容包括国际储备和中国的外汇储备问题、中国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相互冲突的根源问题、次贷危机问题,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年来的新变化等问题。该教材的最新版又以中国国情为基础、以核心变量汇率为工具,构建了中国内部均衡条件下外部平衡的系列调节模型[2],是一部很不错的金融理论教材。但由于理论过深又缺乏实务,显然很不适合应用型国贸本科的国际金融教学。陈雨露从应用经济学视角出发、按照“本土化”要求编写的《国际金融》,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兼顾理论与实务。但其中的“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与国贸专业的《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管理》等课程中的许多内容有重复,加之理论部分也不够简明,以及课时数的约束,该书也不是应用型本科的理想教材,但不排除选用。易纲、张磊合著的《国际金融》分为宏观篇、微观篇、市场篇和体制与政策篇。全书论述严谨、全面,并能结合中国的实践。但学生需要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和较高的数学水平,且需要80个课时以上,因此也不适合应用型的教学。刘舒年、温晓芳主编的《国际金融》(第四版)以国际金融基本理论、基本业务、基本技能为主线,密切结合对外经贸实际,深入分析与贸易有关的外汇交易、外汇风险管理、衍生金融工具、国际融资等内容。[3]理论简明,实务全面,是国际商务师考试的指定教材。笔者认为,该教材最适合应用型本科教学。但由于课时的限制,以及每个学校会有不同的教学要求,使用时还应根据教学实际增减内容。综上所述,上好《国际金融》这门课程,首先寄望于有一本适合的教材。尽管国际金融的教材汗牛充栋,但适合于某一特定学校教学需求的教材可能不多。因此,鼓励任课老师积极总结教学经验,编写出符合所在学校教学要求、体现其教学特色及地域经济需求的教材,意义重大。
二、《国际金融》教学内容优化
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专业的《国际金融》授课大都设计为40个课时左右。我校前几年主要使用刘舒年和陈雨露的教材。通过几年的教学积累,我们将应本国贸《国际金融》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并编写了教材,基本满足了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的教学需要。按照上述的教学指导思路,笔者将《国际金融》授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重点设计如下:1.外汇和汇率在搞懂外汇、汇率、标价法这些入门概念后,要使学生充分理解影响汇率的主要几个经济因素以及汇率对经济的影响这两方面,这是国际金融分析的基本功,应紧扣金融和贸易的联系来阐明汇率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汇率理论一节主要讲授购买力平价理论,特别是要讲透利率平价理论,因为后面很多外汇交易的学习需要对利率平价理论有很好的理解。其他的汇率理论仅做一般性介绍。至于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析是属于介绍性的,可引导有兴趣的学生深入钻研。2.国际收支在上述章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国际收支的概念,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及其记账方法。教学重心是要使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国际收支、经常收支和汇率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之间的关系。国际收支理论可以着重讲授弹性论和吸收论,对于斯旺图和蒙代尔的有效市场分类理论可作为知识性介绍。3.传统的外汇交易这一章是衍生工具的基础,也是整个国际金融实务的基础。对于应用型国贸本科学生而言,笔者认为应该包括的内容有:即期交易、远期交易、套汇、套利、掉期、择期和不同币种的报价换算。教学难点一是有买卖价的银行汇率套算,二是结合利率平价理论讲透套利的原理。4.金融衍生工具这一章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考虑到对外贸易的实际,衍生工具的内容选取了期货、期权和互换三个内容。教学重点是要通过大量的案例和习题讲清楚这些衍生金融交易的“原理”。5.外汇风险防范这一章的教学要结合传统交易和衍生工具的知识,重点是应收、应付外汇账款的管理。其实就是如何运用上面两章的知识来规避汇率风险。6.国际金融市场这一章安排了国际金融市场概述、国际货币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欧洲货币市场、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特点等内容。教学重点一是欧洲货币市场,二是当今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7.国际资本流动内容有:国际资本流动的概述、发展、理论和债务危机。着重讲述当今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危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理论可做一般性介绍。8.国际贸易融资根据外贸公司常用的融资方法,该章设计的内容有:出口信贷、项目融资、出口保理、福费廷和结构性贸易融资。教学重点是要使学生理解每一种融资方式的运作原理和流程,各当事人的权利和责任。9.国际储备内容有:国际储备的概述、构成、管理和我国国际储备的现状。重点是结合国际收支一章的内容,分析我国国际储备的现状,以进一步巩固国际收支的有关理论。10.国际货币体系这一章设计了五个小节,即:国际货币体系概述、国际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协定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与发展。重点一是讲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双挂钩、特里芬难题)及其崩溃的原因,二是当代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11.国际金融机构主要介绍IMF、世界银行和区域性国际金融组织。重点放在IMF、世界银行和亚行的性质、使命和贷款特点。12.区域金融合作考虑到笔者所在学校地处中国———东盟自贸区前沿,故专门设计了这一章。内容有区域金融合作概述、最适度通货区理论、欧盟货币一体化的实践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金融合作。除了介绍最适度通货区理论外,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欧盟、特别是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国际金融;实践性教学;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278-02
1 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各行各业都会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压力。大到如何分析国际金融变化的规律,防范金融危机,维护本国金融秩序的稳定;小到如何防范汇率波动的风险,参与国际证券市场投资等等,知识都是我们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必须掌握的内容。
国际金融学正是研究国际金融诸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通过《国际金融学》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对开放经济的认识,系统而扎实地掌握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外汇与汇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体系等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掌握国际投融资、外汇交易和国际结算的基本技能以及防范外汇风险、利率风险的技巧,并在实际业务中进行一定的运用;了解我国涉外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学会在实际工作和个人理财中贯彻执行。通过对国际金融的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为我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2 在《国际金融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几个现象
(1)与其他经济类的课程相比较,学生本身对国际金融这门课程的兴趣较为浓厚。
由于国际金融与世界经济密切相关,国内的一些媒体、财经类杂志都会报道一些与国际金融有关的信息。据调查,近几年来,国际金融发展中出现一些新的事件都是同学们比较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比如:1997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泰国突然爆发一场货币危机并发展成一个金融和经济危机,而且,很快波及东亚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连一向被称为是发展奇迹的亚洲四小龙也逃脱不了这场厄运。那么这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给东亚各国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中国政府为什么要做出力保人民币不贬值的决定?
(2)人民币汇率的问题。自汇改实施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屡创新高,升值幅度逐渐加快。2008年4月10日,在全球关注的目光中,人民币汇率开启了“6时代”的大门。
(3)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问题。中国在1996年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下可兑换,资本账户的开放也在积极有序地推进。目前为鼓励资本的合理流动,政府推出了QDII、QFII的政策,媒体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也很多。
由于上述的一些热点话题学生们接触的比较多,所以他们很想通过对《国际金融学》课程的学习,对上述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了解。这样为教师授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4)国际金融领域的新成就、新观点、新问题和新动向层出不穷,仅一本教材难以满足教学的要求。
随着金融全球化步伐加快和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国际金融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取得新进展,一本国际金融的教材不可能囊括所有的内容。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不仅要对教材里面的一些理论和概念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且也要不断地吸收和了解国际金融里面的一些新的发展动态,并在课程上把这些新的信息传达给学生。
(5)学生渴望在《国际金融学》课程的学习中增添进行一些实践性的操作。
教授《国际金融学》课程是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如果教师就有关国际金融实务问题的讲授过程中,仅仅给学生介绍实务的操作技巧以及注意事项,那么学生对上述问题的只能形成一个抽象的认识。究竟在具体实务中如何进行操作,需要重点注意什么, 这些只能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才能找到答案。
3 国际金融教学教改的相关建议
3.1 在教学内容上必须注重针对性、实用性、超前性和通识性
由于国际金融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出于专业教师的敏感与责任,我们必须力求以前沿的理论视野和较高的学术要求,对国际金融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改进;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映国际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状况的内容。具体可以是通过加强教材和教辅资料建设,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同时注重资料搜集和运用互联网,积极吸纳最新的教研成果,了解国际金融领域的新成就、新观点、新问题和新动向,并及时纳入课程教学。
3.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结合《国际全金融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国际金融课程学习中必须引入实践性的教学模式。
(1)在教学过程中开设外汇交易模拟,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模拟以及黄金买卖交易模拟等金融交易环境。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相关的软件,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购买这些软件,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可以模拟操作的平台。
比如,随着银行利率的逐步降低,银行客户的理财观念不断发生着变化,外汇买卖作为一种风险较小的投资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另外,在期货市场中进行投机以牟取利润的方法,也是一种新兴的投资途径,在我国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采用。正是在这种市场需求下,市场上存在很多完全涵盖了实际运行的期货、外汇交易系统功能的软件,如智盛系统等
如果学校有条件买回这样的软件,那么学生就可以通过对这些软件的操作,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业务技能,以培养适应社会竞争的综合素质。
(2)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设置中,《国际金融》课程是该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国贸专业的学生讲授《国际金融》课程的过程中,除了让他们熟悉上述所讲外汇交易模拟,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模拟以及黄金买卖交易模拟等相关的操作软件之外,还可以通过与他们之前所学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相配合,在学生的国贸实习和模拟操作中加入有关国际金融内容,如对外报价、汇率换算、出口收汇、结汇、外汇风险防范等,以便让学生领会本学科在实践中的应用,有针对性的加强有关国际金融操作的训练,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进出口贸易融资、出口信贷等相关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
3.3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授课内容
关键词:《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国际金融》课程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时代性很强的课程。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特别是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开放,许多经济、金融部门需要大量既通晓国际金融理论、又熟悉国际金融实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国内许多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十分重视《国际金融》课程的建设。在课程建设中,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个关键环节。本文根据《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探索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
1.综合性强。一直以来,国内外对“国际金融”课程的研究有很大差异。在国外,许多大学的商学院和经济学院都开设此课程,但商学院开设的“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课程等同于“国际财务管理”(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即站在“跨国公司的角度”来讨论相关的财务管理活动,因此许多内容都属于微观层次的研究;而经济学院开设的“国际金融”课程则以“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为主要内容,属于宏观层次的研究。在国内,国际金融课程的内容相当广泛,里面既有理论的分析(如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选择理论、金融危机理论等),还有实务的介绍(如外汇交易实务,外汇风险防范实务等),也有政策的研究(如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内外均衡目标的实现、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等)。
2.实践性强。《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从宏、微观层面更透彻地认识经济生活、理解国家经济政策和金融体制改革,真正学以致用。如针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汇率变动的浮动和频率加大,如何强化外汇风险管理,实现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针对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和中国目前的国际收支状况这一事实,如何调整国际收支,实现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等问题都是国际金融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通过本门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一般的国际金融业务操作程序,如外汇交易实践操作(即期、远期、掉期、套汇与套利、外汇期货、外汇期权、互换交易等)、外汇风险管理(进出口商如何规避汇率风险等)、贸易融资业务(福费廷业务、保理业务、出口信贷业务的运用等)。通过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为学生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投融资部门做应用型金融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3.时代性强。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变幻,国际金融领域的新现象、新问题、新事件层出不穷。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雷曼兄弟的破产,美国华尔街投行的“绝迹”,美国最大的抵押贷款融资企业房地美(Freddie Mac)和房利美(Fannie Mae)以及美国国际集团(AIG)相继被政府接管;伴随着全球出现的流动性危机与信贷紧缩,欧美掀起金融机构国有化或半国有化的浪潮,金融系统出现空前规模的去杠杆化,还有法国兴业银行事件,越南发生的金融动荡,中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推进、外汇储备规模的快速扩张以及外汇储备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等等。
日新月异的国际金融实践也推动着国际金融理论不断深化和发展。近十年来,国际金融理论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在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理论、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国际金融市场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因此,《国际金融》课程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国际金融》课程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教学不能采用传统的从课堂到课堂、从书本到书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很好地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国际金融》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近几年来,多媒体教学在高校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以文字、表格、图形图片、动画、音频、视频、录像等形式讲述课程,从而增强授课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要讲好本课程必须全方位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1.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融入网络教学手段。在上课过程中,可随时利用网络,结合授课内容,介绍、观看与上课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最新事件及评论等。如在讲外汇与汇率这部分内容时,可带领学生浏览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网站查看人民币汇率行情,带领学生浏览华尔街日报、伦敦金融时报等网站查看国际外汇市场行情和汇市评论。在讲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时,可带领学生在凤凰财经网上观看一些专题讲座视频,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了解最新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在讲外汇衍生金融工具时,可带领学生浏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网站查看相关的合同交易数据。在讲国际收支时,可带领学生浏览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查看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在讲欧元时,可带领学生浏览欧洲货币联盟中央银行网站了解欧元的实施情况。在讲外汇储备时,可带领学生浏览国家外汇管理局、金融界等网站查看中国最新的外汇储备统计数据以及相关的许多图形、表格等。在讲汇率制度时,可带领学生浏览香港金管局网站了解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相关情况等等。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有助于教师及时、全面地了解最新的国际金融信息和国内外金融理论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添加较新的统计资料、图片等信息,也有助于学生对最新的热点问题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2.利用专题音像资料进行多媒体教学。如在讲世界主要外汇市场时,可以让学生观看“世界外汇市场交易概况”的光盘;在讲金融危机时,可让学生观看“亚洲金融风暴”的光盘等。通过观看音像资料,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比较强的形象认识和直观体验,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3.要善于利用多媒体的PPT演示工具。《国际金融》课程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及理论的逻辑性较强,为了讲清楚、讲透彻这些概念或理论的来龙去脉,在制作PPT时,一定要简单明了,多用示意图、纲要图和简单的动画,避免将word文件中的大量文字直接贴在课件中而将PPT变成了教材的翻版。如用示意图给学生介绍汇率理论的发展脉络,用示意图将汇率理论中资产市场说的模型分类展示给学生,用纲要示意图给学生讲解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进,用简单的动画来描述套汇或套利的过程等等。这些示意图虽然简单,但却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与优化教学内容相结合
1.要继续用好讲授法,不过讲授要改进方法,不应该灌输,而应该引入启发,将学科专业最新进展和前沿呈现在学生面前,讲清思路,引导学生思考。中国高等教育要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不是被动接受知识信息的容器,他们必须主动建构知识,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主动地学习;教师必须启发、引导学生学习,因而应废止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代之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学生思考、发现、理解、生成,建立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到知识与生活、将来工作等关联性。
转贴于 2.《国际金融》课程中有许多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这些内容通过案例教学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国际金融领域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案例,在国际金融课程中进行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时,可引入二战后日元汇率走势对日本经济的影响的案例;在讲货币危机与金融危机时,可引入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越南金融动荡的案例;在讲外汇衍生产品市场时,可引入巴林银行破产事件、住友商社巨额亏损事件、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案例;在讲离岸金融市场时,可引入人民币NDF交易的案例;在讲最适货币区的理论及实践时,可引入欧元诞生的案例等等。
3.国际金融领域经常出现许多热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新、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所掌握的信息与知识得以相互补充,知识结构更加完善。如在讲人民币汇率问题时,可组织学生讨论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企业的影响这一问题;在讲外汇储备时,可组织学生讨论近几年中国外汇储备激增的原因有哪些;在讲国际资本流动时,可组织学生讨论近年来热钱流入中国的数量及途径等问题;在讲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三元悖论”时,可组织学生讨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问题;在讲外汇风险管理时,可组织学生讨论中国外贸企业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采用了哪些方法和手段来规避汇率风险;在讲国际收支时,可组织学生讨论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促进中国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等等。
4.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比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就是对于相似的或对称的理论、概念和业务等容易混淆的内容,在教学中通过绘图、列表等方式,把它们之间的异同进行罗列比较。如在讲解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等概念时,引导学生寻找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讲站在报价银行的角度求交叉汇率的方法及站在顾客的角度进行套汇的内容的时候,由于这两部分内容容易混淆,可以将他们放在一起讲解,以避免引起混淆。
5.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引入“问题教学法”、“研究教学法”等,对培养学生自主式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的能力有很大帮助。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努力营造一种民主、活泼的气氛,采用问答式、讨论式、解决问题式的方法进行教学,把教育对象的思维活动不断引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环境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育对象的思维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强化、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要爱护和培养学生好奇心、求知欲,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会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将自身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融汇到教学内容之中,将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教学方法改革要和教学内容优化相结合。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学的载体,也是师生授受、生成、创新的基本素材,显然,即使用最好的教学方法去教陈旧、无用、缺乏意义或价值、模糊、混乱的教学内容,也不会有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方法改革必须与教学内容优化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科最新知识和创新方向的介绍,注重学习和研究方法的传授。
(三)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
为了深化高校考试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改革《国际金融》课程的考试内容,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在考试内容方面,创新能力的考核应成为考试的重要内容。要尽量减少试卷中有关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方面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尽可能地增加创新能力的测试。试卷中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论述题、分析题等要占较大的比例。考核成绩不但考虑期末的考试成绩,而且考虑平时完成作业的情况、课堂讨论等情况。要灵活采取开卷、口试、论文等形式相结合的考试方法,把学生引向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答题。成绩的评判要鼓励独到的见解和创新,发挥学生个性化思维在探索知识中的作用。在考核方式上不但有闭卷考核,还应有开卷考核。要制定合理的考评体系,考评体系要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主导,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四)在教材的选用上,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作为课程的书面载体形式,不仅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师在教学模式改革中的教材观,而且从深层次上还影响着他们的课程观及教学方法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辩证、客观、科学、发展地对待所选用的教材,即做好教材的“二次设计、开发及实施”(指教案),而不是“照本宣科”,即要求教师按照继承、借鉴及创新的课程原则积极做好所用教材的“纠正”与“弥补”工作。即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参考文献:
[1]殷宝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0,(9):124-125.
[2]党亭军.论本科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四个维度”及其基本原则[J].现代教育科学,2010,(3):159-160.
[3]姚利民.打破教学改革坚冰创新高校教学方法[J].中国高等教育,2010,(8):40-42.
关键词:货币金融外交;国际关系;国际金融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金融外交作为一种保障国家利益和实现对外政策目标的外交手段,在本质上探讨的是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关系。因此,对金融外交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外交学的范畴。
一、金融全球化论
一般而言全球化有两个方面的指向:一是全球联系的加强,这包括军事领土扩张、国际贸易、投资、国际文化交流、国际金融等多方面的渗透;二是全球问题增多,其处理和应对需要多个国家共同合作解决。在国际经济领域,似乎没有任何一个领域的全球化程度能与金融全球化的程度相媲美。正如罗伯特·吉尔平指出的一样,“全球化”一词最适用的便是国际金融领域。[1]
所谓“金融全球化”是指各国货币体系和金融市场之间联系日益紧密,这种联系是金融自由化和放宽管制的结果。[2]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在强大的相互依赖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集中,导致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全球化既是金融不同职能和不同类型的市场之间消除内部分割的结果,也是各国内部金融和货币市场外部的相互渗透以及与全球化市场接轨的结果。金融全球化有两个直接后果,其一就是随着国际金融的不断融合,各国之间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越来越频繁,形成了一个全球范围内普遍的金融网络;其二是金融全球化造成的国际金融体系动荡和不稳定需要各国共同来维护和治理,由此催生的金融外交活动在当代国际关系中也越来越引人注目。
二、相互依赖理论
相互依赖是全球化的直接结果之一。所谓的相互依赖,有两个层面的涵义,第一是指别国发生的事情将对本国的经济产生一定影响;第二是指本国要做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别国的行动和政策。卡尔·多伊奇认为,相互依赖指高度专业化的政治单位之间的劳动分工引起的连锁关系,即不同体系方面之间的协变性。[3]肯尼思·沃尔兹认为,相互依赖关系式一种需要花很大的代价才能解除的相互关系。[4]罗伯特·吉尔平认为相互依赖是一种“相互但又不平等的依附关系”。[5]如今在国际关系学界比较认可的当属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两位美国学者于1977年提出的“复合型相互依赖”的概念,其特征是个社会间的多渠道联系;国家间关系的议程包括许多没有明确或固定等级之分的问题;当复合相互依赖普遍存在时,一国政府不在本地区内或在某些问题上对他国政府动用武力。奈与基欧汉所理解的相互依赖与过去的概念有几点区别,即:(1)相互联系并不等于相互依赖,只有当交往产生需要有关各方付出代价的相互影响时,相互依赖才会出现。(2)相互依赖并不意味着互利和没有国际冲突。(3)相互依赖并不意味着“非零和”。经济相互依赖中也包含着竞争,即使是在合作可望给合作各方带来纯收益的情况下也是如此。(4)相互依赖并不意味着完全平等。[6]正是由于这种获益的相对性和不平等现象,因此可以把相互依赖分为对称相互依赖和不对称相互依赖两种类型。从一定意义上说,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就是权力的来源。
在国际金融领域,相互依赖的不断加强造成整个国际金融体系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例如伊森·卡普斯坦(Ethan E. Kapstein)认为,由于国际金融体系的高度相互依赖,使得A国对该国金融业采取的单边监督措施会导致监管不足的B国获得竞争优势,从而对A国的金融政策构成强大约束。[7]任何一国的政策变动都会引起整个体系内其它国家的政策和行为变化,国际金融领域变得更为复杂和不稳定,这越来越需要各国之间的多方协调。从二战结束以来至今的国际金融体系一直围绕着旧秩序的破灭和新秩序的构建,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展开了一系列的金融外交活动,就金融市场的开放、货币汇率的安排、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国际金融机构的设立等内容金融磋商、合作与竞争。
三、结构性权力模式论
结构性权力模式是由英国著名国际政治经济学大师苏珊·斯特兰奇首先提出的,她认为在国际政治经济中使用的权力有两种——结构性权力和联系性权力,但是世界体系里国家之间和经济企业之间正在进行的竞赛中,结构性权力越来越比联系性权力重要。斯特兰奇认为结构性权力就是决定办事方法的权力,就是构造国与国之间关系、国家与人民之间关系或者国家与公司企业之间关系框架的权力。[8]如果有一方在相互关系中也能决定周围的结构,那么各方在相互关系中的相对权力就会增大或减小。在此基础上,她把国际政治经济中的结构性权力分为金融、安全、知识和生产四种。
金融结构由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组成,它不仅包括信贷得以建立的政治经济结构,也包括货币体系或者确定作为信贷记账单位的不同货币汇率的体系。它是为支配信贷可获得性的各种安排与决定各国货币之间交换条件的所有要素之总和。在国际政治经济中,金融结构基本上是一个中途结构,即它是部分全球体系和部分国内体系交杂的过程。[9]金融市场是全球性的,因此金融权力也被各个国家所掌握,只是强弱有所不同。金融权力是开展金融外交的基石,金融权力的大小直接关系着金融外交的成功与否。美国的金融外交行为和政策是有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金融权力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所决定的。20世纪中叶,布雷顿森林体系得以建立,就在于美国掌握着远比其它国家多的金融权力。美国在战后的金融外交行为是对其在国际体系中强大的金融实力的一种反应,美国积极推动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汇率体系,源于美国的霸权地位以及这种金融体系对美国本身经济发展具有的重要利益。[10]
四、霸权稳定论
霸权稳定论不仅是国际政治经济学中新现实主义者的理论核心,而且还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霸权稳定论大体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早期由查尔斯·金德尔伯格首创,由罗伯特·吉尔平加以完善的霸权稳定论;二是后期由罗伯特·基欧汉修正的“后霸权合作论”。霸权稳定论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1)霸权的缺失会造成世界政治经济的不稳定;(2)只有霸权才能带来世界政治经济的稳定;(3)霸权国家会因为国际公共产品的提供而陷入自我损耗的困境;(4)在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霸权必然会衰落,新的霸主可能以战争的形式而取而代之。简而言之,有霸则稳,无霸则乱,霸主自耗,霸权必衰。正如金德尔伯格指出的:“世界经济要想保持稳定,必须拥有一种稳定器,即某个国家要能负责为亏本商品提供市场,让资本稳定地流动,而且当货币制度呆滞不灵陷入困境时,它能为提供清偿能力建立某种再贴现的机制”。[11]霸权稳定论者最关心的就是如何维持以及管理相互依存的国际体系,它突出了国际政治结构的变动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经济出现的衰落,霸权稳定论者对该问题的研究逐渐转入了如何应对霸权的衰落与后霸权的合作问题上。罗伯特·吉尔平就对此提出三条建议:第一,消灭不断增加的导致高成本的原因;第二,界定一个比较廉价的防务范围;第三,减少国际承诺。此后他又提出了“多边领导”的设想,其核心在于“责任分担”。[12]这一论点被霸权稳定论这普遍接受,并且应用在美国在80年代的金融外交政策上。
1984年,罗伯特·基欧汉在《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斗争》一书对罗伯特·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做了批判,并且加以修正。基欧汉认为霸权并不是形成合作的充分必要条件,尽管霸权能够促进合作;在国际机制建立之后,合作并不必需霸权国的存在,没有霸权的合作也是可能的。他认为国际机制能够克服国际政治中的“市场失灵”现象,使合作在即便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也能实现。机制的维持和建设就成为霸权之后合作与和平能否维持的关键因素,因此,对国际制度的控制和解释,已成为美国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一向被认为是美国为中心的世界体系的基石,美国在这些领域竭力寻求以正式条约和制度框架为特征的国际机制,这已经成为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美国金融外交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值得一提的是,霸权稳定论自诞生就遭到源源不断的批判,并且霸权稳定论并非适用于普遍意义上的金融外交,但是它把美国的霸权主义行为装扮成维护世界经济秩序的行为,已成为美国官方所赏识并加以运用的政策理论来源。
五、结语
国际金融的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和显著的特征。国际金融超越国际贸易的崛起增加了国际贸易、货币和国际经济其他领域之间的相互依存度,把这些以前分割的国际经济领域结合起来的要求,使管理世界经济的任务变得纷繁复杂了。但这种复杂程度仍然不能掩盖国家依旧是国际金融体系的基础,国际金融体系是国际经济链条上最薄弱和最不稳定的环节,国际金融应当有效的加以管理和协调,这就要求各个国家展开以维护国际金融秩序稳定为目的的金融外交活动。
参考文献:
[1] [美]罗伯特·吉尔平,著.杨光宇,译.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
[2] [法]弗朗索瓦·沙奈.齐建华,译.金融全球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
[3] [美]卡尔·多伊奇.周启朋,译.国际关系分析[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267.
[4]Also see Kenneth N. Waltz. The Myth of National Interdependence ,in Charles P.Kindleberger,ed.,th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PP.205-207.
[5][美]罗伯特·吉尔平,著.宋新宁,等,译.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7.
[6] RobertO. Keohane and Joseph S. Nye, Jr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P.7,p.8.p.10.
[7] Ethan E. Kapstein, Governing the Global Economy: 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the State.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pp.17-29,pp.44-57.
[8][英]苏珊·斯特兰奇,著.杨光宇,等,译.国家与市场: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第二版)[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20-21.
[9]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第2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17.
[10]Barry Eichengreen ,”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ies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in Jeffrey A. Frieden and David A. Lake ed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 Perspectives on Global Powers and Wealth(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2003),pp.220-244.
[11] [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 宋承宪,译.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365.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危机;传递机制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
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四、传递力度与传递中止
【关键词】金融工具 会计政策 会计准则
一、我国金融工具会计政策的现状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积极的引荐了国外的金融工具会计政策相关的最新成果,我国的金融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我国的企业和银行带来了相应的利益。为了使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更加广泛,就要对各种金融工具以及衍生的金融工具进行创新,而且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金融工具也要随之不断的创新。但是,与迅猛发展的国际金融市场相比较,我国的金融工具会计政策依然还比较落后。目前,我国缺乏专业的金融工具会计政策,仅仅是对基本的金融工具进行了相应的规定,而且这些规定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针对于衍生的金融工具会计方面的政策,更需要加强完善。与此同时,目前的金融工具会计政策对银行与管理公司和企业与管理公司之间的贷款以及股份等相应问题,没有明确的规范与准则。另外,原有的金融会计政策容易给我国的银行和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抑制我国资本经济的发展。
二、建立我国金融工具会计政策的原则
金融工具会计政策的建立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是一切会计行为的标准。因此,建立金融工具会计政策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保证金融工具会计政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一)从国情出发,循序渐进的原则
金融工具一词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还在不断地创新,针对金融工具会计政策的制定、完善与创新一定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在借鉴国外相应的政策与研究成果时,不能生搬硬套,而是要立足于国情,慎重的斟酌,将合理的会计政策应用到实践当中,这样新的金融工具会计政策才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否则即使金融工具会计政策再完美也不能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的经济也是有计划的、一步一步的发展,所以金融工具会计政策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二)创新性原则
具有创新性也是建立我国金融工具会计政策需要遵循的原则。目前我国的金融工具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数量相对较少,而且金融工具会计政策缺乏创新性和前瞻性。但是,金融体制在不断地改革与完善,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已经成为金融工具会计政策实现的目标,同时也要实现适应风险管理。伴随着国际金融工具快速的创新速度,使得我国的金融工具会计政策要加强创新性建设,以免受到金融工具的冲击,并且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金融工具会计政策可以应对新的金融现象。
(三)国际化原则
我国金融工具会计政策的研究起步较晚,发展比较落后,而国外一些发达的国家在金融工具会计政策方面经历了多年的研究,一直在不断地总结和创新,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对全球的金融工具会计政策的建立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金融工具会计政策已经成为国际标准,因此,我国金融工具会计政策的建立要遵循国际化原则,要与国际经济一体化保持一致。此外,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金融工具不一定存在很大的差别,要尽量建立通用性的金融工具会计政策,这样保证地区、国家的经济与全球经济的一致性。在这样的金融工具会计政策下,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发展目标。
三、建立我国金融工具会计政策的建议
综上所述,建立我国金融工具会计政策不但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以提高金融工具会计政策实施的质量为根本,以我国经济发展为核心。因此,建立我国金融工具会计政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对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
不管是建立金融工具会计政策,还是对其进行实施,发展我国的经济,掌握我国的会计理论框架都是基础。所以,必须要加强对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和公允价值的认识,帮助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向,并且与国际金融工具会计政策相一致的会计理论框架。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结合会计制度的改革现状,充分的对理论进行研究和斟酌,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实践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所建立的会计理论框架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二)将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与我国经济特点相结合
在金融工具会计政策建立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我国的会计理论框架、会计准则进行研究,此外,还要敢于借鉴国外优秀的会计准则和相应的有关政策,尤其是要深入研究发达国家的金融工具会计政策。当然,不要盲目的引荐,而是要在引荐国外先进成果时,首先要考虑我国金融经济的特点和实务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完善,旨在建立的金融工具会计政策可以更高效的解决目前我国金融工具会计政策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推动我国金融经济的和谐发展。
(三)提高与国际金融工具会计政策的协调性
提高与国际金融工具会计政策的协调性不但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同时也是使我国企业走向海外的前提。如果我国的企业具有较强的中国特色,那么投资者会对企业的发展空间产生质疑,从而影响其投资。此外,将企业发展到海外,将企业转变为跨国企业是我国企业的发展目标,但是,要想成为跨国企业,其金融工具会计政策就要符合相应国家、地区的会计政策。所以,要提高会计政策与国际政策的协调性,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工具会计政策,为扩大我国企业的发展空间做铺垫。
参考文献:
以斯蒂德曼为代表的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点不同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
2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
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克鲁格曼认为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式下的市场体系中,产业部门的扩张是通过更大的规模经济而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国家都以其产品供应世界需求,因而得到了双向的产业内贸易,若各国拥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就不存在产业间贸易,而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克鲁格曼又考察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型式的关系。其“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与得自贸易的利益”理论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这两个基本假定,使新贸易理论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了重要一步。
新贸易政策理论的发展
贸易政策理论是较早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之一。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作为“新重商主义”代表的凯恩斯在国际贸易方面主张政府干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利用贸易顺差保持国内充分就业。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弗雷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占据了经济理论的中心位置,主张政府应该对国际贸易进行适度的干预。
1贸易保护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贸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纷纷出现。目前较为代表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
(1)以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为代表的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认为:自由贸易无法解决贸易与发展、贸易与环境等问题,因此必须用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取代它。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首先要加强地区间合作,实行地区性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还主张一国根据预期的出口量控制进口量并且要使两者严格平衡,并制定高标准的进出口限制规则。
(2)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的基本观点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如果西方国家不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限制,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发达国家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性产品实行贸易限制。
(3)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主要表现在借保护世界环境之名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衰退的劣势产业,其主要论点是:由于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国家都可以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控制污染产品进出口,同时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
2国际贸易的内生性增长的新理论
以哈伯勒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是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和其他技能的传播媒介,国际贸易可以充分利用没有开发的国内资源,刺激国内生产者提高效率,同时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使劳动具有了经济规模性,因此国际贸易可以称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为了从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角度进一步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正面作用,经济学家罗莫和卢卡斯提出了内生性增长理论,他们认为一国减少贸易壁垒并促进国际贸易后,将长期取得加快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效应,这主要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该国加快技术引进、吸收、开发以及创新过程,扩大生产经济规模,减少价格扭曲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3不完全市场竞争下的新贸易政策理论
不完全竞争的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市场结构的类型决定了行业的竞争程度和贸易形式,因此依据国内外市场结构的状况来选择指定贸易政策可以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利益。80年代初以来,以布兰德、斯本色、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战略性贸易”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认为,在规模收益可变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干预的贸易政策只要使用得当能够使一国从相对自由贸易中获益。新贸易理论对市场运行的优化、干预政策的制定等均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国际金融理论和政策
1997年发生在东亚地区并波及到整个世界的金融危机,推动国际经济学界对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国家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制度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国际金融和政策理论有国际金融安全、克鲁格曼的货币汇率理论、国际货币一体化等。
国际金融一体化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已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世界金融一体化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世界金融一体化是指各国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互相依赖、影响而产生的逐步联合成为一个整体的趋势。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表现是:各国金融政策倾向一体化;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国际化,这是世界金融一体化最突出的表现,它包括货币兑换自由、资本在行业间转移自由和资金进出自由。
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对国际经济体系也构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世界金融一体化使得国家金融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削弱。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场合下,资本力量已经超越了国家力量。包括最发达的国家,无论从实力、理论、法律还是从技术上都难以控制国际游资的冲击。世界金融一体化提升了国际金融组织在全球政治经济中的权力地位,在特定的时期对于民族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提出了挑战。
二战结束以来,金融霸权已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一概念是以格拉斯为首的美国左派经济学家首先提出的,所谓金融霸权是指以大银行家和大机构投资者为核心的金融寡头及其政治代表,通过控制经济活动施以重大影响并以此牟取暴利或实现其他政治、经济目的的一种社会关系。由金融霸权所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呈现两种趋势: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内部对金融权力的争夺日趋激烈,另一方面,西方金融霸权又联合起来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控制。金融霸权对国际关系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控制国际资本流动,二是进行国际金融投资,三是操纵各种国际经济组织。从对国内经济结构影响来看,金融霸权通过控制资本流动,不仅可以改变左右一国的产业结构对各个部门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还会促成泡沫经济的形成,降低政策的效力并影响政府的行为。从对国际经济影响看,金融霸权控制国际资本流动的直接后果是加剧了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金融霸权会通过各种形式从发展中国家抽走极为稀缺的资金,同时又会扭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其经济与社会失衡加剧。
克鲁格曼的“萧条经济学回归”
保罗·克鲁格曼提出了一个国家经济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的所谓“三难选择”,即克鲁格曼早些时候所说的“永恒的三角形”。它指的是下述三个目标中,只能达到两个,不能三个目标同时实现:①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汇率的稳定性;③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永恒的三角形”的妙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一目了然地划分国际经济体系各形态的方法。克鲁格曼认为欧洲货币联盟和历史上的金本位制,均选择“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牺牲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中国则是选择“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放弃“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即只开放“经常帐户”,不开放“资本帐户”。克鲁格曼认为,“三中择二”是国际经济体系内在的“三难选择”的体现。他高度赞赏中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于防止世界重演1930年代的大萧条意义重大。
货币一体化理论
货币一体化就是各成员国联合起来,结成固定的汇率,执行共同的货币政策。货币一体化理论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越不能靠经常的汇率变动来改变相互之间的贸易条件和本国的国际收支地位,这两国或多国走向货币一体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货币一体化的主要收益来自于汇率稳定。汇率的经常性变动会影响正常贸易和投资的开展,使用单一货币能减少外汇风险,而外汇风险会像交易成本一样减少一国的进出口。当前货币一体化理论的最新进展就是运用理性预期的形成、时间不一致性、信誉问题,以及汇率决定等宏观经济学的新概念、新理论及分析方法,对货币一体化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
国际汇率问题
所谓汇率即外汇买卖的价格,它等于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交换的比率,国际汇率问题在国际经济学理论中一直处于较为重要的位置。从历史上看,关于汇率的理论有汇率决定的贸易论或弹性论,汇率决定的购买力平价论、汇率决定的货币主义理论、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平衡理论等。最近十几年来,对汇率的模型与动态分析、汇率与购买力平价关系、资本帐户研究分析等较为吸引经济学界的关注。
1汇率的模型分析
汇率决定理论是西方外汇汇率理论的核心,70年代以来,由于浮动汇率制取代了固定汇率制,汇率的变动幅度以及影响汇率变动的各种因素方面,出现了固定汇率制下从未出现的异常现象,为了从理论上解决这一问题,西方学者构建了许多模型,主要包括:(1)浮动价格的货币模型——弗兰克尔模型;(2)粘性价格的货币模型——多恩布什模型;(3)罗伯特·卢卡斯以及斯托克曼的一般均衡的汇率决定模型;(4)布兰森的资产组合模型
2保罗·克鲁格曼的汇率动态研究
保罗·克鲁格曼认为贸易流量对汇率变化反应迟缓,为进入一国市场,进口商和出口商必须承担一定的沉没成本,他们的未来收益采取一种货币形式,而成本则采取另一种货币形式,当汇率的未来变化不确定时,未来赢利也不确定。在短期内汇率对贸易流量没有什么影响,因为不确定性诱使贸易商继续等待,但此后为回应基本冲击,汇率必须发生大幅变动才能使市场出清,这样,最初的波动就会对汇率变动产生放大的影响。
3南方国家的汇率风险
目前发展中国家汇率所面临的风险极为巨大,这是因为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对于发达国家的利率变化极为敏感,而后者完全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控制之外。研究揭示,从1975年到1992年,100个发展中国家的银行危及的触发,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利率(简称“北方利率”)变化密切相关。“北方利率”每增长1%,“南方”银行危机的可能性就增长3%。这是因为国际资本(尤其是证券资本)流入主要是在“北方利率”降落之时,一旦“北方利率”上升,国际资本就有可能掉头回转。“北方利率”的上升,不仅提高资本回转的可能,而且增加了对“南方”银行的“逆选择”:高利率只吸引过度乐观的“南方”借款者,从而加剧金融危机的爆发。
【关键词】 国际金融 应用型本科 案例讨论 校外实训
国际金融这门本科课程是以国际金融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何促进一国国际收支均衡的金融学科。该课程是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层次的基础课程,在管理类和经济类专业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其先导课程一般会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基础,由于专业的差别,其后续课程会随之有所差异。开设国际金融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了解和对国家国际金融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一、国际金融本科课程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存在的差距
应用型本科教育,注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精神。而目前我国高校实践教学以专业课程教学为主,课程教学又以本课程为体系形成实践教学要求,在国际金融教学领域普遍存在脱离金融工作实际情况,强调课程为主,割裂课程间联系,最终脱离实践的现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居主导地位,教与学内容的取舍、实施的方式、实际运作中的控制权、效果的评定等,几乎都是由教师决定的。虽然近年来高校特别是本科高校在教学工作中比较关注理论性和创新性的知识,但教学环境偏于理想状态,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对企业运作整体真实情况的了解,在进入社会之初,普遍存在不适应的情况。为此,不少高校采取到企业实习的形式,然而受学制和实习岗位限制,学生难以了解金融工作的全貌,实效并不明显。此外,在国际金融本科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抑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材体系有待完善
从该门课程的教材来看,虽然教材数目种类林林总总,但很少有教材能够既满足教学内容组织具有系统逻辑性、表述准确而精炼的要求,又能满足宏观微观内容构造合理,知识点有所延伸的要求。此外,国际金融是一个变化非常快的鲜活领域,在这个领域内,新观点、新问题和新动向层出不穷,光靠一本教材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加快,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过程中,国际金融变化日新月异,国际金融教科书不可能涵盖所有的内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对教材里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要继续吸收和理解国际金融里面的一些新的发展,并将两者有机结合,通过有效合适的方法传递给学生。
2、应用性的内容讲述不够
根据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要求,国际金融本科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满足实践和创新型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宗旨。如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各国货币汇率变化无常且波动幅度在进一步加剧。我国的人民币与外币的汇率也经常大幅度变化,且自2011年底以来出现了“双向”波动的趋势。汇率波动趋势的变化和波动幅度的加大,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我国进出口企业的贸易业务往来,加大了金融机构的经营和管理难度。特别是当世界经济和市场一体化到来,中国融入世界经济步伐不断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的步伐也将进一步推进。在此背景下,进出口企业和金融机构如何规避外汇风险,进行外汇保值操作,将成为这些企业和机构面临的严峻问题。但现行的《国际金融》教材对于外汇保值和外汇风险防范这些内容,绝大多数分散在“外汇业务”与“外汇风险”两章中,而且教材中关于这两部分的内容重点并不突出。内容不集中,结构不紧凑是现行《国际金融》教材的通病。除此以外,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以及外债管理等章节的内容则相当陈旧,与当前的国际金融与国内金融实际脱钩严重。国际金融实际领域的千变万化与《国际金融》教材的相对落后与陈旧矛盾突出。
3、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学习国际金融本科课程必须同时具备文科和理科知识背景,在此基础上注重研究国际金融领域内诸现象的发展和变化规律。通过国际金融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提高对开放的经济体系的理解程度,对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储备、外汇汇率、外汇业务、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体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能掌握国际投资和融资,外汇市场和国际结算的基本技能,防止外汇风险、利率风险的方法,并在实际业务中使用这些技能和方法;了解和掌握涉外金融政策和方针法规,并在实际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加以执行。通过对国际金融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出集实践与创新能力于一体的具备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的高素质精英型人才。
在本科国际金融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迫切希望增加进行一些实践性的操作,但在涉及到实践内容的国际金融热点问题分析和案例讨论中,却发现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不足。如何在课程教学中紧密结合当前国内国际金融形势,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对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也是我们要积极探索和改进的方向。
二、整合国际金融教学内容,衔接本科教学目标体系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文件精神,结合国际金融这门课程本身的特点,应用型本科金融人才培养必须是以理论支撑的、具有实践性和验证性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综合素质的提高。此外,这种人才的能力培养体系以培养适应性思维和态度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别突出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结合实践对国际金融专业知识的灵活应用。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开放经济大背景下了解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因而在授课内容方面应该进行适当调整,可以适当增加教材中很少涉及到的热点问题,比如说近期的欧债危机的新进展,美国的QE3,“财政悬崖”,中国的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短期内大量“热钱”的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同时,还应当增加学生易混淆的点:如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计算,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原则,本币升值与贬值等内容。当然《国际金融》教材有一部分内容是需要删减的,比如说太过艰深的理论知识和一些衍生金融产品的计算,国际收支调节理论、货币评价理论国际结算、国际融资和国际金融市场等理论内容。此外,应避免与其他学科内容重复,比如与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结算以及国际投资学和货币银行学等重合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只需与前面内容进行整合贯穿即可。
1、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用鲜活的资讯充实教学
国际金融的前沿理论和实践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的,作为专职任课教师要不断更新和提高自身的理论视野,提升学术水平,以最大的责任心和敏感度捕捉学科前沿动态和资讯,对国际金融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提高理论和实践的完善程度,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映国际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紧跟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状况潮流形势。特别是要在加强教材、教辅资料的建设,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数据收集和使用互联网的同时,重点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了解国际金融领域的新成就、新思路、新问题和新趋势,并及时纳入教学。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授课内容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在高校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是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此外,大量的多媒体教学文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呈现在屏幕上,非常适合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国际金融的新理论、新发展。因此,国际金融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加深学生的印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三、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并参与实践
案例教学是增强课程应用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利器。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生怎么去做,而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没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而且在案例教学的稍后阶段,每位学生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发表见解。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既可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也可起到一定的激励效果。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听没听,听懂多少,要到最后的测试时才知道,而且学到的都是死知识。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还要经过缜密的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可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升华。
在国际金融案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案例,并要求教师也是学生。一方面,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掌握着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通过共同研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教师也可以发现自己的弱点。
四、开展实践教学的改革,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国际金融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教学设计必须突出自己的实践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培训并重。目前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实训进行。
1、校内模拟实验
校内模拟实验室内可以建立外汇交易、国际结算和国际金融实战演练中心三个模拟教学系统,外汇交易模拟教学系统是一套可以模拟全球外汇市场的实验系统,采用宽带网接收实时的全球同步的24小时外汇行情,进行外汇实盘模拟交易和外汇虚盘模拟交易,计算盈亏情况并查询结果,通过模拟的交易环境加强学生对外汇知识的理解,使其熟悉外汇交易流程,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和操盘能力。通过国际结算系统的实际操作,可以使学生完全掌握进出口信用证、托收、汇款等国际贸易结算业务的全部业务流程,熟练处理各类业务面函和账务凭证,通过动手操作和实践,加深对国际结算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国际金融实战演练中心的功能,一是对商业银行国际业务流程模拟:采用国际业务流程软件模拟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整体流程,包括数据录入、单据编制、单据审核审批,让学生熟悉国际结算的过程,了解国际贸易融资如国际保理、福费廷业务的操作规范和优缺点。二是涉外信托理财产品和国际投资产品的研发,可借鉴保险软件的搭配和开发原理,为银行和客户个性化设计涉外理财信托产品,对产品进行优劣势分析,并通过选取客户相关定量和定性指标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依据指标分析结果,开发设计满足不同客户群的涉外理财信托产品,为金融机构研发设计产品提供良好的借鉴和指导。三是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测和风险分析研究:收集相关短期资本流动的横截面数据和纵向数据,并进行一元回归和多元回归分析,然后进行筛选,验证指标有效性后,选取相关系数高的指标建立短期资本流动风险预警模型,以期建立短期资本流动监测系统,通过模型的验证分析,给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风险进行监控的政策建议。
2、校外实训
实践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根据教学计划,开展校外培训计划,结合教学目标,参与相关企业和机构开展的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或具体的业务操作,其目的是实现深度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校外实训是课堂的延伸和衔接,有针对性地加强校外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国际金融课程整体实践教学体系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可解决学生实训、实习难题。而通过理论基础和实践体系的学习,可锻造出与就业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治辉:国际金融[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1(8).
[2] 王全意、邱冬阳:对国际金融教材的比较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1).
[3] 李敏:国际金融精品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2).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国际金融法;影响
金融全球化的含义和特征
考察晚近的国际经济生活,其发展动向和显著特征表现为经济的全球化。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明确无误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作为全球化浪潮在经济层面上的表现,经济全球化主要以商品、服务、技术和资金大规模跨境流动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为特征。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延伸和必然要求,反映了世界各国经济依存度的日益加深。从内容上看,经济全球化可以分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等。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和高级发展阶段。这是由晚近世界经济发展的另一特点-经济的金融化所决定的。所谓经济的金融化,是指实物经济被金融经济所取代,社会资产的金融资产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间的经济关系日益深入地表现为国际金融关系,如国际债权债务关系、国际股权股利关系、国际委托关系、国际风险保险关系等;金融因其更适合“数字化”和“终极市场”而成为经济生活中一个核心性、主导性和战略性的要素,对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渗透和影响不断增强。随着经济金融化程度的加深,经济的全球化突出地表现为金融的全球化。
所谓金融全球化,是指国家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市场、金融政策与法律等方面跨越国界而相互依赖、相互影响、逐步融合的趋势,表现为货币体系、资本流动、金融市场、金融信息流动、金融机构等要素的全球化以及金融政策与法律制度的全球化等。金融全球化一方面构成经济全球化的应有之义,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投资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自然结果,并与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投资全球化之间交互作用、交互影响。另一方面,金融全球化又因金融的特质和发展状况而具有自身独特的内容和运行规律。
首先,从金融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看,金融全球化并不是晚近伊始的新生事物,而是一个一直处于进行之中的发展过程,是金融一体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扩展与深化。这一过程不是均匀展开和一蹴而就的,而是具有时间上的阶段性、空间上的地域性、结构上的非均衡性特点。金融全球化趋势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初见端倪,80年代以后迅速推进,90年代至今则因更加充分地展开了其多样化的内容而进入阶段。在空间上,金融全球化可表现为区域化,金融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金融区域化推进和作用的结果。金融的区域化和全球化从先后继起到同步运行,彼此间既融合又排异的互动发展,成为晚近世界金融发展的一道风景线。金融全球化发展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涉及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由发达国家逐渐向发展中国家扩展。但这一进程是不均衡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参与金融全球化的程度不同,享受到的利益也不同,金融发展速度有快有慢。发达国家及其跨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是金融全球化的规则制定者和主要获益者。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则经常处于被动的、受制约的地位,面临着“边缘化”和“第四世界化”的威胁,一般较少地分享到金融全球化的利益,而较多地受到金融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其次,从影响金融全球化的因素看,除跨国生产、贸易、投资和科技进步等实体经济因素对金融全球化的推动外,跨国金融机构的全球扩展和全能化运作为金融全球化构造了微观组织基础,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和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持续的技术支持和发展动力;自20世纪70年代起在世界范围广泛兴起的金融自由化浪潮,因打破了资本跨国流动的政策,使金融交易的市场空间进一步突破国家和地域的界限,为金融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第三,从金融全球化的内容看,金融全球化是指国家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市场、金融政策与法律等方面跨越国界而相互依赖、相互影响、逐步融合的趋势。金融全球化的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各国的金融资源可以在各个层次上以多种形式转移、划拨、融合和互动,金融创新日趋活跃,全球资金光速流动,金融领域的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可谓是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的最主要领域之一。金融全球化一方面加剧了金融竞争,促进了金融效率、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福利,但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负效应,它使金融风险明显加大,金融波动通过一体化的市场得以迅速传导,局部的金融灾难动辄演化成为地区性、全球性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成为当代国际金融生活的写真。在金融全球化的形势下,每个国家的金融均成为国际金融的有机组成部分,单个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削弱,国际金融市场的失灵现象不时出现。
第四,从金融全球化的运行看,一方面,世界金融发展已经历了中介金融、信用金融和资本金融三个阶段,目前正在步入产业金融发展阶段。从其产业地位看,金融不仅是第三产业中的独立组成部分,而且日渐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与产业化相伴生和相适应,世界金融发展又衍生出工程化、信息化、混业化、网络化等特点,对传统的金融管理体制、金融经营理念等产生强大的冲击。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金融运行不再是简单地从属、外生、决定于实体经济,而是在相融、适应、内生于实体经济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独立、超越、背离于实体经济的特点,表现出强烈的符号性和虚拟性。据统计,目前在巨额的国际资本流动中,只有10%与实体经济有关。而与实体经济运动无关的国际资本流动大量属于投机性资本流动,其全球游荡和肆意攻击成为威胁世界经济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再者,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化,全球金融市场间的相关度提高,经济大国通过金融渠道对世界经济施加影响更为便利和直接,已超出了贸易、投资等传统渠道对世界经济发生的影响。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在经济、金融发展方向和进程等方面往往被迫依从于发达国家的战略利益,致使金融全球化的运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为个别金融霸权主宰的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对国际金融法的影响
显然,当经济全球化发展到金融全球化阶段,其深度和广度已然大大推进。实践证明,晚近世界经济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上述趋势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自然历史过程,并已对或正在对国际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生活发生着广泛的影响。国际金融法作为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际经济生活的调整器和控制机制,植根于国际经济生活并灵敏地回应着国际经济生活。全球经济环境的上述变化对国际金融法势必也会发生重大影响,简析如下:
第一,金融全球化凸显了国际金融法的地位。金融全球化作为经济金融化的结果,深刻地揭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如金融在全球市场资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金融在国家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中的枢纽地位和作用等,对于全球的法制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使国际金融法在当代社会经济即金融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上升,成为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最重要的法律部类之一,在国际经济法中逐渐占据核心地位。反映在国际经济法的研究上,表现为学者们研究重心的转移。在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经济法还是以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法律问题为中心,辐射国际贸易、国际货币等领域的研究;到80年代末,学者们的研究重心就开始转向以研究国际金融的法律问题为中心,辐射国际投资、国际贸易等领域的法律问题。从国家层面考察,金融全球化对各国的国内法制也具有深刻的影响:一方面,金融法在各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金融法发达与否已成为衡量现代各国经济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志,以及国家法律、文化乃至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如果一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比较健全,金融法制比较完备,就可以推定该国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推定其经济和社会环境相对安全和稳定,那么该国就可能成为人气旺盛的“网站”,吸引大量国际资金的流入。另一方面,金融全球化使得金融和金融业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使金融法成为各国法律体系中最富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金融业所具有的显著的系统性、宏观调节性和时间信用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法律观念和制度设计。相应地,现代金融法较之其他部门法,更加重视维护货币资金的使用权,更加重视鼓励和保障金融资产的跨国流动,更加重视营建信用环境、契约环境、产权环境和会计环境等金融业发展之必要环境。此外,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还呈现出机构国际化、体制混业化、资产证券化、业务创新化等特点,这些特点使金融法成为当前各国法律体系中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法律部门之一。[next]
第二,金融全球化拓宽了国际金融法的范围。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跨国银行及各类金融机构迅速发展,国际信贷和国际证券融资规模持续扩大,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工具和国际金融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发展中国家更多地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国际金融关系无论在主体范围方面还是客体范围方面都得到极大的扩展,并呈现出缠结交叉、异化衍生、变幻莫测的特点。国际金融关系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客观上要求国际金融法扩大调整范围、改进调整方法,随着国际金融关系的发展而发展。例如,伴随国际保付业务的兴起,国际保理联合会(FCI)的《国际保付通则》(1987年制订、1997年最新修订)与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的《国际保付公约》(1988年正式通过)相继问世;随着互换、期权、票据发行便利、远期利率协议等金融工具的出现,巴塞尔委员会与国际证监会组织联合了1994年《衍生工具风险管理指南》、1998年《关于银行与证券公司的衍生交易的监管信息框架》等建议案;随着广泛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金融企业集团的出现,由巴塞尔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保险业监管协会三方组成的“联合论坛”(theJointForum)于1999年推出了一套《多元化金融企业集团的监管》文件。晚近国际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势必要求国际金融法制度跟进创新,从而导致国际金融法的调整范围不断扩大,迄今已涵盖国际银行、国际证券、国际保险、国际信托等国际金融的各个领域,所管辖的金融市场由传统市场扩大到欧洲债券市场、欧洲货币市场、期货市场、期权市场等新兴市场。由于全球化使得国际金融关系变得复杂多样,促使国际金融法在调整方法上不断尝试、改进和发展。例如,各国金融监管立法和实践越来越强调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体现在监管思路和方法上就是发生了如下变化:由全局性管制为主向日常性监督为主转变,由质性金融控制机制向质性与量性相结合的金融控制机制转变,由事后监管向涵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监管转变,由针对个案的被动型业务监管向系统性的主动型全面风险管理转变,由东道国当局单一监管向东道国与母国当局合作监管转变。
第三,金融全球化促进了金融法的统一化和协调化。首先,金融全球化所带来的金融业务的规模化与国际化、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必然要求冲破地域性金融管制的藩篱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冲击了国别金融制度壁垒,推动了各国金融政策和法制的国际化;其次,金融全球化意味着金融交易量增多、金融风险扩大,为了保障金融交易的有序和安全、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和扩大,各国一方面加快本国的金融法治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与交流,参与多边金融谈判和条约缔结,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程度地放弃或让渡金融,由此促进了金融法的统一化。例如,各国金融服务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及其对世界经济的深层次影响,促使跨国金融服务立法纳入法律统一化进程,最终导致WTO《服务贸易总协定》及其金融附件、《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等条约和协议的问世。从此,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金融服务业的市场开放方面必须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必须对照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和其承诺对相关国内法进行“立改废”。我国为履行入世承诺,于2001年底颁布对《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进行破旧立新,就是一个典型例证。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金融竞争,各国在金融实践中还积极移植和引进他国先进立法,竞相采行金融惯例规则,以重塑或改善本国的金融投资环境,促进金融交易安全与发展,并避免本国金融业遭受歧视性待遇而陷入筹资难、进驻难的被动境地。各国的自发行动不仅促进了金融统一惯例的形成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了各国金融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的趋同。研究表明,近20年来,国际金融惯例取得了长足发展,内容广泛涉及国际货币兑换、国际商业贷款、国际证券交易、国际支付结算、国际融资担保等各个领域,特别是催生了一大批金融监管的行业性惯例,如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巴塞尔原则和标准、国际证券业和保险业监管的原则和规则。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在实践中自觉贯彻和推行这些惯例和标准,其结果是各国金融监管制度表现出相当程度的相似性。
此外,近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重大国际经济组织职能和作用的演变、相互间金融交流与合作的加强,以及各类区域性金融组织在推动区域金融法治方面的活跃表现,则为金融法的统一化和趋同化提供了组织基础和制度条件。金融全球化呼唤金融治理的全球化和法治化,作为全球金融法律秩序的主要构建者和维护者,重大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一方面注重加强自身的制度建设,如发展国际金融监管职能,加强对国际金融事务的领导能力,建立和完善多边谈判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为国际金融统一法的形成和实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注重加强组织间的政策协调和信息沟通,例如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集团、国际清算组织在监控私人资本跨国流动方面的金融合作与交流,金融行业性组织在监管规则创制方面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全球性金融组织和区域性金融组织在金融危机预警和救助中的协调行动等,在合作中促进国际金融统一法制度的形成和有效实施。
第四,金融全球化暴露出现行国际金融法的不足并推动其改革。金融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其一方面促进金融资源全球配置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国际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金融风险的全球扩散变得更为容易和迅捷,从而破坏国际金融的稳定、阻碍国际金融的发展;一方面使人类休戚与共从而促进了人类的协同互助,另一方面也使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金融问题日益增多,从而给金融投机势力兴风作浪以及金融霸权国家转嫁风险提供了可乘之机。20世纪最后十年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便是各类国际金融问题的总爆发。惨痛的教训为世人敲响了警钟。分析这些问题的生成,它们固然暴露出某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监管等方面的种种缺陷,但更重要的是,它们暴露出了现行国际金融法存在的调整真空与软弱性,暴露出了新形势下国际金融体制的落后与低效。而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如果长期缺乏健全有力的国际金融法治,缺乏完善有效的国际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则任何国家难以独善其身。由此,改革国际金融体制、完善国际金融立法呼声雀起,推动了国际金融法制度的变革。在国际层面上,基于货币金融领域的权威地位和职能与业务便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改革使命。世纪之交,基金组织多次组织修订《基金协定》,增加和调整资本份额、改革特别提款权制度、改善决策机制、整肃货币纪律;推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研究和试验,根据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调整基金宗旨、完善信贷制度,发展金融风险预警与金融危机救助职能。基金组织所领导的国际货币金融制度改革作为国际金融法对国际金融实践的积极回应,目前仍在进行之中。
在国家层面,晚近,各国金融立法和改革空前活跃。从执世界金融发展之牛耳的西方发达国家,到金融危机重灾区的发展中国家,均采取积极态度,在强化金融法治上大做文章。这一方面是出于各国完善金融法治、保障金融安全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呼应国际货币金融体制改革的结果。例如《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每一项修改,关涉世界184个国家的货币金融利益和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在金融立法改革中发挥了领军作用。这不仅表现在有关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规范方面,相关的国际法规则和法律秩序主要是几个发达国家国内法律和惯例的境外延伸;而且表现在对国内法的示范方面,发达国家由于在金融全球化中居于主导地位,其对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往往更为敏感,反应更为迅速,因而金融立法和改革更贴近市场,引领着金融立法现代化的潮流。如日本1992年通过的《金融改革法案》、美国1999年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英国2000年通过的《金融服务和市场法》等,提出了功能监管、并表监管等金融监管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尝试和发展了金融企业集团监管、网络银行监管等新制度,对其他国家的涉外金融立法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示范效应,对金融法的统一化方向也具有潜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