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范文

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第1篇: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SECI知识转化模型 隐性知识 亚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 企业核心竞争力

[分类号]G356.8

1 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知识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逐渐凸显,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当原有的市场开始衰落、新技术突飞猛进、竞争对手成倍增长、产品淘汰速度飞快,企业只关注管理中的硬指标已不能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企业就不得不将大量注意力转移到知识资源上,运用知识管理手段,创新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加快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促进企业各种能力的提升,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知识管理过程包括知识获取、知识吸收、知识转化、知识共享、知识整合、知识应用等阶段。其中知识转化是知识共享和整合的基础,是知识初级管理活动的直接演化目标,是整个知识管理活动的重要枢纽。近年来,不少国内学者以野中郁次郎提出的SECI模型为基础,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知识转化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关键环节,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林昭文等(2008)揭示了企业知识转化在企业核心能力形成过程中的微观路径绩效。黄立军、姚凯捷(2009)及张同建等(2010)通过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实证研究,证实知识转化对企业核心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刘岩芳等(2010)通过分析知识流动和转化的动态过程,阐释了隐性知识转化对高校图书馆核心能力的促进作用。

本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重新认识企业知识转化过程,创新研究视角,在SECI模型中引入亚隐性知识的概念,详细分析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亚隐性知识在知识转化过程中的转化路径及知识转化过程的两个阶段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动态作用机制。

2 SECI模型改进

2.1 传统的SECI模型

SECI模型由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和竹内弘高(Hirotaka Takeuchi)提出。他们在对日本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的基础上,从新的视角解析企业知识创造和知识管理过程。他们认为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知识转化的实质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循环过程。其中显性知识是指可用规范化、系统化的语言、文件等媒介传播的符号化、已编码的知识,容易在企业内传播和交流。隐性知识用哲学家迈克尔・波拉尼的话来说,是“知而不能言者众”的一类知识。这类知识具有高度的个人化特点,是在企业内部未被编码的、不能用规范化、系统化的媒介传输的知识,如信仰、直觉、隐喻、思维模式、诀窍等。

野中郁次郎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间的转化分为4个阶段即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部化(extem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和内在化(internalization),提出SECI模型,并全面阐述了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以及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间的转化,认为知识转化的每个阶段都在“场”中完成。SECI模型虽分4个阶段阐释知识转化的过程,但如何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以及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之间高效率的转化,使企业更好地利用知识提升核心竞争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讨论。

2.2 改进的SECI模型

在知识转化过程中笼统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不能清晰阐释提高企业知识转化效率的路径,也不能充分体现知识转化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中的动态作用。知识转化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存在一类介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知识,这类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但又能相对较容易地转化为显性知识,称之为亚隐性知识。这类知识的本质虽是隐性知识,但却能直接表达,相对隐性知识更容易转化为显性知识,因此从理论上说,这类知识能完全转化为显性知识。亚隐性知识的二次转化有效提高了企业知识转化效率和知识利用率,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更多知识支持。因此,本文在SECI模型基础上引入亚隐性知识,通过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亚隐性知识间的相互转化,分析知识转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动态作用,凸显亚隐性知识在知识转化过程中的重要缓冲作用和桥梁作用。改进的SECI模型如图1所示:

图1中,上半区域表示企业隐性知识系统,下半区域表示企业显性知识系统,中间灰色部分表示企业亚隐性知识系统。改进的SECI模型仍将知识转化过程分为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内在化4个阶段。其中,社会化指企业内部隐性知识间的相互转化,主要通过潜移默化实现转化;外部化是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在转化过程中部分隐性知识先转化为亚隐性知识继而转化为显性知识,该过程是知识传播和应用过程,是知识整合后的表达和外部体现;组合化是企业内部显性知识间的相互转化,该过程中组织成员将不连续的显性知识碎片加以整理,形成新显性知识,融入企业显性知识系统,有效减少企业内部知识冗余;内在化是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与外部化类似,部分显性知识先转化为亚隐性知识继而转化为隐性知识,该过程是组合化后的新显性知识,经知识共享后组织成员进行知识转移和吸收的过程,丰富了企业隐性知识体系。

3 知识转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动态作用机制分析

3.1 知识社会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动态作用机制

知识社会化包括外部知识个体向企业内部知识受体的隐性知识转化和企业内部隐性知识间的相互转化两种方式,无论是哪种转化方式都有利于企业知识创新和隐性知识体系的完善,有助于产生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知识推力。知识社会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作用过程见图2。

组织成员与外部知识个体间的隐性知识转化是由外部知识个体将其所掌握的隐性知识转化为亚隐性知识,组织成员通过学习、交流等方式,将来源、结构、内容不同的隐性知识集成,将散碎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实现企业隐性知识体系的更新和完善。在组织内部,由于组织成员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差异,成员问的隐性知识有很大差异,形成成员间的隐性知识转化势能,促使成员问的隐性知识转化。但在企业中隐性知识是难以传播的,而亚隐性知识受到正向激励,可通过一定的路径传播,因此在此过程中亚隐性知识起到重要的衔接作用和桥梁作用。企业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加强成员间的交流和学习,通过亚隐性知识在企业内部进行隐性知识的传递,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成员间隐性知识的转化。在该过程中,组织成员受到激励将隐性知识转化为亚隐性知识,其他成员在团队协作中

获取其亚隐性知识与自身隐性知识耦合,形成新隐性知识,并重复上述过程,从而实现组织成员间的隐性知识转化。

隐性知识的社会化过程是企业团队协作的过程,每一次隐性知识转化都是潜在的创新拐点,组织成员通过交流、沟通,得到新的隐性知识,产生新的理念,带动企业知识创新。企业隐性知识社会化的效率越高,越能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难以模仿性,越有利于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的改进,有利于企业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创新,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技术、生产、销售、服务等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有利于企业知识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3.2 知识外部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动态作用机制

知识外部化是企业应用隐性知识的关键,也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知识转化过程。由于隐性知识的非编码性、隐含性,其在提升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限,要想发挥更大的作用,就需要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只有把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转化为能表达、可传播的显性知识加以利用,才能真正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知识外部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作用过程见图3。

隐性知识占企业知识的绝大部分,但能直接利用的只是冰山一角,因此要最大限度地实现隐性知识的转化和利用,将隐性知识转化为亚隐性知识进而被知识所有者清楚地表达为显性知识。鉴于组织成员有一些作为亚隐性知识的技术或诀窍是不愿意传授给别人的,而这部分亚隐性知识集聚了大量游离的知识碎片,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力,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将这些亚隐性知识激活,转化为显性知识。这样,隐性知识的外部化过程即:发现隐性知识――挖掘为亚隐性知识――导出为显性知识。组织成员将存在于其头脑中的经验、体会通过案例、总结、报告等形式表述出来,通过会议、调查等方式将人们头脑中的思想火花引出来,整理成可读、可见、可听的动态显性知识。在此过程中,亚隐性知识在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架起了一座知识转化的衔接桥梁,促进隐性知识完全转化,实现知识由隐性到显性的质变,使隐性知识活力得到释放,产生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知识动力。

3.3 知识组合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动态作用机制

在SECI模型中,知识组合化是显性知识要素问的连接化模式。组织成员将不同来源的书面材料等信息加以整理,将不连续的显性知识碎片整合为一个新整体,通过成员间的讨论交流,使新显性知识在企业内有效传播,打破知识传输的障碍和壁垒,实现企业显性知识共享,并使企业的显性知识系统得到更新,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知识基础。该过程虽没有从根本上扩展企业知识体系,但显性知识在组织内的传播和整合,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加强和促进组织知识交流,使显性知识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营销、技术等各方面,同时也能使企业全面了解内外部环境变化,增强企业响应能力,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虽然显性知识不如隐性知识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强,但显性知识直接作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必不可缺的重要元素。知识组合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作用过程见图4。

3.4 知识内在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动态作用机制

知识内在化是显性知识的深化和升华。显性知识以“干中学”、“用中学”等形式实现知识内在化。该过程将知识组合化产生的新显性知识经组织成员吸收、共享、整合为自身隐性知识。一般来说,隐性知识是知识转化的核心,对核心竞争力提升起主要作用。显性知识尽管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作用范围较大,但容易造成知识外溢,被竞争对手模仿,危及企业竞争力。显性知识内在化为隐性知识是知识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方面,若显性知识不能被组织、员工个人转化为隐性知识,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以及知识的更新,这些显性知识就会失去其真实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企业显性知识系统的发展同样依赖于隐性知识,若隐性知识停滞不前、固化封闭,始终得不到更新,显性知识的综合化效果也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影响企业创新活动中对外部显性知识的消化吸收。知识内在化将显性知识通过亚隐性知识的缓冲平台转化为隐性知识,有效提高了显性知识的转化效率,实现了企业知识属性的质变,促进企业隐性知识体系更新,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知识动力储备。知识内在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作用过程如图5所示:

3.5 知识转化过程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综合作用机制

知识转化最重要的结果之一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升螺旋,每经过一次知识转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到达一个新的竞争力高点。知识转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动态综合作用机制见图6。

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知识转化过程中的每一个上升螺旋包括两个半循环阶段:一个阶段是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过程,另一个阶段为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过程。

第一个半循环阶段包括由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知识社会化、由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知识外部化以及由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知识组合化过程。这个阶段生成新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实现了知识总量的量变,同时完成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实现了知识属性的质变,使企业隐性知识实现高效利用。在转化过程中知识外部化是关键,但隐性知识并非直接转化为显性知识,其转化还需要亚隐性知识的衔接和过渡,有效提高隐性知识转化的效率,促进隐性知识能量的发挥,使企业核心竞争力螺旋不断上升。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对核心竞争力产生的促进作用在企业的各个环节都有体现。在研发设计阶段,产品设计者融入企业发展的理念,设计出具有企业特色的产品,将企业文化、内涵体现于产品的设计之中;在生产阶段,生产员工进行工艺流程的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的差错率,将隐性知识应用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在销售阶段,营销团队将企业的理念、产品的内涵以文字等形式表达出来,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通过在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隐性知识的转化,从而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第二个半循环阶段包括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组合化、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内在化、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社会化过程。企业员工将法律法规、市场行情报告、技术指南等显性知识与企业内部的显性知识进行组合,形成新的显性知识,指导企业管理活动和生产实践,引导企业根据政策要求和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响应能力。新的显性知识通过内在化转化为亚隐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转化的效率越高,员工掌握的显性知识越多,就越容易转化为亚隐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从而越有助于形成企业的独特竞争优势,提高企业技术、知识的专有性,提升企业团队的协作能力和知识竞争力,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螺旋不断上升到新的高点。

4 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知识转化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知识转化是一个系统,系统中知识、组织成员、环境等要素相互作用,通过知识转化过程的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4个阶段产生的知识动力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企业应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提高团队协作精神,积极创造企业知识转化的条件,克服知识转化中的障碍,提高知识转化的效率,实现不同轨迹的知识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可持续的内部动力。

参考文献:

[1]林昭文,张同健.基于微观知识转化机理的核心能力形成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26(4):800―805

[2]黄立军,姚凯捷.知识转化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影响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企业为例[J].管理学家(学术版),2009(1I):14―3l,77

[3]张同建,赵健.我国东西部企业知识转化绩效比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4):130―134.

第2篇: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渐进改革 增量改革 摩擦成本 实施成本

一、我国渐进改革的显著特点

(一)“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市场主体的培育过程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市场主体的逐渐培育过程,包括新的市场主体――个体经济、三资企业、私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的逐渐改造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市场机制的培育过程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市场机制的逐渐培育过程,如先后引入了动力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等,直至建立起市场定价机制,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的双轨制做法

“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一系列双轨制做法,如所有制双轨制、价格双轨制、决策双轨制、用工双轨制等。双轨制表明了我国改革的渐进性质,准确刻画了我国改革的重要特点和优点。

(四)“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社会制度完善的量变态势

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呈现出渐进的量变态势。渐进式改革,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约束下完成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五)“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改革的局部推动特征

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改革通过局部逐渐推进,如先农村后城市,先特区后沿海、再内地,先微观后宏观,先经济后政治等。

二、我国渐进改革的动因

(一)市场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在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前提下确定的

斯坦利・费舍尔认为,一个典型的进行改革的经济必须在六大领域做出重大变革:即宏观经济稳定化、价格自由化与市场改革、企业改革、贸易自由化与货币自由兑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创立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与制度框架。同时大部分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六大变革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因此实行私有化成为一些国家改革的重要方面。基于此,原苏联东欧各国的改革都走向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路线,而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在目标上与这些国家显然不同。

我国的经济改革始终是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作为市场经济改革的政治基础和依托。尽管我国是在改革进行10余年后,即1992年才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改革目标,但在此之前各阶段的实际改革都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对经济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从本质来讲,这一主线没有改变过。从党的提出改革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体调节为辅”,再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直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最终确立,只不过反映了对改革目标不同程度的认知过程。因此我国的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不断嵌入和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是市场逐步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到位”的过程。这种制约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制度改革只能选择渐进道路。

(二)经济制度的制约决定了渐进改革的道路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特征,即发展生产力和达到共同富裕,需要以按劳分配和公有制为条件。改革实践证明,实现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并在市场配置资源、调节经济运行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各阶层之间、地区之间的共同富裕目标,恰恰是目前我国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从改革的具体措施看,由于我国的改革是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和完善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在具体改革中,必须面对和消化过去经济体制的遗留问题,以保持基本制度的完整性和过渡的平稳性。

(三)渐进改革还与我国经济改革的内容有关

实践证明,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可以很迅速,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很困难,需要充分的时间来调整和完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形成并发挥综合调整作用,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艰辛过程。具体表现为:1 市场机制的作用要以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市场的充分发育为前提,而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市场的充分发育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自然过程,特别是在我国长期排斥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就显得尤其困难。2 在市场经济的改革中,国家的宏观调控方式要适应市场机制的特点进行改革,从过去的直接调控转化为间接调控,需要改革原有的直接调控体系,调整调控对象,积极探索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宏观调控方式。这显然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摸索和经验总结。3 在市场经济改革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对市场信号做出积极反应,要以本身经营管理体制的转变和组织结构的变革为前提。这种机制的转变和结构变革是在原有企业机制和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三、探索渐进改革的理论依据

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不仅在于新体制的运作效率明显高于旧体制,而且在于实行制度改革的预期收益减去为改革付出的代价仍高于旧体制的净收益。因此,改革成本成为衡量改革方式的一个重要标准。

(一)改革的实施成本

实施成本是体制转换前、转换过程中及新体制完善阶段对时间和物质的消耗,可以看作是克服客观障碍而产生的费用。实施成本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 创造体制转换的必要条件的成本,“必要条件”包括稳定的社会环境及必要的经济秩序、消除经济发展的深层阻隔等;2 体制方案的设计、比较、选择、试错、、调整修改过程中发生的费用;3 因违反经济规律出现重大失误而遭致的经济损失;4 传递有关旧体制非均衡和和体制创新(转化)潜在收益信息促使旧观念旧意识变更、新意识新观念形成所耗费的时间和资源;5 社会全体成员为学习和适应新体制所花费的时间和资源以及因社会成员不再采用旧体制但新规则还不完善,或者人们一时还不能适应新规则,新规则还不能发挥效用而导致的经济生活的混乱和经济效率的损失;6 制订、实施确保市场经济发挥效用的法律、法规,如维护经济主体的财产权利、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所需要的费用;7 新体制完善的成本,包括确立保障新体制合法性的法律制度的成本以及规范新体制组织与运行方式的成本。

我国改革是增量改革,即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内,让市场机制在资产增量的配置上发挥作用,从而使增量部分不断扩大,计划经济的存量比重逐步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施成本。我国的增量改革创造了体制转换的必要条件:1 改革前做了一系列重要工作来恢复经济秩序,经济秩序的恢复是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2 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的推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使了生

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生产剩余的产生,为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创造了必要条件。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又导致城市工业产品的需求增加,从而为国有企业改革创立了条件。3 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的崛起一方面促进了竞争机制的发挥,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从而避免了强行纠正经济结构的成本。4 社会环境因增量改革方式大大缓冲社会阻力而得以保持相对稳定,从而避免因社会动荡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损失。此外,增量改革还起到示范、传播新体制经济潜在信息的作用,有利于人们头脑中旧意识、旧观念的改变及新意识、新观念的确立,从而可节省在变更旧观念、确立新观念方面所需要的实施成本。

(二)改革的摩擦成本

实施成本是克服客观障碍而产生的费用,而摩擦成本可视为因人为(主观)设障而引致的成本。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就是改变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在此过程中总会有人受到一定的损失。1 体制改革使一些人失去旧体制下的种种既得利益,既包括权力、地位、特权等少数人才有的利益,也包括“铁饭碗”、“大锅饭”等多数人享有的利益。若这些既得利益者不能从体制转换中得到相应的补偿,他们就会反对改革。2 改革虽说能使绝大数人获益,但也存在相对获益水平高低的问题。从相对收入的角度看,只要有人在社会收入的结构中与他人相比,收入相对水平下降或社会地位相对下降,他们也会反对改革。3 即使考虑“补偿”的因素,人们可以把改革的收益拿来对受损者进行补偿,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首先,补偿应该超过受损者原先的相对收入水平,否则没任何意义;其次,改革是一个总过程,“投入”与“产出”间存在一定时滞,可能使受损者不能及时得到补偿。正因为以上如此,改革是一个“非帕累托改进”,必然存在巨大阻力。这种改革阻力会造成多种形式损失,因这些阻力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时间和物质的损失)即为改革的摩擦成本。

如上所述,我国的改革属于增量改革,增量改革不仅减少了我国改革的实施成本,同时有效控制了摩擦成本。原有的体制条件拥有数量众多的受益主体,如果改革一开始就针对旧体制的核心部分(存量部分),无疑会触及这些既得利益主体,遭受很大阻力,从而产生巨大的损失。摩擦成本的上升可能会阻滞改革的深入,甚至使改革中途夭折。而我国的改革始于体制的部分(以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乡镇、私营企业的崛起为表征),避免了对旧体制核心的直接冲击,从而极大减小了摩擦成本,使改革得以顺利推进。此外,增量改革还能有效缓冲由“投入”和“产出”间的时滞所引致的阻力,因为在增量改革方式下,新体制经济迅速成长会使社会内部产生越来越强的经济实力,能为受损者提供及时的补偿。

第3篇: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影子经济;经济体制;俄罗斯

中图分类号:F09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07)02-0018-03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任何一个经济体不论其采用何种经济运行体制,都会在其主流体制之外存在一个占有一定比例、如影随形的伴生物,这个伴生物通常与当时社会通行的法律规范相悖。苏联称其为“平行经济、第二经济”;目前俄罗斯称其为“影子经济、违法经济、隐蔽经济”等。

20世纪的俄罗斯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经济试验,一次是中断市场经济运行而全面采用命令式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次是彻底放弃运行了大半个世纪的计划经济体制向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虽然两次制度变迁的方式相近(激进),但方向、目标迥异,其伴生物――“影子经济”自然无法同质。如果说计划经济时期的“影子经济”于夹缝中生存,运行成本(风险)较大(表面上看),却对“短缺经济”形成有机补充的话,那么20世纪90年代后的“影子经济”借经济转轨出现的漏洞而大面积生成、变异乃至泛滥,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对俄罗斯真正意义上市场经济的建立产生了巨大的离散作用。源于对这一经济现实认识的不同,苏联和俄罗斯(1990年代后)历届政府对此采取了不同的规制方法,取导了不同的效果。

一、对“影子经济”的理解与界定

美国经济学家艾德加・法伊格在研究苏联时期这一问题时认为,命令式计划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资料的中央(国家)所有制和生产活动的中央计划和控制的经济,如果这被视为第一(官方)经济的话,那么不由中央计划决定或不包括在生产资料国有制中从而逃脱中央控制的经济活动就是第二经济;而从法律的角度看第二经济则包括投机、计划欺骗、行贿受贿、欺骗顾客、从事被禁止的交易活动等等。可以认为,这是迄今为止理论界对苏联“影子经济”比较权威的界定。

经济转轨意味着俄在放弃命令式经济体制的同时,还无法在短期内构建一个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这无疑会陡增界定这一特定背景下“影子经济”的难度。俄国家统计委员会1998年1月31日出台的《关于评估隐性(非正式)经济的方法论原理》中认为“影子经济”是“隐蔽的”、“非正式的”、“非法的”经济活动形式。参照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对这一现象理解的同时,艾德加・法伊格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也给了我们视角和思维逻辑上的启示。这样一来,转轨时期的“影子经济”就可以被理解为:离散市场经济体制、有意违反现有法律法规和正式条例,以公开或隐蔽的形式获取个人或集团利益的经济行为。其中,“离散市场经济体制”是相对于转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和目标而言的,因为这一时期的法律、法规不但在内容上存在巨大漏洞,而且也存在着执行上的孱弱,一些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违法的行为在俄却可以大行其道。而这恰恰是制约市场经济构建的“瓶颈”。

二、“影子经济”的成因及运行机制

“影子经济”在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下的成因和运行机制有着本质的不同。

苏联在政权确立初期中断市场经济运行、选择命令型计划经济体制,除受制于当时的内外环境外,还使其更多地承载了国家和政党的意志。为了获得公众对国家义理性的支持,政府必须以保证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作为回报。然而,一种违背规律的制度安排在获得收益的同时,必然要支付巨大的成本,其运行和产出效率也不可能借助制度本身得到保证。当愈积愈多的问题无法通过变革体制得到解决的时候,公众就不再对国家的义理性提供支持。产业结构安排失衡、经济运行低效引致的短缺经济环境下,为了获得必要的商品与劳务,社会成员不得不在体制外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寻找供给,计划经济时期的“第二经济”就这样被体制本身形成的短缺引致出来了。

计划经济时期“影子经济”的运行有几种彼此关联却又性质不同的途径(形式)。一是得到法律认可的私人经济,包括私人农业和建筑业等;二是没有得到法律完全认可的交易行为,如房屋出租、医疗服务、集体农庄工业生产等;三是被法律严令禁止的行为,包括投机、盗窃或其他挪用社会主义财产、走私、非法外汇交易等;四是普遍存在却无法以法律约束和杜绝的特权行为、对国家和集体财产的侵蚀等。

经济转轨意味着人们彻底放弃了对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义理性支持,认为通过制度变迁既可以消除短缺经济,也可以使“影子经济”合法化并使其奠定市场经济的基础。事与愿违,“影子经济”非但没有消除,还在转轨期呈现出了变异、多样、扩大和公开等趋势,在一些领域大有取代合法经济的迹象。这其中有国家为支付转轨成本提高税率所引致的个人、企业逃税行为,也有投资主体为规避投资风险而将资本大量移出的现实,更有无法统计的暗地交易行为,其直接和根本的诱因在转轨本身。

俄罗斯“休克疗法”式的经济转轨确是一种公共选择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方案本身的最优性和转轨条件的成熟性,正是这两方面的缺陷孕育了后期多领域、深度化的“影子经济”。俄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一卖了之”的私有化的确瓦解了计划经济体制,保证了转轨进程的不可逆转,但70余年积累起来的国有资产成为少数“俄罗斯新贵”的个人家业,则为“影子经济”的兴起创造了必要条件。如果能及时调整转轨策略并以法律手段规约金融寡头等的违法行为,“影子经济”势必缺乏泛滥的充分条件。但叶利钦时代被“俘虏”的政府无法、无力制定和执行适应市场经济构建需要的各种法律,精英管理者和民众也天真地将市场经济视为万能的制度,殊不知成熟的市场经济已演变成法制和宏观调控的经济模式了。即使政府成为利益集团寻租的工具,其本身承载的义理性也并没有完全消失。为支付社会运行和转轨的成本、稳定当时的经济形势,政府实行过财政和货币“双紧”的政策,高达利润60%-80%的税率促使更多的经营者要么放弃生产经营活动,要么避税、逃税和隐蔽生产经营。法律的缺失、政府功能的缺位及社会环境的恶化,使各种危及国家和社会安全的犯罪经济不断出现。

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彼时的一些“影子经济”现已变得阳光合法,如私人经济、合理的投机行为等;一些依然被严令禁止,如行贿受贿、走私、贩毒等。由于转轨时期环境要比计划经济时期复杂,“影子经济”运行的机制则更加多样化。这主要包括:一是借助私有化合法地以低价或国家补贴的形式控制优势企业,然后出售、转让牟利;二是先内部人控制企业再转移资产,使原有企业成为空壳;三是借助合法企业的产权转换从事犯罪

经济或洗钱;四是以逃税获利的法人和自然人行为,以及更多的无法进行统计的交易行为(如海关腐败)。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俄罗斯“影子经济”的成因及运行机制可以看到,转轨时期“影子经济”的成因比计划时期更多样化,运行机制更加灵活、对目标主体经济的形成和运行的危害更大。

三、“影子经济”对主体经济的影响及政府行为

“影子经济”以不同的比例和方式与主体经济并存,这在任何经济体制下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同国家对这一经济形式的态度及处理方法因环境和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从理论设计的角度去考察命令型计划经济体制,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是显而易见的。苏联也是凭借这一体制在20世纪的前50年完成了工业化、取得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并奠定了苏美争霸的格局。但特定环境下取得的绩效不能掩盖体制本身的脆弱性,为维持计划体制的刚性,苏联政府曾出台了许多法律防止逃脱中央控制的经济活动(“第二经济”)对“第一经济”的侵蚀。当命令型计划体制形成的短缺经济难以为继,政府开始放松对带有合理成分的“第二经济”的控制。这在当时最适合私人经济发展的农业、农村住宅建筑和零售业上表现得尤其明显。据1979年的苏联官方资料,全国农业生产中,自留地产出:马铃薯占59%,蔬菜31%,肉类30%,奶29%,蛋33%。

如果说“第二经济”中的合理成分被松绑、释放出一定能量可以弥补短缺、缓和供需矛盾的话,那么另几种形式“第二经济”对任何类型体制的危害都是致命的。由于产权界限模糊、产权主体缺位等体制本身固有的缺陷,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国有资产被大面积侵蚀、官员借助行政权力干预经济并成为其收入的来源之一,从而形成了计划体制下的既得利益群体。这一群体从维护既得利益的角度去维护业已失效的计划体制。合法的或不合法的“第二经济”都对“第一经济”的运行产生了不可小视的摧毁作用,后者甚至成为转轨时期“影子经济”的主要依赖路径。

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转轨时期“影子经济”的比例更大、分布领域更广、层次更复杂,规约的难度增加。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转轨过程中“影子经济”给数以百万计的俄罗斯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其中分布在一些领域的影子经济对处于坍塌状态的国民经济提供了必要的支撑,批发、零售和餐饮业提供了330万个就业岗位,农业和林业部门也吸纳了270万人就业。政府在转轨的特定时期对这一类“影子经济”的默许(或无暇顾及)合理却不合法,但却帮助整个社会度过了近十年的经济衰退期,这也是俄政府在这一特定时期获得义理性支持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然而因制度缺陷催生成的,如大量侵蚀国家资产、垄断经营、非法贩卖武器、非法向国外转移资产等离散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子经济”则是无法以数量或比例来测度的。进入普京时代后,俄罗斯将西方自由市场经济取向的转轨调整为“现代市场经济+俄罗斯国情”目标,从税基、税率的调整到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规约金融寡头到改善投资环境,从朝令夕改的命令到完善的法律制度出台等等。诸项制度的建设不但使经济运行更加透明,也使俄罗斯市场经济的建设获得了有效的制度保证,国家的义理性也在不断提高。

第4篇: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范文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主导型融资模式

建国初期,我国的资金配置模式是照搬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资金作为稀缺性经济资源,国家始终保持分配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国家对企业实行统收统支的财务管理模式,收入全额上缴国家财政,支出所需资金由政府全额拨付。我国政府出于“赶超”经济发展目标考虑,对资金这一最重要的社会经济资源的规制就显得尤为关切,从而对国有企业的融资行为、国有经济运行效率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这一阶段的企业融资制度称为财政主导型融资制度。这种制度的总体架构是:国家主要依靠财政手段以低价或无偿的方式直接进行社会资金的集中和分配。在这种融资制度下,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全部由国家无偿提供,而流动资金则由财政和银行分别提供。

财政主导型的企业计划融资制度具有如下一些特点:第一,国家对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主要实行由财政无偿拨付的供给制,企业没有运营资金的自,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融资行为;第二,资金配置的主体是财政部门,资金配置的形式是计划指标;第三,资金预算具有软约束性;第四,企业融资方式的单一化和封闭性;第五,融资行为具有刚性。

总之,财政主导型的企业计划融资制度,对于集中全国财力、物力和技术力量,保证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实施曾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财政主导性融资体制的最大优点是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公平性,可以集中有限的财务资源解决严重短缺商品的供应问题。但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扩展,传统体制内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的本性同现实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特别是资金使用效率低、效益差已成为普遍性问题。同时,由于政府制定的计划往往脱离企业所处的财务状态,导致企业财务运行的低效率;财务行为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不能根据市场的需要相机选择灵活多变的融资政策。所以,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财政主导性资金配置模式,必然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下降和国家财力的衰竭,很难长期维持下去。

二、转轨经济体制下的银行主导型融资模式

所谓转轨经济体制是指由传统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形成的这一特定的经济体制背景,称为“转轨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下的改革和转轨的过程中,与转轨体制相适应的企业融资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财政主导型逐步过渡到银行主导型。

由财政主导型向银行主导型转变,分析这一制度创新的原因为:(1)传统发展战略及其相应的经济体制已经难以为继,进行制度创新成本较低。财政主导型融资模式与经济的发展日益不相容,所引致的企业低效率增长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其弊端也日益明显。传统的体制及相应融资模式所产生的结构扭曲、激励不足和效率低下等弊端暴露得愈发充分,摒弃它的成本即进行制度创新的成本就越低,制度创新就越容易发生,同时人们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降低了制度变迁的成本。(2)经济发展造成需求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制度创新的供给。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层次的演进,社会信息结构日益复杂,社会资源的种类越来越多,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快,反映到融资模式上来,财政主导型融资模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需求了,由此推动了融资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财政主导型融资体制的弊端是将风险与收益都集中于政府,对于企业来说,盈利与亏损的差异主要反映在哪种情况下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财政拨款。从1979年开始,政府在部分地区和行业试行“拨改贷”制度,到1985年开始对所有具有偿还能力的建设项目实行拨改贷。财政主导型融资模式宣告结束,形成了银行主导型融资模式,国家由出资人身份转变为债权人身份。银行主导型融资模式改变了原来财政无偿拨款带来的国有企业无风险的财务运行状态,融资权回归了企业,但是,由于政府切断了资本金的供给,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由银行提供。在国有企业社会负担过重、积累不足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国有企业高负债运营。同时,由于政企不分,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银行是半政府、半企业,其贷款规模、结构仍然依赖于国家下达的计划指令,不能根据市场的效率优先原则配给贷款。这样,必然造成银行不良贷款比例的上升和银行的高风险运营。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多元混合型融资阶段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必然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融资体制,即让市场在资金这一生产要素的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改变长期以来企业融资依赖单一的政府或银行的状况,让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多种融资方式的选择,以形成合理的融资结构。

随着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证券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债券等形式直接融资。但是,由于上市指标的政府管制,大量的国有企业融资仍然依赖银行。除了向银行间接融资、证券市场直接融资之外,大量的国有企业通过与外商合资、合作,寻求外商对国有企业的资本支持。这样基本形成了以银行、外商和社会多元主体的混合型融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仍然存在政府干预过多、资金配置效率不高的缺点。

第5篇: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社会转型;市场经济;道德规范;道德失范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生成和运行,都离不开一定的道德观念指导或道德基础,市场经济体制也不例外。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之中,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在道德建设中面临着新的困境,传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及计划经济时代提倡的“大公无私”等道德规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道德规范的缺失,使得部分人的道德观走向了极端,礼仪缺失、不讲诚信、损公肥私的情况屡屡发生,封建迷信、黄、赌、毒沉渣泛起。因此,能否构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成功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经济体制转型时期问题的产生

社会转型不同于一般的社会进化,它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种特殊的质变状态,是社会结构剧烈的、整体的和根本的变化。我国的社会转型首先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这种过渡又首先表现为一种经济体制或资源配置转变过程。但是仅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是无法全面把握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深刻含义的,实质上,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是一个包括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深刻变化的整体性过程。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初模式是和计划经济相联系的,而高度集中的决策体系,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和任何人对命令无条件地服从构成了这种制度的基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初期曾经发挥过相当巨大的作用,它有效地集中和动员了有限的社会资源,加速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并在生产力较低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实现了社会分配的高度平等,保证了社会的公平、稳定和发展。

从计划经济这种通过各种指令控制整个经济社会运行的特征来看,它比自然经济有所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然经济的狭隘性、保守性和小农意识。但是这种过分强调外部约束的体制框架又较大程度地抑制了创造性主体—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且这种约束是在极少物质激励的条件下进行的,进而制约了整个经济、社会中组织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结果是助长了惰性,依赖性,中庸主义,平均主义。活力丧失了,效率必然是低下的。特别是当经济的发展水平提高经济规模变大,利益主体增多,利益目标多元化时,单纯的精神激励已无法超越人们内心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就必然产生各种有意或无意的抵制效率的行为。经济越发展,计划经济条件下那种动力不足,结构僵化,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盛行的弊病,就越发明显,以致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久而久之,经济发展必然陷于停滞。

而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市场经济体制则是一种更为理想和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主要原因在于市场机制要求每一个主体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或自主性,而不是较强的依附性,并且承认每个主体都具有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在此基础上,每个主体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将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趋于更为理性的选择,并在追求这种个人利益的过程中极大地增进社会的福利,促进社会的发展。这也正是亚当斯密所推崇的“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因此,引人市场机制取代计划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就成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这样,我国就面临着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成功转型的问题。

二、转型时期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动力,我国的经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礼仪缺失、不讲诚信等道德失范现象也成为了我们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道德规范是对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道德关系的概括和反映。道德规范从一部分习俗规范演化而来,以信念、习惯和内心情感等内在因素为基础,以善与恶、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观念作为评价尺度,在舆论和教育等强制力下发挥作用。人们遵行道德规范往往基于基本价值观的认同,从而表现出是自觉行为。而所谓道德失范,也叫违规、越轨,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主要是指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有负面作用的破坏性越轨行为。要弄清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必须基于对由社会转型引起的强烈社会变化对置身其中的实践主体—人的主观世界及价值观的冲击的分析。

第6篇: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范文

黄河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郑州 450063

[摘要]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很多高校开展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同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的质量,高水平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是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个系统工程,个人、学校和社会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完成,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这项复杂的任务,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人才;培养质量;作用及路径

一、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在微观层面上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规范,时间安排不合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职业生涯发展的主渠道是不可或缺的,但在现实中,此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首先,从时间安排上来说,很多高校只是将职业指导课程集中在学生大四毕业前夕,而对其他在校学生则没有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安排,课程时间安排明显滞后,且课程的设置缺乏稳定性,没有形成完备的课程体系。其次,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内容只是一些面试技巧、就业政策等方面的讲解,缺乏系统性、时效性及针对性。而且授课的形式还是传统的“我讲你听”,没有利用讨论、交流、视频短片等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讲课,授课缺乏趣味性。这种课程的安排上的不合理,使得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形同虚设,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2、缺乏科学规范的测评工具,职业咨询服务力度不够。自我评估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一个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估是做好人生定位的前提,它对职业目标确立、生涯策略、评估等环节都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做好了自我评估,才能选择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但是经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的自我认知是带有主观性的,都是通过自我感觉或是听亲朋好友的描述来判断的,只有很少部分的同学是经过科学的测评。因此,需要学校专门机构的人才测评和职业测评的帮助,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对自己进行评估,才能对自己的兴趣、性格等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3、缺乏有效的个性化辅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与自己的个性倾向、心理特征及能力等方面相结合。只有结合大学生自身的兴趣、性格等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辅导,也才能充分体现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不同的经历、背景和认知,对大学生进行大众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可能满足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个性化需求。对于大学生来说,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他们更早地意识到自己的目标,更有效地度过每一天,更快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4、师资力量薄弱。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不仅要求指导老师掌握相关成熟的理论,而且指导老师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经调查显示,很多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工作都是由政治辅导员或就业指导与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担任的。从数量上来看,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教师明显不足,致使很多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工作无法及时有效的展开,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更是无从谈起。从指导教师的专业程度上来看,高校现有的就业指导教师专业能力不足,从而导致了教师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操作技巧,在辅导过程中,与实际联系不紧密,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学校对这些教师的培训、进修、学习和提高也不够重视,这也严重影响了高校专业教师队伍师资力量的建设。

二、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在宏观层面上的问题

1、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薄弱。在计划经济时代,高校毕业生的工作都是由国家进行统一分配,因此学校也很少关心学生的就业问题。目前,随着国外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引入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的出现,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要求招生名额与就业率挂钩,就业率低的专业将被停止招生时,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才逐渐引起了高校的重视。但高校关注的仅仅是“就业率”,只要毕业生能找到一份工作就可以了,至于是否符合学生的特点,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学校的充分重视。高校普遍没有把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因此高校在政策、资金等的投入都极少。这就严重影响了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2、缺乏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平台的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进行,应当建立在对自我和环境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通过对职业环境的分析,可以实现人与职业的良好匹配,而对职业信息的了解和把握,必须建立在丰富的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但是目前国内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却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社会实践的量不足,不论是学校组织的还是学生自发的社会实践,从量的方面来说都明显不足,只是利用寒暑假、十一等时间比较长的假期来进行简短的实践,其风气与氛围都尚未形成规模。第二是社会实践的质量不高。限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质量都还局限在较低的层次上,很多同学的社会实践工作都是带家教、发传单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实践工作,学校并没有专业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平台,与国外的校企紧密合作等情况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3、理论研究较为匮乏。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实践操作而轻理论探索的问题。在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方面,我国尚处于引进国外成熟理论的阶段,对于理论采取的是拿来主义,至于该理论是否符合我国的文化和教育则考虑较少。由于缺乏系统的、中国特色的理论指导,对国外理论的了解也并不深刻,从而导致了职业生涯教育思路不清、行动盲目,也无法提高实践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也比较模糊,更不懂得怎样去规划,这就严重影响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质量。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得学生本人直接参与自己人生目标的设计,对相关教育资源的利用也会更加自觉和更加充分,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激发学习热情与动力。大多数学生考上大学后思想松懈,对学习没有引起重视。学习上大部分都还比较被动,考试之前再突击,缺少学习的热情与动力,没有学习的欲望,遇到困难就退缩,意志力下降。积极开展低年级学生职业规划普及教育,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本人对其兴趣、性格、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并结合时代特点和被规划者的职业倾向,设计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只有每个学生对其职业生涯都有所规划,积极主动地学习, 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进入二年级后,教育同学们在客观分析、总结自我特点的基础上,挖掘自身兴趣,注重学生的专业教育,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同时,要巩固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加强英语、计算机等通用能力的学习,通过给学生提供大量实践、实验锻炼的机会,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而且符合学生表现欲强的个性特点,使学生的个性和激情得到合理的张扬和宣泄。更重要的,一是学生在专业实践、实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检验自己的水平,把知识的掌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大大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而且通过学习实践接触社会,体会现实生活,可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二是在学生的实践、实验中,学生会主动认识到自身知识的欠缺和能力的不足,这样就促使学生积极地加以弥补,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上。进入大学三、四年级后,要科学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积累实践经验,并从点点滴滴打造自己,塑造自我,为未来的职业做好充分准备。在就业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凸显,客观上就更要求在校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学习各项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综合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及时调整学习方向,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为今后就业及发展奠定基础。

四、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出的对策及建议

(一)高校层面

1、职业潜能分析辅导。大学生都希望在毕业后能找到适合自己、服务社会的理想工作,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但要对自己的专长、兴趣爱好、为人处世的能力等有彻底的了解,更要了解社会现状,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来塑造自己,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人才市场中有的放矢,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因此,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必需包括职业潜能的辅导,职业潜能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潜力和社会提供的职业机会。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对自我职业发展潜力与职业机会的分析,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方向,确定自己的学习、实践计划以及各方面的职业准备,以实现毕业以后的顺利就业。

2、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及技能的培养。大学生如果缺乏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与实践,在今后的择业中就会非常迷茫,不知道什么工作适合自己,只能以薪水或社会声望等为标准来找工作,这就很容易导致其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处处受阻。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的重点,一方面在于引导学生准确、全面、客观的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在于调动大学生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大学生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而不是在学校的严厉督促下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具备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是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条件。培养大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技能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策略;帮助学生形成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制订方案、做出决策等的能力,以及与此相关的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判断能力等等。

3、构建完备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首先要建立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高校应逐步使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机构职能化、专业化,成立专门的职业规划服务机构,创新教育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其次要加快调整职业生涯课程设置。高校应该把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纳入到正常的教学课程中,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只有结合各年级大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帮助大学生规划好适合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最后要积极强化指导队伍的建设。高校应以校外引进为主,校内培养为辅,积极引进校外的相关专家,到学校做专职教师或举办相关的讲座和交流会,对同学们的生涯设计、心理测评等生涯规划中的困难进行有效解决,对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系统管理。在校内培养方面,应派遣高校现有的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去外面专业的培训机构进行学习,使他们具备基本的生涯规划相关知识,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以辅助校外聘请的专职人员开展工作。

4、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的培养。随着就业难形势的愈演愈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就业方式多元化的趋势进一步显现出来。在高校大学生就业制度不断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新模式、新趋势。创业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和一个团体使用组织力量去寻求机遇,去创造价值和谋求发展,并通过创新和特立独行来满足愿望的需求。大学生创业教育所蕴含的生机和发展趋势引发的一系列观念、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将会有深远的意义。

(二)社会层面

1、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国外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教育内外部的相互协调,与社会机构共同紧密配合,群策群力,积极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而我国,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除了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和学生家长关注之外,其他社会机构很少参与。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是引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必需。首先,要积极建设社会实践和教学实习基地,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和择业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长效的实践锻炼平台。其次,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假期,通过组织一定规模的有明确目标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加强学生的实践意识。最后,要发挥老师对学生实践的指导作用,发挥其针对性强、专业性突出的优势,科学地引导学生的专业实践,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积极有效的指导。

2、各社会团体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就业信息。各社会团体也应主动配合高校和政府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企事业单位要及时向学生提供自己的人事信息,以便学生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要及时传递就业单位的用人信息和毕业大学生的求职意向,促使双方信息对称;积极举办人才市场招聘会、校园宣讲会和毕业生供需见面会,通过这种途径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可以实现面对面的交流;网络媒体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提高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效率与质量,降低毕业生择业的盲目性,提高就业成功率,各社会团体应在全国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在各大高校举办相关的活动,使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在大学生的心目中生根发芽,由外在的压力变为自觉履行的内在动力。

结语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一个理论体系日渐成熟、操作体系逐渐完善的新领域,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将来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社会稳定发展提出的要求,也是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现实的需求不相适应而产生矛盾的结果。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仍处在起步阶段,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必须要从学生、高校、社会、政府等多个角度来科学设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只有这样,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才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大学生才能实现全面发展,高校才能源源不断地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方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案例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出版,2008

[3]姜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推进与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3,(24):94-95

[4]韩豫.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54-56

[5]滑登红.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11):l17-ll9

作者简介

1.姜维(1978-),男,讲师,河南上蔡人,团委书记,讲师,硕士,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管理与研究.

第7篇: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发展方向

Abstract: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s a core par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the current exists in the practice of operation management efficiency is not high,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scientific, problem management unreasonable period. In view of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o take the market demand as the guidance, the import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oriented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rnational advanced management experience,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level, and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Key words: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方法,在统一目标、各负其责的原则下,为确保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有关各方的经济权益所进行的对工程造价全过程、全方位的和符合政策及客观规律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建筑业不被视为是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上,采用行政管理计划定价方式,因此,人们对工程造价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建筑工程造价的确定往往是依据计划价格和行政规定进行编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建筑工程的管理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打开国门走出去,引进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有关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概预算定额管理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建筑工程造价难以客观真实地得到反映,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突破计划投资的项目比比皆是。由于工程投资的确定缺乏科学合理性,导致工程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

1.政府政策性影响较多是造成“三超”的重要客观环境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一般由价格机制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不是政府直接决定价格、管理经济,政府职能更多地是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引导投资、生产等经济行为。然而在经济体制的变革时期,为更快地建立起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政府政策性调整对工程投资控制影响大,特别是1992年以后随着投资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进行,税率、利率、汇率、价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价格(包括投资品价格)变动超出了市场决定价格情况下正常变动幅度和范围,也超出了工程造价增长预留费中估计的增长幅度。

2.主动控制工程造价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是对建筑工程项目事前主动控制小,事后被动控制多;重竣工结算,轻施工图预算;重大中型项目设计概算,轻一般小项目设计概算,有的建设项目既不编制,也不上报审批。对施工图预算缺乏审定方案和报批程序,削弱了工程造价承上启下的作用,并直接带来施工图预算与竣工结算之间相互脱节,不仅加大工作量形成重复劳动,而且给工程造价超投资限额提供了条件。

3.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基础工作较薄弱

主要表现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有指标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对编制初步设计总概算时所需的概算定额和指标,各有关部门有所规定,但其来源不畅通;对民用建筑的概算指标缺少地方有关的具体规定;设备材料价格信息系统不够健全,还不能定期发表材料价格指数,以指导工程造价的预测和调整。

4.片面强调计价依据的市场化,忽视计价依据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历来重视实施阶段的造价确定,不重视造价的有效控制。在这种管理方式的影响下,一方面,建设项目前期所需计价依据的缺乏,成为导致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三超”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将工程造价管理仅限于实施阶段,造成了认识上的错觉,似乎一谈起计价依据的改革就笼统地归结到所谓的企业自主定价和市场形成价格,而不从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思路出发考虑计价依据的改革。因为只注重实施阶段计价依据的改革,片面强调计价依据的市场化,从而忽视了计价依据在建设项目前期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作用。

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目前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影响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正常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忽视价格机制,行政干预过多。

②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财政投资渠道。

③割断工程造价和流通领域价格的联系。

④缺乏信息加工和传递。

⑤投资主体责任制未完全建成。

⑥领域内的从业人员严重缺乏。

所有这些都造成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素质较低,严重阻碍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

二、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方向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深化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进程中,既要肯定计划经济体制下工程造价管理所起到的的重要作用,又要认真分析它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弊端,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运用价值规律的原则,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去健全和完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针对当前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造价管理的改革应从加强法制建设入手,转变观念,健全法制、完善法规。

第8篇: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0-01

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突破了思想,认识到市场经济或者计划经济不是判断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的依据,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市场经济具有普世性,于是我们放弃了计划经济,提出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所以他必然具备一些基本特征:在所有制结构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在分配制度上,实现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与发展,我们国家采取了政府干预主导型的监管机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监管,在市场经营的过程中适时采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政策手段对市场的发展进行引导与调控。以政府为主导的这种监管体制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短期内得以建立,社会主义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得以完善[1]。从1979年改革开放到现在,在市场化改革的有力推动下,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这表明了,我们发展市场经济是正确的,可以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合理有效的利用和配置资源。

二、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时面临的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我国现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各种矛盾逐步显现了出来: 最主要的是政府拥有的资源过多,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审批过多,有些靠市场机制可以优化资源配置的,政府却进行干预,由此造成经济运行效率相对低下;国有企业垄断,挤压民有经济发展;政府控制社会,阻碍公民社会发展,形成强政府――弱社会或大政府――小社会的势态,离开放、自由、透明、公正的现代市场经济境界相去甚远[2]。

我国现在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随着劳动力的短缺和工资的持续提高,我们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已经慢慢消失,中国经济逐步进入了从二元经济发展阶段向新古典增长阶段的转变时期。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资本报酬递减现象开始出现,继续依靠大规模的政府主导型投资以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方式,不再具有可持续性。目前,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就是政府投资比重过高,相应的,中小企业遇到进入障碍以及其他发展条件的限制比如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而国有企业依靠政府的行政保护,往往拥有行业垄断地位,这些企业效率相对低下却因为行政保护而盈利,政府出于对产值、税收、就业稳定性和社会稳定性的考虑,不愿意做出让低效率的大型国有企业退出经营的决策,这就会妨碍市场经济的发展,因而难以具有高的资源配置效率[3]。

三、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建议和结论

中国十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4]

1.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我们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重要的,就是要更好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要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发挥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让企业根据市场信号自主地做出生产经营决策。

2.转变政府职能,减少直接干预

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不再继续充当资源配置的主角,不去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撤销一些以前主管企业的专业部门,放手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职能转变为从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也就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

3.建立适合的市场监管体制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建立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监管体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过程中,市场监管部门首先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切实转变监督管理的指导思想,要从过去的直接监管思路转变为监管社会主义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体系的思路上来,转移到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上来,把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市场监管工作的标准,积极推进市场监管体制的深层次改革。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依然有着巨大的空间,不过想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确实需要进一系列的条件和制度环境。经济体制改革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佘源.中外市场监管比较研究及启示[J].学术论坛,2010(11):111-114.

[2]郑炎潮,卢晓媚.市场经济与发展主体转型―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转为民有制经济为主 [C].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2011(11).

[3]蔡.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J].中国社会科学,2013(1):56-71.

[4].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W].人民日报,2012(11).

作者简介:

第9篇: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范文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董 倩

接下来我又要班门弄斧了,我一直在想,什么叫做国家治理?刚才燕继荣教授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我很赞同。什么叫现代化的国家治理?就是摆正官民之间的关系。请问在座的当官的人有没有被称作父母官的时候?请问我们作为一个公民有没有被称作升斗小民的时候?这些词在我们的历史上、生活中大量存在,请问这个关系对吗?我们用钱“养”了官员,他们怎么成了我们的父母?所以我们觉得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一定要摆正这个关系,让纳税人成为父母,让官成为子女,这才是我们的目标。

我是一个记者,同时也是一个公民,我是站在公民的角度讲这句话。我觉得当有一天领导心里面充分想着我们小民的时候,这个国家治理就上路了。有一句话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谁是皮?人民是皮。谁是毛?官员才是毛。没有人民,官员、政府不存在。什么是治理?我觉得说到底治理就是服务,有了服务意识才有服务目标,人民群众才是服务对象。把这个关系解决好,把这个目标认定好,把这个定位给摆好,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因此,关键是治理的方式,治理的手段,治理的政策,都要想到为谁服务。

好,接下来我们就有请几位嘉宾,他们是: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 卫兴华

国防大学原副政委、教授 李殿仁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宋洪远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院社会学系终身教授 张杰

人民日报社理论部主任 张首映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将多年来所讲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显然强化和扩大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条件已成熟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可以说,由“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是回归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定和要求,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过去我们一直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而现在改提“决定性”作用,有个条件成熟因素。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0多年来,一直只提“基础性”作用。现在改提“决定性”作用,表示已具备提出的成熟条件。其一是认识上的条件;其二是实践所提供的条件。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而且从历史事实来看,资本主义国家都一直实行市场经济,而社会主义国家曾一直践行计划经济。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经历了市场取向改革的不同阶段。大体上有: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市场经济)为辅;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更大范围发挥市场作用);计划和市场是覆盖全社会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市场经济)相结合;最后统一了认识,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逐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也是逐步推进思想解放的过程。在新的条件下,党和政府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和驾驭市场的能力不断提高。因此,从理论认识和实践过程两方面看,提高和扩大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主客观条件都已成熟。主观条件是理论认识条件;客观条件是现实实践条件。据此,可以和有必要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

强调提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国虽然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市场规则不统一,存在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等等。利用市场经济谋取不正当利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利用市场运行不规范、市场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到位,某些厂商谋取不正当利益;另一种是一些政府人员为谋取某种利益,不当干预微观经济,使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被扭曲。同志指出:遵循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规律,是要“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并指出这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适用于一切市场经济体制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需要澄清认识上的三个问题:其一,认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事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应如此;其二,误以为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靠市场的决定作用了,感到迷惘;其三,用新自由主义的观点解读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作用,泛化市场作用,否定政府调控功能。

首先,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作为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无疑贯穿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全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也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回答是肯定的。其实,讲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与经济学讲价值规律调节商品生产和流通,是一样的道理。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起调节作用,就是通过价格在价值基础上随着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动而涨落,自发地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资源)分配于不同的部门。因此,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也就是决定作用。这里,价值规律的决定作用与市场的决定作用是一回事。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涉及三个方面的“决定”事项:一是价格不由政府决定,而是在价值基础上由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决定;二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其生产规模与结构的安排,不再由政府指令性计划决定,而是由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市场信号决定;三是消费需求的选择,不再是“短缺经济”和“卖方市场”下的凭票供应,购买者没有选择权和决定权的状况,而是消费者有权决定自己的需求选择,也就是三中全会《决定》中所说的“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弄清这些方面的理论与实际情况,弄清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本意,就不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理论与实践产生质疑。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既包括决定现存企业的生产与销售活动,也包括新建企业的投资方向和战略安排。

其次,为了准确解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需要全面把握其内涵。第一,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不是全部的决定作用。例如,建设和发展国防军事工业,无论投资新工程,还是已有企业的生产规模与结构,都不是由市场来决定,而主要是由党和政府决定。再如,国家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开创和发展航天工程事业,以及搞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工业基地等,也不是都交给市场去决定,而主要是由政府决定。

第二,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诸领域的改革要起“牵引作用”。同志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一文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要涉及经济体制改革,但必然要影响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如经营性文化领域的演艺、影视等行业要受市场制约。字画、古董、名人信札等,其价格高低完全由市场决定。但公益性文化,如图书馆、博物馆乃至义务教育和一切公办教育事业等,不能由市场决定其建设与发展。当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改革,也会影响到其他领域。注意,是“影响”而不是“决定”。让市场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就要转变政府职能,不去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发展,要有利于推进而不是妨碍经济体制的改革,要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提供有利条件和起推进作用,“要使各方面的体制改革朝着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方向协同推进”。同时也应该明确,三中全会《决定》与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六个领域的改革相联系,提出六个“紧紧围绕”。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推进,其他领域的改革有各自“紧紧围绕”的内容,与市场的决定作用没有直接关联。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党的建设,要驾驭市场规律,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但其自身建设不能引进市场规律,更不能由市场决定。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要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强化和扩大了市场的作用。但不是以此弱化和消除政府的作用。不是完全放开“看不见的手”,而捆死“看得见的手”。否定的是政府的不当干预、过多干预,而不否定正当干预、必要干预。应是有效市场和有效政府的结合,而不是强化市场、弱化政府的结合。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又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求“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这不能靠市场的决定作用来实现,而是需要党和政府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引导与推进。

《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一总目标,离开党和政府的领导与推进,不可能实现。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市场监管。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越大,范围越广,政府监管市场的职责也越大,越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着力解决“政府干预过多”的问题,又要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和“监管不到位”问题。解决后两方面的问题,正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和宏观调控的任务。“过多的干预”是不当干预,不是政府职责所在,也不是宏观调控任务。政府监管职责主要是针对不正当的市场行为,诸如制假售假、生产和销售有毒食品、非法集资和传销、黄赌毒市场、欺行霸市、市场垄断、不正当竞争、虚假广告、环境污染、损害生态平衡,等等。这种干预是必要的。政府还要监管企业生产与经营安全和职工权益保障。

政府还有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职责。要统一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消除市场封锁与割据,打破市场垄断,建设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还要运用经济手段,影响和调节市场,引导企业科学发展,并以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念与相关政策引导企业缩小收入分配过大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