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金融可持续性发展政策范文

绿色金融可持续性发展政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金融可持续性发展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金融可持续性发展政策

第1篇:绿色金融可持续性发展政策范文

【论文关键词】 绿色壁垒绿色发展道路可持续性发展

一、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作用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人类及动植物的健康或安全,为保护生态环境,而采取直接或间接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措施。它是技术壁垒的形式之一,目前已成为技术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当前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是根据各国国内的环保水平和标准来设置的,由于发达国家的产品科技含量和公众的环境意识普遍较高,他们对环境标准的要求非常严格,这样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常常难以达到发达国家所要求的环保标准而拒之门外,这给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设置了很大的障碍。目前,我国每年因“绿色壁垒”而受阻的商品价值近100亿美元,这种影响将随着绿色贸易壁垒的不断提高和我国出口的增长而不断扩大。从这一层面上,绿色贸易壁垒的确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衣食住行中的“绿色消费”已成为新的时代潮流,消费者的环境意识在不断提高,人们更注重“绿色消费”,因为这种消费适应了人们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得到了各国消费者的认可。

而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上的一股强大的潮流,各国政府的环境保护措施必然会反映到对外贸易上来。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积极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因为它将使我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走向绿色发展道路。

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1.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21世纪经济的主旋律是绿色生态经济,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经济生活的具体要求。现实中,世界环境危机和能源紧缺问题已严重制约世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节能、环保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随着“绿色壁垒”愈演愈烈和消费者“绿色意识”的不断提高,这都要求企业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用“绿色意识”来制造环保的“绿色产品”,以“绿色制造”来提升竞争力,突破国际贸易壁垒,广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如何让企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发展方向是否正确首先取决于发展观念正确与否。随着中国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在发展中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目前在许多方面也呈现出难以持续的迹象: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资源生产率过低。这也就说明了我国企业环保意识较淡薄,我国经济的发展仍然停留在以消耗自然资源、牺牲环境质量发展经济的模式上。

因此,要确立全方位的绿色发展观念这就要求企业树立绿色营销的观念,注重把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重视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一,要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环保意识。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的“绿色意识”,从而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思想;第二,我国要健全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国家要建立统一、规范的环保认证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和检查,促进环保产品认证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从而,迫使企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第三,加强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加快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的步伐。我国的企业也必须认识到ISO14000认证的重要性,让外部竞争的激烈性变成自身发展的动力,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行业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绿色发展道路,就是指低消耗的生产体系,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持续循环的资源体系,稳定高效的经济体系,不断创新的技术体系,更加开放的国际贸易金融体系。 如何走向并走好绿色发展道路呢?

第2篇:绿色金融可持续性发展政策范文

关键词:财政金融;低碳经济;基本阐述;现状;问题;策略

目前我国面临的最大的矛盾就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力的发展工业,忽略了环境以及资源的可承受能力,继而导致环境破坏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随后我国便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不仅有利于缓解资源的矛盾问题,同时还能够解决金融危机,为金融行业探索出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低碳经济在财政金融的支撑下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因此加强对其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有必要。

一、低碳经济的基本阐述

在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各个国家都出现了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问题。因为时间的逐步积累,导致了现如今全球气候变暖,灾害天气在逐步增加。基于此原因,各个国家都开始提出了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概念。实际上低碳经济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涉及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生产模式以及观念。低碳经济属于全球性的一次革命。所谓的低碳经济,即是从传统的高排放、高污染、高耗能,转变为当下的低排放、低污染、低耗能等经济发展模式。这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优化石油、煤炭等高碳资源所消耗的能力,进一步减少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笔者总结了发展低碳经济的三个特性。第一个特性经济性,低碳经济是反对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的,其要求通过更加高效的方式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第二个特性创新性,在发展低碳经济时,是离不开技术的,通过对技术的不断创新来提高生产的效率,进而实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绿色发展。第三个特性可持续性,低碳经济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合理的技术来控制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高耗能产业,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的平衡发展[1]。

二、财政金融支撑下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探析

(一)缺乏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

我国虽然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财政金融的支撑,但是内部仍然缺乏完善的财政金融支持体系。比如能源等一些领域在技术创新方面、企业的贷款方面就缺乏相应完善的金融支撑体系,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不具备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理念。除此之外,金融机构在支持低碳企业发展时,缺乏对创新力度。同时对资金的管理能力也有待进一步的优化,这些也都阻碍了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财政金融支持能力不足

首先从我国在公开渠道中所公布的政府预算中可以发现,我国用于环境治理的财政支出较少,和英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远远不够。从政府预算中的财政支出中可以判断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时,极度缺乏资金,这也是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原因。其次我国财政金融在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时缺乏完善的手段,一般低碳经济中的财政金融支持主要包含财政补贴以及财政支出,其他一些间接性税收优惠政策较少,这也导致我国财政金融支持缺乏支持力度[2],影响了低碳经济的有序发展。

(三)财政金融支撑下的碳交易市场并不成熟

笔者在上文简单介绍过我国是建立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最多的一个国家,在全球都占据着重要的比重。虽然数量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我国碳交易市场和西方国家相比仍然缺乏成熟度,这也是我国在世界碳交易市场中仍然无法占据首要地位的根本性原因。我国碳交易市场是从2017年开启的,随后便成为我国的第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但是由于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和西方国家相比,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原因有两点,第一起步比较晚,第二内部缺乏完善以及先进的金融体系,缺乏对碳金融的全面认知,继而在交易价格方面的设置方面缺乏合理性。除此之外,在我国的碳交易市场中还表现出缺乏碳金融的衍生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等等情况,阻碍了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财政金融支撑下仍然缺乏健全的环境税收体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們逐步意识到资源的消耗以及过度浪费,给人类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的重大阻碍,也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因此为了更好的遏制这种不良经济发展行为,于是我国建立了环境税制。例如资源税、消费税以及增值税,这些环境税在资源利用的过程中,确实起到了一定的调节性作用,但是在对能源消耗补偿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负外部性的成本,使得节能以及环保的最终效果并未展现,和发达国家在标准问题上仍然相差较大。综合各个国家的环境税收体系,可以发现像西方国家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的税收体系比较健全,不仅能够遏制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提升成本,通过税收的模式帮助企业进行技术的创新,在内部融入一些新的节能型技术。我国在此方面应该向西方国家多学习。

三、财政金融支撑下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融入绿色金融的理念

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金融支持体系,在财政金融机构内部要积极的建立相关配套政策体系,比如风险投资机制、绿色信贷等等,不断的完善与之相匹配的风险评估机制以及环境评级标准等,进一步发挥出财政金融支持的作用。除此之外,应该对金融机构内部的相关贷款业务进行绩效方面的追踪,建立健全监督体系。根据当地融资政策合理的引导企业能源审计的相关活动,加强财政金融对低碳经济的支持,促进低碳经济的有序发展。

(二)加强碳金融衍生品的研发,完善碳交易市场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并不完善,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加强碳金融衍生品的开发以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融入绿色金融的理念。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拓展中间业务,例如在内部融入风险投资基金。其次我国要积极的像国外先进的发达国家学习经验,加大碳金融衍生品的开发,比如碳期货、碳基金等,拓展内部的投资渠道,通过不断的完善内部的机制,来降低碳交易市场的风险。除此之外像一些低碳型的企业,政府要给予支持,比如在政策上给予优惠,为这些企业在内部建设通道,帮助企业的发展以及上市,以此来鼓励更多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技术,将低碳概念融入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3]。

(三)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丰富财政金融支持手段

中央以及地方政府应该合理配置政府的预算,在资源的利用以及环境治理方面要加大资金的支持,通过进一步的完善资金管理的配套性措施以及整合资金来加大对节能以及环保技术的支持。与此同时,也应该不断的丰富财政支持的手段,例如通过财政贴息、财政补贴、对税收给予优惠等形式,来对低碳经济进行支持,提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创新技术的积极性,保证资源能够被合理的利用。除此之外了为了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在企业内部引入相关先进设备来提高内部的生产效率时,财政金融应该给予相应的优惠,便于企业更好的实施低碳经济。

(四)财政金融支持状态下,进一步完善环境税收体系

我国的资源税以及环保税都在面临着改革,因此我国应该进一步的完善并落实环境税收,保证环境税收可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相应的调节作用。比如加大对产能低、耗能高的一些企业的税收,通过这种方式来鼓励企业发展时不断的进行技术的创新,加强企业内部经济的转型,以进一步发挥出环境税收体系的调节以及引导作用。其次在内部建立负外部性成本的补偿,将这类资金主要用于环保类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建立绿色金融的监管机构

第3篇:绿色金融可持续性发展政策范文

[关键词]绿色经济;生态环境;绿色技术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8-0079-02

1 生态系统面临危机

1.1 生态系统现状持续恶化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致力于生态保护,环保意识增强。世界自然基金会通过多年的数据追踪,发现地球物种健康程度和数量一直在下降,四十年间下降了3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出现极端异常气候,土地沙漠化和极端旱涝、酷热、严寒。比如,北极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为孤岛,这一情况在125000年内还是首次出现。生态系统恶化的原因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污染物污染、无休止的破坏环境和各种由此引发的灾害。

1.2 过度地开采和使用资源

地球的资源经过千万年的积累,讲求“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人注重对环境的爱护,但在工业革命以来的300年,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已经接近自然对人类生命的支撑极限。照目前的开采规模,石油天然气最多可消耗50年,煤炭最多可消耗100年;到2020年,地球上的大多数矿产资源包括铜、铝、锡、锌、金、银等都将被开采完毕。人类在以消耗资源为中心的飞速发展中,持续发展的条件却在不断丧失。

1.3 过分关注人类自身利益

生态系统与所有物种息息相关,既是所有物种共同的生存环境,也供给生存资源,人类与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人类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分子,人类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人类在消耗自然资源时,只考虑到了人类自身的利益和需求,并未考虑到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的需求,这种短视的行为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系统,没有给自然界其他物种留出生存空间。

2 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给出了绿色经济的定义,即可促成提高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同时显著降低环境风险和生态稀缺的经济。绿色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现有的各个经济部门、各个行业,在发展中要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绿色经济需要建立以生态农业、循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业为纽带的经济系统,达到经济增长与资源能源消耗的增长、生态环境的恶化脱钩。

2.1 经济发展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为基础

发展绿色经济首先就要尊重自然,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为基础,以自然资源的可再生速率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以绿色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手段。改变以往把环境系统作为经济系统的子系统的狭隘认识,不能局限在自然系统支持人类社会发展,而应重新认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有限与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源不是人类予取予夺的生产资料,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不可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无休止、过度地使用自然资源必将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和崩盘;保护环境、绿色发展,适度使用自然资源才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出路。我们要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自然资源,发展绿色经济。

2.2 绿色经济是生态系统可承载的经济发展模式

高速消耗自然资源获得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形同于杀鸡取卵,世界人口已逾70亿,人口激增首先意味对自然资源需求激增,粮食、水资源、宜居土地的供给将承受更大的压力,不改变经济增长模式,人类的未来发展之路必然越走越艰难。绿色经济要实现的是人对自然影响的可持续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脆弱的地球范围内,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保证人类有足够的食物、水和能源安全以及基础空间的需求。在发展绿色经济的过程中,要引导社会资本对绿色经济的投资,用于改善环境、保护生态、提高能效和一些相关的环境基础设施上;要加大对绿色消费的宣传力度,推广环保健康的消费模式,政府、企业、个人分别承担在绿色消费中的责任和义务,使绿色消费深入人心;要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投入损耗并且降低废弃物排放;要鼓励绿色经济创新,改变能源消费模式;要保护自然资源,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限制房地产对生物栖息地的过度扩张和侵占,加速自然保护区建设;要推进工业污染治理,衡量环境和社会成本,对工业排污与制造企业收取环境治理费,支持其绿色创新以减小对环境的损害。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追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民幸福感的提高,用绿色经济指标衡量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良性、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3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无休止地开采和使用资源、污染物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人类行为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引发了自然灾害使人类自食苦果。与其说是拯救自然生态环境,不如说是拯救人类自己。如果人类还按照现有的方式生活,不断地过度索取资源而不回馈,人类的生存必将受到自然生态的严厉报复。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发展的出路,人类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改善息息相关,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3 发展绿色经济的关键问题

3.1 转变观念

保护环境是一项关系到公众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长远利益的事业。推进经济绿色发展除了加强政府政策法规的约束和激励,还需要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因此,必须重视对绿色理念的教育,重视对消费者和企业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我国多年来强调市场经济,强调提高效率,追求财富,导致现在的整个社会物质化倾向非常严重,从个人到团体对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必然导致和有限的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冲突,长期以来社会资本投资单纯追求经济指标增长,无节制地满足人类对物质消费的欲望,大量的资本涌入房地产、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金融衍生品,但却很少投入到改善环境、保护生态、提高能效的有益领域和相关的基础设施,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这种对资源的过度消耗的经济增长理念只能从文化、精神、意识形态来转变,需要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借鉴西方国家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才能抑制当前这种物质化的趋势和潮流。

3.2 制度建设

一个人的行动不完全取决于他的认识和观念,还取决于外部压力和现实的利益。现实利益要靠制度来约束。好的制度可以将个人利益导向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向,而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所以,制度建设非常重要,是解决体制机制问题的根本。我们需要建设一套制度能够把国家的意志跟各省现实状况和发展需要结合起来贯彻落实,而这一点就需要有一个指标来加以考核、加以衡量、加以比较,把发展绿色经济跟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联系起来,才能给地方以很大的压力,才能把国家绿色发展的意志得以贯彻。反之,地方政府会迫于财政收入的需要而忽视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

3.3 绿色技术

重视科技创新已成为共识,但科技创新不应笼统地谈,现在应该提倡绿色技术创新。现在的技术研发方向应该把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作为衡量这个技术是否先进最重要的指标。政府要在绿色技术的创新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致力推广的一切新技术都应该将资源效率、环境影响作为指标。技术创新是发展绿色经济最重要的环节,应当把绿色技术创新从生产到使用再到循环回收环节来综合衡量技术的绿色水平,例如电动车在城市中使用安静、方便、零排放,可是在生产过程中电池的污染也要慎重考量。

3.4 法律保障

发展绿色经济必然会受到现实利益的干扰和诱惑,现实利益的约束要靠法规、制度、标准规范,要依靠健全法律制度建设来加以保证。一个好的法律制度,能够引导这个社会向着有利于环境和公共利益的发展。健全法律法规保障绿色经济的发展,不仅要研究有利于环境和资源节约的财税和金融政策,还要完善涉及各项标准、技术规范的法律法规,形成有效的法律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李琳.向绿色经济转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J].经济研究参考,2013(1).

[2]王玉庆.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2013(1).

第4篇:绿色金融可持续性发展政策范文

关键词:社会责任;赤道原则;绿色信贷;金融;典范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075-03

引言

美国学者奥立弗・谢尔顿最早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创造性地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满足人类需求的责任联系起来。企业的社会责任可分为内部社会责任和外部社会责任。内部社会责任指企业对员工的义务,包括为员工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与员工签订公平的劳动合同等。外部社会责任指企业对员工以外的其他利益体的义务,包括为股东带来满意的回报、为消费者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等。

根据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对象不同,可分为对存款人、贷款人、政府和员工的社会责任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功能使其对环境有间接的影响,它应该将单纯追求盈利性的信贷供给转向对环境污染项目进行资金控制的绿色信贷。这种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不但能增强自身美誉度,而且当股民看到银行是一个支持环保的负责任银行时,反过来也会促进银行发展。

一、赤道原则概况

赤道原则(the Equator Principles,即EPs)是2002年10月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和荷兰银行提出的一项企业贷款准则,旨在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截至2009年11月,采用“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已有68家,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项目融资总额占全球项目融资市场总份额的80%以上。它们中既有世界知名银行,也有保险公司、出口信贷机构等。加入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不仅有发达国家的,也有发展中国家的成员,如阿根廷、巴西、多哥、乌拉圭等。但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接受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只有8家:日本3家,中国1家,澳大利亚4家(见下图)。

各国加入赤道原则的银行比

加入赤道原则的银行概况图

赤道原则是一种自愿性金融行业基准。接受这些原则的金融机构无须签订协议,无须加盟,只需对外宣布已经或将要建立与该原则一致的内部政策和程序即可。金融机构的利益相关体如政府、非政府组织等认为,银行有责任和义务对融资项目的环境社会问题进行审慎性调查并督促项目发起人采取有效措施减缓项目带来的负面影响。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压力加速了赤道原则的产生。

赤道原则的第一条是基于国际金融机构的环境和社会筛选准则,根据项目潜在的风险程度,规定了项目的分类标准。分别是A类、B类和C类(分别代表高、中、低级别的环境或社会风险)。当被评估项目属于B、C类标准时,赤道原则并不会立即拒绝向项目发放贷款,而是对项目具体建设标准提出修改意见。然后赤道银行和项目发起人进行进一步讨论。最后,赤道银行与项目发起人重新签订关于降低项目环境破坏的协议后,赤道银行仍可对此项目进行融资。由此可见,赤道原则是一个动态机制,从最初评价到项目发起人自愿调整施工方案再到赤道银行发放贷款,整个过程可以大大减少项目建设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而银行作为控制资金的一方,可能比行使一般审批权的政府更有权力引导项目建设。

另外,赤道原则还分别对借款人情况、融资申请、评估报告、社会环境标准、报告制度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二、赤道原则在国内外的实践

(一)赤道原则经典案例

萨哈林二号油气项目案是关于赤道原则实践的经典案例。萨哈林二号油气项目由壳牌控股公司――库页岛能源公司发起,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作为发起行,融资机构包括瑞士信贷银行、摩根大通银行、瑞穗银行等6家赤道银行和两家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计划在2008年初投产。此项目位于俄罗斯远东的萨哈林岛,包括海上石油平台、陆地炼油工厂等众多子项目。其主要平台位于濒临灭绝的灰鲸捕食海域,项目管道线路计划穿越200条河流及其支流,而这些河流是野生大马哈鱼的产卵地。2004年,来自15个国家的39个非政府联盟质疑萨哈林二号油气项目的实施对西太平洋灰鲸生存构成威胁。2005年4月,环境保护组织报告称萨哈林二号油气项目违背了赤道原则,是一颗定时的环境炸弹。而欧洲开发银行对项目环境进行评估后,认为该项目属A类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影响,并停止对该项目的资金支持。2006年9月,俄罗斯相关法院判决撤销此油气项目的建设许可证,已完成80%工作量的萨哈林二号油气项目于2007年1月被迫停止。

(二)赤道原则在国外金融机构的实施

花旗集团将赤道原则贯彻在整个运营流程中。对外,在企业银行业务和资本市场方面,计划未来十年直接或间接为清洁能源和可替代科技的发展融资310亿美元。对内,花旗成立了独立的投资中心――可持续性发展投资部,预计未来十年投资可持续性的私募资本将增长到20亿美元。另外,花旗的房地产投资部门还计划在未来十年投资5亿美元用于可持续性建设项目。

汇丰银行作为第二批加入“赤道原则”的银行,计划未来五年内将保护环境基本理念始终运用于经营业务。汇丰中国有限公司于2008年4月宣布支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长江下游典型城市碳减排综合响应机制研究计划。

日本瑞穗实业银行是亚洲地区首批采纳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2003年10月,日本瑞穗实业银行宣布采纳赤道原则,并开始制定包括38个行业实施细则和建立内部操作流程。2004年10月,编制完成了《瑞穗实业银行赤道原则实施手册》,正式实施赤道原则。

总之,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采纳并实施赤道原则,西方发达国家在可持续金融的实践中积累了众多成功经验,如英国联合金融服务社从2000年开始推出生态家庭贷款,每年为房屋交易提供免费家用能源评估和二氧化碳抵消服务;爱尔兰银行“转废为能项目”提供贷款支持,客户只须与当地政府签订废物处理合同;美国银行在执行内部环境政策和对发展中国家项目贷款标准等方面运用赤道原则,成立了环境评审会、环境服务部和能源小组等。

(三)赤道原则在国内金融机构的实施

2007年4月中国银监会上海监管局《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第一次将银行的社会责任纳入监管范围。同年7月,中国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联合提出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旨在金融信贷领域确立环境准入门槛,切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盲目扩张发展的资金来源。

兴业银行于2008年10月31日宣布采纳“赤道原则”,成为中国首家已采纳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其节能减排项目贷款主要集中于能源效率项目、可再生能源项目等,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能源效率,满足企业购置节能设备的资金需求。此后,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内金融机构也相继表态要接受赤道原则。IFC所入股的八家商业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上海银行、西安市商业银行、杭州联合银行和滨海农村商业银行)也对赤道原则表现出浓厚兴趣。农业银行对国家十大节能项目、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节能环保、节能减排、污水处理等环保产业实行贷款优先审查绿色通道。邮政储蓄银行积极在环境保护事业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中国银监会的数据,截至2008年1月,全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向“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如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和电力)发放的中长期贷款达1.5万亿元,增幅下降9个百分点,绿色信贷呈总量上升、增幅下降的趋势。

结论

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在实施赤道原则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短期内高污染、高能耗行业所产生的利润率仍高于其他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很难抵挡高能耗企业贷款的诱惑。第二,由于对赤道原则了解不深,金融机构尚未建立规范的社会环境风险监督评估和管理制度。第三,对融资项目的审查一般只停留在形式上,只依赖企业是否取得环保部门的相关审批证明。而赤道原则是要求企业提供相对完整详细的社会环境评估报告。

赤道原则对金融业来说,有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道德水平;对单个金融机构来说,接受赤道原则有利于获取并维持良好声誉,保护市场份额;对整个社会来说,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随着未来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接受或采纳赤道原则是不容置疑的。

参考文献:

[1]陶玲,刘卫江.赤道原则:金融机构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J].银行家,2008,(1):105-109.

[2]李淼,王永茂.中国商业银行的企业社会责任与绿色信贷[J].江苏商论,2009,(1):149-150.

[3]邓聿文.为企业节能减排构筑“绿色信贷”[N].上海证券报,2007-07-20.

[4]陈雁.中国金融机构面临新挑战:对“赤道原则”的认识和遵守[J].经营与管理,2009,(5).

[5]唐斌,王相林.践行银行社会责任推进金融可持续发展――2008年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侧评[J].新金融,2008,(11):59-62.

[6]熊良俊.谈中国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J].中国金融,2008,(24):65-66.

[8]武长海,吴京.赤道原则――完善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的行动指南[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1):24-30 .

[9]Lawrence,Paul.Equator Principles: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sustainability[J].Impact Assessment & Project Appraisal,2009,(27):3-6.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Equator Principles

ZHANG Wen-ya

(College of Management of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China)

第5篇:绿色金融可持续性发展政策范文

[关键词]企业 绿色营销 战略

一、绿色营销的兴起

截至上世纪70年代,现代工业的大规模发展给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带来了人们对传统消费、价值观的思考,那就是GDP上升并不等于人类进步。1972年6月,联合国首次召开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呼吁: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大自然的报复促使人类猛醒。从此,全球掀起了一场空前的绿色革命,它从经济、政治、观念到行为,对整个世界的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绿色消费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传统需求消费的满足开始向物质、精神、生态等多种需求和价值并重的方向发展,随之而来,有支付能力的绿色需求使绿色营销也由潜在转化成了现实。

我国的绿色工程始于1984年广州的绿色食品开发,1992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订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1993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随着国人绿色意识觉醒、绿色需求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绿色理论创建到绿色体制的建立、绿色的《中国21世纪工程》在行动中。

在绿色理论指引和绿色体制建立的推动下,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必然的呈现在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环节中,并将会成为21世纪世界市场营销的主流。

二、绿色营销的必要性

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健康、环保观念主导下,重视保护地球资源环境,充分利用并回收再生资源,向消费者提供无污染或少污染的产品和服务,引导并满足消费者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身心健康的需求,采取适宜的营销手段获取盈利和谋求发展,最终实现企业营销目标。

与传统营销比较,绿色营销具有四方面特征:绿色消费是绿色营销的前提、绿色观念是绿色营销的指导思想、绿色体制是绿色营销的法制保障、绿色科技是绿色营销的物质保证。

营销的核心是交换,而绿色营销亦是市场存在绿色需求强调全面性的产物。它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需要绿色营销

自然界在发展,人类社会在进步,人与人、人与自然都需要健康与和谐。自然界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空间。人们生存要有必要的需求,其需求的满足很多是来自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的生产活动提供的。因此社会需要一种新型的营销发展观:不仅强调要发现需求和满足需求,更强调要引导需求,这种被引导的需求可满足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两方面,同时还要不浪费自然资源,要合理开发与消耗。绿色营销就是这种新型营销发展观的新内涵。

2.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呼唤企业绿色营销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由生态环境的持续保持、物质经济的持续制造开发、社会精神文化持续传承共同构成的持久发展,绿色营销观念强调经营活动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是可持续性。这种可持续性不单指经济的持续增长,而是人类社会全面的持久的发展。它包括生态、经济和社会持续性。它要求在生产和消费中,使资源可得到补充和不超过环境吸收污染能力以确保人类长期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企业作为资源的消费者和产品废弃物的生产者,是工业和技术的采用者和实体,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企业可持续发展这一环节时。绿色营销就成为企业经营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3.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与人们的相互依存性要求企业绿色营销

地球在资源提供、资源再生方面是唯一的。地球的整体性提醒人类,必须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相互依存性,才能在世界范围内向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人类依存地球资源,人类之间也要依存和关联的发展。因此,从企业角度看,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某个产业资源枯竭或环境危机,整个经济都会受到影响。另外涉及全球经济环境的大问题,如环境变暖、能源危机、流行疾病的发生等均是跨国界的,这就说明企业间除了竞争之外,还要互相合作与联系。源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与人们的相互依存性要求企业必须重建竞争观念:绿色营销,

三、绿色营销的现状及问题

1.绿色营销的现状

中国的绿色工程从1984年最早的仅限于绿色食品开发,到今天的绿色BUS和绿色TAXI概念的出现,已经走过了25个年头,绿色观念已经或正在贯穿于人们的吃、穿、住、行等各个物质方面及精神与文化领域,绿色消费正在逐渐成为大众的消费时尚。随之而来相应的绿色技术、培训、生产、营销的实施在我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绿色浪潮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在我国的贸易出口中,发达国家利用已经实施ISO14000环境治理标准,使我国一些出口产品遭受不合格威胁。如我国很多产品将因保护臭氧层的有关国际公约而被禁止生产和销售、将因主要贸易对象国实施环境标志而面临市场准入、将因农药残留超标粮油食品出口受阻、将因染料问题纺织品面临退出欧盟市场的危险。因此,实施绿色营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

2.绿色营销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绿色营销在我国越来越受关注,也取得一定成绩,但从全球范围来看还是起步比较晚。并且还局限在少数实力雄厚具有远见的企业,而绝大多数企业仍停留在传统营销阶段。究其原因,绿色营销实施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1)现阶段消费水平达不到绿色营销

首先,我国大多数国民目前还处于温饱型消费阶段,尚未形成全社会性的绿色消费需求。其次,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有些经济活动只处在世界加工厂位置,影响环境形势非常严峻。第三,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还不太高,绝大多数消费者还不知道绿色产品、绿色消费和绿色营销的概念和意义。

(2)企业经营思想落后及绿色环保投资少

第一,经营思想方面。我国较多企业的经营思想还是在传统营销理念下追求近期的和微观的效益,只有少部分有实力企业正在开始向绿色营销观念阶段的转变,或者接受绿色营销的理念。但由于实施绿色营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肯定要增加一定的成本费用,同时还可能承担一定的风险,这样,企业不愿意主动放弃追求当前利益最大化的传统营销而转向绿色营销之路。

第二,绿色环保投资方面。现有绝大多数中小国有企业是处在盈利不佳,亏损状态;分布较广的民营企业则实力不强,缺乏资金;企业领导者即使转变观念、有绿色环保决心,由于资金成本问题,也不会或不能将其付诸实施。

(3)企业生产治理水平低下

企业生产出绿色产品才会产生绿色营销后满足绿色消费。绿色产品的生产必须有绿色生产技术、绿色生产方式作为前提来实现。上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就提出了清洁生产观念,既追求物耗和能耗的最小化。但我国企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技术缺乏创新,其社会产品一直表现为投入高、产出低,能耗高、产品绿色环保含量低的特点。

(4)企业营销策略缺乏绿色精神

在产品营销过程中,广告宣传缺少绿色环保意识,产品包装考虑绿色环保因素少,更重要的是未很好承担起引导绿色消费的传播、宣传的社会责任。在营销手段上少有分销、促销的绿色创意。

四、实施绿色营销战略

在绿色经济迫使企业将绿色营销工作放在企业竞争中心地位时,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应做好以下工作。

1.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关键是领导者要转变观念。领导者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进行生产、作出营销决策时,都必须贯穿绿色意识,并且是全局、长远的绿色发展意识。其次要教育培训员工有绿色营销观念,树立企业的整体绿色形象。第三是将绿色意识推销到消费大众中,宣传鼓励消费者向绿色产品集结,取得来自于市场的支持。

2.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建立废旧物处理机构

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企业成本,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同样使用价值前提下,从产销环节摒弃奢华,提倡单一、简单、轻便,让人们充分自然的享受绿色环保的物质生活及带来的精神愉悦。

建立废品回收和处理机构,对产销过程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废料,进行废物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最大限度降低产品在消费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人体损害。

3.开展绿色营销活动

在绿色需求、研发、生产、产品、价格、市场开发到消费为主线的消费链中,从绿色交通工具的选择,绿色仓库的建立,到绿色装卸、运输、贮存、管理办法的制定与实施,都要认真做好绿色营销渠道的一系列基础工作,尽可能建立直销、短途销售、宽域销售,减少渠道资源消耗。

同时要搞好绿色促销活动,从广告绿色宣传到销售现场实地推销,通过向消费者宣传产品绿色信息及功能,引导消费者直面感受市场营销的绿色氛围,激发其购买欲望。

此外政府要为企业创建良好的绿色经营环境,在政策方面建立建全绿色法律法规,如为绿色企业开辟贷款、税收、市场准入、场地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环境,推动和鼓励企业坚定绿色化步伐。

参考文献:

[1]孙洪庆.我国绿色营销的困境与对策[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2,(1).

[2]周本存.探索绿色价格与绿色营销实践[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2,(4).

[3]李广培.我国绿色营销现状与对策[J].商业研究,2002,(10).

[4]刘秋波.对我国发展绿色营销的几点思考[J].陕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

第6篇:绿色金融可持续性发展政策范文

笔者通过近期参加的一些责任投资交流活动,对金融领域如何发挥社会资源配置的核心作用,以责任投资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此做一些简单的分享,以飨读者。

全球社会责任投资规模巨大,收益持续上升。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上世纪80年代末,西方开始从投资角度考量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责任投资”就是一种可持续的投资策略,它主张投资者在做投资选择时不仅关注投资对象的财务业绩表现,同时还关注其社会责任绩效水平。由于金融行业在经济运行中的特殊作用,可以通过影响经济运行方式进而促进社会均衡发展。在11月14日于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责任投资论坛年会上,英国绿色投资银行董事、亚洲可持续发展投资协会(ASrIA)董事会成员及创会主席、联合创立了英国首只绿色证券投资基金的Tessa Tennant女士指出,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下,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推动责任投资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资本市场需要看到一种新的投资机会,可持续投资要求企业社会责任向更加审慎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过渡,将资本向清洁科技、资源效率、运输和物流、水资源和废弃物管理等领域转移。

近年来,全球责任投资的规模逐年扩大,碳金融市场等的发展非常迅猛,环境基金系列新型产品大量涌现。2012年美国责任投资已达3.74万亿美元。截至2013年底,采用赤道原则的机构已达78家,分布于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项目融资总额占全球项目融资总额的比例超过86%。2014年,这一趋势得到进一步加强。全球1250 多家金融机构签署了联合国责任投资倡议,这些公司的资产总额达14万亿美元。根据国际碳排放信息披露项目(CDP)的分析,过去四年间,气候绩效领导力指数(Climate Performance Leadership Index,CPLI)相比彭博社世界指数(Bloomberg World Index)提高了9.6%。同时,2014年气候绩效领导力指数企业披露的碳减排量总计达到3300万吨。这表明责任投资正在促进企业实现财务业绩和环境业绩的“双赢”。

中国责任投资虽尚处起步阶段,但理念意识明显提升,责任关键议题日益突显。中国在经历了粗放式经济发展阶段之后,环境问题面临严峻挑战,空气污染更成为公众最为关心的社会话题。金融机构在通过发挥资金配置主体作用改善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力正在得到重视。我国社会责任投资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正在得到积极推进。银行、保险和基金等金融机构的责任投资理念认识正在逐步提升。兴业银行于2008年开始实施赤道原则,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是中国责任投资领域的先锋。近年来国家银监会在推进银行实施责任投资方面也做了积极努力。2012年银监会制定了绿色信贷指引,此后还制定了12个领域的绿色信贷指标。据第二届中国责任投资论坛年会上的《2014中国基金业责任投资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基金公司对责任投资理念的认识有了明显提升。在寻求管理资产增值、保护持有人利益的同时,基金公司的责任投资行为也越来越重要地影响着上市公司,推动着上市公司在整个生产链条上做得更加有益于社会,推动其履行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

截至2014年10月,国内社会责任相关主题类股票型投资基金共18支,市场规模为226.44亿元人民币。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的社会责任投资仍属起步阶段。据《2014中国基金业责任投资调查报告》统计分析,“社会责任投资”理念已经一定程度上得到市场的认可。受访的基金经理中有89%关注社会责任问题。

但同时,多数基金经理对新兴产业能否形成良好的商业模式和稳定的现金流,是否能实现规模发展仍持理性审慎态度。

《报告》分析显示,社会责任投资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规范化、标准化信息披露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透明度的提高,则需要包括政府监管部门、交易所、行业协会、民间团体以及基金公司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共同努力。

第7篇:绿色金融可持续性发展政策范文

论文摘要:近十几年来,全球贸易量取得了惊人的跨越式增长,而自由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也日趋尖锐。一方面,许多发达国家利用不对等的贸易和投资手段从发展中国家攫取大量战略性资源,却造成这些国家境内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另一方面,一味地追求贸易扩张、资金积累和工业化又实际加剧了全球环境的恶化。环境效应对贸易的“挤压”性制约日益上升为国际贸易发展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引入环境变量,促进贸易策略的可持续性便成为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科学发展的必然之路。

一、贸易的环境效应

传统贸易理论与实践往往集中关注贸易量差、国家福利等方面,常常忽视环境这一重要变量,如以比较利益为基础的李嘉图理论及赫克歇尔-俄林(H-O)的要素禀赋理论均未考虑到贸易可能引发的环境外部性问题。依照这些理论,自由的国际贸易会实现帕累托意义上的经济效率,满足社会需求并增进国民福利。然而,这一观点只是在静态条件和未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才具有一定合理性,若加入贸易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负效应情况要复杂的多。研究和实践表明,一定条件下一国发展某些比较优势的贸易活动可能会给它国带来环境损害,如跨过河流上游国家砍伐森林以推动林业相关产品出口将造成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从而会严重损害下游国家出口型农业所依赖的环境,导致以邻为壑,破坏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认为,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同产品和服务的交换有关的产品效应;同市场和经济活动扩张有关的规模效应;同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分布及强度有关的结构效应;同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有关的法规效应。所以这些效应均会对地区生态环境产生长短期的持续作用,进而反转影响贸易利益及国民福利。

以出口为例,由于工业污染密度下降的可能性有限,而出口增长弹性却较大,负的规模效果常常要大于正的结构和技术效果,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一国过度出口往往对环境不利,如资源性产品的跨国贸易常常以资源不合理或过度开发为背景,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矿产资源产品的盲目出口更极易破坏平衡的生态环境,而当代盛行的转基因产品贸易已日益被证实背后隐藏着不少环境风险。此外,从各国政府贸易政策来看,当今国际贸易中凸显的绿色壁垒、环境关税,一方面反映了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新形式,但另一方面亦侧面反映出不恰当的贸易活动将危害到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安全,危害到全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环境困境

(一)、贸易出口中的环境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增长极为迅速,出口依存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出口创汇的单向需求促使我国出口实施了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数量型模式,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触目惊心。

1、生物资源破坏

就外贸出口而言,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一些生物资源因盲目、无节制的捕杀和开采,数量大为减少,相关衍生品质量下降,出口货源已经或濒临耗竭,如盲目出口野生动植物,破坏了地区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还导致产区土地沙化、荒漠化;而名贵中药材出口对资源的破坏更为严重,某些地区人参、杜仲、天麻、砂仁等因采挖过度已濒临绝迹。

2、矿产资源损耗

矿物资源的盲目出口导致盲目开采,不仅因此破坏了宝贵的矿产资源,也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一些矿物在选炼过程中释放出有毒物质或放射性物质,严重污染并威胁到环境和成品。一方面,资源密集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能耗较大,投入自然资源高于产出水平,使原本稀缺资源更加稀缺。另一方面,高污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常具有不经济性,而这一类的产品,如化工、农药、制革、印染等出口却占全部出口额较大比重,尤其是一些外向型乡镇企业盲目开发高污染产品的出口,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隐患。

(二)、贸易进口中的环境问题

1、资源消耗型产品进口

国家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的总量在波动中减少,而矿物燃料、油及其他有关原料的进口无论从绝对量还是从所占份额都在增加;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工业产品的进口正快速增长。自1993年起,中国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随着油气需求每年的扩充,中国对国际原油市场的依赖程度加大。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估计,到2010年我国石油进口将达到8000万至1亿吨,净进口率达41%。这种趋势既对国内贸易产生巨大影响,也将加剧我国环境问题。

2、易污染型产品进口

进口氟氯烃和使用氟氯烃的空调器、冰箱等产品,加重了我国环境压力,尤其是国家淘汰此类破坏臭氧物质的难度。此外,进口化肥、塑料薄膜等形成了新的二次污染。特别是氮肥易使地面水富营养化,造成赤潮,使近海生态平衡受到威胁,而最终失去农业价值的塑料薄膜则在自然界中难以分解,形成白色污染。

3、废弃物转移进口

近年来,发达国家和地区以直接贸易形式向中国大陆转移废弃物的事件相当严重,2006年从美国、日本和香港入境的占进口总量的21.3%、7.8%和11.3%。另据报道,仅英国在2003年就向中国出口有毒废弃物36.2吨,价值约1155万英磅。这些有毒废弃物种类繁多,主要是有色金属废渣、电池、旧衣物,甚至含放射性废物,其再生过程已对使用地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此外,有些外国企业将国外淘汰的、严重污染环境的、禁止使用的产品及技术和设备以旧顶新、以次充好,通过投资方式转移进口至中国,这类投资实质上是有毒废弃物越境转移的另一种隐蔽方式,同样严重破坏了我国生态环境。

三、我国贸易科学发展的环境策略

实现我国贸易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恰当地引入环境变量,将环境因素纳入政府贸易政策规划的视域范围。在当代全球贸易环境经历深刻变化,“绿色浪潮”汹涌之际,环境效应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紧迫。

(一)、确立环境出口导向、全面推行环境标准制度

出口的规模、速度及质量关系到一国国际收支和产业竞争力,在当前我国出口面临持续性“刚性”顺差但总体附加值不高,频频遭受“绿色壁垒”及倾销诉讼的现实条件下,企业必须彻底扭转传统环境规避的贸易观,确立环境出口导向,将出口产品导入更多的环境质量因子,使之成为产品核心竞争力之一。政府及相关质检部门应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将环保作为生产经营的重要价值取向,促使环境指标和其它质量指标一起构成优质产品的内涵,大力宣传彰显优质品牌中的环境优势,通过树立若干环境“标杆”型贸易产品带动相关产业部门的转型提升;此外,努力改善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将环保产品提升为国家出口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培植环境型规模经济,[2] 对出口型绿色产业的孵化发展尤其要给予特殊的政策扶持,努力形成企业与社会收集绿色信息、制定绿色计划、开发绿色产品、从事绿色营销、开辟绿色渠道、发展绿色消费的风尚。

鉴于当代国际贸易中突显的环境标准效应,我国必须全面加强与国际环境标准管理制度相衔接的标准认证。首先,要积极推行ISO 14000国际标准认证制度,完整对出口产品从设计、生产到回收过程中绿色方案的施行步骤;其次,积极实施环境标准制,使出口产品在环境认证基础上扩大对环境标准的适应能力;再次,大力拓展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在标识认证领域的合作,推进环境标识的多边认可,同时努力扩大标准制订层面的国际发言权,减少不合理的环境壁垒。

(二)、坚定可持续型进口观、规范贸易类投资准入

进口是一国对外贸易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极。受历史产业结构和传统贸易政策影响,我国贸易活动中一度存在“重出口轻进口”的倾向,对进口的战略性地位和发展层次的认识相对薄弱,进口中的环境观念更是鲜有涉及。2007年,针对贸易持续性顺差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国家商务部明确提出了“扩大进口、优化结构”的口号,同时将环境因素置于政策调整的视域范围,这对于全面理性地开展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可持续性进口要求立足国家环境安全的战略高度,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生物健康标准积极引进环境友好型的产品、技术与设备,尤其要积极引进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环境产品如污染防治技术及设施,使之成为促进我国环境良性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进口商品结构,坚决禁止有害废物的进口,对拆船业和废钢、废纸进口要实行专营;严格禁止有害于世界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动植物的进口;严格管制有害于生态环境的商品进口;加快禁止消耗臭氧层的受控物质及其制品的进口。

贸易类投资是我国吸引国外投资结构中重要组成部门,其主要用于以进出口为目标贸易产品的开发、生产、加工外销,受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在该领域吸纳的外资量近年来不断呈快速增长之势。着眼于国内现实,在今后的贸易类引资过程中,我国应将环境要素置于更为突出的位置,严把引资关口,鼓励引导外资投入到有利于环境效益提升的产业和产品生产中,如清洁能源、交通、农业、有机食品、生态林业、绿色包装等,大力加强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更加关注环境与外资的协调,更加着力提高外资使用的环境效益,、促使我国贸易类引资向内涵型、集约型、环境友好型方向转变。

(三)、建立环境税收制、培育环境贸易示范区

国际贸易活动中对环境的漠视并引发的诸多环境问题很大一部分源于环境的公共性特征、企业没有将环境成本置于其生产经营总成本框架中,缺乏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激励和动机,导致高消耗高污染、私人成本较低而社会成本较高的产品在高额利润刺激下盲目发展,现代税收制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失。经济学理论及西方实践表明,市场经济下税收具有有效的杠杆调节效应,环境税是纠正市场失灵,消除外部性,促进环境良性发展、引导企业从事环境标的生产和经营的有益税种。[3] 着眼于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我国应尽早启动环境税收制,从重点污染源和易于征管的课征对象入手,按照产业特点分门别类征收级差性税收,对不利于环境贸易产品的生产、经营尤其要加强环税调控功能,以促使环境成本内部化,鼓励企业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绿色贸易”。

据经济预测,2010年全球环境贸易将达6000-10000亿美元。面对这一趋势和现今我国环境贸易现状,若有重点地选择基础条件好的地区发展环境产业,建立环境贸易基地,则可以创造成果,积累经验,辐射国内外,从战略上推动环境贸易发展的大局。鉴于各类经济开发区日益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生产企业大量聚集的现实,政府应积极加快区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进程,推动环境贸易示范区建设。要建立开发区贸易条例法规,制定绿色-有机产品贸易管理法,全面推广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取消限制类污染密集型产业和项目的优惠政策,鼓励可持续型贸易企业落户并给予特殊优惠,如退税扶持、保证优先进出口经营权、为出口信贷和产品认证设立“绿色通道”等;要建立贸易与环境信息反馈中心和数据库,收集、跟踪国际及我国主要贸易对象国相关有影响的环境措施,整合职能部门、行业协会、专家学者对区内环保体系进行研究评议,逐步形成开发区资源与环境商品化、价格合理化、消耗资源与破坏环境有偿化的良性机制,推动企业对外贸易经营的可持续之路。

(四)、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增强环境贸易主动性

第8篇:绿色金融可持续性发展政策范文

[关键词]创业型经济;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战略转型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6-0047-03

一、创业型经济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

(一)创业型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创业型经济的概念最早由现代管理学之父美国彼得·德鲁克提出。中外学者普遍认为,创业型经济是一种通过创业活动,以创业型中小企业为依托,以知识创新、创意和创造力为核心要素,以知识外溢和扩大竞争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兴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管理型经济相比,创业型经济具有以下特点。(1)更加注重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创新是创业型经济的本质和灵魂,它与创业的互动融合构成了创业型经济的基础力量。企业家的创新、创意和创业活动是推动创业型经济发展最核心的要素。(2)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物本”经济,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为特征,具有极高的物质依赖性,经济增长建立在物质的大量投入和规模的持续扩大的基础之上。而创业型经济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作用,重点发展以技术产品、知识产品、创意产品和信息产品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解决传统经济发展中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产品低质化的瓶颈问题,促进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3)更加依赖中小企业作用的发挥。创业型经济需要通过创业活动来实现,而中小企业的灵活性,对创业、创新和就业的重要作用使其成为了创业型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小企业是创业型经济的微观基础和重要途径。(4)高风险性。中小企业是初始创业的主要方式,而资金短缺、管理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弱、配套政策不完善和市场竞争环境差等问题又恰恰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使其发展面临着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转向创业型经济

国外市场需求严重萎缩、国内市场需求巨大但消费不足,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可持续发展,自主创新更加突出,绿色贸易壁垒增多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抢占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具有创新性、自主性和可持续性的创业型经济就成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创新型经济来带动。中国经济发展要解决国外市场需求缩减和国内消费不足的问题,关键是要弱化或者纠正原有的过于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转向国内市场的培育、开发和扩大,实现向扩大内需的转变。实际上,扩大内需的实现必须创造更多新产品、培育新需求和促进尽可能多的人实现充分就业。创新型经济就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最佳方式。(2)发展创业型经济是抢占世界经济发展主动权和推动国家创新的重要依托。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冲击下,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把经济发展重心转向了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以巩固和扩大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中国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掌握更多主动权,也必须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上实现新突破。与此同时,中国已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在这种背景下,只有依托创业型经济进行全面创新,才能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强保障。(3)发展创业型经济有利于扩大就业。就业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对于当前就业渠道和企业吸纳就业人员能力有限的中国而言,自主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实践也证明,创业型企业在吸纳就业中具有巨大作用。据统计,仅5%的成长型创业型企业可以创造77%的新就业机会。

二、创业型经济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创业型经济要求中小企业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创业型经济的核心特征,又是其推动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力量。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和发达国家对科技创新核心技术的争夺,自主创新能力在经济竞争中显得愈发重要。近年来,作为创新型经济微观经济形态主要载体的中小企业,虽然在技术创新中取得较大进展,但相对于成熟的大型企业而言,其在技术创新特别是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掌握上明显处于劣势。中小企业一般处于传统产业或者产业链中的低端环节,新产品开发有限,主要依靠模仿大品牌产品或集中于成型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通过“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低端市场”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这主要是其技术水平落后导致的结果。在创业型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更多的新产品,形成新的需求领域,是创业型经济赋予中小企业新的历史使命。

(二)中小企业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创业型经济是对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以牺牲资源、环境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纠偏,它通过开发出更多的知识产品、技术产品、信息产品、创意产品,形成低碳化、高技术化生产销售模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和可持续增长。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管理模式,正确处理好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短期效益增长与企业长远发展的关系,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中小型企业应实现产业选择的新转向

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所处的一般加工制造、批发零售等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以及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往往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利润微薄、竞争力不强。而具有先导作用、高竞争力的知识型和高科技型企业则相对不足,金融保险业、咨询业等新型服务业发展缓慢。创业型经济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应实现新的产业转向,由传统行业转向知识性、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既是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

三、创业型经济发展背景下中小企业战略转型方向及路径选择

中小企业与创业型经济相互依存、互为促进。创业型经济发展需要中小企业的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顺应创业型经济的发展环境,而且缺乏中小企业的支撑中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也难以实现。实现转型升级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其必须选准转型基点、把握转型核心、优化好转型路径。

(一)转型基点: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需同时兼顾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创业型经济的本质所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利用绿色技术标准、绿色关税、强制性绿色标志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反倾销、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市场准人等方式限制、阻止国外产品进口的趋势必定更为严厉。在此背景下,企业必须履行更大的保护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才能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掌握更多的竞争主动权。中小企业所处在的传统行业和产业链低端,是最容易产生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环节。中小企业由于技术水平落后,过于追求效益的高速增长和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往往对资源使用效率和环境保护重视不足,这就出现了企业效益短期增长与资源环境破坏严重的局面。企业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管理资源不足等问题往往是由于企业过分追求增长的高速度、跨越性造成的,甚至还可能会带来倒闭的风险。0而现实中,中国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并不容乐观,其不仅体现在资源环境的保护上,还体现在产品质量低下、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权益上。当前社会出现的毒奶粉、毒胶囊、瘦肉精、地沟油等事件就是最有力的佐证。既损害了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权益,又给企业带来了罚款、停业整顿甚至倒闭的风险。因此,中小企业既要考虑企业的利益,更要履行社会责任,这是其转型的根本立足点。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增强消费者权益、商业道德和社会道德意识,正确处理好企业高位增长与长远发展、企业短期利益与社会整体效益的关系。改进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原材料和废弃物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促进企业由“高增长”的跨越式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二)转型核心:以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基石。技术水平低、核心竞争力产品缺乏是导致中小企业在竞争处于劣势的关键所在,其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实现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企业内部而言,首先是要树立创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创业型经济以企业家的创新和创意为基础决定了企业管理者必须解放思想,彻底改变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形成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思想意识,并将创新思想和意识传送给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贯穿到各项管理工作当中,不断培育和发展企业的创新文化。在政策制定上,要加大创新和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引进和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在创新方向上,既要改进和完善传统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又要加大对绿色、低碳、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的研发力度,力争在新技术领域掌握更多主动权,以适应未来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在创新方式上,坚持企业内部创新人才培养与外部引进、企业独立研发与产学研相结合,加强企业与技术优势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构建技术研发联盟,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实际生产力能力,开发出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形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从企业外部来看,要发挥政府的引导功能,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创新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在直接资助、财政担保和贷款贴息等方式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构建强有力的创新扶持激励机制,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成本,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咨询等服务,加大对中小企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力度,解决中小企业核心技术瓶颈难题。持续推进产学研联盟、合作基地建设,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合作水平。完善知识产品保护制度,在发挥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作用的同时,要加快建立知识产权联盟、咨询机构和无偿救援组织等,为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业务咨询、纠纷调节和维权创造良好环境。

(三)转型路径:低成本化转向高质量化、单独分散竞争转向联盟竞合、多元化转向专业化

(1)由低成本化转向高质量化。依托低成本优势和资源的高度消耗是众多中小企业获取市场空间和利润的主要方式,但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低成本策略并不是创业型经济所倡导的,其或许可以为企业创造短期的经济效益,但不能建立持久的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无法与成熟的大型企业竞争,实现长远发展。在任何社会经济形态下,依靠产品的质量优势、品牌优势和服务优势才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中小企业必须向“专、精、特、新”的产品的高质量化和服务水平的高水准化发展。加强技术研发,依托和强化自身优势,促进产业链由低端化向高端化转移,开发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实施品牌战略,塑造产品品牌,通过提高产品和企业品牌形象及知名度增强企业发展竞争力。创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突出服务特色,以高效、优质、特色服务优势构建企业新的竞争点。(2)由单独分散竞争转向联盟竞合。技术水平有限、资金不足和产品附加值不高决定了中小企业难以与同行业成熟企业进行抗衡。而社会经济发展也逐步由“对抗”走向“对话”,由“竞争”转为“合作”。未来时期,中小企业如果继续沿用“单打独斗”的方式将难以奏效,实现联盟竞合才是明智之举。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分析企业资源、优势、能力和发展定位,通过企业合作、战略联盟等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合作。一方面,接受大型企业收购、兼并、重组,实现优势互补,依托大企业的资源、资金、技术优势解决技术、品牌和营销渠道等瓶颈问题,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组建战略同盟。利用自身的技术、生产或者服务优势与其他企业参与合作,通过风险、成本分担,资源共享,降低企业成本和风险,提高产品和企业综合竞争力。(3)由多元化转向专业化。实践证明,受制于资金、技术、人力等因素,中小企业大规模扩展业务范围和市场空间并不足取,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要求企业必须专注于优势领域或价值链环节。因此,中小企业必须进一步根据市场细分和经济发展方向,结合自身优势,明确和调整市场定位,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机制创新等方式培育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以实现更长远的发展。对于不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或者环节,应予以外包、出售、切割或关停,集中技术、资金和人力发展核心业务。

注释:

第9篇:绿色金融可持续性发展政策范文

 

―、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内涵

 

关于生态补偿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由于不同学者对生态补偿进行研究与阐释的角度不同,使得他们对生态补偿的概念出现了不同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因而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关于生态补偿的权威定义。一般而言,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具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的性质,而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自然资源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行为,一部分人完全可能在不支付任何代价的情况下,享受到通过生态环境保护者的付出而带来的生态系统服务效益。为了防止这种不公平现象的出现,激励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就必然要建立一种机制来实现对生态环境保护者所支付的额外成本以及对所丧失的发展机会成本予以补偿。因此,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所谓生态补偿就是生态效益补偿,是指促进生态保护外部性内部化的政策、法律与制度安排。它要求生态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支付相应费用,生态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供应者获得相应报酬;通过制度设计解决好生态产品和服务消费中的“搭便车”现象,激励公共产品的足额提供;通过制度创新解决好生态投资者的合理回报,激励人们从事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并使生态资本保值、增值。

 

本文所提出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是从绿色农业正外部性的角度来研究生态补偿。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指的是给绿色农业生态产品以及生态服务提供补偿费用的一种制度安排。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向绿色农业经营者支付生态发展、生态保护以及生态修复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以此激励人们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减少消耗和污染。同时,采用绿色农业生产方式,还可以增强绿色农业生态服务功能、保护和改善绿色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绿色农业综合效益,形成有利于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最终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二、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财政金融支持问题透视

 

(一)绿色农业正外部性补偿的“市场失灵”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绿色农业模式的提出可以克服常规现代农业模式的负外部性,保证农产品的数量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与生态、资源的安全,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长期协调发展。在绿色农业生产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绿色农业发展的支撑条件;其次,绿色农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行业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限制或禁止化学合成物及其他有毒有害的物质投入到生产、加工工程中,实施“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保证,确定产品的质量安全;再次,绿色农产品在加工环节中,必须使用可更新资源以及可自然降解和回收利用材料,避免过度包装等,保证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无污染性。绿色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这种安全性和环保性,将给全社会带来巨大的收益,而且这种收益是长远和可持续性的,只是这种收益很难通过市场机制体现出来。[4](P11-12)换言之,绿色农业经营者无法将这些溢出的正外部性通过市场机制得到相应补偿,表现为显著的“市场失灵”,而目前我国尚未有针对绿色农业正外部性进行生态补偿的财政、金融支持的制度安排。与常规现代农业模式相比,绿色农业经营者要承受更高的成本,对微观经济主体灵活的财政金融支持等政策手段的激励机制的缺乏,阻碍了市场经济主体对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投资。

 

(二)绿色农业技术创新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

 

绿色农业技术是人们改造自然并使之适合生存与发展需要,且又不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居民的生产与生活产生明显危害的工具与手段。绿色农业技术和常规的农业技术相比,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绿色”上,体现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上。必须予以说明的是,高新农业技术与绿色农业技术的概念是存在一定差别的。高新农业技术是把农业经济发展的效率作为衡量指标。而绿色农业技术主要是着眼于把农业生态环境与农村居民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主要测定因素。因此可以说,绿色农业技术是一种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技术,保证了农业生态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促进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高新农业技术来说,有些则可能是非绿色的,比如某些转基因食品就对人体和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危害。但从总体上看,绿色农业技术与高新农业技术可以相互依存的,体现在绿色农业技术可以是高新农业技术,高新农业技术也可以成为绿色农业技术,两者融合的技术可以称之为绿色农业高新技术。[5KP3M7)而这种绿色农业高新技术的创新从研发、推广到实施与一般农业技术相比,其在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农产品品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但我们也应明确,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较长,决定了这种绿色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时间的长期性、人力物力的耗费性。当前我国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尚很欠缺,所需科研经费无法得到充足保障,从而使得绿色农业发展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

 

(三)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缺乏有效的投融资机制

 

绿色农业的生态补偿需要国有资本、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三者的共同支持,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满足我国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建设的资金需要。投融资渠道狭窄,过分依靠政府投资,引导力和有效性不足是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虽然引入了部分银行信贷和外商投资,初步改善了仅依赖财政投资的单一渠道,但在资本运作、投资主体、运行机制、决策方式、经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严重缺陷。据有关部门统计,各级政府或公共资金的投入已超过环保投资总额的70%。目前,我国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投融资机制仍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第一,在资金结构上,财政性转移支付资金依然是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主要资金来源,绿色农业生态改善所需的资金基本通过政府直接投入和间接融资(贷款)来解决,直接融资所占比例很低。第二,外资利用规模较小,形式单一。目前我国绿色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外资利用主要包括外国政府援助、捐赠,世行、亚行贷款等,外商直接投资比较少见。第三,民间资本参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筹资机制没有形成,当然社会资金的进入退出机制以及合理的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机制也就无从谈起;同时生态补偿的封闭式运作,缺乏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致使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筹资、经营、资本回收等各个环节都极易出现阻滞,产生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8](P77-78)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投融资机制的不健全,使得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投融资需求

 

三、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财政金融支持实现路径与措施

 

(一)拓展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资金筹措渠道

 

1.政府财政设立固定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资金来源。这些来源主要包括:(1)将资源税收入中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项用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根据我国资源税结构和规模,建议在资源税中央共享部分中设立绿色农业生态补偿专项资金;而资源税地方收入部分则按一定比例用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2)绿色农业资源有偿使用收益。绿色农业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形成的非税收入,在这些收入中按一定比例专项用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3)针对负生态效应外溢所形成的生态惩罚性收入。包括排污费等,建议将这类生态惩罚性收入的一定比例专项用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4)土地出让金。建议在土地出让金改革中,截取一定比例作为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固定收入,一旦实现了中央和地方共享,则中央和地方分别按一定比例作为二级财政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固定收入。(5)明确环境产权界定,开征环境优化税。将这一税收收入的一定比例,专项用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上述财政性资金提取的部分,设立一个纯政府性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基金,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全额用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相关支出。

 

2.政府引导促成多渠道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手段,利用国债这一有利的融资手段,解决可能存在的环境资金缺口问题;同时考虑发行彩票或者中长期特种环保债券,筹集绿色农业环保资金;提供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环保绿色农业企业上市,争取在股票市场中出现绿色环保板块;鼓励私人投资绿色农业产业;对私人从事绿色农业产业的投资,金融部门应给予优先提供低息贷款、延长贷款偿还期的信贷政策、加速固定资产折旧、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投入绿色产业,应积极吸引国外资金直接投资于绿色农业,提高金融开放度、资信度和透明度及加强投资制度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引进国外资金。

 

(二)完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1.在财政纵向转移支付方面。应继续加大对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投入力度,安排绿色农业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用于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生态发展等基础研究以及相关绿色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研究等方面。建立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财政资金的绩效考核机制,杜绝“重拨款、轻管理”的现象,做到追踪问效,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2.在财政横向转移支付方面。一是确定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标准。交易双方要达成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共识,这是建立起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前提。首先,国家核定的生态效应指标体系,这是生态效应生产地取得横向转移支付的依据;其次,生态效应受益地政府提出、上级政府核定的生态效应指标体系,这是生态效应生产地政府取得横向转移支付的依据。二是横向转移支付的支付方式与载体。绿色农业生态共建共享基金,是由地方政府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组成的、不向法人或自然人征收的、专项用于生态补偿的财政性专项资金,是准公共的生态补偿机制所必备的工具。通过建立绿色农业生态共建共享基金这一平台,完成双方的横向转移支付。在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初期,需要横向补偿纵向化,即在确定横向补偿标准后,将生态受益区向生态保护区的转移支付统一上缴给省政府,由省财政通过纵向转移支付将横向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资金拨付给绿色农业生态保护区政府。

 

(三)构建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财政金融支持机制

 

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财政金融支持机制包括:

 

1.绿色农业生态保护补偿金融支持机制。补偿目的是激励农户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而导入绿色农业生产方式,补偿内容包括农户因环保转产而闲置停用的原有农机具设施设备费用、因导入绿色农业生产而需添置的工具及农资费用、农户转产期间直接损失的农业收益等。补偿标准按生态保护的成本计算,包括农户为保护生态环境的直接投入成本、间接损失成本和机会成本。

 

2.绿色农业生态修复补偿金融支持机制。补偿目的是激励绿色农业生产者积极治理环境污染、持续修复生态环境,补偿内容重点为化肥农药减施补偿、蓄禽类便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补偿、水源地及湿地修复补偿等,补偿标准按生态破坏的修复成本计算,主要是水生态修复成本、土壤改良及耕地复垦成本、农业污染废弃物处置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