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设计管理的要点范文

设计管理的要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设计管理的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设计管理的要点

第1篇:设计管理的要点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要点;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房地产项目规划主要针对人们对住房舒适度需求而进行的科学、合理的住房规划设计,而房地产项目管理最初用于建筑业发展,是一种用于控制进度、成本和规范的计划管理方法。项目管理是一种组合的艺术,在规范的管理流程下,它有效结合各种系统、资源和人员,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下完成相应的项目。目前,在房地产市场激烈竞争中,如何使房地产企业求得生存、求得发展是当前房地产企业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房地产企业加强自身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集团管控模式、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体系、工程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变革已经被提上日程。

2、规划设计的要点

2.1、规划设计需以人为本

很多的规划设计如果是在简单和没有精心规划的基础上就进行启动,这将给业主以后的生活造成非常大的不便。例如很多小区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调查研究不够细致,高档社区户型虽然越造越大,而小区休闲、健身设施都跟不上,而很多小户型,更是打着经济适用的旗号,压根不重视公共设施的配置。甚至还有些小区在设计时虽然考虑公共建筑如小学,而实施时却因为利润驱使将原有的公建变成住宅,造成很多小区品质提升不上去,出现很多实际问题,如“买菜难”、“停车难”的问题。 因此在项目的规划设计应处处体现人性化的理念,使建筑能够满足人们更好生活的目的。

2.2、设计符合项目定位

项目定位的问题关系着一个项目的成败,对规划设计方向进行了规定,如果不按照定位规则设计可能会设计出完全无用的方案。例如,我们最开始的定位为中小户型白领住宅区,但是如果最后制定出了一个中型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设计了几千甚至上万平方米的中庭,在里面设计了喷泉、水幕墙和叠水等完整的水系体系,这就不符合一个中小型住户的定位,而更像是豪华住宅的景观设计方案。

2.3、充分考虑开发商和建筑师的关系问题

开发商和建筑师即是“对头”又是合作伙伴,是一种很矛盾的合作关系。因为一个建设项目从开始运作、构思到最终的建成、交付使用,往往要经过一个非常艰难和充满各种挑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业主的要求和建筑师的工作之间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和矛盾,因此双方不断的沟通和相互谅解尤为重要。一方面,多数开发商专业化程度并不高,对建筑功能、产品形态,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了解和把握不够准确;另一方面,富有专业经验的建筑师对项目运作、产品策划、市场营销等又很陌生,对项目建设过程的关注和参与也不够。容易形成开发商自己管两头(前期策划和后期施工配合),建筑师只管中段的脱节现象,优秀的建筑师应该将自己的知识面两头延伸,更多关注一些建筑设计以外的事情,才能和开发商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才能以更好的沟通达成合作上的默契。而开发商作为全过程的统筹策划方,一定要清楚应该让建筑师在哪一个环节发挥作用,决不能将所有问题都交给建筑师来解决。

2.4、规划设计中体现“三节”要求

房地产业带动了水泥、钢材等一系列建筑材料的发展,建筑耗材、耗能在整个能源消耗中占了很大比重。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今后房地产业的发展方向就是体现“三节”要求。规划设计阶段是整个项目由计划到实施的首要阶段,此阶段对整个工程效益的影响最大,在规划中要体现节能、节地、节材的要求。在居住建筑单体设计和公共建筑单体设计中重视建筑造型、外墙外边线长度、建筑材料使用、建筑群体组合方面,考虑节约土地的要求。实施中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能源的“四新”体系。

3、房地产项目规划管理的对策

房地产开发项目是一个复杂多样,并随着国家各种相关政策、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国民的各种需求不断变化的一个整体性工程。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管理,就是对房地产项目规划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3.1、房地产项目规划需要全面的调查研究

一个房地产项目的成功运作,归根到底是市场需求的结果,而市场需求的发展和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发展商的引导和媒体的渲染促成的。房地产项目的实现通常需要三个特定阶段:前期规划设计、施工建设、销售和经营。其中,前期规划设计阶段是项目运作的龙头和开端,他包含了发展商最初的投资决策、目标分析和项目定位以及市场供需关系的深入研究,以及项目产品将来的顾客对象的特征:地区、年龄、收入、工作、性别等。而销售是实现投资赢利目标和商品价值的重要阶段。这两方面都需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房地产项目的成功策划以及规划设计,离不开全面细致、深入的市场调查和分析研究。没有周密的调查资料,就无法了解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情况以及产品的分布和竞争特点,也就无法进行项目的正确定位,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也就如无源之水。所以成功的项目来自于详实的调查研究,这是项目运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3.2、建立合适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体系

在房地产项目规划过程中,企业需要配备合适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体系。结合全过程项目规划管理理论,在整个企业管理结构中,合适的项目管理需要二个体系的支撑,即组织体系、保障体系和监控体系。组织钵系应该覆盖调研、勘察、设计、修正等方面;保障体系包括过程支持的技术、设备、人力资源;后勤部分监控体系主要是协调、反馈工程项目规划过程。在项目领导的带领下,确保对企业内外部各类信息收集、整理,确保各类知识在项目内外部的有效运用、整合和创造。这些组织体系不仅可以在一个项目规划中发挥作用,还可以同时用于多个项目开发工作。因此,建立合适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体系,能够帮助房地产企业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3.3、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进度管理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项目在开发时,开发企业为了规划设计的进度不至于延后,现在已经将设计的计划管理摆在了关键位置。在实施的过程中,最开始需要依据地产项目的总体规划,在各个专业技术部门的协商以及共同的探讨下制定总进度计划,然后根据项目的特点,将总进度计划分解成子进度计划。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设计部门的负责人应该根据需要定期地对各阶段工作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且和项目设计最开始的进度计划认真的比较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如果发现错误,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原因并提出合理的整改措施。

3.4 确保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质量

房地产商在开发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设计过程的质量问题,相反,他们会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开发的项目已经到施工这一阶段,而在这个时候才发觉设计方案有问题,就必然会损害项目的整体投资效益。因此要对项目规划质量进行全方位把控,其控制措施主要有(1)在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企业的质量监控措施,确保规划设计质量监督评测体系正常运转;(2) 房地产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内部审核制度,所有的施工图纸在交付施工单位之前,必须经过各个专业的内部审核,从而保证施工图纸的错误率发生在最小范围之内;(3)严格执行工程图纸审查制度,施工图纸未经审查合格之前,严禁用于施工。

3.5、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成本控制

据统计,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所涉及到的成本约占整个项目成本的80%,因此房地产项目开发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与项目全过程管理中必须重点突出规划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与管理,规划设计阶段才是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控制的关键环节。做好规划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其控制措施主要有(1)各个专业必须制定限额设计标准,设计成本须控制在限额范围内;(2)严格控制设计变更的数量,设计变更必须经过各个部门的审核方可实行,避免不必要的设计变更的发生。

3.6、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管理学认为,市场生产经营中所要处理的各项工作最终都是要由人来完成,人力资源是完成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对于项目规划来说更是如此,越是大型的房地产项目就越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团队来组织领导和推动,通过合理的调动人力资源,可以确定项目规划管理目标,充分利用人才资源主导规划管理进程,调动工程项目设计管理人员的智慧和积极性,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实现项目的预期效益。

4、结束语

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不仅需要明确房地产规划设计的着重点,按照规划设计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设计,还需要与本地方的特色进行结合,呈现最佳方案,针对房地产项目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方针并切实有效的实行。

参考文献:

第2篇:设计管理的要点范文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力应急系统;管理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逐渐进步,工商业也是一步步变得更加繁荣。在这个技术越来越先进的时代中,社会对于电力可以安全供应的要求也变得特别高。传统的供电设备在用电高峰时由于严重超负荷运行,已经出现许多电力事故了。所以,对于电力应急管理而言,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高度投入。

1 电力突发事件

从电力系统对社会的影响程度进行相关分析,可以发现电力系统的突发事件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就是使企业或者小型的城镇造成停电的事件;第二种是使重要的企业以及许多城市中的居民楼停电以及用户的生活受到影响的事件;第三种是重要机构以及重点用户相关重要场所停电从而使得社会产生混乱以及城市变得瘫痪的事件。对于系统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发生第一种事件时,还可以保证整个系统可以正常运行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系统经济进行调度。而当系统发生第二种故障时,会使得系统进入紧急状态,在这种状况下,系统只能通过紧急控制来维持系统正常运行。当系统发生第三种故障时,整个系统就进入非常紧急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系统采用紧急控制还是会造成大面积的停电。当系统处于恢复状态下的时候,可以使得系统的所有相关装置全部接入并恢复系统的负荷。在相关条件下,系统可以转变为紧急状态或者正常状态。

2 电力应急管理的控制以及实现

2.1 应急原理

在电力突发事件的管理过程中,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对突发事件的预警、预案管理、对事件进行处理以及事后处理。预警也就是对于突发事件的相关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对发生突发事件的详细资料进行总结以及整理,最后由总结的内容对电力突发事件的管理做出合理的规划。这一方面的主要目的就是对于即将发生的事件采取一定措施进行预防,从而使得一些不良状况的产生被防止,以及对于不良状况所带来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缓解。而预案管理也就是对有特点的事件采取一定的措施的总和。它主要是由一些想法以及相对应的方法综合而成的。预案管理其实是穿插在应急管理的相关过程中。预案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于一系列可能出现的事件进行有效的分析以及预判,从而使通过相关事件之间的联系对接下来的步骤进行详细规划。预案的完善程度对于应急机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有一定的反映。而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就是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体现在将各种资源都充分的运用从而对相应的方案进行正确的决策。事后处理是指在突发事件结束之后,对于原有状态的恢复并对相关部门的行为进行追究,从而总结经验教训。

2.2 应急实现

应急管理功能的实现主要是根据管理系统中的5个不同体系为基础的,其中包含:信息管理模块、资源保障模块、处置实施模块、决策辅助模块和指挥调度模块。其中指挥调度系统是整个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具有最好决策权,决策后的事情由调度机构执行。电网事故处理的相关人员叫做值班调度员,他可以全面的管理与指挥有关管理方面的事故。具体包含:事故抢险、应急救援、恢复生产、维护社会稳定、恢复等各项紧急工作。指挥调度系统中的指令以及预案工作都需要处置实施系统进行具体的实施,通常将任务下发给分队执行指挥调度中心,从而,做好各项应急工作。在有关管理工作的各项资源保障工作都需要资源保障系统对其进行全权负责,其主要任务包含:日常维护、应急资源的储备,与决策辅助系统通力合作,将资源进行有效的评估与调度。信息管理系统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收集信息,并将其进行整理与分享,为其它计算机工作提供支持的数据。这符合应急指挥核心与各电力生产企业、相关部门以及各个用户间应急、调度、通信的要求。在信息收集以及管理并传递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与创新,最终形成了决策辅助系统,它能够对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及时的建议,支持各部门、各管理体系的工作。

现如今,电力系统管理体系还是按照等级进行工作的,它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是根据各等级间渐渐恢复供电划分的,并没有让社会成本最小化、系统最优化,这样会使得处理成本大大增加,同时还会使故障的发生率升高。所以,应该明确重点恢复、分层分区的理念,以传统的管理体系为基础,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完善与创新,进而,确保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下去,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利益。

3 建设电力应急管理体系的要点

3.1 加强预防

应急管理中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预防。首先是电源建设应与电网建设有效的结合,并且适当超前;其次是利用市场运营管理模式,构建新型的厂网关系;最后是要全面推广状态更新(RCR)、任流输电系统(FACTS)以及状态维修(RCM)技术,加强紧急事故处理以及抗事故能力。

3.2 加速推动电力应急指挥平台建设

应急工作中最重要的部门就是应急指挥平台的建设,这也是加强电力应急能力、获得较好成绩的前提。建设完整的应急指挥平台,能有效地与相关职能部门、应急机构相连接,进而,互相侧重、互相支持、互相衔接,实现高效的管理指挥平台体系,确保应急指挥迅速畅通。

3.3 规范预案管理

电力应急管理体系想要实现的最基本的目标就是能够高效、有序、及时地管理突发事件,最大程度降低资金的损失;建设电力系统作为构成这方面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具有实施的标准、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原则:首先是重要性原则,了解各种事件发生的危害,对重要客户的影响做出预案;其次是可操作性原则,电力系统预案要具有简洁性的特点,同时还应该具有实用性以及操作简便性,能够随时随地发挥自身功效;之后是标准化原则,制定电力系统方案时,要明确实施的目的,了解实施的程序,进而,提高管理效率,加强管理效果;最后是闭环管理原则,及时记录发生的突发性事件,不断进行总结,从而,不断完善电力应急预案。

3.4 加强应急资金保障

为了确保电力应急管理体系可以快速的运行,这就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比如:国家拨款;根据电力系统自身的特点,建设安全投入机制,从而,大大降低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给企业与个人带来的经济损失。身为电力系统中重要资金之一,同时也是专款专用的资金,不仅能够确保“一专多用、一队多用”,还能够保障电力应急工作及时的开展。

4 结束语

有关电力管理的人员应该明确其意义与重要性,同时还应该具有保护人民财产和国家的责任感,在技术方面应该不断创新。电力有关部门应该时刻做好突发事件的预警工作,在此类事件发生时,应该及时根据相关步骤制定解决方案。做好电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工作,进而保障电力事业的稳定发展,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贾继灏,马丽丽,王贵芳,优化电力系统应急管理体系[J].电子世界,2013(11):50.

[2]彭燕.电力应急管理理论与技术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3(23):277.

第3篇:设计管理的要点范文

关键词:港口;机电设备;问题;管理要点

随着港口生产的不断变化,设备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港口作业环境恶劣,设备多为露天作业,因此港口作业对机械设备的性能要求较高。我们要更新观念和思路,根据港口作业的机械设备布局,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搞好设备周围环境的现场文明生产,使员工能力自觉地保养好机械设备,使设备机械性能和技术状况得到保障,从而提高港口经济效益。

一、港口机电设备管理重要性

1、减少港口机电设备的维修维护费用。节约更新改造的投资,充分发挥港口机电设备的潜力。及早考虑设施未来的使用、维护、维修,对港口的未来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影响着港口生产的经济效益

2、保证港口机电设备的合理使用。港口机电设备的有效管理可以规范设施使用者的行为,同时为港口生产提供有效的帮助。

3、不仅能保证装卸生产的安全可靠实现,而且能延长港口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期。港口机电设备的使用年限较长,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它受到自然条件的变化影响,设备的损伤和隐患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可变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会对港口的生产带来巨大的危害。

二、目前港口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港口机电设备管理意识薄弱

目前企业针对港口机电设备管理还没有长远的意识,企业针对机电设备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没有明确的认识,更有些企业单纯的认为机电设备引进之后进行安装工作即可,后续工作并没有有效的进行布置和管理,造成了机电设备没有及时的得到保养、维修,使得机电设备的损坏,如果不针对港口机电设备管理意识上进行增强,那么企业将随时会有巨大的隐患。针对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实际上可以说是对潜在资产的保护,拥有潜在的利益,大多数企业都为了降低成本而对港口的机电设备的使用没有约束和限制,造成了机电设备的使用年限大大的缩短,实际上潜在的利益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此外,因为针对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意识没有足够的重视,造成了机电设备管理的不恰当,非常容易造成机电设备的安全参数减少, 使得机电设备无法正常的工作,更可怕的是造成不必要安全事故。

2、港口机电设备重修理轻改造

企业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 而没有看见长远的利益,为了要生产的数量,而使机电设备长时间工作,针对机电设备的维护没有足够的重视,常常让机电设备发生小故障的时候仍然进行工作,等到积攒到一起再进行大修。如此状态的机电设备生产效率下降,工作质量也没有保障,并且无法保证机电设备的安全工作。另外,企业往往认为机电设备进行维修时能够报销, 但是更新或者改造机电设备却无法报销,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导致机电设备的性能直线下降,最后将不法达到企业生产的需求。

3、港口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相对滞后

机电设备的保养与维修方法还按照传统的方式和周期进行,实际上这种“强制保养,计划维修”同目前的实际应用中有些不同,还有着过量修理,不根据应用环境与工作条件武断的定下的保养的间歇周期以及维修的间歇周期。由于这样的保养修理机制,得到其完全遗忘了机电折本自身的质量状况、保养修理与上次的维修数据。上述保养修理机制自身存在的缺陷,也不利于机电设备检测技术与手段的发展。

三、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要点

1、 完善设备的改造和维修管理

机电设备的改造与维修是机电管理的首要条件,加强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可以改善原有设备的技术性能,增加设备的新功能,提高新设备的技术水平。完善的设备改造可以提高港口原有设备的性能。而机械设备合理维修,是保证机电设备良好使用状况的基础。港口机电设备维修的目标是确保机电设备在一定时间内能正常运转,具体维修方法主要为主动维修、被动维修、状态维修、改善维修和改造维修。

所谓主动维修即做好机电设备的预防工作,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和日常的检查,防止港口机电设备性能劣化,降低港口机电设备故障概率;被动维修是指发生故障后对设备进行维修,被动维修是最基本的维修方法,不需要事前计划,操作简单,维修费用低,适合价格低廉或者不起重要作用的机电设备。状态维修是依据港口机电设备状态来进行的维修活动,是有目的性的维修活动,优势在于节省时间和准备工作,是港口机电设备维修的重要发展方向。改善维修是指用新工艺和方法对港口机电设备维修的工艺进行改进,而改造维修是对港口机电设备结构进行改造。

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要对机电设备进行日常点检,根据机电设备运行的具体状况制定对应的管理和维护措施,使机电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的工作状态之下,其作用主要为能够及时发现港口机电设备存在的隐患,及时的采取防范措施,控制意外事故的发生,保持港口机电设备性能稳定,延长港口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

2、不断更新设备管理观念,拓展设备管理思路

机电设备综合管理能力直接影响港口经济的发展,在港口机电设备体系中,只有把系统中的各个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机电设备综合管理的效益。这就要求港口领导者有明确的认识,重视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加大对机电设备管理机构的资金投入,保证机械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因此,港口要实现其生产目标就必须重视和加强设备管理。从机电设备的检修、维护等方面入手,加强设备计划、制造、采购以及安装的管理,更新港口管理人员的设备管理观念,拓展其设备管理的思路。

3、 加大在职人员的技术和能力培训

人才的缺失和流动性大制约着港口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港口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发展的迅速,因此,就需要管理人员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要学会用全新的理念和视角对港口机电设备进行管理。培养熟悉港口各种机电设备型号、功能、保养与维护、日常管理等工作的人才,要求他们掌握行业动态和港口生产的新技术。在企业内部,加大对港口工作人员的再教育培训,增加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可以与本行业中先进的企业进行交流,控制和避免在工作者易出现的港口设备缺乏保养,操作不当和维修不当的问题。另外,我们加大专业检查保养人员的队伍,制定和完善设备检查保养管理制度,最终实现港口经济的顺利发展。

4、 完善设备的改造和维修管理

技术改造不同于设备维修,加强机械设备的技术改造可以增加设备的功能,改善原有设备的技术性能,提高新设备的技术水平。用先进的新技术进行机械设备更新,可以提高港口原有设备的技术水平。

机械设备合理维修,是保证机械设备良好技术状况的基础。港口机械设备维修的目标是保证机械设备在一定时间内能正常运转,以完成生产任务。维修对机械设备质量成本的影响是通过设备的可利用率反映的。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要根据设备的保养类别,制定规范的保养计划,并在实际工作之中落实保养计划中的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验证,与生产计划同落实、同考核。维修要实现以最合理的费用提供技术服务,对每一台设备故障发生过程进行原因分析,形成完整的设备技术档案。设备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检查,确保机械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总之,港口企业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使设备管理为港口企业经济效益发挥应有作用,促进港口经济及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 陈耀燕. 港口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应注意的问题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23)

第4篇:设计管理的要点范文

关键词:热力管道;水力计算;敷设;热补偿;旋转补偿器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小区热力管道设计的科学化

(一)管道的划定及布置情况

供热管道的布置,应尽量选择地势平坦、土质好的地面,并保证在水位较低的地区进行。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为了节约购买热管道主干线的费用,应当在满足施工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材料的使用。施工过程中,保证良好的施工环境与施工条件,从而防止因环境问题影响美观效果。同时,还应当积极配合市政施工工作,合理布置管线,从而为施工的安装与维护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二)选择合理的敷设方式

由于供热管道不仅能够为热网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而且还能够实现建设工程中的成本控制,并延长管道的使寿命,便于施工,因而做好供热管道的敷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热网主干线的布置

在减少集中供热的热源点时,相应地应当扩大供热半径,而供热管道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一般来说将占到供热工程总投资的一半,甚至更多。为了提高供热效果,并节省资金,应当合理控制热网主干线与热负荷密集区之间的距离,将管线长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防止给施工造成不利影响。通常情况下,供热管道的主管线是平均比压降最小的环路,将热源传到最远的供热用户的环路作为供热管道的主干线,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对热水供热管道以及用户系统的阻力损失的影响。

(四)热网管径的选择

一般来说,对各管段的直径在管道设计过程中习惯于按照供热管道各管段的计算流量与比压降范围进行选择,而流量的大小实际上是由热负荷的情况所决定的。因此,应当先对各管段的现有热负荷进行准确的计算,以测出负荷将来的增容情况,并以此为依据选择管径。

二、小区内热力管道设计的要点

(一)水力计算

水力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

1、确定供热系统的管径及热源循环水泵、中继泵的流量和扬程:

2、分析供热系统正常运行的压力工况,确保热用户有足够资用压头且系统不超压、不汽化、不倒空。

3、进行事故工况分析。

4、必要时进行动态水力分析。

5、补水泵,水箱,软化水器,板换的选型。

6、注意各关断阀门和考虑热网平衡安装的流量调节阀门。

(二)连接方式及供回水温度

在对热力管道进行优化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热力管道的连接方式。现有的小区热力管道的连接方式有两种,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这两种连接方式的使用主要是依据城市供热的使用范围而决定的。直接连接方式主要是在小范围内运用于建筑物高度与建筑物体量相差较小的这类供热工程,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直接连接方式能够有效的节省成本的投入,以及热交换器、循环泵、加压泵、补水泵等相关初期的投资费用以及后期的维护费用。而间接连接方式主要应用于大城市的热力网建设工程,针对于建筑物的高度与建筑物的体量差别极大的这类情况进行管道连接。这样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整个供热系统的相关补水定压值,能够实现对运行中的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的有效控制,能够有效的避免水力失调,减少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不良影响,同时还能提高供热系统的供热质量,保证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方便对供热系统进行日常管理与维护。

对于管道工程供回水温度而言,我们当然希望供回水温差越大越好,这样可以减小管径,降低投资管道热补偿。

(三)供热管道的敷设方式设计

1、地下敷设

该种敷设方式不影响城市交通和市容,是城市供热管道广泛采用的敷设方式。地下敷设又分为有沟敷设和直埋敷设。有沟敷设是指,供热管道敷设在地沟内,管道本身不承受外界荷载。地沟分三种:①通行地沟:沟内除敷设管道外,还设有高度不小于1.8米的人行通道,工作人员可以进入沟内巡视、检修和更换管道。②不通行地沟其尺寸只考虑管道施工操作条件,工作人员不能进入。这种地沟横断面尺寸小,造价较低,目前广泛应用。③半通行地沟介于通行地沟和不通行地沟之间,地沟内的人行通道尺寸较小,工作人员只能进行巡视及简单操作。

2、地上敷设

也称架空敷设,其造价便宜,维修方便,多用于工业区、郊区、地下水位高、永久冻土区、湿陷性土壤区等地质构造特殊的地区,以及跨越铁路、公路、河流等地段。多数设专用支架。根据支架高度不同,分为高支架、中支架、低支架和地面敷设。高支架的高度在4.5米以上,一般在跨越公路、铁路等障碍物时采用;中支架高度为3米左右,在一般工业区内采用;低支架高度为0.5~1米左右,在城郊空旷地区或工业区沿工厂围墙敷设时采用;地面敷设是利用管枕将管道垫起,和地面保持一定的间隙作排水用,只在地面相当平整时采用。

(四)管道热补偿

热力管道设计时必须重视热胀冷缩的问题。为使管道在热状态下稳定和安全,减少管道热胀冷缩时所产生的应力,管道受热时的热伸长量应考虑补偿。 管道可以利用自身弯曲的自然补偿,也可以采用补偿器,目前常用的补偿器有方形补偿器、套管式补偿器、波纹补偿器、球形补偿器和旋转式补偿器。设计时,应首先从管道布置上考虑自然补偿,直埋敷设热水管道自然补偿转角管段应布置成 60-90°,考虑管道的冷紧。在上述两条件未能满足管道热伸长补偿要求时,必须采用补偿器。

(五)热力管道旋转补偿器的设计

作为热力管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补偿器在热力管道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旋转补偿器的优点在于补偿量大、布置方便、组合形式样等。不仅可以设置在直管段的所以位置发挥功能,还能采用管线自然转角布置以满足热补偿的要求。

1、设计选择旋转补偿器的重点

应当根据供热要求,以及施工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旋转补偿器,并通过管线的走向、敷设方式等来对补偿器的位置以及形式能进行确定,最终划定H值、L值以及旋转角度θ,以使得整体结构符合管系的设计要求。旋转角度的大小将对补偿器内部密封材料产生直接的影响。当θ值不足60°时,θ值会随着管径的增加而缩小,并有效减小因管道位移而给固定支架带来的摩擦力,以保证管系运行过程中,补偿器能够正确使用。力臂的旋转是管道热伸长的主要依据,Π型组合的管道力臂的旋转会导致被补偿管道发生横向移动。为了最大程度上控制因管道发生横线位移对管系安全运行产生的不良影响,应当加强管道的刚度、强度,并保持θ值控制在60°以内,同时将力臂长度控制在2~6 m。

2、导向支架的安排

热力管道的设计需要结合导向支架对管线的移动情况,以有效防止在管道热伸长时所产生的纵向弯曲、径向位移而影响管道的正常使用。另外,应当在布置补偿器的过程中设置导向支架,以避免因旋转补偿器的补偿量与两固定支架的间距过长,导致运行过程中补偿器发生横向位移,而引起失稳状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宗延萍.论城市供热管道的优化设计[J].科技资讯,2008(03).

第5篇:设计管理的要点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在剪力墙的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以使剪力墙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其抗震、抗风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使剪力墙与其它结构组成复合的结构体系,优势互补,既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建筑的使用功能。因此,作为设计人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应用多学科的知识,力求设计出既安全实用又经济的剪力墙结构。

一、 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1、剪力墙高和宽尺寸往往比较大而厚度却很小,受力形态接近于柱,然而它与柱的区别主要在于其肢长和厚度之间的比值,当比值小于或等于3 的时候可以按照柱来设计,当比值是3~5 之间的时候则可以视为异形柱,并按双向受压构件设计。

2、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墙是一个平面构件,它承受沿着平面作用的水平剪力和弯矩外,还承担着竖向压力。在弯矩和剪力等结合状态下工作,其在水平力作用下就好似一底部嵌固与基础悬臂梁在地震作用或风载下剪力墙除了要满足刚强度的要求外,还必须要满足非弹性变形反复循环下的延性。

3、剪力墙的特点是,在同一平面内刚度和承载力较大,而平面外刚度以及承载力则相对偏小。当剪力墙和平面以外的梁相接时,就会造成墙肢平面外弯矩,然而通常情况下不会验算墙的平面外刚度和承载力,所以应避免平面外搭接,实在避不开时则应按照有关规定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于保证剪力墙平面外的安全。

4、墙的设计计算是考虑到竖向和水平作用下的结构整体分析,以求得内力后,按照偏压或偏拉进行正截面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来进行验算。在剪力墙承载力计算中,对带翼墙的计算宽度一般都是按以下情况来取最小值的;门窗洞口之间的翼缘宽度;剪力墙之间的距离;墙肢总高的十分之一。

二、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需要关注的要点

1、 重视转换层的结构设计

根据人们对建筑的需求,在现代条件下,人们更加重视建筑的功能性,在使用功能上,建筑的上层和下层也有不同的机构设置。所以在布置高层建筑的结构时,就需要考虑到一定的变化性。在设计布置时,尤其需要设置好转换层的结构。这样在实际中就需要重视起设计剪力墙结构的工作,在高位转换底部的大空间中,结构比较复杂。这主要是由于在转换高位的时候,升高质量与刚度都较大的转换层,就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整,使其本身和上限的刚度接近一致。但是对于转换层来说,其本身的刚度和质量都不宜太大,在最后检查转换层的附近层间位移角是否达到了一种均匀的分布状态时,还需要处于一种水平条件下,来对空间做出精确的分析,对其均匀情况进行检查。在实际设计时采用了转换层的结构设计形式时,需要选择那些刚度和重量都偏小的材料,而在实际计算时,还要多加选择组合数据中的振型数。这样就可以通过计算来发现存在于结构设计中的薄弱环节,之后就可以分析内力的分配特点来进行研究,科学的改善设计中薄弱部分的性能,并对构件配筋做出合适的调整,以改善薄弱部位的性能,保证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

2、 有效的优化连梁设计

在对连梁抗震性与非抗震性设计时,从高跨比上来分类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高跨比大于2. 5 与小于2. 5 两种,同时这也对受剪承载力与截面的配筋有着相应的规范要求。因此在对连梁设计时可以采用两种方式。首先是在开始计算内力之前,要先拆减连梁本身的刚度。其次是在计算内力之后,还需要在连梁的弯矩组合与剪力上乘以折减系数。在计算的时候还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取哪种算法,在实际使用时都需要来确定相应的剪力和弯矩设计值,并且这个数值要比调整之后的数值要小。另外,在设计弯矩的时候,也要根据低于预防烈度一度地震组合值来获得,这样就可以保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或者是出现小型地震时,可以有效的预防裂缝,最终保证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

3、 优化设计上下部的结构

⑴减少结构上部的刚度,具体来说就是在实际设计时,在上部结构中尽量的少设置剪力墙结构。而在上部结构符合相应的压轴比后,要尽量的缩短墙肢。

⑵加大结构下部的刚度。在高层建筑满足相应的功能需求后,就可以在较大的空间层之中来设置一定的落地剪力墙结构,但是要均匀的布置,避免集中布置。其次,针对转换层的上下部刚度也要合理的选择。剪力墙转换的刚度如果过大,在实际中就会增加对地震的反映能力以及要提高竖向的刚度要求,但是这样就会增加材料用量,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剪力墙的转换层刚度如果过小,在实际中也很容易出现沉降现象,这样就会在水平结构和上部结构中出现明显的次应力现象,增加配筋的使用量。其中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正交主次转换梁与次梁之间的转换,而此时,就需要来合理的选择截面的尺寸,还要考虑刚度是否达到了相应的设计要求。

4、剪力墙截面厚度和墙体配筋

相关规定要求剪力墙结构的厚度要根据抗震等级系数选取。为了保证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刚性和稳定性,一、二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墙厚应大于200mm,大于层高的1/17,其他部位墙厚要大于160mm,墙端头无翼墙或暗柱的时候,墙厚要大于层高的1/12,但是这些规定不适用于低高层和八度地震区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控制剪力墙配筋有利于结构的安全性和工程的经济性,在1~3 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中,竖向、水平分布筋的最小配筋率应大于0.3%,部分框支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配筋率要大于0.35%,上述配筋率比较适用于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设计;对于低层建筑、结构相对较矮小的建筑的剪力墙,其水平分布筋和配筋数量要适当增加。

5、合理的控制设计成本

在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中,需要注意很多问题,不能忽视每一个细小的问题,否则就会给建筑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是造成人身生命安全事故。因此在设计剪力墙结时,框架结构中各种部件长度都要达到相关的规范要求,避免误差。而在抗震方面,也要保证抗震墙的耗能能力与延伸能力,进行合理的配置。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合理的设置边缘的构建。在建设高层建筑时,花费的成本也很高,所以在实际中,就要注意到每个建筑环节的消耗,尽量的把成本消耗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节约成本,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采购原料时,就可以选用具有高强度的钢筋,以减少使用的钢筋数量,节省材料采购资金。而在计算各种消耗成本时,也要从实际建筑情况出发,保证各种数据的精确性,避免由于计算错误而增加建筑成本。

综上所述,对剪力墙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不但能增大其抗侧刚度,还能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性,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成本,为建筑市场的布展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兆伟.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的技术要点分析[J].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11,21( 14) : 57 - 60.

[2]葛勇. 对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设计的探讨[J]. 建材与装饰( 中旬刊) . 2010,10( 31) : 95 - 96.

第6篇:设计管理的要点范文

关键词: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管理;重要性

1 引言

近代建筑为了满足生产、生活,使用上的需求,以及提供安全,舒适的使用环境,在建筑物内部设置了完善的给水、排水及采暖、建筑电气、消防工程、智能化系统、通风与空调、建筑节能、电梯等设备。设置在建筑物内部的设备系统,必然要求与建筑、结构及生产生活需求等相互协调,才能发挥设备的应用功能和建筑物应有的功能,并提高建筑物的使用质量,高效的发挥建筑物为生产生活所提供的服务作用,因此,建筑机电设备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特点

我国机电安装项目包括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消防工程、通风与空调、智能化系统、建筑节能、电梯工程等。所涉及的范围广,程度深,工期长,综合性强,施工工艺复杂等。

2.1 涉及范围广

机电设备安装是一个大概念,涉及范围很广,不仅要掌握和了解各种设备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安装方法与规范要求,且要综合考虑和合理处理各种建筑设备与建筑主体间的关系。

2.2 施工复杂

施工时往往多个专业,多个施工单位一起施工,导致施工协调难。施工面集中,施工环境复杂,管线往往集中且交错密集,对综合管线布置要求高,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性要求高。而机电设备安装是一个范围广,规格大,工作量大,而质量要求高的项目。多个专业交叉施工时,要注意相互协调作业。

2.3 时间跨度大

从施工初期开始施工,直到最后工程结束,机电系统都必须穿插其中发挥它的功能,且存在安装单位要与多家施工单位配合,与多家施工单位在作业程序、安装上衔接起。

2.4 新材料、设备、技术的应用多

新材料、新品种的快速发展,在建筑设备中引起了许多技术革命,让许多设备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不仅保证了设备的使用质量,而且节约了金属材料的施工费用以及设备投入使用后的维修维护费用。

新设备的出现,使建筑设备工程向着更加节约和高效发展,各种设备正朝着体积小、重量轻、噪声低、效率高、智能化、整体式的方向发展。

新技术的利用,使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不断更新。各种系统由于集中、自动化控制而提高了效率,节约了费用,创造的更好的使用环境,为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领域。

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等新兴技术的采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工程进度与质量。

3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管理的重要性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一个较特殊的分部工程,专业性强,范围广,施工复杂,施工过程贯穿于工程的始终。良好的管理方案和管理人员是保证一个工地良好运转的前提,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严格控制工程的进度,有效的消除隐患,更好的保证工程的完工及交付使用。

3.1 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的质量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要求我们的管理人员严格把关,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来进行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有序进行并按期完工。机电设备安装是一个大概念,涉及范围很广,程度深,施工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质量上严格把关,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制定一系列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针对工序制定相关的管理流程,针对关键工艺制定专项质量保证措施、通病防治等措施。影响机电安装的质量有诸多因素,为了保证安装质量,必须从各个方面入手,全面进行分析,严格按照工艺规程以及行业规范来执行。保证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也就是保证了今后机电设备使用的安全性。机电设备的安装大都需要后期的维护维修,如果在工程初期就在质量上严格把关,防止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可以减少设备后期的维护维修,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为国家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3.2 进度管理的重要性

运用网络计划管理技术根据工程总进度和各阶段进度进行合理的安排,从“人、机、料、法、环”五方面着手,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安排好工程之间的衔接,从而保证工程有序的进行,最终确保工程建设项目按照预定时间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期保证措施,加强监督,同时根据实际进度进行动态管理,保证工期目标实现。保证关键线路、关键工序的施工,并在可能情况下优先安排关键线路上各工序提前进行,从而缩短工期。

3.3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充分、适宜的辨识和风险评价,拟定控制措施,并制定项目部安全控制目标。围绕目标建立项目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编制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计划,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做好安全施工交底工作。施工工地必须做好日常安全管理,不仅保证施工时不发生安全事故,保证施工人员的自身安全,更要在将来机电设备投入使用以后杜绝、减少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电设备的安装较其他工程有所不同,更易产生安全问题,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规范,和评验标准进行施工,而施工单位也应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专业素养以及职业道德,避免安全隐患以及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能够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避免工程建设施工中的各类问题的发生,也保证了工程在施工中的进度,能够有效的减少后期维护维修的费用及时间,能够为将来在使用上增加安全性。

3.4 人员管理的重要性

人员管理不仅包括对施工建设人员在施工方面的管理,还应包括施工现场管理层对整个工程有序良好运作的管理。针对工程的特点和难点,为工程配置足够的、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施工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对项目实施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保等实施全方位管理,为工程按预定工期目标顺利完工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个工程中项目经理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不仅要过硬的专业素养,能够监督判别工程中的质量问题,杜绝偷工减料,还要求能够真真正正的发挥管理的作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各方面协调合作,使整个工程保持良好有序的运作。

3.5 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项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是项目管理的综合体现,是检验项目管理各项工作的标准。严格管理施工队伍,合理安排人员,安排工作,尽量减少成本费用,控制成本支出,避免人工,机械,材料的空置和浪费,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在选定该工程供应商时,尽量做到采购合同与工程合同接轨,其支付条件与工程支付条件相适应,与供应商共同分担该工程经济压力。施工企业利用自身经济能力,为该工程准备一笔资金,以应付施工过程中各种因素带来的资金压力。加强成本控制有利于施工企业的长期发展。

4 结束语

施工管理是创建精品工程的核心,加强过程控制,每个管理环节都严格按要求精心,用管理的过程精品创整个工程的管理精品。工程的质量优良直接影响到生产使用的功能,影响后续的维修维护,任何工程都必须依靠科学管理来保证施工的良好有序运作,高质量、高标准的管理人员与方案,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以及避免诸多安全质量问题。机电安装作为建筑施工项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范围广、专业性强、施工复杂,一座优良的建筑其机电系统也必须是优良的,才能发挥建筑的整体功效,提高整个建筑的使用功能。

参考文献

第7篇:设计管理的要点范文

关键词:电力;应急;特种装备;装备管理;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一、目前装备管理情况

目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应急中心的应急特种装备管理办法是装备采购进来以后,先将装备的基本情况和相关信息进行登记,然后将相关技术资料统一存档。以后的档案需要经常查询,如装备的维护情况、报废情况、装备的当前状态等。由于档案查找和整理不便,即装备跟踪信息不能及时体现在装备的档案上。虽然采用专门人工整点,对装备的跟踪信息即使能记录在案,但无形中增加了繁重的手工劳动,整个装备管理水平还是较低。为了使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完好率,使其发挥更大效益,为我单位设备管理者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则有必要建设一套现代化的应急特种装备状态管理系统,实现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

二、建设本系统的意义

通过电力应急特种装备管理系统能准确地对资产信息进行标识、采集、获取和控制等,实现对固定资产的精准管理。并解决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实物资产与帐面资产脱节、实物资产的清查盘点瓶颈等问题,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节省固定资产的投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降低产品成本的折旧费,降低企业成本的开支,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减轻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数据处理负担,极大地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和管理手段。

2减少避免人为因素对盘点使用的影响。

3改进业务工作处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4提高数据处理时效及数据准确性。

5方便随时掌握各个应急特种装备的状态信息。

6便于统计分析所有应急特种装备的维修信息。

7节约因应急特种装备档案记录的增加,而增加的材料成本。

三、项目预期成果

通过应急特种装备状态管理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统一管理:对特种应急装备进行统一管理,可以添加、修改、报废应急特种装备,且可以随时查询某一特种装备的状态等信息。对特种应急装备的维护厂家进行统一管理。可以随时查询厂家的基本信息,以及厂家对特种应急装备的维护信息等。(如图1)

2统计分析:特种应急装备管理系统可以根据装备的维护时间、装备类型、维护部件、维护厂家、维护费用分析并进行统计分析。按月、季度、年生成报表,方便装备管理人员随时查阅。(如图2)

3系统评分:应急特种装备管理系统可以随时的通过评分功能来检测装备的状态信息(如:装备维护厂家没有及时对装备进行检测、维护保养等)。(如图3)

四、实施此项目的科技意义

本装备信息管理系统合理的借鉴国内领先的装备管理思想并结合现有装备管理现状,是我单位和相关技术厂商共同定制研发出适合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应急中心的装备状态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的科技手段实现了装备整个生命周期的计算机化管理,同时在与单位内部网络配合的基础上可以实现无纸化办公。本系统利用先进计算机技术不断开发出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灵活、实用、安全,更具时效性的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同时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可扩展性。在项目后期更可以实现多种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对装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参考文献

第8篇:设计管理的要点范文

关键字:医院园林绿化工程监控要点

1、前言

医院绿化面积的要求医院建设中,除了建筑合理设计、注意卫生以减少交叉感染外,更要重视绿化的配置。根据《城市绿化管理规定》,凡新建设工程项目必须按照不同比例配套绿地。医院绿化用地面积与工程项目用地面积比例不得低于40%。有的医院绿化率更高达60%以上。

2、医院园林绿化的设计要点

众所周知,现代化医院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现代化医疗机构,而要建设成一个生态医院,一个绿色的、环保的医院。医院的绿化配置不但要总体协调以体现一种宏观的精神风貌,而且也要注重各功能分区的小地带风情。使医院在碧草、绿树、蓝天的掩映下完美结合,尽显活泼自然、舒适亮丽的岭南风情;让医疗以一种更自然的形式表现出来,使病、患者减轻痛苦,促进治疗效果。医院园林设计的指导思想为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风格宜现代园林与中国传统园林相结合;另外采取混合式园林,自然式与规整式园林相结合。形成动静相融,内容丰富多彩,特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医院绿化设计应与主体建筑的风格协调好,并处理好与照明、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等的关系。

2.1绿化功能分区

现代医院多为综合型医院,医疗设备都较为齐全,档次也较高,在整体规划上对各个功能区划分清晰得体。因而园林绿化宜根据医用功能区也相应地划分绿化功能区。

2.1.1 门诊部区域

门诊区病人流动性较大,停留时间较短,应以简洁明快的形式营造出一种积极的氛围,充满活力动感,使患者一进入医院就被良好的气氛所感染。可设置西式小型喷泉,色彩亮丽的花坛。植物以选用高大挺拔的乔木。

2.1.2住院部区域

住院部要充分考虑患者休养的需要,着重营造一种安宁祥和的气氛,形式及色彩的过渡应和缓,不宜对比强烈。在病房前后的绿地宜采用平整地形,乔木配以花灌木或草坪的简洁布置。建议辟出集中的地块作小游园,满足患者休养、健身、交流的需要。适当挖池叠山,因地制宜建筑亭、台、榭、廊。乔木宜选用常绿阔叶树种为主,较大量地使用大灌木,配以小灌木及开花地被,形成一定的私人空间。不宜设置较大的喷泉及叠水,以免影响患者休息。

2.1.3周边防护种植区域

一所现代化的医院,若设置为无围墙的“不设防”医院更加凸显人性化气氛。所以宜考虑划出一定区域进行防护林种植,防护林带具有减少噪音、降低空气污染、防盗等功能。防护林带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全院性的设置,二是院内功能区之间的内部设置。

2.1.4 停车场及附属设施区域

医院若有露天停车场, 宜采用植草砖铺设。既起到停车功能, 又使医院更大范围地绿起来,以减少夏季的炎热。病区外勤、急诊及其它通道、走廊宜修建为绿色通道,使医院的绿化环境更亲近自然。医院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合理设计坡向、坡度,并与医院的排水系统结合,符合排水要求,防止绿地内积水和水土流失,减少病菌的孳生。

2.2植物品种的选择

医院绿化设计应结合病人安全、环境保护、医院美化等要求,选择种植位置、种植形式、种植规模,采用本地树种为主,体现生物的多样性,要考虑采光、通风、遮荫、防风等不同功能的需要而配置适当的植物。少用或不用花粉较多的或本身产生较多粉粒的植物,如芒果、芙蓉菊、银叶菊等。绿化树木与医院其它设施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排,应保证树木有必需的立地条件与生长空间。植物种植应适地适树,并符合植物间伴生的生态习性;不适宜绿化的土质,应改善土壤后再进行绿化。医院绿化应以中低矮植物为主,适当配置各种乔木,做到高低错落、五光十色,既美化环境又陶冶性情。应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为主,多植一些杀菌力强、具有观赏价值的花草树木。如桉树、柏树、黄槐、桂花、杜鹃等。

2.3建筑小品的设置

适当的主题雕塑及园林建筑小品,以树立一种文化氛围并扩大医院的宣传面。设计上避免使用“枯山水”等一类使人产生消极念头的造园手法。宜采取趋向宁静中带向上的意念,具有积极的意义。颜色的选择也十分重要。主色调以平和宁静为主配以绿色、蓝色、米色等,避免过分的强烈或灰沉。设计中应多考虑病人的实际需要,多设置供病人休息又符合景观要求的设施,设置大小合理的水景。水乃气之所聚,可调节局部小气候,对病人的心境有很好的舒缓作用。除了美观要求外,其功能要符合各类病人方便使用的宗旨,例如设置无障碍通道,注意园路的坡度、园道的宽度,饰面的平整度等。

3、医院园林绿化施工的监控要点

3.1 把好材料的质量关

(1)把好苗木质量关:工程所选的苗木必须是优质假植苗木。要求生长势头良好,外形美观,无病虫害。乔木的树干通直,树冠完整, 树形美观, 无缺冠、偏冠,叶色正常,无枯枝败叶;灌木要求不脱脚叶,花木开花整齐;花卉及地被植物的配置符合设计要求,生长茁壮, 苗木均齐, 根系发达,无损伤;草皮的草块尺寸一致,厚度不少于2mm,无杂草。所有苗木经监理工程师和业主代表认可后方可使用。

(2)把好园建材料质量关:进场材料应按《建设工程施工试验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暂行办法》和监理规范有关规定,监督见证施工单位按规定取样和送检。施工单位必须事前将工程材料、半成品、工程设备的有关资料如名称、厂家、规格、型号、价格、数量以及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样本等向监理工程师报审。监理工程师经考察对比,对价格合理、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报建设单位审定,对选定材料的样本进行确认和封板。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应首先进行自检。待监理认真审阅每一批进场材料和设备的出厂证明、合格证、试验报告,核查无误后才允许在工程中使用。

3.2 把好栽植工程的质量关:放线定位偏差不能大于3%-5%;树穴上下垂直,树窝大小一致,深度和宽度均应符合苗木生长的要求;树木朝向的主要视线应丰满完整,分枝点要一致,并按高低排列种植;苗木的土球大小符合植物生长要求,土球完整,有包扎,泥土不松散。树木种植后要求立支撑,支撑材料大小、高矮一致,扎缚整齐划一;修剪应整齐,线条流畅,剪切口平整,保持植物自然形态下剪去阴枝、病虫枝、徒长枝、过密枝,树形均衡美观,观赏效果好。

3.3 把好栽植基础工程的质量关:南方的种植土一般偏酸偏粘,种植前必需进行土壤理化性质的检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中和酸性,并且施加有机肥,改良土质。经过土质改良,使种植土成为疏松、透气性好、质量较理想的中壤土,保证植物的生长良好,可观性强。严禁栽植土层下有不透水层。种植面必需平整,排水坡度恰当、无积水。若在地下管道与种植土之间使用聚乙烯复合土工膜,那么土壤较疏松肥沃才能更有效地起到分隔疏水作用。

3.4 把好苗木养护保修的质量关:保证足够的淋水, 防治风害、冷害或日灼,防治病虫害,中耕除草,加强人员的看管、巡查,及时补植,合理施肥、修剪。

3.5把好配合协调关:绿化施工一般在道路施工的后期进行。泥土的运输过程中很容易把已完工的土建的墙体或道路弄脏,所以必须做好产品的保护工作,并协调好绿化承建商与其它承建商的关系。

第9篇:设计管理的要点范文

【关键词】 车载 电子 工艺管理

按照目前汽车业的发展来看,车载电子产品肯定会拥有潜力的市场,我国的车载电子产品生产商应该抓住这个良好的时机,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实行自主创新。消费者目前选购车载电子产品的指标也趋向于耐用性、可靠性、方便性等等因素,究竟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那就要求车载电子产品的工艺设计和工艺管理应该有着一套科学的管理办法,本文浅析车载电子产品工艺设计的重要性和工艺管理,意在打造更科学的、更有市场的车载电子产品。

1 车载电子产品的工艺设计重要性

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和赢得市场竞争,企业需要为定制化、个性化产品提供相应的服务,并满货周期短、低成本和高质量的要求,很多企业因此采用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MC)生产模式。产品族(product family)作为支持多品种、系列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已成为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一项主要技术,其目的是以尽可能少的技术多样性实现尽可能多的功能多样性。目前基于产品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面向大规模定制的设计(design for mass customization,DFMC),包括产品平台、产品配置、模块化、柔性等,基本属于通用技术领域。因而结合车载电子产品设计的成果,提出车载电子产品工艺设计的解决方案,实现设计、工艺与制造的集成,具有积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自主品牌汽车主机厂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发适合企业自身的工艺设计与管理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的工艺设计与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最终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 车载电子产品的工艺管理

车载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对其质量的影响是最大的。在图纸及工艺相关文件的指导下进行产品生产的制造过程中,必须对其技术、材料和纪律进行管理,否则极容易引起生产秩序紊乱,造成整个生产线的损失。

一般来说,影响车载电子产品质量的五因素大致为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环境因素、生产工艺及其方法和生产材料。要实现对车载电子产品生产的管理,需要从这五要素着手,进而实现对生产工艺的质量控制管理和生产工序的质量控制管理。具体方法可参照以下若干建议:

2.1 加强工艺基础建设

行内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还有一句话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器”也好、“刀”也好,从工艺专业的角度看,应该是指工艺设备、工艺装备或成套生产线等,这些都属工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不少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和先进技术,这无疑加强了我国相关企业的工艺基础,提高了工艺、技术水平,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但如何充分发挥这些先进技术成果的作用,还需我们做“消化吸收”的工作,需要在工艺基础建设方面合理投入,扎实工作,认认真真地把基础夯实。

2.2 重视工艺管理和工艺技术人才的使用和培养

人才战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是高层次的、全局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所述的仅局限于车载工艺管理和车载工艺技术人才的使用和培养问题。

(1)汽车企业着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通过引进吸纳、人力培养、放手使用等措施,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工艺队伍;

(2)从事工艺工作的各类人才,不论是管理人才还是技术人才,都要不断地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不断地了解和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开拓创新,提高业务素质;

(3)通过集中学习或短期培训等方式,学习、掌握和运用先进的高科技工具和手段,开拓创新,更新知识结构,强化实操技能,提高工作能力;

(4)工艺人才不仅要迅速完成由传统工艺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变,而且要勇敢地面对由此而引起的工艺路线的变革所带来的各种难题。为此,工艺人才仅局限于上艺领域的技术和管理体系是不够的,还应熟悉其它管理体系的运作,如物流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等。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推荐“PDCA”方法进行过程控制。在工艺管理体系中也可采用“PDCA”方法。

生产过后,还要进行电子产品的检验。一般而言,现在的技术主要是通过电波暗室进行检验,能够分析几乎所有的在80MHz到18GHz的射频频率范围内的电子产品的抗扰度特性,并且这一检测还是针对包括了测试产品的样品主件、产品内的线束、产品的辅助装置在内的整个系统的检测。因此,采用电波暗室法,那些射频频率范围符合要求的电子产品,基本上都能够较为科学而且系统测量出其电磁兼容性以及电磁抗干扰能力,能够为产品的生产厂商发现产品的质量问题,并且加以解决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同时,如果产品通过了检测,那么基本上也可以确定产品在80MHz到18GHz的射频频率范围内的电磁兼容性以及电磁抗干扰能力没有任何问题,可以正式投人量产。现在大多数蜂窝电话采用的无线技术是时分多址(TDMA),这种复用技术以Z17Hz的频率对高频载波进行通/断脉冲调制。容易受到RF干扰的IC会对该载波信号进行解调,再生出217Hz及其偕波成分的信号。由于这些频谱成分的绝大多数都落人音频范围,因此它们会产生不想要的听得见的“嗡嗡”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