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内部改革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则近年来的经验表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是一项贯穿于改革发展全过程的系统工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握评估步骤
运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前提是要将其嵌入改革过程,重点把握好“五个基本步骤”。
1、认真调查研究。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到国资管理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调研,了解政府对改革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二是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受让资产的客户情况以及资产出让价格行情;三是到行业内相关企业了解改革方案、职工分流安置政策、改革工作的难点和问题等;四是梳理改革企业职工情况,形成“一人一表”基础资料;五是广泛听取职工意见,摸清职工思想问题、利益诉求和历史遗留问题。
2、编制工作方案。主要有三项:一是改革方案。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改革思路、分项工作、组织协调、进度安排等;二是职工安置分流方案。内容包括:安置范围、安置通道、安置政策、工作步骤等;三是应对方案。包括怎样解决职工思想问题、实际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对策。
3、进行风险分析。主要有三项工作:一是整理各类信息资料,排查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并分类归纳为思想问题、利益问题、政策问题等;二是分析存在问题,预测可能引起不稳定风险的概率、范围、激烈程度;三是编制维稳预案,形成比较系统的维稳工作措施。
4、开展评估论证。主要有两项工作:一是形成评估报告,内容包括:改革工作概况、改革工作的风险源和风险点,改革工作稳定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二是开展专家论证,对改革工作方案、维稳预案进行综合论证,形成评估结论和改进意见。
5、完成评估报备。根据评估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工作方案和维稳预案;按规定程序,向上级单位进行报审备案。
(二)抓住评估重点
运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核心是通过这个载体,全面审视改革的方向、政策、时机、程序等内容,其重点是“五项重要指标”.
1、合法性指标。主要是评估改革方向、改革政策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国企改革中,涉及合法性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改革方案是否符合国企改革方向;二是职工安置分流方案是否符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精神;三是股权(资产)处置方案是否符合国有资产处置的相关规定。
2、合理性指标。主要是评估改革方向、改革政策是否超越了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否坚持以人为本,兼顾职工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具体而言就是安置通道、转岗岗位、分流办法、补偿标准等政策是否被广大职工所接受。
3、程序性指标。主要是评估改革方向、改革政策是否符合决策程序和民主程序,包括企业内部决策程序、资产处置程序、职代会民主程序。实际工作中,程序性原则和实体性原则同等重要,程序的不合法必然导致结果的不合法。
4、类比性指标。主要是评估改革方向、改革政策是否兼顾各方利益,在政策上保持一致。比如改革中的职工安置分流方案类比性:一是纵向比较,综合考虑政策的连续性,避免政策上的“波动”,导致相关人员的心态失衡,从而产生“翻烧饼”、“盲目攀比”等问题:二是横向比较,尽量避免与社会上同类方案的差异。
5、影响性指标。主要是评估改革方向、改革政策是否会引起较大不良社会反响。主要可从三个方面来判断:一是改革的时机是否成熟,为大多数职工所接受;二是改革涉及的受众面是否广,包括内部职工以及社会群体;三是改革是否会给其他地方、行业、群体带来负面影响和舆论的负面炒作。通过以上五项指标的综合分析,可以对改革事项形成评估结论和改进意见。凡是改革方案可行,稳定风险可控,拟进入决策程序的改革事项,都要按照评估意见建议,完善工作方案,落实配套措施,化解和控制风险,确保改革工作平稳推进。而对于损害职工利益的改革意向,必须坚决杜绝。对于虽然符合职工长远利益,但超出职工现实承受能力或者多数群众不赞成的改革事项,应予暂缓出台;对于改革方向正确,但部分群众不理解的,则要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大多数群众理解支持后再进入决策程序。
二、运用社会风险评估配套措施
运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关键是要利用好评估成果,对于拟实施的改革事项,重点把握好“五项配套措施”的落实到位。
1、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要根据改革工作的稳定风险程度,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按照层级把控风险,集团层面要设立领导小组,企业层面要设立推进小组,操作层面要成立相关专项小组,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2、优化工作方案解决实际问题。要根据职工合理诉求,优化工作方案,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开展评估工作,主线是化解矛盾,要注重从政策、方案、措施等方面加强利益协调,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诉求,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各种不稳定的因素。
3、强化思想工作.化解认识问题。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化解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提高他们对改革的认同感和支持率.要采取“一对一”的方式与涉及调整的职工进行沟通;发挥干部党员在关键时刻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职工代表的桥梁作用。同时,让职工代表通过民主程序,参与和监督改革工作,保障改革工作规范进行。
4、落实维稳措施.控制稳定风险。要根据排摸的不稳定因素,完善维稳预案,锁定和控制稳定风险。一是开展动态排摸,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锁定风险;二是建立网格化管控模式,争取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三是做好来信来访接待,及时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四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处理群体性或突发性事件。
关键词:低碳经济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对策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以发展低碳经济为方向,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降低碳排放量,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经济。
一、低碳背景下我国企业内控制度的不足
随着环境保护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是我国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企业并没有将低碳经济的观念落到实处,只是停留在口号和概念的层面。与此相对应的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低碳经济相冲突,阻碍了低碳经济在企业中的进一步发展。只有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对低碳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很多企业虽然知道低碳经济,但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并未做深入了解,在企业实际运作的过程中也没有贯彻低碳经济。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企业认为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相反,还会提高企业的运作成本,加大物流环节的支出。有的高耗能产品生产企业甚至认为低碳经济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对低碳经济不支持。还有的企业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政府部门的任务,与企业没有关系,这些都限制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低碳产业技术落后
相对其他发达国家来说,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不高,缺少核心技术。低碳经济需要相关绿色技术的支持,只有掌握和应用了先进的技术才能够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有效推行低碳经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很多企业并没有掌握绿色工业生产的技术,这从根源上说是人才培养问题。当下很多高校并没有下大功夫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上,重理论轻实践,这是现在企业不能招到技术型人才的根本原因。此外,发达国家没有转让技术的意愿,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壁垒,以确保自己在发展低碳经济上的优势地位,这些都是我国低碳产业技术落后的重要原因。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合理
很多企业没有正确地认识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建立了相关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并没有将其很好地落实下去,没有将内部控制制度渗透到企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去,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符合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实施的具体环节与步骤,导致无法在企业中贯彻,无法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控制程序和控制标准。此外,还有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合理,导致无法与企业内其他规章制度相融合,相互排斥,导致企业内部控制效率低下。
二、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对于发展低碳经济,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制定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为指导,通过内部控制的手段与方式,促进低碳理念在企业内部的贯彻与落实,实现企业的低碳发展。
(一)树立发展低碳经济的意识
企业要认识到低碳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能只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更要注重企业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摒弃发展低碳经济会提高企业运作成本的错误理念。以格兰仕工厂为例,格兰仕空调工厂将冷水塔的集中供水模式转变为一拖多模式,对冷水塔实行工装技改的改革方案,并且安装了节能变频器,节约用电,在企业内部形成了发展低碳经济的观念,并一直贯彻下去,让企业内部所有的员工都能够接受低碳经济这一理念,发展低碳经济。
(二)发展低碳技术
低碳技术与发展低碳经济的能力密切相关,只有拥有发展低碳经济的先进技术和创新能力,才能够促进低碳经济在我国企业内部的发展。为此,企业必须对现有的低碳技术进行整合,并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力度,组织低碳科技攻关,研发和推广低碳技术。要积极参与低碳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和发展低碳技术,提高我国企业低碳技术的水平。
(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在企业内部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保障。企业要优化内部控制环境,营造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激励的工作环境,形成一个宏观层面的企业内部控制氛围,规划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工作,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此外,要加大对低碳经济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使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工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都加以贯彻和落实,形成一个发展低碳经济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且会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
(四)建立评价标准与评价体系
在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发展低碳经济之后,还需要建立一套实施评价体系。通过这套评价体系来测定企业在控制碳排放方面的具体情况,用具体的数据来判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效果。虽然现在很多企业都做过“碳排放”的测试,但是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客观的标准,导致无法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效果进行评判,也致使现在产品销售方面的混乱。很多企业都将自己的产品贴上低碳标签,使发展低碳经济只是企业给自己的一个标签,成为了企业市场营销的一个手段。因此,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建立低碳排放的评价标准与评价体系,提高低碳经济的执行效果,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结束语
低碳经济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只有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加以贯彻和落实才能够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此,相关企业要树立发展低碳经济的意识,发展低碳技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并建立相关评价标准与评价体系,发展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闫明杰,陈君.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J].商业会计,2012(01)
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以产权制度和调整职工劳动关系为重点,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创新,实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新型劳动关系,不断增强粮食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2、目标任务;(1)加快改革步伐,年内完成粮食购销企业的布局结构调整,购销企业以股份制为首选形式,使其数量缩减50%;现有粮食购销企业9家,缩减到4家,附营企业以民营化改革为首选形式,改制面达到100%,依法全面调整职工劳动关系,建立以劳动合同为主体的新型劳动关系;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做好保留和重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领导班子选配和职工竞争上岗工作。(3)落实好改革的各项优惠政策,做好职工安置工作。
3、总体要求:购销企业的改革按照统一政策,先行试点,分步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在2004年底前完成;附营企业的改革按照先行试点,一企一策,一步到位的原则进行,在2005年底前完成。
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步伐,大力推进规范化改制
(一)大力推进我县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实现购销企业的组织创新
1、根据市粮改政策的规定,按照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整体效能的要求和方便收购、有利销售、运转灵活的原则,在充分考虑交通条件、业务总量、发展趋势、农业结构调整需求、退耕还林补助粮供应、军粮供应、救灾等因素,合理调整县粮食购销企业的布局。
2、依法全面调整职工劳动关系。根据产权制度改革的要求和企业发展的需要,粮食企业要通过变更、解除、终止、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和向社会推荐就业等多种形式,全面完成职工劳动关系调整工作。一是对购销企业离休人员的各项待遇,按照有关政策执行;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职工,一次性缴清应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障费,实行企业内部退养,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正式办理退休手续;对距法定退体年龄5年以上且工龄30年的职工,不愿意解除劳动关系的,也可实行内部退养,达到退休年龄时办理退休手续。二是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其他职工,按照资产置换和身体置换相一致的原则,年内完成劳动关系调整。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必要的留用人员,要变更或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不再留用人员,要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附营企业即改制为非公有制性质的企业,全部人员都要解除劳动关系。对终止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要按照政策给予经济补偿金或安置费,结清企业与职工相互间的历史拖欠,缴清企业和职工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等。
3、大力改革企业内部用人制度。改革时要坚持先调班子后改制,选配好企业领导班子和财会人员。对企业法人要进行全面考核,把政治合格,责任心强,精通业务,职工拥护,有开拓能力的人员选配到企业领导岗位。对企业而已调整后拟保留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通过考核录用的法名定代表人和1名会计,可斩不调整劳动关系。对其他职工,要通过变更、解除、终止、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等多种形式,全面调整劳动关系。
对改制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所需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择优聘用。企业要公开所需人员的岗位、条件以及聘用程序,产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按照公开、公开、公正的原则,合理确定企业留用人员。企业人员的规模,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按照购销企业年人均经营量不低于110万公斤、储备库年人均储备量不低于50万公斤定员1人确定。会计、质检、仓储等专业人员实行持证上岗。
(二)依法规范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要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规定,严格改制程序,依法实施规范化改制。必须按规定认真做好清产核资、财力审计、资产评估、产权界定、制定改制方案等有关工作,不得减少环节;要由具备资质的机构进行资产审计、评估、验资等,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及时办理相关手续,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企业改制方案必须经过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并按有关规定、程序审核批准,不得逃避、悬空银行及其他债权人的债务。
三、落实改革资金和职工安置政策,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切实落实改革资金
1、做好改革资金筹资工作。全县粮食网企业改革资金中,企业退休、退养职工的社会保险费以及解除劳动关系所需的资金,由财政补助60%,由粮食风险基金包干基数中解决,企业自筹40%。企业自筹部分,可通过整合资产变现的办法解决。
县粮食风险基金包干基数不变,可一次性筹措3年的额度,支付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有关费用。
2、严格财政补助资金使用范围。财政资金补助的人员范围是:截止2002年12月31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已到法宝离退休年龄并办理离退休手续的职工、在册原固定工和合同制职工。
3、千方百计落实企业自筹资金。对应由粮食购销企业自筹的改革资金,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粮食、财政、农发行等部门组织指导购销企业,拟定周密的筹资计划,强化筹资措施,广辟资金渠道,按时筹措到位。
企业自筹改革资金,需进行资产处置的,要按照财政部《国有小型企业改革中国有资产处置暂行办法》有关文件的规定办理。
按规定及时足额兑现职工调整劳动关系的资金
企业职工调整劳动关系所需的各项资金,要根据政策规定详细算账,贵客筹措到位,按规定及时兑现给职工,以保护职工的应得利益。在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前,要彻底结清与企业间的相互拖欠,企业欠缴职工的养老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以及企业拖欠职工的工资、集资款等,都要一次性缴足结清。
对依法终止和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要及时兑现经济补偿金和安置费。经济补偿金和安置费支付标准按照国家和省、市法律和政策规定执行。在职工办理终止和解除劳动关系手续并结清与企业的相互拖欠后,由企业逐人兑付补偿金或安置费。
对改制为国有独资或控股粮食购销企业的留用人员,暂不兑现经济补偿金,但要按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计算其所需的补偿金或安置费,由财政列名备案、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待这些职工在办理终止和解除劳动全同手续时再兑付。
认真做好企业离退休和退养职工的安置工作
离退休职工、内部退养职工、遗属、工伤等人员的各项待遇,按省、市、县的规定落实好,按改革政策安置好。
做好下岗失业人中的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
对解除劳动关系后暂时不能实现就业的人员,要统一纳入县政府的社会保障和再就业体系。一是及时给予办理失业登记和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手续。二是统一纳入失业保险,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三是按规定办理《再就业优惠证》,享受相关扶持政策,四是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多渠道帮助职工再就业,鼓励职工自谋职业。
四、方法步骤及实施阶段
粮食购馋涎欲滴企业改革的实施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措清底数阶段。把上级精神传达到每个企业、职工,使职工理解、支持参与改革,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搞好调查研究、基础测算,拿出企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先行试点,并广泛征求意见。
第二阶段,报批方案,逐渐推进,依法全面调整劳动关系阶段。根据政策规定,在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前,逐人算帐,制定出具体的改革方案,报县粮食领导小组审批后实施,主要是登记、结算、张榜公布、职工确认、办理手续、结清互相拖欠。
第三阶段,组织实施,调整布局阶段。粮食布局调整方案,报县粮改领导小组审批,并确定调整后的主任、会计,搞好撤并企业的手续交接,写出移交报告,建立完善企业制度。
第四阶段,完善总结阶段,粮改领导小组对企业改革进行总结验收,总结经验成果,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加以解决,建章立制,完善各项措施,建立监督管理长效运行机制。
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1、县政府把粮改纳入全县改革的总盘子,把职工分流纳入社会保障的总计划,把目标任务纳入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考核目标,明确责任制,切实做到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落实、优惠政策落实。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既保证改革目标的实现,又确保社会稳定。
为确保粮改工作顺利进行,县政府已成立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由粮食、计划、财政、劳动保障、人行、农发行、农行、体改、税务、工商、国地资源、民政、房管、住房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负责统一组织领导粮食企业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办公室设在县粮食局,具体负责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日常工作。
国务院国资委2014年7月15日宣布,在中央企业启动4项改革的试点,分别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董事会授权试点、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向央企派驻纪检组试点。这标志着国企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新一轮国企改革拉开大幕。
一、重新启动国有企业改革顶层设计
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随着十的召开逐渐拉开了帷幕,十为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也重新启动了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快我国国企股权多元化改革步伐,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也国企深化改革的重点,企业通过股权多元化改革,企业内部逐渐形成混合所有制经济体系,这样就会降低国有股权占企业股权的比例,这样就能推动国资与社资共同发展,还能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创造进一步有力条件。国家应该积极推动具备上市条件的国企上市,在暂时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国企中推行股权多元化改革,融入更多的投资者。
第二,适度推进中央企业改制上市计划。我国中央企业早在12年就由国资委退出了综合实力排名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排比评价体系,13年正式推出中央企业综合实力排名,这一排名的推行,能够有效的激励上市公司巡查自身的不足,对提高企业经营质量、规范市场具有重大的意义。国家相关部门也成立了中央企业上市规范小组,提高上市企业运作水平。
第三,规范董事会建设。我国实行董事会以来,到去年年底,有52家中央企业设立了董事会,董事会的建立有助于国有企业约束机制以及长效激励机制的运转与实施,也强化了国企经营投资责任的追究机制。13年,国资委下发了关于中央企业董事会高管薪酬管理完善相关文件,规范董事会管理。
第四,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改革,为了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竞争保障,积极推行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收入能增能减、员工能进能出制度,并且实行重大信息对外公开,实行透明化管理。采用聘请制度能够有效的激励国有企业员工,使管理人员更好的实施管理;普通员工积极进取,提升国有企业综合竞争力。
第五,积极探寻国企员工持股方法,进一步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还需要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下,企业员工持股,将劳动者效益与企业效益紧密的连接在一起,相关部门应该在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企业资产稳步增值的基础上,探索员工持股的有效方法。
第六,加强国有企业维稳工作,如今,我国正属于高速发展阶段,社会矛盾不断的上升,在国有企业中,正是改革的关键时期,企业的改制、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对企业的稳定造成影响。做好国有企业维稳工作,对于国有企业的稳定与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能够为国企创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七,全面帮助国有企业提升管理水平。首先,实行上下联动协同方式,有国资委成立管理提升小组,完善企业管理相关目标、路径、考评等机制,国有企业也需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制,配合提升小组相关工作;其次,根据企业实际需求,从内在需求出发,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最后,提升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还需要不断的夯实企业管理基础,抓好管理主线,弥补管理短板,积极推动国有企业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制度化建设。
二、推行资源整合以及并购重组改革计划
第一,推行中央企业重组整合计划,对企业内部整合实施有效的协调,深化改革脱困工作。在中央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制度不健全、风险控制能力低、战略有效性差、并购操作不规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资委提出并下发了相关的文件,对中央企业并购提出具体的意见,规定具有债务风险重点监控、监管或三级以下企业不能纳入并购范围,对并购主业之外的企业实施严格的控制。针对现在并购重组中文件,国资委经国务院同意,对以下中央企业实施了并购重组,如中国华粮物资集团并入了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第二重型机械集团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实施重组。
第二,中央企业对低效无效资产进行清理,促进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根据国资委统计相关数据显示,当前中央企业中低效无效资产大量存在,对企业健康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并制约了企业改革制度的实施。推行国有企业低效无效资产评理,能够有效的夯实国有企业资产的质量,国资委也在13年下发了相关的文件通知,要求三年内中央企业完成低效无效资产的清理工作。
1994年,在贯彻“抓大放小”改革方针,推行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国有民营等企业产权改制中,因企业的经营者对产权制度改革认识不足,出现了财会管理较乱的情况。少数企业法定代表人错误认为企业一切要“以我为中心”,无视内外监督,滥用企业自的现象严重。为了企业改制健康发展,有利•于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实现,泅洪县商业主管部门结合实际,适时把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作刀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企业改制之中,制定了企业总帐会计统管统派改革方案,报经县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县体改委同意后试行。
二、做法
1.大力宣传,形成共识。着力宣传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因,阐明实行总帐会计统管统派是深化企业改革、充分发挥会计职能作用、强化会计管理和监督力度的需要;是维护财经纪律、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廉政建设的需要;是调动会计人员依法理财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以及不断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它既是继续整顿会计工作秩序,治理会计工作环境,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又是解决管理失控、核算失真、信息失灵的有效方法。通过深入宣传,把统管统派总帐兔计与派受企业之间关系统一到依法理财的轨道上来。
2.成立组织,健全制度。县商业企业总帐会计统管统派试行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成立了以企业主管部门为主的商业企业总帐会计统管统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本着管得住,行得通的原则。领导小组根据《会计法》与国家颁发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了《关于加强对改制企业财会管理暂行规定》、《企业内部财会制度》及《统管统派总帐会计岗位责任制考核细则》。确定统管统派的对象、内容、形式和措施;明确统管统派总帐会计的条件、程序、职责、权利、工资福利和奖惩等管理要求,逐步构成企业总帐会计管理的新机制。
3.择优选拔,明确职责。领导小组以企业为单位,对会计人员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并进行德、能、勤、绩的组织考核。坚持条件,公平选拔总帐会计。由企业主管单位行文统派上岗,赋予权力和义务。统派到企业的总帐会计受主管单位与企业的双重领导。至1995年1月,全县12户商业企业的总帐会计如期持证上岗。统管统派的总帐会计主要职责是对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对派往的企业负责。接受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如实提供会计凭证、帐簿、报表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拒绝、隐匿、谎报。对违反法律、法规、有意隐瞒真实情况,甚至参与作弊的,依法从严处理。
4.加强管理,定期考核。主管单位每月召开一次总帐会计例会,听取汇报,交流情况,探讨和解决实践中的共性问题;每季一次审计和一次考评,由领导小组组织有关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各项经济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审计。通过内部审计之后,再对照“考核细则”,对总帐会计进行一季一次的工作初评,把考评结果与工资报酬挂钩。年终组织全面考核,实行“双百分”考评制,考核总分列为总帐会计年终评比和升、降、去、留的依据。
5.报酬福利,实行统管。按照“谁用人,谁拿钱”的原则,根据财政、劳动、人事等部门对总帐会计核定的工资标准以及领导小组核定的费用标准,向用人单位实行统筹,单独设户,专款专用,统一管理,统一发放。工资实行浮动制,按每人月标准工资,先发80肠,浮动的20%工资则与考评、考核的业绩挂钩,以实得分多少发给。奖金则以企业制定的标准,按年终考核实得分进行奖励。总帐会计工资、津贴及费用必须足额统筹到位,确保会计队伍的稳定。
6.用培结合,建设队伍。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是会计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县商业系统在试行总帐会计统管统派之初,就把“用、培结合,建设队伍”单独列出条目,摆进“工作方案”里。领导小组制定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规定会计人员每年接受不少于一次的业务、技能培训。总帐会计既是学员,又是企业会计的业务技能培训辅导员。每次培训30课时,培训内容有会计法律法规,“两则”运用、基础理论、企业改制法规与政策、会计电算化等。培训形式多样化有一事一训,长会短训,业余培训,珠算竞赛,案例讲评等。形成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化。
三、效果
1.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县商业企业试行总帐会计统管统派之后,整顿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秩序,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与核算,1998年该县国有企业资产增值率达到12.58%,与1994年比较,全企业资产增值率达到48.89%。
2.企业会计监督得到加强。自试行总帐会计统管统派制后,全系统出现了领导更加重视,职工更加支持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更加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的新局面。总帐会计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使企业内部各项会计制度得到落实,会计监督得到加强。较好地制止了“经理利润”、“厂长成本”。该系统1998年6月就清理潜亏875万余元,保证了会计核算的真实和会计信息的准确,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3.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好转。总帐会计统管统派制的试行促进了会计工作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会计职能也正由记帐型向管理型过渡。企业的成本意识,节耗意识增强。该县商业企业普遍重视非经营性费用的严格控制,1998年业务招待费一项就节约60万,同比下降53%。开支比例由原来的15%。降至2.4编。国有商业企业1998年与上年相比(按同口径计算)销售额增长17.9%,费用实支下降12.29%,费用水平下降2.69个百分点。全部企业经济效益扭亏为盈,减亏380%,全部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6个百分点,比1994年下降11.64%。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 电力企业 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a)-0106-02
预算是行为计划的量化,这种量化有助于管理者协调、贯彻计划。全面预算管理是预算管理的更高形式,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这种管理模式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重要的组织规划工具。我国在2002年推行了电力制度的改革方案,电网公司陆续出台了主辅分离、输配电价的管理方法,标志着电力企业也加入到市场化经营管理行列。作为电力企业日常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全面预算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电力企业优化其资源配置,帮助企业制定出合理的预算与战略目标。但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预算编制不科学、计划执行力不足、监督力不够等问题。因此,企业管理人员亟需思考如何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如何有效解决当前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预算编制模式相对滞后
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在电力企业中尚未普及应用,在部分实际运用该模式的电力企业中,预算编制方案仍以方便执行业绩考核为目标。为达成业绩考核合格的目的,电力企业通常按照“自上而下”的原则编制预算方案,由各层级的高庸芾碚咛岢銎笠底苣勘旰筒棵欧帜勘辍U庵帜J胶鍪恿说缌ζ笠抵谢层员工的参与响应,不利于调动基层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在编制预算方案时,电力企业参考数据不足,采用的预算精度往往不高,也缺乏一定的预算深度,不可避免的会造成预算方案的偏差,浪费管理和经济资源。
1.2 预算编制工作整体协调性差
目前,电力企业的常规预算编制工作涉及内部多个部门、分布到多个层面,需要内部相互配合完成,以得到大量的数据支持作为预算基础,确保预算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虽然一些电力企业已经组建了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由相应的负责人管理,力促预算编制工作的完成。但是电力企业内部仍然主要由财务部门对预算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且在预算编制工作的落实上仍存在着执行不到位的现象,部门之间仍旧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财务部门需经常与其他部门进行反复沟通,索取相应的关键性数据,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拖延了预算编制工作的进度。
1.3 预算编制信息化程度较低
总体而言,我国电力企业内部存在着信息化水平较低、预算编制技术相对落后的现象,某些地区的电力企业仍旧存在着以手工形式来进行相关预算管理工作。近年来,随着电网企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投入资金不断增加,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量也大大增加,汇编工作的复杂性也不断加重。人工处理大批数据不仅容易造成人为失误,而且工作效率普遍不高。因此,为了提高预算编制的管理效率和得到更加精确的数据,电力企业亟需使用全面预算软件,借助IT技术提高全面预算控制的能力。
1.4 预算控制体系不健全
从我国电力企业现行的预算控制体系中可以看出,企业往往对预算编制给予重视,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结果关注度较少。很多基层员工只是机械地为完成考核任务,达到考核标准,存在应付和敷衍了事的心理。同时在预算统筹和监控方面,我国电力企业尚未形成成熟的预警系统,而预算具有计划性,需要企业根据实际的经营活动对预算进行及时的调整。一旦出现预算偏差较大,而又没有及时预测到经营情况的变化,就会导致项目执行过程中超支现象的产生或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形。
2 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2.1 优化预算编制模式
预算管理是企业对未来整体经营规划的总体安排,涉及到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为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在预算编制时应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参与性编制方法。先由高层管理者提出企业总目标和部门分目标,各基层单位据此制定本单位的预算方案,呈报分部门;分部门再根据各下属单位的预算方案,制定本部门的预算草案,呈报预算委员会;最后,预算委员会审查各分部预算草案,进行沟通和综合平衡,拟订整个组织的预算方案;预算方案再反馈回各部门征求意见。经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多次反复,形成最终预算,经企业最高决策层审批后,成为正式预算,逐级下达各部门执行。
2.2 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基本上涵盖了电力企业的所有职能部门,具有工作量大、数据信息繁杂等方面的特点。电力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设置预算管理辅助部门。例如为了获得准确、及时的价格变动信息,设置专门的价格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对电力外购价格以及销售价格等数据的全面管理。为了增强企业内部员工全面预算管理意识,成立专门的培训管理办公室,通过宣贯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增加基层员工的参与度和认同感,加深基层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理念的理解,从而使得企业全体员工都能积极配合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促进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贯彻落实。
2.3 提高预算编制信息化水平
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是运用现代网络与信息技术,融经营预算、资本预算等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是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质量、加强风险管控的有效管理工具和机制,具有全面控制的能力。
通过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把全面预算预测编制、执行控制、分析、更新模块在系统中予以固化,整合预算过程。同时利用集中财务核算软件,统一报表格式,并且提供最初的信息资源,进而改善电力企业手工预算编制过程中在数据汇总、版本控制、预算执行分析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支持多层级、多维度、大规模的预算编制工作,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和效率。
2.4 建立全面预算考核机制和完善的激励机制
预算管理的考核是对各责任中心的预算组织及执行中的控制情况进行的一种检查,其应包括预算机构及各项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按预算编制流程进行编制和审核;在预算执行中是否严格按预算控制制度执行等。通过建立责任管理机制,对企业的不同部门和层次开展分层管理,开展不同类型的考核办法,做好相应处理意见分析工作。
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要求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员工共同参与和执行。为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确保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深入人心,电力企业应采用完善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参与度。例如开展部门评比活动,将评比结果和部门业绩、职工的工资挂钩,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及荣誉表彰,充分引起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重视,确保这种管理体系的贯彻实施。
3 结语
我国电力企业开启市场经营管理模式的时间还较短,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应用时间也较短,虽然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电力企业应因地制宜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提高预算管理质量,尽快达到全面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菲芸.全面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J].技术与市场,2016(5):277-278.
[2] 张寄军.试述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完善[J].信息化建设,2015(10):14.
[关键词]营改增;我国企业;新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0-0111-02
2012年开始,我国根据财税[2011]110号文件开始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营改增”的脚步也紧随其后,从最开始的8个省市的试点逐步扩大到全国试行。
1 “营改增”的具体改革方案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规定,交通运输业与部分现代服务业是实施“营改增”的两大主要内容。其中交通运输业包含水路、陆路、航空、铁路及管道运输;部分现代服务业包含研发与技术、信息技术、文化体育、邮电通信、物流辅助、有形动产租赁和鉴证咨询。
《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租赁有形动产等适用17%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适用11%税率,其他部分现代服务业适用6%税率,年应税服务销售额500万元以下(交通运输业与部分现代服务业)适用3%税率的简易征收方式。目前实行增值税的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税率结构既有单一税率,也有多档税率。改革试点将我国增值税税率档次由目前的两档调整为四档,是一种必要的过渡性安排。今后将根据改革的需要,适时简并税率档次。
“营改增”的纳税人主要分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主要使用一般计税方法与简易计税方法。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使用一般计税方法,应纳增值税税额是以三档税率分别为17%、11%、6%计算的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使用简易计税方法,应纳增值税税额是以3%的不含税销售额征收。
2 “营改增”意义及带来的新问题
增值税是我国主要税种之一,也是目前我国第一大税种。增值税自1979年作为舶来品被引入中国后,历经1983年、1994年两次大规模改革后,迅速成为我国第一大税种。增值税转型改革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企业当期购入固定资产所付出的款项,可以不计入增值税的征税基数,从而免征增值税。在我国现行税制体系中,收入所占份额较大、可称为主要间接税的,分别是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2012年,其所占份额分别为39. 8%、15. 6%和9. 0%。其中,增值税作为第一大税种,最适宜作为结构性减税的主要对象。所以,实质上“营改增”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减税措施。
2. 1 减少与避免重复征税,扩大市场内需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国家对于税制改革的一个突破,有利于国家税收的长远发展,减少与避免国家对营业税的重复征收,降低了企业的缴税负担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利润,加大了企业对于国家税收政策安排合理性的信心,同时,加大了企业的成长空间,改善国民人民币收入分配、扩大消费需求形成有效推动。随着改革试点增值税抵扣范围的扩大,试点纳税人的市场需求和经营投入积极性明显提高,对扩大内需形成了有力拉动。一方面,试点一般纳税人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供下游企业抵扣进项税额,其订单明显增加,销售收入显著增长。另一方面,试点一般纳税人自身设备更新投资的意愿明显增强,相应带动了上游制造业市场空间的扩大。
2. 2 完善工业服务业的产业结构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在减少与避免重复征税的同时相对的完善了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税制抵扣条件,促进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使我国的第一、二、三产业税负公平,同时税收政策相同,促进了服务业发展和小微企业成长,将对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形成有效支持。完善货物与劳务领域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的制度与规定,改进与完善我国税收制度。
2. 3 促使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陈出新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促使企业进行业务调整,催生新的商业模式,鼓励企业采购新的设备以替代人工,促进产业升级。比如对于物流运输业,依据规定:自身有运输业务的物流企业,按交通运输业,适用11%的税率。自身没有运输业务的物流企业,包括仓储、货代等,按物流辅助业,适用6%的税率。为了合理避税,不少交通运输企业将转变经营方向,由运输业务转向仓储、货代等贸易方向。这种调整、整合必将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在新税改的推动下,一些大型企业内部的物流公司为了合理避税,可能会加速独立出来,壮大第三、四方物流力量,令物流业分工更加合理。
2. 4 部分企业税负不降反增
在企业的角度看来,此次“营改增”有利于降低部分企业的税负,减少重复征税是对绝大部分企业而言,然而每个企业的性质与经营状况及赢利水平不同,造成部分企业同一时期的税负有增长的现象,加重了企业的经营负担。
2. 5 冲击地方财政收入与现行分税制
从目前“营改增”的实践情况分析出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营改增”冲击了地方财政收入与现行的分税制度。实行“营改增”后必然使地方的财政收入减少,无论是调整增值税收入在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比例来解决地方财政收入减少的问题,还是新增加地方新税种来解决收入减少的问题,势必会影响分税制付,迫使地方税收体系的重构以及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再调整。如果改革分税制度,则必须协调制定地方财政收入。
3 “营改增”所带来问题的应对策略
3. 1 着手增值税整体变革,推动并完善新一轮税制改革
“营改增”是中国税制改革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同时也可能引发新一轮财税改革甚至全面改革。在改革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随着“营改增”步伐的推进,政府应该不失时机地启动新一轮财税改革,做好财税改革以及全面改革的整体设计。
值得研究的是,从1994年开始实行的增值税税率制度,是专门为制造业量身打造的。而目前,“营改增”的步伐将原本为制造业自身特点设定并启用的增值税税制延伸至服务业,这使得我们必须将制造业和服务业两个产业相互相融合,重新制定税收制度才为长远之计。
3. 2 增加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制订长远发展计划
税收改革的全面实行是大势所趋,企业应密切关注“营改增”的实施进程及改革变动的具体内容,做好相关税务事项的统筹与规划。动员全体,加强增值税知识在企业内部的宣传普及。增值税的进项税的抵扣涉及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和控制各个部门,增值税的处理过程远比营业税复杂,因此加强企业内部税务与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理性从容应对财务报表的变化,了解熟悉新的计税方式与账务处理方式的操作流程。
企业财务部门加强对发票的管控和增值税的筹划,加强对其他部门及相关业务人员的指导。认识到增值税的严肃性与重要性,从源头把好第一关,同时关注自己企业所在地区“营改增”税收的优惠政策,使企业税负降到最低。
3. 3 制定合理增值税抵扣制,实现税负水平相对平衡
“营改增”实施的目的本身就是要为企业减轻税负,但是我国企业数量众多,所存在的具体经营情况也不尽相同,政府应对部分企业适当的税后优惠,同时应该在财政上设立试点财政专项资金,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地进行申请,逐一审核从而降低部分个别情况企业的税负负担。为从根本上落实与实施“营改增”,还是应该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制定相对合理与详细的增值税抵扣细则与规定,并结合一定的优惠措施,从而体现国家宏观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引导鼓励,真正实现行业间的税负水平的相对平衡。
4 结 论
“营改增”是我国税收制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企业带来更多益处的同时,也对税务部门的筹划与征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改革进程中仍有些阻力需要跨越。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的艰难时期,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在一些重点领域和环节取得突破,加快完善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的体制机制与大背景下的政策环境,说明进一步完善与修改增值税制度也是“营改增”达到预期效果的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
[1]何基泽. “营改增”对地质勘探行业的影响与对策[J]. 会计之友,2013(4).
[2]胡庆,郝晓微. 由试点情况看“营改增”全国推广需注意的问题[J]. 税收经济研究,2013(2).
[3]史玉光. 《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解读与纳税指南[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国内物流企业最早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下称ISO标准)来管理服务质量的时间要追溯到1995年,那年有为数不多的物流企业通过了质量体系的认证,并获得ISO 9002认证证书,开启了物流企业标准化质量体系管理时代。经过近20年的发展,随着ISO 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从1994版升级到2000版和2008版,国内的物流企业也逐步从接受质量管理体系化和标准化理念开始,发展到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知名物流企业都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在此发展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在物流行业内的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其中有些问题仍在一些物流企业中长期存在,譬如,质量管理体系过于严谨而约束了服务的灵活性,质量控制的繁杂性有管理过剩的趋势,文件描述复杂性禁锢了员工思想,等等。甚至有的物流企业管理层认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是撑门面用的,其对企业经营的提升作用有限,而有些物流企业则在质量管理发展中迷失方向,不知该如何进一步提升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那么,物流企业该如何做才能不出现体系过于繁杂、管理过剩、文件禁锢思想、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无用等问题,进而使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服务呢?
其实,要做到质量管理体系为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服务,物流企业应在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将市场需求管理、客户需求管理和质量管理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用质量作为营销工具,建立强大的质量营销体系,让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作为质量营销体系的后盾,使其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创造更高的价值。
1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关注的内容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每家物流企业来讲都有不同的内容,需要物流企业关注的一些共性内容主要包括意识层面和操作层面:首先是意识层面的认识问题,物流企业管理者需要重新审视ISO质量管理体系的8项原则;其次是操作层面的关键问题,包括客户满意监测问题和文件灵活性问题。
1.1 重新理解ISO质量管理体系的8项原则
ISO 9000族标准所提倡的质量管理8项原则是以顾客为中心(customer focus)、领导作用(leadership)、全员参与(involvement of people)、过程方法(process approach)、管理的系统方法(system approach to management)、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factual approach to decision making)、互利的供方关系(mutually beneficial supplier relationships)。8项原则可以理解为质量体系管理的核心内容,是ISO 9000族标准中最具灵活性和开放性的内容,以满足原则为出发点的管理措施都可以被纳入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中。ISO 9000族标准给出质量管理第一原则是“以顾客为中心”,这是质量体系管理的核心;质量体系管理的人力资源保障是“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质量体系管理的方法是“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和“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质量体系管理的目标是企业内部的“持续改进”和企业外部的“互利的供方关系”。也就是说,企业要做好质量管理,必须建立一套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体系,领导充分重视并给予足够的授权,要求企业所有部门和员工都参与到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的的工作体系中,并善于使用科学的过程方法,不断提高过程的效率,以系统性的思维方式来管理客户、业务和公司的各项资源,进而使企业内部在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上不断持续改进,并与供应商一起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可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是围绕客户需求及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这2个方面建立起来的,其目的就是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企业获得经营利润。因此,只要企业把质量管理体系的重心放在客户满意管理这一要项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转就会有效率,就不会出现问题。
1.2 有效建立客户满意监测系统,完善以顾客为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目前,一般物流企业都已确立了以文件和记录管理为核心系统的质量管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完善以顾客为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应该能够容易做到。要完善以顾客为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顾客满意状况的监测系统,其中包括建立FORNELL CS(Customer Satisfaction)的客户满意检测系统模型和根据模型实施的第三方客户满意度调查。
1.2.1 FORNELL CS的客户满意检测系统模型
FORNELL CS是CFI(Claes Fornell Interna-tional)国际集团董事长Claes Fornell教授创立的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以其名字命名的客户满意测评模型称为 FORNELL CS模型。该模型是目前较为权威的客户满意理论分析模型,对客户满意作出定量分析,便于分析者能够将客户满意度落实到具体的服务项目中,找出影响满意度值的因素。结合物流企业服务类别和性质,客户满意调查可以被分为六大项:顾客预期(如总体期望)、感知质量(如总体满意度)、感知价值(如价格水平、服务水平)、客户满意(如信息准确、现场服务、突发事件处理)、客户抱怨(如抱怨处理、抱怨途径)、客户忠诚(如继续合作、推荐其他企业)等。FORNELL CS理论模型的实际应用模型见图1。
图1 FORNELL CS模型在物流企业中的实际应用
通过FORNELL CS客户满意测评模型实施的客户满意调查,物流企业可以获得的信息有:(1)不同年龄层次的客户满意度;(2)不同地域的客户满意度;(3)不同重要级别的客户满意度;(4)每一个客户对每个项目满意度;(5)每个项目所有客户总体满意度;(6)客户对公司在不同方面的期望情况;(7)客户对公司服务感受满意度;(8)客户对公司价值感受满意度;(9)客户对服务细节满意度;(10)客户对抱怨处理满意度;(11)客户的忠诚度;(12)客户意见的集中度;(13)客户选择服务看重的要项;(14)公司最需改进的服务内容等。
1.2.2 委托第三方实施企业客户满意度调查
为了调查的公正,建议物流企业采用第三方调查的方式进行客户满意度信息的采集。当然,顾客满意度的获得途径并非仅限于第三方调查,但第三方调查是最为科学和全面的方法。物流企业可以将客户满意度管理体系融入到质量管理中,从而找出并解决导致客户流失的原因,为提供客户对公司服务的感受和客户优先需要获得的信息,为服务的持续改进和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外部客户对企业服务感到满意。
1.3 建立灵活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保障顾客 满意检测系统的有效运转
随着客户满意状况的不断调查和深入分析发现,客户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且呈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发展趋势。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企业的文件体系逐渐变得越来越庞大,文件有效性的步伐赶不上客户需求变化的步伐这一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能够建立快速的反应机制,原先学究式的体系文件已制约了持续改进的步伐,其描述的复杂性和规定的死板性不再适应形势的发展。为了避免文件进一步的庞大,使文件能够“灵活”起来,一场文件的改革势在必行。
文件的改革主要集中在第3层文件,即所谓的工作指导书或操作细则等。对于工作指导书的修改要关注的问题是流程,且应从4个角度来重新审视工作流程和记录:工作流程是否存在过剩管理现象;流程是否存在约束员工操作效率的现象;工作流程是否存在职责不明确的现象;工作流程目标是否未向员工明确。建议物流企业可全面开展文件改革和流程再识别的活动,并根据以下4个方面内容来实施体系文件改革。
(1)文件改革实施以流程描述为主的改革方案,区分培训材料和服务要求,运用“清除、简化、整合、自动化”(ESIA)的原则简化流程,避免过剩管理的现象。
(2)改变流程图的形式,实施以职责流程图为主,线形流程图为辅,允许以嵌套流程图形式存在的改革方案。
(3)流程内容必须包含流程负责人、流程介绍、流程目的、输入与输出、工作过程、相关记录、KPI指标(关键性过程指标)以及相关引用等。
(4)强化对流程的服务意识和加强对流程的KPI管理。
通过以上4个方面的改革,公司将真正建立起一套符合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同时具有较强灵活性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2 市场需求管理、客户需求管理和 质量体系管理三者紧密结合的意义
2.1 三者紧密结合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ISO 9000族标准的要求
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应对各方面的需求或要求进行管理,并为满足需求建立工作流程,进而将满足需求和要求的产品或服务提供给客户。“各方面的需求或要求”包括法律的要求、市场的需求、客户的要求、企业内部的制度要求等,其中,市场需求和顾客的要求是质量管理体系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将市场需求管理、客户需求管理和质量体系管理紧密结合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ISO 9000族标准的要求。三者基本工作流程见图2。
图2 市场需求管理、客户需求管理和质量体系管理基本工作流程
产品或服务设计的依据对象是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工作流程的安排主要依据产品或服务的设计,通过工作流程为客户提品或服务,这就是图2从左到右所反映的ISO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流程,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质量体系管理理念。对企业输出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多渠道的检测,根据客户反馈的信息或对流程、设计进行调整或重新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以便优化整个质量体系管理流程,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使客户满意,这是图2从右到左所反映的信息反馈和改进工作流程,进一步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质量体系管理理念。
2.2 三者紧密结合的途径是建立多渠道的服务监测体系
物流企业除建立第三方客户满意度调查外,还应建立多渠道的服务检测系统,这是市场需求管理、客户要求管理和质量体系管理三者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物流企业多渠道的服务检测体系包括客户拜访、内部流程满意度调查、客户抱怨管理等内容,通过这些信息反馈渠道的建立,物流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客户满意或不满意情况。
2.2.1 将客户拜访管理纳入多渠道服务监测体系之中
认为客户拜访管理属于企业营销管理体系范畴,这是一种狭隘的理解,实际上客户拜访管理不仅是企业营销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更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根据业务操作周期划分,与客户接触的整个过程包括合同签订前的营销拜访、合同签订后的业务操作拜访以及合同完成后的信息反馈拜访。无论是业务操作拜访还是信息反馈拜访,在此过程中客户将会反馈大量的满意程度信息和需求信息,而一般企业往往会忽视这部分信息,特别是客户不满意的信息。因此,要在企业内部中建立服务检测体系,客户拜访环节的管理必不可少。物流企业可以借鉴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的管理思路来建立客户拜访信息管理体系,要求所有与客户接触的岗位能够记录客户对业务操作的具体意见和满意程度,这样的信息最为直接,也最有价值。
2.2.2 将企业内部流程满意度调查作为多渠道 服务监测体系的组成部分
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有的简单,有的复杂。以一个简单的“门到门”国内物流服务为例,其服务流程为接单安排运输车辆到接货点接货运输到交货点交货费用结算。一般情况下,接单、安排车辆和费用结算工作可以由一个内勤岗位完成,接货、运输和交货工作可以由一个外勤岗位完成。内勤工作人员与外勤工作人员之间的工作衔接如何进行,上道环节对下道环节人员工作情况的满意程度以及下道环节对上道环节人员工作情况的满意程度,都能够反映出流程效率、服务态度等情况,而这些情况往往也是客户所看重的。因此,企业内部流程满意度调查所获得的信息对物流企业实施服务质量监控具有重要的意义。物流企业可以采用FORNELL CS客户满意检测理论模型来设计内部流程满意度调查表,以便企业对流程KPI指标(流程关键性指标)、流程响应速度、环节衔接情况以及岗位配合情况等内容进行监控。
2.2.3 完善客户抱怨管理是多渠道服务监测体系的重要环节
客户抱怨行为是指客户感觉不满意之后的情绪或情感下所引起的客户反应。
物流企业的管理层一般都不愿有客户抱怨,在这些物流企业内部,管理层都会要求员工为客户提供一流满意的服务,但在实际工作中几乎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做到这一点,客户的抱怨随时都可能发生:运输车辆机械事故导致延迟交货;业务员的疏忽导致报关单证差错而无法准时报关;业务员的态度问题等。因此,与其排斥客户抱怨,不如面对顾客抱怨,及时处理并有效化解客户的抱怨和投诉,这对物流企业来说不仅能够挽回当前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可以重塑客户对企业的信心,使这些客户成为企业的忠诚客户。正确处理客户抱怨,具有吸引客户的价值。美国TARP的调查表明,当企业令人满意地处理客户抱怨时,这些客户再度购买产品或服务的比例高达70%。因此,客户抱怨管理是物流企业建立多渠道服务检测体系的重要环节和内容。
物流企业提供服务的窗口很多,比如电话服务、柜台服务、现场服务、单证服务、效率情况等,这些窗口提供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导致客户的满意或抱怨,管理层要对这些窗口采用不同的测评方式,并尽可能做到及时用量化的数据来反映服务变动情况,同时了解客户抱怨情况。
3 用质量作为营销工具,建立强大的质量营销体系
用质量作为营销工具目前在制造业较为普遍,而在物流行业内则并不普遍。在制造行业,保修年限就是一种质量营销,目前保修年限已被消费者视为产品质量的“代名词”;零售行业的“三包”政策则是另一种质量营销,且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对售出的产品承担 “三包”的责任已被写入我国《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果制造业所生产的产品没有售后服务的承诺,那么其生产的产品就不会受市场的欢迎,最终其产品会被市场所淘汰。在物流行业内,虽然质量营销不是普遍存在的,但也不乏经典案例。比如,快递公司对顾客的国内“隔日递”承诺,凸显了快递公司服务及时性的一面,同时成为快递公司在行业内的立足之本。以上案例可以说明用质量作为企业的营销工具是企业质量体系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质量体系管理的意义所在。
3.1 质量营销概念
以质量为基准的营销活动称为“质量营销”。质量营销也是营销质量,即以营销为手段来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并以质量的独特性为诉求点来达到销售的目的。
3.2 质量营销的“铁球”原理
掌中的两个铁球在指力的拨动下,相互作用,相互补位,从而在手掌中来回转动而不掉下来。质量和营销就好比掌中的铁球,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支持、融为一体,使企业得以健康地发展。在质量营销概念中,质量是中心,产品或服务首先必须具有过硬的质量,才能通过营销将产品和服务传递给客户。质量与营销二者缺一不可,互相支持促进。
3.3 质量营销方法论
质量具有符合性和有效性两大特点。对于企业来说,衡量质量的好坏是标准,达到企业预设的标准,可以用“质量达标”“质量在控制范围内”来表述产品或服务质量的符合性。从客户角度来说,衡量质量的好坏就是满意程度,满意程度高就意味着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就好,满意程度低虽不能完全用质量差来形容,但至少能够说明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无法适应市场,这就是质量的有效性。质量达标但顾客不满意,这就是符合性强但有效性差的质量,在当今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社会中这样的质量无法立足。
对于营销来说,营销“质量符合性”就是营销企业的质量标准和产品文化。当企业标准和文化与市场和客户需求相背离时,营销的效果就不会产生;营销“质量有效性”就是营销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这样更容易被市场和客户所接受。因此,营销质量的有效性比营销质量的符合性更为有利,并且市场见效快。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当“质量符合性”和“质量有效性”紧密结合在一起时,营销“质量符合性”与“质量有效性”的效果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当企业质量标准是在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质量符合性”等于“质量有效性”时,无论营销“质量有效性”还是“质量符合性”,市场反映应该是一致的。
因此,对于物流企业来说,首先要在“质量符合性”等于“质量有效性”上下工夫,也就是要完善以顾客为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将市场需求管理、客户需求管理和质量管理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建立多渠道的服务检测系统,完善灵活的文件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然后多层次地展开市场营销攻势,赢得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
3.4 物流企业质量营销工作模式
要以质量来打动客户,让其成为忠诚客户,物流企业对客户的服务承诺必不可少。一般情况下,物流企业会在单证环节和运输环节给予客户承诺,但承诺的内容往往未能量化,如“为顾客提供准确、及时的服务”“确保单证质量优秀”等。这些承诺由于没有量化,导致承诺的内容过于空洞,当客户遇到抱怨时,往往无法得到物流企业的满意回复。物流企业要建立质量营销体系,首先应推出可量化的服务承诺,如“委托下单后48小时内运送到门”“单证准确率达到100%”“电话接听率100%”“网络反馈不晚于1小时”等,这些量化的承诺会给顾客带来非常直接的感受。如果物流企业通过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来保障服务承诺的兑现,那么质量营销将会达到非常好的效果,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在质量营销工作模式(见图3)中,质量与营销同处于市场这一个大圆中,二者各占据一半,营销以质量为支撑。物流企业在与客户接触的各个环节都可以提出可量化的服务标准,这些服务标准或承诺可作为向客户营销的内容;而每一项服务标准或承诺都对应着企业内部流程和服务质量控制的管理要求,并且这些管理要求又有企业内部以客户为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多渠道服务监测体系、灵活的文件体系的运作为保障,确保企业对客户需求变化作出快速反应,以此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关键词: 环境管理与绩效;财务绩效;相关性
一、环境管理与财务绩效
1.企业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是企业通过对内部进行控制,行政管理部门环境控制与企业内的环境管理机制相结合,实现企业的环境目标,是相关部门主要工作之重点所在,这也是企业实现在社会市场中的地位,良好的环境管理获得良好的财务绩效,从而也能在政策规定上得到相关的优惠政策。
环境管理是指对自身的思想观念、综合素质、行为习惯进行改革调整,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自然环境协调一致,达到共同点。环境管理的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企业所取得的利益最大化。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对企业环境管理工作在社会市场中有效率地运用以达到管理的目的。企业要随时掌握企业环境管理工作的情况,也要对未来企业环境管理工作进行预测,通常用需要考虑的要点,气候变化的影响、环境管理工作的建立、机制、制度、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工作、环境保护与认可、环境财务报表、资源的有效利用、环保工作的有利实施等。
2.企业财务绩效
环境绩效是指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环境方面决策中对企业内部产品的生产,质量标准的要求;环境与包括环保方面,关注程度与企业的利益相关联系的协调关系。财务绩效定义企业对内部环境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对企业资源提高一定的效率,对其生产成本要降低,以更加满足消费者,对利益相关者以此减少压力,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二、环境管理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
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密切,在企业内部对环境管理工作制定制度,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也是企业在社会市场经济中的新的挑战。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也是挑战企业的生存能力,企业要顺利进行发展,避免各项因为环境变化产生的风险,始终对企业内部执行有效的环境管理,采取相关的措施,减少生产经营中的发生的成本,及时发现新的商机,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绩效。
1.环境管理对环境绩效的影响
(1)监督管理工作
监督对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起到很大作用,企业要时常关注环保问题,包括政策目标与规则方面,要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环境管理监督工作是关键所在,及时发现问题,积极改革方案,以确保实现企业环保目标。
(2)沟通工作
企业环境管理工作,各层管理工作者通过报告的形式,积极参与,互相配合、环境目标有效的传递,上层管理工作者及时对基层的管理工作者的成绩与问题要及时了解情况。环境管理要引导每个员工,每个群体,环境管理工作要带动企业员工对环保目标责任制的一致性,最终提高环境绩效。
(3)披露信息
企业对信息的来源,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方向,对企业的内外部发展引导方向,大大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以达到企业的目标,对企业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的环保形象。
2.环境绩效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1)抵消环境成本
企业创业时期会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短期内看成本增加。从长远时期来看,生产经营过程中,提高效益,通过节约能源、材料回收再利用,从而降低经营成本,在生命周期方面也不例外。
(2)提高竞争优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逐渐加强,对什么都追求绿色产品,始终伴随着绿色观念,优秀的环境绩效能提高企业的利润,对其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占有一定的优势。
(3)抵御市场风险
企业内部具备优秀的环境管理绩效,大大降低了资源浪费、产品价格变化、产品质量标准以及材料再利用等等相关的问题。降
排放量达到政府规定的标准,在社会监督中占有优势。
(4)提升公司形象
企业优秀的环境绩效拉近了与社会公众的距离,从而提高的企业的形象,得到了社会的信任,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绩效。企业在拥有优秀的环境绩效的前提,更加重要的加大环保方面的投资,短期内看似增加企业的成本,减少了当年的财务绩效;同时降低环境成本、增加了企业竞争优势、降低市场风险、提高了企业的形象,必然也提高了财务绩效。
3.环境管理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环境管理提高财务绩效的行为:
(1)引导行为
企业通过环境管理,对企业有积极影响的一面来发展,避免那些所谓的不良行为发生,影响企业的发展,对生产部门、采购部门、技术随着市场动态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来应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2)反馈信息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信息的准备性对于企业财务绩效有一定影响的。环境管理工作对环境工作的预测效果与实际结果相对比,它们之间存在哪些差距,不足之处是管理工作者的重点工作项目;最终提高财务绩效。
(3)提升竞争能力
根据资源基础,企业优秀的环境管理,有利企业长期持续经营发展,取得最大的收益,在未来市场需求中具有竞争能力,建立健全的财务绩效。
三、相关性分析
(1)环境管理与绩效的关系
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工作与企业的经营绩效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环境管理与财务绩效的关系通过相关研究得出正面的解释,一个优秀的企业环境管理工作对企业的财务绩效起到提高作用的,相反,差的环境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通过实际情况,在学术界与实务界,都获得很大的启发,同时也唤醒了长期时间人们对待此问题的真正认识。企业负责人可以利用优秀的环境管理与优秀的财务绩效的企业合作,从而实现投资回报。这也说明,企业中环境管理工作是积极向上的,不是负担,企业在长远的市场需要中,可以在环境管理工作方面取得收益,使其在市场中具有竞争能力。
(2)气候变化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
企业的环境管理与气候变化也是紧密联系的,气候变化是企业环境管理工作的重点项目,企业要重点分析与研究,气候变化对社会上的相关性比较大的企业例如:电力、水力、农业部门等,在这此产业部门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及时的应对气候变化,积极采取措施,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结束语
通过一系列的实证证明,环境管理工作、环境绩效、财务绩效之间是相互促进作用,这也是国内外研究工作者的结果,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企业要长远持续稳定地发展,对提高企业的利益,对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环境绩效、财务绩效必须重视,对企业的资源合理利用,技术要不断革新,提高企业财务绩效。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是相辅相成的,从而在市场动态中具有竞争能力,就现在形式来看,我国企业的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我国一些较为有规模的企业中,企业的环境管理不完善,在实际工作执行中存在问题,没有市场激励手段,这也就反映了企业的环境管理还不够完善,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对企业的宏观控制与环境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的合理机制,使企业的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相联系,共同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陈璇,淳伟德.环境绩效、环境信息披露与经济绩效相关性研究综述[j].软科学,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