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经济原因;经济制度;苏联解体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苏联统治阶段末期,国家的经济体制总的说来表现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然而就当时的国家形势来讲并不适应苏联上层建筑即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苏联长期以来一直都在实行以国家为基础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建立国家所有制,又通过行政手段快速地从集体所有制转化为全民所有制。国家计划成为管理经济运行的主要手段。计划一经制定,就成为了国家的规定,必须完成。
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是排斥货币和市场的,而仅仅把完成国家计划的规定作为经营活动的根本目标。完全忽视物质利益的刺激,仅仅靠行政手段做动力驱动机制。这种机制在战争时期还是十分有效的,但是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这种用行政手段的驱使机制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了。加之苏联后期在劳资分配方面的平均主义,严重伤害了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导致经济体制运转不灵,国民经济失去活力。苏联的这种指令性计划经济一方面否定价值规律的作用。在苏联的经济体制内,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由于统治者根据自身的情况来确定的,长期照此实施必然会导致市场出现严重的问题。另一方面,指令性机会计划经济忽视市场机制的作用,他们限制商品货币之间的关系,意图用行政命令的手段来管理国家的经济。1990年至1991年在苏联全国范围内出现的卢布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国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出现的财政赤字无法通过市场来进行调节,而盲目的扩大货币发行量无疑会使得国家步入通货膨胀的国家国币信用危机。不难想象,长时间的运用这种方式来发展国家的经济,必然会导致国家的经济体制出现问题。
2.从经济结构上,片面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结构失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当时国内条件比较落后,国外面临着资本主义的敌视和战争的威胁。因此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别强调发展工业,尤其是发展重工业,用以保障国家独立和加强国防建设。斯大林说: “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算做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 工业化的基础, 就是发展重工业( 燃料、金属等等) , 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 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苏联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是以牺牲农业发展速度换来的。在农业集体化之后,为了保障重工业的发展,过多的向农民征购农产品,而且价格很低,致使农民收入减少,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戈尔巴乔夫说: “我国经济是世界上最军事化的经济, 把最大量的经济花在国防上”。直到苏联解体前,官方数据表明,苏联的农轻重发展比例是1∶1∶3。经济发展比例失调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中心必然会向着高新科技的企业转移,生产也逐渐由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聚集而转变成分散的生产形形式。苏联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重工业。然而当一个国家工业化完成后,其工业结构也必然由生产资料的生产工业转移到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苏联片面的发展重工业,致使其轻工业的发展长期停滞不前,严重制约了苏联重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和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苏联缺乏进一步扩张和提升生产的能力,致使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最终的结果就是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出现极大的问题。
3.从经济战略上,粗放型经济战略致使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苏联的经济是以高速度发展为首要任务的,发展的目的是追求速度和数量。因此,苏联长期执行的就是粗放型的发展战略。为了可以在经济增长速度和产品数量上赶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追求速度是苏联经济发展的目标,苏联长期以来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多投入,高消耗来维持的。苏联粗放型经济发展策略造成原材料和能源消耗过大,导致经济发展成本增加,致使生产效率低下,投入产出比下降。粗放型经济发展战略导致企业缺乏活力, 缺少把资料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体制的消极作用也随之显现出来, 其低效益、高成本、高浪费的弊端致使苏联后期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这种僵化的经济模式使苏联经济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这种破坏性表现为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国民经济(农、轻、重)比例失调;国内货币发行失去控制;国际上债台高筑;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总之,僵化的苏联经济体制导致了苏联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进而导致信仰危机、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并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马克思说过:“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每一种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变迁都是由于各种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因素变动所共通过作用的结果。因而,在苏联解体的整个过程中,经济无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重视经济因素的发展与变迁,预计经济形势的走向和结果将是我们在社会和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变的永恒课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第二版1995
[2]《斯大林选集》人民出版社,第一版1979
当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从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向公共行政体制转变。行政管理体制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时代特点,行政管理范围较为广泛,造成政企不分、政事混乱的现象,最大的弊端是造成了政府权力过大且集中,形成严重的官僚作风,脱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改革开放以后,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经过治理,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负面影响因素并没有完全消除。有一些政策已经融入体制,要彻底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就必须通过体制转型来实现;体制转型的目的是突出公共意志,制定公共政策,即实现公共行政体制的建设。事实上,我国从行政管理体制向公共行政体制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为了满足各项公共事业的需求,政府必须完善自身的体制和能力;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主体是在同样公平、开放的环境中发展的,政府不应该做过多的干预。
2“官本位”向民主法治转变
“官本位”思想即长官意志,是一种糟粕般的价值观,应该受到摒弃和抛弃。在我国悠久的文明历史中,“官本位”思想的影响非常严重,并在政府机关人员的价值观里形成了一种潜在意识作用。在建国早期由于缺乏民主法治建设,导致行政管理体制中“官本位”思想泛滥,长官意志、官僚作风等问题严重,肆意,贪污腐化,等事件频频发生。在党的以后,我国政府开始针对官本位思想进行治理,但就目前来说,在很多地方和政府机关中,官僚作风依然很严重,而且逐渐向基层蔓延发展。通过构建公共行政体制作为民主建设的基础,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缺乏社会民主,就不可能形成公众意志,政府的执行监督也就不可能实现。民主法制建设是实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为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政府执行力作用奠定基础。
3“放权”向“分权”的转变
放权是针对集权而言的。在建国初期,为了加速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实现物资的统一调配管理,我国实行了中央高度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就是一种流通表现。相对应的,各级政府在行政管理中也实行了权力集中制度,这一体制的主要缺陷如下:第一,容易导致个人权力膨胀,形成家长制作风。权力的过分放大会导致权利所有者独断专行,忽视党内外民主观念,缺乏集体主义意识,甚至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容易脱离群众,出现决策失误的情况,影响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第三,容易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责任意识淡薄,相互推诿的情况出现。鉴于这种情况,我国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开始解决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市场建设和繁荣。放权和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放权是指权力下放,指的是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央权力下放到地方政府,但依然是相对的集中;而分权是指合理分权,将国家的行政权力合理地分配到政府的各个部门当中,用来实现政府更多的职能。
4体制改革向机制创新转变
1.从经济层面上看,这种消费方式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却不符合人类的价值规范。因为奢侈浪费不仅腐化社会风气,还造成了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利益虽然是市场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但个人利益的获得必须满足与社会公共利益不冲突的条件。这不仅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干预进行调控,更需要道德进行调节。一方面,政府运用国家机器能有效地维持宏观的市场秩序。但另一方面,政府干预无法时时刻刻做到面面俱到,也无法事无巨细地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去规范市场。而道德调节较之政府干预,能更好地从源头杜绝行为失范。
2.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政治、经济、文化构成了社会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因素的质变都必然会带动其他因素的变化。就文化观念上看,经济体制的变动必然带动社会意识的变动。而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的主要内容,自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会衍生与之相应的社会价值观。换言之,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必然根植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因此,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必然会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构建。首先,肯定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因为市场经济能克服自然经济的狭隘性、保守性和小农意识,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和自主性,有效解决计划经济动力不足,结构僵化,效率低下,盛行的弊病,虽然市场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也要充分重视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如:市场经济很容易形成以利益驱动为核心的社会环境。在利益的驱使下,个体的行动准则也极易倾向于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在每个个体谋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进步,但也不可避免地携带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如:贫富差距两极分化,唯利是图的伦理失范,拜金主义和个人享乐主义泛滥等等。其次,肯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同点,还具有不同于一般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应该以集体主义为主导,多元价值观公共发展。换言之,也就是尊重由市场经济而衍生的各种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的友好互动。具体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尊重个人利益肯定个人价值,允许无害社会的个性化发展;包容性地吸收世界各民族先进的文化和价值观。但必须肯定的是,集体主义仍然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各民族之林的核心价值。因为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是国家强盛繁荣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失去了这一前提,个人利益也无从谈起。
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途径
【关键词】 企业 财务管理
1. 财务管理体制概述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和价值形态的管理,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如何有效地加强财务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已成为我国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而财务管理体制正是企业管理财务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制度的总称,是企业完成财务工作、处理财务关系、实现财务目标的载体。
2. 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企业建立财务管理内控体系既要以《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又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以便于企业有效增强内部管理,防范经营风险,保护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增强企业效益。具体来讲要符合以下原则:合法性原则;整体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一贯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经济性原则;适用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3. 我国财务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
财务管理体制形式取决于经济体制形式。建国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两次改革:一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换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二是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转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之相对应,我国的财务管理体制也由过去的国家统收统支、统负盈亏逐步转换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3.1计划经济体制与统收统支、统负盈亏的财务管理体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有关生产、分配甚至消费决策都由政府计划权力机构做出。资金由国家供应,企业无筹资权;资金运用由国家安排,企业无投资权;成本费用开支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核,企业无成本费用开支权;收入按国家计划分配,企业无定价权与分配权。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责是如何按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搞好成本核算,向国家报账;如何按财经制度,监督企业领导与内部单位合理使用资金、合理开支费用、及时上交税金与利润,保证完成各项财政上交任务。这种统收统支的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在我国工业基础薄弱,资金、物资、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对于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改革这种财务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3.2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与利润包干上交的财务管理体制
在这一阶段,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围绕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明确企业财务管理责任,扩大企业理财的权利,将商品经济的利益机制、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引入财务管理活动而进行的。比如,改统收统支、统负盈亏制为利润包干上交、留利自管制;企业留利按国家规定建立积累基金、消费基金与后备基金;资金以国家供应为主,但可经批准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筹资;企业资金部分可以自行安排使用,等等。这次改革对于增强企业活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经营者,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此时的财务管理体制仍然存在较大问题:不同形式的企业财务制度不统一,财务管理制度规定过细、过死,而且没有体现资本保全原则,既造成企业盈亏不实,又难于保证投资者资本的完整,不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3.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财务管理体制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确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对出资者投入的资本金、企业内部积累和债权人借给的资金拥有法人财产权,并以法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国家作为企业的投资者,拥有投入资本金及其相应权益的终极所有权,并以投入的资本为限承担有限责任。企业拥有筹资权与投资权。在遵守国家成本管理法规的前提下,企业拥有成本费用开支权。企业收入在补偿成本费用、交纳税金后的利润,可以对外进行分配。企业可按国家规定以一定年限的税前和税后利润弥补亏损,保证再生产的进行。这次的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是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紧密相连的,可以说,财务管理体制发生了质的变革,但从一定意义上说,目前的财务管理体制仍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改革和完善。
4. 现行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从宏观财务管理体制方面看:我国现行财务管理体制是比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但是,国家有关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有些法规急需制定,特别是作为企业财务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成本管理,其规定大都散见于不同的法规、制度中,尚无一部系统的法规可依。另一方面,微观财务管理体制方面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也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但目前微观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财务组织机构一元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高度统一,两者的决策主体重叠,使机构运行低效;股份制企业中,国有股权不规范,表现在:国有股权代表缺位,弱化了监督机制,同时,国有股权同股不同利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基础不扎实,表现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差,企业领导也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等;企业资金的投向不合理,资金运用低效等等。另外,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大型企业集团不断涌现,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体制问题也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5. 深化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策略
5.1大力推行会计人员委派制
现行的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许多弊端,必须进行改革。而改革的关键即全面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度,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二是健全企业内部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为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奠定基础;三是促进反腐倡廉,加强廉政建设;四是促进一系列财会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
5.2强化企业财务人员整体素质的培养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必须不断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素质,以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益,处于财务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财务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才能依法理财。企业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各类培训,拓宽财务人员知识面。针对企业中一些财务人员生产知识较为匮乏等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不定期到生产一线蹲点、整理生产工艺流程简本等方式,使财务人员了解生产工艺过程,熟悉生产工艺流程,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5.3细化核算单位,做到降本增效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首先要细化核算,即“划小核算单位”。“划小核算单位”是根据企业的特点,把企业内部统一管理改为分级分权管理,把企业少数人负责改为职工群众共同负责经营;把企业经营风险由国家承担改为职工群众共同承担:“划小核算单位”就是改变企业内部的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改变和完善分配制度,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革,能使职工的切身利益与核算单位的利益密切联系起来,达到提高经济效果的目的。
总之,只有不断加强企业财务管理,采取各种途径,努力降低各项消耗,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找到自己企业应有的位置,实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开悉.财务管理学.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一、我国现行财政资金缴库和拨付方式
我国现行的财政性资金缴库和拨付方式是通过征收机关和预算单位设立多重帐户,层层下拨,多环节分散进行的。这种预算管理方式在一定时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这种传统运作方式的弊端也随之突显。其主要表现:一是重复的分散设置帐户,导致财政收支活动透明度不高,不利于有效管理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二是财政收支信息反馈迟缓,预算编制、执行分析难以及时;三是财政法律体系还不完善,资金使用缺乏事前监督,预算支出约束不强,预算确定后,执行中朝令夕改,主观随意性大。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预算管理方式,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必须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收入缴纳和支出拨付程序规范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
二、国际通行做法
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建立在以国库单一帐户和财政资金集中收付为基础,实行规范和高效的财政资金动作方式,这已形成一种国际惯例,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国库管理制度普遍实行这一制度做法为:一是财政部门设立国库单一帐户,开设在中央银行或商业银行。二是财政资金实行集中收付,收入直接入国库,支出集中支付,余额只保存在国库单一帐户。三是财政设立专门执行机构,设有不同形式的专门履行财政支付执行机构。四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形成符合国情的完整的管理体系。尤其是在监督机制上,法国的国库监督形成经济财政部日常业务监督和审计法院事后监督。审计法院是国家最高的经济监督机关,独立于议会和政府,除审计国家决算外,主要是依法对公共会计师和公共支出决策人进行监督,对决策人在决策过程中有违反财政法规行为或其他问题视情节轻重,由审计法院通过检察长向财政预算法院或刑事法院提起诉讼。对公共会计师发现问题视情节轻重予以撤销会计师资格、开除公职、赔偿损失等处罚。
三、我国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基本框架
经国务院批准,2001年中央6个部门率先进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在规范试点的基础上,2002年将范围扩大到38个中央部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框架体系已基本确立。
建立国库单一帐户体系,改变过去财政资金分散管理,预算单位自行开设帐户的做法,实行国际通行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将所有财政性资金即财政预算内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等都纳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纳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相应的撤销各预算单位重复和分散设置的帐户,预算资金不再拨付给各预算单位分散保存,预算单位在批准的全年预算指标基础上,编制分月用款计划再在批复的用款计划额度内提出用款申请。属于财政直接支付的工资支出,购买支出等通过财政零余额帐户直接支付给收款人;属于授权支付的零星支出和未纳入直接支付范围的购买支出通过预算单位零余额帐户直接支付,形成在不改变预算单位财政管理和资金使用权限,使财政收支都按规范的程序在国库单一帐户体系内运作,使整个过程都处于有效的监督管理之下。
四、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必要性
(一)增强使用资金性的计划性,从源头上杜绝预算计划和执行分离
传统的管理办法是财政部门按全年预算总额分月拨给预算单位,由预算单位自己管理和使用,资金使用不规范,搞“形象工程,拍脑袋工程”,不按预算计划执行等违规现象普遍存在,并且屡禁不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把对预算支出总额的控制转为对每一笔支出的控制,事后监督变为事前和事中监督。从源头控制资金的用途和流向,加强资金使用的计划性,有效的防止开支随意性和挤占、挪用财政资金。
(二)预算单位财政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无论是领导还是财政管理人员,都应从传统的理财思想和方法中转变过来,由于资金不再拨到单位帐户,不可能随意更改和变通支出项目。所以必须把工作重点向认真具体编制预算,编制分月用款计划,申报用款申请转变。加强单位收支的控制和管理,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和透明度。预算广泛征求修改意见,对每一项支出都要从实际出发认真编制,详细论证,使年度预算计划更科学全面、更规范细化。
(三)运用现代化财政管理信息网络系统,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建立现代国库管理的目的是减少资金运行的中间环节,提高财政支出透明度,加强财政管理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到实时支付,当日清算。传统的手工作业是不能满足此种管理要求,必须运用先进的现代技术信息网络系统,实现预算单位网上申请,财政国库支付局网上审核,银行网上支付。使各类财政收支在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网络中实现高效、安全运行,有效解决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多户头存款和多环节审批程序的问题。同时要求财务人员即要懂业务知识,熟悉会计电算化知识又要掌握网络知识,由核算型向核算管理型转变对财务人员自身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复合型的要求。
关键词:市场经济;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现状问题;对策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且日渐成熟。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对于企业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迎接市场挑战,把握市场机遇,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研究方面的焦点话题。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经营的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国内企业现阶段的经济管理模式主要是以生产为中心,以经营为目的,实现生产和经营两者的相互结合[1]。市场经济发展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探索出一条科学、合理、高效的现代化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不但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质量与效率,而且对于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的提高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2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概述
做好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对市场经济体制的了解和分析,并且应充分理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内容和要求等进行逐一分析,进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对于市场经济体制来说,其作为与社会化大生产密切关联的、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指的是以市场机制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基本经济体制,特点表现为经济关系货币化、经济系统开放化、经济资源商品化以及市场价格自由化等[2]。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则主要指的是企业针对自身发展情况所开展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具备控制性及协调性特点的经济活动[3]。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建已成为企业获得财富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也是最大化实现企业价值和经济利益的重要基础。较计划经济体制不同,企业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侧重于企业经营管理,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现状,特别是企业自身优势和特点,制定出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规范或制度,为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利用和资金周转等奠定坚实的基础;(2)充分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企业经济管理中应制定科学、高效、合理的管理制度,确保企业的经营发展与市场发展相一致。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也发生了一定变革,其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4]:第一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阶段中,企业经营以政府拨款支撑为主,国家和政府是企业真正管理者;第二阶段,在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中,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由市场决定,以竞争为动力,通过对企业内部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充分将企业生产、经营、流通等进行融合,进而确保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3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存在的现状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国内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这些情况对企业经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经济管理模式逐渐由传统的、单一的计划与指挥经济活动模式,向着监督和决策经济活动转变,以满足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需求。目前,企业现有的经济管理模式较计划经济体制下有了更加显著的改善,管理体制逐步成熟,但是,多数企业仍存在着普遍的通病和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5]。第一,在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虽然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断加深,但是,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的工作相对缺失,造成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缺乏完善性。造成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因素诸多,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经济管理重视程度仍不足,在建设和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过程中受传统、陈旧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影响,致使企业现有的经营管理制度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缺陷;另一方面,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无论是企业管理层还是企业基层职工,都将过多的精力放到生产管理之中,而在经济管理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相对缺失,这造成了企业经济管理活动效果不显著。第二,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导致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方面,企业中员工整体经济管理能力和业务素质水平偏低,导致企业经济管理活动无法及时、有效地开展;另一方面,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缺乏对相关人员等激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不但对企业员工参与经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不利影响,甚至导致企业内部人员流动较为频繁,人力资源部门波动大;同时,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以非专业人员兼任,没有得到过系统、正规的培训,导致人力资源部门员工的工作能力和道德水平不高,对企业经济管理造成不利影响;此外,企业内部员工受工资待遇、福利、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及其他各方面因素影响流动性较大,严重破坏了企业人力资源整体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稳定性。第三,在企业经济管理的组织结构方面,同样受各方面因素影响造成其组织结构不完善,对于企业经济管理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不利影响。一方面,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建构过程中受传统、陈旧的管理模式影响,现有的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过于陈旧僵化,与市场经济体制极不相符;另一方面,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但对企业社会经济效益的实现具有不利影响,而且严重制约了企业市场竞争力水平的提升;同时,部分企业缺乏对企业长期、科学、有效的规划,而过分追求眼前利益,忽略了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的重要性,导致其组织结构缺乏科学合理性;此外,企业领导层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组织管理积极性和主动性偏低,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企业经济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4建立和完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对策
针对现有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现状问题,充分结合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特点和企业自身发展的现状需求,可通过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建立和完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6]。第一,转变传统、陈旧的企业经济管理理念,借鉴和吸收优秀的现代化经济管理理念。企业管理层应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引起足够重视,逐步将企业经济管理中传统理念转变,一方面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从企业规章制度自身发展着手;另一方面,应根据国家、行业内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促进企业规章制度不断完善。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特点,企业要及时调整管理思路,制定出与之发展相适应的经济管理模式,并对其实施效果和执行力度科学性进行有效评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此外,加强企业管理层与基层员工的沟通协调,整合企业各方面资源,做到优化配置,进而确保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切实可行。第二,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企业应不断健全相应的经济管理体制,以确保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在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体制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部门专业化,明确各管理部门的职能与责任,确保管理部门管理有效实施。针对企业经济管理现状需求,设置独立的经济管理部门,并充分体现出其权威性和重要性,进而能够在生产与经营部门起到协调作用。专业经济管理部门能够监督其他部门的运行情况,以便促使企业的正常运转得到实现[7]。可见,不断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内部督查和审计规范并形成常态机制,可以有效地确保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企业中各相关部门应充分遵循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确保各方面工作都能够在相关制度的规范下执行,进而保证企业经济管理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第三,企业管理层应重视企业组织结构,针对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中组织结构问题实施相应的改进和完善措施。对于企业长期发展来说,企业经营管理的组织结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传统、陈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灵活性等,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在充分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采取不同情况使用不同应对方法的策略,发挥出企业的自身优势,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经营管理组织结构,进而确保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第四,不断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完善。一方面,企业应当充分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对企业内部员工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培训工作,促进企业员工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在对外招纳人才过程中,应充分结合企业的长期规划战略,引进高端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企业员工的集体意识;此外,建立健全相应的奖惩机制,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出其价值。
5结语
总而言之,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其不但决定了企业社会经济效益能否实现,而且对于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应转变企业经济管理理念,完善经济管理制度,强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进而确保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科学、合理、高效。
作者:胡生军 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葛微微.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5).
[2]毛春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4).
[3]陈卫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研究[J].企业战略,2016(529).
[4]温东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6(01).
[5]张万秀.探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
【关键词】勘察设计单位;管理模式的弊端;创新思路
我国加入WTO,融入国际市场,要求勘察设计单位经营机制和管理制度与其他WTO成员国家工程咨询机构惯例接轨。同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勘察设计单位向市场主导型、服务主导型、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变,为工程建设提供全过程智力服务。
一、目前勘察设计事业单位管理的管理的弊端
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勘察设计单位投资与管理的主体是国家,国家经济负担重,同时造成企业经营机制不灵活;另外,单位的效益与单位领导和职工没有直接和长远的经济关系,因此机构缺少自身发展较强的内动力机制;而其他WTO成员国家工程咨询机构一般投资和管理的主体是个人,企业经济效益和发展与个人有直接紧密的经济关系,长期捆绑在一起,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动力机制很强。
2、我国勘察设计单位事业单位的性质和行政管理方式,符合计划经济体制对设计单位机构性质和管理方式要求,但是,却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方式的要求,不能满足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其他WTO成员国家工程咨询机构社会企业的性质,企业化、市场化的管理模式,是市场经济体制对工程咨询机构性质和管理方式的要求,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方式需求,有效地促进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
3、我国没有将企业人员生活福利管理社会化,不能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减轻企业负担;而其他WTO成员国家工程咨询机构人员福利社会化的管理,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解决了企业人员的生活保障问题,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企业效益。
4、我国勘察设计单位原有的项目管理方式,没有实现设计院人员的最佳组合,没有体现设计院的最佳设计水平。
二、勘察设计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路
1、勘察设计单位要转变成为社会化企业、专业化的机构和人员构成,实现企业化和市场化的管理的模式,才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有利于形成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2、适合市场竞争发展的勘察设计单位,应转变成为真正的市场导向型 和经济效益型的自我注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企业,建立相应的企业管理制度,进行企业化经营,要充分利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企业化管理。
3、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提供智力服务的企业特点,勘察设计单位要实现由综合性机构向专业化机构的转变,在人才结构调整方面,要强化创造性技术人员,合理配备服务性技术人员,减少或社会化管理服务人员,另一方面 要建立符合企业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和劳资制度,逐步实现中坚骨干技术和管理人员由劳动者向既是劳动者又是企业部分资产拥有者的转变。在一般人力资源利用方面,要建立社会资源利用机制,实施动态吸纳淘汰管理,以符合市场需求变化和形成企业自身保护能力。
4、国家可以实行企业和社会动态的资源优化配置的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对于每个工程项目都调配最有效的资源组成项目组,这样保证了设计水平和质量,同时又可以使企业形成了有效的市场竞争能力。
5、建立企业内部型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围绕市场组织项目,围绕项目组织管理。充分利用和优化社会和企业资源,实现矩阵式的管理模式,面对市场需求,建立动态的项目组,在授权下,全权负责项目的质量、费用和进度控制。
6、建立勘察设计企业的企业标准体系,对勘察设计企业的技术事项、管理事项及工作事项进行集约化管理。首先,通过标准体系对于勘察设计企业产品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活动以及岗位要求等方面提出适应于顾客及市场的需要,适应于勘察设计企业发展需要,并且是企业所应该达到的标准。当勘察设计企业有了高水平的产品标准和技术标准,企业的产品质量就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勘察设计公司也因产品的质量以及高水平的技术而得到顾客和市场的认可,勘察设计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提升。其次,为了达到高水平的产品标准和技术标准,就必须要对产品的产生过程进行优化和规范,而这优化和规范主要是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活动以及操作各项活动的人这两方面来进行。对于各项活动的优化和规范我们通过管理标准体系来进行,而对于操作这些活动的人的资格和要求我们通过工作标准体系来进行,这样就使得产品生产的过程中的各要素和环节组织起来,按系统工程的原理,使输入转变为输出成为增值的过程,整个过程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建立起生产、经营、管理的最佳秩序。
7、建立企业内部与社会结合型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现代工程竞争逐步趋向于整体技术和能力竞争,单靠设计咨询企业自身能力已不能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已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思路和方式。
三、结束语
由此可以看出,勘察设计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是没有固定的,但是,不管是采用哪些管理的模式,前提目标仍然是保证单位的发展战略能够提高,那么,往往这样的提高效率都是市场和内部管理机制来决定的,因此,各勘察设计单位都要遵循市场的变化和规律来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经营思路和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与世界的经济接轨。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社会转型;法治变迁;权利本位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社会进入快速转型期。社会经历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政治变革、经济转型和社会变迁迫切要求法治建设作出回应,即通过分析社会转型时期法治建设的悖离及其根源来重构新时期法治建设
一、法治建设与社会转型的悖离
中国的改革一直以政府推动市场、政策推动法律为主角,目标是寻求短预期性和效率公平的关系。虽然保证了改革在一条平缓、灵活、追求立竿见影、机会主义和以社会稳定为前提的道路上发展,但也阻碍了“依法治国”和普遍性的游戏规则的施行。新旧体制的转换和更替必然发生一种“传统”与“现代”两种体制并存和交织的二元社会结构,法治与人治的深层次矛盾变得更加明显。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是通过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实现的。充分发挥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形成一个在中央政府宏观调控与引导下的各省市区竞争发展,从而推动全国大发展的格局。两条路径反映了两种动因,一个是资源配置效率的内在要求,一个是经济实体的利益驱动。
首先,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深层次的是利益的调整。新的利益主体和新的利益结构期盼法律规则合理、可行,执法公正、权威。然而,法治建设的话语权又往往倾向于对既得利益的认同和保障,加之,法治变迁中,既有的法律制度与价值观念难免被怀疑、否定或被严重破坏,而新的法律制度和价值观念又尚未被普遍接受,对社会成员尚不具有引导、调节和约束的力量,从而出现私权遭侵、公权扩张、价值混乱、法律冲突、人治大于法治现象时有发生。
其次,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使个人的利益得到尊重与张扬,允许和鼓励人们在法定范围内自由决定自己的行为、追求最大化的合法利益,同时市民社会的本质天然的要求民主和权利保障,排斥政治国家的限制与约束。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但法治建设的特点决定了法律与市场的不同步性,法律制度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法治经济与市场经济的错位,导致法律内在价值对市场经济的保障效用降低。市场出现道德下滑、恶性竞争、急功近利等弊端。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步形成,并不等于结构的内在紧张已经消除,更不等于建设法治国家的任务已经大功告成。完善法律体系既指立法作业依然重要,也意味着法制改革应该提上议事日程。另外,法治制度化的重点转移到法律实施方面,首先是要求政府自身严格守法,并且防止政府在执行法律的过程中滥用裁量权。运用法律规则来限制政府的权力,保障公民的权利,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日,便是深层次法制改革启动之时。大量的法律不断产生,再加上这些法律为适应经济、社会变化发展的需要,还要适时地进行修改,架构与建构的互动亟待普法建设的同步,送法下乡、普法入户成为时下最受欢迎的建设措施。
最后,社会转型经历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深刻变动,而意识形态的转型较之于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型,乃是更为根本、更为艰难的部分。它支配和调节社会成员的行为,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旧的法律观念的影响,人治观念、权力至上等与现代法治精神相悖的落后思想,潜移默化地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进而形成义务本位,无视自身权利的传统观念。
二、法律体系的建构与解构
西方社会走的是一条由弱势政府到有限政府的道路,实现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有效干预,实行社会防卫主义,限制私权,放弃私权神圣的观念,在经济和其他社会活动中强调政府的作用。法律体系的建构是在一个自然发生学意义上的进路中实现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经济状态下的主体意志自治到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主体相对意志自由的过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在从中央高度集权的大一统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成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重要组成部分的情况下开始建构,这就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发展模式。
同时,从计划社会向市场社会转变,社会政策走向、社会规范与制度都以市场化为轴心转变。市场社会的特征日益表现为社会竞争机制逐步替代少数人决定机制,审批型政府逐步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市民社会的逐步形成本质上要求由政策之治迈向民主之治、法治之治,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利益本位成为政府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并使法治成为社会转型期改革的战略抉择。
中国迄今为止的法治进程是沿着政府主导型的进路展开,自上而下地通过政府自我约束自己的权力,是一个直接导致权力资源再分配的进程,法律体系的建构与解构具体表现为多样化制度设计的并存和互动,以及规范结构的柔性化、随机化。这种建构模式在转型时期能迅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但也客观上造成法律变动过快,稳定性不强,法律体系呈现平面化、缺乏明显的效力等级,容易造成法律适用紊乱。
三、法治重构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发展;人力资源配置;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2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115―03
人力资源配置指的是保证人力资源主体供给和市场需要间的平衡,这样可以保证人力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力资源丰富,如果合理进行配置,就会收到最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改革,而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却相对滞后,这样势必会产生人力资源供需不平衡问题,极大地影响经济发展。
一、我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发展过程
自建国以来,为了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进行改革。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时期、市场经济为主时期。每个时期的体制都有和其相对应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可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也暴露出来很多弊端,下面笔者将具体地进行介绍:
1.计划经济时期
自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就是计划经济,这个时期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主要是计划性分配,其特点为:(1)我国政府机关行使着企业的用人权,企业的部门分配、员工任免、员工工资待遇等都受政府机关控制和管理。(2)政府机关计划性地给企业分配人力资源,企业没有权利拒绝接收,而且企业接收员工后就基本定岗,很少有换岗、轮岗和转任情况。(3)人力资源分配模式固定。只要是具有城镇户口的人员,不论文化程度高低,都会被安排工作,而农村户口的人员进入城市企业工作的机会很少。(4)实施录用终身制原则。劳动人员一经录用,除因重大过失被辞退外,都会终身留在企业工作,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5)企事业单位实行接班政策。子女接替父母继续留在企事业单位工作,导致一家人都在同一个企业上班,这种裙带关系会非常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可见,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用人机制解决了一部分人员的就业,但也产生了许多问题。下面笔者逐一进行介绍:(1)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由于政府实行的“录用终身制”原则,工作人员没有了工作压力,他们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只要不犯重大错误,就不会下岗失业”,这样的工作态度只会造成企业生产效率低下。(2)人力资源地供需不平衡。政府是人力资源的供应者,企事业单位是人力资源的接收者,人力资源配置机制是政府计划性地供应人力资源给企事业单位,而企事业单位是被动地接受人力资源,政府的超额供给造成了企业负担越来越大,过多的劳动力不仅给企业增加了负担,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3)人力资源质量低。自“大锅饭”制度实施以来,工作人员的工资普遍较低。工作能力强和工作能力差的人员的工资不存在明显差别,这样就造成了工作人员不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态度不积极,必然会造成人力资源质量不高,工作人员进修积极性差,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4)工作人员所学专业和工作岗位不对口现象严重。由于工作人员都是统一由政府部门进行计划性分配,工作人员没有自我择业权、企业没有内部调配权,这样就造成了许多工作人员出现学不致用的现象,导致人才的极度浪费。例如:脑力工作者从事体力劳动,这简直就是对人才的不重视,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2.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时期
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经济体制又进行了改革,这个时期计划经济占一部分,市场经济占一部分,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重要时期,而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也在其带动下进行了变革,从计划性分配制向市场化聘用制迈进,这是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上的重大变化,打破了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首先是从北京、上海等城市开始试行合同聘用制干部,吸收了很多有知识的农村青年加入干部队伍。几年后,该制度在全国所有城市相继实行,实现了劳动者只要有能力、有技术就有工作。这种新制度代替了子女接班制,减少了企业内部的裙带关系,新生力量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活力。到了1986年,随着“十三大”会议的顺利召开,国家又实行了公务员管理制度,这也让用人制度更加规范化。1987年底,我国人力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劳动力流动性变大,在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等工作的人员可以相互调动,而且选择岗位更加合理,符合了市场化发展的要求。下面,笔者具体介绍一下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在这一时期的变革优势:(1)自实行聘用合同制以来,削弱了企业单位的主体权利,工作人员有了工作岗位的选择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都是在合同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一旦一方违约,对方都可进行追责,这样不仅提高了就业的灵活性,也保证了人才的合理流动。(2)农村劳动者可以进城打工或者到企业工作,为农村户口的劳动者解决了就业问题,不仅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也避免了农村剩余人力资源的浪费。(3)自企业可以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以来,内部员工可以进行换岗,这样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便于工作人员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但是,我们也看出,该时期只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过渡时期,其经济体制还是以计划经济为主,这样势必会影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还不是最完善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
3.市场经济为主时期
1992年,我国召开了“十四大”会议,重新确立了我国的市场化经济体制的主体地位,我国人力资源配置开始向科学化迈进。
自1992年来,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发展性增强,国家也相继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条例。例如:公务员实行了“考试录用制”,该制度明确规定了招聘公务员的公开招考原则,只有笔试和面试合格后的考生才能被录用,坚决打击一切违规操作行为;事业单位也实施了聘用制,对年底考核不合格者进行辞退处理。总之,我国的人事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更加合理,提高了人力资源配置的科学性。下面,笔者进行具体介绍:(1)人才流动性更大。工作人员不仅可以在本单位内进行岗位调动,也可以跨行业、跨区域进行调动,极大地提高了人才的使用效率,保证了人才的合理配置。(2)企业通过采用招聘制来吸收人才,竞争上岗保证了招聘人才的质量,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素质,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积极作用。(3)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各尽其职,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4)实现了员工多劳动多得报酬。如果工作人员做了多余的工作,就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5)工作人员可以自主择业,提高了工作人员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二、我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存在的有关问题
1.市场供应和需求主体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主体作用
我国人才的供应主体和需求主体的权力还十分有限,不能按市场化要求来进行人才供应和接收,这与市场化经济体制相违背。首先,我们看人力资源供应主体,毕业生尽管有双向选择权,但是由于国家重要机构对人才的需求很大,造成了这些人才一旦进入国家重点部门,就会参加科研活动等,这些人才的流动性很差,严重影响了市场供应主体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其次,我们再看人力资源需求主体,企事业单位、私营企业、个体等是人才需求主体,这些单位每年都需要接收很多应届毕业生和招聘务工人员,但是国企单位尽管有了用人权力,也要接受一定比例的包分配人员,此外企业对工作人员也没有独自辞退的权力,这样极大地束缚了市场需求主体行使权力,造成了人力资源流动性降低。市场供应和需求主体的权力没有发挥出来,就会影响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这样就造成了人才的过剩和浪费,降低了人力资源储备。
2.人力资源配置受区域性、行业性限制
我国人才市场发展不平衡,严重地割裂了人才的交流,导致一些地区人才数量严重不足,而一些地区却人才过剩。例如:大连、上海、青岛等沿海城市发展很快,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良好,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当地用人单位,而如南宁、青海、宁夏等西部城市由于当地经济发展较慢,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落后,人才引进出现困难,人力资源配置机制较差,导致当地经济发展更加缓慢。另外,同一个省、市、县级区域的人力资源市场对人才信息都有地方保护性,根本不和其他地区进行人才信息交流,这样造成了人才流动性差,尤其是有些城市还提出具有本地户口等条件,更加限制了人才的流动。统计结果表明:繁华城市人力资源市场发展得好,南方地区人力资源市场比大西北地区发展得好,同一个省的市人才资源市场比县人才资源市场发展得好。
3.人力资源供需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而人力资源供需发展不平衡是长期存在的。首先,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一直存在供应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大西北地区,更是急需大量的人力资源;其次,专业技术型人才缺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企业单位引进了新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但是却缺少懂新技术、新设备的专业人才,这也是当前人力资源供应中的主要问题;最后,人才供需结构存在矛盾。通过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的统计,计算机专业、工商管理专业、旅游专业的学生就业率高,但是这些专业学生人数的总体比例却很低,而学习会计专业、化工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人数较多,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这种情况说明了人才供需结构不合理,造成了人才供应不足,出现人才闲置的问题。
三、完善我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有效方法
1.让劳动者自己做人力资源供给主体
多年来,政府一直是人力资源的供给主体,这样极大地限制了人才的流动性,阻碍了人力资源供给市场化发展,而让劳动者自己做供给主体是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的,让人才自主择业,实现了人才配置的市场化。
2.赋予企事业单位用人自
当前,企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重大问题就是受到政府机关的干预,聘用、辞退工作人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这样极大地影响了企事业单位自的使用。因此,国家主管部门一定要取消对企业事业单位人才选用进行的干扰,保证企事业单位法人有独自用人的权力,这样才能保证人力资源需求方发挥其主体地位,让人才配置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3.让人力资源供需更加平衡
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主要问题就是人力资源供需产生矛盾,造成了人才的闲置。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来总结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第一,建立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针对区域间、地域间人力资源市场发展不平衡现象,建立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非常重要,实现了各人力资源市场间的信息交流,保证了人才的充分流动,让整个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二,优化人才资源结构。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所以教育机构要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人才培训,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这样才能提高人才的利用率,保证人才配置的合理化。第三,教育机构要有人才供应的前瞻性。人才供应和社会需要脱节是造成人才闲置、浪费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门一定要做好调研工作,多和企事业单位沟通合作,了解人才的需求情况,从而进行教育改革和教学调整,这样才能保证人才供应的合理化,实现人力资源供需间的平衡发展。
4.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减少人力资源的闲置
随着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也在进行着相应的调整,随之而来的结构性失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为了减少因结构性失业而造成的人力资源闲置浪费,应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和技能开发活动。针对中国目前职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培训机构与企业部门的合作,多渠道筹措培训资金,在以个人承担培训费用为主的前提下,加大国家和企业对在职培训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完备的就业培训信息网络,加强就业培训和就业岗位需求之间的联络,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通过这些措施来缓解结构性失业造成的人力资源供求矛盾。
四、结语
人力资源配置机制是保证人力资源供需平衡的关键,我们一定要加强研究,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的配置机制,从而保证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科学化,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人力资源过度闲置浪费。
[参考文献]
[1]孙富安.论人力资源均衡配置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特区经济,2008(04).
[2]侯晓敏.试论人力资源与人力投资[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