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银行贷款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是我国正在进行的金融改革的核心。对于占金融业资产总量90%以上的银行业而言,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需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是增加总量,提高支持实体经济的绝对数额;另一方面是调整结构,优化支持实体经济的结构比例。在结构调整方面,做好贷款的行业分布, 保障贷款行业分布既能够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导向要求,符合产业结构发展演进的趋势和规律,又能够突出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提高市场竞争力,这是每家商业银行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回顾及现状
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的一个典型特征是行业分布不均,在某些行业的贷款占比较高,而另一些行业的贷款占比较低,且差距较大。这一状况在商业银行改革以前存在,商业银行改革后仍然存在。就近年的情况看,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的历史回顾
1994年以前,在国家专业银行改革为国有商业银行之前,受政府政策的影响,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的情况较为突出。 表1反映了某国有商业银行1986~1992年贷款行业分布情况, 具有如下特点:(1)贷款行业分布不均的情况十分明显。银行用于农业领域的贷款占比较低, 工业领域的贷款占比较高,尤其是重工业领域贷款占比最高,在重工业的细分行业中贷款分布也不均, 电力和能源行业占比较高,而加工制造类工业占比较低。(2)贷款行业分布不均的情况持续存在,在部分行业中的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从该国有商业银行的数据看,8年中该行的贷款行业分布不均的状况不仅没有改善, 反而呈逐步加大的态势。
银行商业化改革启动之后,虽然银行业经历了多种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至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先后提出要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步伐,必须把银行办成现代金融企业,以及加快建设现代银行制度等,但是贷款行业分布不均的情况仍然存在。从表2可以发现,在1999~2006年间我国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中呈以下趋势:(1)工业、其他短期贷款占比较高,农业贷款占比较低。(2)尽管贷款行业分布不均的情况持续存在,但不同行业贷款占比的差距有逐渐缩小的态势。工业、建筑业行业贷款占比稳中有降,商业贷款占比持续较大幅度下降,农业贷款占比持续稳步上升, 不同行业贷款占比的差距逐渐缩小。
(二)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的现状
就目前的情况看,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的状况依然存在。表3显示了17家上市商业银行贷款的行业分布 ① , 其中第二产业中传统制造业贷款占比较高,而农业和新兴产业贷款占比较低。2007~2011年贷款占比较高的行业包括:制造业,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这5个行业合计占贷款总额比例的平均值是85.55%。 贷款占比较低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建筑业,这5个行业合计占贷款总额比例的平均值是4.7%。 从行业贷款占比来看, 行业贷款占比最高的制造业是最低的农林牧渔业的近500倍。
贷款行业分布不均在各家上市商业银行中都有突出表现,而且各家商业银行贷款行业集中度较高的行业呈高度一致的态势。在17家上市商业银行中,9家商业银行其他服务业贷款占比最高,8家商业银行制造业贷款占比最高。各家商业银行贷款占比较高的行业集中分布在其他服务业,制造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没有一家商业银行在农林牧渔业,采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的行业贷款占比可以排到前五位。
二、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的成因
(一)政府政策导向的影响
银行业作为宏观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会受到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也正是如此,宏观调整政策是银行业贷款行业分布不均的成因之一。 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导致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的途径包括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直接决定商业银行贷款行业投向, 以及政府宏观调控政策间接引导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业投向。
首先, 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直接决定商业银行贷款行业投向,造成贷款行业分布不均。改革开放前,我国为了保障重工业优先发展, 建立了中国人民银行独家垄断并按照国家意愿来配置信贷资金的模式。 [1] 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国家继续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控制”的计划信贷制度。从1984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行使央行的职能,国家专业银行进入企业化改革阶段,三家政策性银行陆续组建,股份制银行纷纷创建,城市及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充实,但是银行与财政相互补充,共同为经济发展提供推动力的情况依然存在,直接导致贷款行业分布不均。
其次,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商业银行贷款行业投向,造成贷款行业分布不均。1998年,政府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一系列改革,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计划管理的模式,信贷计划由指令性计划变为指导性计划。 [1] 然而,宏观调控政策在间接调节商业银行贷款行业的投向方面作用重大。如国家的区域经济振兴规划、行业发展战略、淘汰落后产能的制度规定等,都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在不同行业贷款的风险和收益,商业银行出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导向和自己利益的考虑,会相应调整贷款的行业投向,从而引发贷款行业分布不均。再如,监管机构也要求商业银行要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在贷款行业的管理方面,不断改进信贷投向管理技术和手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产业政策相一致等,也会引发贷款行业分布不均。
(二)行业发展特征的影响
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与行业发展特征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行业发展对于要素需求的差异,行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风险收益不同等,都造成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
首先,行业的要素密集程度不同,对于资金的需求存在差异,造成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以要素密集度作为分类标准,行业可以分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源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资金密集型行业主要分布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如钢铁业、一般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重型机械工业、电力工业、房地产业等。上述行业的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多为基础工业和重加工业,可用于抵押的不动产较多,自然容易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劳动密集型行业、 资源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对劳动力、资源、技术的依赖性较大,而对资金的需求相对较小,其从商业银行融资的需求较少,从而导致商业银行对这类行业的贷款占比较低。再者,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 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较高,子行业较多,也容易导致贷款资金占比较高。
其次,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不同,风险收益不同,导致其获得贷款的能力不同,进而引发贷款行业分布不均。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行业, 其风险与收益水平也不一样。 [2] 按照一般的分类,可将行业生命周期分为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同一行业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风险收益呈现不同的特点, 幼稚期收益较低甚至为负,风险较大;成长期收益增长迅速,风险也随之增长;成熟期收益趋于稳定,风险相对较小;衰退期收益开始下降,风险再度凸显。行业生命周期与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之间存在累计因果循环关系,发展较好或处于成熟期的行业贷款存量较大,在获取商业银行信贷支持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从而易于获得信贷支持, 进一步导致该行业易于获得商业银行贷款, 最终形成贷款存量的增加。 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按照行业生命周期来看,其处于成长期,因为在这个阶段风险较大,获得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相对较难, 行业贷款占比较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较小也是佐证。
(三)银行逐利性的影响
商业银行作为经济主体之一, 其经营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为此,商业银行会制定相应的信贷业务发展战略并研发相应的产品, 以实现其经营目标。 在市场的配置机制和商业银行逐利动机的影响下, 商业银行的贷款资源逐渐从低收益行业流向高收益行业,造成贷款行业分布不均。
首先, 商业银行的贷款策略导致贷款行业分布不均。在国内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收入主要来源于信贷业务。 如2012年上半年,17家上市银行的平均非利息收入占比仅为16.15%,其中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为13.72%, [3]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均超过其营业收入的70%,这直接决定了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中会特别重视信贷业务。在银行同业激烈的竞争下,为实现盈利目标,部分商业银行率先提出贷款集中投向大行业, [4] 其他银行在策略制定时迅速效仿, [5] 最终导致各家商业银行的贷款策略基本趋同,贷款较为集中地投向部分行业。同时,目前我国各行业发展不平衡,部分行业贷款收益率较高且不良贷款率较低, 商业银行作为理性的经济行为个体,发放贷款的目的是逐利,因此只有能为商业银行带来较高收益的行业才能获取更多贷款,而不能带来足够收益的行业较少或者无法获得贷款,结果同样会导致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在某些行业。 [6]
其次,商业银行为实现盈利目标而研发相应的贷款产品,造成贷款行业分布不均。商业银行提高经营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或降低风险事件的损失。为此,商业银行在贷款时除了评估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外,还会积极寻求抵质押担保作为第二还款来源,并将抵质押物视为最主要的信用风险缓释技术,以期通过抵质押物降低或转移信用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程度。不动产因为价值较大不宜变动而受到商业银行的青睐,因此,商业银行研发的信贷产品往往有不动产抵押。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不动产抵押贷款的占比为79.97%,其中房产抵押占比为48.96%,土地抵押贷款占比为31.01%。 [7] 这一做法也会导致缺少不动产抵押物的行业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而有足够的不动产抵押物的行业就易于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造成贷款的行业分布不均。
三、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的负面效应分析
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对于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和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利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综合来看,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特别是部分行业贷款集中度较高存在的弊端更加明显。
(一)不利于宏观经济发展
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会通过两种途径对宏观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一是通过影响其他行业发展,从而间接影响宏观经济发展,二是对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直接影响宏观经济发展。
首先,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影响其他行业发展,从而影响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银行信贷资金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按照美国金融学家哥德斯密的“引致增长效应理论”,银行对经济的引致增长效应主要源于将储蓄在各种投资机会中进行有效分配, 提高投资的边际收益率, 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8] 然而,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可能导致贷款过于集中的行业资金较为充裕,其他要素与资金要素配置不成比例,信贷资金利用效率低下;而贷款较少的行业资金极为紧缺, 其他要素不能有效利用发挥其效能。 上述两种情况下行业发展都可能出现问题,从而影响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同时,我国的社会资金大部分是通过商业银行进行分配, 贷款行业分布不均将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正常运行,不利于国家开展宏观调控调整行业发展,并最终影响经济发展。
其次,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影响银行业自身发展,并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而影响宏观经济平稳发展。 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 贷款行业分布不均会直接加大银行业的经营风险,从而影响宏观经济发展。贷款集中投向关联行业时, 相当于商业银行把自己的命运与这些行业绑在一起, 银行经营将更易于受到行业经营周期的影响,[9] 一旦集中贷款的行业出现经营失利或市场变化将引发风险积聚,并可能蔓延至其他行业,甚至可能引发系统的风险并导致危机。 [10] 巴塞尔委员会在2005年召开的会议中提到, 从过去25年的银行危机中可以发现, 贷款集中投向相互关联的几个行业是十分危险的。 如美国德克萨斯州在大力发展能源行业时,衍生带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当地这两个行业的相关性很高且同时获得银行的巨额贷款,但是当其中一个行业衰退期时, 相关联的行业也陷入衰退,导致银行业坏账大范围出现, [4] 进而影响宏观经济发展。
(二)不利于产业优化升级
从中观的产业层面看, 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也不利于产业的升级。
首先, 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从三大产业结构看,截至2011年底,它们占GDP的比重依次为10.1%、46.8%、43.1%,呈现“二三一”的特征,与发达国家1971年的水平基本相当,进一步优化的潜力较大。同时,目前我国总体上正在由工业化的中级发展阶段向高级发展阶段过渡,工业发展存在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较大, 需要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对不同行业予以合理的支持, 从资金投入方面助推产业结构调整。 然而, 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贷款集中在第二产业和重工业,没有从资金配置方面为稳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促进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会因此而受到不良影响。
其次,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不利于产业的升级。对比表3和表4可以发现,农林牧渔业,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值高于这些行业贷款金额占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的比值。我国要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急需更新制造业的技术和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从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的情况看,虽然2007~2011年商业银行对制造业投放的贷款占贷款投放总额的比例都在25%以上;然而,同期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例均在30%以上。可见,商业银行贷款并没有有效满足制造业的资金需求。再者,我国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而商业银行贷款资金不足同样不利于加速推进这一进程。
(三)不利于银行自身发展
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对银行业自身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单个商业银行受自身资金规模、经营管理能力的限制,将有限的贷款资金集中投入几个行业, 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水平,增加贷款投放的精准度, 并增强贷款监管能力 [11],进而提高核心竞争力。但即便如此,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对于银行业自身发展的弊端也是极为明显的。
首先,贷款行业分布不均不利于商业银行提高盈利能力和收益水平。其原因在于:(1)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收益水平和风险水平,受行业生命周期的影响,不同行业发展存在高峰错位的态势,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广泛可以充分利用行业的收益和错位发展获取较高的收益;(2)商业银行在不同行业投放贷款的收益会受边际收益递减的影响,在某一行业投放贷款初期,随着贷款规模的增加,贷款的边际收益会呈现增加的趋势,当行业贷款存量达到一定规模后,贷款的边际收益开始下降,总收益的增长趋势随之趋缓; [2] (3)任何行业都有可能经历繁荣和衰退的周期,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在个别行业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必然积聚风险,一旦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或市场行情发生变化,导致这些行业走向衰退,信贷风险就会突显,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
其次,不同行业的风险与收益是不同的,商业银行贷款行业过于集中易于诱发风险。 一是银行内部贷款行业集中度较高,行业系统风险较大;二是不同银行贷款行业分布呈高度雷同态势, 加剧了行业竞争,市场竞争压力较大,易于导致恶性竞争风险。 目前这一问题已经在我国银行业有较为突出的表现,如2012年部分上市商业银行的半年报显示,兴业银行、 平安银行制造业新增不良贷款占全部新增不良贷款余额的比例为78%、70%,浦发银行制造业不良贷款占全行不良贷款余额的比例超过50%, 这与银行在制造业贷款占比较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正是如此,国外的部分银行特别注重贷款的分散化发放,从贷款发放规模、 发放行业以及发放对象地理位置三方面加以控制, 并将其作为降低贷款风险的重要途径。如2007年,美国富国银行商业贷款的投放对象呈现高度的行业分散化, 发放贷款额最多的10个行业中, 比例最高的小企业贷款也仅仅占11.4%,其余均低于5%。 [12] 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贷款行业集中度太高。
四、优化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的建议
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对于宏观经济发展,产业优化升级和银行业自身的发展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正是如此,必须结合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的成因,积极采取措施加以优化调整,从而不断发挥其积极作用并降低负面影响。
(一) 结合国家政策导向, 在对机构自身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行业信贷政策
银行业作为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其发展中势必受到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但其经营的高风险性决定自身发展不能盲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在贷款投向方面,需要紧跟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导向,在对本机构的实力和优势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推行差异化的竞争战略,确定重点支持的行业以及不同行业的贷款比例和准入条件,并在业务发展中予以重点支持。同时,根据政府的政策导向,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二)加强行业分析研究, 在准确判断行业发展前景的基础上确定重点支持行业
从外部环境看,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不同行业的支持力度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从行业自身看,不同行业贷款的信用风险水平不同,同一行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风险和收益特征。商业银行在确定贷款的行业投向时,必须做好行业分析工作,准确把握市场供求关系和产业发展变化趋势,全面评估贷款行业投放规模和预期收益水平,[2] 在行业之间合理分配信贷资金。也可以通过行业研究分析,建立市场信息预测体系,在对行业发展前景进行准确研判的基础上,率先进入特定行业,谋求战略的主动。 [13]
(三)不断扩大收入来源, 逐步降低商业银行对于贷款利差收入的依赖程度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结构和信用文化等,决定了利息收入仍然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由此诱导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发展中热衷于向高利润行业进行信贷的集中投放,造成贷款行业分布不均。对此,从长远看,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扩大收入来源,降低对贷款利差收入的依赖程度,为调整贷款行业投向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从短期看,商业银行内部需要不断加强贷款集中度的管制,完善贷款集中风险计量方法,建立对贷款集中的授信预警线。 [4] 同时,商业银行要注重贷款规模在行业之间的均衡分布,通过上收审批权限和规定利率浮动范围的方式主动调节信贷资金在行业之间的分配,在突出主导行业和优势行业的同时,兼顾行业之间的相对均衡。
内容摘要:如何增强银行风险抵抗能力一直是困扰银行业的难题,近年来,国内银行业纷纷以贷款减值为突破口,探讨如何通过合理计提贷款减值损失以规避风险。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减值计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如何合理计提贷款减值损失的意见及建议。
关键词:贷款 减值 损失
近期,央行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贷款数量的下降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能力形成抑制,而银行业经营风险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整个金融界的安全与稳定。如何增强银行风险抵抗能力一直是困扰银行业的难题,近年来,国内银行业纷纷以贷款减值为突破口,探讨如何通过合理计提贷款减值损失以规避风险。本文从降低银行贷款减值的角度出发,探讨降低其经营风险的方法,以起到稳定整个宏观经济的作用。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减值的计提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商业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方法发生了变化,从五级分类方法改成现金流量折现法。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贷款的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并考虑担保物的价值,其一般表达式为:
PV为一笔未来某时点到期贷款的现值,FV表示该笔贷款在n年末时的估计价值,i表示估计的折现率。FV,i的数值主要依靠估计数确定。计算该笔贷款的现值,并与该笔贷款初始本金比较,其差额即为该笔贷款应计提的的损失准备金。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减值计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银行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看似天衣无缝,实际上却存在许多技术上的问题:
(一)减值制度本身存在缺陷
由于各部门的出发点不一样,各部门在政策的理解运用上会出现不一致。比如,财政部的文件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引就有所不同。财政部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未列明拆出资金,而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明确包含拆出资金。又如,准则规定:对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应当单独进行减值测试,但是对于“金额重大”并没有作出详细说明。
另外,提取的准备金应当怎样使用,目前的制度并未言明。商业银行提取的准备金是为防范商业银行经管过程中的风险损失应运而生的,所以,如何使用准备金就成了银行稳健经营的关键。
(二) 贷款未来现金流量估计不准确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对象主要为国内的商业企业,但是不同地区之间的贷款质量明显不同。若将贷款区域分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一般而言,东部地区的贷款质量优于其他地区,相应地,不良贷款率就低。但现在的处理方式是将不良贷款率高和不良贷款率低的地区用相同的标准进行衡量,没有考虑不同地区贷款对象资产质量的差异。随着商业银行贷款对象的扩宽,外国企业也加入到该类融资行列,若不对贷款对象进行区域划分将严重影响贷款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
(三)未来现金流折现率难以确定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这个参数直接决定减值准备的提取数额,而折现率又是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中的关键参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将贷款合同利率作为折现率,虽然方便了实务操作,但并不能全面覆盖贷款风险。对于中长期贷款而言,外部经济环境、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等因素都极有可能影响到中长期贷款的偿还,单纯以贷款合同利率作为折现率必然影响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的运用效果。
(四)贷款减值损失大幅下降引风险
2009年以来,商业银行贷款减值损失大幅下降。根据我国三大银行2008年、2009年报数据编制得表1。
根据2008年、2009年三大国有银行已公布年报的贷款数据来看,建设银行2009年比2008年贷款余额增长10194,计提减值损失增长164.58,贷款减值损失率减少10.65%;工商银行2009年比2008年贷款余额增长11661,计提减值损失增长94.69,贷款减值损失率减少17.32%;建设银行2009年比2008年贷款余额增长14756,计提减值损失增长62.14,贷款减值损失率减少18.83%。
此外,虽然2009年三大银行利息净收入与上年比较均有所下降 , 但银行2009年的利润不但没降反而上升。中、工、建三大行净利润总计31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4%、15.3%、31.16%。其中的玄机在于,在计算银行最终利润时,要将资产减值损失从收入中扣除。若挤掉资产减值损失对银行利润的影响,中行、建行、工行的利润增长率分别是-4.3%、-3.8%和11.4%。现行贷款减值损失的计提成为银行调节利润的工具,引发银行利润“弹性十足”。
合理计提商业银行贷款减值准备的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的提出,笔者认为以下措施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提高贷款坏账准备核算的可信度。
(一)克服减值制度本身缺陷
针对运用政策时出现的矛盾,应该通过各部门相互协调,由中国人民银行综合制定减值制度,并且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对政策执行效果进行监督,如通过建立奖惩制度来加大监管力度。
另外,对于会计准则本身的模糊性,则需要会计从业人员利用以往经验以及个人素质对减值计提的合理性进行判断,避免因夸大风险多提减值给企业带来资金浪费与不合理使用,因低估风险少提减值给企业带来运营风险。
(二)分区域计提减值准备
区域风险是指由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变化及事件,导致该国家或地区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拒绝偿付银行业金融机构债务,或使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该国家或地区遭受其他损失的风险。
国别风险存在于授信、国际资本市场业务、设立境外机构、行往来和由境外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外包服务等经营活动中。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充分考虑国别风险因素显得十分必要。参照银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别风险管理指引》,国别风险应当至少划分为低、较低、中、较高、高五个等级,低国别风险不低于0.5%;较低国别风险不低于1%;中等国别风险不低于15%;较高国别风险不低于25%;高国别风险不低于50%。风险暴露较大的机构可以考虑建立更为复杂的评级体系。在存在极端风险事件情况下,银监会应统一指定特定国家或地区的风险等级,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每月监测国别风险限额遵守情况,并及时报告。
(三)加强专才培养
Pv的大小由FV、I,以及N决定,而FV与i的估算上都要用到估值技术,因此,估值技术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贷款损失数额的提取的真实可信度。但是,国内估值技术并不成熟。一方面由于缺乏财务报表分析的专门性人才,导致在了解贷款对象的财务状况时容易受蒙蔽;另一方面,银行业的市场调查比较欠缺,折现率数据库更新缓慢无法跟上市场实际变化。因此,加强精通报表分析与估值技术的专才培养显得十分必要。
(四)合理均衡计提减值损失
年报显示,建行2008年资产减值损失508.29亿元,而2009年此数据为254.6亿元;中行在2008的年资产减值损失为450.31亿元,而2009年为149.87亿元;工行2008年资产减值损失为555.28亿元,而2009年为232.19亿元。统计上述三家大行的数据,三大行2009年资产减值损失共计减少877.22亿元。在经济扩张时期,银行经营者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水平较低;而在经济收缩时期,银行经营者紧缩的心态导致其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也大大提高,这种做法严重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为了科学合理地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进行会计处理,各商业银行应严格对不同类别的资产进行风险评估,并据此足额提取坏账准备。在经济扩张期,应合理计提减值损失以平衡利润,避免在经济紧缩期大量计提减值损失,导致利润急剧下降甚至面临倒闭清算的境地,这样既不会形成利润虚增,也符合谨慎性原则与全面覆盖原则,避免累积较大的风险。
总结与展望
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减值的核算现状出发,介绍其计提减值损失所采用的一般性办法,并从商业银行贷款减值损失现行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如何合理计提贷款减值损失提出意见及建议。
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现行贷款减值制度的分析,得出现行的商业银行贷款减值计提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减值制度本身存在缺陷;贷款未来现金流量估计不准确;未来现金流折现率难以确定;贷款减值损失大幅下降引风险,便于利润操纵。针对存在的困难,本文认为应对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本身制定详细操作指引,更应当在实际操作中规范贷款减值损失计提的方式,弥补制度上的空白点。具体来讲这些措施包括:克服减值制度本身缺陷;分区域计提减值准备;加强专才培养;合理均衡计提减值损失。
从制度的可操作性以及其实施效果来思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贷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方向仍然是积极探索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动态准备金政策,同时对于政策的操作环境正在尽快予以完善:一方面应当完善相应的区域计提管理及专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应从外部完善信息价格市场和资产评估体系,最后应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准备金制度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应当主要致力于贷款核算的可操作性研究以及配套市场环境的建设上,从操作性层面出发保证拨备制度的完善性,同时尽快修订关于拨备的各项税收政策,从外部涵义上完善拨备体系。在保证现行制度充分执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动态准备金政策,使拨备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通过改进银行贷款的风险拨备方式来降低其经营风险以达到稳定金融体系的作用,希望中国的银行都不会步“雷曼兄弟”的后尘。
参考文献:
1.孙天琦,杨岚.有关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调查报告[J].金融研究,2005(6)
2.财政部.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2005.6.21
3.王建军,杨坤.新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J].上海金融,2008(1)
4.温信祥,王刚,郭晓斌.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研究[J].金融论坛,2006(1)
5.杨家新.贷款减值准备研究[J].金融会计,2007(11)
6.卢伟.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法律的完善[J].改革与战略,2007(7)
7.扬州银监局课题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与五级分类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差异[J].金融会计,2008(2)
作者简介:
李金(1989-),女,重庆人,现就读于重庆工商大学,系会计学院08级在读本科生,申请校级创新基金并成功获批,研究方向会计学。
郑静(1989-),女,四川人,现就读于重庆工商大学,系会计学院08级在读本科生,申请校级创新基金并成功获批,研究方向会计学。
关键词:商业银行 贷款风险 控制 对策
1.引言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获取利润,它的主要经营对象是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其具有综合的特殊属性。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下,商业银行业务日益多元化,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贷款业务占其全部资产的80%左右,是商业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贷款风险的大小、质量的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因此,做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控制是商业银行重中之重。
2.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特点
贷款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从而导致银行的实际经营目标与预期目标的背离,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2.1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占比高,质量差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中有大量的贷款被企业贷走作为企业的资金使用,并且有大部分流动资金被企业长期占用,并转换为企业的流动资金,还有一些银行的部分承兑汇票到期无法兑付从而被迫转换为企业的贷款,造成银行的信贷资产不仅占比高,且质量比较差。
2.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有加大的趋势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有加大趋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有70%以上的额度贷给了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向是传统产业和行业,这些产业的资金回笼的比较慢,所以信贷风险有加大的可能性。第二,商业银行的贷款对象不断趋同,商业银行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形势下,银行与银行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所以将贷款不断向交通、能源、电力、电信等大行业集中,造成客户群体趋同,风险集聚,使不良贷款的可能性有加大的趋势。第三,伴随着金融开放和金融改革的深入,国有银行的改革也日益深入,商业银行应该向社会披露经营信息、直接进入资本市场、分业经营将日益淡化等等,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银行业务的灵活性,同时也加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2.3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直接关系国家的金融安全
我国现有的银行体系正处于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逐步向外开放的过程中。虽然,近年来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由逐步缩小的趋势,但是商业银行仍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风险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命脉和经济安全,因此,如果商业的贷款风险一旦发生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我国改革以来取得的成绩将一无所有。
3.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成因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大类:
3.1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外部成因
从宏观层面来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形势、经济政策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银行的经营风险。经济环境中的基础设施和意外事故也会加大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但宏观环境中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等是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重要原因。因为通货膨胀会直接影响市场的利率变化、经济周期会影响企业的周期性活动从而影响企业的还款能力。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直接决定其货币供应量、投资水平、外汇流动等,而这些都是银行贷款风险的致命因素。
从中观层面来看,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市场竞争、市场风险等。市场的变化莫测主要表现为:第一,金融产品的供求、价格、资源量等都是难以用现成的公式来计算的。第二,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利率和汇率等也是很难预测的。商业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其贷款风险是避免不了的。这些都是银行无法选择的外部环境。除此之外,银行所面临的贷款风险还有来自内部的,因为银行必须面对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跨行业竞争等,这些竞争无论是有序的还是无序的都会影响银行的经营成本,使其不确定性加大,破坏银行的稳健经营原则,进一步加大银行的贷款风险。
从微观层面来看,企业会在某种程度上转嫁风险给银行,。企业是资金使用者,企业对于自己的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有充分的信息,自己掌握完全信息,也就是所谓的私人信息。而签约的另一方对于资金的使用状况和现状,银行不会直接参与企业的资金运用,对于资金的运用情况不会直接地进行了解,无法对企业的信用质量和资金偿还情况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企业就会把自己所承担的风险转嫁给商业银行。
3.2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内部成因
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落后导致其贷款风险增大,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内部成因也是比较复杂的,其中有人员素质、设备故障、制度的规范程度等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其贷款水平,总而言之,落后的管理水平会让银行在防范贷款风险时处于被动状态。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不合理也会加大银行的贷款风险,优秀的战略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公司治理机制完善的表现,完善的治理机制可以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例如,一个优秀的信贷人员可以更好地、更多地收集客户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规避不诚信客户的道德风险。相反,信用分析能力弱的信贷员往往会将外部风险引入银行体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再如,银行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如果银行的内部人员不认真、不谨慎、勾结外部对银行系统进行诈骗这些都会加大银行的贷款风险。商业银行通过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减少此类风险的发生。
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操作相对落后,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大部分都进行了信用评级,但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偏重于对受信对象过去的还款能了评估往往忽视对其未来还款能力的评估。其次,缺乏对现金流量指标的预测和应用。现金流量表是企业的晴雨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偿债能力,现在商业银行一般都忽视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应用。第三,缺乏对具体行业进行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想国外的银行进行学习,他们普遍重视对行业的分析,将行业细分为工业企业和流通企业,掌握全面的数据与信息,以此来揭示特定行业的特定风险。
4.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控制对策
4.1建立客户信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所谓贷款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就是商业银行为了实现贷款风险评价的目的,按照系统理论构建的一系列反映其贷款风险相关指标的系统结构。商业银行客户贷款风险分析的目的就是对客户的宏观环境、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研究。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客户信贷风险评价指标构建就是根据客户的环境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信贷质量来确定,还有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项目发展能力、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来确定贷款风险的大小。有学者认为客户贷款风险指标可以分为:企业偿债能力、企业盈利能力、运营指标、企业发展能力指标来综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4.2科学管理、健全审批制度
建立“三查”审贷分离制度,所谓审贷分离分离制度就是将贷款过程实行审贷三分离制度。首先,建立分级审批。商业银行应该根据业务量的大小、管理水平、贷款风险的高低,来确定各级机构的贷款审批权限,超过权限的必须报上级银行审批。其次,实行信贷委员会制度各级银行成立信贷委员会来专门负责该行的贷款审查,使信贷决策更加科学化,信贷委员会的工作内容包括信贷、计划、稽查、处理法律纠纷等。
4.3建立健全社会的信用保障体系
当前政府应做好社会信用方面的立法和修订工作,明确失信行为及失信行为应该承担的责任、规范企业的信用行为、严格信用信息的恶化管理。政府应率先带头守信、加大全社会的信用教育力度,树立讲诚信的公德意识。
5.结语
做好商业银行贷款控制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商业银行应从内部做好管理和贷款审批工作,政府应在全社会树立守信的社会公德意识,从而把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减少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王丽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成因及管理对策[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1
[2]于红梅,李凯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中国科技博览,2009.28
关键词: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2
房地产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中的一种常见形式,它是指经营房地产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由于其决策失误、管理不善或受客观环境变化等一些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资产、收益蒙受损失的可能性。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开发资金大部分来源于银行,这样导致了大量的房地产开发风险转嫁到银行,导致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相对比较集中,风险管理压力较大。对此,商业银行必须认清当前面临的风险,并制定必要的防范措施。
一、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存在的主要风险
(一)信用风险
根据房地产开发贷款的特殊性,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指借款人因倒闭或信用下降等其他原因不能履约而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它是商业银行最大的风险来源之一。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抵押品市场价格大幅下降。如果借款者的还款余额大于房地产抵押品的价格,那么借款者很可能违约,而在借款人违约后,在市场低迷时期对房地产抵押品的处置通常会出现变现困难、抵押品价值大幅缩水等不利于银行的情况。二是银行对借款人经济状况、还款能力难以长期监控。由于我国尚未建立个人信用等级制度,对个人资信评估缺乏统一、客观的标准,影响了银行对贷款申请人信用的调查评定,使银行无法确定申请人的持续还贷能力。三是房地产开发商与购房者产生矛盾。双方会因为质量问题或其他问题产生纠纷,导致用个人住房贷款购房的客户往往会暂停偿还银行贷款,从而将客户与开发商之间的矛盾转嫁到银行身上。
(二)假按揭风险
假按揭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出于骗取银行信贷资金的目的,采用指使本单位员工、亲属或朋友,甚至雇人收集无关人员的身份证,冒充购房户,提供虚假申请材料,签订购房合同,以此到银行办理个人按揭,套取银行贷款的行为。“假按揭”恶意套取资金的行为成了银行最直接的贷款风险。一旦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不善或出现困难,购房借款人就会停止偿还银行贷款,致使银行面临着不能足额收回按揭贷款及处置抵押物,从而使低风险的个人住房贷款变成高风险的房地产开发贷款,造成贷款风险的集中暴露,大量的按揭贷款逾期,直接危及银行贷款的收回。
(三)操作风险
在实际业务中,银行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也会导致房地产信贷出现较多风险。突出表现在:一是各级业务审查、审批人员主观上不够重视,风险意识不强,审查流于形式,随意简化手续,对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核不严,对明显存在疑点的资料不作深入调查核实,甚至部分商业银行放松审查标准,仅仅要求借款人提供的资料符合形式上的要求,对其实际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却不作详尽调查;二是贷后管理出现严重漏洞,“一贷了之”,有的银行在房地产贷款发放后,没有按项目管理要求进行跟踪监管,或者银行贷款跟踪管理存在缺陷等,银行对开发商的还款来源、房屋销售回笼资金的归款情况一概不知,出现房地产开发贷款跟踪管理风险;三是对抵押物管理不规范,办理抵押的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不力,或不按程序操作,或过分依赖中介机构的评估结果,造成抵押品贬值或抵押无效。
(四)市场风险
房地产行业的特征决定了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性。房地产可开发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和垄断性以及土地需求的多样性,致使土地市场存在很大的投机可能,加上市场的非理性,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的推波助澜,致使某些地方土地投机现象严重,一些地方的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另一方面,在国内开发商一般不按开发成本来定价,而是按周边楼盘的销售价格甚至是新拍卖土地的成交价格来定价,导致房价的不确定性很高,随意性很强,均衡房价难以准确界定,房价风险极大。
(五)法律风险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其中第六条规定“对被执行人及其房贷家属生活中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能拍卖、变卖或抵债”。撤除了房贷最重要的抵押保障,意味着如果贷款买房者拒不还款,银行也不能将其居住的房屋变卖以回收贷款,这将不利于银行追讨不良贷款,增大了商业银行的房贷风险。
(六)政策风险
对房地产而言,其政策性风险主要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政府对房地产的产业政策等其他相关政策的影响。特别是在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六次加息,同时上调住房信贷利率,足以体现央行力图通过金融手段来引导房地产市场发展,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进一步抑制房价上涨,从而导致购房者的还贷压力日益加大,使得部分购房者购房心态发生变化,产生观望心理,个人住房贷款需求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少,直接影响了楼盘的销售,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房地产企业出现资金链紧张的状况。由于我国房地产企业投融资结构主要依赖银行贷款,一旦房价趋势逆转,银行将很有可能遭受损失。
二、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的风险防范
一、 银行业审计重点
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首要的就是要控制信贷规模,因此明年的货币投放量将会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增长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这一政策无论对商业银行还是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一)商业银行审计关注的问题
1.房地产开发企业假借其他名义取得房地产开发贷款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很大程度依靠贷款支持。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很大部分依靠银行贷款,利率几次调高将导致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成本提高,从而导致利润下降。其次,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使得信贷规模收缩,银行将按照国家要求严格审核新增的房屋开发贷款,这在无形中也会提高了贷款门槛,使开发企业取得贷款变得困难。因此,为了回避上述情况,开发商可能采取其他手段取得贷款。在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审计中,要注意是否存在房地产开发商采取假借个人贷款的名义取得贷款的“假按揭”行为,或故意提高房价套取银行信贷资金的“高估价”行为,或者通过其他企业取得贷款资金、票据贴现资金等用于房地产开发的行为。从今年以来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可以看到,如果不对国内银行信贷进行一定程度的紧缩,不仅会使国内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而且也可能使国内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风险。
2.炒房族借他人名义取得第二套以上房屋的个人住房贷款
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之所以能够短期内快速上涨,其原因在于房地产投资过多、房地产炒作严重所致,从紧的货币政策目的之一是抑制投资过热现象。近几年房价的普遍上涨导致了炒房族的产生,炒房族囤房、炒房行为又反过来刺激了房价上涨。这些炒房族中很大一部分是依靠贷款购房,目前,第二套住房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比例已提至四成,利率按基准利率上浮10%,新个贷政策的出台首先打击的就是贷款炒房行为。在未来个别炒房者为回避高利率、高首付可能会假借他人名义申请第二套以上的住房贷款,这是未来个贷审计中应予关注的问题。
3.贷款的发放与国家政策规定的行业导向性不符
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收缩信贷规模,同时此次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了关于节能减排的要求,因此在未来的审计中应进一步关注银行贷款的投向问题。具体来说,即贷款投向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在发放贷款过程中是否严格实行项目的审批,坚决防止向未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批的污染项目发放贷款。此外,还应关注商业银行是否严格控制钢铁、电镀、水泥、印染、化工等高污染行业的贷款发放,控制这些行业的贷款规模,将贷款用于支持符合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的企业发展,大力支持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环保节能项目的发展。
4.商业银行依靠借新换旧等手段掩盖不良贷款
依靠借新换旧掩盖不良贷款是银行审计中常见的一类问题。对于已经发放的旧贷款,由于连续几次的加息政策导致贷款利率不断提高,加大了企业的利息支出,利息支出的增加导致了企业的还款压力加大,一些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产生不良贷款的可能性增大,审计中应关注在加息后商业银行是否存在为美化业绩、为个人业绩以借新换旧等方式掩盖不良贷款的行为。
5.商业银行央行票据中的不规范行为
除了提高存贷款利率、提高准备金率外,发行央行票据对冲流动性是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第三大工具。明年人民银行将加大通过央行票据对冲流动性的力度,主要就是发行央行票据和国债。人民银行发行国债需要借助商业银行的窗口来完成,商业银行要收取相应的手续费,在此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违规问题,也是商业银行审计中应该考虑的重点。
6.商业银行未按照规定额度发放贷款的行为
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也是紧缩货币政策的工具之一。尽管今年央行采取一系列的货币紧缩政策,包括六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十次上调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定向票据等,但商业银行信贷狂潮依旧,许多商业银行在三季度就已经完成了全年预定的信贷指标。目前对贷款额度的窗口指导是年度性的,银行往往在上半年就用完了贷款计划,下半年没有额度可贷。2008年采取的从紧的货币政策,对贷款额度不仅在年度上进行总量控制,而且有可能会对其在季度、甚至按月进行额度上的控制。督促商业银行按照2008年贷款额度的窗口指导发放贷款,严格履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也应成为金融审计的责任。
(二)继续关注国家开发银行审计问题
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7%,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之一。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银行贷款,其中重点行业、基础设施、支柱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近几年,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对重点行业、基础设施、支柱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起到的极大的扶持作用,因此,在采取从紧货币政策时,国家开发银行贷款作用巨大。审计中应关注明年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投放是否根据整个经济、行业的需求统筹考虑;是否严格执行中央从紧的货币政策,把握好信贷规模和投放节奏;是否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将有限的信贷资源投入到国家重点和支柱型领域,优化贷款结构。还要关注是否存在个别企业假借高新技术、节能减排之名申请银行贷款,将政策性贷款资金用于非政策性领域,甚至用于房地产开发﹑股市投资等。另外对开发银行贷款资金的最终用途和使用效果仍是金融审计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
二、证券业审计重点
银行贷款增加,大部分过剩的流动性资金就会从银行体系流向资本市场,从而推动股市不断上涨。股票市场在经历了今年初的火爆之后,近期虽然有所调整,但市盈率虚高的问题是否存在仍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从长远看来股市虚高将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金融审计工作中对证券行业的审计任重道远。
(一)贷款资金违规流入股市
由于今年国内股指快速上涨,从而可能有大量的银行信贷资金流入股市。银行资金大量流入股市,不仅不断地在推高股价,而且也在酝酿着银行的巨大风险。有关专家认为,明年采取的从紧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对股市造成一定的冲击,一旦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将减少流入资本市场的资金量,其降温将引导市场走上健康之路。但也有观点认为,尽管明年将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但是支撑股市走牛的几大因素并没有发生变化,证券市场明年的获利预期依然看好。无论明年出现哪种情况,审计部门都应该加大对贷款资金非法流入股市的打击力度,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关注企业将取得的银行贷款、票据贴现资金用于证券市场中购买股票等问题,协助国家采取的从紧的货币政策为证券市场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公立高校开发性金融公法人公共产品
1999年以来,公立高校伴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贯彻落实,大规模向商业银行贷款,由于约束缺失,出现了公立高校普遍贷款、盲目贷款,甚至部分高校不计承受能力巨额贷款、不计资金成本滥用贷款,致使公立高校出现大面积有问题贷款,其风险之严重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笔者试图初步提出有问题贷款的化解办法。
一、引入政策性贷款部分置换商业银行贷款
政策性银行之所以能够成为支持公立高校的主要力量,理由:
(一)政策性银行属于公法人
既然我国法律体系在传统上属于大陆法,而我国现行民法对法人的分类又不能涵盖政策性银行这类新型法人,笔者认为,不妨从公法人与私法人划分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政策性银行的法律性质。笔者认为,政策性银行应属于公法人,其理由如下:
第一,政策性银行的目的和宗旨是服务于公共利益的。政策性银行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应追求社会整体效益,服务于公共目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政策性金融业务与逐利的经营性业务常常是矛盾的,也就是说,政策性业务是非营利的或低盈利的。比如,一国落后地区的开发,对该国经济平衡发展、社会安定与进步有很大意义。然而,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若以营利为指向,则相对缺乏的资金不仅不会流向落后地区,而且会出现从落后地区漏出,流向资金盈利率较高的经济发达地区。在此情况下,对商业性金融机构而言,追逐营利的理与宏观经济发展目标是相悖的。这样,只有由政府创设的政策性银行,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服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才能向落后地区输送资金,对于由此而产生的亏损,由政府给予补贴,或担保其债务。但这并非意味着政策性银行忽视经营活动的收益,就必然发生亏损。
第二,政策性银行由国家设立或控制。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不同,政策性银行绝大多数是由政府直接出全资或部分出资创立,如日本“二行九库”、韩国的政策性银行、美国进出口银行、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均是由国家出全资创立的;或是由国家作保证而设立。而不论政策性银行如何设立,它们都是以国家作为后盾,其组织与活动由国家控制和掌握,并与国家、政府保持极其密切的联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的需要,并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和意图服务。
第三,一些同属于大陆法系传统的国家,如日本、法国,其政策性银行立法中均规定政策性银行为公法人。有学者认为,政策性银行属于公益(事业)法人;事实上,公益法人属于社团法人之一种,而社团法人又属于私法人之一种,因而,这些学者实际上是主张政策性银行属于私法人的一种。笔者认为,这是缺乏充分根据的,因而也是不能成立的。只要承认公私法划分在中国的有效性,政策性银行是公法人这一命题便告成立。
政策性银行公法人的法律地位一经确立,就具备了财政性金融的职能,也就从理论上成为支持公立高校的主要力量。
(二)政策性银行介入使公立高校贷款的担保具有合法性
在国家财力有限,不能对高等教育提供更多财政资金支持,而商业银行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对高等院校提供贷款的情况下,政策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资金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了。
1、政策性银行的“准财政信用”主体。政策性金融是典型的财政投融资,具有准财政属性,是财政政策的延伸。政策性金融是有助于弥补体制落后和市场失灵、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增强竞争力的一种金融形式,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设立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其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在特定的业务领域专门从事政策性投融资活动,为政府发展经济,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和促进社会进步服务,在经营上不以盈利为最终目标。1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有完全不同的目标和范围。政策性金融就是要把政府信用运用于市场,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优势;就是要用好用活政府信用,促进经济发展和制度建设,将融资优势和政府组织协调优势相结合,推动经济发展、体制建设和市场建设。政策性银行是准国债性质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注重金融资产管理和稳健运营。政策性银行债券是基于政府信用而尚未被市场分化的融资形态,具有准财政、准信贷和准股权性质。
2、开发性金融理论。开发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深化和发展。有助于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增强竞争力的一种金融形式。开发性金融为政府拥有、赋权经营,具有国家信用,体现政府意志,把国家信用与市场原理特别是与资本市场原理有机结合起来。开发性金融的活力来自于政府赋权的法定国家信用,通过把政府信用、政府协调与市场原理相结合,充分运用国家信用的高能量,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和纽带,不断在体制建设和完善市场方面发挥独特作用,防止和抑制寻租行为,弥补市场失灵和缺损。
开发性金融不是商业金融,一般情况下它不会直接进入已经高度成熟的商业化领域,而是从不成熟的市场介入,用资金和体制建设来带动市场的发展。开发性金融的特征是,只要有市场缺损、法人等制度缺损,而又有光明市场前景的投融资领域,能够进行制度建设的、以整合体制资源取得盈利的,就都是开发性金融的领域。
3、国家开发银行支持高校的可行性。公立高校是政府投资为主导,其贷款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政策性贷款。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国家开发银行的银行资金是最为理想的高等教育投资资金。在未来的几年中,应当利用国家开发银行的准财政性资金,加大对高等教育这一准公共品的提供力度。只要公立高校贷款是在政府科学控制之下,政策性银行对公立高校贷款是不存在风险的,即使出现风险,也不过是高校财政赤字而已。
政策性银行贷款的财政性金融要求,对公立高校提供贷款只需要政府财政担保,这就使公立高校贷款成为可能。国家开发银行最近提出“政府热点、雪中送炭、规划先行、信用建设、金融推动”的二十字办行方针,而且在广东大学城建设中开行已经主动提出并置换了20多亿的商业银行贷款。22005年,国家开发银行与黑龙江10所省属高校签约,向这些高校提供9.25亿元软贷款,重点用于老工业基地振兴中教育项目的建设。
二、靠政府和高校提前归还化解不良贷款
面对巨额高校贷款,如何保持高校信誉,降低财务成本,帮助商业银行盘活不良贷款,这是政府和高校共同关注并要努力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呢?我认为有两条途径:一是政府补贴高校贷款利息,降低高校财务成本,保证高校正常运行;二是对建设新校区的高校,由政府牵头、银行参与、高校配合转让老校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压缩贷款。
(一)政府通过贴息减轻高校负担
从法律上讲,高校与企业都是独立法人,高校无疑也能像企业一样向银行进行贷款,并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虽然《高等教育法》在第30条规定高校可以取得法人地位,但同时又在第38条规定高校只能依法自主使用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对于贷款偿还责任,教育部在教财字(1999)10号文件中虽已提出了“谁贷款谁负责”的原则,并明确表示,教育部“不承担此项贷款的还款责任”,但高校并没有独立财产,而且事实上也不可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如果发生重大的财政危机,最后收拾局面的将还是政府,不可能是高校。这是高校贷款风险的最重要特征。因此,政府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帮助高校还贷,既是过去疏虞管理的代价,也是帮助高校摆脱困难。
(二)老校区转让收入偿还贷款
盘活存量减轻高校贷款债务。我国高校的贷款直接原因是高校扩招所带来的资金和物力的不足,许多高校为扩大规模将原有的校园的物质资产和设施通过资产置换的方式建设新校园,以弥补教学和生活设施的不足。贷款较少的高校一般都是在原校区基础上建教学楼或购置设备,这样的高校即使贷款即使到期难以归还,也不会形成大问题。关键是要化解贷款数额巨大的问题,帮助购置土地、建设新校区的高校盘活银行贷款。这类高校新校区建设竣工后或基本竣工后,位于市区或市区最佳地段的老校区如何转让,这是归还贷款的重要渠道。但老校区转化单靠高校和银行是难以实现的,需要“政府牵头、高校参与、银行配合”。具体做法:
第一步,改变土地性质。因为公立高校老校区的土地一般属于“划拨“性质,不能用于其他用处。要想能够顺利转让,就必须将土地性质转化为工业用地,最好是可供开发用的“出让”土地。按照土地法规定,土地的性质转化是土地转让和变现的前提。
第二步,公开拍卖。由高校经过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批准,委托拍卖单位公开拍卖。
第三步,鉴于高校土地面积相对较大,考虑到房地产公司的实际购买能力,为了确保拍卖成功,向高校贷款的银行应该提前介入,在房地产公司自有项目资金不少于30%的前提下,贷款支持受让高校土地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这样可以确保压缩高校贷款,通过土地抵押措施,也是房地产公司贷款有了保障。
面对高等学校巨大的债务负担,很多地方政府是通过出让或转让位于城市繁华区的老校区获得经费,让高校偿还债务,帮助学校摆脱困境的。全国高校的土地置换始于浙江省,2000年当时浙江中医学院首先做了个试验,将原校舍不足5公顷的土地置换给一家房产开发公司,两年后,一个占地27公顷、投资2亿多的新校舍建成。
辽宁省在沈阳有17所高校纷纷出让原来位于市中心的老校区,利用级差地租的原理,到城区边缘建设新校区。基本建设总投资113亿元,其中老校区土地和资产置换34.4亿元,大大压缩了贷款规模。1
2005年下半年,河南省政府“要求已经批准建设新校区而且规划占地面积达到学校事业核定规模需要的高校,或者建设新校区时已经将老校区进行置换的高校,原则上都进行老校区
的土地置换”2。可见,出让老校区土地归还银行贷款是行之有效的措施,部分省份和部分高校的实践已经证明。如果建设新校区的高校都能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老校区置换,公立高校贷款问题一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化解。
三、商业银行对高校产业贷款转化一块
高校科技产业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有生力量。近年来,高校科技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销售额和利润有了较大的增长。到2001年底,全国有400多所大学创办了近2000家科技企业,销售总收入达452亿元,实现利润近32亿元;到2003年5月,全国高校已有高校控股、参股的上市公司40家。1高校的许多高新技术企业显示了良好的成长性,已形成一批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股份制公司和企业集团,它们代表着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高校科技产业虽已取得可喜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如资金严重短缺,支撑体系不健全,政策不配套,管理运行体制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发展缺乏后劲等。对这些问题和困难的解决,需要技术的进步、管理的改善,需要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需要整个生产经营系统的完善,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其跨越式发展。但更重要的是清除高校科技产业的融资障碍,促使其快速发展,实现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其产业化。
建议高校转让自身在高校产业中的股份,用转让收入归还贷款;商业银行也应该主动与贷款高校协商,通过规范性高校产业贷款和压缩高校股份来实现化解不良贷款的目的。部分高校的实践证明,这一办法是行之有效的。
四、商业银行继续支持公立高校经营性项目建设
关键词:贷款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业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6.049
1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含义及意义
1.1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含义
贷款利率市场化是使商业银行遵循商业原则,根据自身经营情况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而不是由中央银行或者上级银行统一制定。贷款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获得了贷款利率的自主决策权,由商业银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对市场的未来趋势的预测来调节贷款利率水平,最终形成的贷款利率决定机制是:以央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决定贷款利率。
1.2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意义
1.2.1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商业银行的责任和利益机制都会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既可以研究目前市场需求,推出各种贷款组合方式,还可以对贷款客户的风险和信用进行评,依据评级的结果实行分级的贷款利率,加强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机制,形成合理且规范的资产结构和市场行为。
1.2.2有利于提高央行的政策制定水平
央行一般定期研究金融市场的动态并合理预测金融市场的走向,通过调节基准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来实现金融的宏观调控。只有实现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央行实施的宏观政策的效果才能完全体现,其制定宏观政策的水平才能得到检验并进一步提高。
2贷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1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冲击
2.1.1贷款利率市场化压缩了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
国家放开贷款利率以前,业内大多数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收入来源一直为银行客户的存贷款利差。而贷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造成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原有的利润空间会缩小,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收入将出现下滑的走势。但因为银行市场的存贷具有时限性,商业银行的盈亏情况不会在很短的时期内就被改变,只有在经过一段时间,贷款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盈亏情况带来的改变才能被充分显露。
2.1.2贷款利率市场化使得商业银行间业务竞争更趋激烈
贷款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对银行的业务竞争是一次巨大的考验。伴随着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到来,各个商业银行将会有更大的战略调整空间,在争取客户资源方面,银行之间将展开更激烈的竞争。此时各个银行为了率先得到一定的客户资源,取得自身在行业中的优势,就可能主动压低贷款利率,从而引起各家商业银行之间的“利率战”。
2.1.3贷款利率市场化造成了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提高
在贷款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显著提升。商业银行面对的客户群体不同,每个银行客户的信誉也是不同的。有些客户在向银行贷款期间如果发生不良状况,在银行规定的时间内无法还清相应贷款,就会使商业银行蒙受损失。这表明在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大环境下,对于有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如果商业银行不能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防范,银行将出现大量不良资产,给银行造成极大的经营风险。
2.2对信用风险的影响
2.2.1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潜在信用风险
信息不对称分为借贷前信息不对称和借贷后信息不对称。在正式形成一个借贷关系之前,无论从财力还是人力方面,商业银行想要完全知悉借款人的经济情况和信誉情况几乎都不可能做到。由于贷款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可以自主确定贷款利率,但是商业银行为保证自己利益不受损,对不同的借款人采用不同程度的贷款利率的做法只是在理论上合理,现实的可行性较低,故只能将风险状况以平均的方法来衡量。这种把风险状况平均的做法对高风险的企业是有利的,但对本身风险小的企业造成了不利影响,高风险企业容易得到贷款,低风险企业贷款难度增大。商业银行的逆向选择行为由此产生,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在双方正式形成借贷关系之后,由于商业银行不能对借款人的资金使用和流向进行完全的监督,有可能触发一些自身信誉不佳的借款人的道德风险,如私自改变所贷资金的流向、为不按期偿还贷款有意隐瞒收入等行为。
2.2.2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能力不足导致的信贷风险
我国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商业银行获得了贷款利率的自主定价权。但在这一趋势下,贷款利率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大多数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上下2%的范围内浮动,商业银行之间在贷款定价上的能力和技术上差别不大。但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情况与我国大不相同――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均在5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有很大的可决策空间,但目前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能力还非常欠缺。随着国家全面放开贷款利率,各家商业银行将会面临行业竞争的压力和挑战,这极有可能触发一些商业银行为了短期利益,进行不科学不合理的贷款定价,增大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2.3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能力的影响
在金融市场不够发达、竞争并不充分的年代,大型商业银行贷款对中小企业是疏远的。但是,金融产品的活跃和融资渠道的多元化逐渐改变了这一切。
以美国和日本为例。美国是典型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国家,大型企业长期融资主要依靠股票和债券,短期融资则更多地依靠商业票据。劣质债券为中等规模的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方式。对创业企业来说,创业资本为其提供了相当的资金支持。日本是典型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国家,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日本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也开始逐步降低,甚至在1985年~1988年间银行借款一度只占企业资金总来源的3.2%。
正是金融产品和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使得为大型企业提供贷款几乎已无利可图,大型商业银行最终不得不将视线投向过去一向被认为是风险高、利润薄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
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协调一致,促进企业债、政策性金融债市场的快速发展,推进并完善商业票据市场,实现企业融资工具的多元化。此外,融资方式的多元化也离不开股票市场特别是二板市场的繁荣。
商业银行开展充分竞争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高度垄断,使它们可以借助自己对市场的控制力获得高额利润,低风险、高利润的大型企业成为它们追逐的对象。相反,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被它们大大忽略了。看来,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即在于彻底打破我国银行的垄断。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先后批准建立了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形成了我国银行业的第二梯队。但是时至今日,我国民营银行准入仍然处于研究和试点阶段,以致形成高端市场竞争不够充分,低端市场供给严重不足的银行业格局。有鉴于此,银监会宜会同人民银行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完善商业银行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为市场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当然,公平的竞争环境也离不开利率市场化的实现。加速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质就是强化我国商业银行竞争的过程,同时也是使大型商业银行贷款逐渐惠顾中小企业的过程。
完善银行组织结构
【关键词】贷款风险 原因 措施
一、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特征
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是一种随着人的意识而转移的现象,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处于一种令人担忧的境地,使得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资金不足等情况,不能维系商业银行的运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商业银行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况可能会失去竞争力。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区别于其他的商业银行业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贷款风险具有不可避免性
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从一开始在商业银行业务中出现开始,就因为各种各样的情况的出现,风险就已经如影随形。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第一,政府干预干预政策,我国的商业银行有时候必须作为国家政策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的先行者,有时候必须给一些公益项目的企业贷款或者是给一些有地方政府担保的企业贷款,这些企业的效益低下或者是破产之后,对于商业银行的债务就无法偿还。第二,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能够很好的规范贷款行为,每一项活动都应该需要法律法规来作为保障,才能够健康的发展,法律的缺位就会造成活动的不严谨甚至违法犯罪活动的滋生,因为没有相关的法律进行保障,银行的贷款业务就有可能会出现不能及时归还贷款的现象,钻法律的空子,使得商业银行必须自身承担这些亏损。
(二)贷款风险具有双重性
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可能对商业银行是有利的,即对商业银行形成一种风险意识,更加谨慎;也有可能对商业银行是有危害的,即对商业银行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可以经过相关的处理,寻求一种最优方案,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我国金融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贷款风险具有价值形态
贷款风险反映的是资金在商业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流转,是商业银行资金暂时的流失和借款人资金暂时的富足,当借款人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偿还贷款时,这就是商业银行贷款本身存在的风险,这些风险就是以具有价值形态的资金表现出来的。
(四)贷款风险的普遍性与现实性
贷款风险与其他种类的风险一样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必须具备这些特征,才能成为贷款风险的一种,比如说,贷款风险的不确定性,贷款风险是不可预知的,无法计算出精确的可能承担的损失。贷款风险同时又具有现实性,比如说贷款风险的集中性,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方式单一,使得贷款的风险不能够分散,很多单个的微弱的风险集中成比较大的风险。
二、贷款风险产生原因
(一)社会方面的原因
贷款风险社会方面的原因是贷款风险的外部成因,但是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着三个方面的细节,第一,市场快速发展以及变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不存在竞争的环境。竞争机制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决策失误,作出某种错误的贷款措施。第二,利率的变化,银行的利率每年都在变化,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利率不断地进行调整,可能会增加银行的利率风险。第三,汇率的变动,国际社会汇率的变动,使得一些国际贷款的风险增加,加之我国商业银行国家贷款的经验以及防范手段较少,便会容易受到汇率的影响。
(二)银行方面原因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础,银行自身的原因是商业银行贷款风险逐渐增加的重要原因,在一些程度上正是因为银行自身的原因才会使得更多的企业或者个人来钻这种空子,获取不当得利。第一,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比较低下,一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漏洞百出,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不能事先对风险有一个较为准确地评估,当风险出现时,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其次,对贷款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对于企业贷款通常只是检查提交贷款文件的表面相符,而不要求实质相符。第二,信贷人员的素质不高和流动性过大,信贷的一些规则并没有落实,信贷人员有些并不了解法律,对于办理信贷业务时,想当然地进行,或者故意进行违法信贷的活动,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法律意识普遍不强。
三、信贷风险的防范
信贷风险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信贷风险的防范也应该从内因和外因的源头双管齐下。
(一)建立健全严格的银行内控机制
商业银行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自己内部有效的控制对于降低贷款风险的重要性,事情的治理必须先从内部出发,只有具有一个有效的、严格的内部控制机制才能够从源头上改善一个问题。这关系到银行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约束能力以及防御风险程度的高低,进行一个合理有效的机构设置刻不容缓,建立一套严密的内部监督控制体制,自我控制、自我监督融为一体,使得信贷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是公开透明的,有迹可循的。将信贷风险的责任落实到个人,明确责任承担机制。
(二)提高信贷人员的法律意识
所有的信贷工作都必须要有人的参与,信贷人员是信贷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贷业务中最不可控的成分。信贷人员的一些不符合信贷规则的做法往往为信贷风险埋下了祸根。信贷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过硬的法律素质,使得信贷人员具有良好的自我约束的能力。
(三)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商业银行的监督不仅仅需要自我监督,而且需要国家和社会成员的参与。国家的监督主要体现在通过一些宏观调控的手段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并且通过一些监督管理机构对商业银行进行事后的监督检查。社会成员的监督包括借款人对银行信贷业务的监督,还包括一些新闻媒体对银行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