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景观设计特点范文

景观设计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景观设计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景观设计特点

第1篇:景观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新中式”景观;中式景观

Abstract: the "new Chinese" landscape design is the combination of technology and techniques of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modern landscape. In this paper, through gardening practices in use, the choice of colors, the traditional symbol, the application of plant space construction, four aspect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andscape contrast with the "new Chinese" landscape design,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Chinese" landscape desig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Vanke fifth garden of the "new Chinese" landscape design representative to show "design feature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new Chinese".

Keywords: "new Chinese" Chinese landscape 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新中式”景观概念

“新中式”景观设计是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追求更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新中式”景观设计是现代生活与中国传统文化邂逅、碰撞的结晶。人们在崇尚异国文化后,心灵得以回归,转而皈依自己的传统文化,这就使得“新中式”景观设计得以诞生,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被广大民众所追捧。

传统的中式景观讲究“造园”,既是以中国传统的园林营造理念与技术为依托,将所处环境的地理、地势等自然因素融入造园实践当中,打造类似于江南私家园林或者岭南园林的传统模式的景观。而新中式景观则是以传统文化元素以及中国传统园林空间模式、空间语汇与现代景观造型语言和手法结合,力图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植入到当下较为现代的审美体验当中,塑造出一种全新的对于中式景观的理解与感受。

这种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审美体验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的形式,在当下这个时代最为流行。一些较为现代的中式居住区中都需要有相应的新中式景观设计元素来搭配其建筑造型甚至于室内装饰造型,在人们对于小区的环境认知上保持统一,并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得居住区环境变得沉稳、优雅、又富有情调。

一般来说,新中式景观的设计手法是将中国传统色彩搭配、符号纹样以及植物空间的营造与现代设计手段与新材料新工艺结合在一起,打造兼具时尚且附有底蕴的新中式景观园林意境。

2、“新中式”景观设计的特色

2.1传统的造园手法应用

传统的中式景观造园手法讲究将居住环境与自然融合在一起,强调“天人合一”的最佳状态。在有限的居住空间中,布置出无限的景观与美好的遐想。在造园上还经常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采用抑视、遮挡、虚实、重叠、对比、协调以及增加园林层次的手法达到空间延伸的目的,居住环境以模拟的自然为主,其次才是建筑风格与花草。

在空间格局上以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为依托,利用现代风格的设计语汇,运用传统造园手法,如借景、对景、框景、障景、漏景、添景等,起到移步换景、增加园林景观的趣味性与观赏性。例如,奥运村的四个大门采用障景的造园手法,分别用了彩陶文化、青铜文化、漆文化、玉文化的叠水影壁将美景置于其后,达到欲扬先抑的景观效果。将中国内敛的文化景观设计之中表达的淋漓尽致。

2.2“新中式”景观设计的色彩选择

传统中式景观设计由于各种原因使得颜色受到了使用限制,如黄色为皇家园林中方可使用的色彩;常见的古典中式景观设计色彩选择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粉墙黛瓦,达到幽远空灵的视觉效果。

“新中式”景观设计主要选用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几种色彩,即所谓的“国色”,以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玉脂白、国槐绿为主,结合木原色黑色等,来营造崇高、喜庆、祥和、宁静、内敛的“新中式”景观空间。中国红、琉璃黄一般用于大门、廊架、景观亭、景墙等景观构件上,突显崇高、喜庆、祥和的氛围;长城灰主要用于地面铺装、景墙贴面、景观建筑、座椅等小品上,来突显景观宁静、典雅的氛围;玉脂白主要用于景墙饰面、雕塑、地面散置石等,营造纯洁、高雅、吉祥如意的景观氛围;国槐绿主要用于植物色彩的选择,以绿色为主,点缀一些开花植物,为营造宁静、优雅的氛围做好铺垫;黑色常用于铺装、小品、廊架、亭等,营造沉稳、内敛的空间氛围;木原色是体现自然的色彩,以灰色、白色等搭配通常用铺装、临水栏杆、小品构架等,体现“新中式”景观设计沿袭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造园特点

2.3中国传统符号的应用

中国传统符号种类很多,有中国传统的吉祥物: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凤、麒麟、貔貅、双鱼、蝙蝠、玉兔等;有五行的金、木、水、火、土;有十二干支纪法;有甲骨文、象形文字;有象征民族特色的图案:中国结、窗花、剪纸、生肖、祥云、日、月、山、火、云、水、太极、金乌等;有福、禄、寿、喜等吉祥文字;还有中国传统的宝相植物:牡丹、荷花、石榴、月季、松、竹、梅、菊等。此外,中国传统的造园思想、古建筑的空间格局、以及人居环境的传统模式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带有中国印迹的空间符号,往往这样的空间模式符合会比单纯的视觉符号给人们带来更加深刻的意蕴。比如中国传统合院式的住宅模式、湘西的吊脚楼、陕北的地坑窑、靠山窑等等,这些都可以因地制宜,与设计思想相结合,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新中式景观空间。

在“新中式”景观设计手法中,从视觉角度采用上述所说的视觉符号与纹样、运用镂空、完型、特殊肌理以及特殊工艺的过程来打造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现代景观装饰元素。这些元素可被广泛运用与新中式景观环境当中的各种要素:门、窗、梁、柱、天花等建筑构件;亦可作为环境识别系统,用来指示空间;也可以作为景观小品与灯具造型,增添其功能用途。

2.4植物空间的营造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种植以自然形、多层次多品种植物混植为主。而欧式景观植物种植多采用修建整齐色彩鲜艳的植物作为主基调。

“新中式”景观植物设计区别于两者,它更为简洁明朗,以自然型和修建整齐的植物相配合种植,营造现代、简洁的植物空间的同时又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息。植物层次较少,多为二至三层,一般为乔木层+地被层+草坪或者大灌木+草坪等形式,品种选择也较少。

植物选择质感修长、叶片飘逸、花小色淡的种类为主,如:竹、水石榕、垂柳、桂花、芭蕉、迎春、菖蒲、水葱、鸢尾、马蔺等植物,营造简洁、明镜富有中国文化意境的植物空间。

3、以“万科第五园”为例进行分析

万科第五园位于深圳背部坂雪岗片区和南部片区,此项目也是坂雪岗片区内最大的居住片区。本项目是以新中式作为其空间风格,引入岭南四大名园、北京四合院等众多经典的中式空间原型,打造现代生活下的具有传统文化意蕴的中国民居,并以“村落”、“巷子”、“合院”三种不同尺度的中国传统空间结构营造居住区、使的具有现代气息的居住区环境充满了人情味。

万科第五园原创现代中式原理景园,以“起、承、转、合”的布局手法为蓝本,在造园手法上,运用现代简洁的景墙窗框,将广阔的水景及对面的建筑有选择地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并将动态的琴声飘扬的小舟纳入其中,使人坐在院中,透过景窗欣赏美景,聆听乐曲,如临仙境。框景手法的应用加大了景深效果,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在色彩运用上,以黑白灰为主色调,辅以绿色、原木色等。小庭院内用抽象的窗花图案镶挂于实墙上与漏窗形成虚实强烈对比。

万科第五园的植物配置以竹为基调,配以连翘、鸡蛋花、水石榕、菖蒲、葱兰、蜘蛛兰等,营造宁静、飘逸的空间。从售楼处近景的竹子与中景的鸡蛋花以及远景用规则种植限定的水生植物,构成了远、中、近三个层次的景观空间。在水系与建筑连接处,用菖蒲、水葱等水生植物软化建筑与水面生硬的交接关系,丰富了水系的倒影,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

4、总结

中国园林,从其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它是一种与时俱进、兼容并蓄的开放和动态园林形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设计师们对它进行重新解读,传承古典园林造园精髓,同时结合现代设计语言和功能要求,形成了当代中国园林设计形式——新中式景观。这种新的景观形式,力求回归本土设计,虽然还不成熟,但却是中国景观设计行业对我国景观地域精神缺失的思考与实践。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对现代文化的创造,间接推动新时期中国园林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跃中.“当代中式”景观的探索:上海世博中国园“亩中山水”设计[J]. 中国园林. 2010(05)

第2篇:景观设计特点范文

园林鸟瞰画主要是采用鸟瞰的角度描绘出来的园林总体或较大面积的园林立体效果图。它能表现或显示大面积的地面起伏,建筑物、植物和各种景象的内部或外部的形体,与目睹到的实况间的关系。

绘制园林鸟瞰画的目的

园林鸟瞰画共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做园林设计用的鸟瞰画,另一种是成为绘画艺术的园林鸟瞰画。这两种园林鸟瞰画的绘制出于两个目的: 一是,用来显示园林工程的艺术和立体空间效果,叫园林鸟瞰示意图或效果图。主要是作为工程设计、工程审阅用。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把这种鸟瞰画与工程设计图装钉在一起,供园林、市政主管或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这种画的特点,是要求有艺术性,但突出强调真实性和科学性。二是表现作画人对园林美的独特感受,供观众作艺术欣赏用,叫园林鸟瞰画。这种园林鸟瞰画,独立于和有别于工程示意图或效果图。其特点是,表现作者主观感受的一面。特别强调独立的艺术性和审美性,不十分要求真实性。

鸟瞰画形成的特点

1. 视线受阻面减少

在平视中,视线只能看到正面的一个物体,后面物体都看不到。视点抬高以后(高视点),视线受到的阻隔减少,可以从前面物体的上方,投射到后面物体上,不仅能看到前面的物体,还能看到后面的物体。

2. 视线面积增大

高视点,调整了物体的正侧和上面的透视变形关系,加大了物体下端表现与视平面的面积。如果视点为原高度的二倍,视圈面积就差不多是原面积的四倍,呈平方比。因此,在画面上垂直于地面的物体上大下小。

3. 物体变形减小

采用焦点透视,画面中的所有景物透视点都向一点集中,使前后左右的景物形体透视变形加大。而抬高视点后,同时再把视点不断向左右移动,变换视点位置,使景物呈现多焦点透视形式,同一画面中的前后左右景物、形体的透视变形就会减少。

4. 景物表现完整满意

鸟瞰画,在绘制中除了高视点和游动视点外(左右移动),为了求其图画效果,有时在构图中,还综合采用轴侧透视法、三远透视法、转动视点法(转椅法)、伸缩视点法(伸缩法),使画面不受视点、视域限制,冲破焦点透视仅限于一个视域内作画的法则,也了近大远小的客观规律。

鸟瞰画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价值体现

1. 鸟瞰画对园林工程设计的意义

鸟瞰图,对园林工程设计的表现和园林风景的描绘有着特殊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1)一般园林都分景区和景点。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视觉阻隔。鸟瞰视点高,视线受到的阻隔减少,视域内容和面积增大。用一般立体图,难于同时表现那种大面积的效果。而用鸟瞰画来表现就比较容易些。

(2)在鸟瞰画中,平行于地面的平置图形透视变形较小。因此,不少难以在平视图、立面图中表现的平面设计思想,用平面图又无法表现的某些立体效果,用鸟瞰图就可能得到较好的表现。比如,形状复杂的大型花坛、水池、假山群以及形状复杂的平面布局等等。

(3)鸟瞰画的画面与地面可以不垂直,能造成特殊的视觉效果,表达特殊的视觉感受。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表现皇家园林屋顶的金碧辉煌同松柏的葱郁苍翠之间的强烈对比,表现黄鹤楼与武汉长江大桥的风格差异,表现天坛祈年殿蓝色的圆顶在全国象征涵义中的主调作用等等,采用鸟瞰画方式,都是比较好的。

(4)有些鸟瞰画里的景物,上大下小,加上在俯视中的人、建筑物、树木等较低的形象的高度透视缩减十分显著,这就使高塔、楼阁等在全图中统率作用更为突出。比如,有一幅法国浮勒·维贡府府邸花园的照片就是从直升飞机上拍摄的,把庞大的建筑与分布在中轴线附近的花坛、水池、喷泉、雕塑等矮小的形象放在一定的角度下,对比十分强烈,突出了建筑物在花园中的统率地位,这种效果是用其它拍摄角度难以达到的。

(5)鸟瞰画由于采用了高视点、游动点、轴侧投影、转动视点法、伸缩视点法等散点透视方法,在园林描绘中,不受视点、视域的约束,也不受近大远小规律的限制,可随着设计或绘制人的意思灵活地将各种景物归纳统一在一个画面里,这为真实地表现园林提供了方便条件。

2. 鸟瞰画在园林专业中的作用

全面、忠实、直观、形象生动,是园林设计鸟瞰画的四个具体要求。达到了这些要求的鸟瞰画,就能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1)直观地揭示示意图的作用

一项园林设计的示意图和效果图,单从文字和蓝图上,是较难把握的。风景效果图的好坏,是设计者最关心的问题,也是一切与园林风景建设相关的人共同关心的问题。他们希望了解设计意图和切实保证风景效果。

(2)查证作用

理解了上述四个具体要求,就有可能促使设计者重新认识自己的设计,分析设计的得失,检查设计意图与可能产生的效果之问的联系,帮助印证某些崭新的设计思想,查对在蓝图中很难察觉的疏漏或失误。为进一步修改设计指明方向,以避免无法挽回的后果。一些新的设计思想,当它们还只是隐含在蓝图中的时候,很可能难于被人们理解和接受。但当它们画成示意图或效果图时,就可能得到较好的反应。

(3)宣传作用

园林风景中的空间变化十分复杂,说“步移景异”,是毫不夸张的。山石、竹木、建筑、水体、路径、地形等造景因素的组合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没有经过严格训练,要凭借蓝图对园林风景的实际形象作全面的想象,几乎毫无可能。有了鸟瞰立体示意图(特别是效果图),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一般人都能看懂。因此,它是一种常用的宣传手段,可以用直观的景观形象把蓝图中的设计规定向观众传扬,使他们理解并支持设计意图。

(4)供审批参考作用

示意图或效果图,是主管部门审查蓝图的重要参考材料。通过鸟瞰立体示意图、效果图,审查人能较快较准确地理解设计意图。对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可行性和投资效益之比等等,也比较容易地作出判断,设计方案通过审批就会顺利些。反之,就很可能要多费些周折。

第3篇:景观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施工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round highway landscap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is one theme, first introduced the highway landscaping design basic idea and main point, the highway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s of content, secondly,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highway landscape design,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last of each part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e share with readers.

Keywords: highways; and Landscape; Desig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越来越受到设计者和建设者的高度重视。高速公路进行绿化不仅可以减小因道路施工给沿线自然地形、地貌造成的各种破坏,保护和改善当地环境,而且还使其成为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使司乘人员感到安全、舒适,仿佛置身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中,从而提高了高速公路的使用效果,更好地发挥高速公路的各项功能。为了保证景观绿化的质量,作为相关工程人员加强对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及施工的掌控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基本思路及要点

1.1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基本思路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工程在规划设计时, 公路本身与附近建筑物、生活环境的协调性及自然生态环境的维系均衡, 是现代公路工程设计必须兼予考虑的重要课题。高速公路车速快、行车道多, 设置中央分隔带, 采用立体交叉, 控制出入和具有较为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 同时沿线服务设施多, 特殊工程如桥梁、 隧道也多, 所以高速公路景观绿化合理设计选择, 使公路与通过地区的自然、 景观相协调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就是从使用者的视角、心理出发研究公路的功能、美观及经济的一致性, 同时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通视: 要求路线各组成部分的空间位置配合协调, 使司机感到线型流畅、 清晰、 行驶舒适安全。

2.导向: 建立一个区域性的视觉系统, 使司机在视觉所及的范围内能预见到公路方向和路况的变化, 并且采取完全的行驶措施。

3.协调: 使公路线型及沿线设施与沿途空间景观环境相协调。

4.绿化: 应充分利用绿化来补充和改善沿线景观。

1.2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若干要点

1.公路线形及其构造物设计应能诱导视线并满足视觉景观要求。

2.公路环境设计应充分利用公路通过地带附近的景观空间。

3.公路带状景观环境应与沿途空间景观环境相协调。

4.公路景观设计应注意对视觉污染的防治。

5. 公路绿化设计一是改善环境, 即通过绿化栽植以改善视觉环境, 增进行车安全,二是保护环境, 即通过绿化栽植以减噪、防尘、稳定路基为主要目的, 三是公路绿化应与景观相协调。

二、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原则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要充分体现其功能和特点。在满通功能的前提下, 不但要具有不断满足变化中的动态视觉要求的特点,而且要满足公路这一带状构造物所经过的区域因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土壤条件以及社会环境、人文特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特点。因此景观绿化设计, 应认真分析项目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 制定景观设计的原则,并注重工程本身的景观效果。

2.1 体现区域人文特色原则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 山河秀美。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应充分反映公路沿线的自然景观, 风土人情, 历史文化等, 同时对不同的区域环境分段做出相应的、具有各自独特风格的设计。

2.2 满通功能的原则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对于公路使用者来说应首先满足安全性、高速性和服务性, 其次是满足舒适性、观赏性和愉悦性。即满足公路使用者良好的视觉效果与观赏要求的同时,更要满足人们出行最基本的交通功能需求。实现交通行业 “用户第一, 行者为本”的核心价值。

2.3 树立预防为主的原则

公路建设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 公路线形应维护自然界 势 的延续,尽量降低公路建设对原始地形、地貌的自然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坚持最大限度地保护, 最小程度地破坏,最强有力地恢复, 实现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 公路自身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

2.4 服从动态性的原则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工作应贯穿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整个过程,动态跟踪, 不断完善。同时景观绿化设计应与周围自然风光有机融合,努力营造公路“动”感行使氛围, 使景观形成优美、顺畅、连续的三维空间动画,让公路使用者达到“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三、目前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设计存在形式主义

一些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人员在设计中缺乏整体意识和宏观感, 经常套用已建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设计, 而忽视了结合实际地形地貌以及沿途风土人情。他们往往过分注重高速公路的主体设计, 对景观绿化设计相对不够重视。

3.2 绿化植被材料品种单一, 甚至选择不当

在我国有些省市高速公路两旁沿线上百公里同是一种树木,形式单一,片面强调视觉效果和设计方便,忽视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容易造成过往旅客和驾驶人员视觉疲劳和不良情绪。这种单一的品种, 必定会带来植被不当的后果。适当的路段应选择适当的植被材料。例如,对于风沙较多的路段,宜选择高大的树种以遮挡风沙;而对于冰雪地区宜选择针叶类树种以抵挡严寒; 而对于穿越风景区的路段宜选择矮小灌木以避免阻挡旅客观赏风景的视线等等。

3.3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没有与路基路面及其它附属工程设计同步进行

有些高速公路建设工期甚至忽略了景观绿化设计, 误以为高速公路通车即算完工,或流于形式, 只是做一些简单绿化处理。

3.4 忽视高速公路景观绿化施工

有些高速公路路段土石,杂物狼籍, 在施工过程中两侧留下了大面积废弃土石方,甚至周边植被反而被大量破坏。

总之,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应当从设计、施工、管理和维护各个方面着手,加强设计人员责任心和设计水平,控制景观绿化施工质量,加大景观绿化后期管理和维护的投入,重视初期投入, 注意年年投入。

四、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及施工方法

4.1 线形设计

高速公路建设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路线形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致上, 因此在公路设计中合理掌握标准, 灵活运用指标,注重平纵线形配合, 提高线形流畅性及与自然地貌的协调性, 保障交通安全和为公路使用者提供舒适的动态景观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平原微丘区, 地势较为平坦,路基的填挖不大, 平纵面线形指标较高, 因此容易形成视觉上的单调与疲劳, 这时应当通过道路两侧的景观绿化形式不断变化来进行调解。

对于山区, 由于地形、 地质条件复杂, 路线需要克服较大高差, 工程艰巨,因此应采用地质及环境选线方法, 遵循“随弯就势, 指标灵活, 合理优化, 保护环境”的原则,做到线、桥配合, 线、遂配合,全面比选, 注重路线空间线形、 工程构造物、沿线自然景观的协调,使高速公路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4.2 路基设计

认真研究地形条件, 深化工程设计方案。对于地面横坡较陡的地形, 横断面为半填半挖, 若路基挖方边坡高度超过40m,工程量较大时,就不能单纯地采用整体式断面,应寻求合理的断面形式,考虑采用分离式路基,或半桥半路式,或半桥半隧式等方案, 避免或减少深路堑高边坡及高路堤工点。对于路基填高大于20m,挖深大于30m的路段,原则上采用桥、隧方案,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合理确定路基边坡形式及坡率。路堤边坡形式应采用流线形横断面, 边坡坡率需要根据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边坡高度、地形条件和土地类别,因地制宜地放缓,它既能起到行车安全的作用,又可增进美观。路堑边坡形式应灵活自然, 结合边坡岩土的自然属性来选择边坡形状。土质挖方路基易采用流线型边坡, 取消坡脚、 坡顶折角,使之更加贴近自然, 融入环境。岩石边坡易采用直线型, 坡脚、 坡顶用折角,给人以刚毅挺拔、稳重有力之感。

重视路基防护及排水设计。路基防护应贯彻协调、自然的原则。设计要充分考虑防护措施与公路景观的协调、 防护措施自身的协调。在保证边坡稳定、 安全的前提下, 尽可能采用植物防护或工程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设计方案,尽量避免大面积的工程防护。总结以前工程实践,喷浆防护和锚杆挂网喷浆防护对环境破坏最大, 应予取消。排水设施应自然、系统、完善,要与环境、景观相协调,并要考虑对行车安全的影响。边沟等排水设施的尺寸和形式应根据降雨量、汇水面积等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低填、浅挖路段,宜选用浅碟形式; 深挖方路段,宜选用矩形加盖板形式;环境景观较好的路段,宜选用暗埋式。截水沟的设置应根据坡口上侧汇水面积及山坡地质条件慎重选择, 必须设置时, 应遵循隐蔽的原则, 不要处于刺目的位置。取、弃土场应尽可能地布设在公路视线以外山坡岗地,并尽量减少设置数量。同时在施工完毕应及时进行绿化和必要防护,恢复植被或覆土造地。

4.3 桥梁设计

桥梁目前已成为许多大城市的主要标志性建筑之一,是重要的旅游景点,桥梁等构造物在塑造公路的风格中也同样扮演者重要角色。高速公路大型桥梁一般都是位于地形复杂地段,或跨越江河, 或跨越沟谷, 或桥隧相接, 因此大型桥梁的桥位、 桥型、 跨度、 结构的比选,应与路线方案、 桥隧方案综合考虑,做好环境保护设计和总体设计。合理地运用梁桥、拱桥、悬索桥等桥型,更好地配合地形环境景观。同时桥梁护栏、桥面设施等附属工程同样影响着乘客的视觉效果,设计时也应给予重视。

4.4 隧道设计

隧道的洞门是隧道的标志, 也是隧道唯一的外露部分。隧道景观设计的重点就是处理好隧道洞门与周围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隧道进出口的设计要追求自然, 要提倡早进洞、 晚出洞, 与自然地形坡面平顺衔接, 按照“整体协调性和自然性原则”进行设计, 不强调人工化,不提倡宏大、 雄伟、 醒目,应提倡简洁、 隐蔽、淡化。“零”开挖的理念是隧道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4.5 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的目的是以“人为本、以车为本”, 强调保障高速公路使用者的安全, 同时交通安全设施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成为美化路容的重要因素。其设计应在充分尊重公路及所在路网的道路条件、运营环境及对公路使用者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灵活、宽容、创作”的设计手段,使安全设施的设计更具有针对性、 合理性和观赏性。交通标志作为公路行车的主动引导设施, 应将公路沿线的信息及时、 准确地传达给公路使用者, 其设置应注重系统性、 一致性和视认性,整体结构应与道路宽度和周边景观相协调。护栏应力求简洁、 通透、 和谐, 同时有条件的情况下, 可增大路侧安全净区,取消护栏, 通过绿化美化路容。服务区和停车区应符合新时期高速公路要求,规划应科学合理,结构紧凑、功能完善。建筑应独特新颖,同时又能体现当地人文特点。

参考文献

[1]程胜高.高速公路环境评价与发展[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第4篇:景观设计特点范文

1 企业在进行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在进行机械设备管理的时候,水平比较低下。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面广点多,涉及到的机械设备和操作人员也比较多,并且机械设备的调动也比较的频繁,所以在进行机械设备管理的时候比较困难。并且很多企业对于设备管理认识不够,管理起来比较随意不够重视,甚至还有的企业盲目精简设备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将管理设备的职能交给其他的部门进行监管。存在很严重的管理者和操作者脱节的情况,还有很多企业在进行设备管理和维护的时候制度不够健全,设备管理非常的混乱,对施工效率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②机械设备进行管理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将制度落实。很多企业在管理设备的时候,都比较重视设备的使用,却不重视设备的保养。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实行定人定机,但是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却没有做到位,操作人员往往只会操作却不会保养,对设备隐患处理不够,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的时候,也往往只是应付。给施工的质量和效率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③使用设备机械的时候存在不规范的情况。现在很多企业的机械操作人员存在素质低下的情况,不了解施工的相关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情况。特别是那些短期聘用的工人,更是不熟悉设备的使用步骤和方法,为了抢进度和赶工期,一直让设备处于超负荷的状态下运转,甚至出现一些运转违规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在一个项目结束之后,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并不到位,而是直接将其投入到新工程的使用中去,这样指会导致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故障,不但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还会影响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施工的进度,不能够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

④机械设备在更新换代方面特别缓慢。现在很多企业在施工的时候,对于那些落后、老化、设置马上淘汰的设备更换不及时,依旧在施工,这样直接导致了在施工的时候效率比较低下,降低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还有些企业的管理者仅仅看重短时间之内的效益,而对机械设备自身的整体性能不够重视,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那些报废机械或者破旧机械,从而提高了施工过程中除此案故障的概率,增加企业成本的同时,还给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 做好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维护企业经济效益的办法

2.1 做好设备施工过程中的维修和管理

在施工的时候,机械设备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若是对小故障的重视程度不够则很容易导致大的故障产生,从而引发严重的后果。所以必须做好设备的隐患管理的相关工作。在进行设备使用或者管理的时候,必须做好防御措施。可以把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结合在一起,从而保证设备的维修能够及时。首先设备维修人员应该定期的督促设备使用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确定进行设备维修的办法。其次在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设备的维修,维修计划制定的时候必须有步骤、有计划,根据机械设备的磨损情况,对设备进行保修,确保设备在运行的时候没有损坏,从而保证工作的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的时候,对其零配件进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那些通过维修人员的修理能够再度使用的零配件,企业应该给维修人员一定的奖励,这样能够提高维修人员自身的节约意识,避免出现零配件浪费的情况。在进行配件选择的时候,也应该确保配件的质量,尽量避免维修费用的增加。

2.2 机械设备的相关管理制度必须进行健全

做好设备的管理方面的工作,企业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①设备管理机构的建立健全,从而保证企业设备管理相关工作开展能够顺利,尽量实现设备的综合全面管理。

②做好设备档案的建设,对设备进行统计和管理,并且要检查企业的档案落实情况,在进行档案管理的时候让专人进行保管。

③机械使用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水平,在进行机械操作的时候,必须按照规范进行,确保企业设备的使用符合经济的原则。

④根据设备使用的环境做好保护措施,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

2.3 加大对机械使用的相关技术培训的力度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机械的更新速度也更加快,并且新的设备包含的科技含量也更高,所以必须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对那些不但了解技术还了解设备管理的人才进行选拔和重用,从而给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企业还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技术知识竞赛,从而提高工作人员学习技术的热情。

2.4 做好机械设备的更新工作

企业想要确保自己能够长远的发展,在工程施工的时候,便不能够仅仅看重眼前的一些利益,而是站在长远发展的方面进行思考,做好机械的更新换代工作。淘汰那些破旧的、技术水平差、效率低下、维修频繁、磨损严重的机械,使用合格的机械进行施工,在保证效率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工程的进度,从而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的竞争力。

第5篇:景观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 高职 模块化教学 园林工程技术(景观方向)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景观设计是一个发展非常快的新兴学科。自1858年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提出了“景观设计”这一名词之后,1901年美国哈佛大学开设了世界第一个景观设计学专业,在全世界范围内,英国、日本等国家景观设计发展也较早,相当多的大学开设了景观设计教育。我国的景观设计教育和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关于人才培养和教育的知识结构和侧重点也在不断的探讨中。2011年国家学科委员会正式将风景园林定为一级学科,确定了博士、硕士、本科和高职不同层次的培养模式,学科将会对大地生态环境、城乡建设和人居生存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依托专业发展的良好背景,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景观方向)结合自身特点与优势,对于园林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就业零过渡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以培养专业技能为核心, 在课程设计上探索全新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1 课程的专业背景

1.1 专业特点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是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重点专业, 2006年8月专业引入一流设计企业泛亚开展联合办学。2008年又引进上海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作为校企合作单位,实现专业结构性的转变。

在引进企业合作之后,联合济光、同济和企业的专业力量对传统园林工程专业进行专业改造。依托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发展的趋势,对教学技术、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确定培养目标为景观设计师助理,与同济大学形成梯度培养模式。

1.2 结合校企合作开创的课程特色

校企构建的桥梁型联合办学模式开辟了济光学院高职高专型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思路。企业为学校提供了富有工作经验的工程师、设计师、预算员等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体系中,开展课堂教学和实践技术教学。同时企业为专业实现“2+1”模式中的一年顶岗实践提供场地和工作岗位,将学生毕业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全部统一纳入到一年的顶岗实践中去,实现学质量和教学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1.3 结合“2+1”模式开创的课程特色

专业打破原有固定模式,建立“2+1”模式,开创了课程改革。专业开拓两个“2+1”培养模式,一个是以学期为时间节点的分段式培养模式,4个学期在学校,2个学期在企业;一个是以济光学院为主体,以泛亚国际设计有限公司为办学伙伴,以上海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为定岗实习基地构成整个培养主体;形成了景观设计课群教学以泛亚设计有限公司为主体,施工设计与管理教学以上海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为主体,济光学院全面落实教学计划和实施教学管理的培养模式。

1.4 模块化教学体系

结合专业特点,建立模块化教学体系,打破原有的由简单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形成的教学模式,建立六大模块化教学体系。在六大模块中,专业基础板块、基本技能板块、设计板块、施工板块是专业基本教学模块,“设计板块+顶岗实习”组合成为培养设计师的核心板块;“施工板块+顶岗实习”组合成为培养施工员的核心板块(表1)。模块化教体系的设置成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实现从毕业到就业的零过渡。

2 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内容

景观设计课是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上海市精品课程,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景观设计一、景观设计二、景观设计三和景观综合训练,贯穿了从大一到大三的三个学年。景观设计课程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做了很大的调整,突出模块化教学的特点,其中景观设计一作为设计技能的基础内容,其教学内容包括景观学概论、景观空间设计理论、景观元素设计理论、景观行为设计理论和景观生态设计理论。景观设计二是小尺度的小庭院景观设计、道路景观设计和广场景观设计,景观设计三为中、大型尺度景观设计,包括滨水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和附属绿地景观设计。景观综合训练在定岗实践中完成。构建的设计技能模块通过系统的调整课程,形成梯度学习、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这里以景观设计一为例,探讨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法。

2.1 课程背景

2.1.1 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特点

景观设计课程是专业主干核心课程,也是专业唯一一门贯穿整个大三学年,从学校到企业,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真实课题综合训练的一门课程。

景观设计一是景观设计课程的第一环节,与后续课程景观设计二、三和在企业完成的景观综合训练形成课程体系,课程是由景观设计原理转化而来,在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中,专业与企业、专家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多次论证,强调课程理论够用,突出技能的特征。

2.1.2 课程的教学目的

景观设计一的教学目的,总结起来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熟悉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了解景观设计的实践领域;二是了解职业岗位需求,明确景观设计的一般流程;三是为配套证书景观设计师(三级)理论部分进行辅导;四是为景观设计二、三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根据高职学生的知识背景与特点,培养学生景观观察、分析的思维方式。

2.1.3 课程性质与特点

第6篇:景观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环境因素;人文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境、居住的要求正在变更,需要建筑构筑出舒适、环保、美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促进社会和文明不断向前发展。这其中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是重要的环节,新时期,应该将二者进行功能和目标上的重新解构,发挥二者的优点和长处,将二者有机地统和起来,使城市建筑景观化,以更好的姿态、更丰富的形式展现给世人。因此,设计部门应该明确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概念,掌握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积极开展对建筑设计中体现景观因素,优化景观工作,找到适合现实的景观和建筑设计结合的要点,深层次、广范围地推进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工作走向深入。

1景观和建筑的关系

景观和建筑密不可分,景观是各种地理信息、建筑形式和结构类型的综合,建筑是景观的组成也决定景观的构成。建筑设计是对建筑外部空间、内部使用空间和各种功能的合理安排,受到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景观设计是对园林结构优化、景物构成和景物形态的综合规划。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在基础科目和基础技术上有着比较大的交叉,是当今设计工作中必须考虑的两大主要方面。

1.1建筑设计需要景观设计的表达

良好的建筑设计风格可以表达出地域风貌和人文特点,在建筑设计中通过景观设计配置相应的元素,可以起到配合的作用,共同表达出建筑设计的理念和风格。例如: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地域特点的景观,可以具象地表现建筑的主体风貌,也可以抽象地体现地域的文化符号,有助于人文艺术的进一步延伸,在给人特定观感的同时,提高人们的愉悦感和舒适感,体现出景观设计的独特价值和作用。

1.2景观设计需要建筑设计进行完善

景观设计可以在客观上起到建筑风格的保护作用,使建筑景观和周围环境景观达到和谐地统一,与此同时,良好的景观设计还有需要建筑物的完善作用,通过建筑设计可以使景观设计更加合理,在提高景观观赏性的前提下,促进建筑物的保护和在利用。

1.3建筑设计中体现景观设计的思想

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分为自然和人文两大部分,建筑和景观都不能游离于环境,应该发挥环境的整体性作用,将其中的景观和建筑部分进行有效地整合,因此,在建筑和景观设计工作中应该将环境的整体效应进行重新分析和研究。在我国传统的建筑设计中一直强调与自然景观的融合,这样的思路是我国建筑和景观设计的宝贵经验,应该对此加以充分利用,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应该强调利用山体、水系和花木等景观元素的运用,经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性融合,力求建筑与景观的完美统一,建筑与景观的和谐发展;从景观设计的角度看,建筑是景观的组成之一,建筑的外部空间与景观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建筑物还可以构成不同层次的空间,建成风格各异的环境,在表达建筑设计个性和特点的基础上,丰富和体现着景观设计的风格和意念。总体上看景观和建筑相互影响,景观设计应该起到装饰建筑和体现建筑风格的作用,强化设计的精神和文化,充分表现设计的思想内涵;建筑设计应该起到构成和形态作用,在强化空间形态和建筑思想的基础上,体现设计的功能和作用。

2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结合

2.1体现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关系

应该看到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要做到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工作的有机整合,发挥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景观设计是进行微观的景观空间设计,而建筑设计是进行具体的建筑单体设计,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建筑的整体效果,必须使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相统一,利用建筑赋予景观内涵及思想,使精神文化得到淋漓尽致地表达,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应该密切配合起到相互关联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2.2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要体现科学性

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科学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保障,当前人们更加重视环境和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因而在进行建筑和景观设计时必须体现科学性,其中尊重景观和建筑的地域性是体现科学性的重要标志,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应该尊重当地的自然文化遗产及格局,最大程度的顺应自然,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开发和利用自然,尽量依照生态原则进行建筑和景观设计。在设计材料的选择上,要尽量利用当地可再生的自然元素和材料,保留当地自然及文化遗产,科学地发挥景观和建筑的审美功能,体现建筑和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实现建筑和景观设计的和谐之美,避免一味地最求富丽堂皇的设计效果,实现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科学性、自然性。

2.3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要具有“以人文本”的精神

新时期,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中应该体现尊重自然发展规律与尊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致性。在建筑和景观设计时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保护好自然环境、历史遗迹和人文景物为中心,给社会和人们生活工作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在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建筑和景观科研成果能在更深层次地应用,在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背景下,使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作品发挥更大的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在主旨上都有确保舒适、环保、实用美观等需要,同时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又都有其各自特点,实际的工作中应该二者结合起来,在丰富建筑设计的基础上,使景观更好的姿态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何江.浅谈“以人为本”的小区环境设计——以重庆东和春天小区为例[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05)

[2]严军,周雨润.尊重自然的设计——以南京银牛休闲会所景观设计为例[J].江苏林业科技.2006(06)

[3]康江华,全平.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现状与发展方向[J].湖南林业科技.2008(05)

第7篇:景观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 :园林 设计 城市

引言: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仅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的场所。在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园林景观的设计风格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有些城市的景观,由于受到设计师的理念或城市发展的限制,还存在一些影响整体效果的设计。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当前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在历史底蕴方面的欠缺

园林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人文景观,艺术性和功能性兼而有之,对人类生理、心理的影响是有积极意义的。中国的古典园林侧重于意境的渲染,而西方的园林侧偏重于美学视觉效果。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而一些城市在景观设计方面,都偏离了自身的特色,忽略了城市本身的历史文化底蕴。

现代园林景观不是单纯的植物花草的搭配,而是一种源于自然并高于自然的植树造景活动,蕴涵着历史与文化。

如果一个城市的景观设计不能体现出本地的历史人文风格,也就失去了其整体独特的个性与吸引力。

2、景观规划过于模式化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的景观规划趋于向西方设计风格化,普遍存在照搬照抄想象,忽略了本土特色和本地的气候条件和文化内涵。这是当前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样趋于模式化缺乏个性,需要引起重视并改进。

因此,我们本地的园林景观设计应着重与城市的文化底蕴相结合,通过设计风格来展现城市的面貌。更要具有独特的个性设计展示,根据每个城市的自有特色设计出不同的风格,充分体现地域风情。

3、现代园林建设意识不强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注重形式,更要注重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如果只看到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规划,将会影响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其次,景观设计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一些城市的发展水平受观念的影响,没有意识到景观设计的重要性,特别是景观设计功能性没有透彻认识理解。

4、园林景观设计欠缺人文关怀

当前一些城市的景观设计,没有从实际出发,考虑相对片面,人为关怀明显缺失。往往只注重硬件设施的设计,重视景观观赏作用的喷水池、雕塑,缺乏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现代化的景观设计应从实际出发,从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根本,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为目的,增加人性化的特点。而不是单纯的遮风挡雨、花草植物搭配等等。应做到景为人用,以人为本,富有人情味。

二、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一些措施

1、重视水景景观的设置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应注意水景的设计。比如山、水的点缀,譬如依水而建。景观设计既要考虑水质与水形,还要注重水的流动性、净化方面问题,完善生态园林建设。

譬如以瀑布和涌泉的设计为例,让水自然循环流动同时,还有溢水涓流的动态效果。不仅增加水体与大气、砂石的接触,还能提高其含氧量。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局面,为城市居住提供美好的环境。

2、体现本地特色及历史文化底蕴

园林景观要以体现城市风情和文化为主题。因此在设计时要摸清城市的历史文脉,并要注重景观资源的继承、保护和利用。以生态条件为基础,将民俗风情、宗教历史、传统文化等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增加景观的文化性和地域性,还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吸引力。

因此,每个城市在做景观设计时,都要结合其自身的地域特征与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需要挖掘城市主题文化和环境特质,营造独特的城市景观,使历史文化、艺术氛围和绿色环境相辅相成。

3、园林景观设计应考虑生态环境

(1)保持植物的多样性

在植物配置中,应重视植物本身的各种特点,以及植物间相互搭配的和谐。利用各类植物的优缺点,充分发挥其功效,为园林景观增添色彩和个性。

(2)园林景观的生态与布局

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应注重生态平衡。着手于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将自然引入城市,协调好城市绿地、自然生态系统、城市功能分区之间的关系。利用好城市绿地的空间,发挥城市的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

(3)乡土树种的选择

在景观设计时,不能片面的追求个性与特色,还要考虑因气候、土壤条件的不同,导致地区之间植物选择的不同。而选择乡土树种更能体现本地的特色。使用中还可靠、廉价、安全,更能发挥现代园林建设的作用。

(4)充分考虑地域特点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本地的地域特点,充分了解城市的气候条件、地质状况、文化底蕴等,然后有针对性的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

应尽量保持“物种多样性”设计,多样性理论不仅反映了群落火环境物种的丰富度、变化程度或均匀度。我们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尽量保持物种多样性,避免单一化,更要遵循“互惠共生”原理,协调好植物之间的关系。

一个优秀的园林景观,不仅是一个健康舒适的休闲场所,更给你展现一个城市的文化魅力。在人们身心得以放松的同时,一个城市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都得到体现。

园林景观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设计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使设计风格上不断创新,并根据各个城市的地域特点,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园林景观。

(5)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注重人性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过程中要确保能满足使用功能要求,还要具有一定的空间形态。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与人方便,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方便和舒适。

结束语:

在每个城市中,生态环境、绿化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园林景观则是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的重要方面。虽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充分发挥园林景观的功能,因此我们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拿出解决的对策,提高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水平。

一个优质的园林景观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健康良好的环境,对于促进城市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需要紧跟时展的步伐,结合本地特色与城市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为城市的建设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卫东. 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现代园艺. 2011(07).

[2] 尹益臣.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03).

[3] 姚菊俊. 如何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进行创新[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29).

第8篇:景观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传承;创新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高文明度的时代,这就要求人们的居住环境也要做到与时俱进,来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生活要求,这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来说既是机遇,又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时尚、环保已经成为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重点,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园林景观在保留了古代园林景观中的精华的同时,又加入了不少现代的设计理念及元素,形成了一种同时融古代园林景观特点和现代园林景观特点为一体的现代园林景观。

1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对古代园林景观设计的传承

1.1 传承古典园林景观设计巧于因借的设计理念 古典的“天人合一”以及“天然去雕饰”的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古典园林设计把人和自然的融合看得很重要,主张人要和大自然和谐发展,要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随着现在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人们朝夕相伴的自然环境却遭到极大的破坏,而且各种资源浪费的现象层出不穷,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所以,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当中要融入古典的设计理念,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为人们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是人们意识到大自然的美妙和重

要性。

1.2 传承古典园林景观的小中见大的设计方法 在古典园林景观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设计技巧就是“因地制宜”。由于现代城市不断扩张、空气污染严重、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等原因,使得现代的园林景观建设的面积大大的被削减,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自然美的追求。为了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就需要将古典的设计技巧“因地制宜”应用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古典的园林景观具有丰富多样却又统一的空间变化,如果将这一设计加入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当中,既能保持原始生态园景的本来面貌,同时又能对其进行合理的布局,使整个园林景观看起来更具层次感。

2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创新

2.1 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的创新 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园林景观已经成为人们陶冶身心的重要场所,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已经越来越被重视,现在社会上不乏各种极具时代特点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比如说文化理念、和谐理念、生态理念等等。但是不管是哪一种设计理念,都是在不断地寻找与探索现代景观的审美特点、结构布局、材料选择以及文化诉求等,在这一基础上同时又适当的融入古典园林景观的传统、设计手法等,然后对其进行重组形成新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2.2 园林景观设计方法的创新 近年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也不例外。现代科学技术的加入使得现代园林景观更加美观的同时,又更加的趋近于自然的本来面貌,显得更加自然化。在古典园林景观设计中,人们尤其重视园林的空间、结构布局以及景观内各种山水的组合方式。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在关注这些方面的同时,适当的运用了现代的科学技术,改进了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的素材和方法。现代的科学技术为园林景观重新注入了活力,使得现代的园林景观在无限贴近于自然的同时,又充分体现了现代气息。

2.3 植物配置的创新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园林景观设计都不可能丢掉植物这一重要元素,植物是和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结合在一起的。在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要在植物的配置方式上进行突破和创新,在一切崇尚绿色的社会,植物的合理配置将会是成功的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我国古典的园林景观当中,各种植物之间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设计者还要做到因地制宜,穿凿出更加自然、和谐的设计效果。因此从某种角度来看,园林景观中植物的配置方式对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一定要对园林内的植物进行精心的选择,同时还不能够墨守成规,要不断尝试新的手法,再加上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将植物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2.4 色彩设计的创新 在人们的审美当中色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加入乡土景观的元素,利用乡土景观浓烈奔放的色彩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在乡土景观当中,乡土材料的色彩以及质感可以充分的体现园林景观的乡土气息,这对每天都要面对紧张的城市生活的人们来说是一种放松。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可以借助于对比的美学效应,利用各种色彩之间的不同,选择一些能够起到对比烘托效果的树种。同时还可以通过乡土植物的四季变化特点来营造一种惬意、放松的环境,使紧张工作的人们可以得到片刻放松。

第9篇:景观设计特点范文

一、基于生态理论的旅游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

融合旅游景观生态设计理论、生态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是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景观设计的原理,所以在旅游景观设计应用生态理论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的设计原则。首先是自然优先原则,维护自然自身的景观特征是生态理论的重要原则之一,所以在旅游景观设计的时候需要将其自然原有的景观面貌保留下来,例如古文化遗址、森林等。在合理开发的基础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其次是生态持续原则,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通常在旅游景观设计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该原则,为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防止损坏旅游景观内的生态系统,保证旅游景观的稳定性,再生性;最后还要遵循综合效益原则,在选择旅游景观的材料等方面,应当对旅游景观的经济效益、综合生态效益等进行充分的考虑。减少对景观的改变产生的负作用。从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旅游景区的生态稳定。

二、生态思想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选择材料方面的应用

不同的旅游景区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特点,于是在材料方面应用生态理念也逐渐形成了具有个性化的特征,从而在使用建造技术、景观材料、人造景观建筑等方面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并根据这些不同的影响形成旅游景区的地域特点。于是在利用当地的材料、适应地理环境的时候,能够对旅游景观的地域特色的要求实现满足,保证材料使用的合理性。而在建设旅游景观的时候通常是需要大量的。大规模的使用材料,为了保证旅游景观建设时可以节约自然资源、降低旅游景观建设成本,应当对地方的自然资源进行使用,减少使用其他地区的资源造成的资源浪费,同时使用本地材料也是节约经济成本的重要手段。如使用当地的廉价材料石材、土等,耐压性是石材的重要特征,在旅游景观设计时将其设计景观中,与生态理念向符合,有利于提高旅游景观的稳定性。

2.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生物栖息地、生物系统、人类生存的自然界等自然环境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生态理念在大自然的整体性中则充分的体现。旅游景区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生态系统,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中对旅游景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而利用有力的景区资源进行旅游景观设计,则设计的景观环境将适应景区的自然因素。另外依照人文特征、当地情况,对旅游景区的整体空间系统进行构建,从而满足旅游景观设计的功能方面的需求,以此来建立整体性的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同时为了应用生态思想,还需要在景观设计中将地域特色文化展现出来,传承当地的文化,发展生态理念。

三、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景观设计的方法

1.尊重生物多样性

首先在植物景观设计时应当合理搭配。由于植物的种类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且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更多的阳光等特点,于是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景观设计在植物设计上要依照其生长特性,选择互相补充的植物进行搭配,减少多种植物在生长中的竞争。同时在搭配的时候也要注重视觉美感效果。例如将低矮的灌木与高大的乔木设计在一起,形成一组和谐的植物景观,减少它们在生长的过程中进行的直接的空间竞争。同时也可以给游客们一种高矮相间的视觉效果。其次在选择植物选用方面要选用一些具有生态效益的植物,依照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种类的树木间的生态效益也存在差异性,例如大叶黄杨、刺槐、国槐、柏树等树木可以对有毒气体进行吸收,在旅游景观中使用这些树木可以提高空气的质量。或者将耐水性较强的柳树等种植在湿地,将耐干旱的仙人掌等种植在旱地等,从而发挥其生态效益,维护旅游景观的生态平衡。最后在搭配植物的时候可以模拟自然群落,针对旅游景观的环境特征,选择合理的植物种类,从而形成新的自然植物群落,使其能够平衡稳定的发展,各个植物景观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存在,保证景观系统结构的功能健全,另外减少人为管理植物景观的经济成本。

2.遵守自然和谐发展

首先在旅游景观设计中应当保证生态优先,在旅游景观设计时要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进行遵守,对原有的自然景观的结构格局进行保持,减少对原有景观格局的改动,降低干扰,保证旅游景观的生态系统和整体环境的和谐共生。而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主体,就应当发挥人类的职能引导自然发挥其力量,为人们提供利用和服务,并在保证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例如人们在吸收氧气之后就会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可以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一定的氧气为人们所利用。通常情况下一些有毒气体可以通过相应的化学反应、物理反应进行恢复,维持生态的稳定,所以在景观设计中要充分结合自然的功能,合理的设计旅游景观。其次对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等功能进行合理的利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的限制,有很多系统结构不能够深入的了解,这时在景观设计时就需要尊重这些景观的系统结构,主要是由于这些景观在无序到有序的周期演变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组织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净化能力、自我修复能力,自然生态的这种能力使我们可以欣赏到蓝天白云等自然景观,所以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景观设计要利用其功能,使当地的生态系统可以自我修复、自我调节。从而有效的维护生态平衡。最后在旅游景观设计时要将自然景区的自然演进过程显露出来,让游客们可以通过自然景观感受到自然,例如通过观看树叶的摇摆可以感受到风在大自然中的存在,在树叶由绿变黄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四季的更替等等,以此来真切的感受自然生态。

3.遵循可持续发展

首先对自然景观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在设计旅游景观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特点,在基于旅游景区植被、河流、地貌等生态框架之上,对自然景观进行适当的修复,保证其整体性。而在人工景观建造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当地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尽可能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生态要素。其次要对旅游景区的传统文化进行发扬,每个地区都有着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特征,在设计旅游景观的时候,需要找出旅游资源中的历史文脉,总而将其设计成为可视化的符号,并在旅游景观设计中引入,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设计元素,创造当地鲜明的历史文化景观环境,另外还可以设计具有生态理念标志性景观。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