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金融风险防控方案范文

经济金融风险防控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金融风险防控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金融风险防控方案

第1篇:经济金融风险防控方案范文

【关键词】我国证券公司;营梢策略;应用措施

我国证券公司在建立营销战略方案的过程中,需要构建完善的战略管理方案,根据其实际需求,建立健全战略体系,发挥战略方式的作用,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逐渐提高其经济效益。

1证券公司营销原则

证券公司在营销期间,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保证营销方案的先进性与可靠性,满足其发展需求。具体原则为以下几点:

1.1遵循盈利性原则

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需要追求利益,而在盈利过程中,对法人资格与独立核算等方面进行管理,提高核算下作质量,做好成本控制下作,通过营销方式创造更多利润,以此提高其经济效益,拓宽业务模式,获取良好的发展机遇。

1.2遵循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主要就是在证券公司营销期间,根据自身资产情况、收入情况、信誉情况等,科学开展分析下作,对其安全性与风险性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避免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为证券公司的长远发展与健康经营奠定基础。证券公司具有独立经济实体的特点,在资金管理方面,需要做好平衡下作,不仅要提高经济效益,还要自负盈亏,注重经营期间的安全问题。一方面,需要充分贯彻相关安全性原则,有利于减少资金管理方面的损失,提高预期收益的获取效果。其次,不可以一味的重视经济效益,要根据资金安全性特点等,科学开展相关管控活动,明确盈利口的,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1.3遵循流动性原则

我国证券公司在经营管理期间,需要具备一定的资产变现能力,可以对债务资金进行全面的处理,提高资产流动性,满足现代化发展要求,通过科学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逐渐优化工作机制。

1.4遵循创新性原则

我国证券公司需要在国家科技进步的情况下,针对激烈竞争市场的需求,做好创新下作,遵循相关创新性原则,制定完善的下作方案,利用创新方式对业务进行处理,以此拓宽营销渠道。同时,在创新形式下,需要做好金融产品的创新下作,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谋取一定的生存方式。

1.5遵循社会性原则

我国证券公司在营销期间,需要遵循社会性原则,就是在经营活动中,将社会利益作为出发点,全面提高社会效益。首先,需要改善公司社会形象,协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塑造良好的品牌。其次,需要规避对社会带来的损失,为社会发展带来经济效益。最后,需要提高经营管理下作质量,增强其下作效果。

2证券公司营销思路

在我国证券公司实际营销的过程中,需要理清自身的营销思路,根据相关下作要求对其进行处理,保证其经济效益。具体思路表现为以下几点:

2.1信息管理措施

经营管理部门需要科学应用信息管理方式,明确自身下作要求,创建高效管理体系,优化其下作形式,满足现代化发展需求。对于信息管理下作而言,需要对客户、经济、政策、法律、消费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与总结,建立专门的信息管理机构,通过全面的分析方式,做好信息收集与管理下作。同时,需要利用科学的下作方式,全面改革传统的下作形式,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成效,满足证券公司的实际发展需求,达到预期管理口的。同时,需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网络化服务,广泛应用先进技术形式,通过科学的下作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加快信息管理发展速度,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2.2全面分析客户需求

证券公司需要对客户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利用动态化管理方式,把握根本商机,寻找自身盈利与发展的机会,在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下,全面提高下作质量。同时,需要了解客户对于证券方面的欲望,在把握商机的情况下,需要对客户收入情况、喜好情况等进行了解,掌控投资倾向与风险防控观念,在培养新客户的情况下,结合当前证券公司发展的宏观经济条件,制定动态化的管理方案。另外,需要全面关注竞争对手的经营情况,分析与掌握其对于口标市场的定位要求,及时发现自身在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2.3产品开发思路

我国证券公司需要注重产品开发下作,在全面分析客户需求的情况下,制定针对性的产品开发方案,以便于满足市场中不同客户的需求,拓宽产品的营销渠道。同时,证券公司需要制定长期的产品开发方案,全面了解市场发展情况,利用科学的开发方式,对证券产品进行创新,打造多元化的服务体系,通过合理的下作方式,逐渐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另外,证券公司需要对产品使用深度进行分析,适应市场需求方面的变化,建立健全管理机制,逐渐发现新客户与市场,以便于拓宽自身业务,提高证券公司的经济效益。

2.4营销战略思路

证券公司在营销方面,需要明确自身战略思路,保证营销下作的成功性。首先,需要拓宽自身的业务范围,根据资源情况与经营情况,制定完善的战略方案,遵循扬长避短的原则,提高经营下作成效。其次,需要做好战略定位下作,主要包括:服务方面、市场开发方面、形象方面、产品方面、价格方面、促销方面等定位。最后,对于不同的证券公司而言,自身业务具有独特的性质与特点,需要根据自身发展需求等,制定针对性的营销方案,逐渐提高下作可靠性与有效性。

2.5全面提ru服务质量

证券公司具有服务性特点,因此,只有提高自身服务质量,才能做好一系列的营销下作,发挥战略性优势。在此期间,最为重要的就是维护自身信誉,在实际服务期间,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及时发现信誉度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在提高自身信誉度的情况下,培养客户对于证券公司的认可程度,以此增强下作成效。因此,证券公司在实际发展期间,需要重点维护自身形象与信誉度,树立正确观念,建立健全信誉成本机制,以此增强信誉管理下作效果,满足其发展要求川。

2.6金融风险的预防措施

证券公司需要全面分析市场中的金融风险问题,主要因为证券具有高风险特点,在实际经营期间,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风险问题,严重影响自身经济效益与竞争能力。以此,相关部门需要做好风险防范下作,将其作为重点下作任务之一,不仅要降低经营风险,还要保证营销下作安全性。同时,在风险管理期间,需要对客户风险与公司效益进行协调,在二者相互对称的情况下,减少客户的损失。且在证券产品开发期间,需要明确产品风险情况,做好利益与风险之间的协调下作,根据营销下作要求,建立健全风险防控预案体系,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隐患,以便于控制市场中存在的金融风险,提高自身下作效率。

2.7提高经济效益

证券公司需要根据自身实际发展需求,通过科学的下作方式提高自身经济效益,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在此期间,需要注重自身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协调盈利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情况下,提升社会效益。首先,在营销下作中,需要充分应用各类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出现浪费现象。其次,需要对产品价格体系进行合理的设计,明确差价与佣金,降低营销成本,做好成本管理下作,以此增加经济效益。最后,需要正确处理营销下作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的安排方式,制定长效的盈利机制,从根本上提高经济效益,同时,需要做好账口处理下作,制定完善的坏账管理机制,解决其中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

3证券公司营销策略

在实际发展中,需要做好营销下作,制定完善的战略方案,明确营销下作要求与具体的实施策略,拓宽市场营销渠道,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具体措施为以下几点:

3.1明确营销主体

证券公司需要明确自身营销主体,根据各类活动特点等,对其进行全面的管理,创新下作形式,形成基本的营销机制,逐渐提高市场营销能力。第一,承销主体分析。对于证券承销下作而言,属于公司最为基本的资本经营形式,也是公司在职能创造中最为集中的体现方式。在实际承销期间,需要对股票、债券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在社会公众营销的情况下,科学选择公募或是私募发行方式。通常情况下,在对证券进行承销期间,可以将市场分为一级或是发行两种类型的市场[’]。第二,经纪主体分析。证券经纪,主要就是在营销期间,对资本进行再次配置,科学的经纪方式,可以提高资本配置下作效率,优化其下作体系,满足现代化证券公司营销发展要求,全面提高其经纪效益。

3.2拓宽营销渠道

作为证券公司而言,营销渠道较为重要,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方式。因此,需要拓宽自身营销渠道,创新业务方式,全面分析市场潜在情况,做好分支结构与网点的分析下作,掌握营销特点与要求,对其服务方式进行创新。由于证券产品的营销渠道较为复杂,具有多元化特点,因此,需要针对相关下作要求,创建完善的管控方案,积极改革营销方式。例如:在证券市场中,一此消费者还不知道股票的定义,不能积极购买证券产品,因此,公司需要做好宣传下作,为消费者树立正确观念,使其可以对证券产品产生正确的认知,以此拓宽公司的营销渠道。口前,我国证券公司在营销的过程中,主要的营销渠道为营业部与远程服务部。在实际下作中,虽然可以通过渠道的设置,提高产品营销效果,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但是,还是存在较大局限性问题,无法保证营销下作质量。因此,证券公司需要制定完善的营销方案,根据市场实际发展需求,积极拓宽当前的市场营销方式,一方面,公司需要增加市场容量,对各个部门的营销下作进行指导,提高自身下作质量。另一方面,公司需要与银行合作,建设相关营业网点,在资金结算的情况下,科学开发新客户,保证营销下作水平可以满足证券公司的实际发展需求[6]。在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证券公司也可以利用网络营销方式,积极建设网络渠道,通过科学的创新模式,逐渐提高网络营销可靠性与安全性,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打破传统营销下作局限性,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f}l

3.3促销措施

证券公司在促销下作中,需要做好人员促销、广告促销等下作,发挥先进促销方式的积极作用。第一,人员促销。在应用此类方式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与客户之间的交流下作,在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宣传证券产品的观点,引导客户全面采纳自身意见,使得客户快速接受营销服务。在此期间,公司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使营销人员可以掌握良好的促销技能,提高自身服务水平,更好的解答客户各类疑问。第二,广告促销方式。在广告促销中,证券公司需要制定完善的广告方案,杜绝虚假、夸大的广告内容,使市场潜在客户可以对证券产品产生一定的信服度,在短时间之内,拓宽公司的证券产品销售规模,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全方面提升自身经济效益。

4结语

第2篇:经济金融风险防控方案范文

关键词:金融调控;金融发展;金融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7(3)-0004-05

一、2016年金融业发展状况

2016年中国面临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中国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态势,GDP增长保持在6.7%,CPI上涨2%,均在政府目标区间。中国金融业深化改革开放,支持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金融宏观调控成效显著

2016年,根据我国经济形势变化,中国人民银行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和审慎监管,着力防范金融风险,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加强金融宏观调控。为应对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2016年我国货币政策“稳”字当头。在总体稳健的基调下,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保持政策灵活适度,注重稳定市场预期。针对外汇占款下降形成的流动性缺口,考虑到准备金工具可能形成资产负债表效应且信号意义较强、受到的制约较多,央行更多借助公开市场操作和中期借贷提供流动性,保持了流动性合理适度和利率水平的基本稳定。上半年,在稳增长要求下仍较为宽松,年初降准一次;后转向以高频的公开市场操作和MLF、SLF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调节为主。下半年,货币政策更加注重防风险,表现在流动性投放总量控制和结构上“锁短放长”。2016年12月未,广义货币(M2)余额155.01万亿元,同比增长11.3%;狭义货币(M1)余额48.66万亿元,同比增长21.4%。2016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8万亿元,比上年多2.4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44万亿元,同比多增1.17万亿元。总的来看,货币总量和利率水平与经济基本面的变化相匹配,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二是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主要针对系统性风险,着力平滑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波动和跨市场风险传染,目标是保障金融体系稳定性。2015年底,央行提出实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MPA从资本和杠杆、资产负债、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信贷政策执行情况七大方面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多维度引导。2016年以来,为了更好地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央行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同时,央行进一步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框架。

三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2016年以来,“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初步建立,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弹性增强,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基本稳定。随着人民币正式加入SDR,人民币全球接受程度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央行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金融机构利率自主定价权。2016年以来,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基本形成;配合利率管制的逐步放开,央行和相关部门着力培育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国债收益率曲线和贷款基础利率(LPR)等为代表的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为金融产品定价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金融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2016年,我国金融业积极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银行业改革逐步深化。2016年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了银行“十三五”良好开局。支持“三去一补”全面推进,普惠金融全面实施,服务实体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2016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余额2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5.8%;全年实现净利润2万亿元,同比增长4%;截至2016年12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1%,拨备覆盖率175.5%,资本充足率13.3%。2016年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股改收官。经过多年发展,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均已成为国有大型金融控股集团,旗下拥有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租赁等金融牌照。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作用的发挥呈现出如下特点:对农村金融的需求有所提高,融资额也在逐年增长;农村金融服务的领域逐步拓宽;农村金融体系在逐步形成。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业改革,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正在关注农村,形成以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为主体、多种农村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同时,随着担保公司、民间互助社、典当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各种农村金融机构逐步产生和发展,使农村金融`活多样地发挥着作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农村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巩固传统的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的基础上,推出了银行卡、信息咨询、理财业务等金融产品。这些金融产品创新不仅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改变着农民的传统理财观,同时一定程度上培育了农村金融市场。

2014年,银监会批准了前海微众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温州民商银行、浙江网商银行、上海华瑞银行的筹建。截至2016年底,首批试点5家民营银行资产总额达到1300多亿元。目前,银监会共批准筹建11家民营银行,其中6家已经开业。这些银行探索出了有别于传统银行的发展特色,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和股东资源优势,提出明确的市场定位和特定战略,开展颇具新意的各项业务,与现有银行实现错位竞争。

我国信托业不失时机地抓住宏观经济运行的积极变化,不断开拓业务空间。2016年,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保持增长态势,跨入“18万亿时代”,利润总额实现两位数增长。信托公司的业务拓展能力以及与业务协同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信托业的资金实力处于提升时期,为今后信托业务转型夯实了实力基础。近年来,在国务院以及商务部、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鼓励下,融资租赁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企业数量、行业实力和业务总量都大幅增加,为整个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从融资租赁规模看,已形成三分天下的市场格局,其中金融租赁公司市场份额领先,市场占比39.45%;外商和内资租赁公司的租赁市场份额分别为30.40%、30.15%。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我国消费市场的不断成熟,消费金融公司作为与商业银行传统消费信贷业务差异化竞争、互补发展的新型金融主体,已经成为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增长的新抓手。2016年底,消费金融公司行业资产总额达到1100多亿元。

二是保险业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保险业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保险监管和保险行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各方面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16年底,我国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5.1万亿元,同比增长22.2%;全国保费收入从2011年的1.4万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3.1万亿元,年均增长16.8%,保费收入超过日本排名世界第二。全面深化保险监管改革,推动保险监管走向现代化。坚持“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积极推进保险费率形成机制改革、市场准入退出机制改革、保险资金运用体制改革、保险产品监管改革,正式实施“偿二代”监管制度体系,打造全面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格局。个人税收优惠健康保险、巨灾保险工作持续推进,大病保险全面铺开,农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责任保险产品体系日益健全,保险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日益发挥。

三是证券业积极创新和稳步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宏观经济快速增长,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等多项基础性制度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历史遗留的一些突出制度障碍和市场风险得以化解,我国资本市场发生转折性变化,已初步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沪港通、深港通开通并正常运行,宏观经济“晴雨表”作用日渐显现。从2015年 11 月股转系统分层方案征求意见稿以来,到2016年 6 月 27 日新三板分层制度正式实施,新三板将进入价值重塑的新常态,新三版挂牌企业从2015年的5129家发展到2016年的10163家。

二、金融业面临的挑战

2017年我国经济仍然面临下行压力,防控风险将面临挑战。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叠加,可能会给已经聚集起来的泡沫、杠杆带来更大的压力,从而给经济金融带来风险。

(一)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

2017年我国将面临更加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一方面美元进入到加息通道,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资金压力;另一方面,美国新选总统上台后,在“美国利益优先”的口号之下,我国的外贸环境面临更大压力。受财政约束、供给侧因素的变化以及去杠杆、遏制房地产泡沫的影响,基建投资可能有所回落,房地产销售也将受这些因素影响出现下降,从而导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从消费和出口看,2017年消费将与去年基本持平,出口形势依旧严峻。总体分析,2017年经济将延续缓中趋稳态势,经济增速将在6.5%左右。

(二)金融运行面临的风险压力较大

一是杠杆率过高。截至2015年底,我国债务总额为168.48万亿元,全社会杠杆率为249%。尽管与美、英、法、日等主要国家相比,这一水平并不算高,但有再次加快趋势。二是货币存量高企。中国的货币存量(M2)是世界上最高的,高达150万亿元人民币,折成美元超过21万亿;而美国作为最大的国际货币美元的发行国,货币存量也仅为11万亿美元左右。

三、2017年金融业发展展望

(一)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

中国经济进入一个“再平衡”的过程,货币政策需加速转型以应对再平衡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调控方式将由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7年货币政策定调“稳健中性”,同时强调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防范金融风险”。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人民银行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调节好货币政策闸门,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既要防止顺周期紧缩,也要防止货币供应过于宽松而产生的加杠杆效应和放大资产泡沫。根据调控需要,灵活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适时适度运用利率工具预调微调,发挥好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运用再贷款、抵押补充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继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

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中央银行调控能力,不断健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有效发挥利率走廊的作用。对于短期利率,将加强运用短期回购利率和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以培育和引导短期市场利率的形成。对于中长期利率,将发挥再贷款、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对中长期流动性的调节作用以及中期政策利率的功能,引导和稳定中长期市场利率。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弹性。积极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切实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平衡跨境资本流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二)继续稳妥推进金融业改革

一是银行业深化改革和稳中求进。在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增长动力转换的大背景下,银行业的发展面临着盈利放缓、息差收窄、资产质量下滑的趋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促进货币信贷增长和资产质量改善的有利条件,比如我国经济整体保持平稳,银行业在不良贷款管理和化解上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消费稳定较快增L带来相关贷款需求增加、基建投资融资需求较大等。预计2017年我国M2增长11.5%左右、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长12.8%左右。预计2017年上市银行的资产规模和负债规模增速将分别保持在11%、10.5%左右;不良贷款率上升势头将持续放缓,小幅上升到1.8%左右的水平。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依然面临两大问题:营收能力面临挑战;信用成本持续增加。综合考虑,2017年上市银行整体净利润增速将与2016年基本持平。

我国银行业面对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挑战,将借鉴国际大银行战略发展经验,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新常态”和金融监管新变化,把握好当前经营策略和长远发展规划之间的平衡,持续推进经营转型。第一,创新金融服务模式。银行业根据社会融资结构的新变化,实行综合性经营、多功能服务、集约化发展;牢牢把握客户需求,大力发展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创新型业务,注重金融服务的便捷化、场景化和自主化,向“轻型”银行转型。第二,加快组织体系、业务布局和信贷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动力转换将带来更多新业务增长点。银行业抓住国家战略部署带来市场契机,加快优化组织体系、业务布局和信贷结构,积极对接包括“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在内的“三个支撑带”战略组合,持续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加强企业兼并重组、注重通过智能化水平和产品质量提升、节能环保改造升级等促进过剩产能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第三,加强防控和化解金融风险。当前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依然严峻,实体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矛盾和压力正在向银行业传导,不良贷款风险、流动性风险、交叉性金融风险、融资平台贷款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非法集资风险、外部冲击风险不断积累。因此,需要更加清醒认识到金融风险的扩散性和蔓延性,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完善监管规则,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加强防范风险宣教、积极主动预防与处置各类金融风险。

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金融主体之一,在促进我国“三农”经济发展,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缺陷等方面作用明显。但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当前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和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通过改革和转型,提高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竞争力,从而有效提高农村金融效率。第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继续合理运用宏观审慎工具,完善定向降准政策和再贴现业务管理,运用和管理好支农再贷款,提供更优惠的支农再贷款利率,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对投放较多涉农贷款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以提供税收减免政策,加大财政补贴,降低运营成本。建立财政风险担保与损失补偿制度,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分散和补偿自然风险。第二,完善和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深化大中型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改革,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储银行等大中型银行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提供期限更长、利率更低的资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网点布局上,要继续强化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以农村金融服务力量薄弱的贫困边远地区为重点开展业务,同时积极化解金融风险。地方政府在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实施分类监管。第三,加快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针对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的多样化需求,简化审批程序,探索更加灵活、便利的服务模式;积极开发符合“三农”特点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制定合适的贷款还款期限,积极稳妥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规模化、多元化、长期化的金融支持。拓宽农村金融市场的融资渠道,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和开展涉农信贷资产证券化,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上市、发行债券和股票。促进传统金融机构与相关的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平台“对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守住网络安全和金融安全底线,促进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二是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创新和较快发展。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积极变化为信托业安排和调整业务布局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信托业应努力探索新的转型方式,根据新的市场机会配置资金,深入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改善信托资产管理方式;不断延展信托产品的投资范围,给投资人更丰富的产品选择。我国是世界上潜在的最大租U市场已成为国内外业内人士共识,融资租赁行业未来仍将保持年均20%以上的复合增速。未来,中国将面临从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新兴行业和装备制造业正迅速发展,传统产业正待升级,这势必会加大对高端设备的需求;同时,民生工程如保障房建设、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开展,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新增设备投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这些都为中国融资租赁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金融租赁行业将主要在体制机制、业务模式、盈利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持续创新,纵向深耕特定行业,降低融资成本,实现融资的多样性、多元化,提升专业化的资产管理水平,加大租赁资产流转,提高盈利能力。消费金融公司抓紧经济“新常态”下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历史发展机遇,围绕服务居民消费升级谋发展,坚守功能定位,坚持特色经营,夯实专业化能力基础,依托“小、快、灵”等独特优势,持续发挥促消费、惠民生、稳增长的积极作用。

三是互联网金融不断创新和规范发展。随着互联网金融各项监管政策的陆续出台和自律组织的建立,互联网金融将会更加规范,发展将更加稳步,逐步摆脱“野蛮生长”的局面,发展模式会逐步稳定与成熟。随着金融改革创新,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竞争会愈加激烈。金融科技引领互联网金融新发展,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在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加强。金融“电商化”、一体化服务平台等综合化服务模式逐步涌现。互联网金融加速与产业结合,为产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金融服务市场下沉,细分市场表现良好,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展,甚至延伸到农村,成为普惠金融。

四是保险业谋划战略发展定位和稳定发展。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黄金战略机遇期,要始终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正确把握保险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做实“保险业姓保”,成为国家发展的稳定器、人民生活的保障器和实体经济的助推器。保险业全面深化保险改革,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深入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推进保险业双向开放。继续抓住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脱贫攻坚战略两大主线,推动保险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建设、脱贫攻坚战略、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坚持预警与防范化解相结合,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进一步改造万能险业务规则,重塑万能险发展生态,研究制定万能险的经营门槛、业务资格、产品期限最低标准等一系列刚性约束,强化比例控制;研究制定在“偿二代”框架下更高的资本约束。切实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互联网保险业务飞速发展的同时,其运营模式也逐渐向着多样化发展。各保险公司根据自身特点,通过借助公司网站、网上商城、离线平台以及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等多种形式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未来随着互联网和保险业继续融合深化,以平台建设、渠道拓展、客户资源以及大数据精准营销为主要着力点的互联网保险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时代。

(三)金融市场面临机遇和挑战

一是资本市场机遇和挑战并存。促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促进区域性股权市场在规范中发展,发挥其主要服务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内中小微企业的积极作用。对目前跨区域经营的,要抓紧调整规范。建设大宗商品国际定价中心,进一步促进期货市场加快发展。目前由于新三板缺乏流动性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显著改善,因此研究推出新三板转板制度,对很多挂牌新三板企业而言具备很大吸引力,可以提升新三板的定位。2017年的国内大类资产配置中,相较债市、楼市,机构普遍更为看好股市。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新产业、新行业加快形成,基础设施继续加码,将成为股市上行的重要驱动因素,股票市场面临比2016年更好的机遇。但考虑到经济基本面难改弱势格局,企业盈利难以根本改善等影响,整体而言将延续窄幅震荡、小步上行走势。2017年债市仍存阶段性机会。业内人士预测,债券市场收益率易升难降,信用利差收窄空间有限,但上升幅度不会太大。由于经济弱势增长局面难以根本改观,利率债仍将是低风险偏好资金抱团取暖的避风港;人民币加入SDR后,债券市场国际化纵深发展,国际投资者配置债券的意愿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推动PPP项目与资本市场深化发展相结合等相关政策的加速落地,债券产品创新继续提速,有利于将资本引入债市。

二是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2017年美联储或将延续加息步伐;同时,英国脱欧的后续影响依然存在,欧、日等经济体复苏态势不明朗等,这些不确定性因素随时可能加大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因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然存在一定的贬值压力,但不会出现持续单边贬值,汇率或将保持宽幅双向浮动。从中长期来看,在中国经济基本面较好、贸易顺差较高以及外汇储备充足等背景下,人民币不具备长期贬值的基础。同时,人民币正式纳入SDR提振人民币资产配置需求,将有助外汇市场供求改善。这一系列因素将支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参考文献

[1]陈晓华.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2]杜恂诚.近代中国金融业发展模式与社会转型[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5,(3):15-24。

[3]林全杰.“一带一路”中国金融业发展战略分析[J].中国市场,2016,(3):81-82。

[4]陆岷峰,虞鹏飞.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金融业发展策略研究[J].西部金融,2015,(1):3-9。

[5]中人民银行.2016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R].2017。

第3篇:经济金融风险防控方案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 财务风险 评估 防范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及特征

清华大学的郭仲伟教授在《风险分析与决策》(1987年)一书中,对风险分析与决策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刘恩禄、汤谷良在《北京商学院学报》(1989年第一期)中发表《论财务风险管理》一文,第一次全面论述了财务风险的定义、特征及财务风险管理的步骤和方法。余廉、故华夏、王超三人通过研究,在《企业预警管理实务》文中构建了初步的预测指标体系和数理分析模型。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有广义的定义和狭义的定义。把风险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是风险的狭义定义。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风险不只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这种观点认为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它既可能给活动主体带来威胁,也可能带来机会,这就是广义风险的概念。

财务风险一般有以下几种特征:

1.不确定性。从财务风险的定义来看,财务风险本身就是一种不确定性,不仅仅是收益的不确定性,也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影响风险的因素可以划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其中可控因素是企业可以控制的,而不可控因素是企业难以控制的。

2.客观性。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主要是因为财务风险不能完全消除,只能是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可接受的范围内。

3.收益和损失并存。风险的存在,一方面可以给企业带来机遇,另一方面也会给企业带来损失,收益和损失是并存的。

财务风险按照风险来源一般可以划分成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种类型。

二、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

影响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有多种,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但归纳起来,主要有由外部因素造成的财务风险和由内部因素造成的财务风险,下面主要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分析电网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

(一)由外部因素可能造成的财务风险

1.体制改革风险

美国智能电网立法草案计划2013提交美国国会讨论,立法的目的就是对目前的政策和规定进行改变,以吸引下一轮的投资,并推动网络化能源在多领域实现成为可能。目前多国都在关注这场以电网体系发展模式的重大创新和与之相适应体制的变革,电力产业正在成为全球创新的前沿舞台。在全球的这种背景下,恰逢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十年之时,电网企业面临着电力体制改革风险。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一是1985年之前政企合一国家独家垄断经营阶段。这一时期的突出矛盾是体制性问题造成电力供应严重短缺。二是1985年至1997年,为了解决电力供应严重短缺的问题,实行了发电市场的部分开放,以鼓励社会投资。这一时期的突出矛盾是存在着政企合一和垂直一体化垄断两大问题。三是1997年至2000年,以解决政企合一问题作为改革的重点,成立了国家电力公司,同时将政府的行业管理职能移交到经济综合部门。这一时期的突出矛盾演变成垂直一体化垄断的问题。从这一改革的历史轨迹可以清晰地发现,改革的主线是市场化取向改革的逐步深化、政企关系的逐步确立,以及集中解决不同时期存在的突出矛盾。四是从2002年4月开始。 2002年4月12日,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被视为电力体制改革开端的标志。新方案的三个核心部分是:实施厂网分开,竞价上网;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从纵横双向彻底拆分国家电力公司。原国家电力公司按“厂网分开”原则组建了五大发电集团、两大电网公司和四大电力辅业集团。

02年改革以来,电力体制改革历经十年。目前,改革的重心主要集中在打破电网企业的集权化、垄断化,优化电网结构,实现电网从集权垄断型到服务型的职能转变,实现中央和地方电价管理、电力投资、电力政策扶植权力的合理分配和更加高端的运转,以推动新产业革命和构建新的产业制度。这些改革挑战将给电网公司带来财务风险。

2.电价政策风险

电价是电能价值的货币表现,由电力生产成本、税金和利润三部分组成,其主要按照合理补偿成本、合理确定收益、依法计入税金的原则来制定。具体要求有为国家积累资金,节约能源,适应不同时期的国家方针政策,公平合理的负担,便于计量和抄表收费等方面。

电价政策变动对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十分显著。电力企业提供的产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产品,一直以来,电价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大。2003年7月国务院批准了《电价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上网电价改革的方向是全面引入竞争机制,价格由供需各方竞争形成。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竞价上网,势必对现行上网电价产生影响,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盈利水平。所以,电价政策风险是电力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的最重要风险之一。

3.自然灾害风险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一场历史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部分地区交通和电力供应中断。冰灾直接导致全国损失用电量260亿千瓦时左右。据统计,全国因冰灾停运线路共35722条,停运变电站共2006座。仅福建电网来看,全省电力线路停运567条,61万多户用户停电,受灾人口达230万人。

2010年6月,受持续强降雨影响,福建西北地区引发洪涝灾害,连续暴雨袭击先后造成110千伏线路跳闸9条、35千伏变电站停运9座、35千伏线路停运39条,尤其是10千伏线路停运达836条,全省受影响用户达761,693户。

4.金融风险

由于电力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电力企业以向银行融资为主,资金来源较为单一。因此电力企业银行贷款的比例普遍较高,造成资产负债率偏高。电力企业的企业效益受国家利率政策的影响很大,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将会影响到企业资金成本,进而对电力企业经营产生很大影响。

(二)由内部因素可能造成的财务风险

1.资产风险。电力企业资产较分散,资产使用部门多,使用地点范围大,可以说从市区到郊区,从平地到山坡,遍及辖区的每一个角落。同时结构分类复杂,覆盖面大,可以分为输电线路、变电设备、配电线路及设备、用电计量设备及通讯设备、自动化设备、工具器具、运输设备、房屋建筑物、土地、福利设施等十几大类。另外电网资产通常数量多,金额大,更新快,这些都为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

2.资金回收风险。由于电力产品面向全社会,且销售产品不能储存,用户是采取先用电后交钱的赊销方式购买电量。加之旧欠电费清收越来越困难,甚至可能有部分电费完全收不回来。在电力企业增供促销增长电量的同时,资金回收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财务风险。

3.投资风险。电力企业一般是基于电力需求预测投资,因此并不是所有投入都能产生预期的效益,特别是对于资金密集型的电力企业,投资一旦失败,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目前,从保本经营来看,电力企业新投入的资金回报,其报酬率至少不能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而现在的资产报酬却远远低于银行贷款利率。如果这种现象长期持续下去,必然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电力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财务风险防范就是企业用最经济的方法把财务风险可能导致的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财务风险防范的目标主要是为了维护企业的收益和安全。财务风险防范的目的就是减少财务风险,维护企业收益最大化。

(一)提高企业对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

首先,要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企业管理人员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决策者,只有企业管理人员首先认识到财务风险的重要性,才能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防范财务风险的积极性。其次,要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如果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也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一大原因。财务人员必须有专业的判断能力,有助于及时发现财务风险,从而合理地规避风险。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财务风险由企业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形成,而内部财务风险是由企业内部多种不确定因素形成。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内部财务风险,可以通过内部控制体系来防范财务风险。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其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有效地将财务风险控制在目标值范围内,是防范和控制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保证。

(三)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

风险防控机制包括事前防控、事中防控和事后防控。电力企业为防范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完善风险预控、应急管理和危机处置工作机制,备足抗灾抢险应急资源,以“全建制”的原则组建专业应急抢险队伍,形成完备的应急抢险体系。同时,电力企业可成立专门组织,对财务制度、税收筹划、金融政策等进行研究,以更好的规避企业在税收、财会政策方面的风险;同时结合行业分类、经营环境、经营状况,分析重要项目的特性及变动趋势,借助财务指标分析方法等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全面有效的财务预测。

(四)采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集中管理模式下主要的举措有几个方面:一是制定账户管控标准,规范银行账户管理。二是加大资金归集力度,提高资金集中程度。三是实行安全备付管理,严格控制资金存量。此措施可解决原有资金沉淀严重问题。四是开展内部市场运作,调剂内部资金余缺。五是实行融资计划管理,提高融资管控能力。

总体思路包括:多措并举筹集低成本资金,全力保障电网建设;增强总部资金调控能力;强化银行账户管控;优化支付结算流程;加强银企合作,包括深化银企代收手续费标准,适当调整代收电费手续费标准,提升最低存款余额。

(五)拓宽融资渠道,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

电力企业一方面要理顺融资理财的外部环境,争取各方面的政策优惠,另一方面要优化融资理财的内部环境,逐渐扩大融资途径,可以采取剥离不良资产或“债转股”方式。

(六)全方位、全过程控制工程造价

工程建设投资的控制,是生产成本控制的源头,控制好了建设成本,也就为生产成本控制提供了保障。控制工程造价,要为防止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三超”现象,要对工程造价进行审核、控制和把关;要从前期工作开始到对工程工期、质量进行监督控制,进行全过程管理;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造价。

(七)合理运用风险防控方法

具体可采取以下策略:风险规避策略、风险预防策略、风险分散策略、风险转移策略、风险自留策略和风险共济策略。一方面可以通过保险投保方式进行风险分散,另一方面可采用政府出资、垫资方式,避免电网建设项目排序等待投资的弊端,加快电网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于新花.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J].会计之友,2009.

[2]贺妍.企业理财内容看财务风险的来源及成因[J].当代经济,2009.

[3]杨为城,杨建基.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索[J].现代管理科学,2009.

第4篇:经济金融风险防控方案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需求;电商贷;数据;服务

网络零售占比持续扩大,形成巨大的包裹市场。但中国邮政却在寄递市场受到民营快递的猛烈冲击,客户因资费等服务原因不断流失。中国邮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发挥邮政、速递、银行板块优势,联动拓展电子商务市场,值得探索。

1电子商务客户需求分析

1.1融资需求

在经济较发达、电子商务业务蓬勃发展的浙江义乌,针对27家电子商务企业的调查中,有25家企业有融资需求,需求总金额近亿元,同时根据义乌市行业商会的统计数据,该市90%以上的电子商务企业未与银行方面达成融资合作,在成功的电子商务企业中,银行贷款覆盖率不足10%,有贷款的电子商务企业原型全部是经营情况良好的实体工业企业,因为电子商务企业的特殊性,其融资需求具有如下特征。一是电子商务企业资产呈现无形化、产品呈现虚拟化,客观存在轻资产、重成长,运行呈现虚拟化、网络化、无纸化,具有内部化、不透明、不规范等情况。其融资类型与传统银行通过资产抵押、质押等形式完全不同,可考量的信息为企业运行中的数据、客户流量和产品流量等。二是对电子商务的信用评级评估,需要参考网店的规模、信用交易数据和商业价值等因素,不同于传统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需要银行调整和完善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1.2物流仓储管理成本控制需求

大部分电子商务企业都是轻资产运行,特别是在成长期的企业,不会对房屋、仓储等资产进行高投入,同时也决定了其降低物流成本的需求,而且随着电子商务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对于后端仓储运行体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首先仓储面积需要不断扩展,其次需要专业的仓储管理团队支撑,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资产。对于发展中的电子商务企业来说,高速发展过程中应倾向于轻资产模式运作,避免过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的运行风险。因此,仓储租赁和代管理等第三方服务市场需求巨大。由此可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推出电商贷这款产品针对性很强,尤其是邮政三大板块具有的优势,是其他金融行业推行此类产品所不具备的。

2邮政电商贷切入电商市场的基础与条件

2.1邮储银行推出电商贷产品,为深度切入电子商务市场奠定基础

新时期,经济下滑使得银行业在客户选择上高度重叠,急需拓展新的客户市场;同时受互联网金融冲击,邮政金融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以弥补传统金融业的不足。邮政金融定位于普惠金融,具有服务中小企业的经验、创新能力的后发优势以及遍及城乡的网点,使得邮政企业、邮储银行具有广泛接触电子商务客户、服务电子商务客户的优势。在2015年部分地市试点的基础上,2016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决定在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试点电商贷产品,邮政企业和邮政速递物流板块可以借助此产品,加大对已有和潜在电子商务客户的营销力度,进一步提升客户粘度,提升邮政快递包裹业务的市场竞争能力。

2.2丰富的监管仓资源,可以满足电子商务企业仓储服务需求

利用邮政速递物流和邮政公司丰富的监管仓资源,电商贷业务还可以充分借鉴供应链融资产品的方式,加强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监管,提高银行第一还款来源的可靠性。在资金管理上,对贷款资金实行封闭运作,要求电子商务企业的结算、回款必须通过银行,使企业的信息对银行充分透明;在管理上,银行业务授信后,密切关注与物流数据共享的协作,实时监控电子商务企业交易情况,及时掌控电子商务企业经营活动的动态,防控风险,并适时推出衍生其他金融、物流、邮政业务需求的叠加产品,进一步增强客户粘性。

2.3“三流合一”优势可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邮政企业目前具备发展电子商务所需的资金流、信息流和实物流“三流合一”的独特优势。通过电商贷业务的开展,加上遍布全国的云仓资源以及通达全国的快递服务,可以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完美的电子商务一体化解决方案。三大板块联手共进,可以快速推动电商贷业务的发展,解决电子商务企业的融资难题,实现对电子商务市场的产业链切入,形成邮政在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优势。

2.4强化数据支持和前后端联动,具备客户信用评级及风险控制手段

当前,邮政、邮速的电子商务包裹收寄系统后台已经与相关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对接,可以通过共享电子商务平台所提供的底层数据,支持对客户企业经营、财务等信息的分析,从而建立评分模型对电子商务客户进行评级分层。除此之外,客户评级还可以采用外部信息抓取技术将客户在外部互联网上留下的数据痕迹和身份信息过滤出来,同时结合客户软信息、上下游评价等,再将行业与政策库数据作为调整因素,从而完成对电子商务企业客户的全方位综合评价,使风险关口前移,确保有效控制业务风险。通过三大板块的联动和信息数据共享,邮储银行通过日常的交易数据可以建立起一套多层次的风险预警和风险防控体系,通过实时电子商务订单数据、库存数据、物流发货信息以及买家评价和退货情况等多维度数据分析,对电子商务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判断,防范风险。建立邮政与邮速一线电子商务营销人员的走访记录系统,使前端风险监督人员能够随时监控电子商务客户的运行情况,实现动态实时管控。前后端的联动将为电子商务企业风险管控丰富手段,这也是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

3电商贷联动推进思路

3.1重视大数据的采集与运用

大数据,即新处理模式下具有更强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电子商务市场实质上就是大数据的市场,通过充分采集数据,运用对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可直接指导业务发展。首先,积极秉持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借助邮政电子商务快递包裹的发展,加快与各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依托邮政网络的优势,共同服务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实现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同时,加大对省市级区域市场的开发,建立区域电子商务平台和客户的数据系统对接模式,形成上下联动,完善电子商务市场数据。其次,充分发挥基层营销的作用,定期通过互联网获取电子商务平台上领先企业的销售业绩、物流满意指标、企业信息,完善核对客户数据,重点关注三类客户:一是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发展排名靠前的纯电子商务企业,其发展模式为轻资产+快速扩张,多数面临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二是在发展过程中向线上销售转型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其在转型过程中不仅面临大量备货的资金压力,还面临着仓配快速响应和快速发货的问题;三是传统品牌商,拓展线上销售渠道需要打破原有的物流体系,实现线上线下销售的融合。这些客户的转型发展均离不开资金、仓储和配送的需求,也是邮政业务发展的重要目标。再次,加快建设自有客户管理系统,通过对合作数据、收集数据及合作的近50万客户收寄数据的整合,形成一套对电子商务平台客户的分析系统,实时监控其运行、发货、流量、资金、产品更新等情况,分析其发展能力、运行效益、产品竞争、市场占有率、资金周转等状况,实现对客户的实时分析和信用等级评估,为快递包裹营销和金融服务的开展提供依据。通过监控店铺经营情况,对新产品上架节奏显著放缓、产品更新暂停、店铺交易暂停或关闭、长期异常的降价销售、交易纠纷增加、客户评分降低、违规经营被处罚款等迹象,及时提供风险预警,降低金融风险。通过合作和定期的收集完善,逐步建设邮政自有数据平台,建成对电子商务市场的数据整合系统,支撑基层做好客户服务和金融风险的识别防范工作。

3.2构建协同发展机制,推动板块联动发展

邮政三大板块的优势与电子商务市场的需求高度契合,充分发挥三大板块的协同优势,是深度拓展电子商务市场的关键。3.2.1创新机制,共谋发展为更好地推进此项工作,应在集团、省和市三个层面尽快构建协同机制,集团层面可以成立以集团相关部门为主,邮储总行和速递物流总部共同参与的行业协同发展部,以总部层面的平台合作、系统开发、数据整合、产品研发、网络优化、营销联动机制、客户管理、风险管控等协调领导为主;省层面可以省邮政市场部门为主,联合省邮储银行、省速递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专门的行业开发事业部,对接总部,指导和管理全省的电子商务市场开发工作,明确责任和发展目标;市级层面可以由市邮政市场部门(金融和包件部门参与)为主,成立由邮储银行市分行和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市分公司参与的行业营销开发部,对接省事业部,明确专人、专项目标、专项考核办法、专项汇报路径。3.2.2明确模式,共拓市场3.2.2.1统一团队建设,提升客户开发效率根据协同机制要求,成立由三方分管领导、具体部门负责人和2~3名专职营销人员参与的联动开发团队,制定协同办法,包括人员职责、工作标准、流程安排、环节时限等。及时启动三方同步的业务培训,团队人员对电子商务市场、电商贷产品的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升客户开发能力和开发效率,增强协同意识,确保三方联动顺畅。3.2.2.2统一流程标准,强化客户筛选推荐由三方共同梳理现有的存量客户,通过逐个走访,采集客户需求信息,完成贷前调查,并通过初审,在团队内形成统一意见,上报市邮储银行,由市分行根据电商贷的审核标准进行复审,确定准入客户名单,启动实施。在日常工作中,新客户由协同团队开发和邮政、邮速营销推荐为主,对于新客户,由协同团队统一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完成贷前调查,按照标准进行评估和初审后,上报邮储银行市分行复审确认放款。3.2.2.3统一价格机制,实现利益共享邮储银行市分行应授予协同团队一定的利率优惠权限,对于已经开展寄递业务合作的电子商务客户,由团队根据业务量、合作年限、合作面、仓储使用面积等因素,综合考虑利率定价,实施差异化、递进化、优先性定价方式,推进电子商务客户的快速拓展。确定合作后,客户名单由邮政金融和邮储银行共享,以网点覆盖或区域为界,作为后续金融开发客户,拓展客户金融综合需求,培育综合性客户。3.2.2.4统一管控方式,实施贷后联动管理银行授信完成贷款后,客户的贷后管理由协同团队和客户营销员共同负责,根据邮政公司和物流公司定期提供的客户物流数据信息、监管仓储及货物情况,通过揽收、走访等方式进行监控管理,防范风险。3.2.2.5统一管理考核,协调联动执行对协同团队要制定统一的考核管理标准,以客户开发数量、业务量增长、客户推荐率、客户成功率、市场占有率提升、客户综合效益和风险管控等为标准,对团队人员进行统一管理考核,突出联动考核、联动管理,体现协同效应。同时实施年度考评制,设立专项基金,实行交叉考评和奖励,更好地推进联动。3.2.2.6统一发展方向,创新贴近需求在推进过程中,首先,高度关注客户需求和同类产品竞争,适时围绕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对准入条件、审批时限、利率定价进行及时调整和更新;其次,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沟通,及时引入政府担保、政府基金等项目,完善自有电商贷产品,为市场和客户的拓展提供新的更有效的工具;再次,探索尝试与保险公司合作,通过建立保险基金的形式,实现风险投保和转移,丰富产品体系,进一步拓展电子商务市场的合作空间,为客户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实现与客户共同成长。

3.3突出物流优势能力,满足客户需求

电商贷最核心的是风险管控,目前各电子商务平台自推的电商贷业务遇到风险防控问题时,往往采取和银行合作的方式,但银行需要一定的担保,此时仓储货物质押是一个非常好的管控手段。客户获得资金支持后,本身也有扩大仓储能力的需求,而且邮政速递物流公司遍布全国的云仓体系能为电子商务客户带来仓储能力的提升、规模效应下的成本降低、服务体验提升和业务响应速度提高,真正为客户提供快捷高效的仓储和配送服务。3.3.1利用云仓提升电子商务客户物流响应速度中国邮政作为快递物流行业的领军企业,一直关注和引领着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的发展趋势,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蓬勃发展,直接带动了电子商务快递市场的井喷式发展,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快递行业连续四年业务量增长超过40%,连续四年业务收入增长超过30%,由此可见,在如此巨大的市场中,电子商务企业潜伏着巨大的仓储和配送需求。对于电子商务企业来说,在仓储的选择上无非自建仓储和第三方外包两种方式,但是仓储的管理效率和运行成本是他们首要考虑的前提,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从2014年起就开始建立遍布全国的云仓系统,从最开始的云仓1.0全国单体仓,发展到云仓2.0全国总分仓模式,再到目前的云仓3.0无处不仓储的全覆盖模式,成为行业内少有的既能提供快递服务又能提供仓储网络专业化快递物流服务的公司,形成了供应链整体竞争优势。目前通过云仓体系发货可以实现全国33个城市次日上午递,58个城市次日递,27个城市隔日上午递,9个城市隔日递,其余城市均在4日内送达,这样的配送时限水平远非一点发货的电子商务仓储所能比拟。3.3.2利用仓储管理系统提升电商贷业务实物流信息支持邮政仓储是供应链各环节物流实物和数据交互的中心,仓储物流数据的真实性,是衡量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情况的重要标准。通过仓储物流和配送服务,进一步加强与电子商务企业的业务紧密性,用仓储实物的库存量变化和快递发货量的变化,可以为电商贷业务在信用贷款的基础上增加一层实物保障。邮政电商贷业务流程详见图1。云仓系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全国1~3级城市均有邮政运营的仓库,每处仓库至少留有2000m2以上的预留面积,方便用户随时进行仓库面积扩充,同时全国已经培养了超过4000人的专业人才队伍,确保仓储管理的高效运作。电子商务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紧跟发展趋势,深度介入电子商务市场,是中国邮政打造世界一流邮政企业的重要工作。邮政、邮储银行、邮政速递物流三方要在高度统一重视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三方在各区域的优势,利用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迅速形成整体效应,一方面强势启动电商贷业务,另一方面要紧密合作,打造为地方电子商务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建立邮政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政府、服务经济的形象,共创邮政服务新品牌。

4市场拓展预期成果分析

4.1拓展金融业务发展空间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商贷业务依托互联网金融,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据统计数据显示,淘宝网经营的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已经超过千万,其中天猫和优质的皇冠级以上客户也达到百万之众。如此巨大的基数,如果实现5%的转化率,就会带来百亿级的信贷业务增长,为拉动金融贷款业务带来较大的助力,同时基于电商贷业务可以进一步关联公司业务存款、资金归集、信用证、票据、个人存款、消费贷款、小企业贷款等业务。

4.2提升邮政寄递业务在电子商务寄递市场的占有率

高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市场带动了包裹快递业的发展,但由于其产业特殊性,竞争的结果导致其在初级阶段成本管控中物流费用首当其冲,物流费用低廉是民营快递“四通一达”的优势所在,造成邮政寄递业务始终未占据电子商务寄递业务的主导地位。2015年,寄递市场总额为220亿元,邮政寄递市场占有率仅为9.9%,邮政除了进一步提升服务外,通过电商贷的增值服务,可以吸引一批有金融业务需求的客户,将一批为解决金融需求的电子商务客户转化为邮政寄递客户。将贷款额度、费率和寄递业务量、资费费率相互挂钩,不仅可以促进银行业务发展,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邮政和速递在电子商务寄递市场的占有率,若提升1%的市场占有率,即可带来近2亿元的收入。

4.3提高电子商务客户粘度

电子商务客户与快递服务商之间的粘合程度一直是快递服务商棘手的问题,即使价格低廉的“四通一达”客户也会随着价格反复变化。邮政企业和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以电商贷业务为切入点,通过业务置换在解决客户发展资金困难的同时,增加在寄递方面的话语权,在贷款期内可以有效绑定客户,减少业务的波动性,同时可以进一步通过银行为其提供增值金融服务,如资金归集、消费贷款等业务,增加客户粘度。

4.4完善邮政速递仓储业务

邮政遍布全国的仓储资源和云仓系统,目前仍有较大的空置空间。据不完全统计,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在全国176个地市,共有300处以上的仓库,仓储面积在270万m2以上,目前已运作仓储项目900余个,同时还有部分优质仓储面积空闲,电商贷业务是促进仓储业务最有力的手段。一方面,有电商贷需求的客户往往都因扩大规模潜在需要仓储;另一方面,通过要求电子商务入驻邮政仓储接受货物监管,可将部分不符合电商贷的客户纳入业务范围,促进彼此业务发展。

4.5丰富农村电子商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