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企业运营管理的认知范文

对企业运营管理的认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企业运营管理的认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企业运营管理的认知

第1篇:对企业运营管理的认知范文

摘 要 本文主要对运营管理的内涵做了简要论述,同时对运营管理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运营管理 核心竞争力 企业竞争

一、引言

企业核心竞争,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得到持续市场竞争优势的力量之源,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一个企业如果要在经济全球化大潮的背景下,特别是金融危机刚刚过去的今天不被外界所击倒,就必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从产品的研制到原材料采购、 生产、 销售、 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称之为企业运营过程。 针对运营过程中的各项活动配置的组织构架对其活动实施的控制和管理称之为运营管理。企业运营管理目标就是要在时间、质量、成本、人力上取得最优化。在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做好运营管理是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运营管理的内涵

运营管理是指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运营管理是由生产管理演变而来,近现代以来企业更多的向服务业、公共事业等领域发展,而不仅指过去的制造业,运营管理(operations management)也就趋于主流。

企业管理中最基本的职能是生产运营、科学技术、市场营销、财务会计和人力资源,这五点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只有这五点能够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才能对企业的发展带来推动力。而运营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生产运营过程和运营系统,企业的运营是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对一个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进行安排,并对此过程配以合理的实现的手段。企业运营管理,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关键的一个要素和各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它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市场经营成效;从长远角度来看,能否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企业运作模式并不断完善这种机制决定着这个企业能否延续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最终取得企业的持续且平稳的发展。总之,企业运营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创新的企业运营模式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里取得利益的最大化。

三、现代企业竞争中运营管理特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剧和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企业运营管理面临新的课题研究。运营管理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并使之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这已经成为企业运作中不可回避的课题。

1.现代运营管理涉及范围逐步加大。随着现代企业涉及领域不断扩大,那么于此相适应的运营管理也需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现代运营的领域已经不再单只传统制造业,内容也不再仅仅是运营的过程的计划、组织和监管。现代运营管理已将企业运营战略的制定、运营系统设计、运营系统运行与监管等涵盖到自己的范围内。

2.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科学技术的提高给企业的运营管理带来了新的技术手段,物料需求计划、企业资源计划、制造资源计划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给企业运营带来了新的方式。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甚至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一个指标。

四、运营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时下,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已经将中国企业推向了风口浪尖,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要想生存并有所发展就要不断革新,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如今每个企业无法回避的课题,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才能企业才有旺盛的生命能力,并拥有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企业的优势可以简短的概括为成本、时间、质量、收益等指标上。虽然雄厚的资金保障、领先的技术和优秀的人才是企业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能力,但是如果没有高效可行的运营管理模式将这些要素组织起来,那么企业也无法真正的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我们提倡是对企业运营管理所涵盖的范围综合的运用科学手段,客观的调查研究,指出企业运营管理中的缺陷,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进而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争取更多的收益。

企业运营管理重要作用就是要以最优的方式为市场提供合适的产品,这是目前任何一个企业运行的一个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五、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内部途径

1.企业从高层管理者到基层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认知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在市场竞争特别是国际竞争中的作用,重视和关心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2.要集中公司资源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化经营,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在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与同行的差异。在发展自己与他人上述诸多方面的差异中,就可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可以提高消费者特殊效用的技术、方式、方法等,而这些有可能构成今后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

3.加强技术创新。这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是企业制度创新,是企业关键的问题,涉及到企业制度的三个方面: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的治理结构,企业的管理制度。二是企业文化创新,真正认识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人的价值理念,思想范畴,是员工对整个企业发展乃至制度的一种认可,这种认可企业制度的理念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理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管理型企业文化,经营型企业文化,体制型企业文化。三是企业营战略创新。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的核心问题是要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也就是我选择经营战略关键是我的比较优势是什么。四是企业技术创新。技术,不仅仅是技术水平的问题,而是技术的市场性问题。国际上技术创新有两个评价标准:一个叫技术的技术性,就是技术水平高不高。另一个叫技术的市场性,就是有没有市场需要。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的关键是考虑市场需要的问题,有没有市场需求。因此所有企业注意,你们的技术创新是建立在技术的技术性和技术的市场性的统一基础上的,绝不是一般的技术创新问题。

六、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外部途径

1.可通过知识联盟获得企业核心竞争力。知识联盟有助于一个公司学习另一个公司的专业能力,有助于两个公司的专业能力优势互补,创造新的交叉知识。知识联盟具有以下特征:联盟的各方合作关系非常紧密;知识联盟的参与者广泛等等。因此,知识联盟是企业从外部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2.可通过企业兼并获得核心竞争力。企业兼并是企业扩大规模,快速进入其他竞争领域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兼并,企业可以重新整合自己的内部资源,构造新的企业经营格局,调整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构建新的企业经营机制,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因此,兼并也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一条捷径。

3.努力培育更多的更忠诚的稳定顾客群。顾客群越多,顾客的忠诚度越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越强大,就越能经久不衰。因此,我们的企业都应重视培育自己的顾客群。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到公关宣传等营销的各个方面着手,努力培育自己的顾客群,以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七、结语

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的心脏,它为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血液,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它,而核心竞争力最主要的又是适时的创新,不仅是技术上的创新,而且也是运营模式上的创新,加强现代化企业运营管理管理,形成自己独有的运营模式,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我国企业应从现在做起,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借鉴国外成功企业的经验,以打造核心竞争力为契机,形成我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新思考(第一版).中国财经出版社.2008.

[2]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二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3]王德海.现代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第2篇:对企业运营管理的认知范文

1.黄石高速公路(石家庄—黄骅段)基本情况

黄石高速公路全长281.258公里,东起黄骅港,西接石太高速公路,止于石家庄。是推动西煤东运出海,促进冀中平原经济发展和省会石家庄经济腾飞的大通道,也是连接国家重点工程黄骅综合大港建设的大动脉。石黄管理处主要负责黄石高速公路的养护、收费、机电等运营管理工作。目前下设10个科室、沿线设有4个管理所、4个养护工区、16个收费站,全处共有职工1500余人。

石黄管理处在运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着沿线长、业务种类多、职工数多而分散等诸多管理中的难题。如何提升管理水平,发挥黄石高速地理位置的优势成为石黄处运营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自2003年石黄处导入三标管理体系以来,历经体系的导入、标准培训、文件编写、贯标运行、内审外审等多阶段,已逐步走上了运营管理的快捷有效轨道,随着近几年贯标工作的持续改进,石黄处已成熟地驾驭了此种管理模式,使国际管理体系在国有高速运营管理领域成功变通,成为了运营管理的有力工具。石黄处也被先后多次评为运营管理先进单位。

2.具体做法

2.1努力学习,提高认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导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引入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导入一套先进的管理机制,最重要的就是管理者对本单位、本行业所处的运营状态和导入这种体系带来效益的认知度。随着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已不再是垄断经营。虽然石黄管理处不是运营企业,但是随着社会和媒体对高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们的一言一行和服务态度会直接通过媒体这面镜子呈现给社会公众,是否有更多的司乘愿意选择我们的高速出行,也直接影响着整个单位的生存。在这种情势下,导入三标体系,对运营管理进行全过程监控,科学配置人、财、物等资源,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是势在必行的工作。

石黄处领导班子首先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召开专门会议组织学习三标标准,并合理变通三标体系的管理思路和术语,延伸转化“顾客”的涵义,不仅包括社会司乘,还包括内部职工、相关第三方。通过学习逐步认识到导入三标体系实施持续改进将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提高“顾客”满意率。为保证贯标工作有效运行,石黄处成立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领导小组和贯标办公室。由党委书记任最高管理者,党委副书记任管理者代表,具体负责贯标领导和组织工作。配备人力、物力,并聘请顾问公司为本单位的贯标做具体指导。同时分层次进行了全员培训,要求各部门、各单位把推行贯标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考试。

2.2参照标准,结合实际,编写体系文件

石黄处专门抽调各部门业务素质高、又有一定写作功底的人员组成文件编写小组。在顾问公司的指导下,结合标准的要求,将各项业务工作全部纳入体系当中,编写出石黄处的三标体系文件。

2.3运用内审和管理评审,确保体系文件正常运行

有了体系文件,只是理论上的指导,如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缺乏监督和考核,那么任何先进的管理模式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按照管理体系的要求,石黄处将季度考核与内审全面结合,要求各业务部门的考核项目全部要对应体系文件中相应的标准条款,每季度抽调各业务部门人员组成内审小组,分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通过内审发现问题,对存在的不合格项要求相应部门限期整改,以此督促职工认真执行体系文件的要求。此外每年组织一次管理评审,各部门、各单位全面总结一年来的贯标工作,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实现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3.石黄处开展三标认证工作的实际效果

一是管理更加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三标认证贯穿了运营管理的各项工作,使得各部门、各单位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职工们在具体工作中头脑更清晰,目标更明确。同时10年的贯标工作对职工的思想意识也在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职工们能够认识到我们的顾客就是司乘,我们的产品就是服务,我们的能不能提供优质的“产品”给“顾客”就是工作目标。二是环境保护得到了明显地改善。实施贯标后,职工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了,在日常办公环境中,注意节能降耗,研发新的办公软件,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在日常行为中能做到将垃圾分类存放,督促第三方树立环保意识,防止二次污染情况的发生。三是职工的职业健康保护不断增强。单位每年定期为职工健康体检,在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还增入了职工团体补充医疗保险、慢性病保险和女性重大疾病安康险。

第3篇:对企业运营管理的认知范文

黄石高速公路全长281.258公里,东起黄骅港,西接石太高速公路,止于石家庄。是推动西煤东运出海,促进冀中平原经济发展和省会石家庄经济腾飞的大通道,也是连接国家重点工程黄骅综合大港建设的大动脉。石黄管理处主要负责黄石高速公路的养护、收费、机电等运营管理工作。目前下设10个科室、沿线设有4个管理所、4个养护工区、16个收费站,全处共有职工1500余人。石黄管理处在运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着沿线长、业务种类多、职工数多而分散等诸多管理中的难题。如何提升管理水平,发挥黄石高速地理位置的优势成为石黄处运营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自2003年石黄处导入三标管理体系以来,历经体系的导入、标准培训、文件编写、贯标运行、内审外审等多阶段,已逐步走上了运营管理的快捷有效轨道,随着近几年贯标工作的持续改进,石黄处已成熟地驾驭了此种管理模式,使国际管理体系在国有高速运营管理领域成功变通,成为了运营管理的有力工具。石黄处也被先后多次评为运营管理先进单位。

2.具体做法

2.1努力学习,提高认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导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引入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导入一套先进的管理机制,最重要的就是管理者对本单位、本行业所处的运营状态和导入这种体系带来效益的认知度。随着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已不再是垄断经营。虽然石黄管理处不是运营企业,但是随着社会和媒体对高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们的一言一行和服务态度会直接通过媒体这面镜子呈现给社会公众,是否有更多的司乘愿意选择我们的高速出行,也直接影响着整个单位的生存。在这种情势下,导入三标体系,对运营管理进行全过程监控,科学配置人、财、物等资源,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是势在必行的工作。石黄处领导班子首先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召开专门会议组织学习三标标准,并合理变通三标体系的管理思路和术语,延伸转化“顾客”的涵义,不仅包括社会司乘,还包括内部职工、相关第三方。通过学习逐步认识到导入三标体系实施持续改进将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提高“顾客”满意率。为保证贯标工作有效运行,石黄处成立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领导小组和贯标办公室。由党委书记任最高管理者,党委副书记任管理者代表,具体负责贯标领导和组织工作。配备人力、物力,并聘请顾问公司为本单位的贯标做具体指导。同时分层次进行了全员培训,要求各部门、各单位把推行贯标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考试。

2.2参照标准,结合实际,编写体系文件石黄处专门抽调各部门业务素质高、又有一定写作功底的人员组成文件编写小组。在顾问公司的指导下,结合标准的要求,将各项业务工作全部纳入体系当中,编写出石黄处的三标体系文件。

2.3运用内审和管理评审,确保体系文件正常运行有了体系文件,只是理论上的指导,如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缺乏监督和考核,那么任何先进的管理模式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按照管理体系的要求,石黄处将季度考核与内审全面结合,要求各业务部门的考核项目全部要对应体系文件中相应的标准条款,每季度抽调各业务部门人员组成内审小组,分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通过内审发现问题,对存在的不合格项要求相应部门限期整改,以此督促职工认真执行体系文件的要求。此外每年组织一次管理评审,各部门、各单位全面总结一年来的贯标工作,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实现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3.石黄处开展三标认证工作的实际效果

第4篇:对企业运营管理的认知范文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0)

摘 要:本文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现状入手,对该专业在培养目标的设定、技能训练、人才培养方式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践,旨在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求的,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也可为同类职业学校城市轨道产能运营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和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实训教学;终端设备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233-01

收稿日期:2015-02-09

项目类别: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13Z64

作者简介:冯娜(1982-),女,陕西高陵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轨道交通方面的教学工作研究。

前言

在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AFC是最重要和最复杂的设备之一,对于城轨运营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后,必须进行自动售检票设备的拆装、机械结构、工作原理、故障诊断、检修流程实践技能训练,该项的目标主要是优化和重组实验教学的内容与结构,科学地设置实验项目,建立实验课独立设课的新体系,进行实验独立设课,建立分阶段的实训模式,使学生能熟练运用和操作城市轨道交通AFC设备。

1实训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1.1进行实训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进行实训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调整原有的教学和实训内容,将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由原来的第三学期调整到第二学期,票务管理和通信与信号这两门专业课相对比较独立,轨道交通企业管理由48课时降为32课时,这学期单独设置AFC实训课程,共16课时,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调整到第三学期,内容与票务管理重复性比较多的章节,客运组织由56课时调整到32个课时。

1.2虚实结合构建实训环境

虚实结合构建实训环境,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学成本。学生在虚拟实训系统上依照作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操作熟练后,达到能操作真实AFC系统终端的技术要求后,再在真实设备上实际操作,避免设备耗损;在计算机上建立自动售检票设备三维虚拟拆装、故障模拟、工作原理、检修流程的教学系统,提供的三维虚拟拆装和机械结构展示均按照与实物1:1制作,材质、外观与实物完全一致,所有部件和组成均可用鼠标旋转360度、放大和缩小。

1.3职业素质实训改革

基地建设不仅需要仿真或者全真的工作环境,还需要与企业现场相似的职业环境。例如:建立与岗位相似的规章制度,营造和工作环境相吻合的实训文化氛围,包括张贴相应的标语、口号、宣传栏等,学生一进入基地就感受到现代地铁企业的气息,角色随之发生转换,使学生在基地全真在线的环境中得到综合素质等方面锻炼,努力使基地成为学生树立“安全、责任、高效”等九大工程意识和培养科学作风的基地。

2实训教学方法改革

专业教师在实训课程的授课方式上应大胆使用情景模拟、软件操作、案例模式及多媒体教学等“多元式教学法”。将部分课堂搬到实训基地,教师边教边学,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在基地内,采用与职业工作环境完全对应的岗位职业标准和作业流程,学生可以掌握轨道交通行业主流设备和技术操作标准,根据城轨运营管理专业的岗位特色,将城轨运营管理专业培训的学生准确定位在车站站务员、车站值班员、值班站长、行车调度员的技术岗位上,通过一系列理论与实践任务式课程,以任务形式驱动学生完成专业学习,接受真实系统训练,实现“零距离”上岗。实训方案能达到的目标为:

2.1 AFC终端设备认知实训

掌握各部件的结构特点和作用,在本项目中应以标准的作业要求打开终端设备,可以清晰突出显示内部结构。包括对自动售票机、自动检票机、查询机等的认知。

2.2日常操作实训

掌握基本基本结构后,通过仿真实训,终端设备的功能及操作,能在真实设备上熟练完成操作任务。

2.3故障处理

通过对终端设备给部件的拆卸和组装实训,使学生对不同部件之间的联系关系及部件常出现出现的故障,能做出判断,检修的方法、技术要求、组装顺序、拆卸方法和注意事项,能进行简单的机械维修。

3 实训方案的实施过程

3.1基础实践教学

这一阶段的实践教学安排在轨道交通概论、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专业基础课的开始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城轨认识实习,主要是在教室采用挂图、三维视频内容形象的展现;带领学生到实训基地现场参观,进行短期的观摩教学实习,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前便对所学专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以达到让学生掌握运营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目的。

3.2专业实践教学

这一阶段的实践教学阶段安排在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票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学习阶段末,单独集中开设实训课。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单项专业技能训练。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相应的实践环节和观看视频等途径来进行,再将学生带到实训室,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设计出相应的情景基础之上,赋予其不同的角色,模拟运行,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了解整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精神与职业素养。

3.3综合实践教学阶段

第5篇:对企业运营管理的认知范文

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随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增加,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管理已成为社会和交通主管部门讨论的热门话题。如何加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提高高速公路运营企业效益,已经成为高速公路建设中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绩效考核制度则是运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手段。绩效考核制度是企业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外部表现和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外部延伸。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必须进行企业绩效考核才能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提高运营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益。

二、实行绩效考核制度的意义

绩效考核是根据运营企业设定的经营管理目标,运用一系列科学的评价系统,对运营企业和员工的工作态度及效果进行准确、公正、积极的考核和评定。绩效考核不仅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绩效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绩效考核本身也自成体系,具有独立性,对实现组织目标以及有效的进行经营管理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广西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大力推进了高速公路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提高了高速公路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2)推动广西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是促进高速公路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举措。

(3)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绩效考核制度,对成绩突出、表现良好的部门及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而对于表现较差、违章违纪的部门及员工采取适当的处罚措施,形成奖罚分明的奖惩体系,这样就可以大大的调动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取得更好的效益。

三、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原则

通过绩效考核制度可以建立和完善公司监督和约束机制,真实的反映和科学分析被考核公司和部门的运营效果、管理水平和财务状况,对部门和员工的工作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广西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遵循以下原则:

(1)真实性原则。绩效考核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体系,同时要求评价过程中被考核对象和相关的主管部门所提交的评价基础资料必须真实、全面、准确,并且要对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承当相应的责任。

(2)一致性原则。绩效考核的评价指标必须立足于运营企业的客观实际情况,符合运营企业目前的发展战略,采用科学的分析考核方法以及统一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从而引导公司向战略远景发展。

(3)坚持客观性。客观性原则,即考评时要实事求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慎重的给出评价结果,要有令人信服的依据和理由。绩效考核时,不能凭借第一印象来给出绩效考核结果,更不能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和惯性的思维习惯,对被考核对象产生不正确、不公正的评价,影响考核结果。

(4)坚持实效性原则。实效性即为考评只对考评期内工作和成果进行评价,不取近期业绩或比较突出的一两个成果来代替整个考评期的业绩。

(5)坚持规范性原则。首先必须建立严格的考核工作制度,其次在考核人员在对被考核人员进行评估时,对于考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必须严格遵照考核工作制度进行操作,从而使得考核结果有理有据。

四、绩效考核体系的特点

广西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采用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政绩考核体系,该政绩考核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坚持PDCA循环管理原则。P即为计划(plan),包括方针、目标和活动计划的制定;D即执行(Do),是具体计划的实施;C(check)检查,是要明确效果,总结执行计划结果;A(Action)改进,根据检查的结果,调整执行计划,从而使计划达到更优。通过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的方式,使得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有效的评分方法。广西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绩效考核的评价方法是采用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GS指标(分解到月度)及通用条款三个考评维度。运用KPI指标,根据公司的战略要求和经营管理目标,确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建立合理的指标考核体系及考核标准。同时在对各部门及各岗位设定了KPI之后,还要确定各指标所占的权重。权重一般是根据各岗位的重要性或者是贡献价值的大小来确定的。

(3)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在运用绩效考核体系时,将评价指标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种类型。运营企业在绩效考核中将目标任务细化,以定量考核为主,体现强弱优劣。对于定性指标,则结合岗位特点和公司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同时将两类指标都量化,建立递阶层次结构量化指标。

(4)确定考核周期。考核周期的确定是将考核层次及KPI类别结合起来考虑的。广西高速公路运营企业按月度季度年度滚动式目标管理法对绩效进行考核评估。被考察部门的大部分KPI都是以月为考核周期,满意度调查等少数KPI则选择每季度或每半年调查一次。每季度进行一次单位考核,半年期中考核可以选择在第二季度,年度考核则在第四季度。

(5)坚持沟通申诉、绩效考核面谈的原则。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和灵魂。广西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在执行绩效考核时,坚持沟通申诉的原则。被考评者如果对考评结果有异议,可以在考评后的2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绩效办提出申诉,绩效办在5个工作日内组织对申诉事项进行核查处理并向申诉者反馈;申诉者仍有异议的,则向公司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诉,由领导小组做出最终裁决。考评汇总完成后考评者要先向被考评者反馈面谈。通过沟通,消除认知的差异,使对被考评者的表现取得一致的看法,让被考评者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成就,从而起到了激励的作用。绩效考核从计划的制定、执行到考评,要坚持沟通商定、跟进指导和考评的面谈反馈。

(6)团队绩效与个人绩效结合。广西高速运营企业绩效体系中实行部门绩效和个人绩效相结合。目前相当部分企业在实施绩效考核时,存在着把团队的绩效考核看作是与个人毫无关系的单纯的团队绩效考核,甚至认为团队的绩效考核只是对销售企业有效,对高速公路运营企业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关注个人绩效,认为个人绩效考核结果才与劳动分配的一部分直接相联系。这样就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使得企业经营成本大幅增加,公司业绩的下降。因此,必须将个人绩效与部门绩效挂钩,从而体现了个人岗位与团队职能设置的科学性。具体操作时,分公司及各部门年度绩效工资的计算公式为:年度绩效工资总额=单位(或部门)年度绩效系数*人员岗位系数和*绩效工资基数。

五、总结

高速公路是我国的经济命脉,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其中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随着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对公路运营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有效评定员工的工作绩效,却是一直以来困扰企业的一大主要的课题和难题。广西高速公路运营企业路通过推行绩效考核,构建一套与市场接轨的薪酬体系,达到多劳多得、公平合理,最终建立起一套科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通过科学管理,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企业,为了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提升运营企业的服务质量,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必须依靠绩效考核,把企业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作为重要工程。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探索,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的经验案例,结合自身高速公路发展的实际,摸索出一条适合于自身的发展的绩效考核体系,不断的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使得绩效考核体系更加贴近运营企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董兴肖.绩效考核在高速公路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及相关问题.河北企业.2011(4).

[2]王雪莲.试论高速公路管理中绩效管理.时代经贸.2011(8).

[3]唐洪斌.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绩效考核评价研究.管理观察.2010(3).

[4]军.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提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水平.经济师.2010(2).

[5]宋少军.论高速公路营运企业员工关键指标的有效设计.管理与财富.2009(12).

第6篇:对企业运营管理的认知范文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过程;创业能力;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176-02

随着我国发展的不断变化,新的就业结构和方式也逐步改变,在这样的形势下创业已成为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新趋势。同时,中国亟待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在人力资源方面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为此,高校应真正确立创业教育的新理念,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开拓性的技能等都将有很好的提高。而创业教育也必须要对创业过程和能力有深刻认知和精神把握。

一、创业过程与创业能力

基于原有的创业理论,一般创业过程包含四个阶段:市场机会识别与评估,经营计划准备与撰写,创业资源确定与获得,新创企业管理。蒂蒙斯提出的创业过程模型指出:对于创业过程的核心驱动必然是商业机会,主导体系为创业者本身,有效的资源必然是创业成功的保障。创业的整个过程包含商业机会、创业者和资源的匹配和平衡三点贯穿其中。创业过程可以被视为一个连续不断的、寻求平衡的行为组合。总之,创业者必须在推进业务的过程中,在不确定和模糊未知的创业环境下不断摸索、勇于创新,对于商业机会的捕捉要有敏锐的察觉,资源的整合和战略的构建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要不断的提高和培养,要勤奋工作、富于牺牲。

二、本科生创业课程设计

国内外众多学者不断地研究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促使创业教育的日益显现。蒂蒙斯认为,应系统化组合创业基本理论、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设计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践两大模块课程。在创业教育发展最为成熟的美国,已有多个学院进行相关的创业课程。Vesper and Gartner(1997)的调查发现,美国128所大学创业课程目标主要包括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两大方面。尽管创业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国内学者对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比较重视,结合中国高校的实际进行课程设计的构想(李春琴,2007;徐萍平,2005;郁震,2008)。

1.基于创业过程的本科生创业课程设计。

本科生创业教育课程设计与创业过程是紧密相通的,这将有助于提高课程体系的针对性和逻辑性,方便日常教学安排。首先,为了适应创业过程中商业机会识别与评估阶段的要求,有必要从创业角度开设战略管理、商业模式创新、市场研究三门主要课程。战略管理课可以帮助计划创业的同学了解一般的战略分析工具和商业模式,熟悉宏观环境分析(PESTCL)、产业环境分析(五力模型)、企业内部分析(SWOT)、基本战略选择、战略实施过程等内容;商业模式创新课程则在战略管理课程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进一步向有意创业的同学展现商业模式创新的一般方法和一般过程,明确商业机会的主要方面;而市场研究则是讨论如何利用商业的方法对商业机会进行更为具体的以顾客为导向的研究与确认。其次,在商业计划书准备与撰写阶段,建议潜在创业者学习管理学、创业管理、创业实践以及商业计划书写作等课程。管理学主要提供关于管理学基础知识的初步介绍;创业管理则主要介绍创业行为以及创业企业管理的基本方面;创业实践和商业计划书写作主要是建议计划创业的同学采用商业实践与模拟创业竞赛的方式将所学、所想付诸实践。再次,为了应对创业资源分析与获取的要求,有意创业的同学可以考虑修读创业融资、项目管理、领导学等课程。创业融资有助于了解并设计创业项目的融资模式及具体方案;“领导学”将帮助学生明确使命、愿景、目标,组织创业团队,吸引、激励、约束关键的人力资源;项目管理有助于整合各类创业资源,稳步推进创业计划。最后,在新创企业设立与管理阶段,有意创业的同学有必要修读创业企业治理、经济法、团队管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创业企业治理和经济法课程主要帮助在法律的框架下,构建作为制度保障的公司治理机制和契约体系,确保企业运营合规、合法;团队管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则主要针对如何对新创企业实施有效的日常管理。

2.基于创业能力的本科生创业课程设计。为了获得或强化商业机会识别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意创业的同学修读战略管理、市场研究、商业模式创新是必要的。其中,战略管理、市场研究主要是为了通过内外部环境分析以及深入的市场调查研究,界定可能存在的商业机会及其潜在价值;商业模式创新则是通过展现商业模式创新的一般方法和一般过程,强化创新能力。有意创业的同学策划能力的提升需要管理学课程提供相关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创业的商业实践和商业计划书写作(模拟创业竞赛),在实践中锻炼策划能力。至于创业所必需的资源获取与整合能力,则可以通过修读创业融资、项目管理等课程得到比较系统的训练和强化。计划创业的同学的领导能力可以通过领导学和团队管理的学习和实践获得较为系统的提升;而心理素质的优化,则可以考虑修读心智模式管理课程。修读经济法、创业企业治理课程将有助于发展创业企业的基础制度与文化,做到合法、合规经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而对于创业管理、运营管理和财务管理则有效的提高了管理新创企业的能力。

实施创业教育首先需要进行的是创业课程设计,所以高校的创业课程设计与创业过程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因此,本文在对创业过程和创业能力认知和把握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创业过程和创业能力两条主线,尝试进行高校本科生创业教育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Vesper,K.H and W.B.Gartner.Measuring Progress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7,(12):403-421.

[2]李春琴.高等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8).

第7篇:对企业运营管理的认知范文

1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的民营企业起步较晚,造成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过于重视短期内效益的增加,忽视了内部财务管理的完善,财务和会计严重分离,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财务核算的重要性认知不够,而企业自身也没有形成专门的、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在机构设置上缺乏健全性。民营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的限制,在资本构成上规模也不大,造成有些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没有设置会计核算,把一些与财务管理相关的机构统一为一个机构,这就是在核算上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相应的任职,对于企业的资金活动也没有高效的管理,对于财务管理对企业资源配置的促进作用不了解,缺乏专业理论水平,造成管理活动的盲目,没有针对性,从而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健康运行发展。

2管理机制落后

现代民营企业属于小规模的自营经济,在成立之初对于企业的各项活动大多是由管理者所决定的,长期以往,会弱化财务管理的功能,加上相关制度的配合不协调,造成财务管理机制的不健全。第一,缺乏必要的成本管理。民营企业实际上就是由民营企业家独立发展壮大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弥补成立之初的资金花费,往往会注重短期利润的增加,会对企业的成本进行压缩,忽视了成本管理的内涵和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造成成本管理上的不足,导致企业预算体系不完善,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第二,财务风险意识弱化。企业财务风险是财务管理活动中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注重短期利润的增加,必然会导致企业的其他方面出现漏洞,造成企业资金流动的不合理和使用率的低下,也给财务管理风险的产生埋下隐患。第三,投资决策不合理。在民营企业中,企业的经营管理权过于集中是现代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通病,权力的过度集中导致决策的科学性大大降低,企业管理者在进行投资选择时往往会忽略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而只是盲目的重视未来的经济效益,致使最终的投资决策脱离了实际,在执行上造成资金的大量浪费。

3财务管理的模式落后,管理目标不恰当

从我国民营企业长期的发展中可以发现,财务管理的内容大的只是限于运营资金的管理,没有形成较为系统全面的管理模式。现代形势下,企业间的竞争加剧,财务管理已取代了生产管理,但是很多的民营企业在管理理念上并没有及时的创新,仍然是旧的管理模式,这与新时期下的财务管理思路是不相符的,会造成管理方式的不恰当,缺乏实效性,管理的目标没有与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相吻合,使财务管理在企业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发生偏移。另外,对于新形势下财务管理的作用并没有形成全面的、多角度的认知,缺乏长远整体的思考,忽视了其导向作用。

二、现代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途径

1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务管理活动的高效性直接取决于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财务管理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因此,就需要管理人员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和统筹能力,能够把各部门所需的资金有合理的分配,对资金的使用有科学管理,使资金的使用率大大提升,让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贯彻于整个企业发展中。

2完善财务管理体制

在新时期下,对于财务管理不再是简单的资金的运营管理,而是涉及到企业的成本、预算、投资以及效益目标的实现等各个方面,因此,就需要把会计核算制度、成本预决算制度以及投资决策制度都规范化的施行,使之与财务管理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协调的体系,确保财务决策的科学合理化。另外还要注意的就是对风险的管理,要有强有力的风险预测防范机制,把风险的产生降为最低。

3创新管理模式,合理制定目标

采用现代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把财务管理的内容丰富化,使其具有的产管理功能更加的具有实效性。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管理素质,全面改革财务管理模式,信息化、网络化管理,确保财务管理的信息涉及面足够广泛,可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及时的跟踪,从而确保企业的目标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有很好执行性。

三、结语

第8篇:对企业运营管理的认知范文

强大的开放平台

互联网竞争的本质上是平台的竞争,打造开放平台,成为企业开展互联网化转型的核心。平台成功了,企业的互联网化转型也可以说是成功了。平台成功与否,主要看企业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否取得突破:

一是平台用户规模和流量。平台经济的特点决定了“规模为王”,对互联网经济来说,就是“流量为王”。只有做大规模、做大流量,平台才能实现价值增值效应,有了规模和流量,就有赚钱的机会。

二是好的产品和用户体验。能否为客户提供好的产品,是判断企业打造开放平台是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准。平台之争,实质上是在产品和用户体验方面的竞争。一般而言,只要为用户提供一款好产品就足以成功。但在“互联网+”时代,好产品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能解决用户的“痛点”,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为用户提供独特的价值,良好的使用体验,不欺骗用户,价格更加实惠,等等。

三是打造“互联网+”生态系统。客观上,“互联网+”需要跨界并加强产业链合作,生态系统建设无疑是实施“互联网+”战略的重要内容,能否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决定了企业互联网化转型的成败。在“互联网+”时代,产品形态、业务形态、服务形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很难再出现一家企业独占产业链上下游的情况。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就需要产业链各方相互合作,上游、中游、下游企业都能在产业链中找准自己的定位,都有利可图,实现共赢发展。

创新运营能力

“互联网+”的内涵很丰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就是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进行互联网化转型,就是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企业变革。互联网化转型的方向包括打造平台、跨界合作、注重用户体验、打造杰出产品、生态系统建设、营造创新文化,等等。但为什么有的企业能成功转型,有的企业仍不能摆脱失败的泥潭?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形成强大的创新运营能力,这是检验企业互联化转型成败的重要标准。

企业的互联网化转型成败与否,主要是看企业是否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是否坚持“互联网+”思维,是否具有良好的创新运营能力。细节决定成败,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高效的运营管理水平、持续的创新能力是提升企业创新运营能力的核心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创新运营能力就是企业的执行力。如果企业对市场反应迟缓、应对不力,或对“互联网+”发展趋势视而不见,互联网化转型怎能成功?运营管理是企业做好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的重要支撑,没有高效的企业管理水平,市场拓展、技术创新失去活力,最终将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当下,如果企业的互联网化转型仍偏向业务、技术、营销层面,而忽视运营管理层面,如果企业还热衷于模仿、跟随,而不注重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互联网化转型不可能成功。

重塑品牌影响力

可能有许多人会质疑:为什么互联网化转型成败要看品牌影响力呢?因为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化转型需要拓展新市场、开发新产品、打造新平台、开展跨界合作和并购、提高企业形象等等,这无疑离不开品牌经营。虽然传统企业可能在社会上已经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但在消费者心中缺乏时代感、品牌个性和品牌联想力,作为进入“互联网+”领域的后来者,传统企业在新市场还没有被用户充分认知。面向“互联网+”时代,重视品牌经营、重塑新产品的品牌影响力,直接关系到企业互联网化转型的成败。

开展互联网化转型的传统企业,在拓展新兴业务领域、开发新产品、打造新品牌时,一定要谨慎使用品牌延伸策略,可考虑采取多品牌策略。如宝洁是多品牌的公司,苹果则拥有Mac(麦金塔)、iPod、iPhone、iPad四大品牌。为了提升创新产品的品牌影响力,企业应以打造杰出产品的目标来布局并推进;进入新品类时,可考虑启用新品牌;赋予产品一个响亮的品牌名称,更加突出品牌个性,丰富品牌内涵,等等。新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提高了,更有希望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的互联网化转型也会更容易成功。

激发员工创新动力

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转型能否取得成功,最终依靠的是广大员工。只要广大干部员工的创新活力、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遇到再大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遇到再大的困难都不是困难。如果通过互联网化转型能大大激发员工的创新动力,员工士气高昂,在工作上更加积极主动,团队合作与交流更加顺畅,为完成任务自愿加班加点,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那么企业的互联网化转型就取得了很大成功。反之,如果企业开展互联网化转型之后,员工仍然士气低落、不愿合作、工作不主动、消极散漫、离职不断,就预示着企业互联网化转型的失败。

第9篇:对企业运营管理的认知范文

在十二五期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行业、产业的竞争发展也变得空前激烈,再加上国内经济发展重点的转移,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持续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呈现新常态。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传统工业企业,要想加速推进转型升级,首要的任务就是不断变革内部管理体制,尤其是成本管控机制。企业成本作为企业经营管理及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对于企业在整个行业市场中的竞争力的提升,可谓至关重要。在国家去产能政策实施、火电负增长、煤炭进口及新能源冲击叠加等背景下,煤炭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尚有很多改善的空间。

第一,需要牢固树立企业成本全员管理意识。以往,工业企业内部普遍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企业职工也将成本管理认为是公司少数管理人员的工作。在这种传统观念的长期影响下,各部门、车间、段、队、技术人才、作业人员,成本观滞后,这也是传统工业企业无法充分调动企业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主要原因。

第二,需要扎实开展成本全过程精准管理工作。许多煤炭企业尽管加大了对成本管理控制的重视度,但是针对不足、策略失当。具体表现为企业将成本管理的重心过多偏向于生产成本管理这一环节,没有很好的把控生产的全过程即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不仅如此,在成本管理控制过程中,对产业链的把控也缺乏整体性认知,只注重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成本管理,而较多的忽略掉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成本管理。企业一旦丧失了全局性成本管理即战略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

第三,需要不断提升企业成本创新管理的能力。理论无法与实践、与可持续发展融合在一起,这是国内很多煤炭企业存在的问题。煤炭企业如果满足于粗放式生产,不但影响生产技术层面的革新,更会在选择成本管理与核算方法时,针对性不足、可靠性不够,影响成本管理的可信度,进而影响生产经营的科学性、前瞻性,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新常态下煤矿企业生产运营与成本管理途径的优化

以神华准能集团公司黑岱沟露天煤矿为例,黑岱沟露天煤矿位于准格尔煤田的中部,设计开采范围为 42.36平方公里。黑岱沟露天煤矿核定生产能力3400万t/a,黑岱沟露天煤矿采用了综合开采工艺。上部黄土层的平均厚度为49m,采用连续开采工艺;中部岩石的平均厚度为56m,上层采用间断开采工艺,下层采用抛掷爆破吊斗铲倒堆开采工艺;下部煤层的平均厚度为28.8m,采用半连续开采工艺。从穿爆、采掘、运输到排土,每个生产环节,都不断对成本管理提出新的挑战。

煤炭企业运营管理的核心一环还是在于生产环节,即煤炭的开采与运输。成本管控既要要确保各项制度体系落实到生产实践中去,又要进一步探究生产运营和成本管理途径的优化路径。

第一,优化生产物资储备的需求计划和采购方式。为有效规避物资储备计划制定准确率低、用料单位上报计划不够科学的问题,黑岱沟露天煤矿所需大宗物资由物资供应处统一采购,该处引入现代化的物?Y储备管理技术,即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库存管理和采购平台为抓手,有效转变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降低了物资储备采购的经营成本。另外,该矿的实践证明,在生产所需必要物资的采购阶段,可以运用网上采购平台,并采用包括竞争性谈判、询比价、公开招标等多种模式,进一步优化供应商结构,以保证采购的质量,降低采购的成本。

第二,建构一套运输设备管控新模式。从2016年开始,黑岱沟露天煤矿将自营变动可控成本的主体纳入生产运营成本管理控制的重点内容,即实施设备管控新模式,以此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2016年财务报表数据显示,在运输成本方面,该矿全年自营变动可控成本材料费中主要包含四大类。其中,吨煤成本中柴油、配件、火工品、轮胎及其他材料等材料费呈逐年下降趋势。

第三,重点抓好生产作业环节,强化联控,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