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问题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小学教育 语言问题 分析对策
1我国目前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
我国目前的小学数学语言教育缺乏一定的规范性,没有做到教学明确,思路清晰,学生的交流比较固定模式化,口头表达能力也比较差,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深入能力,因此在小学语言教育方面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已经变得刻不容缓了,除此之外言语方面还缺乏形象艺术性,不能够生动地表达课本所要表达的原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会进行一定的分析解剖,并提出适当性的意见来改变这种情况。
2分析研究这种现象及相应的对策分析
2.1语言教育的规范性及艺术性
教师言行举止方面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起着无形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把语言教育方面做好教师就一定要从语言的规范性开始做起,教师无论在备课还是课堂教学方面都应该力求做到语言的精炼简短,用词有条理,思路明确清晰,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能够领悟课本的思想,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了他们自身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科学规范的语言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自己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育方面还应该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师生相互交流不断提出并解决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用词的艺术性,丰富的语言和词汇往往会引起学生浓厚的探讨兴趣,增加自己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使师生之间的亲切感倍增,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2语言教育注重多角度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维
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习与思考的相互结合,把学生的思维性给调动出来,重视比赛与竞争,多角度地开发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我们应该多提供一些思维比较复杂,逻辑性比较强的难题来启发学生,通过学生自己的不断判断与推理然后得出答案,增强自信心,还有就是通过比赛来练习学生的解题速度,提高他们的思维敏捷度,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出些比较困难的计算题,然后分成若干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测试答题速度以及答题的正确性,这样就直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它也直接会影响学生以后智力的开发与认知新事物的能力,一些学习差,反应慢的学生,并不是智力存在缺陷,很有可能是因为智力尚未开发出来,因此我们要不断对他们进行鼓舞,实行特别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原则,找出一种适合他自己的专门方法,比如我们可以让他从简单的问题开始做起,然后一步步调整试题的的难度,逐渐培养他们的做题速度与准确度。
2.3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每个学生的分析思考问题方式可能不一样,我们要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力求一个问题多种解决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要从辩论学的角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一个问题几种答案的思想,先弄清楚问题的因果关系,然后从它们的内在联系中寻求解决方法,使学生形成正逆向的思维方式,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践当中,正确的答案虽然只有一个,但是类似正确的答案却很多,每个教师在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应下大功夫,在遵守国家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总结经验与方法,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创一条创新的路线,更确切地说,就是,教师在语言教育方面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根据每个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完成国家赋予他们的伟大使命。
结语:小学语言教学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课程教学改革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国家应该加大力度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教学,社会也应该给予较多的支持与关注,每个学校都要积极跟上国家的课改步伐,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招募一大批有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师资队伍,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能够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勇往直前,也希望家长能够与学校全力配合,相互沟通,为了孩子的美好明天而不懈努力,我们的任重而道远,真正完全普及新课改新方法还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渡时期,相对偏远落后的山区我们要尤其重视,除了在财力物力方面的大力支持外,还要强化教育制度建设,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希望我们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完成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张盼杰,如何提高学生的教育素质[J].《都市家教半月刊》,2012.3
[2]彭望苏,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的语言教育问题[J].高等教育学报,2010.1
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农民工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310-02
所谓流动儿童是指随父母进城上学的农民工子女,与“留守儿童”相对应。①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8周岁以下的流动儿童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其失学率高达9.3%,即每年有近200万孩子失学[1]。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
1.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基本得到普及,但总体教育程度偏低。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计算,6~14周岁年龄段的流动儿童在校率为94.91%,与同年龄段城市本地儿童相比,约低1~2个百分点;15~17周岁年龄段的流动儿童在校率比例为41.48%,而此年龄段的城市儿童在校率为82.54% [2]。可见,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普及率较高,与城市本地儿童没有太大差距,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二者差距不断扩大,一半以上的流动儿童在初中毕业后便主动或被动的放弃了继续教育的机会,从而导致流动儿童的总体教育程度偏低。
2.农民工子弟学校成为吸纳流动儿童的主要方式。中国对流动儿童现行的教育政策是“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心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有数据显示,至2005年1月,上海市外来人员子女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人数达37万多,其中15万在公办小学就读,占40%,其余22万多学生主要在300多所简易农民工子女学校接受教育 [3]。
3.流动儿童教育存在不连续性,成绩相对较差。农民工的无序流动和工作的不稳定性,直接导致其子女教育的不连续性。流动儿童跟随父母迁徙,常常会出现错过入学时间、前后学习内容衔接不上的情况,从而造成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差,流动越频繁,对其学习构成的威胁越大。
4.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值得关注。流动儿童一方面延续着父辈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耳濡目染大都市的生活,心理难免出现落差,加之城市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甚至污名化,常常使他们产生自卑、自闭心理,以致出现行为失范。
二、流动儿童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1.政府面临的问题。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由户籍所在地政府负责,教育经费按户籍人头下拨到输出地政府。那么对于流入地政府而言,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如何解决大批量流动儿童的教育经费,由于缺乏资金,流入地政府无法将其有限的资源在满足城市本地儿童教育的同时,又照顾到流动儿童的需要。输出地政府对流动儿童肩负着“普九”的任务和责任,但由于其流动的现实性,不得不采取“曲线普九”的形式,即前往劳动力输出地开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据了解,北京市的打工子弟学校绝大多数是由河北人、河南人创办的,两省均为北京外来工主要输出地 [2]。
2.公办学校面临的问题。“两为主”确定了公办学校是解决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主要渠道,但城市公办学校的规划建设最初是以本市常住人口为标准,而农民工流动较大,一定区域内的流动儿童数量很难预测,不利于公办学校间资源的配置和利用。自2009年全国取消义务教育借读费以来,资金问题也成为妨碍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的一大障碍。再者,流动儿童的成绩不太理想,对于教师以及学校的教学评估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3.农民工子弟学校面临的问题。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是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是一种低水平的自助行为,因此存在着办学条件简陋、教师待遇差且流动大、教学质量不高、合法身份难以得到确认等诸多的困难,成为当前一直困扰打工子弟学校的生存发展的难题。
4.农民工及其子女面临的问题。由于体制、经济等现实问题,农民工很难将子女送入公办学校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其自身在城市融入过程中所遭受的不公平事情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态度也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流动儿童自身而言,家庭的贫困让他们过早的分担了生活的重担,料理家务、照顾弟妹、甚至拾荒赚钱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在与城市儿童的接触中,他们经常被人瞧不起,因此几乎没有城市朋友;由于大多生活在城乡结合部的简易临时房里,生活环境比较恶劣。
三、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户籍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对城乡进行了强制划分。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由于身份限制,被城市偏向的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排除在外,这种城乡二元体制是造成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农民工的城市化严格意义上讲只能算“半城市化” [4],即经济上接纳、政治上排斥的城市化。
2.缺乏明确的管理机构。现行的义务教育法和目前关于简易农民工子女学校管理政策之间存在矛盾,对于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究竟由谁负责?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又由哪些政府部门来管理?一直悬而未决,使得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和简易学校的管理工作成了“讲起来很重要、实际上没人管” [5] 的尴尬处境。
3.教育投入不足。资金短缺是制约流动儿童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教育财政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过低,长期徘徊在3%左右,低于世界发达国家6%的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在中国义务教育总投入中,政府财政拨款占68.55%,而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投入中政府拨款占85%以上 [6]。
4.农民工子弟学校身份尴尬。农民工子弟学校给广大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带来了实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但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却由于办学条件简陋,合法地位因此一直得不到确认,办学者也不敢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5.家庭教育缺失而学校社会教育不足。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不容乐观,一则农民工自身的受教育程度低,没有足够的能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二则农民工要为生机奔波,没有充足的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除了家庭教育缺失外,学校和社会教育也存在着不足。首先,学校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重视不够,不仅对其单独编班,还常常忽视适应阶段的心理问题。其次,按照逆向法则,健康条件最差的群体往往生活在健康关怀资源最有限的地区,农民工大多生活在城乡结合部,其能享受的社区资源相当匮乏,由社区对流动儿童进行的教育也就相对不足。
四、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1.逐步改革户籍制度,剥离户籍制度上粘附的福利制度。广东省中山市最先推出的、随后又在全省推广的“积分制”就是一个有益的探索,所谓积分制管理,是指以积分而非户口为标准,从而将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公共服务与户口脱钩。入户条件可细化为学历、技能、参保情况等多项指标,农民工在积满60分后就可以申请入户,《意见》对农民工入户城镇后的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配套制度改革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于达到入户城镇积分条件,但不愿意交回承包地和宅基地的农民,可以拿到城市“绿卡”。“绿卡”在《广东省居住证》上做标记,持卡人除可享受居住证一切权益和公共服务外,还可以在居住地享受子女义务教育、高考、参军入伍等待遇和权益。
2.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肯定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合法地位并给予支持。各级政府应充分肯定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作用,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对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对于办学条件极其恶劣、教学质量很差的子弟学校予以撤销;另一方面,对于符合办学条件的学校赋予其合法地位,并在硬件和软件各方面给予相应的扶持和优惠政策。
3.加大国家的教育投入,设立专向基金、引进民间资本,弥补教育财政的不足。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投资回报率很高的投资,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国民收入增长的比重达33%;同时,教育也是使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那么政府理应加大对它的投入。
4.实行“教育券”制度,建立电子学籍管理系统。“教育券”制度是由弗里德曼于1955年首次提出的,孩子在哪里读书就把教育券交到哪里,然后政府再以教育券为依据拨付相应的教育经费,变由“政府―学校―学生”的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路径为由“政府―学生―学校”的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路径。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解决流入地和输出地政府之间的教育财政矛盾。针对流动儿童流动大、教育不连续的情况,可以通过建立电子学籍管理系统,使流动儿童的学籍能跟随自己的转移而比较方便的转移,从而保证了学籍的连续性,也有助于学校及时了解流动儿童以前的学习状况。
5.明确各级政府分担责任,强化和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公共产品收益层次论认为,政府责任划分应根据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来决定。虽然输入地政府对流动儿童教育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流入地政府也应该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原因有三:其一,农民工为当地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其二,农民工以及子女属于弱势群体,理应受到帮助;其三,流动儿童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可以促使其尽快融入城市、造福城市。此外,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民工居住区域引导,并在农民工聚集区增加学校设点布局,将农民工子女教育资源能载入社会事业的发展规划中来。
6.号召社会力量参与流动儿童教育。针对农民工子弟学校资金不足、教师流动性大等问题,可以寻求NGO等社会团体的帮助。同时,有条件的社区应该积极为城市儿童和流动儿童提供交流平台,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共同学习,此外,多到流动儿童家里走访,了解他们的困难并及时想办法解决。
参考文献:
[1]李涛,李真.农民工流动在边缘[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35.
[2]中国网.2009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提升人力资本的教育改革[EB/OL].中国网,http://省略/news/zhuanti/09rkld/node_7083933.htm.
[3]廖大海.上海地区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4,(12):4-8.
[4]熊易寒.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城乡认知与身份意识[J].中国农村观察,2009,(2):2-11.
1.学校的问题
(1)教师资源短缺。高职院校中优质的教师资源非常短缺,一般来讲高职英语教学都采取大班制授课,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指导有限,由此也会导致有些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一定的懈怠心理。
(2)无法做到分层教学。由于师资和其它硬件设施的短缺,英语无法做到分层教学。同一个班里,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这也给教师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
(3)缺少英语氛围。高职院校的学习氛围往往不浓厚,主要原因除了学生自身原因外,学校不重视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因为高职院校的考试制度过于宽松,进而导致花时间在课外自主学习的学生不多,晨读的现象也很少,无法形成较好的学习氛围。
2.现有教材的问题
现有的教材很多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陈旧,不能与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相匹配。
二、提高高职英语教育的解决方案
1.更新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对任何学科而言,兴趣是学习的主要驱动力。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应该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如:谜语法、顺口溜法、形象教学法、肢体语言教学法、启发式等,在教学中可以灵活应用,也可以在讲授中穿插一些与讲授内容相关的小游戏或其他活动,如词汇或翻译竞赛,并采取一定的课堂加分奖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
2.引入新的教学手段
当今社会是互联网、大数据的信息交互时代,幼教英语都实现了白板语音互动以及手势识别功能的教学模式,而高职英语课堂还在使用板书、录音机、语音教室等古老的教学手段。引入智能电视的教学手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网络在线观看,海量下载来实现英语教学资源的补充。
3.分层次教学
年级或班级授课制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由于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复杂,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传统年级或班级授课制无法满足高职英语教学的需要。因此,利用平台选课,实现分层次教学是最佳的选择,通过教学选课平台,将学习英语的学生分成不同等级,例如:初级、中级、高级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基础来选择相应的教学班级,进而实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4.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考虑到本课题调查研究的范围涵盖全省的县乡镇,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大面积问卷调查法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相关问题制问卷在全省范围内调查研究;个案专访调查对有代表性的职业中学、乡镇培训学校和农村居民进行访问为主;进行课题的前期论证,收集有关内容研究的观点、方法等,配合研究进度及时综合成文献综述资料。山西是煤炭资源和农业大省,目前农村人口仍占70%以上。九十年代初,山西省委、省政府在全面开展县级经济教育调查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科教统筹结合”,积极实施以“三教统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农村职业教育走进全国先进行列。近几年,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调查数据显示,69.3%的认为本村能够外出打工的青年劳动力都已经出去了,这个比例在运城、晋中和大同地区分别为70.5%、71%和72.4%。只有30%的村认为还有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这说明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正在从“供过于求”逐步转向“既过剩、又不足”。“过剩”是指总量上劳动力是供大于求的。“不足”是指结构上有技能的、年轻的农村劳动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年轻的劳动力已经出现明显的结构性短缺。劳动力不能仅靠出卖一般的劳动力来挣钱,而要更加重视素质的提高,更加重视培训,通过培训让农村劳动力升值,将给农民带来很大实惠。应当不断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政策,把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作为促进农村发展的一个长远大计。近十多年来,全省农村职业教育共培养各类中初级人才65万人,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长期以来,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当地经济社会不发达的制约,没有真正实现政府统筹和领导,部门联办的教学模式,没有真正形成一个教学、科研、生产、经营服务一体化的办学实体和一校多能的职教办学模式,大多数学生及家长对职业教育缺乏了解,尚未摆脱小农文化意识和传统家族观念、愚昧落后的封建习俗等束缚,疏忽了科技、文化、技能的学习。
2.职教体系不健全。各职教学校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指挥、协调发展的纽带。因种种原因,职业教育本身也没能把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对职业资格证书缺乏认可机制,对国家关于培训与就业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乏力,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3.财政经费投入不足,专业调整不及时,设备严重不足,专业设置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致使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于产业需求。学校因无资金添置专业设备,学生到校也学不到先进的实用技术。学校不能根据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随时更换新的专业和添置新的专业设备,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4.职教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还不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农村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的挑战,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职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稳定性。教师类型结构不合理。要满足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需要,目前的突出问题是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职业高中专业课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6.71%,实习指导教师仅占2.7%,特别是“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工学结合不到位。许多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缺乏。培训内容与教育教学实际脱离。在调查的48县中,近两年内,只有25.7%的职高教师参加过地(市)级以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35.3%从未接受过任何培训。
5.就业准入制度不健全,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就业机制。就业准入处于失控状态,“先培训、后就业”成为部分部门招工挣钱的手段,持证上岗形同虚设,技能鉴定部门对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缺乏有效的监督。
6.专业设置僵化,师资实践技能缺乏,人才培养水平低。从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来看,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据统计,2008年城镇从业人口中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5%,高级工占15%,中级工占26%,初级工占54%,技能劳动者仅占34.9%,劳动者技术等级偏低。
三、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
1.实施灵活而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学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和职工代表表决制,调整班子,优化队伍,全面调动全体职教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实施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管理改革,走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道路。积极推进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为学生、农民提供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实行灵活的教学模式。政府应制定积极的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积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吸收社会资金,这样不仅会使投资者受益,还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使农村职业教育在国家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优先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灵活的办学方向,也会满足人才市场的动态需求。
2.搞好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深化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以及管理人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职务聘任制度,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农村产业化基地、工厂、企业实践,到高校培训学习,扩大“双师型”队伍,确保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3.实施“普职教渗透,长短期培训结合”的战略。针对当前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农村职业学校可分别开设普通高中班、职业高中班、短期专业技能培训班,以满足各种不同的社会需求。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立足农村,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三农”指导思想,举办各种农业科技培训班,设立农业科技咨询站点,实施学校与村组或农村合作社的对口帮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知识和一些实用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经济,帮助农民、乡镇企业走致富之路。
4.专业及课程设置要适应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农村职业教育的重心应放在农业科技培训和农民工的转移培训方面。农村职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办学方向,设置为农业、乡镇企业服务的专业,使职业教育内容“本土化”;打造特色品牌专业,设置综合专业。在农业市场化进程中,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深加工、保鲜储藏、市场流通、农村合作经济、经纪人教育也应成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应积极反映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进行农村经济发展需求调查和就业市场的调查,建立和完善毕业生跟踪调查体系,依据市场需求信息和农业生产发展方向信息设置专业,引导学生选择前瞻性的专业,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5.实验实训基地设置与管理实行实体化,走“学校+企业+农户”的产、教、研相结合的道路。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农村职业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走产、教、研相结合的道路,实施专业实体化。将部分专业办成既是教学和科研实体,又是生产经营和服务实体,师生既是教学人员,又是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人员。走“学校+企业+农户”的产、教、研之路。狠抓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6.校校合作,校企联合,共谋发展。农村职业学校应与一些办学有特色的重点中专学校和高校实施联合办学。借鉴它们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实验设施设备和科技支持,共同实施科研开发和科技推广应用。与知名企业联合办学,既可解决学校的资金问题,又能开辟师生的实验实训场所,并有效地解决就业问题。利用职业学校技术资源优势,实施“送教下乡”、“送教到企业”和“送教到校”的“三送教”活动。通过校校合作,校企联合,提高学校教师的知识文化水平,提高技能和科研水平,提高农村职业学校的技术服务能力,实现学校和农村、学校和企业单位、学校之间的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7.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项学校新体制。依托现有的农业院校建立农村职业教育研究机构,以研究农村教育,编制课程、教材,培训高层次专业农民与农村职业学校专业教师为重点,建立一项新的农村职业教育牵头制度与保障机制。负责农业中专学校、农村职业高中、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师、专业教师以及有一定水平和经营规模专业农民的培训,增设推广教育教授工作职能,研究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综合素质教育,示范带动地市、县乡村农村教育的发展。省、市级财政建立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使农业高校在农村教育、农民培训中充分发挥牵引、示范和辐射作用。
关键词:心理学视角;幼儿教育;心理障碍
曾经有人对一个城市进行调查,发现幼儿患有各类身体疾病大约占据65%,而心理障碍却占据参与调查人数69.9%,占比超过身体疾病患者。形成这种结果一方面是幼儿心理健康具有隐蔽性,另一方面是多年人们没有重视心理健康所致。事实上,孩子处于成长关键时期,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在这种形势下,从心理学视角去探究幼儿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一、造成幼儿心理障碍的原因
1.正规的教育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接受过正规幼儿园教育的幼儿,他们的性格活泼开朗、易合群,他们的品格较端正,讲礼貌、守纪律;而家居幼儿的性格则过分害羞、内向,很难适应陌生的环境,长期独处让他们心理上形成孤僻。
2.注重发展各项能力对心理影响较大。现今有许多家长强制孩子学习,例如,背诗词、地图、字典等。相关方面的专家认为,在孩子三岁之前,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包括想象力、适应能力以及语言能力等,而不是进行机械的记忆训练,因为幼儿的脑容量是有限的,机械记忆还会让幼儿产生一种定式思维。
3.教育方法的影响较大。父母不可对幼儿过于溺爱、百依百顺,否则幼儿会形成自私、任性、骄傲等不良性格;父母也不可对幼儿过于苛责、打骂,否则这种矛盾的教养态度会使孩子的心理有很大的问题,要都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
4.和睦的家庭气氛有积极作用。如果一个家庭的和睦度过差,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会有很大问题。家庭的不和睦或者父母离异,易使幼儿形成自卑、抑郁、急躁、古怪的性格。
二、从心理学视角强化幼儿教育的对策
1.教师指导:自幼儿进入幼儿园开始,幼儿与教师相处的时间最长。教师通过与幼儿接触,可以及时发现幼儿的心理及行为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的外貌、衣着、性格、行为等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幼儿的心理。
2.同伴游戏: 幼儿与其他同伴之间友好的关系,不仅有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l展,也可以促使幼儿形成谦让、合作、友好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幼儿通过与同伴玩耍游戏,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还可以在竞争中培养独立意识和集体意识。
3.亲子活动: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与父母相处的时间相对减少,亲子关系开始发生很多微妙的变化,各类亲子间的问题也就接憧而至。在幼儿园或者家庭中适当的开展亲子活动,一方面可以将上述问题扼杀在摇篮中,另一方面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4.主题活动: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日益强烈。而幼儿园的环境和设施一般无法满足幼儿对新事物的探究需要。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不仅可以开拓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的兴趣,而且可以加强家庭、幼儿园、社区之间的联系。
幼儿的心理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具有其独特性,因而,针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在采用幼儿心理教育的基础上,还可以运用其他一些专门的教育方法:
第一,移情训练法。移情是指在某一个特殊的情境中,对另一个人情绪的体验以及理解。运用移情训练法,让幼儿通过情境表演、故事等多种形式,去亲身体验和理解别人的情绪,与别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移情训练法是幼儿心理教育过程中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通过这种教育方法,幼儿能够明白并理解他人的情绪,使幼儿从他人的角度切身体验他人的情感,也就是情感的换位,以此来达到幼儿心理教育的目的。在移情训练中,让幼儿通过想象表演,或者实际体验等方式,使幼儿去关心被理解对象的心理感受,主要途径包括游戏、情境表演、编故事等。
第二,行为练习法。行为练习法是指让幼儿在认知某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对特定的心理进行反复的行为的练习,更深一步的理解该心理认知,从而内化幼儿的心理特征。例如,在教育幼儿坚持的过程中,教师在教育幼儿做事要有始有终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钓鱼、接力比赛、拼图等活动,反复对幼儿进行行为训练,强化幼儿的坚持行为,最终达到幼儿行为坚持性的目的。
第三,讨论评议法。讨论评议法,是指让幼儿参加相关心理教育评议,给他们提问题,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引导幼儿发表意见,最终经过大家的讨论评议,让幼儿得出自己的结论。讨论评议法可以鼓励幼儿对他人的言论进行评价,帮助幼儿表达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从而提高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
第四,观察学习法。观察学习法,即让幼儿观察示范者的榜样作用,以此来引起幼儿的行为。例如,当幼儿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夸奖,就会产生对这种行为的心理倾向。反之,当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惩罚,就会抑制对这种行为的心理倾向。幼儿模仿的榜样的选择很是重要,其要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要达到心理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桑吉草.浅谈幼儿心理学视角下分析幼儿教育问题[J].职工法律天地,2016(6).
[2]林南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单亲家庭幼儿教育问题浅析[J].教育导刊月刊,2016(10).
虽然某些灾害不能从根本上避免,甚至不能准确的预报,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防灾减灾或灾后重建过程中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主观能动性能将灾害的后果缩减到最小程度,但前提是我们要具备相关防灾、减灾的知识,面对灾害的良好心态与积极的灾害意识,这一切都应来自于灾害教育。灾害教育就是以灾害理论为基础,构建学生较为完善的灾害知识,培养灾害意识,树立正确的灾害观,进而减少灾害造成的人类自身或环境损失的教育。
一、学校灾害教育的阶段性特点
灾害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方面是指灾害教育的普及需要较长的时间,一方面是指受教育者的生命全程都应该参与各种形式的灾害教育。正规学校教育有明显的阶段性,这反应了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应的灾害教育也有阶段性与层次性的体现。
中学灾害教育为基础性的灾害教育,其中最主要的属性为广泛性、前瞻性和媒介性。减灾基础教育的受教育者是中小学生。我国目前共有2.2亿在校中小学生,普及面相当广。中小学生习得的减灾知识和技能对自身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们又可以去影响其家庭及周围的人,发挥媒介作用。他们的减灾知识与技能程度如何,可直接关系到全局的减灾意识,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中学生或小学生中普及灾害基础知识和防减灾技能是提高国民灾害素质的重要出路。
二、中学灾害教育存在的问题
1. 灾害教育缺乏制度性、系统性。灾害降临时的有效避灾不能仅靠“急中生智”与“随机应变”,系统规范的灾害教育必不可少。然而,我国目前的灾害教育缺乏制度性、系统性,灾害教育没被纳入素质教育范畴。
2. 灾害教育注重书本知识单向传授。学校的灾害教育内容分布零散、缺乏创新。在课堂上,涉及到灾害教育的内容,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往往较为单一,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互动,很难提升学生应对灾害的技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曾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经对天津、山东、福建、河南、吉林、陕西、甘肃、四川等8省市学校灾害教育的情况展开过针对性调查,发放问卷16640份,访谈1176人,结果是38.1%的教师反馈学校从未开展过灾害预防演习活动;55.6%的中小学生从未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灾害预防演习。这一调查说明我国灾害教育的知识传授多于技能培养,忽视了灾害教育的实效性。
3. 灾害教育的课程研究滞后,师资培训薄弱。我国对灾害教育的理论研究本身就很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学灾害教育的开展。另外,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中学灾害教育没有得到重视,与此相关的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等明显滞后,特别是能够胜任灾害教育教师的缺乏、课程近乎空白等成为制约我国学校灾害教育发展的瓶颈。
三、中学灾害教育的推进策略
1. 建立学校灾害教育的长效机制。灾害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灾害教育应该成为持之以恒的常识教育,不临时抱佛脚,也不能总搞马后炮。学校应制定灾害教育的教学目标、指导纲要以及学校灾害防救计划。同时,建立正确的灾害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以保证灾害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灾害教育要注重创新性与实践性。印尼海啸灾害发生后几个月,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了一款游戏,游戏背景是一个虚拟岛,此地干旱导致重大灾害并有战争等人文灾害,这里的人民无家可归流离失所,他们需要安全,需要生存所需的一切用品。游戏教育孩子如何组织有效的求援来解决出现的问题降低损失。这是作为联合国组织首次的游戏,相比于充斥于大街小巷网吧中的各种无聊撕杀游戏来讲,这个游戏寓教于乐,在学生放松学习压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公众意识与情感,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中小学现今的灾害教育,可谓形式单一,枯燥无味,学生往往是在听安全讲座的同时,看课外书。如果从教育形式上想想办法改变过去的单向知识传递性的教育方式,就能吸引学生同时高效地培养学生的灾害意识与防减灾能力,可以更好地规避灾害风险。灾害教育有着明显的实践性性,如果只说不练,真正灾害到来知识是起不到实际作用的,所以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与灾害重现的方式,强化学练结合,学以致用。学校应定期开展紧急疏散、灾害救助、逃生自救及生存训练等方面的应急演练,根据学校所在区域的不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演练计划和保障措施,并及时对演练活动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改和完善,使演练预案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 整合学科资源,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学科资源的整合应该包括学科内资源的整合、学科间知识的融合。灾害种类的多样性与防减灾措施的实践性,决定了灾害教育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我们在学校中系统地进行灾害教育,不能忽视了灾害系统的综合性与应对灾害时所用方法的综合性。各学科在常规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加入灾害教育的相关内容,而不是一代而过或熟视无睹。比如:物理课中在讲授重力、势能、动能相关内容时,可以举一些地质灾害的例子,比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讲到动量守恒、摩擦力等内容时,可以加入交通事故发生的原理的分析,既能强化知识又能联系实际的进行灾害教育。就学科具体内容讲,地理科与自然灾害的关联度最大,从天文知识到圈层的物质运动与能量的传递转化,都可以适时地加入灾害教育的相关内容。但是从我国现在的教育体系来看,还没有一本真正适合高中开设的教材,如果能结合地区实际灾害情况与学生、老师的实际,创设一门可供开设的校本课程,不失为一种进行高效灾害教育行为有效的方法。
4. 在灾害教育中要渗透灾害伦理教育。灾害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是人类必须要正视的问题。灾害发生时,人们在逃生避害的过程中,涉及优先逃生、合作自救以及困境中是舍己救人还是自我保全,不同人群之间的责任问题在当今灾害发生过程中已经突现了出来,我们不能回避与无视。这种教育应该在中学进行,因为这一个阶段正是学生价值观与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灾害伦理比传统道德伦理有着更大的外延,其中人与自然的协调纳入到伦理的范畴中来研究便是一个具体的体现。
从伦理学上看,伦理学涉及不同主体之间的责任义务关系、行为方式的问题、对待事件的善恶评价问题,涉及人性的问题、对待劳动态度的问题,涉及社会的公正问题,涉及义利关系、群己关系问题,涉及道德情操和道德意志、道德感召等问题。灾害作为特定的时空场所,其中也涉及上述这些问题,而且是以一种更为集中和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在灾害发生时,人们往往是在一种紧急状况或者危机状态下处理责任关系,因此对人的伦理道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人们在做出道德行为抉择的时候承担巨大的风险。
中学的灾害教育,不能只强调知识、技术、方法,也要涉及到伦理层面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有大爱、有责任感的优秀人才,才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与和谐稳定。
5. 加强灾害教育研究,提升教师灾害教育素养。我国现在的灾害研究多是进行灾害形成机理、灾情监测预警、灾害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但立足于教育的灾害研究还不普遍。中学没有灾害课程更不用说这方面的教育在高考中的份量有多少,所以高校在培养师资时根本没有这一学科。现在任教的各学课教师对于粗浅的灾害及防减灾知识如果还算有一些了解的话,那真正的灾害逃生技能与自救互救能力可以说是基本不具备,这种情况下进行科普性的安全教育尚可,进行实践性很强的有效灾害教育则显得不足。这就要求政府与高层教育部门设立相关的培训与培养,塑造能够胜任灾害教育的专业队伍。作为在校在职的一线老师,也要加强自修自为,增强灾害意识,提升灾害教育能力。
毋庸置疑,进行灾害教育,增强公众的意识提升防减灾能力,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的损失。但灾害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中小学生进行灾害教育,长远来看,对整个社会防减灾能力的提升有着长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沁平.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公众参与意识[J].环境教育,2006(1):6—7.
[2]夏志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陈澄.地理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外来民工子女教育;强化对策;教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149-01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劳动产业在逐年壮大。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一线、二线城市,为城市发展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其中,以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最为明显。在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择校、学习、户籍、费用、就业都具有一系列的问题,影响着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和发展。
一、外来民工子女教育凸出问题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教育机制下,学龄儿童的流动和发展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在小学阶段,外来务工子女占到了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对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要从问题的根基出进行解决。
1、生活经济压力较大
对于进城务工的外来人员来说,很多人都是经常性漂泊在各个城市。他们大多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担负较大的生活压力。大多数农民工都是出于35――40的年纪,他们上有需要赡养身患疾病的老人,下有读书上学的孩子,每天都需要从事高强度的工作,生活十分困窘。
2、教育观念存在缺失
受自身教学水平的限制,很多外来务工人员都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孩子学习知识的行为存有轻视,认为学习好也没什么用,反正都是给别人打工,不如早早出来工作挣钱。这样的观念使外来务工子女存有轻视学习的现象,很容易带给学龄子女一些消极、负面的影响。
3、地区融合较为困难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长知识、学学问的重要阶段,频繁的搬家、换学校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在相关部门做出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外来务工子女中出现自闭、自卑、偏激、暴力等心理问题的概率要比城市子女大。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风土文化,环境的频繁更换会让学生产生极大的不适。特别是在校园环境上,城市学龄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女之间容易产生矛盾,教师如果处理不当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4、隔代监护问题显著
很多农民工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举家搬迁到自己打工的城市。身强力壮的父母多半在外打工,将自己的孩子交由学校和自己的父母看护。由于监护者年龄、身体、思想等问题,往往存在着很多监护问题。一方面,隔代监护人自身文化水平有限,无法辅导孩子的教学,另一方面隔代教育容易出现教育误区,纵容孩子出现懒惰、任性、逃学、打架等不良习惯。
二、强化外来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若干策略
1、政府、学校、家庭三方共管
为了强化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政府、学校、家庭要形成三方共管的教育局面。
教育部门要对外来务工子女工作进行积极的指导。义务教育制度下,尽管免除了小学生的学费,但是农民工仍然存在一定的经济问题。政府及学校要通过发放优秀外来子女生活费、开放“希望工程”等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能够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心态。在家庭教育上,外来务工人员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建立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抽出必要的时间督促子女努力学习、深入思考,为他们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在学校方面,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通过班会、联欢、比赛、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养成积极、自信的生活态度。
2、加大外来子女教育宣传力度
为了推进教育的全方位发展,教师要立足自身实际情况,融入平等教育的思想。配合电影、电视媒体,加强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的教学力度,将受教育的重要性深入贯彻到外来务工人员心中。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法,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并定期举行一些爱心教育活动,例如打扫城市街路、帮助孤寡老人、参加假期实践活动等方法,让他们认识到爱心、自信心和奉献精神,增加集体环境中的认同感。从而让城市生活的人们能够认识到教育的平等性和帮扶性,为地方风土文化的发展提供力量。
3、强化农民工学校的师资力量
为了拉平城市教育发展和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关部门要通过各项教育方式,提高农民子弟工的教育水平。一方面,要提高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师资待遇,另一方面要强化外来务工家庭在户口、租房、购房等方面的帮扶则策略。或者采用联结帮扶的发展策略,请相关农民子弟工教师来参加公立学校的公开课及其他教学研究活动。杜绝教育歧视现象产生,实行校长委任和骨干教师支教的具体形式,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一个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设立“师范院校学习基地”的方法,提高外来务工子女的创新能力,缓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师资薄弱的情况。
4、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水平
为了强化外来务工子女的人格塑造,弱化外地子女和本地子女的心理冲突,教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心理教育方法。除了课堂上的学习交流,还要进行课下的交流,通过谈话法、启发法、探究法、扮演法等不同的交流形式,营造宽松的教育氛围。同时,避免外来务工子女出现心理教育问题,确保他们能够感受到教师和学校的关心。
总之,外来务工子女关系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国民素养、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外来务工人员创造生产价值、增加经济实收,也对国家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将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政府、教育等多个部门要对他们予以关注,共同开创教育事业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万铭玉.从和谐社会视角看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J].网络财富,2010,(2).
1.教育目标不明确
目前来说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或者由于新的教学模式没有足够的成功经验等,使得我国部分地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多次出现教学目标不明确,或者课堂教学目标偏离等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效率。例如,在进行《品德与生活》这一章节“情感与态度”教学的时候,在引导学生感受“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时候,我们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扮演爸爸的,有扮演妈妈的等等,然后让学生想一下在平时的生活中,爸爸和妈妈对于我们的付出,这原本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教学模式,然而由于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较低,或者由于小学生他们本身在确定主题这方面的能力就不强,因此在组织这样的教学活动的时候,学生在回想的时候,非常容易跑题,然而教师却没有及时的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到教学目标上来,这样就导致整堂思想品德课目标不明确,教学效率不高。这样的现象在我国很多小学都有出现,所以我们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变这种现状,促进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的提升。
2.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不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升。思想品德这门课程比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会与参与。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生搬硬套、述说式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的思想品德,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品的素质。在新课改背景下,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感,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改善措施
1.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在我国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国对于小学教师的专业技能等有着更高的要求,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更为关注,因此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师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不断地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的目标,然后围绕着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确立有效的“三维”目标,并且明确每一个章节的大目标,然后确立小目标,从而围绕着小目标展开教学设计,这样可以保证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展开。
2.更新教学观念,做好课前教学设计
在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成为小学教学中的共识,“素质教育”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有着明显的差别,在素质教育中更加的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学生的全面成长,因此我们可以针对素质教育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但是由于我国新课改的推行时间较短,教师对于新模式的驾驭能力明显不足,因此为了教师更好的掌控课堂,更好的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地活动,我们有必要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例如,在进行思想品德课“家人的爱”这节课的设计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述说父母对于自己的爱,这样的教学设计,一方面可以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另一方面,通过述说,加深学生对于父母的爱的理解,以及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等等,从而让课堂丰富的同时更加的有趣,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有效提高。
三、结束语
(一)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处于幼儿时期的儿童对周围的事物都很好奇,他们对于事物的感知觉也基本上是来自于对事物的直接接触或在游戏中间接获得。值得注意的是婴幼儿的目的性较差,他们的行为并不像成人一样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他们对接触事物主要服从于自己的知觉,并不是出于某种目的,常常是因为兴趣而去做某件事。比如说:一个几岁的孩童,看到冬天飘落的雪花,兴高采烈地到外面去玩雪,虽然在接触到雪之后他会觉得很凉,不过玩雪的乐趣可以让他忽视这样的不适感觉。同时,幼儿时期的儿童其身心正处于重要的发育阶段,他们好动、好奇、好模仿所接触到人和事物,缺乏身体的协调性,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对于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没有预见性,缺乏安全意识。所以,对于幼儿的安全问题如不重视,很可能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危害幼儿的身心健康。
(二)幼儿安全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于2001年正式颁布,这就意味着我国的幼儿教育已经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纲要》中借鉴了国外进步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顺应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把幼儿入园就学不仅仅看作是一个看护过程,而是将幼儿的健康成长和生命安全问题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对于幼儿的安全教育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对于如何“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问题,纲要中也有具体的要求。此外,2006年制定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也将婴幼儿的安全教育列为了幼儿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重要环节,明确规定了:“学校应当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设置要求,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要求学校和幼儿园在学生开学时和放假前要开展针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人文教育、开放教育、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已经融入到人们的观念中,社会各界对于幼儿的安全教育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幼儿教师务必要将保护幼儿生命安全,把幼儿健康成长放在首要位置上。
二、幼儿园安全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
(一)幼儿教育机构中存在安全隐患
在对绥化市某幼儿园的走访调查过程中,可以看到幼儿园园长和幼儿老师们对于幼儿的安全教育问题是十分重视的,他们一致认为,安全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不可或缺的。不过客观地看,幼儿园自身存在的安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虽然相关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希望尽可能地为入园的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但是在幼儿所处的实际教育环境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处于婴幼儿时期的孩子都是好动的,他们喜欢新奇的事物,却又不能预知危险,常常会做出一些危险的举动,监护人员如果监管不利,很容易发生意外,危害幼儿的生命安全。
(二)幼师对幼儿危险行为缺乏有效的指导
在实际的访谈中还发现,对于幼儿的安全教育问题一些幼儿教师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他们虽然明确地表示把确保幼儿的安全放在了工作的首要位置,但是其自身能力有限,要看护的孩子较多的时候就很难仔细地观察幼儿的行为,也就无法及时地对幼儿的危险行为进行纠正和制止。对幼儿的危险行为不能进行正确的指导,就会埋下安全隐患,甚至对幼儿的生命造成直接的伤害。
三、改进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对策
(一)让幼儿认识不安全因素
要让幼儿远离危险就要让幼儿认识危险,让他们远离不安全因素,这就要求相关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幼儿进行一定的安全知识普及教育。可以在幼儿入园之后让他们进行“一摸二看三查四问”的训练,让幼儿清楚地明白不能随便地将物体放入口中,不能用小刀、铅笔等尖锐的物体做伤害其他小朋友的事。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接触使幼儿直观地了解到哪些物品是危险的,哪些东西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做哪些事情会危害自身的健康,增强幼儿对危险事物的判断能力,渐渐地培养起他们的安全意识。
(二)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可以结合一些活动展开,比如通过动画、歌曲、绘画等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的方式进行,将有关自我保护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生动形象地让幼儿认识危险,加深其自我保护能力印象,进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体验教育
所谓体验教育指的就是利用幼儿爱动的天性,让幼儿亲自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经历整个过程,进而获得直观的感受,培养幼儿安全意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比如说:在针对幼儿进行防震、防火等灾害的认识教育的时候,幼儿教师就可以给孩子放一些图片和视频材料,让幼儿直观地感知到这些灾害对人的影响和危害,学习在遇到这些灾害时如何保护自身的安全。与此同时,幼儿教师还要适当为他们安排模拟自救逃生演习,让幼儿知道基本的逃生方法以及正确的逃生方式,避免在逃生时发生意外事故。
2.环境教育
作为最直观的安全教育方式的环境教育主要是通过对教育环境进行干预,利用图片、照片、漫画、电视短片等多种形式营造环境氛围,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来自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了解相关安全知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如可以在幼儿园的主要通道处设立“不爬窗户、不从高处跳”、“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陌生人不跟走、陌生人不开门、陌生东西不要吃”、“遇到坏人要大声呼救”、“走楼梯时要靠边”等提示性标语,并配上与之相应的图画、动漫,同时定期地更换主题,让幼儿保持新鲜度,更乐于接受安全教育。
3.游戏教育
幼儿都喜欢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游戏也是他们获取知识、学习技能的最重要的手段,所以幼儿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将有关的安全教育内容变为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轻松愉快地得到安全技能训练。像在培养幼儿交通安全意识的训练中,幼儿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由教师扮演交通警察,小朋友们扮演行人,模拟实际的交通情况让幼儿懂得如何走人行横道、如何走人行天桥、如何看交通指示灯等交通安全知识。同时,还可以在游戏中设置一些特定的场景,模拟迷路时怎样向警察求助,怎样记住父母的名字,家里的电话和家的住址等,逐步地引导幼儿学会如何保护自己,懂得基本的自救知识,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进而使幼儿获得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意培养幼儿的良好安全习惯
习惯可以在无形中影响人们的生活,良好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幼儿良好安全习惯的培养必不可少,这是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幼儿教师应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告诉幼儿要谦让礼貌待人,不能在楼梯上打闹玩耍,不能在吃饭时嬉笑以防异物被吸进气管,年龄大的小朋友不能欺负年纪小的小朋友……要对做得好的小朋友进行表扬,激励他们继续保持好习惯。
(四)加强幼儿工作者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