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梅花的精神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山水画 审美精神 意境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landscape aesthetic spirit.
中国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作为描写对象的绘画形式,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概念,中国山水画并不只是对自然景物的再现,而是画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意象表现,赋予自然以审美的观照和文化的内涵。山水画的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精髓所在,中国的山水画不单从表现技法、风格等外在形式上给人以直观的视觉感受,更重要的是通过画家主观意识的认知和超越,使观者体会到无穷的美感与睿智。
1.儒道思想与山水画审美精神
1.1儒道思想
作为重要画科之一的山水画,蕴涵着丰富、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根深蒂固的儒、道思想可谓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两年多年来,它对中华民族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之深之广是不言而喻的,山水画当然不能例外。
中国古代先贤们早就认识道“比”、“兴”的艺术魅力,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大意是说:诗中的比,兴手法的运用,使人可以通过形象的审美,我们可以从中观察道自然、社会与人的某些相通的本质来,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文学艺术和造型艺术有着很多相同之处,可以说孔子“比德”观点予山水画以深厚的思想内涵。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是说聪明智慧的人爱水,因为聪明人活跃、乐观,正像水一样川流不息,富有生命的活力。有仁德的人爱山,因为他沉静、高大、宽厚而长寿,故有“福如东海水,寿比南山松”之比。先贤们通过漫长的社会实践在认识上终于突破了人与世界的纯物质的联系,而上升到了精神层面的高度。
“孔子在高扬人格美的同时,取山水以喻仁、智,正是要把仁的这种内在的、视而不见的品格与经验中的山、水的特点相比,赋予这种内在美以具体可感的形式。”这种仁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融合的审美观点和道家提倡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共通性,或者说在道家思想中表现得更为彻底。正如庄子所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那么“道”为何物呢?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并非指客观存在之物性,而是宇宙万物自身存在之因,是无所不在,不可言说的至理。正如老子所释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说,可以言传的则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可名状的也不是恒常不变的事物,但“道”有的的确确存在着,正如老子所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的“道”在美学上体现就是一种含蓄、玄远的朦胧之美。也正是这“大象无形”之美赋予了山水画以无限生机。
1.2山水画审美特征
山水画的审美特征大体上归纳为:
1.2.1源于自然,超然其外,体道锐性。立象尽意,将天、地、宇宙视为内心的寄托,体现了大自然生命节奏变化的韵律。
1.2.2在画法上采取了高、远、宽的构图,描绘了大自然的山川、云雾、瀑布、建筑、树木等,“立万象于胸中,传千祀于笔翰”,融入笔情墨象之中,体味“道”的自然、佛教蝉宗理念的“虚静”修行和“悟”与“蝉趣”体会着山水画的自然闲逸感觉、澄静和清远流露着画家对自然的感受与生命宇宙的体验。
1.2.3 “气韵生动”,所谓气韵,是指以气统帅的神、情、意、趣、韵、骨、形、势等因素,贯穿在作品的各个方面,是意境结构的生命主体。在宋代山水画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气韵的存在与美感。
1.2.4审美张力,批评家泰特在《诗的张力》一文中说:“我在说的是,诗的意义就是它的:“张力”,就是我们所发现的“外张”和“内涵”通通合在一起的东西。张力是艺术的内在结构因素意境因为有强大的内在张力而使它成为一个挖掘不尽的多义性世界。山水画的特征主要在思想意境构思中充满了“内涵”和“外张”的统一。
1.2.5诗境之美,诗情的融入则使意境的创作成为中国山水画的灵魂,宋代画论学家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正是如此,在山水画的整体描绘中,体现了画家的诗意想象,将人物的情态与动势、情境秀丽的山川、幽静而神秘的仙境和隐现的宫阙、阁楼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加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文学化、神韵化、诗意化的境界。
2.山水画的意境
2.1山水画的文化背景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能体现中国文化与艺术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
山水画就是中国的风景画,但又不是简单的描摹自然的风光,而是画家的精神的诉求与人生态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
山水画的产生与中国的道家思想是密不可分的,道家思想追求的是自然无为、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道家思想追求素朴自然,简淡肃静的艺术精神,这在山水画中也多有体现。魏晋南北朝玄学兴盛的时期,像陶渊明、阮藉等许多文人名士为了躲避政治伤的倾轧选择归隐。他们隐居山林,吟诗作赋,山水诗于是大盛,山水画也应运而生。这都与道家思想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密不可分。儒家思想对绘画的影响多体现在早期的人物画上,明劝戒,著沉浮,建立社会礼教,所以儒家思想是以入世为主的,而山水画多体现出世,禅宗思想对绘画的影响也比较深,但不如儒家、道家来的分明,影响更多的是后来的花鸟画。当然着样绝对的划分是不严谨的,没有这样的必然,只能说是大致如此。儒道思想后来逐渐融合,共同运用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山水画的发展也受道了其他思想的影响,但总的 来说主要的还是道家思想。
2.2山水画的意境
山水画的意境就是山水画所创造的境界,主张以意为主,强调表现,意造境生,营造“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境界,山水画创造的意境不光是优美的景色、山川的风光,更多的是画家理想境界的追求,是超脱与烦琐与庸俗社会的心灵居所,山水画的境界给人的是可观、可行、可游、可居的神游场所,不论是北宗山水还是南宗山水,所表现的意境与动能无不如此,或是仙境一般的飘渺神奇,或是悠闲农夫渔樵的隐居之所。文人山水画多表现的是逸居山林的情趣、素朴自然的水墨风光。宫廷画家的界画多表现楼宇宫殿是人间的繁华,也是超脱于人间的室外桃园,不同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心灵居所,这也是画家与观者的心灵沟通。
关键词:中国审美精神;油画风景;山水画;两者融合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2-0149-02
一、中国油画及油画风景的出现及发展
据史料记录,最早油画出现在元朝。随后传教士利玛窦在明朝时期来到中国,带来了圣母像油画作品献给明神宗,这是目前出现在中国最早的油画作品,随后有些外国画家在宫廷里开始传授油画技法。在油画在传入中国的初期并没有引起当时画家的重视。从内心来说,大部分画家将油画视为外来物,在排斥的同时也有所漠视。人物油画最先传入中国,风景在当时的油画作品中的出现形式和起初的山水画一样,都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此时,在荷兰油画风景独立门户,寻求崭新发展。历史记载到:“意大利画家格拉蒂尼曾向宫廷内的画学生教授透视画法和油画技法。在1711年,马国贤曾经记载了格拉蒂尼的画室,其中他的七八个中国学生用油画颜料在高丽纸上画中国风景。”这足以证明这时的东西方美术交流使得中国第一次出现了有关油画风景的资料佐证。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来物油画在当时的中国(中华民国)的发展开始兴盛起来。大批留学生开始走出国门学西洋文化,其中就包括西洋绘画,这种趋势必然促进油画在中国的发展步伐。中国留洋画家在外学习各种绘画,自然也接受并学习了西方印象派绘画,以此并打破山水画中传统的中国风情,并赋予中国油画新的内容、内涵,使得传统的山水画图式在中国油画风景中不复存,在此真正带有中国民族色彩的油画风景就此诞生。20世纪中期,中国油画风景不论在理论技法和画种材料方面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油画风景受到了来自西方写实主义及印象主义的风格的影响。现如今,中国油画风景与中国油画还在发展的道路上不停的向前进。
二、中国油画风景与山水画的融合
中国油画风景自独立成科并发展以来,中国的油画家既要受西方油画的影响,寻求艺术语言上与西方有所不同;又要受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思维的影响,力图在油画作品中摆脱西方艺术殖民的痕迹,使它具有本土特色,但又在艺术语言上与西方的势态相同,这使得中国油画风景的发展状况复杂。
油画进去中国后,一些油画风景家如吴冠中、刘海粟等便开始在改造西洋风景的同时加入中国的图式,这些特点在刘海粟的一些风景油画中都有所体现。透视构图方面,中国油画风景大体分为完全西方化和中国式油画两种形式,画面效果自然也就不同,一种有着严格的焦点透视变化;一种就是借鉴中国人的传统哲学观从而形成散点透视、以义传情,并将赋予我们民族的物化符号。色彩方面,一部分中国油画风景保守继承了西方写实主义色彩,一部分大胆借鉴、融合中国传统的水墨,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山水油画。对于山水油画的理解,刘曦林先生这样说到:“东西方两座文化的大山仍然在那里屹立着、生长着,而在两峰中间又萌生着一座非中非西、亦中亦西的新山。”这种比喻言之有理,也很恰当;吴冠中先生则说:“我曾将中、西方杰出的绘画作品比作哑巴夫妻,虽语言有阻,却深深相爱。油画山水就是这对“哑巴夫妻”的新生儿。”笔墨技法运用方面,我们在欣赏吴冠中的油画作品时,线条和笔墨意味都是他对水墨运用后所展现的,这也是他描绘对象的同时融合中西画法并加以灵活运用的实例。实践证明中国风景油画画笔类似于中国画技法用笔,油画风景的创作也体现中国传统绘画程式技法。
三、中国山水画对中国油画风景的影响
1.中国风景油画对山水画的借鉴
西方绘画总是忠实地再现真实世界和想象世界,风景油画在西方绘画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风景油画自从踏入中国以后,它便有了新的定义。抛开民族历史因素、地理环境因素、宗教与文化因素等的影响,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也使得艺术进入了崭新的时代,在中国,为生存的风景油画需要满足国人的审美意识和传统的审美观念,这就不得不使中国油画风景要向中国的传统山水画去借鉴[4]。
中国艺术崇尚自然,强调“天人合一”,五代隋唐时期,好的山水画作品在人类历史上就有所出现,传统山水画总是表现和赞美自然,强调所谓的境界和意境。中国人有着崇尚自然的华夏精神,在对山水画描绘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山水精神,自此以后,山水精神和华夏精神就深深的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之中。L景画在第一代油画家的创作中就开始了,现在算来也有百年之久,山水精神始终是国人最为重视的。所以此前留学归来的艺术家在进行油画风景创作时,大多会体现中国山水情怀和华夏精神,比如有刘海粟、吴冠中、林风眠、徐悲鸿、赵无极等绘画大师,他们在表现风景画中的气韵方面与西方有着明显的不同。同样还包括罗公柳先生等一批留苏画家,回国后的风景油画创作都是写意风景。不论是留苏还是留欧美,这些艺术家都是在西方绘画理论的基础上加进帮融合了传统山水精神和中国文人思想,风景油画中不是中国元素多一点,就是西方元素多一点,但始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油画风景一直在这样的模式当中需求发展,但同样也少不了艺术家的个性。总的来说,中国油画风景带有中国的诗性,有中国特有的笔墨、有中国人对自然的意识参与与意象物化、还有西方的理性构成、自然也少不了现代人的视野。
2.中国风景油画所体现的山水画的“写意”与“意境”
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语言是笔墨,每一次的语言表达都十分注重对笔墨的运用,油画风景中笔墨的表达则是色彩,山水画中墨分五色,而与之相对的油画风景的色彩则是以冷暖色为分割。林枫眠先生留学欧洲并系统地学习西方绘画,所成后归来主要从事西画创作与艺术教育工作。在欣赏他的作品时。不难发现,其作品总是情趣浓烈,意境悠远,他汲取了中西方绘画艺术之长并加以融合。表现技法上,吸取西方绘画造型的优势,以此来弥补客观形象真实塑造和表现方法方面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不足。同时他又以弘扬中华传统艺术精神为主线,将中西方艺术精神和艺术风格加以融合。其油画风景作品结合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象”,创造出传统山水意象景色。并借鉴西方光色技法,使光色与中国传统山水造型结合在一起。风景油画中意境的表达主要是先将的景物进行艺术构思,再意象物化,这与中国传统绘山水画模式不谋而合,有人说这是巧合,但我觉得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对他影响是分不开的。林枫眠先生的油画风景作品透露了中国山水画中意象物化的处理方式,并形成了一种表现形式或是一种艺术风格,深深的烙在他的每一副作品中。
中国油画的发展已有百年之久,风景油画以其丰富多样在中国油画的发展史上获得重要的一席地位。“写意”的倾向在中国油画风景中日趋明显中国。中国许多油画家在油画风景中将“写意”融入油画风景的创作中[5]。
四、中国油画风景中的审美精神表达
意象在中国风景油画中的表达必然带有中国特色,所以说意象性风景油画可算是中国风景油画的一种形式,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其对中华民族的人文气质的渗入与对文化心理的包蕴有为明显。中国山水画和传统美学思想给予中国风景油画营养,同时中国风景油画借鉴西方油画元素,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中国山水画对中国风景油画的产生及发展一直贯穿始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油画民族化的问题成为艺术家们讨论的重点,近几年来,部分艺术家提出了“意象油画”的说法,倡导将油画表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由于艺术家受到中国传统“意象”思维的影响,意象化中国风景油画发展的的趋势,以“象”写“意”,“意”、“象”和谐融合的油画表达方式成为艺术家们的追求。趋势表现出中国风景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意象的结合为中国油画的发展布下了广阔的前景,它们决定了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发展和与繁荣。
我们处在经济一体化、竞争全球化的消费时代,现如今,在把生命当作为我们的消费对象的同时,精神却迷失了归所。“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是我们无数次所寻找的诗意境界。我们总是期待着有这样一种艺术当我们毫无寻找头绪时,它能够指引我们去探寻那精神之源――与自己最切近、最饱满;能够我们入安定自在、疲于奔命与消费的灵魂能息的精神家园。就在此时,尚意崇境"的意象风景油画不期然间向我们翩然走来,勾起人们灵魂回忆、体现民族精神、重温禅道思想,
五、结 语
中国美学理论不断发展,借鉴审美形态学,我们在进行中国油画审美形态研究时,一定要去考虑历史文化和当时情态。历史的前进带动了中国油画尤其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与变化,与中国山水画碰撞、借鉴、融合。中国经历了不同历史阶段和社会文化形态的变迁,在此情况下,中国油画也归纳总结了自己的观念和语言。百年来,中国油画始终在向西方学习,在此过程中我们模仿、变异与创新。写实、表现与意象是中国风景油画在历史长河发展后两种主要审美形态,这必然与西方本源有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风景油画传入中国,并与本土文化发生激烈的碰撞,在中国千百年的美学思想影响下,形成了特定的审美形态,这种形态具有本土文化价值观特征,在当代中国文化生活也成为具有^大社会影响力的艺术形式。
美学的发展带动着中国审美观的发展,中国山水画中的审美观发展至今带有着浓厚的中国色彩,如今,伴随着山水画与风景油画的交流与融合,不管是“写意”“意象”还是“意境”,我们对风景油画的研究还在继续,将来也必定有新的审美精神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陈旺,陈良雨.传统中国画审美元素在当代油画风景创作中的运用研究[J].美与时代,2016(1).
[2] 陈伊.论风景油画对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的借鉴[D].湖南师范大学,2011.
[3] 杨飞燕.中国精神---油画风景学术研究展[J].中国油画,2014(5).
[4] 李宗梁.中国当代油画风景中的写意性倾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3(5).
很高兴跟在座的青年才俊们谈谈书法。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与艺术的精髓。从书法中我们可以得到享受和愉悦。宋朝大诗人陆游在谈到欣赏书法得到美的享受时曾说:“君复(即林逋)的书法,高胜绝人。予每观之,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看,书法所产生的精神作用有多大啊!
书法也是一个渲泄情绪的上佳途径。唐朝韩愈在论及同朝草书大家张旭时曾说:“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这里把人的各种情绪几乎都谈到了。也就是说,人的各种情绪均可以通过书法渲泄出来。
我平常也打太极拳,我感觉书法与太极拳有异曲同工之妙。太极拳运动动作舒缓,行云流水,动静相符,和谐优美。这些与书法的运笔极为相似。尤其站着写字时,身体各部分的运动感觉与太极拳十分契合。书法和太极拳都要求全神贯注,心沉气匀,心手相应。太极拳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书法用柔质的毛锋,写出来的字却是力透纸背,笔力千钧。书法中有些笔法亦如太极拳的动作,如策、掠、磔如白鹤亮翅,如海底捞针等。我将书法视为纸上的太极拳,将太极拳视为空中的书法。
学书法,应先从“永字八法”学起。所谓“永字八法”,即“永”字中包括了书法中八个最基本的笔法。即点(侧)、横(勒)、竖(弩)、短撇(啄)、长撇(掠)、挑(策)、钩()、捺(磔),每一笔都有讲究。例如写横划要竖着下笔,写竖划要横着下笔;欲右先左,欲下先上;起笔时要藏锋,收笔时要裹锋等(也有露锋的笔法,但是比较少)。按照这些技法写出来的字就有力量。我们用的虽然是软质毛笔,但写出来的字要使人感到“笔力千钧”。通常说的“锥划沙”、“力透纸背”、“入木三分”都是讲的笔力。笔划无力就像春蚓秋蛇之无骨。
学习书法必须首先临帖,也就是照着优秀的法帖临摹。历代的名帖美不胜收,比如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祭侄稿》,天下第三行书坡的《寒食帖》,都非常美,但美的面目不同。要多临帖,多读帖,先继承、后创造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如果不经过传统的借鉴过程,上来就想自己创造一体字,是不行的。临帖要先临楷书,有些人看着行书、草书好看,一开始就学行、草,这是学不好的。楷书如立,行书如走,草书如奔。未立而走而奔是不成的。楷书是基础,也是写字的楷范的意思,所以应该先写楷书。
常言道:“书法通神”。这个“神”不是指神仙的“神”,而是指神气、精神和意识。古人云:“字如其人”、“书为心画”;有人形容书法为“心灵的艺术”,的确如此。当书家作书时,将全部的精神、情感和意念流泻于笔端,其中包括了书家的阅历、学养和品格,使生动的思绪和感情凝固在其作品中,这作品便饱含了丰富的生命力。思想越深邃,情感越丰富,其生命力就越强;生命力越强的作品,就越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云:“能移人情乃书法之至极”,此言不谬。笔者在临帖时,常被法帖的魅力所感染,有时夜阑人静,观赏或临习法帖会使人沉浸于难以名状的物我两忘的境界,感到字帖上的字是一个个的生命体,观赏或临习它,就如与书家对话聊天,如此常常竟至达旦。
书法的确是寄托精神和抒发感情的很好形式,人们把它形容为“无声的音乐”、“纸上的舞蹈”。世界著名画家毕加索曾言:“如果我是一个中国人,那么我一定不是一个画家,而是一个书法家,我要用笔来写我的感情。”唐代草圣张旭,情感激越时,捋起自己的头发泼墨疾书。历代优秀的书法作品,无不表现出强烈的精神力量。王羲之的《兰亭序》表现了作者的雅逸与旷达;张旭的《古诗四帖》则表现了作者的狂放;颜真卿的《祭侄稿》表现了满腔悲愤与浩然正气。书法的欣赏者,就是常常被书法作品的这种强烈的精神魅力所感动。
关键词:中职生活 生活化德育 审美化 价值意蕴 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101-01
一、相关概念解释
“生活化德育”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名词,对于具体的概念解释也是各不相同,但是一般来讲,主要指的是道德教育应该从实际的道德生活中去学习,重视道德的实践,而不是过去那种抽象化、书面化、政治化、教条化的空洞说服教育,也不是只注重书面知识的考查与德育知识的传授,而是把德育放回到生活中,回到其最终产生的地方。它看重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去感受、去体验道德,从而认识到道德价值与意义,让学生自己与生活进行交流,去感受的具体的道德行为,而不是过去那种道德概念,进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道德的作用与力量,自觉地去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体验道德的魅力。在整个生活化德育的过程中,学生是处于一个主动的地位,有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了过去被动的局面,增强了实践性,符合道德的实践性特征,很有利于学生的道德教育。
“价值”一词指的是客观体对主体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德育审美化”一词是在《道德的审美特性与德育审美化》这篇文章中首次提出来的,在文中的观点看来,道德教育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的活动,应该也必须对道德教育实行审美化,这是文中的主要观点。其后德育审美化开始成为一个研究领域。之所以提出道德教育审美化这样的一个观点,是为了区别于以往的道德功利化观点,前者认为道德教育的双方在这一活动中是美的享受,是在感受人格的魅力,而不是利用道德去达到自己的功利性目的。把生活化德育与德育审美化结合起来理解,其意思就是把美学上讲的原理运用到中职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并且这种教育是以生活为基础的,由此而形成这样一种通过运用美学原理以生活中道德的审美感染力来引导学生认识学习道德、把德育与美育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方式。至于说到其价值意蕴,指的实际上就是这种教育方式带来的有利于社会与个人发展的积极意义与作用。实现路径指的就是此种教育方式所带来的好处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可以实现,下文将对其带来的好处和实现路径一一展开论述。
二、中职生活化审美德育的价值意蕴
中职生活化审美德雨的价值意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中职生活德育审美化,有利于改变当前道德教育功利化的现状。由于我国当前的教育正在逐渐向市场化转型,使得教育的功利化在不断加强,但是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应该是公益性的,是属于政府公共服务的一个方面,商业化只是少部分学校,而不是大部分,许多承担着公共服务责任的学校也开始走向功利化教学。其主要表现在许多学校把德育活动只是当作学校扩大生源、或者说是应付基本教育课程的一种手段和形式,审美化教育将会对这一现象有所改观。
2.实现中职生活德育审美化,将会有助于改变当前道德教育中忽视学生主体,教育内容空泛、脱离实际的现状。就当前我国的道德教育现状来说,其内容过分的教条化,只是书本上知识的一些罗列,考试也只是纯知识性的考察,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也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感受不到道德的真正价值,甚至以鄙夷的态度来看道德课程的学习,况且这种脱离生活的教学也是和道德的实践性相违背的,中职生活德育审美化将会解决以上所说问题,提高中职的教育的整体水平。
3.实现中职生活德育审美化,将有助于和谐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良好的道德规范是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之一,而一个好的道德规范与其青少面的教育分不开的。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中等职业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加强中职生活德育审美化教育的,将有助于为社会培养一大批道德高尚的人才,并且这些人才在社会的各个岗位上将传播其良好的道德风尚,给他人树立一个好的模范,这将会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贡献。
三、中职生活化审美德育的价值意蕴的实现路径主要由以下几条
1.建构德育审美化体系
建构德育审美化体系,涉及的内容包括德育审美化的目标、内容以及方法。德育审美化的实现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德育审美化,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就会在德育审美化的过程中向着共同的方向而努力,不至于在教育过程中出现冲突;其次有了目标,就要有具体的教育内容、教学形式以及教学的方式,教学内容中就涉及到具体生活场景的设置,具体的实践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怎样去完成,这就涉及到学生是否该合作去完成,怎么分组,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否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学生会进行深入的交流还是该作为一个旁观者或者组织者等等。
2.在中职生活化审美德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别该怎么做
德育的审美化不是单读的学生该做到什么和老师该做到什么,这两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是同时发挥作用的,应该都是审美化教育的获益者,只是各自担任的角色不同而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而学生是活动的实际参与者,学生需要主动积极的参与进去,认识自身道德行为的特点,认识到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在此过程中,老师首先应该用自身的行为来让学生感受到人格的魅力,感受到道德之美,然后学生的兴趣与主体性才能被激发出来,进而去模仿和创造,去创造出属于学生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把对美的创造与发现作为人生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肖蓉,伍自强,王小元,杨智勇.大学生活化德育审美化的价值意蕴与实施路径[J].江苏高教,2011,04:116-118.
[2]王哲峰.中等职业学校生活化德育管理模式的建构与实践[D].浙江工业大学,2007.
[3]张鹏.德育审美化研究的发展[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39-42.
【关键词】 中国画;雕塑;意境;审美融合
何为“意境”?诚如宗白华先生所说,所谓“意境”就是“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艺术意境的创构皆为使客观景物作为我主观情思的象征,是中国古代艺术所追求的之根本。从审美的角度来说,对于中国画与雕塑等中国古典艺术样式,意境是评价一部作品成功与否的最高标准,意境也是这些艺术家毕生之所求,谓之为美之上层。这种意境是超越具象而进入无限的时空,从而感悟人生和宇宙万物,最富有形而上的意味。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国粹之一。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样式,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中国画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意象”思维与写意手法以及崇尚意境的审美追求,而这种意象思维正是以老庄的哲学思想为核心的一种思维方式,既不同于西方的“具象”思维,也不同于“抽象”思维,而是出于二者之间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国画在观察事物、塑造形象和表现手法上,也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念,渗透着人们的社会意识,即使山水、花鸟等纯自然的客观物象,在观察、认识和表现中,也自觉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相联系,追求意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这同样也是雕塑艺术的灵魂,可以说在“尚意”这一点上,中国画与雕塑达到高度契合。
一、道——重“神”轻“形”
中国画与雕塑的美学思想与道家思想具有极深的渊源。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居住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原始人已经开始制作泥塑和陶塑了,而中国画诞生于东晋,此时正是道家的玄学繁盛之时。因而,道家的哲学思想奠定中国画、雕塑乃至整个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基调,尤其是重“神”轻“形”的思想影响尤大。中国自六朝以来,无论是中国画还是雕塑,都是从直观感相的模写,到活跃生命的传达,最终追求最高灵境的启示。艺术的理想境界是“澄怀观道”,在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庄子的“道”,这形而上的哲思,与“艺”能够体合无间。因而,艺术的意境表现于作品,主要是透过笔墨、泥石等材料和形式,使鸿蒙之理闪闪发光。雕塑的设计创作从平面的转换三维立体赋予灵动神形兼备,是雕塑的最高境界,雕塑对于中国从古至今有着深刻的渊源。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冲刷洗涤,从原始朦胧状态到清晰再次创新当代感。我国的雕塑发展史,拥有深刻考究和艺术研究性。从美学原理中可以找到答案,对中国画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不断把一切的自然现象和超自然的能力有机的结合,发展壮大。中国画讲究构图笔墨以及传承,都深刻体现了艺术色彩的浓郁性。中国画艺术最本质的审美特质即为注重神韵,追求高远的意境,它是以重“神”轻“形”为原则的,不注重从固定的角度刻画空间幻景和透视法。这是由于中国陆地广大深远,苍苍茫茫,中国人多喜欢登高望远,不是站在一个固定角度透视,而是从高处把握全面。这就形成了中国山水画“以小观大”的特点。画家的眼睛不是从固定角度集中于一个透视的焦点,而是流动着飘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把握大自然的内部节奏,把全部景界组织成一幅气韵生动的艺术画面。所以它不注重物象的明暗体积,不注重物象的写实关系,因而在国画中没有必要追究画面具体画的是哪儿,寻找画家的视角以及画家作画的立足点等。
而中国的雕塑艺术也以此独步世界。不同的是中国画以“水墨丹青”为意象符号并赋予其情感,而雕塑则是以三维空间的物质实体性的形体,来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或审美理想。中国的雕塑不同于西方的雕塑,反而像中国画一样,不注重立体性,而善用流动的线条。西方的雕塑是团块造型。米开朗基罗说过:一个好的雕刻作品,就是从山上滚下来也是滚不坏的,原因就是他们的雕塑是团块造型。而中国雕塑打破团块造型,虚实相间,把它疏通开,化为飞动的线条,使整个形象更美,这是艺术家心中的意境所要求的。
二、舞——气韵流动
“舞”,是最高度的韵律、节奏、秩序、理性,同时也是最高度的生命、旋动、力、热情。艺术家沉浸于内心,从深不可测的玄冥的体验中升化出流动的线条,或是绘画或是雕塑,都行神如空,行气如虹。流动的气韵使深藏的“道”具象化、肉身化,具有可感性。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而“道”赋予“艺”以深度和灵魂。
中国画的工具是笔墨,线条就是它的符号,所以自然不必多说,但其实在雕塑中也蕴藏着一种这样的音乐美。它是在对“意境”的追求中,从自身的感觉和理解出发,艺术家将胸中涌动的韵律化身为气韵灵动的线条,简洁明快,富有节奏、力量、热情。常常给人以运行成风、一气呵成、痛快酣畅之感觉。在汉代,不仅仅是绘画,雕塑、舞蹈、杂技都是热烈而飞动的、虎虎而有生气。比如,汉代四川说唱俑,艺术家关心的并不是精确的比例和客观真实,而是着重突出说唱者眉飞色舞的神情,为了突出效果,使之更具有感染力,塑造者不惜夸张甚至改变说唱着的外形,不被客观事物所局限,使艺术创作更纯粹。雕塑艺术虽然大多以动物为其对象,但注重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特质,以饱含艺术家思想情感的线条,传达出艺术家的所追求的风貌,确实达到了雕塑语言多变性和雕塑空间自由性的境界。
三、空白——虚实相生
有线条必然有空白,留白已经是大家所熟知的了,在书法、诗词、戏剧、绘画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注重线条的雕塑也不例外。
庄子说:“虚室生白。”又说:“唯道集虚。”中国画的用笔,从空中直落,墨花飞舞,应和画上虚白,溶成一片。中国画的光是动荡着全幅画面的一种形而上的、非写实的宇宙灵气的流行,贯彻中边,往复上下。这是中国人艺术心灵与宇宙意象的契合。雕塑也借鉴了中国画中空中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手法,使意境里留有空任思绪的飘荡。雕塑与中国画具有同样的意境结构,代表着中国人的宇宙意识。
中国的雕塑艺术与绘画一样重神轻形、以形写神,形与神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形是外在的、具体的、可视的,而神是内在的、抽象的、隐含的。它们缺一不可,但是神是主要的、主导的,形是必要的、附属的。在中国画论中写实称为写真,而写真则不只是写形,更是写意、写神、写心。这种不满足于“形似”,更崇尚“神似”的艺术追求,极大地影响了雕塑这种造型艺术。意境的营造,也成为雕塑艺术成功与否的最高标准。在对意境的追求中,中国画与雕塑艺术在审美维度达到高度的契合。
【参考文献】
[1] 王瑶.浅析中国古代雕塑的绘画性艺术特点[J]. 雕塑,2008(3).
学校环境要充分考虑生态性要求,一是绿色环保生态。学校绿化布局、种类要让师生时刻体验到植物四季的美意,体会到自然与人的和谐。春天山茶烂漫热烈,夏天玉兰馨香淡雅,秋天黄菊迎风傲立,冬天榕树葱郁粗壮。铁树、棕榈、冬青高低错落,杜鹃、刺桐、蔷薇争相斗艳,校园的绿化、果化、美化和净化,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二是教育交流生态。学校教育需要更多教室之外的可供师生交流的场所。校园里有些地方应当避免学生逗留,有些地方则适宜逗留。在学校中,相当多的活动是自发性的。课后,许多学生会自发地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同学会一起聊天、讨论、阅读、思考。这样,创设一个可以敞开心扉并能提供与交流的学习环境尤为重要。
二、文化个性美
个性化、具有审美情趣的文化包装渲染着学校活泼生动的校园生活旋律,既起到宣传的作用,也愉悦着师生的情感。八二三实验小学大门外左右两边各六版广告栏,向社会诠释着八二三人新时期的新规划;校门左侧的艺术教育文化展版,各种艺术活动剪影充盈其间;校门右侧是安全宣传栏、校园布局图,右上方是校园整体图,写着“福建省文明学校”七个大字,时刻提醒着、鼓舞着八二三的每一员。
校门口正前方的欢迎牌上“微笑”两个字色彩明亮,图像生动,其文字阐述清新而恬美,它时刻提醒全体师生“微笑”的表情、“微笑”的心情、“微笑”的风度。沿着健身器材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整版的荣誉牌匾。走进逸夫楼道,墙上是学校的第四个五年规划以及办学理念表述。
学校楼道走廊布置得优雅规整。学生书法、美术作品分门别类按统一布局、统一尺寸、统一风格布置。一系列以本校学生的美术作品为主页的教育教学名言,悬挂在每个过道。新教学楼悬挂的是本校学生的书法作品,楼梯转角是学生大幅的毛笔书作,各楼层过道是学生的硬笔书作。旧教学楼从一到五楼分层次建设德育长廊、艺术长廊、乡土文化长廊、科技长廊、孝义长廊,形成了丰富、立体的走廊文化。
英雄史诗《格萨尔》已在藏族民间以口传心授的形式传唱千年。史诗从生成、基本定型到不断演进,包含了藏族民间文化的全部原始内核,凝聚着藏族民间从远古以来长期积淀的巨大心理能量以及审美趣好。在漫长的传播中,人们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对雪域高原的审美感受,以及多种多样的民间文化知识和民俗文化精神都编织进了这悠久的古歌中。由于获得了多种文化元素的哺育以及民间艺人心魂系之的天才创造,史诗由原来的几部,滋芽引蔓,生机蓬勃,拓章为部,部外生部,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篇制最长的史诗。可谓气势磅礴,卷帙浩繁。
《格萨尔》的传承大致有两个系统,一是口传系统,二是书面文本系统。口传系统是在时间之流中生生不息的“活态”系统,借声音传播,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此一时彼一时,是人们无法同时踏进的一条河流。书面文本创作则是在空间中铺陈的篇章,用文字传承,把在时间长河中不断流逝的语音流,再现于一个无比广阔的文本空间,通过“有意味的文字”描述那些逝去的英雄时代的雄浑壮阔和金戈铁马。今天,史诗中的英雄时代已如空谷足音,渐行渐远,但在格萨尔艺人精彩纷呈的说唱中,英雄们的故事依然激荡人心。
崇高美――一部包罗三界、总揽神佛的英雄史诗,在今天,已然穿越神话、故事和歌谣,成为藏族民间信仰和文化精神的承载者。
充满了高山旷野气息的史诗《格萨尔》,具有青藏高原文化的崇高感、神秘感和雄伟壮阔的想象力。从《天界篇》、《英雄诞生》、《赛马称王》、《姜岭大战》、《魔岭大战》、《霍岭大战》、《门岭大战》到《地狱救母》、《返归天界》,在各种各样的战争中,主人公或飞升天界,或潜形地狱,或统率雄师纵横疆场,或只身幻形游戏人间,既“征服有形的敌人”,又“调伏无形的鬼怪”,所面对的是人神魔交织在一起的带有魔幻色彩的亦真亦幻的世界,其想象出入于天地人三界,驰骋于高山神湖。史诗中写英雄则白天而降,赛马夺魁,降妖伏魔;写魔王则“吃一百个成人做早点,吃一百个男孩做午餐,吃一百个少女做晚餐”,贪欲无限,凶恶之极;写美人则如彩虹,如雪山月光,灿若太阳,美若莲花。这些想象方式都具有高原民族的崇高感并极富力度。
《格萨尔》又是一部包罗三界、总揽神佛的英雄史诗。任何民族的神话,总与这个民族的精神气质相贯通,史诗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身份一同深植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中,而后生发开去,化为形形的精神表象。作为一种原始整体,《格萨尔》是生存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藏民族的集体创作,根子虽在古代,但却不断地繁茂滋长。如果说,格萨尔在史前还仅仅是一个家族世亲和部落英雄,是人们心中的“英雄”和“偶像”,而在今天,《格萨尔》穿越神话、故事和歌谣,已然成为藏族民间信仰和文化精神的承载者。从格萨尔降生人世到降妖伏魔、安定三界,最终返回天界,整个史诗完全被包容在庞大的神话体系之中,格萨尔超凡人圣的智慧勇力、升天入地的本领以及奇奇幻幻的行为方式,还有史诗中无处不在的各种崇拜、禁忌、巫术仪式,无不使史诗深深地打上了藏族本土信仰和民间文化的烙印。如史诗中随处可见的灵魂外寄和寄魂物――魔王鲁赞的灵魂有9个之多,分别存放在海洋、大树和野牛身上。如果一种寄魂物体消失,灵魂又可以转移到另一种寄魂物上面。有的寄魂物还会产生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格萨尔与霍尔王的战争中,格萨尔的寄魂金羽箭就发挥了神奇的力量。霍尔国的白帐王趁格萨尔远行之际,发兵抢走了珠牡王妃。远在北方魔国的格萨尔闻讯后,立即将自己的寄魂金羽箭取出,扣上弓弦,向霍尔国射去。当这支箭抵达白帐王的宫殿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狂风呼啸,冰雹骤降,霎时间,霍尔王宫摇摇欲坠。
在草原上寻觅英雄的足迹,普普通通的藏人就能如数家珍地为你讲述关于格萨尔王的故事,传说、谚语、笑话,或片段、或情节、或人物:格萨尔、珠姆、阿达拉姆、梅萨、嘉察、晁通。藏人说话喜欢用格萨尔史诗中的谚语,语言灵动,富有张力,嬉笑怒骂,幽默隐喻,带着他们朴素的价值评判和纯真的乡土气息。在普通的农牧民眼中,格萨尔王已然成为民间的神灵,他是一位护法神,一位战神,一位制服邪恶、拯救众生、战无不胜的神,他是正义、智慧、力量和勇敢的化身,崇拜和供养格萨尔是他们的责任,因为他们是格萨尔的故乡人,还可能就是英雄的后人。那些世代传唱、深入人心的《格萨尔》,有案可稽,有“文物”可“证实”,加上文献、遗迹、传说、故事,就植根于自己生存的环境中,实实在在激发着他们行动的意志,并久远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格萨尔》史诗中渗透着部落时代的尚武情结和个性张扬的英雄主义情怀,是一曲统一各部落的战争的颂歌。“英雄战死在沙场,懦夫死在绝路上。虽不是猛虎般的英雄,但也不是狐狸一样的懦夫。与其像狐狸拖着尾巴逃跑,不如像猛虎在战斗中死去。……真隐士,要老死洞中,好汉子,要战死沙场”。英雄们个个视个人荣誉、部落荣誉为第一生命,他们的行为动机无论来自个人荣誉、爱情、财产或王位,展示的是行为个体的勇敢、智慧、尊严和壮美人生。面对死亡,即使成为复仇行刺的目标,也毫不畏惧退缩,有一种强烈的尊严感和命运归属感。这种部落英雄式的铁血刚烈和蛮勇过人,体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勇敢、忠诚、视死如归,以及嗜杀、好斗的行为风格,传达出一种重恩仇、轻生死的价值取向。
史诗中有大量的“赞词”,分英雄赞、马赞、鞍赞、刀剑赞、弓箭赞、盔甲赞等等,“马赞”长至十数行、几十行,甚至数百行,表达对马的喜爱之情。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牧场靠奔驰的骏马来跨越,出行会友,寺院朝佛,一匹快马就是牧人最好的代步工具。英雄和战马是不能分离的亲密伙伴,如果没有了“马”、“草原”这些文化表意符号,就无法显示马在草原民族心中的神圣地位,史诗就会黯然失色。
诗性美――头顶上悠悠奥秘的苍穹,四周浩渺广袤的宇宙,都能与自身心底下升起的玄理和道德追求共同融合在一起。诗歌成为哲理的舟楫,哲理成为诗歌的灵性。
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给予我这次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站在这个演讲台上,面对众多的领导和前辈,回想着伟大的“五四”运动,我真是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在我心里,五月四日不是一个普通的日子,而是代表中国青年的节日。它总是很自然让我回想起“五四”运动,回想起中国的青年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命运而作的斗争;现在的人都爱用“情结”二字,听起来好像一种迷恋,一种怀旧。其实总有一些东西是不老的、永恒的,比如“五四”精神。我理解的“五四”精神是自由、民主、爱国,是锐意进取,这些在任何时代都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弹指间灰飞烟灭,历史的车轮在泥泞的土路上留下了长长的车辙。那个世界的悲惨与悲凉,那个时代的黑暗与残酷,那个社会的风雨飘摇,似乎都已经随着那车轮远去了。"开端"也罢,“分水岭"也罢,"革命"也好,"斗争"也好,过去的值得纪念,但是更重要的该是留存下来的一种精神,一种“五四”所带来的英勇与坚强、果敢与奋进、热忱与理想、不屈与抗争的精神。这种精神不该随风而逝,不该只凝固在那一个时代,不该只是用来纪念。
转眼间,人类已昂首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国战胜了衰落,走向振兴,挣脱了屈辱,走向奋起,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然而,人们不会忘记那划时代民族救国的“五四”爱国运动,更不会忘记那举起民族救国旗帜,开创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新纪元的先驱者,不会忘记革命战争的峰火硝烟,更不会忘记,为真理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们。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振兴中华的责任,已经落到我们肩上,“五四”火炬已经光荣地传到我们手中。
为了秉承民族精神,高举“五四”火炬,作为一名共和国的税务人,弘扬“五四”精神,做好一名真正的税务人在新时代下显得如此重要。崭新的世纪大门已为我们开启。每个人都渴望祖国建设的步伐不断迈进。我们,一群为国聚财的税务官,一群共和国的收税人,更要继承“五四”精神,加强道德建设,加强自身修养,才能对得起这身海蓝的税服,对得起头顶的国徵,才能自豪地说一声,我是一名真正的税务人。
做一名真正的税务人,我们就要赤诚。对国家赤诚,对人民赤诚。如果把祖国比作母亲,税收就是母亲身上的血脉。那么我们——共和国的收税人,就是为伟大母亲献血的孩子,我们就要永远对母亲怀有一颗赤子之心。今天,我们税务人面对着各种以高科技为背景的经济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以聪慧的大脑、广博的知识、睿智的心灵和火一般的激情去为祖国谱下华彩乐章!真正的税务人,便是那巍巍国魂下永不变心、永不褪色的赤诚!
做一名真正的税务人,我们就要敬业。弘扬“五四”精神不只是口号,而是一种行动。社会日新月异,不进则退。随着加入WTO后,要求我们掌握更多更新的税务知识。敬业就是要我们热爱税收,踏实肯干,不断学习,不断进取。身穿税服,心系税务。前面收税的道路尽管很崎岖,需要在烈日下我们顶着酷暑下乡,需要在暴风雨中我们迎着狂风深入企业。但是,为了共和国的税收,我们无怨无悔。真正的税务人,便是那不怕苦不怕累日益进取的敬业精神。
展望未来,我们将在“五四”精神的指导下,追求卓越、奋力拼搏、有效执行、不断超越自我。
DV媒介带来文化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变革
DV首先是新型的传播媒介,其次是附着于其上的文化附加值。DV作为一种新的视觉媒体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它所带来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技术层面,而是深入到了精神与文化领域。目前的DV作品大部分集中在有着浓郁的现实主义精神的纪录片上,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所谓“私DV创作”。这些作品的题材涉及一些非常个人化的方面,出现了明显的边缘化、民间化倾向。这也给信息时代的文化多样性提供了又一个传播平台。当DV与网络媒体对接后其影像文化的传播渠道呈现出互动化、个性化与准大众化的趋势。当主流的电视媒体接纳并为其提供播出平台时,DV的影像内容将逐渐接近主流媒体的要求而进入大众化的公共话语空间。
DV文化以互联网和电视这两种方式完成了个人内在指向性信息向社会公共空间的传递。DV文化在这两种传播渠道中的表现形式使其成为媒介文化研究中的典型范例。
网络中的DV文化。网络中的DV内容创作者主要来自民间。近几年在DV界颇有影响力的“DV小组”以及实践社等都是非官方的,由DV爱好者自行组成。从年龄层分析,中国DV文化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大多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而随着DV热的持续升温,高校的大学生日渐成为DV文化的中坚力量。成本低廉的DV成了一大批渴望用影像表达自我却始终没有机会的人实现梦想的金钥匙。许多DV爱好者最初用DV拍了片子后在电脑上进行转录和剪辑,于是民间的DV影片首先在网上开始流行。随着爱好者的不断增加,各种关于DV的网站层出不穷。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DV创作带有很强的创造性,除了和艺术沾边的群体外,大多数是不折不扣的平民,或高校在校学生,或刚进入社会的新人,用现在最流行的词语来说就是“草根”。草根一族是最自觉的有意识地用DV记录生活、表达自我的群体,他们拍摄的作品在一开始就带有草根文化的显著特征,这种特征决定了在一开始是被精英文化所排斥在外的,他们无法通过传统媒体的渠道展现自己的作品。互联网的发展与完善让草根们一下子得到了释放与展示的平台,尽管也许这种展示在一开始还是出于无意识状态。
电视中的DV文化。在无序的DV制作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DV作品能否找到一个畅通有效的传播途径以实现由边缘向主流化的转变,成为影响DV继续发展的关键。为实现这一目的,DV必须放弃私密化、民间化的成长之路进而谋求与主流媒体融合的道路。事实上,主流媒体的有识之士也很早就对DV的影像传播优势与发展潜力给予了充分关注。现在许多电视台开辟有专门播放DV作品的栏目,1996年北京电视台创办的《百姓家园》从普通观众中选取对DV感兴趣的人进行创作,然后协同栏目组进行剪辑播出,开了我国电视DV栏目先河。继之其他地方电视台也相继开播了形式多样的DV栏目,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DV观察》栏目是一档完全由老百姓拍摄的电视新闻节目。自2007年2月5日正式开播以来,屡屡创下收视奇迹,引起同行的广泛关注,在国内DV栏目中建立起了广泛的影响力。
DV文化的美学意义
我们从传媒文化的嬗变维度思考人类的精神发展史和美学进化史,发现人类美学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媒介演进、载体延伸的传播史。美学经历的每一次转型都与一定的媒介载体和传播技术的发展相联系。
解放心智:DV的审美社会学意义。DV导致了影像传播方面的革命,使大众传播传受失衡的状况得到很好的改变。原先的受众也可以拿起DV像传播者一样记录和传播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摄影摄像技术自诞生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被一些机构和专业化人士所掌握,普通民众很难接触到这些东西,只是这些影像的消费群体却很难参与进去并发出自己的声音。90年代以来,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与发达,数字DV摄影机开始以普通家电的身份进入中国寻常百姓的家庭,开始了个人化影像创作的时代,使人们开始了用视觉进行思维的历史。
大众使用DV的过程是一种文化变革,它的价值并不在于是一种所有权的差异,而是自下而上地来自大众的文化自主。由于DV已经逐步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DV文化也就更趋大众化,它已经从过去的专业化开始走向平民化。随着DV的发展,影像创作队伍将日趋庞大,专业与业余的界限也将日趋模糊。作为数字化时代的DV影像,已经成为人们组合世界的一种方式和判断世界的一种价值观念。DV时代的影像创作将变得更为多源和多元。
真实呈现:DV的审美心理学意义。DV是一种生存状态,是对生活原生态接近真实的记录,DV让人们找回对生活久违了的天真和热情,让人们换一个视角去观察习以为常的一切。用DV镜头来观察社会,发现问题,用DV影像来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是DV生活带来的新的语言、新的表达方式和新的生活哲学。他们在与生活零距离的创作状态中所闪烁出的火花令许多专业人士也感到惊讶。难忘伊犁静夜的雪花,难忘那个平静去世的老人,难忘那个一边呷酒一边絮叨的父亲,难忘那对艰难谋生的夫妻,难忘那个在废墟边整洁地生活的上访老人,难忘那个为重病儿子四处奔走的憔悴母亲,难忘那个春节前求人要债的男人……那些底层人物所具有的善良、坚毅、执著、关怀、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一次又一次感动了电视机前的观众,一次又一次让我们泪流满面。朴素的DV传递了生活中最本质的力量。今天的DV是高科技社会的民间性产物,犹如民间绘画和工艺是农耕社会的民间产物一样,两者最大的类同就是对社会与生俱来的亲和性。
对人性的关怀:DV的审美文化学意义。DV创作者运用自己的思考来反映原生态的现实生活,真实地记录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不为主流话语所关注的迟暮老人、手工艺人、流浪汉等平凡人的粗糙影像和生命片段,从中显示出在主流话语之外,他们对普通民众的关怀和理解,而不再是主流话语所虚构出来的那种“现实”,表现出生活的沉重、生命的无奈和现实的残酷。从边缘发出一些被压在底层的普通人的心声,表现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给他们带来一种主流媒体很少具有的人文关怀与生命意识。用个人化的影像话语记录这些底层人物,使他们成为被关注被叙述的对象,带给人们对“生存”这个严峻问题的思考。
在国内,DV作品发展前期,已经涌现出很多关注身边普通人生活的个人纪录片,如《老头》、《江湖》、《北京弹匠》、《铁路沿线》、《雪落伊犁》,甚至还产生了如贾樟柯用DV摄像机拍摄的《任逍遥》等一批DV电影。
电视艺术下的DV新闻以平民化的视角,记录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各类事情,能够较好地反映社情民意,表达民众的情感和心声,使普通老百姓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体现出社会的进步和应有的“人文关怀”。汶川地震那天,旅客陈克强用DV记录的感人视频让每个人的心为之颤动。地震爆发时,茂县渭门乡椒园村村民自己身陷困境,却还无偿为游客搭起简易棚,从家里拿来被褥和衣服给游客们铺盖御寒;村民们还冒着余震的危险到11公里外的县城背粮食,翻山越岭9个小时,用生命换来400多公斤大米,帮助游客度过最危难的时刻。这段DV视频让观众看到了灾难中人性的温暖与可贵。这样的报道不仅有利于提升观众的思想境界,也有利于凝聚整个社会。也正是有了这些身处重大突发性事件现场,且具有一定新闻意识的平民拍摄者,才使新闻作品更具接近性。
DV影像的创作与大型设备拍摄的相比,作品内容本身缺乏一种视听的震撼力,因而发掘DV独特的美学内涵是DV栏目生存的重要保证,如果DV丧失了思想性和真实性,自身存在的价值便相对弱化。DV文化最初的形成缘于DV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真、善、美的追求,DV人憧憬能够重拾大众的理性批判和价值判断。DV文化现象是如何进入我们的生活并成为我们生活的镜像,传播学界与文化界应不断加深对DV文化的了解和传播。
参考文献:
1.周胜怡、孙祯祥:《透视重大突发事件中的DV新闻》,《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2.李燕枫:《新媒体审美特征的美学思考》,《今日科苑》,2009(3)。
3.蓝凡:《DV艺术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6)。
4.陈峻俊:《DV的媒介文化分析》,《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