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教学实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践时间: XX年1月3日 至 XX 年1月6日 共 3天
社会实践内容:给村里的小朋友做数学辅导
我为这次实践的顺利进行,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准备。虽然说对于他们所学知识不在话下,但我还是找来了教材和教参等专心备课,除了在“教什么”上下功夫,我在“怎样教”也丝毫不敢马虎,我找来了了《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小学数学在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开展辅导教学活动。
从事教学工作需要“耐心”:面对对漂亮的老师姐姐充满好奇的可爱学生,从未接触过教学工作的我在教学中可要要注意千万不能从自身主观出发“想当然之”.对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障碍要“耐心”的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三遍,同时也应该反省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对路,切忌“简单粗暴”不然既伤了孩子的心又让自己的教学实践十分失败。
论文关键词:经管类专业大学生;仿真实习;校外实地实习
经管类专业大学生仿真实习教学理念的提出
为解决校外实习存在的问题,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部分研究者提出了校内仿真实习的概念。校内仿真实习是按照实习单位仿真、实习环境仿真、业务流程仿真的基本原则,将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方法和现代教育手段融合一起,在实验室内模拟经济管理的实践条件与实践环境,通过组织跨专业、跨学科学生的参加模拟条件与模拟环境下的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开拓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
仿真实习改革现有教学手段与方法,打破专业学科界限,整合知识、能力、素质三大目标,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重视学习者对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以学习者、教师、学校、企业4个对象为主体进行设计,通过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手段,形成科学的仿真综合实习内容体系、手段方法体系、组织形式体系、绩效考评体系,支持复合性、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仿真实习具有成本低、收益大、系统性、趣味性、真实性等优点,通过模拟企业运营,使学生在仿真环境中运用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得到全局性的贴近真实企业的训练,在经营模拟与现实接轨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最大真实化的实习。
校内仿真实习具有以下特征。
1)实习单位仿真。仿真实习的过程中,由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参照实际企业的要求,组成虚拟公司,该公司有明确的目标、业务、组织构架、规章制度,承担具体的生产运作职能,每位成员根据分工扮演各自在该实习单位中的角色。
2)业务环境仿真。仿真实习环境由仿真市场和仿真服务机构组成。仿真市场环境包括同行业竞争者、原材料供应商、顾客等主体,仿真服务机构是为仿真企业有序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设立的,主要包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税务部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和会计师事务所等部门或公司。
3)规则流程仿真。参照现实企业,设定仿真企业的业务规则(即开展具体业务活动的各种约束条件)以及业务流程(即操作程序),使实习学生能够按照这些接近现实的企业环境的业务规则与流程开展业务。设置的规则与流程主要包括公司运作规则与流程,如企业发展战略、相关岗位的工作职责,以及相关部门如工商管理部门等服务与管理机构的业务规则流程。
经管类专业大学生仿真实习教学的实施
仿真实习软硬设施配备
软件方面,因为业务、环境、规则流程等都是通过软件设计出来的,是仿真实习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可谓仿真实习的cpu。相关软件必须具备实用性、可操作性、灵活性等特点,以利于整个仿真实习的高效实现。硬件方面,包括场地、设备、辅助工具等因素。仿真实习地块通常要求有专门的教室,规划的原则是以实习主题对应的模拟机构为核心,其他关联性机构围绕核心机构,充分考虑核心机构的场所的大小和与周边机构往来的便捷性。仿真实习设施包括计算机及网络环境、打印设备、电话传真设备及扩音设备等。辅助工具主要包括进行企业经营的各类仿真业务单据、模拟流通货币、沙盘等辅助业务处理的工具。
仿真实习教学过程组织
1)学生组织。学生既是模拟市场环境的构造者,又是模拟企业的行为人;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需打破自然班级界限,将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按每组7~15人混合编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公司。其成员按专业背景分别担任仿真公司或相关服务机构的不同角色,由此构建起仿真体系。
2)教师组织。为满足跨专业仿真实习的要求,需组建完备的教师团队共同承担仿真实习指导任务。一是将来自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教师组成指导教师,负责实习内容的专业指导;二是来自实验室教学中心的教师,负责教学活动的组织;三是来自技术服务部门的教师,为仿真实习的运转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3)实习内容。按照现实企业业务,实习内容设置应包括企业经营模拟对抗系统、工商局窗口业务模拟系统、税务局窗口业务模拟系统、银行窗口业务模拟系统、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模拟系统、招投标中心业务模拟系统、国际货代公司业务模拟系统、咨询网系统等方面,每方面都有具体的业务规则流程。
4)实习方法。仿真实习将沙盘演练法、博弈对抗法、团队学习法、项目驱动法、自主互动法、网上答疑法、专题讨论法、点评法等多种方法引入教学过程。教师从以讲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策划教学内容、创设学习情景、配置学习资源、引导学习方向、解答学习疑难、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为主;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积极探究者,他们学习的内容不仅来自课堂和教师,也来自图书馆、网络和其他实验团队成员。
仿真实习教学效果评价
考核内容上,应实现团队业绩考核和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团队业绩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团队精神、分工协作与沟通交流、经营决策、管理制度、业务完成情况、公司绩效、资料管理、部门或者公司经营报告等;个人业绩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实习日记、实习报告、提交书面材料、业务处理情况、出勤率、所在公司综合评价等。
考核方式上,应以教师考核与学生考核相结合、学生团队考核与学生个人考核相结合。考评的指标包括个人实训学习累计成绩、团队经营共同获得的成绩、完成各项任务得分以及特殊情况加分等指标并在考核的过程中采用系统激励、小组激励和个人激励方法对实习进行激励。以仿真公司或机构为单位,学生团队和个人进行自评,教师再根据实习报告、实习日记、考勤情况等资料,按业务类型、业务完成情况给学生综合评分。
经管类专业大学生仿真实习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确保学生积极参与
与其他课程一样,部分学生可能对仿真实习采取消极的态度,并不愿意主动参与到课程体系中来。并且,由于是小组的形式,更容易产生搭便车的行为,需要事先进行深入动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仿真实习的重要性,并在仿真实习过程中加强控制,督促学生按时填写实习日记,记录实习过程中的真实事项、切身感受与心得体会。
努力提升教师素质
仿真实习不同于传统专业教学,要求教师具备更宽泛的知识结构、更实际的操作方法、更高超的沟通技巧,要求教师熟练掌握实习方案的主要内容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实习规则,要求教师能教育学生有意识地培养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就要首先对教师进行仿真实习教学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指导学生。
摘要:本文从影响药学专业大学生实习角色转换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着手,鲜明地提出了培养药学专业学生正确的角色意识与角色理念,全面认真地对待教学实践环节,建立和形成了“正确定位、规划调整、适时引导、整体推进”的药学专业实习生角色转变机制。
关键词:药学;实习角色;转换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031-02
角色是社会文化所规定、所期盼的特定人的行为模式,是个人社会化的结果。作为大学生这个层面,正处于从自然人到社会人、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关键转变期,需要不断地进行角色转变。特别是药学专业大学生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期间,药学专业学生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面对企业残酷的竞争,相比于学校家庭式的教育管理,他们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甚至近年来出现了药学专业学生初到实习岗位1―3个月的换退岗高发期。那么,如何有效地控制这种现象呢。分析研究药学专业大学生实习角色转换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是摆在办学者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问卷调查
自2015年6月―2016年4月期间,课题组为此采取典型案例跟踪、个别座谈、发放问卷、数据统计等形式开展相关调查,又针对本校药学专业在校大学生,发放《药学专业学生实习角色适应情况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84份。数据具体统计如下:
在“实习与在校学习的最大区别”多选题中,65%选人际关系、18%选学习、13%选操作、10%选管理;在“实习生需要多久才能适应工作岗位”多选题中,79%选3个月以内、20%选3―6个月;在“是否有转实习的想法”选项中,40%有,其中有53%的会在1―3月内转。
由此可见,由于在校学习与实习的不同,药学专业实习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1―3月的实习不稳定期。
二、原因分析
问卷调查引发了大家的思考,我们从影响药学专业大学生实习角色转换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着手,包括理论水平、实践操作水平、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对药学职业的认知程度、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言行等结合调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65%因为个人发展前景受限、12%选生活条件不好、9%选与个人发展定位不符、8%选教学管理欠规范,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药企与学校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企业无形课堂和学校有形课堂的转变,较大地影响了学生对专业学习和实践知识的获取,加上缺乏对药企文化和实习任务的了解,常陷入迷茫期。学生不知道所学知识与岗位是否脱离,以致于害怕与个人发展定位不符或者不能胜任工作,个人发展前景受限。
2.大学生行为主要是在个人和学校之间交互来完成识别和转换。大学教育教学体系、系统管理、全职教师和辅导员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学校家庭温暖、呵护式教育与学生社会接触少、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形成逻辑关系,导致大学生身心发育与个体认知不对等,产生难以承受挫折,怕困难、怕失败的心理。
3.大学生在家长、教师和班集体的行为规范下的成长经历,导致他们缺乏必要的自我约束能力。随着自我意识的苏醒、摆脱他人监督管理的个体需要愈演愈烈,在现实中导致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特别是离开了辅导员的监督后,难以适应实习单位的严格要求。
4.药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相对滞后,教学管理欠规范,导致后期教育的计划性和规范性难以适应于学生。以往的药学专业实习基地都是建立在县、市级乃至省级以上二甲或三甲以上医院,医院实习管理相对成熟。但是,随着体制内对药学人才需求的压缩、体制外对药学人才量需求的不断膨胀,药学专业药企顶岗实习和校企实习就业直通车得到了学校、企业及社会的高度认可,药学专业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基地建设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三、对策研究
药学专业学生实习适应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实习准备、实习角色定位、专业知识与技能、综合素养、职业道德、就业前景等。具体从提高药学专业实习角色认同、适应能力和实行分段实习等方面着手。
1.提高药学专业实习角色认同和适应能力。近年来的数据显示,药学专业学生的实习、就业岗位66%―67%在药企,主要为药物制剂岗位、药品检验岗位、药品营销岗位、医院药品调剂和管理岗位等。只有经过有针对性的角色认知培训后,才能为顺利完成实习任务、提高实习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1)建立模拟实验室。随着现代虚拟技术在教学方面的介入,使得学生的直观感受受到局限,建立模拟制药和仿真实践药品销售等实验室可以增强专业角色的现实感受。周末组织学生到药厂、药店实践,并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或者到定点学校附属医院药房和药店见习。通过三级实践,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2)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医药院校重专业、轻人文的客观现象与用人单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往往不对等,所以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和自,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改善实习单位条件。积极拓展上市公司和知名药企实习基地,以满足学生的实习需求,不断完善实习管理体系,改善实习待遇和实习条件。同时,校企师资互派加强学生职业教育和安全管理,定期互访加强沟通,及时回馈和处理实习中的突发事件,保持实习学生顶岗实习的相对稳定性。(4)提高带教老师责任心。稻莘从常带教老师的职业引导和工作责任心对学生稳定起着较大的作用。一是在学生总体了解实习单位的同时,要主动帮助学生做好实习规划,平稳过渡;二是用平实的语言客观地评价分析学生,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并树立信心;三是耐心疏导,及时分析和处理解决学生的疑惑,消除学生的工作紧张心理。
2.实行科学的分段实习。在执行科学合理的实纲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调整实习战略也十分重要,它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和成功软环境,还会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调整自己的认知,使学生的角色障碍明显得到了改善。
可以将实习具体分段,依次为:三个月适应期、三个月提升期、三个月反思期。在适应期做好认知培训、在提升期做好安抚解压、在反思期做好引提升。(1)适应期:转变思维、正确定位。在这段角色转换的关键时期,学校与药企要加强联系,改变学校单向管理为校企双重管理模式。药企要根据学生实际进行企业文化和专业角色的系统认知培训,增强职业认同感。同时,转变校园抽象学习角色为关注企业行为效果类型,即抽象到特定抽象角色概念。(2)提升期:规划调整、适时引导。作为学生,习惯了学校老师的被动测试导致限制类型理论。然而,职场竞争必须持有积极的态度并不断寻找突破、不断思考解决问题。也就是由学生的被动应对向员工的主动探索改变,实现专业角色的进一步认同。(3)反思期:整体推进、实现蜕变。在学生时代,每个人都被教育着要独立工作、独立考试。但在企业,员工涉及的问题相对复杂,而个人不一定就能制定出合理的对策。所以,药企的工作性质更多的是员工的相互分工、合作。因此,只有不断地摸索、反思和磨合才能形成一个优秀的合作团队,进一步完成实习和员工角色的转变。
根据连续跟踪6年的实习生座谈会情况显示,由实习生首先反映药企的住宿、安全问题,到岗位、环境不适应情况,到待遇差、竞争大的现象,最后到缺乏系统培训、社会拓展能力差等问题。随着校企的不断沟通,不断改善实习条件、每月定期的培训交流、签订带教协议、素质拓展的系统培训等举措的逐步实行,药学专业实习角色转换问题、实习异动人数在逐年减少。
事实证明,培养药学专业学生正确的角色意识与角色理念,建立“正确定位、规划调整、适时引导、整体推进”的药学专业实习角色转变机制,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学校管理到校企双重管理、专业教师与双师型带教教师的无缝对接,才能最终实现大学生实习角色与员工角色的顺利转变,并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药学人才工作、实现学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楠.大学生角色失调及调整策略探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5).
[2]张明淑.高职高专药学相关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的思考与实践[EB/OL].,2012,(8).
收稿日期:2016-11-22
[关键词]大学生 生涯教育 职业体验 社会实践
[作者简介]岳瑞凤(1965- ),女,山西左权人,中原工学院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河南 郑州 45119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098-02
一、职前体验式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笔者认为“职前体验式教育”是指大学生在就业前的大学职业准备阶段接受职业生涯发展全过程体验的教育。即高校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职业实践,通过理论课堂、网络课堂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基于问题、项目、案例、创新创业教育等方式,了解自己理想职业的国家战略需求、社会需求、行业需求、职业需求以及职业环境基本状况,树立科学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就业观和职业发展观,并对比自身专业、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等实际情况,找出自身在理论知识、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差距,进而确定职业发展目标,作出一份科学、合理、有效的学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规划,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目的,为今后就业创业、职业发展和事业成功打下良好基础的一项实践性活动。职前体验式教育的意义在于深化、细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及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大学生对学业生涯、职业生涯、事业生涯的自我规划和管理意识。短期目标在于加深学生对各行业的认识,增加就业机会;中期目标在于加强学生个人就业竞争力,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形象和职业素养;长期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目前高等教育中职前体验式教育的实施情况
美国有上百年的生涯教育历史,学生职业体验从上幼儿园开始。体验式教育作为美国大学多数高校专门的学科,已经纳入课程计划中,体验式教育理念深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目前,我国体验式教育在中小学阶段作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手段,在大学阶段注重学习,而忽视职业体验式教育,教学实践、毕业实习和假期社会实践一直处于不受重视、疏于管理,甚至可有可无的状态。大部分高校对体验式教育没有一个系统化、理论化的体系,也没有相关教师去指导学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实践缺乏理论支撑。部分高校由于师资力量匮乏,教师无论是在指导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还是在评阅学生社会实践报告方面都无法精耕细作,使学生感觉任务不明确、目的和意义不清晰、实习效果不理想。近年来,我国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开始前,学校很少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职业理论指导,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不到位,策划意识和实践目的性不强,往往抱着完成学校任务的态度,让实践单位在社会实践表上签字盖章,以取得这门课程的学分作为最终的实践目的,使社会实践形式化。2012年2月3日,、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职前体验式教育模式
根据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全面适应新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培养高等教育人才需求的战略高度出发,笔者认为大学生职前体验式教育需要构建需求五层次理论,即职业生涯规划力、职业行为体验力、就业核心竞争力、职业阶段发展力和事业阶段生涯力,笔者把它称之为大学生职前体验“五力需求”模型,通过职前体验式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在职业化过程中学会成长、成才和成功,自信地步入社会进行职业化生存。
1.职业生涯规划力是大学生职业行为体验的前提。理论是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概念系统,而实践来自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之后的训练。美国心理学教授费尔德曼认为“在21世纪,职业生涯规划对于生产性工作来说,能够最大化个体的职业潜能,对于国家和机构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中能够建立或保持在竞争力的经济边缘”。因此,高校首先要用职业规划理论武装学生头脑,让学生保持生涯觉察。通常情况下,大学生在学习自我探索、职业环境分析、职业决策、制订行动方案、评估与反馈等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时,对职业规划的方式方法比较感兴趣而且容易掌握,而由于职业规划原理多且容易混淆,往往容易被大学生忽视,导致课后社会实践中职业体验理解、感悟不够深刻,成为他们职业规划的瓶颈。笔者认为以下最主要的几个职业规划原理需要活学活用,才能使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如帕金森的特质――因素匹配理论,强调自身的主观条件与职业的客观环境进行平衡的重要性,两者之间的平衡是进行合理有效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重要保障;霍兰德职业性向理论,根据职业特征将人和工作环境归为六种类型:实用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事务型,考察人与职业环境的匹配程度,同等条件下,人和环境的适配性或一致性越高,个体的职业稳定性、工作满意度和职业成就感越强;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按照人生不同年龄阶段划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五个阶段,每个阶段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不同;施恩的职业锚理论,论述了人们在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职业中那些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
2.职业行为体验力是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基础。部分毕业生通过投简历、面试等环节,手里拥有几家有签约意向的单位,但迟迟不签约,一味地等待、观望,辅导员看在眼里,但又无力说服他们。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足够的职业行为体验,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不够明确,导致无法取舍。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性较强,高校应将大学生的职业行为体验教育有计划、有目标地纳入实践教学环节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辅导员、班主任,在给学生布置社会实践任务时,让学生从职业生涯体验的角度观察社会、思考问题、完成任务。在职业行为体验中,让学生应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进行自我探索,知道自己是谁,明确自我发展的责任,通过社会认知,明确自我职业发展方向,通过熟悉生涯决策和生涯行动的方法,澄清和初步确定几个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执行有针对性的行动计划去填补自己和职业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评估、修正。在职业行为体验中,职业选择最为重要。职业选择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一个人很难一下子作出完全正确的选择,需要结合职业规划理论不断地实践。
3.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进入职场的关键。德国劳动力市场专家梅腾斯提出,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职场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就是具体的专业能力以外的跨职业能力,是专业知识和技能范畴以外的思维能力、方法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的进一步拓展。要培养学生的职场关键能力,就要增强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提升学生未来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以适应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国外研究显示,自我效能感体现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国内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进入职场的自信心也强,职业目标定位、归因风格清晰,行为动力强。为此,笔者认为高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通过加强大学生职业化素质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职业化就是职业技能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应用到工作中去,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追求最大的效益,就是以此为生,精于此道,就是细微之处做得专业,就是尽量用理性的态度对待工作,就是别人不能轻易替代。职业素质是指按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塑造自己,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这就要求大学生作为职业人在进行职业行为体验时,从过去重视职业资格标准考取许多证书,转变为重视职业行为标准,更多关注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
4.职业阶段发展力是职业人成功的必备条件。部分毕业生工作后频繁跳槽,总觉得工作不如意,也有些毕业生虽然自己努力工作但总得不到领导的赏识,自我价值得不到应有体现。笔者认为部分学生缺乏职业化自我管理能力。职业化管理包含职业化行为、职业化技能和职业化素养三个递进层次的主要内容。职业化行为规范更多地体现在一个单位做事情的章法上,主要是职业化思想、职业化语言、职业化动作三个方面的行为规范。职业人要用心工作,经常思考使自己脱颖而出的竞争力在哪里,努力应对环境,改变自己,影响他人。职业化技能是单位员工对工作的一种胜任能力,包括学历认证、资格认证和社会认证(头衔认证)。职业化素养是职业化生存中最根本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心态。单位无法对员工职业化素养有强制性的约束力,职业化素养更多的体现在员工的自律上。因此在校大学生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社会实践一定要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在大学生活中要经常问自己为什么学、为什么工作、自己能够为团队做些什么、钱以外的工作动力是什么、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等。一个职业化程度高的员工,他必将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员工;一个职业化程度高的单位,它必将会成为受到社会尊敬的单位。
5.事业阶段生涯力是人生中社会使命最大的价值体现。职业规划的理论都来自西方,以个人为中心开展生涯规划,容易使职业规划变成个人谋得机会与自我实现的手段,容易变成一种学生功利化技能提高的重要舞台,缺乏时代使命感和价值观。因此,我国高校在职业生涯教育本土化过程中,必须首先让学生学会思考生涯发展的社会共同使命是什么。高校对在校大学生大力开展信念教育、使命教育和理想教育,要用国家需要、社会期望、高校办学使命、个人生涯发展以及理念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增强他们到重要行业、关键领域、艰苦地区、复杂环境中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在职业行为体验时要志存高远,积极利用寒暑假和实习、实训机会投身社会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在此引导下,高校帮助大学生拓展其更好的成长空间,激发大学生积聚其更好的成长动力,引导大学生探询更好的成长路径,触动大学生养成更好的成长习惯,让大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的事业才是最好的事业。
[参考文献]
[1]黄天中.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徐子良.当代大学生创业就业理论与实践[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 钱江学院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创新创业教育 实践教学体系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现状分析
随着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风起云涌,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日趋普遍。为了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更好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钱江学院组成了课题小组,对在校大学生,杭州大学生创业俱乐部成员,以及部分创新创业教育者和创新创业成功的企业家等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0份,收回900份,其中有效问卷820份。调研内容涉及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和满意度、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影响因素、创新创业教育要素评价等。
(一)调查统计数据。
1.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出发点与起源。
根据调查统计数据,62.4%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出发点为实现自我价值,20.3%的大学生是为了增加财富,17.3%的大学生是为了解决就业压力。在回答“大学生创新创业想法的起源”时,37.3%的被调查者起源于创新创业人物的影响,20.0%起源于专家论坛,还有12.0%起源创新创业竞赛。可见大学生十分重视理想信念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创新创业者中有38.4%是自己摸索的,38.3%来自学校的教育;54.1%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非常必要,34.4%的学生认为有一定的必要。可见,大学生受创新创业教育的面还不够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十分必要和迫切。
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与影响。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开设按照重要程度排序分别是创业模拟培训、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和创新创业名师讲坛;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中技术开发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排在并列第一,其次分别是管理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受挫能力和其他。结果表明,现在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创新创业活动失败的原因。
大多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只有创新创业的激情、优秀的创意和自己的团队是不够的。由于欠缺必要的管理经验,市场运作策划能力,正确面对失败的心态,以及足够的资本支持,创新创业成功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课题组认为应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训练,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素质与意识,为他们自主创新创业作好准备。同时调查问卷还显示出了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因素。
(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众多高校已将创新创业教育以专业课或选修课的形式纳入课程体系,积极组建创新创业中心或协会,开展创新创业比赛。还有一些中介组织介入创新创业培训行业,部分培训机构与政府有关部门都开出有关创新创业课程,如指导创新创业活动的培训、塑造创新创业素质的野外拓展、识别创新创业机会的培训、激发创新创业思维的培训等。经过10年左右的摸索和实践,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如以创新创业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创新、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理念创新等。
当然,我国高校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诸多不足,在师资上,师范类中还没有培养出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而创新创业型人才也大多不愿意从事教师工作,因此专业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质量也有待提升;在理论上,中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局限于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还未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与框架,无法从理论的高度解释创新创业活动的各种问题、探索创新创业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或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功创新创业经验;在实施上,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两张皮”,从而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基础知识学习脱节;在范围上,大部分学校关注的仍然是少数人的“创新创业活动”而不是多数人的“创新创业教育”;在效果上,还没有形成毕业生创新创业的趋势,甚至成功的个案都少之又少。目前我国以下面三种创新创业教育为主。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在当今社会迅猛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在许多发达国家受到高度重视,而且颇具规模,美国硅谷奇迹的出现,促使大学生创新创业风靡世界。相比较,我国的文化极为提倡自立,鼓励人们通过个人的努力获得成功,鼓励创造和创新精神,可以说我国的文化是非常有利于个人创新创业的。但是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起步较晚,水平普遍较低,因此我国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必须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注重创新创业工作的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通过渗透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使其逐渐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使创新创业文化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动力之源。《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提出:“毕业生将愈来愈不仅仅只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当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被充分激发起来,将一直以来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新创业时,大学生就不仅是知识的拥有者,而且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创新创业者,逐步实现由被动就业转为自主创新创业。
(二)提升实践能力。
当代大学生要在今后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仅仅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已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经过一定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创新创业素质和掌握一定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创新创业是一项综合技能的展示,需要一个人具有很强的运用和驾驭知识的能力,涉及的知识更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一系列的知识,要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就必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和实干精神,使学生掌握创新创业技能,获得创新创业的感性认识,探讨和处理创新创业过程中所涉及的全部议题,达到知行合一。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并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创新创业能力,将自己的操作能力和现有的资源有效的整合,认清自己能做什么,怎样取得最大收益,并且有能力对机会和挑战作出快速正确的反应,而且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资源、市场需求来进行调整和修整创新创业思路,从而为今后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探索提供新的视角、新的思路,以便能在社会生活中随机应变地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最终将一个“点子”创建成为一个完整的企业。
(三)促进就业工作。
为了满足人民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自1999年起我国高校持续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但是由其带来的就业问题逐步凸显。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5万,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630万,是2001年的5.5倍。大学本科招生人数在连年增长,毕业生待业人数也在连年增长,据统计,仅2007年应届未就业的学生就达到了100万,是当年毕业大学生的20%。这些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因高校扩招、政府部门人员大量下岗分流、国有大中型企业因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改制而不断裁员,每年就业人口大量增加,国家难以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据国际劳工组织1998年的《就业报告》预测,世界范围内有50%的毕业生不可能取得工资就业的岗位,需要自己创新创业。所以高校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具有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具有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心的全面素质和综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真正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从而确保学生有较广的就业面和广阔而自由的发展空间,为将来就业、择业、创新创业和立世做人打下良好基础。
三、钱江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一)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实践动手能力。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教学。
为了在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上给学生安排更多的实践机会,钱江学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实施了1.5+1.5+1的模式:前一年半学学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类基础课程;后一年半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最后一年完成实训、毕业设计(论文)及毕业实习的环节。这样的培养模式可以更好地夯实学生的基础,凸显专业特色,强化能力培养。
2.细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门课程知识、多种实验原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钱江学院在最后一年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及毕业实习的环节中增设了专业综合实训。通过专业综合实训整合专业单项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各个专业课程的理论和时间,包含基本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等内容。
(二)规范职业规划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1.积极培养职业规划教学的教师。
创新创业是复杂的、综合性很强的过程,它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使得创新创业者一开始就要注重学习,掌握市场规律、组织协调、整合资源、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同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战略眼光,要能身兼多职,有具体的经营技能。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中,钱江学院实行双导师指导制度,指定优秀的专业导师和邀请成功企业家担任学生的创新创业导师。专业导师以专业素质提升为重点,提高学生专业的科研能力,以科研促进创新创业的成长和发展。企业家给学生讲授创新创业经验、市场现状、专业知识等方面的知识,扩大创新创业学生的创新创业平台。在为学生配备双导师指导的同时,学院还对专职辅导员,承担进行专业化、职业化的培养,形成一批专门从事职业规划和创新创业教育的专项辅导员担任思想和形势政策指导、职业规划、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的教育。
2.成立职业规划教学教研室。
当然,高校的创新创业指导不能停留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操作教育上。钱江学院于2005年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作为公共课明确列入教学计划,成立了职业规划教研室。教研室根据国家大纲,将创新创业规划教育重点单列,与专业知识结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
3.开设职业规划和创新创业课程。
钱江学院早期为了配合大学生就业,开设了就业与创新创业的专题讲座,以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感受。经过这几年的努力,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通过对创新创业过程的研究得出一定的创新创业规律,并整理为系统的创新创业理论和方法,开设固定课时的创新创业规划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和创新创业意识。这门课程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通过分析、设计、实施、评价四个步骤,周而复始教导学生,采取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组成不同的创新创业小组,引导学生从“纸上谈兵”走向“实战练兵”,这样能帮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具体运作方式,使学生在创新创业前或创新创业中能借鉴前人的经验,少走弯路,从而更贴近自己的创新创业目标,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好。
(三)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1.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经过几年的探索,目前钱江学院形成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强化专业社团建设―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模拟实践锻炼―扶持创新创业团队―学生创办企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在整个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中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出发点,全面规划创新创业教育的阶段目标,实现人才、就业、创新创业的统一。在构建创新创业教学体系过程中突出课堂理论教学和创新创业实践紧密结合,在大学期间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学科建设、“两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入驻创新创业孵化园区评审等各个过程。重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构建创新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群体,让学生时刻触摸到时展的脉搏,适时调整专业知识结构,进行自我分析,寻找进入社会的切入点。
2.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落实。
第一,注重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在校园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对于培养现代社会的创新创业人才十分重要。钱江学院利用广播、院报、橱窗等工具,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精神的宣传;积极树立勇于创新创业的榜样、典型,把校园创新创业精神形象化、具体化;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组织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报告、论坛。这种文化氛围,唤醒了师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了师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情,激励师生提高自身创新创业素质。通过各方面的努力,钱江学院形成了鼓励师生去创新创业、支持师生创成业、帮助师生创好业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
第二,创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载体。创办“创新创业教育普及班+SYB培训精英班”,建立创新创业过程模式培训。钱江学院首先依托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开展创新创业普及教育,孕育“大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同时,学院建立大学生SYB创新创业培训中心,为创新创业大学生提供更加系统的创新创业知识培训和更为深化的创新创业精神体验。以案例式教学法为主,激励学生从专业切入,培养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将市场化运作的社团活动和项目化运作的社会实践、大学生对外拓展等活动,作为大学生校内创新创业的实践载体。组建“虚拟公司”,学生在虚拟公司中轮流担任不同角色,体验真正的创新创业型公司的运作全过程,提高在实际操作中解决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三,加强创新创业导师配备,强调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依托高校知识创新的基础,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通过导师传、帮、带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科研指导。根据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特长和需求,每个团队都可自己聘请专业导师和创新创业导师,同时学校将帮助团队联系和推荐合适的校内外导师,并对每位导师进行聘任。学校对于优秀的导师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第四,以专业社团为依托,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将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目前,钱江学院已经建立了专业性学生社团和多个专业学习基地,并充分利用这些基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五,组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钱江学院每年举办“启航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推荐优秀队伍参加学校“赢在师大”创新创业比赛和省市创新创业比赛项目。通过比赛普及创新创业知识,展示创新创业成果,评价创新创业能力,倡导创新创业文化,发现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积极帮助学生吸引风险投资,将比较成熟的创新创业团队推向市场,完成学生创新创业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转化。
第六,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创新创业俱乐部的成员包括有创新创业需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友、创新创业导师、企业家和风险投资机构负责人等。增加互动环节,请校友、企业家和风险投资机构负责人指导在校学生;举办沙龙、论坛等活动,通过邀请更多的企业家参与培训、评审等活动,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寓教于乐,对大学生们的团队意识、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培训。
第七,创办大学科技开发与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中心是一种更靠近技术创新主体、更容易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创新支持的孵化器。中心是充分利用大学的师资、技术、试验设备等知识资源,以大学为主创办的机构,并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配套设施与活动的高级形式。
(四)创新创业促就业模式的实践成效。
钱江学院经过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已经形成了学院重视、教师关心、学生踊跃的创新创业氛围。创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成立专项教研室,编写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程》,组建了创新创业孵化班、创新创业俱乐部和大学创新创业科技服务中心。创新创业团队获得了全国高校首届“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总决赛二等奖和优秀创意奖、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二等奖、浙江省第二届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二等奖、浙江省第六届大学生挑战杯创新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等一系列专业比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的奖项,进一步推动了创新创业团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目前创新创业团队中的注册成功的学生创新创业达到了35家,还有7家正在申请当中。2007年和2008年有两家学生公司分别获得了10万元和5万元的杭州市高校毕业生无偿创新创业资助资金,以及杭州西湖区“寻找下一个马云”的无偿资助资金10万元,无息贷款30万元。从2006年开始至今创新创业团队开展了“同龄人招聘同龄人”的活动,这样的创新创业促就业活动不仅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率,而且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参考文献:
[1]陈劲,贺丹,邱嘉铭.背景差异对学生创新创业态度和倾向的影响[J].中国青年科技,2007,(3):48-59.
[2]姚晓柏.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105-107.
[3]房国忠,刘宏妍.美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41-44.
[4]万细梅,朱光喜.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探析[J].青年探索,2007,(1):21-22.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大学生;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2-0071-03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指以高校为技术依托,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社会企业、高校科研共同参与到教学生活中去,“做中有学、学中有做”的一种教育模式[1]。这一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实现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实现了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三方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了参加实践的机会。因此,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在国家、社会不断提倡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这一特殊背景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育人优势分析
(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参与实践的意识
产学研合作教育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改变了传统教育中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缺陷,实现了以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主要教育目标,激发了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学生在参与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将会加强自身对科研实践的认识,了解实践与创新的重要性,在他们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会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意识。
(二)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学生在掌握一定认知水平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新问题,不断拓展新视野,并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有效地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教学方式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学生将会走出教室走进企业、科研院所等,学生所面对的不再是单个教师,他们需要与学校、企业、机构等打交道,并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多人分工协作来完成,这种以团体的形式参加科研实践创新活动,将会很好地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分析
为了解江西农业大学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情况,笔者采用个案调查方式对该校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新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林经济管理、音乐表演、会计学等十多个专业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28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必要性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学生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被调查对象中,仅9.84%的学生听说过产学研合作教育且学院组织过自己到企业实训;56.56%的学生听说过,但没有参与过相应活动;更有33.61%的学生对产学研合作教育一无所知,没听说过产学研合作教育。由此可见,江西农业大学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力度及范围有限,学生们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认识也不足。而学生对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必要性认识调查,结果如下。
由图1可知,基于该校学生对产学研合作教育认识有限且参与机会较少的背景下,对他们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概念的简要介绍后,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有高达75.54%的学生认为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说明学生们均有参与实践的迫切要求及希望高校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强烈意愿。
对学生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原因,问卷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其中当被问及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就业是否有帮助时,如图2所示:有62.41%的学生认为有帮助,特别是对专业学习很重要;仅10.64%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还有26.95%的学生不清楚。
由此可见,学生们迫切地希望高校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想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更好地将理论联系实践,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综上分析可知,学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力度还比较有限,学生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认识不足。同时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对学校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表示了强烈的意愿,并且从学生的反应可知产学研合作教育确实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二)影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制约因素分析
尽管学生对产学研合作教育有极大的热情,但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展程度还仅局限在极少数课程或专业,通过问卷分析可知影响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下。
1.学校缺少强化实践课程设置的弹性机制 。问卷专门对学生认为现有课程是否有利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66.39%的学生认为现行课程设置太呆板,不利于产学研合作教育;16.39%的学生认为有利于产学研合作教育,考虑到了学生的实践训练;还有27.35%的学生表示不清楚。问卷还对该校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图3显示:在被调查对象中有71.28%的学生认为该校的课程设置是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18.79%的学生认为是理论课程少,实践课程多;还有9.93%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合理。综上分析可知,该校多数专业课程设置僵化古板、缺乏弹性,表现为理论课程远远多于实践课程,且课程设置上忽视了实践训练,因此非常不利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2.大学生缺失校企互动良好的实践平台。问卷对学生每学期到企业实习或生产认识的平均次数作了专门的调查,如图4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46.10%的学生从来没有到企业实习;41.13%的学生每学期低于两次;仅12.77%的学生为2―4次。显而易见,校企之间缺乏良好的互动从而学校能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平台有限。然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高校与企业结合的众多途径中最有效的恰恰是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虽然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有多种形式,但最终的目的都是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或者为相关企业直接培养可用、有就业竞争力的人才。而在众多形式选择中,高达75.41%的学生认为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是高校与企业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效果最好的途径。
3.教师缺乏娴熟的实践教学操作技能。教师实践技能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及教学内容,为了解该校教师结合生产实际为学生答疑解惑的能力问卷进行了相关调查。
如图5所示:98.23%的学生认为学校教师能结合生产实际为学生专业学习答疑解惑的能力为50%左右及50%以下。同时,问卷设置了任课教师是否会经常深入实践或生产一线,并把实践或生产一线的知识带入课堂的问题,结果显示:52.46%的学生认为没有感觉到,认为教师的授课过于理论化;29.51%的学生感觉到一点,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专业的讲授还是不够具体;仅18.03%的学生明显感觉到,且教学效果好。结合问卷其他关于教师实践能力、实践经验及实践教学能力的调查,可见该校学生对教师的实践技能评价较低,教师在实践教学操作技能方面还有待提高,同时也反映出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僵化的不满。因此,如何提高该校教师实践技能及实践教学能力成为该校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以产学研合作教育实现实践育人的路径
针对学生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认识有限,以及学校实践课程设置上缺乏弹性机制,学生缺乏校企互动良好的实践平台,教师缺乏娴熟的实践教学操作技能等现实问题,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宣传与引导
学生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参与者,教师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引导者。然而该校师生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认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必将影响到他们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及教学的效果。因此,要顺利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首先应对该校教师及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要对学生加大政策宣传及舆论引导,学校可通过聘请专家讲座、安排师生对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展较成功的高校进行访问、举办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师生专题座谈会、成立专门的实践社团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营造学生与教师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良好氛围,从而不断提高师生对产学研合作教育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认识。
学校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体。只有不断增强学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影响力,才能不断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2]。高校应冲破传统 “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带来的思想禁锢,深刻认识到高校的长远发展必须依托于社会与高校的紧密联系及通力合作,树立起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理念,让教师与学生保证理论学习的同时走出教室,使教学形式与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多元化,并密切联系企业、科研院所,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外界力量来共同培养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
(二)优化适应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1.优化课程设置。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由于学生参加合作项目,会延长他们的正常学习时间,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鼓励学生参加合作项目,高校需要调整、修改课程,使课程设置更有弹性[3]。因此,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到实践教学的灵活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征,课程的设置可多元化,根据不同的专业、学科及科研方式、实践方式等设置不同的课程,同时还要体现专业知识面与企业实际需要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2.改变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封锁”在教室中,一味地专注理论知识的吸收,教学方式单一。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应当使科研机构、企业的文化及相关知识走进课堂教学中去,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进企业、科研院所、实践基地等,从而将教室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保证基础知识与现代科学相结合。
3.教学安排应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实践性教学是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中心环节,在教学安排上要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有机相结合。一方面,实践性教学应具有连续性,从基础课到专业课精心安排相应实践教学,直至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确保四年实践教学环节不断线[4]。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应保证系统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是孤立的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仅要相结合还要形成系统,针对每个阶段、每个年级、每个专业的不同特点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同时要明确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完整。
(三)搭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教学平台
产学研合作教育最大的优势就是为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真实的、广阔的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5]。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也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先决条件,因此高校可采取多种形式,开辟更多的与研究机构和企业合作的渠道,高校及企业科研机构等应加大对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等方面的投入,努力建设多样化的实践平台。
高校可与企业联合共建校内外实习基地、校企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等,在满足企业正常的科研需要的同时,还能为高校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企业环境;同时企业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培养所需的人才,学生毕业后便可直接进入企业工作,既缩短了员工进入企业后的适应期,也为企业节省了人才培养的资金。
高校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建立校内实践基地,校内实践基地的开放性弥补了多数校外实践基地以实现经济效益为目的,而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不多的劣势。比起校企合办的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践基地更加贴近学生及教师的实践需要。此外,高校之间可合作共享校内实践平台,既方便不同学校之间的学生进行学术交流,扩大了学生的交际范围;又为高校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四)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式、思维方式、学习意识等都将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学校应鼓励、引导教师更多地走向社会、走向实践,不断适应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变化的需要。
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应利用产学研合作的机会,最大可能地实现资源共享,高校可派出教师到合作企业、科研院所参加实践学习,而企业、科研院所也可派相关专家走进高校进行理论指导,通过沟通交流及互相学习、指导,多途径、多方式培养高校“双师型”教师并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高校还可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一方面“双师型”教师既可以同时为企业、高校服务,又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另一方面双师型教师进一步加强企业与高校的联系,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按照社会的需求培养相适应的人才,不至于产生人才的浪费,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高分低能”现象的产生。
总之,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的共同支持与协作。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应在互利共赢、协调发展、以教育为主要目的等原则下,通过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有机的结合,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使学校、教师及学生与社会、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起广泛的联系,从而使学生真正参与科研、实践,并切实提高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及现实意义探析[J].肇庆
学院学报,2008,(6).
[2]柳云飞等.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金陵
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周伟.产学研合作教育探析与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
2002,(12).
[4]张一尘,滕跃民,梁德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J].中国高教研究,2001,(7).
关键词:大学生;多维创新教育;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060-02
“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然而“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领地,构建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
一、大学生多维创新教育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1.大学生多维创新教育的内涵。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型或者是创造性人才的教育。大学生多维创新教育是利用高校的多种创新教育资源和平台培育出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活动,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方面的人才。
2.大学生多维创新教育模式的特点。新时代大学生追求个性发展的意愿较强,使得他们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多维创新教育模式就是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创新教育活动,并从个体特点出发探索多样化的、差异化的创新教育模式,即大众化与特异化并举的创新教育模式。这种创新教育模式需要完善的创新教育保障机制,以及大众参与的各类创新教育资源平台。
3.开展大学生多维创新教育的意义。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善于通过学习、生活、实践等活动获取经验与知识来发展自己。然而,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大学生完成所有课程教学活动并经过考试合格,即为合格的大学毕业生,但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多维创新教育将突破传统教育模式,迎合大多数大学生的兴趣特点,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元创新人才。
二、大学生多维创新教育模式的文化氛围与机制
1.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培养人人创新意识。创新教育涉及大学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大学生,人人都是开展创新教育的主体。2014年9月10日,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总理发言指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品格、个性、精神、理想、信念、价值观等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方式,而大学创新意识的培养涵盖价值观、理想和目标、核心理念以及组织信念等内容。大学生创新精神是一种先进文化长期积淀下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思想政治教育为创新教育保证了政治方向、精神动力,并创造了个人发展的条件,并且创新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有效载体。创新文化的形成是提倡创新面前人人平等和学术自由,不以权威压制人,不以名望排挤人,不以资历轻视人,并坚决杜绝急于求成的功利行为。竞争意识、相互关系的竞争形式是创新人才的优秀特点之一。学生在竞争过程中,其自信心会更坚定。集权制约创新,实行民主领导与管理是激励教师和学生创新的首要条件。独立性和创造性不可分割,因此,民主领导与管理是发展师生独立寻找知识能力、独立研究问题能力、创造多样化研究对象能力的基本条件。在各种竞争中获得的胜利和失败的经验,对学生未来的生活亦至关重要。开展挫折教育,就是要培养不畏艰难的创造性人才,让大学生从挫折中获得有理智的冒险主义的经验。
2.完善大学创新教育机制,保障可持续发展。完善大学生创新教育的保障机制。制约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因素颇多,关键在于教育投入和条件保障方面。这两方面都需要高校管理者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在办学思想上把大学生创新教育作为高校发展的核心理念,协调处理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在人才培养上将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树立前瞻意识,在高校的相关制度、文件、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配置。完善大学生创新教育的评价机制。近年来,企业的用人机制已经发生较大改变,选录人才的标准更重视创新性,比如在学科竞赛和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奖者会被优先录用。然而,高校的人才评价机制依然滞后,大学生的评奖、评优及入党等更注重学习成绩,应进一步改革阻碍创新思维发展的考试方法,完善创新教育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引导与监督作用。完善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激励机制。创新过程是多次失败才能得到成功的过程,创新成果的获得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巨大的付出,需要对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和高水平的学术创新人才加大奖励力度,鼓励出精品,出高水平的原创性成果。完善大学生创新成果的保护机制。目前,学生的创新成果大部分集中于参加课外竞赛与成果展示,以此获得相应荣誉、金钱等回报。大多数高校比较关注学生能在其中获取的奖项和经验,很少关注学生发明创造的新颖性被破坏的隐患,因此,应对大学生利用学校资源形成的成果和在教师指导下发明的创新成果的归属问题,形成明确的、合理的保护机制。
三、大学生多维创新教育模式的措施
高校根据各专业特点与学生个体上的差异,将专业教育的课程、活动和案例融入创新教育元素,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体系,充分利用各种创新教育平台,使其能够满足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化需求。
1.建立多元创新培养途径,拓展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熟悉和了解教学大纲和教材中没有的新知识和新应用;教学过程不应仅仅按照预先制定的硬性死板的模式实施,而应当按照大学生的认识需求来实施;加强高度抽象的思维训练,给大学生独立性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大学生分析自己和周围人的行为与感情的能力;给大学生获得“领导”地位和表现“领导”才能的机会;鼓励大学生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培养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构建多维创新教育平台,加强创新实践。高校可以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构建多维创新教育平台,有助于强化创新实践。如利用各级各类学术委员会主办的学科竞赛活动,开展大学生竞赛培训及创新训练;利用各级团委设立的大学生科创基金,开展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利用省教育厅和各高校设立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开展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实验;利用校企合作创新项目,开展大学生课程设计与教学实习;利用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组建跨专业的各类专业协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利用微课、微视频等新媒体教学组织形式,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创新。
四、大学生多维创新教育模式的再思考
1.在体制上解决大学课程设置中创新教育的比例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将《创新学》或《创造学》课程列为任选课程,现有体制下,大学生普遍重视必修课,而将任选课作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拓展或补充。高校应将《创新学》或《创造学》列入学生必选课程,规定学生必须取得一定数量的创新学分才能毕业,开设创新方法、发明创造学课程,使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是人人参与创新教育的必然条件。为了适应创新课程开设的需要,高校在教学业绩考核、职称评定、经费支持等方面向创新教育倾斜,支持教师通过吸收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的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向学生免费开放,依托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高校科技园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基地、成果孵化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专项支持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项目、发明专利等。
2.在驱动力上解决高校创新教育与企业科技创新的对接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是推动校企合作发展的动力和维系校企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从高校的良好社会声誉、科研能力和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中获利,高校可以从中获得人才培养信息,补充科研资金的不足和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环境条件。学校和企业这两种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进行对接和有效整合,能促使双方在文化、资源、技术、管理等方面互相渗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形成利益共同体。
参考文献:
[1]涂元季,顾吉环,李明.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要有创新精神[N].人民日报,2009-ll-05.
[2]杨丽,温恒福.大学创新教育的内涵、难点与推进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28-31.
[3]郭文安.试论创新教育及其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0,(1):9-12.
[4]秦琴.创新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119-121.
【关键词】 大学生;实践教育;存在问题;改革思路
一、当前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祖国建设需要的人才、传授学生就业生存技能、服务社会的重任和使命,这就需要一方面加强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提供全面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育,使其能将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完善对社会和自身能力素质的清晰认知,从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做到学以致用,更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
然而目前,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表现在:
1、思想重视程度不够,观念陈旧、思路老套
目前对大学生安排的实践课程要求不明确,划分不详细,组织不得力。往往是学校和老师提出要求、规定时间、看看文字性的结论就草草收场。而学生方面,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懒惰,没有认识到实践教育环节的重要性,往往上网复制一些文章敷衍了事,根本达不到实践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2、实践教育体系不完善,制度不健全
根据调查,69%的高校没有实践教育课程的体系制度,主要表现在组织实施学生实践课程中,从策划、组织、经费、保障等各方面都随意安排,临时安排,甚至不安排,导致实践教育泛谈、空谈。
3、实践教育内容形式单一、实践途径匮乏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组织学生实践课程时,内容和形式都较为单一,缺乏创新,缺乏途径。基本上只要求进行一些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简单的内容,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运用等都没能得到开发和锻炼。
4、实践教育考核机制不完善,检查监督不到位
目前实践课程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不痛不痒,所以对于结果,既不重视,也疏于考核;很少有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实践课程进行全程的跟踪检查,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也是实践课程达不到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改革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思路
结合现状,在新的形势下,学校、老师和学生都要积极探索,努力改进,使实践教育成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桥梁。
1、思想重视,更新观念,把实践教育放在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
要搞好实践教育,取得良好效果,首先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高校领导和老师要认真学习领会上级相关指示和文件精神,认清新形势下实践教育的重要性,认真研究目前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更新陈旧观念,转变教育思路,提出更好的教学方法;确实增强实践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理清思路,把实践教育摆在重要的工作日程。同时,参与实践教育的学生,必须积极主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主动把握难得的契机,努力把大学期间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结合自身,为将来的就业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健全实践教育制度,完善实践教育体系,加大投入,确实增强实践教育的效果
实践教育是学生迈向社会,就业成才的重要环节。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制度是行为的重要保障。要保证实践教育取得实效,高校必须健全实践教育的有效制度。学校方面应该建立好老师实践课程培训制度,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组织教师队伍积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了解掌握国家新的方针政策和路线、把握时代脉络、掌握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等,并以此制定学生实践教育的教学方案。此外,还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机构和负责人,严格实施既定的实践教育制度,将定期检查和抽查结合起来,健全考核制度,防止弄虚作假和走过场,并在经费上给予保证,使学生的实践教育能够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
3、拓宽渠道,积极协调,创新实践教育内容
大学生实践教育是学校、老师、学生和社会的相互综合活动。目前很多高校进行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渠道较狭窄,很难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学校和老师应积极主动利用自身优势,拓宽大学生的实践教育渠道。一方面可以加强同政府机关的沟通协调,搭建好组织平台,每年定期向政府机关部门推荐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去实习,或下乡锻炼;或者由地方政府机关来学校挑选需要的人才到相关单位学习实践。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的聪明才智,为政府机关的发展建设出谋划策。另一方面,积极和企业联谊共建,搭建好企业平台。学校可以为企业输送相关专业人才,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需要的场所,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另外,还可以积极和当地驻军部队开展军民共建。现代化军队的强军建设急需高科技人才,很多专业在部队都有用武之地。让大学生到部队参观实践,既能发挥所学,又支援了部队建设。此外,加强与青年志愿者组织和其它社会组织协作,锻炼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学校应采取多种渠道开展实践教育,建立起和大学生专业对口、能力素质相符的实践教育平台和基地。
4、与时俱进,加强实践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不断夯实教师队伍建设基础
在实践教育的教学方法上,高校应加大教学革新步伐,积极组织引导相关部门和老师深入进行新形势下高校实践课题研究,认清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一方面,选派教师到更高的学府、党校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和高校教育改革的先进理论。夯实教师队伍的实践教育理论基础,拿出适应新形势下实践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使教师能深入到实践教育一线,为教师提供社会调研、企业考察、挂职锻炼的机会,夯实教师队伍的实际操作水平。还可以聘请在实践教育中,理论水平高、实践效果好、成绩突出的教师、专家等定期开办讲座,传授经验。聘请相关企业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担任高校实践教育的名誉老师、专家和学校老师共同对大学生的实践环节进行指导,使实践课程突出专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明显。
5、把考核作为实践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要使大学生的实践环节取得实效,建立起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目前,我们对大学生实践教育的考核还是仅仅停留在看看报告,看看公章,看看结论的表面,对于实践的具体内容不清楚,对学生实践的具体单位、专业、时间、过程等缺乏了解掌握。对学生实践课程的考核,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反馈的书面报告上,要组织力量对实践单位,对象进行走访,查证实践的过程和取得的成绩,要建立学生社会实践成绩档案,将其与奖学金的评定、各类先进的评选等挂钩。而对于指导教师而言,应将所带学生的实践表现和成绩作为评选先进和评定职称的依据,提高带队指导教师的积极性。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形式主义,有助于取得真正的良好效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对自己综合素质的初次测评,对以后的学习、自身素质的养成都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实践教育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在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各方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努力改进,不断创新,才能通过实践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活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与组织能力;增强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提高服务社会的意识,做到学以致用,体现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光扬等著.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支持系统研究[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
关键词: 比较法学; 大陆; 台湾; 实习; 见习; 立法
中图分类号: DF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2-0184-02
前言
比较法学所比较的法律是指不同国家的法律。这里所讲的“不同国家的法律”,其含义是相当广的。例如,一般指本国法和外国法之比、不同外国法之比、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之比、社会主义法与资本主义法之比等等。“仅本国法之间的比较研究一般不属于近代意义上的比较法学范围。但有的法学家认为,联邦制国家中的联邦法和邦法(包括美国各州的州法)之间以及各邦法之间的比较研究,也属于比较法学范围。”[1]而我国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由于历史原因,虽然同属一个国家,同属大陆法系,但又分别实行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性质的法律,“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就是为解决设计的。“对比较法学可以从研究对象、目的等各种角度加以分类。根据比较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宏观比较’与‘微观比较’。”[2]综上,我国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的法律比较研究可以纳入比较法学研究的微观比较研究的范围。明确了比较法学研究的对象及范围,我们就可以以比较法学的视角来研究我国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学生实习、见习立法问题。
1 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目前学生实习、见习立法概况
为填补大学生实习、见习生劳动权益的法律“真空”,2010年3月1日,广东省率先颁布施行了《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但是从该《条例》的制度设计、规范内容和配套规则看,对实习、见习学生的劳动权益保障和经费保障没有具体规则落实。[3]上海市政府于1988年7月1日实施的《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校外实习暂行规定》也只是一个较早较简单的地方规章,起指引性作用而已。在现实生活中,学生进行实习、见习同样面临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等风险。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中还没有对学生实习与见习活动进行规范,主要是因为《劳动法》保护的是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而学生实习、见习不属于现行《劳动法》所调整的法律关系。学生在实习、见习劳动中产生的劳动争议无法可依,难以解决。而学生实习、见习存在的三方关系(即实习生(见习生)、学校、用人单位),又是什么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还是行政法律关系?与此相关的法律责任又是什么?我国台湾地区学生在实习、见习过程中的劳动权益保护在其地区劳动基本法律中早已系统规定了,值得研究和借鉴。
2 我国台湾地区实习生制度
1.台湾地区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实习生制度
中国台湾地区1984年7月30日颁布的“劳动基准法”第八章第六十四条至第六十九条规定了技术生(台湾地区称实习生为技术生)的基本制度,从法律上比较系统的规定了实习生的基本规范。其主要内容是:
(1)雇主不得招收未满十五岁之人为技术生(实习生)。但国民中学毕业者,不在此限。所谓技术生,是指依主管机关规定之技术生训练职类中以学习技能为目的,依本章之规定而接受雇主训练之人。本章规定,于事业单位(用人单位)之养成工、见习生、建教合作班之学生及其它与技术生性质相类之人,准用之。
(2)雇主招收技术生时,须与技术生签订书面训练契约一式三份,订明训练项目、训练期限、膳宿负担、生活津贴、相关教学、劳工保险、结业证明、契约生效与解除之条件及其它有关双方权利、义务事项,由当事人分执,并送主管机关备案。前项技术生如为未成年人,其训练契约,应得法定人之允许。
(3)雇主不得向技术生收取有关训练费用。
(4)技术生训练期满,雇主得留用之,并应与同等工作之劳工享受同等之待遇。雇主如于技术生训练契约内订明留用期间,应不得超过其训练期间。
(5)技术生人数,不得超过劳工人数四分之一。劳工人数不满四人者,以四人计。
(6)本法第四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第五章童工、女工,第七章灾害补偿及其它劳工保险等有关规定,于技术生准用之。技术生灾害补偿所采薪资计算之标准,不得低于基本工资。
台湾地区1997年6月12日修正的“台湾劳动基准法施行细则”第八章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规定,就雇主不得使技术生从事家事、杂役及其他非学习技能为目的的工作。但从事事业场所内的清洁整顿,器具工具及机械的清理者不在此限。技术生的工作时间应包括学科时间。
2.台湾地区教育法规就实习生制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增强了“劳动基准法”的的可操作性
台湾地区技术生制度不仅从“劳动基准法”这一部门基本法层面上进行了原则性规定,还在教育法规中有明确的规定。台湾地区“职业学校法”第九条规定:职业学校应配合社会需要,办理推广教育及建教合作(学校与用人单位建立);其办法由教育部定之。根据这一规定台湾地区“教育部”还制定了“高级职业学校建教合作实施办法”和“高级职业学校轮调式建教合作教育作业规范”,增强了技术生制度的可操作性。
上述两个“教育部”法规确定了由建教合作机构负担费用的基本原则,还对技术生的职业类别、操作规程和技术生训练契约的具体内容(即训练期限、训练时间、训练计划、训练生活津贴的发放、保险、住宿、交通费等权利义务)进行了详细规定。从制度上保障了技术生制度不被雇主滥用于低价雇佣,避免技术生权益受到损害,保障了建教合作技术生制度的经费投入。
3.我国大陆地区学生实习、见习立法方向
(1)我国大陆地区应将学生实习、见习纳入到《劳动法》
《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校外实习暂行规定》均系地方性法规,虽然对高校学生实习、见习活动规范有积极意义。但实习、见习立法首先要明确学生实习、见习行为的法律性质是什么,是学习还是劳动,在实习、见习中,学生的身份是学生还是劳动者。这法律性质至关重要,如果定义不清晰,学生在实习、见习过程中遭遇受伤等情况,必然在责任上牵扯学校(教育方)、监护人(学生家长)、实习、见习单位(实习、见习活动的指挥安排者)三方。上述地方性法规,均未对学生的实习、见习身份作明确的界定,导致学生在实习、见习过程中遇到伤害,理赔问题难以解决。实习生在实习、见习单位进行实习、见习活动,主要是在劳动过程中学习,实习、见习单位应当为其提供安全的劳动环境和其他合乎法律规定的劳动条件。并且学生劳动成果,由实习、见习单位获得,这是将学生实习、见习纳入到《劳动法》的最主要原因。大陆地区应当在总结上海、广东学生实习、见习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借鉴我国台湾地区技术生立法经验,对大陆地区的大学生、中专生、职高生、技工生等各类型学生的实习、见习行为、身份在《劳动法》中进行明确的界定。
(2)教育部制定相应的教育法规与《劳动法》中实习、见习的条款配套
在我国大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中专生、职高生、技工生等各类型学生人数迅猛发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为例,全区08级中职学生达4.1万人[4],再加上本科生、大专生人数之大可以想象。2011年恰好是08级三年制学生实习、见习的时间,规模空前,可见一斑。教育部门作为施教者――学校的主管部门,应当在国家基本法律《劳动法》的框架下,根据国情制定有关学生实习、见习的配套法规。配套法规应当规定学校与实习、见习单位签订合作协议的原则性条款;学生实习、见习劳动合同的规范性条款;学生轮岗制度等,以保障学生人身及财产权益和实习生、见习生制度的经费投入,保证学生在实习、见习中学到过硬的技能和知识。
结语
是否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已成为用人单位的重要标准和衡量学生就业能力高低的重要尺度。[5]如何切实保障提供足够的实习、见习机会,规范实习、见习活动,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利益,已成为我国教育、法学领域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借鉴我国台湾地区技术生制度,建立我国大陆地区实习、见习生法律制度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沈宗灵.比较法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1985(1).
[2] 沈宗灵.比较法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1985(1).
[3] 周贤日.台湾地区技术生制度值得借鉴[N].中国教育报,2010-0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