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要素范文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要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要素

第1篇: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农村教学;意义;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228-02

近年来,信息化浪潮滚滚扑面而来,并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正在影响并改变着学校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乃至师生的生活方式。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今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中的发展趋势。因此,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成为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必然,并将在较大程度上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某一系统、某一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对该系统、该领域中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所进行的有意义活动的总称。

信息化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将信息作为一种基本的构成要素。另一层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在系统信息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二、教育信息化的内容与目的

教育信息化的内容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其具体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1、教育信息环境的完善

教育信息化环境是指用于学习的环境,是指用于教育信息存贮、处理和传递的信息环境。教育信息环境主要包括用于远程教育的信息网络系统、学校的校园网、CAI教室、网络教室、用于教和学的各种支援系统及用于各种教育资源及教育设施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

2、教育资源的建设和使用

教育资源是用于教育信息化的各种信息资源。与信息环境相比较,教育资源在教育中的应用具有更为直接的作用。教育过程主要是通过各种教育资源的应用予以展开和控制的。

3、人才的培养

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面向信息社会的新世纪人才应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是信息能力,它是信息社会中每一个人赖以生活,用于学习的基本能力,是进入信息社会的通行证。教育信息化应将每一位学生,乃至全体国民的信息能力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

三、教育信息化对农村初中教学的意义

由于我们的工作单位在农村,虽然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但是农村的教育信息化的条件和设施还较为简陋、简单,目前,只是建成多媒体课堂,因此,我主要谈一下利用教育信息中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意义。

1、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在生物教学内容中,有时一堂课所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用那些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讲清或很难讲清楚,但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通过动画、图形、声音等方式传递信息,把抽象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生动、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同时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这样优化了教学环节,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2、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静态的书本呈现方式,通过播放图片、动画等,努力营造学生喜闻乐见的现实情境,使学生的感官受到最直接的冲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课堂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节好的课,创设情境非常重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悬念;创设故事情境,进入角色;创设生活情境,引发联想。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多媒体教学能优化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效率和效果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实验科学,生物实验教学既是一类探究活动,也是生活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它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发展学生智力,开阔学生的眼界,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里安排了系列化、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许多探究性活动都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但是有些探究实验会因为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有效地开展,这时可以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实验教学中来,从而提高实验效率和效果。

4、多媒体教学将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生物复习阶段,老师应帮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把课本前后相关知识串联起来,加强相关知识间的联系和综合,构建知识网络,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能更好地将课程内容浓缩。既生动形象,又可以减少教师在课堂上板书、列表、画图、擦黑板和用一大堆语言来描述的时间,还可以促进信息的提取和应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由此可以看到,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在农村教育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教育信息化将带给农村孩子最新鲜的知识信息和优秀的教育资源,促进农村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过去,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学校基本上没有教育资源,加上农村孩子受环境制约,无论是在家庭或在学校,接受知识和学习的空间较狭窄,而随着农村教育信息化逐步渗透,甚至普及,学校的现代化设施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的应用,资源匮乏的状况将会逐步得到改变,农村学校师生与城里师生一样能够通过网络或教学光盘获取大量的优秀教育资源,同样能够接受先进的教育,促进农村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第2篇: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 学习环境;数字化;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7-0059-03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同时受到巨大影响的还有教育。信息化教育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大大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如何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是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探索的热点问题。由于各个国家与地区之间存在地域差异和历史等原因,教育水平有着较大差距。建设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有助于帮助填补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1 学习环境与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

所谓“学习环境”,是指支持和推动学习者学习的情境和条件。国内外学者对这一概念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从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来看,一般认为“学习环境”包含物质和非物质两大部分,物质部分包括学习空间、工具、资源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条件,而非物质部分则包括教学理论、策略、心理情感状况、学习氛围等[1]。

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构建起来的学习环境,与传统学习环境一样,也包含物质和非物质两大部分。但是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内涵却要远远大于传统学习环境:

首先,它的空间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依靠卫星通信和互联网等现代通讯技术,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空间可以从学校一直延伸到家庭、户外乃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其次,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对于物理设施有更高的要求,常见的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通常包含电子计算机、互联网、卫星电视、多媒体播放设备等硬件设施,以及在这些设施上使用的相关软件资源;

另外,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有其特有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并非从传统学习环境简单“升级”而来,而是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体系结构;

最后,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教育教学要求师生具备更高的信息技能和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

2 构建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意义

教育信息化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教育信息化可以提高我国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帮助改善生存环境并提高生活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能够促使我国独有的文化受到保护并传播出去,让世界了解我国的民族和历史文化;能够促进我国各民族间团结统一、共同富裕;能够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从而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国家历来重视教育信息化中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工作。

但是,当前云南的教育水平与教育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包括:1)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缓慢,文化基础薄弱,受教育自觉性较差;2)教育基础差、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不高;3)教育效益较差,教育投入与学生合格率不成正比[2]。

构建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可以促进区域教育的发展,帮助缩小云南与其他地区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

2.1 帮助克服地域影响因素,“天堑变通途”

教育信息化的一大特点就是网络化、远程化。利用广播电视卫星和互联网等现代通讯技术以及多媒体播放设备,可以将教育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传送到地理环境较为恶劣的边远地区,“学生走不出来,教师不愿进去”的现象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只要学校拥有卫星电视接收点或者光盘播放点,学生就可以在教学点就近接受教学。

2.2 提供丰富多彩、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数字化教育资源可以提供大量经过精心制作的教育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往往由教育发达地区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和科技人员制作,内容丰富多彩、质量较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一些区域教育基础差、师资力量差、办学质量不高的不足。

2.3 促进教师发展,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学生,教师同样在其中得到发展。通过与学生一同观看和学习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教师能够从中学习到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发现自身不足,从而为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找准目标和方法。另外,具有卫星电视或者互联网的教学点,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从整体上提高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教师队伍的质量。

2.4 服务社会,提高群众素质

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在平时还可以向社会提供服务,如进行干部培训、居民科普知识讲座等,切实服务到社会。这样,一方面帮助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开拓群众眼界,帮助培养他们的教育意识和信息意识,有利于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我国于2003年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旨在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这项工程的实施,对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育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农村中小学师生是这个项目的主要受益者[3]。但是需要认识到,由于地区之间存在语言、风俗、文化等差异,适用于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理念和政策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云南农村、边远地区学校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对如何建设符合云南农村中小学校特点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展开讨论。

3 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组成要素

一般认为,数字化教育资源主要由硬件、软件、潜件和“人件”四要素组成[4-5]。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也应当包含这4个基本要素。但是,受地域、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比起其他地区,云南农村中小学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更需要有相关的政策、充裕的资金和群众积极参与的意识来作为建设的保障,如图1所示。

3.1 硬件是基础

构建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基础是硬件设施的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构建起来的学习环境,那么自然少不了对现代信息化设备的使用。传统的信息化学习设备包括由幻灯机、投影仪、录像机、电视机等设备组成的电教室。这样的配置显得有些“落伍”,但是不得不承认,在云南农村边远地区,大多数学校和教学点依然只拥有这样的设施。现代信息化设备的代表当属由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组成的多媒体教室,这在城市等教育相对发达地区已经相当普及,但是对于农村边远地区来说,依然有相当多的学校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农远”工程为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硬件建设提供了三种模式:

模式一,由电视机、DVD机和教学光盘组成的教学光盘播放点;

模式二,由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电视机、DVD机和教学光盘组成的卫星教学收视点;

模式三,除了具备模式一和模式二的设施,还配备有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

其中模式一和模式二的资金投入较小,实现较为简单,可以作为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入门配置。

另外,在云南农村中小学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一些“非常规”“非标准”的硬件设施应当引起重视。比如,手机在边远落后地区的普及率要比电子计算机高得多,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带有无线上网和音视频播放功能的手机来辅助教学。

3.2 软件是关键

如果说硬件是骨架和血肉的话,那么软件就是灵魂。如果信息化硬件设备上没有软件,就等于是一具躯体失去了灵魂,就好像高速公路修好了却没有汽车行驶一样,没有软件运行的硬件等同废铁。当然,这里所说的软件不仅仅是运行在设备上的工具程序、应用程序等,同时也包含其他形式的教学资源,如教材、多媒体课件、课程资源库等。

建设云南农村中小学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一定要加强特色教育资源的开发:一是要尽可能地开发与之所使用教材相配套的软件;二是要开发出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为题材的教育资源,供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们来学习交流。只有当硬件这条高速公路上跑起了符合少数民族需求、适应少数民族实际情况、具有民族特色的资源快车,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3.3 潜件是粘合剂

潜件包括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信息化教育的主要理论包括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下的潜件将回答这样几个问题:构建属于农村边远地区的数字化教育资源需要什么样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使用这些硬件和软件资源的方法是什么?如何才能将硬件和软件资源整合到课程教学当中,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效果?学生在数字化教育资源中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情感状况是怎样的?学生如何在数字化教育资源中学会自主学习,提高自我?等等。可以看出,只有构建一套符合云南农村中小学校的信息化教育的理论体系,才能帮助本地区的师生真正用好信息化教育资源。

3.4 “人件”是核心

无论是属于物质条件的硬件和软件,还是属于非物质因素的潜件,归根到底都是客观因素,要想使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真正发挥作用,关键还是要靠人的主观能动性。

数字化教育资源中的“人件”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学习主体。在云南农村中小学校,由于物质条件较为落后,文化基础薄弱,学生要想自己利用信息化工具和资源来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知识会比较困难,因此其主体地位会有所削弱,而教师的主导地位将得到加强。这就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本身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技能和信息素养,更要求教师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群体特点,利用自身所掌握的潜件资源,使用硬件和软件来帮助学生学会在信息化学习中提高自我。

曾经有一位边远地区的地理教师在给学生讲授“中国的高原”一课时是这么做的:他用自己的手机下载了三首歌曲《青藏高原》《黄土高坡》和《彩云之南》,在课堂上将这三首歌放给学生听,然后讲解这三首歌所描写的情景,学生由此生动地体会到了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的特点。可以看到,这位教师没有计算机等先进的设备,但是却实实在在地上了一堂好课。

对于云南农村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来说,他们需要扮演的角色是学习者、传授者、研究者,也是创造者。要让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具备将工具与课程进行整合的能力,就需要大力开展师资培训。在教师培训中,除了要培训教师操作现代化信息设备的基本技能以外,更应该加大培养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能力的力度,培养他们的创造力,通过提高教师能力来带动云南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3.5 周边因素是保障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离不开政策、资金和社会意识等外部因素的支持。各级政府部门及广大领导干部必须认识到在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开展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意义,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台一系列促进信息化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不仅要鼓励学校构建数字化教育资源,更应当切实地帮助他们,投入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来帮助学校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每年投给中小学的教育经费中,应当有相当一部分用于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应当做好统筹规划,合理使用资金,避免浪费,将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转化为效益。

在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办教育,群众意识很关键。许多云南农村居民甚至不具备基本的教育意识,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入学接受教育,就更不用谈支持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政府应当做好宣传,及时向群众汇报和展示信息化建设成果,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居民掌握科技知识,改善生活条件,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力量,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来。

4 结束语

过去10多年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确确实实为云南农村基础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6-7]。然而必须看到,在努力构建数字化教育资源以及推动云南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依然有无数的困惑和问题需要去解答。通过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来帮助云南基础教育在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提高质量,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和技术工作者的共同愿望。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需要云南农村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和现代教育技术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刘艳.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设计及实践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2]罗明东.教育地理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

[3]杨改学,田健.“农远工程”: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4).

[4]陈世灯.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四要素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1).

[5]徐娟.论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的硬件、软件、人件与潜件[J].现代教育技术,2010(2).

第3篇: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要素范文

跨界思维下的教育融合创新,意味着我们不但要拆除思想的藩篱,打破思维的界限,还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寻找融合创新的交汇点;甚至是颠覆自我,做结构性的改变,重塑生态。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背景之下,跨界思维给教育改革带来了哪些全新的视角?融合创新的理念给教育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少刚。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点在“融合创新”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从单一的不同模块的建设应用,到技术应用之间的相互渗透、包容,再到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性、全局性、服务性和深度应用。技术的迭代、混合应用和融合创新正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心发生转移,毫无疑问,跨界思维下的教育“融合创新”被放在了聚光灯下。

“这一转变,并非仅仅是技术发展推动的结果,从近几年国家政策的导向变化中可以感知得到”,张少刚如是说。他认为,从政府层面对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正在逐步深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行动纲领和路线图,提出了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和应用驱动与机制创新的根本方针。“规划”将2020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总体发展目标定位为“总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并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列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发展目标,由此理解,“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点在“融合创新”,并将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从服务教育教学拓展为服务育人全过程。

张少刚认为,在“深度融合”这一核心理念引领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采访中,他说,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第二届中美智慧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面向未来的教育,必须深刻认识当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必须加大力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必须对传统的工业社会框架下构建起来的教育体制进行深刻变革,才能应对信息化社会的人才培养要求。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信息化与教学融合,促进了传统教育模式的转型;信息化与科研融合,促进了科研方法的创新;信息化与教育治理融合,加快了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

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4.0概念

我们知道,工业有4.0概念。教育的l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互动关系。当下工业经济创新发展,有“再工业化”“后工业化”“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等许多发展概念与国家战略。以德国“高技术战略2020”之思想,工业发展从机械化工业1.0、电气化、信息化进入到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时代,可谓第四次工业革命,亦是生产方法的革命。无论用哪一个词或概念,过往历史表明,每一轮科技革命,都会引发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反思教育的发展,国内有学者提出了教育发展阶段的分类:教育1.0时代,是采摘和渔猎文明,目标是为了生存技能,方式是言传身教;教育2.0时代,是农牧和养殖文明,目标是做人/做官,方式是面授/阅读,组织方式是官办机构/民办学馆;教育3.0时代,是机器工业文明,目标是知识/技能,方式是面授/阅读/广播/视频,组织方式是公办校/民办校/教辅机构;教育4.0时代,是信息智能文明,目标是心智发展,方式是互联网,组织方式是他组织+自组织。

谈到教育的第四次革命,张少刚提示,也有学者从文化传递和传递工具的使用展开。第一次:对孩子的集中教育,促进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形成,家庭教育让位于学校教育;第二次:文字出现,将文字作为教育工具,人类的信息传播不再限于口耳相传;第三次:源于印刷术,使人类的知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知识,知识不再为少数人垄断;第四次:源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应用和教育技术理论框架的形成,其影响包括学习、思考方式的改变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组织形式的改变等。

换个角度,将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发展从思想认识和实践应用推动角度归类,可以并联为四个时代。张少刚认为,推进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化实践,重在技术应用者,即以工具思想,旨在助力教学手段和方式创新,都可以将其归入1.0时代的教育技术理念,如从早期的幻灯、电影教学,到今天互联网和大数据等;2.0时代为模式认同时代,不仅是工具使用,而且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认同和构建,比如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广播电视大学、在线教育中的网络学院等;3.0时代为平等互动时代,人机互动,人人互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平等的多维互动,包括混合学习;4.0时代为混合化的融合时代,将教学要素混合过程中的有机变化,演变为一种新生态教育。四个时代的划定主要指工作指导思想,彼此不是相互替代的,而是向前包容的。

张少刚举例指出,当前技术与医学的结合处于融合状态。如果医院没有了网络,不知道还能不能开门营业,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就医中的各个环节。而教育如果没有信息技术支撑,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可以肯定,教师照样从容教学。总之,教育4.0时代,是从技术至上到以人为本,是从重教转变为重学。技术和教育的深度融合会形成新的生态,体现了从技术驱动到教育本质的回归。

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多种教育教学资源混合后的融合时代

网络的开放性,让知识失去了边界,面对流动性更强、连通性更高、互动性更好的互联网,每个人都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沟通交流,选择在线学习等。互联网催生了新型学校的诞生,形成了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的新模式――多种教育教学资源混合后的融合时代。这种新模式在改变着教育的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课程和环境。教师可以来自世界各地,通过在线空间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优质课程可以在慕课平台上进行选择,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找到合适的教师进行一对一教学。新的教学环境既有线下实体校园空间,也有线上教学空间,各种活动越来越多地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在“世界是平的”和“世界是开放的”的新形势下,教育在构建自身的新模式。

谈起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一直在国家开放大学从事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张少刚娓娓道来:纵观世界远程教育发展史,如果从函授说起,远程教育经历了大约150多年。远程函授教育的a生与发展,在大多数学者看来,它来自于西方工业社会发展的驱动。远程教育作为教育领域中的一支,其快速与持续发展首先受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其次是得益于技术不断创新的驱动。远程教育在今天看来,正在进入了4.0时代。追溯远程教育1.0时代,将其放置于技术创新及其教学手段和方式创新的指导思想中来认识,它包含了函授1.0、广播1.2、电视1.3、计算机1.4、网络1.5、移动互联网1.6、大数据1.7七个阶段。换言之,当我们将远程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定位在技术手段、方式方法上来认识和实施时,就界定其思想观念处于远程教育1.0时代。由此进行的远程教育规划设计、制度安排、业务处理等,常见的特征包括教与学更多体现于点对点或点对面,以及单向性和师生准分离等。当我们将远程教育认同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来加以构建和实施,注重教育教学全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等时,这就进入到了远程教育的2.0时代。当我们将远程教育扩展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多样选择与获取的便利性,网络线上线下结合,多媒体教学双向互动和智慧学习的层面时,这就是远程教育3.0时代,其显著特点是教与学的多对多平等互动,多元混合教学与治理。当我们在认识上上升为教与学的真正开放、灵活便利、利益各方平等,全媒体泛在学习,让学习始终伴随身边,形成全民终身教育的学习新生态,这或许就是远程教育4.0时代,其显著特点就是多种教育教学资源混合后的融合时代。张少刚对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进行了概括:远程教育1.0为技术应用时代,远程教育2.0为模式认同时代,远程教育3.0为平等互动时代,远程教育4.0为混合化融合时代。远程教育时代变迁反映了远程教育发展在时间轴上所呈现的重要特征。每个人或机构从事远程教育,在思想上和工作中,处于哪一个时代,都不会是单一的。远程教育无论是点对点、点对面、多对多,辅助教学、泛在学习,还是混合教学,依托开放的网络和多方的协作是基本与核心。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的建设发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逐渐多元化,以适应学习需求的多样性。而学习需求的多样性与人们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的多样化相伴而生。

教育4.0:从跨界、混合到融合

从单纯的教育技术到互联网+教育,从IT到DT,从传统校园到智慧校园,在网络教育和非网络教育中重构教育生态,出现了教育4.0时代。张少刚列举了许多经常提到的融合形态: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教学线上线下融合、教师合作融合、内容多媒体融合、学科专业跨界融合、校企融合、多终端自适应融合、课程市场融合、学生多年级融合;政府计划、社会组织、市场三位一体融合等。如此种种,融合人与装备;融合教师、学生、内容、环境之关系;融合学习社区共同体,教育共治,多边互动;融合虚拟与现实等,逐渐形成智慧学习环境,支持泛在学习和智能化学习等。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张少刚分析指出,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带来教育的结构性变革,如教育领域中最大的一块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重要的是课堂教学,所以说教育的结构性变革首先要发生在课堂教学上。课堂上的教师、学生、内容、环境相应都要有所变化。比如,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通过情感融合,实现信息化助力高中教育改革。北大附中成立了格物书院、致知书院、诚意书院、正心书院、明德书院、至善书院、新民书院等,打破传统班级管理,取消行政班,以书院代之。每个书院由不同年级的高中生组成,规模从几十人到百余人不等。不同年级的学生生活和学习在一起,彼此分享经验,使情感连接变得更加自然和紧密。

第4篇: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要素范文

当我校成为北京市第二批数字校园示范校时,我们开展了“调研先行,建设同步”的工作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下而上”的决策与应用型教育信息化运作模式。

问道教师

问卷调研

调查题目:关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调研

调查对象:中小学所有教师

调查内容:

1.你希望数字校园能满足你哪方面的需求?

2.对于数字校园建设,你有什么建议?

3.对于数字校园建设,你有什么好的资源向学校推荐?

调研结论

围绕学校办学理念进行规划,以应用为核心,统一规划软件、硬件、资源、培训等,围绕师生需求开展应用研究。注重新建项目与已有软硬件的整合;注重我校应用与市、区统配应用的整合,同时通过数字校园的建设过程,提升校长的领导力;激发中层的创造力;提高师生的信息能力;在学校建立起一支信息化中坚队伍。

学校信息化核心特征

我校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是: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注重内容,讲求实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体验至上,运用为先;适度规划,绿色环保。

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

校企合作,服务外包

实行校企合作,将校园IT服务外包,真正解放学校的信息中心。使其主要职责由日常维护转变为根据学校办学目标制定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组织人员培训、开展课题研究、指导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工作、对IT服务外包商工作进行管理,让校园网真正成为师生获取资源的渠道、帮助教学的工具和相互交流的平台。为积极建立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起引领作用。

技术探索,协同发展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其实质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中各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互为作用,以发挥教学系统的最大效益。它表现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教学情境、提供学科资源、改变教学行为,并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的基本要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运用的学习活动,内化信息能力,培养信息素养。为此,我们尝试了信息技术与生物、地理、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整合实践,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2)信息技术与日常办公管理。我校办公管理软件较多,最具典型意义的是OA管理系统。使用OA管理系统,实现了我校工作流程的自动化,解决了多岗位、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问题,达到了高效率的协作。各个部门存在着大量流程化的工作,如文件的处理,各种会议的通知,申请、汇报等,都是流程性的工作,通过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就可以规范各项工作,提高单位协同工作的效率。实施OA管理系统避免了我校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

(3)信息技术与教师工作评价。我校开发了学籍管理平台,并构建了教学评价数据模型,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动态的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评价机制,绘制教师教学情况趋势图,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改善了评价的效果。

(4)信息技术与教师团队建设。信息技术给教师沟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快捷。我们通过构建信息技术交流平台,实现多种方式的沟通。如采用OA管理系统和电子邮件技术,实现教师间便利的文字、语音、视频、文件等交流和非实时的沟通,大大提高了沟通的效率;现在正在筹划通过基于校园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使得教师能够在各自办公室参加教研活动,互听课活动等,以提高教师团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5)信息技术与教师校本教研。信息化背景下的教研模式,应该激励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为学科教师之间架设合作交流的桥梁。我们构建了相应的应用平台,让教师在办公室通过网络直接点播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大大提高了教研效率,教师还能观看其他学科的教学录像,对多学科教学整合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6)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培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师的培训工作可以极大地提高培训的效率,我校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在培训过程中,不仅在内容上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更注重培养教师良好的应用习惯,提高教师的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化应用理念,让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7)信息技术与学科专业教室。我校经济学实验室的计算机分别安装了教师端、学生端两种金融软件,以便实现师生更好地互动。这类教学金融软件主要应用于大专院校,在中学课程中融入这类软件还十分罕见。为了保障软件能够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发挥实效,公司安排了专业人员对实验班的骨干教师进行专门培训。此外,软件的设计也将在未来的使用中根据师生的反馈不断做出更新调整,为育英学子的深入学习保驾护航。

问题与思考

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教育教学,并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如何将业界目前技术成熟,应用模式成熟的软件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结合,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效能,服务和引领教育发展;学校信息化建设如何体现办学思想,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如何解决数字校园整合现有,扩展未来,开放先进,不断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5篇: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职业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219-02

1.深度融合界定

1.1 什么是深度融合

对于“深度”融合概念的界定,各方学者意见略有差异,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认为:“融合不同于整合,寻找新的途径、与方法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改变教育的系统结构,而不是只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之类的‘修补’。”张永涛、藏志超等教授与其持有相似观点,认为“融合必须实现技术环境下的教育系统性的改造与流程革新,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教育新形态”。

有些学者认为,信息技术则无需对教学系统结构进行改变。杨宗凯等教授认为“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活动的各项要素,引发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内容等环节的深刻变革,并可推动教育模式和学习环境等领域的全面创新”;解文明、欧少敏等教授也持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结构”的观点。

1.2 如何实现深度融合

对于“如何实现深度融合”这一问题,学者大致支持“由内而外进行融合”与“借助外因进行融合”两种观点。

“由内而外进行融合”的观点以何克抗教授为主支持,其认为“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学校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具体内涵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余胜泉教授认为“突破既有体制制约,以信息化服务为核心,推进教学管理模式的组织结构实现优化和变革”。张永涛、藏志超等教授认为,重点在于教学方式方法“改变教育教学方法,通过创新搭建新型学习平台,个人空间,通过学习者主观能动性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解文明等教授持有同样的观点,认为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需“创建新型教学方式,建立课堂教学与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胡晓松教授观点中“以教学手段创新为起点,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教与学关系乃至教书育人进行一系列的创新,创设有支持的自主学习的全新教育模式”也体现了这一点。李玉顺教授则认为,深度融合的重点在于教师,“以提升教师能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提高技术辅助下的教与学方式创新、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水平”。

而另一方学者认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主要通过外部条件进行促进,李仁和教授认为,“慕课(MOOC)”是促进融合的重要途径,“借助外来新式教学理念,网络开放课程(MOOC)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并认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涉及信息技术和教育工作两个方面,而教学一线的教师是主要方面,真正需要将人才与设备向一线教学倾斜”;而陈凤燕教授在其论文中,主张“通过翻转课堂对其学习过程、教学流程进行观测、监控、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从而降低教师经验对教学实效影响的权重,进而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王峰与丁书林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中,教育技术装备起到重要作用。丁书林教授提出“应使教育技术装备与理念、课程、教育模式相融合,推动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王峰教授也指出,通过“‘六个网(网络核心课程、网络教师团队、网络学习空间、网络考试测评、网络学分银行、网络管理系统)’建设,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而笔者看来,深度融合不但要体现在内部模式与教学手段的融合之中,不仅仅作为教学模式的改变与教学手段的更新,而且要通过外部环境促进融合,通过外部软硬件平台的构建提供实现基础。只有内部与外部的同时转变并行发展,才能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2 国外、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研究现状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研究与实践,西方国家相对我国较早,尤其是英、美等国家 90 年代已经开始深入研究。2000 年美国教育技术 CEO 论坛曾经比较系统地阐释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并从 3 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整合的目标与意义;第二,整合的定义与内涵;第三,整合的途径与方

法。这是国际上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权威论述。2008 年美国可汗学院的创办者萨尔曼・可汗把教学视频放在了网上,供学习者使用,可汗的教学视频时间为 10 min,这种视频当时非常受学生的青睐,可汗课程主要突出学生的“学”。2007 年美国教授戴维・维利开发一门“开放教育导论”的在线课程,引起各国学习者的广泛参与。2011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两名教授开发出“人工智能导论”在线课程引起世界各国十六万多人的注册学习。第一门真正意义上的 MOOC 是在 2008 年加拿大两名教授共同开发了一门“连通主义和联结知识”的在线课程。2012 年以后,大量 MOOC 出现在网络,MOOC 的产生将传统教学

过程进行了拆解,运用信息技术在网上建构了新的教学流程,对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了极大冲击。

在我国,有许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特别指出的,2007 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克抗教授在《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学深化改革》一文中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做了全面论述。2012 年3 月 13 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指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既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和方法”。2014 年第七届“北京・长江教育论坛”上,顾明远等专家就如何开展好研究,更好推进教学信息化改革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具体在课堂内(课堂教学)来研究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与实践运用上,我国许多学者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提出比较系统完整的理论,系统地思考在理论研究指导下整个教学过程中各教学要素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回应了国外对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3 个基本问题:整合的目标、整合的内涵、整合的方法。纵观我国的研究现状,主要以这 3 个基本问题为研究基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根据不同学科与专业的特点,设计出多样式、实用有效、易于操作融合的教学新模式,并结合信息化硬件设备、网络环境、教学资源和人才等实际情况,创建新的教与学模式、重新调整教与学结构、重组教学资源。

3 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融合理论探析

3.1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基本属性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使得原先一些先进、前卫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实现成为可能,使先进教学理论的接受和应用成为可能。”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既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或学的工具,又要突出在信息技术运用中创新教学环境,在创新的教学环境中,不仅能很好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传授与接受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改变了学习者,改变了学习方式。因此,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过程中,其基本属性有以下 3 个方面: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来打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实现新型的教学方式、改革传统教学结构。

3.2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内涵本质

分析其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基本属性,结合何克抗教授的研究,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就是通过创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融合到学校各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又能体现学生主体为特征(自主与探究)的新型教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使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而言,他们能够借助于丰富的信息技术手段形成表征信息;能够借助于交互工具促进事实性知识之间的联结;能够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提供更好平台;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沟通、交流工具;能够促进在线学习的形成和发展;能够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激发并维持学习的动机。

3.3 运用信息技术条件进行教学设计的主要关注点

(1)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撑。信息技术条件下,对传统的“传授―接受”教学理论进行分析,其主要问题是教材结构、设计、内容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又增加了教师更多的负担,适用学科的范围有限。随着信息技术引进教学过程为其赋予了新的活力,其实就是对原有的教学结构进行改革,促进教学形式、手段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互联网时代使得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也进行相应重组及置换,教学改革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非常合理,因为该理论能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提供强有力支持,便于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在其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

(2)围绕新型教与学模式的创建来进行融合。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在相互融合中,构建一种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无论学习者的层次高低,都为其提供最平等的学习环境。在融合中,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比其它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立体感强,极大地激发了教育者的创造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服务学习者作为本质目标 。

(3)融合中要重视教与学结构的改变。通过融合,改变课堂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中关注教学要素之间的互动联系,学教并重,不要把融合变成技术手段的运用。信息技术条件下,所有的学生和教师都要拥有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实现教与教、教与学、学与学之间的全面互动,真正实现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产生深刻的、革命性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数字化教学内容,使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信息技术将课堂延伸,使其立体化。同时,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大延伸学习者的学习功能。

(4)融合过程要注重教与学资源建设。不注重教学资源建设,学生不能实现自主学习,原有教学模式难以改变。信息技术最大的优点是方便了资源的传播和整合,为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打破了原有的学生和教师获取学习资源的方式。教学资源建设是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重要方面,教师应重视收集整理各种教学资源。

(5)加强课程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中,课程是重点,信息化条件下对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核心就是将信息技术全面融入到全部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评价中,建构不同学科有效融合的教学模式。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改革、建立新的教学过程的基本工具,对学科课程进行最基本的升级改造,运用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教学环境,建立信息化课程。

4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对策与建议

4.1 积极完善教育信息化条件下基础设施建设

硬件设施是融合的前提条件。校园网等基础设施(硬件)的薄弱阻碍了教学信息化建设进程,各学校必须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切实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大力宣传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的优势,不断提升学生合理地利用信息化教学获取知识的能力与水平。信息技术是 21 世纪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手段,但是,由于基础设施的缺乏,信息技术在与教学融合中就会无法有效推进。各地政府部门、学校要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信息技术硬件设施配置缺乏的问题,不断完善信息技术条件下校园网、数字化校园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融合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4.2 建立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标准与规范,形成教学信息化制度体系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融合中合理运用会创造出许多教育教学优势。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推进与实施,各学校及广大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重新调整学校的教育教学结构,重新制定教学计划,研究制定相应的教学标准与规范,完善信息技术运用教学过程中的奖惩、监督和激励机制,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监控,并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加强师资、技术、管理队伍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条件下教育教学的良好氛围,健全保障体系,改革教学管理体制与机制,构建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平台,提高融合的力度和使用效果。

4.3 切实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接受的都是被动接受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弱化了学习激情。信息技术不断拓展与丰富教学信息资源,而且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的组织环节,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培养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来提高学习能力,加强对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真正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在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产生影响。

4.4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广大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学习与研究,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信息技术水平,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适应能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都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与方案,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有计划、有步骤组织教师进行技术培训,切实把培训的重心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到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中来,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充分认识与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和重要意义,使其主动采取信息技术手段组织教学活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4.5 加强应用信息技术服务教学的理念研究与创新工作,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更好地方便教师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加强教学研究工作,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的引导者、辅导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研究如何把大量优秀的教学资源、课程素材通过信息技术展现在学生面前,方便学生学习与资料查找,更好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因此,教师必须加强教学的研究与理念创新,为学生创造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思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

结束语

通过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改革,创设智能化的教学环境,遵循教学规律,调控受教育者和整个教学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和谐发展,并使教育者从拥有、传递信息的专业人员转变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探索及持续技能获取提供帮助的协作者,使学生获取学习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最终提高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未.抓住 MOOC 发展机遇,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4(3):32-40.

[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EB/OL].http:/ /,2012-03-13.

[3]李艳馥.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微积分教材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4(7):96-98.

[4]何克抗.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学深化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4(10):66-73.

[5]郜云雁.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势在必行[EB/OL].http:/ /,2014-03-04.

[6]蔡F君,卢萍萍,黄慧娟.信息技术与教学缘何难以深度融合[J].电化教育研究,2014(10):23-28.

第6篇: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环境规划与管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由此可见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对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设计在高职教学中逐步开展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创设符合专业课程的信息化环境,更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环节,优化教W效果。文章选取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课程中人员培训这一知识点为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探索更科学的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效果。

一、教学思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程选自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组织篇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结合参考教材、教学大纲、该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确定的课程标准、以及职业素养,将组织篇中复杂、琐碎的知识点,整理归类为组织结构、权力艺术、人员配备三大模块,以任务驱动开展项目化教学。其中人员配备分为以下四个项目: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的招聘、人员的培训与人员的考核。文章知识点的设计就选自项目三:人员的培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培养合格的“培训专员”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为将来绩效考评的学习提供条件。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管理素养,拓展职业生涯的宽度和深度。

2、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接触了一年的专业课程训练,对于本专业的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这个年龄层次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作为信息时代的原住民,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网络。在之前已经学习了计划、组织的基础知识,对组织结构设计和岗位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分析岗位职责的基本技能。但是学习主动性不强,不善于组织和利用信息化资源,对培训的认识片面,也缺乏实际操作的训练。

二、教学培养目标及重难点

1、培养目标分析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实现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基本素养三个方面的培养目标。

专业知识目标:能准确的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掌握培训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规范格式;开展培训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各种问题。

职业能力目标:能灵活运用工作要领开展培训实务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本素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利用各种信息媒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2、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在进行员工培训时,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是前提,制作规范的培训方案是保障,灵活运用、有效的开展培训工作是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技能。从而归纳出本课程的重点是制作科学、规范的培训方案,难点是灵活根据岗位的不同特点开展培训的实务操作。

三、教学策略设计

针对同学们没有进入企业观看企业的培训过程,学生的亲身感受性不强等问题,结合实际制定了以下教学策略。

1、教法与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翻转课堂、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行为习惯。

2、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针对学生喜欢玩手机、且方便携带的特点,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课程资源及布置课前任务,方便同学们随时查阅资料,依托世界大学城建设专题学习平台构建信息化网络学习环境;利用视频、flas、小游戏、QQ、微信等信息化工具,解决实际困难,更好的实现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培训的知识要求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知识准备、课堂实施任务、课后拓展提升三个环节。具体安排如下图1所示:

(一)课前准备

课前引入翻转课堂,学生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号上领取课前任务:

第一,浏览老师建立的专题学习平台中的课程资料,预习新知识,同学也可以自己搜集资料上传学习平台,老师和学生共建课程资源库;

第二,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培训专员的工作职责。学生将收集回来的资料上传到小组QQ或微信学习群, 小组内交流讨论,尝试着总结出培训专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并将成果上传到学习平台。老师检查评价,选出优秀作品,准备上课展示。

(二)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根据以前的课程安排,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专业模拟创立了一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并在上一次课程学习中对岗位职责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样的知识架构基础上,学生们在学习平台上领取任务单:对公司新入职的企业环境监督员进行培训。

任务一:要有效的完成好这次培训工作,首先要确定培训内容。同学们可以在学习平台上点开教师课前准备的企业环境监督员岗位说明书,以及这次要参加培训的人员面试时提交的简历和面试评价单,各组依据这些材料展开开放式讨论,自行确定培训内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为了更好的达到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完成一个配对闯关小游戏,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对象,选择正确的培训内容。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下,自我检查对选择培训内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完成任务一的学习。

任务二:选择好培训内容之后,就应该据此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于是教师就可以顺势开展任务二的学习,制作培训方案。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自主学习一份完整的培训方案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组内讨论制作一份培训方案,并上传到学习平台,老师可以随机抽取一组制作的培训方案并将其展示出来,同时列出现实中企业对于该岗位的新入职人员所做的培训方案,大家一起分析之前在选择培训内容上的缺失,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从而探讨出一份合格的培训方案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以及格式要求。组与组之间相互评价打分,老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任务三:依据培训方案组织实施相关培训工作,是我们要完成的第三项任务。针对以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混淆培训经理、培训讲师、培训专员之间的岗位职责。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和讨论的结果,让课前选出的最优秀小组将自己的成果从资料库中调取出来进行讲解,从而确定培训专员的主要工作职责。老师将培训专员的主要工作职责进行分解,制作成一个个微视频,供学生们随时点开学习参考。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直观了解培训专员如何组织实施培训,并内化为自己的工作技能。

同时,老师引导学生代入角色,思考如果自己是培训专员会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呢?学生以组为单位相互讨论,制作微脚本,老师随机抽取一组同学依据微脚本即兴表演。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和评价。

考虑到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上台表演并获得老师的现场点评,对于其他小组可以将自己编写的微脚本表演录制下来,上传到学习平台上,老师和同学都可以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从而选出最受欢迎的视频。让同学们在娱乐中了解培训专员的岗位职责,锻炼其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突破本课程的难点。

(三)课后拓展

课后学生们完成大学城空间的在线测试,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此外,借助学校承担的对企业事业单位提供培训服务的机会,鼓励学生分组与各位培训讲师配合,实践培训专员的工作职责。

(四)考核评价

借助信息化手段,老师能及时、全面的对学生课前、课堂、课后整个教学环节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考核评价。

通过三个教学环节工作任务的完成效率和质量,实现对学生技能的评价;通过小游戏和大学城在线测试自动记录的学习成果,实现对学生知识的评价;通过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实现对学生素养的评价。完成三方面的培养目标。

四、 教学反思

本课程借助微信公众号,帮助同学们将课余零散的时间整合起来,同学们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借助数字化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在课堂完成三项任务,在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采用视频和flas等信息化手段,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直观感受不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利用配对小游戏、在线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个性化辅导。利用QQ讨论群、微信等信息化工具保留的交流成果,老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将各种信息化资源融入教学中,信息化手段拉近了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的距离,学生明确了岗位职责。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已经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学完后同学们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高,学习热情高涨、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加强、自主学习和高效利用时间的能力明显提高,提升了职业修养,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教育部网站,2011

[2] 韩立福.“先教后学”“先学后教”和“先学后导”的教学思维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5)

[3] 张俊娟,穆卓辉,张朝辉.信息化教学手段下高职专业课程教学设计[J].继续教育,2015(10)

[4] 张莹莹,罗润来.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8)

第7篇: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要素范文

微课的兴起是教育信息化的产物

2013年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一年。在职业教育领域,一方面由教育部主推的教学资源库、资源共享课程方兴未艾,另一方面微课开创了教育信息化的新时代。

信息化技术与各个行业实务相融合是当前的应用潮流,也是未来大势所趋。而在教育界,教育部于2012年3月下发《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又于同年5月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2]5号文),12月成立了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都对信息化技术在实务中的推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此外,教育部通过主办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等一系列扎实的工作,推动教育信息化方面卓有成效。

微课正是在这个背景下逐渐为大家所熟知的。首先,它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2008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最先提出了“微课程”(Micro lecture)的概念,即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国内最早研究微课的是广东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胡铁生,他给微课下的定义是“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 事实上关于微课,还有数种其他模式的定义,但目前学术界公认的几点包括: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时长5-15分钟;单粒度,围绕着一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因此,可以将微课看作在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上的一种新颖的形式。它是在“云计算”背景下大数据变革信息化教学的产物,进而引发资源观、教学观和教师发展观的重大变革。

微课最早兴起于中小学教育,但在职业教育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因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紧跟行业发展脚步,突出一个“变”字,对课程建设要求高。而我国职业教育由于跨度大、底子薄,目前普遍存在优秀师资短缺、各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课程建设落后等问题,如何应用简易快捷便于掌握的传播方式将新技术、新应用融入课堂教育中,是目前职业教育改革的一大课题。鉴于上述特点,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可相应提供针对性较强的解决方案。

微课是学习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加强所聚焦主题的学习,具有碎片化的特点,在不改变原有教学模式和授课习惯的前提下,可以较为容易地嵌入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将微课作为课程导入、重点讲解、答疑辅导等展示使用,通过精心制作的微课内容,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解决一些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目前微课模式已经在不少院校实施,亦取得不错的效果。

数字出版理念催生立体化教材

信息化时代,数字出版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意识到,出版的核心是内容,出版的本质是选择,在“内容为王”的前提下,纸质还是数字化载体只是外在形式的不同。因此,信息不单单是以白纸黑字的形式存在,数字化的资源的生产也是出版社出版的一项重要工作。

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信息、符号、媒介,是用于向学生讲述知识、传授技能和传播思想的材料。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服务于教学。当引入微课的概念之后,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学者对教材产生了新的需求,立体化教材就呼之欲出了。

立体化教材是综合性的教学资源整合和交流的平台,它为院校提供教学资源的系统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提升教学能力,促进教学改革。立体化教材顾名思义,还是以纸质图书为载体同时又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它的内容广泛,包括微课视频、案例素材、仿真环境、演示动画、考试系统和课程教学网站等;表现形式多样,有纸质图书、音像光盘、电子书和网络出版物等。立体化教材决不是各种教学资源的简单拼凑,它需要整体性的策划设计,策划的思想应当贯穿教材建设过程的始终,教材的每部分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应是有机的结合。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立体化,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方式、教材应用的服务等都要体现立体化的理念。

立体化教材助力微课,推动教学改革

教材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在引入了微课的概念后,立体化教材建设仍然应围绕“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中心进行建设。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是基于微课资源的教学。在这个环境下,教材是一种载体,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手册。微课视频是核心,在每一个专题化的重点难点上,由最擅长讲解这个问题的教师设计,并以视频的形式供学生观看,充分发挥名师这一稀缺资源,传承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或出镜讲授,或动画演示,或操作录像,借助信息化手段,用具象来表达抽象,来理解枯燥的理论知识,观察较难展示的实验场景。通过微课视频将CAI课件、案例项目等数字化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微课与纸质教材相互呼应,对重点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表达,帮助学生掌握课堂内容。

出版社在建设微课资源的时候,可以重点选择有精品课资源支撑的课程,将已有的优秀教学实例(如优质课程录像),编辑加工(转录、特效、合成等),并提供相应的辅助教学资源(如教案、课件、习题、考试系统等)。此外,也可以根据微课的具体要求,组织开发团队,录制全新的微课。整个微课的制作过程与教材出版类似,由“选题拟定”“教学设计”“准备素材”“制作课件”“实施拍摄”“后期制作”“教学反馈”等环节组成。利用出版社既懂教育教学,又有数字资源开发的经验的优势,整合写作团队和资源开发团队,进行协同创新,项目化运作微课开发和立体化教材建设。

建设立体化教材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做好顶层设计,课程设计是中心。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推导课程标准,设计微课和教材的环节和内容。学习者之所以学习的动机的核心不在用什么样的技术呈现授课的内容,而在于课程本身。

第二,内容选择要恰当。微课的知识点,必须选择通过教师讲述才能理解的内容,选择学习的重点、或者难点、易错点或考点。为学生对那些基础性和难以掌握的概念学习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这就不仅仅需要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更多的要求在教学设计方面进行深造,把学习科学与认知心理学作为重点研究的内容,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学生最优质的知识传递。

第三,纸质书和资源建设同期策划。在实现知识内容数字化创意的同时,将其同步贯彻到教学资源的建设中,通过立体化资源来还原课程建设思路,纸质书籍只是课程建设的固化成果之一,亦应充分发挥不同载体的特点,优势互补。如,纸质教材便于学生随时阅读;微课视频提高课堂教学效果;CAI课件等教辅资源配合书籍和视频,帮助老师备课、学生自学。

第四,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覆盖的普及,充分发挥微课在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等领域的优势。充分调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建设云平台,将教学资源保存在云端, 并借助二维码等技术,将微课资源和书籍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8篇: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要素范文

1、正确理解“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含义

随着多媒体硬件与软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多媒体的概念出现了质的飞跃。多媒体计算机能同时抓取、操作、存储、编辑和呈现图形、文字、影象、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介信息,能够把普通电脑、电视机、录象机、录音机、、幻灯机、传真机等功能综合一体,不仅极易控制,而且产生了更新的功能(如交互性、人工智能、网络通信、资源共享等)。因此,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一种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与学的理论作指导,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依靠教育信息资源、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获得有效(或优化)的教学效果的现代化的教学。其中理论指导是统帅,教育技术、教育资源、系统方法是基础,教学设计是关键,最优化教学效果是目的。

多媒体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教学设计相关理论,如加涅的认知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系统科学方法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教学组织与展开理论、教学表达与评价理论等。

多媒体网络教学必须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要注重各种现代教学手段、模式的综合运用,不能偏废。只有注意把“常规媒体手段”与“先进媒体手段”相结合,才能取得最大效益。

2、教师适应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

教师适应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和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要求教师必须有现代的教育观念,诸如开放的教育观念、多样化的教育观念、民主化的教育观念、创造教育的观念等。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实施,学校教育信息环境将逐步完善,教育资源将更加丰富,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中,学生可以自主地通过各种途径,以各种方式进行学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需要学生具有很好的信息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转变为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转变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信息能力和综合素质。二是教师要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与培训。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以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根据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需要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信息资源系统,广泛收集各种与之相关的学习资源和素材(文本、图片、图象、声音、视频、动画、模型等),并根据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技术进行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简单的多媒体教材制作技术以及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正确使用。

3、多媒体网络教学应注重教学设计

多媒体网络教学必将涉及许多具体的技术和机器在教学中的应用,它使得一些人往往以技术论、机器论的观点来认识多媒体网络教学,认为多媒体网络教学就是以机器代替教师讲课,代替教师写板书,就是以电子教材代替文字教材……,并以代替性、省力性、顺利性、效率性等作为评价标准。多媒体网络教学可以达到以上效果,但仅仅以技术论、机器论的观点来认识、理解多媒体网络教学,必将使多媒体网络教学走向歧途。以技术论、机器论开发的教学软件、编写的电子教案、组织的教学,学生形象地称之为“机器灌”、“电灌”。这种“机器灌”、“电灌”比教师灌更有害。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更注重教学设计。

3.1多媒体网络教学(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的教学设计没有本质的区别,必须把教学目的的实现放在首位,根据教学目的设计教学内容,再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育技术和教学条件设计教学模式。由于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等要素的相互联系及组织结构,所以,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内容应包括教师主导活动设计、学生参与活动设计、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的设计、教学媒体运用方法的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3.2不同的学习类型有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可概括为示范型、逻辑归纳型、逻辑演绎型、探究发现型、练习型和控制型六种类型。示范型模式适用技能的学习;媒体作用是提供给学生示范模仿的标准行为模式,如语言、动作、书写、操作等规范行为;教师指出标准规范行为的要点、程序、组织学生模仿,纠正错误;学生掌握要领,模仿练习。逻辑归纳型模式适用事实概念的学习;媒体作用是提供若干有关科学的现象、形态、结构、文献、史料等客观事实,或提供有关情景,以便建立共同经验,形成表象;教师借助事实、情景进行概括归纳,显示事物的特征,建立概念;学生观察事实、现象,认识事物特征,识记事实,理解概念。逻辑演绎型模式适用原理的学习;媒体作用是提供某一典型的事物运行、成长、发展的完整过程;教师借助典型事例,揭示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并以次通过演绎推理或类比的方法,使学生知识迁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原因,探究规律,理解原理,推广应用。探究发现型模式适用概念、原理和问题解决的学习;媒体作用是提供某一事物的典型现象或过程并利用文字或语言设置疑点或问题,供思考、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设疑,引导思考,激发争辩,总结概括;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参与争辩,探究原因,分析特征,寻找规律。练习型模式适用事实、概念、原理的学习;媒体作用是提供某种可观察的事物、现象或过程资料;教师教师组织学生细心观察,向学生提出要求,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动作来描述被观察对象,以加深对概念或原理的理解;学生认真观察,抓住特征,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动作描述被观察对象。控制型模式适用教学、实验、艺术、体育技能的学习;媒体记录并及时再现学生实践活动的情景,以供分析、评价;教师分解技能的基本要素,组织学生按要求进行实践,提出评价实践水平的标准;学生根据要求,参与实践,观察实践过程的记录资料,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改正错误。

4、加快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建设

多媒体信息资源是用于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各种教学资源。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硬件环境相比,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更为直接的作用。目前,由于网上教学资源,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资源贫乏,各种电教教材、素材短缺,教师要耗费大量时间用于收集、整理各种教学资源,没有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设计,致使多媒体网络教学大都停留在电子教案的形式,出现前面提到的“机器灌”、“电灌”的现象,这恐怕是主要原因之一。应此,加快多媒体信息资源建设是深入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前提。多媒体信息资源建设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应纳入学院现代化教学建设的规划,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分期、分批进行建设。我们认为,目前学校多媒体信息资源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4.1、学校教学资源通常可分为公共教学资源和学科教学资源两大类,公共资源由教育技术中心为主建设,学科资源由各学科、教研室为主建设。

4.2、学科资源建设应立足于课程教学资源需要和适应网络、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既围绕课程现有内容,又兼顾学科发展;既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又强调能力素质培养;既突出学校内部教学,又考虑远程教育;既针对课堂教学,又满足学生自学。因此,学科资源建设可以建成学科综合网站(课程综合网站)的形式,栏目可根据学科特点设置。

4.3、教师备课所需的学科(课程)素材(文本、图片图象、声音、视频、动画、模型等)的建设,内容要系统、丰富,素材使用要方便,建议制作成积件的形式。

4.4、资源建设应该是专业制作(由教育技术中心为主)和普及制作(由各学科、教研室为主)相结合,自制与购置相结合。学校的多媒体信息资源要统一购置,由多媒体信息资源系统统一管理,实现多媒体信息资源共享。

第9篇: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信息;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0-20ppp-0c

University Digitized Campus Construction Discussion

HE Yong-qiang,WANG Jian-xin

(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Zhengzhou 450007, China)

Abstract: The digitized campus is the university implements the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form, the carrying out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enhances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level most effective ways on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igitized campus construction rationale, the guiding principle, the principle and the goal.

Key words: digitized campus;information;construction

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数字化校园指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将学校信息资源数字化,并实现数字化信息管理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从而形成高度信息化人才培养环境。数字化校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计算机的普及、网络设施的建设是营造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前提和基础,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数字化学习环境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

(2)数字化将渗透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中,整个工作围绕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环境而展开,目的就是要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营造一个全新的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以扩展的数字化的虚拟大学。

(3)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以网络为基础,从办公与教学资源到办公与教学活动全部实现数字化,实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和网上服务,构建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高等教育教学新模式。

2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论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教学结构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主动的施教者,并且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学生是知识的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学媒体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教材是学生的惟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来源。然而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日益普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的理论(即建构主义理论)逐渐受到重视,并在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指导作用。建构主义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环境下通过写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教材已经不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和知识的灌输者。所以“情境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提供”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和教育传播理论的要求,在构建数字化校园的时候,必须以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为理论基础。应该特别注意“四化”建设:

(1)资源数字化。逐步建立起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健全建好各类数据库,并精心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2)学习活动和管理智能化。建设学生电子档案、学籍管理、评价信息、教务管理、选课排课系统等,实现学习写作、师生信息交流等自动化;建立“一卡通”电子校务、OA系统,实现管理和生活智能化。

(3)教材多媒体化。课本不再是学生学习的惟一,逐步建设有特色的网络多媒体教材库,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还有声音、动画、图片、录像以及模拟的三维图形。

(4)环境虚拟化。网络是一个空间零距离、时间高度弹性的虚拟世界,为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同时也使学生学习是有一种亲临现场感,应逐步建设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社区、虚拟图书馆等。

3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指导思想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教育发展为动力,以教育改革为目标,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1)以教育发展为动力是指高等教育在面临巨大社会需求的形势下,只有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才能有效地扩大办学规模,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同时数字化校园的建成还将极大地有助于终身学习体系的形成,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

(2)以教育改革为目标是指学校数字化建设要利用信息技术作为促发教育变革的催化剂,而不是用信息技术作为传统教学手段的替代品。

4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原则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为力保证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必须运用适当的策略。一是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广。二是要内合外联,资源共享,优化配置,避免低水平的重复性开发和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三是要继承改革,创新试验,形成特色。各个学校都有其长期积累下来的教育优势的文化传统,在新的教育形势和技术条件下,通过改革和创新,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四是抓住重点,加快发展,形成优势。在特别有利于发挥信息化教育特长的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方面,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加快发展速度,迅速形成优势。因此,在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设施建设是基础。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不但要做到针对需要,设计合理,设备配套,通道畅通,还要留有余地,便于今后扩充和更新。

(2)资源开发是重点。数字化校园的资源建设包括数字化图书馆、学科资源库、科研信息库等,应该作为重点建设项目。

(3)师资培训是关键。数字化校园的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取决于师资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因此要采取措施对他们进行强化培训,使教师不仅能够掌握使用信息技术的一般技能,还要懂得如何有效利用网上信息资源和开展网上教学活动。

(4)政策配套是保障。在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包括使用收费政策、绩效奖励政策等,对于积极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应该有较大力度的政策倾斜。

5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管理理论为指导,超越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建立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的高等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需要,推动全面学习、终身学习,构建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高等教育新模式,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面有高度共享的教学资源、信息资源、智力资源。利用数字化校园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和传播,促进高水平的师生互动、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的学习,形成新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索、协作研究,构建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2)科研方面有高度共享的科研信息、资源设备。利用数字化校园加快科研信息传播,促进国际性学术交流,开展网上合作研究,促进最新科研成果向教学领域转化以及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提高科研的创新水平和辐射力。

(3)管理方面有高度共享的管理信息,科学、规范、严格、完整、及时更新维护的基础数据。利用数字化校园,实现上下级部门之间更迅速便捷地沟通,实现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协调,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减员增效,进一步提高决策科学化,使得管理减少程式,进一步扁平化,达到优质高效,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

(4)公共服务体系方面有覆盖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区域的宽带高速网络环境,提供面向全体师生的基本网络服务和正版软件服务;建设高质量的数字化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艺术馆等;建立电子身份及其认证系统,为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张文丰.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研究,2007(8).

[2]陈丽春.基于数字化校园的教育信息化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3]赵国栋.数字化校园:理想与现实[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01).

[4]崔静.数字化校园信息资源建设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07(8).

[5]焦科.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调查[N].中国教育报,2005-6-13.

收稿日期:2008-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