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实习计划范文

教学实习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实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实习计划

第1篇:教学实习计划范文

【摘要】目的 使实习护士在两个周的实习时间熟悉手术室工作,掌握无菌技术。方法 设立教学干事、教学小组,建立指导教师负责制度和评教、评学制度,开展情景式教学,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分阶段突出重点。结果 实习护士很快进入临床实习状态,缩短了其上台还需自己琢磨的过程,增强了自信心,全面掌握了手术室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结论 两周教学计划在手术室实习护士的教学中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手术室 实习护士 教学计划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阶段,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促进护理基础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的一个重要时期[1]。手术室不同于病房,结合我科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实习护士管理体系,现将我科教学经验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科在职护士23人,职称:主管护师5人,护师6人,护士12人;学历:本科6人,专科13人,中专4人;工龄2—25(平均6.2)年。从2007年以来,每年接收实习护士120—150人,每轮到我科有6—8人,时间为2个周。

2 管理制度

2.1设立教学干事、教学小组,建立指导教师负责制 设立教学干事一名,下设教学小组,成员8人(护师及以上),建立指导教师负责制度,由教学干事安排实施“一对一”带教。带教工作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实习护士跟老师上班,便于指导,老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利于教学干事及时了解实习护士情况,为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提供便捷。

2.2评教、评学制度 以定期召开座谈会的形式,时机选择在实习护士进科室时、实习中期、实习结束出科室时,采取师生面对面交流,以增进沟通,及时收集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及建议,针对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调整教学内容,出科时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

3 教学计划

3.1学生入科教育

3.1.1加强思想素质教育 护士长与实习护士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思想情况,教育学生要热爱护理专业,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分析就业前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端正学习态度。

3.1.2了解科室基本情况 由带教老师详细介绍手术室环境、设施、工作程序、规章制度、管理内容。尤其要详细介绍手术室的各种电器、大型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3.1.3仪表着装规范 手术室无菌要求严格,进入手术室必须更换手术室的鞋和服装,要求学生仪表、着装、行为举止规范化。

3.1.4熟悉手术器械 介绍常用器械(以普外为主)的名称、用法、保养、放置位置及普通手术的器械准备、打包方法。

3.1.5熟悉各种无菌技术及操作 认识各种器械、敷料后,由指导教师亲自讲解示范: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手术台、器械摆放、持针穿线、取上刀片、传递物品、各种手术的消毒范围以及铺无菌巾,让她们练习穿针引线、套刀片、器械传递的基本技术,为实际操作做好准备。

3.2开展情景式教学 学生入科第二天,采用情景模拟与实践结合,实习生按角色分为三组:巡回护士组、洗手护士组及手术医生组,模拟手术过程,实习护士演示相关护理操作, 从器械准备、消毒铺巾、术中物品传递进行强化,包括的摆放,对手术仪器的使用等。老师从旁指导。

3.3提高专科技能训练

3.3.1入科第三天,实习护士直接参加手术配合,由带教老师进一步指导。尤其是查对工作,术前准备十查: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诊断、手术名称、部位、药敏试验、用物准备;术中用药输血三查对;器械敷料三查对[2]。

3.3.2组织知识小讲座 主要讲解:《洗手护士的工作职责》、《巡回护士工作职责》、《手术常规tiwei的摆放原则及注意事项》、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手术配合进行讲解。

3.3.3组织专科查房,术前1日由实习护士探视病人,汇报带教老师。术日由教学干事主持实习护士汇报病情以及术前准备情况,术中物品准备、手术配合要点,以及此手术的解剖,由带教老师补充不足之处。

3.3.4要求实习护士对所做工作的感受和想法与带教老师沟通,及时反馈到教学干事处,以便改进教学计划。

4 理论和操作技能的考核

4.1学生出科前一天,理论考核以试卷的形式考核,主要考核内容围绕洗手、巡回护士职责、手术患者摆放原则、手术配合注意要点、手术室基本常识为主。

4.2操作技能的考核,主要由带教老师负责,做到放手不放眼,由实习护士单独配合完成一台简单手术。

4.3分析实习护士考核成绩,针对不足之处,在出科最后一天再加以施教,强化弥补。

5 小结

我科形成的这一套两周教学计划,在实习护士的应用中教学良好,实习护士基本上通过了理论知识考核、掌握无菌技术操作技能,圆满完成在我科实习计划。

参 考 文 献

第2篇:教学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实训 职业学校 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职业学校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涉及会计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财务法规制度等多方面的知识。现在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地运用到我国的各个企业和事业单位中,这就要求我们职业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财务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能力。而职业学校培养的基本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应用型、技术型的中初级技术人才,作为一名财会专业的教师,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上下一番工夫,使学生的会计电算化技能有大幅度的提高。

一、对会计电算化地位的重新认识

据了解,职业学校财会专业设置的课程中专业理论课程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这里不乏学校加大对对口升学导向的原因,更有学校的实习实验设备不到位的问题。尤其是会计电算化课程每周安排2-3节,有点像蜻蜓点水似的,其专业课的地位可想而知。但随着社会上对财务人员要求的提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职业学校也逐渐认识到了实习实训的重要性,逐渐把提高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当成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安排专业课教学计划时,加大了实验实习的时间,但实验实习的项目主要表现在手工操作上,例如点钞、珠算、成本会计等等,一支笔、一张桌子、一套习题的基本套路还是一成不变,更不要讲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了。面对现实,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学计划,反思我们的教学模式,如何把计算机信息技术、财务知识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应该引起我们专业课教师的思考。因此,必须重新审视会计电算化这门学科,必须重视会计电算化的实验实训,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人才才会适应社会的发展,才会给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正确把握职业学校学生、教师情况

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是一些没有参加中招的初中生和参加中招的落榜生,还有部分在社会晃荡1-2年的无业青年。他们的特点是年龄小,学习基础不扎实,社会阅历少,且心高气傲不虚心,把什么也不放在眼里,尤其是数学知识差和逻辑思维能力薄弱,从而导致他们学习财会专业时感到十分的吃力。此外,还有不少学生不会从管理的角度看待问题,例如对待财务核算管理,往往将会计电算化仅仅理解为会计核算的电算化,这样的思维是无法深刻掌握管理电算化,而管理电算化恰恰是会计电算化的核心内容。再者,教学计划安排的会计电算化课时有限,导致老师在教学时不得不在教学内容上做一些调整,重视理论传授,忽视实训练习,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消失、实习实训效果打折扣。

三、会计电算化实习实训的新思考

据调查显示,我国90%以上的企业已经运用了会计电算化,但还近70%的企业并没有丢掉手工账,而是把手工帐和会计电算化两者同时进行。笔者认为企业之所以重视手工账,其原因不外乎是怕完全运用会计电算化,计算机一旦出现问题,担心有关会计数据等资料的丢失。这说明,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仍处于会计电算化起步发展阶段。因此,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实训的教学目标应该培养中、初级电算人员。

(一)调整教学计划

加大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课时,尤其是实训课时的安排,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老师有时间进行系统的授课,使学生完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实习实训,在实验实训中提高计算机应用会计知识的能力。

(二)会计电算化是新的观念,而不仅仅是一种操作

电算化实训教学是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做账的简洁方法,这需要学生观念的转变才能接受,否则学生还是只会重视做手工账。所以,要加强会计电算化软件功能的教育工作,让学生树立新的学习观念,在专业课学习中主动接受计算机应用技术,这会为以后规范、系统、快捷地参与企业相关监督和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校企合作,培养优质人才

现在的社会发展十分迅猛,职业学校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专业课教师要敢于走出去,虚心向优秀的注册会计师学习、请教、交流。同时,学校也要不惜重金聘请企业会计主管等优秀人才到学校任教、培训,及时调整陈旧的课程,推动学校财会专业结构的优化。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使学校的学生优势和企业的技术优势有机结合,培养出的学生不仅掌握熟练的会计、计算机等职业技能,还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学校还可以把优秀学生输送到合作的培训企业中,为企业补充新鲜血液,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正逐渐推广,两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完全可以达到合作共赢的局面。

(四)新的会计电算化实训教材的引进

第3篇:教学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校外实习实训 工学结合 信息管理平台 工作流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5-0015-02

一 高职高专校外实习实训的重要性及管理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高教界逐渐形成了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潮流,国内也纷纷开始尝试教育改革以适应市场人才的需求。校外实习实训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中,实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亮点,而此亮点也正是适应市场人才需求变化的结果。

校外实训有别于校内实训的特殊实训形式,是学生在学期间到实际的生产环境参与工作、将校内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达到锻炼、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目的,只有参与实际生产实践培养的人才才是市场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由于校外实习实训企业的多样性、分散性等特点,在时间、地点、学生组织、教师管理、实践岗位、实习任务等问题上经常存在协调不一致的问题。特别在管理上,学校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做到精细化管理,大部分企业基于廉价劳动力的目的对学校的实习实训要求理解不到位,直接导致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显得散、乱,对自己的实习实训目的不明确,犹如放鸽一样,自由发挥,甚至理解为打短工。多年来,国内在实施基于“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时,在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校外实习实训部分落实得相当差。

因此要不断改进实习实训的管理方式,有效地监控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对“工学交替”新教学模式下“工”这一教学环节对指导教师、学生实践情况的监控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规范总结,归纳实习管理模式

为有效管理学校、学生、企业的实训过程,取得良好的校外实训效果,很有必要对校外实习实训进行规范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督促企业、教师的指导过程,监控学生的实习日志、实训工作记录、作业评价、实训考核、综合报告等材料。不仅要评估学生的实训质量,也要把教师的实训指导质量细化为指标项目,融化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考评过程中。

经反复调研、多年实践,依据实训开展的形式、时机、管理模式等可将校外实习实训总结为参观实习、体验实习、技能实习、就业实习等类型,对每种实习的每个环节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特别对学生的实习成果制定评价体系,最终形成实习成绩。

1.参观实习

通过参观本专业对口企业的工作情况、生产过程等,使学生对本专业有感性的认识,达到入学专业教育的目的。主要分为以下环节完成:(1)教研室提出计划,明确参观企业及时间、带队指导教师等;(2)系教务秘书统一审核,组织交通等事务;(3)参观回来后,学生提交心得体会,指导教师审阅。

2.体验实习

通过组织学生到企业生产第一线,按企业普通员工制度组织生产,使学生感受企业一线生产氛围,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其过程可分为以下环节完成:(1)系教学秘书制订实习计划,明确参与班级及带队管理教师;(2)相应班辅导员确定本班可参与学生,并逐个将学生分配给带队管理教师;(3)带队管理教师与学生到企业后,教师负责日常的生活管理,要记录与企业方的交流信息、与学生的交流信息、学生的考勤记录等,学生完成实习后,提交实结,其相应带队教师完成审阅工作。

3.技能实习

结合专业需要,将学生分配至企业专业岗位上,由企业指导教师完成指导,使学生真实体会专业岗位的工作情况及工作内容,达到专业锻炼的目的。实习环节可分解为:(1)企业人力资源制订实习用人需求计划;(2)系教务秘书确定参与班级;(3)相应班辅导员确定参与学生;(4)企业人力资源逐个确定学生实习岗位及指导教师;(5)学生到岗实习,提交实习计划、周记、完成实习后的总结等,指导教师相应审核学生的实习计划、批阅周记、审核总结等。

4.就业实习

就业实习主要是学生在毕业前结合就业开展的实习;很多学校还要求完成毕业前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二者结合起来完成,此时校内指导老师负责毕业设计的指导,同时还需对学生的就业实习过程进行辅导管理。实习环节可归纳为:(1)系教务秘书制订任务计划,明确实习时间,参与的班级、指导教师;(2)指导教师各自登记毕业设计题目,教务依次审核确认;(3)相应班辅导员确定本班可参与的学生;(4)指导教师、学生双向选择;(5)学生开展实习、毕业设计工作,提交实习过程资料、毕业论文撰写材料等,指导教师分别对本组学生审核、管理。

三 信息化平台建设要点

依据校外实习的组织管理过程及实习内容的特点将其归纳为四大类实习后,为了管理的规范性,提高效率,建立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就相当有必要。在建设此管理平台时要充分考虑校外实习的不定期性、专业性、分散性的特点,需重

点考虑:(1)根据每次实习开展的线性工作特点,系统设计为工作流的管理模式;(2)注意数据的共享和隔离,校外实习往往是各系、各专业分别组织实施,要做好各单位数据的相对独立性和共享处理;(3)每个用户在系统中应只见与本人相关的数据,避免陷入数据海洋;(4)做好每个工作环节的容错处理机制;(5)依据学校实际制定好量化指标,加强考核、监督机制。

四 效果及意义

由于实习企业及岗位的多样性,基于“工学交替”的校外实践教学环节也就具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如时间、地点、合作企业、参与人数、指导教师、实践岗位等,这就给其管理带来了诸多的不便。通过归纳整理校外实训的各种组织模式,整理为四大类实习过程,规范了管理,理清了思路。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中对参与实践活动的教师、学生、企业进行实时记录,了解实习开展中的各种情况;建立完善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该评价体系评估实习质量,综合、客观、科学地指导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评价体系中加强了实习指导老师的管理,以实习开展情况核准实习指导老师的工作量及报酬,督促指导老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高指导水平。信息平台也能实时采集师生的反馈数据,对合作企业也实现了完善的考核评分机制,促进了实习合作企业的质量改进。采用以上过程化跟踪、实时改进、及时反馈的信息化手段,对不断改进基于“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有效监控实习中的不确定因素,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和实习学生的监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立新.发达国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6(3)

[2]董晓青.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实习实训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1(9)

[3]吴宪洲.以就业为特征的高职教育模式[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4)

第4篇:教学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实践教学成绩管理,信息化,工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9-0119-05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9.024

随着近年来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高校网络环境的飞速发展和不断完善,使得高校实践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数字化和网络化将成为未来高校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向。高校工程训练的实践教学成绩管理是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环节,成绩管理涉及到许多相关的工作,如何将大量的工作科学的组织起来,以满足工作中的不同要求,一直是教学管理人员的一个难题。工程训练的成绩管理同其它课程的成绩管理有很大差异,工程训练是实践性教学环节,其成绩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理论考试成绩、实际操作成绩、训练态度及实习报告等,并且实际操作成绩也是由多个训练工种的操作成绩的综合而成,因此成绩管理比普通课程管理复杂的多。

工程训练成绩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开发使成绩管理更适宜中心信息化的建设方向。高校实践教学的成绩管理的网络信息化的开发与应用为手段和方法,相关教学理念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建设行之有效的高校成绩管理方案。首先概述实践教学成绩管理系统建设中的相关教学理论基础:然后对成绩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内容进行分析;随后对开发与建设中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实现原理进行系统阐述;最后,针对高校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的特点,结合高校训练中心管理模式的个性化要求,分析了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更进一步地完善和深化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化提出了初步探讨。

一 实践教学成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实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教学工作信息化的合理设计和规划,对高校实践教学的管理和教学部门的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为其提供优质、高效的业务管理和事务处理效率,而且通过及时、准确、可靠地采集和传输教学信息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金工实习几乎是工科大学绝大多数同学的必修课程,从机械类、经济类,到人文类、生命医学院,覆盖了工科院校的绝大多数院系。一般高校的训练中心开设了电子、车工、钳工、数控铣、数控车等十多个工种的实习项目,每学年接待人数可达几千人。为高效率利用训练中心的实习设备,在保证实习时长与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每批次同学的实习时间,训练中心采用各工种同时授课的方法,参加实习的同学需要根据课程的时间安排在各工种之间轮换。每批次的学生首先被分为高等级的大组,分别参加不同类别工种的轮换:每一大组又会根据实际情况被分为若干次等级的小组,参加同一类别内不同工种的轮换。对于这种大规模、多批次的学生金工实习课程,学生成绩的登记、保存与计算是一项十分繁杂而要求很高的工作。在采用本套成绩管理系统之前,同学的签到与成绩记录采用纸质表格。每批次实习学生中每一小组都需要一份签到表与成绩单,随着同学在不同工种之间的轮换,这张表也需要在多位师傅手中传递、交换。这种方式下,成绩的记录、保存相当麻烦,为师傅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而且在最后统计每位同学总成绩的时候需要逐项加和、计算,过程繁琐同时容易出错。也即这种传统的工程训练成绩的评定是在学生工程训练结束后由各个工种将本工种的成绩上报,然后再由教学管理人员对各工种的成绩进行汇总得出实际操作成绩,在结合理论考核成绩最后给出学生的工程训练成绩。工程训练的项目多达几十个,训练内容及学生变换频繁。学生上课时教学指导人员和管理教师必须对学生实习结果进行成绩评定,再由各工种的教师来整理学生成绩,这样不仅效率低,难以掌控,而且教学管理工作也困难繁琐:另外,教学轮换表和成绩记录单材料都采用纸质打印,容易磨损丢失等等。因此,采用实践教学信息的实时系统,则会使得成绩的决策、管理和交流简化,更利于成绩评定信息在各个工种管理教师和教学指导人员之间传达,以利于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益。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与各实践教学的实施部门之间的信启、交接、教师或教学指导人员对学生的教学评价的统计信息交流则越来越频繁,适时地建立一个通过计算机及其网络来实现教学信息的和交流,实现在网上进行排课管理和学生实习成绩的评定等功能的机械制造实习课程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二 实践教学成绩管理系统内容建设思路和内容

在实际的工程训练教学中,中心的教学计划都是由中心下达到管理教师和教学指导人员,采用教学轮换表和成绩记录单来实现成绩和实习信息的交互,由于训练项目较多,工程训练结束后很难将工程训练成绩及时进行汇总,学生不能及时得到工程训练成绩,信息反馈时间较长;成绩的登记、汇总等都由手工完成,对教学管理人员来说负担也是相当繁重,但是,无论是信息化的教学管理还是传统的管理,都需要一定的组织结构,即需要以不同的管理级别来保障教学有序进行。机械制造实习成绩管理系统由批次管理,成绩管理、工种管理和负责人管理四个子系统组成。其中,负责人管理包括新建负责人(可以设置角色级别)、重置密码和状态设置3个功能模块;工种管理包括新建工种、编辑工种和删除工种3个功能模块。批次管理管理子系统包括新建批次、编辑批次、删除批次、导入学生、分组管理、成绩管理、导出课表7个功能模块(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中分组管理包括新建大组,编辑大组,删除大组,课表设置,组员管理,小组管理和导出成绩,小组管理也包括对小组的编辑和管理等等。成绩管理包括按批次、按大组、按小组三个级别进行管理。

图文实时显示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将中心管理系统与各个工种的实习信息显示系统集成起来,实现教学计划信息和实习人员实习成绩信息的实时(如图4)。为管理教师、实习指导人员和学生实时的提供可靠的信息,保证了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和高效性,进一步提高了工程训练中心的管理水平。另外,系统具备表格(课表、成绩单)的导出和打印功能,共通过设备连接直接进行打印,方便了信息的输出。

对于工种管理,此子系统包括新建工种、删除工种两个功能,点击操作按钮“工种管理”可编辑工种信息,为课程及课表安排服务。点击“新建工种”,可编辑工种信息,点击管理栏中“编辑”、“删除”,可分别对已建工种信息进行修改或删除已建工种。

对于负责人管理子系统包括“新建负责人”、“重置密码”、“状态设置”三个功能模块。在“新建负责人”模块中,根据提示框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在“角色”下拉菜单中选择“SuperAdmin”或“CourseAdmin”两种之一。在“重置密码”模块中可对已建负责人的登录密码进行修改重置。在“状态设置”模块中可对已建负责人账户状态进行管理,只有在“激活”的条件下该负责人才能使用用户名和密码进行正常登陆。点击操作按钮“负责人列表”可以查看现有负责人信息,便于管理。

为使系统更为利于操作,因此开发具备了其他的辅助功能,如向系统导入批次名单时,系统能识别*.xls文件,但*.xls文件须有统一规定格式系统才能识别。这就要求在统计学生名单时*.xls表格文件格式规范化,系统除了用导入功能利用*.xls文件向系统导入学生名单之外,还可以通过手工操作向系统个别添加或删除任一学生,此操作可以确保学生补、退选课后,系统内学生名单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更新;导出的成绩单、课表除外,在任何一操作界面下利用操作按钮系统可进可退;系统之内设置有垃圾箱,个别删除或成批删除的学生信息可以从中恢复,这一功能的设置可以避免一些误操作造成的人工耗费或信息丢失;新建批次排在最前,这~功能便于查找任意批次,也便于对本学期新建批次进行操作:导入系统的学生名单自动按学号大小升序排列,此功能的设置方便对批次中的学生进行分组以及分组中学生的定位与查找;负责人可以对系统自动生成的按学号升序排列顺序进行调整或将此顺序打破,此功能设置便于根基学生实际情况与需要对个别情况特殊的学生进行分组:系统导出的表格(课表、成绩单)具有打印功能,共通过设备连接直接进行打印,方便了信息的输出。

三 系统模块功能的实现和优势

现在,计算机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项管理系统中,在这样的技术支持下设计一套实用、高效、准确和便于操作的成绩管理系统来服务于全校同学的金工实习统计管理工作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项目。

开发过程中选择JSP技术和Oracle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Red Hat Linux 9.0,Oracle9i作数据库服务器,Apache2.0.49作Web服务器,Tomcat5.0.18作JSP引擎,用JavaBean封装数据库连接及一些底层操作(如图5)。系统技术关键主要在于系统的实习信息管理流程和程序编写的结合,需要的硬件投入较小,但根据多个学期的试用,反映所设计的系统功能的优越,体现在中心学生成绩管理的各个方面。首先,系统可以自动实现成绩的备份与加权。此系统不仅可以方便、安全地保存学生信息以及成绩,在新建批次时设置好每个实习项目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系统就可以根据录入的各项成绩自动计算每位同学的最终成绩,便于操作,而且可以保证成绩计算准确无误。其次,系统为代课师傅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提高师傅利用网络平台的水平。采用网络平台记录、保存和计算学生成绩可以避免纸质成绩单在师傅中间传递,节省了上课前互相交换成绩单的时间,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训练中心的师傅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与电脑、网络的接触较少,所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管理这项技能也相对薄弱,采用这套系统可以创造机会让师傅们把网络资源引入自己的教学管理之中,提高师傅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水平。此外,系统的采用可以提高学生成绩的客观性。除了学生成绩计算过程的准确性得到保证以外,由于学生每项实习的成绩由不同工种的师傅分别给出并录入系统,互不干涉,可以减小其他工种分数对师傅给分的影响,提高了学生成绩的客观性,相应也提高了本门课程的公平性。最后,系统可以提高整个训练中心对实习学生信息的管理水平。采用此系统后,每学年每批次实习学生的个人信息、成绩信息都可以完整的保存在系统中或由系统中导出另存,这对中心教学信息的存档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正在实习的当批次同学各项信息也可以及时在成绩管理系统中更新、保存,便于中心老师对每个学生情况的把握以及对实习教学过程的管理。

总之,对于中心每学年需要接待这种大规模、多批次的学生金工实习课程,学生成绩的登记、保存与计算是一项十分繁杂而要求很高的工作。该成绩管理系统的引入为老师的工作减轻了负担,也为同学金工实习过程顺利、高效的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系统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改进网络在实验管理过程的作用,提高了中心师傅们、老师们的工作效率效率,实现了资源共享。

第5篇:教学实习计划范文

1、学生分析:实习所在班级为初一3班。由于是村镇中学,学生基本来自农村,所以无论视野、知识层面,还是情感价值观的形成都很简单狭窄。与小学相比,在语文这个科目上,整体难度加大,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大大增多。学生正处于小升初的过渡阶段,对此仍然不适应,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觉性较低,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学生语文基础素养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同学仍然存在,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不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缺乏自己的见解。但令人欣慰的一点是,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高,大多数学生不怯堂、不抵触,积极质疑、踊跃发言。课后背书情况良好,在老师的建议下积极主动的背诵所有文言文篇目,不懂就问,学习态度端正,对学习语文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针对以上的情况,我在原语文老师黄华忠老师及其他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努力按照语文教学要求,根据语文教学三维度,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争取做好语文教学工作,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劲头更足、热情更高、成绩更好。

二、主要任务

1、了解学生语文整体成绩、语文素养,根据学生特点制定语文教学计划。

2、 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3、结合自身,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教育工作。

三、日常教学

1、听课、备课、写详案,并进行课后教学反思。

2、批改学生作业、读书笔记、作文及随堂听写、小测试,并及时仔细评讲。

3、检查学生课堂笔记,并抽背,针对掌握情况适当加以指导。

4、找学生了解语文学习情况,结合课外读书活动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并激励其写读后感。

四、具体安排

第一周

1、向原语文老师黄老师了解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和语文教学实习工作。

2、结合班主任实习工作尽快认识学生。

3、听课并仔细做好听课记录,创造性模仿学习。

第二周

1、提前备好讲授篇目教案并请黄老师指导,及时作出修缮。

2、请学校领导听课,讲授第五课《伤仲永》。

3、结合指导老师对上课效果的点评,吸取经验教训。

第三、四周

1、提前备好第二单元课文的教案,讲授第二单元所有课文。

2、根据老师点评指导、学生反馈,及时总结授课效果。

3、结合班主任工作,陆续找学生聊天,了解学习情况和对语文教学方式方法的看法评价。

4、结合主题班会,学习第二单元综合性练习。

第五周

1、自我总结整个单元上完后的教学经验教训,听各个年级不同语文老师的课,集思广益,化为己用。

2、准备第十五课《孙权劝学》教案。

第六周

1、讲授《孙权劝学》,语文组各听课老师给与评价。

2、填表、总结。

第6篇:教学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作为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环节之一,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组成,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在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只有强调实践教学,突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才能为社会培养出理论、实践和创新能力都强的高素质会计电算化人才,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应该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导向。下面将探析高校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改革措施。

1 目前高校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学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脱节,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缺乏设计良好的案例和实训课程,教师从事实验教学研究不受重视,实践教学环境无法满足企业对学生的要求,从而形成了会计电算化整体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就业难而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的困境。究其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践教学内容不全面

在目前各高校中,教学目标各有不同,甚至有些高校尚未明确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目标,由此造成实践教学如同虚设、达不到预期效果,以导致整个会计电算人才培养目标无法实现,因此实践教学目标需要明确或进行重新定位。另一方面,目前很多高校实践教学所涉及的经济业务与实际经济业务相比,范围较小,而且没有具体的岗位技能操作内容,缺乏一种仿真的岗位工作环境,学生不能将所学的知识与职业岗位挂钩。

1.2 实践教学模式单一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能把所学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的会计操作中,并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对会计理论的理解。然而,目前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模式存在一些不足,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性的锻炼,基本流程是:老师讲、演示学生听、看学生操作。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应用层次低、应用范围狭窄,学生参与度较低。经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基本掌握了如何利用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的方法,但结合具体岗位,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却显得明显不足。

2 建议及改革措施

2.1 重新定位实践教学目标,充实实践教学内容

根据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点及该专业的就业导向,需建立以学生自学能力为核心,以系统管理能力和日常维护能力为主导,以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操作能力为基础的会计电算化综合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目标。对于实践环节而言,更是不能简单地进行经济业务实例的简单堆砌,对实践内容也提出了一些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证对实践技能的要求选取实践内容;第二,为使学生能得到全面系统的训练,所选取的知识应尽可能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涉及的经济业务必须尽可能接近实际;第三,将基础理论融会贯穿在实际的业务中,要照顾到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水平;最后,应考虑电算化会计职业岗位的特点,结合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内容来设计实训资料。有了目标和相应的实践内容之后,实践教学应包括校内和校外两大部分,并以一定的教学模式展开。

2.2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要构建以会计职业所需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的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应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多参与,多动手,亲自操作,以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

2.2.1 实行“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证书制”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会计信息化领域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的指导思想,以会计软件为载体,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实行“双证书”制。通过此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具备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和必要技能,还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拓展能力。

2.2.2 以任务为驱动,进行仿真式全程实践教学。根据实际岗位工作组织教学内容,以完成实验项目任务为驱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进行实践教学,具体实验组织形式如下:①会计岗位模拟实验。把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分成多个岗位,来增加学生对企业各工作岗位的感受,使学生能将学习的知识与职业岗位挂钩,身临其境企业真实的岗位工作环境,以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如:全班分为若干小组,各组3名同学,各组同学通过按实际岗位分工要求完成不同岗位的业务操作,分别模拟财务部门的三个岗位:账套主管、会计和出纳,以提升岗位操作技能。②综合实验,供应链管理软件重要模块的综合实验和会计软件核算模块由每位学生独立完成。③单项实验。理论教学中嵌入模块式实验教学,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会计电算化各模块的单项实验。此外,还可补充企业经营电子沙盘实战演练来增加学生对企业除了会计岗位之外其他各工作岗位的了解,并能站在一定高度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对经营管理好企业显得尤为必要。而校外部分则主要是各种具体岗位的实习,这是对学校实践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强化,比如系统管理员岗位实习、固定资产会计实习、仓储管理会计实习、项目实施岗位实习等。让学生适应企业的具体工作,可以培养学生的一种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能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提高电算化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除了以上问题之外,要提高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质量,还得考虑以下因素:

①教学环境。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点,对实践要求较高,所以其实践教学离不开硬件的保障。学生需要大量的上机时间,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总结。因此学校应提供较好的教学环境,为实践操作提供条件。

实践的场地主要包括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及合作企业、企业经营实战演练实验室以及校内的会计软件实验室(或ERP实验室)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空间、领域和平台。

②专业教师的素质。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技能,同时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这个时代对教师的职业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实践。因此,教师自身不能脱离实践,要定期接受软件公司的培训,或专业进修或到企业中“挂职锻炼”。这样才能不断更新业务岗位知识,不断提升业务素质,为指导实践教学提供丰富的知识保障。另外,还应深入企业实际,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实践教学,更好地指导学生,它可以考察了解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因此专业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能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很好地结合起来,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

③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对高校实践教学提出的较高要求,所以,困扰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合作,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能够全方位地拓宽高校办学之路。但目前,不易找到真正的校企合作单位,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鉴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要想使学生完全深入企业实习的确存在诸多困难,因此,学校应尽量创造条件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想更好地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使校企合作的之路得到真正的落实,必须恰当地找到企业与学校双赢的结合点。

综上所述,大力加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践教学,已势在必行,随着我国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它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而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从实际出发,只有针对性地加强实践教学,积极探索和建立新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才能为社会培养出理论、实践和创新能力都强的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红岩.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探析,价值工程,2011/11.

[2]张歌浩.浅谈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如何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价值工程,2011/09.

第7篇:教学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存在问题;改进思路

随着经济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信息利用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会计信息化日益被重视。会计信息化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多学科交叉性课程,作为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不仅强调理论知识的讲授,更要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重视提高实验效果,达到巩固专业知识、提高职业素质、增强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然而,现实中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提高会计信息化实验效果的一些思路。

一、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包括会计信息化课程实验、综合实训以及EXCEL在财务及会计中的应用等环节。为了了解当前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人所在的信息化教研室设计了《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调查表》,对学校会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240多名学生进行调查,就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效果、实践教学评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进行调查,同时教研室内部任课老师进行座谈、与校外企业进行交流,来了解当前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比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座谈结果,可以看出当前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如下:

1.教学目标不清晰

由于对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的认识模糊,调查中发现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中存在着不同的教学目标定位,约90%的学生认为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会计核算软件操作应用能力,约2成的教师持相同的观点;10%的学生和老师认为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开发会计软件和应用会计软件的能力;另有约70%的教师认为应该培养学生站在企业管理全局的高度理解业务流程与会计信息的关系。由于认识不统一,在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学生自己对学习目标的把握各不相同,因而导致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2.缺乏高质量的教材

调查中发现有63%的学生和92%教师对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教材感到不满意。进一步了解得知:老师们认为当前的实验教材多数只针对某一个会计软件来介绍其功能构成,且主要功能集中于账务处理、薪酬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以及报表处理这几个功能,不利于学生理解财务业务一体化和会计信息实时动态生成原理;学生们也认为会计信息化实验教材类似于操作说明书,对加深理解会计信息化理论缺乏启迪作用,设计的操作案例往往是按照实验的操作步骤来列示,设计意味过浓。

3.实践教学过程有待改进

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核心。调查中发现由于定位不清晰,很多老师将实践教学变成了软件操作说明会,通常只介绍软件的操作步骤,并不说明为什么要设置该功能,其在整个会计信息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在教学中不介绍软件各功能间的数据传递流程,也不讲授会计信息化下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系统开发与维护知识。实验或实习所用到的软件通常是在单机情况下完成相关的核算功能,无法体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缺乏融汇贯通能力,学习过的软件可能会操作,没有学过或操作过的软件不容易上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

4.实践教学效果不如预期

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现在教学效果上。调查中几乎所有同学都表示会计信息化实践能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从对老师的座谈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提高的只是给定实习数据录入计算机的速度和按照给定顺序机械操作的熟练程度,在操作中遇到出错提示时仍然束手无策,不知道问题由何引起、如何解决,真可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5.学生参加实践的积极主动性较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的主动性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结果。调查中发现,约80%的同学只愿意按部就班完成老师布置的实习或实验任务,不愿意对超出的规定的实习内容进行操作练习。其中有一次笔者设计的,旨在加深学生对会计信息化下内部控制制度理解的分组轮岗操作,由于学生觉得轮岗太繁琐不积极遵照执行而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

二、影响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效果的原因分析

通过前面的调查可以发现,影响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效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8篇:教学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卓越计划;计算机硬件;实践教学体系

0 引言

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之一。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它有3个特点,一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支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称计算机专业)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中国民航大学自2002年以来狠抓落实实践教学,于2009年实施CDIO试点工程改革,2010年计算机专业获批为天津市“品牌专业”并加以建设,硬件是其中主要模块之一。硬件课程组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硬件课程体系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已初见成效。但就目前来看,实践教学这一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环节还较薄弱,直接影响着学生工程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卓越计划”的契机下,探索计算机硬件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硬件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造就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工程师人才,着力解决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硬件工程实践和创新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计算机硬件的重要性及目前实践教学现状

计算机硬件类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中的核心课程,实践性强是其突出特点之一,提升硬件类课程实践教学质量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树立工程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多核处理器的普及应用、嵌入式技术的蓬勃发展与应用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造成了全球对计算机硬件类人才需求的急剧增加(国际市场紧缺、国内市场急需,国内每年缺口大约20万人)。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理工科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普遍都很重视硬件类课程,教学内容涵盖了从基本的MOS管、集成电路到整个计算机系统及接口电路,硬件实验已发展为由实验仪与EDA、VHDL和CPLD/FPGA等仿真器联合承担的阶段,嵌入式系统设计也逐步成为主流,提供给学生的实验工具多是体积较小的自主性实验平台,实验资料大部分是元器件生产厂家直接提供的技术手册,学生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地进行自主实验设计与开发,这种原理设计-模拟实现-最终实现的实验形式能将软、硬件结合为一个统一整体,使学生更快适应实际工作或实际研究,同时又能充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也能节省资源,是新时期下的发展需要与趋势。我国的硬件实践教学现状并不乐观,主要反映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相对软件而言,硬件实验本身所固有的一些困难或问题,客观上给硬件实验教学的实施带来了一些难度,具体表现为:①实验消耗大、设备维护难、需要的设备资金投入大;②实验项目开发非一蹴而就,周期长、见效慢;③实验箱硬件线路相对固定,实验内容受硬件设计制约,自主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开发难且难以满足新技术与新方法的更新。

第二,实践教学的实施在主观上也存在一些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十多年间,由于硬件平台的通用化等原因,CPU研究被不知不觉地“放弃”了,计算机硬件教育受到了严重影响,反映在教学中就是硬件方面的课程被无限挤压,学生“喜软厌硬”甚至“欺软怕硬”,教师则是“重软轻硬”、“重理论轻实践”。具体表现为:①各硬件类课程实验教学自成体系,课程之间在内容上没有得到有机的结合和贯穿,内在联系没有被体现出来,没有形成很好的具有整体化、系统化、综合化的硬件实验教学体系和实践培养体系;②各门硬件课程实验内容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一些新技术未能及时体现在实验中,没有形成与国际接轨的课程标准,且大多以验证型实验为主,综合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较为欠缺;③课外实践环节少,没有形成产学研机制,缺乏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④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实验考核评价机制,偏离了以能力为导向的培养目的。

实际上,硬件与软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特别是近年来嵌入式技术普及应用后,硬件不再标准化,不再对软件完全透明,社会应用需求的迅速提升更需要大批“软硬兼通”的系统设计人才,即便是高水平的软件人才也需懂得硬件才能从成千上万的硬件平台中进行选择,才能设计出好的软件或系统。譬如RISCOSOC、高性能计算等新兴硬件层出不穷,HDL、System C等各种新兴硬件设计技术和仿真工具的出现使得硬件的重要性更为突显。新时期下,教学和应用结合已成为趋势,教学和研究结合也已成为可能,计算机硬件教学迎来了新的机遇,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创新硬件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与软件间的融合,培养对社会有用的、高质量的计算机硬件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2 硬件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2.1 构建思路

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核心要素:

(1)站在计算机专业整体优化的高度上实施。按照“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和自身实际情况,确立具体的、包括知识、能力、素质在内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2)坚持工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间的相互结合。实践教学不是理论教学的附属,但也不能脱离理论教学,要加强两者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作用,所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目标明确、层次清楚,且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创造性。

(3)实践教学安排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按照“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的原则组织安排课内外、校内外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环节有机贯穿起来,循序渐进地使学生受到较系统、全面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

(4)重视课外教学,加强课外实践活动。课外教学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硬件知识体系完整的前提下,应增加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实验课程,加强课内外、校内外实践的结合,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实践的主动性与主体作用。

(5)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要充分利用企业的实际工程环境和先进的技术、仪器等实践教学资源,“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或搞项目开发,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6)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卓越计划”要求未来的工程师必须具备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能力,成为独自应对国际化挑战的工程技术人员。所以,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有先进的国际工程理念和模式,能够顺应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

2.2 “3+4+3+3”硬件实践教学体系

在以上构建思路指导下,按照中国民航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基于美国的CDIO理念,借鉴德国的“企业主导型”实践教学模式经验,结合硬件技术的发展,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以面向工程、面向应用、面向实践、面向创新、强化能力为目的,本着“继承与创新、循序渐进与适度跳跃、工程应用能力培养4年不间断”的原则,构建了“三阶段、四结合、三层次、三自主”的“3+4+3+3”硬件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所示。

(1)三阶段。按照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将实践环节按学年分为3个阶段。第一学年为第1阶段,本阶段主要进行计算机硬件通识教育,具体包括计算机基础实验、学生科技社团的基本培训、嵌入式系统与C程序设计等的普及性讲座;第二、三学年为第2阶段,本阶段主要进行专业实践能力训练,在结合各门课程完成基本实验及课程设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生的科技社团活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积极参与教师的各种科研项目、博创杯、国家级电子大赛和嵌人式系统竞赛等各种大赛,并利用暑期到企业实习或参加各种培训;第四学年为第3阶段,本阶段主要在企业的深度参与下,共同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2)四结合。四结合指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课内课程实验与课外行业实践相结合,虚、实实验平台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3)三层次。三层次是指遵循人才能力的培养规律,结合理论教学进度安排与3个阶段环节的实施,按照“基础验证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3个层次设计并展开实验实践教学。其中第1层是每门带有操作的理论课所必须配套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实验规范,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针对各门课程中所讲的内容,通过演示、操作和验证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术,熟悉实验仪器,学会实验方法,为后两层实验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第2层包括综合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是第1层实验的延伸、拓展或提高。实验内容充分考虑纳入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与工程实践或科研密切相关的实验内容,具体可以是开放的实验项目、大学生科研立项项目、第二课堂或各种竞赛题目,也可由教师的科研项目转化而来,要求所有学生至少申报一项。学生必须自行设计、制作、调试、测试实验结果并书写实验报告,但实现形式较为灵活,可以在课内或课外,可以自选实验平台。本层次的实验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相关课程的理解,更主要的是结合已学的前导课程与选修课,将相关内容和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层结合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进行,该层鼓励学生自主选题,结合自己的兴趣,大胆尝试工程实践和研究。题目可以是第2层题目的深入或扩展,或者是来自企业转化过来的实际项目。学生可以在校内或企业完成,也可以自构实验平台。该层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3个层次的实验从内容上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对学生的要求由低到高。

(4)三自主。三自主指实验项目、实验操作和实验时间都可由学生自己支配,具体为:①自主设计实验项目。学生在完成了全部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项目后,还可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再选做其他的开放性项目。②自主进行实验操作。结合自己的实验内容,学生可在开放的实验室自选所需设备、元器件、实验板等必备工具,自由设计实验步骤并独立完成实验操作。③自主安排实验时间。所有实验室的硬件除了课内教学时间安排占用外,从周一至周日的其余时间(包括晚上)都面向学生免费开放,学生可通过预约方式多次到实验室完成课外的一切项目,直到完成为止。

“三自主”实验很适合层次化教学,学生纷纷反映现在的实验由“要我做”过渡到了“我要做”,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效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实验室人数在每一个时间段都为满员,设备利用率总体上达到了全开放前的一倍以上。

3 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

为保障上述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重视并坚持了“四结合”的实践教学。

3.1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结合,首先体现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建立在新的硬件课程体系基础上的。我们通过对原有硬件课程的整合重组建立了新的硬件课程群,对各门硬件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时数以及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进行了调整,理顺了每门课与前导课和后续课之间的关系,以保证硬件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备性。课程体系(见表1)横向由理论课与配套的实践两部分组成,纵向分为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与选修课,以保证课程体系的基础性、实用性与创新性,达到基础层、应用层和提高层3个层次。

3.2 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我们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别重视和加强课外及第二课堂的可用性,在充分保证教学计划培养方案中计划内课时的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从方案制订到落实环环相扣。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①对于课程,要求每门开设实验的课程,必须至少开出3个综合设计型实验;②对于教师,学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要求每位教师每年至少带2个本科生,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加以辅导,从大一入学带到大四毕业,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要求每年至少有一个与实际相联系的工程类题目或自己的科研课题,至少指导一个学生在课外完成;③对于学生,要求学生在每学完一门带有实验的课程后,至少做一个综合设计型实验,在第2阶段须通过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完成一项工程实践或科技立项项目或者是一种竞赛(教学计划中规定学生需有2分的工程实践或创新学分),在第3阶段须在企业实习的经历。中国民航大学计算机学院与天津奥凯航空公司、民航二所、天津启诚科技公司等企业都有合作联系,每年暑期都会组织学生实地实习或聘请公司的工程师来校与教师一起对学生进行集中实训。

3.3 虚、实实验平台的结合

在硬件方面,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让规定的学生对象做规定的实验,所得到的效果总是不够理想。目前,使用HDL语言(AHDL、VEDL和Vcrilog等)通过EDA工具软件设计各种规模的数字电子系统是工程师们的设计潮流。通过EDA、CPLD/FPGA、EWB等各种仿真工具构筑虚拟实验平台是硬件实验的有效手段,也是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的主流方向。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在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视仿真虚拟实验平台的建设,并加强与传统的实物实验平台的结合和使用。譬如在数字逻辑课程中采用了将传统实验箱与IVDLEP虚拟实验平台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式;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将实验箱与Marie仿真软件相结合;在单片机、嵌入式课程中将实验箱与Proteus+Keil仿真工具相结合;在硬件课程设计中将实验箱与Quartus Ⅱ工具相结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结合具体内容会适当穿插一些仿真实验演示给学生,但要求学生在做每门课程的第一层实验时,必须充分运用虚拟仿真工具通过课外反复实验,彻底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运用虚拟仿真工具将硬件知识的学习和软件工具的应用结合在一起,既有效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打破了硬件实验时不方便带着实验箱在课堂上演示运行结果的局面,还缓解了因硬件资源的短缺而不能满足学生对硬件实验操作的实际需求,同时,也可以降低硬件实验的损耗,从而减少实验费用,降低了实验室设备维护量等。这是计算机硬件实验方式的一个飞跃,是实验教学与实际应用的很好结合。

3.4 实验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中国民航大学是教学科研型工科院校,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构建现代化民航业教育体系,因此,学校一直要求科研应为教学服务,教师应把最新科研成果体现在教学中。经过多年努力,现已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我们硬件课程组的教师们采用以科研带动实验的方法深化实验教学内容,把课题研究的技术转化成实验项目,为实验教学服务,在自己的科研项目中,广泛吸纳优秀本科生参加。譬如将基于RFID的行李分拣系统、基于DSl8820的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基于GPRS的车辆定位监控系统等科研项目引入到实践教学中,既使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得到了融合,也促进了学生“做学研”的结合,在“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

第9篇:教学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 实践教学 改革 建设

在当今高校扩招和就业难的双重压力下,作为新兴办学力量的独立学院是在狭缝中谋生存求发展,要适应社会和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独立学院就要走出自己独特的办学路子,不仅要在教育理念、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上大胆突破创新,还应在办学定位上选好办学特色的突破口,整合教育资源集中力量办出特色。

目前,各独立学院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没有形成一个先进的、成熟的整合会计实践教学资源的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实践教学的理念,不能有效地优化实践课程体系,为社会和企业培养需要的会计人才。

2.对会计实践教学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不足。经费不足和人员不到位,缺少必需的实验室(中心)、设备及软件等条件设施成为掣肘会计实践教学发展的瓶颈。

3.会计实践教学管理的体制不规范。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实践环节的安排及内容不规范,实践教学的过程组织与考评不规范,达不到会计实践教学应有的效果。

4.会计实践教学主要采用的是封闭式的校内实践方式,缺少长期稳定的社会或企业实践基地,脱离了实际、缺乏第一手资料的实践教学实质上成为了“二次理论教学”。

针对上述问题与情况,我院会计实践教学树立社会需求导向办学观念,面向市场及就业对财会专业人才的要求改革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一、确定会计信息化为实践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带动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与知识结构的重构,适应企业信息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独立学院培养目标是“培养本科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发展潜能,这种新型人才是传统学科划分下的培养方式所不能实现的。会计信息化方向的实践教学改革不仅是顺应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要求,还有力地促进了会计专业跨学科重构知识结构,满足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决策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独立学院会计实践教学的改革应按照这一目标重新塑造人才培养的模式,为实现这个最终目标,我院将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三个阶段和依次对应层次,即手工帐套阶段,会计电算化阶段,会计信息化阶段。对应的实践层次分别为基本实践,含手工账流程和会计核算软件流程实验。综合实践,是指围绕企业的主要业务岗位及资产管理、成本管理和财务报表分析等岗位为中心的综合性会计实践。会计管理实践,是指会计信息系统应用于企业经营决策的管理,包括成本控制、销售及利润预测、资本预算等实践以及了解作为ERP和电子商务平台子系统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地位和作用的实践。

二、完善会计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增加会计实践教学学时及比例,满足开展会计实践教学的需要

针对我院在会计实践教学方面实践课程开设少学时少的问题,重新梳理专业课程设置,坚决砍掉一批大而空的课程,为会计实践教学腾出空间和时间,通过增加会计实践课时的比例和学时延长专业主干课的纵深,分学期与阶段梯次渐进,在学生毕业前完成系统综合的会计实践教学,巩固和完善会计知识和专业理论体系。

在教学管理上也要给予会计实践教学安排适当的自,采用灵活的方式解决一些必要的企业参观、实践讲座等课时较短的实践形式的需要。对会计专业实践课程的安排范围适当扩大,除了基础会计的手工账务处理流程性实验以及基础会计电算化实验外,增加企业出纳岗位和企业工资、固定资产、成本、供应链管理等业务核算工作的专项会计模拟演练实践,以及企业常用财务管理软件、ERP软件的操作、设置和维护的实训演练,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室自动化、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管理等相关课程中开设与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企业财务报告及财务管理分析等内容的应用实践训练。

三、协调各种实践教学形式,妥善安排教学环节和内容,打牢基础,依次渐递,扎实稳步地推进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改革

会计实践教学形式包括入学教育、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社会调查、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以及考证、培训、兼职、科技和竞赛活动等。根据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改革的不同阶段和要求将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

1.打牢会计实践教学的应用理论基础。了解会计改革和实践的动态、企业会计工作的实情、社会上主流财会软件的技术以及相关的计算机、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学科的应用理论与知识。

2.重视基础性流程实验。模拟手工账验证企业会计核算及账务处理过程的实验,基础会计电算化替代企业手工账的实验,体验两种会计核算形式下不同的工作原理、岗位划分、职责控制等的特征差异以及会计电算化下账务核算和报表编报自动化的质的飞跃。

3.拓展财会实务实训和会计管理实践。通过专业实习和综合模拟演练完成对企业全盘会计活动的设计和控制以及企业主要业务的会计岗位核算实践项目,进一步拓展会计信息化在企业决策系统和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建立企业会计管理与电子商务信息一体化平台。

上述各种会计实践教学形式、环节与内容紧密衔接、密切配合,共同作用于一个有机整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践教学系统的整体效能。

四、加强会计实践教学管理,规范实验室(中心)管理,建立推行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改革的支持和保障条件

落实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组织过程,要建立如下相应保障措施。

1.物质保障条件。建设满足会计实践课程及人数所需的不同功能的实验室(中心),包括多媒体教学实验室、会计手工及电算一体化实验室、ERP实验室和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室以及制定相关维护、运行的管理文件。

2.实践教学管理。编写各门实验、实训、实习教学计划及大纲,编制实践项目指导书,说明原理及操作步骤和过程,并提出具体应用要求。编写课程实践的基础资料、操作手册及范例,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在不同阶段和环节布置检查要点和要求,控制实践节奏和效果。

3.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

(1)手工账模拟实训与初步会计电算化的组织适合打通合一,先手工后电算,每个学生应独立完成整个实验验证两种不同实验流程的核算结果;(2)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的组织适合在企业总体会计设计和控制下的分岗位、分组进行,每个小组需完成相应岗位的业务管理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相结合的核算工作,不同小组同时处理企业不同岗位的核算业务,共同完成整个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

(3)会计管理与会计信息化模拟实验的组织适合教师指导下学生有选择性地进行专项实验项目,主要目的是促进会计观念的转化,借助财务软件或ERP软件建立财务分析模型解决企业经营决策与资本预算等管理问题以及利用互联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管理分析财务数据。

4.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选择大型的、有代表性的企业做为校外实践基地,目的是建立一个会计实践教学内外交流的窗口,反馈外界会计实践与理论发展的变化和要求,将第一手真实的材料带入实践教学的课堂。

五、建立健全适应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考评体系,分合适度,过程与结果并重,严格把关,保证会计实践教学的质量

建立健全适应会计信息化的完善的、科学的、高效的会计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考评的目标导向。考评是为目的服务的,应起到方向引导作用。从对个别课程的考评到阶段性效果的考评均应按照会计信息化导向的实践教学计划的目的和要求进行,是否到达既定目标,实践教学的过程和效果是否得到了有效控制。

2.形式多样化。不仅是针对动手操作考核或是技能测试评价,还应配合社会调查、自主实习、撰写报告、参加学术讲座、考证、兼职等多种形式进行。

3.分合适度。在考评中既关注单项的、分散的重要知识点项目的结果考核,也要注重综合性的运用以及完整的过程、步骤、环节的考核。既要掌握不同岗位的核算也要了解整个企业的会计核算,既分又合,二者兼顾。

4.量化考评。实践教学大纲的目的、任务、内容、要求应当明确,尤其是相应实践指导书的编制涉及的考核内容和要求、考核方式及评定应尽量明确,确保考核的可操作性。

5.兼顾考评项目的特点。根据实验或实训项目的性质决定考评的要点,如流程性实验主要是验证完成凭证、账簿、报表的核算过程;岗位模拟操作重要是着重岗位任务完成的完整性的检查;项目的考核侧重基础设置的正误。

6.创新能力与自我评价。实践课程的考评不能局限于指定或限制性的项目上,应对主动探求、独立思考解决应用问题的行为予以鼓励。此外,开展自我评价考核方式,通过自我总结查找差距提高技能和水平。

7.认识计算机会计考评的技巧。计算机会计在核算过程中会留下大量的“痕迹”,核算结果的正误往往取决于“初始的设置”,而其核算结果也因会计的勾稽和平衡关系可以验证错误,所以,“痕迹”、“设置”及“结果”的检查在计算机考评中显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孙超.差异化战略下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