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

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

第1篇: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 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角度看,产业集聚是一种地理现象,因为它表现为产 业在空间上的集中。

第一,早期产业集聚理论研究。亚当?斯密在其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根据绝对利益理论、,从分工协作的角度,通过产业聚集对聚集经济做了一定的描述,他认为产业聚集是由一 产业聚集理论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联合而组成的群体;大卫?李嘉图根据比较利益学说,研究了生产特定产品的区位问题,也指出了产业聚集所形成的聚集经济问题。韦伯指出产业集聚是源于各种因素的集中和彼此相互作用带来的经济收益、成本节约动机下的产业集中。Krugman(1991)认为产业集聚就是大量的产业集中。

第二,现代产业集聚理论早期研究。波特在《论国家竞争优势》中将企业集 群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联系起来,创立了产业集聚的新竞争经济理论,指的是属于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或属于不同类型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与此相对应的英文是 cluster,也有叫产业集聚的,具体表现是在一个适当的区域范围内,生 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中间服务业,高 密度地聚集在一起,从而显著地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要研究产业集聚,

二、基于核心概念的产业集聚理论综述

对产业集聚的研究,各学派所取得的一致意见是外部性是产业集聚的源动力,而外部性又是规模经济所致,交通运输费用在解释产业集聚时非常重要的。因此,对上述重要概念和范畴的研究和辨析也构成了产业集聚研究的重要部分

第一,外部性。Marshal将外部性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劳动力市场共享;二是专业化中间产品和服务;三是公司创新导致的技术外溢。前两种称为金钱外部性,其特征是在降低本企业成本的同时并没有减少其它企业的效率;最后一种称为技术外部性,特征是每个公司都不能排他地完全拥有自己生产的技术和知识。Marshal的外部性概念是后来研究产业集聚难以绕开的核心概念。

第二,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由马歇尔最早提出,他将规模经济分为两类: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前者是指随着企业自身内部规模的扩大,企业成本减少,效率提高;后者又分两种情况:区域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区域化经济是行业层面的规模经济,指在企业投入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行业规模的扩大导致单个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城市化经济是行业间的规模经济,指在企业投入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由于城市整体规模的扩大使得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城市化经济和区域化经济被认为是集聚效应的两种形式。

此外,Henderson还指出,专业化城市产业更依赖于区域化经济,因为这种专业化城市可能就以生产某种标准化工业产品为主,更依赖于行业内的集聚;而大都市的产业集聚更依赖于城市化经济,因为大都市中的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处于产品生命中期的成长阶段的、未标准化的产业需要的是差异化的市场环境、丰富的人力资本、巨大的市场容量等。专业化城市和大都市集聚对规模经济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第三,运输成本。以Krugman、Fujita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空间经济学派对运输成本非常重视。Krugman认为将运输成本纳入其数理模型是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的关键之一,空间结构的集聚和分散是规模经济导致的收益递增和运输成本的权衡。Krugman、Fujita所创建的空间经济学也是以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的权衡为主体轮廓。运输成本在决定产业集聚的强度和地点时有重要作用。当其它条件不变时,运输成本越高,离心力越大,向心力相对较小,则产业集聚越难;运输成本越低,向心力占优明显优势,产业集聚越容易。

第2篇: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

产业集聚是现实中普遍的经济现象,企业和相关机构在一定区域的集聚,使产业群及集群中个体的平均成本下降,形成集群内企业特有的竞争优势,因此,研究产业集聚效应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学者对产业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集聚的方式和形成原因,及对产业集聚的区域效应进行归纳总结。改革以来,四川已成为西部经济发展先锋。如何进一步推动四川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优化产业结构,对四川以及整个西部地区的持续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四川的工业产业集聚效应值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构建G(0,N)模型对四川未来几年的产业集聚效应值进行预测,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四川省产业集聚效应的建议。

二、模型原理及应用

聚集经济集中表现为规模经济,而规模经济从根本上反映了要素投入与产出间的关系,故规模经济的度量应借助生产函数。阿罗提出的CES生产函数为度量集聚效应提供了较为理想的理论框架1。在阿罗工作的基础上,德瑞米斯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前提下进一步证明,当CES生产函数为阶齐次函数时,工资、产出和劳动之间的关系为:W?垲AQL,聚集经济参数h?垲。德瑞米斯的证明隐含了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这一假定。由于我国市场机制发育并不充分,德瑞米斯的这一假定与我国国情相去较远。 我国学者唐杰认为,根据我国情况,采用由P ?垲AQK求出?邶的和・再经由h来度量规模经济更为合适。其中,P为工业部门的实现利润,Q为工业部门的产值,K为工业部门的固定资产。

设系统有特征数据序列X?垲(X(1),X(2),…,X(n)) (1)

和相关因素序列:X?垲(X(1),X(2),…,X(n)) (2)

X?垲(X(1),X(2),…,X(n)) (3)

・・・

X?垲(X(1),X(2),…,X(n)) (4)

令X(i?垲1,2,…)的1-AGO序列为X,其中X(k)?垲X(k)(i?垲1,2,…,N),则GM(0,N)模型为:X(k)?垲abX(k) (5)

由最小二乘参数估计可以得到:

由最小二乘参数估计可得到 ?邶?垲BB?BY (6)

系统特征数据序列的1-AGO序列的模拟值为X,其中

X(k)?垲abX(k) (7)

累减还原式为

X(k 1)?垲X(k 1) X(k) (8)

我们从《四川省统计年鉴1996-2011》收集了四川省1995年~2010年期间全部核算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和固定资产净值的数据,然后分别运用四川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零售商品价格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净值指数对数据进行了转换,将其表示为1990年的不变价格以剔除物价变动的影响。另外,固定资产是一种存量,并非当期投资仅当期有效,而是具有向后积累的效应。

根据GM(0,N)模型的理论,我们利用MATLAB对数据进行了以10年为一期的处理,将结果带入公式h?垲得到7个时间段的h值如表1所示。

表4 四川省产业集聚效应

时间段 1995-2004 1996-2006 1997-2006 1998-2007 1999-2008 2000-2009

h 0.139 0.38 3.469 1.625 1.552 1.452

2001-2010

1.367

三、分析与建议

上述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四川产业集聚效应值h基本大于1,存在比较明显的规模经济。1997年-2006年四川产业集聚效应较大幅度下降,1998年-2010年基本停滞,原因为90年代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企业总体规模小,企业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不明显。另外,在城市化进程中,四川二线城市发展速度不够,这也制约了经济的集聚效应。同时,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四川产业未将该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造成产业集聚水平下降。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增强四川经济集聚能力。第一,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第二,进一步推动四川城镇化进程,使城镇化与产业集聚相互促进。近年来,四川着重发展高技术等主导产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并形成了成都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绵阳中国科技城、攀枝花矿业区、德阳重型装备制造业工业园区等产业集聚区。可以预计,四川的产业集聚效应将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态势。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CX2011SP09)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唐杰.城市产业经济分析――一项经济案例研究[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邓聚龙.灰色预测与决策[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第3篇: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

关键词:产业集群,理论,评析

1.导论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理论或学说一直是区域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因为区域科学中研究问题的起点就是哪些因素影响了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即解释集聚的如何产生。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理论或学说更是成为了区域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属于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或属于不同类型的产业部门由于种种原因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出现的经济活动的地理集中(geographical proximity),这些不同规模等级的、不同类型的关联企业和其发展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一种空间集聚体,它代表着介于市场和企业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为什么会产生产业集群?它的演变过程如何?如何通过产业集群这种经济组织形式来培养区域的创新优势,增强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对众多产业集群现象的理性思考促进了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本文将对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动态作一简要的历史回顾,介绍不同学者的主要观点,并作出较为科学的评析。

2.国外传统主流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及其发展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理论,也是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区域产业布局与集聚、区域经济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法论。由于区位理论必然把空间和时间因素纳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在区域理论取得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产业集群的理论思考。

2.1  成本决定论的产业集群理论

该理论研究的是在特定区位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地区进行同类活动可能获得的更大成本节约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该理论产生于19世纪20-30年代,但是其理论渊源最早可以追溯至19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Thünen的经济思想。Thünen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一书,在该书里他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模式。但该模式也存不足:它只揭示了经济活动从中心向外扩散的向心力,并没有考虑到将经济活动拉在一起从而形成中心的向心力。Thünen似乎也意识到了该模式存在的不足。因此,Thünen(1966)在该书里接下来论述了导致产业集聚的向心力量:(1)只有大规模的工业企业采用节约劳动的机器设备的生产方法才是有利可图的,因为这有利于对劳动力的合理使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2)工业企业的规模水平依赖于市场对该企业产品的需求;(3)具有规模水平的工业企业只有位于具有众多产业部门集聚的城市中心才能生存下去,劳动分工与工厂的规模水平存在着紧密的联系;(4)由于采用机器设备生产机器设备的方法,机器设备本身是众多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而这只有在产业集群规模达到一定的水平下才能被有效生产出来。技术创新不断增加机器设备的复杂程度,而机器设备越是复杂,对产业集聚的要求性也就越高。杜能(1966)同时论述了交通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城区的产业集聚。然而,Thünen最终未能将它的一元中心空间经济理论与产业集群的有关经济思想统一起来,建立起孤立国的非竞争的一般均衡模型。我们知道,Thünen写这本书的时候,正是德国工业革命刚刚开始的时候,他所分析的产业集聚涉及到了产业关联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因此,Thünen不但是区位选择论的鼻祖,也是产业集群理论的鼻祖,他为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奠定了第一块“基石”。并且,Thünen的一般均衡模型得到了长达十年的经验数据的验证,难怪Sehumpeter(1954)称Thünen为计量经济学的先躯,Fujita、Krugman(2004)也称他为可计算地理一般均衡模型的先躯。Weber(1909,1929)是较早而较为完整、系统地提出产业区位论并对工业区位进行规范研究的经济学家,并首次提出了“集聚经济”(agglomeration economies)的概念。他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阐明了企业是否相互靠近取决于集聚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探讨了产业集聚的因素,量化了集聚形成的规则。之后,Hoover(1936)修改了韦伯的体系,他考虑了更为复杂的运输费用结构,生产中投入的替代物和规模经济。他认为,任何一种产业都存在三个不同层次的规模经济,即单个工厂、商店等的规模经济、单个联合企业体的规模经济以及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

2.2  利润决定论的产业集群理论

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空间形式与功能在生产布局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成本决定论由于排除了市场因素的影响,不能正确说明企业实际的区位选择和相关产业的配置过程而受到批评,继而发展成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利润决定论。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地理学家Christaller(1933,1966)根据村落和市场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他认为,高效的组织物质财富生产和流通的空间结构,心然是以城市为中心,并有相应的多级市场区构成的网络体系。这种以城市为中心的优越的市场空间结构将对产业集聚产生强有力的拉动效应”。L·sch(1940,1954)在继承Christaller思想的基础上,认为运输成本和规模经济的交替作用导致生产厂商形成的最大利润的区位是蜂窝状的正六边形面状市场结构,而不是Weber学派的点状市场,也不是Hotellng(1929)学派的线型市场。L·sch还拓展了区位理论的范围,将贸易流量与运输网络中心地区的服务区位问题也纳入其中进行研究,分析了区域市场规模和区域市场需求结构对产业集聚的方向性选择问题。L·sch的这一思想为后来学者研究区域产业和市场结构奠定了理论基础。新城市经济学的代表Beckmann(1970)拓展了L·sch的工作,认识到当地商品的需求会影响一个等级结构中的城市规模,并且,他的空间均衡连续流模式从处于一定地域空间中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出发,为空间经济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第4篇: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

【关键词】建筑业 回归分析 集聚

一、集聚经济概述

集聚经济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经济地理学认为集聚效果产生经济集聚,集聚效果是指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有关生产和服务职能在地域上集中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果,规模经济以及外部经济往往是其实现的基本途径。集聚经济或集聚效果通过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产生了集聚,过度集聚产生集聚不经济导致扩散。

集聚经济会带来集聚经济效益。集聚经济效益是各种产业或企业由于在空间上的集聚所获得的经济效果,其大小取决于两种因素:一是在集聚区内,各企业由于交易成本降低、信息流畅、规模经济等因素产生的综合收益;二是集聚成本,即由于产业集聚而花费的成本(不包括生产成本)。

二、微观企业集聚经济测度

从微观企业层面来看,集聚经济的存在意味着企业的产出不仅是一般投入的函数,还是所在地区本产业、工业或整个经济活动规模的函数。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的总产出随着外部总量增加而提高,产出平均成本将下降。那么最基本的生产函数类似于如下形式:

yij=g(Sj)f(Kij,Lij,Gij,Zij) (1)

其中,yij表示在第j个城市第i个企业的产出,Sj可以是城市的总人口,K、L、G、Z分别表示资本、劳动力、公共基础设施和其他投入。

对(1)式进行简单变换,可以得到对生产率的估计函数:

qij= f(kij,eij,Qij,Nj) (2)

qij表示在j城市i产业的平均劳动产出;kij,和eij,分别表示按照劳动者计算的人均资本和人均受教育程度或人力资本存量;Qij,表示i产业在j城市的总产出;Nj表示j城市总人口或总就业。

三、假设

一般认为,城市规模越大,各种要素都比较充分,越容易促成集聚经济。城市规模可以通过城市人口得到反映。所以可以做出这样的假设:城市人口越多,某产业生产率越高。

四、数据分析

通过生产率函数,变量含义已定,由于变量教育的数据很难找到,故建立回归模型:

log(q)=c+β1log(k)+β2log(Q)+β3log(N)。

其中,q表示平均劳动产出;k表示人均资本;Q表示建筑业总产出;N表示总人口。

本文数据来自各省统计年鉴,收集了2014年云南和陕西两地城市建筑业各变量的数据,运用Eviews回归分析,结果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β3=-1.08,|t|为1.4。说明生产率q与人口N成负相关,即建筑业不存在集聚。反而城市规模增加1%,建筑业生产率下降1.075507%。这与上述假设不符,出现了悖论。

五、结论

针对建筑业回归分析后得到的不集聚的结果,本人认为有下列几个方面的原因:各地区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差异。比照数据可以看出,陕西的城市投入的资本与劳动力比明显大于云南的城市,也就是说陕西的城市用更多的资本去替代劳动力,最终使得虽然在劳动力更少的情况下,建筑业的劳动率大于云南省与之规模相近甚至更大的城市。可参见附录1中的宝鸡市与昆明市的数据。此处城市规模用人口来表示,人口因素只是影响经济发展因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人口结构处在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阶段,也未必就能施展其正向作用,所以,David E. Bloom和Jeffrey G. Williamson在其研究别指出,人口红利阶段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能否实现还取决于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环境。可能模型本身有不合理之处,造成了结果的偏差。

参考文献:

第5篇: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

关键词:工业园区产业组织外部规模经济

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热点和各级政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本文拟从理论上对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工业园区开发这一经济现象进行剖析。

产业组织和集聚的混合外部经济

大量中小企业不能通过内部生产规模扩张来提高产出效率,而是通过一种不同于大企业纵向一体化的产业组织形式,从外部共享的资源中获得降低成本的途径,这就是外部规模经济。现代经济地理学引入了规模经济理论,分析特定空间的外部规模经济及其组织形式,对工业园区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economicsofscale)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达到。第一种方式是工业专门化经济(1ndustrial—specificeconomics),其经济效益得自于生产类似产品的不同工厂在同一区位上的空间集中。第二种方式不同类型的工业在一特定地方例如城市的空间集中,由于该地方或城市的各种服务和基础设施为生产的运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良好条件,生产的花费可以降低,经济效益因之提高。这种外部规模经济,也称为城市化经济(Urbanizationeconomics)。本文以经济学的概念,将不同类企业的集聚形成的空间经济视为区位优势,而将分工合作关系的企业集聚视为产业组织的外部规模经济,这些因素往往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成本。

产业组织形式是一定市场结构和企业规模、数量等条件下,企业之间在生产和销售中相互关系的总和。在“农村工业化+专业市场”的浙江模式中,大量的中小企业为专业市场提供商品,这是一种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外部经济的产业组织形式。专业市场是一个众多企业共享的销售渠道。通过专业市场推销产品的企业,可以共同分享专业市场商品流、信息流和物流巨大和辐射面广所形成的营销规模经济。专业市场带动农村工业发展的产业组织形式,不简简单单是教科书上的完全竞争市场,而是小企业之间的专业化生产的合作共同体。产业组织上的变化引起了企业追求外部经济方式的变化,最终将导致企业区位布局从分散状态到集聚状态。

综上,在中小企业的产业组织中,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的成本不仅取决于单个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决策,还取决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市场的规模、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就是由产业组织在空间集聚所谓的区位经济和产业组织的协调分工而形成的专业化经济,我们统称为外部规模经济。

企业集群是工业园区的雏形

当企业的内部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差异化加强,企业需要并且有能力建立独享的销售渠道,产业组织形式开始由专业市场主导转变为核心企业主导型。产业组织的核心依旧是销售渠道,无非是由共享的渠道转变为独享的渠道,这一变化打破了空间对产业组织的约束,企业跳出“村落式”专业化生产空间的束缚,核心企业从土地、资金、技术、设施等方面享受外部规模经济,而大量的小企业围绕独享的销售渠道选择交通条件较好、运输成本较低的区位。

区位优势是特定空间由于其特定的位置和特定空间里的资源状况而对企业生产和销售能带来成本优势。核心企业在多年的生产经营中积累了相当的资本,资本的流动性大大高于土地的流动性。当核心企业要跳出“村落式”专业化生产空间,首选的就是区位因素,即某一个空间的劳动力、土地、交通、环境和资金等要素集聚的比较优势。因此,只有当形成一定区位优势条件下,企业才能向该空间流动,从而形成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组织。

从专业市场主导的外部经济转变为核心企业主导的外部经济,外部经济的来源有所扩大,相应的应该有一种新的形式能兼顾产业组织和区位优势这两种外部经济。下面,就从企业集群和工业园区这两个角度来分析这两种外部经济的有效结合。

企业集群这一种产业组织是一群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相互协作的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聚集形成的,这种聚集给企业带来积极的外部经济性效果。该区域内的企业从事相同(竞争性)、相似和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由于上下游企业间的转包合同(纵向分工)和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协作(横向合作),该区域内各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上紧密联系。企业之间在生产和经营上有相互联合的历史和背景。该区域内生产商与供应商,经销商和其他生产商之间的联系不断发展,并完善成为企业网络。企业彼此在空间上的接近。由于许多相同或相近行业的企业在该区域内的相对集中,经济活动因而高度密集。

以上特点反映了企业集群在产业组织方面的性质。如果企业集群的区位优势并不明显,也不至于影响众多小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成本。所以,专业市场主导下的“村落式”专业化生产,事实上也是一种较为原始的企业群落。本文在前一部分没有用企业群落的概念,是因为企业群落有一个发展变迁的过程,分界的标志是企业的产业组织形态。在这一部分,我们特指企业群落是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组织,也有的研究称之为“中心卫星式”企业群,企业群的核心是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管理水平和研究开发实力的中心厂商,中心厂商从卫星企业得到稳定供应的零部件和其它配套服务,由中心厂商提升卫星企业产品的品质、降低其成本。该组织内部的小企业的分工与合作已经超出了空间的限制,因此既然核心企业的流动并不影响产业组织关系,核心企业可以选择区位的外部经济。大量核心企业向优势区位的流动,在空间运动上形成了“集聚”,核心企业通过集聚,使得企业群落的空间由一个村落、一个乡镇扩张到了一个县市、地区。

由于集群企业空间上接近,由企业在某一空间的集聚造成的经济活动的密度增加从而提高了所在区域外部设施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成本。由于核心企业的流动和集聚能提高企业集群的联系度,相应的区位优势有效的结合了产业组织的外部规模经济。

工业区概念是企业群概念的自然延伸。广义的工业区可以被定义为:一群相互联系的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所在的特定地理区域,在此区域内,由于工业化已趋成熟,企业间紧密联系,不断创新,整体经济效率很高。工业区内的企业有如下几点特征:企业间紧密联系,劳动力分工成熟,拥有共同的社会价值观,竞争与合作并存。根据此定义和特征,工业区是由多个企业群落在特定空间自发集聚而形成的,因此,在这种工业区内,产业组织内的外部性和空间、区位的外部性是在企业群落自发扩展中得到了结合。

工业园区的政策思路

打破市场机制失灵条件下自发的企业集群低水平演进,政府在建设和开发工业区、提高企业集群产业联系度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

公共产品与外部经济

在产权制度和相应的市场体制不健全的条件下,政府通过建设工业园区提供公共产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使用公共产品的外部性很强,公共产品投资收益回收的长期性,时间越长,风险越大,所以超出了企业等市场主体投资意愿和能力。政府在某一个区位投资公共物品,尽管有外部性,但政府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操作回收一部分投资。园区的公共产品对进入园区的企业是免费或低价格享受的,这种做法在金融体制不够发达的区域是对金融市场的有效替代,相当于通过政府向企业集资在特定区位集聚的兴建公共产品。而且这种市场化的方式真正体现了工业园区内公共产品的价值,避免低效率的公共投资。

政府集中在特定区域的公共产品投资,最直接的效应就是形成区位优势,降低该区位的经济活动的成本。政府主导开发的工业园区是跳跃式企业集群的空间形式,弥补了企业集群在提供供给物品上的先天缺陷,因此,产业组织的范围找到了一个新的开放式的产业分布范围,工业园区结合了产业组织和区位这两种外部经济。

区位与产业组织有机结合的外部经济

一个区位能否形成企业的集聚,是企业效益最大化选择的结果。为了吸引企业投资,各地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市场主体、金融市场的投资行为,利用优惠地价和优惠的基础设施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还通过税收优惠来间接增加企业利润。各地政府推出的优惠政策是决定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但是,政府的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如果要作为一种对任何企业普惠的政策,很有可能造成企业集聚行为与产业组织的割裂,也就是任何招商引资的优惠的效应仅仅反映到了进入工业园区的单个企业,而不是与企业相关的产业组织。招商引资政策提供的是直接的要素的优惠价格,如土地、税收、配套资金等的优惠,优势区位的企业在园区内部和外部并没有产品生产和销售在纵向和横向的分工与合作的联系,由此产生了工业园区的外部经济区位与产业组织割裂。

工业园区的产业组织基础是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形成的,而推出优惠政策的预期是要在短期内形成企业在工业园区的集聚,长期的产业组织演变与短期的政策效应,本身有着不可调和之处,这一对悖论是工业园区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之间的矛盾,无论用什么样的政策、何种开发手段,这两者的矛盾是永恒的,差别在于两者之间的权衡。

作为一个有限职能的地方政府,在我国现阶段地方政府除了供应土地和财政投入基础建设,其它任何要素的供给都是和企业、个人的经济行为相冲突。政府替代企业,在某些领域是有效的,但是工业园区完全由政府包干不一定就比企业行为更有效率。政府开发工业园区和招商引资的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并不是所有的优惠政策都是有效的。既然政府干预无法影响要素的供求价格,政策的重点应该是低成本的另一个原因——要素的流动性,政府的优惠政策的最终目的只能是降低要素流动的成本。

优惠政策旨在有助于降低要素流动的成本,事实上等于促进了要素在该地区的集聚,这是一个长期和短期效果都一致的政策。成功的工业园区开发,有许多这方面的例子。有些地方政府成立了工业园区开发委员会,在硬件建设方面投资改善工业园区的内外部交通、通信等公共设施,进行土地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在管理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工业园区规划认证,制定工业园生产设施的建筑标准。有些地方政府对区域内的工业园区根据产业组织的特点进行产业功能的总体规划和分类,对于不同产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给予产业政策的引导。这些政策同样给予了优惠,同时维持了区位与产业组织的联系,工业园区与外部联系的改善降低了要素流入工业园区的成本,工业园区企业与产业组织内企业的联系降低了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成本。

参考资料:

1.吴传均,刘建一,甘国辉.现代经济地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第6篇: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

关键词:工业园区产业组织外部规模经济

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热点和各级政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本文拟从理论上对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工业园区开发这一经济现象进行剖析。

产业组织和集聚的混合外部经济

大量中小企业不能通过内部生产规模扩张来提高产出效率,而是通过一种不同于大企业纵向一体化的产业组织形式,从外部共享的资源中获得降低成本的途径,这就是外部规模经济。现代经济地理学引入了规模经济理论,分析特定空间的外部规模经济及其组织形式,对工业园区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economicsofscale)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达到。第一种方式是工业专门化经济(1ndustrial—specificeconomics),其经济效益得自于生产类似产品的不同工厂在同一区位上的空间集中。第二种方式不同类型的工业在一特定地方例如城市的空间集中,由于该地方或城市的各种服务和基础设施为生产的运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良好条件,生产的花费可以降低,经济效益因之提高。这种外部规模经济,也称为城市化经济(Urbanizationeconomics)。本文以经济学的概念,将不同类企业的集聚形成的空间经济视为区位优势,而将分工合作关系的企业集聚视为产业组织的外部规模经济,这些因素往往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成本。

产业组织形式是一定市场结构和企业规模、数量等条件下,企业之间在生产和销售中相互关系的总和。在“农村工业化+专业市场”的浙江模式中,大量的中小企业为专业市场提供商品,这是一种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外部经济的产业组织形式。专业市场是一个众多企业共享的销售渠道。通过专业市场推销产品的企业,可以共同分享专业市场商品流、信息流和物流巨大和辐射面广所形成的营销规模经济。专业市场带动农村工业发展的产业组织形式,不简简单单是教科书上的完全竞争市场,而是小企业之间的专业化生产的合作共同体。产业组织上的变化引起了企业追求外部经济方式的变化,最终将导致企业区位布局从分散状态到集聚状态。

综上,在中小企业的产业组织中,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的成本不仅取决于单个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决策,还取决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市场的规模、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就是由产业组织在空间集聚所谓的区位经济和产业组织的协调分工而形成的专业化经济,我们统称为外部规模经济。

企业集群是工业园区的雏形

当企业的内部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差异化加强,企业需要并且有能力建立独享的销售渠道,产业组织形式开始由专业市场主导转变为核心企业主导型。产业组织的核心依旧是销售渠道,无非是由共享的渠道转变为独享的渠道,这一变化打破了空间对产业组织的约束,企业跳出“村落式”专业化生产空间的束缚,核心企业从土地、资金、技术、设施等方面享受外部规模经济,而大量的小企业围绕独享的销售渠道选择交通条件较好、运输成本较低的区位。

区位优势是特定空间由于其特定的位置和特定空间里的资源状况而对企业生产和销售能带来成本优势。核心企业在多年的生产经营中积累了相当的资本,资本的流动性大大高于土地的流动性。当核心企业要跳出“村落式”专业化生产空间,首选的就是区位因素,即某一个空间的劳动力、土地、交通、环境和资金等要素集聚的比较优势。因此,只有当形成一定区位优势条件下,企业才能向该空间流动,从而形成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组织。

从专业市场主导的外部经济转变为核心企业主导的外部经济,外部经济的来源有所扩大,相应的应该有一种新的形式能兼顾产业组织和区位优势这两种外部经济。下面,就从企业集群和工业园区这两个角度来分析这两种外部经济的有效结合。

企业集群这一种产业组织是一群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相互协作的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聚集形成的,这种聚集给企业带来积极的外部经济性效果。该区域内的企业从事相同(竞争性)、相似和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由于上下游企业间的转包合同(纵向分工)和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协作(横向合作),该区域内各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上紧密联系。企业之间在生产和经营上有相互联合的历史和背景。该区域内生产商与供应商,经销商和其他生产商之间的联系不断发展,并完善成为企业网络。企业彼此在空间上的接近。由于许多相同或相近行业的企业在该区域内的相对集中,经济活动因而高度密集。

以上特点反映了企业集群在产业组织方面的性质。如果企业集群的区位优势并不明显,也不至于影响众多小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成本。所以,专业市场主导下的“村落式”专业化生产,事实上也是一种较为原始的企业群落。本文在前一部分没有用企业群落的概念,是因为企业群落有一个发展变迁的过程,分界的标志是企业的产业组织形态。在这一部分,我们特指企业群落是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组织,也有的研究称之为“中心卫星式”企业群,企业群的核心是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管理水平和研究开发实力的中心厂商,中心厂商从卫星企业得到稳定供应的零部件和其它配套服务,由中心厂商提升卫星企业产品的品质、降低其成本。该组织内部的小企业的分工与合作已经超出了空间的限制,因此既然核心企业的流动并不影响产业组织关系,核心企业可以选择区位的外部经济。大量核心企业向优势区位的流动,在空间运动上形成了“集聚”,核心企业通过集聚,使得企业群落的空间由一个村落、一个乡镇扩张到了一个县市、地区。

由于集群企业空间上接近,由企业在某一空间的集聚造成的经济活动的密度增加从而提高了所在区域外部设施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成本。由于核心企业的流动和集聚能提高企业集群的联系度,相应的区位优势有效的结合了产业组织的外部规模经济。

工业区概念是企业群概念的自然延伸。广义的工业区可以被定义为:一群相互联系的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所在的特定地理区域,在此区域内,由于工业化已趋成熟,企业间紧密联系,不断创新,整体经济效率很高。工业区内的企业有如下几点特征:企业间紧密联系,劳动力分工成熟,拥有共同的社会价值观,竞争与合作并存。根据此定义和特征,工业区是由多个企业群落在特定空间自发集聚而形成的,因此,在这种工业区内,产业组织内的外部性和空间、区位的外部性是在企业群落自发扩展中得到了结合。

工业园区的政策思路

打破市场机制失灵条件下自发的企业集群低水平演进,政府在建设和开发工业区、提高企业集群产业联系度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

公共产品与外部经济

在产权制度和相应的市场体制不健全的条件下,政府通过建设工业园区提供公共产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使用公共产品的外部性很强,公共产品投资收益回收的长期性,时间越长,风险越大,所以超出了企业等市场主体投资意愿和能力。政府在某一个区位投资公共物品,尽管有外部性,但政府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操作回收一部分投资。园区的公共产品对进入园区的企业是免费或低价格享受的,这种做法在金融体制不够发达的区域是对金融市场的有效替代,相当于通过政府向企业集资在特定区位集聚的兴建公共产品。而且这种市场化的方式真正体现了工业园区内公共产品的价值,避免低效率的公共投资。

政府集中在特定区域的公共产品投资,最直接的效应就是形成区位优势,降低该区位的经济活动的成本。政府主导开发的工业园区是跳跃式企业集群的空间形式,弥补了企业集群在提供供给物品上的先天缺陷,因此,产业组织的范围找到了一个新的开放式的产业分布范围,工业园区结合了产业组织和区位这两种外部经济。

区位与产业组织有机结合的外部经济

一个区位能否形成企业的集聚,是企业效益最大化选择的结果。为了吸引企业投资,各地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市场主体、金融市场的投资行为,利用优惠地价和优惠的基础设施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还通过税收优惠来间接增加企业利润。各地政府推出的优惠政策是决定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但是,政府的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如果要作为一种对任何企业普惠的政策,很有可能造成企业集聚行为与产业组织的割裂,也就是任何招商引资的优惠的效应仅仅反映到了进入工业园区的单个企业,而不是与企业相关的产业组织。招商引资政策提供的是直接的要素的优惠价格,如土地、税收、配套资金等的优惠,优势区位的企业在园区内部和外部并没有产品生产和销售在纵向和横向的分工与合作的联系,由此产生了工业园区的外部经济区位与产业组织割裂。

工业园区的产业组织基础是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形成的,而推出优惠政策的预期是要在短期内形成企业在工业园区的集聚,长期的产业组织演变与短期的政策效应,本身有着不可调和之处,这一对悖论是工业园区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之间的矛盾,无论用什么样的政策、何种开发手段,这两者的矛盾是永恒的,差别在于两者之间的权衡。

作为一个有限职能的地方政府,在我国现阶段地方政府除了供应土地和财政投入基础建设,其它任何要素的供给都是和企业、个人的经济行为相冲突。政府替代企业,在某些领域是有效的,但是工业园区完全由政府包干不一定就比企业行为更有效率。政府开发工业园区和招商引资的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并不是所有的优惠政策都是有效的。既然政府干预无法影响要素的供求价格,政策的重点应该是低成本的另一个原因——要素的流动性,政府的优惠政策的最终目的只能是降低要素流动的成本。

优惠政策旨在有助于降低要素流动的成本,事实上等于促进了要素在该地区的集聚,这是一个长期和短期效果都一致的政策。成功的工业园区开发,有许多这方面的例子。有些地方政府成立了工业园区开发委员会,在硬件建设方面投资改善工业园区的内外部交通、通信等公共设施,进行土地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在管理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工业园区规划认证,制定工业园生产设施的建筑标准。有些地方政府对区域内的工业园区根据产业组织的特点进行产业功能的总体规划和分类,对于不同产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给予产业政策的引导。这些政策同样给予了优惠,同时维持了区位与产业组织的联系,工业园区与外部联系的改善降低了要素流入工业园区的成本,工业园区企业与产业组织内企业的联系降低了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成本。

参考资料:

1.吴传均,刘建一,甘国辉.现代经济地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第7篇: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

关键词:产业集聚;产业集群;经济增长;动力机制

产业集群理论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完善,吸收了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诸多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已逐渐发展成为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

产业集群概念的形成与产业集群发生机制的认识紧密相连的,随着对产业集群现象研究的不断深化,抓住产业集群的本质特点和发生的内在机理,逐步形成了产业集群丰富、系统的内涵。

产业集群不但是相关产业中企业在地理位置的集中,而且是其他组织(大学、科研机构和中介机构)在地理位置的集中,其实质是知识网络、生产网络和社会网络的融合。目前与产业集群相关的一个词是“产业集聚”,其实两者本质是相通的,只是产业集聚注重的是一种动态描述,而产业集群注重的是一种静态描述。可以认为, 产业集聚的结果就是形成产业集群。

二、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分析

关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马歇尔认为是外部经济,克鲁格曼认为是递增报酬,社会经济网络理论认为是网络化的组织模式,而新产业群学派则认为是区域创新环境。应该说每个流派都有其科学性和局限性。在对各种流派的集群动力理论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可以归结为以下方面:

(一)交易成本的原因

对交易成本的认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网络组织理论出现以前。此时的经济学家主要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分析产业在空间上的集群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得零部件专业化和生产工艺的专业化程度不断增强。同时在市场需求多样化的情况下单个企业不可能而且也没有必要囊括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这使得企业间因为分工而来合作关系也越来越紧密。随着交易的频繁,交易成本也成了企业生产过程中一项主要的投入。企业在空间上越分散,交易成本必定会越高。因此企业在空间上的聚集有利于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第二个阶段是网络组织理论出现后。网络组织理论认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植根于社会网络之中,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往往植根于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共同的价值观念之中。地方社会网络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信任基础。从交易效率的角度来看,地方社会网络有利于成员之间的合作与彼此信任,从而有利于协议的达成与履行。同时,这种社会网络还有利于节省企业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与成本。

(二)外部经济的原因

1、从生产成本的角度来看,集群内的企业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了分散布局所带来的成本增加。

2、从专业化角度来看,产业集群是使得大量专业化的企业聚集在一起,使得区域内通过分工与协作实现规模生产。

3、从劳动力的需求角度来看,集群的发展也带动了地方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这种地方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有利于吸引自由劳动力,形成较大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4、从知识的外部性的角度来看,创新发生的可能性强烈地依赖于公司间、产业间以及公司企业和知识机构间供应商和用户关系的数量和种类。

(三)创新增值的原因

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集群内部的创新功能也越加明显,并且创新对集群的生存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对创新的分析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集群内知识、信息的“积累效应”产生以及快速流动;通过集群内新企业的产生与成长,实现更有效的资源组合与配置。

1、集群实际上一个知识创新型区域。知识创新具有较强的地方化特点,这主要是因为创新活动赖以为基础的知识属性和知识传递和交流的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编码知识的传播不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然而对创新活动有极大影响的是隐含的经验类知识。这些知识主要存在于专家、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当中,难于用语言表达。企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为这种知识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从而有利于提高创新的速度。

2、集群内创新增值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新企业的快速诞生和成长。集群通常由类似的企业组成,这使得供应商能够较容易地找到市场机遇。随着集群的扩大,对中间产品和辅助产品的需求也增加,这又会创造更多的市场机遇,促进新企业的诞生。由于集群内的服务设施较为完备,专业化分工较强,新企业创建所必需的资产、技能和人员很容易在区域内部得到解决。新企业进入到产业链条的障碍也降低。同时集群内的员工也更容易发现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空隙,可以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创办自己的企业。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体系,其中创新是产业集群的动力核心。

三、产业集群促进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一)基于产业集群的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解释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土地、劳动和物质资本是实现经济增长的3大要素。新古典增长理论引入解释经济增长的新要素――技术进步,而新增长理论进一步把技术进步作为解释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在传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基础上,本文试图基于产业集群的框架对经济发展的3个要素:知识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进行解释,提出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并认为不同于传统物质资本、劳动和土地的经济发展3要素,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是植根于所在产业集群,具有植根性。这种植根性决定产业集群的知识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是难以模仿的,从而形成产业集群的独特竞争优势,进而推动区域乃至国家和全球的经济发展。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其物质资源禀赋的假设是:不同区域的差异就是物质资源多少的差异,而物质资源天生的特性决定其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新增长理论引入技术进步作为解释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制度经济学探讨制度安排与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构成了基于传统经济理论的经济发展模型如图1所示:

在传统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基于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的新解释引入知识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内生变量。知识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单个企业水平的不可分性要求必须基于比企业更大的组织才能更有效发挥其作用,而产业集群提供知识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存在的载体。产业集群作为经济中观层次解决微观和宏观分析的不足。知识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植根性决定其不能脱离组织(产业集群)而有效发挥作用。基于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的模型如图2所示:

(二)基于产业集群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解释

1、专业化分工合作与规模收益递增。企业的规模收益递增的主要原因是分工的不断深化,但是市场规模限制分工水平,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分工水平不断提高。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水平形成收益递增的机制,同时收益递增取决于专业化分工的演进。因为单个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所达到的经济程度是有限的,单个企业不可能清楚地分析收益递增机制,而在产业集群的框架下分析收益递增是可行的。舒尔茨(1986)指出: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专业化分工和收益递增,专业化分工与竞争市场可以通过企业家的协同而相容,并认为专业化分工导致的递增收益不仅仅表现在物质资本方面,而是主要表现在知识积累(人力资本)。杨小凯(1991)基于专业化分工演进构建了经济增长的模型。以上研究基于专业化分工演进所导致的递增收益解释了经济发展的机制。但其主要是强调企业或企业家对个人分工合作的协调,而忽略基于组织(企业)的水平探讨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合作问题。实际上企业作为经济组织通过层级结构协调个人专业化分工合作,而产业集群通过法律和社会资本协调企业层次的专业化分工合作,从而避免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全性。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使企业间合作与竞争同样重要,没有任何企业可以单独完成从最初投入到最终市场间的全部经济活动。基于地理接近的产业集群为其成员的专业化分工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产业集群中相同的社会背景与价值系统是协调专业化分工的剂,从而降低专业化分工合作的交易成本。产业集群的内在优势使专业化分工合作产生了基于产业集群的递增收益,从而实现长期经济发展。

2、专业化分工合作与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钱德勒(1990)认为:规模经济是从事单一产品的生产或分配的单一经营企业由于规模的提高而产生的生产与分配成本的降低。范围经济指来源于单一企业内部由于生产或分配多种产品而带来的成本节约所导致的联合生产或联合分配的经济性。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产生降低交易成本,企业内部生产或分配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为该企业扩大生产或分配的产品数量提供可能。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差异产生于生产和分配技术的差异、市场规模和市场位置的差异。生产的规模经济要求企业在最小经济规模上生产,范围经济使企业可以大规模地节约成本。而潘扎尔和威利哥(1981)认为范围经济是由于企业的范围而产生的成本节约,可共享投入存在是范围经济存在的前提。以上学者对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研究主要关注企业层次,而熊贤良(1997)认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不但存在企业层次,而且在行业、区域和国家层次存在。事实上,产业集群中的组织(企业)间核心能力是互补的。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不是传统意义上企业层次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是基于产业集群的外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产业集群的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产业集群层次上降低参与者的交易成本与成本,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产业集群中,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推动经济发展。

3、基于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的逻辑。专业化分工合作产生递增收益与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导致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产业集群的发展提高基于专业化分工的收益递增与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水平。其逻辑关系如图3所示:

实际上,产业集群理论以及产业集群的实践正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而且产业集群的实践正在成为推动区域、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

参考文献:

1、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梁琦.产业集聚论[M].商务印书馆,2004.

3、陆立军.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4、钱平凡.实施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思路[J].宏观经济管理,2003(11).

5、陈秀山,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5.

6、樊根耀.区域产业演进与结构优化实证研究――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例[M].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

第8篇: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

产业集聚理论探究综述

"张长立

摘要"自马歇尔提出的产业集聚的三个原因以来,学术界对产业集聚理论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学理探究。本文追溯

了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起源及其发展历程,主要综述中外学者关于产业集聚理论的主要观点,以便服务于我国的产业经济发展实践。

关键词:产业;产业结构;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业的吸引力#这一原理直到今天对研究产业的空间分布仍

的一种地缘现象#是指由一定数量企业共同组成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中#以实现集聚效益的一种现象$它可以分为同一类型和不同类型两种产业的集聚$产业集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表现$自一个多世纪前马歇尔首次提出著名的产业空间集聚的三个原因以来#学术界对产业集聚理论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学理探究#使产业集聚理论日臻成熟与完善$

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滥觞于-.世纪末$马歇尔!-/.0年"是较早关注产业集聚的经济学家$马歇尔的研究是开创性的$他提出了产业集聚的内涵%外延#并探讨了产业集聚产生的基本原因$马歇尔认为&’地方性工业因不断地对技能提供市场而得到很大的利益$雇主们往往到会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有专业技能的优良工人的地方去(同时#寻找职业的人#自然到有许多雇主需要他们那样的技能的地方去#因而在那里技能就会有良好的市场(一个孤立的工厂之厂主#即使他能得到一般劳动的大量供给#也往往因缺少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而束手无策))*马歇尔据此提出了’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两个重要概念#并强调外部经济的重要性$但他的研究是初步的%不完全的$对产业集聚的功能%度量和效应等问题均未涉及$此后#产业集聚理论出现了许多流派$

一!韦伯的区位集聚论

马歇尔是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这种生产要素#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韦伯则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阐明了企业是否互相靠近取决于集聚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

阿尔弗雷德+韦伯是德国经济学家%近代区位论大师%工业区位论的创始人#他于1.0.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他用抽象和演绎方法第一个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解释工业活动空间分布的理论体系#在区位论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决定工业区位的最小成本原理#揭示了工业区位形成的基有重要价值(第一次提出了’区位因素*概念并系统地分析了运输%劳动力和聚集几个最重要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创造性地提出了大量的有关区位分析的概念和工具#如原料指数%区位重%等运费线%临界等运费线#等等$然而#韦伯的理论仍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他忽视了社会文化因素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二是未考虑需求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三是仅仅从局部和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单个企业区位决定问题#缺乏对区位的宏观分析和动态研究(四是对劳动力供给和工资率的假定存在着矛盾和非现实性等等$但是#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应该承认其所作的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创意义$

二!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

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是当代著名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其’创新*理论#是一种用所谓创新来说明资本主义基本特征及其产生和发展趋势的理论$熊彼特主要是从创新角度来说明产业集聚现象的#认为产业集聚有助于创新#创新也有助于产业集聚#创新并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它需要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和竞争#需要企业集聚才得以实现$

熊彼特将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的发展进行整合研究#他在阐释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时认为#除了战争%革命%气候等外部因素之外#技术创新的产业集聚和增长的非同期因素是经济波动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他认为&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并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地分布#而是相反#它们趋于群集#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在成功地创新之后#首先是一些#接着是大多数企业会紧随其后#不断跟进(其次#创新不是随机地分布于整个经济系统#而是倾向于集中在某些部门及其邻近部门$

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体系的方法论特征#可以简洁地概括为&以一般均衡为出发点#将经济体系内在因素的发展作为推动体系本身发展变化的动源#以’创新*概念为中心#把历史的%统计的与理论的分析紧密结合$

三!胡佛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

!!!"%!"%

!!""#年第$!期!现代管理科学!博士论坛

年出版的!经济活动的区位"中#将集聚经济视为生产区位的一个变量#并把企业群落产生的规模经济定义为某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体的规模所产生的经济$他认为#规模经济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就任何一种产业而言#都有单个区位单位%工厂&商店等’的规模决定的经济#单个公司%即企业联合体’的规模决定的经济#该产业某个区位的集聚体的规模决定的经济$

胡佛吸收了廖什的观点#将决定区域产业的基本因素归纳为(%!’自然资源优势)%"’集中经济)%#’交通运输成本$胡佛指出(*气候&矿产&土壤&地形&其他自然条件的不均匀分布#有助于说明多种经济活动的选址原委$如果再概括一点#用更准确的经济理论术语表述#我们就可以把土地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完全或局部固定性#看成是任何涉及哪里有什么的解释的一个必要成份$+胡佛的论述昭示人们(第一#诸如自然资源等条件在不同的区域分布是不均匀的#其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第二#这些区域因素是完全或相对固定不变的)第三#区域固定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内产业选择和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胡佛的主要贡献在于指出产业集聚存在一个最佳的规模$如果集聚企业太少&集聚规模太小的话$则达不到集聚能产生的最佳效果)如果集聚企业太多$则可能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使集聚区的整体效应反而下降$

四!波特的簇群论

成原因进行探讨#对产业集聚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进行理论分析#以及对产业集聚的区域效应进行归纳总结$

关于小企业集群的内涵问题#仇保兴进行了揭示#他认为(*小企业集群#指的是由众多自主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小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关系并在某一地理空间高度聚集而建立起来的产业组织#这种组织的结构介于纯市场和层级组织之间$小企业借助于这种特殊的组织结构$可以获得集群外的企业所没有的竞争优势$+

关于产业集聚的特点问题#车维汉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产业集聚的新特点有几个方面(第一$产业集聚的主体是与高科技产业有关的中小企业)第二$与以往的产业集聚相比#作为智力资源的大学或科学院所成为集聚的主要分子#且起了异乎寻常的重要作用)第三$产生集聚效果即外部经济的因素有了新的内容(其一存在更细致且灵活的分工)其二企业间*相互接触的利益+)其三如同磁场一样的有利于企业家创业的氛围的形成$

关于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问题#石培哲给予了归纳#他认为产业集聚出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资源禀赋是产业集聚形成的最初诱因$%"’人力资源是产业集聚发展的推动力量$%#’交易成本降低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市场决定因素$%6’创新网络经济的形成为产业集聚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证$

关于产业集聚的作用问题$张元智&梁小萌&丁云龙&李玉刚等人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探讨$张元智认为产业集聚对提高生产率有重要的影响$他认为(*同一个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能够使得厂商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能够物色招聘到符合自己意图的员工#能够及时得到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这些#都使群聚区内的企业能以更高的生产率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有利于其获得相对于群聚区域以外的企业更多的竞争优势$+粱小萌指出(*产业集聚对规模经济从而对产业竞争优势的获取有促进的作用#产业集聚首先有助于实现外部规模经济$产业在同一区域的集中#便利了人员的流动和交往#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通过技术人员的流动#社区活动中的人际交往等方式#厂商所拥有的技术会很容易*外溢+和被*干中学+#使其他厂商可以免费或廉价地获得信息和技术7取得技术外部经济效应$..产业集聚也有助于实现内部规模经济$一方面#产业集聚使企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益$增强了竞争优势#有助于实现内部扩张)另一方面#集聚在同一区域的企业#出于对同一产业*食物链+的依赖而密切联系#分工协作#容易实现企业的联合#实现外部扩张$+丁云龙和李玉刚认为产业集聚对于提高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作用有几个方面(*首先#集群化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集群内的企业易于寻找到他们所需要的创新资源#从而促进创新更快地实现)其次#集群内的企业创新成本较低$一个空间上孤立的企业在其所进行的每一项创新活动中#都将承负较大的交易成本#创新将变得相当艰难)第三#作为市场链条中的风险"%世纪&%’(%年代以后$一些新的经济集聚现象$特

别是同类产业的空间集聚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比如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产业群+的概念$!++(年#波特%,!*!

-./01/’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企业集群理论#把企业群落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峰$在波特看来#企业集群是集中在特定区域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的中间商#下游的渠道与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属于其他产业的企业$此外#还包括政府或非政府机构$波特指出(*被我称之为,簇群-%234501/5’的因素支配着当今的世界经济地图#簇群就是位于某个地方&在特定领域内获得不同寻常的竞争胜利的重要集合$事实上簇群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州内经济$甚至都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尤其如此$+由此可见#波特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力角度来说明产业集聚现象$

西方学者关于产业集聚的论述和见解富有较强的启发性#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他们的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主要聚焦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集群#与我国当前经济体制转轨和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中小企业集群的背景是有差异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们既要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视角与方法#更要特别重视对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特点的审视$

唯其如此#对于产业集聚现象#我国学术界也给予了高度关注#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学者对产业集聚的研究主&%!!%

!博士论坛!现代管理科学!!""#年第$!期

对职工既得受益权过分严格的规定产生的负效应非常明显"一方面!损害了职工参加企业年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禁锢了人力资本的流动!不利于人才的配置%此外!还不利于保证企业年金达到预定的替代率!使养老保险体系的政策设想落空%这种规定的实质是来源于对人力资本的错误认识!认为人力资本所有权为人力资本投资者所有%在人力资本营运中就必然造成人力资本承载者与其他所有者之间的矛盾!导致产权分割’收益分配的一系列困难!人力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存在使用率低下的问题及人力资本的不当配置%

人力资本的影响!尤其对在职培训的影响不会太大%

参考文献!

"!我国企业年金既得受益权进度表的现实选择%在企

业年金初步构思方案中!笔者对养老金既得受益权进度表的建议是!企业缴费的个人账户积累额可规定"年后可享受"#$!%年后可享受&#$!依此类推!’年后可享受(##$的既得受益权%在中国!笔者认为实施这种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减低企业年金对人力资本流动的限制%职工工作时间越长!享受的既得受益权越多!职工可以自行选择是留在企业!还是选择流动%

%!我国现行企业年金模式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我国"##&年)月(日起施行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规定企业年金实行*+模式!前文已经分析了*+模式对人力资本

的形成基本不起作用%除此之外!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本身也想把*+计划的财务风险转嫁给职工!把对企业年金的管理成本降到最低%由此可见!未来中国企业年金计划对

1.Ippolito,RichardA.PensionPlansandEm-ployeePerformance:Evidence,Analysis,andPolicy.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7.

2.Johnson,RichardW.TheImpactofHumanCap-italInvestmentsonPensionBenefits.JournalofLaborEconomics14(July1996):520,54.

3.Dorsey,StuartandDavidA.MacPherson.Pen-sionsandTraining.IndustrialRelations36(Jan-uary1997):81,96.

4.林羿.美国的私有退休金体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彭雪梅.企业年金的税收政策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3月.

6.林义.社会保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7.杨红燕.关于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几点思考.财务与会计,2002,(7).

8.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试行办法,2004年1月6日.

作者简介: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讲师、西南财经大学劳动经济学专业博士生。

收稿日期:2004-09-29。

(上接第33页)

区域经济网络!成熟的风险投资机制因此才能够得以建立"#$第四!集群化区域内!通过竞争形成比照压力!激

发企业不断创新!才能够占据一定的市场位势!拥有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到目前为止!在学术界!中外经济学家’学者早已意识到产业集聚对企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产业集聚进行了理论探讨’分析!如分析产业集聚产生的原因!产业集聚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创新能力’生产率’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产业集聚的类型’形成途径’定义’新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等"但是!有关产业集聚的系统性’实证性的研究却少有论及"特别是产业集聚理论在中观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地市级区域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大型龙头企业对相关产业的辐射功能的实证考察方面较为薄弱!这是我们今后从事产业集聚理论探索时要努力延展的学术空间"

参考文献!

1.(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美)M・胡佛著,王翼龙译.区域经济学导论.商

务印书馆,1990.

3.迈克尔.E.波特.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2).

4.仇保兴.发展小企业集群要避免的陷阱.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5.车维汉.论知识经济中企业经营规模和产业集聚的新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6).

6.石培哲.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探析.经济师,2000,(3).

7.张元智.产业集聚、竞争优势与西部开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

8.粱小萌.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及区域协调.改革与战略,2000,(5).

9.丁云龙,李玉刚.从技术创新角度看产业结构升级模式.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作者简介: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徐州师范大学副教授。

第9篇: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

内容摘要:产业的高关联性,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特征。将产业空间集聚研究的分析框架,适宜的与旅游产业高关联性特征进行匹配,为探寻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灵感之源。该文将产业集聚理论应用于旅游产业集聚中,在分析旅游产业特征的基础上,对构建我国旅游产业集聚的分析与解释框架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聚 特征 形成机理

从全球经济范围来看,产业发展的集聚化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各国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聚发展的模式,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格局的中国经济,其不同行业的产业集聚也在蓬勃发展。同样,旅游产业集聚也反映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如张家界旅游区、周庄旅游区和婺源旅游区等,无不是旅游产业集聚经济成果的典型案例。张家界因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使自身由县域经济转化为市域经济,而且改善了其产业结构,使张家界市形成了以旅游景区产业为中心的娱乐业、休闲业、宾馆业、会议会务业等服务产业的集聚,极大地改善和提升了张家界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之下,湖北随州市的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和张家界一样同属国家首批风景名胜区批复点,但从产业集聚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的角度看,两者差异巨大。

从产业集聚的角度来看,是什么导致了两个鲜明的极端,这其中是否包含了与工业产业集聚相同的解释原因,还是另有他因;旅游产业集聚的成长、内在条件和基本运行规律是否会显示出自身的特殊性,以致这种特殊性会反映在诸如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竞争优势、演进机制、创新动力以及其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上。诸如此类的问题以及与之伴随的旅游产业集聚现实,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澄清。

基于产业链的我国旅游产业集聚现象与特征

产业集聚自18世纪下半叶首先在欧洲出现以来,许多经济学家和经济地理学家,诸如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阿尔弗雷德•韦伯、埃德加•M•胡佛、熊彼特、斯科特、哈里森、保罗•克鲁格曼、迈克尔•波特等,他们在其所处的时代和历史背景下,从不同的视角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解释与分析,主要包括区位理论、外部经济理论、技术创新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交易费用经济理论、竞争优势理论、行为经济学与行为区位论、社会资本理论等。

产业集聚理论主要探讨了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及其内在机理,以及企业选择在“何地生产”的问题。它主要以制造业产业集聚为研究对象,而旅游业作为服务产业有其特殊的产业特征,因而需要将产业集聚理论适宜地与旅游产业特征进行匹配,探寻旅游产业集聚的特征与形成机理。

(一)集聚现象

我国旅游企业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以下特点: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旅行社和星级酒店数量较多,分布较为集中;旅游景区主要分布在旅游资源禀赋丰富、垄断性与独特性突出的欠发达地区,如张家界、九寨沟等景区;伴随着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客源市场的开拓,其它旅游配套产业不断发展,旅游产业链得到延伸与扩展;各相关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内部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在旅游产业链中,旅行社是旅游产业链形成的“驱动者”,它负责组织旅游线路,与其它部门沟通协调,向游客推介整体旅游产品,并将宾馆、饭店和交通运输以及其它中介部门通过生产性和服务性的方式进行组合,最终与旅游景区连接成整个旅游产业价值链,也构成了旅游产业的结构形态;旅游景区是旅游产品的主要生产者,主要分布在以旅游吸引物为中心的旅游目的地;而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以及旅游休闲娱乐部门,都是在旅游景区游客量逐步增长的情况下向旅游目的地集中的,与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共同为游客提供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如图1所示)。

无论从消费者的角度,还是从生产者的角度,旅游产业的高关联度都可通过一次完整的旅游行为得到具体的体现。建立在旅游产业链上,旅游产业的集聚可被表述为通过资源流、客源流和服务流连接的各产业子集,包括最终旅游市场生产者和服务者,以及第一、第二、第三个直接或间接参与的生产和服务供应商,它们相互间的联系强于国民经济中其它部门的联系。

(二)集聚特征

从产业链的角度解释旅游产业的集聚,在本质上所表现的差异性是有限的,而正是这种差异性使旅游产业的集聚研究得以有效的扩展。与制造业产业集聚相比,旅游产业集聚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作为最终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旅游景区(景点)业构成了旅游产业集聚的核心产业。而旅行社业为其提供客源流,其它的产业诸如宾馆业和中介部门,则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流。

第二,消费者的最终消费是明确的,即旅游景区是消费者的最终消费产品。由于旅游景点具有不可移动性,因而这种消费又存在着异地消费的特征。

第三,由于存在旅游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它不像制造业产业集聚那样具有一个产业结构替代和变迁的较长的市场竞争和积累的过程。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初始期,政府主导对其发展具有很强的政策影响力,从而更容易产生产业集聚现象,因而旅游产业集聚的路径依赖性更强,且更易于培育。

第四,旅游景区作为产业发展,不像制造业更多的是一种经济现象,环境单一。对旅游景区来说社会资本的治理结果,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了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

第五,垄断竞争是旅游景区产业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而旅行社业、饭店业等服务配套产业,则更多地表现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特征。因此,在旅游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其核心产业即旅游景区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旅游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和外部经济性。

第六,和制造业一样,区位仍是发生旅游产业集聚的重要条件。与制造业相比,有时旅游产业集聚对区位要求更高,区位条件的优劣与否直接决定了旅游景区业作为旅游产业集聚向心力的波及程度和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

可见,旅游资源禀赋、外部经济和规模效应、专业化分工、区位条件、交易费用和知识溢出等,是旅游产业集聚产生的核心条件;政府干预、社会资本等是旅游产业集聚的诱因和加速器;这些因素的“集聚”最终形成了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表征结果。由此,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可表述为以旅游资源禀赋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诱因,以政府培育为旅游产业集聚的路径。

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

(一)影响旅游产业集聚的因素

旅游资源禀赋。旅游资源禀赋是旅游产品开发的前提与基础,旅游资源丰富且独特性与垄断性较强的区域,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大,易形成产业集聚。如张家界、九寨沟等地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价值较高的旅游资源禀赋。

区位与可进入性。旅游区位条件指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空间距离及旅游目的地的可达程度。旅游产品具有不可位移性,游客需要亲自抵达旅游目的地才能完成一次旅游消费,因此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了游客目的地选择与消费行为。旅游企业易于向交通便利的区域聚集,如同为湖北省重点推介的“一江两山”(长江三峡、武当山、神龙架)中的精品旅游景区,长江三峡景区所依托的宜昌市旅游产业聚集程度,大大高于神龙架林区的旅游产业集聚水平。

规模经济与收益递增,规模经济包括纵向规模经济与横向规模经济。纵向规模经济指随着企业一体化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不断降低,在制造业中表现较为明显;而在旅游产业中,除旅游景区的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外,其它配套产业更多的表现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特征,旅游产业集聚主要体现为横向规模经济,即大量中小企业聚集,相互竞争与合作,能提高旅游目的地对游客的整体吸引力,如各旅游景区中旅游集散地、旅游餐饮设施、旅游住宿设施与旅游购物设施的建设。

市场需求。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是非均衡的,旅游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人口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依托重要的客源市场发展是部分旅游企业集聚的原因之一,如我国旅行社、星级酒店、主题公园和旅游娱乐设施均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为旅游企业带来了新的利润空间。为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不同产品的旅游企业不断出现,旅游企业空间集聚的趋势不断加强,如旅游目的地周边集聚了众多餐饮企业,通过提供不同口味的特色饮食开展竞争;旅游核心景区积极与周边其它景区进行合作,联合开发特色旅游线路,打造差异化旅游产品,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市场关联。市场关联包括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垂直关联”即产业链上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还包括“水平关联”即同类企业之间的交往。高度关联性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特征,行业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推动了旅游产业系统的形成,提高了旅游产业集聚化程度。

政府政策与发展环境。政府政策支持对旅游产业集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政府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引进人才、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为旅游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能吸引更多的资金、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源向旅游目的地集聚。

(二)旅游产业集聚的内在机理

从直观上看,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是两个相反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两个相反力量即集聚的力量(或向心力)与分散的力量(或离心力),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就是这两种力量推拉消费者和企业行为后达到平衡的复杂结果。旅游产业集聚形成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何以维持,这取决于向心力和离心力之间的平衡。

具体而言,旅游产业集聚的向心力来自于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充裕的客源市场需求、完善的配套设施、产业关联效应和外溢效应等;而离心力主要来自于旅游产品老化、生态环境恶化、景区过于拥挤、服务质量下降、同质性竞争激烈等导致的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减弱、游客偏好发生改变;或旅游目的地遭到巨大灾害(如雪灾、地震、疫情等)以及宏观经济衰退的影响。与制造业产业集聚相比,开发条件较好的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易于形成,但也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在短时间内瓦解,因此旅游产业集聚的稳定性较差。

结论

旅游产业发展的集聚化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本文借助产业集聚研究的成果对我国旅游产业集聚的现象进行了描述,揭示旅游产业集聚的本体特征,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影响旅游产业集聚的因素及其演化的内在机理。

旅游产业作为服务型产业,与制造业产业集聚相比具有更为特殊的地方,后续研究可将社会资本理论研究成果融入旅游产业集聚中,对于旅游产业集聚作为中间性组织的解释具有更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不仅将旅游产业集聚中的柔性和专业化特征遵照服务型产业的基本要求有效的表述出来,还可节约交易成本和提高交易效率,这将为旅游产业集聚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解释和分析基础。

参考文献:

1.[德]阿尔佛雷德•韦伯,李刚剑等译.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1997

2.[英]阿尔佛雷德•马歇尔. 朱攀峰译.经济学原理.北京出版社,2007

3.滕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 梁琦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帕萨•达斯古普特,伊斯梅尔•撒拉格尔丁. 张慧东等译.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梁琦.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2004

6.(日)藤田昌久,(比)雅克•佛郎科斯•蒂斯. 刘峰,张雁,陈海威译.集聚经济学:城市、产业区位与区域增长.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