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再见了亲人作文范文

再见了亲人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再见了亲人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再见了亲人作文

第1篇:再见了亲人作文范文

在一节车厢的登车处,一位小女孩紧紧抓住一个志愿军的手。她,就是小金花。她用她带有哭腔的声音对志愿军说:“叔叔,你别走!我舍不得你啊!”“乖,松开手。我以后可以再来看你们的呀。”他安慰着小金花。小姑娘抽抽哒哒下了车。

无独有偶,在另一节车厢内,一位老大娘拿着个包裹对另一位小伙子说:“一路走好啊!小兄弟,这是我给你准备的打糕,饿了就吃。爱吃就多吃点,吃完了我再给你邮过去几包;”说完,便忍不住伤心,也哭了起来。志愿军战士看见她老泪纵横的样子,忍住伤心说:“大娘,我走了,您多保重啊!”

一位拄着拐杖的大嫂,背上还背着孩子,孩子已经熟睡了。她也跟一位战士说着话:“志愿军同志,谢谢你们这几年来对我们的关照。等着孩子长大了,我让她亲自去向你们道谢:”“大嫂,您看您又说客套话了吧?我们都是一家子,互相照应是应该的。再说了,怎么的也是你们照顾我啊。”

列车不顾人民的哭泣声,冷酷地鸣响了汽笛。列车就要开了!许多人抢着跟志愿军握手。可是不一会儿,列车就渐渐远去、远去,最终完全消失在人民的视线中了。

第2篇:再见了亲人作文范文

读《再见了,亲人》有感

学习了著名作家魏巍的《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我被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和依依惜别的情谊感动了。

大嫂为了让志愿军吃到疏菜,冒着敌人的炮火去挖野菜,结果失去了双腿,她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小金花和她的妈妈为了救侦查员老王,小金花的妈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小金花妈妈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和小金花刚强的意志深深地打动了我;大娘帮志愿军缝补衣服,冒着炮火给志愿军送打糕,为了救伤员,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小孙孙,她对志愿军慈母般的爱震撼了我的心。

此时,在长长的站台上,挤满了送别志愿军的朝鲜人民,他们眼含热泪,依依惜别。人们多么希望列车慢点开,让他们再看一眼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志愿军。而车上的志愿军也痛哭流涕,也希望列车慢点开,让他们再看一眼亲人般的朝鲜人民。读到这里,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深深地体会到:“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这是志愿军的心声,也是朝鲜人民的心声,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以及他们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是牢不可破的……

作家魏巍在每段的开头都用了祈使句,在每段的结尾都用了反问句,以形式上的否定达到内容上更加肯定的目的,无论在感情的抒发还是语意的加重上,其表达效果都胜过了陈述句。这种写作方法是我今后的写作中学习并运用的。

第3篇:再见了亲人作文范文

一、利用课文插图,启发想象

我在教学《再见了,亲人》时,引导学生借助画面,启发他们看到了什么?学生说看到了火车,志愿军战士,手拿鲜花的朝鲜人民,站在前面的小金花,白发苍苍的大娘,拄着双拐的大嫂。我又问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生接着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想象,有的说听到了志愿军战士挥动着双手说“再见了,亲人”,有的说“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的”,有的说“大娘,您多保重啊!”学生的说法各不相同,但都围绕同一主题,和志愿军战士告别。于是我又声情并茂朗读了一遍课文,让学生们仔细听,再看图进行二次想象。这一次学生不仅说出了志愿军战士们告别的话语,而且说出了朝鲜人民送别的声音,“祝你们一路顺风”,有的说“再见了,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的”……更有学生入情入境的模仿小金花、大娘、大嫂这些课文中的主人公的口吻送别。如以小金花的口气说:“再见了,叔叔,我不会忘记你们,我长大了一定去看你们。”这样不仅延伸了课文的内容,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二、抓住文中空白,激发想象

在六年级上册《草虫的村落》一课中写道“我已成了其中的一员,在草虫的村落中看到了许许多多的事物”。然而作者是写不完的,于是写道“我看见测气候者忙于观察气象,工程师忙于建筑设计……各种不同的工作,都有专门的虫子担任。”“我还看见了许许多多…….”我抓住文中这一空白点让学生联系生活去想象去补充。学生们积极发言有的说:“我还看见了甲虫教师正在教小甲虫学习知识。”有的说:“我看见了医生正在给它的病人治病等等。学生们的发言共同绘出了一个繁忙、和谐而又精彩的昆虫世界,从而使学生悟出不仅要热爱大自然,也要热爱我们人类社会。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中,就给人留下了非常难忘的补白:针对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提出:假如作者要写尽圆明园的全部建筑和景观,还要用上多少个“有”?还会有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道出了圆明园还可能有的宏伟建筑。王老师在这里恰当地抓住了文本言之不尽的内容,让学生适时地进行了内容的补白,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加深了对圆明园的了解,又激发了学生对圆明园的向往和热爱,为下文对侵略者的恨,做了很好的情感铺垫。这篇课文的学习,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上,王老师只作了这一处的内容补白,而这正是一处“点睛之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有效地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升华对文本的理解。

三、仿写优秀范文,展开想象

在五年级下册儿童诗《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切合学生实际,以课文内容为例进行仿写训练,学生思维的火花轻易的被擦亮了,其效果令我又吃惊又欣慰。比如:我班学生进行仿写的诗歌:

我想把鼻子放在花丛中, 闻鲜花的清香, 闻露珠的味道, 嗅蝴蝶的踪迹, 闻啊,闻啊。闻出世间最美的气息。

我想把眼睛, 装在飞船上,飞到宇宙中, 看灿烂的银河, 赏闪烁的星星, 赏啊,赏啊,浩瀚的宇宙就是我未来的家。

我想变成一口井,变到非洲去,让他们喝上干净的水,喝啊,喝啊,喝出健康的身体。

学生写的诗虽然还很稚嫩,但是可以看出学生们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就不同类型的课文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让他们智慧的火花在想象的助燃下灿烂地迸发出来。

四、结合习作教学,培养想象

在学习完六年级《山中访友》一课后。我班有个孩子就以《山中访友》中的“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为契机进行的想象写作《假如我是一棵树》写出自己作为一棵树,怎么辛苦而又顽强的从一棵小树苗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心中藏着执着的为人类服务的理想,透过这篇这篇作文我看到的不仅是孩子自己的远大理想,更让我吃惊的是孩子惊人的想象力,让我感动而又感慨。“文章本非无情物,一词一语总关情。”文章的情感一旦与学生的情感交融在一起时,就会碰撞出创作的火花。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要善于捕捉这种火花,让学生的想象驰骋,个性张扬。

弹指一挥间,六年级就要毕业了,我班孩子进行创作《二十年后的聚会》想象性作文时,创作热情高涨,写得竟不肯搁笔。看他们的习作,学生们的想像果然丰富多采。二十年后的世界在他们的笔下也十分精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的灵气、悟性和非凡的想象力。

第4篇:再见了亲人作文范文

确定了文章的中心,还必须根据这个中心选择材料,围绕这个中心展开记叙。那么怎样才能围绕中心记事呢?

(1)根据题目确定中心。有的文章题目本身就已经暗示了文章的中心。如《师生情》、《诚实的孩子》等。有些作文题目单从题目上是看不出文章的中心的。如《我的爸爸》、《一次有趣的队活动》等。所以当见到作文题目后,首先要仔细审题,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才能根据这个中心进行选材。

(2)围绕中心选材。文章的中心确定后,再从众多的作文材料中选择一件或几件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来写。如《再见了,亲人》一颗,课文记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在志愿军分批离朝回国的整个过程中,会有许许多多的感人的送别场面,而作者只是选了志愿军与大娘、小金花、大嫂的送别场面来表达文章的中心。

(3)围绕中心,具体记事。有些文章,是通过一件事反映中心思想的,如,《捞铁牛》、《小木船》等。而有些文章,是通过几件事来表达中心思想,如,《一定要争气》、《落花生》等。写一件事的文章,要把记事的“六要素”交待清楚,把事情的主要内容写详细,写具体,同时在记事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确定的中心去写,与中心无关的内容不要写。如,《记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就要把最能说明这个人乐于助人的事写具体就可以了。写几件事的文章,在选好材料后,要围绕文章的中心展开记叙,如,《落花生》一课,围绕花生这个中心事物,作者对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这几部分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叙述,而对吃花生时的议论则详细叙述,这样才做到了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第5篇:再见了亲人作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积累语言

一、加强背诵

我国唐代诗人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透过句子,我们可知这位大诗人是背书高手,他“下笔如有神”的内力来源于较好的背诵功底。还有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他小时候也是一个背书能手。可见,背诵是积累语言非常重要的方法。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引导学生在正确理解的基础E进行背诵。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来指导学生背诵。例如,在指导背诵《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时,我指导学生按“请求——同忆——赞扬”这个层次提纲来背诵,学生尝试分层记忆,很快就背出来了。除了要求背诵的课文之外,在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数科书里的“日积月累”等里面的语言材料,教师也应该认真指导学生熟读成诵。

此外,学生在熟读成诵后,还要指导学生经常复习,防止遗忘。老师可以利用早读课、语文课等让学生反复朗读,这样才能记得牢固。

二、勤摘记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注意积累,把文章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及时摘录下来。同时,可以要求学生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把平时生活中获得的怃美词句随时随地摘记下来。例如,乘车出行时,看到公路两旁的交通警示语“车轮一动,想到群众。”“路无事故,就是财富。”等等,可以及时记录下来。到公园玩时,见到一些有趣的提示语,如“别踩我,我怕疼。”“草木皆有情,你我同爱护。”等,也可以立即记录下来。走在大街小巷时,见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对联,也可以随手记录下来。……指导学生这样做.也是贯彻《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引导学生处处留心学语文”这一指导思想,它是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积累的语言材料

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主要体现在是否能正确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所以,教师还应该想方设法鼓励、引导小学生积极地、大胆地运用语言。

(一)让学生多交流积累到的语言。结台语文教学,我经常在班上组织学生交流展示,让他们把自己积累到的名人名言、成语、谚语、歇后语、提示语、广告词、对联等说出来或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和牢记这些有价值的语言材料。

(二)引导学生在写作巾运用积累的语言。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认真指导学生熟读《同步作文》的“词语宝库”和“精彩语段”中的内容,并鼓励他们大胆地、有选择地运用这些优美词句以及自己积累到的语言。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到的好词佳句,我在批改时,用红笔划住并写上“用得好”等评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运用语言的信心。

第6篇:再见了亲人作文范文

1.探究留白艺术在作文中的运用技巧。

2.训练学生在叙事类文章中巧妙运用留白的手法,使文章显得意蕴悠长。

【训练难点】

留白艺术是指在文章中运用的时机及呈现形式。

【方法研究】

本次作文探究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白留白艺术并能够运用留白艺术,有一定的难度。课堂探究应在激趣上下功夫,在此基础上,通过课内名篇引路、课外名篇探究、学生习作补充的方式引导学生明确留白艺术的表现形式及作用,并通过实践并评价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这种艺术的呈现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语与前练

(一)技法准备

1.教师课前运用往水杯中加水的形式启发学生:白水最能调成适合自己口味的饮料;空杯最能调动人的想象;水满则溢……

2.以教师在黑板上画《牧羊图》和“踏雪归来马蹄香”为例,进一步引导学生:留白不是什么都不写,而是要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二)知识小讲座

留白,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从艺术角度上说,留白就是以“空白”为载体进而渲染出美的意境的艺术。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从写作角度来说,所谓留白,就是在行文中,对某些情节、情景或人物的对话有意识地省去不写,以激发读者的阅读想象,进而使文章更富有韵味,更具有张力。

本节课,我们将从三个层面探究作文中的留白艺术――

情节留白、情景留白、言语留白

(三)课文引路

阅读下面一组来自课本的文字,想一想,在这些文字中,有哪些内容作者故意省去了?你能把这些省去的文字想象出来吗?究竟是补出来了好还是原文更好?

语段1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石壕吏》

语段2

(工人)永别了美莎我今天死了再见我最最亲爱的我最后一刻想到的是你我的儿子没有爸爸也要快乐再见

──史米奇

(工人)孩子们为父报仇

──史迪凡

(木匠)亲爱的请照顾孩子们永远不要离开他们再见

──无名

(牧师)永别了我所有的亲人我最最亲爱的我就要死了虽然我无罪

(工人)我最亲爱的鲁姬卡在这最后一刻原谅我一切吧留下850元爱你的包扎

(生还的工人)亲爱的包瑞卡好好照顾美莎给她找个好丈夫问爸爸好请他也找爱你的包季达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

语段3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

(学生探究后,教师点拨)

第1个语段中,差役会让老妪一口气说这么多吗?其间,差役说了哪些话?此处留白,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文笔也显得很简约。第2个语段中,每段文字的引用为何都没有标点符号?是作者疏忽了吗?如果补充出来,效果会有什么不同?第3个语段中,阿长是怎样给“我”买的《山海经》?她遇到了哪些困难?显然地,这些留白的文字能够给我们留下大量的想象空间。如果补充出来,内容上就会太过充盈,反倒失去了艺术的张力,失去了某些韵味。

二、授新与鉴赏

(一)情节留白

下面两段文字后画横线处均有留白。阅读并说说画线部分留白的内容可能是什么,是哪个角度的留白,这样留白有何作用?

语段1

【前情概要】马蒂尔德为了参加部长举办的家庭舞会,向朋友借了一串漂亮的“金刚钻项链”,却不料丢失。为了还账,她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辞掉了女仆,借了高利贷,用十年终于还清了所有债务。这天,她出去散步,无意中看见了昔日的朋友伏来士洁太太。

【引文部分】“到现在,我们花了十年工夫才付清它的代价。像我们什么也没有的人,你明白这件事是不容易的……现在算是还清了账,我是结结实实满意的了。”

伏来士洁太太停住了脚步:

“你可是说从前买了一串金刚钻项链来赔偿我的那一串?”

“对呀,你从前简直没有看出来,是吗?那两串东西原是完全相同的。”

说完,她用一阵自负而又天真的快乐神气微笑了。

伏来士洁太太很受感动了,抓住了她两只手:

“唉。可怜的玛蒂尔德,不过我那一串本是假的,顶多值得五百金法郎!……”

――莫泊桑《项链》

语段2

“哎哟!”只听见身后一声惊呼。我赶忙向后望去,只见萧萧皱着眉头,龇牙咧嘴的,一脸的痛苦状。又是他!净做一些恶作剧!我回过头,继续写起我的作业。这时,就听见后面一连声地传来:“是你吗?……不是?不是你是谁?……把你的手伸出来我看,我身上的灰不是你弄上去的是谁弄上去的?……呀嘿!你的手这么干净,不是在我的身上擦的么?……别不认账!……你做什么作业呀!……我不怪你了,跟我唠唠嗑,呵呵!……”唉!这个萧萧啊,有完没完呢!

――学生作文《咱们班的“老油条”》

1.学生探究后,教师点拨。

语段1中,马蒂尔德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来归还伏来士洁太太的项链,哪知道伏来士洁太太的项链却是假的。当马蒂尔德知道这个情况后,会有怎样的表现?伏来士洁太太又会有怎样的表现?作者一概略去不写,就给读者留下了大量的想象空间,文章的张力陡然间出现。语段2中,省略号中的运用很是令人玩味。显然,说话的人绝非只有萧萧,还有一个人显然也说话了或做了某种动作了,但是,小作者偏偏就是不写出来,此处留白,激发了读者无限的想象力。

两段文字都在情节的叙述之中留下了一定的空白,这些情节可由读者自由发挥想象,写出来不如不写出来,这样会使文章内容更具张力。我们把这种留白的方式叫作“情节留白”。“情节留白”可以是在行文之中,也可以是在行文结尾处。

2.实践练笔。

请以“那些人,那些事儿”为话题,任选其中一个场景,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情节留白”的方式。

3.练笔示例。

小雯眼里噙着泪水,默默地抱起作业本,向老师的办公室走去。看着她那柔弱的背影,我不由得心里一阵发酸,一咬牙,站起身来,就向她追去……

(二)情景留白

下面两段文字画横线处均有留白。说说画线部分留白的内容可能是什么?这是哪个角度的留白?这样留白有何作用?

语段3

【前情概要】夏大妈的儿子夏瑜是一位革命者,被清朝政府抓住,将要被处以斩刑。华大妈的儿子患了肺痨病,据说要吃了人血馒头才能治好病。华老栓托康大叔在对夏瑜行刑时弄来了人血馒头。但是华老栓的儿子最终还是病死。死后,两家人的儿子葬在同一个地方。

【引文部分】华大妈跟了他指头看去,眼光便到了前面的坟,这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的黄土,煞是难看。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

他们的眼睛都已老花多年了,但望这红白的花,却还能明白看见。花也不很多,圆圆的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华大妈忙看他儿子和别人的坟,却只有不怕冷的几点青白小花,零星开着;便觉得心里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不愿意根究。那老女人又走近几步,细看了一遍,自言自语地说:“这没有根,不像自己开的。这地方有谁来呢?孩子不会来玩;亲戚本家早不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DD鲁迅《药》

语段4

爸爸转身向回家的路走去,雪花飘落在他的头上,粘在他消瘦的背影上,他全然不顾,他似乎完结了一桩最美的心愿,就这么昂头向远处走去。我看着他,直到背影越来越矮小,越来越模糊。风,还在呼呼地刮着;漫天的大雪,还在纷纷扬扬地飘洒着……

DD学生作文《背影》

1.学生探究后,教师点拨。

语段3中,华大妈儿子的坟头居然有一圈红白的花,这是环境描写,但这红白的花是谁放在那儿的呢?显然,不是华大妈。那么,是谁呢?作者没有交代,这就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空间。语段4中,漫天的风雪中,爸爸一路上会顺利么?他会怎样回家?作者都没有交代,但,由“风,还在呼呼地刮着;漫天的大雪,还在纷纷扬扬地飘洒着……”我们可知,爸爸的归途,绝非易事!

两段文字都运用环境描写给事件的发生或人物的活动留下了大量空白,读者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进行补充。我们把这种留白的方式叫作“情景留白”。“情景留白”,可以是从环境描写的角度来留白,也可以是从场景描写的角度来留白。

2.实践练笔。

请以“那些人,那些事儿”为话题,任选其中一个场景,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情景留白”的方式。

3.练笔示例。

班主任病了!

这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班级。

我吃了一惊,不禁向教室后面班主任的办公桌望去。办公桌还是那么整洁,粉红色的围巾叠成方块放在备课本上,凳子和桌面都已磨得发亮。斜靠在后墙边的,是一把可以折叠的躺椅,薄薄的小毛毯在折叠着的躺椅中露出点白色的边角。看着这一切,我的眼角不知何时已经被打湿了。

(三)言语留白

下面两段文字画横线处均有留白。说说画线部分留白的内容可能是什么?是哪个角度的留白?这样留白有何作用?

语段5

【前情概要】贾宝玉原本与林黛玉相爱,却被贾府上下蒙骗,与薛宝钗成亲。此时,林黛玉即将病逝。

【引文部分】紫鹃忙了,连忙叫人请李纨,可巧探春来了。紫鹃见了,忙悄悄地说道:“三姑娘,瞧瞧林姑娘罢。”说着,泪如雨下。探春过来,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探春紫鹃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李纨赶忙进来了。三个人才见了,不及说话。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紫鹃等急忙扶住,那汗愈出,身子便渐渐的冷了。探春李纨叫人乱着拢头穿衣,只见黛玉两眼一翻,呜呼,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DD曹雪芹《红楼梦》

语段6

唐卡见她,她微微一笑,月光下,唐卡好美。“我就知道‘你在这儿’。”唐卡说话了,声音一如课堂上的甜美。

“你……”她欲言又止。

“别怪我唐突,乐乐。”唐卡一把拉过她的手,“很早就想和你聊聊了,我们同病……”

她知道唐卡的下文是什么,幽幽地:“妈妈都不要的孩子,爸爸都不管的孩子……”

“你错了,”唐卡打断了她,“谁的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顿了顿,唐卡又说,“只是父母也应有属于他们的生活……”

DD学生作文《送你一轮明月》

1.学生探究后,教师点拨。

语段5中,林黛玉在临死之前,内心的凄凉是可想而知的,她爱宝玉,宝玉却糊里糊涂和薛宝钗成了亲。“宝玉,宝玉,你好……”,“好”什么呢?林黛玉没能说出,是“你好狠心”,还是“你好糊涂”,还是……?作者没有写出,但这更能打动读者。语段6中,每一处省略号的后面,都隐藏着文中人物没有说完的话,但正是因为这些省略号,耐人寻味,如果完全写出,意境就会完全失去。正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两段文字都用省略号省去了文中人物的部分语言,有些语言我们完全可以补充出来,有些语言则有多种补法。正因为如此,文章的意蕴更丰厚,更耐人寻味。我们把这种留白的方式叫作“言语留白”。“言语留白”要注重省略号的运用。

2.实践练笔。

请以“那些人,那些事儿”为话题,任选其中一个场景,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言语留白”的方式。

3.练笔示例。

望着窗外,他突然说了一句:“残阳如血!”

“可是,这如血的残阳……”我接口道,想要安抚他。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他看上去一脸的憔悴,“事情都这样了,我,我……”

“总会有转机的,”我安慰着他,“只要你……”

“怎么办都不会……”他叹息了一声,垂下头,两行眼泪不知何时已经流到了嘴角。他蹲下去,捂着脸,呜呜地哭出了声来。

三、总结与生发

运用留白艺术,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韵味,具有很强的艺术张力。本次作文探究,我们主要探究了留白艺术的三种方式:

第7篇:再见了亲人作文范文

从作文教学的角度看,片断训练是一种分格训练,所谓的“格”是指单一的写作基本训练单位,主要是写作中的常用片断,如开头、结尾、总分段式,借物喻人的方法等。着力于“格”的理解和运用,并努力使之序列化。

从阅读教学角度看,片断训练是读写结合的基本形式。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得益彰。主要是阅读材料中的典型片断,如《三味书屋》中介绍书屋一段,方位清楚,有模仿价值。注重阅读与写作间对应要素的理解和迁移。

片断训练需要学生观察、想象、思维等智力的综合参与;同时又是学生说话、听话和阅读写作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种学生内部智力技能和语言文字的外部操作技能的综合训练;是一种学生作文知识技能和心理活动辩证统一的训练形式。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特别是写作能力的阶梯和桥梁。

片断训练根据训练内容和训练目的,可以分成:观察素描型片断训练、课文素材型片断训练、形式仿效型片断训练和语言积累型片断训练四类。

(一)观察素描型片断训练

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教会学生虚构,而是教会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因此,观察素描型片断训练成为学生作文训练的最佳形式。所谓观察素描型片断训练就是以片断或简短的篇章为形式,将描写与叙述结合起来,反映周围生活的记叙文训练。通过观察素描类片断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典型表象的技能。

在具体训练中要做到:

1.让学生获得丰富而鲜明的感性表象。观察是获得感性表象的唯一途径。观察的对象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图画或录像,它们生动具体,能在学生头脑中留下鲜明而牢固的表象。使语言训练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帮助学生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筛驯出典型表象。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对丰富而完整的观察对象或过程获得感性表象;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有重点的观察,帮助他们把握事物本质特性,筛选典型表象;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鲜明、生动的文字去强化典型表象。

3.让学生通过想象,生动地表现典型表象,使中心的表现更为有力、深刻。

(二)课文素材型片断训练

课文素材型片断训练,就是指导学生以课文为素材练习写作的片断训练。它不是简单地重复课文内容,而是对课文有所创造,或改变课文容量,或转换表现角度,或别出新意,或驰骋想象,既依据课文又超越课文。课文素材型片断训练是读写结合的一种形式,将阅读和写作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上融合起来,使读和写既互为手段又互为目的,促进学生读写的同步发展。在实施训练时,教师要做到:

1.帮助学生发现可创作的课文素材。一般教师在这几方面引导学生着力寻找:

(1)课文留给读者回味思索的空白点。教师可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进行片断训练。如:《忆铁人》中铁人的语言“哦?……咳!”可引导学生把铁人此时丰富的内心世界写出来。

(2)改变课文原来的表现角度,进行片断训练。如《再见了亲人》写志愿军叔叔向朝鲜亲人依依惜别的话语,可让学生以小金花的口气写她向志愿军叔叔道别的话语。

(3)改变课文的容量,缩写或扩写其中的某个部分,进行片断训练。

(4)改变课文的文体进行片断的训练,如把古诗改写成写景或记事的记叙文。

2.向学生提供准确进行语言表达的帮助;或向学生介绍某些背景情况;或向学生提供关键的词汇、句式;或告诉学生基本的写作常识和技巧,如诗歌改成记叙文应注意的问题;或帮助学生理清表达的思路。使学生能顺利地把内心所感外化为文字。

(三)形式仿效型片断训练

形式仿效型片断训练是模仿范文的写作思路、写作方法和观察方法进行片断练写的写作训练形式。是将在阅读范文时感知、理解的表达方式及时进行迁移运用。根据学生形成语言表达能力的需要,模仿某些片断章句,如:开关、结尾、对话、炼字、修辞方法、句群段式结构等。使学生在借鉴范文的过程中加深对作者的各种表达方式的理解和记忆,在实际的操作中初步形成写作的思维组块,以形成一定的写作能力。针对形式仿效型片断训练的特点和目标,在指导时要注意:

1.加强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展示理解、积累、鉴赏的过程,以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方法。特别要讲清范文片断的特点。如:《火烧云》中写火烧云变化的部分写作方法是:①按出现—变化—消失顺序写;②描写变化的动词各不相同。

2.向学生提供与范文情况相关的写作素材。两者间的相关度可以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水平,以及写作方法的难易程度做恰当的调节,也可分层提供或分步提供。还可以设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由学生自己寻找写作素材,如:在仿效《火烧云》中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部分的写作方法进行训练时,让学生想象火烧云还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可以想象成动物,也可以想象成其他事物。

3.重视片断讲评,并把讲评的重点放在要求仿效的写作方法上,而对学生的练写片断中其他的优缺点,暂时不讲。同时,要引导学生互相讲评,自我批评,在讲评中巩固写作方法。

(四)语言积累型片断训练

语言积累型片断训练就是运作用学习到的部分语言文字进行片断写作的一种训练形式。促进学生对书面语言的内化,加速将消极语言转化成积极语言,丰富学生头脑的语汇储备,使学生的写作不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而且能“言之有文”、“妙语连珠”。能够进行语言文字包括词语(成语)、句式、警句、格言,甚至部分自然段的有意识地积累。在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型片断训练时,教师要注意:

1.恰当选择需要积累、运用的语言文字。这些语言文字一般应具有连缀能力强,使用范围广,富有表现力等特点;或者是微言大义,或者是意境深远……衡量的标准是在学生的语言交往中能经常运用或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有切实帮助的。

第8篇:再见了亲人作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 写作能力 方法

一提起写作文,有的学生就挠头,觉得很难很难,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工作者,要千方百计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那么怎样提高如何提高呢?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要想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也并非一日之功,我个人认为,作文教学中的指导,评议和修改是很重要的三个环节,要想提高小学生这一综合能力,必须让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和其他教学活动中,必须同时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那么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1.在阅读教学中奠定作文基础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语文学科的各种知识特别是作文方面的知识,都是在阅读教学中获得的,可见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一是要学习字、词、句,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词句是作文的基本元素,如:学生认识了“中”字,组词“中国”,造句“我爱中国”,这样学生的词汇就得到了丰富,思维就得到了拓展;二是通过分析课文,使学生感悟到课文所蕴含的文章中心思想,培养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这样就能使学生掌握在作文中怎样分段来写,怎样表达一个完整的中心意思,作文能力才会有进一步的提高;三是通过语法知识、修辞知识和写作特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方法,避免出现语句不通顺的现象,从而在自己的习作中正确选择用哪种体裁表达自己的思想。

2.在语言和思维训练中构建作文材料

语言表达是作文的基础,从低年级的词语表达训练到高年级的口语交际,加强了语言表达思维的训练,这些都有利于作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大家都知道,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相辅相成的、相得益彰的。首先,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怎样来想才能怎样来说、怎样来写。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当中加强语言表达的训练,更有利于作文能力的培养。其次,思维是语言的内容。只加强思维品质的概括性、条理性、深刻性等方面的训练,才能更有利于语言的表达和作文能力的提高。

3.在阅读中仿写

课文中的很多片断,从句式表达、段落构成、过渡照应、抒情联想、精彩描写等很多方面都可以作为仿写训练的材料。或是总起分述段、或是空间叙述请楚、或是修辞运用恰当、或是细节描写形象……像这样在写法上独具特点的片断,就可以作为读写结合的“点”进行仿写。

实践证明:学生的阅读能力越强,他们的语言积累越是丰富,视野越是开阔,思维越是敏捷,对生活中的人和事越发敏感,对生活越来越有热情,这无疑使学生的写作欲望越来越强。在不断的练习中,他们的写作水平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会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读写结合是语文学习的一条宝贵经验。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与生活和身边的事例联系,注意从学文中再现生活、描绘生活而不脱离生活。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写作训练:①抓重点词语联想练写;②学习课文句式仿写;③创设语境进行改写;④联系课文让学生补写。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补写文中省略的部分,可以是省略号省去的部分,也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续写。这样学生在学文的同时也进行了写作地训练,课文内容理解加深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提高了。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涵的语文素养,适时地引导学生进积累、练说、写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目标,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得到提高。

4.在观察感受中创设作文情境

一要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意境,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教育和熏陶,使学生的作文立意更加高尚和健康。如:《再见了,亲人》一课,通过对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侧面描写,使他的形象更加高大,让学生感受到中朝人民鱼水情深;二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掌握观察方法。只有这样,学生在作文中,描写事物才更有层次、更有条理,刻画人物才能更真实、更逼真、更具体。

5.在生活实际中丰富作文内容

第9篇:再见了亲人作文范文

【导语】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中之重,怎么样能写出好的作文,特别是满分作文呢?以下是

【第二篇:期待下一次旅行】迷失在地图上每一道短暂的光影,品尝了夜的巴黎,踏过下雪的北京。不去想今天星期几,无所谓终点在哪里,无论已征服或者是一场雨,都属于整段旅行。总有一种期待,期待下一次的上路。期待下一次的上路。在某个有霜露的清晨或是在某个有意境的黄昏,带着梦想,去飞,去闯。不会再畏惧伤害,因为早已明白,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付出最终会与回报成正比。人有了期待,有了梦想,就会从心里升起一道不灭的光,那是信仰,那是勇往直前的勇气和力量,那是永不言弃的坚信和执著。那执著的梦想,正是我所期待的。我说我再也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女,每天总是泡在童话般的幻想里,我也不再是那个依偎在爸爸妈妈身边胆小怕事的孩子。不用你们提醒,我知道,我已经长大了,我有了自己的责任和目标,请相信我,我不会让你们失望,我会活得很骄傲。因为你们曾经都是我的骄傲。这一次,我不会哭,会坚强,我不会不舍,会独立。这一次,请让我自己走,这一次,请让我自己飞,这一次,我会长大。因为心里总有一种期待,那是对上路的渴望。我期待,那一天鸟语花香,阳光刚好,一如岁月静好。在这样的日子里,我整理好背囊,在亲人不舍的送别后,独自踏上火车,开始自己的旅行。旅行的意义,只有我自己知道。火车停在了那一站,我信心满满地拉着旅行箱下了车,朝它不舍地挥了挥手,就像与我那些不独立的岁月说了声再见。我轻声地告诉自己:没有什么不可以。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北京时间七点整,把耳塞塞进耳朵,里面有好听的声音在唱:“再见了,小时候……”街上匆匆而过的人们,我知道那是一群有理想的人,那是一群努力奋斗的人,我仰起头,冲着他们,和着阳光,展现出一个明亮的微笑,因为,他们拥有自己的信仰,我期待自己有一天也能与他们一样,把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快乐。坐在旅馆的床边,抬头望着没有星星的甜黑的夜,心里是无比的思念,记得原来这时候,我房间隔壁屋的灯还一直亮着,像是一种不灭的希望,那也是让我坚持下去不能放弃的理由,那是爸爸妈妈期待的眼神,那是他们无微不至的爱。这样想着,闭了眼,能闻到风中传(微博)来的向日葵花开的甜美,相信,明天又会是美好的一天……。期待下一次的旅行,破晓时睁开眼雨过天晴,青草香露水滴晶莹透明。期待,期待下一次的旅行。不去想今天星期几,无所谓终点在哪里,无论已征服或者是一场雨,都属于整段旅行。

【第三篇:让我们拥有宁静朴素的心】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以及愿望,真诚朴实得令人动容。在他的梦里,杂交水稻获得了巨大成功,水稻如高粱般高,颗粒如花生米般大……这是多么简单明快而又朴素的愿望啊,美好却有点儿遥远。而就是这朴素的愿望,这宁静致远的心境,使他勤恳工作,最终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海子曾说:“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远马亡。”袁隆平的愿望,是纯粹得让人起敬的。作为一名科学家,他深知自己所肩负的任务,深知自己的本分是替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造福。至于追名逐利,在这位可敬的科学家身上无法存留。我想,袁隆平是宁静致远的,他拥有朴素、勤恳以及脚踏实地的精神,名利对于他是极淡的事情,就是因为这样,这个获得国家科学奖的科学家会慷慨地把奖金捐赠出来,用于慈善事业。反观我们的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够如他般心无杂念?有谁能够像他一样坚守自己淡泊宁静的精神家园?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成功成了的标准,急功近利是人们渴求成功而衍生出来的心态。大学里的导师们为了名利不恪守职责,抄袭论文;当郭敬明大言不惭地对大众宣布:“我写作就是为了赚钱!”当“最” 时代的图书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们不禁困惑:这个时代到底怎么了?人心浮躁,人们开始把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而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境界却在逐渐淡出视角。不仅社会被浮躁所笼罩,就连科研工作也面临着这种威胁,君不见有多少搞科研的人是为了申请专利,达到名利双收的效果?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时代缺少真正的大师。当我们国人在感叹每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没有中国人时,我想,应该有更多的人大胆站出来响亮地说:“那是因为我们急功近利,缺少宁静致远的心境,浮躁是我们国家的拦路虎!”我们应该呼吁有更多像袁隆平的人,不仅是科研工作者,还要有社会各领域的公民们。须知,欲速则不达,别让名利的欲望淹没了你的道德底线,每一个个体应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再加上一点仰望星空的梦想,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正如中世纪的石匠们,他们精心雕刻着教堂顶部无人可见的雕像——如果有谁问他们谁能看得见,他们会微笑着说:“上帝看得见,我也是。”只有我们每个个体拥有宁静致远的心境,朴素诚恳地做好每一件事,我们的社会才能不那么浮躁,最朴素的生活才能通向最“遥远”的梦想,我们的国家定会成就更远的伟大与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