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作业设计要求范文

小学作业设计要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作业设计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作业设计要求

第1篇:小学作业设计要求范文

【摘 要】 数学作业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从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出发,对当前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问题的对策,分别是:要以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出发点设计作业;要有效的结合作业的质与量;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对策研究

从学生上学的第一天起,作业就贯穿着学生的整个在校学习的生涯,而这其中的数学作业,是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有着紧密的联系的。数学作业在培养并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作业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值得每一位数学教师谨慎思考并使用。如果数学作业这个工具运用的好,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深化,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如果运用得不好,大量机械式的作业,不仅掠夺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和精力,使学生产生心理负担,而且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热情,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在新课标背景下,需要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重新思考作业的作用和意义,并且提高自身作业设计的能力。本文从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出发,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研究,希望研究成果为其他小学数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笔者曾亲自调查过多所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情况,发现了不少问题。部分数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量过大,使得一些学生在一个小时之内根本做不完作业。很多小学生表示,他们除了要做完数学教师布置的作业外,还需要做完一些家长规定的辅导练习册等等。但是笔者发现,这些作业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巩固和掌握知识的,都是追求以做题为学习数学的核心的,这种理念明显地与新课标中的要求相违背。

根据笔者的总结,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模仿课本例题的题目过多,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题目太少。这就使得很多学生虽然做了很多题目,但是类型都是一样的,只是在简单地重复,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化巩固,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且,这种机械地追求做题数量的数学作业,还会让部分学生对数学题目产生恐惧心理,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第二,纯计算的题目过多,而能够有助于学生应用数学的题目又太少。这就使得数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节,不利于学生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第三,几乎全部的题目,都是需要学生独立完成的,很少有需要学生相互合作完成的题目。这不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对策研究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既要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培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为了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中达到上述要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出发点设计作业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充满好奇心,爱动,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应当以小学生的这些特点为出发点,从生活中寻找真实有趣的案例,设计具有开放性与探究性的题目。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数学作业,小学生便会喜欢做,愿意做。比如,在我布置的让小学生认识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数学作业中,我让小学生去生活中测量物体的长度,以此让他们用手、用眼体验和熟悉这些长度单位,从而巩固对这些长度单位的认识。小学生对此都很积极,作业完成的情况都相当好,而且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也都更进了一步。

(二)有效的结合作业的质与量

小学数学作业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或者发挥多大程度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与作业的量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这也并不是说,作业的量越多越好。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还不能持续的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集中,因此,若是作业的量过大,反而使小学生很快厌烦做作业,长此以往,便产生抵触情绪。小学数学作业的用时,一般在30分钟以内比较好。那么,如何保证这30分钟内的学习效果呢?这便需要在作业的“质”上下功夫。一般来讲,作业的重难点要分布合理,能让学生较快较直接地掌握基础知识与重点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作业的“质”与“量”要进行有效的结合。

(三)发展数学思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一定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这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对以后的数学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在作业中加入一些探究性的或者需要合作的题目,以锻炼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集思广益,拓展思维,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例如,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尝试让他们做一些比较有深度,可以拓展思维的题目。对于学习一般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尝试做一些稍有难度的数学题,以期能让他们继续有所提高。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则为他们布置一些具有基础性知识的作业,让他们能够完成任务,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数学作业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能够起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作用。教师在对数学作业进行设计时,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为目标。

参考文献

[1]万泽民.构建自主学习小学数学作业的实践与思考[J]. 江苏教育研究,2014,25

[2]王玲.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作业生活化的有效设计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

第2篇:小学作业设计要求范文

关键字

小学数学;课改;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一、新课程改革下作业设计的要点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更加重视的是对学生素质和潜力的开发,而不仅仅是要求小学生会解几道习题、会几种算法而已。因此,小学作业的设计必须要在锻炼小学生思维,提高小学生数学能力上着手,努力使小学数学作业启发小学生数学灵感,创新小学生数学思想。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要集趣味性、开放性、创新性于一身,这样才能将小学生的视野开阔到课堂之外,让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中都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做到可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真正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首先,小学生的数学作业设计要精简。传统的应试教育下,教师习惯了设置大量的作业来机械地提高小学生的解题能力,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没有帮助的,我们接到很多家长的反应是孩子做作业做到深夜但是学习成绩却没有显著提升。大量的作业给孩子造成很到的生理压力和心理压力,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新课程的理念最重要的就是给孩子减负,这里所说的减负重点就是给孩子少留作业,让还在在课余时间能够轻松一些。所以,教师在设置作业时应该开动脑筋,尽量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习题作为作业设置。有效的作业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质量的高低。教师设置的作业质量上乘,及时作业量比较少,小学生依然可以从作业中提炼自己,掌握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其次,小学生数学作业的设计要贴近生活实际。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归于生活。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很多数学知识都可以再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所以,教师在设置作业时要尽量结合小学生以后的生活经验,和其生活相贴近,这样小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也提高了其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在设计加减法的作业时可以采取小学生习惯的买冰淇淋的场景进行作业设置,这样小学生做作业时就比较有效果;在小学生学习对称的这个概念时,教师可以设置作业让小学生回家去观察窗户、蝴蝶、圆形镜子等物品,让他们观察这些物品具有哪些共同点。这样的作业设置可以让小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样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

第三,小学数学作业的设置不易枯燥。小学生天性未泯,个性上活泼好动,对很多事情好奇心浓重,如果教师设置的作业枯燥无趣,必然不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对完成数学作业的积极性就不高。教师可以突破传统的数学作业中的填空题或者选择题的限制,运用图片、游戏的方式进行作业的设置。在小学生充分掌握了数学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之后,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去帮助家里完成一天的开销,买菜、买肉、买柴米油盐,并进行加总整理,就可以系统的练习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第四,教师给小学生设计的作业不可一刀切。虽然小学生还处在学习的初级阶段,但是在智力水平、学习习惯和喜好上已经表现出了差异,教师设置作业的时候不宜给所有的学生设置一样的作业,这种一刀切的方式会给部分学生造成学习上的困扰。因此,教师设置作业时应该考虑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设置,使学生在做作业时不会产生不适感。教师在设置小学生求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作业时,可以在长、宽、高的数值设置上取不同值,用以针对乘法法则学习情况不同的学生。

二、新课程改革下作业设计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注重趣味性,但教师不可以过分地追求作业设置的趣味性而忽视了数学学习的本来任务。无论是卡片式作业还是游戏式作业,都是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的精髓,如果这种作业的设置让学生过分地注重游戏这种形式而没有掌握数学知识,那么这种作业设置的方式就不可取。小学生注意力本就容易分散,如果教师设置的作业游戏性过于严重,那么孩子的注意力肯定集中不到学习上来,这样对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也没有帮助。

其次,教师设置的作业虽然要因人而异,但是也不可差异太多。小学生已经隐约有了比较的意识和成功的渴望,虽然他们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接受程度比较慢,但是,教师设置针对他们设置的作业也不宜过简单,这样会打击到小学生学习的信心和自尊心,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将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教师分层次设置作业的时候一定要给小学生是教师特意为之布置的感觉,不要让他觉得是因为自己学习不够好或者能力不足,教师迫不得已给他布置简单作业之感,那样小学生的自尊心将受到很大打击。

最后,新课改虽然鼓励小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作业。但是这种作业完成的自由度也不应该过度放任,部分学生有了自己选择作业、自己完成作业的权利之后,就渐渐松懈,根本不认真完成作业,这样他们的数学能力难以提高。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置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教师应该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创造性地设置数学作业,让作业能够吸引小学生的眼球,使他们有兴趣的学习数学知识。在设置作业的水平上应该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分别设置,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作业取得进步。同时,教师设置作业应该注重严谨,把握适度,不要让小学生过分松懈,放任自流。

参考文献

[1]严玉红.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2

[2]宋珊.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初探[J].考试周刊,2011

[3]李彦文春蓉.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教学研讨,2011

[4]李淑玲.小学数学课改的几点体会[J].学周刊,2011

第3篇:小学作业设计要求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问题探究

作业是巩固学生课堂知识的一种手段,也是反馈学生掌握新学知识程度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人们对于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也由原来的单纯地传授知识、加强练习模式转为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持续发展。在这样的标准下就要求老师在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时必须转变观念,对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进行一些调整。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面临的问题

在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虽然随着学生全面发展理念的提出,人们的思想观念有所转变,但是在应试教育发展较为久远的情况下,教学的一些行为方式还没有做出较大改变,使新课程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1.作I量大

新课标规定,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小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但是在应试教育盘踞多年的情况下,许多老师为了抓教学质量,通过题海战术来加强学生的记忆力,所以学生总是有数不尽的课后作业,在提倡给小学生减压的今天,我们仍然看到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作业是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内容,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数量,适量的作业可以让学生有更好的心态来完成,而过多的作业就难保证学生不会为了完成作业而做作业了,作业量过多不但会给小学生造成心理压力,更会让学生的作业质量下降,造成的结果也是得不偿失。

2.作业缺乏创新性

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他们所学的知识都是定量的,每学期要学什么都有一定的量,而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跳不出这个知识量的框架,大量的题海战术可能会让学生加深记忆,但是相同或者类似的题目让学生一遍遍地重复,只会让他们从心理上感觉到疲劳,这种单一而又乏味的重复做题,只会让学生失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改进措施

小学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重视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环节,以期对传统的数学作业设计进行改进,从而在作业设计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作业设计可以贴近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我们又用它来服务于生活。在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时,我们就可以从生活出发,不但可以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可以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来进行作业设计,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例如,在一年级数学上册的“加减课”中,我们可以看到课本上就采用捆小棒方式让学生认识加减之间的关系,在数一数、捆一捆中我们可以看到上面是十根单独摆出来的小棒,而后面则是一捆十个的小棒,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更能理解加减,那么在进行数学作业设计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摆铅笔的方式直观操作,或者是老师让学生回到家后利用家中的棍状物品进行加减的摆放来加深印象。

2.作业设计可以融入探究性

小学生处于身心的发展时期,他们对于周围的一切都还抱有好奇心,也能通过自己的想象从另外的角度思考问题。那么,老师在进行数学设计时就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一些探究性数学作业,不但可以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内容的数学作业设计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找到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或者是自己动手做轴对称图形。在检查作业时,学生就会对生活中的轴对称事物进行列举,如,课桌、故宫等都是轴对称图形,而动手做的学生就可以拿出自己画的长方形、球等。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还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3.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自身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数学的喜爱程度,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在课后的探讨中,学生更加倾向的是同学之间问题的探讨,只有在大家都不能解决的时候才会寻求老师的帮助。那么,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之间的这种交流方式进行一些数学作业的设计。例如,在学到分数这一章时,老师就可以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作业设计:同学们都过过生日吧?一般过生日都会吃蛋糕,假设今天就是你的生日,你有一块蛋糕,你的同桌和你平分,那么你们各自拿的是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如果你后面的同学也来分这块蛋糕,你们三个人又各占几分之几?那么再加一个人呢?大家可以课后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请同学发言。

教师应该根据现有阶段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小学生的特点进行数学作业设计,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不尽相同的教学计划和作业设计,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第4篇:小学作业设计要求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作业布置 艺术

小学数学作业是小学生巩固知识、应用知识、形成技能、培养人品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直到现在,有些教师布置作业,搞“题海”战术;过分注重基础知识训练,忽略创新能力开发;作业形式单一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扼杀掉小学生的学习灵感,束缚住他们的思想,摧残着他们的身心。要彻底改变这个现象,除了需要教师提高认识外,还要从练习目的、练习对象、练习时间、练习方式等方面深入探究,寻找作业设计和布置的妙法。

一、设计和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与分类

1.明确作业目的 在数学作业设计与布置之前,要看课堂教学确立怎样的教学目标,看学生该掌握哪些知识,获得哪些能力,受到哪些教育,做到心中有数。对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求成,学生短时间解决不了的就多给一点时间;大问题解决不了的,就把它分解成小问题解决。但目的只有一个:巧妙巩固新学知识,学以致用提高能力。

2.分类设计作业 明确了作业目的之后,再考虑如何分类设计和布置作业。

(1)概念类的题目。可以设计成填空或简答题,方便记忆。

(2)例题类的题目。可以仿例题设计,做到有借鉴、好掌握。

(3)关联类的题目。可设计一些和新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做到温故知新,促进知识迁移。

(4)拓展类题目。可设计些高于例题的拓展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设计和布置作业要守“时”

所谓的守“时”是指:教师布置的作业量要保持适时、适当。因为小学生做作业时间有限,如果他们的作业量太大,在有限的时间内完不成,或布置的作业不在时候,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敷衍的心理,随之而来不是迟交作业,就是乱写或抄袭作业。这样,学生的学习信息得不到及时、真实的反馈,必然导致教师误判,扰乱整个教学秩序。所以,教师必须严把以下两个“守时”关口:

1.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要体现省时、实用,做到“精、准、全”

“精”,就是要精心设计题目,要以较少的练习量达到轻松掌握知识技能的效果。这就要求数学老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最具有代表性的作业题目,让小学生以较少的练习量掌握更多的知识。

“准”,即设计的作业题能囊括所学内容的知识点,能集中反映所学内容的重点。学生做了之后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把握内容的内在联系和重难点,高屋建瓴地设计问题。

“全”,即设计和布置的题目要具有概括性和代表性,能反映全部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能紧扣重点顾及全面地设计和布置作业。

作业设计和布置只有做到“精、准、全”,才能在有限的课堂练习时间内轻松高效地巩固所学知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合理、适量、有效地设计和布置家庭作业

设计和布置家庭作业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低年级一般不布置家庭作业,可以安排一点与教学有关的生活体验题;中高年级的作业完成时间不能长,一般不要超过半个小时。作业的形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操作性、实践性、调查性、查阅性、整理性作业。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问题,去体验生活。

三、设计和布置作业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

由于受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自身条件因素的影响,小学生之间的数学水平、接受能力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当今,讲究教育公平,就是指教育面要向全体学生,其中也包含着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的意思。设计和布置分层次的数学作业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可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类,分成三类或多类。如果分三类,即:补差补缺类;基本完成类;拓宽提优类。其中,基本完成类占的比例要大,其他两类占的比例要小。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在个性、兴趣、学习方法、习惯、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分别设计和布置作业,对其进行因材施教,实施动态管理。这样就会使每一位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总之,设计和布置小学数学作业的秘招很多、学问很大。需要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深入吃透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潜心研究、不断探索,方能设计和布置好高质量的作业,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

【参考文献】

[1]姜艳.多措并举,《提高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版).2012.(12).

第5篇:小学作业设计要求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学习兴趣

作业是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其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巩固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传统的、单调的作业题型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教育。所以在新时代教学环境中需要小学数学教师依据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重新设置典型作业,合理地设计小学数学作业,进一步推进作业前进的步伐。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

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小学生所接触的知识也在逐渐增加,肩膀上以及心理所要承担的压力也愈来愈重。但是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却并没有意识到作业对小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只注重课后练习,所以导致小学数学作业安排得不够合理、不够系统,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差异,以至于部分学生不能完成任务,产生厌烦的情绪以及抵触的心理,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尽可能地改变其现状,让学生突破自己的极限,超额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涵。

二、合理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途径

学生在小学教育阶段还比较活泼好动,对自己周围的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依据这点来设计数学作业,把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作业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使数学作业充满乐趣,从而优化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强化学生的思维。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应如何合理地设计作业来减轻学生的压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呢?

1.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小学教育阶段好奇心比较重,所以教师可以依据这个特点在教学中适当地添加实践教学。例如,为了强化学生的学习,某校小学教师根据小学生的教育特点来制订教学计划――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一些动手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如:布置一个特殊的家庭作业――观察身边事物的数学,寻找有哪些地方用到数学,并记录在笔记本中。除此之外,某些教师在上课时总会让学生动手做一些实验,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小学数学,如: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事物或事件,认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小学数学之间的关系。小学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动手实验教学能够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并且还使小学数学变得新颖。

2.精简作业,减轻学生负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经常使用题海战术,使我国小学生的课业也日渐繁重,身体上以及心理上的压力愈加严重,因为作业经常使学生得不到很好的休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对此引起了学生家长的极度不满。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不能一味地利用课后习题来实施题海战术,而应出几道经典的习题,而这几道习题必须要精简,并包括课堂中所学的所有知识点,从而巩固学生的学习。例如,某校小学数学教师把数学作业分为两部分,分别是:(1)课堂作业,当堂就练习课后部分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学习;(2)家庭作业,教师经常为学生出几道精简的、能够包含所学知识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从而减轻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压力,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小学数学知识。

3.注重层次化,满足学生需求

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理解力的不同,小学教育阶段出现了明显的层次,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不能一味地利用传统式教学讲解知识点,还需注重层次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把小学数学教育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以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要求:即,(1)巩固层次,其主要目标是巩固课堂中所学的基础知识;(2)深化层次,其主要任务是深化所学知识,强化自己计算的准确性;(3)优化层次,其主要目的是优化所学知识,找到更多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只有把小学教学分为几个层次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层次化教学。例如,某教师发现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不尽相同,为了提升学生的成绩,教师把小学数学教学分为三个不同的教学层次,即基础层次、巩固层次提高层次,在设计练习题时分别设计三个层次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性做题(前提是各层次的学生不能低于自己所在层次的要求),并且让提高层次的学生来帮助基础及巩固层次的学生,这样可以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从中寻找到更多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注重层次化教学。

总而言之,传统教学有一定的弊端,已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对此进行创新,并合理地设计数学作业,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注重层次化教学,把小学数学作业分为不同层次,精简作业,尽可能地减轻学生的压力,把数学作业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小学数学,构建一个系统化知识网络,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第6篇:小学作业设计要求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267-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作业是课程与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巩固课堂知识,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目前小学数学作业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小学数学作业实用性不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利用例题的展示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利用。教师在例题讲解之后,一般是将相似的题目作为作业让小学生以数学课堂内所学的方法进行巩固。这样的作业设计,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使学生重复同样的方法,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第二,小学数学作业吸引力不足。机械化的计算与作答使得小学数学作业的魅力值大减,提高了学生对作业的厌烦程度,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第三,小学数学作业层次性不足。小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基础,在数学知识的认知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对于小学生的差异熟视不睹,利用相同的作业要求所有的学生。

那么,当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怎么样才具有时代特征且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呢?笔者主张如下: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内容要综合化

在传统教学中,作业内容单一,基本上是大量的书面作业,学生机械训练,对作业缺乏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基于以上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把作业练习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和生活经验之上,多设计一些富有生活情趣、动手动脑、学以致用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除了布置一些适量的,巩固知识与技能的书面作业外,还要布置一些综合性和实用性强的作业,从而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形式要开放化

在新理念指导下,教师的作业设计应不拘泥于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口头形式的,也可以是操作演示形式的,还可以展示创作成果等等。为此,在设计作业时,要将现实性和挑战性相结合,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积极主动地思考。虽然他们所用的方法、得到的结果不一定相同,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例如,学习《百分率的应用》后,可设计这样的开放性作业:"六(1)班有48名同学,在读书读报活动中,班委决定给每人购买一本价格为5元的书作为奖品,书店对购买50本及50本以上者打九折售书,利用以上信息,说说你的购书方案。"这样的开放性作业,既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又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

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评价要全面化

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业评价同样也是一门艺术,评价往往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作业评价不能只是给学生一个分数,一个等级,而是集中体现在给学生的那些期待性的评价中。过去是单一片面的传统符号法,用红笔打"√"或"×"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学生渴望学习的心理是要精心培植的,不能一棍子打死,为此,应改变评价方式,结合学生各自的特点,可采用表扬类评语评价、激励类评语评价和引导类评语评价。 除此以外,还可以运用等级制评语对学生的作业加以评价,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而且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四、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趣味化和生活化

趣味化。学生对于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因此,我们可以给一些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使之趣味化,这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复习完《计量单位》的知识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以"小明的一天"为情境的填空题:

今天早上7(),小明从2()长的床上起来,用了10()很快刷完了牙,洗好了脸,吃了大约200()的早饭。就背起2()重的书包,飞快地向400()以外的学校跑去。路上碰上了体重55()的小胖子方方,和他一起到了学校。

放学后,小明一回到家,马上拿出1()长的钢笔和1()厚的练习本做起了作业。晚上6()动画片开始了,看了大约半()。吃完晚饭后,复习了一会儿功课,就上床睡觉了。

生活化。在布置作业时,利用"作业超市"的形式设置三类题目。A为基本题,紧扣当天所学的内容,主要目的是用来巩固新知;B类是基础题,这是针对一部分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布置的,浅显易懂,有利于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C类是发展题,这种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针对基础好的学生设计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在"作业超市"里,学生可自主选择类型,也可以各种类型自由搭配,做到因人而异,各取所需。

如学习了《时、分、秒》后,设计一种三星级的作业。一星级:王师傅每分钟做8个零件,5分钟做了多少个零件?二星级:小林妈妈从家到单位要用40分钟,8:00上班,她最晚在什么时候要离开?三星级:小明从底楼走到三楼要用12秒,这样走到四楼共要用多少秒?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能力选择其中的一题去做,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从而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传统教学中,都是教师设计好习题让学生完成,学生被动应付,主动性得不到发挥。事实证明,学生对自己"创造"出的习题更感兴趣,练习也更投入、主动。从学生自己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当一回作业的"导演",自己设计作业,参与作业的评价,使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其学习主人翁精神。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习行之功",重视作业的设计,使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小学作业设计要求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减轻负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019-01

素质教育实施,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应试教育中“满堂灌”“题海战术”等陈旧的教学模式,现在更多提倡的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作业效率。《教育规划纲要》也指出: “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

由于应试教育制度的长期影响,家长的殷切期盼,再加上由于教育评价制度未能跟上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考核评价教师的唯一手段还是分数,教师只能唯分数而不能唯能力、唯素质,这一系列的因素,导致当前小学生作业负责依然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数学作业的量过多。为了让学生有更多训练的机会,教师不分低年级高年级,都布置了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有的教师和家长担心学生练习量不够多,练习力度不够大,还专门购买配套练习册、同步练习、提优培训等,作业量远远超过了要求,占用了学生应有的休息时间,让学生苦不堪言。其次,数学作业内容较为单一。当前小学数学作业内容过多集中于教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而相应的操作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作业几乎绝迹。再次,数学作业的形式单调。基本上以“写”和“算”为主。听、说、看、思等作业形式少之又少。

过重的作业负担对学生的影响可谓太大,大多,首先会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过重的课业负担,占用了学生大量的自主支配时间,学生被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丧失活泼好动、求新求异求变的天性,丧失发展个人特长的机遇,容易造成他们兴趣单一、意志脆弱、感情冷漠、性格孤僻、疏于交友等不良品格。其次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的造成影响。作业太多,作业负担太重,学生不得不牺牲大量的自由活动时间,缩短正常的睡眠和休息时间,减少娱乐、体育活动等来完成学习任务,导致学生睡眠不足,体质下降,引发不同程度的近视、失眠、神经衰弱等生理疾病。再次,作业类别太多,作业量大大,作为教师,长时间这样,就会对批改感到疲倦,甚至厌恶,你会由全批全改变为抽改再变为不改,这样的结果是学生作业做得再多,根本得不到订正的机会,就会变成无用功。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就成了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确保数学作业量的适度性

小学生作业量的适度性在肯定有效的作业练习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巩固、补充和拓展,建立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适量的、适当的,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切实锻炼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作业设计。这样创新性的作业设计思路能有效地解决学生作业量适度的问题,进而更好的贯彻国家规定的“减负、增效”的教育方针,使我们的学生真正的“爱学”“会学”“乐学”。

1、量要适度。过量的作业不仅不能体现作业效能,更严重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但作业量不足也会造成学生的发展受限。因而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要求,布置适当的量的作业,以时间为计,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基本上以半个小时左右能完成为宜。以题量为计,普通同学以完成基本量为宜,良好同学以完成拓展量为宜,优秀同学以完成探究量为宜。如,在小学数学10以内加法运算作业设计中,普通同学以基本量10题为宜,良好同学以基本量10题加3题拓展量为宜,优秀同学再完成1题探究题为宜。

2、难度要适中。作业难度的适度性要求作业练习必须有一定难度,难度必须有一定层次。没有难度的作业,重复简单的练习是造成作业负担的最大因素,是降低作业效能的主要原因。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设计各个难度系统不同的作业,低难度的作业宜平而实,高难度的作业宜典而精,中难度的作业宜二者兼顾。例如,在小学数学单位换算作业设计中,低难度的直接换算题为60%、中难度的间接换算题为30%、高难度的中间换算题为10%。

二、确保数学作业内容的科学性

小学作业内容的科学性是指作业内容必须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符合学生心理实际、符合教学实际。作业内容不能除了理论,就是知识;除了做题,就是解题;除了答案,就是步骤。作业内容不仅要包涵知识,更需要增加操作技能,还应有实践探究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等等。验证,并通过互联网查找祖冲之简介。

三、确保数学作业形式的多样性

在作业设计时,遵循现代教育理念,引入现代教育手段,丰富作业形式,以各具特色的作业形式和作业风格展现在学生面前,既可使学生能很好地面对作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1、保留住传统的作业形式。传统的作业形式在作业设计中仍然占据一定的地位,需要做的是在题型和内容上加以改进,使之适应于教学要求。在题型上,实践应用题、实验操作题、图形图像题和实践探究题作为作业的主体部分。例如:在《分类、认识物体》作业时,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各种不同形状的玩具、用具、积木、实物等,再通过个人或小组的智慧去组装设计成各式各样的模型。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拼一拼”、“拆一拆”等趣味性的活动,既有效地完成了作业任务又形成了多种能力,激活了创新思维。

第8篇:小学作业设计要求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元化

如今的小学数学作业大都是一个样:机械性的重复,缺乏趣味性;形式单调,缺乏活跃性;量大不均,缺乏计划性;重视独立,缺乏合作交流性,完全没有顾虑到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样布置作业的形式,只会让学生越来越讨厌做作业,从而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都会受到抑制,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教师要多元化地设计数学作业,让学生能通过做作业,自己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一、趣味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好胜心切,他们喜欢形式、色彩多样又妙趣横生的东西。把生动有趣的活动融入数学作业,正是符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所以,教师在作业布置上就要投其所好,设置一些譬如卡通式、对话式、情境式、游戏式、对战式或是故事化的作业,将抽象的作业形象化,将枯燥的作业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不想做作业、应付作业变成乐意做作业。

二、分层作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着客观的差异,在作业的布置上,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设置作业分层:开放性作业、发展性作业和基础性作业。争取让好学生能“吃好”,中等生能“吃饱”,后进生能“吃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作业练习取得相应的发展和提高,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三、互动作业,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虽然大家都在同时、同地被同一个人教授同样的内容,但也会形成学习成绩上的差异,对待一个问题、一件事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我有一种想法,他有一种想法,我们两个人相互交流,就拥有两种想法,这就是显而易见的互动的优势。所以,在作业的设计上,也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互助的团结意识。多组织一些小组作业,让学生在一起互看。观察他人作业,得到启发;互说:变“听众”为“主人”;互辩:交流促进,集智取长;互帮:辅导鼓励,团结协作;互评:正确地对待他人,欣赏他人;互考:查漏补缺,树立信心。让学生通过互动作业,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第9篇:小学作业设计要求范文

    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们要对他们降低要求,在作业设计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并多鼓励他们,从而使他们重获学习的信心。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我们可以为他们布置一些较难的作业,但也不能放手不管,要对他们加强引导,避免他们在求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却忘记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而在为那些处于中层的学生布置作业时,我们则可以在教材例题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拓展,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完成“圆的面积”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后,我就为学生布置了层次性的作业。我为基础较差的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公园里的圆形花坛半径为5米,求它的面积。而中层次的学生所要做的作业是:已知公园里的圆形花坛周长为314米,求它的面积。学习较好的学生所要完成的作业是:有一只山羊被主人用长为5米的绳子栓在一个长着青草的长方形院子的木桩上,这个长方形院子的长为11米,宽为10米,请问小山羊能吃光所有的青草吗?为什么?它能吃到多大范围的青草呢?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了传统数学作业的单调、枯燥,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要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了知识的要点,提高了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二、实践性的作业

    数学是一门实用科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强调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实践来提高自身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应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实践性的作业,将小学数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类作业可以结合某一教学单元某个研究专题来进行,根据具体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采取多人合作的形式。实践性的作业联系了数学教学的课内与课外,拓展了数学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提升了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完有关长方形的一系列知识点后,我们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请你利用剪刀、直尺、胶带等材料为饮料公司制作一个饮料盒的样本。假如你制作出的饮料盒的长为7厘米,宽为6厘米,高为4厘米,请你求出这个饮料盒的表面积。这样学生在动手制作饮料盒的实践活动中,对于长方形的各个知识点就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又如,在教学玩“统计初步知识”这一部分内容后,我们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学校附近的小商店商品众多,琳琅满目,请你对商店中的哪些商品最畅销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进而制成统计表,然后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合作。这样不仅可以切实提升学生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设计性的作业

    设计性的数学作业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发散思维,提高自身综合处理多种信息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针对一项工程或一个活动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活动方案、规划图等,从而让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创新与策划能力。例如,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比例尺的有关知识,我们可以就这一知识点为学生布置这样的设计性作业:教师提供一定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为客户设计一个单元房,学生可以自由组成学习小组。要求是用合适的比例尺将效果图画在设计纸上,并附上设计所需要的数据和计算过程,同时设计成果要符合经济实用的要求。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学会在众多的条件、信息中选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