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资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档案资料;有效管理;教学质量
一、前言
笔者走访了绍兴地区部分高中、初中,就如何组织顺利开展体育新课程教学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模块工作开展中各体育备课组联系不够,缺乏交流,对模块教学研究深度、资料积累、总结、反思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加强档案资料管理来提升学校体育教学质量重要性的问题就摆在教学工作者的面前。
究其原因:
(1)课程指导组没有明确的指导方案的资料;
(2)理论上无导向依据的资料;
(3)学校体育与健康教科研开展较为滞后,缺少资料的结累;
(4)基层学校体育教师缺少经验,在实施《体育与健康》学科模块教学中没有较高价值的资料可供参考。
二、加强档案资料管理措施
1.成立相对应档案资料管理小组
为了顺利的档案资料管理,成立了档案资料管理小组,确定人员与内容,建立年段档案组,档案组按老、中、青的年龄结构配备,由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的体育教师任组长,配合体育教研组长开展工作。
2.高中学校体育档案管理的调查
从2007年起,对绍兴市部分高中学校体育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样表如下:
绍兴市学校体育档案管理是否必要问卷表
(表一)
3.调查结果数据收集、分析
(1)2007--0年在100份有效问卷中,男教师60人、女40人。
问卷调查表(1)
--------------------------------------------
年份 支持档案管理 不支持档案管理 无所谓
2007 60(35、25) 39(24、15) 1
2008 80(47、33) 20(13、7) 0
2009 87(45、32) 11(13、8) 2
--------------------------------------------
备注:括号内前为男教师,后为女教师。
问卷调查表(2)
--------------------------------------------
年份 电脑档案管理 文件档案管理 二者均备
--------------------------------------------
田径资料 98(58、40) 99(59、40) 100(60、40)
球类资料 95(55、40) 97(57、40) 100(60、40)
体操资料 96(56、40) 98(58、40) 98(58、40)
理论资料 98(58、40) 94(56、38) 96(56、40)
教案备案 99(59、40) 90(51、39) 99(59、40)
其它资料 96(56、40) 92(52、40) 100(100、40)
--------------------------------------------
备注:括号内前为男教师,后为女教师。
数据的调查、核计为档案资料管理提供了操作层面的依据,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二者均备的调查基本全部同意,但与前发生一个矛盾,可能是怕麻烦,但有希望有档案为自己的教学提供方便,总体为档案的合理操作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档案资料管理组合的优化与外在因素的分析。
4.按档案内容进行编类制作
整理、分析回收有效问卷分析后,根据统计数据整理,档案资料的管理可根据体育教学的内容进行编类管理。
5.制定学年、学期教学计划、教研计划的编类管理
根据每学年的班级、年段教学、学生情况,档案管理小组根据体育教研计划,结合进行模块组合设计特点,制定好的学年的教学计划、模块单元,准备课时计划进行归类、分析,可供下个周期参考。
档案管理小组要求每个年段档案管理小组每周不定时、定点开展三次教研活动,作好文字积累,加大学法、教法的研究力度,每周上交到档案管理组进行汇总、归类保存。
6.建立意见反馈机制
学期中、未进行座谈会、意见征求调查,开展专题调研,在意见反馈与档案资料的对照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调整下阶段的模块教学开展教学计划。
7.健全资料系统
建立资料库,及时统计分析、研究,作好系统、完整的文字积累,在前一学年基础上,三个档案小组认真总结、反思一年的得失,完成一个阶段教学实践报告,为下一个阶段的模块教学提供依据,以便模块的合理设计与安排保存好档案资料。
三、建议
1.进行加强档案资料管理来提升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研究,是开展新课程实验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的切入点,虽然没有具体标准的操作方法,但我们不能放弃对它的研究与实践。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不能站在圈子外面看热闹,说什么研究是专家的事,我们等别人的方法出台了,“复制”、“粘贴”一下就可以;或者站在圈外杞人忧天,怨这怨那,对课改处处不满意,埋怨学校不重视,责备领导不支持,却没有去想为什么自己不努力,须知,课改需要一线的经验,需要基层的体育教师共同参与。
2.进行加强档案资料管理来提升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持之以恒的积累,长时间的论证、实践,方能取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案。虽然,处在探索、尝试起始阶段,但只要大家把进行加强档案资料管理来提升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研究放到议事日程上来,相信我们的新课程实验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会趋向于完善与成功。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走访传统保健体育与中医养生方面的专家,了解不同传统保健体育流派,并查阅中医文献,建立以传统保健体育为手段,以中医为理论指导的锻炼方法。同时采用实验法,通过对湖北中医药大学学生进行实践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练习,检查传统保健体育与中医相结合的自然疗法的效用。并对所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期获得真实可靠的研究结论。
关键词 传统保健体育 中医 自然疗法 可行性研究
传统保健体育是中国古代的养生学说与强身健身的锻炼方法相结合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依靠人体自身的能力,通过姿势的调节,呼吸的锻炼,意念的运用,来调节和增强人体各部分机能,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潜力,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八段锦是传统保健体育中的一部分,其功法和效果充分体现了传统保健体育对于促进人体健康起到的效果和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2012级学生。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的确定
根据研究需要,为了使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选择200名学生,以身体形态正常、无心肺疾病病史,心电图正常、以前从未学习过八段锦为选择标准,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根据性别不同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两个组,具体受试者情况见表1。
2.生理指标确定
(1)身体形态的指标有:身高、体重、围度、肩部宽度、BMI;
(2)心肺功能的指标有:肺活量、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安静心率;
(3)身体素质指标: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腿站立、反应时、握力、立定跳远;
3.实验方法的确定
让实验学生每天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八段锦,练习时间为3个月,每周五次,每次持续时间为1小时,并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强调动作要领,包括控制呼吸和情绪等等,并严格要找动作要求去完成每一次练习,并在正式测试之前对练习者进行统一培训,实验数据测试共进行两次,一次在实验前进行,第二次在经过5个月的练习后,在与第一次相同条件和仪器上进行第二次数据采集。
4.数据统计分析
利用spss.12.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练习前和练习后样本的概率,即P
值。
二、研究结果
(一)训练前后身体形态指标变化
经过5个月的八段锦系统训练,学生的身高、体重没有发生变化,但较训练前向好的方向发展,胸围和肩宽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而腰围和BMI两项指标较训练前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数据见表2。
注:*表示练习训练对比差异显著(p
(二)训练前后生理指标变化
经过前后两次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对比结果显示,经过5个月的八段锦练习,训练前和训练后的各项指标都有所变化,肺活量较训练前变化非常显著,安静心率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舒张压和收缩压变化不大,但呈现结果向好的方向发展。具体情况参见表3。
(三)训练前后身体素质指标变化
经过5个月的八段锦系统训练,对前后两次训练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显示,训练前后的各项指标中,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腿站立和握力发生了非常显著变化,说明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而反应时较训练前未发生明显变化,但较训练前有所提高和改善。具体数据见表4。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结果分析
1.训练前后身体形态指标变化结果分析
经过五个月的系统训练,腰围和BMI两项指标较训练前发生了显著变化(p
2.训练前后生理指标变化结果分析
从实验结果得出数据显示,肺活量和安静心率均发生了显著变化,肺活量与人的呼吸密切相关,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的各器官、系统、组织、测肺活量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消耗氧,机体只有在氧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才能正常工作,八段锦的训练要求学生注意呼吸,以意领气,使学生的心肺得到充分的锻炼,使学生的肺活量发生了显著变化,而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心率是了解循环系统机能的简单易行指标,在运动实践中常用心率来反映运动强度和生理负荷,通过数据显示训练后学生的心率较训练前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得出通过系统的训练,学生的生理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身体机能得到了改善,对于促进身体健康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训练前后身体素质指标变化结果分析
从实验数据的结果表明:训练后学生的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腿站立和握力发生了非常显著变化,坐位体前屈反映的是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柔韧是指人体某一或某些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其反映关节相关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和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坐位体前屈是评定健康身体柔韧素质的一项生理指标;握力主要是测试上肢肌肉群的发达程度;闭眼单腿站立是反映人体的平衡能力,而平衡能力是一种复杂的综合能力,它与人体的力量、耐力、灵敏、协调、肌肉感觉、前庭感觉等因素密切相关;训练后的数据显示,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因此,也证明八段锦对于改善学生的身体条件,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讨论
1.传统保健体育与自然疗法的关系
八段锦是传统保健体育项目中的一种,通过对学生的系统训练,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身体条件得到了积极的改善和提高,这也证明了传统保健体育对学生身体健康起到的积极作用。
自然疗法起源于西方替代医学,所谓自然疗法,即运用各种自然的手段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具体而言,自然疗法是应用与人类生活有直接关系的物质与方法,如食物、空气、水、阳光、体操、睡眠、休息以及有益于健康的精神因素,如希望、信仰等来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一种科学方法。传统保健体育属于自然疗法中的一种,包含于自然疗法之中。
2.传统保健体育的发展需要中医的理论支持
传统保健体育要发展,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作为支持,而我国的中医学,恰好满足了传统保健体育发展的需求,传统保健体育科研过程,是传统保健体育工作者和中医学者重新学习的过程,是使人们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并趋向合理的过程。同时,有助于把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推广于大众,让大众主动接受,更有利于把这种健身方法推广到临床实践,改变传统的临床医学治病完全依赖药物的传统,使人们通过传统保健体育与中医结合自然疗法的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让患有疾病的人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应用自然和无毒的疗法。
通过本次实践论证,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传统保健体育与中医结合这种自然疗法本质、了解传统保健体育与中医结合自然疗法健身的效用。阐明传统保健体育与中医相结合自然疗法的健身方法,为促进传统保健体育健身运动的推广,特别是为传统保健体育在大众体育中的持续发展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王珍武,徐文静,顾惠贤,等.有氧运动中生理强度指标的比较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6.
[2] 赵剐,虞定海,张素珍.中老年女性练习五禽戏时的实时心率变化[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
[3] 干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4] 杨锡让.实用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5] 汪向东,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1999.
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个在档案局工作的朋友,知道了档案资料建设的重要性。想想自己在教务处,各种资料也很多,迫切需要整理,因此专门查阅了一些资料,对档案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因而引发了几点思考。
一、学校档案资料建设的现状堪忧
1993年江西省教育委员会、江西省档案局联合制定的《江西省中、初等学校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学校档案是国家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档案工作是办好学校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也是衡量学校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据笔者了解,档案行政部门对档案管理的指导监督范围,还没有到学校这一块。作为学校的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教育局,由于社会的压力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除了着力追求教育教学质量外,加强了基础实施的建设,包括校舍扩建更新、现代化设施设备的添置、图书资料的收集保管,唯独没有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建设的范畴,没有把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学校评比的范围。学校档案资料管理依然是盲点。
1.思想认识的缺失
首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或者说虽引起了重视,但迫于经济的局限,而无暇顾及。导致在督促指导总体规划、督促指导人员的安排方面成为空白。
2.机构队伍的缺失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机关内部已在同级档案行政部门的督促指导下,成立了档案工作组织,有分管领导、有具体负责档案工作的部门和责任人,各科室还配备了兼职的档案员,按规定计划以及各种制度及时完成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提供利用等档案管理工作。但鉴于人力、财力、物力、精力等诸多因素,对于辖区各级学校的档案资料工作,没有列入本级行政管理的工作范畴,也没有列入目标管理的范围,更没有成立相关的组织,因而要求不严、督促不力、培训指导不多。
3.管理能力的缺失
由于教育行政部门思想上认识不到位、机构队伍没有建立,因而对学校的档案管理人员的指导、培训也较少。即使学校对档案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有了加强档案工作的打算,但也迫于业务人员的缺失、业务知识的缺乏,无法开展该项工作。
4.后勤保障的缺失
学校经费紧张,这是众所周知的。虽说档案管理的经费投入不大,但由于种种原因,根本就没有考虑档案管理方面的设施设备安排,没有些许经费开支。学校有图书资料室,没有档案室;有图书资料橱柜,没有档案装具。学校里根本就没有档案管理这一概念。
二、弘扬传统必需
1.提高声望的必需
声望不高的学校,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自然就会变成师资力量薄弱、生源贫乏。于是第况愈下,教学质量低下,好的老师不愿进来,学生纷纷转往他校,好的传统丢失,恶性循环,一蹶不振。
2.档案意识要加强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档案纳入议事日程,落实有关工作,解决具体困难;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对学校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赣教发[1993]第005号)。作为主管部门,首先要树立档案资源建设是为教育教学和各项管理工作服务的意识,不断更新观念,总结、探索档案资源建设的规律和经验,摸索、总结档案利用的规律和频率,不断开发、整合档案信息工作的积极性;再次,加强督促和检查、培训和指导,使档案管理工作成为主管部门主管工作的一部分,成为学校办学的常规工作,以追求档案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最大限度的满足教育教学和各项工作的需要。
教育主管部门不但要完善机关档案工作机构和队伍,更要组织和完善领导本区域内档案工作的机构和队伍,完善全系统的档案管理体系,以加强学校档案工作的督促、检查、培训、指导,要给足学校档案管理所需的人员编制,加强人员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精业务、爱岗敬业的、相对稳定、具有战斗力的队伍。学校更应成立档案管理工作机构,有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部门和责任人,各部门有兼职档案员;建立健全各项档案管理制度,严格按“章”办事,管理档案,开发档案资源。
3.后勤保障要加强
“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档案管理工作投入不大,但离不开后勤保障。教育主管部门要作好学校保管场所的规划和指导,确保学校档案有保管场地;要考虑学校档案经费的支出,确保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完善设施、更换设备、添置用品等所需的经费支出。学校更要从发展事业出发,安排好档案保管场地,舍得投入,完善必要的设施,搞好库房建设,确保档案存放安全,购置必要的设备,确保整理档案有用具用品,档案有存放的橱架、装具。
关键词:收集资料法;预习;小学语文;有效性
有效的预习会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从而使他们的知识更加丰富,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以升华。教师通过对学生预习的了解,能够使自己的教学有的放矢。[1]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收集资料法是小学语文学习中重要的预习方法之一,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书籍、网络多媒体、访问他人等方式搜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从而达到高效预习的效果。在课前预习收集资料过程中,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往往会事半功倍。
一、借助网络媒体,多方收集资料
小学语文的预习应发挥现代科技的强大作用,借助网络媒体,多方收集资料。小学语文教材的涵盖面广,而很多内容,或因时代久远,或因距离遥远,让学生难免有一种陌生的感觉。借助网络媒体,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随时查阅所需资料,预习往往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比如在教《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课文时,笔者就采取了利用网络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由于徐悲鸿生活的年代较为久远,学生很难体会到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心理活动。于是,在预习环节,笔者就要求他们搜集资料。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必须给学生明确的目标。这一课笔者要求他们搜集徐悲鸿留学时中国的国情、徐悲鸿的生平资料以及他的绘画成就。在课堂上呈现这些资料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对当时国情的了解,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为什么徐悲鸿被激怒后明白“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通过对徐悲鸿生平的了解,学生们更加佩服他刻苦学画的精神,很多学生还把他的画打印出来,拿到课堂上展示,学生近距离观摩了他的《奔马图》等优秀作品,被他高超的绘画技术折服。
学生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展示提高了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动手动脑、动笔动口的综合能力,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开展合作预习,广泛收集资料
“合作预习”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工合作,自主预习。“通过这样的预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把学习向课外延伸”。
在教《虎T销烟》一课时,笔者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能力把全班分成三个小组,并和学生一起给三个小组取了三个响亮的名字:梦之队、翔鹰队、超能队,并给每个小组分配相应的任务:查出鸦片等的相关信息,明确其危害;搜集林则徐的生平资料。通过这样的合作形式,每个小组“术业有专攻”,可以集中精力去搜集某一方面的资料,这样,课堂上交流的资料必定更加翔实。梦之队通过图片的方式展示鸦片的外观和危害;翔鹰队按照时间顺序把林则徐的生平条理清晰地展现出来;超能队声情并茂地向大家讲述着的经过,娓娓道来,引人入胜,甚至带来了电影《》的精彩片段与大家一起分享。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通过合作预习,学生可以接触到更为广泛的知识与信息,让语文的课堂的容量更大,涵盖面更广。
三、贵在持之以恒,重视资料汇总
好的预习方法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把收集资料的预习方法贯穿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会使预习、学习、复习形成一个有机循环。
让学生预习,如果老师不去检查,那也是徒劳。[2]为了反馈预习效果,更为了让学生查到的资料能够得以保存,我们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资料本”。笔者还在U盘中设立了一个“资料夹”,把学生搜集的音频、视频等资料保存起来,每到学期末就分享在班级群中。当学生汇总分享时,会惊喜地发现,我们不仅学好了课本上的知识,还学到了书本以外的知识,我们把课堂延伸到课外,用查找的资料辅助课堂学习。不知不觉中,我们就一起把课本读“厚”了。
总之,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在课文阅读中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课堂行进中与他人的思想产生碰撞,让我们的课堂教学事半功倍,为我们的语文学习注入活水。
参考文献:
[1]陈德永.谈谈小学语文的课前预习[J].四川教育,1982(4).
0引言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目前子宫手术可通过开腹、经阴道、腹腔镜三种途径或方式完成,都各有其适应证[1]. 经阴道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康复快、腹部不留瘢痕等优点. 我院200708/200805经阴道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39例,与同期36例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我院临床诊断明确的子宫肌瘤患者75例,年龄29~52(平均36.0±6.5)岁;单发子宫肌瘤28例,多发子宫肌瘤47例;随机分为阴式组(n=39)和腹式组(n=36). 两组病例年龄、性别及病况选择无统计学差异,具可比性.
1.2方法阴式组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腰麻联合硬脊膜外麻醉,常规消毒术野,铺无菌巾,钳夹宫颈,充分暴露穹窿,予1∶5000肾上腺素与生理盐水稀释,于膀胱宫颈附着点下0.3 cm注入稀释液,利于分离膀胱宫颈间隙及上推膀胱;沿此处环切达侧穹窿,若肿瘤较大,可分离膀胱阴道间隙,上推膀胱,于阴道前壁中点上延2~4 cm,剪开膀胱子宫反折腹膜进入盆腔. 后穹窿切口者,肾上腺素稀释液注入阴道直肠间隙,沿此处环切达侧穹窿. 入腹腔后常规探查子宫及附件,有粘连者应紧贴子宫壁分离,防止损伤肠管,据所采取切口上翻或下翻宫体,如子宫肌瘤过大,翻出有困难,可先行逐一子宫肌瘤剥除,1号可吸收线间断依次缝合子宫切口,再翻出宫体,检查无遗漏后,送回盆腔. 再次探查盆腔无误,1/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阴道穹窿. 术毕阴道内放置碘伏纱布压迫止血,24 h取出. 8~12 h取出尿管,术后应用抗生素3~5 d后出院. 腹式组患者取平卧位,按传统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步骤操作. 记录两组患者切除子宫肌瘤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采用t检验.
2结果经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早、下床活动早,四指标与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方式比较均有有统计学差异(P
3讨论子宫肌瘤在生育期妇女发病率为20%~25%,手术仍是子宫肌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经阴道子宫肌瘤剥除术手术入路选择:对于子宫肌瘤位于前壁、子宫直肠间粘连、子宫膀胱返折滑动度较大,采用前穹窿入路;子宫肌瘤位于后壁可选择后穹窿入路;对于肌瘤较大时先行剥出肌瘤,依次缝合子宫切口.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相比具有多重优点:①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且术后盆腔粘连发生率低;②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适应证较局限,一般适用于肌瘤数目较少(一般不超过2个)、肌瘤结节较小(一般
参考文献
应当学会如何在没有现成数据的情况下去发现和搜集数据。这也许是最困难的事情,但一旦学会了这种本领,则终身受益。此次《纽约时报》的记者们之所以能在马航失联后的第一时间就写出18篇分析和报道文章,靠的就是这种“硬”功夫。
(秦春华《从马航失联看中国的新闻学教育》)
作文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的程度上也需要语文教师搜集与分析教学资料的这种“硬功夫”。
能够大量收集并提炼作文训练的范文资料,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之一。
一节作文课,如果没有优美范文的出现,没有作文形式的指导,没有作文技法的点拨,没有思维方法的训练,等于是在让学生“白学”,等于是在浪费学生与教师自己的时间。
很可惜的是,从普遍意义上的中小学作文指导教学来看,语文教师最欠缺的功夫恐怕就是收集、提炼用于作文指导时的教学资料。由于大量的作文指导课只是凭借教师粗浅的讲解或看似时髦的“激发学生情感”的方法进行,所以基本上看不到优美的能够起到“范式”作用的好材料。
语文教师没有积累与提炼作文教学资料的意识与习惯,是一种最为疏懒的对学生不负责的教学行为,是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处于这样状态下的语文教师,思想茫然,资料匮乏,视野狭窄,思维单调,教学技能粗浅,语言贫乏,难以给学生精美到位的写作技能指导。
所以,研究高效的作文教学,研究课堂作文教学的质量,必须强调作为“范式”的作文资料的建设,必须强调语文教师要练好自己的一种看家本领――学会搜集与提炼作文指导的资料。
要落实这种“强调”,简单、实惠的做法就是:第一,语文教师要有自觉地积累资料的意识并踏踏实实地落实到教学实践之中;第二,可以运用“专项”积累的方式结合教学内容搜集、积累资料并对有用、好用的资料进行筛选与整合。
下面举一个写作“范式”资料收集的例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孟子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
管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周敦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培根: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
刘增山: 如果你种下的是莠子,秋天收获的定是一片杂草;如果你种下的是秕子,秋天收获的定是一把糟糠;如果你什么也不种,秋天收获的则是一片空白。
……
[关键词]毛笔书法;字体;心理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119-01
一、书法治疗概述
书法治疗作为心理艺术治疗的一个分支,其研究起点较之音乐治疗、绘画治疗等相对较晚,研究深度也相对较浅。书写行为本身即是一种有意义的身体机能调节和认知活动,其书写的对象是文字,那么文字的意义也会随着书写的过程与个体产生交互。书写中身体动作控制和毛笔控制也是由书写字体和形状大小的变化而异,所以在书写的过程中,个体便形成一个知、情、意循环流转的整体。汉字的组成规则是丰富的,其象形文字的几何特征也为中国书法添上了格式塔心理学的标记,结构的连通性、闭合性、对称性,左右上下结构的比例美感,在书写的过程中都唤醒书写者的知觉、认知和身体状态进行调整并达到平衡的状态。
二、毛笔书法字体与治疗的关系
在进行书法治疗的过程中,来访者参与书法写作的形式会根据其对毛笔书法的掌握程度而设定。那么根据不同的治疗对象和治疗目标,书法本身的字体形式成又与治疗有着密切的相关。字体,即文字的不同样式,有文字的结构形式之分,又有书法流派和书法大家存笔风格之分,此间我们主要讨论前者。字体变迁与古代对文字传播的需求和当时技术的发展高度相关,许多文献和著作对此都有详尽的讨论。此间文段主要从符号学的意义上来讨论,以文字的结构形式分类的书体与不同心理治疗目的的契合点。
三、不同毛笔书法字体构析
1.篆书:为大篆、小篆统称,由于篆书是取于文字形成之初,所以其行既是表意,它们的存在都充溢着古代形象文字鲜明的特点。其特点是形态端正,横画逼平、竖画必直,是严紧而又工整的书体形式。篆书书写要求运笔能力平稳舒缓,由于笔画粗细均匀,那么书写时的较长时间内笔者须得气沉、手躬悬臂保持力道平易,这种字体要求书写者有较高的书法功底,书写的时间往往较长而无太多波澜,能很好的适应于养生之道。从治疗角度来探讨,可适应于多动症、焦躁症状等。
2.隶书:隶书字形扁方,左右伸展;左波右磔,蚕头燕尾:曲折方园,点画分明;提顿结合,粗细兼备。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这种殷实而轻重顿挫富有变化的字体是非常适合练习的,书写隶书时,褪去了书写篆书时那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握笔指法可以更加放松,而气息随着书写的变化游离于丹田和鼻息问。扁平的字态适合于将凝重的心情铺张在纸面上,随着笔锋结束的轻微上扬亦可以释放压力。所以在进行书法治疗时,隶书将是减压、稳定情绪、整合的良好选择。
3.楷书:又为正楷、楷体等。是汉字字体中最为常见的,楷书是由隶书经过魏碑演化而来,其特点整齐一律。章法的整体感,首先是整齐,字的排列形式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等距,给人一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这种形式最适合严格意义的楷书。楷书的最大特点是带有行书的成分,笔法多变,因字赋形,不刻意布置,在多样性、变化性中有着十分和谐统一的关系。给人的感受是静中有动,字中融情。楷书在书法泊疗中的作用是最为广泛和最为适用的。其适合长期的书写来帮助实现个人整合,通过创作书法来发现儿童的创造力,以及焦虑症、恐惧症、抑郁症等都可以使用楷书临摹来帮助治疗。
4.魏碑:魏碑字体风格多样,富于变化,不拘法则;点画形态丰富多变,掺杂有浓厚的隶意:横画起笔时先竖向写,竖画起笔时先横向写,体现出中国书法理论自古崇尚的“中和”之美,字体面貌明显受到刊刻工具的影响,呈现出方整峻厉的风格。在书法治疗中,如若来访者有获得轻松而无拘束的意愿,那么魏碑是最好的选择,其较适合于由孤独和自闭等问题造成的心理问题。
5.行书和草书:在对毛笔书法文本的界定中,行书和草书的含义总是相对模糊的,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行书和草书书写时,运笔和思绪是不同的,若书写行书和草书一味随意奔放,写出的字多为散乱无力。所以书写时须气沉丹田而头脑清晰,字与字的布局构造密切相关,每一笔都是有意而为,这样便要求书写着拥有强大的掌控能力,并且能平衡气息和运笔能力。那么,在书法治疗中,行书和草书使用范围便有自闭和孤独症等,其次在协调性训练、压力释放等方面都可以使用。
四、总结
1存在问题
1.1系统不够完善当前,疗养院的电子疗案是建立在“军队疗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该系统只是提供了文本格式的疗案,是电子疗案的初级阶段,要实现全面意义上的电子疗案,还需要医学图像处理系统(即PACS系统)和医学检验系统(即LIS系统)的配合,由于“军队疗养院信息管理系统”缺少PACS系统及LIS系统,因此电子疗案中就没有影响资料和检验资料。目前,疗养院要建立完整的疗案,仍需由疗养科室和辅临科室分别打印出纸质的疗案首页、疗程记录和各项检查检验报告,再汇总装订而成,存在纸质疗案与电子疗案资料不一致的问题,在保管及未来电子疗案法律地位界定方面存在风险。
1.2录入数据不准确由于系统设计的不完善,没有防范复制疗案及疗案相似度对比纠错的功能,克隆现象较普遍,保健疗养的疗案粘贴后不进行客观的个体化修改就可保存,加上疗案模板格式单一,造成了保健疗养疗案内容千人一面。康复疗养的疗案不仅内容相近,而且疗程记录也简单雷同,不能充分体现医师对疗养员个体化疗养情况的分析和经逻辑思维后产生的诊疗意见,也不能很好地体现上级医师查房的指导意见。
1.3运作成本增加由原来的纸质疗案改为电子疗案需要建立疗养院局域网,添置服务器、计算机等硬件,还要进行人员的培训和办公条件的改造,且系统的维护和更新也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加上各种耗材的消耗,比使用纸质疗案时明显地加大了成本,刚启用阶段的不适应和系统本身的不合理性所造成耗材的浪费也加大了成本。
1.4资源无法共享目前的电子疗案基本都是以每个疗养院为单位,疗案信息的共享基本限制在疗养院内部,而且仅仅记录了在该疗养院本次疗养的信息,不同的疗养院不能进行共享,限制了电子疗案的应用范围。同时,由于同一个疗养员的电子疗案分散地储存于不同的疗养院,疗养院与疗养院之间,疗养院与治疗医院之间无法实现共享,即无法形成一份个人延续的疗养记录档案,更无法形成一份完整的生命健康记录档案。
1.5法律地位尚待认可由于电子疗案保护技术新的特点,其最终的归档应是以磁盘或光盘形式来保管和存档,以磁盘或光盘形式储存的电子疗案还有待于法律上的认可,同时,安全保密技术也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1]。
2对策
2.1提高认识电子疗案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的必然产物,是疗养院疗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疗案终将取代纸质疗案。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疗养领域的应用,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新技术、新业务,积极适应电子疗案的建立、质控、归档、保存、调用等基本流程,逐步把信息资源带来的各种便利应用到实际中,为疗养工作提供更快捷、有效的信息服务。
2.2完善系统国际上公认的电子病历系统应包括信息共享系统、预警系统以及支持疗养信息资料库等3条标准,疗养院的电子疗案还远远达不到这3条标准,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真正的电子疗案首先是疗养员在疗养过程中所有疗养活动记录的电子化,并且对这些记录进行数字化、结构化处理储存,然后提供对存储数据进行相应的查询、检索、统计、科研服务。即电子疗案就是集疗案书写、疗案质控、共享、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临床信息系统[2]。
2.3加强管理首先,应加强对电子疗案的流程管理。科室主任利用查房等机会对电子疗案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当面反馈整改,院质控办对全院的电子疗案实行滚动式的检查,对网络质控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相应的科室并限期整改。其次,加强对终末电子疗案的管理。对出院的电子疗案采取三级监控,对每份疗案进行逐项的审查、评分,低于90分的进行退修,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院的疗案质量讲评,并兑现相应的奖惩措施。再次,利用信息化建设平台实时动态质量监控,建立“流程监控”、“在线预警”、“智能判别”、“信息反馈”等控制功能,激励信息工程人员帮助质控人员将软件的功能使用到熟练地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
2.4扩展功能除了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现有的“军队疗养院信息管理系统”外,需要增加医学图像处理系统(PACS系统)和医学检验系统(LIS系统),使之形成真正的多媒体电子疗案信息。还可以增加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员绩效管理系统、对外创收客房管理系统、物质采购自动化管理系统等,实现疗养院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可以思考军队医院的“军卫一号”与“军队疗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对接,或是初期先通过介质摆渡实现两个系统的对接,达到医疗与疗养资源的信息共享。
参考文献:
[1]张滨.疗养院电子疗案特点及作用[J].中国疗养医学,2008,17(5):262-263.
[2]王继伟,董志强.从电子病历系统到区域电子病历系统建设与发展[J].医学信息,2006,19(11):1907-1910.
【摘要】目的:总结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移植在胫骨骨折不愈合植骨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32例用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植骨加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病人的病历资料。结果:随访4个月-2年,32例植骨全部愈合,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同种异体骨移植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成骨活性,与自体骨移植疗效相当,是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替代取髂骨植骨较理想的材料。
【关键词】同种异体骨;自体骨;骨移植;胫骨;骨折不愈合
Treatment of with tibial fracture nonunion autogeneic bone graft or allogeneic bone graft
Peng Yaojin1,2 Zhang Chaoyue1 Zhang Yongjun1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ibial fracture nonunion treated with allogeneic bone graft or autogeneic bone graft.Methods:Reviewed 32cases of tibial fracture nonuniontreated By External Fixation and defect with allogeneic or autogeneic bonetransplantation from Febuary 2007to Febuary 2008.Results:All the patients achieved bone union and normal function.The time of follow-up was from 4 month to 2years.ConclusionsAccurate evaluation of tumor’s ext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creasing tumor recurrence.There are good tissue compatibility and bone information in the allograft for the treatment of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and bone defect filling with allogeneic bone is reliable.
【Key words】Homogeneous foreign body bone; From body bone; Bone transplant; Shinbone; The bone fracture does not heal
胫骨骨折不愈合在临床上较常见,且多已经过手术治疗并常伴骨折局部软组织伤。坚强的固定加植骨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自体骨来源有限,取骨并发症较多等原因,常应用受限。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自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我院应用外固定支架并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植骨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32例,对比发现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植入疗效相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25~68岁,平均38±3岁。受伤原因:交通伤18例,重物砸伤12例,其他2例。骨折部位:中上段2例,中段12例,下段18例。病人骨折时间均在8±0.5个月以上,症状有骨折处疼痛、叩击痛或异常活动,x线片示骨折线清晰、骨折端硬化或萎缩,髓腔封闭。本组患者中18例用同种异体骨植骨,其中2例术后2天出现排异反应,表现为伤口渗出较多,伤口周围红肿,经过加强换药、使用地塞米松药物治疗伤口痊愈。14例患者取髂骨植骨,其中3例取髂骨处出现骨腊反应,表现为伤口反复渗出,伤口周围红肿,经过加强换药后伤口痊愈。其中有2例患者术后感到取髂骨处系皮带不稳及磨擦不适。
1.2 手术方法:完善术前各项检查,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尽可能选原手术切口,尽量操作轻柔保护局部软组织血循环,有内固定者先取出内固定物,显露骨折端,咬除硬化骨成新鲜骨折面,打通髓腔,尽量扩大断端接触面,使之能在纵向加压使断端密合,术中仔细冲洗及止血。根据骨折位置及固定架长度选择上下进钉点,切口长度为针直径1倍,钻孔分别拧入6枚4.0螺钉使之在同一平面且垂直于胫骨内侧面。18例患者用同种异体骨植骨,植入骨折端及外后两侧,14例患者取髂骨植骨,植入骨折端及外后两侧,安装固定架,使骨折线对位良好,适当加压。
1.3 术后护理及随访: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5-7d,24-48h拔出引流管,术后常规针道护理。注意经常检查外固定架松紧度,3~4d后,即可在不负重的情况下活动患肢,4~10周后根据x线片显示对位情况可扶拐并逐渐弃拐下床活动。每月复查x线片。
1.4 同种异体骨来源同种异体骨来源于北京鑫康晨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按照美国组织库(AATB)标准[1],取自符合组织移植要求的新鲜捐献者的尸体,经深冻、超声洗净、干燥、辐射、消毒制备而成,无菌包装。手术时拆开无菌包装,用含地塞米松、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浸泡30分钟后植入。
2 结果
随访时间为4个月一2年,平均9个月,32例摄X线片均植骨融合满意,骨折线消失,骨痂生长良好,达到骨性愈合。自体骨组愈合平均时间为5±0.5个月,同种异体骨组平均愈合时间为7±1个月。
3 讨论
骨不连是骨科治疗较为棘手的问题,长期困扰患者,影响生活质量及劳动,有的因多次手术、费用高而放弃治疗,造成终身残疾.胫骨骨折不愈合在临床上是经常发生的,尤其是胫骨下段最为常见。目前,坚强的固定加植骨是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自体骨移植为病人自体组织,其优点是它具有骨传导(基质)和骨诱导(蛋白质)的特性,提供原始成骨细胞,是一种理想的非结构性植骨材料,不存在排异反应,爬行替代作用较快,愈合能力强,新鲜自体骨移植,不发生骨细胞浸润,很快愈合形成新骨,具有良好的成骨诱导性、安全可靠等优点。不足之处是来源有限,要使患者经受另次手术的痛苦、失血和开支,有时会发生取骨局部血肿,感染或骨折等一系列并发症[2],在取髂骨处使用骨腊后常有骨腊反应,表现为伤口反复渗出、红肿、迁徙不愈。部分患者感到取髂骨处系皮带不稳及磨擦不适。这些不足之处使得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部分病例,如经过多次植骨仍骨折处不愈合,多选用自体骨植骨或同种异体骨于自体骨混合植入。本组14例胫骨骨折不愈合,通过取髂骨植骨加外固定架固定,5±0.5个月后均达到临床愈合。其中3例取髂骨处出现骨腊反应, 2例患者术后感到取髂骨处系皮带不稳及磨擦不适。
同种异体骨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结构与自体骨相近,主要不足是使用后排异反应,主要表现伤口反复渗出,伤口红肿,迁徙不愈。如出现上述表现不必拆开伤口,只需加强换药,必要时使用地塞米松药物治疗。现代骨库技术的发展使得同种异体骨既尽量保留了成骨活性又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免疫源性,成为较适宜的自体骨移植的替代材料。同种异体骨取自新鲜尸体,由于对捐献者身体状况有着严格的要求,加之辐照灭菌技术、无菌操作,因此是安全的,不必担心疾病的传播。冰冻干燥使组织内残留的水分降至5%以下,利于在常温下保存,方便运输和储存。异体骨经超声清洗,深冻和辐照,可有效清除髓腔内残留的细胞或细胞碎片,抑制能够破坏成骨作用的蛋白酶和细菌生长,破坏细胞表面抗原,既降低免疫原性,又使力学强度保持不变[3]。松质小块骨体积小,骨髓更容易清洗,移植修复效果好,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同种异体小块骨移植几乎不存在免疫排斥问题,与自体骨的疗效没有明显差别[4]。异体骨植入后,宿主骨组织沿着其支架生长,新生血管长入,异体骨支架逐渐被破骨细胞吞噬吸收,从而在原构架区域内长成具有特定形状的新的骨组织,完成“爬行替代”[5]。王志强[6]等人的大样本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同种异体小块骨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及成骨作用。影响同种异体骨愈合的另一因素是移植骨周围软组织及血运情况,因此对于骨折不愈合的治疗中,常须彻底刮除骨折段断的瘢痕组织及淤血块,刮除要达正常骨组织,新鲜渗血。本组患者中18例用同种异体骨植骨,其中2例术后2天出现排异反应,经过加强换药、使用地塞米松药物治疗伤口痊愈。
在胫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中,骨移植的根本目的在于提供机械支持的基础上实现骨重建, 而无论植入自体骨还是异体骨, 两者均为死骨, 主要起骨传导的支架作用[7], 异体骨由于保存了骨的网状支架, 有利于骨传导的进行, 通过其“爬行替代”, 而达到骨愈合, 最终成为永久性植入, 与自体骨移植一样, 符合生理和生物力学的要求。本文同种异体骨组病人经长期随访,虽然异体骨愈合时间较自体骨长,但未发现不愈合者,临床证实效果满意,这样就简化了手术操作,避免了自体骨取骨供区的损伤等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AATB.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issue banks standards for tissue banking.AATB McLean,Viginia,2001
[2] 刘立成,路小旁.髂嵴取骨术的并发症.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9,6:629.630
[3] Boyce T,Edwards J,Scarborough N.Allograft bone.The influence ofprocessing on safety and performance.Orthop Clin North(Am),1999,30:571.581
[4] 孙世荃,等.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免疫排斥.中华骨科杂志,2001,21:308-310
[5] 彭晨,王保仓,张立峰,王志强.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骨巨细胞瘤临床对比观察 中国骨肿瘤骨病,2007,6:287-288
[6] 王志强,汪琦,苏立新,等.同种异体冻干小块骨的临床应用.中华骨科杂志.2004,24:590-596
[7] Czitrom AA.Immuno logy of bone and cartilage allografts.In:Czitrom AA and Gro ss A E eds.A llogrofts in O rthopeadic P ractice.Baltimo re, M aryland:Willam s andW ilk ins, 1992: 1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