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稻种植规划范文

水稻种植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稻种植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水稻种植规划

第1篇:水稻种植规划范文

关键词:河道整治;规划;类型;原则;内容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lanning of river regulation definition, types, basic principles, main contents and design standards.

Keywords: river regulation; planning; type; principle; content

中图分类号:G32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河道整治规划的定义

河道整治规划是指:根据河道演变规律和兴利除害要求,为治理、改造河道所进行的水利工程规划及航道整治规划。河道在挟移泥沙的水流作用下,常处于变化状态;在流域治理开发过程中,某些工程的实施也常改变河道的水文情势,并影响其上下游、左右岸。河道整治规划通常要在流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并成为流域治理工作的一部分。

二、 规划类型

2.1 按河道自然条件,分为山区河道整治规划、平原河道整治规划和河口整治规划

①山区河道的两岸多为基岩,河床多由基岩或粗沙、卵石组成,河床坡度陡、流速大、 水位涨落快,但河床变形强度较小。山区河道整治规划的主要目标是航运、工农业取水等,规划中应根据要求对渠化、治导等工程措施作出全面安排。②平原河道两岸多为冲积土壤,由于河道水沙作用和河岸土质的差异,形成微弯、蜿蜒、分叉和游荡等 4种基本河型。平原河道整治规划的主要目标是防洪、航运、工农业取水和城市建设等,规划要根据不同河型和整治目标提出工程措施。③河口段受径流和潮流的共同影响,河床演变复杂。整治的主要目标是防洪、航运、工农业取水和滩地利用等。规划可研究采用固滩护岸、堵汊并流、疏浚导流等工程措施。

2.2 按水利枢纽对河道的影响,分为库区河段整治规划、坝区河段整治规划和坝下游河段整治规划

①库区河段整治规划主要是研究水库回水变动区的整治。水库回水变动区具有天然河道和水库的两重特性。汛期受回水影响的河段发生累积性泥沙淤积,使原河床边界对水流的控制作用减弱,局部河段河势发生变化,河道向单一、规顺、微弯方向发展,航道、港口码头和取水口的条件将有所改善;某些港口码头和取水口可能因泥沙淤积而受到影响。规划中可以采取修建整治建筑物、疏浚等工程措施。②坝区河段整治规划是配合水利枢纽工程设计, 研究枢纽上下游局部河段的整治措施, 控制枢纽上游近坝段的河势,保证泄水建筑物、 电站的正常运行和通航建筑物引航道的畅通, 充分发挥水利枢纽的防洪、 航运和发电等效益。这项规划对于具有综合利用效益的径流式枢纽或航运枢纽尤为重要。③坝下游河段整治规划研究针对建坝引起的下游河道变化所采取的整治措施。由于建坝后水沙条件的改变, 坝下游河道一般发生冲刷, 水位下降, 河势也有变化, 这些对下游河段的防洪、 航运、 工农业取水、 港口码头建设都可能带来影响。规划中要对上述变化作出预测, 并提出整治方案及措施。

2.3 按整治程序,分为河势控制规划和局部河段整治规划。对于整治工程量大,或情况比较复杂的河道,特别是大江大河,整治工程只能分阶段实施。河势控制规划是通过分析河段的演变过程,研究促成和稳定有利河势的工程措施。通常采用护岸工程,辅以其他措施。局部河段整治规划是在有利河势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研究对局部河段进一步整治的方案, 以满足防洪、航运、工农业取水以及港口码头建设的要求。

2.4 按各部门的要求,分为航道整治规划、桥渡河段整治规划、取水口河段整治规划、堤防护岸工程规划等。这些以某一部门要求为主的河道整治规划,也需兼顾其他部门的要求, 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

三、规划的基本原则

主要是全面规划、 综合利用; 因势利导、 因地制宜; 远近结合、 分期实施。全面规划、 综合利用是统筹考虑各方面要求, 妥善处理上下游、 左右岸、 各地区、 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明确重点, 兼顾一般, 以达到综合利用水资源的目的。因势利导、 因地制宜是具体分析本河段的特性及其演变规律, 预测其发展趋势, 并总结本河段已往整治的经验教训, 提出适合本河段的整治工程措施。远近结合、分期实施是指规划中需包括整治的远景目标和近期要求, 分清轻重缓急, 有计划地实施。

四、 主要内容

4.1 河道基本特性及演变趋势分析包括对河道自然地理概况,来水、来沙特性, 河岸土质、 河床形态、 历史演变、 近期演变等特点和规律的分析, 以及对河道演变趋势的预测。对拟建水利枢纽的河道上下游, 还要尽量就可能引起的变化作出定量估计。这项工作一般采用实测资料分析、 数学模型计算、 实体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4.2 河道两岸社会经济、 生态环境情况调查分析包括对沿岸城镇、 工农业生产、 堤防、 航运等建设现状和发展规划的了解与分析。

4.3 河道整治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通过对已建整治工程现状的调查, 探讨其实施过程、 工程效果与主要的经验教训。

4.4 河道整治任务与整治措施的确定根据各方面提出的要求, 结合河道特点, 确定本河段整治的基本任务, 并拟定整治的主要工程措施。

4.5 整治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分析包括分析整治后可能减少的淹没损失, 论证防洪经济效益; Sk 整治后增加的航道和港口水深、 改善航运水流条件、 增加单位功率的拖载量、 缩短船舶运输周期、 提高航行安全保证率等方面, 论证航运经济效益。此外, 还应分析对取水、 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效益。

4.6 规划实施程序的安排治河工程是动态工程, 具有很强的时机性。应在分析治河有利时机的基础上, 对整个实施程序作出轮廓安排, 以减少整治难度, 节约投资。

五、设计标准

5.1 设计流量和设计水位。整治洪水河槽的设计流量, 需根据保护地区的重要性, 选取相当其防洪标准的洪水流量, 其相应的水位即为设计水位;整治中水河槽的设计流量可采用造床流量或平滩流量, 其相应的水位即为设计水位;整治枯水河槽的设计水位可根据通航等级或其他整治要求,采用不同保证率的最低水位, 其相应的流量即设计流量。

第2篇:水稻种植规划范文

目前,我国水稻生产中耕作和收获机械化作业已有较大面积,但水稻种植环节的机械化发展较慢,水平还很低,仍然以人工栽插为主,已成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加快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水稻生产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和收益,是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一项战略措施。

1 南方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现状

现阶段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但是南方水稻的种植收获技术相对滞后,不能够满足人们对水稻的需求。南方大多数地区的水稻种植和收获水平,现阶段还停留在农耕时代,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尤其是在水稻的耕作和脱粒插秧方面,机械的运用率十分有限。由于我国南方水稻机械化作业的普及率较低,并且大部分地区都属于丘陵地带,地势复杂,也对机械化的推广和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同时,大多数水稻种植和收获装备的分离状态,也使机械设备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南方水稻种植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我国虽然在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并加强了对先进技术的研究,但是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影响,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略有不足,尤其是在相对贫困的地区,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十分有限,使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收到了严重阻碍。现阶段,南方水稻的种植和收获机械设备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很多农户在种植时都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管理,很少会依据先进科学技术的指导使用机械设备,使先进的水稻种植、收获机械设备得不到实践运用,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发展。科学技术和水稻种植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但是由于农民的认识不足,技术宣传的不到位,使很多新技术、新设备得不到充分运用,同时也对机械化的推广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在南方水稻种植区,有一些人口相对较少的地区,农民居住的比较分散,技术推广人员在进行新技术推广时,不能完全保证每一位农民都能充分了解,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的服务频率无法满足农民的实际需要。并且由于种植田地较为分散,在进行农业投资时,也难以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求。农民在种植水稻时遇到的机械技术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水稻种植的正常生产。

2 南方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发展中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落后。现阶段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机耕道、农机具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排灌设施存在老化问题。水田规划平整也没有得到大范围的展开,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南方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的发展。

2.2 种植机械化技术装备缺乏。南方水稻的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现阶段我国种植机械化研究中的主要内容,正在进行大范围推广,但是由于很多南方水稻种植区的经济水平较低,再加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使机械化的推广和运用受到了一定阻碍。而能够进行化肥深施和大苗插秧的复合型插秧装备、杂交稻精密育秧装备等也十分缺乏,需要相关人员不断研究创新,开发出能够适应南方地理环境和种植需求的机械设备。

2.3 收获机械化作业质量较低。我国水稻收获机械化发展较快,作业水平已达70%。南方水稻收获主要采用的机械设备是自南方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的发展策略研究

3 南方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的发展策略

3.1 提升认识水平。现阶段农民对机械化的认识不足,应加强南方农民对种植和收获机械化的认识,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民通过对各种种植技术和先进机械设备的实践运用,提升水稻产量。政府也应提升对机械化的认识程度,加大推广力度。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待遇,为工作人员提供保障。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热情,更好地进行农业机械化推广和指导工作。

3.2 加大扶持和投入力度。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政策,使南方水稻种植更加适应机械化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对南方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设备实行大范围的补贴,并适当加强比较适用于山区地带的小型农机的补贴力度。对进行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研究的部门予以适当的财政投入,并为购买先进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设备的组织和个人提供低息贷款,激发农民的购买欲望,促进机械化发展。积极进行农业生产机制创新,明确机械化发展方向,提升投资力度,并要求政府建立长期稳定的投资机制,以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3.3 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加大农机推广力度的同时,还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机售后服务工作。合理建设服务点,利用政府与市场的相互作用,在乡镇建立具有长期性的售后服务点。加强对农机大户、合作社、农机专业协会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的培育,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农业服务组织、农业大户进行南方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设备采购补贴,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建立示范点,扶持种植大户、农机大户,开展机械插秧社会作业服务。积极提升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科学合理的进行农机资源配置,提升南方水稻种植区的机械化水平。

3.4 鼓励支持农机企业发展。虽然现阶段我国的农机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但是与外国先进技术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国的农机企业大部分都存在资金短缺、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生产技术相对落后。政府应加强对农机企业的支持,重点扶持实力较强的农机企业,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并要求银信部门为农机企业提供适当的金融支持,促进南方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的发展。

第3篇:水稻种植规划范文

关键词 水稻产业;制约因素;对策;吉林桦甸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9-0061-01

桦甸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龙岗山脉北侧,第二松花江上游。年平均≥10 ℃积温2 731 ℃,无霜期125~127 d,平均日照时数2 379 h,日照率为54%,年平均降水量为748.4 mm。境内有5 km以上河流87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水资源,使桦甸市成为吉林省东南部山区重要的水稻产区之一。但是,从2008年开始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并存在继续减少的趋势。2013年底统计结果: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由2008年以前的9 342 hm2下降到8 103 hm2,减少13.3%。

1 水稻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1 农田水利设施毁坏严重,限制了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2010年7月28日特大洪水冲毁了桦甸市水稻主产区内的大河水库、常山水库,木其河流域的3道拦河坝和多处塘坝、渠道等农田水利设施。这些水毁工程和水利设施至今没有完全修复,灌溉区域内的一部水田不得不改成旱田。

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有限的灌溉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1]。近年来由于水田水利设施建设维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一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跑、冒、漏现象严重,有的已经不能使用,迫使一部分水田改成旱田。

1.2 投入大、费工、费时,经济效益低

一是种植水稻投入大。种植玉米投入的直接生产资料成本4 500元/hm2左右,种植水稻投入的直接生产资料成本6 000元/hm2左右,比种植玉米多投入1 500元/hm2左右。二是种植水稻费工费时。种植水稻生产环节多,技术复杂,包括种子处理、育苗、苗床管理、本田整地、插秧、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环节,需要人工75个/hm2,比种植玉米多45个/hm2。三是投入产出比低。玉米平均产量10 t/hm2左右,2013年市场售价2.2元/kg,产值22 000元/hm2,纯收入17 500元/hm2。水稻平均产量7 500 kg/hm2,2013年市场售价2.7元/kg,产值20 250元/hm2,纯收入14 250元/hm2,比种植玉米少3 250元/hm2。

1.3 分散经营,缺乏竞争力

一是缺少龙头企业。桦甸市域内现有水稻加工企业21户,在这21户企业中,只有韵龙米业建立了自己的水稻种植基地,和农户签订了有效的产销合同,其他企业都是靠对外加工水稻挣取加工费生存。二是缺乏组织。截至2013年底,桦甸市还没有1个真正能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统一生产经营的水稻种植合作组织,农户分散经营,规模小,品种多、乱、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优质米品种、绿色水稻栽培面积少。三是没有自主品牌。截至2013年底,桦甸市尚无水稻加工企业拥有自己的品牌,多数加工企业包装简易,有的企业靠借牌上市。

1.4 科学种田水平低

一部分农户对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和绿色水稻栽培技术还没完全掌握,技术应用不到位,还是凭经验进行生产管理,投入成本高,水稻产量低,经济效益差[2-3]。

2 发展对策

2.1 加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修复水利设施

发展水稻种植业,必须加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修复水毁工程,修缮排灌体系,确保水库、拦河坝、塘坝安全蓄水、储水,从根本上解决水源和灌溉系统存在的跑、渗、漏问题,保证灌溉用水。在资金投入上要做到深入挖潜、多方筹措,利用好国家农田基本建设扶持资金,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

2.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建议农业开发、扶贫、小型农田机械、优质粮种植补贴及其他涉农资金,向种植水稻农户倾斜,按种植面积适当加大补贴额度,提高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

2.3 进一步发挥企业带动作用

从政策、资金、技术上扶持和帮助有条件的水稻加工企业建立水稻种植基地,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引领农户种植优质米品种,努力打造自己品牌,扩大市场份额,充分发挥企业应有的带动作用。

2.4 成立水稻种植合作社

鼓励经纪人成立水稻种植合作社,把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统一种植、规模种植。在合作社内部通过推行统一规划、统一供种、统一物资供应、统一机械耕作、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收购产品的“六统一”管理模式,提高水稻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4]。

2.5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在水稻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是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在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加大对种植水稻农户、水稻加工企业员工、农业合作社成员的科技培训和科技指导力度。向广大农户、企业员工和合作社成员传授水稻优质高产标准化栽培技术,从备耕、育苗、插秧、本田管理等各个生产环节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进行现场指导,手把手教,一对一帮,切实为农户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二是大力推广绿色水稻栽培技术,提高种植水稻的经济效益。2013年桦甸市绿色水稻收购价是3.6元/kg,比普通水稻多0.9元/kg。因此,推广绿色水稻栽培技术是提高种植水稻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在推广绿色水稻栽培技术项目中,要采取政府引导、科技人员指导、企业带动、合作社组织、科技示范户辐射的推广模式。政府要出台政策进行引导和鼓励,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为企业和合作社办理营业执照,申请绿色标识开设绿色通道;水利、环保等部门要加强对绿色水稻栽培区域和基地内的水利设施和水资源及环境的建设、保护力度,保证水源,防止污染[4];农业部门要组织科技人员开展土壤化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服务,使水稻产区内的每户家庭都有1名主要劳动力掌握绿色水稻栽培技术。

3 参考文献

[1] 谭顺会.安县地震灾后优质水稻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20):379-380.

[2] 李经勇,唐永群,李贤勇,等.重庆市水稻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福建稻麦科技,2012(1):72-77.

第4篇:水稻种植规划范文

1 凤台县推广水稻机插秧的现象

最近这些年,水稻机插秧这种设备在凤台县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实施农机具补贴之后,农户明显提高了购机的积极性,水稻的播种面积以及水稻机插都快速增加。到了2015年,全县近2.23万公顷的水稻面积都实现了机械化,其中有1.13万公顷应用了机播方式进行种植,有1.1公顷才用了机插方式进行种植。使用机械进行水稻生产,大大降低了广大农户实际劳动强度,有效实现了水稻稳产、高产和增效的目的,促进了凤台县农业向着机械化和现代化方向迈进。凤台县在水稻生产方面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成就,首先,国家较为重视农机和农业的发展,并颁布了众多政策来支持农业的发展。其次,也与凤台县推广农机的部门所做的服务以及宣传工作密切相关。水稻属于凤台县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水稻的实际收入在农户家庭收入中占据着非常大比重,与农民脱贫致富息息相关,应用机械化进行水稻生产,对于农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所以,凤台县必须积极对水稻插秧机进行推广,以在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同时,推动农业快速向前发展。

2 推广水稻插秧机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2.1 育秧和插秧技术性非常强

从现在的双膜育秧准备以及硬盘和软盘,一直到机械整地和田间管理整个过程,每一环节都需要将农艺与农机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目的。对于农民而言,这些技术较为复杂和繁琐,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

2.2 没有较大的土地规模

在农村实施联产承包之后,土地被划分到千家万户,当时农户种植积极性的确得到了很好的调动,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可是在机械化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过程中,每个家庭所拥有的农田分布不集中,面积非常小,使机械无法进行作业。

2.3 推广经费不足,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缺乏

一直以来都由县农机技术中心负责推广机插秧工作,可是农机推广人数非常少,并且年龄普遍偏大,不能够及时更新农机推广知识。此外,县级财政预算非常的少,致使农机推广单位不能够获得到充足的经费,进而对新技术的推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机插秧技术所具有的优势

凤台县应用机械化进行水稻插秧具有众多优势,具体如下:首先,凤台县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同时地势也非常的平整,较为适合应用机械来对水稻进行种植。其次,农户具有非常大的水稻种植面积。凤台县一直以来农民都依靠种植水稻生活,所以,水稻种植面积非常的大,一共有55.65公顷。再次,凤台县属于农业大县,很多青壮年都在大城市打工,家中多数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这为机械化进行水稻生产提供了非常大的市场。第四,应用机插和机播的方式进行水稻插秧,可以使栽插工作快速完成,不但使种植成本大大降低,还使种植效率大大提高。最后,购买水稻插秧机时,农户能够享受到购机补贴。凤台县每年都会拿出众多的专项补贴金来支持农户购买插秧机。

4 推广水稻插秧技术的措施

4.1 积极进行引导、示范和宣传

首先,应用网络、电视与广播等方式,对水稻插秧实现机械化所具有的增效、稳产、高产和优质等众多优点进行宣传,让所有农户都能掌握机械化水稻种植相关的知识。农机技术的工作者在推广过程之中必须做好宣传工作,可以通过培训会、现场会和宣讲会等众多方式,对应用机械进行水稻种植所具有的优越性进行重点宣传,让广大农户明确应用新技术进行水稻种植会给带来众多益处。

其次,做好示范推广工作。建立农机推广示范基地,积极对新农机技术进行推广,有针对性的选择凤台县水稻种植大户以及农机大户,让他们参与到推广水稻机插秧示范的队伍中,以弥补推广人员以及机械设备缺失的问题。

最后,推广农机的部门,还要对育秧技术进行研究,根据凤台县的具体情况,向广大用户推荐与他们种植环境相符合的机型。

4.2 应用创新的方法进行机械化水稻生产

首先,将凤台县的农机服务组合、种田大户以及农机大户组织到一起,让他们带领广大农户应用机械化进行水稻生产,让农户可以了解到农业集约化以及规模化生产所具有的益处,进而主动加入到当地合作社,促使土地快速流转。

其次,将国家颁布的农机补贴政策落实到位,积极进行宣传,将补贴认真落实。在实行补贴时,需要给予种植户以及农机户专项补贴,以使农民在资金补贴的带动下积极、主动的使用机插秧的方式生产水稻。

4.3 积极进行各项服务

首先,对机插秧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农机部门可以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农机专家对农户和农机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此培训应该以机械实践操作以及理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以提供农户与机手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到现场进行指导服务。组织广大农户到田间,由推广农机人员以及农业技术人员亲自指导他们如何落实机插地块和农田规划,怎样准备育苗材料,怎样操作农机,帮助农户解决他们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众多问题。

再次,引进一批既能吃苦耐劳,又懂技术的技术人员,让他们加入到推广水稻种植技术这项工作之中。县财政部门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支持农机推广工作,改善推广人员的生活以及工作条件,使农机技术的推广可以顺利完成。

第四,构建全面的激励机制,以促使推广人员可以积极主动的进行农机推广。县主管部门到了年终一定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总结,针对那些在工作中具有突出成就的推广人员要给予精神与物质奖励,同时还要对种植大户以及农机大户进行特别表彰,让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而带动全体农民应用农机进行水稻生产,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第5篇:水稻种植规划范文

摘 要:蕲春县水稻面积、产量稳定发展,粮食实现“十二连丰”,可稻米品质发展滞后,无法适应市场需要,“卖粮难”的问题不时显现,水稻种植户的收益得不到保障,多年努力的成果会毁于一旦,历史证明发展优质稻能很好地化解这个矛盾,通过分析优质稻生产现状,寻找发展对策。

关键词:蕲春县;优质稻;生产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19

得利于各项优惠政策实施,蕲春县水稻种植面积恢复到历史较好水平,单产逐年提高,到2015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94万hm2,占粮食总面积的76.23%,产量46.95万t,占粮食总产的87.48%[1],粮食实现了“十二连丰”。优惠政策特别水稻收购“最低保护价”实施,保证了种植户收益,近10a蕲春县种植业以水稻收益最稳,面积和产量得到稳定发展;可带来的弊端是种植户以高产为主要目标,对品质缺乏足够重视[2],历经市场考验的优质稻发展又滞后了;确保“最低保护价”实施的国家储备库,由于水稻品质问题,“储备粮”无法及时调出,“卖粮难”的问题不时显现,水稻种植户的收益得不到保障,多年努力的成果毁于一旦,历史证明只有发展优质稻才能很好地化解这个矛盾。透过蕲春县优质稻生产现状、发展形势,总结发展对策,为地方发展优质稻提供参考。

1 蕲春县优质稻生产现状

1.1 优质稻发展现状

1.1.1 引进推广优质稻品种

在农业部门和加工企业牵头带动下,蕲春县引进推广了一批米质在国标3级以上品种:两优陪九、珞优8号、Q优6号、内5优8015、天优华占、鉴真2号、黄华占、鄂香1号、鄂中5号、两优287、中九优288、兆优5431等,地方优质稻品种“蕲春珍稻”、“水葡萄”及部分粳稻和优质加工稻品种。

1.1.2 优质稻种植有了一定规模

在国家优质稻板块建设等相关项目示范辐射带动下,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优质稻需求增加,以及加工企业订单刺激,蕲春县优质稻种植面积逐年递增,2015年优质稻面积达到3.27万hm2 ,占水稻面积的55.1%,产量23.33万t,占水稻产量49.7%[1]。

1.1.3 加工能力上升

经过多年发展,蕲春县省级稻米龙头加工企业有湖北中健米业有限公司、蕲春银兴米业有限公司2家,县境内日加工能力在200t以上的有3家,小型加工企业多家;加工地理标志产品“蕲春酸米粉”企业有5家。

1.1.4 组装水稻增优提质生产模式

在农业技术人员和种植户共同努力下,蕲春县组装了多个水稻增优提质生产模式,得到专家和农民认可。“中稻―再生稻”模式,再生稻少施肥,不打药,灌浆时昼夜温差大,稻米品质提升;利用地方独特小气候生产特色优质稻,如蕲春“水葡萄米”生产,“宏源农业有限公司”等发展有机优质稻;发展油菜、绿肥―水稻模式,通过秋冬作物种植促使农民推迟播种期,特别一季稻,避免灌浆时高温降低米质,通过模式生产减少施肥、用药量提升米质。

1.1.5 能力较强的农业技术推广应用队伍

通过多年优质稻板块、水稻高产创建、水稻增产增效模式、农民培训等项目实施,示范片建设,蕲春县建起了一支有能力的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队伍,有指导专家,有实施的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中稻―再生稻”模式的成功推广应用已证明了这支队伍的能力。

1.1.6 有较好的优质稻发展模式

2016年海南神农基因公司在蕲春县示范“一站式粮食生产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本地几家稻米加工龙头企业抓“兆优5431”单生产,第1年种植面积就达到2000 hm2,种植户和加工企业都取得较好的收益,特别是2016年农业灾害频发,农业受灾严重,许多水稻种植户亏损较大,而“兆优5431”种植户因价格和较成熟栽培技术保障,取得较好效益。

1.2 优质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品种多、滥、杂

种植户采用的优质稻品种多,每年种植的优质稻品种都在10个以上,每个品种的面积都不大;水稻的种植面积多,蕲春县境内每年种植的水稻品种在120个左右,单个品种面积不大。由于品种的多、滥、杂,带来水稻授粉、收获混杂,稻米品质下降;收购分类难度、成本加大,大部分加工、收储企业干脆不分类,人为致稻米品质下降。

1.2.2 优质稻种植效益不佳

由于优质稻品种在丰产性、抗逆性、抗病性上普遍存在不足,单位产量低于常规稻3%左右,而生产成本高于常规稻5%~10%[3-4],收购上没有区别对待,种植效益反不及那些米质较差、丰产性好的品种,影响种植户的积极性。

1.2.3 种植户素质普遍不高

蕲春县农村劳力资源有45.83万人,其中从事种植业12.72万人,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的9.32万人,占73.3%[1],而且年龄偏大。优质稻因品种特性,栽培应注意的环节比普通抗性、丰产较好的品种多,一些种植户会因栽培技术不足的原因,导致水稻品种优,而稻谷品质不行。

1.2.4 部分地区农田设施不配套

近几年通过相关项目建设,部分地方农田配套设施得到改善,可还有较大面积田块靠老旧设施排灌,年久维修不善、洪涝等自然灾害损坏,部分地区农田设施不配套,“望天收”田块生产的水稻很难保证优质高产。

1.2.5 组装的优质稻生产模式有缺陷

蕲春县目前推广面积较大的种植模式“中稻―再生稻”,年种植面积在1.34万hm2以上,再生稻的米质是提升了,可产量更高的中稻,由于灌浆期与7月中下旬―8月初高温相遇,米质相反下降了。

2 蕲春县发展优质稻有利条件

2.1 自然条件优越

蕲春县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地理条件十分优越。蕲北为中、低山地,中部为低山丘陵,蕲南为平畈湖区,北端有山峰作屏障,南部依托江湖大水体调温。日平均气温16.8℃,全年≥10℃的生物学有效积温达5328.3℃,年日照时数2026h,无霜期259.4d,年降水量1347mm,年日平均相对湿度81%。温、光、水等自然资源条件完全可以满足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是湖北省双季优质稻优势产业板块和水稻“一种两收”高产高效优势板块的重点县市。

2.2 交通通讯发达

蕲春县的交通便利,“京九”铁路横贯全境,客、货两站位于县城;长江“黄金水道”、“沪蓉”高速公路和“柳界”公路平行过境,横贯东西,县内“蕲太”公路、“岚洗”公路纵穿南北,形成了蕲春县的水陆交通网络。“京九”光|程控电话全面开通,卫星数字通讯覆盖全境,数字电视已全面普及。

2.3 具有一定的农田基础条件

蕲春县利用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国土土地整理和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以及小农水项目的建设的有利条件,狠抓了全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维修,改善了农田排灌条件,高标准农田面积在不断扩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具有高标准生产水稻的基础条件。2006―2016年,县农发和国土部门2部门已完成28个片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面积1.461万hm2,共涉及14个乡镇办172个村[1]。

3 发展优质稻对策

3.1 引进合适的优质稻品种

品种是优质稻生产的先决条件,一个好的品种是发展优质稻产业的基础。蕲春引进过很多优质稻品种,地方品种也有几个,可这些品种都存在较大缺陷,很难形成产业。地方推广部门应与相关科研单位协作,加大相关品种试验示范力度,选出抗性较好的合适优质稻品种,只有抗性好,才能扩大优质稻品种对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并促进优质稻品质与产量平衡,延长单个优质稻品种应用期限,形成王牌品种,从而打造优质稻品种的核心竞争力和著名品牌,保障优质稻产业持续稳定发展[5]。另外政府应对较好地方优质稻种子提纯复壮给予扶持,协调技术与生产部门共同做好种子的提纯复壮工作,保证优质稻生产的长效与活力。

3.2 组装配套的栽培模式

合适的栽培模式是优质稻保质、增效重要方式。各项米质指标中,稻米较高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是导致稻米食味较差的主要因子,其中垩白除品种特性外,与栽培有密切关系。据陈建林等研究表明高温对稻米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营养品质、蒸煮食味品质都有较大影响,在栽培时要刻意避开高温。另外利用海拔,合理的配施化学肥料和有机肥,合理的节水灌溉可改善水稻的垩白,在组装优质稻栽培模式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3.3 开发加工专用优质稻

“蕲春酸米粉”是蕲春名优土特产品,是地理标志产品,?起始于清代嘉庆年间,曾作皇宫御食,史上久负盛名,传承200多年的传统工艺是其长盛不衰的”秘诀”。加工所使用的大米必须是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的加工稻,可利用高温不适宜种植食用优质稻时段种植加工优质稻,增加种植效益。

3.4 搞好优质稻生产区域规划

蕲春属丘陵地带,境内有山区,有平原,有独特小气候,搞好优质稻生产区域规划,可充分发挥各地独特优势。在蕲春南部地势平坦,温光水热充分,土壤肥沃,可发展两季优质稻模式,早稻以加工稻为主,晚稻以食用优质稻为主;或发展虾(鱼)―优质稻模式。蕲北发展油菜(马铃薯)―优质稻模式,部分水源独立,土壤肥沃的山区可发展高级优质稻或有机稻。

参考文献

[1]蕲春县统计局编.蕲春县统计年鉴[M].蕲春县统计局,2015.

[2]赵正洪,余应弘,熊朝曙,等.湖南优质稻(米)品种及标准体系的评价和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1998(2):6-9.

[3]陈庆根.优质稻生产投入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R].中国作物学会水稻产业分会成立大会暨中国稻米论坛,2003.

[4]徐得泽,陈炜,程航,等.湖北高档优质稻产业化开发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稻米,2010,16(1):54-56.

第6篇:水稻种植规划范文

关键词:旱稻;生产现状;发展对策;山东

中图分类号:S511.6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6)09-0147-04

AbstractUpland rice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drought resistance, barren tolerance and wide adaptability.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population ever-increasing,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frequent drought,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developing upland rice production is advantageous to ensure food security and improve economic benefit. On the basis of briefly reviewing the drought-resistant mechanism, physiological characters and economic value of upland rice, its production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as well as in Shandong Province, was elaborated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upland rice produc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were also presented.

KeywordsUpland rice; Production statu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Shandong

全球气候变暖使更多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引发严重水资源短缺以及干旱,而使水密集型产业加速扩张,则加剧水资源匮乏局势。据统计,干旱所造成的水稻减产超过其它各种环境胁迫因子所导致的减产总和,而且干旱还严重影响水稻品质。旱稻具有耐旱、耐贫瘠、广适性等特点,在全球人口不断增加、气候不断变暖、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旱稻产业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旱稻以直播方式播种,生长周期内不必保持需水层,靠自然降雨或辅以少量灌溉即可。旱稻整个生育期的耗水量仅是水稻的1/5~1/3,灌溉用水量仅为水稻的1/4~1/10甚至更少,旱稻的种植管理方式与小麦相似[2]。旱稻种植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生态意义。第一,旱稻种植能够节约淡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第二,能在有灌溉条件的旱地上种稻,可使稻作面积大大增加;第三,旱稻稻米外观、食味品质与水稻并无太大差异,有些品种甚至优于水稻;第四,旱稻还能与多种粮经饲作物或果树等间套作,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利用率,继而提高经济效益。旱稻种植只需湿润管理,不用保持水层,可减少耕层土壤渗漏,减轻稻田化肥、农药随耕层渗漏而产生面源污染,因而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1国外旱稻生产现状

目前,世界旱稻种植面积约1 900万公顷,占栽培稻总面积的12.7%。其中,亚洲旱稻种植面积1 216万公顷,约占全球旱稻总面积的64%,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拉丁美洲占25%,主要分布在巴西、哥伦比亚和智利;非洲占11%,主要分布于西非[5];美国南部墨西哥湾沿岸也有少量分布。印度和巴西是世界上旱稻面积较大的国家,其中巴西目前种植的旱稻品种主要为旱稻 IAC47、IAC416和IAC465等[6]。

目前,许多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越来越重视旱稻的研究开发。巴西已经培育出一批具有较好产量潜力的旱稻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美国等许多国家的稻作改良项目也已经关注到水稻抗旱性和旱稻生产的研究。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将旱稻研究列为21世纪初四大重点研究领域之一,IRRI培育的多个旱稻品种都具有较强的耐旱性, 如在菲律宾推广的IR43、适合多雨洼地种植的IR52,二者均表现出良好的耐旱特性和优良的产量潜力。国际水稻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的一个耐旱品种有望在亚洲依赖雨水浇灌的低洼地区大面积种植,现正在泰国、印度对该品种的耐旱、耐涝及抵御杂草的能力进行全面鉴定和评估[6]。

2国内旱稻生产现状

我国适合种植旱稻的国土面积达5 300~6 700万公顷,黄淮海地区和东北平原约1 500万公顷低洼易涝地尤其适于旱稻种植。我国东北约400万公顷水稻面积,一半以上水源不足,三分之一面临水源枯竭,水稻种植严重依赖于地下水浇灌,长此以往严重破坏耕作层土壤肥力和生态平衡;西北地区长期缺水,华北地区旱灾频繁;由于雨量分布的季节性差异,旱灾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稻区的发生也较为频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平均受旱面积达266.7万公顷,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同时我国水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2 200 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每年我国农业用水达3 920×108 m3,占整个社会用水总量的70.4% ,其中水稻作为用水大户占农业用水总量的70%。 因此,培育和推广旱稻品种对于稳定和提高我国稻作产量水平、缓解工农业用水紧张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瘠薄地、荒山、园林地上种植旱稻,能提高土地产出和利用率,增加经济收益。可见种植旱稻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农业科技途径[6]。

我国有悠久的旱稻栽培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前,旱稻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地方旱稻种质资源丰富,仅仅编入《中国稻种资源目录》的地方品种就达到3 000多份。北方低洼易涝地种植旱稻,适应北方春旱夏涝的气候特点;南方山坡地或旱田,因不能保持水层,无法种水稻,但夏秋雨量较多,适合种植旱稻。1955年我国旱稻种植面积达33.3万公顷,其中河北省7.8万公顷,占其稻作总面积的62%。从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小麦、玉米、水稻产量水平逐步提高,种植旱稻的比较收益呈下降趋势,旱稻也逐渐被水稻代替。70年代以后,旱稻只有零星种植。80年代后,旱灾频率出现导致水稻生产困难,旱稻种植再次引起注意。特别是巴西旱稻IAPAR9的引进、试种成功,引起有关部门和专家对旱稻的高度重视,目前已在江西、浙江、河南、河北、陕西、云南、贵州、福建等多省试种示范,仅江西省1997年就有约667公顷[7]。

根据地理条件、生态分布特征,我国旱稻品种被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东北品种,这类品种多属粳型稻,米质优良,产量潜力高,抗旱性稍差,如白大肚、公陆系列和金线系列等;第二类是华北品种,这些品种与东北品种比较相似,也多属粳型稻,典型的有抚宁旱稻、紫皮旱稻等;第三类是南方品种,这类品种多属籼型稻,抗旱性强,适应性广,但丰产性差,米质稍差,典型的有沭阳籼稻、黎川山禾、崖州粘等。上述品种广泛分布在我国20多个省、市[7]。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旱稻生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农家旱稻品种一直得不到改良,传统的旱稻生产已在我国大部分省市日渐式微。建国初期,农家旱稻品种在我国21个省、市还广为种植,如今缩减至云南、广西、贵州、海南等一些省(区)的少数地区。很长时间以来,仅有中国农业大学及辽宁、云南、山东等个别省级农科院坚持旱稻研究。随着我国对旱稻生产认识加深,旱稻研发队伍正逐渐壮大。目前我国不少科研单位都在调整力量, 加强旱稻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其中不乏市、县级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院校。2000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良繁区试处组织第一次全国旱稻第一年区域试验,全国14个育种单位提供参试品种36个,63个单位承担了64个试验点的区试任务[7]。

近二三十年来, 在有关科研单位不断努力下,我国旱稻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传统农家品种的抗旱、广适性等优点得以传承,并结合现代育种技术,通过水旱杂交等途径选育出一批高产、质优、广适旱稻新品种,如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云陆28、云陆29、滇陆引1号,中国农业大学育成的秦爱、旱稻2、旱稻8、旱稻9、旱稻10、旱稻297、旱稻277 等。此外还引进一些国外优良旱稻品种如巴西陆稻等。到目前为止,我国选育的旱稻品种(系)已达100多个。经全国多省份上千个试验点连续多年试验可看出,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旱稻品种,在年灌水2~3次情况下,666.7m2产量达350~400 kg,个别单产高达500 kg,与熟期相同的水稻品种产量接近或持平。而且旱稻在稻米外观、食味品质方面与水稻并无太大差异,某些旱稻品种的食味甚至优于水稻。2001年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引进的 “泰选 1号”和旱稻 297 两个品种666.7m2产量均达到 600 kg高产水平,其中旱稻 297外观和食味方面与优质粳米相当,经农业部谷物检测中心测定,12项品质指标中有 8项达到国标一级粳米标准[7,8]。品质、产量、抗逆性等综合农艺性状均优的新品种不断推出,为今后我国旱稻生产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材料基础。

3 山东旱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3.1旱稻生产现状

山东地处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光热资源充足,夏秋雨量充沛,湖泊水库面积较大。借助优越的自然条件,稻作历史悠久,迄今约有四千多年[9],适合优质米生产,多数品种米质优良。尤其是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好。

山东稻作地主要集中在河、湖旁及涝洼地,通常划分为济宁滨湖稻区、临沂库灌区及沿黄稻区[9],其中90%以上为麦茬稻,春稻占10%。旱稻种植面积不大,只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胶东沿海、丘陵地带以及鲁北、鲁西盐碱地作为一季春稻小面积种植,或在经济林园内间作;并且种植旱稻多属于种植户自发或临时性的生产行为,尚不足以形成产业和规模,目的主要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按照比较收益原则改善口粮结构而不是商品化。种植的旱稻品种多为农户自己引种经试种后小面积推广的品种,缺乏科学、高效的配套栽培技术。而山东省科研单位育成的品种为数不多,见诸报端的有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东营分院农艺师徐德芳利用中国农业大学提供的30多份祖系材料,从高秆品系33-1中发现一株矮秆变异品系,于2003年从中选育出9个品系,均具有矮秆大穗的优势,可以水、旱两用;由临沂市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临旱1号,2010年9月通过国审,该旱稻品种产量高、综合经济性状好、抗逆性强[10]。外省科研单位选育的旱稻品种如旱稻502、旱稻297、鲲旱1号等,主要由授权的种业公司在山东销售、推广。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推广体系,加之品种本身的广适性等问题,上述国审品种在山东的种植面积有限。

进入21世纪以来,山东和全国各地一样水稻生产形势严峻,主要包括:异常天气出现频率加快(干旱、低温、寡照),水资源日益匮乏,水稻生产用工成本急剧增加,水田种植水稻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这直接导致稻农生产积极性受挫,水稻生产出现滑坡现象。山东水稻生产如何在稳定目前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实现稻米产量和收益的双增加,是一项严峻的课题。提高旱稻在栽培稻种植中的比重和面积,无疑是一项可行的选择。

3.2旱稻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3.2.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科研经费投入现在一些科技管理、相关行政机构和农业专家没有充分认识到旱稻生产的重要性,对山东旱稻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进展缺乏了解,重视不够。虽然近年来山东对农业科研投入加大,但在旱稻科研上的投入几乎为零。近年来旱稻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大多是靠种子公司、生产企业、种植户自发参与,没有得到有关政府和农技推广部门的支持。发展旱稻生产,对于保障山东省粮食安全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有关政府机构和科技管理部门应加大对旱稻的科技投入,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旱稻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实施旱稻良种补贴。

3.2.2研究更新旱稻品种旱稻采用直播方式,操作简便,省工、省时、节水,与当下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社会发展期契合。但缺乏优秀的旱稻品种成为推动旱稻生产的短板因素。只有育出并推广优质、高产、综合性状优良的旱稻品种,才能为旱稻生产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应切实做到根据《山东省种业振兴规划》实施方案,加大旱稻育种的科研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加大优异旱稻种质资源的引进力度,拓宽育种材料遗传基础;应注重常规育种方法和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以实现精准设计育种为目标,加快旱稻新品种、新品系的研发进度。

3.2.3强化先进技术研究与推广,提高产业化水平山东旱稻生产以户营为主,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不高。适用于山东旱稻生产的先进技术研究及其应用均亟需加强。服务旱稻生产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亟需建立旱稻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因此应着眼于山东旱稻生产发展,紧密结合国家农业科技政策,开展本区域旱稻栽培技术研究、旱稻产品的深加工研究。开展好旱稻重大病虫草害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控机制研究,提高旱稻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应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旱稻生产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旱稻生产发展技术体系。同时应切实建立和完善旱稻生产技术推广体系,为旱稻种植户提供优质技术服务。增加投入,改善旱稻生产的经营环境,提高种植户采用新技术的能力;加强旱稻生产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户的科技素质和采用技术的积极性。与旱稻生产相配套的生产资料供应体系落后。旱稻生产需要专用种衣剂、除草剂、化肥等,种植户、企业及相关部门需加强信息沟通,提高协作力度,建立起专门的生产资料配套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壮壮,樊志民. 文明肇始:黄河流域农业的率先发展与文明先行[J]. 中国农史, 2015(5):13-14.

[2]王化琪. 旱稻二十一世纪新粮源[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1998(7):26-27.

[3]翟伟, 胡小荣, 周红立,等. 旱稻的抗旱性及遗传改良研究现状[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11(4):394-398.

[4]陈展宇. 旱稻抗旱解剖结构及其生理特性的研究[D]. 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08.

[5]中国水稻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国家水稻数据中心. 技术百科 水稻百科 陆稻[DB/OL]. http:///baike/,2016-3-10.

[6]陈富忠,曹启章,李恒蓉,等. 旱稻发展趋势及丹粳系列旱稻品种的选育[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2):12-14.

[7]薛全义,荆宇,华玉凡. 略论我国旱稻的生产及发展[J]. 中国稻米,2002,8(4):5-7.

第7篇:水稻种植规划范文

现阶段,我市的特色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政府密切配合,积极组织,取得了喜人成果。

(一)重点产业日益突出

近年来,我市特色产业得到了全面发展,经过科学调整,内部结构得到优化,其中粘玉米、棚室蔬菜、二瓜、苗木花卉、绿色有机水稻、马铃薯、林果、黄烟、食用菌、林蛙等重点产业已经凸显出来,正逐步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被市政府确定为九台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产业的规模化、区域化程度明显提高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乡镇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化发展思路,组织特色产业和多种经营生产,加大扶持力度,狠抓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使我市特色产业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形成一定的规模,而且区域特色突出。

现阶段我市的粘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万公顷,主要集中在沐石河镇的桦树村、于家村、常家村、永安村,土们岭镇李家村、民主村、土们岭村、马鞍山村、荒山村、丁家村;棚膜蔬菜面积已达到2100公顷,主要分布在卡伦镇任家村、镇郊村、东风村、红星村、十里村,东湖镇的黑林子村,龙嘉镇的龙家堡村、袁家村、草城子村、双阳村、陆家村,九郊办事处莲花村;两瓜种植面积已达到1100公顷,主要分布在上河湾镇的榆树村、干沟村,苇子沟镇杨家村;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3300公顷,主要分布在波泥河镇波兴村,卡伦镇东风村、镇郊村,西营城镇古榆树村,东湖镇双山村,其中棚室鲜切花面积达到120公顷,主要分布在卡伦镇东风村、镇郊村;绿色有机水稻种植面积达1000公顷,主要集中在其塔木镇红旗村、西营城街道办事处榛秆泡村、纪家镇姜家村;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200公顷,主要分布在纪家镇腰房村、大榆村、汾水村、太平村,沐石河镇于家村、常家村;林果面积达320公顷,主要分布在上河湾镇双顶村;黄烟面积40公顷,主要种植在沐石河镇太和村、于家村;食用菌面积20公顷,主要集中在九郊办事处聂家村,卡伦镇孙家村;林蛙养殖面积1.5万平方米,投放400万只,预计成活100万只,养殖地点在莽卡乡三道村。

二、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第8篇:水稻种植规划范文

关键词:旱直播;轻简栽培;种植方式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1974/nyyjs.20170229041

目的:2016年友谊农场为了加大“转方式,调结构”的力度,进行水稻轻简栽培试验示范面积382.5m2×667m2,在改变水稻种植方式上进行尝试。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示范地点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地、五区二站、十区三站。

1.2 试验材料

整地:用激光平地器对轻简栽培的地块进行平整,平整后的土地无堑沟,土壤疏松、碎、平,无较大土块,达到麦类播种标准。

播种:选用品种为龙粳31,播量195kg/hm2,使用氰烯菌酯进行种子处理,2000倍液室内常温浸种7d。分别采用马克12行进口精量播种机卫星导航播种,多功能覆土直播机和小区麦类播种机,3种不同行距播种机播种。

1.3 验方法

总结过去在旱播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经验,水稻轻简栽培模式最困难的问题体现在2个方面:除草难、保苗难。

多年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旱播水稻除草方面进行过多种尝试,通过探讨以往的经验,2016年采取旱田模式进行封闭除草,选取一种不常用的药剂“仲丁灵”进行封闭,用量200mL/667m2。在水稻秧龄2.5~3.5叶期,杂草基本出齐后,每667m2用“新稻笑”150 ~200 mL+“灭草松” 200mL进行除草。通过以上努力,今年旱播水稻实现了清塘稻。

另外一个就是旱播水稻保苗技术。由于友谊地区春季风大易干旱,同时水稻芽势较弱,覆土又比较浅,不超过2cm,容易造成水稻芽吊干枯死。因此对整地质量要求高,今年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采用激光平地器进行土体平整,播后应及时镇压。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间调查

2.2 产量调查

今年,农技推广中心以龙粳31做为旱作直播水稻品种试种,产量362.67kg/667m2,产量偏低。五区、十区轻简栽培技术在秋整地的基础上进行播种,土壤墒情良好,对保苗起到重要作用。

2.3 效益分析

由上表可见,轻简栽培模式的根据试验地条件不同,

成本在926~1103元/667m2之间,效益在53.1~589.4元/667m2之间。

3 结论

3块试验地效益分别为53.1元/667m2、349.2元/667m2、

589.4元/667m2,只有五区589.4元/667m2的效益与常规水稻基本持平,所以,不建议大面积推广,技术还需进一步完善。

从今年示范情况看,水稻轻减栽培具有成本低、用工少、节水减肥等特点。

可结合一次性施肥技术,使用控释肥,减少肥料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4 存在的问题

综合一年试验的跟踪调查和资料记录,全面系统的进行了认真分析:

春季整地造成播种条件差,影响了出苗率,出苗株数没有达到设计量;

播后没有及时镇压,出苗不一致,苗不齐、不壮、不匀;

第9篇:水稻种植规划范文

种水稻,在八十年代,是查哈阳农场为解决连年的内涝,以稻治涝在当时是不得已的选择。而九十年代,随着旱育稀植、钵盂摆栽等技术的进步,在查哈阳农场这样位于大兴安岭南麓,河道成网水量丰腴,千分之一坡降的大块平原上,种水稻成为富民的一个不二选择。当查哈阳农场水田面积从20万亩一扩再扩,达到了如今的68万亩,并带动影响周边乡镇村屯种植了大量稻田,种水稻成为查哈阳及周边地区生产的重要支柱产业。

能开发水田的耕地基本上都已经开发成了水田。对于未来的发展,扩展水田面积基本上没有了可能,想通过改水田增加粮食产量既受到耕地状况的限制,同时也受到资源的限制。农场把提升水稻品质和产量方向增收作为主要方向。农场党委书记郭进说:“绿色水稻要想实现大发展,必须打精度牌和深度牌,农场今后的发展规划是‘三三制’,即水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为种子田,三分之一有机水稻,三分之一生产功能米,最终要实现土地利用率最大化、职工增收幅度最大化、水稻效益最大化。”

查哈阳农场之所以把种植三分之一的种子田,与三分之一的有机稻并列,作为查哈阳农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有力支撑,才有了党委书记的宏图伟略。这个科研所是农场种稻新技术、新品种的演兵场和孵化基地。农场与袁隆平院士北方杂交水稻研发基地及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培育新品种的试验已经在这个场的科技园区进行了12年的实验。

偶然碰撞的火花,发出绚烂的光。查哈阳农场水稻大面积生产,自1996年开始推广,当时抗病性、丰产性、抗倒伏水稻品种空育131,占种植面积80%以上。进入20个年头后的现实情况是不断出现的稻瘟病和倒伏,无论农场还是种植户都意识到寻找替代品种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袁隆平所在的国家杂交稻研究所为了解决病害,研发水稻新品种已经在天津建立了北方粳稻研究中心。因缘际会,查哈阳农场的党委书记郭进与天津天隆科技有限公司(北方粳稻研究中心)总经理包万军的相遇,成就了查哈阳农场与袁隆平院士所在的国内水稻研究的顶尖团队的合作。

查哈阳科研所在多年的区域试种、展示、科研过程中有大量的数据和材料。在与天隆科技公司合作的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华泽田教授将海南繁育的种子拿到了查哈阳试种。查哈阳农场也于2010年开始到海南进行繁育。农场在这一年正式与天隆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将作为天隆公司的科研基地,成为北方粳稻团队中,最北高纬度优质粳稻试验基地,并承担了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育种项目。

4月20日,当笔者见到查哈阳农场科研所宋丽芬时,她正带领着团队在育秧大棚劳作。

今年,查哈阳农场科研所有4个品种能够进行大区试验。科研所准备了2000多份材料,在育苗棚里看,苗情很好。从宋丽芬兴奋的语调中就能更体会到那种成功的喜悦。

自2015年11月他们把在查哈阳农场科技园区收获的水稻试验品种整理好带去海南。12月10日开始播种。2016年3月20日带着在海南省繁育基地里一个冬季的种植成果返回黑龙江。到今天满棚绿油油的稻苗,这份辛苦并不只是脸上欣慰的笑容和紫黑的脸庞就能描述清楚。科研所的育种成员中多数人春节都是在海南省的育种基地度过,更别提家里有个大小事情。付出,成为科研人员的选择。

2015年的水稻区域实验品种长势好,性状表现稳定。本打算预留出6万吨作为大区实验,接受新品种审定。但因为后期气温低等天气状况,造成了灌浆不足。虽然农场领导、上级领导对水稻新品种寄予厚望,但科研工作者的字典里容不下任何的瑕疵,宋丽芬决定将这批水稻作为商品粮处理掉。做区域实验、生产示范是农场科研所的主要工作,但受到环境因素、气候变化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都会使试验结果发生悬殊的差别。科研所一直秉承精益求精的理念,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只为保证万无一失。

垦丰种业齐齐哈尔分公司与查哈阳的水稻种子繁育户签约,育种面积10455万亩,预计生产水稻种子6970吨。虽然以常规的龙粳系列为主,但育种农户在农场农业科技人员和垦丰技术团队的指导下,按照育种的规程完成水稻种子田种植,垦丰的收购价格会比商品粮价格每公斤高两角,保守计算能让种植户增收1300万。如果查哈阳农场68万亩稻田中有20万亩生产优良品种的稻种,经济效益可见一斑。但农场科研所所长宋丽芬说:农场研究水稻新品种,突破种子品性衰退,米质变好,产量提高,并在适口性上有所突破,如果在全省第三积温带推广,水稻种子的利润可增长四五倍。查哈阳农场急于突破增收乏力的瓶颈,新品种的区域试验成功,审定通过将成为增收的有效路径。但科学就是科学,科学工作者容不得疏忽和凑合,他们不敢冒险,也不能冒险。农场5万稻农的期待,各级领导的关怀,都鞭策着这个团队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农场正同步研发“低糖米”“高钙米”等多种功能米,以拓展稻米的销售来适应消费需求。

为了培育种子,农场很多人付出了大量心血,每年冬季都要到海南加代繁殖,以加快育种进程。目前,已有56个品种进入品种鉴定阶段,18个品种开始大区扩繁试验。南方品种、海南品种、菲律宾品种等16片叶、17片叶水稻由于成熟期的原因,很多好的品性在杂交后还没确定完全适合在查哈阳这样地处北纬48度的高寒和100天左右的无霜期。试验仍在继续……

种子,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必争资源。查哈阳农场是周边水稻种植的领头雁,绿色水稻产业辐射带动的范围向南延伸到哈大齐工业走廊齐齐哈尔市至大庆附近,向北向西延伸到内蒙古阿荣旗和莫力达瓦旗腹地,形成以查哈阳农场为圆心,覆盖周边水稻种植近350万亩,形成内部融合、联动周边、贯通东西的发展态势。这一重要地位,使查哈阳农场在技术团队、种植经验、人才储备等多方面都牢牢占据和把握从水稻大场向种子强场转变的主动权和制高点。

面对发展,面对挑战,面对地利每况愈下的现状,查哈阳农场以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利,以“三减”做保障,将已经建立1.05万亩的有机质量追溯体系认证面积做基础,逐步扩大质量追溯认证面积。当前重要的是做足水稻领域最关键的种子研发大文章,率先精准发力、精确布局,将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水稻优良品种的开发作为担当,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层面,与天隆科技公司携手,强强联合致胜。

有袁隆平北方粳稻研究所这样的强援的鼎力支持,加上查哈阳农场科研所这样的务实团队,在查哈阳农场绵延68万亩的田间,将创造出别样的辉煌。农场与国家粳稻研究中心、天津天隆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同时出资、出人研究优良水稻杂交品种,并达成协议,品种共享。如果水稻新品种审定上市,收益部分三家平均分成。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