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胜似亲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位聪明伶俐,讨人喜欢的小芳。小芳的邻居是位苗族老奶奶,已经有80多岁了,她头围着头巾,耳带银环,一年到头进出全是她一人。因为她女儿在遥远的地方工作,老伴在前不久去世了。
老奶奶的经济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没有亲人的陪伴和照顾。她毕竟上了年纪,手脚不灵活,走起路来颤颤巍巍的,该买的没能出去买,该做的不能及时做。
小芳的爸爸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次从地里回来,总要奶奶家看看。妈妈常常帮老奶奶缝缝洗洗,有时帮老奶奶买盐买菜。爸爸有时帮老奶奶买米抬米,有时打水挑水……小姑娘在父母的耳须目染下,小小年纪就懂得要尊敬老人?照顾老人。
恰逢星期天,小芳做完作业,她突然想起昨天老奶奶的被单还没洗,就急急忙忙往老奶奶家跑去。打开门后,小芳看见老奶奶家一片狼藉,被单没洗,脏衣服随处可见……原来,老奶奶的风湿病又发作了,没办法做家务。小芳二话不说,卷起袖子就干起活来,她先洗泡在盆子里的被单。只见他有力地搓起了被单,把手搓红了也不在乎。然后,她又帮老奶奶扫地拖地……把屋子打扫得一干二净,她却累得及喘吁吁。
一个老奶奶笑容满面地抱着一个小姑娘,你能想象这是毫无血缘关系的两个人吗?
在一个美丽的村子里,住着一个小姑娘,名字叫小花。小花的隔壁住着一位年迈的苗族老奶奶。老奶奶的女儿在很远的地方当教师,难得回来一次,家里大部分都靠老奶奶。
妈妈经常教育小花:“你是少先队员,应该多帮老奶奶做事。”小花听了,下决心一有空就帮老奶奶做事。
一天,小花做完作业,就一蹦一跳地去了老奶奶家。没想到,老奶奶的家门紧紧地关着。这可难不倒她,她还知道一条秘密通道呢!小花绕过老奶奶家的正门蹑手蹑脚地从后门进了老奶奶家。一进门,眼前的景象使她大吃一惊:餐桌上摆着一碗剩饭,连老奶奶最喜爱的小狗也饿得趴在地上,眼巴巴地望着小花。心地善良的小花,看到这番情景,赶紧从家里端来一碗米饭,放在小狗面前,再把餐桌清理干净。这时,小花发现了一盆没洗的衣服。她马上系起围裙,拿起搓衣板,动手洗了起来。洗了一会儿,小花觉得有点累,便改用棒槌洗。棒槌打在水面上,泛起了一片片的水花,好象在表扬小花:“这孩子真善良!”洗完了,小花正晾着床单和衣服时,老奶奶从外面回来了。当她看到小花在帮她洗衣服时,激动地抱着小花说:“谢谢你,善良的孩子!你真是比我女儿还亲啊!”此时,小花却把头害羞地低下了。
此情此景,怎么能不让我们发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慨呢!
四(4)班 薛雯轩
在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位苗族的老奶奶。她的丈夫七年前已经去世了,唯一的女儿在县城里教书,每个月难得回来一次。而这位老奶奶的脸上每天都挂着慈祥的微笑,好象世界上所有的伤心事都与她无关似的。
在距离老奶奶家约十米的地方,住着一个小女孩和她的爸爸妈妈。那个小女孩叫美儿。她的父母都是热心肠,经常帮老奶奶做一些家务事,并且经常教育美儿:“你是个少先队员,应该帮助老奶奶做一些家务活儿。”而美儿也做的很棒。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美儿吃过中午饭后,就想起了那位老奶奶。于是她蹑手蹑脚的来到了老奶奶家门口,门没锁,于是美儿悄悄地走了进去。
只见屋子里静悄悄的,老奶奶躺在床上睡着了。她突然看到一个大盆子里装满了一堆刚换下来的衣服,美儿端起盆子,就来到河边洗衣服。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位聪明伶俐,讨人喜欢的小芳。小芳的邻居是位苗族老奶奶,已经有80多岁了,她头围着头巾,耳带银环,一年到头进出全是她一人。因为她女儿在遥远的地方工作,老伴在前不久去世了。
老奶奶的经济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没有亲人的陪伴和照顾。她毕竟上了年纪,手脚不灵活,走起路来颤颤巍巍的,该买的没能出去买,该做的不能及时做。
小芳的爸爸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次从地里回来,总要奶奶家看看。妈妈常常帮老奶奶缝缝洗洗,有时帮老奶奶买盐买菜。爸爸有时帮老奶奶买米抬米,有时打水挑水……小姑娘在父母的耳须目染下,小小年纪就懂得要尊敬老人?照顾老人。
恰逢星期天,小芳做完作业,她突然想起昨天老奶奶的被单还没洗,就急急忙忙往老奶奶家跑去。打开门后,小芳看见老奶奶家一片狼藉,被单没洗,脏衣服随处可见……原来,老奶奶的风湿病又发作了,没办法做家务。小芳二话不说,卷起袖子就干起活来,她先洗泡在盆子里的被单。只见他有力地搓起了被单,把手搓红了也不在乎。然后,她又帮老奶奶扫地拖地……把屋子打扫得一干二净,她却累得及喘吁吁。
小琳家的隔壁住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苗族老奶奶。她有一个女儿在城里当老师,一年到头只能回来一两次。
家里只有老奶奶一个人,腿脚不方便,做不了家务。是小琳妈妈帮老奶奶做的家务。那个时候小琳还小,去老奶奶只能添乱。
小琳渐渐长大,妈妈见小琳变懂事了,就也把带去,看看能不能做些细活。
小琳一到老奶奶家里,小琳兴奋的不得了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把老奶奶都逗乐了。
有一天,小琳有想去老奶奶家去帮忙,可是又不敢去。最后,小琳鼓起勇气,直奔老奶奶家。到了老奶奶家,小琳不见老奶奶,只见老奶奶刚换下来的脏衣服,小琳没管那么多,拿起衣服向小河跑去。
张奶奶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内蒙古人,儿女都在城里工作,一年难得回来几次,家里只用张奶奶人孤苦伶仃地生活,况且家里又穷,她整天闷闷不乐。
小兰来到张奶奶家,张奶奶在家。小兰见床上有几件脏衣服,于是决定帮张奶奶洗衣服。
小兰从家里拿来一块肥皂和盆子,又抱起脏衣服到河边去洗。小兰平时是勤劳的女孩,洗起衣服来得心应手,一会儿,就把衣服洗干净了。
小兰回到张奶奶家。张奶奶正坐在凳子上盯着房顶发呆。小兰把洗好的衣服地上,走上前,甜甜地叫了声:“奶奶!”张奶奶连忙起身,迎上前去,抱住小兰,一手摸着小兰的脸,用苍老的脸紧贴着小兰的额头,激动地说:“孩子,我的儿呀!你我的亲人,却比亲人更亲呀!奶奶经常麻烦你,真不好意思。”小兰听了奶奶的话,双手不住地在的围裙上擦,仰着头微笑着说:“奶奶,你别客气,就当我是你的亲孙女吧!”
小兰和奶奶结伴来到院子里,把洗好的衣服晾在衣架上,一阵风吹来,一件件衣服高兴地向小兰招手,好像在说:“谢谢你给我洗了个澡,让我变得这么白。”
警方介绍,23日上午10时许,住在黄石市王家湾的一名张姓女子报案,称其母亲突然失踪,昼夜寻找仍无下落。
民警迅速赶到张家的两层私房,发现一楼地面有多处血迹,院内有一个新堆积的小土堆。此时,失踪者的小孙女指着土堆对民警说:“今天清晨,我看到爸爸从屋内拖出一包东西埋在这里,还不许我声张。”
经现场勘察,民警从土堆中挖出失踪者尹某的遗体。死者身上有多处刀伤。一小时后,作案嫌疑人、死者的儿子张某落网。
经查,35岁的张某与其55岁的母亲尹某均系黄石市粮食局职工。3年前,张某买断工龄自谋职业,后离婚。张某花完8000元买断工龄款后,不仅不找事做,还经常向其母亲要钱花,但尹某每月仅400元退休金,还要承担小孙女的学习生活费用,为此她多次严厉批评儿子。母子俩由此产生隔阂并经常吵架。
21日中午,张某回家吃饭时,再次因饭菜不合胃口等琐事与其母亲争吵。当日下午3时许,怨气未消的张某趁母亲在衣柜前整理衣物时,手持长刀扑向母亲。
[记者附言]
将屠刀举向自己的母亲,这是何等的残忍,何等的泯灭人性。记者采访这起家庭悲剧时,心一直紧缩,被深深震怒,深深震撼着。
关键词:天人合一 生态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X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0-0083-01
先秦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包涵了“天人一体”“天人一气”“天人一物”和“天人一道”等主要观念,并主张“仁及草木”“德及鸟兽”的天人和谐理念,对当时中国古代生态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党的十以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国家重大战略位置。因此,应继续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探求可持续发展道路,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先秦“天人合一”生态思想的形成
(一)西周“以德配天”与“天民合一”思想
夏、商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缺乏对自然界的认识,天命神权观念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在商朝开国君主成汤看来,“国之大事惟祀与戎”[1],认为人应该受神所主宰,万事应遵神的旨意,人失去了独立性,从而谈不上“天人合一”。但在西周之后,周公提出了“天命不常”“以德配天”的思想,并且逐渐认识到“天命”在很大程度上由人类行为的性质所影响。周武王也曾说到“惟天地万物之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2],认为世间万物皆天地所生,是万物的父母,而人类作为万物之灵,人中聪明者应承担起保护人民的责任并充分地听从民意。这种“天民合一”的天命观,更多注重的是伦理本体,而非自然本身。
(二)儒家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
孔子在西周“天民合一”思想的基础上,认为“天”应理解为自然之天。提出要敬畏自然和“乐山”“乐水”的美学理念,并主张把仁爱思想推广到草木与鸟兽方面。而孟子在继承孔子“仁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性善”论与“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3]。认为道德是人类异于动物之所在,人应把心、性、天赋予道德属性,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儒家经典《中庸》认为,人通过“诚”这一道德的最高境界,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一是人能通过道德达到“尽人之性”,又能“尽物之性”,即人和物都能自然地生存,实现各自的天性。二是提倡走“中道”,在处理天人关系时应兼顾天、地、人之间的和谐。《易传》则认为天地万物一阴一阳,相感相应,主张人要有“与天地合德”的崇高人格,以此来达到人与自然互相和谐的境界。
荀子在继承以上各类“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同时,荀子认为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正确区分天与人的不同职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规律创造财富、治理社会。至此,儒家“天人合一”的生B思想基本形成。
二、先秦“天人合一”生态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培养公民生态美学意识
“天人合一”主张人应对自然怀以尊重,自然作为生命之源,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曾说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4]这就指出了自然界与人类间相互依赖的复杂关系,自然界作为人类无机的身体,人类应该懂得尊敬自然、爱护自然。因此政府、社会组织等主体应通过宣传教育等形式,向公民传输正确的生态价值理念。培育公民在人与自然、人与环境方面的生态审美意识,引导公民发现自然之美。
(二)尊重自然规律,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告诉我们,自然有它自身的内在规律,我们要通过掌握自然规律的变化去加以利用。恩格斯也在面对资本主义掠夺自然资源时指出:“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5]这就说明,人只有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自然界才会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否则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只会愈加尖锐。这就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只有充分地利用自然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进行改造,才能造福人类。
(三)充分发挥公民与社会组织作用,注重民意
“天人合一”生态思想中还蕴含着注重民意的取向,强调君主要在施政过程中充分听取民意,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亦是如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一是政府、企业等其他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公民智慧的重要性,在作出重大决策和有关于公民利益的决定时,要及时召开听证会和座谈会,广泛听取民意。二是要让公民和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监督权。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其他建设主体应自觉接受监督,政府应公开生态信息,畅通监督反馈渠道,以便于公民和社会组织正常履行监督职能。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先秦儒家已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初步认识到生物体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在“天人相分”的观念中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下提出“仁民而爱物”,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没有“天人相分”的“天人合一”是不健全的,“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是以时代精神的主旋律为根据的,离开时代精神,也就无所谓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从十九世纪中叶起,伴随着资本主义第一次产业革命开始形成的,但这并不能据此论定我们的祖先没有生态伦理意识。先秦儒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斗争中,十分注意总结自然界的规律,在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1、先秦儒家的生态自觉意识
先秦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现代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来源之一,一个基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生态伦理学是建立在自觉地对生态学的科学认知的基础上。
先秦儒家认识到单个生物物种的存在是不可能的,生物的存在和发展必须要以种群的方式进行,他们对自然界生命系统的组织层次的认识,是用“类”、“群”、“畴”等概念来表达的。
长沮、莱溺,辐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授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忧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鸟兽不可与同群”说的是鸟兽分属于不同的群。他还从生态学上提出了“类”的概念。孔子曾说:“丘闻之也,剖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皇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卷四十七《孔子世家》荀子也说:“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草木畴生,禽兽群也,物各从其类也”。荀子已经把植物(草木)和动物(禽兽)区分为生物系统中的两种不同的类,并且认识到草木以“丛”的形式生长,禽兽以“群”(类)的方式存活,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先秦儒家对生物及其环境关系也有一定的认识。“川渊者,龙鱼之居也”“山林者,鸟兽之居也”“川渊枯则龙鱼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这些都指出生物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环境决定生物的存在。先秦儒家在关注环境的同时还注意到了生物之间存在着的食物链的关系。“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即草木为动物提供了食物,而当动物的数量减少时,植物就会茂密地生长。
在农业社会条件下,先秦儒家对时间结构中的季节规律尤为重视,他们用“时”来反映和概括生态学的季节规律,形成了一些重要的认识。“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滋基,不如待时”。这就是说,作为条件和环境的生态学季节规律的“时”是不可超越的。因此,先秦儒家以“时”为媒介将人和自然联系起来,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要求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来合理地安排获取自然资源的活动。“挎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
2、“天人相分”—改造自然的依据
人类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去参与自然的创造和化育过程,使得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荀子称这种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制天命而用之”。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愿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在荀子看来,与其高喊“惟天为大”而仰慕它,不如把天看作自然的物质而控制它;与其“顺天”、“从天”而歌颂它,不如掌握自然规律而利用它;与其仰望天时而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因时制宜地利用天时;与其消极地听任物类的自然增多,不如积极地施展人的才能而促进物类的化育繁殖。因此,他认为只要发挥“人治”的作用,善于经营管理,就能提高生产,增加收获。
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然后瓜桃枣李一本数以盆鼓;然后荤菜百疏以泽量;然后六畜禽兽一而荆车;雹笼鱼鳖鳅鳗以时别,一而成群;然后飞鸟亮雁若烟海;然后昆虫万物生其间,可以相食养者不可胜数也。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麻葛茧丝、鸟兽之羽毛齿革也,固有余足以衣人矣。
先秦儒家认为,作为自然之天,它的存在变化具有自身的某种特定的规律性,“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所谓“故”,即是指自然界的规律。因为自然界有“故”,所似人可以通过对自然界所获得的某种规律性进行类推,由近及远,由古及今,得到更多的更广泛的认识。但在他们看来,自然的规律是客观的,并不取决于人的意志,“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柴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对自然界的这种客观规律,人们只有遵循它才能取得好的结果,“应之以治则吉”,如果违背它,就要遭殃,“应之以乱则凶”。
3、“天人合一”—维护生态的依据
先秦儒家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提出了天人和谐、均衡、统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并提出了“仁民而爱物”的观点。“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概念,是人类道德的最普遍、最基本的原则,它虽然始于爱亲,但并不终于亲,甚至于要超出亲情的范围来“泛爱众”,并最终将爱心推及最广大的万物。“仁民而爱物”的思想是将适用于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仁爱的精神和情感贯注于自然万物。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在这里阐述了仁的层次性,即对于“亲”、“民”、“物”三种不同层次的对象,应该采取相应的程度不同的态度—“亲”、“仁”、“爱”,也就是说,对亲人要“亲”,对民众要“仁”,对万物要“爱”。这三步自成系统,是先秦儒家仁爱思想的逻辑展开。而这正是人类道德情感投射于外物的表现,在他们看来,动物存在着与人相似的道德情感,所有动物对自己的种群都具有一种天生的情感,当自己的同伴受到伤害时,它们都会流露出一种同情心,而当自己的同伴死亡时,它们都会发出撕人心肺的哀鸣:
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爱其类。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群匹,越月逾时,则必反沿。过故乡,则必排徊焉,鸣号焉,娜蜀焉,踟蹰焉,然后能去之也。小者是燕爵扰有惆憔之顷焉,然后能去之。
动物尚且对同类的不幸遭遇具有悲哀和同情之心,人类则更应该自觉地禁止这种伤害动物的行为,保证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孟子甚至认为人固有一种爱护生命的侧隐之心: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休惕侧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这种被称为“侧隐之心”的同情心,不是后天的思虑所得,乃是先天的本能,是人天生的对生命的同情之能力,人与人正是凭此得以感通。
“仁民而爱物”的实际内容就是将自然保护作为落脚点。先秦儒家在人类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生存的根本。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虎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转贴于 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
在这里,荀子和孟子充分肯定了“天之所覆,地之所载”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基于天之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从持续发展、永续利用原则出发,先秦儒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保护措施:
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雹尾鱼鳖鳅鳝孕别之时,周苦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耕、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尤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苦不入垮池,鱼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这里先秦儒家明确提出了重视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根本目的是为了“利国富民”,甚至把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同国家政治联系起来,认为这是王道政治的起点,是同“养生丧死”息息相关的大事。而按照大自然的节奏、万物生命的季节规律,即按照四季来安排“时禁”和“时弛”是保护自然资源的主要手段,并且认识到保护自然资源就是要注重资源的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即“不夭其生,不绝其长。”
4、“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的矛盾统一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的生态伦理学价值就在于它们不仅为儒家的生态伦理学提供了哲学基础,而且为现代生态伦理学提供了一种哲学构架—人与自然和谐、协调、一致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这正是现代西方工业社会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所缺乏的东西。“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不仅是克服人类中心论顽症的一剂猛药,而且是从生态中心论过渡到生态协调论的一副良性的催化剂,是从现代工业文明过渡到后现代的“桥梁”。事实上,只有将“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互补起来,才能为生态伦理学提供科学的哲学基础。
“天人合一”要求在处理人类和生态环境关系上追求和谐、圆润、统一的境界。人不仅与自然平等,而且与自然浑然一体。世界作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是不可言说的,不可思议的,其中根本就没有差别。人与世界万物,只是在一定认识层次上差别,而在更高层次上彼此相融,无法分别,即哲学所谓“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