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监管政策变化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金融危机与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
1.1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原因评析
2007年引爆于美国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市场危机持续升级,影响逐渐加剧,最终演变成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此次危机爆发于金融体系最完善、金融创新最前沿以及金融理论和人才最丰富发达国家——美国,而且起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市场这一金融创新领域。危机似乎不同于八、九十年代爆发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主要集中在货币和银行的危机。然而,IMF前首席经济学家罗格夫等人根据有关金融危机的标准研究,通过将此次危机的资产价格、增长和政府债务等指标同二战以来发生的重大金融危机进行一系列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危机和以往的危机并无本质差别。
但是在客观忽略资产价格泡沫极度膨胀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宏观经济理论,以及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微观审慎监管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忽略金融监管的宏观政策框架,必然催生资产价格泡沫,积聚系统性风险,在金融体系内埋下重大隐患。泡沫一旦破灭,积聚的风险迅速释放,最终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
1.2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
危机爆发后,国际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对金融监管进行了深刻反思。为维护金融稳定,金融监管变革在所难免。综合G20、FSB、BIS和IMF报告文件来看,金融监管改革目的是保证金融稳定,防止类似的危机的冲击,预防系统性风险。
改革主要集中在六大块:
(1)增加资本和提高资本质量,同时改善流动性和缓冲机制,缓解资本监管顺周期性。
(2)改革薪酬制度,维护金融稳定。
(3)增强会计准则实效性。
(4)改善场外衍生品交易市场。
(5)对具有系统性重要影响的金融机构妥善处置。
(6)加强全球金融监管合作,强化遵循统一监管标准。其他方面还包括对冲基金、信用评级公司和证券化等方面的监管和改革。部分改革已在逐渐付诸行动并进行了效果评估,有些改革尚处在讨论和研究阶段,监管改革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然,以往的微观审慎监管对于保证单一机构安全,从而保护金融消费者(存款者和投资者)的利益有着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微观监管的固有弱点表明了其不仅强化了顺周期性并且未能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在保证单个金融机构安全的同时却有可能最终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因而需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提出已久,地位也随着此次危机的爆发显着上升。“宏观审慎监管”目前尚无明确定义。据已有的来看,宏观审慎监管主要是相对“微观审慎监管”而言,金融监管当局从金融体系而非单一机构的角度实施监管,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概念,维护金融稳定,密切关注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宏观审慎监管同微观审慎监管在监管目标、最终目标、风险性质的对待、机构间风险暴露相关性的重要性和审慎控制的实现方式上都有着本质区别。
当前,金融监管改革依然处在成型阶段。为维护金融稳定,总的改革趋势将向立足于微观审慎监管的宏观审慎监管模式的方向发展。其主要的新特征将体现在逆周期性监管政策工具的选用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
2我国当前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不足与改良1我国当前金融监管体系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也在不断变革。总得来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4年至1992年的统一监管体制时期,人民银行履行统一监管职能。
第二阶段为统一监管向分业监管的过渡时期。1992年10月证监会的成立标志分业监管的开始,1998年保监会的成立标志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明确分工,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进行监管的分业监管模式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为1998年后的分业监管体制时期。
其中2003年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一行三会”为基本格局的金融监管体系最终形成,即分业多头监管的格局形成。为加强协调沟通、信息共享,形成安全有效的监管网络,监管联席会议制度被引入。2004年三会签署了《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在明确各自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定期信息交流制度,经常联席会机制。然而监管联席会已长时间没召开,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目前主要由一位国务院副总理定期召开金融旬会来加强监管政策协调。
2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不足
尽管我国目前分业监管有利于提升监管专业化水平,有效防止了金融风险传染效应,但如同大部分分业监管模式一样,我国当前的监管体系存在不足。钱小安认为我国监管体系不足体现在监管重复与监管空缺并存、监管资源配置低效、监管协调机制较弱等方面。根据引发此次金融危机金融监管方面的缺失,从宏观审慎监管角度来看,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方面的不足。
首先,缺乏稳健的宏观审慎分析平台。系统性风险的有效防范,必然需要对金融体系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检测和评估,发现金融系统不稳定性的来源,发出风险警示。这就需要一个专门的分析平台,一方面整合各微观部门的信息数据,另一方面同时整合分析宏观部门和微观部门的信息数据。而目前,我国并没有搭建这样一个平台。
其次,系统性风险防范不足,存在监管盲区。此次金融危机表明,由于缺乏对具有系统性重要影响的金融机构(集团)有效监管,致使这些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最终加剧金融危机程度。
最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不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需要先进监管理念的同时,还需要有效的完备的金融监管政策工具。而无论是在时间维度上的逆周期监管政策,还是在行业维度上的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监控政策,我国都存在不足。3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构建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分析提出了我国在金融监管上存在的不足,因此在我国未来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中,我们要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总得来看,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有赖于宏观审慎分析平台的搭建、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的完善以及组织合理安排下的政策协调机制健全。
首先,搭建宏观审慎分析平台,建立预警机制。宏观审慎分析平台的构建,对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和预警,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这一环节的构建大体可分为四步。首先确定平台,即明确微观和宏观数据整合分析的职能的具体承担部门,可以是“一行三会”当中一个也可以新建一个部门。其二,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平台构建后,相关职能部门就得强化对系统性风险相关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特别加强微观和宏观数据的有效整合,全面掌控系统性风险变化趋势。其三,系统性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即从金融体系宏观层面又从银行、证券和保险等行业微观层面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检测与评估,加大各行业微观层面风险评估对金融体系宏观层面风险评估的支持力度。
第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建立危机处理机制。从时间维度上说,我国应完善包括逆周期贷款损失拨备和逆周期的信贷政策等在内的各种逆周期监管政策机制。同时,要加强对杠杆倍数的检测,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有效控制金融体系的风险过度承担。完善相机抉择机制,有效避免危机扩大和扩散。从行业维度上说,要加强对金融控股集团监管立法,完善对交叉性金融业务的监管政策工具,有效监管金融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完善危机处理机制,设计多层次的应急处理监管政策工具。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最后,合理架构组织,健全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协调机制。组织结构铺排,各部门政策协调是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能否成功搭建的最关键因素。首先,系统性风险信息的获得、预警机制的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的设定需要各部门明确职责并加强沟通协作。其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组织架构设定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效果有极大的影响。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的组织安排,首先是确定宏观审慎分析平台,作为宏观审慎监管总的召集人;其次是三会要加强对各自监管行业的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结合意识;其三,要加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同宏观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最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实施部门要加强同人民银行、财政部以及发改委等部门协调,制定科学的监管政策并有效执行,提高监管水平和效率,维护宏观金融稳定。
3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调控的联系
在金融监管中,有一项监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即银行监管。这是由于:首先,银行业在金融体系占主体地位。其次,在各类金融机构中,银行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发金融危机的部门。因此,作为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必然在宏观的金融监管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在新的金融机制改革中,基于对资本充足率监管的要求,必然要改革在此前大行其道的硬约束监管机制。但在当前的新的金融运作形势下,对于资金的过于严格的监管可能会导致雁行的信贷减少,进而导致整个社会总投资的下降,这自然不是金融监管希望的结果。
但是在新的宏观审慎的监管机制下,政府实行货币调控政策则可以利用这样较为完整系统的机制来进行整体的调控,不仅可以提高货币政策在有效引导国民经济向更好的发展方向上进步,还可以在这一较为拔高的视角上有效的规避一些金融风险,更加有效的将我国经济引导至又好又快发展的康庄大道!
4结语
关键词:“一带一路”;金融投资;监管
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大会上,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构想,提出要加强和加深我国和周边国家的合作,促进各国在基础设施、能源、外贸等各个方面的深入合作。随着战略构想的实践不断深入,各项商贸事业的发展都不能忽视金融的支持,金融投资在整个战略构想的实践中,显得非常重要。但就金融投资现状来看则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比如:金融市鋈谧誓芰ξ侍狻⑷谧始喙芪侍獾取
1.“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金融投资面临的瓶颈分析
1.1金融市场融资能力有待提高
从现状来看,我国金融市场在融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主要体现为直接融资的能力薄弱,导致间接融资方式应用普遍,但间接融资潜在一定的风险,在间接融资过多的状况下,使得企业所需大多数资金来自间接投资贷款,进一步增加了银行的货币供给,由此产生货币供给风险;而对于银行来说,为了使此类风险得到有效规避,便会采取增加贷款的方法,但是这样会进一步使银行贷款环境受到影响,并使企业的财务负担加重。
1.2 金融监管体系有待完善
“一带一路”主要以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为主要目标,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是重要保障。但从现状来看,金融监管体系还有待完善。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监督体系不够健全,从而使金融市场出现较多的谋私利现象,进一步使金融市场的经营管理出现乱象。另一方面,金融市场各大部门之间交流不够密切,使资金的有效流通受到影响,进而使金融风险加大。
1.3 金融工具应用不合理
在融资环节,债券与债务之间的联系是依靠融资工具维持的,较为常用的融资工具包括:股票、票据、证券以及债券等。从现状来看,金融融资工具存在应用不合理的情况。主要是因为金融融资工具在应用过程中,会受到金融运行机制以及金融市场环境的影响,导致金融融资工具出现失真、作假等问题,进一步使金融投资的风险加大。
2.“一带一路”背景下促进我国金融投资发展的策略探究
2.1 提高金融市场融资能力
要想使我国金融投资得到有效发展,服务于“一带一路”,必须提高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而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的提升需通过融资途径的扩展实现,与此同时对引资程序加以完善。一是对融资区域进行延伸,扩大融资范围,加强和国外金融投资之间的交流合作;二是基于引资过程中,注重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间共同发展;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加强交流学习;三是健全国际引资程序与机制,防范区域金融风险;四是建立健全金融投资配套机构,做好服务工作。
2.2 构建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
为了金融投资的发展,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实践,必须完善金融监管体系。首先,随着网络信息发展快速,金融投资业也从传统模式渐渐向互联网金融投资方向发展。以完善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为依托,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模式加以健全,并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使金融市场环境得到有效监管,避免不规范、金融行为的发生,保证金融市场稳定,防范风险。其次,注重金融监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构建完善的监管责任制度,将监管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而使监管人员能够针对个人及企业金融活动行为加强监管,避免金融风险的发生,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投资业的发展。
2.3 规范金融工具应用,控制金融风险
股票、证券、债券以及票据等金融工具容易受到金融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而抑制金融投资业的发展。因此,便有必要规范金融工具的应用,对产业结构进行强化,加强对产业结构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同时根据金融投资的特征,为金融投资可行性提供必要依据,并选择合理的金融工具。
3.“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金融投资的现实路径
3.1加强区域合作,做好金融风险控制
各国之间应相互合作,制定科学、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风险控制机制,提高共同承担风险,加强对金融投资差异性的研究,使风险的集中得到有效减弱,进一步使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降低。并且,有必要实时分析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变化,使风险的防范具备预见性的优势,并加强金融风险分析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从而使金融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以此为金融投资业的发展奠定有效基础。
3.2 建立和完善金融预警机制
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风险发生范围更具有区域性和全球化特征,因此,“一带一路”战略实践中我国更要重视规避金融风险,各国通过强化合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及时通过对动态经济发展数据和政策变化趋势等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分析,防范风险,以保证“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的有效合作和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3.3 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监管与审核,保证投资回报率
在国际金融投资中,尤其要避免项目“胎死腹中”“戛然而止”,要严格且全面考量每个项目的各个环节,预测投资风险和未来收益,以保证投资的回报率。要设置专业机构对投资项目进行定期的考察、监管,同时也要发挥指引作用,以促进企业和周边国家企业的顺利合作。
小结
通过课题探究,发现“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金融投资行业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高金融市场融资能力,构建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并规范金融工具的应用,使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以促进金融投资的稳定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燕生.“一带一路”战略下对外投资新格局[EB/OL].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2014-11-15.
[2]徐明珠.我国金融投资现状和改善发展路径[J].经营管理者,2016,24:81.
建立监测指标体系,为辖区系统性金融风险勾出轮廓维护辖区金融稳定,了解掌握本辖区金融运行及风险状况是前提。因此,基层央行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辖区的实际,设计一个能够全面真实反映辖区金融风险的综合性监测指标体系。这一监测指标体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首先,要设置辖区金融业风险状况的监测指标体系,具体应涵盖银行、证券、保险三大机构的风险指标,监测支付流动性风险、资产运营安全性风险、收益分配性风险、资本充足性风险、内控严密性风险、高级管理人员道德风险等风险状况。其次,要设置辖区经济形势风险监测指标体系,监测辖区经济发展、调产项目的选择、龙头企业的运营等市场前景状况;辖区资源挖掘的潜力及开发年限状况;辖区物价变化趋势等状况。第三,要设置社会政策人文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具体应涵盖社会经济金融政策导向情况、产业政策情况、政府及有关部门干预情况、投融资环境情况等内容的监测指标。
构建风险分析机制,准确把握辖区金融稳定工作的脉搏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指标体系仅从“量”上提供了风险的初步状况,对风险的确定还应从“性”上进行细致分析,因此应构建两个分析机制。一是构建金融形势分析机制,由人行牵头组织辖区金融机构有关人员组成金融形势分析小组,按季对监测指标体系监测出的指标情况进行金融风险的系统性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研究制定相关措施。二是构建经济社会形势分析机制。由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人行、金融监管部门和政府财政、经贸、统计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经济社会形势分析小组,通过监测指标体系监测出的风险指标具体分析研究经济发展、物价指数、社会人文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提出具体整改或调整建议。
开好各类专题会议,防范化解辖区金融风险一是开好辖区金融机构内部金融风险专题会议,由人行组织辖区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业务人员参加,共同查找风险。二是开好辖区金融监管机构金融风险专题会议,由人行组织银监机构、证监机构、保监机构召开,对辖区内的金融风险联合进行定性与讨论,研究对策办法。三是开好政府及有关部门参加的金融风险专题会议,由政府牵头组织本辖区人行、财政部门、经贸部门、统计部门、建设部门、公检法部门、监管部门等联合召开,由人行通报主要风险情况,由政府协调安排各部门配合开展防范工作,形成齐抓共管共同维护辖区金融稳定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 金融舆情;舆情要素;舆情演化
金融业宏微观运行的基础为信用。金融业的信用化特征,使其受社会信用舆情的影响尤为深重,舆情对社会信用关系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如舆论通常关注的通货膨胀水平、CPI数据,以及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诉门”、证券市场“忽悠门”、保险市场“高保低赔”、民间借贷危机等事件,无不显示了社会舆论对金融经济形势的关注,以及对金融机构业务的意见。从中可以发现,小到个别金融机构的风险事件、声誉风险,大到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投资消费预期、通货膨胀预期、系统金融机构运行、国家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金融监管政策效果无不受到舆情传播的影响。从诸多案例也可以发现,如果不能及时关注和应对小的信用危机,有可能酿成金融危机事件,甚至可以通过监测舆情把握预期管理的节奏
学术界对舆情的关注研究在2006年以后开始增多,主要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型舆论传播媒体的广泛使用而引起,在理论与实证研究领域都尚未成熟,尤其对于金融舆情的理论研究几乎为空白,通过中国知网文献检索系统使用金融舆情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目前只有12篇文献,而且多为央行、监管机构和商业金融机构近期的工作实践总结,因此,对于金融舆情这一专业舆情领域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管理实践意义。张世晓2011a;2011b;2012;2014)认为金融舆情源自公众对于特定金融事件或金融运行形势趋势所发表的评论、观点和意见,能够通知一定的作用机理对实际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甚至宏观金融运行产生现实的影响,因此,出于维护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宏观金融运行秩序的目标,需要金融管理机构对金融舆情进行监测调查与管理;同时还研究了金融舆情的监测管理机制;研究了金融舆情与金融机构声誉管理机制的关系;研究了金融监管机构重视金融舆情并将其纳入管理体系的理论依据与实施策略;提出了区域金融舆情监测管理的有关理论与实践管理策略。
我们所要研究的金融舆情指各类金融相关信息主体基于各自观点,就某种主题,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进行信息,引起不同主体间信息互动的状态;金融舆情的演化指在金融信息传播中各类主体关注程度、传播内容、传播观点等的变化过程。金融舆情要素和金融舆情演化及金融舆情演化的阶段、模式、模型是金融舆情研究的主要方面。金融舆情及其演化应该具有舆情的一般规律,但是,由于金融活动对经济具有特殊影响力,金融活动对舆情信息传播具有特殊的敏感性,因此,金融舆情及其演化必然具有其特殊性。
一、金融舆情的要素
金融舆情演化要素主要包括:金融舆情主体、金融舆情主题、金融舆情载体、金融舆情内涵等方面。
(一)金融舆情的主体
金融舆情演化的主体即金融舆情信息的或传播者,包括自然人和组织,其或传播行为可能有明确的目的或者出于随机的意愿。
1、金融舆情主体类型
金融舆情主体类型包括自然人和组织两大类。金融舆情主体的组织类型又可以分为法人组织、非法人组织;法人组织包括机关法人、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等。
2、金融舆情主体目的
金融舆情传播主体的舆情信息传播目标各异,可以分为有明确目的的目的性传播与无明确目的的非目的性传播。目的性传播带有较强的主观倾向性,往往有失真实性;无目的传播更有可能保持事实的真实性,但也会受到个人认识特点的影响。
(二)金融舆情的主题
金融舆情的主题是定义特定金融舆情传播的主要特征。金融舆情主题可以有多种多样,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类型划分,如果按照宏微观影响的特征,可以分为事件主题和话题主题两类。事件主题是以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中发
生的特定事件为舆情传播主题,表现得更加微观;话题主题则是以影响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的因素变化为舆情传播主题,如通货膨胀、物价水平、利率和汇率变化趋势等。
(三)金融舆情的内容
金融舆情传播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为观点、事实、逻辑等方面,即有相应的事实依据、通过特定的逻辑思路、得到相应的观点看法,所以在金融舆情的内容中,事实是基础、逻辑是框架、观点是总结。
四)金融舆情的载体
随着计算机、通讯、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金融舆情的载体正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街谈巷议、口口相传等非正式媒体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正式媒体外,出现了基于互联网的论坛、博客、微博等新媒体、自媒体形式,使得金融舆情传播速度、范围得到大大提高。
二、金融舆情的发生
金融舆情的发生可以根据金融舆情主题类型的不同进行类型划分。金融舆情主题可以分为事件舆情和话题舆情,事件舆情发生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上具体事件的发生;话题舆情则往往发生于影响宏观经济金融运行因素的变化。
三、金融舆情的演化
我们认为金融舆情是以特定“主题”形式形成和演化的,因此,我们的研究将以金融舆情“主题”为基础。该部分研究将建立课题研究的“主题”概念基础,对金融舆情定“主题”的形成进行界定。金融舆情演化的过程同时包含着金融舆情主题演化、金融舆情密度演化、金融舆情速度演化、金融舆情长度演化、金融舆情力度演化、金融舆情广度演化、金融舆情强度演化等不同特征和维度。
(一)金融舆情主题演化
金融舆情主题的演化即在金融舆情传播过程中,主题从最初的形式演变为随后的其他主题形式,如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事件演变为金融机构信任危机、从一般物价上涨演变为通货膨胀预期等等。
(二)金融舆情密度演化
金融舆情密度演化变现为量的特征,即一定时间段内,在某一特定金融舆情主题下各类载体信息传播量的大小变化,一般会呈现出倒U字形变化特征,即初期密度小,之后逐渐增大,最后又趋于减小。
(三)金融舆情速度演化
金融舆情演化速度基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各有不同,并且会在舆情演化的不同阶段发生变化。有些呈现两阶段速度变化,如在初期迅速传播,随后初步放慢,或者初期缓慢传播,后期加速;有些呈现三阶段速度变化,如初期缓慢,中期加速,后期又放慢,或者初期迅速传播,中期加速,后期再次放慢等等;有些可能呈现四阶段甚至更多阶段的速度演化。
四)金融舆情长度演化
金融舆情的传播演化长度可以用时间来衡量,即特定主题金融舆情传播演化的时间长度,有些舆情传播的时间较短,可能以天甚至小时来衡量,很快因为其影响力、有关方干预而衰减、消失;有些可能以周、月、季度,甚至年来衡量,持续较长时间才逐步消失;更有特殊舆情主题则是长期存在,只是内容有所变化,如有关通货膨胀预期的舆情便是一种常态化的金融舆情,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特征。
五)金融舆情力度演化
金融舆情力度演化表现为质的特征,即关注和传播特定主题金融舆情的媒体本身具有或高或低的关注度与影响力,参与金融舆情传播的主体具有或高或低的关注度与影响力,这些特征的变化构成了金融舆情力度演化的主要方面。
六)金融舆情广度演化
金融舆情广度演化指金融舆情传播的区域、行业、人群范围,常见大多为扩展型传播,即从最初的小范围传播扩展为较大范围的传播。
关键词:影子银行;金融系统;风险防范
一、影子银行对金融系统稳定的影响机制
影子银行是伴随着中国的经济金融成长而逐步出现、发展的,到了后金融危机时代,迅速膨胀。可以说,影子银行是我国经济金融大环境的产物,对中国金融稳定具有明显的“双刃剑”特征,一方面,提高了金融市场整体的运行效益,促进金融稳定;另一方面也加大了风险的传导性和实施金融监管的难度,加剧了金融的不稳定性。
(一)弥补了传统商业银行信用中介功能缺位部分。虽然传统银行机构在金融中介活动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产品创新有助于吸纳社会流动性,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客观上推动了直接融资发展,避免了信用风险过度集中于具有系统特性的大型银行,有利于金融系统的稳健发展。特别是,在中小企业和农村金融方面,商业银行出于成本、政策等因素考虑难以提供流动性,而这一流动性缺口为影子银行所填补,为经济市场运行注入资本活力。因此,影子银行为现行的中国经济金融制度作了填补,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增添商业银行的系统风险。从资本充足率看,影子银行体系中运作的准信贷类银行业务将资产负债业务转出表外,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资本充足率、存贷比例等银行监管指标,但长期处于经营与监管双重压力下的商业银行仍要承担着到期资金收回的风险。从货币流动性看,影子银行系统运作的高收益率吸引储蓄资金从正规金融体系流向影子银行系统,实现资产负债业务的表外化,一旦表外贷款无法偿还,表外风险可能转嫁到表内,增加银行体系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从资金杠杆率看,由于不受央行法定准备金的刚性约束,影子银行足以通过少量资本高杠杆运作大量资金,同时带动整个商业银行系统杠杆率持续走高,但当前尚不具备与之相匹配的风险防控能力,在金融市场下行的情况下,高杠杆率进一步放大整个商业银行运作的系统性风险。
(三)传导金融体系的关联风险。影子银行系统传导金融体系的关联风险不仅表现在其自身体系内部机构相互之间,而且包括与银行系统及私人投资者之间的间接关联。在特定的风险触况下,影子银行体系通过多种形式的联系渠道和传导机制将风险传导开来并引发关联系统内部的金融风险。一方面,影子银行改变了金融体系内部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方式的比例,其运作过程也将金融体系的内部风险更大比例地传导给直接投融资者,加大整个金融体系对系统性风险的敏感性;另一方面,部分与商业银行长期保持密切合作的优良企业通过银行获得低利率信贷资金转而投向高利贷市场,或者在短期市场上融资再投资于长期市场,以谋求期限错配利润;而一旦出现市场信息、市场情绪、短期流动性的波动,传统银行信贷对影子银行系统的风险敞口将加剧周期性的杠杆累积效应与资产价格泡沫风险,其相互之间的关联行为也将进一步增加金融系统的整体脆弱性。
二、中国影子银行发展与金融系统脆弱性实证研究
(一)模型的选择
本文旨在研究影子银行对金融系统稳定的冲击性,研究两者的相互影响。在关于多变量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分析中,向量自回归模型( VAR)得到了普遍应用,做出的结果对实际经济行为解释也较为合理。鉴于此,本文采用VAR模型。
(二)变量选取及介绍
(1)关于影子银行规模。由于影子银行的数据难以获得,从影子银行各项贷款的占比来看,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占影子银行贷款总规模的50%左右,其他各种类型影子银行贷款规模较小,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的变化趋势能够代表影子银行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采用这两部分的同比增长率作为影子银行的观测数据,记为X。
上述数据来源于 Wind 数据库。将数据标准化处理后,得出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的年增长率,如下表所示。
(四)结论
本章利用VAR模型,对影子银行与金融系统脆弱性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对金融系统稳定性有明显负面影响,且这种影响具有滞后性。
三、影子银行风险防范的国际经验借鉴
(一)拓宽监管范围,关注系统性风险。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主张“无盲区、无缝隙”的全面监管理念。美国将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场外衍生品市场等均纳人监管视野,要求超过一定规模的私募股权基金和对冲基金须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注册,并向监管机构披露更多关于其资产和杠杆使用方面的信息。欧盟建议对所有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机构进行适当监管,提高金融市场特别是对冲基金市场的透明度。英国提出加强对所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息收集,对系统重要性对冲基金或其他类型的投资中介实施适当的审慎监管。
(二)限制影子银行体系与银行体系相互渗透。美国金融监管引人“沃尔克规则”,规定高盛等银行分离出自营交易部门,银行投资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的规模不得超过基金资本和银行一级资本的3%,另类投资总规模不能超过银行有形股权的3%;在衍生品交易方面,要求银行将CDS、农产品掉期、能源掉期等高风险衍生品交易业务拆分到特定的子公司,自身只保留利率掉期、外汇掉期以及金银掉期等业务。英国强调推动各监管机构加强协调配合,降低银行体系和其他金融体系之间结构性套利的可能。
(三)强化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在场外衍生品监管方面,虽然美国与欧盟的具体措施上存在差异,但均规定了场外衍生品的中央清算义务、监管者的决定权、非中央清算交易的保证金和资本要求,以及所有交易向交易储存库报备等内容。在资产支持证券产品监管方面,美国要求发行人必须将至少5%的风险资产保留在其资产负债表内。巴塞尔委员会的Basel III则大幅提高了普通证券化产品以及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风险权重。
(四)建立新的破产处置机制。美国规定系统重要性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大型银行控股公司向监管机构提交自救处置预案,以期在遭遇重大压力情景时能开展快速有序自救。英国强调通过提前明确压力情景和破产情况下可以采取的行动来约束机构(包括系统重要性大型私募及对冲基金)行为,避免其破产对社会秩序与金融稳定产生严重冲击。
四、金融稳定视角下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的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实证分析,在借鉴国际影子银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一)建立健全影子银行系统风险预警机制。建立统一、及时、完整的信息收集、处理、共享平台,定期汇总、分析并及时市场数据,及时风险预警信号,确定动态观测指标,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预案,督促和指导金融机构及早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在宏观层面上,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国际、国内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充分运用各种计量模型对投行业务、产品风险、风险管理水平进行评估,设置合理的分级业务准入条件,拒绝不合格的银行机构和产品进入金融市场;在微观层面上,监管部门监测影子银行杠杆化水平,避免放松监管标准助长过度杠杆化和资产价格膨胀,并通过监管把握单体资产市场变动,强化风险动态监测,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二)促进民间投融资健康有序发展。一是疏通民间资金由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渠道。地方政府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避免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某一行业,特别是易受国家政策调控影响的行业,培育新兴产业,实现集群发展,为当地民间资金由投机向投资转变创造条件。二是发挥正规金融对民间金融的引导作用,有序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和典当行等准金融机构,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面的政策限制,引导部分民间资金逐步向规范化、专业化、正规化融资载体发展。
(三)稳健推进金融产品创新。要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市场发展的关系,合理有序开展金融创新。金融机构应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推进金融产品的创新。在激活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动力的同时,必须加强宏观监管,将金融产品创新活动纳入法制和规范的框架中。在强调原始基础资产真实性的基础上,合理设计金融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稳步推广的同时,建立严密的评价和监管体系,防止金融创新引发的风险积聚。
(四)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建立以中央银行、财政部和监管机构为核心的宏观审慎监管架构,明确各个部门的监管范围,实现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效协调和补充。一是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识别与监管体系,建立金融体系稳健性分析检测和评估制度,完善逆向的货币信贷动态调控机制,构建多样化和多层次金融体系,完善经济与金融安全网;二是要为宏观审慎分析管理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将影子银行体系纳入社会融资总量统计体系,根据管理需要,分类建立数据库;三是尽快开发并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引入逆周期调节机制,以及杠杆率的动态调整方法。
(五)逐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当前,我国影子银行相关立法尚不适应监管需要。如缺乏对私募股权基金市场准入、销售和投资的规范性要求,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的现行管理规定不符合发展要求,金融机构破产清算缺乏相关制度安排等。因此,需要加快推进影子银行体系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剑,张晓龙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12
【关键词】网络金融 现状 趋势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不少互联网公司、电子商务公司、网络运营商等非传统金融机构不断跨界探索金融服务,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金融创新力量。同时,传统银行业以及其他金融机构顺应时代的变化趋势,努力推动传统金融服务的电子化、网络化、移动化,打造立体化、多元化服务体系,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两者相得益彰,推动了我国网络金融的跨越
性发展。
二、网络金融的界定
所谓网络金融,又称电子金融(E-finance),是指基于金融电子化建设成果在国际因特网上实现的金融活动,包括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交易、网络金融市场和网络金融监管等方面。从狭义上讲是指在国际因特网(Internet)上开展的金融业务,包括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等金融服务及相关内容;从广义上讲,互联网金融就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全球范围内的所有金融活动的总称,包括金融安全、金融监管等诸多方面。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物理形态存在的金融活动,是存在于电子空间中的金融活动,其存在形态是虚拟化的、运行方式是网络化的。它是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电子商务(E-commerce)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网络时代的金融运行模式。
三、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现状
大量的互联网公司结合原有的互联网思维来改造新传统的金融服务以及金融产品,如果从主体政策、发展形势方面来分析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现状,很难完整的对现状进行全面的描述,本文将从现如今各主要网络产品的角度分析,具体如下:
(一)网络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
1996年,全球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在美国诞生,随后美国的第三方支付业务迅猛发展,形成了以Pay Pal为代表的一大批第三方支付公司,如: Amazon Payments、Yahoo Pay Direct 等。在我国网络支付的典型模式是互联网支付按照主要经营领域以及是否存在物理介质来划分,大体可以将国内互联网支付分为以银联商务、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为代表的线上支付模式,以及以拉卡拉、盒子支付等为代表的线上、线下结合支付模式。前者完全利用第三方机构的网络客户端进行操作,后者则由第三方机构提供一定的物理介质,如手机刷卡器等。与此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互联网支付迅速拓展至移动支付领域,并积极布局线下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等其他支付服务市场,互联网支付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大。
据统计2011年5月至2014年12月31日,央行发放了五批次共张第三方支付牌照。经过几年的发展,第三方支付行业格局己基本划定。来自wind咨询的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随着市场监管的规范和市场细分的深入,互联网支付规模增长逐步趋于稳定。统计数据显 示,2012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额为36598亿元,同比增长76%;2013年达到53729亿元,同比增长46.8%。在此背景下,第三方支付己然成为中国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易观智库2014年第3季度非金融支付机构综合支付交易份额占比统计,银联商务、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以38.27%,31.72和6.81%的占比位居前三。
(二)网络融资模式
(1)P2P借贷。P2P概念起源于网络点对点下载服务,但随着技术的发展,金融服务行业的进步,P2P又被人们赋予了新概念----person to person。是利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为网络两端的放贷人和借款人之间搭建一个平等沟通的桥梁。全球最早的P2P网络借贷平台是2005年3月在英国运营的Zopa网站。2008年传入我国,2010年以后逐渐成形,并有部分企业开始拓展P2P网贷市场。
(2)众筹模式。5年前,众筹概念在国外开始流行。众筹得本质就是通过大量的人出资很少量的钱,然后大量的小额资金汇聚在一起而形成数量可观的资金,利用资金去完成某件事,由发起人、平台、用户三部分构成。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与了众筹模式高速发展的空间,发起人或者团队,利用网络平台创意以及产品设计方案,然后有用户决定是否要支持该项目,支持者需要支付一定的资金,而支付过程全部利用网络金融模式完成,其中最著名的是京东众筹。
2014被业界称为众筹元年”,国内众筹募资总额在1.88亿元,共有1423起众筹项目,参与人数超过10.9万人。从数据可以看出,众筹行业发展的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将会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个方向并且众筹这种零散化的网络金融交易方式,让用户能够花费最少的钱得到最大的收益,因此可以说众筹模式的火爆使得网络金融的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四、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普及境外电子商务服务
伴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普通消费者和外贸企业对于跨境支付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跨境支付业务有望成为行业竞争的新蓝海。目前,支付宝、财付通、快钱、易宝支付、易支付等机构已经涉足跨境支付领域。近期央行已批准两家外资机构进入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虽然目前业务范围仅限于预付卡业务,但可以预计,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外资机构在中国开展互联网支付业务是必然趋势,跨境支付将得到极大发展。2012 年移动支付标准逐渐走向统一,移动支付通过不断创新,主动引导、迅速融入主流消费趋势,为超常规发展打下了雄厚的技术基础。易观智库预计,2015 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7123亿元。
(二)多元化发展网络金融业务
网络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形成的革命性的冲击,代表着一个新的金融时代的到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很多传统金融业中并不存在的业务显露出了冰山一角,而通过技术应用探索和挖掘这些潜在的业务可以说是目前业务创新的一个趋势。最初的网络金融业务只是应用了网络信息技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模拟传统金融业务的流程,如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等。但在短短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网络金融不仅将传统金融业务迁移到网上进行,而且通过对不同渠道、产品和服务之间的组合匹配,产生了许多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形态。
(三)网络金融服务专业化
网络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形成的革命性的冲击,代表着一个新的金融时代的到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很多传统金融业中并不存在的业务显露出了冰山一角,而通过技术应用探索和挖掘这些潜在的业务可以说是目前业务创新的一个趋势。最初的网络金融业务只是应用了网络信息技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模拟传统金融业务的流程,如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等。但在短短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网络金融不仅将传统金融业务迁移到网上进行,而且通过对不同渠道、产品和服务之间的组合匹配,产生了许多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形态。
(四)完善网络金融监管环境
目前,中国网络融资还没有明确的监管机构和行业规则,P2P、众筹融资等平台良莠不齐,风险事件时有发生。2013 年以来,政府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的各项政策规定,为网络融资规范化、阳光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对网络融资的规范,以及网络融资的巨大市场潜力必将吸引更多的主体参与其中。一方面,诸如腾讯、阿里巴巴等拥有庞大客户基础、具备风险控制能力网络运营商的机构而言,其在大幅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交易成本方面的优势必将彻底颠覆行业现有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面对网络融资的冲击,必然会积极运用在资金来源、客户资源、风险管理、数据处理及运用、市场信誉等方面的优势,对现有发展模式、业务流程进行革新。
五、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网络金融发展形势整体良好,但在线上、线下信息的交流以及服务融合方面仍然存在部分问题,需要各传统行业与新兴互联网公司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寻求双赢的发展路线。促进金融行业进一步快去发展,跟随发展趋势,完成线下金融机构向线上网络金融信息服务的过度与转变。
参考文献:
[1]孔繁强.新经济形式下网络金融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市场,2010,(22).
[2]钱进.我国网络金融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探讨[J].现代营销,2015,(3).
一、转变经营理念。保障信贷总量
立足现有规模,用足用好。对年初确立的信贷审批额度,要求各银行机构予以充分利用,及早投放、及早受益,尤其是对重点领域和关键行业的资金需求给予充分确保。
向上争取支持。扩大规模。根据当前很多大项目贷款的审批权限已收至省分行乃至总行的情况,鼓励各银行机构加强与上级行的沟通联系,利用良好的信用环境和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向上争取更多的信贷额度。2011年,全市各银行机构计划对中小企业新增贷款29.30亿元,实际完成48.08亿元。
加强市外信贷,引资入市。通过召开经济金融恳谈会、开展银企签约活动等,为市外银行与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搭建合作交流对接平台。2011年,11家市外银行在平湖共发放贷款超过40个亿,占全市全部融资总量的20%。
挖潜内部潜力,优化创新。倡导各银行机构注重加强金融产品创新,优化信贷结构,摆脱传统单一放贷经营理念,发展承兑汇票、银团贷款、委托贷款、担保贷款等方式,突破规模限制和束缚。
二、转变信贷投向,突出服务重点
突出对小企业的信贷服务。针对银监会已出台《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积极与各银行机构对接,督促其完善小企业信贷服务专营机制,简化小企业贷款审批流程,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2011年末。参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项活动的10家银行业机构,对2500家小微企业新增贷款51.64亿元,累放贷款172.83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突出对“三农”的信贷服务。发挥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优势,开展有针对性、特色性的农村金融服务。平湖工银村镇银行以“惠农、惠小、惠民”为服务宗旨,两年多来共发放各类贷款25亿多元,其中“三农”、“小企业”和“个人贷款”占比分别为40.1%、50.1%和9.8%,有力支持了县域经济发展。新当湖农村资金互助社,创新农村新型金融组织,面向种植业和养殖业等领域,全年累计发放贷款101户、1582万元,为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开辟了新途径。
突出对海洋经济的信贷服务。各金融机构落实《关于金融支持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把发展海洋经济的政策导向与平湖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结合起来,加大对平湖海洋临港产业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2010年以来,独山港区获得农发行总计5.88亿元的贷款,用于海河联运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
三、转变融资模式。拓展融资渠道
推进上市融资。坚持企业主体与政府引导、优化环境与健全机制、分类指导与梯度推进相结合,扶持企业上市,其中2011年景兴纸业顺利融资和定向增发13.3亿元。并力争莎普爱思、茉织华印务和鸿禧光伏的早日挂牌上市。
实行债券融资。抓住国家发展债券市场直接融资的契机,特别是支持保障性住房债券融资的政策要求。在前期发行15亿元城司债券基础上,启动了平湖城投二期公司债的发行工作。
引进战略投资。通过与各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接洽,引导机构与市内企业加强沟通,创造更多银企合作机会,助推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以来,全市仅鸿禧光伏、中亚神力、广轮新型建材三家企业共引进风投资金达49351万元。
争取保险资金。根据省金融办《关于征询保险资金投资项目的函》的相关要求,遴选申报总投资约67.28亿元投资项目,争取有更多资金投资平湖的保障性住房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海洋经济及配套产业集聚区建设项目等重大工程。
四、转变民资导向,健全金融组织
引进市外银行。加强对外金融合作与交流,在经营场所、房屋租金等方面实行政策优惠,争取市外商业银行来平湖设立分支机构。2009年以来,全市已引进工商银行村镇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银行金融机构;此外,绍兴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市外银行也有望相继在平湖落户。
发展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改革创新,激发民间资本活力,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在法律和政策允许范围内兴办各类新型金融机构。近年来,突出抓了康泰小额贷款公司增资扩股、安信小额贷款公司组建营运等工作,有效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
推进金融招商。围绕平湖“十二五”规划确立的“与沪同城”战略,深化金融接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工作。规范证券、期货、信托、创投、私募基金等财富管理机构、金融服务中介发展,增强了金融产业集聚效应。
完善担保体系。出台《小额创业担保贷款管理办法》、《“金土地”专项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召开中小企业融资产品推介会、经济金融合作发展恳谈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组建多种形式的融资担保公司,提高了担保整体实力。
五、转变监管思路,防范金融风险
强化金融监管能力。加强与金融监管机构配合,增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处置金融突发事件能力,加大预警监测分析和资金流向监督,尤其是关注中小企业的资金动态变化趋势,及时做好风险排查,防止企业(单位)资金链断裂,以保障金融安全和维护经济社会稳定。
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掀起一股金融创新浪潮,这股浪潮一方面来自市场参与者规避金融监管以及税收、会计方面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投资者重新分配金融风险的需要。随着各国金融监管的逐渐放松以及财会税收制度的逐步完善,金融创新的动机将更多的来自于后者。
金融风险存在于股权市场、债务市场、外汇市场、商品市场,而金融创新的工具不仅涉及各种衍生工具,还包含了资产证券化、结构性产品等各种产品组合,从理论上说,这些工具可以应用于每一个金融市场,构造出千变万化的金融产品,但是金融创新来自于需求而不是供给,投资者的需求决定了产品最终的生命力。
根据期货业协会(futures industry association FIA)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股票指数衍生产品在交易所市场占据近半数的份额,2004年交易量占比达到42.58%,其次是利率衍生产品与个股衍生产品,分别为25.62%与22.58%,而其他衍生品种则相对较少。
从近三年的变动趋势来看,上述格局基本维持不变,其中股票指数衍生产品的相对比例略有下降,而利率衍生产品与外汇衍生产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
国内金融产品创新的制约和机遇
就金融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言,大致有两条发展路径,一条是从投资方式来看,分为“基本买卖”“质押、融资”“融券、做空” “组合交易”“复杂组合交易”五个阶段;另一条是按照金融产品划分,分为“货币、外汇市场”“固定收益市场”“股票市场”“衍生产品市场”四个阶段。从市场运行的角度看,前一阶段市场往往为后一阶段市场提供了流动性和定价依据等实质性支持。
然而,目前国内的情况是股票市场孤军深入,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固定收益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没有基本信用市场的丰富实践,无论投资者还是筹资者都没有建立牢不可破的信用观、风险观、资金成本观,投资者对股票的投资回报没有清醒认识,盲目追逐资本利得;筹资者对资本成本及其背后所承担的责任没有深刻认识和严肃担当,一味掠夺榨取。
因此,不得不看到的是,国内市场发展的现实条件对于金融新产品的发展既有明显推动作用也有显著的制约作用。
首先,我国宏观经济增长背景对金融市场发展提出了明确的需求。经济的市场化改革要求金融市场“同步”市场化,而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也对外汇交易市场和境内外筹资、投资提出了广泛的需求。金融改革、银行转型、金融技术和金融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决定了证券市场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混业经营的金融业大趋势,使金融产品发展不再局限于各自的领域内。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和财富积累,对金融市场流动性(规模)和收益性也提出了较明确的需求和制约。
其次,金融市场内部的子市场之间,如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股权市场和固定收益证券市场之间也出现了一定的竞争格局。
再次,国内市场基础发育程度决定了我们需要通过引进新产品和新的交易制度来吸引新增资金,提高投资效率。
衍生工具发展建议
中国目前的衍生产品市场较小,但是需求很大,必须放在战略的高度来考虑,体现由易到难的发展路径,并充分满足投资者对特定风险的管理需求。就国内而言,目前需求较为迫切的有国债期货、外汇期货、融资交易、股指期货,其中利率衍生品的发展最为迫切。
在发展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时候,吸收国外的成熟产品也需要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以下几点是我们认为必须注意的:
第一,产品规模要能够满足需要。
我国人口多、地域广、经济总量庞大,而金融产品相对稀缺,任何金融产品如果有市场的话,则其潜在需求必然也是相当庞大的。在目前金融市场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的条件下,特别是一些大宗产品,必须具备足够的规模,否则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金融产品价格扭曲,降低了金融市场的效率,最终必然损害金融产品自身的基础。
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已有前车之鉴;目前凭证式国债的紧俏,也充分说明了产品规模的重要性。
第二,在目前固定收益市场与股票市场仍割裂的现状下,股票市场引进固定收益品种市场交易的需求尤为迫切。
2003年以来,银行间市场的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次级债、短期融资券、回购交易、信用拆借等全面开花,新推出和即将推出的外汇交易、外汇远期交易、资产证券化产品也相当活跃。相形之下,交易所股票、债券、回购持续萎缩。因此,证券交易所和主要依托证券交易所产品的证券公司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危机状态,力争扭转份额下降的趋势。
在衍生品发展上,交易所开发新产品不应仅限于股票市场,而是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固定收益市场齐头并进,至少也应当力争扩大产品基础。证券公司应当把开发银行间市场的发行承销经纪业务作为迫在眉睫的要务来抓,尽量摆脱交易所证券产品持续萎缩的不利局面。
股票市场基础薄弱、积重难返;上市公司信誉不彰,难以吸引新增资金。如果交易所开发新产品总局限在股票市场的范围之内,在不能有效吸引新增资金的不利条件下,这些产品将主要分流原有股票投资者的资金,对原股票市场不利。因此,除了大力开发ETF、权证、股指期货等股票型产品之外,还应注重其他市场类别的产品开发。
第三,有必要引进融资融券和做空机制提高市场的交易效率,同时要做好制度建设基础工作。
[关键词]次贷危机;影响;债券收益率;利率期限结构
1次贷和次贷危机产生原因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水平不佳、收入较低、负债收入比较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2001年经济衰退后,美国住房市场在超低利率刺激下高度繁荣,次贷市场迅速发展。但随后美国市场的大幅降温及次贷还款利率的上升使得很多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购房者很难出售住房或通过抵押住房进行再融资,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次贷机构纷纷破产,投资基金等买入次贷衍生产品的金融机构也受到重创,全球主要股指应声下跌,引发次贷危机,致使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像知名的房地产公司房利美、房地美,以及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中的美林公司、雷曼兄弟公司、贝尔斯登公司,都因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影响而陷入困境。对于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综合来看大概有以下几点。一是产品在设计上的固有缺陷。次贷产品的设计是以低利率和房价的不断上涨为基础的,再加上次贷借款者主要是收入较低、信用记录不佳的借款者,当房市低迷、利率上升时,不断增加的负担致使大量客户违约,造成坏账;二是流动性的过剩。此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情况较好,次贷产品的高收益对市场流动性的吸引力较强,许多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对冲基金对次贷衍生产品的购买分担了次贷风险,在推动次贷市场持续增长的同时也蕴含了潜在的风险;三是美联储的货币调整政策。美联储从2000年开始长期实行低利率以刺激经济,推动了人们对房贷的需求以及房价的上涨,但在此之后为了避免经济快速增长带来通胀压力17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使得许多贷款者无法按时偿还贷款。
2次贷危机影响
2.1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造成市场流动性紧张,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次贷危机的逐渐升级,使得金融市场对流动性的强劲需求极大地超出了当时流动性的供应量,推动了隔夜借款利率大幅上扬,全球股市剧烈震荡,投资者损失严重。以2008年9月15日为例,美国道琼斯指数当天重挫逾500点,标准普尔指数下跌近5%,创“9•11”恐怖袭击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2)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效果减弱。为了使投资者恢复对市场的信心,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各国央行纷纷向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以增加流动性,并采取降息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这些举措无疑大大增加了货币的供给,为未来的通货膨胀以及长期流动性的过剩埋下隐患。(3)全球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发生变化,国际资本加快流向新兴市场。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也致使多项产业进入衰退低迷期,发达国家告别消费热潮,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对投资资本的吸引力开始逐步超过美国、欧盟等主要的传统经济体。2.2对美国经济的影响(1)实体经济:破产的金融机构数量增加,失业率急剧上升;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众多企业陷入困境;美国居民消费下降及美元贬值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同时也会损害其他国家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导致短期资本的波动性加大。(2)金融市场:美国信贷收缩,大量投资者将资金从股票和风险较高的债券转移至国债、期货市场来规避风险,这一举措使得美国国债收益率有所下降,两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曾一度跌至四年最低点。
3美国债券市场收益率变化
美国自2007年爆发次贷危机以来,在大量发行国债的同时实行量化宽松政策,以向市场投入更多的美元,增加流动性,债券市场的规模、结构、收益率等都出现了显著的变化。2007年美国的外债总规模为23532亿美元,而截至2014年2月,总规模达58853亿美元,美国经济缓慢复苏的同时,过度的债务发行使美国财政面临很大的偿债风险。
3.1危机后美国国债市场的变化
(1)国债规模的变化:2008年美国国债总规模为10.7万亿美元,2013年这一数值增长至7.35万亿美元,达到GDP的103.5%,这期间国债规模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筹集到的资金主要用来弥补联邦政府预算的空缺.(2)国债收益率的变化:美联储的连续降息、市场的剧烈波动以及信用市场的混乱使得短期国库券受到人们的追捧,2008年到2013年,3月期国债利率从1.4%下降到0.06%;1年期从1.83%降到0.13%;3年期从2.24%降到0.54%;10年期从3.66%降到2.35%;30年期从4.28%降到3.45%,短期利率均有大幅度的下降。但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从2012年起,部分品种美国国债利率开始上升。美联储第二轮购买国债方案的出台引起国债收益率的上升,导致收益率曲线陡峭化,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4个基点达到3.34%,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20个基点达到4.54%,美国2年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率差一度达到4.02个百分点。
3.2美国市政债券市场的变化
(1)市政债券规模的变化。债券的发行量没有显著上升,2008年的长短期市政债券发行总量为4523亿美元,比2007年下降7.2%,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不足以及发行人信用环境的日益紧迫。(2)债券收益率上升,利差显著扩大。联邦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缩减使得市政债券违约风险上升,其收益率在2010年下半年持续上扬,投资者的大举抛售使得利差显著扩大。
3.3美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