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仓储物流管理方案范文

仓储物流管理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仓储物流管理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仓储物流管理方案

第1篇:仓储物流管理方案范文

2.现代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仓储物流的主要功能是围绕仓库进行作业,现代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仓储活动过程的信息处理系统,是一个由计算机及其应用软件构成的,包括物资入库、库存物资管理、物资出库、物资统计等子系统的动态互动系统。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如下功能模块:仓储业务受理模块、入库作业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出库作业管理模块、盘点模块、报表统计模块、信息查询模块、人员管理模块、财务结算模块,整个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

2.1仓储业务受理模块此模块是物流公司用于受理客户的仓储业务或需保存的配送业务和运输业务管理的基础。公司仓储管理人员根据仓储业务申请判定仓储业务的受理操作,为入库管理做准备。仓储业务受理模块登记客户需要对货物进行储存业务的相关信息,以便管理人员做出合理的仓储管理方案。此外,还要有对未安排仓储管理方案的仓储业务进行维护的功能。

2.2入库作业管理模块根据业务受理清单列出入库信息,经过审核确认后,根据客户要求或货物性质选择仓库,并根据仓位占用信息进行仓位的分配,同时修改仓库信息,从而完成实际入库操作,同时生成入库货物明细通知。入库管理可以对入库货物明细通知进行维护管理和打印,维护的同时对仓库信息进行相应的修改。

2.3库存管理模块负责各种物料的收发存管理,实时处理入库作业管理系统、出库作业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随时更新库存信息以反映库存的动态变化。该功能模块包括收发存管理、库存状况分析、ABC分类管理和呆滞物料管理等子模块。收发存管理提供某段时间内库存物流的信息状况,随机显示和打印当前的库存量等信息;库存状况分析提供库存中现有量、计划收到量、已分配量、可用量等库存信息;ABC分类管理对库存的货物进行分类管理;呆滞物料管理提供库存积压货物的品种、数量及积压金额,便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4出库作业管理模块仓库管理员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和实际库存情况,提前做好出库准备。一旦确定出库后,以最快的速度生成出库货物明细通知单,同时修改仓库信息和配送业务信息或运输业务信息,完成出库作业,并对出库申请进行审核,以保证出库货物的正确无误。出库管理可以对出库货物明细通知单进行维护管理和打印,在维护的同时对仓库信息或配送业务信息或运输业务信息进行相应的修改。

第2篇:仓储物流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物流仓储管理 信息系统 条码技术(RFID)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393-01

1.信息系统化管理对提升物流仓储管理的意义:

电力物流是以采购,存储,分流,包装,装卸,运输,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和服务于一体的物流仓储系统工程,信息系统化应用到仓储物流管理上来,能够完善物流管理方式与组织形式,实现高效智能化的系统管理,优化配置企业内部资源,降低库存率,盘活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2.要更新观念重视物流管理信息化:

管理观念是影响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应从主观意识、观念上重视物流管理实现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并要重视采用信息化的方式来管理物流,理解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3.物流仓储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物流管理服务的基本作业流程包括:订制需求计划采购进货入库库存管理补货拣货流通加工出货作业配送运输和绩效管理等多领域的管理工作及相关操作,物流作业基本流程的各个领域、阶段,既是一个独立的程序,又是相互联系的完整流程,不同领域、阶段的运作都有大量的信息数据要处理,正如制订采购需求计划时,市场部负责提出业扩储备定额需求,基建部负责提出配网项目储备定额需求,物资部负责编制储备方案,业扩项目物资、配网建设项目物资、备品备件和计量物资等品种繁多,数量彭大,各类物资、设备、备品备件等都各自有物品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编码,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发送地点,收货地点,收货单位,运送单号等资料数据信息,而传统全凭人工来收集统计信息数据资料,办事流程缓慢,且要众多人员同时来参与完成,成本费用极高,且有可能出现统计不完全,而且查阅相关资料和数据时相当繁锁和困难,这就严重映响物流作业流程进程.只有实现仓储物流信息化、系统化管理,才能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4.改善仓储配送流程化建设

在实现仓储物流信息系统化管理建设过程中,企业必须改善相关的物流设施,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统一物资配置标准,整合优化物资品类,促进管理的规范化,提高物流管理效率.当前在总的经济形势高速发展时期,工业企业发展迅速,用电需求不断增加,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加快步阔,而传统的物流管理方式将制约电力建设的发展速度,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改善物流的管理方式,加快物资流程设备的改造,应用信息系统化管理,梳理补仓采购各项业务流程。

4.1做好仓库出入货物平台化建设,安装相应的升降平台、放线架、装货、卸货设备及物料切割工器具等高效装卸货运作等基础设施.

4.2结合公司今年“6+1”信息系统化建设要求,完善物资系统配网业扩基建项目补仓采购的信息系统支持,抓好应用优化,提升对招标采购,合同行签订,履约品控和仓储配送过程等信息共享应用水平.

4.3促进管理的规范化,提高物资管理的流动性,减少出现库存积压或缺货风险.实现品类优化及统一物资配置标准化后,与2012年相比,业扩及配网物资品类从520种优化至72种,尤其是加大了对生产类和计量类物资品类优化,备品从1791种优化至699种,计量物资从110种优化至80种物资品类的优化,使物资管理的标准化程度提高,闲置物资大幅减少,定额物资和通用性和可替代性得到提高,储备物资品类和补仓采购成本进一步减少,有效节约了运营成本.

5.仓储管理应用条形码技术,现代化作业效果明显,使得仓储作业高效运转

5.1 物流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应突出自动化辨识技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其中自动化辨识技术比如磁条技术与条码技术等,系统数据交换技术可以自动处理企业当中的物流信息,规范物流运作,实现准确上报需求计划,单证格式化等,有效解决仓库及货物流动有关的信息管理,不但可以增加一天内处理货物的件数,还可以查看这些货物流动的具体信息,查阅后台资料与实际库存进行实时对照,记录应补货物数据,以维持正常库存和应急配备的合理性.

5.2 将条码与RFID技术相结合

将条码与RFID技术相结合,可以将条码贴在物品上,射频电子标签贴在存放物品的托盘或叉车上,电子标签存放有物品的所有信息,阅读器则安置在仓库的进出口,每当物品进库时,阅读器自动识别电子标签上面的物品信息,并将信息存储到与已相连的管理系统中,当物品出库时,同样由阅读器自动识别物品信息,并传送到管理系统中,对物资的仓储位置,架位,出库入库均可进行标签扫描,与电脑联接,实现同步,快捷高效完成物资出入库办理工作,使出入库更加灵活,方便和安全.

5.3 RFID条码技术的应用

条码技术是利用光电扫描阅读设备,来实现代码数据输入计算机,条形码是由一组按一定编码规划排列的“条”,“空”符号,用于表示一定的字符,数字及符号组成标记,这些条和空组成的条形码表示一定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静态的物品规格型号数量,生产厂家等信息,还有批量生产日期,保持期,发运地点,收货地点,收货单位,运送单等动态信息,识别条码表示的数据转变为计算机可以自动采集的数据,识读装置由扫描器和译码器组成,扫描器将条码符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译码器则将数字信息换算成条码所表示的信息.条码技术的特点,输入速度快,可靠性高,采集信息量大,灵活实用,条码设备易于操作,在物流供应链领域,条码技术就象一条纽带,把物资生命周期阶段发生的信息连接在一起,可跟踪物资丛采购到仓储,配送的全过程,

5.4 RFID的库存管理

RFID可避免手工书写票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解决了库存信息滞后的问题,提高了交货日期的准确性,解决了票据信息不准确问题,提高了服务质量,另条码技术有效解决仓储与货物流动相关的信息,物流服务中心在应用条码技术以前,仓储管理作业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物料入库,物品存放地点等信息用人工操作记录,过程繁琐,信息不全等问题,,导致库存量上升,发货日期无法保证,决策依据不准,降低了系统可靠性.

6.货物入库管理:

搬运(或叉车司机)只需扭描准备入库的物料箱上的标签即可,入库可分间接和直接两种,直接入库指物料堆放在任意空位上后,通过条码扫描记录器地址,并为存放位置建立一个纪录.

6.1 货物信息控制与跟踪

优化系统储备物资补货提醒功能,库存并结合储备定额方案,提出物资需求报表,通过系统实时监控提醒.

6.2 存库动态预警

对于各种货物库存量高于或低于限量进行自动预警,结合各种货物近期平均用量,自动生成需要在一定时间内需要采购或取消订货,有效的控制库存量.

6.3 空间监控

监控货物的实际位置,存效时间,空间余地等参数,自动对不合理位置,超长存放时间,余地不足等规定的限量自动预警,货物信息跟踪: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跟踪.报警处理:自动对将要报损货物进行跟踪,管理人员可对报损物资进行登记,填写报损清单,若报损申请批准后,系统对报损货物进行报损处理,建立报损明细表。

7.货物出库管理

采用条码识读器对出库货物包括装上的条码标签进行识读,并将货物信息快递给计算机,计算机根据货物的编号,品名,规格等自动生成出库明细表,发现标签破损或丢失按照上述等程序人工补贴,出库货物经过核对,确认无误差后,再进行出库登记处理,更新货物库存明细。

8.货物配送管理

配送商品的实体作业将包装货物、货品装车并实时配送,配送要按事先规划配送的区域划分,或配送路线的安排,按配送路径先后顺序决定物品装车的顺序,条码技术读取物资标签内容,系统将这些信息与发货记录进行检对,检测出可能的差错,然后将条码标签更新为最新的物资存放地点导口状态,这样就确保了精确的库存控制,同时可了解配送物资处于转运状态,运转的始发地,目的地及预期到达的时间等信息.

9.库存管理包含库区的管理及库存数据控制

库区的管理包括区域的分布,区域的大小及区域摆放方式等规划,货品进出控制遵循:先进后出或后进先出,进出货方式的制定包括货品所用的搬运工具,搬运方式,仓储区储位的调整及变动.库存数量的控制则依照一般货品出库数量,入库时间等来制定采购数量及采购时间。制定库存盘点方式,可分为按周盘点,按月盘点或年终盘点,并依据盘点内容清查库存数,修正库存帐表,并制作盘点报表.

信息管理系统在仓储物流中应用可以有效增强物流供应链可视性,提高了供应链的适应性能力,快速实时,准确的信息有助于物流服务中心在供应链中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复杂多变的市场作出快速的反应,从而提高对物流供应链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少库存滞留时间,提升了库存管理能力,结合自动补货系统以及仓储管理库存方案,提高库存管理能力,有助于物流资产可视化管理,有助于电力物流对其整体资产进行合理的规划应用,加快了信息化进程,提高了客户服务水平.

10.仓储物流信息化管理,实现管理水平登上一个新的平台,还要改善以下几个问题

①根据补仓采购平台推进进度,进行仓储人员和配送力量的整合,库容库区调整及装卸移库工作安排,优化系统储备物资补货提醒功能,通过系统实时监控提醒库存并结合储备定额方案,提出物资需求报表。②健全业扩及配网基建项目物资管理流程和作业指导书编制,并固化系统,使定额物资供应流程更加规范,流畅.③建立纳入补仓采购的业扩项目物资申报流程指引,规范物资使用部门通过系统办理物资领用,并准确预测领用时间和按时到仓库自提.④建立业扩及配网项目物资补货需求报送流程,保证物资需求与仓库安全储备量和供应商补给及时匹配的供应方式.⑤物流仓储在使用RFID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射频接收距离限制,射频对人身的辐射以及RFID所面临的频率限制等技术方面的问题都构成了RFID在仓储物流中发展的障碍.⑥对仓储管理人员及物资需求单位管理人员进行补仓采购配送等流程的培训和演练.确保管理人员能力能适应补仓采购新模式的工作要求,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国物品编码中心,条码技术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07.

[2] 条码技术在企业实现生产管理中的应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2006.08.

第3篇:仓储物流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common colleges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and the major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s practicality, so the author takes the Pearl River College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or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respe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Key words: the major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research

1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的重要性

1.1 本科教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

力[1]。”

基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提高人才培养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的指导思想,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注重学生对现代物流实践技能的掌握,了解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相关岗位职责,通过本科教育培养的物流专业毕业生可以为物流行业所接收和吸纳。

1.2 物流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物流管理专业是培养具有管理、经济、工程、计算机等方面知识和能力,从事物流经营、运输、仓储、管理、决策、系统设计及教学科研的高层次、综合性、复合型人才[2]。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物流理论知识,更要对现代物流环节的基本流程有所了解,对物流相关岗位的职责有所认识。

本文结合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分析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一些思考。

2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物流管理实训教学软件更新慢

为了进行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模拟教学,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一般都建有专门物流实验(实训)室。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验室建设有“机房+物流软件”,实验室一般是物流管理专业(或方向)设立初的1~2年购置的,如本院物流实验室的供应链管理软件是2008年购置的,3D物流仿真软件是2011年购置的。软件购买时该类软件已开发1~2年,也就是说供应链的软件从开发到现在使用已经有10年的时间,10年时间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和实践都在不断的发展,但实验室的软件却少有升级或更新。

2.2 实习基地“重建设,轻使用”

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是目前考核专业实践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目前的实践教学基地“重建设,轻使用”,学校对实践教学基地的考核主要看某专业已有或新增了几个实践教学基地,对实践教学基地的使用缺乏考核。许多企业不太愿意接纳学生的实习,特别是课程实习[3]。课程实习时联系企业进行参观,一般是用半天时间,走马观花地对企业物流情况进行初步了解。

2.3 对毕业实习缺乏有效监督

毕业实习是指学生在毕业之前,即在学完全部课程之后到实习现场参与一定实际工作,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及有关基础知识解决专业技术问题,获取独立工作能力,在思想上、业务上得到全面锻炼,并进一步掌握专业技术的实践教学形式[4]。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8学期,由于校企合作单位有限,学生的毕业实习以自己投递简历,应聘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实习岗位也并非均为物流相关职位。加之缺乏专职的实习指导老师,对毕业实习的监管也流于形式,以电话或查看学生上交的实习周记为主。没有真正发挥毕业实习对学生业务技能训练的目标。

3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3.1 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的转型发展的任务中指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物流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要突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首先从实践学时上保证课程实践教学。

3.1.1 物流主干课程增加实践学时

物流的主干课程主要有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运输技术与实务、仓储与配送管理、国际物流等。在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理论学时,增加实训、实践教学环节,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在物流相关理论学习时的技能培养。物流主干课程实训、实践教学安排如表1所示:

物流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主要是通过实训软件模拟完成的,物流实践教学主要是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进行参观或者参与式的学习,掌握物流相关的作业流程。

《物流管理》的实训课主要是进行物流认知学习,通过每年的广州物流设备展(每年的5月或6月),了解现代物流设备的发展前沿。《供应链管理》是在现代供应链管理理念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实训软件进行以企业模拟形式为主的推动式、拉动式两种运作模式的推演练习。《运输技术与实务》、《仓储与配送管理》、《国际物流》这三门课程在相关理论学习后,利用实验室的3D运输管理系统、3D仓储与配送管理系统、3D国际物流管理系统进行分岗位角色的模拟训练,并到运输企业、仓储企业和港口企业等进行参观学习。

3.1.2 开设专门的物流实践课程

物流相关理论课程完成后,第7W期安排32学时的《物流沙盘》课程,这是一门专门的物流实验课程。该课程以具体物流任务为导向,采用小组对抗的形式,在模拟物流企业经营的过程中,通过运输、仓储等物流功能环节的优化,实现物流合理化。各组同学利用物理沙盘和电子沙盘相配合,研究运输配送路线,根据物流信息进行备货和库存控制,等等。真正将所学的物流相关理论知识在沙盘模拟中得以综合运用。

3.2 教学大纲对实践教学提出明确要求

第4篇:仓储物流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结构;开发设计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0-0055-02

我国电子商务以及相关行业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物流企业的高速发展,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对于物流企业的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对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以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意义重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人员、计算机应用软件、网络通信设备等等设备所组成的,主要用于对物流信息的管理与分析,同时为物流企业的运行发展提供相关建议,以提高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为了人们提供更为快捷的物流服务。

1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物流企业的核心,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对物流企业的发展及其重要,是物流企业的运行过程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对物流各个环节的管理,例如对仓储管理、运输及配载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各方面的管理。

1.1 仓储管理子系统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仓储管理功能主要是靠仓储管理子系统(来实现的简称WMS),随着产品品种和数量的增加,对于如何存储这些产品,如何管理好他们以及如何将有限的仓储面积发挥出最佳功效,仓储管理子系统的主要做义工,同时仓储管理子系统还需要对自动化设备进行控制,实现对产品的有效管理,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

1.2 运输及配载管理运输管理子系统

运输及配载管理运输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运输工具(车、船、飞机等)、运输环境(运输线路、站点和地图)、运输人员、产品运等等方面的管理,同时还需要对运输成本、运输资源成本、客户需求以及货物的跟踪管理,此系管理涉及了各方面技术,例如信息管理系统、GPS系统等,是整个系统的重要环节,应当引起物流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视。

1.3 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与ERP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不同,力资源管理子系统主要是针对工作人员的情况管理,例如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以及业绩评估表等等资料,有利于充分利用工作人员的能力,进而实现对工作人员的全面评价,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2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对于企业运作意义重大,同时在其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功能需求设计,同时还需要考虑的系统设计成本,结合不同企业的运作方式进行全面综合设计,以满足实际工作所需。

2.1 根据企业业务管理方式进行系统设计

在物流企业中,业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所以对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需要根据企业的业务管理机制来进行设计,以业务流程机制作为系统管理机制,以企业供应链为系统构架,形成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管理机制,并对所有业务情况进行统一管理,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升企业业务管理能力。

2.2 根据企业资源管理模式进行系统设计

物流的企业都是建立在统一资源管理模式之上,为保证资源信息与供应链相匹配,同时加强对各方面的业务信息的管理,可以通过建立企业业务数据库信息系统方式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数据库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对客户需要的完美实现。

2.3 全程化管理控制系统设计

全程化管理控制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控制核心,通过将完整的计划体系信息传递给供应链各个环节,进而实现对于业务的控制,并且在这基础上形成完整的企业绩效目标体系,并且通过业务规则实现对业务的全程化控制,确保保证所有的业务的规则性,对于业务成本核算控制,主要通过采用面向业务流程核算方式对业务成本进行核算控制,实现业务成本的动态控制,并且在每一项业务完成后,将业务信息传递到绩效考核体系中,完成对工作人员的业绩管理。

2.4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

为了能够实现对工作人员的业绩准确、全面的评价,通过全程化管理控制系统所反馈的数据,根据所有工作人员传统业绩的基础上,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同时与其他子系统结合,有效的避免了传统业绩评价方式的局限性,全面发掘有用人才,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对工作效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以及客户信息的全面管理分析,并且根据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建立完善的工作人员业务管理系统,为企业决策提供原始的数据基础。

3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流程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要求系统性能完全、功能强大,所以对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人员而言需要具备整体性思维以及整体观念,一般物流企业进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流程主要分以下几点:①对于系统构架、现行系统的管理方法、信息流程等有关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并且根据数据调研图表,对信息系统管理方式以及管理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考虑;②通过构建整体的物流信息系统逻辑模型,对于各个功能的模块结构进行优化,最后确定最优设计方案;③通过逻辑模型对系统物理结构进行设计,而对于各个功能模块结构则是通过各种软件编程方法来实现;④对于系统已经设计完成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单独调试,之后再进行联合调试,通过两次调试结果情况、对其进行功能完善,最后完成物流信息系统所需要的控制系统;⑤对于已经设计好的系统,进行全部功能进行检测,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于系统进行一些修改,进一步完善且在运行阶段针对系统状况进行分析,确定系统的稳定性。

4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

对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需要将系统结构、系统管理、信息处理等等方面,实现企业业务流程及管理模式的管理,物流企业应怎样开发与实施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下文提出几点具体的建议。

4.1 系统软件设计

在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结构设计,对于系统设计方案需要与软件公司共同商讨,制度出符合自身企业实际情况的主营业务管理流程方案和统计报表方案,尤其是自身企业的特殊环节绝对不能遗忘,通过对企业业务管理需求进行分析总结,同时参考同行管理经验和自身管理凡是,制定属于自身的管理信息系统方案。

4.2 由点到面的对系统进行设计

物流企业因其自身的网点分布地域广、人员集中性低、管理流程多等因素,导致缺乏一套简易可行的实施方案,难以将管理系统推广应用,尤其是针对重要部门和关键环节,缺乏完善的培训和实施方案,这才是难以推广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真正原因,所以在针对系统设计时,在系统设计时需要由点到面的、一层一层设计,这样才能将系统结构设计好。

4.3 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来进行系统设计

对于企业开发系统而言,系统代码方式开发的信息系统需要根据企业业务不断进行调整,进而设计出产生系统自主更新的需求,所以在对系统设计时,需要根据用户功能,选择具有用户自主更新、调整管理功能的管理系统。

4.4 培养系统维护人员

对于一个管理系统而言,系统维护对于系统稳定性是相当重要的,通过系统更新、数据安全维护、数据备份等技术培训给专业的系统维护人员,保障系统能够长期、正常、安全地运行。

4.5 重视系统的客户服务功能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是针对客户的服务的功能,所以系统需要具有良好的客户服务功能,体现了企业对外服务能力和形象,直接对企业发展造成影响,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所以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具有完善的客服管理体系。

5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升级发展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是很据实际企业发展需求相结合,随着企业高速发展,对于已经建设完整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所需,对系统进行升级发展,根据当前国内外物流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以下几点有关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建议。

5.1 建立统一动态信息采集系统

信息共享是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所以物流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通过建立信息共享的集中式信息平台,实现对采集业务和财务数据的动态控制,同时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控力度,实现业务透明化的管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其中将动态信息采集系统功能作为整个物流企业的核心业务。

5.2 建立面向上下游客户的服务平台

企业在建立统一动态信息平台后,通过建立面向上下游客户的服务平台,进一步降低客户服务成本,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同时加强与动态信息采集系统的协作,最大化地提升企业利益及工作效率。

5.3 建立完善数据库系统

物流企业80%的利润是由核心客户所创造的,所以对于这些的客户数据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库系统进行管理了,在系统稳定运行之后,通过数据库中的现有数据,充分分析企业的核心客户和核心客户的业务情况,将核心客户的效益创造出最佳,同时结合现有的业务和财务数据,将企业各方面情况分析总结,例如企业的管理能力、经营状况、资金状况等情况数据,这些数据将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建议,所以对于企业对于数据库的建立对于各方面数据分析至关重要,通过分析数据库企业运行数据,为管理层对其企业发展做各种决策提供支持,使企业管理更具科学性。

6 结 语

综合上述,通过对当前物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进行全面分析,对当前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相关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经验,通过结合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发达运输设施进行综合设计,大大提升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作用,进而促进物流企业自身的发展,但是当前正处于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初始阶段的发展阶段,加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研究,对提高物流管理效率,促进物流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蒋秀英,金才亮,闫相勇.谈中小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J].管理观察,2008,(7).

第5篇:仓储物流管理方案范文

对于物流行业而言,物资仓储管理是其开展工作的基础,是物流管理的核心。在物流管理中,由于物资需要经过多个流通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对物资需求进行预测,而预测过程中误差是在所难免的,每个环节中的预测误差都在合理范围内,但是当这些误差堆积起来,所形成的误差就会很大,超出允许误差范围内,这会使企业的库存量严重偏离实际需求,从而增大了保管成本,也会带来更多的市场风险。为此,在物流管理中,加强物资仓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建立完整的物资仓储管理系统,确定安全合理的库存方案,转变物流管理流程,使物资运转起来,尽量减少其在仓库中的库存时间,而使其更多的处于动态配送状态中,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极大的降低库存数量,还能够减小物资积压的周期,提高物资利用效率,降低物资管理成本。虽然在此过程中,物资存储的仓库会越来越大,其所服务的范围也不断增大,物资的吞吐量越来越大,相应的管理操作也日趋复杂,但是物资的存储周期却逐渐缩短,物资仓储管理的成本也不断降低,这也是未来物流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一般来讲,仓储总是出现在物流各环节的结合部,例如采购与生产之间,生产的初加工与精加工之间,生产与销售之间,批发与零售之间,不同运输方式转换之间等等。仓储是物流各环节之间存在不均衡性的表现,仓储也正是解决这种不均衡性的手段。仓储环节集中了上下游流程整合的所有矛盾,仓储管理就是在实现物流流程的整合。如果借用运筹学的语言来描述仓储管理在物流中的地位,可以说就是在运输条件为约束力的情况下,寻求最优库存(包括布局)方案作为控制手段,使得物流达到总成本最低的目标。

2物资仓储管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物资仓储管理并不单单只是在物流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事实上任何一个需要以物资为原材料进行生产的行业,都离不开物资仓储管理。因此可以说,物资仓储管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2.1仓储能对货物进入下一个环节前的质量起到保证作用

在货物仓储环节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能够有效的防止伪劣产品流入市场,这样既保护了消费者权益,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产厂家的信誉。通过仓储来保证产品质量,一般有以下环节:一是在货物入库时进行质量检验,看货物是否符合仓储要求,严禁不合格产品混入库场;二是在货物的储存期间内,要尽量使产品不发生物理以及化学变化,尽量减少库存货物的损失。

2.2仓储能够为货物进入市场作好准备货物作为商品要顺利进入市场满足购买者需要,必须在货物进入市场前就做好准备。仓储能够在货物进入市场前完成整理、包装、质检、分拣等程序,这样就可以缩短后续环节的工作时间,加快货物的流通速度。

2.3仓储是加快商品流通,节约流通费用的重要手段

虽然货物在仓库中进行储存时,是处于静止的状态,会带来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的增加,但从整体上而言,仓储不仅不会带来时间的损耗和财务成本的增加,相反它能够帮助加快流通,并且节约运营成本。在前面讲仓储的必要性的时候已经谈到过仓储能够有效的降低运输和生产成本,从而带来总成本的降低。

2.4仓储还是保证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流通)、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物流过程中属于流通领域,而仓储优势物流系统的重要环节,因此,货物的仓储过程不仅是商品流通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也是社会再生产和整个经济活动得以顺利惊醒的保证。

3物资仓储管理的发展趋势

从时展的需求来看,物资仓储管理的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这也为其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很多现代化的高新技术已经被应用在物资仓储管理中,其今后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零库存”管理模式

所谓零库存,并不是指仓库中不再储存物资,或者不再设置仓库,而是指企业可以通过高效的物资仓储管理手段,来将自己的库存转移给自己的供应商或者零售商,从而使自己达到零库存。但是这对企业的物资管理水平要求极高,因为若任何一个环节出错,使得物资无法及时供应,都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目前零库存的物资仓储管理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并且在高科技的辅助下,零库存已经基本可以实现,但运作依然不够成熟,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完善。

3.2整合化管理

整合化管理就是指把社会的仓储设施,各相关供应商、零售商、制作商、批发商,甚至客户的仓储设施进行整合,以达到企业库存管理的优化。也就是说在供应链管理的框架下,实行仓储管理,把相关仓储管理的作业或设施进行重建。

3.3计算机化与网络化管理

计算机,它具有高强度记忆功能,能把负责的仓储管理工作进一步简化并大大提高效率;它具有准确计算能力,使人们增强了对它的信赖;它可以对临时变化进行应付,对临时需要进行适时处理。因此,计算机已经成为库存控制信息系统的核心,作为对各项管理业务发出企业指令的指挥中心而起到重大的作用。

4结束语

第6篇:仓储物流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 物流实验课 实验项目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我校物流专业的实验课已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创新与改革,在培养学生能力上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学生接触物流设备机会少,只能部分地模拟物流管理的相关环节,直观地验证或模拟物流管理的部分业务,还没有达到物流实验课的目标。为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我们开展了此次调研活动。

1 学生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45.9%的同学想学习物流规划,31.8%的同学想学习物流信息系统,58.8%的同学想学习供应链管理。

结合供应链管理知识,整合相关实验,让学生设计并优化整个供应链的实验。让学生研究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转与管理,通过反馈的资金流、物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物流规划对本科生阶段是难度较大的实验,我们可以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

物流设备类实验中,学生感兴趣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51.2%选择的S-ID定位系统操作,50.6%选择的RFID系统应用,42.9%选择的电子标签辅助拣货,42.4%选择的RF手持终端应用,12.4%选择的条形码系统及标签应用实验。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类实验中,学生感兴趣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57.6%选择的物流配送管理,50.6%选择的物流采购与订单管理,32.4%选择的物流运输。

我们实验课应把物流信息技术这一项当做技能培养的重要一环。把重要的物流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增强学生们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仓储管理类实验中,学生感兴趣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47.1%选择的库内管理,46.5%选择的货物出库管理,40.6%选择的货物到库准备和验收,31.2%选择的入库理货码垛,30.6%选择的货物入库上架,26.5%选择的货物盘点。

学生已经在实验课之前学习过仓储与库存控制这门课程,对仓储在理论上已经有了一定深度的理解。同学们对于如库内管理和出入库流程等相对较简单的实验更希望进行更深一步的如仓储计划编制、仓储方案决策、仓储组织效果等技能的训练与培养。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类实验中,大家感兴趣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54.1%选择的物流配送路径规划,48.8%选择的电子标签拣选策略选择与设计,30%选择的仓储货位规划设计。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类实验是综合性提高实验,对同学们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有一定难度。但是同学们对这类实验很感兴趣,我们可以在这类实验中培养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

供应链类实验中,学生感兴趣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64.1%选择的供应链库存管理,62.4%选择的啤酒游戏。

综合来说,较于操作类实验,同学们还是更希望多安排管理类以及规划决策类实验。

2 企业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企业对学生在技能方面的要求有: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架构和功能,会仓储、配送、运输、货代、订货系统等物流软件的操作。初步具备使用条形码技术、POS 系统对商品进行出入库处理。运用RF技术、EDI技术等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能够较熟练的操作企业ERP各工作站的软件。能操作系统,特别是进销存系统。

对于更高层次的物流人才,企业要求也会相应提高,如具备物流系统规划的能力、物流信息系统的综合运用能力、供应链管理与改进的能力等一些综合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能力。

3 物流实验课实验项目的调整方向

一是结合多种教学手段,针对性学习各部分内容。如国际报关和报检实务的业务流程、物流信息系统应用等,可以采用模拟训练,通过物流软件、企业物流运作案例等手段来实现实训目的。而对外语交流能力、仓储与配送管理能力、物流系统设计和规划能力的培养,可以采取学生自己动手的方法,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团队探讨和到物流企业参观实习等多种手段来实现职业能力的培养。还可以穿插物流运作视频,如供应链物流运作专题片等。

二是变现在以实验为目的的实验室布局为以就业为目的的布局。参照企业实际来布局实验室和模拟职能岗位。首先,提供仿真的企业业务处理环境。使实验者有置身于企业实际环境中的感觉,这种环境可使学生自觉调整自身不同于课堂上课的状态,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规划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步骤,主动完成实验。其次,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岗位,更有利于学生真实体验。以不同企业实际日常业务,提供仿真的业务流程。在实验教学环境下可以模拟企业的各种物流管理实际,使学生在模拟现场的物流管理工作中充当某一角色,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和素质。物流管理专业在于它的实践性,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有机会发现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是课程内容随物流业发展与时俱进。目前,我们的课程内容赶不上物流业的发展,出现明显滞后性。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跟上物流发展实际。要特别注重现代信息技术、规划工具的开发与应用。

四是更高要求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本科教育,我们对学生有着不同于高职生的要求,在同学们完成基础实验的前提下还要更进一步安排同学们更高一层次的实验如供应链管理类实验、仓储货位的规划设计实验,物流配送路径规划实验等等。训练同学们如供应链管理能力、物流规划设计能力、仓储计划编制、仓储方案决策等等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完成包括基本型、提高型和研究创新型三种类型的实验。除了培养学生的基础的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专业技能,包括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调查与预测。

通过实验课程的开设紧密结合网络技术,并与如仓储与配送、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市场调查与预测、电子商务等互为补充,使学生理论与实践双丰收。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评价能力得以系统化、综合化,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既会思考,又会操作,这样才能符合现代化物流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4 结论

物流实验课实验项目改革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结合多种教学手段,针对性学习各部分内容;二是变现在以实验为目的的实验室布局为以就业为目的的布局;三是课程内容随物流业发展与时俱进;四是更高要求地培养学生能力。

基金项目:[1]天津市品牌专业(物流管理)建设项目;[2]天津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任务驱动式的物流实验课两阶段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3]天津师范大学实验室改革研究基金项目:基于社团企业化的物流开放式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C2011 01);[4]2012年物流教改教研课题计划:基于开放式实验室的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JZW2012096);[5]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D02-1106)

参考文献

[1] 陈达强,刘南.高校物流实验室建设与教学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4):147-152.

[2] 肖怀云,李正锋,吕玉兰.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计[J].物流科技,2008(7):81-82.

[3] 齐天.《物流仿真实验》实验课的教学改革探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2):167-168.

第7篇:仓储物流管理方案范文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职业能力实践教学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分析

2008年以来,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已经意识到培养“能操作、善管理、可发展”的“社会需要、行业认可、企业能用”高端技能型物流管理专门人才的重要性,用什么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职业能力及如何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等问题是培养高端技能型物流管理专门人才的关键所在。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五年来,笔者每年都会利用暑假和业余时间,深入企业调研用人单位的岗位标准和任职要求。调研结果表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多在仓储和运输这两类岗位群上。

根据企业调研结果,结合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多次专家论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立足于社会的适应能力,扎根于物流行业的通用能力,胜任物流经理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岗位专用能力。因此,专业定位在培养综合型物流企业中运营管理岗位、从事仓储和运输管理技能操作的高端技能型物流管理专门人才。总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四种能力”,即社会适应能力、行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岗位专用能力。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课程教学设计

1.课程体系职业能力培养课程模块化

课程体系有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课程、行业通用能力培养课程、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岗位专用能力培养课程及岗位能力拓展五个模块。

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就业后能够立足于社会的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善于学习、善于沟通、团队合作精神,迅速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培养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能够科学认知物流行业、能够从经济的角度分析物流管理作业,熟练运用物流法律法规的职业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社会活动能力、协调组织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在工商企业、物流企业从事仓储、运输、配送运作、信息处理所必需的优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等,能够科学管理物流作业的能力。

每一个课程模块不仅仅只培养一种能力,如岗位专用能力培养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岗位专用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物流行业通用等能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要培养学生会动脑、会思考,如何做才更好。

2.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教学团队专兼结合

根据学生应具备的四种能力,教学团队应由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构成,能够满足高职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可以根据学生就业岗位标准和课程标准选择教师组建各种能力培养的教学小组。充分利用校内外物流实践基地,优化实训教学项目,保证学生实践效果。

专任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执有职业资格证书,具有专业能力、企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独立承担一门以上课程教学任务,能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和单元设计,完成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项目。

兼职教师聘用物流行业企业第一线的专家、能工巧匠、优秀员工、企业经理、社会活动家、教育专家、优秀毕业生,包括具有丰富物流管理经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从事物流作业作业管理及物流现场操作的师傅,持有职业资格证书,且在物流岗位工作年限在6年以上。兼职教师主要担任专题讲座、实践技能、岗位实践和顶岗实习的教学。

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评价

1.毕业资格审定系统化

主要由企业经理、业务骨干、岗位能手、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往届优秀毕业生、系部领导和教师组成毕业审定委员会,严格按照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制定的毕业标准组织审查学生的毕业资格,学生在毕业时必须完成所有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并考核合格。

(1)毕业设计答辩。学生在第六学期第一周提交毕业设计方案,通过系部领导和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利用五周的时间,结合顶岗实习经验完成毕业设计。系部组织毕业审定委员会进行毕业设计答辩,学生汇报毕业内容并回答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

(2)技能操作考核。以用人单位岗位标准和考核形式为基准,系部组织毕业审定委员会进行技能操作考核,主要考核内容为仓储作业管理技能、运输管理技能、速递实务和单证处理业务。

(3)毕业条件审查。系部组织毕业审定委员根据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毕业标准逐项审查学生的毕业条件。

2.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社会化

成立毕业生跟踪调查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设计调查问卷,组织和领导教师每年进行一次毕业生跟踪调查。

(1)调查内容。毕业生调查,毕业生的基本情况、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学生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考核内容和方法和教学效果的评价。

用人单位调查,毕业生的基本情况、思想品质、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用人单位的岗位标准、需要毕业生的数量、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2)调查方式。为了保证样本数量的充足和有效,采用普查的方式对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

①问卷方式。分别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发放《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表》,经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答填后返回。

②访谈方式。调查人员在组织问卷调查的同时,走访部分毕业生或用人单位,征求相关意见和建议,并做好相关记录,作为撰写调查报告的原始材料。

(3)调查成果。《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总结报告》,重点分析毕业生就业去向、工资及福利待遇、用人单位的评价等,优秀毕业生对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及成效的反馈意见,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变化情况,为修订与调整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刘翠娟,李红.构建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途径.中国成人教育,2009,(11).

\[2\]潘意志,程丹丹.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践――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8).

\[3\]施新平.分层化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组.职教通讯,2012,(33).

第8篇:仓储物流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应急物流;物联网;RFID;GPS;应急物流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3-0000-03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based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for Emergency

Qu Xiaoling

(Government Office of Shanxi,Taiyuan03007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 a problem in emergency logistics,mat-

erial-based networking technology is proposed emergency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program,and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the program,function,and involved a more in-depth database design.

Finally,to sum up the meaning of technology in emergency logistics things.

Keywords:Emergency logistics;Internet of things;RFID;GPS;Emergency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一、引言

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根据需要,它包括应急物资采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以及信息处理等功能性活动。

我国的应急物流起步较晚。2003年SARS的爆发,才使得我国开始重视对应急物流的研究,尤其是经历过了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后,应急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呈现出来,主要表现:1.应急物流的社会成本高、效率低、遗留问题多;2.缺乏一个统一的应急物流组织机构,组织指挥绩效低;3.应急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信息系统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应对紧急状态的要求。

RFID技术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识别距离可达几十厘米到几米,识别过程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GPS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RFID技术、GPS技术结合GIS技术、互联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可实现对应急物流过程中的所有物资进行可视性的跟踪和溯源,保障应急物资供应的数量和质量,并对应急物流车辆进行导航、定位,提高应急物流运输和配送的效率,使应急物资及时到达物资需求端。

因此,本文建议由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牵头,联合各个应急物资生产商、物流中心,建立一个统一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物流管理系统,对应急物流的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进行统筹管理。同时,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保障整个应急物流体系的高效运行。

二、应急物流的运作流程分析

应急物流的运作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由应急事件的需求产生的。应急物流的运作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保障应急的物资需求,又要把物流成本控制在最低的范围之内。通过对应急物流业务的详细分析,可以将应急物流设定以下几个环节:应急物流协调指挥中心、物资供给端、物流中心以及物资需求端。其运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流程图说明:

(一)应急物流指挥中心。首先必须成立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统筹指挥救援物资的需求分析、筹集、运输、调度、仓储、配装、运输等工作,应急物流指挥中心本身并不进行物资采购、储存、运输等具体的业务,它主要负责根据收集来的信息,对各加盟物流中心的物资采购、储备、运输等方面进行指挥和指导的工作,使整个应急物流体系高效有序地运作。

(二)物资供应端。应急物流则与一般物流不同,它除了备用的应急物资储备,物资的供应端是多元且杂乱的。如果物资未加以整合分类就直接往灾区运送,将造成物资的浪费,配送低效率与物资重复运送等问题均可能会产生,因此,在应急物资供应端进行应急物资统筹集结管理非常重要。

(三)物流中心。主要功能是实现应急物资的采购、运输、仓储和配送。应急物流中心由众多的普通商业物流中心、企业加盟而成,可以根据灾情,灵活抽调各加盟物流中心组成一个保障体系,还可以将多个地区性的应急物流中心联网,组成一个区域性、全国性的应急物流体系,实施应急保障,使整个应急物流系统有序、高效、实时、精确。

(四)物资需求端。灾害发生时造成的混乱让信息流通不畅,在第一时间内也许无法得到需求详细信息,因而必须透过事前的资料收集,针对灾害发生区的地理特性、人口分布、人口结构等相关特性进行分析,预测物资需求量。同时,随着救援活动的进行,物资需求端会逐渐的恢复本身应有的机能,对应急物资需求的急迫性以及需求量会不断的变化,应当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关注需求的变化。

三、应急物流系统建设解决方案

(一)建设目标

以GIS平台为基础,结合物联网关键技术,建立由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统一监控调度,由应急物流中心和各个应急物资供应商参与的,包括应急物资需求分析、应急物资采购、仓储、运输、配送、分发以及应急物流全程监控、优化调度、优化配置等不同的应急物流管理环节的应急物流管理系统,提高应急物流管理的可视性,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应急物流的时间效益最大化。

(二)总体框架

应急物流系统的总体架构是在SOA架构和物联网经典的三层架构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包括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展示层以及社会层面方面保障和信息化层面保障体系共8个方面的内容。具体系统总体架构图如下:

(三)系统功能

1.应急物资采购管理。

由于应急物流特有的目的性和紧迫性,应急物资的采购量一般相当大,时间上要求很高,供应商往往不是单一的,绝大部分市场商品都会由多个供应商同时提供,因此,对应急物资的采购进行科学的规范化管理非常重要。

采购管理主要包括制定采购计划、订单管理、采购结算三个主要组件。

制定采购计划:根据应急事件需要,制定采购计划,将采购需求变为直接的采购任务,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市场杠杆效应确定采购模式和采购价格,保证采购效率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采购品的材料成本和采购过程成本,供应商选取尽量选取对RFID支持的供应商,如果RFID不支持,则须在验货入库时,需要提供对货物进行RFID编码支持。

订单管理:根据采购任务自动生成采购订单,签订采购合同后,对从供应商确认订单、发货、到货、检验、入库等采购订单流转的各个环节进行准确的跟踪,另外,根据情况,可进行多种采购流程选择,如订单直接入库,或经过到货质检环节后检验入库等,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实现对采购存货的计划状态、订单在途状态、到货待检状态等的监控和管理。

采购结算:按照采购合同进行采购相关结算的管理,支持灵活的结算方式,可以对流程进行配置,更改各种业务的处理规则,也可定义新的业务处理规则,以适应应急业务的突发性特点。

2.应急物资RFID仓储管理。

应急物资储备直接影响应急物流系统的反应速度和最终成效,大量的安全保障物资储备可以大大压缩从灾害发生到救灾完成的间隔时间,减少采购和运输量,减少相关成本,但同时也会占用大量的流通资金,成本上升。我们可以根据仓储点所在位置常发生的灾害的类型等要素,科学的确定应急物资储备规模,同时,采用RFID技术对应急物资库存进行控制。

RFID仓储管理采用严格的权限控制,保证仓储运作的安全、有序、高效,它主要实现了以下功能:

仓位管理:负责管理仓库、库位信息,根据货物存储时间、货物体积重量、客户所处的地理位置、货物将来的去向、进出库的频率、仓库库位状况等信息,优化配置仓库库位,增强仓库的吞吐能力,提高仓库库位的利用率和货物定位及进出仓的速度。

入库管理:根据订单管理模块发送的货物入库单对货物进行验收,当货物的类别、数量、质量均合格后录入货物的相关信息,根据货物的类别进行自动归类,进行储位的分配并将货物搬运至储位。对验收不合格的货物,先将货物搬运到临时保管区进行暂时登记与存放,并与客户联系,做出进一步退货处理。通过货物的入库登记与审核,确保入库货物的数据准确无误。

出库管理:根据订单管理模块发送的出库单执行货物的出库操作。在仔细审核出库单证无误后,进行备货操作,在对货物进行出库检验后,办理出库手续,并对货物出库信息进行相应的登记与审核。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负责对货物的储存管理,实时处理入库作业管理模块、出库作业管理模块提供的货物出入库数据,及时更新库存信息以反映库存的动态变化,提供库存积压货物的品种、规格、数量等信息,便于采取相应措施对货物进行有效处理。

仓储查询:提供按照货物的不同客户、不同类别、不同仓库等多种方式对仓储货物进行查询,查询内容包括货物的品名、规格、数量、仓位、储存时间、供应商等。同时还提供查询仓库库位的闲置情况,方便仓管员安排库位。

3.应急物资配装管理。

应急物资配装管理主要实现对需配送应急物资的拣货、分货以及装配情况进行管理。主要功能应包括:

制定分拣计划:根据订单确定需要配送货物的种类和数量,制定合理的拣货、分货计划。

货物分拣:根据分拣计划,对货物进行分拣,并对整个货物分拣情况进行记录。

制定配装计划:根据运输工具载重量和容积、运输货物的重量、体积和配送货物的轻重缓急等,利用数学模型,制定配装计划,合理制定配载的货物、装载的优先顺序及载运方法等。

配装管理:根据配装计划,对应急物资进行科学配装,并对整个装配情况进行记录。

4.应急物资GPS配送调度。

应急物资GPS配送调度是根据应急物流的特点,以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应急物资保障为目标,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采取合理的优化措施,节约应急物流成本,保障应急物流的畅通、高效运作。应急物资GPS配送调度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应急物流车辆管理:对应急物流车辆的信息进行管理,包括车辆的运输能力(容积、载重等)、所属单位以及目前的位置、状态等相关方面的信息。

制定应急物流车辆调度方案:综合考虑应急物资、物资储备点和运输目的地等相关情况,制定应急物流车辆调度方案,配置运输应急物资,达到突发事件要求和运输成本最合理化的要求。

调整调度方案:根据事件现场应急反馈的信息、应急物资跟踪执行情况、物资实时状态分布等,对现有的调度方案进行调整。

制定运输路线:利用GIS的最佳路径分析功能,根据货源所在地、目的地位置,事件要求、货物的特殊要求、限制条件等,以及当时的交通状况,制定最优的运输路线。

配送跟踪管理:结合GPS导航定位功能和现代通信技术,跟踪货物配送情况,车辆运输进程及车上设备的运行状况等。在配送途中有意外情况发生时,配送人员还可通过通讯系统及时与配送中心取得联系获取新的配送途径,使配送工作顺利完成。

配送查询:配送查询包括配送单状态、配送货物状况、各种运输车辆运营情况、路况信息、配送任务完成情况等的查询。

5.应急物流监控管理。

应急物资监控管理系统是在GIS平台基础上,利用RFID、GPS等物联网技术,对应急物资、应急物流车辆、应急物流工作人员进行综合监控和管理。

应急物资跟踪溯源:对应急物资的供应商、物资成分、物流路线、所在位置等信息进行跟踪和溯源。

应急物流车辆跟踪:实现对应急物流车辆的行驶路线、运行状态等信息进行跟踪和路线回放等。

物流工作人员跟踪:对应急物流工作人员的位置、工作任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跟踪。

6.应急物流辅助决策。

应急物资综合查询:查询应急物资的分布,实时显示应急资源在各地区、各流程阶段上的资源分布图,按照区域、类别、流程环节、物资状态等方面进行显示。

应急物资需求分析:根据实时的突发事件情况,结合各种物流预测模型,分析所需的应急物资的种类、数量等,应急物流运载工具的类型和数量,以及对应急物流工作人员的要求等。

统计分析:从不同的角度统计分析应急物资的仓储、运输、配送情况,应急车辆的调配情况,应急人员的分配情况等。可进行空间统计分析,也可以按照某个特定的要求进行统计分析。

物流配送决策分析:针对物流配送特点,结合空间分析技术和相关的决策分析模型,进行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及网点布局决策,物流配送最优运输路径分析、配送方案分析等。

7.应急物资信息。

应急物资信息是指:向应急相关机构和人员以及公众经过审批的物资调度计划信息、应急物资状态信息、应急物资短缺信息、公众捐赠相关信息、应急物资分发信息等。应急物资信息可以通过短信、广播、电视、媒体、网站等多种渠道进行。

(四)数据库建设

根据应急物流业务的需求分析得出,应急物流管理系统数据库的主要内容包括:

应急物流空间数据库:包括基础空间数据,如基础地形图、遥感图像;以及应急物流专题空间数据,包括物流中心、仓库、配送节点、物流路线等信息。

应急物流专题数据库:包括应急救援物资、应急救援设备、应急物流车辆、应急物流工作人员等信息。

应急物流业务数据库:主要包括采购单信息、采购合同信息、物流委托信息、库存信息、调度相关信息、应急物资实时状态信息等,这些信息和其他信息相结合可以完成对应急物资的监控管理,并为物资调度及信息提供依据。

共享数据库:是指应急物流管理系统与政府部门应急指挥系统等进行数据共享的数据库,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数据、人口数据等。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关键阶段,同时又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因此,加强应急物流理论研究,在应急物流管理中,通过使用RFID和GPS等物联网技术,使应急物流管理部门能够准确地知道应急物资从采购和仓储点到突发事件地点运输过程中的确切状态和位置;通过RFID和GPS等物联网技术,对应急物资和应急物流车辆进行可视化的跟踪和管理,在未来的几年中,将会成为应急物流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我们在应急管理中变得更方便、更智慧,对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应急物流体系,对保障社会安全、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方建.对健全我国应急物流体系的几点思考[J].物流技术,2008,10

[2]余朵苟,何世伟.应急物流体系构建研究[J].物流科技,2008,11

[3]张旭光.RFID/EPC技术及应用[J].今日科技,2005,11

[4]高文军,陈菊红,胡飞虎.我国应急物流研究综述与展望[J].物流科技,2009,8

第9篇:仓储物流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 体育用品企业 物流 特征

一、前言

在全球体育产业勃兴之时,体育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物流一词在我国被广泛使用,物流公司、物流中心等不断出现。从本质上说企业在市场上的表现主要是由产品的质量、价格以及产品的供给三个要素决定,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对企业的竞争能力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这三个因素都分别直接受到物流的影响。物流对体育企业在市场上能否取胜的决定作用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有报道称,海尔物流的分拨时间是5天,国际著名品牌耐克在中国的物流分拨时间是7天,可是李宁只要4天半就够了。这样的分拨效率,国产品牌李宁物流的特点就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通过描述李宁公司的物流管理特点,建立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物流管理范例,最终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提供物流管理模式。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本文以李宁公司的物流管理为调查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体育商品的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主要采用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与实地调查)、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以3PL为标准的物流操作

李宁公司所有产品的销售物流都是由其物流部运作,这包括鞋类从出厂到门店,以及服装从配送中心到门店的物流配送。3PL是指在物流渠道中由中间商提供的服务,中间商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内,提供企业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李宁有很多物流指标已经达到和超过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2000年李宁卖掉运输车队、重新梳理物流体系、实施SAP的R/3系统及AFS服装/鞋业解决方案。这一系列动作是为了打通李宁公司的各个关节,使其物流畅通,信息传导快捷高效。李宁产品的物流分拨时间,即全国的在途分拨时间是4.5天,比起业内著名的海尔物流还少半天,与国际著名品牌耐克在中国7天的物流分拨时间相比,李宁更是领先不少。

2.精心挑选物流公司

国内的很多货主企业一般委托大型物流公司,在这一点上,李宁公司却不同。李宁总结过去合作的经验,选择中等规模的运输公司作为物流服务商都。在最初开始选择承运商的时候,李宁公司最看重的是规模。但随着合作的深入,逐渐发现规模太大的承运商不仅费用高,而且因为等级多削弱了管理力度。因为自身太大,李宁的货物比重不能占据绝对优势,受重视的期望值与公司的相去甚远。后来,李宁选择中等规模的物流运输公司作合作伙伴,这种情况就得到很大程度的改进。李宁的货物倍受重视,物流公司在服务上尽心尽力,李宁公司在物流承运合同中加上一条:无论什么情况,李宁公司的货物首先发。

3.严格的绩效考核

无论是承运上还是物流公司都必须接受严格的绩效考核。公司共有5个考核指标,分别是:准时提货率、及时正点率、货损货差率、服务态度以及完美回单率。针对专线承运商,李宁物流部会亲自监控每一个指标的完成,而对于公司,则作整体考评。所有物流承运商都要把他们信息管理系统与李宁公司物流部进行对接,及时反馈按要求他们关于运输监控信息,必须每天报报表,包括货单号、提货时间、发货时间、在途时间、长途运输中不同地点的报告和事故分析原因。与此同时,李宁公司物流部有运输追踪部专门负责电话追踪经销商、专卖店,把自己得到的信息与承运商反馈数据统一做一个文件,形成承运商在一个月的编程。

4.仓库与配送中心的建设

提高物流效率,仓库与配送中心的建设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物流策略是为销售服务的,配送中心的布局、流程的设计都要最快地反映市场需求,在最短的时间消除问题,通过对内部客户销售部的服务服务市场。对于分散的生产与消费地,配送中心的布局作用非常明显。仓库与配送中心建设还可以在产品款式、型号日益增多情况下平衡库存与仓储成本、提高捡配时间。

李宁公司在全国共有两个一级配送中心,一个位于北京五里店,总面积25000平米,负责长江以北地区;另一个在广东三水,面积总共12000平米,负责长江以南地区。全国共13个分公司,各自下辖的仓库是二级、三级配送中心。集中起来,李宁公司的仓储面积共有50000平米左右。为了集中网络优势促销售,李宁公司把全国13个分公司的物流储运部整合起来,设物流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同时推行按销售地入仓的做法。产品出厂后直接送到相应销售地的配送中心,然通过分拣,分销出去,而不再走以前的通过生产地的仓库,再入配送中心的路线。

5.安全库存

网络编制好后,零库存成了新的挑战。零库存是企业所追求的,但短期不能达到。减少库存要在保证安全库存量的前提下,配送中心必须有一定的储存量。现阶段门对门的配送还不能完全实现,不能要求经销商和专卖店担负起仓储的责任。若是在中心城市一二类街区设销售点,不允许再增设大面积仓储。此外,城市对交通运输的管制,也使大型车辆在特定时间内不能直接配送到门店。而李宁在可控范围内压缩时间和库存,以即时生产、没有原料库、成品库作为目标,从仓库的内部设计上提高物流效率。

6.建立企业ERP系统

物流之难,难在使物真正的流动起来,李宁公司选择了信息化做为助力。2000年,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销售额8500万美元。同年6月,李宁公司引进德国SAP的R/3软件3.1I及AFS(服装/鞋业解决方案)1.0D建立企业ERP系统。2002年,李宁公司销售额预计达到1.21亿美元,连续3年20%的业务增长。同时,李宁公司的R/3标准系统升级到4.5B,服装/鞋业解决方案也升级到AFS 2.5B。两组数据对比反映出ERP系统在李宁公司实施后的效果。

通过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加快了物流分拨和配送速度,降低成本。系统上马后分拣的准确性更高,从交订单到货物出库的时间将大幅度压缩;同时会很大程度节省的仓储面积、增加库容。我们不打算再租更大的仓库,现有的改造基础已经可以满足需求;以后的运输控制也依靠信息系统电子化的手段来完成。

四、结论

李宁曾豪言: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李宁”。做到世界的李宁,除了过硬的产品,后勤保证也是关键――客户对与物流的投诉率直线下降,物流成本也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李宁公司物流管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3PL为标准的物流操作、精心挑选物流公司、实施严格的绩效考核、重视仓库与配送中心的建设、实现安全库存、信息化助力等几个方面。

参考文献:

[1]Ronald.H.Ballou.企业物流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3

[2]陈力全: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物流的个性化特征――以李宁为例[J].中国市场,200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