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便利店经营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启路是知名的学生用品连镇卖场
启路文具成立于2004年4月,是一家专业致力于学生用品零售连锁经营的现代企业。主营学生文具。辅以礼品、生活用品、饰品、动漫产品等百余个系列,万余种时尚商品。启路的成立是适应中国学生用品零售行业的需要。公司一经成立便成为中国学生用品零售行业的排头兵,在3年的时间里先后在上海、杭州、宁波、嘉兴、丽水、绍兴、金华、温州、永康、萧山等地开设多家学生用品大卖场。
伴随着企业的成功经营,启路将不断增长与扩张。迄今为止,启路不仅是全国较大的学生用品连锁企业,而且无论是商业创意,还是经营管理,启路始终走在行业的前面。作为国内文具零售业前沿的销售商,启路力求通过丰富和时尚、个性化的商品,来满足消费者“一站式”购物所需。通时带来新奇快乐的购物体验。
未来几年,启路的连锁门店将遍布全国各地,作为国内知名的学生用品连锁卖场,启路不仅仅是货架和商品的简单组合,也不仅仅有卡通的形象、富有想象力的标志,启路是一群共同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充满着生活激情的员工组成,启路更多地代表着一种生活的精神。一种令人信赖。引人贴近,追求幸福和始终如一的愉悦感与快乐。一种崇尚自由、自在、自信,让时尚个性充分表达的氛围。
2004年4月启路文化生活用品连锁有限公司成立。
2004年8月宁波店和上海首家店试营业。
2005年1月杭州店开张营业,同时商店模式的设计宣布完成。
2005年2月宁波店完成改造,正式开始营业。
2005年4月连锁加盟正式启动。
2005年5月嘉兴店开张营业。
2005年7月丽水店开张营业。
市场分析
1、巨大的市场潜力:全国文具市场的销售规模为1500亿。其中学生文具市场市场份额约占1/8,大约为180多亿,保守估计学生文具加上学生礼品、饰品、生活用品等,全国学生用品的消费规模在300亿左右,并且每年以10%的幅度增长。
2、滞后的销售渠道:国内的文具行业销售商普遍规模小、渠道分散、商品低劣,在现有的销售体系中,学校周围的小店占有50%的市场份额,超市和商场的学生文具、礼品占40%,其他渠道占10%,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统治者。市场正处在非常好的整合机遇。
3、良好的发展契机:把握市场发展的先机,迅速占领市场。目前为止,定位以学生文具为主。以学生礼品、饰品、生活用品为辅的卖场销售模式只有启路一家。可以预见,在此行业内,启路必将发展成为类似于国美和苏宁一样的行业霸主。
门店形态
1、旗舰店启路文具旗舰店主要分布在一级商业街、广场等中心商业圈,面积较大,一般在300~500平米左右,涵盖文具、礼品、生活用品、体育用品等多种商品,内部环境明亮宽敞。能提供顾客休闲的区域。以满足顾客的一站式购买日常学习和休闲用品的需求,带来快乐自由的购物体验。
2、专业店启路文具专业店主要分布在学校群和城市次级商业圈。专业店面积在100-300平米之间。专业店的环境合理紧凑,专业经营学生文具为主。辅以学生礼品和生活用品等,以种类相对齐全的优势满足顾客的需求。带来专业轻松的购物体验。
3、校园店或便利店启路文具校园店或便利店开设在学校和社区商圈。面积在50-100平米左右。为就近顾客提供常用的文具类商品。带来快捷便利的购物体验。
加盟方式
1、区域加盟:在启路总部的授权下,加盟商在一定的区域内开设直营店或通过发展二级加盟商。开设连锁店。区域加盟商享有以下权利:1)商有权在所区域内独一家经营或开多家直营店。2)商有权在区域内发展加盟店,收取加盟费和销售产品,并行使管理权。3)商可以享受总部特价优惠供货价。
2、“不从零开始”加盟:是指启路文具将一家成熟的直营店转售给加盟者,加盟商无须从零开始,避免了自行选址、门店装修、人员培训及开店等一系列繁杂的工作,加盟者的风险会大大降低,提高了盈利的机会。
3、单店加盟:是指加盟商在某一市场加盟开设单店,启路为加盟商提供商圈范围保障。
4、自愿转加盟:是指现正在经营中的文具文具礼品店在自愿的基础上转为启路加盟店。
商品结构
专业、时尚、羞异化的商品定位
我们从学生的日常需求出发,整理出学生最关注的五个需求点,分别是学习、沟通、时尚、创造力和休闲。
1、学习是学生关注的,由此衍生出的商品需求也是最多的,包括笔,纸,通用文具等等。启路专业的商品也在这些方面。我们的文具涵盖了所有功能.价位齐全;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启路找到他,她所需的各种文具。办公文具作为另一种概念上的学习文具,启路瞄准目标顾客的需求特点.全面地满足了顾客的日常办公需求。
2、沟通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关注热点。以沟通为目的的商品也是学生的一大需求。启路推出家居礼品的概念.将学生对内。对外的沟通需求一网打尽。
3、时尚在学生这个群体上有着其特殊的体现.不像社会人眼中的时尚,学生的时尚需求更多体现在一些日常个人用品上。启路将这些商品塑造成极具优势的个人用品系列。
4、创造力是目前学生比较缺乏的。但却是全社会来关注。引导的。启路的书法美术用品秉着这样的理念,将书法美术用品打造成充满创造力的产品系列.成为国内商家的领头羊。
5、休闲是学生除了学习外的需求,休闲娱乐已经成为学生的另一个生活重心,启路的休闲商品已经囊括了阅读、音像、运动、视听、玩具、食品七系列,让学生学的好。玩的好。如此精确瞄准顾客需求的商品定位.启路已经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无论是办公文具店,超市还是学校社区周边的小型店。启路的商品从专业、种类和品种丰富度上都具有极大的优势。
加盟支持与保障
1、巨大的市场潜力我国有2.01亿在校学生。是文具、学习用品的主要消费者,为学生文具零售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加入我们获得的是可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而不只是单纯获得眼前利益和养家糊口的手段。
2、强大的品牌支持经过几年的磨练。启路在经营中完善了标准化管理。并建立了良好的服务体系,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扩散。启路计划在未来的5年内打造成为全国的学生用品品牌,在中国任何区域市场的加盟商都将是启路文具品牌资产的直接获益者。
3、差异化的市场定位目前文具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而以学生为主要消费群体的学生文具店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启路文具避开了相对饱和的办公文具市场,通过舒适和温馨的购物环境、时尚和流行的商品、个性化的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学、娱、乐于一体的购物场所。
4、科学的商品品类管理支持启路拥有一套“挖掘顾客消费需求、对商品品类进行全面科学分析”的商品品类管理体系。对于加盟者而言。加入启路即可获得一种高效的管理工具,使加盟商方便地监控商品销量、利润、价格、促销等指标,从而实现各种资源的利益的更大化。
5、现代化的信息系统支持启路构建了专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加盟商的运营管理效率,使加盟商可以准确分析门店的商品存销和经营状况。
6、创新的营销模式支持启路采用适合于学生群体的营销策略,天天促销的加上会员制营销的方式,很好的保证了顾客的稳定性。
7、专业的运营管理支持全面的门店经营和服务管理标准,成熟的市场策略,全面提升加盟商的运营管理水平。
8、完善的培训体系支持完善的加盟商辅导体系和全面、完整的专业培训计划.涉及门店的各项管理工作,让加盟商掌握经营管理之道。
9、广告支持统一且具有针对性的整体营销和促销策划,帮助加盟商开拓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形象。
10、开业支持启路文具将派出专业的市场调查专员,对全国各地潜在加盟商所在区域进行门店选址、商品结构、市场价格、消费者偏好等开店要素进行评估分析.以保证该店商圈的有效性及配货能适应当地市场需求及消费能力.并向加盟商提供区域市场投资可行性报告。其后,启路还将为加盟商免费进行门店连锁标准装修设计、人员培训及实习、开业促销等指导。
加盟条件
(一)区域加盟商资格
1)、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企业法人;
2)、具备一定的经济投资能力,有良好的商誉和信誉;
3)、根据区域市场等级交纳费和市场买断金;
4)、具有足够的创业激情.无须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
5)、认同启路文具的品牌文化、经营管理模式、时尚经营理念,遵循启路文具的运营模式、推广策略和渠道管理制度,维护启路文具品牌形象;
6)、具备基本的市场开发和经营管理能力,并积极配合总部开展经营管理,及时反馈市场信息;
7)、提出的区域没有签定其他加盟协议。
(二)单店加盟商资格
1)、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企业法人:
2)、具备一定的经济投资能力。有良好的信誉;
3)、接受总部的加盟政策;
4)、有亲和力,对文化用品、礼品类行业有一定的认识,无须操作经验;
关键词 客户满意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570 文献标识码:A
1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对策
1.1增加营业点部以及与增开一些XX快递便利店、点以扩大服务范围
XX地区XX快递在原有的4个营业点部基础上,2014年又陆续新增了4个营业点部已投入正常营业,同时还在进一步筹备下1个新营业点,配送范围扩大到了县级街道。
由于XX地区的地形原因,居民分散,XX地区XX不仅增设营业网点,还可以通过增开一些XX快递便利店、站点,来扩大服务范围,主要应将其目标锁定在乡镇级消费者,使其可以享受到XX的优质服务。同时其还可以借鉴来自“最后一公里”末端配送的相关案例,吸取经验。同时为了保证XX地区XX的服务品质,公司应鼓励XX内部员工自己农村网点,并专门设立了创业扶持基金,也可以由内部员工引荐商,但不对社会公开做大面积的招募。
1.2明确客户的需求,适当降低收费标准
XX快递公司一直以安全、快速、便利为优势,却忽略了价格因素,没有注重消费者愿意付出的消费成本,所以XX快递公司就应根据实际情况更合理地指定计划,满足顾客的需求,并使客户的价值最大化。针对不同的客户设定不同的服务产品及价格标准。在此之前考虑到XX地区水果的发件量较大,所以推出了“电商特惠”产品,针对批量发水果的快件,给予相当于“XX标快”费用的6-7折的优惠价格,为众多水果批发商带来优惠,同时也为XX快递增加了的快件数量,提高了公司的营业额,达到了互盈互利。以此为借鉴,我们还可以针对电商客户开发新的便利、实惠的产品,针对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都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让公司的产品丰富,也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1.3明确公司各岗位及各分部点职责
XX地区XX快递公司营业点部有如下几种工作岗位:
1.3.1片区经理
①推动门店落实速运、商业类管理制度,对门店速运、商业类运营质量负责;
②指导门店进行店面规划、商品陈列、促销活动,以及指导门店执行商品价格政策等门店经营管理工作;
③督促门店进行订货、验收、收货、补货、退货、库存管理、陈列等工作,确保商品充足并控制损耗;
④检查监督门店员工考勤、仪容仪表和规范操作,实施商业类培训、不断提高员工服务质量和效率;
⑤跟进新店的开发与筹建工作,推动新店开业规划的达成;
⑥负责门店需求收集、跟进与管理;
⑦完成市场和行业最新信息收集和反馈。
1.3.2点部主管
①负责传达公司政策,并完成点部日常管理工作;
②负责点部人员管理及团队建设;
③完成点部业务开拓及维护;
④负责点部内用工风险管理;
⑤积极做好外部相关部门的沟通,保持良好的关系,确保点部正常经营。
1.3.3仓库管理员
①做好出入仓库快件的交接验收工作,质量、包装的检查工作;
②做好异常快件、滞留快件的登记、上报跟踪、处理工作;
③接待上门取件客户,按照要求做好服务,并进行信息登记;
④做好仓库物料的管理工作,防火、防盗、卫生清洁工作。
1.3.4收派员
①依照公司要求,负责日常收派件工作;
②负责客户快件不受损失,确保公司利益不受侵害;
③负责及时回收散单货款和及时回收月结款项,并在规定时间内如数上缴。
1.3.5财务入帐
①负责开发客户和进行客户维护工作;
②负责宣传公司相关业务;
③负责帮带新同事;
1.3.6运作司机
①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完成各项运输保障任务;
②在各种复杂条件下认真做好安全行车工作,做好事故预防,努力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车辆、货物、人身安全;
③讲究良好的交通公德和职业道德,文明驾驶、礼貌行车,爱护公司车辆装备和财物,严格执行顺丰公司车辆管理相关规定,严格按照车辆技术性能使 用和维护车辆,经常保持车容车貌的整洁;
④认真完成车辆的各项登记统计工作。
通过以上公司的各岗位职责说明,要明确XX地区XX各岗位及各分部点职责,要让员工自己真正明白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压力不是来自别人,而是靠每位员工的自主性,从而转化为积极的工作。鼓励工作员工参与目标的制定,并试图激励他实现这个目标。从目标设定、前期准备、实施、以及评估工作都必须由员工自己独立完成,让员工发现在整个完成目标的环节中所出现的任何问题,并由他自己想出办法解决,此外在这个岗位上各阶段工作的执行,应该由岗位上的员工主动发挥创造力,靠他自我努力和自我协调的能力去完成。
参考文献
[1] 李军,史伟.物流配送业客户满意度分析[J].工业工程,2007(05):127-130.
[2] 黄帅琦.国内中小物流企业的客户满意度研究[J].科技视界,2013(25):248-245.
[关键词]连锁 连锁经营 中小城市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121-02
连锁经营是一种现代化、规范化、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商业零售形式,其本质是把现代工业化大生产应用于商业活动,实现销售活动的规模经济效益。1986年天津立达国际商场揭开了我国连锁经营的序幕,到现在已进入发展期。其发展速度和产生的效果是始料未及的,已成为流通领域新经济增长点,成为很多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但随着连锁经营的迅猛发展,各连锁企业在大城市的竞争进入白热化。过度的竞争已经使得利润非常微薄,甚至还有一些连锁企业惨遭淘汰或被兼并、收购,加上大城市的市场容量毕竟有限,因此越来越多的连锁企业开始进军中小城市及农村市场,寻求连锁企业在中小城市的发展创新之路。
一、中小城市发展连锁经营的优势
(一)中小城市市场竞争比较缓和
外资连锁企业如家乐福、沃尔玛、麦当劳、肯德基等实力强的连锁企业主要拓展重点是我国的大城市,对我国中小城市的关注较少。同时,国内的很多连锁企业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大城市里,与外资连锁企业针锋相对,也放松了对中小城市的渗透。所以,中小城市的连锁经营竞争相对缓和,有利于弱小连锁企业的起步和初期的发展。
(二)中小城市发展连锁经营成本低
连锁企业如果经营得好,人员流动性相对就比较小。员工稳定,可以促使企业经营稳定地发展。同时中小城市店铺租金便宜,为连锁经营初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加速连锁扩张速度。
(三)中小城市连锁经营发展空间大
农村购买力的迅速上升为中小城市连锁经营发展提供了较大空间。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为连锁经营在中小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同时,2009年我国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万亿元,农村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农村消费品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上看,在当前国家扩大内需,大力启动消费的大环境下,农村市场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消费潜力将继续得到释放。
(四)中小城市连锁经营容易培养忠诚顾客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城市城镇居民逐渐改变原有的购物习惯和消费习惯,连锁经营的进入,他们很容易接受。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开始追求生活品质和商品品牌,比较信赖连锁经营的商品。连锁经营知名度和信誉度相对比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一批忠诚的顾客群,而且这一部分忠诚顾客有越来越扩大的趋势。
(五)国家政策的支持
国家推进城市化的发展政策,给中小城市连锁经营带来了商机。居民消费水平提高,需要城市提供安全、便利的消费服务,使连锁超市、便利店、连锁餐饮、连锁理发店等可以在中小城市得到较快发展。为促进农村的发展,2005年商务部启动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通过这一工程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这些都有利于中小城市城市化的功能改善,有利于中小城市连锁经营的发展。
二、中小城市连锁经营发展存在的问题
连锁经营在中小城市的发展虽然有着很多优势,但也有很多不利之处,存在很多问题,面临挑战。
(一)中小城市连锁经营难以规模化
连锁经营的核心优势,在于通过提高连锁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和规模经营,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但中小城市市场容量有限,导致中小城市连锁经营的规模小,一般连锁企业只有三四家店铺。同时,各家连锁企业的店铺开发很不均衡,许多连锁企业店铺规模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各连锁企业各家难以发展更多的店铺,连锁店遍地开花,却都难以形成应有规模的局面。
(二)中小城市连锁经营不规范化
中小城市连锁经营的不规范主要体现在经营运作不规范和管理不规范。目前中小城市连锁企业的网点布局不合理、市场定位趋同、经营范围狭窄等现象,都是运作不规范的表现。另外,中小城市的诸多连锁店中表面连锁,比如天津狗不理包子店、青岛扎啤城等,实质仍是单店操作、各自为政。有些店只是统一了店名、服装、标识,而连锁的核心――统一采购和配送至今未实现,更谈不上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三)中小城市连锁经营的效益较低
中小城市的连锁经营难以规模化和经营管理的不规范化,以及中小城市道路交通等基本设施条件的限制,导致中小城市连锁经营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加上连锁企业内部机制不健全,无序扩张,盲目竞争,虽然店铺数量达到了理论上的盈利规模,但这样的店铺开得越多越不经济。
(四)物流配送难以保证
中小城市的道路交通建设及物流环境难以保证连锁店及时配送、统一配送的要求,如配送中心的仓储、运输设备建设滞后,电子化标准化工程建设不配套,产品的质量、包装的标准化程度不高等,都导致中小城市连锁经营物流配送过程中的物耗和物流成本极高,物流配送难以保证,
(五)中小城市人才缺乏
中小城市剩余劳动力多,用工成本低,同时劳动力素质也比较低,人才缺乏。要招聘素质高、能胜任连锁经营工作的人才比较困难,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上岗。
三、中小城市发展连锁经营的对策
连锁经营的发展离不开外界的环境,但最终还是要靠连锁企业自身的发展。当前,连锁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中小城市的优势,规范自身的经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实现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连锁企业自身的发展
1.各连锁企业建立规范的经营制度,提高组织化程度。连锁企业要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要建立严格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企业形象、统一营销等管理制度,强化连锁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完善连锁企业内部监督保障机制,形成一整套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适用技术。克服单店操作、各自为政的现象,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同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连锁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以应对市场竞争。
2.连锁企业进入中小城市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连锁企业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前期的商圈调研、目标市场定位、选址等工作甚为重要。制定连锁企业在中小城市的发展战略,合理布局和规划连锁网点,避免盲目扩张,自相竞争。
3.连锁企业要注重人才的培养。连锁企业想在中小城市获得竞争优势,人才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中小城市劳动力素质相对比较低下,连锁企业要加强和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举办培训班,组织考察学习;利用各种传播媒介,普及连锁知识,有条件的大学可设置连锁专业逐渐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和专门人才。
(二)政府的支持
1.政府政策的支持。一是出台连锁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除了《商业连锁管理办法》外,还没有专门的法律对连锁经营进行规范,地方政府要认真研究现有法律对连锁的适用问题,为连锁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二是为连锁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关的优惠政策,比如对重点扶持的连锁经营企业、中高级批发市场和现代物流企业的技改,应按财政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每年给予适当贴息。为连锁企业进入中小城市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2.加强中小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道路的建设,改善中小城市的交通环境,为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杨顺勇,魏拴成,郭伟.连锁经营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以确保农民饮食、用药安全有效、价格合理、方便及时为目标。着力构建“两网”建设运作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构建市、乡镇村三级食品药品监管网络;积极探索农村食品销售网络建设的有效途径,形成农村食品供应的主渠道;规范农村购药渠道,健全药品供应网络。积极探索农村“两网”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效形式,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食品消费和用药环境。
二、工作目标
规范乡镇卫生院药品代购行为;加快农村药房基础设施改造,年全市食品“两网”要延伸到100%乡镇60%以上的乡镇要有一家“食品放心超市”40%行政村要有一家“食品放心店”药品“两网”要延伸到100%乡镇95%以上的行政村。要深入贯彻实施省政府令第251号。开展规范药房创建活动,力争60%以上的农村医疗机构药房达到规范药房标准。
三、具体要求
(一)加快构建“两网”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抓紧抓好,各乡镇办要把加强农村食品药品“两网”建设。并纳入政府责任目标考核。要积极探索药品“两网”建设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接的有效形式,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药店的管理模式,争取将经营管理规范的农村药店和药柜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享受与基层医疗机构药房同等的药品报销权利,为农村药品市场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平抑农村药品价格。工商、税务等部门对农村零售药店和药柜要积极给予政策支持,促进“两网”建设。各乡镇办要抢抓机遇,以扎实的工作成效争取纳入国家食品药品“两网”示范县市建设行列和“农改超”工程建设。
(二)采取得力措施。
负责辖区内“两网”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各乡镇办要明确1名分管食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并落实12名食品监督协管员。食品监督协管员的基本职责是协助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部门受理辖区内案件的投诉举报;协助执法人员调查取证,转送回执,追缴罚没款;协助抓好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及企业的日常监督;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科普知识。各村要落实1名食品监督信息员,食品监督信息员从本行政村从事与食品相关的专业人员或村公职人员中选聘,其基本职责是提供农村基层食品情况信息;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收集、报送制售假劣食品的信息和线索。市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要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建立健全相应的聘用和奖励制度。
引导和支持大型连锁龙头企业,各乡镇办要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改超”工程。向农村发展连锁经营网点,建立商品配送和供应网络,乡镇政府所在地开设超市,并向有条件的村延伸开设便利店。积极培育食品安全示范店,按照公平、公正、自愿、择优的原则,各村选择1家作为“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单位。通过建设食品超市和村级示范店,逐步形成农村食品供应的主渠道。
规范对“三员”管理,药品监督网要进一步明确“三员”社会监督员、乡镇协管员、村信息员职责。做到聘用有证书、上岗有培训、岗位有职责、工作有联系、活动有经费、反馈的信息有记录和处理、年度有考核和奖惩,充分发挥“三员”作用。要把药品监督网建设成药品监管法律的宣传网、各种违法行为的监督网络和药品监管工作的得力抓手。
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用药基本知识;宣传“两网”建设工作的好经验、好作法;宣传“两网”建设阶段性进展和有关政策,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使“两网”建设家喻户晓,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摘 要 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在我国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取得了突出成绩。但相比国外,我国的农家乐发展还只是处在初级阶段,本文主要围绕我国农家乐的起源、意义、发展现状以及相应对策来展开。
关键词 农家乐 现状 对策
一、我国农家乐的发展阶段与意义
农家乐是基于传统第一产业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旅游休闲方式,也被泛称为乡村游。我国农家乐起源于四川郫县的农科村(1984),发展阶段分为以下三个过程:萌芽期(1987―1992),是农户经营的小规模农家乐,这一时期农民的思想正逐步转变,传统的农业也开始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期(1993―2003),这一时期的农家乐乡村旅游市场发展逐步成熟,各地纷纷建起不同形式的农家乐。规范期(2004年至今),农家乐旅游开始注重规范化、品牌化、特色化。
发展农家乐的意义:首先,能为城里人提供休闲放松的场所。都市人饱受“城累”,渴望回归自然,寻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觉,拾回“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记忆,这种“追求自然,崇向本源”的消费心理,赋予农家乐巨大的发展潜力。
其次,有效地解决了“三农”问题。发展农家乐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优化农村环境,改变农村整体面貌;提升农民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再次,对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农家乐现象,是一种城乡协调发展现象,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城乡互动、相互促进”的新型乡村发展模式的雏形。发展乡村旅游能促进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民参与意识的培养,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
二、我国农家乐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农家乐发展现状
一是基础设施不完善。农家乐由于大多以家庭经营为单位,能够投入的资金有限,而影响旅游发展的交通、休闲设施、配套设施等问题,依靠单个家庭不可能完全配套,如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和山区的农家乐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二是经营者文化素质偏低。农家乐的经营者大多是当地的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于农家乐的前景缺乏考虑,往往只在乎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农家乐长远的社会效益,经营管理理念落后。
三是旅游服务水平不高。由于从业人员大都没受过专业的业务培训,与专业人员的服务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农家乐虽然数量不少,但规模少,大多处于无序状态,每个农家乐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和服务理念,很难做大做好做强。
四是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统一的管理。目前,农家乐的开发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各地区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农家乐,每个经营者也有自己的想法,导致农家乐的经营不规范,随意性很强。
五是盲目追求城市化。大多数农家乐景点都选用了钢筋混凝土建筑,一些设施模仿城里宾馆的样子,客人走进去如同进了城里的宾馆饭店,虽然建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名字也叫农家乐,却使人感到十分的别扭。
六是农家菜味淡了,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
七是特色不突出,品牌不突出。多数农家乐只是农家饭,没有什么乐趣和特色,风格雷同,出现“千店一面”的现象。
八是宣传促销力度不够。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意识和要求不强,很难适应旅游市场竞争的形式。
最后,规划不合理,环境保护力度不够。农家乐在开发上大多没有考虑到当地的规划与环境保护,使远离城市的田野在农家乐休闲中遭到破坏。
(二)发展农家乐对策研究
针对以上我国农家乐的发展现状,总结国内外经营农家乐优秀地区的经验,提出以下对策: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旅游基础设施是接待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基本保障。建筑色彩、风格应和农耕场景保持协调一致。如修建停车场、简朴的休闲设施、便利店、小药店等。
二是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加强对农家乐旅游从业人员旅游知识、管理知识、服务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抓好日常管理和经营。
三是规范管理体制。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强化管理,相关部门要及时制定《农家乐规范管理细则》等管理条例和管理制度,加强市场经营管理。
四是结合地方文化特色,走品牌经营之路。文化是农家乐的灵魂,没有文化内涵的农家乐是没有前途的农家乐。
五是多开发一些游客参与性的项目,使游客乐在其中。
六是加强卫生管理。对于开办农家乐的农户应证件齐全,如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安全许可证等,服务人员要有健康证。
七是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创造一个优美的游乐环境。要转变观念,摒弃以前那种小打小闹游击式的经营方式。要在有关部门的引导下,进行规模经营,避免重复建设。
八是加强宣传促销力度。不但要通过制作宣传标语牌、导游解说牌,办宣传栏等加大户外宣传,扩大影响,同时也要利用电视、报纸、书籍、网络等宣传舆论工具促销。还可以通过各种会议,借助名人效应等展开促销,提高其知名度。
最后,保护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农家乐在进行旅游规划时一定要做到开发与保护不冲突,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旅游、观光活动,在取得效益的同时,保护周围生态环境不受到侵害,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力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结束语
总之,认清现状,找准对策,力争实现农家乐的三化。实现规范化,就是要通过制订统一的管理标准、管理办法和成立专业协会的办法,使经营者有章可循,让游客透明消费;逐步走向品牌化,就是要努力形成地区大品牌和多种中小品牌;努力体现多元化,就是要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最终,实现农家乐造福农民的目标。
参考文献: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流通要素的作用,通过加快流通创新,促进新型流通组织与经营方式的发展,形成与我国市场体制、规模和结构相适应的、具有更高流通效率的、生产与流通有机结合、内外贸一体化、符合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的新型商品流通体制。
理顺“条条”、“块块”政府机构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打破和铲除各种形式的地区封锁、市场割裂、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垄断行为,形成统一、公平与充分竞争的市场流通秩序,保障各种经济要素和商品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通。
提高流通业的活力、效率和竞争力,促进生产,引导、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增强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为实现上述目标,“十一五”期间的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应从管理体制、促进体制、经营体制三个方面,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
一、管理体制方面
(一)积极整合流通管理资源,健全和完善流通管理职能,构建新型流通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流通管理的资源和手段比较分散,未来应争取相关政府机构体制进一步整合、理顺。但无论如何整合,由商务部牵头,跨部门管理的格局不可能根本改变。因此,新的体制设计,一方面要尽量避免管理部门的职能交叉,分工要明确、职责要清楚;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定新的法律、规章,使各管理部门业务既有分工又能充分协调配合,相互衔接、环环相扣。管理的共同目标应当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社会福利;保障适时适量地供应;提高流通业的经济性和效率性,满足消费者的经济需求及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
(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将职能转变到宏观管理与服务上
所谓流通管理,宏观上应侧重于抓好流通发展战略、产业政策、行业规划、行业标准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加强政策和信息引导。在中央、地方政府的分工上,中央政府负责流通政策的制定和解释,对地方政府进行政策指导,地方政府负责具体流通业务的管理,特别重大和敏感行业的流通业务地方政府需报中央政府审批和解决。未来如能实现“条条”管理,则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商务促进服务。
(三)运用法律手段规范流通管理,建立有序、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当前需要尽快出台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一是有关流通组织建设的法律法规,如特许经营法、农产品批发市场法等;二是关于商品交易标准建设,特别是针对农产品、大宗生产资料等商品进入市场的质量、包装、标识标准等;三是要建立和完善有关政府宏观调控与干预的法规,如商业储备法、价格干预实施规则等。“十一五”期间应重点探索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关系、发展新型营销方式、加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等领域的立法和执法改革。此外,要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抓紧制定和出台有关反垄断、促进公平贸易、促进公平竞争的法律,并逐步与国际范围正在推广的竞争政策接轨。
(四)将商务服务业作为重要产业纳入管理,促进商务服务业快速发展
要站在全球化、大流通的角度,按照合法与合理原则、效能与便民原则、监督与责任原则的思路,对现行商务服务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逐步改变目前商务服务业管理上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的状况。
二、促进体制方面
(一)建立主要面向中小流通企业的国内贸易促进服务体系
这些服务或由政府部门牵头或由同业商协会举办,通过咨询、信息提供、企业诊断、经营指导、人才培训等为中小企业提供各方面的服务。
(二)建立开拓市场、扩大消费、促进产销衔接和供需平衡的长效促进机制
通过新的促进机制,推广先进流通技术,加强流通信息化建设;搞好商业网点规划,合理布局,有效整合社会商业资源;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和物流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培育建设,鼓励城市连锁和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等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业态经营企业到农村开设网点,创新农资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支持流通企业做强做大,提高流通组织化、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化程度和竞争力。
(三)加快培育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十一五”期间,既要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入手,加快发展和健全信用组织、机制和制度,又要培育信用文化,形成“诚信为本”的法律和道德规范。要加强商业职业道德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诚信兴商”创建活动,树立“诚信兴商”的经营理念。要全面建立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商业信用档案体系,推动商务领域同业商协会制订行业信用自律的行规行约,实行行业内的失信评议和惩戒制度。
(四)通过同业商协会组织建立与企业双向交流机制,及时了解企业的促进需求
我国目前各工商领域及各服务业行业已普遍建有同业商协会组织,未来各级政府商务促进部门应更多地依靠这些组织联系广大商业、流通业企业,企业也可通过相关行业组织与政府对话,反映情况和提出政策建议等。
三、经营体制方面
(一)深化国有流通企业改革
“十一五”期间提高国有流通企业竞争能力、提高流通领域国有资本的效率应当成为加快国有流通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并且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因此,一是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促进和引导流通领域国有资产的合理调整。二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流通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程序和激励约束机制。三是要引导企业加强采购、销售、物流、资金和财务等方面的管理,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四是要妥善解决企业的历史包袱,处置不良资产,保护职工合法权益和银行信贷资产安全。
(二)加快粮食、棉花、石油等重要商品流通经营与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提高市场化程度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市场建设,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在粮食和棉花方面,应加快建设以现代批发市场为核心的粮食、棉花现货市场体系,促进粮棉市场价格的形成和合理流通;应针对我国石油总体供求状况和进口快速增长的情况,认真研究和确立我国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开放石油期货交易,以形成反映我国市场石油供求状况的合理价格水平。
其次,建立规范、透明的流通主体资格管理制度,以保障重要商品流通领域实现公平竞争。根据重要商品的特性和政府调控的需要,确定从事特殊商品流通的市场主体资格,采取资格认证、许可证、特许经营等多层次、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管理方式,实现公平竞争。
第三,建立规范化的储备制度和干预制度,确保重要商品市场稳定。应尽快形成政府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的重要商品储备与调控体系,特别是要明确和规范市场主体建立商业储备的责任与规则,以加强政府对重要商品资源的调控力度,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此外,政府还要针对特殊情况建立必要的干预制度。
(三)多种途径推进新型流通组织发展,营造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新型流通组织体系
第一,继续大力推进连锁经营组织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和延伸,在“十一五”期间基本确立连锁经营组织在流通业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要通过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直接融资、加快国有流通资本退出来等途径实现连锁规模的快速扩张,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实力大型连锁企业;而且要鼓励优势连锁企业、批发企业以及优势生产企业采取加盟、特许等方式发展连锁经营,以吸收和整合众多分散经营、传统小型的流通主体。
第二,鼓励多元化流通主体之间、不同区域流通企业之间、流通企业与上游生产企业之间、批发、零售与外贸等不同环节流通企业之间的重组、合并与联合。突破流通领域传统的依部门、环节、地区分离的板块结构,营造新型的流通组织模式与大型流通企业。
第三,培育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产品流通组织。要注重培育和发展“公司+农户”型、农民合作型以及专业产销协会型等多种形式、专业化的农产品流通组织,逐步实现有组织的、规模化的农产品流通模式。鼓励各种连锁企业向农村市场延伸,使农产品借助连锁经营组织的销售网络直接快速进入城市零售市场。
第四,促进现代流通经营方式与业态的发展,用现代化的交易方式改造传统的流通方式与组织形式。在结合超市、便利店等新型业态推进连锁经营组织发展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发展新型批发形式和组织,以加快对传统批发交易形式的改造。对于大宗生产资料的交易,要利用规范化和标准化拍卖市场、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形式来改造和完善现货市场,并积极、稳妥地开发期货交易新品种,推进期货市场发展;对于农产品批发市场,在进行规范化的公司改造和逐步引入拍卖制等现代交易方式的同时,可借鉴日韩模式形成以中心城市的中央批发市场为核心、以区域市场和产地市场为支撑的新型农产品集散、交易与物流配送体系。
(四)积极支持组建大型流通企业集团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政府对国内贸易的经营管理逐步放开,目前国家商务部和各地国内贸易行政管理部门主要的工作是促进国内贸易健康发展,所制定的促进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推动内贸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
1978年以前,物资、商业、粮食行业的流通主体基本上是国有企业,投资主体是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集体性质的比例不大。供销社虽是集体经济性质的,但其经营管理也基本上与国营商业无异。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家鼓励支持集体经济、股份制经济、个体经济、港澳台经济、外商经济等投资内贸领域,内贸投资、融资的渠道大大增多、拓宽,国内贸易投资体制已经基本完成由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的转变,投资主体发生了根本变化,由政府这单一的投资主体发展为多元投资主体。
国内贸易投资体制的变化使我国物资、商业、粮食、供销等系统基本上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的战略调整中,大多数国有内贸中小企业已经退出市场,而大中型国有流通企业正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重组兼并,形成若干实力较为强大的企业集团。股份制企业将成为国有企业的主要实现形式。个体商业、民营企业大量涌现,很多已发展为资产颇具规模的大型企业,并逐渐成为投资内贸流通业的主要力量。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给中国流通业带来了繁荣和活力。
(二)加大对内贸行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尽管我国国内贸易的投资机制越来越市场化,但政府仍对与国内贸易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进行必要的投资。主要投资于关系国计民生、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能产生正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例如粮食储备库、救灾物资储备库,以及大型农副产品流通设施、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公用性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等。政府对流通设施的引导性投资,吸引了民间投资出现阶段性快速增长。
即使是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越来越注重市场化运作。例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国家储备糖、肉制度,在保持国家储备糖重点调控市场的同时,将国家储备肉的调控重点由保障大城市和节假日改为应急救灾,并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实行了新的办法;公布了一批国家活畜储备基地等;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具备资质条件的国储糖和国储肉的代储库点。
除直接投资于基础设施之外,其它主要财政资助方式和手段是(1)参股。主要应用于大中型股份制企业,借此推动国有内贸企业的体制创新和经营机制转变。(2)资金补助。对城市郊区的商业改造项目和需要扶持的服务行业等采取直接补助的形式。(3)奖励:对龙头企业的示范型、科技型项目,边远及民族地区商业设施的设立开办,给予奖励。
(三)吸引外资,不断扩大内贸领域的对外开放
我国商业领域从1992年开始实行对外开放;自1999年开始,零售业的开放试点从沿海地区扩大到所有省会和中心城市,外商被允许进入直辖市的批发环节;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外资根据数量和地域限制分阶段进入我国;2004年12月起对外商投资零售领域的限制全部取消。国际著名商业集团进入我国,不仅为我国的商业发展提供了资金,而且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营销理念、管理经验和流通先进技术,带来了各种先进的经营业态,促进了我国流通现代化。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置采购中心,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四)推动国有内贸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国家试点政策的指导下,内贸行业改制取得重大进展。在改制过程中,注重引导内贸企业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制度和经验,结合我国内贸发展的实际,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内贸管理、发展模式。
目前国有独资商业企业转制基本完成,国有控股、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三分天下。在零售行业,国有企业退出得更快。但总体上看,目前在内贸领域,国有大中型企业仍占有一定比例。国有大中型企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正在深入进行,这一改革包括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的转变,它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许多内贸企业大胆探索,在实践中建立了有特色、比较科学和合理的管理体系。湖南长沙的阿波罗公司在转制中实行三个置换:职工身份的置换、产权置换和机制置换。身份置换后,职工成为主人(股东);产权置换以后,由国家独资成为国有控股股份制;在股份制、合作制职工持股的情况下,完成了机制的置换,为企业管理改革提供了前提条件。
(五)推动内贸行业资产重组,培育大型内贸企业集团
自2000年起内贸企业开始资产重组,强强联合,做大做强,出现了一批商业集团。由上海物资、上海一百、华联和上海友谊等四大商业集团公司合并组成了百联集团,注册资本10亿元,总资产规模280亿元,年销售收入近700亿元,旗下拥有6大上市公司,共拥有遍布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4000多家经营网点,基本涵盖了商贸领域的所有业态。2004年4月北京首旅集团、全聚德集团、新燕莎控股公司合并为“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的著名商标字号作为品牌予以保留,重组后首旅集团控制的总资产量将超过150亿元,年经营收入总额近100亿元,年实现利润超过6亿元。另外还有北京物美集团计划用3年时间投资改造天津市1000家国有商业网点。在重组中还有股权收购的形式,例如山东三联成功收购“郑百文”,2003年公司股票得以重新上市交易。
为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流通企业改革、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流通领域大公司、大集团,2004年,商务部颁布了《流通业改革发展纲要》,对大型流通企业并购重组方面可能涉及的问题做了相关规定。
二、各地促进国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将促进国内流通发展纳入地方经济发展战略
近年来,许多地方在制定本地经济发展战略中都把促进国内流通发展作为重点内容,比较典型的是上海市和大连市。
上海市是我国综合竞争能力领先的大都市,90年代以来,上海确立了“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发展战略和“三、二、一”产业方针。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贸流通产业随着城市经济增长进入不同发展阶段。以规模化连锁经营为标志,90年代初人均GDP超过1500美元时,开始发展连锁超市;90年代中后期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进一步推进连锁商业的规模化;21世纪初,上海人均GDP达到4500美元,连锁经营向更多业态延伸。根据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到2015年,上海将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适应这一战略,内贸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发展和提升城市的商业功能;满足“长三角”都市圈区域市场一体化推进的要求:加强流通的集聚和辐射功能;调整完善都市消费服务业功能布局;积极推进商业对外开放和互动发展;进一步扶持和促进中小商业企业发展;大力推动商业技术应用和创新。
大连是东北的窗口。大连市政府在其经济发展规划中把促进国内贸易发展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提出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个机遇,进行大跨度产业联合。在商业开放中实现“你进我的零售市场,我进你的销售网络”的目标,使大连产品更多地进入国际连锁集团的全球性采购和销售网络,参与国际化大流通,并以大流通带动大生产,积极支持商贸业与相关产业的相互延伸,相互渗透,促进商工结合、商农结合、商旅结合,以流通促生产、以生产促流通,不断开辟新的生产、经营和服务领域。目前,国际知名连锁商业集团沃尔玛、家乐福、百盛等都已在大连开店,其地区性总部和采购中心也设在了大连。
(二)实行合理的城市商业布局
我国多数城市能够根据城市规模和人口、经济发展程度规划三级商业中心,使零售业态分布均衡、合理。较大城市的商业布局一般由城市中央商业区、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等三级商圈组成。城市规模越大,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大城市,这种分层次的商业区的特点就越鲜明。中央商业区集聚效应和幅射效应明显,集中了一批以大型百货店为主体的大店、名店、专卖店、特色店,其设施现代化,商品丰富,客流量大。区域性商业中心是处于城市中心商业区之外的若干次一级商业圈。商圈不局限于地理和行政街区的限制,是一个经济地理概念,由服务的消费群体的区域范围构成。区域商业中心是以大中型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建材、灯饰、服装、花卉等专业市场、仓储市场、日用品批发零售市场、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等商业设施为服务主体的。它的服务对象是该经济区内常住居民、集团消费单位以及部分区外消费者。社区商业则主要服务本社区居民,辐射有限,由各种小店为主体,经营生活服务业,满足就近居民的日常之需。
近年来国内许多大城市的商业区发展又有了新趋势:在都市商业区的功能开发上,由纯商业区的单一功能向商业、商务区的复合功能发展;城市商业区建设更注重人文内涵和绿色环保,着力体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
一、高职层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专业设置逐步细化,减少了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前几年,大部分高校对管理人才的培养主要设置工商企业管理这一个专业,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物流管理等各种工作。现在,各个高校纷纷设立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各种工商管理类的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相对工商管理这个大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更能满足企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所以,目前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虽然很旺盛,但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机会却相应减少。
(二)新形势的出现,减少了工商管理专业的生源
前几年,部分毕业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由于信息渠道不畅通,对各专业的了解不够深入,存在着盲目填报志愿的现象,许多家长和毕业生觉得“工商管理”名字比较好听,甚至推论学习了此专业就能够从事比较体面的管理工作,所以工商管理专业的生源很好。但是,随着信息渠道越来越发达,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毕业生和家长在专业选取上越来越理性,工商管理专业的受欢迎程度不如从前。
(三)人才培养层次与社会需求不符使毕业生竞争力不强
目前,社会上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虽然比较旺盛,但大部分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经验和较高学历的管理类人才。对北京25所2008年招生的高职院校进行的统计显示,有13所院校包括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财贸学院、北京工业职业学院、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等都开设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所以,高职层次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面临着竞争形势激烈同时竞争能力不强的尴尬局面。由此,工商管理专业必须细化专业方向,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才能够使得其培养的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店铺管理人才(店长)的社会需求量呈增长趋势
(一)零售业发展迅速加大了对店铺管理人才的需求自2008年以来,为拉动消费,国家相继出台了很多消费刺激政策,包括“家电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等,同时,针对城乡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大大激活了农村消费潜力,各种农家店、农村连锁便利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城乡之间。截至2009年2月,全国农家店的数量已超过27万家,零售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从北京来看,2001年北京的连锁店所属的门店个数为2123个,到2008年已增加为8611个,具体如表1、图1所示。分析图1、表1可以看到,2001-2008年,北京连锁门店个数呈上升区属,从业人员的数目也急剧增加,零售业发展迅速,行业的发展,对店铺管理人员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二)目前的店铺管理人才难以满足巨大的需求缺口
截至2006年,从事零售业工作的总人数已接近1.3亿人,但真正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数量仍太少,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各类专门人才只占3%左右。目前,主要缺乏熟悉各类工作程序,并且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卖场管理者,尤其是信息管理、生鲜经理、营销能手、采购人员等四类管理人才。据《2006年中国零售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显示,零售企业急需的人才中,店长的需求数量更是位居榜首。同时,目前零售行业中层管理人员每年的流动率为7.6%,其中以“店长”这一职业流动率尤其突出。在中国商业联合会零售人才论坛上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零售业店长的年流动率超过50%,管理人才缺口至少有10万人。中国的零售业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状态:一方面加速店面扩张,另一方面,企业管理人才不稳定,存在巨大缺口,难以支撑其零售店内部稳定发展。
(三)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
在零售业中门店的经营业绩和店长有很大关系,好的店长能让门店营业额和利润率明显提升。而按照惯例,零售企业培养1名店长至少需要3年时间,基层员工要经过层层选拔和大量培训,在各个部门充分锻炼,才有可能成为店长。富有经验的成熟店长所需时间更长,程序更多。所以,目前零售行业主要通过高薪吸引人才和“挖人”来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作为重要的人才输出地的高校却没有发挥其人才培养的作用。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目前开设有零售学相关专业的本、专科以上院校屈指可数。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提供的数据,在2000年全国零售店店长数量仅有200名,到2007年这一职位的需求数量已经猛增到近4.5万名,然而高校对该类人才的培养却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以北京市为例,根据中国教育在线高考填报志愿参考系统提供的北京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名单,在北京高职高专类院校共有25所,通过调查发现,没有一所学院开设店铺管理专业,只有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和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开设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首都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连锁零售业及服务业(含百货、超市、仓储商场、会员店、专业店、专卖店等)从事一线业务管理岗位的高级技术人才。与店铺管理人才(店长)的社会需求有相同之处,但还是存在很大差异。可见,高校在零售业人才的培养方面,数量上是远远达不到市场的需求的;从培养质量上来看,也存在脱节问题,我国目前的高校提供的还是传统的“正规”教育,普遍采用的是灌输理论的教育方法,然而零售企业需要更多的是职业培训。正规教育侧重于理论素养的提升,企业急需的是拥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性人才。所以,如何培养、锻造出既懂理论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是目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必须考虑的问题。
三、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转向店铺管理人才(店长)培养的几点建议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社会对店铺管理人才(店长)的需求量巨大,通过对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网等对店铺管理人才(店长)的职位描述中可以看到大部分企业对店长一职的学历要求是大专,可见,店铺管理人才(店长)专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比工商管理人才(专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更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将工商管理专业调整为店铺管理专业是可行的,同时,在人才培养方向的调整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结合店长的工作内容确定人才培养的能力架构
通过对多家店铺店长每日的工作程序进行总结,店长的主要工作职责及内容如下:
1.员工管理。主要包括员工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激励,制定员工管理制度、相关表单以及组织员工开会等。
2.销售管理。主要包括进行产品价格的制定、促销方案的制定、促销方式管理、广告促销的具体操作、促销人员管理等。
3.顾客关系管理。主要包括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掌握顾客接待技巧,能够妥善处理顾客投诉。
4.商品管理。保证货品安全,确保店内存货合理,督导货场布置、展示及货品陈列,监管收货、退货及调货事项,并确保准确无误,留意市场趋势,分析顾客反应及竞争对手的变化,向店铺提供积极建议。
5.收集纪录和相关信息。主要包括收集相关的市场信息,负责盘点、帐簿制作,撰写通知、制作各类表格等。
6.负责店面的安全与防损管理。主要包括店铺关键部位的安全管理和店铺的紧急事件处理等。
7.店铺的设备管理。掌握关键设备的使用规范,进行设备维护,制作设备管理表单。
8.财务管理。掌握收银工作流程,收银规范操作,能够进行现金管理,熟悉财务分析的步骤及方法,能够进行成本控制管理,能够制作财务管理表单等。
通过分析店长的工作职责,结合对智联招聘上百家店铺对店长这一职位的招聘要求,可以看到,一个好的店长首先要认同店铺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和文化理念,爱岗、敬业,另外,还应该具有人格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运用人、财、物、信息的领导力,以及对商品知识的接收和表达能力,具备经营能力和经营知识,能够掌握数据报表,对各种问题能做出决策,具备对财务、成本、库存和损耗的管理能力,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激励的能力,改善店面、控制突发事件、维护和管理客户、做好公关和外联等能力,具体如表2所示。
(二)结合店长的能力需求确定店铺管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由于店长这一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非常明确,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讲,应该从岗位的能力需求出发进行课程设计,设置一些实用型、技能型课程,实现岗位需求向学习的转换,同时在课程设置过程中,适当增加实训课程,延长实训时间,甚至有些课程要使用“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力,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和来自一线的店铺管理者(店长)共同制定,经过调查,店铺管理专业(店长)可参照如表2课程体系。
(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产学研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就是要求高校的专业建设把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三大职能结合在一起。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教学与经营管理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要实现产学结合,实践教学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实践教学环节完成的好坏又与实训基地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店铺管理专业(店长)可通过如下几种形式完成实训基地的建设。
1.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根据专业特点,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是筹建校内实习商店,将学生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有选择地进行组合,综合运用到实践中来。
2.创建科研机构或产业
学校的科研机构或产业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对新店铺管理技术和市场需求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就能提升为企业服务的能力、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本标准规定了成品油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的术语定义、企业设立应具备的条件、加油站建设、经营和市场信用等管理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成品油零售经营业务的企业,包括加油站、水上加油站和农村加油网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8265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
GB18564 汽车运输液体危险货物常压容器(罐体)通用技术条件
GB5004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56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22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3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J 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T 50328 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279号令,2002年)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成品油 refined oil product
石油经过炼制加工或调和达到产品的质量标准,用于销售的油品,包括汽油、柴油及各种油。
3.2
成品油零售企业 retail enterprise of refinedoil product
利用加油站、水上加油站、农村加油网点从事成品油终端销售的经营机构。
3.3
加油站 service station
具有储油设施,使用加油机为机动车辆油箱加注汽油、柴油、油的专门场所。
3.4
水上加油站 marine fuelling station
具有收发、储存油品功能,以零售形式供给运输船舶和渔业船舶燃料的岸基加油站或加油船。
3.5
农村加油网点rural fuelling station
面向农村只销售柴油的零售网点。
3.6
石油制品 oil product
原油经蒸馏、精炼或调和所得到的成品油和其他石油产品。
3.7
QHSE管理体系 QHSE management system
在质量、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它是一种事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防止其发生,以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模式。
4 成品油零售企业设立应具备的条件
4.1具备稳定、合法的成品油供应渠道。
4.2具备符合所在地规划的经营场所以及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经营设施。
4.3经营场所建设应符合国家土地、规划、交通、消防、安全、防震、环境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
4.4经营设施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设计与施工规范的规定,并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工程验收合格意见书。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具备相应资质。
4.5经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合格,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4.6符合国家工商、税务、物价、质检、安全、消防、环保的有关规定。
4.7从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成品油零售企业管理、运营的技能和消防安全知识。
4.8水上加油站除符合上述规定外,还应当符合港口、水上交通和防止水域污染等有关规定。
5 加油站建设管理
5.1.1加油站设置。
5.1.1加油站的布点应符合当地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
5.1.1.1国道、省道加油站设置每百公里不超过六对。
5.1.1.2高速公路加油站设置:每百公里不超过两对。
5.1.1.3城区加油站的服务半径不少于O.9km。
5.1.2城市加油站的用地面积及加油站规模应符合GB 50220的规定。
5.1.3加油站的站址选择和总平面布置应符合GB50156、GBJ16、GBJ 50045和GB 18265的规定。
5.1.4水上加油站、农村加油网点的设置应按当地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5.2加油站的设计与施工
5.2.1加油站工程设计、施工应当符合GB 50156的规定。承担加油站工程的设计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工程设计资质证书。
5.2.2加油站建设单位应当领取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并应自领取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之日起三个月内开工。
5.2.3加油站工程施工应当接受当地建设、劳动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承建加油站的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5.2.4加油站工程交付竣工验收应当有完整的工程技术经济资料,且应符合GB/T 50328的规定。
5.2.5加油站工程交付竣工验收应当符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GB 50300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5.3加油站的设备、设施
5.3.1加油站设备、设施、工艺的选择应符合GB50156的规定。
5.3.2加油站配备的加油机,应符合下列条件:
――具有法律效力的合格证书;
――应当具备整体防爆和税控功能;
――计数表不可倒退,金额与计数表应同步且关联。
――经过县级以上计量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检定合格。
5.3.3储油罐应采用埋地设置,单罐容积宜为15m3~50m3。
5.3.4加油站宜采用经国家有关检测机构认定的新材料和新设备。
5.3.5加油站应设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联合接地装置。卸车场地应设油罐车卸车时专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并宜设置能检测跨接线及监视接地装置状态的静电接地仪。
5.3.6加油站的储油罐宜设带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液位计,液位计应有数据传输功能。
5.3.7加油站可设办公室、值班室、营业室、控制室、配(发)电房、便利店、汽车保养快修间和公共厕所等。站内建筑物应符合GBJ 16的有关规定。
5.4环境保护
5.4.1加油站储油罐应采取防渗漏扩散的保护措
施,并应设置渗漏检测设施。
5.4.2油罐车卸油应当采用密闭卸油方式。
5.4.3大中城市城区加油站宜采用卸油、加油油气回收系统。
5.4.4加油站应设置油污水分离池(槽),防止含油污水污染。
5.4.5排出站外的污水应符合GB 8978的规定。
5.4.6加油站内绿化不得种植油性植物,绿地面积应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6 经营管理
6.1营销管理
6.1.1成品油零售企业应当从具有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成品油。
6.1.2成品油零售企业不得为不具备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的代销成品油。
6.1.3成品油零售企业应销售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合格油品。
6.1.4不得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成品油j不得经营走私、非法炼制及来源不明的油品。
6.1.4成品油零售企业应建立成品油进、销、存和出入库的管理台帐,保留证明成品油来源和销售去向的凭证、票据。
6.1.6加油站汽油、柴油仅限于加油机销售。
6.1.7不得仿冒他人注册商标和服务标识。
6.2价格管理
6.2.1成品油零售企业应当执行国家规定的成品油零售价格。
6.2.2不得违反国家成品油价格政策、哄抬油价或低价倾销。 6.3计量管理 6.3.1加油站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计量人员,并持证上岗。
6.3.2加油站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不得在标志标识、计量器具及测量报告、统计报表等正式文件上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6.3.3加油站配备的计量器具应包括符合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要求的量油尺、检水尺、温度计、密度计、加油机、卧式金属罐和标准容器等。
6.3.4加油站计量器具应当经过法定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应当遵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规定。
6.3.5加油站卧式金属罐投产前应当经过计量检定,编制有效容积表。
6.3.6加油机计量误差不超过0.3%,准确度按照现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6.4质量管理
6.4.1成品油零售企业应向顾客提供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成品油。不得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不得销售质量不合格的成品油及非成品油的其他石油制品。
6.4.2运输油品的汽车油罐应符合GB 18564的要求,按油品品种分装,专罐专用,不得混装。在严格按规程清洗后方可换装其他油品。
6.4.3加油站输送油品的管线应专管专用,不得混用。
6.4.4加油站应对卧式金属罐进行排水、清杂,定期进行油罐清洗。
6.4.5加油站应承担成品油站内储存和销售环节的质量控制责任。
6.5财务管理
6.5.1成品油零售企业应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组织会计核算,进行财务管理,实行会计监督。
6.5.2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加油站需设立独立的会计机构;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加油站应当在其管理机构中配备专职的会计人员。
6.5.3加油站宜安置投币式保险箱,并按照国家《支付结算办法》、《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开立并管理银行帐户,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
6.5.4成品油零售企业应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辅助台帐及固定资产卡片,定期进行固定资产清查。
6.5.5成品油零售企业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建立档案,妥善保管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
6.5.6成品油零售企业应接受审计机关、财政机关和税务机关依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的监督,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不得拒绝、隐匿、谎报。
6.6安全管理
6.6.1成品油零售企业应取得具有相应资质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安全评价报告和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6.6.2成品油零售企业应具有健全的安全消防组织。
6.6.3成品油零售企业应对加油站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考核。
6.6.4成品油零售企业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6.6.5加油站应制定灭火预案和防范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预案。
6.6.6加油站应按规定配置消防器材和设施,并建立健全加油站防火档案。
6.6.7加油站应建立QHSE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实施QHSE管理。
6.7环境保护管理
6.7.1加油站应保证油品运输、存储、销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推行从运输、存储、销售全过程的清洁作业,保护环境。
6.7.2加油站的储油罐、加油机、油气管线等设备设施应完好,无渗漏、滴漏。防止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6.7.3加油站作业场所的环境空气应符合G83095。加油站油气排放浓度不应超过GB 16297的规定。
7 市场信用
7.1成品油零售企业应诚信经营,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
7.1.1无欺诈、违规经营、偷税、漏税、欠税等情况。
7.1.2在司法部门、行政执法机构应无违法、违规记录。
7.2建立服务监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