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式风格的设计特点范文

中式风格的设计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式风格的设计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式风格的设计特点

第1篇:中式风格的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中式风格;别墅;室内;庭院;统一

现代中式风格设计,是现代中国人传承自己这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古老伟大民族文化的一种方式,也成为了室内外设计风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为现代室内的设计者,我们有必要把中式元素融入室内设计中,随着全球化的东方潮流和新式古典主义的流行,现代中式风格重新发掘出中国文化的精髓,并延续到我们现代生活中来,更起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作用,随着对现代室内空间的认识,现代中式风格会越来越明显地受益于有灵性的人群。

1 中式风格介绍

现代中式风格也称新中式风格。是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背景下的演绎;一是在对中国当代文化的充分理解基础上的当代设计。现代中式风格并不是元素的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提炼,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相结合,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空间,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以体现。这种风格在现在的室内、室外设计中都有较多的应用。

下面以湖州某别墅室内外设计为例来具体分析和介绍现代中式风格在别墅室内外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项目背景:本案位于湖州某别墅区内,房地产老总的别墅及庭院设计

家庭成员:男主人(38)、女主人(35)、女儿(5)

其它:保姆一名,亲戚往来较频繁

要求:现代中式风格

2 现代中式风格在别墅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现代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上继承了唐代、明清时期家居理念的精华,将其中的经典元素提炼并加以丰富,同时摒弃原有空间布局中等级、尊卑等封建思想,给传统家居文化注入了新的气息。

本案的室内面积为约476平方米。一楼主要布置了客厅、客房、娱乐室、厨房、餐厅、保姆房、洗衣房、储藏室和卫生间等;二楼主要布置了主卧、子女房、客卧、书房和卫生间等。

2.1 别墅室内设计中的现代中式风格的布局:对称均衡,端正稳健是中式风格布局的特点,本案室内部分客厅中式组合沙发的选择,沙发旁两个对称的落地灯的选择。餐桌、餐椅等家具的选择和布置,顶部也是方正对称的中式吊顶。从整体到局部,从区域的划分到具体的布置都规则、方正、均衡、对称显得端庄稳健。

2.2 别墅室内设计中的现代中式家具的选择:现代中式风格的家具多有明清家具风格的特点:质朴简洁、豪放规整、工艺精湛、雍容典雅。本方案中厅里摆一套明清式的红木家具,墙上挂一幅中国山水画;传统的书房里自然少不了书柜、书案配以文房四宝。

2.3 别墅室内设计中的现代中式色彩的搭配:本案中纯净的白色是奠定居室宁静文雅的最好基调,明快的线条吐露出自由空间的气息,客厅中白色的和谐与朴素缔造了结构上的稳定,跳跃的红色沙发给人带来感官上的点缀,造型别致的茶几透出的是几分浪漫的风韵。

2.4 别墅室内设计中的现代中式饰品的点缀:本案在客厅、卧室、走廊等有字画、书法等做墙面装饰,拐角处有小盆景的设计作为点缀,此外,宫灯、紫砂陶、条案、屏风、圈椅等都是中式饰品的风格点缀,在设计中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3 中式风格在别墅室外庭院设计中的运用

现代中式庭院按其地形、路面、水系、植物配置等景点都仿照自然,体现自然山水风景特色,追求一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境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本案庭院面积约750平方米,现代中式风格庭院中自然水系穿越了庭院的南院和西院,水体周边设有假山、瀑布、水阶、小桥、景观亭和景观石再配以自然的绿化种植线条流畅、清新自然。主要可分为四个区域:东南角以木平台、假山、水池为主的观赏区;西南角由铺装地、亭子和小桥组成的休闲区;西北角以景石、绿化为主的种植区;东北角以晾衣场、停车场为主的铺装区。

3.1 别墅庭院设计中的现代中式风格布局:本案的庭院布局自由且自然,不规则但平衡,自然的水系起、承、转、合,环弯见长。园中小径蜿蜒曲折、曲径通幽。孤植、丛植、群植的自然种植方式也是中式风格的重要布局特点。

3.2 别墅庭院设计中的现代中式元素运用:假山、瀑布、水阶、拱桥、景观亭和景观石和庭院树都是现代中式庭院的设计元素。本案庭院中开放的地坪铺满了庭院的各个角落,庭院东面的景石、南面的水景、以及亭子等,这些都可以塑造出视觉上的层次感与神秘性,而适宜的亭棚也可以为家人或者客人提供休闲歇息的场所。

3.3 别墅庭院设计中的现代中式植物配置:绿色植物是环境空间中令人健康、愉悦的重要因素,在本案的设计中,院子里周围成荫的乔木以及绿色的灌木搭配,使整个空间有层次感,也让人在其中得到喘息与宁静,庭院中万紫千红的花卉,可以从中寻找到灵感与创意,四季分明的植物变化,让人重新获得生命的能量。本案中式庭院最具代表性的植物梅、兰、菊、竹作为庭院的植物设计主题,以此隐喻主人的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的君子风范。在院子的南面种有一棵大银杏,亭子旁边种植一些花草。后院景石旁种些湖州的特产竹子,郁郁葱葱,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3.4 别墅庭院设计中的现代中式小品点缀:宫灯、景石、盆景同样运用于室外庭院。纯实木结构的小桥,保持了实木的原汁原味;凉亭同样是木质元素为主,融合了户外景致,使庭院具有浓郁的气息。假山石景将人们的思维引领至自然山材的想象,有助于沉淀生活的焦躁。

4 中式风格在别墅室内外设计中统一运用的总结

现代中式风格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复古明清,而是通过中式风格的特征,表达对清雅含蓄、端庄丰华的东方式精神境界的追求。现代中式风格的庄重优雅的双重气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现代中式风格单独应用于室内、室外设计中的出色案例很多。但是改革开放后大量仿西式风格建筑群的出现,让曾经辉煌了数千年之久的传统建筑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所以将中国古式风格提出来,融合现代元素并运用到房屋的设计中,并大力推广,让现代中式风格再现往日光辉。那么如何在别墅室内外设计中做到内外统一,归纳了以下几点:

4.1 将室外的自然风景引入室内。

在室内的空间摆上绿色的植物,让人赏心悦目,眼前一亮,再配以小盆景,画龙点睛。透过建筑的玻璃窗,可以看到室外的景色,亭子、长凳、自然的流水、茂密的绿色植物,大面积的玻璃将室外自然环境与自然光引入居室,使室内空间更加宽敞、明亮,拓展了视觉上的范围,让人在室内也能感觉回归自然。

4.2 将室内风格延伸到室外。

第2篇:中式风格的设计特点范文

引言

中国的餐饮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式风格的设计也随着餐饮文化也渐渐变化着,往往就体现在我们现代的生活中,传统的中式风格的品质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庄重,二是清雅。这两种重要的品质造就了中式风格在几千年的设计中经久不衰。中国人无论是兴趣爱好、周围环境、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影响,都对主题餐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主题餐饮空间中,中式风格的设计是其中的一环,传统的文化,精致的雕刻设计,清雅的气质,不但提升了主题餐饮的档次,而且还让更多的人去感受中式风格的设计美。

中式风格在室内装饰布置、色彩搭配、家具陈设设计等都提出了很多规则,下面就中式风格在主题餐椅空间中的运用做简析。

中式风格的色彩搭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色彩是国人重要的元素,色彩搭配不仅让室内空间变得和谐漂亮,同时也有驱邪避凶,吉庆纳福的功能。在中国传统的色彩里,一般颜色多以红色和黑色为主,色彩明度比较高。中国的色彩包含着浓浓的礼文化,黑色与红色的搭配得以彰显出庄重,同时在传统文化颜色里,每种颜色都有不同的含义:红色代表着喜庆、福气,黄色就给人一种明快温暖的感觉,金色往往多用于古代宫廷或者宫殿,代表着富贵的意思,黑色代表着低调沉稳等。这些颜色被广泛运用在人们的生活中,例如:服装、艺术品和家具。这些颜色渐渐是成为中国的传统颜色,同时这些颜色在很多中式的主题餐厅得以体现,内部装饰如:红红的灯笼,黑色的桌椅,金黄色的灯饰等,可见中国的传统色彩在我国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1.装饰布置

中式风格的建筑构件是一种极为优美的装饰元素,古朴而富有变化是建筑构建的主要特点,表达着中式风格的深厚古韵,例如我们在装修中式风格的主题餐厅时,往往会用屏风、门、雕刻窗来进行区域划分,有的时候也直接用墙,但是会把墙面也进行装饰,挂一些中式风格的装饰品,名人字画、文玩、艺术品之类的。北京的全聚德烤鸭店就是一个非常带有中式风格餐厅的例子,在全聚德餐厅里,把传统文化的图案装饰和一些建筑构件和谐的结合起来,用屏风、木门、红灯笼以及镂空的雕刻窗户来区分空间,让很多来全聚德吃饭的人不单单品尝到美味的食物,还领略到了一种中式风格的文化气息,这种风格常常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些装饰布置都可以在主题餐饮空间中直接或间接的运用。

2.屏风装饰布置。

屏风是中式风格装饰在主题餐厅中最为显著的一个物件,一般都摆放在明显的位置,可以起到隔断、美化、遮挡、协调等不同的作用。现代的中式主题餐饮空间中,由于受到经济成本或或者室内面积的限制,餐厅中的就餐区域,餐厅中的就餐区域与厨房无法有效实现完善的就餐环境,在这个时候屏风的装饰设计就体现出了很好的隔断效果,既不像墙体那样直接隔开某一处空间,又改善了就餐时的环境。不仅如此,屏风上的工艺设计一块也是具有装饰美化的作用,屏风上的诗词歌赋画都是充满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价值美感。在中式主题餐饮空间中,与那些古代精致木门以及雕刻的镂空木窗的装饰结合起来,都会彰显出庄重、清雅的氛围。

家具陈设设计在中式风格的运用

在中式风格的设计中,家具的陈设要讲究对衬,整齐的特点,并且通常要用一些古玩、名人字画、山水绿植等加以点缀,烘托出书香文化的气氛。经常在这种优雅的氛围吃饭,不自觉地就会提高一些人的文化修养,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式风格的家具中,桌子的形状大概分为两种形状,即长方形与正方形。不同形状的桌子与大小象征着用餐人的身份地位。中式风格的主题餐饮空间里桌子往往摆放在整个餐厅的中心区域,规规矩矩的把桌子摆放好,而且会随着屋子的结构调整位置,使之保持在正中央,在这样的设计中,有一种叫“正中人”的说法。

现代生活中,很多中式的座椅也随之变化着,造型的线条趋向于简单,款式却越来越多,但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整体风格,这些新款的家具很适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与功能性需求,应用在中式主题餐饮空间中符合整体布局,家具也是中式风格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表达出中国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人文修养的提高。

结语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中式风格在主题餐饮空间中的运用,也透露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千年来的历史发展积累和沉淀,造就了丰富的中国特色的风格与装饰,尤其是在设计上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合理地运用这些富有中国特色的风格不仅美化了餐厅的就餐空间,而且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对中式风格的设计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第3篇:中式风格的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室内设计;新中式风格;运用探究

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多元化需求,正体现着一种对文化的归属和依赖,那么,对于中国人而言,最具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当然要以中国文化为首选。随着时代的全球化发展,中国文化已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青睐和认可。我国传统的室内装修风格包含了诸多精神,像敦厚、朴素、大气、雍容、以及具备文化底蕴等,都能够给人带来别具一格的感觉。为此,我国的设计师就要努力从传统室内风格中找出优势和特点,将现代元素有机融入其中,以求更好的适应现代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1明确新中式风格的意义与价值

潮流总是循环往复而又趋于极端的,但相对稳定的室内设计却早已找到了新的出路,即避免尖锐的矛盾与冲突,将现代化的元素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室内装修的设计不仅具有了现代化的概念性,同时又包涵了中国传统的沉静与庄重。为了更好的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运用新中式风格,设计师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新中式风格的意识与价值,将室内设计从传统的概念与模板中摆脱出来,创新出新的家居形式以及新的使用方法,在中式室内设计中融入更多的现代化元素,以实现设计上的神似和形似,进而在革新过程中,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新中式风格不是单纯的将各种装修元素进行“堆砌”,而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以求更好的将其与现代元素进行融入,换句话说就是以现代人的审美为主要依据,打造出具有古色古香以及传统韵味的事物来。在现阶段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已变得越来越快,信息技术、资讯传播等也变得越来越发达,为此,人们了解社会的频率也就变得越来越高。为了在这个时代中突显出自我,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开始选择追求个性的发展,而这种个性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在衣食住行上也逐渐得以体现,进而这种现象便使得时尚风格等出现了差异。快节奏的生活,使得现代化风靡一时,但是,有些人对于传统依旧是心存眷恋的,部分接受了传统风格的人也不能接受现代化所带来的繁琐与复杂,于是,新中式风格便应运而生。对新中式风格的把握,可以说与设计师的设计能力和功底是密不可分的,它需要设计师在认真的思考与推敲中,从功能性、文化性、协调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现代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对家居、工艺、结构等进行再创造,也只有如此,包含中国文化与西方建筑色彩的新中式风格才会更加成熟、大放异彩。

2将中国传统符号作为装饰元素

中国文化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凝练、成熟,并形成了各种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图形与纹饰,而这些图形与纹饰又包涵了许多相应的传统象征意义,像是古代的传统图腾纹饰以及传统的宗教图案符号等。这些图形、符号等可能是以几何符号、图腾等在内的图像,也有可能是一些约定俗成的,像是成语故事、典故等组合而成的。这些文化图形与符号在岁月的洗礼下,拥有了极其强大的生命力与历史感。为此,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设计师就要将其所蕴含的语言进行完美的重现,将其具有的积极实用意义充分发挥出来,而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将其作为室内装饰的元素,用以营造出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室内环境。首先,遵循抽象简约的原则。简单的说就是将传统装修风格进行艺术加工,进而使其呈现出简约化的状态,设计师在遵循这一原则时,是可以失其形而不可失其韵味的,将传统文化中的儒道法合三为一,蕴含于现代化的技术与装修功能之中,使新中式风格得以延伸和发展;其次,嫁接和移植。如字面所言,将历史文化进行嫁接和移植,使其成为一种新的艺术。例如中国的文化传统崇尚自然,设计师就可以将自然景物等进行嫁接和移植,在室内分出空间,创建出完整而和谐的自然景观体系,将室外的景观移植到室内来,将绿色植物、盆栽等,作为室内装饰的一部分,这样不仅可以使现代室内的自然景观元素增多,同时还能表达出相应的感情意境,最大化的将新中式风格的价值发挥出来;最后,进行符号的拼贴。即将现代人所熟知的中国传统元素进行变形和抽象,进而使其变为带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或图形,之后,再以拼贴的方式将其运用于现代室内装修中,使其将今与古、传统与现代进行联系。

3遵循新中式风格表现特点及手法

中式风格的室内构建更加重视庄重和优雅这两种品质,在组合方式上,中式风格更偏向于轴对称的原则,即“四平八稳”,这是一种中国社会伦理观念的体现。设计师在对家具的选择上,也更倾向于中式家具、红木灯、羊皮灯等,追求在厚重的色彩中塑造成熟稳重。但是新中式风格却在这一基础上做出了些许的改变,像是在家具的选择上,虽然也偏重于暖色调,但却抛弃了“雕梁画栋”的繁琐造型,但是在对木质物品的选择上却依旧没有改变,因为这符合现代人对返朴归真的追求。那么设计师应当如何借助现代手法来突显出传统文化,并以环境艺术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室内设计呢?首先,在空间上,就中式传统建筑而言,无论北方还是南方,都具有“内向围合”形的建筑,不同于西方建筑的开放与通透性强,中式的建筑更注重私密性,为此,在进行新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时,设计师应极其关注这一点;其次,在形式上,设计师要多增添一些文化韵味,即突显出新中式风格中的“中式”,像青瓦、院墙、马头墙等造型的运用,会给人一种悠远的感觉。近些年,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中式风格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居住需求已越来越高,这就使得新中式风格应运而生。

4结语

总之,新中式风格在我国现代室内装修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为了让更多人接受和喜爱这种既继承了传统文化,又蕴含了现代元素的装修风格,设计师们就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分析,明确新中式风格的意识与价值,让新中式风格能更加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迎合现代人的居住需求。

参考文献:

[1]薄云辉.新中式风格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5.

[2]熊红丽.论新中式风格与现代室内设计[D].武汉:湖北美术学院,2008.

第4篇:中式风格的设计特点范文

许多人认为中式的家居有老旧感。但是客观来讲,西式的家居不一定是时尚的代表,所以中式的家居也不能被视为老旧的代表。在中式的家居中融入现代的某些元素,就能体现出中式家居的概念设计和智能化,同时又有其本身的祥和与文化思想底蕴。从一定意义上讲,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升华就可以形成全新的概念。我国民族文化于明清时期家居风格上的映射是各具特色的,许多欧洲的家居中家具的设计就有我国明清时期风格的影子。很多具有民族特点的家具经过专业人士的改造,融入了很多现代家居潮流的思维概念,更具有其独特的魅力。随着人们生活步伐的加快,人们难免要面对来自多方面的压力,时常被焦躁不安和恐惧等情绪所困扰。设计师如果将具有时代感和民族感的元素完美地融入家居中,就能赋予家居一种神奇的魅力和内敛的力量,像一只温柔的手来安抚人们躁动的内心,使人们的心情趋于雅致与平和。这种神奇的内敛之功就来自中式家居的装修风格。它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式风格装修的优点,如“圆润端庄“”灵动精准“”华严工致”“均衡稳健”等,以及“构架精巧”“寓意和美”“气韵生动”“资展丰沛”的个性。这种传统风格会深深根植于一个民族的心底,由此结出文明灿烂的丰硕果实。鉴于此,就不难推断出中式家居、中式装修风格在现代人类生活中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了。

二、将现代社会观念和传统元素融入中式装修风格中

当代的中式装修风格,并不能视为中式风格和现代风格的简单结合,而是对这两种风格要细心地推敲,无论是在美感、含义,还是在功能方面,都要进行均衡和融合处理,同时还要适合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和行为习惯以及经济状况等。因此设计师要对传统的家居风格进行恰当的调整和转型,对制作工艺和原材料等有所改进和转变,才能创作出较为成熟的现代中式风格的家居作品。如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创作出来的作品就会有轻浮之感。设计当代的中式风格家居作品时,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同时还要对现代社会中的某些元素有敏锐的“嗅觉”,找到两者的契合点进行恰当的融合。室内装饰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当代的中式装修风格既是对我国古老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又包含现代时尚家居的理念,因此两者结合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是一个亮点。

三、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元素

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不断洗礼和沉淀,逐渐产生了许多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纹饰和图案,如龙纹、凤纹、螭纹、蝠纹、云纹等。龙图腾是中式装修中较多应用的图腾之一,它伴随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长盛不衰,但又有变化。明朝大多是龙发高耸,气宇轩昂;清朝康熙时期,龙发多披散;乾隆时期龙顶大多有七个围顶圆包;五爪的龙曾被称作金龙。凤纹与龙纹对应,是在中式装修风格中较常出现的图腾纹饰之一。它温文尔雅、大气脱俗,经常出现在女性居住的寓所以及女性使用的梳妆台等装饰品中。螭是传说中没有角的龙,是“龙生九子”中的龙子之一,螭纹也是经常在中式装修中应用的图案,其外形多样、变化多端。蝠纹是以蝙蝠的外形为纹样,被广泛地应用到中式装修和中式家具以及装饰器皿中。它之所以被应用,是因为“蝠”与“福”谐音,寓意吉祥。云纹是中式装修中运用最多的纹样,云纹有“步步高升”“吉祥如意”的寓意,在中式装修中常常以浮雕的形式出现。在中式风格的装饰装修中,所应用的纹饰和图案除符号、图腾、动植物、人物等,还有一些大家都熟悉的寓言和成语故事以及传奇人物等。在这些纹饰和图案中,无论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广为流传的故事、宗教符号,还是地区的图腾,不仅具有其象征意义,还代表我国的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之后体现出的浓厚时代感和厚重历史感。在现代室内装饰中,这些纹饰和图腾也被设计师应用于家居设计之中,以下为运用的主要手法。其一,简约抽象法。顾名思义,这种手法就是将传统的符号、纹饰经过艺术手法提炼并运用现代的技术手段进行抽象或者简化。该手法遵循“不丢失传统韵味”的原则,在现代技术与功能的辅助下,把固有的传统符号或隐晦、或放大、或转身、或俯视、或相交,应用于装修设计中,使相加相叠的文化韵味相得益彰、发扬光大。其二,嫁接和移植法。就是将禅、道教和儒家的文化进行移植或者嫁接,用艺术的手法进行再创造,以一种全新的形象展现给人们。我们国家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是一个有悠久的禅文化、道教文化和儒家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华古建筑、古家居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丰富多彩。所以,古建筑、古家居与禅文化、道教文化和儒家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如果光有文化而无建筑、家居,则文化不具备其影响功能;光有建筑、家居却无文化内涵,则建筑、家居没有灵魂依托。文化决定风格,风格会推动文化。其三,拼贴符号法。文化是具有传承性的。沧桑巨变、斗转星移,无论历史如何演变,传统的民族的文化总会延续下来,并以各种形式和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伴随人们朝朝夕夕、日月轮回。传统文化会和当下的文化汇合交融,人们会将它们或抽象、或变形、或解构,让它们变为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设计师在室内装饰中拼贴这些符号,来展现古与今、新与旧之间的内在联系,来适应现代人美化生活的需要。

四、中式风格设计的要点

我国传统的室内设计兼具优雅和庄重的特点,空间结构多以木架结构为主。中式建筑的建造多遵循对称和均衡的原则。该原则主要体现在“中轴线”上,建筑的建造就是以中轴线为对称线,在其两边建造两厢次要的建筑,以此主要院落就形成了。中式建筑的空间也都是四平八稳的,讲究“比例得体”“均衡得当”“形态稳定”“结构严谨“”庄重挺拔”的特征,而中式装修风格同样要求装修各部分内在的比例、装饰图案自然、人物、动物、文字等体现华夏文明的特色。“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就是我国古代社会伦理的深刻体现。我国传统的室内设计十分注重端庄和典雅的品质,同时还要体现出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这无论是在家具的摆放上还是在装饰品上也都有所体现。如色彩方面,一般提到中式建筑,人们想到的就是其色彩呆板,因此在室内装饰时注重色彩的搭配也很重要。现代中式装修风格以及中式家具中对色彩的运用也都有令人惊喜的融合、开放,大都使用暖色系列的色调,家具的表面也都经过亚光的处理使其总体变得柔和。特色鲜明、不同色系的大胆运用,彰显了原本贵重的中式装修风格设计的精、气、神,使得现代氛围中蕴含着古色古香的韵味。造型方面,秉持简约的原则,可达到回味无穷的效果。在室内设计中既有广润精美的实用性,又体现意蕴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典雅之气的最好体现。此外,由于中式家具的总体色调都是暖色调、深色调,室内装饰中的地毯、地板、墙面等也最好使用较深的色彩,做到“丹青蕴藏”“深而不腻“”气韵生动”,这样才能保证家居装饰总体上的和谐性。

五、中式风格设计的历史回顾与趋势分析

第5篇:中式风格的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现代中式风格;室内设计;传统文化;现代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173-01

众所周知,自十九世纪以来,世界潮流在西方文化的主导中演变进化,并激烈碰撞着世界各国的文化;随着二十世纪末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在国内设计界中涌现出的一批又一批的欧美设计风潮,也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着中国本土文化;接着国学的兴起,民族意识的重振,传统文化的再重视,也开始诱发着国人们进一步的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审视事物,观察生活,设计环境。于此开始,人们不在无力的现代主义风格中挣扎,国人们开始寻找中国传统文化道路上的突破口与起航点,我们不得不寻找另外的一种元素依托,在不倾向中式风格功能缺失与设计繁琐的情况下,保持中国文化特有的和谐泰然、庄重优雅、朴素自然,并将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的改变赫然一气,通过“从传统中来到时代中去的”核心设计新理念,诞生出了现代中式风格。现代中式风格从集中到创新,都无不体现了东方人特有的文化品味与强烈时代感,下面我们就室内设计中的现代中式风格的应用与体现进行进一步的阐述与说明。

一、现代中式风格的表现形式

现代中式风格是多样化的,是系统性的,我们不能从单一的角度去定位它。

在不同的角度去看,都分别有着不同的寓意与体现;单从文化来说,现代中式风格的表达是具象的,是有内涵有层次的思考内容,它不仅仅满足了生活起居衣食住行的生活环境,更是至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再体现,再生化。而进一步的现代中式风格更是在“设计涵义”“风格特点”“空间布局”以及“装饰内容”上面进行探究。

二、现代中式风格的设计涵义

此文章中所说的现代中式风格的另一个称谓是新中式风格,它并不是一种特定的单一的设计手法,而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设计思想,是在我国悠久传统历史背景下的文化演绎,是借助我国传统文化来表现室内独特的视觉感受,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视觉体验。现代中式风格不是一味的将传统中式装饰的复杂元素进行的再堆砌再利用,而是通过对传统的理解与学习,将中国特有的“东方魅力”融入到现代的流行元素、时尚元素中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传统的艺术精神,传统的艺术风格以及传统的文化脉络永远的传承下去,同时这也是自我文化修养的提升以及对传统文化反思过后的又一次洗礼。现代中式风格简化了传统中式风格中的布置与雕琢,将空间赋予了“朴实,复古,庄重,自然”的新感受,这样的新风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留,是民族特色的再生与标志,是当下设计理念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结合。

三、现代中式风格的风格特点

(一)装饰质朴

现代中式风格的装饰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演变,从过去中式风格中一味强调的“古玩玉器,实木雕刻,雍容华贵,色彩浓郁,富丽堂皇”中简化而来,并在现代设计理念的大前提的支撑下,在不失功能的一方面,通过保留其做功的精美来突出设计的细节;让我们用典型的新中式天花来进一步说明 “天花制作可以以木条相交成方格的形状,上面盖覆木板,也可做简单的环形灯池吊顶,用实木做框,层次清晰,并漆上传统中式色彩-梨花木色”。由此可见新中式风格的装饰不必一味拘束于传统,搭配简洁客观明了一样起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结构硬朗

从欧洲古典的三大柱式的出现到今天成为欧洲经典的装饰元素,无不在说明着典型传统的结构是可以代表一种设计风格的。从中国传统代表性的“屏风,木雕,挂花,橱窗”中,我们看到了物品在发挥其功能的同时还兼具了极强的装饰性,因此现代中式风格取其优秀,在结合现代主义以线形为主构成的几何式空间室内布局的理念下,采用简洁、硬朗的直线,并结合中式传统风格中雕刻纹饰达到目的,来满足现代人的生活居住需求,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使现代中式风格更加融入人的生活,更加实用、现代、贴心。

四、现代中式风格的空间布置

中国自古受儒家思想影响十分看重等级,而空间布置的重要性对于古人来讲更是情理之中。对于室内设计来讲,现代中式风格更是注意在空间上的处理,根据住宅居住人数和个人私密程度的不同,用隔断和门以及屏风、橱窗等进行空间分割、视线遮挡,丰富室内层次感。

五、结语

现代中式风格的魅力不仅仅只有这些,而在设计理念飞速发展日益越新的今天,我们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去吸收和改造传统文化,尊重传统合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行探究与学习,发展现代中式风格,光大中国元素,中国力量。

第6篇:中式风格的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新中式;元素;室内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新中式风格并不指的是特定的设计手法,它是一种设计思想。是借助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来表现出室内特有的视觉感受。例如对于空间的布局、家具材质以及色彩运用、装饰的造型等方面。而在新中式风格中所主要追求的就是突出特有的“东方神韵”。这种神韵的体现是一种“情感”方面的表达,让置身空间中的使用者拥有不同的文化熏陶。这是对于东方人特有的“儒雅”给予不同形式的诠释。新中式风格也不是简单的对于明清家具的运用,和生搬硬套的传统饰物的摆置。其主要是对于我国唐、宋、元、明和清几代家具理念的传承和延续,运用更多的是现代设计手法,对于界面的处理以及空间中对称的关系,以及“形神兼备”的追求。简化了传统中式风格中对于精细的雕琢和繁琐的布置。给予空间“清新、朴实、自然、真切的丰富感受。这既保留了特有的文化内涵,又去除了传统中式风格中“造价高”等特点,更加适应人群并保持了特有的“东方神韵”。

2新中式风格的表现形式

新中式风格不能从单一的角度上去定位,而是系统性的设计,从文化角度上来说,这是一种具象的文化表达,拥有深层次的思考内容,并不是仅满足生活起居的需求而去进行设计。而新中式风格的表现形式也主要取决于“设计思想”、“空间布局”“装饰与形态”三部分中。把握好这三个部分也就可以抓住新中式风格的设计主题,这也是新中式风格的“灵魂”所在。

2.1设计思想

我国古代时期的人们对于室内外环境的研究和追求是十分深远的,这早已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从“前朝后寝”的城市宏观规划,再到具体建筑的外部形态和内在结构,以及室内空间中的分割和精美绝伦的装饰摆设,这都存在着特有的设计思想。这也和我们今天的设计表达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新中式风格也就是吸取古典中的精髓而进行更深层次的推敲。

而古人经常会选择“地位和文化”来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和不同品味,这也包括了对于宗教和信仰、以及文人和市井文化的具体表达。例如我国古典建筑特有的“飞檐翘角”一样,这则表达了传统文化中“人与天”之间沟通的宗教思想。以及“文人和市井”文化。所谓“文人”多数是指对于古人的才情和气节上的表达,这是根据个人内心需求所定的,这种思想也就演变出了类似“梅、兰、竹、菊”等特有的代表符号,而主要表达的则是借物喻人的品格高尚,这在室内外环境设计中也经常采用的到。而“市井”文化中多讲究的是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田间野趣”的追求。

在新中式风格中也应当追寻这种特有的设计精髓,不是设计者在技术上的表达,而是情感和文化上的传承,流露与自然之间。就像最著名的苏州“拙政园”一样,那里采用的古典造景手法也被当今的设计者运过来,“借景”是拙政园最常见的手法,而后建的苏州城中心也巧妙的将其“借”了过来,成为了城市中的“后花园”。这是对于设计的一种整体性的表达,不仅如此包括“住宅”、“庭院”、“居室”都可以运用,并营造出艺术化的生活环境。

而更重要的则是中国人讲究的“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真正体现出了“天人合一,宜设而设,精在体宜”的核心理念。这也就是新中式风格的重要设计思想。

2.2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对于古人来说更是重中之中,因为古人讲究的是“礼制”。在传统的文化中表达的是人在社会的等级地位,以及长幼尊卑等方面尊重。就像餐桌上长者或是主人的方位,长辈应当坐中间,而晚辈则应当坐两边,这是一种礼貌的表现。而在新中式风格中也应当注重这方面的观念,但是应注意不要刻板的安排这种“顺序”,以减少空间中的“束缚感”。

对于室内而言,新中式风格应当注意的是对于空间上的处理,人在不同大小的空间中所带来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就像家具的摆放要依照礼仪分出不同的区域,如交谈空间中两张座椅的距离就决定了谈话双方的关系远近等。隔断和门在新中式风格中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门是“进入”和“区分”空间的主要标志。不同的造型和内容都可以运用到新中式的设计中,例如“拱形、方形、菱形、圆形”等,通常可以在结构雕刻装饰并在四周增加自然景观,加强空间的纵深感和情趣性。而“隔断”则是对于空间中的“过渡”和“提醒”。

隔断具有一定的装饰性,也体现出了古典文化中“虚实”的表达。

而在新中式风格中更要强调的是对于“度”的表达,这是对于空间中装饰适度的掌握,中国古典水墨画中讲究的是“留白”这可以让空间更加平衡,让使用者留有瞎想。不会使人觉得整个空间太过“市侩”这是一种典雅,也衬托出新中式风格特有的内在气质。

2.3装饰特色与形态选择

中式风格的装饰也主要来源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养分,新中式风格的“神韵”也需要通过装饰物进行营造气氛,如明清家具、盆景、水系、古玩、石木雕刻、灯具、等具体事物形态表现出来。而不同时期的装饰风格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如春秋战国等时期多以凝重、庄重典雅的形式而出现,在色彩上深红和黑都是常见的颜色。而在盛唐时期就体现出了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感觉,装饰构件的造型也更加复杂精美,色彩方面也是绚丽多彩。明清时期则又突出实用性的特点,以简洁大方、造型优雅为主要目标,但清代也保留了繁琐的装饰风格。

而在新中式风格中也应当简化部分装饰物,或根据需求保留其精美的做工来突出设计细节。例如“案”、“桌”、“椅”、“床”、“榻”的处理,就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配置或繁或简,家具是有“生命”的,中式家具尤其如此,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决定整个空间的气质。除了家具之外,还有许多常见的配饰和陈设,例如书法字画、雕刻、窗花等都是新中式风格应当把握好的“符号”,但在摆放时应当注意其“寓意”的运用,例如“四君子”、“岁寒三友”、“蝙蝠、鹿、鱼、喜”等象征性的装饰物。另外在新中式风格中也一定要注意灯光的运用,光影也是中国古典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灯具的造型方面不必拘泥于传统,配搭简洁的灯具效果一样会很好。

3.结语

中式风格还有很多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像中国的古典文化博大精深。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也会更新出新的设计方法,新中式风格也会有不同改变,而不管发展到任何阶段也应当尊重传统,和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这也是对于我国古典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服务于人的同时也展示了新中式风格的无穷回味。

参考文献:

[1]名家设计新风尚 中式古韵风 名家设计新风尚 中式古韵风;

[2]家居新视角·永恒中式 《家居新视角》编写组编/2008-08-01/福建科技出版 ;

[3]中式主义 范江,洪堃 著/2007-10-01/福建科技出版社 ;

[4]我秀我家:我的新中式情结 廖彦主编/2008-08-01/机械工业出版社 ;

[5]魅力新中式 徐宾宾主编/2012-02-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6]家常装修简单学:新中式之家 贾吉东编/2010-07-01/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第7篇:中式风格的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室内设计;新中式风格;精神文化;茶府

1 基本情况概述

1.1 新中式风格

新中式风格是在传统的中式风格元素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它将传统的文化和理念表达得更有魅力,还融入现代的思想。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装修风格也在更新。材料和工艺的升级,让新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更具个性化和创造性。

1.2 关于茶府设计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饮茶的习惯,点一杯清淡的香味的茶,与茶友谈天论地,方可消去身心的疲倦感。现代茶府是人们休闲娱乐之地,它不仅拥有中国传统的文化,还符合现代人追求舒适自然情调的追求。因此,在设计的时候需要把握住茶府的精神文化,在加入现代元素的同时还应该有创新,以吸引人们的视觉。

2 茶府设计构思的来源

2.1 构思的背景

传统的中国古建筑都讲究对称的结构,这样的原则也反映出当时中国古典的组合形式。当时的中国以木材作为建筑的材料,这样的材质给人自然之感,并有冬暖夏凉的特征。在装饰纹理上,传统中国风格采用回纹,宝相花等元素,它们拼凑出来的造型常常是复杂多样的。新中式风格以流畅的线条为主,部分装饰采用简化后的纹理,并结合现代简约的特点,新中式风格更多的是传承和发展。

分析完设计风格后,就需要对去茶府的人进行考究。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不少人身心疲惫,而茶府正好能满足人们放松心情的需求。因此,在茶府的设计时,应当将情感化的设计加入其中,合理布置功能分区,将动静结合放在设计的首位。这样的设计既可以满足只想品茶的人,也可以满足娱乐项目的朋友。

2.2 构思的必要性

“在世界兜了一圈以后,我们该回家了”。这样的说法开始深入人心。近年中国文化或者是新中式风格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品茶的习惯,为了让新中式风格表达的更加淋漓尽致,我选择以茶府来作为设计项目,使新中式风格在其中得到一个很好的展示。新中式空间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坚持适中、和谐、统一、实用、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内敛、静雅、稳健的这种神韵,为了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必将融入到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之中,使这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与传承,让传统活到现代,展现出新的文化底蕴。现代的茶府设计需要熟悉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现在的设计市场。在运用新中式风格时。需要将其提升到新的高度,让它艺术魅力展现出来。新中式风格运用传统色调与符号结合现代表现手法创造出完全符合现代人生活的方式,还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及中国现代的姿态。简约为主,线条流畅,材料精致是新中式风格的特点。

3 新中式风格下的茶府设计

新中式元素和现代茶府进行一个搭配,让茶府融入进一种思想文化。首先,需要对新中式元素与现代茶府的关系进行深入的调查,认真地剖析新中式元素在现代茶府中的设计理念,以及它现有的问题;然后对新中式元素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总结出新中式元素的三种形式,并将新中式元素融入现代茶府里。对茶府中表达的手法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并结合优秀的茶府案例进行设计;最后,把一系列的施工布局以新中式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打造出一个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优美茶府。

3.1 功能分区

整个茶府在结构上进行了空间功能的分区,大厅以散座和卡座为主。散座是大厅内摆放圆桌或方桌,每张桌子配四把椅子,再根据人体工程学,桌子之间的间距是两张椅子的侧面宽度假六十厘米。这样,客人可以自由进出,适合多人娱乐休闲。卡座是类似西式的咖啡座,每张卡座设一张小型长方桌,两边是有软包的高背椅。利用椅背来起到座与座的间隔。品茶的人们可以两两相对,相互聊天,不时可以欣赏窗外风景。两者动静分区,大方得体。吧台的座椅较高,利于观察人们有无其需求,以便及时做出反馈。在吧台旁还有上网的功能区,便于浏览网页。茶水房里左边安置有煮水器,净水器,晾置架等必备的工具,右边是放置干燥性的食品柜和茶盘,碗,匙等物品,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干湿分区。

3.2 人流动向分析

人流动向的分布上,一楼的人流量大,大厅以走道向四周分散。吧台在最里端,看起来更含蓄。楼上的人流相对于一层而言要少很多,所以布置的包间,显得更有品味。

3.3 色调分析

整个茶府的色调为暖色系,暖黄为主色调,搭配棕色,褐色,点缀一些青灰色,宝蓝色以及朱红。整体空间亮度适中,并有浓厚的新中式色调。在营造出明清时期氛围的同时,让人们视觉上有空间的遐想,恍惚间,似穿越到了那个年代。大厅天花的吊顶以平面加入以实木线条的搭配,使空间温馨明快,又不失新中式情调。而包间以平面吊顶为主,这样没有过多复杂的造型,简洁大方,与整个墙面的造型起了很好的呼应。新中式的家装风格避免了简约的呆板和单调,也没有传统古典风格中的繁锁和严肃,让人感觉庄重和恬静,适度的装饰也使家居空间不乏活泼气息,人们在空间中可以得到精神和身体上的放松,并且紧跟新中式风格设计的步伐,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整个空间配上轻音乐,余音绕耳,使环境更舒适。

第8篇:中式风格的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新中式 传统 创新 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新中式设计风格的来由及定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在综合国力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文化和艺术同国际的交流上深度和广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因此 “中国元素”这样的文化符号的价值在世界范围内也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挖掘,它所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广泛,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到服装设计,再到产品设计等等。当然,由于社会的发展当代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演变,传统中式风格固有观念自然也就有所打破,既继承传统又融合现代材质和时代气息的设计现象已成不争的事实。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下,人们趋向装饰风格简约化、现代化,而传统的中式风格里的一些因封建伦理而有的等级式的空间布局和装饰等已不适合现代生活,此外传统的材料和施工工艺也不适合当下社会现状。因此想追求具有一定中国文化韵味的独特的现代风格,又想脱去传统中式里不适合现代生活需要的部分,于是新中式风格就产生了。新中式风格不是简简单单的现代元素和中式元素的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中国文化的了解,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紧密结合,以现代人独特的审美需求来创造有传统韵味的空间。

传统中式风格和新中式风格的关系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然而就今天的社会现实而论,传统中式不能满足新时代人们的新需求,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材料和工艺的迅速更新,二是因为传统中式风格相对于太过沉重,缺乏体现现代生活的快捷和轻松感。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了探索,将现代材质、色彩和中式的元素、图案相搭配将现代与传统理念相结合,伴随着现代人追求的随性舒适,存在很多“好看不好用,舒心不舒身 的弊端,”新中式风格由此应运而生。

如今,新材料和新工艺更新速度极快,对于中式传统建筑的材料(木质)和传统施工工艺(榫卯)的观念和标准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从材料方面来看,由于木材自身的时效性,众多优秀的建筑未能长时间保存下来,我们只能从文献书籍或珍贵的部分影像资料中获取我国历史时期的建筑文化遗产。从中国传统的施工工艺的角度来看,木材取材和造价是古代建筑的基础平台,大多数的建筑和家具通过木构件之间的榫卯相互关联而成,符合当时建筑的客观要求,而从现代施工效率角度出发,传统的施工工艺难以完全满足当今社会快节奏的发展变化,更不能同日新月异的快速与坚固的模数化型材相抗衡。原材料和施工工艺客观现实问题的凸显成为新中式风格设计现象大量涌现的催化剂。

故此,新中式既是在探寻中国设计界本土意识之初逐渐出现的新型设计风格类型,同时也是诮费市场孕育出的时代产物。探讨新中式设计众多现象的表象规律,不能脱离其文化原因、机制原因、政治制度原因等众多深层次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当再次迎来本土设计风格回溯的时候, 如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传统的 “中国元素”恰当地融入建筑及室内设计中是值得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新中式风格的特点和设计手法

新式风格在设计手法上更多地借鉴了后现代,把传统的结构形式以重新设计组合。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背景下演绎构成的中式风格, 也主要体现在传统家具及黑、红为主的装饰色彩上。在新中式住宅中,多采用简洁、硬朗的直线条,直线装饰在空间中的使用,反映出现代人追求简单生活的居住要求,更体现了中式追求内敛、质朴的设计风格,使新中式风格更加实用、更富现代感。

在装饰手法上借鉴中国古典园林风格,能给空问带来了丰富的视觉效果。在饰品摆放方面有绿色植物、布艺、装饰画,以及不同样式的灯具等。这些装饰品有多种风格,但空间中的主体装饰物还是以中国画、宫灯和紫砂陶等传统饰物,在空间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充分的体现中式元素。

从室内空间结构来说,以木构架形式为主。中国自数千年前就使用木材,木质象征生命,讲究雕刻彩绘、造型典雅,多采用酸枝木或大叶檀等高档硬木,经过工艺大师的精雕细刻,每件作品都能令人对未来产生一种美好的向往。有些建筑材质并不是木结构的,但其正气威严的形象正是源于中式的建筑。新中式注意的地方:只要发挥各种建材本身特性, 即使是使用玻璃、金属等现代建材,一样可以表现中式风格。

在空间感觉上追求神韵, 只是形似是不足的,在反映中国传统的同时反映这个时代,重要的是追求神似。在制作技术上也要跟上时代,古代中式主要材料是木、石材料,现代技术产生了很多的材料,很多都可以用到中式设计中,可以说如何将现代材料和现代元素融于中式装修中,是目前设计新中式是否成功的标志。只有既能体现中国传统神韵,又具备现代感的设计,才能是真正的新中式风格。

新中式风格的未来设计趋势

纵观当下,很多国内外建筑设计大师及设计事务所都在不断实践将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和现代的工艺相结合,设计出让世界为之瞩目的优秀当代中国建筑。如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美秀博物馆;刘文金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美国SOM与上海国际金茂大厦;李祖原与台北101大厦;隈研吾与长城脚下的公社等类似的实际案例不断涌现出来,都是此类实践集中体现。

现如今我国正面临现代与传统、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撞与融合。具有鲜明文化属性的建筑无一例外地卷入了这一浪潮,传统与创新、区域与世界等要素必然会和谐地统一起来,要想产生具有多元性设计作品,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和谐。对于“新中式”设计风格的未来而言,因其不光依托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重要之处是其将始终与时尚性和现代性相伴,更决定了新中式的时代适应性和变通性而拥有广阔的受众和平台。那么可以确信它今后的发展趋势不会是一种昙花一现的风格类型,它的魅力吸引的不仅仅是中国人,在世界设计史上也会留下浓重的一笔。反之,至于那些以时尚为目的的快餐式设计文化,其时限性极强, 是当代文化的一个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绝不会成为永久性主流。

从研究价值上来说,作为中国最具有特色的设计代表,“新中式设计风格” 的研究将是未来中国本土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趋势。况且在泛世界语境下的新中式风格的未来理论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和拓宽相关设计领域。新中式设计风格属于近些年新出现的一种风格,是属于实践多、实例多而理论总结少、深度浅的典型风格类型。就当前的“新中式” 的研究而言,更多的是现象的阐述,而非本质的挖掘。“新中式”表象风格隶属新兴主流设计风格类型, 虽然目前实践案例、表象类资料丰富,但是在理论资料的参考和收集方面比较匮乏,争议性大,因此需要更多的人对当代“新中式设计风格”现象进行关注,并进行整体脉络上的梳理和研究。毕竟新中式设计是从中华文化之根上生长出来的,是未来研究需的重点,而也最有可能在这方面获得突破。

在国际文化交流日趋深广的背景下,深入认识、研究中国传统设计文化在的当代传承,重新审视、评估中国传统设计装饰文化在全球文化中的地位具有现实意义;而按照全球化、国际化、地域化要求来整合中国的设计文化,吸收世界设计文化之长,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设计无疑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是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当代中国及东方文化不但在汲取着全球化所带来的优势,未来的中国风及东方文化也在对西方乃至全球有了一定的引领作用。

第9篇:中式风格的设计特点范文

轻奢风格有四种分别为:简洁轻奢、欧式轻奢、极简轻奢、新中式轻奢。轻奢装修风格是把现代风和古典风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硬装会更偏向现代风,家具和软装会偏向古典风,全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十分时尚、奢华、有品位。

装修风格,也称设计风格,是房屋装修的整体特点。每个人的喜好不尽相同,装修风格的确立让设计师更容易把握设计的立足点,让业主朋友更容易表达出对所需的装修效果的一种需求。装修从风格上分类,可分为:现代简约风格、田园风格、后现代风格、中式风格、新中式风格、地中海风格、东南亚风格、美式风格、新古典风格、日式风格等。

(来源:文章屋网 )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