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业企业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范文

工业企业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业企业节约用水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业企业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第1篇:工业企业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范文

一、全面节水,努力建立节水型社会

(一)始终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我省水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长期存在,在抓好南水北调工程,积极拓宽水资源渠道的同时,必须强化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形成浓厚的节水氛围。要通过调整用水结构,强制推行先进的节水技术,做到合理用水、科学用水、自觉节水,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使用好有限的水资源。要尽快研究制定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明确水资源节约的工作目标、重点和措施。

(二)以调整农业结构为根本措施,建设节水型高效农业,抓好农业节水。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抗(耐)旱、高产、优质农作物品种,减少水稻等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在适宜地区推广饲草种植,发展草食畜禽养殖。大力推广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农艺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节水高效农业综合配套技术,实现由工程节水向综合节水转变,由传统农业用水方式向现代农业科学高效用水方式转变。逐步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制定、落实农业节水奖励政策,广泛推广各类节水灌溉技术,引导农民发展节水灌溉。抓好旱作农业工程建设,重点抓好旱作基本农田和集雨补灌工程,推广地膜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节水精播技术、设施菜水肥一体化等综合配套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集约化节水型养殖技术,推广养殖废水处理及重复利用技术。各级政府要拨付专项资金用于农业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和旱作农业工程建设,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到*年,全省农业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000万亩,旱作基本农田面积达到1900万亩,在保障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用水的零增长。

(三)以推进定额用水为重点,抓好工业节水。电力、钢铁、石油石化、纺织、造纸、啤酒、酒精七个高耗水行业要严格执行取水定额国家标准,对超定额取水的,实行超额累进、阶梯式水价(水资源费),促进企业不断降低单位产品取水量。在年取水100万吨以上的高耗水企业中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挖掘节水潜力。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降低工业水耗。限制和压缩高耗水行业发展规模,把节约用水纳入行业发展规划。新建、改建、扩建工业项目建设要做到“三同时,四到位”。对工艺技术达不到省定取水定额的项目,项目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建设,水资源管理部门不得批准取水许可。到2010年,力争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8.5%,入统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降至125立方米以下。

(四)以改进和完善供水设施为重点,抓好城镇居民生活、机关事业及商业服务业等节水。加大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力度,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快使用年限超过50年、旧城区严重老化及漏失严重的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步伐,优化城市管网布局,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城市供水管网改造任务,大部分设区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达到国家标准。改进和完善城市居民供水计量设施。对现有居民住宅供水计量设施全部实行户表外移改造,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供水企业和用户共同承担,也可在水价调整中专列城市供水计量设施改造资金,专项用于城市居民供水计量设施改造。对新建居民住宅要严格按照“供水计量设施户外设置”的要求进行建设,凡不符合要求的,城市供水企业不予供水。到2010年,普遍实行一户一表、抄表到户、计量收费。大力推行节水型用水器具。通过价格杠杆调节、财政投入等多种方式,促进现有非节水型用水器具改造。对新建居民生活、机关事业及商业服务业等用水强制推广使用节水型用水器具,凡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

(五)以点带面,抓好节水型社会试点工作。今年全面启动省级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突出抓好水权分配、定额制定、结构调整、计量监测和制度建设。通过用水制度改革,建立与用水权指标控制相适应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大力开展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区和节水型企业创建活动。在现有国家级和省级试点的基础上,争取每个市确定1到2个市级节水型社会试点,以点带面,推动节水型社会开展。各级政府要建立专项资金,保障节水型社会建设。

二、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水资源实施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调度、统一取水许可、统一征收水资源费,实现各类水资源管理一体化。

(七)统筹调控水资源。各地要按照“一保生活、二保工业和高效农业、三保生态环境”的原则,科学调度地表水、地下水、外来水及再生水、微咸水、海水等各类水源,实时满足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制定政策措施,积极开发利用城市污水、微咸水、海水等非传统水资源。沿海地区工业要发展海水淡化和海水冷却技术。到2010年,达到年利用非传统水资源30亿立方米。

(八)贯彻水资源论证制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与当地水资源条件相适应,并进行科学论证。认真组织实施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工作,调整不合理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布局,切实做到以水定产业、以水定规模、以水定发展,确保用水安全,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九)鼓励生产和使用再生水。对再生水生产用电实行优惠电价,不执行峰谷电价政策,免征水资源费和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研究制定鼓励生产和使用再生水的财税政策,降低再生水生产和使用成本。强制缺水地区和工业、洗车、市政设施及城市绿化等行业使用再生水。

(十)严格限制自备井水的开采使用。在地下水超采区内,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不得扩大取水量。在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域内,因生活用水确需取水的,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取水许可,除此之外一律不再审批开凿新的自备井。对于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饮用水自备井、公共供水能够满足用水需求其他用户的自备井,要于2005年底前全部关停;对于公共供水不能满足用水需求的自备井,要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限量开采、强化监控,并随着公共供水条件的改善,适时关停。

(十一)积极引入省外水。进一步理顺建管体制和运行机制,抓好南水北调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南水北调工程实现供水后,综合采取行政和经济手段,优先使用外调水、充分利用地表水、大力推广再生水、严格限制开采地下水,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十二)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在本级预算内基建投资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并逐年加大投入力度。严格执行省政府颁发的《河北省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冀政〔1997〕48号),继续加大水利建设基金的征收力度,并保证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倡导和鼓励社会化办水利,坚持走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筹集水利建设资金的道路,积极探索社会化水利融资渠道,努力扩大民营资本投资范围,从项目审批、资金安排、技术力量等方面给予全面的支持,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十三)改革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水利工程供水单位要落实《河北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冀政办〔2003〕32号),建立多样化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逐步实行社会化和市场化,通过招标等市场方式,委托符合条件的单位管理水利工程,尽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行机制。

(十四)深化城市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企业运行机制改革。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单位,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意见》(冀政〔2004〕33号)要求,加快事业转企业、企业改制工作,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现政企分开,逐步引入特许经营制度,通过创新机制促使供水单位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三、加大污水处理力度,改善水环境

(十五)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是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要实现由单一的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向污水综合利用转变,统筹考虑城市水源保护、备用水源工程、城市节水、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的建设,扩大再生水的使用范围。

(十六)加快城市排水管网建设。要按照“先排水管网、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原则,加快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在新城区建设时,必须分别建设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推行雨污分流排水体系。对现有城区,要在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的同时,对城市排水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和完善,提高污水收水率。

(十七)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要建立地方政府投入、市场化运作、国家补助等多渠道筹资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到2010年底,全省城市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60%(其中大城市达到80%以上、中等城市达到60%、县城达到50%),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

(十八)积极推进城镇居民生活、机关事业及商业服务业等再生水设施建设。建筑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居民住宅小区及新建大型文化、教育、宾馆、饭店设施,都必须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没有再生水利用设施的在用大型公建工程,也要完善再生水配套设施。

(十九)加快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依法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开展登记和建档工作,建立论证制度、登记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开展重点区域的水环境恢复治理规划,加强水土流失的预防、监督,加大小流域治理力度,提高水系的自我修复能力。

(二十)加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设置入河排污口,严禁在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与供水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禁止一切非法捕捞和旅游活动,取缔网箱养鱼,修复生态环境。

(二十一)加快水环境保护污染监测体系建设。在所有城镇集中污水处理厂、设区城市地表水饮用水源地以及环境敏感河流跨省、市界重点断面安装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对水污染负荷占全省80%的重点排污企业,安装排水水质自动监测设施,通过加强企业排污监测,提高对排污企业的环境监管效能,严控企业超标排污行为。

(二十二)实行水环境监测结果公布制度。在全省实施重点流域水质、饮用水源地水质公开制度,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水功能区水质通报、饮用水源地水质通报,让群众及时了解水体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拓宽人民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

(二十三)优先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费标准。已立项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没有开征污水处理费的县(市)要尽快开征;已开征污水处理费的城市(含县城),在调整供水价格时,要优先将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调整到保本微利水平。*年底前,各市、县(市)污水处理费平均标准提高到每立方米0.8元以上。要加大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力度,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提供资金支持。

四、深化水价改革,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

(二十四)价格杠杆是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调节手段,要继续加大水价改革力度。水价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立充分体现我省水资源紧缺状况,以节水和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核心的水价机制。

(二十五)理顺水资源费和城市供水价格比价关系。通过提高水资源费标准,调整各类水源的比价关系,使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利用自备井取用地下水的成本高于取用城市供水的成本,使城市供水企业取用地下水的制水成本高于取用地表水的制水成本。自备井水资源费标准的调整,要与城市供水价格调整同步进行,保持协调一致,到*年底,其水平不得低于城市工商企业供水价格(扣除污水处理费)。

(二十六)逐步提高城市供水和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城市供水价格不仅要包括供水合理成本和利润,还要包括居民户表改造费用,居住区供水管网改造及其接收费用。调整的近、中期目标是:2005年全省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水平平均每立方米达到3元左右(含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下同),2010年每立方米达到4.5元左右。行政事业、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宾馆餐饮服务、特种行业用水价格,原则上按照与居民生活用水1∶1.5∶1.5∶2∶3∶15的差价安排。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调整的近、中期目标是:2005年工业及自来水厂用水每立方米提高0.05—0.10元,2010年供水价格每立方米达到0.80元左右。

(二十七)推进农业用水价格改革。要在继续改革农业供水管理体制、改造农业灌溉设施特别是末级渠系的基础上,以农业用水计量收费为方向,推行面向农民的终端水价制度,逐步提高农业用水价格。将农业用水各环节水价纳入政府价格管理范围,加强监督检查,杜绝农业用水乱收费等现象,努力减轻农民实际水费负担。

(二十八)合理确定非传统水源的供水价格。再生水价格以补偿成本和合理收益为原则,结合水质、用途等情况,按城市供水价格的一定比例确定。要根据非传统水源的开发利用进展情况,及时制定合理的供水价格。

(二十九)积极推行“阶梯式水价(水资源费)”。电力、钢铁、石油石化、纺织、造纸、啤酒、酒精七个高耗水行业,从*年起实施“定额用水”和“阶梯式水价(水资源费)”。同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到2010年城市供水普遍实施“定额用水”和“阶梯式水价(水资源费)”。阶梯式水价(水资源费)分三级,级差为1∶2∶10。居民生活用水第一级水量,按人均月用水(下同)3立方米确定,第

二、三级水量分别为5立方米和5立方米以上;工业及其他用水的第一级水量,按《河北省用水定额(试行)》(冀水资〔2002〕3号)确定,第

二、三级水量分别为超出基本水量10%(含10%)和10%以上的水量。

(三十)强化供水成本监审工作,建立定价成本约束机制。研究制定供水成本监审办法,建立健全成本约束机制,有效控制供水企业成本不合理上涨,提高水价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透明度。

五、加强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和使用

(三十一)征收水资源费是优化配置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的重要措施。要进一步理顺水资源费管理体制,完善征管和使用办法,加大征收力度。

(三十二)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征收水资源费。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抓紧制定全省统一的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逐步建立起水资源费统一征收、集中管理、依法使用、有效监督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水资源费主要用于水资源管理、节约、保护等工作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不准挪作他用。

(三十三)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要继续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农村也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选择适当时机开征农业用水水资源费。对中央直属电厂,恢复征收水资源费。加强取水的科学计量工作,全面推动水资源远程监控系统建设和智能水表等科技含量高的计量设施安装工作,全面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实现水资源计量、收费和管理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做到足额征收,足额上解。对无计量设施的取水单位,按取水设施的最大实际取水能力计收水费。

六、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切实做好相关工作

(三十四)各级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水价改革和节约用水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实施难度大,加强领导是关键。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推进水价改革和节约用水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确保责任到位、政策到位。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城市市长要对水价改革、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负总责。各地要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水价改革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及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确保水价改革顺利进行。要完善节约用水的各项政策措施,狠抓贯彻落实,全面提高用水效率。

(三十五)充分考虑用水户的实际经济承受能力,确保水价改革积极稳妥地进行。对特困户和特困企业要制定优惠政策,切实做好水费的减免工作,确保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用水。在推进整个价格改革中,要优先考虑水价改革,防止集中出台调价项目,保证水价改革政策的顺利实施。在提高城市供水价格前,要严格履行程序,召开价格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第2篇:工业企业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给水工程;节水

中国是世界上十三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全国670座城市中有2/3的城市是缺水性城市。作为东北地区特大城市,哈尔滨水资源供求矛盾也较突出。2004年哈市被国家水利部确定为节水型社会试点城市,通过全市多年的不懈努力,2013年圆满完成了《哈尔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确定任务,各项主要指标达到了建设目标,通过了水利部和省水利厅的终期评估,积累了东北地区大城市节水工作的具体经验。

1 城市水资源利用现状及矛盾成因探究

哈尔滨市境内有松花江、呼兰河、阿什河等河流过境,但是水资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水质污染也比较严重。“十一五”期间,哈尔滨市通过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松花江哈尔滨出境段水质明显改善,但水质型缺水问题仍然存在。

哈尔滨市人口接近1000万,是国家级老工业基地,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量巨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350立方米,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六成,是缺水型城市。2006年12月,磨盘山水库供水工程向哈尔滨市区供水,日供水量90万立方米。然而随着城区人口及用地规模迅速增加,磨盘山供水系统已接近设计供水规模,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市用水需求。

2 应对措施

哈市建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和目标责任制,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纳入了政府职能目标责任考核。建立了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形成了适应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管理体制与机制。

哈尔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到10.75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41立方米,城镇供水管网漏失率2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8.1%,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到81%,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67%,主要指标基本达到了《哈尔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预期目标。

2.1 健全工业企业节水计划,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进行工业企业经济结构调整,对一些高耗水、低产能的企业加以限制。鼓励工业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鼓励企业加大对节水设施设备的投入,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当采用节水型的工艺、设备和器具,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哈尔滨市用水和节水计划,督促企业按照计划用水,节水有奖励,超出的单位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水务部门对城区1757家重点用水企业单位实行了计划用水管理,对超计划或超定额用水的单位,征收超计划或超定额加价水费,平抑用水量。对54家计划用水企业单位征收超计划和超定额加价水费,引导社会用水单位自筹资金完成重点节水技措改造项目。2014年城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水量超过3亿立方米,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0.89%。

2.2 加快污水厂及再生水厂建设,积极发展再生水用户,提高污水资源化水平

中水回用是现代城市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一大趋势。再生水作为水资源回用,不仅处理成本低,而且具有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目前哈药集团、黑龙江科技学院等单位都已经投资修建了再生水处理设备。医大二院院区绿化用水全部使用中水回用;香坊区黛秀湖公园利用哈啤(松江)公司污水处理后的中水,利用中水技术建造人工湖,平均每天利用中水2000~4000吨。在建的何家沟群力污水处理厂、何家沟平房污水处理厂和信义沟污水处理厂出水也将再生处理后用于“三沟”(何家沟、马家沟、信义沟)的景观补水。加快污水厂及再生水厂建设,以经济和行政的手段增加再生水用户和用量,推进再生水在市政、绿化、环卫和工业等方面的应用。

2.3 加强用水节水管理,加大节水宣传,提高居民节水意识

供水企业加强对供水设施和管网的维护和监测,减少跑、冒、滴、漏损失。推行阶梯式计量水价、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等水价制度,计划内用水执行标准水价,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收费。控制自备井的开凿,加强对辖区内的宾馆、饭店、浴池、洗车行等的监察;对市区内自备井取用水进行统一管理,并按规定收取水资源费。加大宣传,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实行节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推广节水型器具的使用,如节水型淋浴喷头,分裆抽水马桶等,特别是宾馆、饭店、医院、学校等用水量较大的公共建筑。

2.4 加强行政手段,促进节水社会建设

哈市已重新修订了《哈尔滨市节约用水条例》,出台了《哈尔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哈尔滨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等地方性规章,严格实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基本规范;实行了水功能区划管理;实施了计划用水制度,并进行定期考核;实行了定额管理制度,开展了企业水平衡测试工作;基本建立了促进节约用水的水价机制,并形成公众参与机制,保障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健康有序开展。

3 进一步挖掘城市节水潜力,全面构建节水型社会

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主要是从“节流”和“开源”两个方面考虑,进一步深化和推进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速松花江水源工程等城市水源建设,缓解城市用水资源总量不足问题,向哈南、哈西等区域供水。

(2)研究完善城市用水机制,利用水资源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有效缓解城市生产生活与农业争水的现状。

(3)城市节水法制化。参照ISO等国际标准做法,积极推进城市综合节水标准化;城市相关各部门协调合作,解决节水标准跨部门综合性问题;修订节水标准时注意及时吸纳节水先进管理经验与新技术、新产品;政府加大城市节水标准推广工作,用行政和行政法规手段不断推进城市节水工作。

第3篇:工业企业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水资源 管理对策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环境,加快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推进民勤县水权水价制度改革,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和低水平开发现象,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

一、水资源管理的现状

1、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和制度框架基本建立。

按照《水法》、《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等地方性配套法规,初步建立了以水法为核心、多层次的水资源管理配套法规体系,确立了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职能,建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的制度框架体系。通过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和制度框架的建立,群众节水的自律意识增强,水资源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2、水资源的循环经济观

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再用、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科技节水与污水治理相结合;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与节水治污相结合;大循环再利用与小循环再利用结合;循环经济水资源观强调产业内循环、区域内循环,将传统的直流水系统改造成为循环水系统,实现最经济的污水、再生水输送配置,减少对周围水域环境的影响。单位、小区、工业园区、学校等应建立区域污水处理系统,以实现中水回用、污水零排放。农业(农村)方面因地制宜建设符合当地实际的污水收集设施和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立自循环水多次利用系统,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整体规划与科学管理结合;实施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改变多“龙”治水的局面,将水资源的浪费、污染和地下水超采等问题纳入系统管理框架。

二、水资源管理采取的措施及做法

针对民勤县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提出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民生水利转变的治水思路,建立行政管理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水权制度,采取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节约和保护等重要措施,为推进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

以总量控制为核心,抓好水资源分配方案的落实。

为全面落实省政府分水方案,民勤县政府制定出台了《民勤县水资源分配方案》,提出了“当年突破、两年规范、三年创新”的总体思路,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水资源分配方案的落实。具体工作中,通过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创新工作方法,规范用水秩序,实行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和严格的过程性控制。进一步完善微观水权配置、用水定额、智能化管理、过程性控制、用水者协会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办法,借鉴财政管理模式引入预决算和审计概念,探索推行电子水票和电子台账,规范水权分配的原则、程序、方法和取用水程序、轮次控制、台账建立、监督管理工作,实行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和严格的过程性控制,有效推进了水资源分配方案的落实。

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石羊河流域民勤属区综合治理根本的出路在于节水,必须把节约用水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措施来抓。重点落实好两个方案,一是落实好民勤县水资源分配方案和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二是建立健全节约用水相关规章制度,认真落实民勤县以水定电以电控水管理办法、民勤县地下水计量控制设备管理办法,民勤县水资源管理办法、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行业用水定额标准等相关制度,用健全配套的各项制度保障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顺利开展;三是改善用水结构,坚持以水定布局、以水定规模、以水定面积,压缩高耗水作物,扩大高效节水生态农业,压缩种植业规模,扩大生态经济和草畜产业规模,压缩传统农业,扩大“阳光产业”,着力构建节水型经济结构体系;四是转变灌溉方式。改变大水串漫灌等灌溉粗放方式,农业用水按照“户均一座日光温室,人均一亩大田滴灌”的节水高效模式,大力发展滴灌面积。同时,大力推广渠道衬砌、低压管道灌溉、小畦灌、地膜覆盖、地膜沟灌等常规节水技术;五是加快节水改造。农业用水要紧紧依托灌区节水改造应急项目,着力推进田间工程节水技术改造,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力推进城镇生活节水器具和工业企业节水设备改造,对已建和新建的公共民用建筑,不得继续使用国家命令淘汰的用水器具,制定计划,逐年改造,凡拒不改造或达不到节水标准的,不予供水。

以加强立法和执法监督为保障,规范水资源管理行为。

通过广泛宣传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法律法规,不断加大执法巡查力度,突出抓好建设项目执行水法规情况、取水许可制度实施情况以及水资源保护情况的执法检查,对未经批准擅自取水、打井、未按照批准的取水许可规定取水等行为,依法查处并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对擅自拆除、破坏智能化计量设施等违规违法行为及时进行查处,并按有关规定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建立要情专报制度,积极接受用水户和社会的监督,设立举报电话,畅通进言渠道,重点对水资源管理暗箱操作、等诸多问题进行严肃查处,确保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

三、存在的问题

1、村级农民用水者协会参与式管理作用发挥不够。部分村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工作尚停留在表面上,与参与式管理的要求有很大差距,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协会负责人员对水权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对落实水权的主动性不强,对印发的文件资料不及时学习、传达,在水权审批和控制管理上概念模糊、程序不清,协会参与式管理作用没有得到真正发挥。

2、提高供水效率的具体措施

进一步加强供水管理,提高量水精度。一是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对干渠直开口进行适时监测,减少人工读数和观测间隔大等误差。二是引进先进的测流仪器设备和技术,提高测流精度。三是加强干渠直开口管理,及时公开水量水费,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服务,让灌区群众节约用水,遏制用水浪费,淌放心水,缴明白费。四是推广应用防盗启闭机及扬水防盗阀,减少直开口偷水抢水现象。

3、水权交易制度刚刚出台,水权交易办法需在运行中进行完善。根据近几年民勤县水权分配到户和水资源配置方案的落实情况看,民勤县的水权主体是明确的,但权力界限比较模糊,因而导致了地域之间用水上的矛盾。根据水权人人公平享有的原则制定水权分配方案,致使有些乡镇及村社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小,初始水权的分配水量过剩,而有些村社人均耕地面积较大,初始水权又不能满足耕地实际灌溉的需求,在水权交易制度刚刚出台的情况下,需在水权交易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交易程序,规范方式。

结论

根据我国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现状和未来的开发利用态势,发展循环经济能从根本上缓解我国水资源不断减少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并且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有利于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有利于我国水环境的保护。积极推进以循环经济为理念的水资源可持续性发展新模式,是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乃至污水、废水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以及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水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我们的生产、生活、经济发展才能相得益彰、更加和谐发展,同时也为人类今后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故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新模式具有深远意义和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第4篇:工业企业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最严格;水资源管理;高平市

1概述

高平市位于山西省东部、泽洲盆地北端,全市总面积946km2,耕地面积37873.33hm2,全市辖16个乡(镇、办事处)、463个行政村(居委),总人口48.6万人,是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及商品粮基地。全市水资源总量为9943万m3,可利用量仅为5501万m3,是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高平市坚持依法行政、廉洁行政,牢固树立总量控制、优化配置、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各级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和水法等法律法规,认真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2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

2.1坚持依法管水,认真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第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和管理考核体系。建立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实行了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制定了《高平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把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纳入乡镇、有关部门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兑现奖惩。

第二,完善了水资源管理基础体系。制定并出台了《高平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高平市节水三同时管理办法》、《高平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等三个管理办法,为依法管水、节水及地下水利用保护提供了政策法规依据。

第三,加强计划用水和取水许可管理。高平市每年11月开始启动用水企业年度用水总结和申报下年度用水计划工作;2015年组织力量对全市取水许可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了农村生产生活、工业企业的水计划执行情况,取水单位名称及法人的变更情况,取水许可证、取水地点及取水标的变更情况,计量设施安装及运行情况,入河排污口设置及节水减排情况,水资源费交纳情况等进行了检查,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

第四,严格水资源论证及泉域水环境评价影响工作。高平市是最早实施水资源论证报告和泉域水环境影响的县市之一,并严格执行《泉域保护条例》,禁止在重点泉域范围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资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倾倒、排放工业废渣和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及其他废弃物,禁止非国家重点项目在保护范围内建设。

第五,规范了水资源费的征收工作。建立了取用水单位基本情况、取水量及收费通知单下达情况、取水单位缴费到帐三本台帐,强化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加大了对拖交、欠交水资源费的催缴力度,同时,严格财务制度,规范了水资源费的使用。

第六,抓好水资源宣传与保护工作。围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主题,在长平广场举行了宣传活动,并深入到各乡镇和重点企业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水法宣传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同时在高平新闻、高平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水法律法规宣传,营造了全社会关心、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浓厚氛围。

2.2坚持科学治水,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高平市加快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工程项目的建设,积极推广膜下滴灌、涌泉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与此同时,制定出台了《高平市小水重点县管护办法》、《高平市小水重点县工程运行管护人员考核办法》等办法,加强工程建后管护,不断提高节水工程效率。在工业节水、城市生活节水方面,大力推行闭路循环用水、废水回收、中水回用等工业节水技术,建设一批工业节水示范工程;并逐步淘汰公共建设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设备及产品,大力推广使用生活节水器具。同时,为进一步减少管网漏失率,自来水公司加大了城市管网的检修和排查的力度。

2.3坚持优化配置,大力推进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

制定了《山西大水网高平市域供水规划》,该规划是以西部供水网络为基础,重点以张峰水库供水为依托,建设灌溉、饮水、工业为一体的“三网合一”供水体系,从而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益与用水率的最大化。投资7000余万元,对全市釜山、杜寨、赵庄等20座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提高了水库的防洪蓄水能力。在污水处理方面,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废水1.5万吨,处理后中水主要用于城市绿化、净化。

2.4坚持标本兼治,推动水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每年对高平市境内丹河、许河5个断面枯水期流量进行测流和水质监测取样工作,对米山、釜山水库水质和张峰供水唐庄水池水质进行了取样检测工作,建立起了水质监测体系。2015年对川起水源地、城北水源地、丹河源头水源地水质进行了检测,川起水源地、城北水源地水质均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丹河源头水源地达地表水Ⅲ类水质。同年投资7.1万元对全市154眼深层岩溶水水质进行了检测,制定了《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确保人民群众的饮用水水质安全。为提高高平市境内丹河、许河等河流水质状况,规划兴建了丹河湿地工程,丹河市区段水质由上游的劣Ⅴ类水质提高到了Ⅲ类水质,2015年高平市又规划了小东仓河入口湿地工程、河西湿地工程,工程实施后,丹河水质必将会得到极大地改善。

3高平市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的主要经验

一是,领导重视是保障。水资源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还需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保障,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二是,健全水资源管理政策,抓好落实、执行。从落实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等制度入手,强化管理,严格程序,使水资源管理工作日趋完善和规范,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社会参与是关键。节约水、保护水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事,只有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引导和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人们的水忧患意识,才能使这项工作得到健康发展。

4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第5篇:工业企业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范文

一、**城市水环境问题

水环境一般是指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海洋等地表贮水体中的水及水中悬浮物、溶解物质等。造成水环境问题的自然因素主要有洪、涝、旱灾,土地盐碱化、泥石流和沙漠化等。人为因素主要有水污染公害、湖泊富营养化、水土流失、河湖萎缩、功能衰退,水荒、地下水枯竭、水质恶化等。**城市水环境问题很突出,主要集中表现为水多、水少、水污染、水土流失四个方面:

(一)水多,就是洪涝灾害频发。**中心城区高程一般在44~48米之间(黄海高程),地貌开阔平坦,郁江穿越城区河段长17.6公里。解放后**水文站实测洪水位超过44.16米的就有11次,也就是说有11年洪水进入了城区。目前,**城区可以说是一座不完全设防的城市。首先是,堤防不完善,城南防洪区的江南大堤和城北防洪区的郁江北堤大部分堤段以及城东段还未兴建,保护大型企业贵糖集团的鲤鱼江右堤未全部完成。其次,现有堤防标准低,虽然近年来建设有少部分50年一遇标准的堤防,但未完全发挥应有的防洪效益。再次,城区排涝能力不足。每年汛期,郁江水涨,小河沟、排污口水位受郁江洪水顶托,排涝不畅,致使居发点、工矿企业受淹,特别是遭遇城区又降大雨,内涝更加严重,而现有的排涝设施还不完善,设备老化,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洪涝、灾害造成损失十分严重。如1994年7月22日,郁江发生大洪水,**城区洪水位达46.78米,超警戒水位5米多,由于防洪堤决堤,加上洪水从排污口、小河沟倒灌入城,造成城区街道茫茫一片黄水,受灾人口5万多人,倒塌房屋1.2万平方米,造成危房3.5万平方米,**钢铁厂,西江化肥厂等一大批企业受灾停产,商业网点大部分停业,南宁至梧州、南宁至玉林交通中断。经估算,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近20亿元。又如20**年7月10日,**城区又发生大洪水,水位高达46.93米。由于鲤鱼江左堤西环路至三江口堤段防洪标准偏低,受郁江水顶托,部分堤段洪水漫顶,虽经万余名军民昼夜奋战抗洪抢险,但因内涝抽排能力低,致使部分城区受淹,受淹房屋1800多间,受淹人口约8万人,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亿多元。洪涝灾害是目前制约**发展的一个很大的隐患。

(二)水少,就是旱情不断。**属于桂中旱片。一是水资源总量不足。**多年平均降雨量约1500毫米,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约为98亿立方米,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仅为2400立方米,占全区人均水平的50.7%,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二是年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衡。在时间上,约70%~80%的降雨量集中在每年的5~9月,极易导致洪涝灾害。而10月至次年4月,雨量偏少。在空间上,郁江以北比郁江以南雨偏少。这种降雨时空不均衡的特点,导致了秋旱、春旱时有发生,解决以来,较大的旱灾平均不到两年就有一次,其中大旱灾11次。**全境有5大旱区,其中西面为石卡、大岭旱区,南面为新塘、八塘旱区、**城区位于这两大旱区之间,旱情也是相当严重的。最旱的时候,郁江及城区内湖的水位下降,郁江几条支流成为涓涓细流,有的甚至断流。因旱情严重,给工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三是过境水量较充足。郁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50多亿立方米,可补充城市生产生活用水的不足。但大量利用过境水来补充,工农业生产成本过高,也是不利经济发展的。所以,水少,旱灾是制约**发展的严峻问题。

(三)水污染严重。据水资源管理部门采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进行监测,郁江**航运枢纽上游100米监测点,常年水质基本保持为Ⅲ类。郁江**城区下游**水文站监测点,水质为Ⅵ—Ⅴ类。可见,城区水污染是十分严重的。水污染主要是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亚硝酸盐氮等污染物严重超标。水污染的特点:

一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目前,**城区绝大部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都是不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而排放入江的。水资源管理部门利用GPS对全市主要河流入河排污口进行了定位、拍摄,经统计郁江干流入河排污口有67个,其中**城区范围内有48个;按排污类别划分,企业排污口有50个,城市居民生活废水排污口16个,其它1个。郁江干流入河废污水排放量为10498万吨/年,占全市入河废污水排放量12636万吨的84.2%,其中工业废污水排放量为9867万吨/年,占全市废污水排放量的78.1%。如分布在鲤鱼江中、下游两岸的贵糖集团糖厂、纸厂,广西农垦集团糖厂、纸厂,甘化集团糖厂、纸厂等企业,有些工业废污水处理未达标就排入江中,致使鲤鱼江水体变为黑褐色,流入郁江后,就像一条黑龙游荡于郁江北岸边,导致了**水厂紫泉取水口遭受严重污染而被迫关闭。

二是城区湖塘水库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城区内水域面积除了江、河之外,还有众多的湖、塘,比较大的有东湖、南湖、圣湖、汕塘、石牛水库等。这些水域就像是城市的“肺”,在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这些湖塘已成城区生活污水的汇集点,有的还是鱼类养殖基地,是藏污纳垢、水生动植物孳生和繁殖的地方。水质恶臭难闻。

三是江河湖岸边成为垃圾堆积场。江河湖岸边是城区居民密集聚居地,多年来,由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要求,加上居民生活习惯使然,往江河湖边倒垃圾的现象屡禁不止。江河沿岸就成了垃圾场。垃圾问题成为水污染的又一大源点。在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中,有关部门对城区范围内的郁江、鲤鱼江、马草江、沙江等江河两岸和水域中的垃圾进行了清理,仅郁江两岸就清理垃圾堆100多堆,清理垃圾390多车270多吨。垃圾污染水源的问题仍然没得到彻底的解决。水污染严重,已成为制约**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四)水土流失问题不容忽视。目前,我市水土流失面积为8.79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8.3%。郁江多年平均输沙量达904万吨,水土流失呈上升趋势。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土壤中养分流失,化肥、农药等污染物对水质的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而且大量的侵蚀泥沙淤积湖泊,抬高河床,降低了调泄洪水的能力,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此外,表土大量流失,土层变薄,土壤性状恶化,导致土壤生态系统的抗灾功能减低。**市水土流失问题主要有:

(1)矿山开采造成水土流失。**城区北面、西北面,除龙头山金矿外,还有多家铅锌矿、矿泉水厂等小型矿山正在开采,这些小型矿山大都没有水土保持措施。龙头山金矿由于过去群众乱采滥挖造成十分严重的水土流失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新的流失仍在继续。大量的废渣排入旱河,使旱河一些河段已成为地上河,其中南梧二级公路旱河桥以下200米处,平龙水库输水干渠已从旱河河床底下通过。在根竹民权河黎湛铁路桥涵处,过去正常水位水面与铁路之间高差大约有3米,现在距离不到1米。一旦发生山洪暴发,必将危及交通大动脉的安全。

(2)毁林开垦,造成生态失衡,水土流失严重。城市周边大量开垦种植速丰桉,特别是城市北面高山陡坡地林种改造,发展速丰桉,由于保护措施不到位,受暴雨冲刷,水土流失严重。林业生态失衡,正不断地造成水生态环境恶化。

(3)城市发展和工程建设,地表扰动,植被破坏,产生了新的水土流失源。近年来,我市每年都有大量的建设工程,如西环路、南环路、北环路建设,鲤鱼江、郁江堤建设以及大规模的民用建筑施工等,一些工程缺乏水土保持措施,原有少量植被又遭破坏,弃土、弃碴随处可见,加重了水土流失。

(4)填河、围湖开发,加剧了水土流失进程。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围堰填湖、填塘开发房产,种植作物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东湖水域面积正在逐年缩减。马草江市财政局以上河段已不见江,成为了一个生活小区的下水道。填河、围湖开发加剧了,河道湖塘泥少淤积。

此外,无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塌陷现象时有发生。据水政水资源管理部门初步调查,**城区范围内,开采使用地下水每年达335万吨,年开采量在10吨以上的有10多家,过量抽取地下水,破坏地下水的平衡支撑力,造成了局部地区地陷现象发生,这是水土流失问题的一个新动向。水土流失问题已成为影响**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构建**城市和谐水环境的思考

构建和谐的城市水环境,是确保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安全,水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和水资源持续利用,水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协调和美观,历史文化的展现和城市品位的提升,并最终实现环境优美、舒适宜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的城市水圈。**城市水环境建设,必须要遵循这一原则,从大处着想,从具体事项上抓落实。

(一)构建坚固的洪涝防御体系

根据**市城区防洪工程建设总体规划,城区防洪排涝分为城北、城南两个独立的防洪区域。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规划建设防洪堤7条共68.59公里,泵站9座共装机12785千瓦,防洪闸门16座,交通闸门5座,规划总投资5.81亿元(98年物价指数)。**市已被列为广西五座重点防洪城市之一。目前,城北、城南防洪区都未有完整的堤防封闭圈。50年一遇标准的防洪堤仅有郁江北堤城区(0+000~0+620)段、鲤鱼江左堤和沙江堤共6.9公里;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的防洪堤有13.94公里。排涝泵站已建了3座,在建2座,城区仍处于半设防状态,防洪工程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是要加大工程建设资金的筹措。实施城区防洪工程建设,需投入资金5.8亿多元。目前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工程已投入和到位资金2.08亿元(其中中央国债资金12610万元,自治区配套资金7200万元,本市配套资金1109万元,以地抵资931万元)。随着物价的上涨,要完成整个工程,资金缺口还相当大。资金的筹措,必须采取争取中央专项资金,自治区配套资金和地方筹集三管齐下的办法,尤其是地方配套资金,要确保按时足额到位,这样才能使工程按时启动、顺利实施。

二是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工程建设中最难的是征地拆迁问题,而征地拆迁又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的制约,影响了正在建设的郁江北堤大东码头至铁塔段以及东湖泵站和沙江泵站的建设进展。因此,全市上下必须统一思想,集中民智、民力,部门紧密配合,形成合力,攻克难关,努力推进已开工项目的工程按期完成,并迅速启动未开工堤段的建设。要抓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完成郁江南堤、郁江北堤铁路桥至猫儿山港段的规划设计工作,争取尽快列入国家投资计划。

(二)实施节能减排工程,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民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广泛宣传《水法》、《水污染防治法》,让广大市民认识水污染造成的危害,了解水资源保护对工业、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积极关心和支持水资源管理工作,形成人人爱惜水、节约水、保护水资源的良好风气。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通过各种宣传媒体,搞好每年的“3•22~3•28”世界水周和中国水日、“6•5”世界环境日的宣传,鼓励市民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事业。

二是加强对废污水处理的监控。要加快城西污水处理厂建设,以解决城北目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排的问题。做好城东、城南污水处理厂建设的规划工作,力争3—5年内绝大部分的城区废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江河。工业企业是用水大户,也是排污大户。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督促企业落实环保措施,加大治污的投入,建设废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使用,努力实现水循环利用和废污水“0”排放目标。决不允许继续直接往江河排放废水的现象发生。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制定水资源使用定额,并列入企业考核指标,通过对企业进行水平衡测试,对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收费,以减少水资源消耗和废污水的排放。环保部门应做到依法、全面、足额征收排污费,进一步完善排污费的收管用办法,建立污染治理专项资金有偿使用制度,确保返还企业的环保补助资金集中使用,保证排污收费大部分用于重点污染源的治理。

三是建设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化肥对水资源的污染。目前城区范围内仍有不少耕作地,城区周边均是农田、甘蔗地。要使城区减少水污染源,病虫害防治要从以药物防治为主转变为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并在市郊、南梧公路和324国道沿线大力发展无公害粮食、蔬菜,重点在覃塘、根竹、大圩等乡镇建设无公害粮食、蔬菜生产基地,配合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逐步推广、扩大我市生态农业园区。

四是加强对城市饮用水源地的建设和保护。目前**城区主要饮用水源地取水点是仙衣滩枢纽上游约100米,经多年监控测试,水质基本稳定在Ⅲ类,仍属安全饮用水源。但是随着石卡工业园区的建设,大量的工业企业进驻,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必然增多,长此以往,难保这一取水点不受污染。因此,必须加快**城区备用水源建设。今后要把达开水库作为城区市民饮用水的主要供给地。并逐步取代郁江水作为城区生活用水。达开水库水质良好,常年水质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Ⅱ类水标准以上,水量充足,水质稳定。建设达开水库供水工程是形势所迫,市民所盼,必须尽快启动这一民心工程。

五是要加强对城区河、湖水域面积的保护。将郁江和鲤鱼江、马草江、沙江、渡冲河等郁江支流,东湖、南湖、圣湖等湖泊的治理列入城市发展规划,加快实施,加强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制止侵占河湖,围堰开发、种植作物和堆积垃圾行为。开展湖泊清淤、河道疏浚行动,还原水生态环境,恢复湖塘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的功能。

(三)合理配置和利用水资源

合理配置和利用水资源是解决城市水资源不足,确保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正常的有效途径,也是水资源永续利用的保障措施,要常抓不懈。

1、适度调水。调水就是从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调水,补充城区水资源的不足,以缓解春秋冬旱季节,工业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紧张的问题。**城区东有达开水库,库容3.98亿立方米,有效库容1.98亿立方米;西北面有平龙水库,库容1.23亿立方米,有效库容7242立方米。这两座大型水库距离城区都是30多公里。平龙水库已有输水干渠直通城区,达开水库也可结合城市水源建设,适度向城区补充水源。要尽快实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硬化渠道建设高速水道、水网,使两大水库纯净水迅速通达城区,每年可向城区调水近5000万立方米。此外,郁江上游西津水库之水补充**城区用水之不是。

2、节约用水。节约用水是不断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的优先对策和必要条件,是保证和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城市要发展,节水势在必行。一是要节约生活用水。首先,运用经济杠杆节约用水。利用水价对用水需求的弹性影响,合理调整水价,有效控制以至减少生活需水量的无谓增长。其次,通过宣传教育强化节水观念,以此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再次,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减少水的浪费。第四,处理污水和中水回用,提高水的利用率。二是节约工业用水。一要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改直流用水为循环用水,提高水的复用率。二要推行清洁生产,改变工艺节水或不用水。三要加强节水用水管理,以杜绝水的浪费。

3、提高蓄水能力。一是提高水库的贮水能力。通过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措施使城市周边的达开水库、平龙水库。九凌水库、岭蒙水库和石牛水库等大中小型水库达到有效库容蓄水,增加贮水量。二是建设“森林水库”。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维护陆地生态平衡、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中起着主导作用。森林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主要是通过其蓄水保水的功能来实现的,因此,城市周边山地要保护天然林、成熟林,发展水涵林,提高森林源养水源的功能使森林水库常年贮水源源不断地向城区输水。此外,城中绿化也要乔、灌木、草相结合,提高绿化率使之充分发挥生态贮水、保水效益。

(四)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力度,修复水生态环境

一是开展小流域治理,认真治理龙头山金矿等矿区水土流失问题。龙头山矿区水土流失问题已成历史遗留问题。要修复水生态环境,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企业要与政府密切配合,统一思想,齐抓共管,制订切实可行的办法,生物措施、技术措施和工程措施并重,封山育林、造林、退耕还林、蓄坝拦沙并举,分段清理,清除旧堆积,减少新流失,逐步修复河道功能。

二是加强对河道采砂管理力度,防治乱采滥挖,毁坏河岸的违法行为。

三是加强对自抽地下水的管理和监督。目前**城区自抽地下水的问题比较突出,管理也跟不上,要制订地下水资源管理规定,控制对地下水源的开发,以保护地下水位的平衡稳定。

四是要加强封山育林,以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城区北面为莲花山脉,是城区的屏障,也是**城区的“风景山”。莲花山东起大圩西至覃塘段面向城区的坡面,应实施严厉的封育措施,对需改造的,应以发展水源林、风景林为主,尽可能减少速丰桉种植。力争用5—10年时间,将这一林区建设成为山青水秀、风景优雅的生态旅游区、市民休闲观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