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范文

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

第1篇: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范文

一、国家审计覆盖制约因素分析

(一)审计力量有限,制约了审计全覆盖的实现。随着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审计人员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审计人员无论在业务能力方面还是沟通技巧方面都需要具有较高的水平,同时还需要有包括财会、审计、法律等方面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除此之外,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被审计单位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要求审计人员还应具备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这就决定了审计人才的培养是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在我国各级审计机关中审计力量薄弱是一个普遍问题。同时国家审计队伍中总体计算机技术力量还较为薄弱,在对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审计对象审计中,需要涉及大量数据,有些甚至是海量数据,而紧靠传统审计方法很难完成审计任务,必须要采用计算机审计,通过在大数据中筛选,锁定疑点,发现线索。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更需要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审计知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审计队伍对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和数据挖掘等技术掌握的人才还较为缺乏。同时目前的国家审计项目开展中,其他审计力量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国家审计同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之间没有很好的协调配合,审计机关中没有最大限度整合内部项目资源和人力资源,这些都影响到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目标的实现。

(二)审计监督的对象众多,工作量大。《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要求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对重点部门、单位要每年审计,其他审计对象1个周期内至少审计1次,对重点地区、部门、单位以及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任期内至少审计1次,对重大政策措施、重大投资项目、重点专项资金和重大突发事件开展跟踪审计。还要求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通过审计全覆盖发现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维护财经法纪,促进廉政建设;反映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总结经济运行中好的做法和经验,注重从体制机制层面分析原因和提出建议,促进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审计机关审计力量有限,每年可以完成的审计项目是一定的,在保证完成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任期内至少审计1次,对重大政策措施、重大投资项目、重点专项资金和重大突发事件开展跟踪审计的情况下,再开展其他审计的审计力量就非常有限了,如果再保证对重点部门、单位每年审的情况下,审计机关很难再抽出人力对其他审计对象进行审计,这就使得在有限的人力情况下很难确保国家审计监督达到不留盲区和死角的全覆盖。

(三)审计信息资源不足制约了审计效率。审计中要完成好审计任务必须依赖大量的信息资源,既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规定,也包括一些如财政、工商、税收、其他相关监管等外部信息,目前审计机关虽然建立了相关法规库,但内容还不够全面,大量的信息需要靠审计人员通过网络搜索,同时审计机关同财政、工商、税收、其他相关政府部门没有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不能充分利用外部信息资源成果,这些都制约了审计效率的提高。如在对银行审计中,借款人的信息主要还是根据借款资料反映,如果能够掌握相关工商、税务以及行业监管部门相关信息将会极大的提高审计效率,便于审计及时发现疑点线索,而目前这些信息都只能依靠审计人员通过互联网搜索和被审计单位配合提供相关资料。

(四)审计手段有限、相关法律体系建设滞后制约了审计的深度和广度。审计监督“全覆盖”不能是简单的数量覆盖,不是走马观花,更要求在审计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要确保对每个项目都能够做到审深、审透。但目前审计中审计手段有限,审计资料还是主要依靠被审计单位提供,审计工作的开展与被审计单位配合程度有很大关系,例如笔者从事的金融审计工作中,很多单位将业务拓展等费用不再以票据报销的方式列支,而是以工资的形式直接发放给营销员、客户经理个人账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当事人不能积极配合说明资金使用情况的话,对这些费用支出真实性、合规性的审计将非常困难,因此加强审计“监督全覆盖”需要不断提高被审计单位依法接受审计的意识和配合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另外按照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审计监督的覆盖面逐渐要向生态、环保、自然资源等领域延伸,但目前相关法规还没有及时的建立和完善,致使对这些新领域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出现无法可依的局面。

二、开展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建议

(一)整合审计资源,注重人才培养。合理利用多方审计力量,对审计项目资源和人力资源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审计合力。一是随着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由省厅统一制定全省审计任务,按照全省一盘棋的思路对审计项目统筹管理,避免重复审计。二是实施全省上下协同作战,形成地方审计资源合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审计的要求和业务也日趋复杂,往往会涉及到多个专业,紧紧依靠单一的处室难以很好的完成审计业务,同时按照审计“全覆盖”要求,揭示体制、机制方面以及经济社会运行全局性、系统性的问题,就需要充分整合各处室、各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力量,通过制定统一的工作方案、设定统一的审计目标、实施统一的质量控制管理,整合地方审计机关资源,合理调配各级审计人员,实施全省上下协同作战,形成地方审计资源合力,提高审计效率,并从宏观和整体上对审计成果进行提炼,确保审计效用最大化。如在全国地方性政府债务审计中,各地方审计机关按照统一方案和目标协同作战,取得了较好的审计效果。三是注重复合型审计人才的培养和锻炼,审计归根结底还是需要人力去完成,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能力直接影响到了审计的最终成果,要建立全省审计人才库,制定一定的激励措施,调动审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审计队伍的传帮带,促进审计人员知识、水平、能力的不断提升,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内部审计作用,要能够有效利用内部审计的成果,促进审计效率的提升。

(二)突出审计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审计监督的对象多,工作量大,要实现审计在质和量上“全覆盖”就必须要明确审计重点,有的放矢,使有限的审计资源能够直击影响公共利益最大化和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配置最优化以及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主要环节,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监督的影响力。要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笔者认为一是可以通过开展管辖范围内的审计对象摸底调查工作,摸清审计对象底数,充分掌握审计对象的发展、变动情况,明确审计对象的审计重点和风险隐患,摸清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的管理领域内审计监督的盲区,这样既能为审计项目计划安排提供思路,同时也有利于审计机关更好的贯彻审计“全覆盖”要求。二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审计“全覆盖”要求,按照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的推进审计工作,对管理和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重点单位安排专项审计,对非重点单位可以采取自查和抽查相Y合的方式进行动态监督,同时结合科学、合理的审计频率对专项审计对象进行动态调整。三是对关系国民经济发展,民生问题和社会稳定的重点领域要紧密关注,确保审计监督在维护国家财政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促进国家相关政策措施落实中的重要作用。

第2篇: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范文

一、指导思想

在认真总结扩大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垃圾分类工作目标,以“亚青会”的举办和区划调整为契机,按照“稳步扩面、强力推进、抓住机遇、着力提质”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加大评估考核,形成工作合力,不断提升市民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二、工作目标

1、到2013年底,完成全区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70%的目标任务。

2、全面推进机关单位垃圾分类工作,区级机关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其他社会单位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70%。

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开展宣传教育

1、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各街道要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标语等宣传垃圾分类;妇联、团委等部门要将垃圾分类宣传纳入各类公益活动中,持续广泛地开展宣传、引导,营造浓厚的垃圾分类社会氛围。

2、强化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提升居民参与意识。以社区为单位,各街道定期组织开展以垃圾分类工作为主题的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社区要通过设立垃圾分类指导站、在楼道告示栏张贴宣传画、向居民发放宣传手册、利用宣传橱窗和宣传展板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全覆盖、全渗透的宣传,实现宣传活动“到单元、入楼道、进家庭”,做到居民入耳、入脑、入心。

3、推进校园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区教育局要安排各中小学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开展“垃圾分类——心泉行动”、“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将垃圾分类融入中小学、幼儿园的相关实践活动中,从小培养爱护环境、自觉分类的环保意识。

(二)强化垃圾分类知识培训

1、适时邀请市垃圾分类办公室的领导、业内专家讲课,对区垃圾分类办公室和相关部门垃圾分类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2、区垃圾分类办公室负责街道及辖区内社会单位垃圾分类工作人员的培训;

3、街道负责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社区课堂、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对分类指导员、物业管理人员、保洁人员、家政人员等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指导能力。

(三)稳步扩大分类覆盖范围

1、有序推进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根据2013年度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70%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基础资料,量化指标,按月推进,明确职责,责任到人。要充分做好垃圾分类前的宣传发动、人员培训、设施配置和分类收运等各环节的衔接工作,做到有序推进、扎实有效,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

2、积极推进社会单位的垃圾分类工作。区级机关全面推开垃圾分类工作,中小学、幼儿园、医疗机构等社会单位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社会单位垃圾分类工作模式。区机关垃圾分类工作由区政府办牵头组织。

(四)着力提高垃圾分类率

1、深化试点工作成果。在认真总结扩大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规范分类流程,优化分类模式,创新管理方式,通过经验交流会、现场会等形式扩大成果,不断探索提高垃圾分类率途径。要注重示范典型的树立,把工作推进扎实、管理得法、效果明显的街道、社区作为标杆,引导全区工作的整体推进。

2、加大垃圾分类指导力度。以街道为单位,建立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制定指导员工作制度,落实指导员分片包干工作责任机制。街道、社区干部每周不少于一次进小区监督、指导垃圾分类工作。

3、发挥物业服务企业作用。各街道要根据《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履行责任,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积极配合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物业服务企业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做好员工培训和所服务小区的居民宣传引导,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区住建(房产)局要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对物业服务企业的考评体系。

(五)深化服务保障工作

1、引导居民增强环保意识。宣传引导居民购买可降解的厨余垃圾袋,鼓励居民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垃圾容器。

2、做好垃圾分类收运工作。城洁公司、清诚露洁公司根据各自的服务保障范围和工作特点,制定收运方案,落实运输车辆,确保垃圾按规定分类收运,并接受市民和媒体监督。

3、进一步完善全区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区商务局按照市商务部门统一部署,加强回收站点的建设。

(六)完善考核机制

1、加大考核力度。依据《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市垃圾分类考核暂行办法》和《市垃圾分类检查考核标准及评分细则》,加大对各街道、夫管局、新管办垃圾分类工作的考核力度,加强对垃圾分类工作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

2、开展创建活动。根据市垃圾分类办公室制定的《垃圾分类先进社区和示范单位创建标准》,努力开展创建“垃圾分类先进社区”和“垃圾分类示范单位”活动。

3、建立激励机制。建立逐级考评机制,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小区,按照知晓率、参与率、正确投放率、减量率、回收率、厨余收集率等指标评价出分类收集工作的成绩。区、街道设立一定数量的考核奖励基金,对市检查中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好、考核督查成绩优秀的社区,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成立区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区长胡洪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孙小忠、区副巡视员蒋兆友任副组长。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妇联、区监察局、区政府办、区发改局、区住建(房产)局、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区工商分局、区环保局、区城管局、区商务局、区卫生局、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夫管局、区旅游局、交警二大队、交警三大队、各街道、新管办等单位为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区城管局局长冯尧任办公室主任,统筹负责全区垃圾分类工作;区爱卫办主任焦安宁、区城管局副局长罗勇具体分管区垃圾分类工作,协调各相关单位按照实施意见规定的职责和要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二)责任分工区委宣传部负责联系媒体,加大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力度,并对全区垃圾分类宣传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团区委负责在全区青少年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垃圾分类青少年志愿活动。区妇联协助各街道进单位、社区、家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区监察局负责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中的行政监察工作,重点加强对各责任单位履职情况的监督考核。

区政府办负责指导和帮助区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城管局协调各成员单位开展垃圾分类相关的各项工作;负责在区级机关推进垃圾分类。

区发改局负责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垃圾分类相关的配套政策。

区住建(房产)局负责指导协调物业公司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指导、督促和协调物业管理单位配合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监督、指导环境卫生管理单位、房地产管理建设单位按照标准建设(改建)环境卫生公共设施。

区教育局负责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内容并进行宣传教育工作。

区财政局负责垃圾分类工作的资金保障。

区审计局负责垃圾分类推进工作中,基础建设项目投资预算执行情况及决算的审计工作。

区工商分局负责可回收物(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坚决取缔无照经营行为。

区环保局负责有害垃圾的监督管理和收集、运输、处置工作;负责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过程进行环境污染防治监督;协同区委宣传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

区城管局负责厨余垃圾的收集、转运;负责日常垃圾分类工作监管和考评;指导和督促下属单位按要求处置垃圾。

区商务局负责可回收物的收集运输处置,对接市职能部门,负责全区再生资源回收中心的建设、管理、处置和协调等工作。

区卫生局、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区爱卫办负责协助相关部门对宾馆、酒店、机关单位院校食堂、农贸市场等饮食相关行业餐厨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管理工作。

区旅游局负责全区旅游系统垃圾分类工作。

交警二大队、交警三大队负责监督指导、协调解决垃圾分类工作中涉及行业管理问题及专用车辆的管理、运输通行等工作。

各街道、新管办、夫管局是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主体,负责制定本辖区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各街道开展垃圾分类的社区,在街道垃圾分类办公室的指导下,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发动工作;督促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按时上岗履职,引导辖区居民、驻区单位按规定要求进行垃圾分类;定期组织垃圾分类情况评比;及时上报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建立和完善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档案。

五、垃圾分类工作模式

垃圾的源头分类、分类投放和收集、运输、处置,按照宁政办发[2011]125号文件、宁政发[2013]153号文件的要求实施。六、实施步骤

2013年度垃圾分类工作分三个阶段:

1、巩固提高阶段(2013年1—5月)

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巩固40%覆盖区域的垃圾分类工作成果。同时,按照市下达2013年垃圾分类收集达到70%覆盖率的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开展工作。

2、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6月)

全面启动新增社区、小区垃圾分类的宣传发动工作,通过上门入户发放“致市民的一封信”、宣传画册、手册等材料,大力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强化居民的参与意识。要通过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展开。

3、全面实施阶段(2013年7—11月)

从2013年7月份开始,全面启动新增社区、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按照要求建设垃圾分类宣传阵地,配备垃圾分类桶等硬件设施,加强对垃圾分类指导员的业务培训,扎实有效地推进工作,确保到11月底,严格按照市下达的目标,完成垃圾分类工作任务(详见附表)。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区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垃圾分类工作例会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建立联络员和信息报送工作制度,各街道、新管办、夫管局、各相关部门要定期向区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工作进度。各街道、各相关单位要成立相应组织,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切实把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作为年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抓好、抓实、抓出实效。

(二)明确工作职责。各街道、新管办、夫管局、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要求,紧紧围绕如何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抓紧制定本单位的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三)把握工作时序。要科学统筹地安排好全年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把握好时间节点和工作时序,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第3篇: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范文

一、科学规划,以规划引领民生工程建设

省委、省政府确定实施民生工程,采纳了我们的规划先行的建设,每一项工程,都先制定规划,经过论证,报政府批准后实施,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积极会同卫生、教育、水利、财政等部门,以统一规划、分级负责,整体筹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填平补齐,深化改革、配套推进为原则,陆续编制了《安徽省乡村卫生服务机构民生工程建设规划》、《安徽省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民生工程建设规划》、《安徽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民生工程建设规划》、《安徽省农村安全饮用水民生工作建设规划》,并制订分年度的建设计划,逐年予以推进。

民生工程量大面广,涉及群众利益。在编制规划中,一是充分发挥各地积极性,注意听取他们意见。对各市县提出的建设方案,通过抽样调查核实,发现不科学的,及时反馈意见,采取二上二下的办法编制规划,并将规划草案上网公示,接受各方监督。二是注重部门协作,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对于实施好民生工程至关重要。在编制规划和年度计划时,加强与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有些规划让部门牵头,发改委做好配合工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三是注重加强资源整合。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注意各工程之间的衔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选址,统一标准,分步建设,分别实施的原则,努力推进资源整合,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加大投入,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

安徽省共实施12项民生工程,其中解决“生活难”的问题有5项,即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完善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费保障机制、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有5项,即推进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医疗救助水平、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建立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制度;解决“上学难”的问题有2项,即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

这些民生工程有些是中央决定实施的,有些是结合我省实际提出的。其中我省新增3项,将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建立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费保障机制纳入民生工程。扩大范围1项,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范围拓宽至城市学校。提前实施1项,将中央下达的至2015年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目标提前到2011年完成。提高标准3项,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30元提高到不低于260元,将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由850元提高到1200元,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标准由600元提高到720、1200和1320元。

经初步测算,“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实施12项民生工程,大约要投入资金350多亿元,除了争取国家支持一部分,市、县配套解决一部分外,主要靠省级筹集资金。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各级配套解决。民生工程建设资金,除了农村合作医疗个人承担部分外,90%以上都是由财政投入。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民生工程,规划5年需要投资12亿元,所有建设资金由政府承担,其中争取中央投入3.5亿元,省、市、县各级财政解决8.5亿元。在省、市、县承担的8.5亿元中,省级承担80%,市、县安排20%。二是广开渠道,多方筹资。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民生工程,规划5年需要投入建设资金18亿元,计划争取中央补助3.5亿元,省级财政解决3.5亿元,余下利用开行贷款解决11亿元。三是将资金合理拼盘,集中使用。按照统一规划,将中央资金、省级资金、地方资金合理拼盘,集中使用,互相补充,不搞重复建设。

三、加强管理,确保民生工程建设质量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和参与先后制订出台了《民生工程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实施意见》、《民生工程资金审计监督实施意见》及各项民生工程的资金与质量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工程建设和资金管理办法,并加强督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一是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各项民生工程,都由省政府和各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列入省政府对各市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按照审定的规划和计划,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把好项目审批立项关,没有进入规划的项目一律不批,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三是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在规划基础上,坚持先审批立项,再地质勘察和设计施工的原则。四是所有项目建设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招投标制和合同制,规范施工管理,层层落实责任。五是所有民生工程的资金使用必须按照制定的办法执行,让审计、监察部门全程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六是按照工程管理办法,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督查,加大监督力度,提高检查频次。今年,我们已对民生工程开展了二次专项督查。我委稽察部门也对中央投资的建设项目进行了稽察,保证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

四、制定政策,努力降低民生工程建设成本

为加快我民生工程建设进度,优化建设环境,降低建设成本,2007年由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了《安徽省民生工程建设若干优惠政策》。提出各地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统筹考虑民生工程建设发展的布局,预留空间,简化用地手续,优先提供建设用地,减免相关税费等扶持政策。

第4篇: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范文

一、加强思想教育,树立负重拼搏的进取意识

各级领导一定要抱着对审计事业健康发展负责、对所属部下健康发展负责的态度,认真抓好学习教育,保证制度的落实,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改善知识结构。各处(科)室每个月至少要组织2次学习教育,1次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1次审计业务学习和法纪教育,每月底的办公会上不但要汇报业务工作完成进度情况,而且还要汇报学习教育、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一)坚持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工作。要切实抓好中心组带机关理论学习,坚持中心组“夜读”学习制度,抓好处室理论学习集体讨论。扎实抓好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建国60周年和*解放60周年宣传教育,着力增强机关党员干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理论武装的成效引领审计工作的发展。

(二)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今年,局机关将按照市级机关的统一安排,全面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大力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全方位工作创新,用科学的方法破解审计发展中的难题,用活动的成果来促进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

(三)营造团结协作的和谐氛围。各处(科)室要在开展“攻关服务年”活动中,抢抓机遇,靠前服务、主动服务。要反复教育大家牢记人人关系审计机关作风、事事体现审计机关作风的道理,切实强化全局意识和团队精神,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审计大家庭。每一个处(科)室、每一个审计小组在外面代表的是审计局的形象,自觉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放到审计事业发展和整体形象的高度去认识和约束。无论从领导到一般干部都要有“一盘棋”的思想和责任感,要不断引导大家工作上主动搞好配合,互相协作、互相支持、互相通气、互相谅解,努力把审计机关建设成为团结、和谐、富有战斗力的集体。

(四)树立负重拼搏的进取意识。今年,是全市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在全局上下大力倡导一种走在科学发展前列、不断改革创新的进取精神。要教育大家认清我局目前的现状,发奋图强,负重拼搏,敢于和先进单位比高低,与先进同行论长短,始终保持蓬勃的朝气和昂扬的锐气,充满激情干事业,奋发有为求突破。积极引导干部职工主动思考问题,主动承担重任,既要舍得在体力上吃苦,更要舍得在脑力上吃苦,激发大家不断争先创优,真正把审计局打造成一个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的团队。

二、加强处室作风建设,不断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深入发展

今年机关作风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处室作风建设,全市审计机关各处(科)室要紧紧围绕“队伍素质优良、机关形象提升、审计监督到位、为民办事落实”的四项目标,坚持“坚定政治信念过硬、恪守政策原则过硬、依法审计能力过硬、执行勤廉纪律过硬、保持严谨作风过硬”五个过硬标准,落实“廉洁自律严、执法守规范、办事快节奏、审计效益好、群众信得过”的具体要求,积极开展争创“机关作风建设先进处室”活动,坚决解决处室中出现中梗堵的问题。四季度将按照市级机关的统一安排,积极开展评议处(科)室活动,以处(科)室作风建设的成效来保证审计机关作风建设的提升。

(一)强化责任落实。各处(科)室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对本处(科)室的作风建设负全责。局党组与区、县局和局机关各处室负责人签订了加强处室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各级领导要狠抓责任落实。

(二)认真制定措施。各处室在局机关作风动员大会后,要根据局党组统一部署,在全面客观分析去年成绩、找出不足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加强作风建设、争创先进集体的措施,并按规定时间报局作风办。局作风办于5月份、10月份两次对照各处室制定的措施,检查落实情况。

(三)开展“攻关服务年”活动。各处(科)室部门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要求,强化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入开展“攻关服务年”活动,着力为企业、为群众、为基层、为项目、为人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一是要千方百计服务企业,帮助企业共渡难关。积极发挥审帮促作用,主动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用活各项政策措施。二是要全心全意服务群众,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积极开展“融入基层、永葆先进”活动,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三是要真心实意服务基层,树立审计机关的良好形象。继续坚持市、区(县)联动,重点是对基层审计干部开展培训和指导,努力为基层审计机关解决业务上的难题。四是要全力以赴服务项目,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各处(科)室部门要紧紧围绕全市“投资促进年”、“项目推动年”的要求,以服务和推进重大项目为己任,以只争朝夕的工作作风,加大对重大项目的审计力度,为*的新一轮科学发展保驾护航。五是要满腔热情服务人才,打造凝聚人才的聚结地。各处(科)室部门要大力加强“三创”型人才的培养,既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干部参加审计署和省审计厅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和培训,也要重视选派一些干部到各类党校、行政学院参加学习和培训,并要注重发挥人才的作用,使人才有用武之地。

(四)健全考评机制。从今年起在局机关所有内设处室中广泛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先进处室”创建活动。局作风办于四季度组织评议和考核(具体方案另发),对发生违纪违法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人和事,采取评优一票否决制。各区、县局也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作风建设先进科室”创建活动,以进一步增强机关作风建设的促进力度。各处(科)室要按照目标要求抓好平时工作的落实,将其纳入本部门的重点工作,建立责任同当的压力传导机制,把要求贯彻到每一件事,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营造出“人人有压力、个个挑担子、层层负责任、处处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五)强化监督落实。每个处室要明确一名本部门的作风建设监督员,既协助本部门领导工作,又负责对包括本部门领导在内的所有人员的作风和廉政实施监督。同时,积极引导全体同志相互提醒,相互开展监督。整个局机关处室的作风建设工作监督由局监察室负责,监察室在通过回访、等途径掌握的被审单位和社会各界对各处室的意见、建议,视情与相关责任人进行谈话了解,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人、法、技”建设,切实提高审计监督质量

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提高审计工作成效始终是审计机关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局工作都必须以审计监督为中心,审计监督必须以保证质量为核心。

(一)突出审计重点。突出审计重点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要求。2009年,我们将重点突出五个方面的审计。一是突出财政资金审计,关注财政安全。二是突出民生民权资金审计,维护民生安全。三是突出企业审计,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四是突出效益审计,关注资源与生态环境安全。五是突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权力的监督。通过审计监督,查找存在问题,并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以及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促进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二)强化审计管理。要继续推行精细化管理,从具体问题抓起,全面加强审计人才管理、审计资源管理、审计项目管理、审计成本管理和审计机关内部管理,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尤其要加强计划性,按时间节点推进工作落实、提高工作效率,倡导精益求精、好中求快,所有年度审计项目任务都必须尽可能按预定计划时间完成。今年对审计项目完成进度将继续采取量化时限、上网公示、挂牌解读并用的办法加以促进。

(三)严格审计复核。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必须严格审计复核。按照审计质量控制办法的要求,审计复核工作要贯穿审计实施全过程,实现审计项目全覆盖。各业务处要与法制处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使审计复核切实起到促进作用,使审计结果经得起时间、实践和法律的检验。

(四)坚持审务公开。审务公开包括审计依据、审计程序、审计结果等审计事项的公开,它能促使我们更加注重提高工作水平、保证审计质量,使审计经得起法律法规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公众的评判。我们要按照省审计厅部署,继续推行审务公开,坚持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建立审计结果通报制度。各审计组必须按照我局制度规定,到一个单位审计之初先在醒目处张贴或在局域网公示审计公告。加大审计结果公告力度,让审计工作取信于民。

(五)提升审计手段。审计手段现代化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一代审计人的历史责任。要始终把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业务中的应用作为审计信息化的首要任务,严格执行省厅AO应用两个百分百的要求,50岁以下的审计人员100%通过审计署AO认证考试。加快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和审计管理系统(OA)的普及、交互和案例总结推广工作,把计算机审计成果作为衡量审计信息化工作水平高低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标准。继续探索联网审计系统,逐步建立审计预警机制和查证信息反馈机制。

(六)积极开拓创新。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勇于突破难题,开拓新路,不断深化创优创新“三个一工程”研讨实践活动,注重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工作创新,大力培养和推广典型经验,主动打造*审计新的“品牌”。局机关各处室要逐步建立一支攻坚克难小组,立足审计业务实践,立足破解审计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攻坚克难,每个单位每年力争完成一项独具特色的“品牌”或“亮点”项目。

(七)注重人才培养。今年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要在新一轮科学发展中抢占先机,局党组要求*审计机关要走在全省审计机关科学发展的前面。要成为标兵和“前哨”,必须狠抓人才强审战略,大力挖掘和培养各类人才,特别是紧缺人才和实用人才。要在全局上下形成人人支持、个个参与教育培训活动的良好氛围,强力推进“三创”型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多出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三宽型”审计干部。年轻干部和新进审计机关工作的干部更要增强全面学习特别是实践锻炼的紧迫感,积极参加青年审计论坛工作体会和成果的交流,按照局党组出台的审计实务导师制实施办法接受业务指导,不断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审计机关干部队伍清正廉洁

今年是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全市“投资促进年”和“项目推动年”,局机关的党风廉政建设将重点关注参与重大项目的投资审计人员。我们要在不断加大教育和管理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全市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审计机关干部队伍的清正廉洁。

(一)以构筑惩防腐败体系建设为举措,确保源头防腐。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中央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规划》、省委《实施办法》和市委《实施意见及工作分工》的落实。今年着重针对审计机关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审计风险点排查的基础上,广泛调研、征求意见,逐步健全和完善《*市审计局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实施意见》、《*市审计局廉政风险点预防及控制办法》和《*市审计局惩治和预防腐败责任分解》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和措施,实现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促进依法、公正和廉洁审计,确保审计机关的公正执法。

(二)以“法纪与我同行”为抓手,筑牢思想防线。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充分利用去年创建的“反腐倡廉纵横谈”网上论坛这个平台,在局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市各级审计机关要继续坚持“法纪与我同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加强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提高党员拒腐防变能力。各处级部门每个季度要进行一次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分析和反腐倡廉教育,每年1月份作为局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月。通过教育警示,使全体干部有意识、有决心、有能力抵抗一切诱惑,不断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

第5篇: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范文

5月16日,省人大常委会代表与选举任免工委邀请部分省人大代表参加省高级人民法院落实“三项承诺”实施意见征询会。

“三项承诺”是省高院院长应勇在今年省人代会上所做的省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包括诉权保障、公正审判和判决执行这三项涵盖法院主要司法工作和工作主要环节的承诺。具体指:努力做到不使有诉求的群众因经济困难打不起官司,不使有理有据的当事人因没有关系打不赢官司,不使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因执行不力、不公得不到保护。

会上,代表们就省高院落实“三项承诺”的实施意见发表了意见和建议。并就实施意见的体例结构、重要词汇概念、重要措施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中肯而切合实际的意见。代表们希望,“三项承诺”的组织实施,一要加大宣传力度,使之深入人心、鼓舞人心,同时广泛的宣传又反过来能增强法院部门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工作做好做细;二要花大力气常抓落实、狠抓落实,注重实效,经过不懈的努力,出成效、见成效,提高我省法院司法工作水平。

丽水市出台代表中心组活动指导意见

最近,丽水市人大常委会下发了《丽水市人大代表中心组活动指导意见》,要求该市人大代表各中心组完善代表活动组织形式,建立健全代表活动制度,不断丰富和拓展代表闭会期间活动内容与形式,充分发挥代表在加快丽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该意见包括组织代表学习、依法履行职责、密切联系群众、保障代表履职等内容。要求市人大代表各中心组要组织代表深入学习,坚持每次活动前学习制度;围绕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评议等活动。代表活动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也可以中心组集中活动、若干小组联组活动、各级代表混合编组活动。要以代表小组为单位,组织代表开展走访基层单位、走访群众活动,加强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与问题。试行一名市人大代表联系若干名群众制度,促进代表开展帮扶活动,发挥代表致富引路人与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作用。

为提高代表活动参与率和活动效果,该市人大常委会代表与选举任免工委将建立代表小组活动检查通报制度,市人大常委会将开展先进代表中心组、代表小组和优秀代表评比表彰活动。

余杭区设立镇乡街道人大办公室

杭州市余杭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和杭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近日区委下发《关于设立镇乡街道人大办公室的通知》,决定设立镇乡街道人大办公室并配备相应职级工作人员。规定镇乡街道人大办公室与各镇乡街道党政办或党务群团办合署办公,同时增设科级领导职数1名。

余杭区的这一举措,将有利于镇乡街道人大职能的进一步发挥,支持和保证镇乡街道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

上虞市人大召集专家小组评审部门预算

5月16日,上虞市人大常委会召集部门预算专家评审小组,对民政、卫生、水利、计生等部门预算实行专家评审。这是继去年尝试对民政、卫生两部门实行部门预算以来,上虞市人大常委会在深化预算监督上的又一重要举措。

此次评审重要关注点是部门预算编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否符合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预算安排的内容是否真实完整、充分可靠、细化到点,是否体现绩效要求;保证预算实施的措施是否到位等。

评审专家组由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市纪委(监察局)、市审计局、社会中介机构中高级职称人士组成。评审组有权对部门预算审查内容提出质疑,要求相关部门提供预算安排的依据及资料,并对涉及的项目进行专题调研。根据规定,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负责召集专家进行评审,并将审查结果及时反馈市财政局。市财政局据此对部门预算内容再作修改、完善后,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仙居县人大执法检查首次邀请专家参加

日前,仙居县人大常委会开展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考虑到医药化工产业安全隐患较大、问题不易发现等特点,仙居县人大常委会专门邀请医药化工行业两名高级工程师参加执法检查,这是该县人大首次邀请专家参加执法检查。

检查中,两位专家指出了医药化工行业在安全生产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部分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够强、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安全生产基础薄弱、重大安全隐患仍然存在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医药化工行业是仙居县支柱产业,邀请有关方面专家参加执法检查,可使问题、建议更具针对性、更切合实际,能够提高执法检查的效果。

兰溪市提前拆除37条机立窑

2006年4月27日,浙江立马集团投产10多年的一条水泥机立窑的拆除,宣告了兰溪市37条水泥机立窑提前一年半退出历史舞台。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生态省决定和环保执法检查的有关要求,拆除水泥机立窑被列入全省“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计划。为此,兰溪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向政府抄告审议意见,要求落实措施,加快机立窑拆除进度。兰溪市政府做出了2007年底全部拆除机立窑的承诺,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水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出台《加快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政策意见》,斥资2635万元对拆除机立窑给予相应补助,有力地推动了机立窑的拆除工作。

据了解,机立窑拆除后,兰溪全市的水泥企业由原来的16家调整为6家,水泥生产线由原来的47条调整为10条,年产量由原来的1500万吨压缩到1100万吨,年粉尘污染量将减少1.2万吨,水泥生产实现从机立窑、回转窑混合型生产向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的根本性转变,达到了国家对水泥行业实行“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保护环境”的总体要求。

富阳市城镇居民可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近日,富阳市政府下发关于非医保居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该市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可以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这表明,该市已实现了医疗保障的全覆盖。这项造福于民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富阳市人大常委会关注和督促城镇非医保居民实施医疗保障的结果。

富阳市尚有5万多名城镇居民未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他们主要是没有工作的非农居民、部分下岗失业人员等,大多没有固定工作,生活相对困难,没有任何医疗保障,极易发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该市人大代表多次在人代会上提出建议,要求市政府采取措施,解决这部分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根据代表建议,今年二三月份,富阳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开展了专题调研,市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的情况汇报,提出5条意见和建议,要求市政府认真制定城镇非医保居民医疗保障的有关政策和实施办法,将城镇非医保居民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范围,实行统一管理,鼓励和引导城镇非医保居民积极参保,并适当增加医疗管理工作人员,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城镇非医保居民的医疗保障工作顺利实施。

海宁市人大代表听证会上传民意

日前,海宁市物价部门就城镇规划区居民开征污水处理费,居民生活用水价格调整举行了一次听证会。与会的人大代表在事先广泛收集民意的基础上,提出了与调价方案不同的看法。

自来水调价是涉及每位市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代表们在会前下足了功夫,他们在自己居住的社区和选区,或专门召集座谈会,或登门调查询问,挨家挨户征求意见听取建议,并把这些民意带到了会场。听证会上,代表们表示,对开征污水处理费原则同意,但对收费方式提出了不同看法。代表们提出,水费应当像电费一样实行阶梯价收费,要在保证居民正常用水不涨价的基础上,只对多用或者说浪费用水的部分予以涨价;要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排污企业应当让其承担更多的责任;对困难户、低保户则要充分考虑其实际困难,以支持为主。

市水务集团负责人对代表们的意见十分重视。据悉,听证会内容将以纪要形式反馈给代表和上级有关部门,作进一步论证后报嘉兴市物价局审批。

安吉县在媒体开设“代表论坛”

近日,安吉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安吉县人大常委会“代表论坛”暂行办法》,决定在媒体开设“代表论坛”,组织人大代表就本县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话题展开讨论,建言献策。这是该县人大常委会为进一步发挥代表作用,促进人大工作更加紧密地服务于发展大局推出的又一项新举措。

第6篇: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范文

一、认真学习,统一认识

年初,供销社领导班子首先开展了对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有关规定的学习,提高班子成员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社领导班子遵守“八项规定”的自觉性。同时先后四次召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和下属企业负责人大会,学习宣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有关规定,并安排布置对照检查和自查自纠。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认真安排,贯彻落实

在安排今年供销工作计划时,严格按照中央、省、市有关要求,把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有关规定情况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重要的内容,明确中央“八项规定”中心内容要全覆盖地纳入所有工作,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重点检查:一是公务接待费管理情况。检查大额公务接待费支出,有无支付依据不充分、套取现金、铺张浪费等问题;检查贯彻执行“厉行勤俭节约”规定的效果,提出规范公务接待费预算编制的建议。二是公务用车运行维护管理情况。检查是否严格执行公务用车定点维修规定,是否存在公车私用现象,节假日是否按时将公车封存。

三、制定措施,强化监管

为确保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有关规定的贯彻落实,我社制定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意见,并结合供销行业的特点,健全完善了《供销社学习培训制度》、《供销社下乡调研指导制度》、《供销社信息宣传调研奖励标准》、《供销社上班考勤管理制度》、《供销社商铺物业租赁经营管理若干规定》、《供销社公务用车管理办法》、《供销社公务接待规定》、《供销社领导班子工作议事规则》、《供销社工作落实督查制度》等机关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同时,恢复社财务审计职能,加强对下属企业的监督管理,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帮助土产公司建立健全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公款支出等相关制度,完善绩效考核。

四、结合路教,专项整治

第7篇: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范文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说起电子政务,大家也许首先想到的就是各级政府门户网站,认为电子政务就是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提供的便民公共查询窗口查询信息或是通过网上办事通道办理申请或审批业务。这是狭隘的理解,门户网站只是电子政务的一部分,并不是电子政务的全部。电子政务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务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简称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简单讲,电子政务就是政府通过现代通信技术手段组建一个优于传统模式的政府运作模式,并向社会提供管理与服务。其实,电子政务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举个例子,我国于1993年开始启动“金卡工程”,它以计算机、通信等现代科技为基础,以银行卡等为介质,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转帐形式实现货币流通。如今,我们使用带有银联标志的金融卡可以在任意标有银联标志的商户进行消费,我们可以通过银行ATM机办理同城或异地,同行或跨行转账汇款等业务,使用银行卡进行消费、转帐、结算正逐渐成为一种时尚,“金卡工程”实现了“一卡在手、走遍神州”,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方便、快捷、安全的支付和消费手段,与此同时,它使企业和个人的交易、转帐、消费和税收纳入国家统计体系之内,加强了国家的监管。又如我国于2001年开始启动的“金关工程”,它在实现海关内部作业流电子化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国家电信公网,将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信息集中存放在一个公共数据中心,监管部门可以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联网数据核查,企业可以上网办理出口退税、报关申报、转关申报等多种进出口手续。

1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保障的重要性

电子政务已覆盖到我国金融、进出口贸易、社会保障、税务、公安、财政审计等多个领域,电子政务系统的稳定和数据安全关系重大,我国对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工作非常重视,中央办公厅于2003年下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公安部于2004年9月了《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公通字[2004]66号)、国信办于2005年9月了《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试行)》(国信办[2005]25号),供各级党政机关在新建电子政务系统和已建电子政务系统中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参考。保证电子政务系统实现其功能和保证电子政务系统的数据安全是电子政务系统安全保障的两项基本任务。

2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是依托对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实现的,信息安全管理应该建立在一套完备的安全管理体系基础之上的,由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单位自上而下的开展。

2.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内容

安全管理体系应该包括安全方针、信息安全组织、资产管理、人力资源安全、物理和环境安全、通信和操作管理、访问控制、信息系统获取开发和维护、信息安全事件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和符合性等内容。具体要求参见我国2008年的《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GB/T 22080-2008)。

2.2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

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使得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能够有专门的组织或机构负责其安全管理,有了明确的职责划分和责任认定,有助于顺利开展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在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内对构成信息系统的各要素的安全管理进行规范化管理,形成制度体系,以便其落地实施,会使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3 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撑,电子政务面向社会公众或特定人群提供服务,首先要搭建与互联网对接的网络系统,再解决互联网络上的用户身份鉴别问题,此外还要根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有关要求,结合电子政务所在的行业以及提供服务的性质,考虑系统和数据的容灾备份。

3.1 网络建设与安全域划分

电子政务往往需要建设专有网络系统,以便将业务覆盖到本行业的下一级乃至更下一级的业务部门,如“金保工程”将建立三级网络纳为其建设内容,即搭建中央、省、市三级安全高效的网络系统;“金关工程”中也包含主干网建设内容。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单位可以根据电子政务所处行业、服务和管理内容等,制定网络建设规划,并根据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级别相对应的要求划分网络安全域。

3.2 公钥基础设施(PKI)

公钥基础设施PKI利用数字证书标识密钥持有人的身份,通过对密钥的规范化管理,构建和维护一个可信赖的系统环境,为应用系统提供身份认证、数据保密性和完整性、抗抵赖等各种必要的安全保障。电子政务需要面向社会群众或特定群体通过网络提供服务,就需要解决网络环境下的身份鉴别与抗抵赖性问题,即解决如何验证用户为合法用户,以及如何防止用户否认其行为的问题。公钥基础设施(PKI)就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税务系统和电子口岸就采用了PKI技术,在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中应用PKI,在保证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的前提下,解决了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抗抵赖性问题。

3.3 系统与数据容灾备份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应根据其信息安全保护等级和业务连续性要求选择是否建设灾备系统,以防止因系统终止提供服务而对用户的正常生产生活产生影响,甚至造成社会影响;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应根据其数据的重要程度制定数据备份策略,以防止因数据丢失而造成损失。

4 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依托现代技术建设,其安全防护体系应围绕着它的基础设施、硬件设备(主机、存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等)和人(建设人员、维护人员、使用人员等)构建。

4.1 个体安全防护

硬件设备是构成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最小单元,针对硬件本身进行的安全防护可看做是个体安全防护。个体安全防护的目标是提升个体的安全防护能力。针对不同类型的硬件设备,有不同的安全防护手段或技术。例如:应针对不同操作系统和版本的主机设置安全加固配置基线,统一管理主机安全配置;部署Windows操作系统的服务器需要安装防病毒软件;及时更新系统补丁;加强个体的账号管理和访问控制;部署第三方加固软件等。

4.2 区域安全防护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网络依据其功能和互联需求划分为不同的安全区域,安全域是指同一环境内有相同的安全保护需求、相互信任、并具有相同的安全访问控制和边界控制策略的网络或系统。例如:有与互联网联通需求的网络需要划分专门区域用于接入互联网。

区域安全防护包括边界安全防护和区域安全管理两部分。不同安全域之间以及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形成的界限称为边界,边界安全防护的目标是阻止未被允许的访问,具体可通过防火墙、交换机、入侵防御、防病毒网关等实现;区域安全管理的目标是掌握区域内的安全状态,及时处置区域内产生的安全事件,具体可通过漏洞扫描、安管中心、安全审计等实现。

4.3 基础设施安全防护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最为关键的基础设施是运行机房,机房内运行着所有的硬件资产和软件资产,其安全防护工作包括机房电磁屏蔽、消防、电气、空调、防盗等等。

4.4 信息安全审计

将信息安全审计作为单独一条是用来强调它的重要性,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维都离不开人,对人员的安全管理是保障安全方针策略得到有效执行的关键。“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再安全的外部防御也无法抵挡由内而外的攻击。电子政务系统往往会因其特殊的应用而产生许多敏感数据,这些数据大多涉及个人及企业团体的基本信息数据及其生产数据等,部分还会涉及商业秘密,一旦发生人为的泄密、数据盗取、后门等安全事件,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需要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维护单位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审计体系,对系统建设和维护的关键环节实施信息安全审计,通过制度宣贯和技术手段起到威慑的作用,让人员有“伸手必备捉”的危机感。

5 明确第三方服务保障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建设离不开第三方的支持,网络线路需要向运营商申请并由其保障线路通信质量,软硬件设备需要向供应商采购并由其提供维保服务和技术支持,部分单位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是委托第三方开发建设的或有委托第三方进行运行维护的,等等。第三方的服务保障质量、对已掌握的资源是否严格管理等问题关系到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因此有必要与第三方签订明确的服务保障合同,确定第三方的责任和义务、提出第三方的保障要求并签订相应的保密协议。

6 结语

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还将不断持续下去,已建的或正在筹建的电子政务都应重视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保障问题,认真思考建立适合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为电子政务提供安全可靠的支撑平台。

参考文献

[1] 侯卫真 《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3

第8篇: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范文

一、围绕“工业立县、农业强县、商贸兴县”三大主体战略,人才人事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

一是公务员登记工作圆满完成。公务员登记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我们按照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严肃纪律不松懈的要求,认真负责地对全县16个乡镇及党群政府部门的1214名干部进行了档案审核,报市完成了公务员登记审批,离岗备案的247人,建立起了公务员数据库。目前公务员登记工作已基本完成,现正在进行对97年1月1日以后至05年12月31日前调入行政机关的人员进行调查摸底及考试考核工作。二是按照人事部出台的《公务员考核规定》,研究起草了我县新录用公务员到基层锻炼的意见,自05年以来的25名新录取公务员已全部到指定乡村锻炼。

(二)积极为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人事保证。

去年以来,我局响应县委关于大力加强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的号召,积极为民营企业引进人才打造平台,创造机会。一是先后组织了42家企业参加北京、天津、石家庄、衡水等地人才交流会,达成就业意向3901份,签订就业协议148份,引进中高层次人才246名。二是充分发挥我县人事人才网站功能,为县域企业免费招聘信息。共免费为50家企业人才招聘信息1300多条,有500多名大中专生在网站进行了自我推荐,今年共为民营企业推荐大中专毕业生456名,培养农村实用人才453名,选出能工巧匠2**名,为企事业单位免费人事230人。三是我们分别举办了全县民营企业专场人力资源洽谈会、龙华工业园区专场人才交流会,有87家企业、1800多名大中专生、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共签定就业意向930份、签定就业协议324份。四是制定了《大中专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吸引**籍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就业优惠办法》,有96名本科以上毕业生积极回乡就业。接收省“三支一扶”毕业生6名,其工作生活都得到妥善安排。

(三)进一步做好干部安置工作。

安置工作关系到全县政治稳定和安定团结,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局认真按照省市文件要求,采取多项措施,确保了全县干部稳定,一是制定了企业干部思想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深入一线调查摸底,及时掌握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及时发放企业干部各项解困资金,今年已发放养老金补贴13.02万元,发放医疗保险补贴10.17万元。三是“八一”建军节期间走访慰问了较困难的企业干部,发放了特困资金600元。四是完成了全年的干部安置任务。

(四)积极开展了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及职称评审聘任工作。

一是开展了全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组织了13**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创新能力培训,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二是完成了高中级236人、初级276人的计算机培训和23人的外语培训。三是进行了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上报工作。共审核上报高职42名,中职278名,为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评定职称21名,初职评审工作正在进行中。三是制定了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聘任意见,教育、卫生等系统3017人(其中教育2608人、卫生336人,其他单位73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得到聘任,其中2869人(教育2592人,卫生277人)工资已兑现。

(五)圆满完成机关事业人员工资改革工作。

这次机关事业人员工资改革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直接关系到广大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我局严格按照省市文件要求,严格执行政策,严肃工作纪律,采取合署办公、分口把关、各负其责的办法,严格审查、严密操作,确保工作改革顺利完成。全县有13612名机关事业人员进行了工资调整,月增320万元,其中在职人员10454名,月增236万元,人均月增226元;离退休人员3158名,月增84万元,人均月增264元。

(六)完成了20**年度全县综合表彰奖励和人事考核工作。

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我们对20**年度全县各项工作进行了综合表彰奖励,共表彰先进单位1**个,先进个人1179人,其中二等功26人,三等功2**人,嘉奖9**人,其他40人。制定了20**年人事考核实施意见,对政府系统工作人员进行了年度考核,参加考核8803人,其中优秀885人,称职7916人。

二、深化县乡机构改革,加强机构编制管理

去年以来,我们以深化县乡机构改革为工作重点,不断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一是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制定了《**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调整部门编制核定意见》,完成了县直12个部门的“三定”方案。二是对乡镇机构改革试点进行了调研和摸底,对我县乡镇职能转型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制定了《乡镇机构改革试点方案》,以报省待批。三是起草了《**事业单位“八定”工作意见》、《事业单位分类管理意见》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进行了事业单位登记年检工作,现已登记241家,年检率100%,变更登记14家,注销2家,新登记4家。四是进一步落实编制实名制管理,发放了《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定了《关于加强全县中小学和人员编制管理的意见》。

三、社会保险工作稳步推进,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去年以来,我们通过采取大力宣传、目标考核、社保稽核等手段,加强社会保险工作力度,确保了扩面、征缴、发放各项目标的完成。

(一)养老保险。1、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新增扩面974人,完成率150%,申报2480万元,征收2177万元,按时为3162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985万元。按照省市关于企业退休人员三年调整养老金待遇文件精神,完成了调待工作,我们对60名离休人员增加离休费,月增23100元,人均385元,对2985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进行调整,月增37.3万元,月人均125元,从20**年7月1日起执行,10月份已补发到位。目前,企业职工养老金由2004年人均408元增加到人均756元。2、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险1889人,扩面701人,征收1365万元,发放604万元,清欠141.6万元;机关事业财政开支人员参险准备工作全部完成。3、农村养老保险参险5.4万人,征收7.7万元,扩面1人,为8**6人返保8.3万元。

(二)失业保险扩面400人,申报失业保险费135万元,共为292名失业人员支付失业救济金53万元,并对全县所有参险单位进行数据整合,目前已完成3500人的核实录入工作。

(三)医疗保险。一是基本医疗保险扩面5895人,征收医疗保险费1131万元,其中统筹基金726万元、个人帐户405万元,支付医疗费用387万元。二是大额医疗保险征收105万元,今年已报市审批医疗费用280万元。三是离休干部统筹,有235人参加,征收离休干部统筹费109万元,支付97万元。四是加强了对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定点门诊的监督检查,制定了两定单位考核标准,起到了很好的督查效果。

(四)工伤保险。今年坚持以民营企业和高危行业为突破口,扩面征缴工作取得新成就,全县参保人数达到9291人,完成任务数的102%,征收工伤基金10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万元,支付95万元。

(五)生育保险。征收生育保险征收5.2万元,支付4.2万元,按照省市的规定,制定出我县生育保险统筹改革办法,年底前启动。为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我局制定了《人劳局20**年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和《人劳局关于对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规定》,开展了两次基金内部审计和监督检查,没有发现违纪问题。今年我们还对企事业单位3400多名离退休人员进行了换证普查工作,共查出死亡人员21名,追回养老金14230元。

四、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劳动就业工作实现新突破,劳务输出、就业培训、劳动监察等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积极落实再就业政策,认真做好再就业工作。去年,我们认真宣传和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鼓励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目前全县新增就业岗位1650个,新增就业人员1560人,城镇登记失业的384人,失业率为2.4%,免费为310名失业人员进行了创业培训,失业人员再就业360人,再就业率达90%以上;新发放再就业优惠证427个,已为330名“4050”失业人员申请享受养老保险补贴待遇,每人每年可享受到1800元以上的社保补贴。有7人申报小额贷款计35万元。年内新发展就业实体10个。

(二)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扎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培训工作。去年以来,我们按照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以劳务输出工作为重点,抓住培训、管理、维权、基地、品牌五个环节,创新转移工作机制,增强输出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在就地转移工作上,我们实现输出和转移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由“自发型”向“组织型”转变,由“外输型”向“内转外输并重型”转变。一是以就业局职业介绍所为龙头,乡镇职业介绍所为辅助,民营职介所为补充的输出机制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目前完成新增劳务输出16980人次,就地转移17720人次,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22%和139%。其中就业局职业介绍中心开发用工岗位6000多个。二是充分利用就业培训补贴政策,通过入厂、入校、进村入户、订单培训等形式进行各种就业能力培训,已完成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技能培训1466人,引导性培训6800人,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1725人,创业培训310人,分别完成任务的108%、105%、104%、103%。三是积极创办培训基地,着力推进岗前培训。今年已新建培训基地2个,企业实训基地4个,共为蓝天板业、景津集团、**保安、川老板酒店等新招用人员进行岗前培训737人。四是创新城乡统筹输出机制,开拓用工渠道。我局今年5月份与天津西青区劳动局成功合作,投资30多万元在**建成我省一流的派遣公司———津达劳务力派遣有限公司,现已输出城乡劳动力2500多名,为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五是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功能,充分发挥市场在就业中的主导作用。目前已新形成集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失业登记、职员培训、失业保险、政策咨询、劳动档案于一体的综合大厅。对全县8600多名企业职工档案进行了集中管理,统一服务。免费对1600多名失业人员档案进行托管。

(三)依法签定劳动合同,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去年以来,我局围绕建立稳定和谐劳动关系,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用工环境。一是开展了“和谐企业、和谐园区”创建活动,深入园区调研,制定了创建和谐工业园区的指导意见,推动了劳动合同、工资集体协商、集体合同等各项业务的开展。到目前,新签订劳动合同6820份,鉴证5200份,建立用工登记3210份,签订集体合同31家,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协议61家,劳动用工年审317户。职业技能鉴定128人,劳动能力鉴定57人。二是开展了两法一规定的学习宣传月活动,组织了知识问答、知识竞赛、上街宣传等活动,并举办了由企业厂长参加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知识讲座3期,为明年正式实施打下了基础。我们还举行了大规模的劳动法规集中宣传活动两次,企业劳资人员培训班一期。三是为企业印发了工资指导线、指导价位、人工成本构成等企业工资宏观调控制度,颁发了最底工资标准。

(四)严格劳动执法监察,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去年以来,为使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开展了专项治理月活动。一是开展了非法职业介绍机构专项检查。对我县职业介绍所进行了清理整顿,查封11家,摘牌5家,限期整改2家。4月份我们妥善处理一起赴马来西亚劳工问题,使我县打工人员平安返回。二是开展了砖窑厂非法用工专项检查,对县内所有砖窑厂检查后发现,多数窑厂用工不签合同,我们及时下达了整改指令书,并查处了一起非法使用童工案件。三是开展了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执法监察,受理投诉举报案件43起,已结案29起,共为20多名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68万元。四是在全县30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全年受理劳动争议案件9起,立案6起,调解3起,结案率100%;完成工伤调查209起,认定工伤164人;接待来信来访6起,全部办结。另外,我们还按时办理了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遗属定补、抚恤金发放等项业务工作。

第9篇: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范文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新增高速公路20.2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67公里,改扩建国省公路41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210公里、提档升级351公里、桥梁111座。截止年,全市公路总里程8677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197.9公里,位居全省前列。“三级航道网”整治工程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航道建设投资量在全省名列前茅。项目前期规划加快编制。编制完成了《市域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至金坛快速通道方案》、《地区铁路货场规划》等规划,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加快市内河水运发展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城乡客运统筹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会同市规划部门开展了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线路方案规划研究工作。沪蓉高速青龙互通、常宜高速公路、122省道、238省道、宁杭高速溧阳东互通连接线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二)运输保障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圆满完成重大节日运输和各专项运输保障任务,全力保障煤电油等重点物资的运输,严格执行重大节假日小型客车免费通行和公路“绿色通道”政策,全年免收农产品车辆通行费133万元,将惠民利民的政策落到实处。一是公众出行服务实现新的提升。市区新增公交车辆200辆,新增、优化线路61条,市区公交日均客流量达到113万人次,城市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26.35%。完成金坛、武进19个镇的镇村公交开通工作,镇村公交线路达到213条,镇村公交实现全覆盖,惠及了百万农村居民。出租汽车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积极稳妥地推进出租汽车公司化经营、员工化管理。溧阳率先实施出租汽车驾驶员“带薪休假”制度,创新和谐劳动关系,成为全国先进典型。连续三年举办“的士节”,引导出租车驾驶员规范经营,文明服务。出租车“阳光车队”、“巾帼车队”等7支品牌服务车队、144辆品牌服务车已成为传播爱心的窗口和文明服务的典范。完善96196出租汽车智能管理服务功能,出租汽车电召中心全年共接到来电131.4万个,同比增长42.3%。大力发展航线航班,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东航公司过夜飞机入驻机场,顺丰集团一架全货机落户。二是加快运输服务业转型升级。继续推进公司化经营,市、县际班车公司化率达82.7%,全面取缔旅游包车挂靠经营。全市拥有100辆车以上的货运企业达35家,较去年新增10家。加快运输工具更新。全年更新大客车249辆,新增甩挂运输车辆60辆。积极扶持交通物流发展,建成2家省级交通物流基地和3家省级农村物流示范点。4家企业分别获评全省道路货运50佳、水路货运20佳和货运站场10佳。综合物流园区、奔牛港物流园区、港录安洲物流园区被列入交通运输部“十二五”公路货运枢纽建设规划。三是加大干线公路和航道管养力度。建成省级县道文明样板路20公里,市级381公里。全市干线公路综合路况指数95.5、县道优良路率89%、乡村道好路率76%,保持全省领先水平。普通国省公路标志标线管理实现全省“十一连冠”。全年干线航道通航保证率达95%以上、航标正常率达99%。武进航道处荣获“全国航道管理与养护先进集体”称号。

(三)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进一步规范,连续6年获“省级依法行政示范点”称号,全年办理行政许可8万余件。统一执法服装试点稳步推进,完成668名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换装工作。强化运输市场监管,结合“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开展,会同公安部门建立“打击非法运营”长效管理机制,共查处各类运输违章2584起。坚持路面执法与源头监管并重,全市检查超限运输车辆72782辆,处罚2862辆,卸载货物38255吨。深入开展“内河港口管理基础年”活动,开展联合执法和专项整治行动,对非法建设、设施破旧、安全性能差以及污染严重的小码头进行拆除和整合,取缔95个非法码头,有效打击和遏制港口违法经营行为。

(四)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全年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形势保持持续稳定,未发生因监管不到位而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积极推进平安工地、平安港口创建工作。深入开展道路旅客运输安全大检查、卧铺客车隐患专项治理、公路隐患排查等专项行动。全面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武进公路养护应急处置基地建成投用。全市落实货运应急车辆54辆、1193载重吨,大客车10辆,510座位。加强水上安全监管,全年内河水上搜救共接警791起,救助船舶7艘,救助成功率达100%,挽回经济损失3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