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设备维修保养计划范文

设备维修保养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设备维修保养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设备维修保养计划

第1篇:设备维修保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港口机械设备;维修;保养

中图分类号:S219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现代化港口的生产都离不开机械设备的使用,机械设备是港口经营过程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它的正常运转是港口生产经营的保证。每一种机械设备都有着相对应的使用寿命,目前很多港口对于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设备故障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操作者的不当操作;2、设备维修保养不足;3、设备检查人员疏忽大意,综上几点严重影响着机械的使用寿命,甚至可能对工作生产造成停滞,给企业效益带来影响,因此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保证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设备维护与保养中常见的问题,探讨了实现有效保养的措施。

一、强化港口机械设备保养工作的指导思想

遵循“重检查、勤保养”的观念,做好如下工作:一是掌握设备正常状况,重视平时运转中的各种检查;二是提早发现异常的前兆现象,掌握状况及时防止异常的发生;三是掌握机械设备的可靠性,确保其功能及操作人员的安全。做好启动前的检查,如检查所有螺丝是否确实锁紧;检查所有器材是否有损坏或变形。保养种类有日常巡视保养、定期保养、临时保养。每日的日常保养为从机械设备外部以目视检查是否有异音、异味、异色或损伤的现象,并以设备上的各种仪器表参数为判断依据、熟悉机械设备系统的运转状态,当发现有异常现象时,首先应将异常部位拆解,并对异常情况进行进一步确认,做出维修安排,异常情况维修完毕后,需详细填入异常状况及维修登记表,以便在定期保养与大修保养时,做为参考资料。定期保养原则上是在全部停运时进行保养,在无运转的状态下将机械设备内部盖板卸下,用目视检查机械的外部,并用手触摸检查,是否有异常现象,另外,在停运状态下做检查时,仍必须特别注意安全。临时保养是在日常巡视与定期保养外,遇故障发生时,利用检查、测试、调试来调查原因,并且为再度产生故障,所作的检查。

二、关于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方面的分析

为了更好的进行设备资源使用能力的优化,企业对设备更新资金的储备是很有必要的,有效的杜绝异常陈旧、老化设备仍在服役期的情况出现,进一步消除由于设备本质原因而存在的潜在隐患。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港口都不重视设备的管理工作,这将导致现实港口运作过程中的很多麻烦,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进行生产经营的优化,确保安全性是势在必行。要保证现阶段的设备管理使用的优化,这是设备管理的关键所在,为实现管理优化组织一支专业人才的管理队伍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有些大港口退出了设备管理工作的舞台,大多的是采取外包或者直接让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维护保养工作,这样做导致了管理工作的弱化,不便于统筹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工人队伍出现了变化,就容易导致设备管理过程中的麻烦。目前来说,我国的一些港口的设备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搞得像是临时工,这些人员的自身素质不高,对于机械设备的性能、操作等了解的比较少,其工作内容属于承包性质的,这就需要进行该方面的优化,避免出现工作敷衍,工作等待,工作懈怠等不良情况,使得设备的日常维修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达不到行之有效的目的。

三、港口机械设备的故障特点

1、故障的多样性

机械在长时间运行下,因为磨损、腐蚀、疲劳、老化等各种问题,每个零件都可能出现不同的故障,例如轴弯曲、杆断裂、螺丝松动等,这些故障产生的原因形式多样,造成了故障的种类繁多复杂。对所出现故障的维修,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分析,同时做好详细的记录工作。

2、故障的渐变性

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磨损、腐蚀、疲劳、老化和人为的操作不不当等原因,长期已久会给设备带来许多不可预见性的故障,其结构参数也会发生变化,并且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这些参数会逐步恶化,工作人员一般会用仪器对机械进行监测与控制。其实故障产生的可能性与使用时间有关,时间越长,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越高,因此通过长时间正常使用所产生的零部件磨损导致的故障一般可以事前检测出来,并将其修复;如果是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的积累性故障,不采取相应的拆解技术并配备相应的仪器检测发现,是达不到修复的目的。

3、故障的耗损性

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耗损是不可逆转的,如机械磨损、腐蚀、疲劳、老化等在使用时能量与质量一直在弱化,随着机械使用的时长,出现的故障频次将不断增多.尽管有的部分零件可以修复或更换,但仍会继续出现新的故障.而且已经修复或采取更换的部分也不可能达到最初的使用状态,机械故障损耗程度直接影响维修的难度。

4、故障的模糊性

机械在使用时,因为使用方法和所处条件的不同,机械设备的损伤和输出参数是随机分散变化的.影响机械设备的因素还有材料性能和制造工艺决定的,机械的初始值与极限值的分布也不同,同一个设备,如果工作环境不同,输出值的分布也不同,这就导致人们难以准确判断故障发生的原因,模糊的对故障进行诊断给维修带来一定难度,所以维修人员需要结合各种理论数据和实际经验一起分析,综合考虑才能完成故障排除设备恢复的工作。

5、故障的潜在性

每个机械设备都存在潜在故障,在使用过程中,都伴随着各种耗损,然后零件参数不断上下浮动,当参数超出规定范围时,潜在故障就会发生,机械设备在装置过程中为保证设备自身安全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者短时间的错误操作而确保设备的完好,设备的设计者事先会设计一定的安全系数,机械在运行过程中参数发生瞬时变动,即使超出规定值,也未必发生故障。机械的潜在故障到发生故障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通过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可以延长设备的正常使用时长,甚至避免潜在故障的发生,进而达到延长设备寿命的目的。

四、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中常见的问题

1、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

港口不重视设备的更新换代,设备更新的资金不足,是导致陈旧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的关键。很多港口管理者为了追求眼前短期的经济效益和利润,对于老旧设备凑合使用,不舍得投入资金进行设备的更新和改造,致使设备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2、港口的设备管理工作逐步弱化

港口内不重视设备管理工作这种现象普遍存在。首先在港口诸多管理工作中,生产经营、安全无疑是被摆在最重要位置上,而设备管理则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下等”工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超负荷工作是管理者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在许多港口中,经常会看到工作人员不停轮换,日夜赶工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机械设备长时间工作,过度消耗机械的寿命,很有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威胁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其次港口的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度不到位,很多港口花费巨资购买国际知名品牌的机械设备,但在使用的过程中缺乏真正应有的专业技能,又不具备管理协调能力的专项人才,对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致使这些设备长时间低效率运行,未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潜能。

3、工人队伍发生了变化,给做好设备管理增加了难度

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是直接接触设备的,操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设备的使用完好效率。目前我国这类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的人员存在断层,很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是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的劳务工、临时工进入港口,他们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基本常识知之甚少,甚至没有基本的概念。如果港口没有对他们进行实用性强的前期培训,那么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必然导致一些不当操作,或者是违章操作,加速设备的磨损、老化甚至损坏。

五、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措施

1、建立健全保养制度,合理确定维护保养周期

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制度是确保港口经济效益的生命线,港口的管理者必须重视机械设备的管理。为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提高经济效益,港口要成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领导小组,明确小组的工作职责,树立贯彻“养修并重,检查为主”的工作方针,每天委派专业的设备管理人员值班,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保养手册规定的相关内容,及时对设备进行排查与检修,记录好设备当天的运行情况,严格执行检修规程,对主要的设备定制检修计划,维护保养周期应根据机械设备使用维修的实际情况而制定,认真监督检修计划执行的落实情况,严格审核参修人员的资质和维修能力,跟踪检查维修、保养后的设备使用周期,以及使用效果。对于维修好的设备,承修人要签字确认,这样将维修保养的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了操作人员维护机械设备的积极性,提高了管理效率,从而降低了机械设备的受损程度,提高了维护与保养的效果。

2、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许多港口在市场旺季时,为了赶任务,经常使得员工与机器超负荷工作,只要机器设备能运转,就忽视对设备性能的检测,一味地使用。在设备能运转时,不断地生产,对出现的小问题视而不见,导致了凑合作业的现象,长此以往在这样高强度,超负荷的试用下,无疑会对机器寿命产生重大损害,甚至会使其“罢工”。管理者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要谨记不要因为一时的利益而不顾员工与机器的负荷能力,只有采取合理的工作安排使工人与机器都得到合理化的调配,才能更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从长远利益考虑,港口要做好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将磨损严重、已经淘汰、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的机械设备,坚决进行更新,确保在用的机械设备能够满足港口新形势下快速发展的生产力要求。另外,属于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和已经达到淘汰标准的工程机械,一律要按照报废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坚决杜绝任何侥幸心理,坚持使用后患无穷。

3、提高维护人员技能水平和责任意识

对港口人员进行设备管理教育,无论是港口的管理者,还是一线的设备操作人员,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对港口的重要意义。同时,在制度上,对设备维护保养的工作进行责任划分,做到“人人有责”。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应该形成定期的计划和不定期的应对流程,重视日常的维护保养,及时防微杜渐,特别是大型的进口的机械设备更要如此,要定期进行必要的技术保养,消除可能出现的故障隐患。港口要根据制定的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计划,以周期为单位,制定配套的逐级考核机制,将维修保养的责任落实到每个员工,要坚持进行每日、每月的巡检制度,对设备的状况进行登记,对其存在的隐患所做的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样计入登记表中,维护保养人员要在表上签字确认,作为日后检查和考核的依据。港口应将维护保养工作作为管理人员考核和工资绩效分配的重要依据性指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操作中,影响机械设备管理及其维修保养的因素是非常多的,需要引起我们的慎重考虑,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及其保养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武.港口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对策探究[J]. 《中华民居》 ,2012,(6).

第2篇:设备维修保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化工装置;维修保养;控制策略

前言:机械设备的管理及维修保养工作,对于保障设备高效、稳定及安全的运行,从而充分发挥其功效,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因此加大对其的研究力度,有着深远的意义。

1化工机械设备管理以及维修保养的必要性

(1)提高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而导致化工机械设备损坏率高,寿命缩短。为了能够提高化工产品的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就要做好化工机械设备管理以及维修保养工作,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防止化工机械设备过早损坏

化工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会在摩擦的作用下降低生产效率,也会遭到化学原料的腐蚀,从而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了避免摩擦,防止遭到腐蚀,在化工设备上需要采用相应的措施和防腐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将这两项措施纳入到水泵设备管理中,成为了避免该设备过早损坏的有效途径。

(3)确保化工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当化工机械经过长时期使用之后,就会发生损坏,采取必要的维修保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当化工机械设备使用中出现零件损坏,要及时更换,以确保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与此同时,做好化工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定期地清洗水泵,做好油补充工作,不仅降低水泵设备的损坏几率,而且还起到良好的防腐蚀作用。

2化工机械设备管理技术

(1)化工机械设备的防腐管理技术

化工机械设备由于特殊的使用环境,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需及时地做好防腐处理。化工机械设备的设计阶段的材料选择上,要考虑到介质环境,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耐腐蚀性和保温性。设备结构的设计上,要尽量减少焊缝,以防止渗入后腐蚀。化工机械设备的制作阶段同样要重视防腐工作。有关人员要对机械材料进行检查,并做好登记。制作过程中,不可以采用十字焊接方式。焊接的速度要快,并在短时间内冷却,且焊接操作要细致,不可以有起弧的现象出现,更要避免气孔产生。重视化工机械设备的衬里防腐工作。特别要对设计规格和设计质量严格控制,诸如衬里的精度要达到规定要求,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膜的厚度按照设计严格操作,而且化工机械设备的承压能力要在标准范围内。当水泵的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水而容易遭到腐蚀。一些类型的水泵还要在高压高温环境中工作,就会导致设备遭到腐蚀。

(2)化工机械设备的使用

要确保水泵能够长时期保持正常工作状态,就要选择质量合格的机械设备剂,可以保证水泵设备运行过程中,所有的零件保持良好的运转状态。实施剂管理,工作人员要根据有关管理制度履行工作职责,并在相互监督下处于高效管理环境中。定期检查化工机械设备的状态,做好油管理工作。有关负责人要制定有关的制度,检验部门要负责检验油品。操作人员在对设备情况进行检查的同时,还要注意温度,以证保设备正常运行。对已损坏的装置、零件等等,要及时更换。在做好记录的同时,还要分析设备损坏的原因,不断地总结经验,以使设备的管理得以改善。

3化工机械设备的维修技术

化工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为了后续的使用更为便利,要对设备做好清理工作。使用过的设备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废渣废液夹杂在其中,在及时清理的同时,还要进行设备运行检查,包括机械设备的旧火脆性、氢脆性以及应力腐蚀性等等。如果设备材料已经遭受了腐蚀,就要做好维护,对于腐蚀严重的接卸设备,从安全生产的角度而言,要立即报废。对水泵设备进行维修,以定期维修为主,还要通过巡检结果,对存在着故障的水泵设备实施检修。当机械设备的零部件发生损坏的时候,通过对零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可以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即在低成本维护状态下,提高经济效益。那么,对水泵设备进行必要的维修工作可以保持该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 维修保养技术策略

在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过程中,要坚持重视保养的同时,对机械设备出现的故障及问题予以及时处理的零等候策略。在实际维修保养过程中,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维修保养策略,更加强调设备在日常生产过程中的保养,通过良好的保养,尽可能的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对于一经出现的故障,则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对其进行维修,从而恢复其正常功能,其维护保养技术的主要策略主要有:

一是强化维修保养工作者的保养意识。只有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维修保养观念,才能促进其做好设备的日常养护工作,相关管理层可以定期开展机械设备定期维护保养教育培训,来提升其保养意识,并在企业相关管理制度中,明确要求员工要定期给予设备进行优质保养,降低其故障出现概率,减少维修工作,并对其保养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从而提升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水平。

二是完善维修保养体系。完善维修保养体系首先就是要根据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结构、相关技术参数、使用及维修情况等,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周期进行设置,在明确了维修保养时间周期后,就是要加强对维修保养人员的保养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督促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及规范来进行保养,在保养过程中,灵活合理组合运用巡回及定班保养等形式,提升保养效果,从而极大的降低因设备出现问题,而花费的巨大维修资金等,同时要结合在具体维修保养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维修保养体系,严格考核机制等。

三是提升维修保养技术。要充分利用以往在实际维修保养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等,同时加强学习,不断提升维修保养技术水平,从而实现机械设备的高效维修保养水平,使得设备能够尽量在各种严峻条件下,都能全天候、全时段的稳定、高效及安全的发挥其功能,降低其故故障发生的概率,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加之设备本身的性能及结构特性等,其在不同季节或不同生产环境下,其功能的发挥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不断提升其维修保养技术水平,创新其技术水平,在维修保养工作中,多使用那些经验丰富及专业技能水平过硬的人员,对于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四是细化各项管理工作。在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中,要明确各部门职能,将责任具体到个人,同时将以往比较笼统的工作内容进行细化或定量化,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加明确其工作职能及目标,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对于比较复杂的工作流程,要对其进行详细分解,同时引入科学的考核制度,对于在维修保养工作中,表现积极及工作质量高的人员,要予以相应奖励,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要予以相应惩罚,引入竞争机制,竞争上岗等。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化工机械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是确保设备顺利运行的关键。机械设备运行中,做好防腐管理和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化工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邝东方,董少康,胡乐等.浅析化工机械设备管理及维修保养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5).

[2]江益平,钱黎敏,翟继辉.关于化工机械设备管理及其维修保养技术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07).

第3篇:设备维修保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工程机械;维修;保养;使用寿命;制度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我国交通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大规模机械化施工早已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方法。多年来我们习惯于把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看作简单的技术管理工作,忽视了经济范畴,制约了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发展。工程机械管理与维修的目标就是要不断改善和提高设备管理与维修的水平,以最经济合理的寿命周期费用使设备维持良好的性能状态,保证工程施工的需求,提高施工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如何科学合理的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与保养,在实际工作中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是现代施工企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1.工程机械的维护保养

1.1使用方面

为了延长施工机械的寿命,在使用方面必须坚持实行“三定二包”制度(定人、定机、定岗、包使用、包保养),机械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懂结构、懂理论、懂性能),“四会”(会操作、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障)。正确使用机械设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将操作者经济效益与机械费用(如燃料费,维修保养费,工器具购置费等)挂钩。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即环境因素对使用机械的影响。施工机械大部分是露天作业,作业地点经常变动,其性能受到作业场地的温度、湿度、气压、污染、路况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不少施工单位由于忽视了环境因素对使用机械的影响,未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致使设备使用性能降低,使用寿命缩短,甚至酿成事故。如果在施工现场采取有效措施,如经常使施工便道保持平整、及时修整、注意排水和扬尘、因地制宜地减少坡度等,这对延长机械寿命都有很大好处。

1.2保养方面

对机械实行定期保养是延长机械寿命的关键。不少施工单位对机械的保养有很多的明确规定,但是一到工期紧、任务重时往往忽视保养工作,认为机械在正常运行,没有故障,无需停下进行保养。施工企业在设备管理使用上常常是“重用轻养,以修代养”,虽然实行定人定机制度,却忽视了机械设备保养制度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没有能明确落实到人。正确、及时的保养能消除机械隐患,若不及时保养,往往会使机械设备出现大的故障,甚至发生事故。这样既增加维修费用,又耽误工程工期。

1.3维修方面

维修工作是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采用合理的维修方法可以有效地延长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具体表现在:a、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行;b、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c、降低机械的使用成本;d、节约资源和能源。

每一种维修方法都有它各自的利与弊,企业可以按照自己的生产特点、机械特点、故障特点、资源分配等方面自主选择。在一个企业里也可以有多种维修方式并存。有磨损型的规律性故障维修,也有偶然型的随机性故障维修;有系统性维修,也有针对性维修;有事前维修,也有事中、事后维修。

2.工程机械的制度管理

一个优秀的企业必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为保障,人人遵守,严格要求,并附之员工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责任感。

保养好坏是影响到设备是否出现故障的要原因,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日常和定期的维修保养制度。具体如下:

2.1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贯彻“养修并重,预防为主,计划检修和预防维护相结合”的方针。

2.2维修保养的分类

2.2.1日常维护(例保)

操作者在开机前、停机后应做好加油、清洁、调整、紧固、防腐等日常维护工作。

2.2.2一级保养的主要内容

使用中机械设备每月或25台班(或按运行时间60小时)进行一次一级保养。其工作内容:a.对易保养部位和重点部位进行检查、保养。b.彻底清洗外表,检查磨损情况,更换易损件。c.加油、、清洗或更换滤油器。d.调整各部位配合间隙、调整制动力。e.紧固各部位零件。f.检查各种安全装置、钢丝线的可靠性,并维护。g.一级保养以操作工为主,修理工为辅。

2.2.3二级保养的主要内容

a.一级保养的内容。b.重要部件、部位的拆开检查、维护。c.对磨损及损坏部分进行修复或更换。d.二保应填写《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并在相应的使用原始记录中登记。e.二级保养以修理工为主进行。

2.2.4大修理

根据机械磨损与损坏的程度实行动态管理,其主要修理内容:a.全机拆开检查、维护。b.更换和修复损坏的零部件。c.全机油漆。d.喷印设备的编号。e.大修理应填写《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并在相应的使用原始记录中登记。

2.3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计划

(1)各单位每年底制定年度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并填写《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计划表》报上级公司材料设备部批准后执行。公司材料设备部每年底审核、汇总下属各单位的《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计划表》,编制公司年度《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计划表》,报公司主管经理批准后执行。

(2)大中型设备大修后由材料设备部负责组织进行验收,项目设备员负责对小型设备的大修及设备的二保进行验收。大修验收按《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进行。

(3)各单位每季末将维修保养计划完成情况填入《设备维修保养季报表》,报公司材料设备部,以检查对照计划的执行情况。

(4)大修设备及大、中型设备二级保养计划更换的主要零配件,需经公司材料设备部审核同意后执行。

(5)所有修理更换的旧件(大件)由修理库房负责保管,公司指定专人处理。

2.4车辆和办公设备的维修保养

(1)小车和办公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由其使用人员负责。

(2)货车需送外由专业人员修理时,由使用部门负责人申报修理项目,通知材料设备部人员审核,报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同意后方可送外修理。送外修理应选用技术、信誉好的修理单位。

(3)修理费用经材料设备部审核,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后,由财务部支付。

3.设备管理及操作人员队伍建设

先进的机械设备固然是衡量一个企业生产能力的标尺之一,但要用好管好先进的机械设备,将先进的维修保养制度、维修技术、管理模式落到实处,真正提高企业效益,全面,高素质的人才是关键,当代机械维修保养要树立“人本管理”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的施工和技术人员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科学地使用机械设备。施工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就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的方法,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不断加强设备管理及操作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主人翁意识,逐步提高工程机械操作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选拔和培养一批懂技术的专业人才,以满足企业今后的发展需要。

第4篇:设备维修保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设备管理;信息化;ERP;物资管理系统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material intensive management for enterprise current situation to propose a method about strengthening equip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pplication condition of ERP equipment module which is being used in th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will be analyzed. Introduce the functions of materi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which developed by Electric Science Institute and application in equipment control field. Summarize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two sets of management system for strengthening equipment management in Electric science institute.

Keywords: Equip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ERP; Materials Management System.

引言

在电力企业决定大力深化物资集约化管理的情况下,信息化建设是电力企业生产设备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更是促进管理上水平的关键支撑。所以,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在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探索,在应用ERP进行设备管理的同时,针对自身情况,自行开发了一套物资管理软件,作为ERP设备管理的补充,以求完善信息化建设。

1.设备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集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基本取向,它集合了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进而使企业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1]。

设备管理作为电力企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对其进行信息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设备的日常台账管理、设备的维护、保养直到设备的报废这一过程的与设备有关的所有数据的管理,若采用功能强大的软件进行管理,可有效地规范传统的设备管理工作。

2.ERP系统设备模块的应用情况

ERP在设备管理上的实施和应用是实现物资集约化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设备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手段。ERP这一信息平台的实施和应用,加快了物资集约化管理变革的速度,固化了物资体制改革的成果。

ERP系统是一个将基层单位、设备管理部门、财务有效结合的集成化管理系统。设备维修保养流程和相关数据按照ERP事先预定或设置好的作业流程源源不断地整合到ERP系统中去。再根据控制需求汇总得出设备管理人员想要的数据,完成设备维修保养的全过程控制和集成化管理。

2.1 设备资料管理

电科院设备基础数据量较大,设备专用性强,在管理中必须精益求精。所以,在基础数据收集的时候,电科院设备管理部门与各基层部门进行了多次的盘点与核查,对各部门的设备资料进行了完善处理,使得电科院的ERP设备的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有了很好的保障。

基于规范化的考虑,ERP设备管理引入了“功能位置”概念,实现了设备资产的结构化管理。“功能位置”是设备可以被安装的系统一个区域,可以通过功能条件、工作流程有关的条件或位置条件确定需要查找的设备[2]。设备台账信息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台账结构化、设备型号、出厂编码、制造商、采购物资编码、项目编码、主要设备参数、功能位置、资产编码等信息。其中,规范采购物资编码、项目编码和出厂编码,可实现设备与资产之间的联动管理。

此外,在实际应用时我们发现,在ERP的设备台帐中,设备的状态非常清晰有利于设备管理人员辨识。过去有过一张设备卡片对应多件设备的情况也得以纠正,每台设备有着唯一的资产号与设备编码,且设备编码与资产号关联,对设备的实际管理非常有帮助。

2.2 设备的维修

在电科院,设备管理部门需要保证设备维修保养状态受控,时刻关注设备的维修保养状态,根据设备运行状态编制设备维修计划,并组织实施,确定设备维修保养委外合同的订立,服务供应商的选择,进行设备维修保养流程的监督和过程控制。对此,电科院引入了ERP进行设备维修管理,使得设备维修保养流程更趋于规范化,维修保养业务环环相扣,责任明确,实现了设备的运转、维修、保养状态、费用结算的全过程管理,便于设备主管部门及时了解设备维修、保养的工作量和历史数据,方便了设备管理部门对设备维修费用的统计和控制,同时也为下年维修、保养计划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资料。

3.电科院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应用情况

第5篇:设备维修保养计划范文

1.1相关维护保养制度不健全

随着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其医疗设备方面都比前些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相关管理制度也日趋完善,但总的来说,重点在于日常管理与财务管理方面,对于设备管理的专门制度却并不是特别重视,因此在制度建设方面也不是特别完善。管理制度的不健全造成设备配件不足,维修不达标,设备运行故障率高。精密医疗设备的维修必须经过达标测试后方可继续运行,不能简单维修后就投入运行。但是不少医院为了保证经济效益不愿意在医疗设备的维修中投入太多,管理也较为松散。目前除了一些设置有医学工程科的大型医院外,中小型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机构仅限于设备处(科),甚至是医疗设备维修组,对于设备维修保养工作未能给予充分重视。以制度建设中的控制指标为例,往往都没有明确,也难以达到。如相关指标主要有:设备修理率,主要反映医院设备的修理维护比重,应达到90%以上;设备修复率,主要反映医疗设备出故障后修复完好的比率。一般情况下,应达到80%以上;年平均故障排除时间,主要指医疗设备从出现故障到修复完好需要的时间长度,一般情况下,对于普通设备的修复时间应在5天/台以下。如果相关制度对于这些关键指标没有明确要求,以及没有相关的考核制度,则医疗设备的实际利用率将大打折扣,也就实质上影响了医疗设备本身的使用率,使有限的医疗资源使用更加紧张。

1.2医疗设备详细资料缺乏

对于医疗设备而言,其维修计划与相关设备资料都是医院重要的文献资料。从设备管理的角度来看,也是重要的档案材料。医疗设备厂商在激烈竞争中为了保护各自的技术和售后维修服务上的利益,往往采取技术封锁手段。特别是如高档CT、大型生化仪、直线加速器等设备,涉及机械、电子学、光等众多领域,维修难度很大。设备厂家为提高设备稳定性和减小体积,广泛使用IC器件,导致维修工作中经常出现虽然维修人员通过排查找出了故障,却因为无法及时购买到所需要的元器件致使设备无法及时修复,影响医院相关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

1.3医疗设备维修保养中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较少

当前,不少医院对于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还大多使用的常规手段。我国大中型医院的医疗设备资产保有量大,每年的设备维修台次数目庞大,维修费用多达数百万。过去往往是依靠人工处理,由科室领导等少数人掌管,后期处理工作对经验有很大依赖;也影响设备维修计划的决策质量。在具体维修方面,医院技术人员也过多地使用原有经验与自己的理解,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这样的情况在大多数时候是有用的,但对于一些新设备,则维修效果不甚理想,往往一些设备维修后根本无法使用,或达不到必须的精度。

2现代信息技术在医疗设备维护保养中的应用

2.1利用计算机技术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与系统管理

依靠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开发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不但有利于提高医疗设备维修效率,促进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还可以使医疗设备维修工作流程透明化,避免工作随意性和依赖性,为维修决策及时提供信息。能够实现对医院范围内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的全面监管,促进维修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和数字化建设。在具体方法上,一方面是要建设全面的设备管理体系。通过计算机设备管理系统,结合单位OA建设与财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实现对医疗设备的动态管理,既包括设备的购进、报废、调拨,更包括其维修、保养以及检定的相关数据。二是要通过相关制度,对于各项设备的原始档案进行归类、收集,并且要对设备的变动、技术升级等方面进行主动资料收集,为下一步的维修、保养以及升级进行技术支撑。

2.2计算机网络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社会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在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中,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相关技术,为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例如某医院有一台进口PH酸度计发生故障,而当日值班的工作人员对其维修缺乏经验,于是在谷歌中输入“PHs-3C”,通过搜索到的资料获得了进口PH酸度计的生产厂家,设备结构,维修方法等。合理使用搜索引擎可以获得同类设备的维修经验,提高维修效率。

2.2.1基于局域网技术搭建医院内的相关设备管理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医院应通过现有的局域网条件,对相关医疗设备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实现设备使用科室、维护科室与财务管理科室的信息共享。同时,在后台基于档案资料的共享,设备使用者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信息资料。维修方可以了解到设备使用状况,特殊(异常)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维修保养计划,使医疗设备始终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

2.2.2通过网络查找技术资料与备件信息

一些进口的医疗设备对其维修保养都需要充足的知识积累,维修资料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找。对于一些备件在国内往往也难以买到合适的配件,进口设备及其备件往往由于其特殊性在国内难以采购,要寻找类似的替代件也存在一些难度。因此,在设备的维修保养中,我们可以考虑通过成立专门的备件库,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同时也供应商保持密切联系。随着市场的优胜劣汰,很多进口设备已经更换了国内厂商。在这种情况下,技术人员通过网络查找更新的商、生产商就更加现实了。

2.2.3对设备相关的专业文献的查找检索

第6篇:设备维修保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设施设备;维修养护;计划;实施

近些年来,洪涝和严重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发生得越来越频繁,且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各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新建、扩建、改建和更新了许多防汛抗旱设施设备,仅我县从2007年至今已新建城市防汛强排泵站一座,黄河引水泵站一座,新建、改建了排河及干渠节制闸7座,总投资达三千万元。做好防汛抗旱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对于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益,确保防汛抗旱工作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防汛抗旱设施设备维修养护计划的制订

1.1 维修养护的方式与类别。

1.1.1 维修方式。对各种不同的对象应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设施设备维修应遵循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在保证运行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维修资源,达到物理寿命周期内费用最经济的目的。

(1)预防性维修是为了降低故障率或防治设施设备性能劣化,按事先规定的修理计划和技术要求进行的维修活动。预防性维修是一种主动的具有预防作用的维修策略,能够降低故障率,将事故隐患消除在初级阶段,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它是工程管理的主要维修养护方式。

(2)事后维修是对一些没有列入预防维修计划的项目,在其发生故障或性能降低到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才进行修理。采用事后维修策略可以发挥主要构件的最大物理寿命,比较经济。但是对于防汛而言,由于设备故障或性能降低会给社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防汛的设施设备不得采用。

(3)紧急抢修是对意外事件引发的故障进行的紧急修理,这类意外事件是偶然发生的,往往不具有预见性,难以进行事前准备。由于发生紧急事件会对防汛抗旱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应将紧急抢修列为单独的项目加以考虑。实践证明,这是提高防汛抗旱设施设备管理水平和发挥设施设备应有作用的重要手段。

1.1.2 修理类别。

(1)大修:它是在设施设备基础购件或主要零件损坏严重,主要性能大部分丧失,可靠性严重下降,必须经过全面修理才能恢复其效能的情况下使用的一种修理形式。

(2)小修:小修的工作内容主要是针对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发现的问题,拆卸有关的零部件,检查、调整、更换或修理失效的零件,以恢复设备的正常功能;对于实行定期维修的设备,小修的内容主要是根据掌握的损耗规律,更换或修复在修理间隔期内失效或将要失效的零件,并进行调整,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能力。

1.2 维修养护计划的种类。

1.2.1 按时间进度编制的计划。

(1)年度维修养护计划。包括大修、项修、技术改造、实行定期维修的小修和定期维护,以及更新设备的安装等项目。

(2)季度维修保养计划。包括按年度计划分解的大修、项修技术改造、小修、定期维护及安装和管理部门提出的季度追加项目。

1.2.2 按修理类别编制的计划。如防汛强排站设备维修养护计划、黄河抽水泵站及抽水趸船维修养护计划、节制闸组机电设备维修计划等。

1.3 编制维修养护计划应考虑的问题。

1.3.1 防汛抗旱运行急需的、影响大的、关键性的设施设备应重点提前安排修理,对待修理的设施设备应按轻重急缓安排计划,并应充分考虑维修前的准备时间和维修保养时间。

1.3.2 应切实考虑管理使用单位的资源和能力能否保障各项目的维修保养,如果能力或资源不足,就应考虑项目外包或寻求技术支持,不应降低维修保养的技术要求。

1.3.3 对防汛抗旱有重大影响的关键设备,应尽可能安排在非高峰期检修,如防汛设备可在冬季或春季检修,抗旱设备可在雨季检修。

2. 防汛抗旱设施设备维修养护计划的实施

2.1 修前预检。修前预检是对待修设施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目的是掌握修理对象的技术状态。

第7篇:设备维修保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地铁;机电设备系统;维修保养策略

1 地铁机电设备维修和保养现状

管理与保养地铁机电设备初期,有关人员需要依据“四分开”原则,对新建设好的地铁线路进行具体分析与安装,分析在实践安装时涉及到的设备型号与购买工作。其中,管理部门应该直接监管安装工作中的土建施工与拆迁工作,而且,还需要由项目公司对其进行全权负责。

在实际的安装中,每个部门要对各自的领域负责,而且要均分工作中的重点,还要进行协调合作。其中,相对操作人员来说,应该具有组织管理能力、操作运行能力,同时,还需要由相应部门完成单项调试、单项验收、组织试营等工作,这样,等到工程竣工后,地F就能够正式运营。

2 建立健全机电设备维修保养体系

建立机电设备维修保养体系后,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方面:(1)安排库房工作,检测设备与场地的工作。(2)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工作,强化员工在工作岗位相应的能力。(3)不断完善应急策略,以防止突况的发生。(4)颁布并改进有关管理制度,尤其是地铁机电设备系统的维修工作与管理工作。(5)定期对地铁设备进行全面、系统的保养,从而有效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率。

3 地铁设备全生命周期维修保养管理的相应措施

3.1 对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以及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为了对于设备的控制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就必须运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这种系统主要采用“预防为主”的相关思想,在对于设备的进行一定程度的维修保养,从而使得在设备发生停机状态之前,对于整个设备从多个角度进行周期性的维修保养以及状态性的维修。这种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对于整个设备建设比较完善的台账,然后由设备的状态设置相应的设备的详细资料,包括设备的故障状态、运行状态、维护状态以及保养状态等。(2)对于整个设备所出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可以发现在控制设备的过程中最弱的一个方面,还要对设备所处的任何一种状态进行有效分析,并对于设备的提前维修、预备的材料以及养护的时间调整等一系列措施提供有效的资料。(3)对于有关设备的所有工作都必须在一定程度下进行控制,同时还要对工作的进行程度、人才配备、以及资金等方面都有合理的安排。(4)对于这项设备应该提前预备多种维修保养方法,并规划出应对所有有可能出现的不良状况的一套完善的方案。

3.2 对于全生命周期的维修保养以及控制的详细方案

3.2.1 前期控制。对于设备的前期控制主要是指设备从设计、选择、购买、安置、调试以及检验一直到投入使用整个阶段的相关控制。前期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1)对于供货商进行一致的评价以及一定程度的管理;(2)由购买的计划制定一系列有关的制度;(3)对于已经到达的设备及时进行接收以及检验,同时依据设备的检验情况执行相应的制度。

3.2.2 运行管理。运行管理也就是对于整个运行过程中的策划、组织以及管理等采取一系列措施。换个方面来讲,运行管理也就是对于生产以及为企业提供的产品或者编辑的系统进行一系列相关措施。

3.2.3 维修保养管理。维修保养管控通常是指根据企业自身所制定的经营目标,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组织举措、经济实力来对设备进行物质活动状态或者价值运动活动状态进行综合性的管控工作,进而提升其设施的使用寿命,其主要功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故障,进行一定程度的维修或者排除隐患使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维修体制;(2)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或者资金支持使设备能够更好的得到保养进而提升其运行效率;(3)依据设备进行的维修、保养等情况,针对人力或者资金的耗费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统计;(4)制定出相对完善的规划或者任务状况使设备能够及时提供较为高效的计划报表,有利于更好地安排工时进而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

3.3 地铁设备维修保养的主要方式

3.3.1 经常维修。对地铁设备采取经常维修的方式是避免一切不良问题的关键,其能够对发现的设备问题采取有效地措施给予解决,其一般是负责对轨道的几何形状进行检测,并对轨道的相关构建进行维修和保养,经常采用紧急补修与保养相结合的方式。做好地铁轨道线路的巡山、巡道工作,对轨道附近的线路问题进行有效的维修和保养,对轨道路基及其防护加固设备进行有效的维修和保养。

3.3.2 中修。通过中修方式,可以将地铁设备运动过程中积累起来的问题给予有效的维修和保养,其主要是恢复道床弹性、适当的补充道渣,保护轨道的整体性能。对已经损坏或者失效的伤损钢轨、轨枕、联结零件等进行及时的更换,做好轨道线路的整修工作,使线路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在轨道线路中修过程中,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轨道设备维修和保养的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施工。

3.3.3 大修。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消除地铁轨道线路上的病害,以确保线路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线路大修包括部分更新和全面更新。地铁轨道线路大修和保养的主要作业内容是:更换失效轨枕,或者按照要求全部更换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全面更换联结零件或新钢轨;对道床进行彻底的清筛,并适当的补充道渣;对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进行系统的改善和校正;对排水、路基进行有效的维修和保养;适当的更换道岔等。地铁轨道线路大修之前需要对轨道线路进行详细的勘察,并编写相关的设计,然后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施工。

3.4 对地铁轨道设备开展小改小革活动

在进行地铁轨道线路进行维修和保养的过程中,要遵循质量第一的原则,根据地铁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来开展小改小革活动。如在进行地铁线路维修与保养过程中,钢轨与混凝土枕之间最好选择橡胶垫片,并且在维修保养过程中,如果发现橡胶垫片出现被压烂的现象,要及时对其进行更换。在开展小改小革活动中,可以将前期更换下来的废旧设备进行相关的加工然后转换为大橡胶垫片,将其放置于混凝土枕上,用来取代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橡胶垫片,从而达到预期的维修保养效果。但是在开展小改小革活动过程中,要尽可能提高地铁设备线路的维护质量,并适当的减少大橡胶垫片的更换次数,逐渐从一年两次变为两年一次即可。

3.5 做好地铁设备的季节性维修保养工作

(1)对于春融季节,要对冻害垫板进行及时的更换和撤除,然后对其实施重点捣固、维修和保养,并对轨道间的缝隙进行适当的调整,对螺栓进行涂油处理。对翻浆冒泥位置进行有效的整治,尽可能减少失效枕木群,以更好的提高轨道线路质量,避免春融乱道现象的发生;(2)对于雨水季节,要做好地铁轨道线路的防洪工作,制定冒雨、雨前、雨后三检制度,当地铁轨道路基出现薄弱或者下沉地段时,要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加固处理,当遇到雨水灾害时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解决;(3)对于天气炎热季节,要做好轨道缝的调节工作,避免轨道绝缘失效或者跑道现象的发生,确保轨道线路的正常运行;(4)对于冬季,要对地铁线路的冻害现象进行有效的检查,对已经出现损坏的道岔连接零件和钢轨进行及时的更换,并对道岔、线路各部的尺寸大小给予适当的改正,对轨枕扣件进行系统的检查,从而确保地铁轨道线路的良好的运行。

4 结束语

人类的生活与地铁密切相关,人们在利用地铁出行的同时,还要特别关注地铁的保养与维修工作。在进行维护和保养机电设备时,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员对其进行妥善操作,需要相关人员具有极高的操作水平和一定的理论基础,并能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进而延长地铁使用寿命。

第8篇:设备维修保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机械设备 维修保养 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6-0009-01

机械设备是建筑施工企业重要的施工工具,代表了企业的外在形象。为了保证工程建设中机械设备能够发挥其优良的性能,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往往将机械设备管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可见,在建筑施工企业看来,机械设备效能是否能够发挥到最大非常关键,因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从不同角度针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展开了一系列分析,相信一定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参考。

1.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机械设备是产品生产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为了在使用过程中发挥机械设备的优良性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应该将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做到工作的重点。然而,目前很多企业在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始终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修造成了困难。

1.1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

很多企业为了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机械设备更新换代上的投资不够,很多企业中的机械设备已经陈旧、老化,这些老化设备中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很有可能会诱发一些安全事故。

1.2设备管理工作弱化

很多企业非常重视生产经营,虽然表面上重视设备管理,实际上一旦忙起来根本管不了设备管理。还有很多企业中的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并不高,很多人员并不具有管理协调能力。此外,很多管理能力强、资质高的建筑施工企业都是施工总承包单位,从客观上来说,这些企业已经退出了设备管理工作的一线,这也是管理工作弱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1.3施工人员队伍的变化为设备管理增加了难度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的多数施工人员都是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的农民工或者临时工,这些施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同时对设备的操作规程、性能等相关知识掌握的非常少,这直接决定了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不会及时,很多设备维护工作会停留在表面上。此外,以前我国多数企业按照等级进行划分,从1~8级依次定岗,现在的企业中员工普遍缺乏专业技能素质,很多施工人员在进场前没有经过培训,这些员工上岗后对设备的维修保养等操作根本不了解,因此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很难取得进展。

2.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施工企业要想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要不断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这样才能将机械设备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下面就针对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措施进行分析。

2.1选型与调配要合理

不管认识机械在使用过程中都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充分发挥出机械的效率,有效减少机械的磨损,这对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以及降低成本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面对不同项目之间存在的机械调配问题,应该提前对不同项目的机械设备需求、工程进度以及退场信息掌握好,以便安排好机械调配使用的二次保养与维护工作,进而将机械的使用与保养之间的矛盾解决好(下图为机械设备维修过程示意图,供大家参考)。

2.2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测工作

这里所说的特种设备主要是指一些危险性比较大的设备,这些设备容易发生事故进而造成对人员的伤害,还会造成非常大的财产损失。为了保证特种设备能够顺利运行,必须对其展开定期的检测与检验,最大程度的防止机械事故发生,最终对生产与人员的生命安全进行保证。

2.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术水平

人员培训应该做到有计划、有部署,首先,应把好机械操作人员的准入关,在上岗之前应将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做好;其次,对安全操作规程手册进行编制,将其发放给现场的工作人员;第三,将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做好。同时,随着对设备管理精简化的提倡,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A机器螺丝经常有问题,在管理A机器时技术人员只需要重视A机器在生产过程中螺丝脱落问题就好,而在传统管理理念下人们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哪里都要管理,什么都要检查,工作量非常庞大,因此管理效率大打折扣。实际上在管理工作中技术人员的水平非常关键,设备的维修和保养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所以技术人员的技术要求一定不能忽视。

3.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

经过长期以来的实际工作,笔者了解到,在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中,尤其要重视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只有做到了及时的、有针对性的维修与保养,才能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下面笔者针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提出如下建议。

3.1充分重视维修保养工作

在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中,应不断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强制保养的原则。这里所说的强制保养就是要针对保养的相关规定,保证按时进行,不能因为施工紧张而不及时安排人员进行维护与保养。还要展开现代化的设备管理教育,组织各级领导和设备管理人员参加教育,了解机械设备的完好率主要由机械保养工作的好坏来决定。

3.2定期进行维护与保养

施工企业在设备维修工作中,应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坚持“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定期保养、定班保养、巡回保养的制度,并严格按照各级保养规程进行执行,低级保养和高级保养分别由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进行。只有机械的保养工作做好了,机械故障的发生率才能下降,进而降低机械维修费用,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与此同时,设备的维修保养周期应严格按照机械设备使用维修的具体情况制定,应对机械设备使用维修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并对设备各子系统的使用标准进行分析,进而找到故障出现的规律,利用多种因素进行综合确定。

3.3加强设备维修与保养的及时性

在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中,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在于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首先,应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确定设备的技术情况是良好的,在设备保养工作中突出强制性、科学性以及预见性,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要对设备进行精心的修理,保证设备能够得到及时的修复,具体来说,在机械设备维修工作中,应配备一些维修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维修人员,在设备维修工作中突出针对性、预防性和有效性,充分重视装配工艺和修复工艺的优化。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管理及保养工作存在一定的综合性,面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及保养问题,企业领导应充分重视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各级机械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之间应该相互配合,进一步明确责任,坚持持之以恒,将维修保养工作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将机械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做好。同时还要树立起居安思危的意识,坚持预防为主,尽最大能力杜绝重大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保证机械设备能够高效的为施工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献伟,王小伟,曹顺周,李荣娜. 浅谈如何搞好煤矿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J]. 科技视界,2013,(7):154+138.

[2]江益平,钱黎敏,翟继辉. 关于化工机械设备管理及其维修保养技术探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3):241.

第9篇:设备维修保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公路施工;机械设备;保养;成本管理

        0前言

当前机械设备的总成本在整个公路施工工程成本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公路路面施工当中,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占据全部的工程造价约30%,当中的维修保养费用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保养好了,故障率低了,维修的成本也就随之减少了。因此,强化工程机械设备在公路施工生产中的保障作用,加大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有效控制施工工程机械的维修保养成本,降低工程机械维修保养费用,进一步提高工程机械的经济效益,是当今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共同关心、关注的话题。

        1.影响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成本的因素

(1)认识不足,缺乏切实可行的操作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路工程施工也进入了市场竞争的行列,资金紧、任务重、工期短成为施工生产中的常见的难题,而机务管理的计划时代已逐步转变为按需进行,这就导致我们的管理者淡忘了机务管理的真正含义和重要性,出现管理松懈、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差的状况,对工程机械设备使用状况、性能不了解,盲目使用,不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去制定高效、合理的维修保养计划,致使出现工程机械性能下降,维修费用超额,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

(2)工程机械设备选型盲目追求价格最低化。机械设备选型是指购置机械设备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市场供应情况,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的原则,以及可行性、维修性、操作性和能源供应等要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比较,以确定设备的优化方案。

由于前面所述现今工程施工资金紧、任务重、工期短是制约施工常见难题,导致我们的管理者在自有工程机械设备不足的情况下,采取购置或租赁方式以解决施工,而在进行工程机械购置时又不完全遵循工程机械选型原则,一味的追求只要满足施工要求,价格最低即为最好,忽略了其他要素,形成机械保修期已过,发生故障率高、维修率高、配件供应不及时、售后不及时等现象,造成工程机械性能下降,直接增加了工程机械维修保养成本,更严重的造成工程机械无法在下一个工程施工中满足施工要求,直接淘汰,增加工程成本。

(3)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现今我们诸多施工企业在设备管理中常常是“重使用轻保养”,虽然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制度,却忽视了机械设备保养制度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没有明确落实到人。操作人员只是注重使用,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另外,在工程机械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许多维修人员责任心不强,应付差事,从而造成设备故障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当出现问题时,操作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不仅影响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也增加了维修、运转的费用,致使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缩短,安全性降低。

(4)使用不规范,加速机械设备磨损老化。由于企业发展,大量的新鲜血液补充到了企业中,可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却存在断层,主要原因是新进入企业的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好高骛远,对机械设备操作管理从思想上存在无前途的概念,导致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趋于老龄化,特别是在人员不足时,为了工程施工临时聘用一些技术素质差的操作人员,这就造成由于对施工技术、机械设备的使用知识所知不足,不注重具体的施工条件和作业方法,在项目领导一味追求工期、进度的管理下使工程机械设备一直处于超负荷或带病作业状态(甚至违章操作),从而加速了工程机械设备的磨损老化。

工程项目结束后盲目退场,机械设备得不到按规定进行的认真保养、维护和修理,被调配到新的工程项目后,出现故障,又开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循环模式。

这样直接导致恶性循环,在保证机械设备性能上既花费了较大的精力,又付出了高额的修理费用,严重的延误了正常的施工工期。

(5)资金短缺,工程机械设备更新换代慢。工程任务紧,资金短缺已是每个公路施工企业均面临的困扰,这就造成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慢,报废的工程机械设备和破旧的工程机械设备仍出现在我们的工程项目上继续使用,使得其故障率大大增加,维修成本不断上升,形成“弃之可惜,用之太贵”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