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化金融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07亚洲信息及通信技术展览会将于2007年10月10~1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携手两大工业展同台亮相,精彩盛况,不容错过!我们将带您领略电子商务、个人数码体验;联同动力传动技术和物流技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电子商务主题电子金融及安全展区
目前,全球发达国家大约有85%的主要银行已经建有自己的业务网站,中国银行界实现银行机构信息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开拓数字化、网络化的电子金融业务,已经成为国内金融界发展的战略重点。今年由展会主办方与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以及国家八六三信息安全基地共同主办的电子金融及安全展区将集中展示信息技术企业针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业务的安全、服务、应用等解决方案。
同时,主题为“电子金融业务的创新及安全保障”的“2007亚洲电子金融及信息安全高峰论坛(上海)也将在展会期间举办。上海市网络与安全协调小组办公室、上海市科委、上海市金融办和行业领军企业将共同探讨电子金融政策与市场的发展。
制造业信息化展区
“十―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正式启动,是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作新的里程碑。亚洲ceBIT将全力推动科技对制造业的提升作用。今年,亚洲ceBIT展会将连同汉诺威在华的两大工业展―2007亚洲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展览会和2007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同期举办。届时2000多家的工业企业参展商和近50000名的制造业专业观众将关注专为制造业信息化而设置的展区,并从中寻求企业管理的最佳解决方案。展会将为信息化技术和设备供应商提供与大量实际用户的洽谈机会。展会期间,为深化信息交流主办方更推出“中国制造业管理信息化创新论坛”。
数字生活主题通信新媒体展区
2006年通信新媒体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从整体产业来看,新媒体的出现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数字广播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的成果。新媒体的出现将引发数字家庭、通信、传统媒体等众多相关产业的变革和融合,如今,voIP、IPTV数字电视、P2P视频和手机电视等是现在最被人们注视的新媒体产业。
今年,亚洲ceBIT将携手上海文广集团和流媒体世界,聚焦这些产业的发展和趋势,进行全面研讨和展示。并邀请来自行业内资深的企业一同参与活动,为企业及公众提供最佳的展示和沟通平台。
电脑及其周边配件展区
电脑现在是数字生活最重要的设备,随着其应用的发展,消费者对设备也有更大的关注、要求、和投入。
小熊在线是目前最为活跃的电脑设备专业网站之一。10月将与展会主办方一同就电脑设备及其周边配件展区举办丰富多样的活动,以专业的角度,用最炫的方法诠释出电脑的无限拓展空间。
机器人技术展区
文化产业的宏观环境
《环球财经》:首先您如何看待文化体制改革这些年来的成效?请您谈谈现行文化管理体制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利弊。
陈少峰:现在中国的文化改革搭建了一个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双轨平台。原来一些产业和事业不分的部分已经理清了,所以目前基本上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内的事业企业机构在内的经济包括一部分经营性的转到产业方面,大体的格局已经基本上确立起来了。文化产业这几年发展速度也很快,特别是现在国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包括民营企业和国有文化企业这方面都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还是多头管理,管文化领域的部门很多,结果整个产业链或者资源的整合方面现在存在一些问题,即打造一个产业链或者资源整合的时候管理体制不太顺畅。另一个问题就是财政政策,国家下一步可能会制定一个全国性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两个问题是主要的,需要多去推动和发展。
《环球财经》:说到税收这个财政政策,那么您对金融支持文化产业这方面的力度和手段有何看法?
陈少峰:金融方面,首先政府出台了一些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这使得金融行业支持文化产业已经基本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过因为金融本身涉及到一个整体的金融环境问题,所以具体的金融政策现在还没有出台,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金融产品还存在控制风险的问题,文化产业的风险比较大,高风险高收益,所以金融进入的时候还涉及到一个控制的问题。
创新与积累
《环球财经》:我们知道现在一些地方的文化产业是在“啃老”,强行贴近一些历史掌故,进入了一个死循环,您认为文化如何接地气?
陈少峰:经济资源是直接可用的资源,文化本身,尤其历史文化本身只是观念上的一种资源,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这些遗存的历史文化,要真正转化成文化产业的资源,核心还是需要人的创造性,所以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都特别重视一个概念叫“发挥全民族的创造力”,这一点确实是特别重要。换句话说,我们以前可能更偏向于历史文化的传统和传承,现在应该发挥文化创造力,包括推动创造环境的建设等等,而不是停留在历史的想象当中。
《环球财经》:现在很多地方大量兴建文化产业聚集园,您认为这些产业园区应怎样提升产值?
陈少峰:这个问题有两个关键,一是文化产业园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最好这个文化产业园本身能够形成一个产业链,他不能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会比较好。另一个是文化产业园在建设上,政府和企业要对接,因为很多企业他只是把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幌子,实际上是在做房地产开发,这样问题就比较麻烦了。
《环球财经》:您说文化企业其实比别的行业的企业更加需要重视企业整体价值和持续的能力积累,皮克斯动画电影公司的成功就是范例。能和我们具体谈谈他对中国的动漫、电影产业有何借鉴之处吗?
陈少峰:像皮克斯这样的动画电影公司,在前期阶段、做动画电影之前做了很长时间的积累,而且把最好的人才都笼络在一起。先做一些动画的小短片,最后再做成一个长片,这个过程花了10年。这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包括人才的积累,对动画本质理解的积累,还包括公司各方面能力的培育,需要有一个过程。其实从皮克斯的例子给我们一个启发,就是做文化产业不能急功近利。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趋势
《环球财经》:您能跟我们谈谈当今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要趋势吗?中国目前这方面还有哪些问题?
陈少锋:首先来说整体的趋势。第一个趋势是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出现了双驱动、双提升。文化和科技本身总体构成了一种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驱动力。第二,文化本身可以提升科技,科技可以提升文化。第三,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商业模式,一般来说有技术很高的经济价值。如果一家文化加科技的公司,在同等的盈利水平下,其市值要比别的公司大很多。第四,文化产业领域的文化和科技融合是以数字化技术为主,我称之为数字文化产业。中国移动的收入有一部分来自于数字化的文化产业内容,中国移动还是最大的音乐公司,也是中国最大的下载文化内容的企业。中国现在市值比较高的公司,比如百度、腾讯的市值都超过时代华纳公司。这些都是以数字文化产业为核心的企业。这种公司代表着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
数字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成为了文化科技融合的核心,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有关的这些信息技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很大的平台。这种平台一方面要拉动海量的内容,另一个方面企业如果成功的话他的附加价值会很高。而且现在年轻人跟数字文化产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他们代表着一种主流的消费,这也会驱动这个数字产业更快地发展。所以我们现在传统的产业受到数字文化产业的冲击越来越厉害。
我们国家今天面临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我们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好,但是我们的软实力方面非常弱。中国人现在只赚中国人的钱,在软实力方面遇到非常大的挑战,这是最大的一个弱点。从商业盈利角度讲肯定是赚钱,但软实力提升太慢,无法并驾齐驱,这就显得过于商业化,软实力不配套。这是目前最大的挑战。
《环球财经》:您一直认为,中国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娱乐产业,那么像图书出版这类行业该如何发展?纸媒是否已成夕阳产业?
陈少峰:图书出版现在的消费核心有两个,一个是为了精神的愉悦,这也是娱乐产业一部分;另一部分是教学。当然图书这个领域因为涉及到一些比较严肃的主题,所以有一部分娱乐性不是很强,但还是以娱乐为主。比如像《哈利·波特》为什么那么受欢迎,就是因为娱乐性强,多数人看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娱乐,像教材方面,国外不像国内占的比重那么大。
接下来纸媒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这个现象国外如美国已经很突出了。当然国内不同的区域的情况也不平衡,信息化程度越高的地方,传统的纸质媒体受到的冲击就越厉害。这是一个趋势,另外一个趋势就是全国很多民营书店都倒闭了,传统的图书销售在下降。传统图书一方面库存很大,另一方面总体的利润都在下降,营业额也在下降。教材将来也有可能被电子教材所取代,国内有好多地方都在探索,所以纸质媒体与传统的图书都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环球财经》:娱乐产业的核心消费者是35岁以下的青少年,这些人有什么特征?娱乐产业如何迎合这些消费群体?另外如何吸引35岁以上人群的文化消费?如何开拓市场?
陈少峰:青少年成为数字娱乐主流消费者,主要是35岁以下的青少年。他们围绕着英特网和移动互联网进行内容消费和娱乐体验。他们既是消费者又是创作者,还是活动的主宰者,他们成为网络阅读、互动和体验消费的主体。中国40岁以上的人数字消费却在递减。
青少年也是电子产品消费和付费下载的主体。数字消费的时代,是技术加时尚才构成了电子产业的潮流。中国对于时尚电子产品的消费已经变成了新的潮流。青少年喜欢的东西正好是数字文化产业多数能够表达的。他们喜欢节奏更快、娱乐性、体验感更强、明星在场,明星出的更多、更大,以及互动性的体验等等。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青少年的消费活动促进了企业今后必须要选择新的产品战略,或者对于自己的商业模式进行重新的定位和思考。
中国社会中35岁以上的人可能应酬比较多,他们也有一些娱乐,但是偏向于应酬型的比较多。年轻人更偏向于市场消费型,这是两种不同的角度。
在中国这恐怕不是一个引导的问题,应该是创造出这种产品,就能够实现这种消费的促进。就像电影一样,电影做得越好,肯定消费越多。中国目前适合中老年人的文化消费可能面临着一个转型,比如在数字化之后,传统的如读报这类方式都会发生很多的变化,所以他们要适应这种变化。我比较推崇内容为王,生产方要提供各种丰富的、不同层级的好的东西,自然就能够具有这种消费的引导性。
品牌与营销
《环球财经》:您曾经提到,在塑造文化品牌或者娱乐品牌方面,现在的传播条件更好,但是挑战也更大。所以,像《泰囧》的成功其实也是充满了运气成分和天才努力的组合。那么将来的文化产品像电影该如何更准确地把握市场呢?
陈少峰:《泰囧》的成功是因为比较符合以青少年消费者为主导的娱乐取向,这个趋向在将来还是会作为主导潮流。从国际市场的角度来说,中国电影要走向国际就必须要去研究这个市场,国际市场上有很多规律,有一套成功的办法,这个办法并不是现在好多想搞文艺的人想的,越有文化特色搞得越好,你发现其实好莱坞的电影根本就没什么文化特色,可能是有一些讲故事的方法,有一套艺术表现手法,有一套营销的办法,但并不是像很多人所理解的。目前,好多人对电影的理解还是比较传统,不适合现在的一种格局。
我们在文化产品的塑造上要注重品牌化和延长产业链互相促进。以媒体品牌为例,新媒体和媒体产业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为产业链的完善提供了便利,产业链越长,品牌越多;品牌越多,产业链越长。出品牌效应就可以延长产业链,有明星演电视剧,收入就会更高,里面的广告植入就会更多,产业链就会延长。媒体的跨界整合可以带来资源的集约应用。中国好声音一边演出,一边利用收视平台进行全方位的推广。节目第一次表演的效果很好,后面的口碑就快速建立,一周之后所有人都在讲中国好声音,这里就有很多传播的手段。目前奥运会在网络上的转播权已经很贵了。目前的一个趋势是,一个节目要形成适用于不同平台的不同版本,都可以形成一个链条上的消费。
《环球财经》:您估计微电影、小游戏和动漫短篇等视频会不会成为今后营销的主流方式之一,那么他的具体运作模式是怎样的?
关键词:金融自由化;银行监管制度;问题;策略
金融的自由化具体包括资金价格自由化、银行业务自由化和金融市场的自由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金融领域内的自由化是逐步进行的,对于美国、英国等国家来说,其金融行业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因此在世界领域内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必然给其经济带来很大压力和复旦。金融自由化是利弊共存的,金融自由化一方面意味着市场竞争的公平化、自由化,很多财务公司都可以通过金融产品参与市场竞争,但是这也造成了银行经营管理的风险,使得银行的风险资产增加,造成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一、我国金融自由化现状概述
总的来说,金融自由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只有制定正确的策略才可以在国际经济市场的竞争中立足。就我国多年金融自由化的实践来说,在整体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金融自由化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中都有新的发展与进步。从最开始的银行体系改革到实行全面的金融机构的改革;从金融市场逐步形成与扩展到如今加入WTO,参与到国际金融自由化竞争之中。在这一过程中,我国金融市场整体上呈现稳定,但是一些问题也逐渐在世界金融市场的竞争中逐渐显现出来。
二、金融自由化背景下银行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银行监管手段落后
近些年,国际金融市场越发活跃并且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金融交易产品不断出现,银行的业务范围在不断的拓展,银行在增加收益的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风险。面对严峻的金融市场竞争,我国银行业务的监管范围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业务之中,并没有在衍生业务中形成良好的监管、控制机制。
我国在监管手段上不能够很好地利用网络技术对于金融市场进行有效的调节与控制,致使网络监管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无法从整体上把握银行的实际金融状况。我国的金融监管仍然现场检查为主,这种监管手段已经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不利于金融风险的规避,和金融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二)银行监管效率低下
目前我国银行监管主要是实行两种方式,一种方式就是现场检查,这种检查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及时发展实际问题并进行解决[1]。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现场检查并不系统和连续,对于很多项目的监管没有一个完善的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多数都是临时检查,并且没有抓住不同银行的特征进行具体项目的监管,这就使得大量的监控资源浪费严重。
除此之外,非现场也是一种重要的银行监管方式。这种方式重视的是对于银行存在风险的提前预估与判断,我国银行对于金融风险的抵抗能力本身较弱,因此需要风险的评估机制,在具体操作中,非现场监管的方式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是仍然存在着数据不准确、风险评估不到位等现象。
(三)银行监管制度不完善
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银行监管制度还有待完善。具体表现在监管制度的不系统,监管制度还没有形成一个严密、完整的体系,这就造成监管制度的漏洞,无法了解到全部的银行信息。同时也造成监管部门无法与其他部门形成一个严密的管理监督体系,无法对于银行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会造成金融政策不能够符合实际的银行状况。
三、金融自由化背景下银行监管制度的完善
(一)实现监管手段的加强
要建立网络化的监管系统,不断实现银行风险的事前预测,及时对于金融政策与计划进行调整,增强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2]。网络化的监管有利于全面了解银行信息,并且减少监管的漏洞,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有利于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提升。在进行网络监管系统建设的同时,要加强银行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的计划性,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不断实现管理手段的强化。对于银行的监管需要各个部门相互的配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各个部门要通力合作,不断实现监管方式、手段的完善。
(二)完善相关法律、监管制度
对于银行监管效果的强弱取决于于国家法律制度、监管体系是否完善和进步。我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晚,因此还没有形成较为规范、系统的监管机制。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繁荣,我国开始重视对于金融市场的管理,并且加大对于银行的监管力度,但是相关法律制度以及监管规范并没有形成,有必要制定专门的法律规范,为银行发展金融业务提供一个完善的规章制度,有利于提高我国银行在世界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使得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有一个很好的法制保障。
四、结语
银行是进行金融活动、开展金融业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金融业的发展和进步主要依赖于银行的经营管理状况,尤其是对于各大商业银行来说,开展金融业务有着一定的风险,但是金融的自由化是一个潮流,在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相观部门对于金融业的发展进行宏观的调控,促使日后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虚实结合,深化学生对网络金融的理解
当前我国金融专业学生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了解相对较少,网路金融知识存在严重不足。因此在网络金融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为深化学生对网络金融的理解,教师应当向学生讲解网络金融的基础知识,保罗货币是价值符号的本质,信用是金融的基础。进一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金融业务,通过不同类型学生之间的协调配合和优势互补,鼓励学生自主通过多种方式了解网络金融业务,深化对网络金融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己所了解到的有关网络金融的各项情况制作成课件,分别向大家介绍,针对学生讲解不完善之处,教师及时进行纠正和补充,以强化学生对网络金融知识的理解,深化学生的知识体系。
基于学生对金融业务的了解,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银行注册,成为不同等级的银行注册客户,待网上注册成功后,到银行去交验身份,以此方式令学生体会虚实的对应性,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深化学生的网络金融的理解。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设置密码的原则和及时修改原始密码的重要性,以保障个人信息安全,最大程度上防止泄密。待消除安全隐患后,学生可以在享受网络金融全天候自助服务的同时,学习网络金融的操作技巧,在深化学生对网络金融的理解方面,不失为一种高效的途径。
2 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操作能力
由于网络金融教学受到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上课时间爱你学生往往无法登陆银行网,但相关操作要求学生亲自完成,学生必须将自己的上网操作过程进行复制,制成课件后展示给其他同学。通过这一环节操作,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操作能力。因此在网络金融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应当对此种方式进行有效利用,并实现不同小组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促进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操作能力的提升,改善网络金融教学质量。
3 相互协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网络金融教学与其他教学相比,具有一定特殊性,需要学生多次出入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因此为保证学生安全,并实现优势互补,应当实行男女搭配的方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不同类型学生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尤其是在与人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女生往往占据优势,而在计算机网络操作和外出保障上,男生又具有较强的领悟能力,在对银行业务内容进行总结时,往往能够更加准确的感受到服务态度对客户的影响,从而准确把握服务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坚持热情服务、利人利己。因此在网络金融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加强教学方法创新,通过学生在活动中的相互协作,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在网络金融方面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全面提高网络金融教学质量。
4 紧随财经资讯,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金融活动往往会受到全球经济资讯以及国内经济政策的影响,因此在国际、国内出台金融政策时,应当及时关注行情变化,准确分析经济政策对金融的影响,促使学生掌握行情变化的内在规律和外在影响因素,促进学生的结合金融行情状况对国家即将出台的政策进行预估,实现事前预测与事后分析的有机结合,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全面提高网络金融教学质量。也就是说,网络金融教学方法的创新,就是要培养并锻炼学生的对财经资讯的敏感度,在自身理论体系的基础上,与实践紧密结合,依据国家政策形势预测金融走势,对经济知识进行活学活用,并深化对金融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会继续上升还是要下跌,股市、房地产价格、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将怎样变化,什么时候购买固定利率债券,什么时候购买浮动利率债券可获得更多利等。国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如何影响生产者的投资规模大小,如何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从而如何影响GDP的增长率,如何使CPI增长率上涨。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动脉,如何使经济因此而高涨,又如何使经济因此而紧缩。既学活了经济,也明白了金融的奥妙。
5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强教学设施建设和学风建设
变革旧的金融教学方法,创建新的教学方法,客观上给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要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通过进修班、研修班、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争取在几年内把所有的任课教师培训一遍,尤其是为中青年骨干教师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开阔视野,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条件。使教学实现从单纯的课堂讲授向导学式、研讨式、互动式、情景式等多元化教学转变,恰当、充分使用幻灯片、投影、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网络经济下金融教学方法的创新,必然涉及到方法创新的物质技术条件和创新方法的应用环境问题。必须结合金融教学的长远发展规划,配备必要的金融方法创新的硬件以及新教学方法使用的环境。教学设施建设要合理设计,保障新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随着教学方法的创新,随之而来的是应用环境问题。如何对方法的应用环境进行设计,以充分发挥设施功能。以金融实验室建设为例,应尊重专业教师对设施配置的意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针对目前金融教学相关软件不适应教学需求的现实,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软件的独立或联合开分。
学生们盼望教法与考试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出于对“满堂灌”和“死记硬背”的厌倦与恐惧,而对于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质与意义,思想认识上仍有差距。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意味着学习者的自由轻松,相反,学生必须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在时间精力上应有更多的投人,积极参与并与教师密切配合。所以,学校管理者、班主任、辅导员等必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端正学习者的观念和态度,进行正确的学习目标定位,激发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近两年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密集申报成为特别的景象。截至2017年6月,仅银监会21家登记在册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中,由银行控股或参股的就有18家
作为先天能够从事大类消费金融业务、具备放贷资格的主体,消费金融牌照虽可打破多项监管限制,对银行的价值稀缺性并不充分。是独立出来把它做大,还是沿着既有路线边走边看?由于业绩尚不透明清晰,没有成熟案例,银行系的入局依旧小心且谨慎
合作与开放已成为当下银行系消费金融发展的主基调。银行进军消费金融的长板在于风险控制、合规经营、客户资源、资金成本;短板在于场景和客户体验,而多元股权磨合的结果也有待观察。谁在开放合作中做得更好,谁就可能占据下一个制高点
“后房贷”时代做什么?作为传统金融巨头,银行系的一举一动仍是市场风向标。
当前经济运行中一个显而易见的发展现状是,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中,前两者近年来日渐乏力,而消费的作用则在迅速上升。2017年1-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万亿元,同步增长10.2%,远超GDP增长幅度。这一趋势映射到金融领域就是,消费金融市场开始蓬勃发展且在未来会呈现进一步增长态势。
在传统信贷增速放缓背景下,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电商等机构纷纷凭借各自的优势介入消费金融领域,消费的快速增长及需求升级与发展中的消费金融相互促进。但是相较后两者,银行距离市场远、重视晚、灵活度不足,如何披荆斩棘、破局成功,当下似乎仍没有特别完整可借鉴的模式。业务要做,但要怎么做?尤其是面对来自市场敢于刺刀见红的产业系、电商系和互金系的挑战,银行系消费金融该怎么破局?
好在日渐清晰的政策在释放积极的信号,从“校园贷”整顿、要求网贷公司银行存管到“现金贷”清理,银行的主动作为意识在被市场和监管放大。而经历三年多的野蛮生长,有观点认为,当下的消费金融正如前几年爆发的P2P迎来了发展窗口期,只是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在发展业务的同时权衡好内外部关系,成为银行系破局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银行业内的消费数据近两年也在发生剧烈变化。2016年末,我国银行业消费金融规模为5.92万亿元,同比增速23.8%,最近四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6.7%。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2016年末人均余额仅为美国的5%,不到日本的三分之一。
而不论是向内“活客”,还是向外“获客”,银行业已在纷纷“抢滩”消费金融。采访中,交通银行保守预计5年内,银行业消费金融余额将接近20万亿元。而杭州银行预计中国消费信贷规模2019年将达到41.1万亿,是2010年的5倍以上。M管测算角度和结果不同,但多家受访银行均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随着消费金融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决策层信心坚定,消费杠杆处于相对低位,中国消费金融市场都将是一个增量市场,而目前市场远远没有饱和,仍存在大量的发展空间。
持牌多为银行系
但市场辨识度有限
根据2016年年底的“中国消费金融口碑指数”显示,银行系消费金融品牌普遍持牌,但消费者对银行系的认知度和服务满意度目前比较有限,南京银行参股但以产业资本主导的苏宁消费金融排名第二,而较纯正银行系中,兴业、中银和招联三家做得相对较好。但是由于整体数据不全,多数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成立时间并不长,发展不一,无法从财务或数据上进行全面纵向、横向的比较判断,仅能从股东结构、资源禀赋、产品特点来一探究竟。
从银监会官网看,截至2017年6月底,监管层共计发放消费金融牌照21块,其中18家为商业银行控股或参股,而除了苏宁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分别为本土的产业资本苏宁云商和重庆百货控股,南京银行和重庆银行仅以参股形式,其余均以银行控股为主。
与产业系寻求新业绩增长点,通过提供信贷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以降低本身及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并提升营业利润等意愿不同,业内认为,银行系涉足消费金融领域的目的主要是完善自身消费信贷层次建设,扩大市场份额。例如2016年小额信贷余额占全行贷款总额83%的哈尔滨银行也在消费金融领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为什么单独成立消费金融公司?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认为,虽然不同银行业务的侧重点不同,但估值差距不大,原因是不同特性的业务在一个大池子中没有体现出独立价值。而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有助于在银行把细分领域做细做优,并做大做强。
《投资者报》记者发现,已有持牌公司的控股银行里有着明显的分化:一类是全国性大银行,如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包括隐身在全资子公司永隆银行背后的招商银行;一类是地方性的中小银行,如张家口银行、长沙银行、中原银行、长安银行、晋商银行、包商银行、湖北银行、成都银行;还有一批先行上市的城商行,如北京银行、杭州银行、哈尔滨银行和盛京银行。
从开业速度来看,银行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队伍增速近两年也在扩大,从2010年的3家,到2014年新增1家,2015年新增6家,2016年新增5家,再到今年上半年新增3家。据了解,一方面,江苏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上海银行、江苏吴江农商行等传统银行的消费金融公司仍在积极筹备中;另一方面,除了华夏银行未公布其他股东,海澜之家、携程旅游、海航旅游等紧贴消费场景的零售服务商也趁机参股进入消费金融行业。
“目前的情况是体量足够大的银行在积极尝试,急于占领市场,做市场的先行者,而互联网和电商企业拥有大量数据,也在往金融方向发展做渗透。此外,消费金融公司作为全国性的金融牌照,可以突破旧有银行发展的诸多限制,对区域性的银行具有一定吸引力,但步子迈得太大也有风险,且股东合作、业务模式尚无成熟验证,多数银行还在观望,大家也是边走边看。”某位资深银行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做大消费金融业务
“获客”、“活客”两手抓
不过,不管是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目前的商业银行“获客”与“活客”两手抓,不论是向内巩固加强原有的业务实力,还是向外延展寻求合作共赢,皆为消费金融而来。
可以看到,随着房贷政策收紧、资金价格上涨,曾依赖房贷的银行开始转向消费信贷领域,抢占零售业务的新市场。而不论有无成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今年以来,不少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或对原有的消费贷款产品升级,无抵押、无担保、极速放款成为标配,并积极培育新兴的信贷增长点。
在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人社部全面叫停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机构的“校园贷”服务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相继推出“校园贷”产品,与此同时,兴业银行针对零售客户推出全流程线上自助信用消费贷“兴闪贷”;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也相继做好了“信用卡”重返校园的准备。
与现有互联网校园贷相比,建设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广东省分行“金蜜蜂校园快贷”主要根据贷款条件、费用透明程度、经营方式与其区别开,主打利率低、期限灵活、可全额提现、且随借随还按天计息,还将依托“金蜜蜂”校园金融服务平台打造校园e银行,充分发挥校园e银行行长团队作用,培养校内金融专家,带动年轻客户在金融安全、防诈骗、诚信意识、契约精神和征信风险方面提升财商。
而尽管没有成立专门的消费金融公司,采访中的多家银行都表达了对消费金融业务的重视和积极的准备。按照统一管理、各负其责的思路,工商银行向记者介绍,早在2015年6月,公司已在银行卡业务部挂牌成立行业内首家个人信用消费金融中心,而今年1月推出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品牌“工银融e借”不仅价格更低,期限更长,PC、手机端操作方便而且还款灵活。而交通银行答复本报称,在加快消费信贷产品的创新,目前主要有专项分期好享贷、无抵押无担保的天使贷和小额现金分期的产品。
“消费金融公司自设立之初就被定位为银行的补充,目的是为了促进银行尚没有动力发展,因此进程缓慢的C端消费金融业务。这种业务按定义来说,就是向借款人发放以消费为目的、不包括购买房屋和汽车、上限为20万元的贷款,同时,规定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费贷款的余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倍。某种程度上,二者也有错位竞争。”上述银行人士表示。
从业务模式看,消费金融公司提品和服务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代付模式,即与商户开展合作,贷款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家,消费者获得商品或服务,并分期付款;二是现金借贷业务,即消费金融公司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现金借贷服务,资金直接发放到消费者账户。
采访中,除招联金融明确为纯线上模式,多数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表示,在重点打造线上渠道的同时,仍采取O2O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消费分期贷、综合消费贷以线下商业模式为主,线下引流、结合线上操作开展业务;数字微贷以线上商业模式为主,线上引流、结合系统自动化审批开展业务。”杭银消费金融方面表示。
摸索之路充满艰辛。2016年苏宁消费金融由于发展客户、提高品牌知名度阶段的加大促销推广投入支出而净亏损1.89亿元,亏损额同比增长207%。但付出总会有收获,据记者了解,随着用户黏性增加,使用场景丰富,大数据支撑营收有望在2017年形成初步反转。根据最新的半年报,今年上半年苏宁消费金融营业收入达1.02亿元,同比增长超136%;半年度利润总额4286.9万元,同比增长129.26%,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198%。
开放、共享、合作
场景化、数字化、移动化
有人说:消费金融领域,场景为王。18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多数由占据明确场景的公司作为重要股东,如中银消费金融中的百联集团、马上消费金融中的重庆百货和物美控股,苏宁消费金融中的苏宁云商,招联消费金融中的中国联通、兴业消费金融中的福建泉州市商业总公司,湖北消费金融中的TCL集团、武汉商联和鄂武商等。
但也有无绑定场景的公司,如包银消费金融,股东仅“三人成行”,分别是包商银行、深圳萨摩耶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百中恒投资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却无线上线下场景供应商。
不过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对此较为乐观,“天然没场景也是特点,适用各种场景也是需要核心构建的能力。”在刘鑫看来,近年来线上线下场景转换迅速,背靠巨型线上线下企业固然能够获得核心信贷资源,但也可能遭到其他同业企业的合作屏障,而金融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做好自己的事,不在场景里,也可能获得与更多场景的合作机会。“一个电商涉足金融业务,其他电商不会和你合作,因为是竞争关系;所以电商做消费金融可能被限于自己的客簟5我们是独立第三方,业务视角和输出能力,与合作方形成互补。”
为此,包银金融将自己定位为“在线生活的消费金融服务商”,力争在线上线下的融合中无缝衔接,从而实现业务的场景化、数字化和移动化。而从这个意义讲,多数未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的银行也在做着类似的事情。
关键词:矿山机电 现状 发展趋势
0 引言
矿山机电属于重机装备,是为我国煤炭工业服务的,是我国机电工业中的重要分支之一。一直以来,矿山机电作为现代煤矿企业生产运行的系统平台,主要通过严格的制度管理和技术保障,来更有效地提高生产率和生产系数,使对环境污染程度降低,同时实现节能减排,大幅压缩生产成本,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使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显著地提高,促进现代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说,矿业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基础工业实力和工业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对矿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是通过矿山机电来实现的。所以矿山机电发展的先进性和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由此可见,矿山机电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1 我国矿山机电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目前我国矿山机电的现状 我国的矿山机电行业起步比较晚,上世纪50年代才开始逐步形成。进入到上世纪80年代,矿山机电发展速度开始加快,在“六五”、“七五”、“八五”期间,矿山机电的发展速度尤为迅速,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4.6%,而1992年、1993年的增长率更达到了38.6%和49.3%,品种的满足率也达到了80%以上。矿山机电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对矿业资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从而导致了矿山机电业的需求量大增;二是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通过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矿山机电的可靠性和性能都得到了大幅的提高;三是国家对矿山机电的研发加大了资金投入,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四是各所高校和研究所加大了人才的引进力度,从而对矿山机电的研究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虽然我国的矿山机电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1.2 矿山机电业存在的问题
1.2.1 产品的性能不高、质量、可靠性较差。虽然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但由于对技术的吸收程度不一,所以短时间内不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从而导致市场上的矿山机电产品的供应量不够。国外的矿山机电中普遍采用微电子技术,实现了一体化,同时实现了产品的安全、节能、动力与传动系统等工况的最佳匹配,提高了对产品运行的监测和自动调控能力。而我国在这方面刚刚起步,水平不高,质量也不稳定。
1.2.2 产品的品种规格不全。我国的矿山机电产品的品种规格不全,我国所生产的产品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型的,而小型和大型产品不多。随着大型的矿山项目的投入生产,大型的矿山机电设备的需求量就加大,而我国的大型矿山机电设备很多还依赖于进口。
1.2.3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矿业资源的需求量也增大了,必然对矿山机电的需求量大增,因此我国将是矿山机电业的最大市场之一。我国的矿山机电产品的价格相对比较弱,但中国加入WTO后的相关的进口税率降低了,因此矿山机电设备的进口价格与国产价格的差距缩小了,从而对我国矿山机电业的市场形成了较大的冲击。与此同时,我国矿山机电产品性能不高、技术水平和质量较差,售后服务水平跟不上等因素,都对我国的矿山机电的市场竞争力产生较大的影响。
1.2.4 企业规模小,缺少管理型人才。目前,我国多数企业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制度,管理体制上也存在许多的弊端,许多经营者墨守成规,缺少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管理人才和运作机制。尤其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竞争机制转换以及国家对金融政策的变化,我国的矿山机电业从1996年以来,渐渐地步入了低谷。主要体现在市场的需求不旺、任务不足、资金紧张、效益下滑明显,出现了全行业亏损,造成了矿山机电业元气大伤,一些生产企业更是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2 未来我国矿山机电业的发展趋势
2.1 提高企业经济规模,走专业化生产道路 企业要加大改革力度,建立健全的企业运行体制,按照国际惯例和规范来组织生产和销售。企业间可以加大合作,或者组合成若干个企业集团,从而形成一定规模经济,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对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要尽快调整产品方向或者调整专业结构。
2.2 增加产品的产量,开拓国内市场,促进出口 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对能源的消耗很大,因此矿山机电在我国仍然会有很大的市场。所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努力增加产品的产量,开拓国内市场,尽量促进出口。
2.3 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 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可靠性是产品的生命线,提高产品的质量是振兴我国矿山机电业的根本。因此,我们要着重抓好产品专业化生产和质量,重点扶持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大型企业集团内部面向全行业的专业化生产点,加快形成各个生产点间的密切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生产格局。
2.4 设计手段和方法的变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传统的产品设计方法已被社会逐渐淘汰,更多的现代高科技创新设计手段和技术被人们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的提高上,这是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发展趋势。现有的数字化技术、并行设计、虚拟设计、网络化设计为矿山机电产品的创新型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合理有效的对这些设计方法组合运用,不仅使产品的设计成本大大降低,同时也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从而使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提高。
2.5 产品开发模式的变革
2.5.1 实现数字化制造。在新世纪数字化的时代,矿山机电产品需要不断更新,这就要求制造技术跟上时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对产品的设计与制造过程的数字化理论与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实现在高度交互、仿真的虚拟现实环境中进行新的虚拟设计、虚拟制造和网络制造、模拟仿真、虚拟测试等。
2.5.2 可重构制造系统。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制造系统及其企业不仅要灵活多变同时要具有可重组性才可以适应期发展。可重组产品的制造系统的体系结构及优化设计理论、柔性制造单元及可重组制造系统的随机动态规划、可重组制造系统的工艺及装备研发等都是在今后要解决的至关重要科学技术问题。
2.5.3 矿山机电产品的快速响应制造。矿山机电产品的快速响应制造、绿色制造和超精密工程在21世纪对加工工艺和装备提出了新的要求,精确成形技术和计算机的模拟仿真是现代成形技术两个最突出的发展方向。
2.6 加强科技能力,提高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 集中优势力量建设好大型企业集团的技术研发中心,努力提高大中型企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能力,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同时调动科研所、高等院校等该行业内的科技力量和人才资源,与市场相结合,满足生产的需要,进行创新科技的攻关和产品的开发。今后的创新技术来源要逐步由国外引进转向国内为主,在掌握已引进新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地自主开发和创新,紧随世界矿山机电业的发展趋势,最大程度上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3 结语
随着“十二五”的到来,我国矿山机电设备的研发面临巨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在开发矿业资源过程中,矿山机电业仍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才能支撑我国矿业经济发展和实现矿山生产现代化。所以我们从事矿业设备研究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要跟上时展的步伐,不断发掘个人的创新潜能,提高自身水平,同时在矿山机电设备研发中封信设计理念,不断将新的技术引入其中,从而使矿山机电产品开发的模式发生革命性变化,促进我国矿山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饶绮麟.21世纪矿山机械的研究和开发[J].矿冶,2003,12(3):1-4.
[2]金中,潘庆丰.我国加入WTO后矿山机械的发展趋[J].煤矿机械,2002(9):1-2.
关键词:大数据;经济金融;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9)-0089-05
IBM执行总裁罗睿兰认为,“数据将成为一切行业当中决定胜负的根本因素,最终数据将成为人类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麦肯锡给“大数据”的定义是:大小超出常规的数据库工具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亚马逊的“大数据”定义:任何超过了一台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数据量;维基百科的“大数据”定义:“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大数据”定义:“由科学仪器、传感设备、互联网交易、电子邮件、音视频软件、网络点击流等多种数据源生成的大规模,多元化、复杂、长期的分布式数据集”。“大数据”的显著特点是大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快速化(Velocity)及由此产生的价值(Value)。“大数据”提供给人们新的观察世界方法,并用数据化思维和先进的处理技术去探索海量数据之间的关系。
一、构建“大数据”是人民银行经济预测和金融统计的现实需要
受“大数据”驱动,依托信息共享、高度集成的数据仓库、先进的数据挖掘分析模型,“大数据”将改变人民银行宏观调控、管理与决策的方式与方法。
(一)构建“大数据”,强化人民银行宏观调控管理的智能化。人民银行“大数据”实施后,人民银行业务将从传统的手工处理向全信息化处理转变,业务基础工作重心将从手工或半手工采集数据转换到灵活运用人民银行“大数据”,依托对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聚类和清洗,优化人民银行综合管理模块数据自动采集功能,实施宏观预测分析,对社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实时掌控全国经济金融变化动态,实现人民银行宏观调控的智能化处理。
(二)构建“大数据”,夯实人民银行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的坚实基础。随着人民银行各类数据处理、管理和交换进一步集中,经济金融数据共享渠道的进一步畅通,“大数据”的统一性和完整度将出现质的变化,人民银行将成为国家调控、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等部门数据的枢纽。充分挖掘和运用人民银行“大数据”,为我国经济金融政策的制定、执行、监测、决策和实施,提供快捷、全面的数据支撑和信息支持。
(三)构建“大数据”,有利于人民银行及时掌控、跟踪金融风险。通过深度挖掘人民银行业务数据,建立和完善人民银行现场和非现场监管模型,实施人民银行调控手段的规范化管理,动态跟踪、管理资金流的异常监测,实现人民银行风险控制、内部业务风险控制、外部业务监督管理的智能化处理。
二、人民银行初步具备建立“大数据”的基本条件
人民银行数据是指人民银行在履职过程中所获取的具有分析、研究、决策等功用和价值的数据,包括调查统计、货币信贷、征信管理、财务会计、国库等结构化数据,以及人民银行经过积累的统计、货币分析资料库、图表、文字资料、影音视频文件等非结构化数据。
(一)建立了较为全面的金融业综合统计监测体系。经过多年探索,人民银行目前已构建了包括货币供应量统计、信贷收支统计、现金收支统计、对外金融统计、金融市场统计、人民银行专项调查统计(企业商品价格指数、景气调查指数)和资金流量统计等金融业综合统计监测体系,为人民银行宏观调控服务,着力提高货币政策针对性、灵活性,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2014年12月,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与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检查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8家单位签署信息采集合作文件,标志着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在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方面迈出新步伐,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二)建立了规模较大的人民银行数据库。一是建立了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截至2013年末,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近8.4 亿自然人和1919.3 万户企业及其他组织的信息; 个人、企业信息全年查询量分别达3.5 亿次和1.04 亿次;全国累计补充完善小微企业信息近243 万户,累计已有35 万户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贷款余额72318.90 亿元;全国共为1.51 亿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对10143万农户进行了信用评定,贷款余额2万亿元。二是建立了国库数据库。国库数据汇集了各级政府财务数据和各级国库管理数据,包括各类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以“3T”系统[指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TCBS)、国库信息处理系统(TIPS)、国库管理信息系统(TMIS) 三大系统]为核心的现代化国库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基本形成。2013年,全国通过TIPS成功处理各类业务20798.5万笔,金额136911.25亿元,通过TCBS办理收入业务38070万笔,金额109574亿元;办理实拨资金支出业务621万笔,金额118694亿元;办理退库业务153万笔。2013年国库系统共办理国库收支41.18 万亿元,2013年11 月,国库管理基础信息模块在全国正式上线,国债管理模块与38 家储蓄国债承销机构正式联通。
(三)金融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0年,人民银行推出《银行业标准体系框架》,《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2 0 1 0版)等1 4项金融行业标准;《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规定》,建设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中国首个金融机构名录库,囊括23万多家金融机构信息。2011年3月,人民银行颁布《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启动我国银行磁条卡向IC卡迁移战略。2012年《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PBOC3.0),组织建设国家金融IC卡安全检测中心。先后《证券、期货、保险、印制、银行业标准体系》;修订《人民银行信息安全综合规范(2013 版)》,《金融机构代码证管理办法(试行)》。2014年8月,人民银行《统计数据与元数据交换(SDMX)》标准,规范了我国金融统计信息的处理、交换和对外流程等内容。2014年11月,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用户管理规范》和《征信机构信息安全规范》。
(四)人民银行数据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通过分析研究存贷款及其变动对货币政策产生的影响,对货币政策进行适时适度调整。财政部等部门从人民银行提取数据并加以利用,也会影响其宏观决策的变化。地方政府通过使用国库部门提供的预算收支数据,加强对预算收支情况、地方财政投入等各种管理工作。
三、制约人民银行“大数据”构建的主要因素
当前,存在一些技术、法规因素制约了人民银行“大数据”的建立、分析和利用。
(一)技术操作层面上,数据采集和挖掘仍较为落后。1、数据采集和挖掘较为落后。与阿里巴巴等电商动态的数据采集系统相比,人民银行数据挖掘和采集方式仍较为落后,数据录入处于原始状态。人民银行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利用好系统数据,系统利用率大概不到20%。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企业在“大数据”处理经验、产品创新能力、市场灵活度等方面都拥有明显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人民银行更应激活利用内部的“沉睡数据”。
2、数据整理缺乏标准化设计。人民银行数据交换过程中缺乏标准化数据模型,且存在语义区别和数据源的不一致问题,不少业务处理和管理系统缺乏标准化的统一设计,直接导致“大数据”二次开发难。
3、缺乏对非结构化数据利用。人民银行档案管理制度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完整和安全作出了具体要求,人民银行数据的利用仍以报表、报告等传统方式为主,对数据的分析仍集中在结构化数据,但对图片和影音视频文件等非结构化数据尚未统一进行数字化处理和规定,缺乏多维度智能分析、展示,缺乏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能力。
(二)法律制度层面上缺乏明确的法规依据。人民银行进行“大数据”挖掘,涉及到法律制度建设、系统开发等多方面原因。
1、个人信息采集的合法性问题。《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采集。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信息除外。因此,对信息主体的通话的语音信息、营业网点或ATM机的录像信息等,这些数据信息采集如未得到信息主体允许,进一步分析开发是否合法、侵犯个人隐私尚未定论,影响了人民银银行数据采集的拓展。
2、“大数据”的基础设施和安全管理亟待加强。由于“大数据”是伴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等新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金融“大数据”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进一步增加了“大数据”的风险隐患,若处理不当可能遭受重大损失。因此,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大数据”安全技术研发、动态数据安全监控机制等亟待加强。
3、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如共享信息的名称、内容、质量、数量、更新频度、授权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共享期限、共享依据、实现进度等事项,以及信息共享相关标准规范等尚未建立。
四、国外央行“大数据”运用比较分析及借鉴
以下主要介绍“定向算法文本分析”(简称DATA)、XBRL分析框架在国外央行的运用情况,以期对我国“大数据”利用提供借鉴。
(一)欧洲央行(ECB)和美联储运用“定向算法文本分析”(简称DATA)的新方法和统计手段。在2014年11月份的报告中,欧洲央行描述了基于“大数据”的经济预测方法。DATA是基于文本数据集内的特定术语搜索,该搜索是以信念叙述理论为指导。信念叙述理论不仅表面上关注人们对经济的感性预期,如“积极/消极”,“乐观/悲观”等,而且深入分析经济决策背后隐藏的人类情感,包括情感的性质及程度。通过采用DATA方法来直接地、透明地构造情感转移的相关性指标,评估这种相关性是否显著。如将相对情感指标(BROKER)定义为一个月之内兴奋类关键词和焦虑类关键词出现的频率之差,这个差值除以文本中的总字数即是标准化后的指标。密歇根信心指数(MCI)主要用于衡量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意愿。指数以至少500次电话采访,询问大约50个问题,为期两周的调查数据为基础构成。指数每月两次,其中初步数据在每月第二个周五,最终结果在每月第四个周五。研究表明,初步指数和最终指数间高度相关,因此,关键是预测T+1时点初步指数较T时点最终指数的变化,这个变化值用DIFFPRELIM来表示。
按照“大数据”预测方法,DIFFBROKER对DIFFPRELIM的回归。DIFFPRELIM=初步指数(T+1)-最终指数(T),DIFFBROKER=BROKER(T)-BROKER(T-1),T为2010年7月到2012年3月中的任意某月。将两者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得到2012年5月的密歇根指数预测值,如此逐月推进重复此项运算,直到估计出2013年7月的指数。从2012年5月到2013年7月期间的预测结果看,运用基于“大数据”的DATA,对代表消费者信心减去其焦虑的净水平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文本分析,对这15个月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预测准确的有12个月。继续用“大数据”方法来预测更远期的MCI值,结果显示即使预测4个月后的情况,BROKER数据仍然显示出预测功能。就预测的正确性而言,预测期为2期时,15个月中有11较准确;预测期为3期时,15个月中有8个较准确;而预测期为4期时,有7个月较准确。
(二)XBRL分析框架在国外央行运用概况。XBRL是“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的缩写,意为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主要用于商业和财务信息的定义和交换,让在不同系统间共享数据成为可能,被设计成能够适应最复杂的金融报告形式。
XBRL在日本央行的运用。日本央行从2003年中期起开展XBRL试验。2006年2月,日本的金融服务公司每月使用XBRL向日本央行报送数据。日本央行认为,每月使用XBRL报送资产负债表大大减轻数据验证等工作负担。XBRL简化了报送流程,特别是能够通过提交前的验证功能发现报告中的问题。
2、XBRL在南美央行的运用。巴西央行积极研究XBRL(巴西资产负债表注册项目的一部分)的应用。2008年10月,阿根廷央行担当建立XBRL阿根廷临时地区组织的组织者,并向XBRL国际组织申请直属成员资格。阿根廷央行实施资产负债表注册项目,该项目主要是根据公司规模、市场知名度等标准分阶段实现财务报送的XBRL化,主要目标是对阿根廷各类公司进行清晰的信用评级。
3、XBRL在西班牙央行的运用。西班牙政府了JUS/206/2009号法令后,XBRL已成为西班牙年度数字化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每年,2,743个实体向西班牙央行报送109,554份XBRL报告,XBRL技术的引入实现了数据验证的自动化,提高了数据质量。同时,可以通过对内容严格定义来控制风险。西班牙央行的职责之一是收集、处理和保存西班牙非金融性公司的财务信息,增加对西班牙各分支行业的了解;收集本国金融机构信息,履行其监管国内银行业体系;收集统计数据,向欧洲央行(ECB)报送所有公司数据的职责。西班牙央行正在推进XBRL应用扩展计划,在偿付能力信息、财务报表、互保、外币兑换处和评估公司中增加运用这些公式。
(三)快速预判宏观经济形势。英国央行以前通过统计部门的房地产销售数据、就业数据等,判断房地产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变动趋势,但统计部门的数据一般有数日乃至数周的时滞,不利于对形势的快速判断。目前英国央行现已运用“大数据”对英国房地产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趋势作出快速判断,通过对一些网络搜索关键词的监控,如“按揭”“房价”“职位”等,获取最新的经济运行情况,分析预测客户及交易对手行为。加拿大央行利用“大数据”分析并跟踪宏观经济的变化。
五、相关建议
欧洲等国外央行的探索表明,“大数据”在经济预测和金融统计等领域的应用具有良好效果。应积极借鉴国外经验,探索人民银行利用“大数据”进行经济预测和金融统计。
(一)适应“大数据”要求,规划人民银行“大数据”战略的顶层设计。一是建立“大数据”研究机构。在总行层面设置专门研究“大数据”机构,建立数据管理决策机制和内部协调机制,制定“大数据”工作规划,形成管理数据、使用数据和推广数据的有效工作机制。二是明确“大数据”发展重点。规划明确“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重点、空间布局和保障措施,推动和改善与“大数据”相关的收集、储存和分析工具及技术,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加大对基础研究的“大数据”获取方式、组织与管理、关联与发现、分析与可视化等方面的研究。三是以数据分析技术为核心。加快非结构化数据处理技术、非关系型数据库管理技术、可视化技术等基础技术研发,并推动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加强网页搜索技术、知识计算(搜索)技术、知识库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并与数据处理技术相结合,为提高人民银行金融调控能力提供技术支持。四是构建覆盖从数据访问、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隔离到数据销毁各环节的云端数据安全框架。建立“大数据”隐私保护制度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严密维护信息安全(包括滥用、篡改、损坏、窃取、失泄密等)。
(二)结合人民银行履职特点,科学构建人民银行数据库。借鉴“大数据”理论,建立以总行为中心、分支机构为补充的分布式数据库(见图1),人民银行数据库实行总行统一规划建模,分级管理推进,上下协调一致;本级业务数据由中心统一分发,非业务数据逐级上传,借助人民银行内网“云计算”1技术,提升数据流转、计算分析能力;运用“雾计算”2技术,对人民银行敏感数据进行保护,甄别、控制窃取和滥用数据行为,确保人民银行数据安全。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结构由经济金融数据库,分析、预测模型库和分析、预测体系三部分组成。运用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经济金融活动进行分类、量化、数据收集和整理及进行描述和分析,反映经济金融活动规律,为经济金融制度的设计和理论研究以及金融调控机制的实施提供客观和科学的依据。
(三)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构建人民银行“大数据”平台。建立与银行、保险、证券等监管机构以及国家统计局、电商、数据公司、互联网平台企业等合作机制,构建共享数据库和信息共享机制。同时,将金融宏观调控与移动网络、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融合,提高内外部数据信息的整合能力。构建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大数据”平台,建立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的信息化基础架构,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采集金融经营管理数据,建立标准化、系统性的数据体系,搭建“大数据”平台,为金融业发展和监管提供基础性的网络支持和信息服务。
(四)借鉴欧洲等央行经验,构建人民银行“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借鉴欧洲等央行经验,改进和优化统计范围、工具分类、部门分类、信息披露、数据质量控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金融统计体系。尝试建立人民银行决策知识库和预测、分析模型。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出的一些关键性指标,构建前瞻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DSGE)的宏观计量模型,对未来一个时期可能发生的经济金融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升人民银行宏观预测能力和运作效率,为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决策参考。
(五)探索挖掘数据结构新方式,建立和完善人民银行“大数据”挖掘与应用体系。结合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等职责需要,积极探索挖掘和利用数据结构新方式,如可将传统的银行家调查问卷改变为对银行家情绪的搜集,利用DATA预测银行业机构运营情况。围绕深化经济金融改革、金融宏观调控等需求,统筹好历史数据和当前采集数据的关系,充分挖掘历史数据的潜在价值,并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提升分析现实数据的能力,形成具有人民银行特色的数据挖掘与应用体系,推动人民银行数据利用向智能化迈进。
【关键词】市场经济产品定价决策
一、企业产品定价的目标
在市场经济中,定价的目标主要有以下一些:其一,利润目标,即在企业所能掌握的市场信息和需求预测的基础上,按照已达到的成本水平,适当定价,以追求所能得到的最大利润。其二,市场份额,有些企业的定价目标是大幅度增加销售量,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此,需制定相当低的价格,不惜放弃目前的利润水平,甚至不顾目前的生产成本。其三,促销目标,以增加产品的销售额作为定价目标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些企业的定价目标是增加整条产品线的销售额,而不是被定价产品本身的利润或者市场份额;另一种是当企业的联合成本、间接成本等复杂因索,无法测算出成本函数时,就以获得最大销售收入代替最大利润作为定价标。其四,市场目削价标,这是一种新产品的定价目标,即企业定出尽可能高的价格,争取在新产品上市的初期就取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一旦销售下降时就有充分的余地主动逐步削价。
二、影响产品定价的因素
影响产品定价的因素很多,有企业内部因素,也有企业外部因素;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概括起来,大体上可以有产品成本、市场需求、竞争因素和政策因素四个方面。产品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决定价格的因素。从理论上来讲,影响产品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商品价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以货币表现的商品价格将随之上升;反之,价格下跌。二是货币价值与货币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价值下降,商品价格就上涨;反之,价格下跌。三是供求关系,供不应求,产品价格上升;反之,价格下降。在短期内,我们可以将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视为不变,这时,影响商品实际定价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成本与销售量影响
理论告诉人们,商品的价值是构成价格的基础。商品的价值由C+V+M构成。C+V是在生产过程中物化劳动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创造的价值。M是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显然,对企业的定价来说,成本是一个关键因素。企业产品定价以成本为最低界限,产品价格只有高于成本,企业才能补偿生产上的耗费,从而获得一定盈利。但这并不排斥在一段时期个别产品价格低于成本。产品成本是定价的最低经济界限。按量本利盈亏分析法。一定时期内总的价格水平必须超过盈亏平衡点的产销数量,这时候才有利润。只有在市场情况恶劣的情况下,作为短期权宜之计,可以把售价降到比变动成本稍高一点卖出。在实际工作中,产品的价格是按成本、利润来制定的。成本又可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产品的价格有时是由总成本决定的,有时又仅由变动成本决定。成本有时又分为社会平均成本和企业个别成本。就社会同类产品市场价格而言,主要的是受社会平均成本影响。在竞争很充分的情况下,企业个别成本高于或低于社会平均成本,对产品价格的影响不大。产品定价时,不应将成本孤立地对待,而应同产量、销量、资金周转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成本因素还要与影响价格的其他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2、需求关系影响
产品价格除受成本影响外,还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即受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关系的影响。当商品的市场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应高一些;当商品的市场需求小于供给时,价格应低一些。反过来,价格变动影响市场需求总量,从而影响销售量,进而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制定价格就必须了解价格变动对市场需求的影响程度。反映这种影响程度的一个指标就是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系数。
3、国家政策影响
这对产品的定价的影响表现在许多的方面。例如国家的价格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都会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定价。
4、竞争因素影响
虽然企业在现代经营活动中一般采用非价格竞争,即相对稳定的商品价格,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供服务、加强销售和推广方式来增强竞争力,但是也不能完全忽视竞争对手的价格。市场竞争也是影响价格制定的重要因素。根据竞争的程度不同,企业定价策略会有所不同。按照市场竞争程度,可以分为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三种情况。
(1)完全竞争。所谓完全竞争也称自由竞争,它是一种理想化了的极端情况。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买者和卖者都大量存在,产品都是同质的,不存在质量与功能上的差异,企业自由地选择产品生产,买卖双方能充分地获得市场情报。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不能对产品价格进行影响,只能在市场既定价格下从事生产和交易。
(2)不完全竞争。它介于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它是现实中存在的典型的市场竞争状况。不完全竞争条件下,最少有两个以上买者或卖者,少数买者或卖者对价格和交易数量起着较大的影响作用,买卖各方获得的市场信息是不充分的,它们的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它们提供的同类商品有差异,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在不完全竞争情况下,企业的定价策略有比较大的回旋余地,它既要考虑竞争对象的价格策略,也要考虑本企业定价策略对竞争态势的影响。
(3)完全垄断。它是完全竞争的反面,是指一种商品的供应完全由独家控制,形成独占市场。在完全垄断竞争情况下,交易的数量与价格由垄断者单方面决定。完全垄断在现实中也很少见。
企业的价格策略,要受到竞争状况的影响。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是竞争的两个极端,中间状况是不完全竞争。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竞争的强度对企业的价格策略有重要影响。所以,企业首先要了解竞争的强度。竞争的强度主要取决于产品制作技术的难易,是否有专利保护,供求形势以及具体的竞争格局。其次,要了解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以及竞争对手的实力。再次,还要了解、分析本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
三、市场经济下产品定价的策略
1、免费定价策略详述
(1)完全免费策略。是指数字化产品从购买、使用和售后服务所有环节都实行免费。完全免费的产品是无差异化的产品,也就是说各个网站上提供的基本相同,如果某个网站实行收费的话那么消费者必然会转向别的网站。比如新浪、网易等著名的门户网站的新闻内容,以及电子邮箱服务等就是使用的完全免费策略。浏览网站新闻、使用电子邮箱的用户不需要对网站付任何费用,他们花的成本只是连接到网络所必须的一些费用。
(2)部分免费策略。是指这类产品或服务往往可以让消费者免费使用其中一种或几种功能,但是想要能够获得产品的全部功能则必须付费购买正式产品。数字化产品所提供的付费功能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个性化的,产品的免费功能能够很好地满足顾客对某一方面的需求,但如有对其他方面的需求则要购买产品的付费功能。如腾讯公司的即时聊天软件,所有的注册用户都可以享受免费服务,以满足即时通信的需求,但为了享受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就必须付出相应费用。企业正是通过增加产品附加服务的含量来使产品差别化,这类付费的服务都是更具诱惑力的体验性增值服务能使核心产品更具个性化,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另一类是必要的,也就是说顾客要得到产品的全部功能才能让产品发挥实质性的功效,如免费的杀毒软件只能处理一些简单的病毒而对真正影响计算机的较为关键的病毒往往起不到作用,这时就要求顾客去购买正版的杀毒软件,企业提供这类产品的免费功能主要是为了扩大产品的知名度让顾客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利用免费功能来为产品做广告。
2、不完全价格差异定价策略
不完全价格差异定价就是三级价格歧视。大多数情况下,公司都很难精确计算出对于消费一定量的该公司产品,每位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费用。这是由于信息、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如果公司要取得每个用户的具体信息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收集相关资料,虽然在网络环境下这些成本已经大大减少。由于这个原因,实施价格差别化通常是不可行的。然而,公司可以通过实施不完全价格差别化,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收取小同的费用,或者是根据消费者通常购买该公司产品的数量是多还是少、划分其所属的群体,从而对相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费用。这样,如果一家公司可以找到方法将消费者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并对每个群体收取不同价格的话,该公司就会增加其利润。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093-02
一、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现状
由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在发展过程中受认识上的局限,对于金融业在农村的发展往往不够重视,和城市相比更是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农村金融服务群体的特殊性及业务空间的狭窄性,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呈现出与城市金融机构不同的特点。如相比较而言,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风险受利率波动的影响更大,农村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更为严重,受农业经济季节的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更加突出。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农村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十分突出
在经济转轨时期,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目前,信用风险依然是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突出表现在不良贷款占比高,风险暴露不充分,反弹压力大。不良贷款率是衡量金融机构风险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一个非常突出的方面在于: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不良贷款占比大,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在访谈中曾指出,2007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平均达到13.4%,远高于同期全国四家大型商业银行8.4%的不良贷款率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在农村地区经营金融业面临更大的风险。2008年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质量虽有改善,但是不良贷款率仍高于商业银行总体水平,我国商业银行总体不良贷款率为2.4%,国有商业银行平均水平2.81%,但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高达3.9%。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90%以上的利润来自于贷款的利息,在这种资产结构下,贷款质量成为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以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国有商业银行同样受到严重的不良资产问题的干扰,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农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最高。同样,农业发展银行的不良贷款情况也高于其他政策性银行。
(二)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加剧
经营风险是当前农村金融机构风险中比较隐性的一种风险。近几年来,由于企业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质量和盈利能力都出现了下降趋势。虽然各级政府已经采取一些有利措施来减少金融机构的风险,但其运营仍潜藏着较大的经营风险。其主要表现为:拆入资金比例较高,经营成本高、亏损严重,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利润率很低,甚至资不抵债等。从流动性指标来看,农业银行活期存款比重从2008年的53.60%增加到55.49%,而同期中长期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则从52.9%上升为58.2%,资产来源的短期化和资产运用的长期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从安全性指标来看,逾期贷款比重、呆滞贷款比重和呆账贷款比重都有所上升,农村金融机构的坏账风险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从效益类指标来看,农业银行2007年的税后资产利润率是0.8253%,而到了2009年税后资产利润率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至0.7318%。利润率的过低也说明了金融机构的风险正在加剧。
另外,在我国由于农民居住分散,信息封闭,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村金融机构存在“逆向信息不对称”,即相对于贷款方而言,对借款人的信贷用途比较了解,因为农村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农户经营规模小、贷款规模也比较小;相反,借款人对贷款方则缺乏了解,主要对金融政策缺乏了解,对金融知识缺乏了解,对利率变化、财务制度更缺乏了解。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就经常在贷款期限和利率上做手脚,从而增加农户和农业企业的负担。金融机构的不规范经营加重了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负担,使其还贷能力下降,这样进一步加大了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比重。这两种结果都促使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不断上升。此外,“从众效应”也会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尤其是我国不发达地区表现的更为明显。
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模式创新
(一)农村金融机构一般的风险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大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开始运用整体风险管理的思想对风险进行管理,并取得初步成效。但是由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相对缓慢、内控机制不健全、产权不清、人员素质不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对风险的管理仍然停留在比较单一的、传统的管理阶段。
第一,从风险管理的内容来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更多的是侧重于信用风险的管理,对于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仅仅是有认识,尚且谈不上统筹考虑和系统性的管理。
第二,从风险管理的部门来看,各相关部门各自独立负责管辖领域的风险,比如信贷交易部门负责信用风险的管控,并且通常采用逐案进行信用风险评估的方式;投资和财务部门负责市场风险的控制,一般具有投资技能和市场分析能力的人才能担此重任,风险控制的各部门之间缺乏相互的沟通和协调。
第三,从风险管理的工具来看,由于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历史数据保留不完整,统计口径不规范,风险管理仍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科学的计量分析,难以运用风险计量工具和模型准确计算客户的风险敞口、减值拨备、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等,对客户风险评价的准确性较差,不能将风险量化。
第四,从风险管理意识来看,由于农村金融机构体制不健全,员工素质低,风险管理还没有作为企业文化植根于员工心中,贯穿到业务拓展的全过程,风险管理理念只是停留在单一风险的层面,没有形成整体的风险管理理念,未能形成上下一致认同的风险管理文化。
(二)一般风险管理模式的弊端
在一般的风险管理模式下,农村金融机构采用一种地窖式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和控制风险,机构的相关部门以独立自主的方式来处理这些风险。一般情况下,风险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缺乏协调和沟通,经常是独立行使和运用自己的权利和分析方法。
这种风险管理模式忽视了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忽视了贷款项目在特定地区或特定国家的贷款集中度带给其他地区和部门的潜在风险;同时一般的风险管理模式过于重视信用风险,而忽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也是不明智的。市场风险因子和操作风险对金融机构的影响越来越大,若是不给予重视,会给机构带来重大的损失。另外,传统的风险管理以定性分析为主,不能从定量的角度将风险数字化,不能准确计算客户的风险敞口、减值拨备、违约损失率等,对客户风险评价的准确性较差,影响了信贷决策制定的科学性、经济资本配置的准确度等等。
可见,正是由于一般的风险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新型的风险管理模式便伴随着金融业的发展诞生了,并且被越来越多的机构所认可。
(三)新型风险管理模式的应用
由于巴塞尔协议将风险类型扩大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并提出“三个支柱”模式的银行监管体系,进一步提高了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增强了金融体系风险管理的科学性。为了遵从新巴塞尔协议的风险监管原则,国际上一些大的银行开始将银行整体风险管理模式扩大到操作风险,使原有的风险管理模式能兼顾到与操作风险的相关性,让资本要求充分考虑操作风险的影响。同时,鉴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一般风险管理的弊端,所以必须在农村金融机构实行新的风险管理模式——整体风险管理,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及新的监管要求。
新型的风险管理模式是对整个银行内各层次的业务、各种类型的风险进行的通盘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不同的风险类型、不同的客户种类、不同性质的业务风险都纳入统一的风险管理范围,并将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管理体系中,对各类风险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采取统一授信管理、资产组合管理和资产证券化、信用衍生产品等一系列全新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防范和转移各类风险。同时引进风险管理人才,重视定量分析,建立并健全机构本身的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员工的风险管理文化的灌输和培养,使员工普遍对风险管理有责任感,能够有效增强员工风险管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风险管理贯穿于业务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对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评价、风险转移、风险补偿的各个环节划清职责,分别把关,使风险落实、管理到位。
参考文献:
[1] 涂高文.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实现“三农”破题[J].企业经济,2009,(1):19-22.
[2] 梅兴保.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