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饮用水检测报告范文

饮用水检测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饮用水检测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饮用水检测报告

第1篇:饮用水检测报告范文

近年来,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逐步实施,我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逐年提高,农民的饮水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为切实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农村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供水行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辖区农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省、市卫生厅、局有关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的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实际,决定在全区乡镇范围内开展一次为期3个月的农村生活饮用水专项整治工作,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整治范围

卧龙区辖区内全部农村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具体包括各乡镇辖区内各类单位自建的自备饮用井水、农村学校集中式供水和近几年已投入使用的分布在各村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二、重点整治内容

1、是否取得有效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证;

2、制、管水从业人员是否取得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证明;

3、是否具有饮用水消毒设施,是否能正常使用,饮用水出厂前是否经过消毒;

4、水质是否定期检验,是否持有当年度的有效水质检验报告;

5、是否制定有饮用水卫生管理组织、卫生管理制度、饮用水消毒制度和消毒程序;

6、蓄水设施和泵房是否落实专人管理并加盖加锁;

三、职责分工

局监督科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定期督导考评工作。区卫生监督所负责对乡镇卫生院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各乡镇卫生院具体负责各自辖区的生活饮用水专项整治工作。

四、工作步骤

(一)培训准备阶段(4月20日—4月30日)。区卫生监督所要按照方案要求,结合实际,组织全区乡镇卫生监督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等的培训,加大业务指导力度,各乡镇卫生院要按照要求制定本辖区的具体整治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并及时召开辖区农村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专项整治动员大会,及时启动专项整治工作。

(二)监督检查阶段(5月1日-5月31日)。按照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文件和本工作方案,开展专项监督检查,认真填写监督检查表和汇总表。摸清辖区内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底数,建立供水单位卫生监督分户档案。档案应详细记载供水单位的基本信息、各项卫生状况、监督检查记录、监督检查表、整改情况、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情况及有关书面材料等内容。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和期限,并督促整改落实。

(三)审核发证阶段(6月1日-6月30日)。针对监督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验收。对具备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证发放条件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按照程序发放卫生许可证,对经整改仍达不到发证条件的单位要依法立案处罚,直至其达到条件。

(四)总结验收阶段(7月1日-7月20日)。对本辖区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和总结,于7月10日前将工作总结和附表以纸质和电子版两种形式,报区卫生局监督科和区卫生监督所。局监督科于7月20日前对各乡镇卫生院农村生活饮用水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考评,考评结果以适当方式通报,并纳入年底卫生监督目标考核。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农村生活饮用水专项整治工作,是我区今年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各乡镇卫生院要高度重视,建立辖区农村生活饮用水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分析当地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实行卫生监督工作责任制,工作成绩与年底个人评优挂钩,确保农村生活饮用水专项整治工作有效落实。

(二)加强监管,强化对供水单位的技术指导。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辖区内农村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进行全面监督检查,掌握单位底数,加强供水单位的卫生监督管理。坚持监督与指导并重的原则,加大对经营者的培训和指导力度,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切实提高农村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管理水平。同时,加强生活饮用水相关卫生知识的宣传,强化供水单位经营者的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其保障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的责任感,促进供水单位加大对消毒设施和供水设施的投入,改善供水卫生条件。

(三)推行“六有一规范”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制度。“六有”即:供水单位有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有专职或兼职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负责人,有水质净化消毒设施,有水质日常检验报告和卫生部门抽样检测报告(或委托检验单位日常水质检测报告);有有效的供管水人员健康查体和培训合格证明;有生活饮用水污染应急处置预案。“一规范”即:规范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监管档案的管理。建立“标准档案盒”,其中存有供水单位卫生许可证、供管水人员健康培训证明复印件,卫生管理组织、制度复印件,近年水质检测资料,卫生行政执法文书,使用消毒产品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生活饮用水污染应急处置预案等资料。

附件1: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监督检查记录表

附件2:农村集中式供水基本情况调查表

第2篇:饮用水检测报告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党的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贫困户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饮水安全问题,开展扶贫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进一步提高自来水普及率、农村饮水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

二、工作目标

全区17个乡镇贫困户每人每天可获得水量不低于40升,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水质检测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要求,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5%,达到“村村通自来水、户户饮放心水”的要求。

三、工作进展情况

1.入户排查及问题整改。对全区17个乡镇的贫困户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跟踪走访、精准对接,重点核查水源入户、供水量、供水时间、水质等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通过排查,家里没有水源和饮用浅井水源的贫困户,委派施工单位通过管道连接等措施,解决了贫困户家中没有水源和饮用浅水井的问题。日供水量不足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各村通过采取延长供水时间、错峰供水、配备储水设备等措施,解决了贫困户用水量不足的问题。

2.水质检测。为了确保贫困户饮水安全,委托第三方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全区363个行政村的水样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举办农村饮水安全评估培训,重点对饮水安全扶贫政策、评价方法等方面开展集中培训。

4.档案整理。以乡为单位,将贫困户饮水安全入户排查表、水质检测报告、饮水安全证明装订成册,发放至各乡镇。

5.回头看工作。对所有的贫困户的饮水情况进行回头看,紧紧围绕饮水安全四项指标,再次对贫困户进行入户核查,确保贫困户饮水安全。

第3篇:饮用水检测报告范文

[关键词]水体质量 水源保护 水质分析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372-01

1 卫家磨水库的基本情况

卫家磨水库是三门峡市引水工程的水源地,它位于三门峡市苏村乡卫家磨村的弘农涧河支流坝底河上,控制流域面积180平方公里,设计总库容量3770万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供水和防洪为主的中型水库。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范围:一级保护区:水库取水口300米的水域,高程856米取水口一侧距岸边200米的陆域;朱乙河水库高程546.7米以下的水域,高程546.7米取水口一侧距岸边200米的陆域;孟家河入河口上游500米的水域及两侧50米的陆域。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水库的全部水域及山脊线内的陆域;坝址上游3000米的汇水区域;一级保护区外,朱乙河水库的汇水区域;坝底河从水库取水口经红线渠至朱乙河水库间两侧1000米的陆域;孟家河一级保护区外2000米、其他支流一级保护区外300的水域及两侧1000米的陆域。

2 监测制度

环保部门每月定期对饮用水源地进行常规监测,每年进行全因子分析监测,水库建立了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对水源水质进行24小时监控。地表水监测项目一共109项,其中包括基本项目24项,地表水饮用水源地补充监测项目5项,地表水饮用水源地特定项目80项;基本项目24项是环境管理时所有地表水都要监测的项目,包括各种河流、湖泊、水库,主要是化学需氧量、氨氮、pH值等常见因子以及对人体危害较为严重的汞、铅、铬等重金属因子;5项补充监测项目是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80项水源地特定项目主要是醛类、苯类、酚类、胺类、脂类等有机物,磷氮、敌敌畏、DDT等农药成分和钼、锑、镍、钡等金属成分。

3 所采集卫家磨水库水样检测报告(如表1)

检测结果显示,菌落总数、总大肠杆菌群数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4 对于监测结果的分析

细菌总数是指一毫升水养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与37摄氏度经24小时培养后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细菌不一定都有害,因此这一指标主要反映的是细菌状况。对于长期饮用同一种水的人,一般的菌落总数超标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是从卫生角度来说,超过了菌落标准,就应当被列入卫生不合格产品。大肠杆菌是一类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摄氏度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小时内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它在有动物生存的有关水域中常见,对消毒剂的抵抗力大于伤寒、副伤寒、痢疾杆菌等,通常当它的浓度降到13个每升时,其他病原微生物均被杀死(但对肝炎病毒不一定有效),因此以它作为检测对人类有害菌的代表。我国水质控制采用大肠菌群作为指示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中大肠菌群每升不得超过3个。水样中总大肠菌群数表明水被粪便污染的程度,间接表明有肠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

5 对卫家磨水库水源地保护建议

我国涉及饮用水源地保护的法律主要有3个,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国家法律,这三部法律都设立条款对饮用水水源保护进行了相关规定。2007年新颁布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对河流、湖泊、水库等不同类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法进行了规范。

1、在水库水源地设立界碑和永久警示标牌,尤其在附近公路、村庄设立隔离网与警示牌,防止人为污染。

2、大力宣传水源地水质保护的重要意义,加强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周边企业管理,及时清理水库水源地周边可能影响水体安全的建筑物。

3.加强自来水厂对于民众饮用水的清洁力度。

参考文献:

[1] 陈怀满;环境学[J];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978-7-03-014903-9.

[2] 奚旦立、孙裕生;环境监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78-7-04-029804-8.

第4篇:饮用水检测报告范文

一、目标任务

(一)目标:

1.学校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相关卫生部门、教育部门的食品卫生安全法律意识与责任意识得到加强;

2.消除饮食卫生安全隐患;

3.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动态监督管理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4.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健全有效,管理机制健全。

(二)任务:

1.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全面落实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健全学校卫生动态监管档案;

2.检查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检查大中专学校食堂承包经营准入制度落实情况,检查对上级部门的整改意见落实情况;

3.检查学校是否有未经许可擅自加工并向学生销售食品的行为;

4.检查学校食堂、食品小卖部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情况;

5.检查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卫生知识培训情况;

6.检查食品采购索证、贮存、加工、餐饮具洗消等各个环节卫生情况;

7.检查学校食堂食谱日报批制度是否健全,检查当日食谱中是否有严禁加工的易引起中毒的食物,如豆角、青鱼、野蘑菇、酸菜、黄花菜和发芽土豆等;

8.检查自备供水、二次供水水质、检测及达标情况;

9.检查学校桶装饮用水索证及检测报告情况;

二、检查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第一阶段:20****年12月4日至12月10日。市卫生和教育部门全面动员,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完成自查自纠工作。

(二)第二阶段:20****年12月11日至12月31日。卫生和教育部门开展第一轮检查,要求全面、深入、细致,书写现场检查表(此表已经复印并发至各基层学校)及卫生行政执法文书,依法查处违法行为,提出整改意见。

(三)第三阶段:2009年1月5日至1月15日。对学校开展第二轮检查,重点检查各县区、各学校对整改意见落实情况。

(四)2009年1月16日至1月23日。进行全面总结,对领导不重视、管理制度不健全、整改意见落实不到位的学校进行通报批评。春节前,市教育局将全市情况上报省教育厅。

三、保证措施

(一)调度重视,迅速行动。各县区教育局、局直单位要对此次专项检查调度重视,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合力配合卫生部门精心组织,迅速行动。要立即召开班子和各层面的专门会议,认真研究落实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工作的各项要求。

(二)自查自纠,加强整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实施地毯式拉网排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排查,并落实整改措施,确定整改时限和责任人,促进学校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规范管理。

第5篇:饮用水检测报告范文

加工沿用百年前技术

100多年前的l902年,比利时开始采用氯气(简单说就是用漂白粉)来消毒饮用水。氯气可以穿透细菌的细胞壁与细胞内部的酶发生作用,破坏酶的功能,达到杀菌的作用。氯的作用解决了饮用水中的生物污染,制止了当时水蛭传染病的流行,造就了现代水工业,产生了流入千家万户的自来水。

全国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理事长王占生表示:“我国现在99%的自来水厂用的仍然是100年前的常规工艺。”在目前中国城市水厂中,基本水处理流程为:原水一级泵房加药絮凝池沉淀或澄清池+滤池消毒清水池二级泵房用户 。

其中涉及3个处理工艺,简称为“老三段”:絮凝(加聚合氯化铝)、过滤(石英沙,卵石)、消毒(加氯气或漂白粉)。这些传统工艺主要是去除水源中的悬浮物、胶体杂质和细菌,针对的是受轻度污染的Ⅱ类水质。

国内水厂经过常规工艺净化处理的只是原水中的微生物,对溶解性有机物去除能力相对不足,而且过量加氯消毒所形成的余氯残留本身还形成了“三致物质”(致癌、致畸、致突变)。

即使是针对微生物,常规氯消毒工艺也不能有效灭活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传统的监测手段也无法有效监测出水中这两种生物的信息。

卫生部一份检测报告称,根据现有的检测技术,发现水中有2221种有机化合物,在饮用水中发现有756种,其中有20种致癌物,23种可疑致癌物,18种促癌物和56种致突变物。

水质标准20年未修订

面对节节下滑的水源水质,百年不变的常规工艺何以能使出厂水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呢?

内地长期使用的饮用水标准是1984年制定的,1985年开始执行。正是根据这个标准,建设部近些年测定地方水厂浊度、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4项合格率超过98%。

不过,这4项标准主要是微生物指标,可保证居民不发生水致传染病,却回避了有机物污染问题。有机物多了必然引起色、臭、味感官性能问题,水的口感变差,对这些变化感受最直接的是居民。

2007年7月1日,国家颁布了新的饮用水水质标准,检测指标从35项提高到了106项。但让人担心的是,目前除了北京等个别超大城市外,绝大部分城市没有检测106项指标的能力。

输水途径二次严重污染

即使水厂出水处检测合格,但在输送过程中,还发生着严重的二次污染。

建设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国内城市供水管网中有32.8%主干管存在材质低劣问题。20世纪60~80年代大量使用的连续浇铸的灰口铸铁管,其接口多数为石棉水泥。水泥接缝用的沥青中含有多种致癌的化学物质,导致水中苯类、挥发性酚类和放射性等指标增大。另一个数据是,国内城市供水管网有37%的主干管存在严重老化问题,铺设时间大多在50年以上,长期超限运行,年久失修,使得管道内壁锈蚀、结垢严重。

中国大部分城市供水系统不像发达国家,不是一根管子直达居民家里,而是水进入小区后就蓄到水池或水箱,然后再加压,再用子管道分送给居民。而小区水池因常年未清洗、消毒或未加盖加锁,雨水和异物进入水箱内,泥沙堆积,滋生有害藻类。死老鼠、破烂物品、铁锈和脱落的防锈漆皮、虫蚁尸体漂浮等状况时常出现。

国内一般对自来水的常规处理就是煮沸烧开,但一旦自来水中存在污染物,对一般居民的影响就避无可避。根据国际健康医学研究,水中污染物是通过多种渠道进入人体内的:人类身体所吸收的水中挥发性物质有l/3经口进入(包括饮水和食物)。有l/3经过淋浴时由皮肤吸入,1/3在洗涤或洗浴时通过呼吸进入。即至少有超过l/2的水中污染物通过皮肤和呼吸进入体内。

瓶装矿泉水也不安全

那么放弃自来水,改饮用桶装水与矿泉水是否安全?天然矿泉水水质标准是1995年制定的,饮用瓶装水水质标准是1998年制定的,这些标准并没有达到现在新的2007年饮用水标准。

目前国内市场销售的一些矿物质水的水源水本身富含溴化物。在净化程序上,厂家大量使用臭氧进行杀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种副产物――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为2b级的潜在致癌物:溴酸盐。长期饮用含有微量溴酸盐的饮用水,将有可能增加癌症的患病率。

第6篇:饮用水检测报告范文

关键词:环境保护 环境监测 结合 技术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b)-0136-0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农村经济呈持续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然而在受到“注重生产发展,轻视生态环保”的思想影响之下,尽管农村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可农村生态环境情状却每况愈下,甚至不少地区的农村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并威胁到人民生命健康的恶劣现象。因此,要利用现代高科技的环境检测技术,对污染地区进行及时科学的治理,并对易受污染的地区进行实时的预防,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环境安全提供保障[1]。

1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目前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污染较为严重。来自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最新检测报告显示,我国农村人口饮用水达不到安全标准的有3亿多,其中有9000多万人因为水污染而造成饮用水不安全。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大量使用化肥、生活污水长期污染其主要饮用水源—— 地下浅水层及地表水。另外,畜禽养殖也是造成农村饮用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2]。

土壤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在重庆市有关部门对典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的调查中显示,重庆市稻米及蔬菜的铅超标率高达46%和60%,七氯和异狄氏剂醛及硫代硫酸盐的检出率均在85%以上。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化肥的应用,导致大部分化学元素渗透到土壤环境之中,严重破坏了土壤生物的多样性。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日益扩大。伴随农膜使用量的日益增加,非降解农膜破碎部分大量残留在土壤及地表,又由于生活垃圾的随意丢放、倾倒和排放,畜禽粪便未设置污染治理措施等等,导致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日益扩大[3]。

2 环境检测技术在解决目前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重要作用

环境检测技术通过及时的采集和分析数据,可以对水土流失、水源污染及五种多样性等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监控和检测,从而能够让相关专家根据对其检测的数据的详细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及措施,以便起着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构建环境检测技术,加大对农村污染排放的监督,从而起着保护环境的作用。一方面由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投入环境检测技术的硬件设备;另一方面对环境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加以培养,建立对农村环境检测工作及其污染治理的技术支持机构,加大对农村污染排放的监督。同时为了避免重大灾害事故发生,还要构建环境监测技术预警体系,并将信息自动化引入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当中,实施环境的实施在线监测效果,从而更进一步提高监测工作质量,以便能更好地保护农村环境[4]。

环境检测技术能够对不同的生态问题加以监控,从而帮助人们及时提出最佳的解决措施。利用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的不同污染点进行监测,帮助人们找到污染源,以便能够及时地对污染排放加以控制。由此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源排放,使得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改善,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例如,在利用环境检测技术来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是,可以利用该技术对不同年份及季节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分析这些数据并从中发现规律,从而制定出一些有效的改善水水土流失的措施。

3 环境保护和环境检测技术的有效结合

将环境保护和环境检测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环境检测工作,能够很好地为环境保护指明方向,从而为人们科学地评估农村环境质量情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提供地坚实的依据。

要将环境检测技术与环境保护有效地结合起来,首先,需要充分整合并创建一个综合协调环境监测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当前区县级等相关部门现有的环境监测资源。包括农林、卫生、畜牧、环保等部门的专业设备、交通设施及技术人员等。将所有资源进行整合,并明确环境监测分工,令小组人员之间相互密切配合。

依据当地的环境质量状况及经济发展水平,明确检测目标,并制定出农村地区环境监测切实可行的方案,如确保供应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所需的财力、人力、物力等,组建一支能机动、快速地进行环境监测的专业队伍;重点选准一些与农村群众生活生产等密切相关如饮用水源酸碱矿化度、畜禽排放污水的COD等相关环境项目进行监测。

确定并采用合理的采样地点、采样频次及采样方法进行检测。并对样品处理化验分析方法和期限加以明确规定,以便所得到的监测取样的化验分析及时并准确。同时,还要作出相应的监测分析报告。

对环境监测分析数据的方法渠道进行妥善合理的安排,并对各地群众在日常生活如何注意防患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加以科学指导,从而有效地预防因环境问题而给群众生活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5]。

结束语:构建环境检测技术体系,有利于我国农村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同时也是贯彻并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心环节。另外,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是社会发展及进步的必然要求。只有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才能令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得到满足,从而实现资源、环境及人口三者之间关系的良性循环。因此,要利用现代高科技的环境检测技术,对污染地区进行及时科学的治理,并对易受污染的地区进行实时的预防,从而有效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靳红海.浅析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及保护措旌[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1(11):135-139.

[2] 周丽莉.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J].农业装备技术,2012(1):158-166.

[3] 林万成.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举措—— 以河南省为例[J].新农村(黑龙江),2011(3):134-136.

第7篇:饮用水检测报告范文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普通混凝土主要是由水泥、粗细骨料、水、外加剂、矿物质混合物组成。通过一定的比例,经过搅拌而成。而施工工艺水平的高低、施工队伍素质以及原材料的质量等对混凝土施工质量好坏都有直接的影响。但是,想要做好混凝土质量控制,就需要从原材料这一源头入手,才是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前提条件。

一、水泥的质量控制

作为混凝土主要的胶凝材料,水泥也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核心因素,在日常混凝土预拌生产中,做好水泥质量控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水泥材料的正确选择

在水泥选择上,需根据实际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所生产的水泥,切忌使用日产量低于2000t的小型粉磨站生产的水泥,如此才能保证水泥的高品质、高稳定。另外,在水泥选择中,还需要对生产过程中掺合料、熟料等生产比例进行调研,避免使用高铝、高碱的水泥,调研参数也要做好详细的备案处理。

(二)水泥检测工作需完善

等待水泥进行施工现场后,必须进行水泥留样与试验处理,如果施工途中改变了水泥品种,也要按照配合比设计,对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混凝土和易性进行试验,出具相应的合格指标数据,等待完成后,方可用于施工。

(三)建立水泥资料数据库

每进场一批水泥,都需供货商提供相应的检验报告。然后现场分析、比对水泥试验结果,根据分析、比对数据来制定最佳的混凝土配合比,同时建立水泥资料数据库,以备今后的查用。

二、粗、细骨料的质量控制

细骨料包含了机制砂、天然河砂;粗骨料包含了卵石和碎石等。对粗、细骨料的质量控制也需按照国家建筑行业制定的标准来加以规范。

(一)来样抽检需完善

由于绝大部分的粗、细骨料都是天然矿岩材质,也使得其拥有多样性、多变性等特点。在日常生产中,粗、细骨料的抽检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要提升抽检的频率和数量。另外,根据工程混凝土的实际类型,也可以在日常抽检当中增添骨料压碎指标、自流平密混凝土当中骨料合理级配等方面的关联项目。

(二)做好骨料的分类堆放

混凝土本身的多样性,也使得在骨料品种与类型的选择上日益复杂,因此,在堆放粗、细骨料的时候,也应做好分类处理,避免出现骨料混乱,导致混凝土生产质量得不到保障的局面出现。特别是冬季施工中,应当避免雨雪对骨料的影响。

(三)把握骨料禁忌

混凝土生产中所使用的粗、细骨料必须保持干净,避免硫磺、生石灰、蔗糖等杂质的存在。

三、水的质量控制

根据水的来源,可以将其分为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生活废水、海水等诸多方面。在混凝土的预拌和养护中,首先是饮用水。如果混凝土中使用的是地表水、地下水,就应当对其含有的矿物盐、有机质等进行检验。生活用低水质情况相对复杂,海水当中含有大量的氯盐,都无法应用到混凝土用水中。如果水质为不可饮用型,在预拌混凝土前,都需要进行水质化验和抗腐蚀试验,等待检验合格后,方可应用到混凝土生产中。

四、外加剂的质量控制

对于混凝性来说,混凝土外加剂起到了关键作用,由于其品种繁多、掺量较小,在混凝土生产中对其品种的选择、应用技术等方面的要求都高于其他材料。所以,为了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做好混凝土外加剂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合理的选择外加剂的品种。外加剂的选择需根据建筑设计与施工的详细要求,通过技术经济的对比、试验结果的分析;坚决抵制外加剂存在污染环境、危害人体现象的存在;外加剂必须通过试验之后,方可应用到混凝土生产;不同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差异较大。所以,在试验中,应当密切地关注起相容性。

(三)所选择的混凝土外加剂,必须由供应商提供相应的产品说明书。在相关资料当中必须明示其产品的各项控制指标。外加剂的检测报告能够提供相应的质量信息与技术标准,等待检测有明确的结果后,方可应用的生产中,如果存在外加剂不符合混凝土生产要求,也需要明确指出,及时进行更换。

总之,在混凝土日常的生产中,存在诸多影响其质量的因素。但是,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检验中,必须做到一丝不苟,在核实时能够根据规范标准进行严格的审查,如此才能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不会受到原材料的影响,才能够放心进行后期施工。

参考文献:

[1] 于震,杨红涛,王刚,董丽丽.商品混凝土质量全程控制[J]. 商品混凝土. 2011(11):77-79

第8篇:饮用水检测报告范文

石材放射性污染

年仅31岁的张先生做口腔活检时被查出患上口腔癌,三个月后,张先生62岁的老父又患上了喉癌。对张家安装仅一年的地砖、瓷砖及卫生洁具进行了全面检查后发现,与人体直接接触最多的花岗石洗面盆放射性严重超标。

石材产品主要包括花岗岩和大理石,主要用于建筑物室内、外装饰,其次是建造广场、道路、灯杆及各种工艺品。由于其质地坚硬、绚丽多彩,深受消费者喜爱,但一谈到石材的放射性就很令消费者生畏。究竟石材的放射性危害有多大,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问题。

石材的放射性主要与地质结构、生成年代和条件有关,按石材放射性水平可分为 A、B、C三类。 A类产品可在任何场合中使用,包括写字楼和家庭居室;B类产品放射性程度高于A类,不可用于居室的内饰面,但可用于其他一切建筑物的内、外饰面;C类产品放射性高于A、B两类,只可用于建筑物的外饰面;超过C类标准控制值的天然石材,只可用于海堤、桥墩及碑石等其他用途。其中,花岗岩的放射性较高,大理石的放射性较低,而且对其他材料的放射性有很好的屏蔽作用。由于石材放射性水平的高低只能通过仪器检测才能知道,因此,有关专家提醒消费者,在建材市场选购石材和陶瓷产品时,要向经销商索要产品放射性检测报告。要注意报告是否为原件,报告中商家名称及所购品名是否相符,另外还要注意检测结果类别(A、B、C)。

燃煤的放射性污染

一般的燃煤中常含有一定的放射性矿石,分析研究表明,许多燃煤烟气中含有铀、钍、镭-226、钋-210及铅-210等。尽管这些物质含量很少,但长期的慢性蓄积,可随空气及被烘烤的食物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饮用水中的放射性污染

我国地大物博,矿泉水十分丰富,但其中也有不少水源受到天然或人工的放射性污染。据有关部门检测,有些盲目开发的矿泉水,其氡浓度高达5×10居里/升,如果长期饮用这种矿泉水就会有害健康。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某些使用贮藏放射性物质的厂矿及肿瘤医院排放的废水,可对水源及水生植物造成放射性污染。

新宅的放射性污染

由于地基、岩石或矿渣、大理石装饰板等往往含有一定的氡,可对新房(尤其是通风不良时)造成放射性污染。

香烟中的放射性污染

烟叶中含有镭-226、钋-210、铅-210等放射性物质,其中以钋-210为甚。一个每天吸一包半香烟的人,其肺脏一年所接受的放射物量相当于他接受300次胸部X光线照射。

第9篇:饮用水检测报告范文

卫生检验与卫生行政部门实施的卫生许可、日常性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查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卫生标准制修订、卫生科学研究等工作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卫生监督执法过程中也起到不可或缺的基础作用。

1卫生检验的基本概念

1.1概念

卫生检验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和科学技术手段,依据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监测环境、食品、作业场所的卫生状况和污染危害。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污染、中毒、疫情等进行技术鉴定,为卫生监督执法和疾病防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1.2内容

卫生检验的工作内容还包括,进行健康相关产品的功能试验、毒理试验、功效成份检测、农药及毒物成份分析、营养成份分析、病毒学检验、免疫实验等。按照专业分,卫生检验的范畴包括以下内容:

1.2.1水质卫生检验。包括水的感官性状检验,水的一般化学性状检验,水质污染指标检验,水质毒理学指标检验,饮水消毒检验,涉及生活饮用水安全的产品检验等。

1.2.2食品卫生(安全)检验。包括食品的一般成分分析,食品中微量元素测定,食品添加剂的检验,食品中有害物质测定,餐具消毒效果测定,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检验,保健食品功能性实验,新资源食品的毒理学实验等。

1.2.3劳动卫生检验。包括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生产环境空气中粉尘的测定,生物样品中有毒物质的检验等。

1.2.4化学品卫生检验。包括化妆品理化指标检验,化妆品微生物学指标检验,特殊用途化妆品毒理学及功能性实验等。

1.2.5公共场所卫生检验。包括公共场所(含学校、幼儿园)微小气候检测,茶具、被服、卫生洁具消毒检测,一次性用品等健康相关产品检验等。

1.2.6消毒杀虫卫生检验。包括消毒杀虫药品、器械效果检验,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和其他健康相关产品的检验,医院消毒效果检验,医学昆虫检验等。

1.2.7生物学材料检验。包括病原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抗原、抗体的检测等。

2卫生行政许可与卫生检验

2.1法律规定对食品安全等实施许可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国家对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消毒产品、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等实施行政许可管理。《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九条规定“饮用水供水单位应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

2.2检验、检测报告的结果是是否发放卫生许可的重要依据之一许可前要对水源、水质进行检验、对公共场所的环境进行检测、消毒产品进行检测、对餐具饮具进行检验是发放许可的必要条件。

3日常性卫生监督与卫生检验

3.1卫生检验是法律规定《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消毒产品、饮用水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十一类食品”,都需要实验室的检验后,认定其是否符合要求。

3.2实验室卫生检验是日常性卫生监督重要手段卫生行政部门在对健康相关产品、化妆品、生活饮用水、消毒产品、新资源食品等进行日常性卫生监督过程中,通过实验室卫生检验、用检验数据提供佐证,判定是否合格。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卫生检验

传染病疫情爆发、虫媒及共患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生活饮用水污染中毒事件、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化学品泄露突发事件、核与放射污染突发事件、化学生物恐怖事件、重大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在应急响应后,都需要且离不开实验室的卫生检验。

5食品安全重大事故与卫生检验

5.1食品检验是食品安全工作的基础卫生行政部门在开展食品安全工作中离不开食品检验。卫生行政部门所属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几十年来承担着全国食品检验工作。《食品安全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这6项职能中,除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外,其他5项工作都是以食品检验为重要技术支撑才能开展的。另外,在食品许可、日常性食品卫生监督中,都需要食品检验。《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会同有关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下列措施,防止或者减轻社会危害;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对因食品安全事故导致人身伤害的人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组织救治;封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并立即进行检验”。

5.2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的认定需要实验室监测支持对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立即进行检验。化学性食物中毒事故需要实验室定性、定量监测;微生物性的食物中毒事故需要实验室培养等监测;霉菌性食物中毒事故需要实验室培养等监测;物理性食物中毒事故也需要实验室验证。

5.3现场快速检测对食物中毒事故迅速定性有重大作用有些化学性食物中毒事故需要现场快速检验定性,尽快得出结果,为调查处理提供技术支持。(在“快速检验在卫生监督执法中的应用”中叙述)。

6卫生标准制定与卫生检验

6.1制定、修订卫生标准工作,实验室产生的大量•198•中国卫生监督杂志数据是最重要的依据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卫生标准需要制修订,现有20个卫生标准委员会,对各专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按照审查规定的要求,都严格审查实验室数据的可靠性。卫生标准的研究、制修订必须有实验室数据的支撑。

6.2食品安全标准的需要整合、修订原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农产品质量标准、食品行业及需要新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都必须在实验室大批量监测、检测后,根据统计数据的结果,开展整合、制修订,最终产生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法》第二十条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都需要实验室数据的支持才能完成制修订。#p#分页标题#e#

6.3过敏营养学调查,需要实验室检验数据大样本数据在几万以上。

7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卫生检验

7.1法律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食品安全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第十三条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7.2评估风险的方法需要实验室检验风险评估的方法有分级运用、流行病学、食品溯源、定性、定量、化学性危害的风险评估、生物性危害的风险评估、毒理学指导、敏感度分析、验证、食品链中建立“目标”作为法规标准等。这些方法都需要系统、完善的食品检验结果支持[1]。流行病学的应用,除食品检验以外的还需要临床医学实验室支持。

8快速检验在卫生监督执法中的应用

8.1卫生监督快速检测卫生监督快速检测是指服务于卫生监督工作,运用仪器和技术手段,便于监督人员操作并快速获得定性或定量的结果以达到快速筛查、检测目的的一种监督形式。

8.1.1实验室快速检测。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所能利用的所有的实验室设备和方法进行的快速检测。

8.1.2现场快速检测。在非实验室检测条件下,在短时间内出具检测结果可称之为现场快速检测。

8.2快速检测在卫生监督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