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带火的成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八珍玉食:释义泛指精美的肴馔;
3、饱满圆润:一般形容珍珠,也可形容女人丰韵;
4、整齐如一:整齐一律;
20世纪以后,每年的工作小时量几乎下降了一半,以至于一个富裕国家的一家之主现在每年在市场上仅仅工作1700个小时。有些国家已经降低到1600个小时。由于家务工作的电器化,现在一个典型的已婚妇女同样也花更多时间在闲暇而不是工作上。
到此为止,我仍然注意到工作和闲暇二者之间的差异,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将这些富人称为有闲阶级,我们不应该认为“有闲阶级”中的人们都是懒惰的。在青年的时候他们曾经是学生和运动选手,在中年的时候他们曾繁忙的工作,在老年的时候他们也曾是法官、主教、商业巨头和艺术赞助人。这些人非常富裕,所以谋生并不是他们所考虑的问题,他们之所以充分的闲暇完全是因为他们能够从中获得极大的乐趣。
所以闲暇不是懒惰的同义词,实际上是指令人满意的生活方式。正如爱尔兰剧作家肖伯纳所说的:“劳动是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闲暇是做我们喜欢做的事情;而休息是什么事都不做,同时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从疲惫中得到恢复。”
为什么最近几年中谋生工作的时间大量减少呢?
在一个大部分人缺乏充分营养和其它生活必需品的世界里,自我实现意愿确实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但是在一个即使连穷人也富裕的国家中就不是这样了。食品、衣服和住房,过去占价值总消费的四分之三,现在在富国仅仅占12%。另一方面,闲暇从总消费的18%上升到67%。在卫生保健和教育方面的支出也有巨大的增加,从小于总支出的2%到大约占总支出的15%。产出的富裕部分,用于教育和卫生保健这样的服务业当中。今天的中学生在健身房中所学到的东西比一个时代以前大学研究生还多,更不用说两个时代以前,而且现在的青少年对于电脑懂得比他们的父母还多。
关键词: 生活力 高师学前教育 课程建设
引言
教育和生活密切相关,这一点毋庸置疑。对于二者的关系,许多学者都有过精辟的论述。人们对教育与生活关系的探究,实质上是对教育目的一种思考,直接影响到课程与教学的价值取向与实施。近年来,江苏省有专家选择“生活力”作为研究课题,非常令人钦佩。高师是培养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因此,培养优秀幼师生,更好地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服务,是高师办学的时代担当。培养幼师生的“生活力”,培养幼儿的“生活力”,应该成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发展方向。如何处理好“生活力”培养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关系,如何开展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是摆在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生活力”及其内涵
关于“生活力”,百度词典是这样定义的:生物体维持其生存延续的能力,亦称“活力”、“生命力”。“生活力”也是一个植物学名词,指的是植物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下所具有的生存能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从陶行知留下的文献中查到关于人的“生活力”的现成定义,但从陶先生的一些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中,完全可以理解“生活力”的内涵。1927年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的学生培养目标,这与他的“生活教育”的理论是吻合的。据此,“生活力”应该就是指独立生活的能力、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及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能力等。这些能力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知识与技能,包括自主学习、生产劳动、创造发明、自我管理等;二是态度与品格,其核心是自立、坚强、高雅、担当。孩子的“生活力”丰富了,就会懂生活、爱生活、会生活,从而提升健康积极生活的品质和力量。
“生活力”的内涵十分丰富,既是能力、品味,又是视野、胸怀,集中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它的核心是一种向善力,使人们具有解决问题、担当责任、改造社会的能力,用善良的行动回馈这个社会。它是一种生存力,这种“生存力”不是市侩式的在社会中获得强势地位的能力,而是具有生存的意识、生活工作的技能、坚强的意志和豁达的胸怀。它是一种发展力,让人们能够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地自我教育,从而让自己人生的每个阶段更加美好、更加精彩。
二、“生活力”培养的现实意义
关于“生活力”的培养,莫过于杜威和陶行知的理论。
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已成为教育理论中的经典命题。他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儿童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体验生活的过程,并且随着经验的增长和重组不断地发展。在教育实践上,杜威主张学校教育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主要内容,教儿童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培养能完全适应眼前生活的人,最好的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学习”“在经验中学习”“在做中学”。
陶先生认为“生活教育”要反其道而行之,要教人生活,教人做人,培养孩子的“生活力”。“生活力”提高了,就能独立生活,且“帮助着生活继长增高地向前向上进”,以“实现那丰富的现代生活”,并能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陶行知一生中孜孜以求的两件大事就是做人和创造理想社会。他要创造的理想社会是民主、科学、富裕、平等互助、爱满天下的“五生”社会。“五生”里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共生”,就是人与自然要共生,人和其他各方面都要共生,而要共生就必须具备共生力,即“生活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了“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其中“学会生存”,即“以便更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该报告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
由此不难看出,“教育的四个支柱”其实就是现代版的“生活教育理论”。而这一理论的核心则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很强的“生活力”,以成为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的现代人。
三、高师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目前,高师学前教育的课程由“通识课程”、“师范性课程”和“专业课程”三大模块组成。通识课程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必需的;师范性课程是培养作为一个“教师”所必需的,包括普通教育心理理论及基本的说写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专业课程是培养“学前教育工作者”所必需的。这三大模块由一条基本线索串联起来:培养人培养教师培养学前教育工作者。这样的模块整体上符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然而,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也存在些许问题,概括起来有四点:
一是专业课学习问题。由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是由初中升入,文化知识储备相当有限。入学后,教师对单门学科的理论讲解比重较大,虽然系统性和理论性较强,但是学生接受比较困难。而且,从学科之间的逻辑联系分析,课程开设承接性不是很强。同时,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缺乏有机联系。就大部分学科而言,用于实践环节的时间较少。
二是技能运用问题。通过观察了解,学前专业学生在初中时期几乎未受过任何专业训练。入学后,一些专业技能像钢琴、舞蹈、声乐、书法、绘画、泥艺、纸艺、布艺、环境布置等,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一头雾水。学生在短时间内不能有效掌握、吸收和运用,在技能展示中力不从心。
三是就业指导问题。近年来,尽管学前教育专业逐渐成为热门专业且备受广大初中毕业生青睐,但是学生在真正就业的时候也会出现困惑。他们认为,升入高中后选择就业的空间会更大,而学前教育的毕业生只能进入幼儿园当“孩子王”,而且工作压力更大。有关就业指导的课程、生涯规划的课程不足。
四是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问题。按照课程性质和功能,课程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学习活动。学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获得预期的知识和技能。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没有明确计划、不刻意组织的学习活动。然而,众多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未能处理好两种课程之间的关系,过多地关注了显性课程的教学,忽略了对那些隐性的非预期性知识、经验、态度和价值观的传授。
四、融入“生活力”培养的学前教育课程建设对策
依据杜威和陶行知有关“生活力”的理论,结合高师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改进和完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全面培养学生的“生活力”:
1.课程内容生活化
生活即课程和课程即生活的课程内容,其实都是生活化的体现。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学就越有效。如何使课程内容生活化呢?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巧妙创设与书本知识有联系的生活实际问题,尽量把学生带入“真实”的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探究学习从“生活情境”开始,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积极的讨论与思考中训练思维能力,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命价值观念。教师在任何备课活动中都要仔细思考学生在本节课的知识点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让学生进行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等等。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不仅有利于促进理解,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激发联想、生成创意,使学生的情感真正得到体验,生命的意义得以思考,科学的人生观得以树立,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真正得到落实。
2.课程内容情境化
课程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内容情境化指的是一种情境课程。根据李吉林老师的观点,情境课程包括学科情境课程、大单元情境课程、野外情境课程、专项训练情境课程和过渡情境课程。这五类课程相互联系,从不同方面发挥着情境课程的多种功能。情境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将知识的系统性、活动的操作性、审美的愉悦性融为一体,强调以特定的氛围激起热烈的情绪,在优化的情境中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进而得到主动发展。从课程设计的角度来看,情境课程展现出的实际上是一种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目的,以具体生动、发展变化的情境为基点,融知识、经验、活动、价值观等课程要素为一体的新的课程设计观。
3.课程内容系统化
高师的学前教育应根据幼儿园的师资需求和客观条件安排课程内容与时间,课程体系设置要紧贴“以人为本,突出教育能力,注重整体,加强人文”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素质、能力为主线增加人文知识,加大专业课比重,突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全程中所有实践环节的系统定位、统筹安排。从整个布局来看,要充分体现“一个原则,二个阶段,三个技能块,四个理论平台”的特点:(1)一个原则是与时俱进原则,即课程内容紧贴岗位要求,反映“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教育方法”;(2)二个阶段分别为基础教学阶段和专业教学阶段,基础教学阶段主要开设必备的文化基础课程和技能基础课程;专业教学阶段主要开设相关专业主干课程,充分突出专业性;(3)三个技能块主要包括基本技能(弹、唱、跳、说、画)、专业技能(活动设计与学科教学)、综合技能(主题活动及特色课程);(4)四个理论平台涉及职业文化公共课、专业必备技术课、专业方向特设课和相关知识选修课,以此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
4.课程内容师范性
一是充实通识课程中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幼儿教师承担着激发幼儿对自然世界的兴趣,启迪幼儿心智的任务。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通识课程要适当增加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都作为基础学科正常开设,这对于拓宽幼师生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质、培养师范性有极大的帮助。
二是加大技能教育课程的比例。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广泛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开展幼儿教育的职业技能和艺术表达能力,以满足幼儿教育自身的特殊要求。因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务必提高艺术教育技能课程的比例,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弹、唱、跳、画、做、演等艺术表达能力,有利于今后开展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三是注重教育实践课程的教育效果。首先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学前教育实习基地,并与实习基地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在较为真实、稳定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培养幼师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其次要丰富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将模拟实习、幼儿园各领域教学工作实习、幼儿班级管理实习、卫生保健工作实习等多项实习重点结合起来,使各种实习内容相互补充,提高高师生的教育能力;探索幼儿园实(见)习的形式,将集中实(见)习、分散实(见)习、穿插实(见)习、顶岗实习结合起来,强调教育实(见)习安排的创新,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是改革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要适当调整专业教育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比例,对相关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对内容有重复的课程作适当的删减。同时,改革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要密切关注幼儿园发展的新动向,及时根据幼儿园教育的实际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贴近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际。
5.实践活动课程化
一是要完善课程体系,发挥评价导向功能。实践活动课程化,就要完善课程机制,充分体现课程的四个基本要素: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二是做好统筹安排,丰富学生实践基地。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重要板块,使实践活动课程成为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的重要载体,以便学生更主动合理地安排好课余时间,涉猎更广博的知识,有意识地提高综合素质。三是借鉴成功经验,充实课程教育内涵。在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中纳入社会服务活动、社会考察活动、社会公益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培养社会影响力。
结语
今天,重温半个多世纪以前陶先生关于培养“生活力”的教导及其教育实践,深感它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要认真反思高师学前教育课程建设现状,加强对幼师生“生活力”的培养,使他们在面对来自生活、来自未来教学岗位的各种挑战时,能以坚强的意志和娴熟的技能战胜困难,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享受着幸福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张剑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初探[J].理论观察,2006(2).
[2]张承宇.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5).
[3]费广洪,郑春娟,张丽娟.园长视角中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J].课程・教材・教法,2008(28).
[4]方少萌,俞玉理.从准教师的视角反思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1、2).
关键词:城市化交通;大型活动;现代化警务;信息化指挥;合成勤务
一、大型活动概况
青岛市崂山区位于青岛的东南隅,东、南两面频临黄海,辖区陆域面积395.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3.7公里。随着蓝色硅谷产业核心区建设的加快和金家岭金融新区的规划建设,崂山区带动产业转型发展的能力也逐渐显现,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大型活动的聚集举办也呈常态化趋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国际啤酒节始创于1991年,在崂山区世纪广场举办,至今已举办了25届,时间上在八月份黄金旅游季节期间的开幕,为期两周。青岛国际啤酒节是由国家有关部委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属于融合旅游、文化、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国家级节庆活动。同时,该活动也定位于亚洲区域的啤酒盛会,作为彰显青岛城市个性与魅力的平台和展现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根据近年来统计,崂山区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引入新的设计理念,对啤酒节的举办进行国际化、专业化的改造,对于场地的选取也有相应的标准,封闭性、易管理性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而世纪广场从南到北横跨三个路段,中间夹着两条城市交通道路,封闭场所,连接各块活动举办区域就需要占用该两处道路,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活动举办场所。由此,交通管理带来的问题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流、车流的密集增加与道路封闭减少的矛盾。活动期间,大量人流、车流不断向广场涌入,使本来就已经封闭的周边道路的承载量会更加饱和,疏导与管理难度剧增。二、静态交通秩序的管理难度与资源匮乏的矛盾。随着人流车流的增加,周边的停车需求也增加,原有的停车位难以满足需求,停车秩序变得混乱,周边道路整治难度增加。三、道路交通执法的疑难复杂度增加的难题。啤酒节作为一个特殊的狂欢啤酒盛事,酒驾问题会在该期间有明显的上升,而对于醉酒驾驶人员来说一旦发生事故与违法,由于其处于醉酒的状态,抗拒性、不服从性较强,往往使得单一的道路警情变得复杂,难处理。四、群众对公安工作不理解和对执法的抗拒心理。目前,警察经常处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稍有不当行为就会招致舆论谴责与误解,在很多场合下民警的执法与管理束手束脚,群众对公安管理与执法的偏见也日渐增加,缺乏与群众的有效沟通。
三、主要的解决思路与策略
警务现代化概念的提出,是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内治安管控形势的需求而诞生的,其内涵是指公安机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主动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需求,通过建立与之相符合的警务理念、警务机制、警务手段以及警务保障,实现服务 管理人本化、警务运作集约化、警务执法规范化、警务手段科技化、警务工作社会化和警队管理科学化的目标。而其中,警务现代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信息化、科技化、实战化、规范化。结合警务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从大型活动的交通管理的基本情况与问题出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去制定工作思路与管理策略。
(一)要因地制宜,科学预判,构建合理“多级”环形调流引导模式
通过对啤酒节举办地周边的道路状况分析,多级环形调流引导是解决活动期间道路交通调流的平面方案。通过区域道路交通资源的整合研究,解决了道路的畅通问题。根据城市交通规划的平面布局,对现有可利用的周边道路整体资源统一整合,利用日常数据车流信息和往年数据,科学预判划分出交通压力圈的不同级别,合理设置交通压力圈由高至低的导向。通过预判的高中低交通压力圈布局,减少道路交通的绝大部分冲突点,实现多级环流导向交通,有效解决传统道路网络交通流的粘滞问题,达到安全畅通的目的。
(二)实行信息化模式下的统一指挥调度,坚持实时、快速和高效的有机统一
协调建立统一的指挥调度机制,对活动全区域内的道路交通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充分利用信息设备布网,固定电子设备与移动设备相结合,实现非现场执法与现场执法结合,建立一个立体化的执法体系,实现全时段、全路段全覆盖。对于一些重点车辆或涉嫌违法的车辆,可以有效的发现和提前作出警力部署,便于针对性执法。
将监控系统集中于同一指挥平台系统之内,对各调流岗位的状况和各时段的状况,例如高峰、平峰等时段的路面状况进行动态监控,通过多方面的信息集中研判,确定下一步的工作调整方向,根据实时状况启动相应预案。一旦有一处发生疑难复杂情况,能够对周边布点的警力进行实时的部署调整,有利于维护全路段的交通平稳运行。
(三)构建实战化背景下的合成勤务模式,加强警种间协作,化解疑难复杂警情
由于是区域性啤酒盛会,整治酒驾问题会在活动期间成为重要的难点之一,根据以往经验,由酒驾或醉酒人员引发的警情,往往由会有一定的处理难度,而在交通管理工作中,部署其他警种的警力予以协助也成为了有效的手段之一,实战化的联合勤务制度往往能有效防范和打击该类警情的发生。同时,多警种联合接力处置,能够提高执法效率和应对其他突发状况的能力。
交警、治安、刑警、特巡警等多警种的联合勤务,不仅能形成有效的执法合力,快速处置化解疑难的复杂警情,更可以联合形成震慑,有效预防违法行为的产生,在交警岗位周边,同时部署特巡警巡逻车、治安警岗亭、流动警务室等,能加强对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警示效力。以2015年啤酒节为例,期间为期15天的啤酒节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400余起,而在许多警情得到快速化解的情况下,未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与往年相比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
(四)“静态化整治 + 动态化执法”双结合,双管齐下,提升执法效益
在活动举办期间,周边停车泊位的需求量激增,作为交警部门可以主动出面统筹协调社会面的泊位资源纳入活动使用,化解大型活动举办期间的车位紧张,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静态交通秩序的整治难度。同时,在下大力气进行静态化交通整治的过程中,坚持动态化执法并用,预防违法问题的集中爆发式出现对交通管理工作造成的障碍。利用防治结合,双管齐下,构建良好的交通运行环境。
(五)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用规范化服务性执法赢得群众认可
充分发动社会面各类宣传载体的优势,加大活动前期的宣传引导力度,比如路面交通安全提示牌,停车指示标志等,规范引导路面交通秩序,用良好的社会氛围带动交通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在执法过程中,要坚持服务型、引导性执法方式,尽最大可能将违法行为扼杀于萌芽状态,降低执法成本和执法风险,用规范和热情,赢得群众的认可,取得群众的支持。这从群众工作的角度看,也将会大幅降低交通管理的难度和违法行为的潜在发生。
参考文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理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摘要: 从农户的角度,利用主成分改进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西部地区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产权抵押贷款政策和程序的了解程度、社会关系的密切程度、是否参与农业保险、年均收入高低等因素对农户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较大。对农户产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的研究,有利于指导贷款可获得性差的农户更有效地获得贷款,促进资金供应关系的平衡,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农户视角;产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主成分分析;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 F83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6-1507-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6.058
Analyzing Factors affecting Availability of Rural Property Mortgage in Western Regions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Logistic Model
BAI Xue, YUAN Xiao-bo, LIU Ya-xiang
(College of science,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Shaanxi,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rmers, empirical analyses of factors affecting availability of rural property mortgage in western regions were made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logistic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ailability of rural property mortgage was affected significantly by the extent of understanding property mortgage loan policies and procedures, the close degree of social relations, whether participating in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nd the level of average annual income. It was helpful to guide the farmers with poor loan availability to obtain loans effectively. It will promote the balance of the fund supply relationship, improve the rural financial service level and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Key words: perspective of farmers; property mortgage; availability of loa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Logistic model
收稿日期:2014-12-29
基金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基金项目(IRT1176)
作者简介:白 雪(1989-),女,回族,山东泰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数学,(电话)18792411687(电子信箱)baixue881130@163.com。
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难是农村金融重要问题之一,中国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农户贷款管理办法》提出要注重提高农户贷款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提高农村抵押贷款的可获得性有利于激发农户贷款的积极性,助其扩大生产规模,有效地促进农户生活水平的提高,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发展。
以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为例,2009年12月,杨凌示范区被中国银监会列为农村金融改革试验示范区,开始探索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创新试点工作。到2011年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贷款业务共计发放3 235.6万元,取得了初步成效[1]。从试验效果来看,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拓宽了农户、农村中小企业抵押物的范围,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初步探索形成了农村金融内生性发展模式。整体来看,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就个体而言,由于农户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农地所有权不明晰、农地抵押法律法规的障碍以及对产权抵押政策的了解程度不到位等因素,农户不申请贷款或申请不到贷款的现象普遍,农户抵押贷款的顺利获得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因而,探究提高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的可获得性,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很有必要。
在农户贷款可获得性的研究中,惠献波[2]对中国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是否具有经济可行性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通过博弈分析,得出结论:只有那些非农收入较高的低风险农户认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申请会使他们的生产经营利润达到最大化,而那些非农收入低的低风险农户和所有的高风险农户,由于受到自身经济条件的约束,将不会选择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不过该研究只是从理论上论述了这一研究结果,尚缺乏一定的实证研究;高露等[3]从金融机构信贷配给的角度,探究林农参与林权抵押贷款程度低的原因,并利用Logistic模型明确了林农林权抵押贷款获得与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金融机构出于盈利的考虑以及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而对林农林权抵押贷款实施了信贷配给,此外,影响林农获得林权抵押贷款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户主年龄、户主从事的行业、家庭年非农收入、林地地块数量、商品林面积等;巴曙松等[4]分析了其他国家验证可行的小额信贷资金获得方式,建立商业银行的二元信贷分析模型,提出了用小额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方法来解决资金来源问题,特别是证券化中一些关键环节的操作建议,使对策分析更具有可操作性。
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契合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和农业发展特点的农地抵押影响农户信贷可获得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弥补了国内现有研究的空白;张晓云[5]从农户声誉对抵押品替代作用的角度,通过构建最大化社会净收益的理论模型,比较分析抵押和农户声誉对社会最优贷款规模的影响,并利用Logistic模型和OLS模型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从声誉机制对抵押品的替代作用角度出发,引入农户声誉优化农户贷款合约,对不同财富水平的农户进行不同的贷款合约设计以提高农户的贷款可得性,具有创新性;刘荣茂等[6]以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划分为出发点,结合江苏省农户调查研究的数据,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分别获得正规和非正规金融贷款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影响江苏省农户通过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主要因素有农户年龄、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收入、农户的抵押情况以及担保情况,影响农户获得非正规金融渠道借款的主要因素有农户的家庭收入、户主技能、户主声望、农户担任乡村干部情况以及农户的担保情况等。
对以往学者对贷款可获得性的众多研究,从研究的角度来看,有的学者从金融机构和农户两方面展开探讨,也有的学者从农户的某一特征展开探讨,但鲜有学者从农户的整体特征方面进行研究;从研究的方法来看,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大部分直接采用Logistic模型,而忽略了变量之间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这会增大估计参数的均方误差和标准误差,有的甚至使回归系数的方向相反,从而引起Logistic方程拟合上的矛盾及不合理性。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同时弥补上述相关研究的缺陷,本研究从农户的角度出发,对农户各方面特征进行综合分类,归结为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家庭资产保障情况和对产权抵押贷款政策的认知程度四个方面,并利用主成分改进的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产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因素,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1 数据来源与变量定义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自2012年6~7月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理学院的研究生对陕西杨凌区、高陵县及宁夏同心县的实地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70份。
1.2 变量定义
1.2.1 因变量定义 研究对象为陕西杨凌区、高陵县及宁夏同心县农户的产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以农户是否获得抵押贷款作为因变量,其赋值为 “是=1、否=0”。
1.2.2 自变量定义 本研究从农户角度考虑,将自变量归纳为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家庭资产保障情况、农户对产权抵押贷款的认知程度四个方面,具体赋值见表1。
2 农户产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的主成分Logistic回归模型
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消除变量间的共线性,然后再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产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因素。
2.1 农户产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利用spss 19.0对样本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6个主成分因子,其累计贡献率为65.2%。由表2可知,F1主要综合了社会关系、农业保险、对产权抵押贷款政策的了解和程序的了解4个变量的信息;F2主要综合了土地面积、固定资产、年均收入3个变量的信息;F3主要综合了年龄、家庭人口、劳动力3个变量的信息;F4主要综合了文化程度、储蓄金额2个变量的信息;F5主要反映了性别这一变量的信息;F6主要反映了经营类型。
2.2 Logistic回归模型的构建
同时,由表4可以看出Hosmer-Lemeshow统计值的概率为0.087,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不应拒绝零假设,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
西部地区农户产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结果见表5。由于F3、F4、F5、F6 Wald值所对应的显著水平大于0.05,表明F3、F4、F5、F6对农户产权抵押贷款的可获得性影响不显著,剔除F3、F4、F5、F6,最终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为:
2.3 结果分析
2.3.1 从各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绝对值来看 农户的年龄、土地面积、社会关系、固定资产、年均收入、储蓄金额、是否参与农业保险、对产权抵押贷款政策的了解程度以及对贷款程序的了解程度这9个因素对西部地区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相对较大,其中,对产权抵押贷款程序的了解程度这一因素对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最大,且呈正相关。
2.3.2 从各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正负来看 农户的年龄、文化程度、人口数量、劳动力数量、土地面积、社会关系、固定资产、年均收入、农业保险、政策了解以及程序了解与抵押贷款可获得性呈正向关系,性别、储蓄金额和经营类型与抵押贷款可获得性呈负向关系。
2.3.3 从各影响因素对产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作用机理来看 ①户主特征对农户产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对于年龄过大的农户,因其经济来源减少,金融机构对于大龄贷款申请者偿债能力存在担忧,所以更倾向于为年轻的申请者提供贷款;户主的性别与文化程度对产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较弱;②家庭特征对农户产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对于有家庭成员或亲戚朋友担任村干部,或有在政府部门任职、在银行或信用社工作的农户,对产权抵押贷款政策的认知相对较强,并且可以从银行等渠道及时获取相关信息,无形中增强贷款的可获得性;同时,农户土地越多,经营获利越多,还款更有保障,农户也更容易获得贷款;家庭人口数、劳动力数量以及经营类型影响较弱,且经营类型与贷款可获得性呈负向关系,这是因为经营纯农业农户的收入相对经营非农业或者兼业农户的收入来说相对较低,金融机构更倾向于为获利能力较强的农户提供贷款;③家庭资产保障情况对农户产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农户的固定资产和年均收入越多,还款能力越强,金融机构对其可信度也就越大,因此农户也更容易获得贷款;由于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风险,参与农业保险的农户有了一定的经济保障,故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向这类农户提供贷款;储蓄金额对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为负向,这可能是因为储蓄金额高的农户,自身对贷款的需求较弱,当存在特殊情况需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没有积极去了解各项政策和贷款程序,存在对贷款条款的理解不足,因此得不到贷款或者不能得到足额贷款;④产权抵押贷款的认知程度对农户产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农户对产权抵押贷款政策及程序了解得越深入,越能了解该政策的有利之处,增强了其贷款的意愿,必然会通过各种途径积极进行贷款,从而使自身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增大。
3 结论和建议
本研究基于对陕西省杨凌区、高陵县和宁夏同心县三地37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改进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西部地区农户产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的因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本研究所涉及的因素对农户产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程度是各不相同的,且影响方向也存在差异;②农户对产权抵押贷款程序和政策的了解程度、社会关系、是否参与农业保险、年均收入、农户的年龄、固定资产、储蓄金额和土地面积对西部地区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较大,影响力依次减弱;而户主的性别、年龄,家庭人口数、劳动力数量以及经营类型影响比较小。这一结论为指导产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差的农户如何能更有效地获得贷款提供了理论依据主成分改进的Logistic模型有效地消除了变量间的共线性。
基于以上结论,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对于产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较差的农户,应该积极地了解产权抵押贷款的政策和程序,了解该政策对农民生活以及农村经济的有利之处,促进自身贷款的积极性;积极参与政策化的农业保险,避免或减少农业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为自身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全面了解金融机构的政策动态,确保贷款顺利进行;其次,对于收入低、固定资产少、土地面积相对较小的农户,金融机构也应加强对其贷款支持的力度,保持公平公正,避免不当的贷款程序;第三,政府应该大力宣传产权抵押贷款的相关政策,扩大政策的覆盖面,努力提高农户产权抵押贷款的可获得性。
参考文献:
[1] 罗剑朝.杨凌示范区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实验与支持政策研究[J]. 西部金融,2013(1):23-29.
[2] 惠献波.基于农户视角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分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5-38.
[3] 高 露,张敏新.林农林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研究——基于金融机构信贷配给的思考[J].林业经济,2012(10):27-31.
[4] 巴曙松,栾雪剑.农村小额信贷可获得性问题分析与对策[J].经济学家,2009(4):37-43.
【关键词】成语;地理;教学;巧用
成语简短精辟、易记易用。不少成语中蕴藏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准确把握这些成语的含义,在地理教学中巧妙地使用,有助于我们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1. 巧用成语解地理难题 夸父逐日――这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
在教学中我用这个成语巧妙地解决了下面这道难题:一艘由上海开往旧金山的海轮上,人们见到的昼夜交替周期( )
A、大于24小时;B、小于24小时;C、等于24小时;D、无法确定
通常我们说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即一个太阳目,这应该是观测地点不变的情况下的。但本题中是在行驶的海轮上观测昼夜交替的周期的,结果肯定不会是24小时。这个问题本身又很抽象,怎么样引导才能让学生既能理解又能掌握知识呢?
我想到了成语“夸父逐日”,一个许多同学都非常熟悉的成语。引出之后我依次提出了四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1)夸父要想追赶太阳,必须向方向追?(2)夸父得以什么样的速度才能追赶上太阳?(3)如果夸父和太阳的运动速度相同会出现什么情况?(4)如果夸父向相反的方法追,会出现什么情况?
结论是:夸父要想追赶太阳,必须向太阳运动的方向跑,而太阳是自东向西落的,所以夸父得向西跑;夸父要想追赶上太阳,他必须以大于太阳的运动速度才行;如果夸父和太阳的运动速度相同,他看到的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始终不变。我们不管他追没追上太阳,但是我们知道在夸父逐日的整个过程中,他看到的太阳的时间会相对地长,追赶的速度越快,看到的太阳时间就越长,昼夜交替周期就越长;如果他向相反的方向追,他看到的太阳的时间就会相对地短,昼夜交替周期也就会变短。
引导:现在坐在行驶的海轮上的人们就相当于夸父,他们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与夸父追赶太阳的方向相反,所以他们看到的太阳的时间就会减少,昼夜交替周期就小于24小时。所以答案为B。
我网上的一个论坛里看到一位老师提出一个和上述非常相似的问题:麦哲轮船队环球航行时,一天的时间是( )
A、一个太阳日B、一个恒星日C、大于24小时 D、小于24小时。这个问题的解决应该不难了吧。
2. 巧用成语理解地理现象
2.1 蜀犬吠日――用来理解四川盆地是我国太阳能最少的地方。蜀犬吠日的表面意思是四川的的狗看见太阳出来就叫。我们都知道,狗只有见到生人的时候才叫,四川的狗看见太阳出来就叫,说明四川的狗对太阳很陌生。所以这个成语用来帮助同学理解和记忆四川盆地是我国太阳能最少的地方是最适合不过的了。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四川盆地太阳能最少的原因――盆地地形不利于水分的散失,多阴天,日照时间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在课堂上每当我提到我国太阳能最少的地方是哪里时,同学们经常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蜀犬吠日这个成语。
2.2 坚如磐石――用来理解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石头在人们的心中就是坚硬、牢固的象征,有的父母给儿子起名叫石头,就是希望孩子长大了能够坚强自立。高中课本里一名篇《孔雀东南飞》中就有一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可见磐石之一斑。但磐石真的很坚固吗?高中地理讲到地质作用时提到的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都能对岩石起到破坏作用,都能让岩石不坚固。每次讲到这里时我都要引入坚如磐石、水滴石穿这两个成语,并引导学生区别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
2.3 浮云蔽日――用来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从地理的角度来看,浮云遮住了太阳会带来什么问题呢?相信大家一定明白了。对,这是我在讲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提出的问题。这个成语有二层应用:一是,浮云能蔽日,说明此时是白天;二是,浮云蔽日会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2.4 高处不胜寒――用来理解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在学了大气的垂直分层之后,我们知道各个层次气温在垂直方向的分布规律是不同的。所以上课时我就出了一个探究题目:论证高处不胜寒的合理性。这个题目引起学生的广泛的参与与讨论,而且留下的印象相当地深刻。
3. 巧用成语记忆地理知识点
3.1 钻木取火――巧记太阳系中小行星带的位置。太阳系中除了有行星,还有若干个小行星,它们集中分布形成小行星带,这个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这个位置学生很容易记错。成语“钻木取火”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准确记忆小行星带的位置。
3.2 两军对垒――巧记锋面天气系统。古代两军交锋时得用兵器,兵器是用金属制的,所以交锋的“锋”是金字旁。那么锋面系统中“锋”字就应该与交锋有关,这里两军指的是冷气团和暖气团,交锋时的战场位置就是具有一定宽度和高度的锋面;两军打战时战场上尘土飞扬,那么锋面处的天气就是阴天、多大风、降水等。交逢时,如果冷气团强于暖气团,则形成冷锋;如果暖气团强于冷气团,则形成暖锋;如果二者势均力敌,则形成准静止锋.
3.3 鹤立鸡群――巧记黑龙江省两大煤矿的南北位置。在区域地理中讲东北地区时需要提到黑龙江省的两大矿产地――鹤岗和鸡西。这两个煤矿纬度位置差不多,又都是煤矿,所以学生在填图或者考试时经常把这两者的南北位置记忆颠倒,造成丢分。鹤岗纬度高,在北面,鸡西的纬度稍低,在南面。为了让学生记忆得准确牢固,我就用“鹤立鸡群”这个成语来引导学生记忆。如果鹤站立在鸡群,当然是鹤高了,所以就记住鹤岗的纬度高于鸡西了。
表示贬义词的成语
处心积虑 自以为是 口是心非 鼠目寸光 阴险狡诈 勾心斗角 恶贯满盈 爱慕虚荣 好吃懒做 财迷心窍
绵里藏针 另起炉灶 穷形极相 贼眉鼠眼 舞文弄墨 五谷不分 一塌糊涂 四肢不勤 指鹿为马 纸上谈兵
认贼作父 卖身投靠 红杏出墙 挑拨离间 吃里扒外 按图索骥 纵虎归山 暗送秋波 粉墨登场 独善其身
两面三刀 尔虞我诈 丢三落四 盛气凌人 六亲不认 口是心非 掩耳盗铃 朝三暮四 子虚乌有 狐假虎威
表示贬义词的精彩成语
1.【蝇奔蚋集】:蚋:一种吸食人畜血液的昆虫。像苍蝇、蚋一样向有臭味、酸味的地方聚集。比喻许多人向一个有吸引力的地方集中。含贬义。
2.【奇装异服】:奇:新奇的;异:特别的。比一般人衣着式样特异的服装(多含贬义)。
3.【蓄谋已久】:蓄:等待;谋:谋划。对某件事情等待、谋划了很长时间。含贬义。
4. 【故纸堆】:指大量的古旧书籍、资料。含贬义。比喻人埋首研读古书,不知人情世故。
5. 【敬若神明】:神明:泛指神,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作贬义。
6.【白面儒生】: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7.【世俗之言】:指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般人的言论、说法。含贬义。
8.【耍嘴皮子】:指光说不做。也指卖弄口才(含贬义)。
9.【唐哉皇哉】:形容规模宏伟,气势盛大。也用于贬义,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的样子。
10.【完事大吉】:指事情结束了,或东西完蛋了(多含贬义)。
11.【蚂蚁搬泰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可以创造奇迹。用作贬义指人自不量力。
12.【胡天胡地】: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同“胡天胡帝②”。
13.【如见肺肝】:就象看透肺肝一样。比喻心里想些什么,人们看得清清楚楚(含贬义)。
14.【蝇趋蚁附】:像苍蝇样往来飞逐,像蚂蚁般纷纷聚集。比喻许多人向一个有吸引力的地方集中。含贬义。
15.【顺风转舵】: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表示贬义词的精选成语
1.【操纵适宜】:操纵:原意指收与放,引申为掌握处理。对某事的掌握处理适度。多用天贬义,含把持的意思。
2.【赳赳武夫】:赳赳:勇武矫健的样子。武夫:武人,从军之人。勇武矫健的军人。后多含贬义,意指虽身强体壮,却头脑简单的军士。
3.【传风搧火】:犹煽风点火。搧,同“扇”。比喻煽动别人闹事。多用于贬义。
4.【声势汹汹】: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多含贬义。
5.【鼓舌摇唇】:鼓动嘴唇,摇动舌头。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亦泛指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6.【随风转舵】: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7.【猪突豨勇】:豨:野猪。指拼命向前冲,不怕死的人(含贬义)。
8.【互相标榜】:标榜:吹嘘,夸耀。互相称颂,互相吹嘘。多用贬义。
9.【蚂蝗见血】:见了喜爱的东西就吸附不放,比喻迫切而贪婪。多含贬义。
10.【传风扇火】:犹扇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11.【胡天胡帝】:胡:何;帝:指天神。什么是天,什么是帝。①原形容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后也表示尊敬崇仰。②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
12.【莫测高深】: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指处世的态度、或说话、文章的内容(多不用在正面,带贬义)。
13.【平淡无味】:本指质性平和无味。后含贬义,多指平平常常,缺乏特色。
14.【自以为得计】: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15.【市井之徒】: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16.【不逞之徒】: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17.【白面书郎】: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18.【搔头弄姿】:原指梳妆打扮。后形容女子卖弄姿色(含贬义)。
形容魔法的成语
【点金乏术】:术:法术,方法。没有点铁成金的法术。比喻没有最好的方法筹集钱财,解决贫困。
【点金无术】:没有点铁成金的法术。比喻没有最好的方法筹集钱财,解决贫困。同“点金乏术”。
【点石为金】:指用手指一点使石变成金的法术。同“点铁成金”。
【点铁成金】:原指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的法术。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分身无术】:分身:分出精力照顾其他方面。没有一身同时兼顾几个方面的法术。
【黄白之术】:黄白:黄金和白银。相传道家有烧炼丹药点化金银的法术。指道家的炼丹术。
【挥剑成河】:将宝剑一挥,就变出一条河。形容法术高明,神通广大,实力雄厚。
【驾雾腾云】:乘着云,驾着雾。原是传说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
【麻姑掷豆】:指神仙用法术点化事物。也比喻运笔法点缀文字,使诗文作品新颖,别具一格。
【麻姑掷米】:指神仙用法术点化事物。也比喻运笔法点缀文字,使诗文作品新颖,别具一格。
【撒豆成兵】:撒放豆子,变成军队。传说中谓散布豆类即能变成军队的一种魔法。旧小说戏曲中所说的一种法术。
【神通广大】:神通:原是佛家语,指神奇的法术。法术广大无边。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腾云驾雾】:乘着云,驾着雾。原是传说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
【兴云布雨】:布:施。兴起云,布下雨。比喻神怪法术高明。
【兴云作雨】:布:施。兴起云,布下雨。比喻神怪法术高明。
【摇身一变】:旧时神怪小说中描写有神通的人能用法术一晃身子就改变自己本来的模样。现用来形容人不讲道义原则,一下子来个大改变。
【移星换斗】:形容法术神妙或手段高超。
带魔的成语
走火入魔:走火:过头。对某种事物迷恋到失去理智的地步 详细?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原为佛家告诫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诱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后用以比喻一方势力(多指正... 详细?
邪魔外道:佛教语,指妨害正道的邪说和行为。比喻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学说。 详细?
妖魔鬼怪: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害人的东西或人。 详细?
群魔乱舞:成群的魔鬼乱蹦乱跳。比喻一批坏人在政治舞台上猖狂活动。 详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 详细?
病魔缠身:指长期患病。 详细?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魔:恶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 详细?
混世魔王:比喻扰乱人世的凶人或骄纵恣肆的人 详细?
鬼怪妖魔:泛指各种害人的妖怪,比喻社会上作恶害人的恶势力和坏人 详细?
邪魔歪道:指不正当的言行或途径。 详细?
邪魔怪道:犹言邪魔歪道。 详细?
毒魔狠怪:凶恶残忍的妖魔鬼怪。 详细?
道高魔重:形容法力高强。 详细?
花魔酒病:指沉湎于酒色 详细?
风魔九伯:风:通“疯”;风魔:疯癫。疯狂痴癫 详细?
汉语把由固定的词语结合在一起统称为“熟语”。熟语根据本质特征分为成语、惯用语、格言、歇后语和谚语。
一、汉语成语和谚语
汉语成语一般由2个以上词语互相密切结合使用,通过牢固的词语结合表现出整体意思。汉语成语因为约定俗成,所以大多数均有起源,形式一般为4字句或用2个4字句固定词语组成。
但是,谚语由于是人民大众创造和使用的,具有极强的口语性,所以究其最早出自何处就无法考证了。由此可以说讲究书面和出处的4字句就叫做成语,而讲究口语性和无法考证出处的就叫做谚语。例如,“孤掌难鸣――一个巴掌拍不响”“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打井人”“吹毛求疵――鸡蛋里头挑骨头”。
二、汉语惯用语和谚语
汉语惯用语意思并不是单纯由组成它的词语意思的合并,而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赋予了新的意思,且有固定用法和词语组合。惯用语并不依存于组成它的个别词语意思,而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表达意思。
汉语惯用语也是人民大众口头创造,具有很强的口语性,这一点虽然和谚语具有共通性,但惯用语内容上没有任何知识性,从结构上看由3~4个字构成,不能单独组句,这和谚语存在明显的区别。
三、汉语格言和谚语
格言是具有固定格式简单明了的文句。重点在于内容的教育意义。多数情况下,格言多出自于名家或名作,这样的格言内容上包含着思想教育意义,形式上不受句子长短的限制,具有很强的叙事性,这和谚语具有本质差异。
四、汉语歇后语和谚语
歇后语是汉语中才有的一种固有熟语,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为将已有的文句中最后1~2个文字省略,用来代替前面部分内容的形式。
例如,金同志今天给朋友做寿,因为宿舍内没有酒。因此,他带瓶水来说:“君子之交淡如”。朋友应声道:“醉翁之意不在”。上面例句中用“醉翁之意不在”的“酒”来代替比喻“君子之交淡如”中的“水”。此种类型歇后语系文人之间一种语言游戏,这和谚语明显不同。
还有一种类型是由“比喻”和“解释”两部分构成的歇后语。
歇后语和谚语的差异首先是句子内容上的关系,谚语虽然也多是有两部分组成,但表现的或是并列关系,或是选择关系,或假设关系而已,没有歇后语那样构成“比喻”和“解释”关系的。
例如,“火要空心,人要虚心”(谚语-并列关系);“宁绕十步远,不走一步险”(谚语-选择关系);“若要人下水,自己先脱衣”(谚语-假设关系);“咸菜拌豆腐-那还用盐(言)”(歇后语――比喻解释关系)。
另一个差异就是歇后语的重点是后半部分,而谚语上下部分都要考虑。歇后语一般谈不上有知识性。当然一部分歇后语中也包含着一定的知识性,但目的绝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在于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