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住宅设计特点范文

住宅设计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住宅设计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住宅设计特点

第1篇:住宅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钢结构;设计;材料;施工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for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gradually improve, the steel structure of the building also arises at. In order to show the advantages of the steel structure housing, this article simply introduces the advantages of steel structure and the design idea of the house.

Keywords: steel structure; Design; Materials;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混凝土建筑的设计都是按照先建筑设计后结构设计的理念进行设计,而钢结构住宅由于其特殊的材料和先进的设计软件,得以使设计程序实现建筑结构一体化设计,即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同时完成。目前,国外轻钢结构企业都是遵循这样一条理念

1、钢结构卓越的性能

1.1.抗震、抗风、高可靠性

钢材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使得轻钢结构住宅具备了整体刚度大、构件强度高、结构自重轻的特点,在地震、飓风等罕遇灾害下的表现远远优于其它结构形式的住宅。对于软弱地基区域,钢结构住宅可以降低基础成本,并减少不均匀沉降发生的概率。钢结构体系可以精确设计分析,使钢结构住宅的结构可靠性优于砖混住宅。

1.2.防腐、防火、耐久

钢结构住宅中耐腐蚀镀锌钢板的运用,大大增强了建筑主体结构的防腐性耐久性,合理的构造措施可以保证钢结构的防火性能;结构徐变、泛潮和遭受白蚁、老鼠等虫害的情况不会在钢结构住宅中出现。

1.3.隔热、隔音、节能

钢结构住宅复合墙体构造保证了房屋对隔热、防潮、隔音的需要。中空玻璃的使用使隔音指标达40加权分贝以上,除了大大减少噪音的污染,更能节省大量的能源。

1.4.能“空间自由组合”的住宅

钢材的轻质、高强、钢结构的体系的灵活选用为住宅空间的组合提供了最大自由度。一方面钢结构可以提供超大共享空间,同时建筑师可以不拘泥于承重墙位置,根据设计需要自由布置各功能空间。

2、钢结构住宅的特点

钢结构住宅与传统结构相比,在使用功能、设计、施工以及综合经济方面具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设计制造周期短,设计生产一体化

现代结构设计借助于计算机和专业化结构分析软件,使得设计周期大大缩短,设计中的修改和调整非常方便。同时,由于钢结构具有工厂预制、现场安装的特点,可以将前期设计和现在的生产手段相结合,通过网络计算机和数控机床结合,使设计人员在工作室中完成设计后,即由工厂的生产线完成产品制作,具有极高的效率和精确度,可以大大减少项目建设周期。

2.2 能够合理布置功能区间

在居住建筑中,建筑师和居民一直希望能够有大跨的无竖向结构的空间,这样,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隔断,使室内布置呈多样化。传统住宅由于所用材料的性质,限制了空间布置的自由。

2.3 承载强度高,抗震性能优越

相同的荷载,钢结构截面最小,相同的截面,钢结构承载力最大。在抗震设防区,钢筋砼结构有许多不足之处,而钢结构重量轻,六层轻钢住宅的重量仅相当于四层砖混结构的重量,因此,本身所受的地震作用小;而且,钢材具有高延性,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因此,抗震性能好,结构安全度高

2.4 施工方面优势突出

现浇砼需要连续施工,在我国北方地区受到施工季节的影响。钢结构的大部分构件在工厂生产,运往现场通过焊接或螺栓进行整体组装,可全天候作业。施工现场作业量小,减少了施工临时用地,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对周围环境污染小,提高了施工的机械化水平。

2.5 综合造价低

钢结构承载力高,可以实现结构的大开间布置,构件截面小,与砼结构和砖混结构相比,自重比较轻,地基的处理比较容易,可以采用天然基础型式。由于基础在工程造价中占有比重比较大,上部结构重量轻可以降低基础的造价,从而减少整个项目的投资。钢结构施工机械化高的特点,从另一方面减少了人工费用和模板等其它辅助材料费用。

3、钢结构布置、钢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整个结构安全可靠;结构应符合建筑物的使用要求,有良好的耐久性;结构方案尽可能节约钢材,减轻钢结构重量;尽可能缩短制造、安装时间,节约劳动工日;结构构件应便于运输、便于维护;在可能条件下,尽量注意美观,特别是外露结构,有一定建筑美学要求。按照上述原则,根据实际案例原建筑设计的布置和功能要求,综合考虑了结构的经济性、建筑设计的特点和施工合理性等因素,采用钢框架―支撑和钢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并分别进行了布置。

1.梁柱体系平面采用普通梁格体系。梁采用热轧焊接 H 形截面钢梁,柱为焊接箱型钢柱。整个结构设计成刚性框架结构,竖向荷载由梁、板、柱承担。框架的梁与梁、梁与柱、柱与基础均按刚性连接设计,现场连接采用高强螺栓与焊接共同作用。次梁为 H 形截面单跨简支梁,设计主次梁时均不考虑楼盖与钢梁的组合作用。

2.抗剪体系分析计算表明,在全部水平风荷载和地震力作用下,上述结构体系局部刚度较弱,因此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通过布置中心支撑来抵抗水平荷载。钢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中间部分电梯井与楼梯间布置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来抵抗水平外力的冲击。

3.楼盖体系一般各层楼(屋)盖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楼板厚度依结构计算定为110mm,140mm.在结构计算中,认为楼盖刚度足够大,符合平面内无限刚性的假定。

4.基础形式钢框架―支撑采用柱下独基,钢框架―剪力墙采用柱下独基与筏板基础。

5.内外墙体系框――剪采用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材(简称 ALC 板材),外墙板厚为 200mm,内墙板厚 100mm.框-支采用陶粒砼砌块

结语

现在我国钢结构研究已进入一个新阶段,有关规范和标准已出台,国内钢产量充足,为钢结构住宅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应及时把握其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国情,积极借鉴并吸纳国外成熟技术,注意各专业间的相互配合,促进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相信我国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

参考文献:

[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2.

[2]路克宽.钢结构工程便携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张晨.钢结构设计的简单步骤和设计思路[J].山西建筑,2005.

第2篇:住宅设计特点范文

绿色生态思想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与人文主义不同,绿色生态思想观察、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再是自然界中狭隘的人类子系统,而是整个生态系统。绿色生态思想深刻地觉悟到:把人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一味地满足人的欲望,很可能违背生态规律,破坏生态平衡,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从上述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出发,生态思想认为要节制对自然资源、能源的掠夺性索取;要“恩泽鸟兽,惠及子孙”;要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过程中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8世纪英国思想家怀特是近代西方系统表述生态思想的第一人。其代表作、出版于1789年的《塞尔波恩的自然史》既是英美自然史学说的奠基之作,也为现代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最早的代表性观点。怀特把塞尔波恩近郊作为他的观察点,发现他所看到的一切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处于变换中的统一生态整体,而每一种存在都对那块天地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怀特得出堪称给现代生态学奠基的重要结论:“自然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师!”怀特的生态学概念包含的另一个重要成分是发现、享受自然间田园式的和谐,指出自然的经济体系神秘而完美,仿佛“嘲弄着人类预知其详的自尊”.

生活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伟大浪漫主义生态思想家梭罗则被认为是把田园道德论发展为近代生态哲学的主要代表人之一。和怀特一样,梭罗坚持人类必须学会使自己去适应自然的秩序,而不是寻求自然或者改变自然。这位备受今人景仰的思想家提出值得每一个后来人深思的问题:“是地球要由人来改善,还是人打算生活的自然一些,从而也安全一些。”美国生态史学者唐纳德。沃思特在《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一书中说:“这些人热切地感到,失去了自然的富有活力的洪流的接触,就是邀请疾病进入他的体内,导致灵魂的衰亡,因此,不与生态共同体联接在一起,就会有缺陷,就会生病,就会破碎,就会死去。”唐纳德。沃思特得出如下深刻结论:象梭罗这样的浪漫主义者们“不可避免地要与人文主义的道德传统发生冲突。人文主义者几乎可被称为反自然主义者”.唐纳德。沃思特指出,“在浪漫主义的信仰中最能共同接受的主题,是把自然当作一种精神源泉,赋予它至高无上的地位”.显而易见,自然主义的“绿色生态”与反自然主义的“以人为本”形同冰炭、水火不容!

今天,绿色生态思想已成为日益改变整个人类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一种国际思潮。绿色思想的广泛传播,促成了一系列国际环保组织的成立,推动着国际环境保护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新世纪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为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二、绿色生态住宅的基本要素

如果说现代住宅是从空间的角度去关注人们的生活,那么绿色生态住宅则是在现代住宅的基础上从更加宏观的环境与资源的角度关注人类的生活。它不仅仅是建立一套独立的住宅指标体系,而是要将住宅与环境、资源及人类的活动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不仅仅要注重空间的使用效率,而是要更加强调发挥环境和资源的效益。就其建造的基本要素而言,主要应体现以下六个方面。

(1)规划设计合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房间光照充足,通风良好。

(2)房屋围护结构要有较好的御寒、隔热功能,门窗密封性能及隔音效果符合规范要求。

(3)供暖、制冷及炊烧等要尽量利用清洁能源、自然能源或再生能源,全年日照在2500小时以上的地区普遍安装太阳能设备。

(4)饮用水符合国家标准,给、排水系统普遍安装节水器具,10万平方米以上新建小区,应当设置中水系统,排水实现深度净化,达到二级环保规定指标。

(5)室内装修简洁适用,化学污染和辐射要低于环保规定指标。

(6)要有足够的户外活动空间,小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无地面。

三、绿色生态住宅的类型

(1)生态住宅类主要提倡以艺术为本源,最大限度地开发生态住宅的艺术功能,把这类与艺术衔接的生态住宅当成艺术品去创造,去营造,使这类住宅无论从外部还是从内部看起来都是一件艺术品。(2)生态智能类主要是以突出各种生态智能为特征,最大限度地发挥住宅的智能性。凡对人的居住能够提供智能服务的可能装置,都在适当的部分被置入,使主人可以凭借想象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达到一种特殊的享受。

(3)其他类型除以上2种外,还有生态宗教类、原始部落类、部分生态类、生态荒庭类住宅。

四、绿色生态住宅的特点--健康

绿色生态住宅又称“健康住宅”.生态住宅不只是绿化,而且,从规划上看,生态小区的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

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都必须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另外,在具体设计上,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辉映,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例如,除普通草本植物外,注重观赏花木、阔叶乔木、食用果树、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等的种植;同时注重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中其他更深层次的作用,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音、消除毒害物质、杀灭细菌病毒等,甚至从视觉感官和心理上消除精神疲劳等作用。而在房屋的建造上,则要考虑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需要,注重节省能源,注重居住者对自然空间和人际交往的需求。生态住宅要把健康落在实处。房地产不是以卖地皮为最终目的,也不是以卖钢筋+水泥的房子为最终目的,更不是以卖概念和环境为最终目的,而是以营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人性需求的健康文明新家园为最终目的。可以说,房地产是卖一种生活方式,是卖一种新文化,卖一种新社会和新的时尚。作为一个社区的业主,要真正享受社区健康文明新生活,不仅体现在房地产商的设计图上,也不仅是在房地产小区的配套硬件设施上,而是要落在社区服务软件上,要让人真正享受到身心愉悦。这才是进了健康文明的家园。

五、如何搞好绿色生态住宅的建设

所谓绿色生态住宅,是指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以有益于生态、健康、节能为宗旨,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达到人与自然双赢的住宅。在国际上,通常把能体现三大主题的住宅称为生态住宅: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舒适;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与融合。

(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据了解,目前很多房地产项目招投标,设计单位只提供最基本的设计方案,具体牵涉到诸如保温、隔热、西向房间的遮阳等细节却往往被忽略。其实设计师的意识和对施工以及设计的控制能力,决定着住宅生态层次上的档次。设计绿色生态住宅时,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及现代科技手段,合理安排住宅建筑与其它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式住宅和环境等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在设计的宏观定位中,应从创造生态环境的空间规划布局出发,分析住区朝向和风向,开辟阻止住区风道与生态走廊;应考虑建筑单体群体、园林绿化对于阳光与阴影的影响,规划阳光区和阴影区;应最大限度地利用住区地面作为景观环境用地,甚至可将住宅底层架空,使之用作景观生态场地;发挥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应注重动物、植物的引进和生物多样性,创造真正具有良性生态效果的住区环境。在绿色生态住宅设计中,具有良好的室内空气条件和较强的生态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舒适,使人、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是基本的要求。为此,应力求每户有通向住区之外的风廊通道;应充分利用绿化、地形、建筑、景观小品,尽量组织通透深远、层次丰富的景观空间;应以曲代直,在住区环境空间布局形态上避免横平竖直的建筑城市化形态,还住区自然园林空间的生态面目;应结合地点特征,努力创造出其他住区所没有的景观生态优势。“浦东世纪花园”的成功,就在于其在景观设计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一条贯穿东西向的绿色景观主轴将各部分的中心绿地紧密相连,并通过各个休闲步行绿轴向每一个组团绿地、休闲绿地、宅间绿地渗透,形成一个连续的由点到面的整体绿化景观系统。并在中央绿地中突出湿地植物特色,巧借紧邻的大型生态公园(世纪公园)辐射的鲜氧,建成了一座独具特色的完全生态化社区。

(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当今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经过产业革命以来长期掠夺性的开发攫取,人们已经开始惊呼能源危机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更加紧缺,其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如人均耕地面积不及世界人均值的47%,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值的1/4(人均林地和草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9和1/3.而我国的能耗总量却位于世界第二,其中燃煤总量占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世界第二,资源的短缺及生态的破坏为世所罕见。本世纪,我国的住宅需求量仍将逐年增加。传统的住宅建设需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消耗大量的能源。绿色--作为新世纪住宅的主旋律,应体现节地、节水、节能、治污。建造绿色生态住宅,不仅要尽量减少和高效利用如煤、电、水等不可再生资源,还要尽可能充分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以及废弃物转换为能源如沼气等的回收利用。随着新能源逐步普遍推广利用,特别是再生能源用于住宅建筑的降温、保温、隔热、采光、炊事以及其它家居生活管理设施的需要,必然促进人类生存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甚至影响住宅建筑的形体和空间的变革。

(3)营造住区的自然生态目前,国内不少建筑是先建楼后造景,在小区内设置大面积的人工环境,如大型的铺地广场、硬质的道路地表、枯山死水等。其实这种人为的片面地追求环境景观的气势和新意的做法,是逆自然的,并不利于区内小环境的正常生态循环,反而会增加日后环境的护养管理费用。建设生态住宅,一定要注重研究住区内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自然对人的影响,强调各种生物之间是共生共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根据自然法则来对这些元素进行合理配置。通过植被的多样性、自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化学污染的降低,来营造住宅区的环境质量。

第3篇:住宅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老年住宅;建筑设计;重点;特殊性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老年人及其住宅建筑设计的特殊性

1.1老年群体的特殊性

老年人群体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心理、生理和思想行为等诸多的方面。

人体随着年纪的不断增大,其各方面的心理状态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出现记忆力不断下降,智力大不如从前,思维速度缓慢等种种现象。一些老年人在经历上班到退休过程之后,心理上出现了一次与社会脱离的过程,使老年人原本的生活失去平衡。因此,老年人在心理需求上也希望自身所参与的社会活动能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另一方面,老年人由于与子女或外界的交流变得少了,获取社会信息的能力降低,导致老年人容易产生比较多的孤独感。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随衰老机制的存在而逐渐发生改变,容易出现心血管、呼吸、消化、运动、感觉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疾病。较大部分的老年人群体需要使用拐杖或者轮椅等工具,因此,在对老年人的住宅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坚持无障碍的设计原则,给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提供便利。

老年人思想行为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老年人由于其行动不便,因此,其主要的活动区域局限在基本的活动圈,即老年人家庭及其周边的一些区域,这些活动区域使用的时间比较的长,频率也比较的多,在这些区域内,老年人可以随意活动,与邻居友好交往,增加温馨感,消除孤独感。

鉴于老年人以上各方面的特殊性,在对老年住宅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要以无障碍设计为基础,融入老年人最基本的思想和需求到住宅建筑设计之中。

1.2老年人住宅建筑的特殊性

老年人住宅建筑设计的特殊性因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和思想行为而特殊。对哪些有视力障碍的老年人,在进行住宅建筑设计的时候,要了解老年人视觉的发病机制,有针对性的改善环境,以便老年人能够较快熟悉周围的环境,认清周围的事物,产生较舒适的视觉感受。而对于听力障碍的老年人,在住宅建筑设计的时候,要合理的设置住房的空间比例,使声音的发源体与老年人能够处于一种适中的距离,也可以通过开敞式的空间环境设计来增强老年人的听觉力。老年人随着视觉和听觉能力的衰老,需要通过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基本的感知能力来提高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设计师在对老年人住宅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通过强烈的感知觉暗示来塑造室内空间环境,使老年人能够弥补各方面能力的不足。

老年人神经系统方面的能力随着脑细胞的减少而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等情况。在对老年人住宅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要使住宅建筑内的空间开放,视线通畅,不能够出现视力障碍阻挡物等等。而针对老年人容易骨折,具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等方面的问题,在建筑设计的时候,要使一些户外的交往场所和设施移到室内,注意住宅建筑地面的防滑和无高差的设计,防止老年人在外出时出现骨折或者摔倒等现象。

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对声音、光线和温度等比较敏感,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要注重降低噪音,保证有充足的阳光来避免老年人的骨质疏松,要具有良好的通风和取暖设备使老年人生活的更舒适。

2.老年人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2.1以老年人的需求为设计核心

老年人住宅建设的主体是老年人群体,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树立以老年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方式和习惯爱好等进行规划,使老年人的生活能够更加便捷、安全、舒适。

2.2实用性

对老年人住宅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的发挥老年人群体的余热,根据老年人的需求进行设计,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还要兼顾年轻人与老年人的不同需求,为两个不同群体创造出不同的居住条件,注重居住条件的多元化。根据老年人心理、生理上的需求来进行室内设备和空间的设计,消除老年人生活的孤独感,提高其整体生活质量。

2.3便捷安全性

老年人群体与正常人有所不同,因此,对其住宅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有意识的消除地面高差,增加走廊的宽度,增设报警装置,注重地面防滑处理等等。这样的设计处理有利于保障老年人的安全性,避免由于设计不当而引起的不方便行为或安全隐患问题等。

2.4具有灵活性且易于改造

设计老年人住宅,要根据不同老年人的需求进行设计,因此,要建设一些中小型的住宅区,以便满足不同老人对居住模式的需求,为更多的老年人客户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居住环境。当客户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灵活性的住宅区能够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变化进行改造,不断适应新时代老年人住宅建设的需求。

3.老年人住宅建筑设计的重点

3.1功用性

众所周知,人到老年后行动不便,反应迟缓,因此,在对其进行住宅区域设计时,要考虑到老年人使用拐杖和轮椅的情况,减少地面高差,使老年人能够在地面上进行自由移动。在对室内设计时,要减少家具的摆放数量,缩小老年人室内的空间面积,减小老年人的行动能耗。而对浴室和厕所进行设计时,则要扩大空间面积,保证在老年人不能自己洗浴和上侧时,方便家人或护理工作者进入照顾。

3.2安全舒适性

在对老年人住宅进行设计时,要以保障老年人的安全性能为出发点,根据老年人身体功能退化,腿脚不便等现状进行设计。地面采取防滑材料,不使用门槛等,浴室、厕所等日常使用工具要合理安装一些辅工具,运用推拉式的门窗,方便老年人使用。特殊情况下,在浴室和厕所内还可以安装一些报警装置,以便在老年人危机时刻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和帮助。

3.3健康性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相比正常人而言不太乐观,因此在对其住宅建筑进行设计时,要以保护老年人身体健康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由于老年人喜欢干净,因此在对其浴室、厨房、卧室和厕所进行设计时,要注重使这些地方容易打扫。另一方面,老年人在室内的活动时间较长,因此对住宅建筑进行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室内的采光、通风、换气和日照等方面的问题,使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更有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安度晚年之地。

3.4隐私性

老年人虽然经常感觉到孤独,需要家人或朋友的陪伴,但通常情况下,老年人自己的事情却都不愿意被其他人看到,因此老年人住宅区既要能与其他人交流,又有利于隐私事件的保护。在父母与子女同住的二代居住宅内,为了更好的保护老年人隐私,可以在设计公用家庭设施的同时,给老年人留一个独立居住的设施,这样做有利于老年人的隐私得到更好的保证。

4.总结

综上所述:老年住宅建筑的设计关系到心理学、医学和社会学等各个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老年人住宅建筑设计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老年人居住环境和质量的提高,在对老年人的住宅区域进行设计时,要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的特殊性来进行住宅建筑的特殊性分析,突出老年人住宅建筑设计的重点和要点,设计出一些适合老年人居住的住宅建筑。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发挥老年人的余热,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居的生存环境。以上是本人的粗浅之见,但是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及文字组织能力有限,因此文中如有不到之处还望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丁世迪,董柯君;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的分析与思考[J];科学中国人;2014(8).

[2]陈红,程肖坤;基于通用设计下老年住宅设计探究[J];华中建筑;2013(8).

第4篇:住宅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节能控制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节能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节约型社会构建的需求为现代节能住宅建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针对现代节能住宅建筑项目的不断增加,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也开始加强了自身节能住宅施工管理能力的强化。针对现代节能住宅建筑工程施工需求,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针对节能住宅施工需求进行施工管理工作的开个与创新。以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需求为重点进行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以此保障节能住宅建筑施工质量、保障施工管理目标的实现。针对节能住宅建筑施工特点,在节能住宅建筑施工中需要针对其设计要点、施工管理要点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同时加强施工过程中节能技术的运用。以节能建筑特点以及建筑节能施工技术为中心实现我国节约减排扎略脚步的加快。

1 节能住宅建筑施工特点分析

建筑节能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作,包括房屋建筑本体技术、房屋建筑用材料产品、房屋建筑热环境用设备等各方面的节能。节能住宅建筑是利用现代节能保温材料以及科学的设计实现建筑物使用过程中节能目标的建筑。受其设计目标影响,节能住宅建筑的施工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及管理工作的难度。例如:结合光伏太阳能利用技术的节能住宅建筑其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有效控制,还需要对光伏技术应用基础进行管理。针对光伏技术运用中对建筑结构的需求进行强化控制,以此实现节能住宅建筑需求。在现代节能住宅建筑施工中,施工企业必须针对其施工技术要点以及特点进行管理。针对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特点完善管理体系,实现管理工作目标。在对现代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特点的调研与分析中可以看出,节能住宅的施工中应用了更多的新型材料与新兴施工技术。同时,其节能设计也与传统建筑结构有着极大的区别。因此,现代节能住宅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针对节能住宅建筑施工特点进行管理工作的改革,以此实现节能住宅建筑建设使用目标。

2 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分析

2.1 针对节能住宅建筑特点进行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的完善。节能住宅建筑的设计中更多的运用了节能技术与节能材料,因此其施工技术要点也与传统建筑施工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针对节能住宅建筑的特点以及技术要点,现代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控制中首先需要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针对节能住宅建筑施工特点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控制管理体系。以具有针对性的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保障节能住宅施工质量。在这一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对节能住宅设计施工技术文件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同时注重对施工企业技术管理体系的评测。通过技术文件探讨与分析了解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要点以及特点、通过对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的评测改进企业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以具有针对性的、及时改进与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规范节能住宅建筑的施工技术管理,进而实现技术管理目标。

2.2 注重施工材料控制与管理,为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控制奠定基础。在现代节能住宅建筑施工中,越来越多的节能材料以及建筑新材料得以应用。而新材料的应用中需要施工企业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保障材料采购、存储等环节的工作质量。作为节能住宅建筑施工的基础,材料控制是施工技术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内容。针对节能住宅建筑施工特点,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才工程中标即对施工材料进行分析。了解节能住宅建筑工程材料需求,以此为基础进行材料的招投标采购。针对节能住宅建筑施工用材料技术需求对供应商进行评测,并针对施工材料特点进行管理制度的完善。针对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材料特点开展技术控制与管理,为保障节能住宅建筑施工用材料质量、保障施工技术管理基础开展材料管理工作。以材料控制与管理作为基础促进技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控制工作的开展。

2.3 针对现代节能住宅建筑墙体保温需求开展技术管理工作。在现代节能住宅建筑设计施工中,墙体保温技术是最基本的节能住宅建筑设计方式。通过墙体保温材料以及保温技术的运用减少夏季空调用电、减少冬季供暖能源消耗,通过建筑内部温度的保持减少能源消耗。这一理论是现代节能住宅建筑设计的基础,因此在节能住宅简述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应针对墙体保温技术需求开展技术管理工作。在现代节能住宅建筑设计中主要以墙体内外保温层为重点实现墙体保温目的。墙体保温以聚氨酯泡沫塑料为重点,采用喷涂方式进行施工。另外也可卡采用轻骨料与水泥、石灰、石膏等交接了进行保温层的施工。在节能住宅建筑施工中应根据建筑结构设计需求进行保温层的施工。在轻骨料与结交料混合施工中注重各种物料的配合比与混合。以混合技术参数控制保障保温层材料能够满足施工需求。在此基础上根据混合砂浆施工方式进行抹灰技术管理。严格控制施工温度与湿度,对于施工过程中环境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应进行相应的技术措施保障保温砂浆性能。自上而下进行保温砂浆的抹灰工作,注重基层清洁、修平、润湿以及不易沾基层材料的打毛。根据保温砂浆性能控制抹灰厚度,同时注重砂浆的保湿养护,以保温砂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为基础开展技术管理工作,实现节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控制工作目标。聚氨酯泡沫塑料是现代节能住宅建筑中较为常用的保温技术,其施工过程中应注重喷涂前基层的处理。以基层清洁、干燥、平整为基础为保温涂层的粘合力保障奠定基础。同时注意喷涂过程中保温层的均匀性与厚度控制。以喷涂距离、角度、速度以及流量等技术参数管理实现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性的施工质量。

3 门窗安装施工技术控制探讨

在现代节能住宅建筑施工中,门窗结构作为影响建筑节能的重点必须受到施工企业的重视。通过门窗安装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保障建筑结构保温材料运用目的、实现建筑结构节能目标。针对门窗安装对建筑工程密闭性、传热系数的影响,在塑钢门窗施工中应注重空气渗透性、雨水渗透性的控制。通过对门窗垂直度、缝隙与密封控制实现节能保温目的。在缝隙较大的门窗安装中应采用水泥保温材料灌浆方式进行施工,以此避免建筑结构使用中潮湿长毛、透气透风等情况的发生。同时注重密封膏与密封条使用中的基层处理,以接缝干燥、清洁为基础保障密封材料的粘合性,实现节能住宅建筑设计施工目标。

第5篇:住宅设计特点范文

视。本文针对根据住宅社区的特点浅谈住宅设计

【关键词】工程概况;特殊性;设计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宅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人们的需求,在住宅进行设计和建设都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本文就以某住宅社区中针对特殊人群的特殊场所设计进行分析。

1 工程概况

某小区用地为24.56ha,总建筑面积为30.82万,住宅占积为29.70万,公建面积为1.12。小区分两期分期实施建设。住宅类型包括多层住宅、小高层住宅、连排及叠拼住宅等,除此之外还包括综合性会所、休闲型商业街区和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等多出共建处。

该小区是全国首批健康住宅试点项目之一。针对居住健康的指引和倡导,从多方面去思考该如何改善生活环境和提高居住的质量、如何去营造住区环境和生活方式等问题。组织规划、设计、开发等多方建设力量,对住宅及社区发展问题各抒己见,取长舍短去完成技术与组织系统的全面开发。该住宅项目竣工后获得了各方的好评。该小区顺利实施、探索了健康住宅的可推性,也实践居住健康理念的可行性特点,更值得一提的是还成为了建设行业中健康住宅社区建设的标榜。

2 设计的理念与特殊性

健康住区的设计理念

常见的居住空间在经过理性分析后按功能需求把住宅、道路、绿化、各种配套功能合理设计后,住宅楼的投影与所占用地面积比例应控制在30%以下,绿化用地一般应超过35%,并尽可能扩大,有的优秀小区甚至达到50%以上,这都充分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说居住区环境设计已成为评价小区规划品质的方面。而该小区采用了现在新兴的环境造就人、环境影响人的新理、,在对环境进行良好设计的同时还本着本着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需要,向做人性,创造多元化、多层次活泼、生动有机的生活空间等多方面发展。由于居住区环境设计当中有特定的功能性,尤其是对居民中老人和儿童享用室外活动空间这一特点,以下从居住的特殊人群说明居住区环境设计的特殊特点:

2.1 老年人的户外休闲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针对老人们感觉能力、观察能力、行动能力等逐渐下降或丧失等不足,因此老年人的行为空间和环境设施须补偿他们各种能力,并保护和锻炼老年人尚存的生活能力。针对这一特殊居住人群,需要设计出适合老年人健身、娱乐、休闲、交往的户外活动场所和适于他们散步消遣的空间。另外由于老人们时间充分,都比较喜欢热闹的生活氛围、热衷群聚、集体交流等特点,造就了他们在户外的活动绝大部分是一种社会性、集体性特点。所以针对老年人的户外休闲环境设计,不单要考虑环境优美,还要求我们设计者创造一种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的户外环境设计。

2.2 儿童户外游乐场所

儿童活泼、好动,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所以针对儿童的户外环境安全、卫生的同事要有趣味性同时进行,还需把照看儿童的亲属场所,有机的联系起来进行合理性设计。

3 设计

3.1 构思、空间结构与领域空间

创造可行性的健康空间与环境相结合,是规划设计的关键。规划设计应推动可持性健康环境的相关方案,并制定系统的架构,在此基础上落实社区健康环境与空间建构的措施。在设计中为儿童提供游戏和捉迷藏的空间,为老人提供休闲和交谈的场所,营造亲切和谐的人文氛围。以多层住宅、小高层住宅以及联排别墅拼别墅多种类型混合布局,空间结构组织分为5个层次:住户一住栋―院落一街区一居住社区。将多层小高层街区沿布置,低层于中心布置。各街区采用围合型的手法,围合型街区与院落围绕绿地布局,空间序列清晰,既有可识别性强的特点,又有便于管理和居民使用的好处。住栋高低起伏,形成活泼的天际线。组团通过不同的主题意向,结合建筑和室外环境来表明其特征和区域界定,创造了特点鲜明的空间环境。“部分灵活”的单元大开间虽有固定的厨房、卫生间、入口和单元的形状,但可划分成不同的平面布局,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说,设计一套 200平方米的豪宅也许并不是什么难事,但要设计一套中小套型住宅,所面临的问题却是多方面的,如多层与小高层住宅一般要受到面宽的限制,高层住宅又往往是一梯多户,采光、通风、日照和户与户之间的干扰等都不易处理。那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套型住宅,值得我们每一位建筑师作深入细致地研究。功能布置合理,室内流线便捷住宅根据使用功能概括有:私密休息区、公共活动区、辅助区等几个分区。这些分区都有明确的使用功能,有公共性与私密性、动与静的分区。在中小套型住宅设计中正确处理它们的功能关系,满足各功能分区的要求,使之动静分区、公私分离、洁污分离是设计住宅功能良好、舒适、安全的基本条件,也是人们选择户型的重要着眼点。

3.2 社区空间的组织及户外空间

社区内户外空间的总体脉络和层次。整个住宅小区中各个户外空间组成部分,展现一种连贯的协调风格。当中的主要空间组成部分为:主入口广场、带状居民公园、水景花园、弧形步道花园、住宅区庭院及花园、环形道路及居民用车道。社区的中部设置了会所,在两侧入口广场及南部入口处结合住宅底层设置商业店面街。“人车分行”为居民提供了安全、宁静的的高品质室外活动空间,形成了良好的步行网络。体现了以步行者安全为出发点的方式。设线形绿地、院落绿地二级绿化系统、线形绿地有3条、分别为东西、南北向及弧线绿地。线形绿地内设置小区入口主题景观广场、喷泉、浅水、浮桥以及各种景观元素等,结合主轴步行道及健康步道构成丰富生动的景观效果。住宅楼宇间绿地空间为就近使用的专用空间,通过精心的坐凳、石桌的设计、有着亲切宜人的生活氛围。

住宅楼宇间间之庭院及花园都经过细心设计,每个庭院及花园都各有物色,展现出统一的空间层次感。每个层次分区都同半化共空间再引到私家花园的格局层次。设计上强调节约不同空间,在功能及视觉轴线上的联系,使建筑空间能更有效地融汇于景观中,并强调现代生活中户外空间明快及简洁的感觉。而在此统一的基调上,则以而局和装置手法各异的庭院设施,如:草坪、花卉绿化、遮阳架、水景和园椅等,来展现出别具风格的分层区住宅院和花园。住户的私家花园作个别处理以提供空间上的私密性和显著性。

4 结束语

建设出和谐、温馨的住宅环境,让老有所乐,少有所获的建筑环境是我们建设者的追求和骄傲。

参考文献

[1]建筑创作.北京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2006.6

第6篇:住宅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现代住宅;建筑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住宅建筑设计重点思考住房的结构设计,而现代的住宅设计重点思考人们的居住生活模式和行为习惯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将新技术和新工艺运用到住宅中,体现现代住宅的时代感,突出住宅的舒适度和健康作用。随着设计观念的更迭,越来越多先进、经济、实用的住宅产品出现在人们眼前,给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下面将对现代住宅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找出适合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的方法。

1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的特点分析

1.1适应性

现代住宅具有适应性的特点,既要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也能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适应当前纷繁复杂的市场需求。同时,现代住宅也要适应当前家庭结构的变化,更加契合人们对住宅的期待和向往。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全球经济的发展重点,现代住宅也要延续全球性命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当前住宅的角色发生了转换,不仅提供给人们生活与休息的场所,也具备了工作、学习、娱乐等的功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随着自动化和信息技术进入家庭生活,住宅设计也迎合了这一发展趋势,更多的自动化进入住宅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

从前的住宅多是通过单位分房而得,而现代的住宅供需已经成为市场的商品行为。为了适应不同类型、不同经济收入、不同生活模式家庭的需要,不同面积、不同类型的住宅也出现在人们眼前,给人们更多地选择空间。为了适应人们对布局的不同需求,住宅应以随着居住模式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1.2安全性

安全也是人们在选择住宅所重点考虑的问题,住宅的安全性主要表现在住宅的防火、防盗等功能。住宅的结构应保证能够具有抗地震能力和足够的稳定性,防止自然灾害对住宅的破坏。这些安全功能中,防火功能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在高层住宅设计中,更要按照不同等级的安全要求来保证疏散口的数量、消防电梯的数量和通风排烟装置的配置等,保证住宅内人们的生活安全。

1.3地方性

住宅设计的地方性主要是指人们对居住形态的感受,不同的造型和色彩,会让人们产生不同的居住感受。因此,在进行住宅设计的时候,应考虑到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文化。随着东西文化的交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具有异域特色的住宅,例如欧式住宅、地中海式住宅、中国传统住宅等。欧式住宅是当前较受人们欢迎的一种建筑形式,在某些地区还成为主导建筑形式。建筑的造型是艺术与功能的结合,能让当地人们接受的建筑造型就是最合适的。一些沿海城市较多的使用欧式住宅,还有一些城市为了增加新鲜感和亮点,也会建造一些西方风格的建筑。

随着复古风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国传统住宅。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地的风俗传统进行住宅设计,能够更加贴合当地人对住房的需求,设计出符合当地人们审美的住房。随着人们思维的开阔,越来越多的建筑类型也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如海洋风型、简约型、地中海型等。

2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2.1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建筑设计从自然产生,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大自然中的阳光、雨水、风与建筑物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特性,妥善的将建筑物与环境进行结合,能够更好的实现自然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和谐,增加人们生活中的自然享受。并且,处理好大自然与建筑物的关系,也能更好的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中蕴含的资源,更好的实现室内照明、保暖等功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舒适和健康。

2.2坚持以人为本

建筑设计的本质,就是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加舒适的场所,因此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中,时刻考虑到人与住宅的关系,并科学合理的设计卧室、客厅、厨房、餐厅、卫生间的功能关系,为居住者创造一种健康、舒适、有序的居住环境。

2.3注重建筑结构

当前的建筑设计的新趋势是在有限的面积内尽可能实现最大的生活空间,这就需要设计师在设计中转变传统的设计思想,不仅能使住宅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也能具备工作和学习的空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家中办公成为发展趋势,对现代住宅的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应相对应的对空间进行调整,满足现代人生活与工作的需求。

2.4增强空间的可改性

由于当前的建筑设计已经不可避免的与市场产生联系,因此住宅设计应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收入家庭的需求,对室内面积、布局、功能进行适当的调整,是设计方案适合多种类型人群的选择和应用。由于家庭结构和使用功能的变化,在设计的时候也要考虑到空间的可改性,提高建筑的实用性和可持续性。可改性的前提是具备一个大的空间,目前最常采用的是有大柱网的框架结构,大开间的剪力墙结构,其次应具备可拆装的分隔体和可灵活布置的设备系统,形成完整的可改体系。厨房、卫生间是设备和管线都较集中的空间,可以采用管束和设备管道墙,达到灵活性和可改性的要求。

2.5满足住宅的智能性要求

随着住宅功能性和质量的提高,给人们带来了更舒适的生活,但是与

此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产品进入,也给建筑设计带

来了新的思路。在建筑设计中,也应考虑到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在住宅空

间内设置更多智能化的产品和设备,满足人们对智能化的需求,增强住宅

的使用功能。

2.6增强住宅的适用型

适用型是住宅的基本需求,在满足居住功能的基础上,应更适合居住者的生活与形体需求。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从住宅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各个房间功能的不同进行分区,如客厅、餐厅和厨房形成公共活动区,卧室与卫生间形成私密活动区,公共区应靠近住宅的入口,而私用区设在住宅的内部,功能分配明确,并且有足够的区分。同时,也要注重功能空间的面积大小,使每个功能空间的比例都非常的适当。基于市场的要求,面积的扩大并不代表各个功能空间的扩大,而是增加不同功能的空间,如书房、婴儿房、学习室、独立餐厅、卫生间、储藏间等,使整个住宅的功能与现代的生活方式相适应。并且,设计师应注重住宅内部各房间的布置和联系是否得当,合理而科学的布局才能给现代人更好的生活享受。

3结语

总之,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现代住宅设计并非一项单纯的住宅单体设计及组合,而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有人说“:设计住宅就是设计生活”,建筑设计师应紧跟时代节拍,认真体验生活,把生活中最美妙动人的旋律融入建筑设计方案创作中去,切实提高节能省地型住宅建筑的设计质量,创造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孙志国.浅析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J]中华民居,2013.03

第7篇:住宅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现代城市 适居性 人性化

住宅建筑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生活必须的物质空间,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建筑类型,它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断演进和变化。为了满足家庭长期定居生活的需要,同时又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发展,住宅建筑形式的形成与发展总是与一定的生产活动、自然条件、民族文化生活习惯及方式等因素相关联,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民族文化环境中建造的住宅建筑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无论在建筑群体组合、院落布局平面与空间处理上,还是在地形地貌,自然环境的利用上和外造型的艺术形式等方面,都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创造了独特而璀璨的中国民居建筑文化。

对于现代住宅建筑而言,其本身的适居性是住宅建筑的根本。适居性反映着居住建筑空间环境综合的技术经济性能,是人们择居的的基本要求。居住建筑适居性的主要构成要素通常应包括方便性、舒适性、安全性、适应性、环境协调性和经济合理性诸多方面。其中方便、舒适、安全三项要素可以认为是经典性的功能需求。对居住者而言往往总是被动接受的。因此设计者不仅应熟悉,了解居住者的择居需要,而且应切实掌握与适居性主要构成要素及相关设计要素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利在适居性的设计决策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赋予建筑以生命力。

然而,在当今大中城市土地供应稀缺,寸土寸金的时代,如何做到充分利于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居住区居民居住的舒适度,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一直也在为提高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和安全度上不断的完善着住宅建筑各方面要求。例如在住宅建筑的日照、采光、自然通风、防火、节能等各方面都有更人性化,更科学化,更适合我国国情的改进。

而由于现实的需要,住宅建筑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普遍的底层或多层住宅建筑,开始逐渐变化为现今高层住宅建筑和多层住宅建筑共存的居住方式。而为了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的住房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使住宅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要求,《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6-1999(2003年版)》对住宅建筑按照层数划分为: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十层以上。

不同层数的住宅建筑,其特点不同,下面就以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建筑和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建筑各自的特点做以下简单概括。

低层和多层住宅(六层及六层以下)的特点:

优点为:

①居住空间接近自然环境。各户接近地面,亲切感强,有利于增进邻里交往,并方便老人、儿童和残疾者出入活动。

②空间形态最具有理想家园的亲近感。因其建筑体量小巧,尺度亲切宜人、变化丰富,易为住户创造更具归属感和社区认同感的居住环境。

③建筑造型与自然环境景观协调。因为低(多)层住宅不仅体量小巧,而且空间布局灵活,造型丰富多彩,使其更容易结合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植被和水系等特征)进行设计建造,保证建筑形态与基地自然环境的整体融合,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④土建造价相对低廉。因结构简单、施工简便。建筑自重轻,地基及基础费用比例相对较低,可充分利用廉价的地方材料,房屋土建投资比重显著缩小,有利于提高建筑质量所需的各类设备和部件投资的比重。

缺点为:

①基地建筑密度偏低,户均耗用土地资源较多,不利于节约建设用地。

②住宅底层和屋面面积相对于总建筑面积的比例显著增加,使其相应用于底层地面的防潮通风和顶层屋面的防水、保温与隔热的建筑处理费用的比例相对增高。

③建筑覆盖率增高,而居住建筑密度相对较低,降低了城市公用设施的利用率。

高层和中高层住宅的特点:

与多层和低层住宅相比高层住宅土地利用率高,在占地率较低的情况下能达到较高的容积率,从而有条件在高密度的城市中建设较大的室外公共空间和设施。高层住宅上层住户视野开阔,空气质量较好,因设置电梯而提高了居住的舒适性,建筑管线集中可节约市政工程的投资,还有双路供水供电系统等,为住户提供更有保障的供应;此外高层住宅还有利于组织规模化的管理服务,提供集中安全的住宅环境,以及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等优势。但高层住宅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比如公摊面积大,得房率低,造价高,运行成本高,形体尺度巨大等。相比之下,多层住宅建筑性价比高,公摊面积少,居住成本低,居住舒适度较高等优点。高层和中高层住宅因结构、设备和交通组织给平面布局和空间组合带来的影响,使得高层住宅的设计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以上就是我国城市住宅建筑的主要特点。而随着建筑科技和建筑产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无论从开发到设计,从设计到施工,从施工到经营,都在不断完善,使居住者舒适度不断提高。而21世纪的未来住宅建筑,更应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面对社会各阶层提出的不同住房需求,无论是传统的、变革的还是时尚的需求,都应予以积极回应、充分满足。包括某些尚不被普遍认知和接受的,却可能预示着未来发展方向的需求。切实地使住宅建设回归舒适、健康、安全、方便和环保的基本目标,使居住空间环境更加贴近自然、融入自然。具体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确保住区环境和建筑设施同步建设。

②全面兴建健康建筑、营造绿色家园。

③精心规划与设计,实现最佳居住功能要求。

④提高设备性能和造型设计,改进建筑配置方式,增进居住空间舒适度。

⑤提高居住空间的声、光、热和空气环境质量,采用环保建材,消除室内污染、维护身心健康。

⑥关怀老年人、残疾人和少年儿童,为特殊群体的生活行为提供最大便利。

21世纪的未来住宅建设,更应强调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全球性重大课题。采取相应对策促进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力求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总而言之,21世纪未来住宅建设的发展是关乎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系统性工程。重视研究我国住宅建设未来的发展趋向,全面提高住区规划和住宅建筑设计质量,更是关系我国住宅建设健康发展,实现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决策性环节。规划设计理念的价值取向应产生于社会需求,回归于市场选择,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即为人们创造高品质的居住空间环境。

可以相信,随着我国住房建设政策和保障体系的健全,住房供应市场的成熟,投资经营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居民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更为理性,居民对住区建设参与意识更加自觉,中国城市住房与居住建筑的发展必然会逐步稳健地走上具有创造性特色的轨道。

第8篇:住宅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建筑住宅设计;生态建筑理念;应用

1引言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人们对于建筑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充分提升其居住应用舒适度和健康水平,注重在建筑住宅中融入生态建筑理念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手段,生态建筑理念的应用也确实在建筑住宅设计中表现出了较强的积极效果,尤其是从设计环节中采取恰当的手段和方式进行构建,更是能够体现出较强的应用价值,具备着较强的研究意义。

2生态建筑理念论述

生态建筑理念是今后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其主要就是指充分运用自然生态环境,促使相应的建筑物能够表现出理想的生态化效果,这种生态建筑理念的运用涉及到了生态学、建筑学以及环境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和知识,需要进行合理安排和组织,保障生态建筑理念能够在建筑物中体现出理想的价值,尤其是对于建筑和环境的和谐相处,更是需要引起建筑相关人员的高度关注,提升其生态化表现。基于生态建筑理念在建筑住宅中的应用来说,其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对于住宅应用中人员的生活质量改善意义重大,能够充分确保建筑物应用人群的舒适度和健康性,其同时也符合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在高效、清洁、低耗等方面具备着较强的价值表现,能够为人们提供美观、环保、健康的居住环境,值得在今后的建筑住宅构建中推广运用。

3建筑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念的应用

3.1风环境的恰当运用

对于建筑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念的合理应用来说,首先针对风环境进行恰当设计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保障风环境能够在建筑住宅中表现出理想的作用效果,才能够较好提升其生态化表现。这种风环境的恰当运用主要就是通过合理设计建筑住宅布局来实现,其设计依据主要就是建筑住宅周围的气流状况以及气候状况,结合这一基本特点,参考建筑住宅的基本功能需求,进而也就能够较大程度上提升建筑住宅对于风环境的应用效果,这种应用效果的提升不仅仅是促使风能够进入到建筑物室内,还需要尽可能避免一些较为严重或者是恶劣风的影响,通过设置恰当的屏障来进行处理。具体到这种风环境的恰当运用中,自然通风的设计同样也是比较核心的一环,这种自然通风的设计不仅仅能够达到理想的风环境协调应用效果,还能够体现出较强的节能表现,经济性比较理想,这种自然通风的合理设计主要就是针对建筑住宅的结构进行有效布局,尤其是对于门窗等关键通风设施进行恰当布置,促使其能够达到风力能源充分利用的效果。

3.2合理运用绿化水景

建筑住宅设计中对于生态建筑理念的运用还应该着眼于相应的绿化设计以及水景构建进行分析探索,促使绿化景观以及水景能够有效提升建筑住宅周围的环境水平,并且较好缓解当前“热岛”效应问题。这种绿化以及水景的恰当设置应用需要结合建筑住宅自身特点及其周围存在的具体资源条件进行设计,如此也就能够在实现水景以及绿化景观构建的基础上,尽可能节约资源,比如对于绿化景观的构建就应该尽可能采用当地一些植株,如此不仅仅能够保障绿化景观的成活效果,还能够满足于经济性需求。此外,具体到绿化水景的相关设计工作中,还需要充分考虑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将建筑住宅应用人群的基本需求和相关设计进行结合,保障设计完成的绿化景观以及水景能够较好满足于建筑住宅应用人群的基本需求,避免流于形式问题的产生。

3.3注重遮阳以及采光设计

针对建筑住宅设计中的日照状况进行恰当设计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其主要的设计方式和手段就是遮阳和采光,如此也就能够促使建筑住宅能够在日照和热辐射方面表现出较为理想的优化控制效果,降低其对于建筑住宅的不良影响和威胁。具体到该项设计工作中来看,为了确保遮阳以及采光设计的准确性,需要进行恰当的计算分析,而计算分析所需要的相关参数信息也就需要针对周围气候环境特点进行重点分析,了解其基本表现,进而才能够提升其设计的可靠性。此外,这种遮阳和采光设计工作还应该具备较为理想的季节性变化特点,在设计中提升其应用的灵活性,促使其能够针对外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任何季节均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

3.4合理设计围护结构

建筑住宅设计中围护结构的合理设计也是生态建筑理念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围护结构的合理布置除了针对建筑住宅发挥较为理想的保护效果之外,还应该促使其在建筑住宅热环境改善中表现出理想的价值,这也正是围护结构设计的生态建筑理念应用要求所在。基于这一方面的基本要求来说,相应的围护结构设计应该重点做好相关保温处理,降低建筑物内部热量的散失效率,如此也就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节能效果;此外,从太阳辐射方面进行恰当设计,避免太阳辐射对于建筑住宅的影响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环。

3.5切实做好噪音污染控制设计工作

生态建筑理念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有效应用还需要体现在噪音污染的防控上,这也是确保建筑住宅舒适度和健康性的关键指标所在。这种噪音污染的有效控制主要就是围绕着建筑物围护结构进行优化处理,提升其相关材料的隔音效果,尤其是对于门窗结构,更是需要重点确保其具备理想的隔音表现。此外,针对建筑住宅中存在的其它污染问题,加强实时监测也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其对于建筑住宅室内环境健康性控制效果是比较理想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住宅设计工作发展而言,恰当运用生态建筑理念已经成为了比较重要的一个方向,这种生态建筑理念的合理应用能够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理想的节能、环保、经济效果,进而满足于人们对于建筑住宅多方面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明,饶永.浅议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J].安徽建筑,2005(5|):24~25.

[2]张耀珑.建筑与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分析[J].住宅产业,2015(11):43~45.

[3]尹燕翀.浅谈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2(3):324+114.

第9篇:住宅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特点;问题;措施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住宅消费市场进程的加快,人们的观念与生活方式在不断更新与变化,对住宅总体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从而已不再满足一般意义上的居住概念,住宅也随之在环境、外观、内部格局、材料的选择及设计理念等方面呈现出新的设计趋势。本文主要就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论述。

1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特点

在住宅设计中体现出许多不同的特点,其中较为突出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住宅设计要考虑市场需求的多样性

当前住宅供需体制已从福利分配转向商品行为。商品住宅应对经济收入、结构类型、生活模式、职业、文化层次、社会地位不同的家庭提供相应面积、设施、装修标准以及平面布置和空间布局的住宅套型。同时还应考虑因生活习俗和气候条件的差异,提供多样的户型组合以供市场选择。

1.2 住宅设计要考虑居住功能的适用性

适用是住宅的根本要求,住宅性能应能适合居住者的需求和其形体功能学的需要。在实际设计中,作为设计师首先要从使用功能出发,根据居住生活的性质对住宅内部功能进行分区,起居厅、餐厅、厨房形成公共活动区;而卧室与卫生间形成私用活动区,公用区靠近入口,私用区设在住宅内部,公私 动静分区明确,使用顺当。其次,房间的面积和尺度要适当,避免住宅套型仅仅是小面积平面布置的简单扩大成为大而不当的住宅的现象。对于市场需要的大面积套型,不仅是各房间面积的适度扩大,而应是增加不同功能的空间数量,如设置学习室、独立餐厅、多个卫生间、工人用房、家务间、可入贮藏间等,从而使住宅套型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再次,住宅内部各房间的布置和相互联系要恰当只有合理的房间布局与配置,才能使家居舒适。

1.3 住宅设计要考虑室内空间的可改性

家庭规模和结构是变化的,因此住宅具有可改性是客观的需要,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改性首先应该提供一个大的空间,这样就需要合理的结构体系来保证。常采用的有大柱网的框架结构,大开间的剪力墙结构,其次应有可拆装的分隔体和可灵活布置的设备系统,如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可改体系。厨房、卫生间是设备众多和管线集中的地方,可采用管束和设备管道墙,使之能达到灵活性和可改性的要求。

1.4 住宅设计要考虑家居科技的智能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住宅建设水平,提高了住宅功能质量,也满足了居民对居住舒适度的要求。住宅技术的科学性反映在推广应用“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并不断配套完善;小区管理形成智能化系统,以适应现代居住生活的需求。在推进智能化技术时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密切与开发项目的经济性接轨,达到实用、先进、经济、综合的效果。

2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的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的住宅建筑物的工程在逐年增加,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些住宅建筑的设计方案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缺陷,下面笔者将进行简单的介绍。

2.1 住宅建筑的朝向设计不科学

我国的地理特点是以北温带为主,所以要想保证住宅建筑的朝向的合理,就必须在设计过程中做到将住宅建筑设计成朝南向或者朝北向,当然,以坐北朝南为最佳,而最忌讳的就是朝西向。但是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的住宅建筑都存在着朝向问题,这使得整个的住宅建筑的质量受到影响。所以,住宅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注意保持正确的朝向,不能以追求和迎合建筑美观和其他目的而随意改变建筑的朝向,这将大大的影响用户的居住条件。

2.2 住宅建筑的采光不足

充足的日照是合格的住宅建筑的另一个标准,充足的日照和良好的采光,不仅可以营造明亮舒适的居室环境,也有利于住户的身心健康,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建筑物的采光问题。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我国目前的很多住宅建筑并没有达到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大致有这样几种:(1)开发商为了追逐利润,单方面缩短住宅建筑的间距。(2)擅自扩大住宅面积导致的采光不足。(3)其他设计中的不合理因素。

2.3 住宅建筑的通风效果不佳

除了充足的采光,良好的通风也是住宅建筑的基本要求之一,因为良好的通风性能可以保持住宅建筑的空气流动性,从而使得住宅内的空气保持新鲜和清洁。但是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住宅建筑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导致了一些房间的通风性能不佳,这是我们要在以后的设计过程中避免的。

3 住宅建筑设计的有效策略

3.1 选择合理的建筑群体布局形式

建筑的布局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建筑的方位、采光的限制区风的影响和建筑群体布局形式。

合理的建筑布局形式是创造适宜的建筑微气候环境的基础,对建筑单体的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选择布局方式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气候区的大气候环境,例如对于湿热气候区,应采用松散布局加大场地空间尺度以增强通风防湿的效果,而对于干热气候区则应该采用较为紧凑的布局形式以使建筑互为遮挡,并使与之交织的场地能被覆盖在阴影之中。不同气候区域建筑布局形式上的差异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建筑对气候的适应性,同时也反应出建筑的地域特色。

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增大建筑周围的通风,如交错布局的建筑。不同街道的方向对建筑与场地的通风也有很大影响。平行于主导风向的街道内风速最高,而垂直于主导风向的街道能使大部分风吹过建筑,在街道内则产生低速的紊乱的风。如果街道走向与主导风向成一个斜角,将使建筑的两侧产生正压,另两侧产生负压,使建筑内产生最大的对流通风 如果街道走向偏离主导风向大约在20~30°之间,风在街道内的循环会加强,进而在整个城市中运动。一般说来,狭窄的街道会使风速减小,而宽的街道由于摩擦减少,空气会更快地流动 在炎热干燥的地区或中等潮湿的地区,在房屋的上风向修建喷泉或水池,或者把房屋修建在湖泊的下风向,可以为进入建筑的空气降温。

3.2 注重住宅建筑形体设计

建筑形体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功能、造型以及使用的要求。体型设计的基本原则为尽可能的减小建筑外表面积,并使热工性能较差的的外表面积降至最少,对冬季需要利用太阳能的被动式采暖建筑,则需尽量扩大南立面,在满足通风采光的要求的基础上,减少北向、西向等不利朝向墙面面积及窗地比。

3.3 加强建筑剖面自然通风设计

自然通风具有能有效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除湿降温、提高环境的热舒适度,而且技术成熟、廉价等特点,采用自然通风的根本目的就是取代(或部分取代)空调制冷系统。从建筑的剖面设计入手,能有效的利用气体流体力学的相关原理,产生最佳的建筑自然通风方案。自然通风的效果与室内气流速度的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来说,通风口越大,风速越大,通风效果就越好。但是,有资料显示,当出风口的面积大于进风口面积的10%时,室内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风速。为达到更好的室内通风效果,建筑剖面设计时应当合理安排好进风口和排气孔的位置,以保证通风流畅。同时在屋顶或阁楼等高位置设置通风口。由于太阳辐射对顶界面的加热作用,使顶部空气受热后上升,形成室内气流。在屋顶上装设排气装置和通风窗有助于将内部的空气排出户外,若内部装上遮阳幕和有隔热性的开盖板,则效果更佳。

4 结束语

总之,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应充分了解建筑设计的多样性、适用性、可改性及智能性的基本特点,不断地总结设计经验,发现问题并重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个真正高质量、高技术、高情感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