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中式家具设计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中国;家具设计;教材编写;古典家具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32-0080-03
收稿日期:2013-11-08
作者简介:高峰(1970- ),女,山东潍坊人,苏州市职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改革的质量评价研究》(编号:B-b/2011/031/028),主持人:袁丽英。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城镇化速度的进一步加快,我国古典家具和新中式家具行业发展迅猛,但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其相关设计人才的严重短缺。因此,编写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家具设计》教材,全面提高家具设计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职业院校相关专业亟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一、中国古典和新中式家具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古典和新中式家具行业的崛起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家具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中国古典和新中式家具为特色的产业区迅速壮大,其主要集中地区包括广东大涌、中山、新会,广西凭祥,江苏苏州,福建仙游,浙江东阳,河北大城,山东潍坊、淄博等地,有些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国以中国古典和新中式为特色的家具生产企业有上万家,其发展趋势已经超过了现代家具生产企业。
(二)中国古典和新中式家具成为消费时尚
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居室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为家具设计提供了可以充分展示的空间。居室中的家具除了满足人们生活起居功能的需求之外,还需要体现文化品位。在文化复兴的大环境下,民族文化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中国古典和新中式家具作为居室的中国文化符号,增强了居室的文化气息。此外,由于其中的文化历史价值、木材稀缺价值以及家具本身的实用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其保值、升值、传世的空间巨大,致使中式家具价格持续上涨,成为中国家具行业的高端品牌。
(三)现代家具生产企业面临转型升级
多年以来,中国的家具生产企业一直以廉价的劳动力获取生产利润,但随着家具行业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中国家具行业这一生产优势正日渐消失,家具行业正面临重新洗牌。因此,家具生产企业只有依靠文化创意,提高家具的附加值才能充分获得利润。而家具设计人才就成为直接关系家具行业健康发展、提高家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近年来,在广东、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以中国文化为内容的家具创意设计公司、家具研究院、家具研究中心陆续出现,对家具设计人员也有极大需求。
二、《中国家具设计》教材的现状及编写范围
在中国古典和新中式家具持续升温的市场经济背景下,能独当一面、设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家具设计人才却极度缺乏。究其原因,与近百年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西方科学技术、价值观对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深远影响不无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个文化体系建设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在目前的设计教育中,德国的包豪斯理论、三大构成的设计教学体系,构成了当前我国艺术设计教学的基础平台。在西方观念指导下编著的家具设计教材,注重家具形式的构成,缺乏中国家具设计的文化理念,难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此情况下,编写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中国家具设计》教材就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当前我国相关的本科院校以及高职院校开设的家具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和产品设计专业使用的教材有《家具设计》《环境设计与家具设计》《系列家具产品设计与实训》等,尚未有专门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中国家具设计》教材。
家具设计首先要满足使用要求,其次要考虑材料加工的工艺条件,三要适合人们的审美要求。使用功能、物质条件和造型形象是构成家具设计的三个要素[1]。中国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代表手工业时展顶峰的明清明式家具在世界家具史上更是享有崇高的声誉。利用这些文化资本,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壮大中国家具行业品牌优势,是中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中国家具设计》教材应以专门研究中国家具的文化历史、构造、工艺、材质、陈设为内容,旨在体现对中国家具的传承和创新,是以中国文化为创意内容的文化产业或后工业化生产所需的家具设计范本,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典家具设计和新中式家具设计。
三、《中国家具设计》教材编写应突出的重点
《中国家具设计》教材应以适应当前文化经济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居住生活质量,培养当代中国家具设计人才为目的。现代家具设计是适应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特点的设计,中国古典家具和新中式家具的设计以其艺术化、个性差异化为鲜明特色,设计文化是其设计的主要内容。因此,《中国家具设计》教材的编写应具体反映和重点突出以下内容。
(一)突出体现中国家具的历史演变
中国家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其历史就是中国人民起居生活逐渐改变及其发展的历史。经历了从席地而坐的低矮家具到垂足而坐的高型家具的发展历程,也经历了从青铜家具、漆家具、硬木家具到现代用材的发展历程,每一次材质的变革都促进了家具业的飞跃发展。中国家具从使用范围上又可分为民间家具、文人家具、皇宫家具、寺庙家具等,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流派。
(二)突出体现中国家具设计的文化内涵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家具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体现礼仪的家具。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就是自然和谐和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家具的造型、吉祥寓意的装饰图案以及陈设、使用方式都深刻反映着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中国家具是极具特色的东方家具,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宇宙意识和生活情调。
(三)突出体现中国家具设计的造型艺术
中国家具设计是造型的艺术。经典的中国家具造型特点是线条的艺术,流畅隽永的线条塑造了高雅含蓄的艺术形象。有简练的轮廓线,有打洼的装饰线脚,这些都形成了中国家具的独特造型语言。这是中国家具造型的基本设计理念,明显区别于现代工业化的家具设计理念。
(四)突出体现中国家具设计的工艺结构
中国家具与中国建筑一脉相承,区别于现代板式结构的家具是框架式结构。榫卯结构是中国家具的结构特色,反映了中国家具的科学内涵。36种典型的榫卯结构是中国家具结构体系的精粹[2]。
(五)突出体现中国家具设计的用材处理
中国家具采用优质木材,对木材文化历史和现代工艺处理的认识,是中国家具设计的必要前提。对木材的科学鉴定和科技处理,可以节约木材资源,防止开裂变形,提高木材的力学强度,改善加工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中国家具采用大漆修饰,中国大漆的使用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优质的天然涂料,又有国漆之称。它的制作工艺复杂而特殊,不仅对家具起到保护作用,而且不同技法的使用,更能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六)突出体现中国家具设计的人体工程学
古代人生活起居方式与现代人起居生活方式不同,体现在家具设计上,就会有与现代人完全不同的时代特点。例如古典家具中的椅子座面都比较高,这与古代人们的穿着打扮和现在人有很多差异有关,这就是所谓的“正襟危坐”[3]。而现代人追求自由放松舒适的生活,沙发的大量出现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但如果仅仅像当前市场上改制的中式沙发,只是把椅子放矮加宽,恐怕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中国家具是硬木家具,这与西方大量使用软体家具有很大的不同。在保持中国家具端庄的前提下,中国家具的创新设计需要更多关注人体工程学,从而更好体现现代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
(七)突出体现中国家具设计的陈设文化
家具的陈设,是家具设计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如何陈设中国家具,这不仅是满足生活中使用的要求,更体现着中国家具陈设文化。明代居室中,家具没有固定的摆放形式,随意应变,同时又注重礼仪,是当时的陈设特点。清代家具成组成堂,厅堂、书房、卧室、佛堂的陈设组合各不相同。在现代居室中的中国家具设计,在把握文化内容的基础上,用家具体现格调氛围和文化意境,这也应该是《中国家具设计》教材编写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梁启凡.环境艺术设计:家具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6-9.
[2]杨耀.明式家具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9.
[3]高峰.谈明式家具艺术的文化继承与科学创新[J].家具与室内设计,2012(3):15-16.
Analysis on the Editorial Thought of the Textbook for “Chinese Furniture Design”
GAO Feng
(School of Arts,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104, China)
【关键词】新中式家具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当代化设计
一、新中式家具设计的概念及产生背景
在笔者看来,新中式家具设计就是既能反映传统中式家具文化精神,又能满足当代用户生理与心理需求的当代化设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民的民族自尊心不断增强,人们越来越崇尚民族文化,但是,简单地将中式家具经典产品照搬学样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日益成熟的用户对家具产品的消费需求。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代生活方式及态度加以融合创新的新中式家具已经成为一种设计和生活的时尚。
二、新中式家具设计的当代化
我国家具艺术历史悠久。家具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成为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一部分。随着人们起居形式的变化和历代匠师们的逐步改进,到明清时期,家具已发展为具有高度科学性、艺术性及实用性的优秀生活用具,不仅为国人所珍视,而且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也独树一帜,享有盛名,被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然而,笔者认为新中式家具设计不应是对中国传统家具的照搬学样,而应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有所领悟的基础上所做的符合当代用户生理与心理需求的当代化设计。一方面,中国有着5000年文明发展的历史,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关于“家”这种私人空间的文化与功能理解,人们或多或少地认为作为家具应该是“稳重大方”的。另一方面,中国又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令人惊讶的变化与发展每时每刻都在这里发生,中国人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以无比开放的心态面对和吸收来自世界各地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文化与观念。关于生活空间及生活用具,人们逐渐产生“舒适功能”与“愉悦心灵”的诉求。
三、新中式家具当代化设计的探索实践
中国5000年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几件家具不可能表现时间与空间上这么抽象、庞大的思想体系,家具设计需要通过某种具象的形态与结构、色彩与质感、体态与空间来表现这种文明背后的精神。“岚”系列家具设计就是一次这样的设计探索。
岚,形声字,本义为山林中的雾气。白居易《新栽竹》里“未夜青岚入,先秋白露团”的这般诗意表达在笔者看来恰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笔者决定借“岚”字设计一系列新中式家具作为当代化新中式家具设计的实践探索。
(一)形式与结构
中国历代传统家具中不乏运用某种字符如“寿”字符、“萬”字符等于家具产品上的例子,它们大多是以直接的方式或独立或连续地运用这些展露帝王贵族气质的大吉字符,寓意作用是其核心价值。而“岚”系列家具则是在形式上借用“岚”字中横向与竖向交错的笔画之形式关系,并巧妙地将这种形式关系通过一定的比例调整、虚实转换的设计手法,使产品呈现出似“岚”而非“岚”的风貌特征。在设计诉求上,笔者正是希望通过这种独特的风貌特征反映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似像非像”之精神,并诠释“岚”字背后的中国文化的韵味。在笔者看来,“岚”这个中国字符在形式上可以分为上下两个部分,而上下两个部分都有两笔竖向的笔画夹着一笔横向的笔画。这样的形式关系与家具产品中纵横交错的结构关系有些相通之处。基于这种形式上的相通之处,笔者在设计“岚”系列中的马头墙沙发时,将“岚”字符的下半部分转换成沙发的就坐部分,而将“岚”字符的上半部分转换成沙发的靠背部分。在此基础上,为了给使用者提供更大的靠背面积并增加适当的仪式感,笔者将“岚”字符原有的上下部分比例关系进行了适当调整,使靠背部分略高于就坐部分。为了给180毫米厚的高靠背软包部分提供一个包覆的空间,笔者参考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马头墙的形式元素,将靠背实木部分向扶手部分转出250毫米,并在这个U形的实木构件上盖上一个颇有建筑感的实木线角。这样就形成了马头墙沙发的大体形式特征。
(二)涂装与色彩
明代以来,烫蜡技术就已经在中国家具制作上被广泛应用。烫蜡技术是中国明式家具进行木材表面处理的一种装饰方法,不仅能很好地展现木材优美的纹理,而且在木材表面形成了一层保护膜,以防止外界环境对木材的不利作用。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层保护膜由于不断地受到空气的氧化、人手的抚摸和抹布擦拭等因素的影响,使家具的表面、棱角和边线等处出现了一种自然的、透亮的、温润如玉的表面形态,即“包浆”,产生“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美感。经验表明,烫蜡后,木材的颜色比烫蜡前要深一些,色泽也会更加圆润,降低了材色的浮躁感,增加了其深沉、含蓄、内敛的韵味,弥补了有些木材材色上的缺陷。同时,烫蜡后的木材表面光泽也比烫蜡前要好,也就是看上去更光亮一些,木纹更清晰一些。由于蜡质具有柔和、细腻的特点,所以产生的光泽不但不尖锐刺眼,反而更增加了几分温和、自然的气质,让人易于亲近,而且这种气质也恰恰体现了文人墨客所追求的简远、天然、高逸、雅致的审美趣味。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笔者在思考“岚”系列家具涂装工艺时开始考虑运用烫蜡工艺。烫蜡工艺一般用蜂蜡,小面积烫蜡时可一手持蜡液,一手用电烙铁或火烙铁融化蜡液,滴或涂到木器表面,使其形成薄薄的一层保护膜。如果大面积烫蜡,再用毛刷或汤匙将蜡液涂或浇到木器上,这样可大大提高效率。然后用烙铁熨烫蜡层,以热力使蜡液渗入木纹。全部烫完后,用稍粗的干布擦净浮蜡,这时可用热风机稍稍加热表面,最后用净布全面擦光木器。 然而深入了解后得知,这种技术需要经验成熟的工人手工作业才能完成,生产效率低,不适合工业化大批量生产。而现代蜡油是由蜡和豆油结合成的液体状蜡油,蜡油可以用现代科学的工具通过空压机的加压喷气直接喷在家具表面,使家具表面光滑,也可用毛刷手工刷制。蜡油工艺环保,不含苯、甲醛,也不含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施工简单,不用专业施工人员,普通技术人员就可以快速操作;耐候性好,不像油漆,时间久了就起皮、脱落等;养护木材,渗透到木材内部,持久保护木材;本色可以突出木材纹理,凸显一种自然柔和之美。最终,笔者选择运用浙江省大风范家具有限公司研发的喷涂蜡油工艺。这样既具有烫蜡工艺的优点又便于被工业化大批量生产。
对明清家具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明式家具精于选材、配料,重视木材本身的自然纹理和色泽,家具色泽重视还原材泽,而清式家具装饰华丽,表现手法主要是镶嵌、雕刻及彩绘等技法,家具色泽多以漆面色泽为主,给人的感觉是稳重、精致、豪华、艳丽,和明式家具的朴素、大方、优美、舒适形成鲜明对比。但明清两种式样、风格的家具都趋向于将家具色彩还原或处理成暖黃色至深黑色的色彩区域中的偏深的色彩,这与明式家具所追求的朴素、大方及清式家具所追求的稳重、典雅是不谋而合的。
笔者在选择“岚”系列家具色彩时,考虑最多的问题是如何在使产品保有明清家具的朴素、大方、稳重、典雅的色彩特征的基础上融入一些当代生活的“舒心”与“时尚”气息。经过反复对比与试验,最终选择了这种蓝中有青、蓝中有绿,既有传统韵味、又有当代时尚感,被笔者称为“雅蓝”的色彩作为产品的主要色彩。
(三)体态与空间
“岚”系列家具在空间体态上运用简洁的设计语言,将暗藏“岚”字符的视觉元素二维拉伸而构成产品的空间实体架构,既简洁又具有一定的厚重感。同时,笔者于坐具扶手下侧、柜类产品侧板下侧等部位镶嵌3mm宽的纯铜线条与扶手及侧板平行呼应;并于柜类或桌类产品的底板上镶嵌10mm宽的纯铜线条构成冰裂纹图案,象征冰清玉洁。这些设计手法都是为了使产品在具备适度空间体量的基础上增添几分轻盈与灵动。
为了使“岚”系列家具在稳重大方的基础上增添几分“时尚典雅”的效果,笔者在选择产品软体部分面料时着重考虑选择与产品木件部分有明显色彩及质感差异的、略带丝质感的半闪光面料,并运用传统手绣技艺以现代设计的构图表现形式表现牡丹的花开富贵之寓意。手绣图案本身有助于塑造产品及空间的典雅氛围,而手绣图案与主体面料的色彩对比及构图比例关系、整体软体面料与木件材料的色彩及质感对比关系的合理设计与运用又有助于塑造产品及空间的时尚感觉。
“岚”系列家具自2011年开始至今已经经历了从设计、打样、生产、展览到销售的全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与一起工作、合作的许多人都只是凭借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及当下幸福生活的热爱而做了些当代化新中式家具设计的点滴尝试。通过这些宝贵的工作过程和与之得来的工作经验,笔者深刻认识到,当代中国家具设计要想真正具有生命力,作为设计师,我们应该在尊重并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更加重视通过运用当代的形式与结构的配合、色彩与材料的搭配、产品与空间的结合的设计语言设计出符合当代中国人功能与精神诉求的“新中式”家具产品。
参考文献:
[1]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2]马未都.马未都说收藏[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佟达,宋魁彦.明式家具表面烫蜡技术的继承与应用[J].中国家具,2010(12).
[4]曾应枫,陆穗岗.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
[5]赵菁.小器大雅[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
关键词:家具设计;中西文化;设计风格;文化融合
一、中西方文化在家具中的差异对比
立足于中西方文化的固有差异,中方的文化更加倾向于陆地文化,而“西”文化侧重海洋文化。由于中西方地理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差异,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中方文化具有很强的闭塞性与保守性,不过较容易实现文化的传承。西方的文化则更加开放,具有善于变革、善于交换与积极的特性。不同的文化形式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念与艺术理念,而且这些在家具理念以及艺术设计方面都有所体现。
(一)宗教背景形成的艺术差异: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时期,中国受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及道教文化的影响,总体上体现出人与自然统一,物质与人心统一,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式家具在不同的时期造就了不同的造型特点,其审美基本原则更加强调对称,协调和统一的审美观,如道家的太极图、如意、祥云、龙、鱼等。另外,导致中西家具异同的原因还有佛教文化的影响,如盛唐时期的佛教文化尤为显胜,这一时期出现具有明显佛教文化元素的家具。同时,著名的唐代壁画中,莲花、七珍八宝等佛教元素也常常出现,使得壁画华美富丽。无论是家具设计艺术还是我国的传统绘画艺术,都深受宗教文化影响。西方国家在上多半信仰神兽来作为其种族及国家的象征。如古埃及家具很多腿部都采用神兽的形态,如狮足形态,显示了其力量的象征,人类征服自然界的勇气和信心,体现使用者的权力与地位。其装饰上也受宗教文化的影响,纹饰都来源于圣经、及其国家文化的象征。如眼睛、太阳、莨苕等纹饰。
(二)中西文化形成的艺术差异:中国古典明代家具造型上多采用直线条,其风格简约、浑厚、大气、庄重。不同于西方家具制作精美、雕饰奢华的设计理念,明代家具没有过多雕饰,以简胜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家具装饰上多采用云纹、海水、动物,植物等中国特色传统图案。植物、动物等纹样,被表述为一种形态性符号,这些符号便成为家具装饰的一部分。另外,中式家具在结构造型上的曲线美也有相应的体现,如收背太师椅,其背部采用“拐子龙纹”纹饰(如图1)。西方家具在美学设计上也同样重视线条的应用,不过其线条主要是为了构建家具艺术形态中的“面”,这样的艺术理念使得西方的家具造型以“面”为基准,在结构上重点展现的是局部的面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西方国家更倾向于曲线“S”形,工艺结构、雕刻风格都追求动感姿态美,装饰更加奢华夸张,采用镀金,雕刻、镶嵌等手法。装饰纹样上多采用花卉、藤蔓、海草、动物、贝壳、翅膀、天使等纹样(如图2)。
(三)地域背景形成的艺术差异:中原文化最早的发源地——黄河流域,所有的设计融合了当地气候条件、地形因素、劳作方式和乡土风习等因素。《周易》要求“适形”。既要顺应自然规律,又要符合人性,家具要适中有度,不能逾越儒家长幼尊卑的礼仪等级秩序。[1]根据人们的生活起居习惯的变化,中国家具的形式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从古朴到精雕几个阶段;[2]从时代上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商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席地而坐的无形式感家具;三国、两晋、隋唐的椅腿发展的雏形家具;宋元时期的垂足而坐形家具;明清时期的工艺鼎盛时期家具。[3]西方文化艺术中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河流域。其中亚述区域及古西亚时期的家具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木制家具没能完整地保存下来,留存于世的家具甚少,我们只能从其建筑艺术和其他艺术上窥视到其家具文化艺术的特点。如壁画、浮雕、青铜像、圆形印章等工艺。亚述人更加注重权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坐具高度较高,下部加设脚踏,以此来象征国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彰显君臣之别;二是华丽的镶嵌艺术,以体现统治者的奢华。相比之下,新巴比伦时期的家具拥有自己的艺术特色,但其也深受亚述家具文化的影响。如柱式浮雕、雕刻镂空的装饰图案以及简约厚重的旋木腿等。
(四)民族特点形成的艺术差异:汉族家具特点:从家具的整体造型上来看,主要以直线型为主,整体风格简约概括,给人一种大气、庄重浑厚之感;家具装饰的纹样上,通常采用中国传统元素,“云纹、海水、龙凤纹、狮子等吉祥图案。(如图3)如祥云图案,代表吉祥如意的意思。从家具的整体外观颜色来看,中式古典家具多使用同一种颜色,采用比较庄重的色调,强调的是古典、朴素、雅观以及精致,颜色选择上主要有红、黑、黄、灰四中,能够借此更好地展现出木材本身的纹路以及肌理,展现给人们的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纵观历史,近代欧洲民族在家具历史上也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以新古典家具为例(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前期),法国新古典家具其艺术风格古典又时尚,多采用直线结构,腿部呈方柱或圆柱形,由上而下逐渐收缩变细并开槽装饰,装饰以薄木雕刻、镀金、金属镶嵌等为主。装饰题材多为古典纹样,如:古希腊的鸟羽、浮雕、绳结纹、蔓草纹样、古罗马建筑中的柱式、盾牌、橡树叶等,整体显得灵秀、优美、纤巧。家具水平线和垂直线的处理是法国家具结构上的重点,多以直线为主,很少采用曲线,强调机能和结构的力量。到拿破仑时期,帝政式家具盛行,家具腿部采用兽腿形,如:狮子腿,显示了其力量与权威(如图4)。同一时期西方不同国家也各具不同特色,18世纪60年代英国新古典家具腿部成细条、尖型,截面成方形或圆形,由上至下逐渐变小,方腿配以梯形或马蹄形脚,圆腿则配以车木脚(如图5)。中西方家具设计风格迥异,从宗教背景、艺术文化、地域背景、民族特点等方面分析了其设计风格的差异,对中西方家具的造型、装饰及色彩运用上作了探究。这种差异性的分析对未来的家具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立足于中西方家具文化的差异来看,未来我们进行家具设计的时候应该综合中西方家具的艺术形式差异,扬长避短,有选择地吸收并且尝试利用优秀的设计资源,让中西方古典文化在家具设计中大放异彩。
二、家具设计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探索
中西方古典家具的艺术区别体现的是中西方对于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同以及审美观的差异,具体在家具的整体造型、装饰设计、色彩应用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的分析对于未来的家具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一)家具设计在造型方面的分析与融合:在家具造型设计方面:1.中式家具比较注重家具体现的别致意境,因此多选用线条进行家具造型的勾勒。西式家具则多选用面来进行造型构建,对于家具的写实性与真实性较为关注,突出其立体感。2.结合中西式家具对脚的处理来看,中式家具多采用高而且整齐划一的脚部设计。西式家具则选择比较矮但是造型丰富的脚部设计,很多都选用拟态动物的脚部进行点缀。3.中式家具比较重视对称,而西式家具除了对称,还有非对称平衡的造型。中国家具在自己发展的同时,也同样不断地吸收着西方元素,如西式图案运用,借鉴西方家具的样式和吸取西式家具的设计理念,使中国家具不断创新。如清代,家具借鉴西方的一些元素来弥补其内涵的不足,从而使家具整体都体现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特点。在造型上,不少家具部件的造型源于西洋古典建筑,比如一些家具在顶部装饰有带雕饰、看上去类似帽子的部件。(如图6)是一件将中西方家具优秀元素继承与融合的完美典例。
(二)家具设计在装饰方面的分析与融合:从家具装饰来看,中西式古典家具在装饰上同样会选择雕刻作为装饰手段,不过具体的雕刻风格以及材料选择方面则存在很大的差异。1.中式家具雕刻多注重吉祥如意的意境,因此选择比较抽象性的雕刻艺术展现手段。西式古典家具则多选择与大自然接近的动植物作为雕刻表现的手段,以尽力展现宗教意义为目的,而且其中多掺杂着生命、艺术以及永恒等这些韵味。2.结合中西方古典家具的装饰物选用方面来说,西式家具多选择铜质的装饰物。而西式家具选择的装饰物件则比较多样化,除了与西式家具类似的铜质物件还选择宝石等作为装饰手段,涉及到的许多装饰手段都十分复杂。中西文化相融合设计的家具,吸取历史上各个阶段家具设计中的精髓,吸收不同时期造型与装饰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了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对装饰物以及纹样进行处理,在结合现代审美观念的基础上不失古典的美感。如清代紫檀嵌黄杨木宝座(如图7),形象地诠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宗旨,图中可以看到牙板浮雕由西洋卷草和中国传统的夔纹组合而成,遒劲的中方夔龙与柔美的西番莲穿插交织出又密又透的繁丽效果。
(三)家具设计在色彩使用方面的分析与融合:在色彩使用方面,中西方家具也有较明显差别。中式家具惯用黑、棕、黄、红等色,强调沉稳的色彩,色调的选用上比较单一,体现在中式家具色调上比较典雅而且朴素。西式家具除了传统颜色的使用之外,白色、大红色、金色以及蓝色的使用都较为频繁,在颜色的选用上十分开放,用色鲜艳而且多样,充斥着比较强烈的颜色对比,而且选择比较鲜亮的家具装饰物件,跟家具的整体色调形成极端强烈的视觉反差,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4]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家具的材料多种多样。在现代家居中,人们逐渐开始追求个性化的家居产品,家具色彩的使用上也趋于多样化。在现代家具设计中,不仅仅采用朴素简单的色调,而且开始借鉴西方丰富、鲜明的用色理念,如以典型的蓝白色为基调的地中海风情家具,少了传统家具的中庸,多了一丝简洁轻松、浪漫、明亮、大胆的自然的色彩运用。
结语
中西方家具的设计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将来家具的设计中尽可能地吸收并且继承是主要的发展方向。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我们要将民族文化坚定不移地传承下去。另外,我们更应该与时俱进,发展创新思维,将中国家具文化与西方优秀设计理念相结合。坚持以东方文化为主导、吸收西方文化之精华的思路,将会给中国家具业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李晓锋.关中传统民居的伦理文化意蕴[D].西北大学.2011
[2]白雪云.标准化制造下的新中式家具创新设计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3]钟光明.中国传统家具造型的传承与创新[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4):131-133
[4]王文英.织物在室内陈设设计中的选择和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107-108
[5]袁鸿牧.明式家具与文艺复兴式家具审美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
[6]马瑞萍.中国明代和泰国阿瑜陀耶王朝时期家具文化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
文章从设计理念、造型、功能、结构、装饰、材质几方面总结基于传统家具元素的现代家具创意设计模式。这些模式包括理念和谐化、造型构成化、功能细致化、结构标准化、装饰简洁化、材质多元化等。文章指出,传统家具是现代家具设计发展创新的根源与基础,对中国原创家具设计风格的形成和原创家具品牌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传统家具;元素;家具设计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居住环境的改善,很多国际家具品牌开始以强劲势头进入我国家具市场。目前我国市场上能与外国著名家具品牌抗衡的本土品牌不多,在这些本土品牌中还存在相互模仿借鉴、产品差异不明显等问题,产品风格同质化现象严重。本土家具企业要想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创造更多卓有影响力的品牌,就必须深入挖掘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家具资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在创新思维的推动下大胆改革,才会有更多具有我国特色的原创家具品牌站稳脚跟,走出国门,进而参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一、传统家具元素解析
我国历史绵长悠久,传统家具是祖先高度智慧与精湛制作技艺的结晶,值得后人深刻认识与领悟。元素是事物本质的最基本单位,传统家具元素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两大类。物质形态包括造型中流畅优美的线条、结构中严谨理性的榫卯、装饰中精雕细刻的纹样等。除了这些外在的物质形态的元素之外,形而上的美学内涵例如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以及儒家的“中和”之美等则属于内在的精神形态元素范畴。
二、基于传统家具元素的现代家具设计创意模式
(一)理念和谐化
当代设计师以传统家具为根基,在现代家具设计中引进吸取了我国传统儒家“中和”文化思想的“和谐化设计”理念,同时借鉴西方“人本主义”“人性化设计”等理念,旨在调和设计过程中家具产品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家具产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致力于构建出有机协调的统一整体,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实用与审美的双重需求。
(二)造型构成化
家具产品设计的外观形式多样,有的简练秀雅,有的繁琐富丽,有的多用硬朗的直线,有的多用流畅的曲线,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心理感受。但不论形态如何,都以点、线、面三种基本造型元素构成,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与方法来组合成特定的立体空间。因此,可以运用构成理论来研究家具产品造型的创新。1.抽象简约抽象简约,是指概括提炼传统家具造型元素的主要特征,降低现代设计造型中的复杂度,舍弃多余装饰物和过于繁杂的结构,仅保留典型传统造型,使家具产品呈现出简约精致的风格特征。这种手法总的原则,是吸取借鉴传统家具的精髓但并不完全拘泥于传统形式,删繁就简,优化调整,使家具产品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人体工程学,在具有鲜明时代感的同时又不失传统神韵,让传统家具的精神内涵在现代家具产业先进加工制造技术的基础上得到继承与发扬。例如,获得2014年“中国家具设计金点奖”的“平仄”品牌方圆系列摇椅(图1)。作品没有繁杂的装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其精炼简约的造型和流畅优美的曲线。为追求舒适、健康、休闲的宗旨,设计师广泛采集人体躺卧姿势样本,进行反复实验。摇椅坐面采用传统又时尚的手工藤编工艺,扶手高度、靠背弧度、地面接触点等每一处细节的设计都力求达到人体最高舒适度,最终以飘逸洒脱的线条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境界。2.解构重组解构重组也是传统家具创新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手法。它将传统家具造型体系中的各元素以合理的方式进行打散分解,从中提取出具有典型特征或象征意义的符号构件,在新产品造型设计中按照现代审美观念巧妙地予以重新组合运用,从而呈现出焕然一新的家具造型。这种手法打破了传统家具固有的构造模式,比较符合现代人追求创新的心理,营造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新形态,使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圈椅是传统家具中一种经典坐具,很多设计师会在其基础上进行造型元素的拆解组合,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圈椅后裔”。比如澳珀家具首席设计师朱小杰的“睡美人椅”(图2),就是将传统圈椅和罗汉床的造型进行简化处理后,应用解构重组手法设计而成。
(三)功能细致化
在工作与生活方式日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仅提供基本功能的家具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多重需求。因此,设计师应该根据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特点,在实现家具产品主要功能的前提下,对产品的使用便利性、功能调节性,以及对不同人群的适应性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拓展创新,进一步提高家具产品的品位和附加值。朱小杰设计的书桌(图3),乍眼看上去似乎平淡无奇,但他巧妙地拓展了一些细微功能。例如,将桌面边缘设计成“V”字形玻璃板凹槽,这样可以把日常工作学习时的书籍、笔记本电脑,以及台灯电线等杂物放置在凹槽内,既方便随手拿取,又解决了书籍和电线凌乱堆放不雅观的问题。另外,桌面下方很薄的三个小抽屉,可以放置键盘或细小的办公杂物。虽然只是小细节的改进,却较好地拓展了书桌的辅助功能,解决了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四)结构标准化
我国传统家具一般采用榫卯结构,这种结构主要依靠工匠的手工技艺,制作相对复杂、效率较低,明显不能适应现代家具企业追求高效率、批量化生产的需要。此外,传统榫卯结构家具在制作完成时就是成品,不便于储存和运输。现代家具生产厂家大多采用板式拆装,以零部件包装运至目的地后,再进行现场组装的RTA家具(指待组装家具或规格部件组装家具)已成为市场的主流。因而,设计师可以考虑在设计过程中减少过于复杂的榫卯结构,采用方便拆装的标准化五金连接件和比较完善的32毫米系统加工设备和技术。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家具的生产加工效率,同时也便于产品的包装、储藏和运输。
(五)装饰简洁化
传统家具装饰纹样丰富,具有特定的吉祥寓意。但有些装饰图案过于复杂繁琐,不适应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有些也不完全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因此,在借鉴传统装饰图案时应当有所舍取,对图案进行一定的概括、提炼,省略不必要的局部与细节,避免突兀、拼凑之感,使装饰图案与家具形体的结合简洁、单纯而又不失原有的内涵。
(六)材质多样化
传统家具以木材、竹材为主材,但竹材不宜长时间存放,因此很少有流传下来竹制古典家具。随着家具产业加工制造技术的不断更新,家具用材早已脱离传统范畴的局限,金属、塑料、玻璃、陶瓷、大理石、纤维等新材料的运用,使现代家具的形式美感更加多姿多彩,使用功能更加丰富多样。另外,现代家具设计材料的创新不仅仅是材料种类的扩展,利用新工艺、新技术对传统材料质感进行创新也是重要的体现,例如将塑料做成皮革或透明玻璃的效果,或将木材做成藤编或金属质感等,都极大丰富了现代家具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结语家具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设计的竞争,也是文化的竞争,这已逐渐成为广大家具设计师的思想共识。传统家具是中国现代家具设计创新发展的根源与基础。深入挖掘这笔宝贵的财富,悉心研究其在现代家具设计中创新演绎的有效方法,创造更多具有卓越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特色家具品牌,是值得所有从业人员不断思考和深入探索的重大课题,对中国原创家具设计风格的形成和本土家具品牌的发展壮大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贺小翠.新中式家具造型语义及其创新设计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2]隋震.家具创新设计思维方法研究[D].济南: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
[3]张群成.对“新中式家具”设计的探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9(12).
[4]陈哲.现代家具设计中的解构主义[J].装饰,2010(9).
[5]朱小杰.中国当代著名设计师学术丛书——朱小杰家具设计[M].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C-0160-03
我国家具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势必要担负起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大量具有家具设计与制造能力的新时代家具产业工人的重要使命。在我国进一步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专业的教育教学要想跟上产业形势的发展,必须采取适当改革的措施,才能将人才培养工作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构成”课程主要包含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及立体构成三大部分内容,是高职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当中起到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其想象、审美及动手能力的重要作用。因此,开展高职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对培养家具行业紧缺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构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后续专业课程不能有效衔接。在我国高职家具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构成”课程的定位是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程,通常安排由年轻教师负责教授。但这些刚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普遍缺乏设计与生产实践经验,且对高职院校“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通常理解不够深刻,教学时大多只是按照教材的内容照本宣科,在课堂中更侧重单纯讲解一些构成理论知识,没有将其与后续专业设计课程进行适当的联系与延伸,导致学生虽然了解了一些构成原理知识,却不知道该怎样将其与今后的家具设计应用相结合。这种隔阂与分化的教学方式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非常不利于其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的培养。
(二)教学模式缺乏针对性。“构成”课程是高校各设计类专业共同的必修基础课程,但不同设计类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应各有侧重,如针对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应偏向于培养其单体造型设计能力,针对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应偏向于培养其空间设计能力,针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应偏向于培养其平面设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不同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灵活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但高职院校往往师资力量不足,通常是指定一名教师负责几个不同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构成”课程教学任务。而这些教师为图省事,往往套用一本教材、一套教学方案和一套PPT来应对不同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构成教学任务。这种单一雷同的教学模式没有与专业特点有效结合,最终达到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很难满足高职院校不同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
(三)生搬硬套本科教学模式。高职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是没有扎实绘画和造型基础的工科生,且普遍理论理解能力较弱,对艺术形式美的感知也不够敏感,缺乏审美能力。但不少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这些学生的特点,在“构成”课程教学中仍然沿用自己以前在本科教育中接触到的传统教学方法,即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课后让学生大量临摹一些构成手工作品,导致学生因为难以理解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和难以应对大量的手工作业而对其产生畏惧甚至厌学情绪。此外,传统的手工构成作品需要学生自费购买大量价值不菲的绘图工具、上色工具、绘图纸及模型制作材料等,给不少家境贫困的高职学生造成了较大的经济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这部分学生学习“构成”课程的积极性。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不能完全照搬本科院校“构成”课程的教学模式,必须根据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采取适当的改革措施。
二、高职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构成”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上述提到的当前高职院校“构成”课程教学现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所开设的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构成”课程的多年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改革措施,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构成”课程标准,加大教学督促力度。我们积极申报了广西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成立了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构成”课程教学改革课题组,组织成员对多家国内知名家具企业及兄弟高职院校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在充分了解家具行业对用人职业能力需求和其他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构成”授课特点的前提下,重新修订了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构成”课程标准。如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我们将原本安排在大一第一个学期授课的“构成”课程调整为在大二的第一学期授课。学生通过在大一学习手绘、软件及设计理论等基础课程后,在拥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再学习“构成”课程就更容易理解和吸收,所完成作品的质量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从而极大增强了学生学习构成知识的兴趣和信心。此外,我们要求教研室主任对授课教师教学过程实施随机听课督查,确保教师能严格按照已审定的专业课程标准开展“构成”教学工作,杜绝教学模式单一,确保其在教?W中将构成的相关知识点与后续专业课程知识点进行密切衔接。
(二)加大对教师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一方面,适当安排具有丰富高职教学经验和家具设计生产实践经验的老教师承担“构成”课程授课任务,要求新教师经常到老教师课堂上听课学习,使其更快了解和掌握高职院校“构成”课程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以便在自身授课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年轻教师业余时间到家具企业相关部门进行实践锻炼,并从家具协会、家具厂等单位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特殊技能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专家、高级技师等到对年轻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年轻教师家具设计与生产实践方面的能力,并要求其在“构成”教学中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践教学比例,从而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将构成知识点与后续家具设计相关课程进行良好的衔接与应用。
(三)立足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编纂更具有实用性的校本教材。目前市场上出版的“构成”课程教材大多理论性较强,实践训练环节少,且专业设计应用方面的案例体现不多。为了加强教材的实用性,我们组织了一些优秀的教师成员编纂“构成”课程校本教材。在编写中,我们根据高职院校“以能力为目标、以任务为载体”的教学特点,舍弃了一些抽象晦涩的理论知识,增加了不少需要动手操作的训练任务环节,从而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我们还在校本教材中收集了当前家具设计最前沿的优秀设计案例。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构成知识与这些实际案例之间的应用关系,培养其在训练实践中初步具备将构成知识运用到家具造型设计中的能力,使其更加明确学习构成知识对自己今后专业设计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构成”课程的兴趣和动力。
(四)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与3D打印技术引入构成实践训练环节。目前各院校传统的构成实践训练普遍都是让学生手工完成,不仅费时费力,还需要学生自费购买大量材料,给其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容易造成学生抵触情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与3D打印技术引入构成实践训练环节中。首先,我们在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设置中,要求其在大一时期就需掌握Auto CAD、3D MAX及Sketch Up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知识,在其大二时期将这些辅助设计软件创新性地引入构成实践训练环节中,结果不仅极大提高了学生完成作品的效率,也减轻了其购买材料的经济负担。此外,由于设计软件在建模过程中不受材料和工艺的限制,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也拓展了学生的创意表现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为了将计算机软件虚拟设计的模型进一步实体化,我们还将先进的3D打印技术引入构成模型制作环节中。利用3D打印机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打印出学生前期利用三维软件设计的虚拟模型,方便他们真实观摩和感受自己所设计的立体模型效果。此外,我们还将打印出的部分优秀模型作为可视化教学成果进行展出,给参展学生带来了很强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构成”课程的学习兴趣。
(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开发网络课程,建立课程资源库。由于高职院校目前普遍实施“2+1”的人才培养模式,所有课程都需要在两年内教授完成,导致一些课程的课时设置相对本科院校的同类课程减少了很多。就“构成”课程而言,一些本科院校常安排多达80课时,而高职院校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却仅能安排48课时。在授课课时极其有限的前提下,如授课教师不能合理安排授课进度,必然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解决课时少的难题,我们在教学中引入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将“构成”课程的多个重要知识点录制教学视频制作成微课,以供学生课前或课后反复观摩学习。在此基础上,将“构成”课程的相关课件、经典案例、师生优秀构成作品、练习题及答案等一起整合成教学资源库,在学院网站建立“构成”网络课程。通过该网络课程,学生无论身在何处都可随时学习构成相关知识,不仅极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授课课时紧张的问题,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从工业设计到家具设计的转变并不是弹指一挥间的事,其中肯定有着磨合过程。最开始,武巍和伙伴只定位做设计服务。那时候也有慕名或通过介绍来找他们的客户,但项目总量并不多,于是便有了一些空余时间。武巍和同伴们便开始用这段时间做家具设计。他说,之前也没有太多想法,就是通过一件件的设计去摸索自己的风格,然后自己进行制作。当名为“明心”的系列家具推出后,他们的家具―下子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
一年半的时间内,他们先后推出了“新中式”、“凡”、“明心”、“中合”系列。他们的家具作品中,从开始到现在,手工一直占有特殊的位置。“手工的部分也是思考的部分。”武巍说,有些作品的诞生在开始时并没有具体的想法,只是边制作边思考,反反复复地推敲,这个过程完全是手工的。“一般我们会把重要的部分自己设计并制作好,然后再把制作好的样品和图纸一并交给制造商,来完成后期制作。”
在武巍看来,家具是很看细节的东西。他们的家具一直使用传统的榫卯结构,要求不能用哪怕一根钉子。“有一次,我们的一家制造商被发现在家具隐藏部位使用了钉子,于是马上终止了合作。有些厂家的习惯做法需要用很长时间去引导。而我们只想做一些纯粹的东西,所以必须选择我们认为最正确的做法”而且他相信“产品做到极致的时候,才能够真正体现自己的风格,并更容易让使用者感受到这份用心”。
他们的作品,每个系列都有着不同的特色。“中合”系列蕴含中国味道,它注重不同元素搭配在一起的感觉。不同的组合,就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明心’’系列,受到了明代家具的影响,外观更追求精美、安静。当被问道是否追求“禅味”时,武巍答道,没有特别追求“禅味”,如果有,只是心向的反射。家具的气质也是内心的自然流露,是自己的感受与故事。
武巍喜爱木材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每种木材都有自己的特点,像内理纹路的各异。在注重环保的情况下,素元完全采用北美进口的可持续木材如黑胡桃、樱桃木。众所周知,欧洲高档家具多用樱桃木和胡桃木,而武巍对这两种木材也有着偏爱之心。他说,当樱桃木随着时间消逝而颜色变深的时候,家具也会散发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美。
“木材有很多品种,里面的学问也特别多,你要花很长时间去研究它们,因为它们是理想的设计载体。光拿表面来说,木材的原色就已经很美,如实地表现木材本身的特点就足够了。相比工业材料,木材中有着更多丰富的妙趣。”
为了分享木作的快乐,素元木作开设了木工培训课程。“开始做的时候完全是理想化的,因为当时没有人做类似的事,能带动更多的人喜欢上木头就特别有意义,而且家具制作本身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它不但能培养人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帮助人们转换一种方式去思考。”结果,这个课程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现在武巍甚至有了开设儿童班的想法。
关键词:个人工作空间;家具;设计实践
一、个人工作空间概述
“个人工作空间”概念源于古代书斋,春秋时期学派大兴,催生出书斋的雏形。到汉代,书斋不限于读书,可作习读或工作之用。南北朝文化盛世,延生出“文房”。清代盛行,“南书房”发展为轮值、工作的地点。现代的书房,既是办公室的延伸,又是家居的一部分,这种双重性在现代家居空间中处于重要地位。从古人读书写字用的房间,演变到现代家居生活中集学习、工作、生活多功能的个人工作空间,个人空间中的家具产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课题研究以个人工作空间中的家具为设计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分析设计师与自由职业工作者对家用办公空间家具的使用需求、使用习惯、审美喜好,以及人机工程学相关数据理论作为研究依据,采用比较法、分析法和归纳法,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形态等设计要素方面进行分析及设计创意,以创新设计实践作为研究成果,力求设计出符合针对人群的使用习惯、功能需求与审美情趣的家用办公家具,打造集办公功能舒适、审美个性、生活情趣于一体的个人工作空间系列家具。
二、个人工作空间家具的设计要素分析
(一)材料工艺
1.竹木类竹木类材料应用广泛,质地坚韧,可塑性强;具有天然色泽和肌理,兼具平衡调节空气中湿气的功能,有良好的绝缘性能。易受潮变形,易燃。加工需经过多种工艺。2.铸铝铁艺类铸铝铁艺类应用广泛,多分为圆方管、角铁、钢板几类。优点:强度特高、耐磨性高,寿命长;缺陷怕湿易生锈,常用塑黑、电镀等处理。加工方式常使用:切割、折弯、焊接、缩管、打孔等。3.皮质布艺类相对于硬质材料的家具,皮质布艺类具有柔软温和的特点。皮质柔软富有弹性耐磨,可塑性强。布艺材料在透气性能上比较好,常用来作为椅面和扶手处的软包,清洁维护方便,跟皮质一样怕刮擦,不耐脏。加工较简单。通过对材料特性的了解,掌握各类材料的特性和优缺点,通过材料的运用恰当地表达形态、机理、质感,尽显质感,体现出材质的美感。本次研究材料主要以实木和金属不锈钢等材料为主。
(二)功能、结构、形态色彩等要素
设计前期通过对设计要素各方面的调研与分析研究,有助于恰当的体现设计构想、进行设计实践。1.功能分类基本分为五大类:桌类、坐具类、储柜类、床类和箱架类。本文探讨的个人工作空间家具主要以桌、柜和坐类家具为主,2.结构研究以榫接合为主,方材通过榫接合构成支撑的框架,结构牢固,零部件接合大多为榫接合,辅以钉、胶等其他接合方式。框架作为承重受力部件,多采用实木制做。板式结构:以人造板为基材加工成板式部件,再以联接件将板式装配连接,板件即承重又封闭空间。材质稳定、资源利用率高,易实现工业机械化生产,拆装化组装化更方便,运输量大且成本低。3.形态要素遵循对立统一的形式美法则,简洁、直线型为主。符合实用性能与审美情趣。4.色彩要素感官色彩主要体现在木材本身的固有色、小部分皮质本色等。通过视觉和触觉会感受到各类材质颜色给予的不同身心感受。
三、个人工作空间家具的创新设计方法分析
(一)功能组合创新
家具产品的功能组合创新是吸引消费者的第一要素。将功能的组合有机地联系在一件产品上,这样一体化的家具具有节省空间的作用。如穿衣镜和衣帽架功能的组合;书架与办公桌的功能组合等。对家具原有功能进行扩展,增加功能与使用的趣味化设计,家具的组合与节省空间的关系的设计等。
(二)形态结构等创新
家具产品的功能、造型、色彩与肌理等审美特征,能直观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向。家具色彩主要靠材料本身的固有色或装饰色等来呈现。肌理是材质的表面组织成分,反映出材质魅力。利用色彩与肌理的变化来达到创新,可以提供不同的感官体验。例如,仿生概念设计思维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以抽取自然万物的形态进行塑造;对常见物体的形态或仿照生物的特征创造出新的形态家具。
(三)材料的新应用
材料的应用必然带来外观形式的变化,对材质性能的探索和利用;组成新的视觉和触觉体验。如用金属材料进行仿手工藤编,在视觉、触觉等感官体验上,产生手工的质朴与材料的现代气息的碰撞吸引力。
四、使用环境与人群分析研究
(一)使用环境分析
前期调研主要针对室内空间中的家具特征。室内空间中的功能通过家具设施来体现、分割,不同的家具组合可构成不同功能的空间,如个人工作空间、卧室空间、餐饮空间。
(二)人群需求分析
家具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首先要先从针对设计的消费人群进行调研分析,才能为消费者量身订造出适合的家具产品。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提升,对家具由单纯功能性需求转向多元化需求。人们有不同的需求。时尚人士分析:喜好现代前卫,对家具的风格追求时尚前卫,大胆的色彩对比。偏向时尚布艺软体家具、彩色家具、贴木皮家具等。职场人士分析:讲究功能至上,崇尚“极简主义”的生活哲学。简约风格的板式家具,造型简洁的功能沙发等,是他们的最爱。中产阶级人士分析:喜好古典意蕴,新中式和现代欧美家具产品。如现代感十足的玻璃茶几与古典太师椅的结合。
(三)使用过程人机分析
家具的设计和陈设都需根据人体工程学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来设计。以“个人工作空间”家具为探究对象,研究人在坐姿和站姿情况下,四肢躯干的活动范围,工作家具的尺度与人体尺度之间的关系。且需充分考虑运用材料的形态、肌理、色彩等诱发使用者的审美情绪,达到高效愉悦办公的效果。
五、个人工作空间家具创新设计实践
(一)调研分析
本次以研究个人工作空间家具为设计研究主题,研究对象主要为设计师与自由工作者,年龄阶段在20-55之间,采用发放网络调查问卷和面访的方式,根据调研数据分析得出设计定位。通过对消费者的调研问卷分析结果可以发现,简约自然、质朴的家具最受欢迎。在个人工作空间家具的风格选择上,人们对简约自然的工作家具好感度较高,倾向于朴素的色彩;功能上方便舒适。在材质上,木材最受欢迎,因木制家具一般使用寿命较长,比较环保,涂上清漆后也能很好地展现木材本身的肌理质感,体现出自然淡雅的格调.众多的调研数据结果分析得知,造型美观、方便舒适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特性;在功能需求上,使用性能良好是最受关注点。家具的首要属性要求坚固耐用,作为个人工作空间,消费者每天都要进行工作、学习等相关使用操作,因此功能齐全、方便舒适的工作环境是最重要的。自然简洁、明亮舒适的风格,北欧简约风格和日本淡雅风格为大多数人所推崇易接受,普遍喜好简约整洁,实用性能强的工作环境。
(二)方案设计
“个人工作空间”家具的创新设计,主张人文情感化设计,强调大道至简的生活理念。着重把握消费者的几个方向进行分析。1.针对人群多功能型组合家具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对于设计工作者和自由职业者而言,更喜好有创意性能的家具设计。2.使用环境主要定位于居家办公环境,对于消费人群来说,家既是栖身之地,又是工作的空间,对办公家具设备的依赖程度较高。3.工作方式伏案而作是他们最普遍的工作方式,所以桌面上的放置物品分类一目了然。办公的功能可重叠或省略,遵循弹性,通用的基本功能和特殊功能灵活排列组合。4.行为特征这类人群主张个性化,乐于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时尚,不拘于传统公共办公模式。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情趣,喜好原创产品。5.心理需求更追求人文情感的设计。注重一定的生活质量和细节,情感丰富细腻,在消费心理上呈现出“求新,求变,追求独特”的特征。3.方案设计着重把握整合,采用多功能一体化设计,常用物品要伸手可及,功能要丰富,具有创意性能的整合功能会带来趣味性。置书功能、零散物品、电源数据线出入口等与桌面一体化设计。储物架与衣架的整合一体化设计,灵活性可调整位置的柜子,高低不同的衣帽架和挂物架整合等.
(三)功能与形态分析
分为工作桌、工作椅、储物柜和衣架。功能尺度依据人机工程学相关数据设计。整套家具的形态上,线条感简约流畅,大方利落,边角处柔和过渡,摒弃繁缛的装饰,努力体现大道至简的美感。1.工作桌工作桌方正规整,简约明快。在前后桌腿之间穿插不锈钢圆管,可悬挂收纳袋(如图5①),且起到稳固支撑桌面部分的作用。工作桌的设计高度尺寸760(单位为毫米,下同),桌面长宽为1200×650,桌面部分的收纳、置物两块的总长宽尺寸为150×1200。桌面前上方两个不同的功能延伸模块,一个是搁物、搁书架,对于设计工作者而言,常因凌乱的桌面或大量的马克笔而无法精准找到想要的颜色,搁物架设置倾斜90度,把整筒的马克笔放在搁物架上,视线范围内可一眼看中想要的颜色。也可作为置书架功用,区别于普通常用书架的垂直放置书,避免造成的桌面拥挤、不易取放识别的情况(如图5②)。另一个功能延伸模块是收纳盒的设计,用于收纳桌上零碎杂物、以及电源线的出入口设计,将电源线隐藏梳理于收纳盒内部,让整个桌面干净整洁。2.工作椅椅子的坐面高度为450,座深400,座宽430,靠背后倾斜角度100度,与工作桌高度的比例,使臀部得到合理支持,且不会压挤到大腿。工作椅在形态转角处以较为圆润的形式感处理(如图6①)。靠背处以不锈钢圆管主要支撑(如图6②),形成材质、色彩、机理的对比差异感,同时作为靠背、椅腿间的加固处理。3.储物柜底部支撑块长宽尺寸为956.5×380,搁物架总高度1188,衣帽架的总高度为1532,四个活动抽屉的尺寸分别为327×322×162(长宽高)。点、线、面、块的组合构成形式,形态、组合丰富变化,高度起伏有错落感。储物柜的右侧为可分解为四个单元的抽屉式储物模块(如图7①),可根据需要放置。上方为悬挂衣服和收纳袋,高低起落的两个衣帽悬挂架(如图7②)与左侧的搁物架(如图7③),视觉上形成错落有致韵律感,实现功能组合的多样性和创意性。
(四)材料工艺分析
本套“个人工作空间”家具设计,采用橡木为主材质,橡木的肌理自然朴素、淡雅大方、硬度强、坚固耐用,材料成本适中。主要加工工艺:机械切割平刨拼板套材打磨涂装等。不锈钢圆管作为支架,有冷静沉稳的感受,与木材组配,结实耐用。特点是强度高,抗冲性强,坚固耐用。主要加工工艺:圆管坯穿孔缩管折弯焊接塑黑等。桌子和柜子加以皮质悬挂收纳袋的结合,皮质材料耐用,带来整体空间的柔和感。主要加工工艺:原皮染色裁剪打孔缝制打磨修边等。
六、结语
家具设计实践与研究,经历了从设计调研、方案设想、方案深化设计、电脑模型的建立和实物家具的制作,最终消费者反映效果良好。由于受现有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加工工艺等条件的制约,仍然有更多的设计方案创意可能性与功能细节等开发探索的空间。家具用品设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追求集功能、审美、个性品味、生活情趣等于一体的家具产品设计,力求为消费者营造更加舒适、便捷、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仍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的设计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戴力农.设计调研[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意境;办公空间;餐饮空间;硬传统;软传统
1 引言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室内风格独特,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古人的造物活动节奏与效率大大地低于当代人,但是慢节奏的设计实践反而可以让设计者有更深入的思考空间,造物活动与文化意境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由意象说生发,至唐代概念明晰,宋至明清走向成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清人王夫之曾一再强调:“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巧藏其宅;”1建筑和室内作为一种生活空间,是一种实存环境,它具有可观的体量,庞大的尺寸,构成了人的最密切、最亲近的生活环境。传统室内空间对意境的表达是多层次、多向度的,从铺地、护墙、窗、梁架、隔断等硬件的程式化造型到室内家具陈设、楹联等组合创造的空间整体氛围为使用者的遐思提供了辽阔的驰骋天地,可以激发活跃的浮想联翩,甚至能够引发具有高度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带来极为开阔和深远的领悟性。
随着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和文化自省能力的提高,室内设计界也出现了许多传统风格的设计实践和成功案例,笔者作为一名室内设计师也进行了一些实践,并且有意识地在不同功能的设计空间中尝试体现传统文化意境,通过设计实践得出了一些个人的体会。
2 传统文化在办公空间室内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设计,办公空间经历了复合功能到单一功能再到复合功能的轮回,信息技术带来的了办公方式的全新变革,对存贮功能的要求不再像以往需要较大面积;办公空间更加的注重人性化,包括对使用者身心健康的关注。
如何能创造出一个即满足现代办公功能需求,又体现传统文化意境的工作空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论题,笔者正好借自己的工作室进行了一次尝试。
本工作室位于苏州新区一座高层办公楼内,面积120平米,空间呈不规则形,从平面图上可以看出,空间的北侧为锯齿形围合,并且在北上方形成了较为狭长的空间。面对这样一个异形空间,笔者决定顺势而为,将整个空间划分为公共和私密两个部分。空间北部的狭长空间设置了财务室、总经理办公室以及洽谈区,这三个功能区间彼此之间联系比较紧密,但又需要强调各自的私密性,北部空间的序列性正好可以符合三个空间之间这种彼此独立又联系紧密的关系。南部的空间较为规整,因此成为了主要的工作区。在充分分析了空间形态的特点并且将各功能分区及流线合理组织后,在室内的哪些区域、以何种方式体现传统文化意境成为了接下来的设计重点和难点。
所面临的问题一:怎样让对传统文化意境与现代感强烈的办公空间的结合较为自然?问题二:选择哪种文化意象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
因为方案地处苏州,在选择文化意象的过程中曾经考虑过园林景观、传统街巷以及沿河建筑等形象,最终选定了对古城街道意象进行一个抽象与再现。最终的结果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要将传统文化意境与现代感强烈的办公空间相结合,较为巧妙的方法就是将表现元素与带有功能性的装饰构件相结合,以此强调整个空间的整体性;二是需要选择简化的传统意象符号以一定的节奏韵律在整个空间进行分布和排列。以打印有苏州旧城黑白照片的展板两两相交形成传统建筑坡屋顶的造型,将展板与工作区下垂的格栅灯组合,工作区台面较长的尺度正好形成了三个狭长的通道,坡屋顶状展板的有序排列与照片主题从整体形象到细节都提示了传统街道的意向。照片与展板均采用无彩色,色彩的选择使得形象更好的融入了整个空间。
3 传统文化在餐饮空间室内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而与第一个方案截然相反的是笔者所做的一个名为“香雪海”的餐饮空间设计。本案地处于苏州城南,为20世纪80年代初的建筑。低矮的层高和连续的横梁使层高限制在梁底只有2.7米的高度,且业主规定为中式现代餐饮空间以及在包厢的数量上也有要求。作为高档次的餐饮空间这样的原始低矮的建筑形态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该项目给笔者的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从高度及空间所受到限制的基础上进行推进。设计定位几经考量以及和业主的沟通等,最终将设计方案定位于整个方案按照中国古代传统的屋架结构来表现,几经商议决定通过屋架的形式来保证高度。经过图纸分析,平面布局调整恰当后,顶部设计迎合原有梁的造型以此最大限度保持高度。整个案例中屋顶的形态与传统中式屋顶的形态相似,最终形成了最高点。保持了原建筑板底和梁底的高度,成功的还原了原建筑的高度和状态。
经过笔者的分析,首先综合业主全包厢思路,结合周边顾客的消费观,笔者把一层调整为四个可分割的包厢,合则宴会,分则包厢。并同时考虑散座的需求灵活分割空间。此举得到了业主的认可。入口导向性的装饰与地面结合呼应层次分明的空间架构。迎面的造景看似上百条珊瑚鱼从墙面上欢快的游出。顶面上水滴“叮咚”融入青花瓷碗,溢出细细的水纹与空中的鱼儿以及池中水,水中鱼在灯光映衬下形成了动态的空中水景。在各个空间的转换区域,如走道尽端,或包厢转角等,采用了中式园林的设计手法转换空间,从视觉上引导移步换景的空间理念,给顾客以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切身体验。各个空间上升的顶、椽子、横梁、上托架以及顶内其他装饰物等构成了现代中式文化餐饮的空间氛围。
与前一个方案最大的区别在于餐饮空间在塑造中国传统文化意境时更加强调一种舞台感和戏剧化的再现,对意境的表达借助了更多的装饰元素和构件,室内陈设的设计再度考量着笔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度。
4 余论
两个有着不同功能要求的现代空间都进行了传统文化意境的再现,但是两个空间却呈现了完全不同的形象,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中国的传统美学中错彩镂金与清水芙蓉是代表着截然相反的审美趣味,但是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一种再现,也正如这两个方案带给人的感受一般,笔者藉此引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意境物质再现的一些思考。正如侯幼彬先生在他的《中国建筑美学》中所说的一样,中国的建筑传统分为硬传统和软传统,硬传统是对建筑形象、结构、构件等表层元素的继承和再现,比如坡屋顶、斗拱、穿斗结构等;而软传统则是指建筑物质形象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传统、思维模式、对时空的认知、审美观念等等隐形的精神层面的元素。软硬传统的传承同样成为了中国当代室内设计的关键问题,当代室内空间格局与物理范围的突变都决定了室内设计应该更加注重软传统的继承。真正的传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各种传统的室内设计硬件元素围绕着软传统这个核心将会创造出更加多元化的室内设计,从而使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得到真正的传承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范江,洪.新中式主义[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关键词:废旧集装箱改造、旅游景观、可持续、应用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集装箱作为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的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其最大的成功在于它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这的确堪称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伟大奇迹之一。但使用十年以上的集装箱,因油漆脱落、箱体变形等使得其维修成本升高,逐渐退出流转领域。而这些废旧集装箱,主体框架依然良好,四角承重,安全性高,具有优越的抗震、抗压、防风、防雨、防火、保温能力,只要稍加改造,就可以将这些最基本的单元主体建造成集装箱房屋、临时场所、流动展馆、艺术馆或商业展示空间、移动店铺等,它们都能够有效延长集装箱的使用寿命,适应城市建设、建筑结构多向发展的需要,并减缓了作为废钢再炼对资源的耗用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从而效地提升了产品价值和企业效益。
在发达国家中,简易活动板房正逐渐被安全性更高的箱式板房和集装箱活动房所取代,而且这个趋势在我国也正在显现。目前我国活动板房市场需求约 2000 万平方米,市场容量 100亿元。据悉,模块化箱房在国外发展较快,主要用于中高端市场,因设计外形优美、色调多变,可形成较好的景观而大受欢迎。尤其受到运动、户外、餐饮、汽车、科技等行业的青睐。
纽约建筑团队LOT-EK和Puma联合创作的的Puma City就是个大规模的空间规划。它是由24个70英尺货柜自由装配组合而成的可移动概念商店,交错的堆叠呈现虚实的变化以及透光与不透光的美感。这个周身涂满红色外加巨型Puma标志的“移动城堡”,不仅保持了Puma的品牌形象,更为它吸引了不少眼球;货柜内部设计简洁明快,空间分配均匀和谐,全部聚拢时是一个整体的Puma货柜,而分开后就成为极具现代感的Puma City。
虽然,目前国内集装箱式建筑发展总体处于缓慢阶段,缺少相关的模块化集装箱房屋应用技术规范,相对地阻碍了模块化集装箱房屋在国内的应用和发展。但在个别地区和领域已经出现了比较早期和成功的集装箱创新改造设计的案例。
天津北塘集装箱海鲜街可以说是国内较早利用港口优势和人文环境建立起来的旅游区。它在满足游人休息的同时,自身涂鸦式的创意风格也赚足了人们的眼球,成为服务区中的一道靓丽景观。但由于目前基础设施相对简单,组合形态处理比较单一,配套设施还不够人性化,当地集装箱式的建筑风格还没有引起主流意识的认可。
较言之,2012年由北京同和山致设计公司设计制造的“香箱乡”祈福村主题精品酒店则显得更加成熟。“香箱乡”主题精品酒店位于山西省长治县天下都城隍旅游区,占地约5000平方米,属于天下都城隍主题旅游区的重要服务接待区块,也是迎接第三届“中华祈福节”的两大祈福香主题项目之一。它所有的功能空间共由35个集装箱改造而成,其中20尺箱17个,40尺箱18个,分别用作庭院客房、庭院套房、独立套院、大堂、食香斋餐厅、包房、及寻香径主题景观等。其中每个房间都为客人准备了定制的香炉、香具及香品,以供住客焚香冥想;每个房间或合院都以香之德命名(有名蕴智、藏灵、纳韵、延思等),并配以手工雕刻的乌木门牌。“香箱乡”极具标识性的集装箱外观,舒适古朴的新中式室内和家具设计,配以庭院景观和天下都城隍庙对景,构成整个香箱乡祈福村的独特住宿体验。
2012年6月,我通过甄选有幸参与到由旅设组织的集客·微托邦“拖着箱子去旅行”的创意设计活动中。 “No way”和“N次方”便是这次设计活动的最终成果,其中“No way”为本文重点讨论案例。
No way?! (没门?!)
最初的一句玩笑,成了我们设计的开始。一个在别人看来不足以成为设计的理念,却被我们当做目标。我们顶着各种被质疑的眼光前行!用创新的力量改变旧貌!用近似有些疯狂的姿态坚持着属于我们自己的行走梦想!
“ No way”的设计思路是在空间模拟“N次方(强调简洁和空间内的任意组合)”时被大家发现的,它是一种很有意思行为限定。行为模拟通常是贯穿于整个设计中,帮助设计者体验设计和感受空间、尺度的设计方法。但在此,我们利用逆向思维,先制定体验者的行为路径,根据其行为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状况进行模拟设计与再创作,这样让体验者根据设计好的故事进行体验——
这是一个可以容纳4个人的空间,箱体本身是一个20尺标准货柜(20尺柜:内容积为5.69×2.13×2.18米,配货毛重一般为17.5吨,体积为24-26立方米),实际使用面积只有12平左右,所以怎样在狭小的空间中求变化,且有别于酒店式集装箱的模块化,这就要求我们不能走寻常路!
首先,我们把自己可以想到的相关需求的词语行为化,比如聊天、睡觉、发呆等;然后分类、归纳,选择有别于酒店式的安静、单一特点——“以动制静”,把大家认为有意思的词(不一定是必须的)留下,提炼出“摸、爬、滚、打”成为行为主线;其次,no way?!不是真的没门!所谓的出、入口均设计为洞,体验者必须选择跪,爬,滚,等蠕动姿势出入。每个体验者都有专属于自己的行为线路,依照每个人的行动路径划分出每层的使用空间。因为要“摸、爬、滚、打”,所以箱内没有床,但箱内各式软装饰弥补了其舒适度;箱顶上圆形的开窗更是让旅途中的风景成为了一幅幅流动的山水画。其三,空间延展。为了区别于酒店式空间的模块化,我们在这里通过打开箱壁来延伸出新的空间。一层的公共区域,与展开平台相连,开敞的空间,把途中美景尽收眼底。聊天、打牌、喝茶、分享照片……如果这样还觉得不够过瘾,那就“滚”到箱顶上吹吹风(休息区的错层,搭建起模拟楼梯,将空间纵向延展,使得箱顶成为凳高远眺的观景平台);最后,这是一个可以移动的箱子,节能、环保的日常供给很重要,所以作为此方案的设计者兼体验者,这些细节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雨水收集器,形成室内景观;悬在空中的照明及阅读的灯绳,均为集客手工打造,在这样的绳灯下看书写字,相信你对生活会有新的感受。
不同的思路,造就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方式,领悟不同的体验,通过以上的考察和实际参与,我们不难发现废旧集装箱改造设计在旅游景观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都说好的设计是形式追随功能,那么要想成就“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技术对于功能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集客的技术支持是占世界95%的集装箱生产力大连中集集团。它可以说是集装箱创意产业的先行者,除了利用集装箱本身“工厂制造+现场安装”模式、堪称是中国最低碳的建筑这一特点之外,在环保上,中集自主研发了全球唯一的一条集装箱水性漆喷涂线进行箱体喷涂,不仅能提供更好的防腐保护,还能确保更低的碳排放,几乎没有对人体有害气体释放。从创意出发,为了让箱子去旅行!中集成功的保证了设计中集装箱要有“脚”有“翅膀”有“生活”的梦想,让它实现了中国第一个集装箱车房全自动控制装卸系统,无需吊车、叉车,此自卸装置通过伸展升降就能够将集装箱房自主装卸,适应多种环境和移动需求。该类箱体极具展示性,不仅实现这一领域的技术突破,更是展示了集装箱房屋/车房发展的巨大潜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人们更愿意利用假期走出原有的生活,用“旅游”的方式远离城市中的喧嚣,去亲近自然、感受不同的人生经历。而目前国内集中式的休假时间,使得各大旅游区的住宿消费在旅游旺季大大涨幅且房源紧张。综上所述,我们结合“香箱乡”和集客概念的成功案例,将废旧集装箱设计改造成旅游景区中的临建住宅或移动式房车,无论是单体还是任意组团形式都可以成为景区中的景区,景区中的景观。这样造价低廉,且拆建简易、方便移动的创意箱,亦可以根据旅游季节或特殊情况,用在非建筑用地内,甚至层叠堆放用于办公、休闲、储藏等功能。总之,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组织形式,不同的体验感受,都会让游客从身、心上得到放松和愉悦。至此,我仅个人感受归纳以下几点废旧集装箱创意改造在旅游景观中的应用思路:
(1)“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 是贯穿设计始终的必要前提。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能再是先开发后规划,先再重建。如今游客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有形上水,他们在关注有形的自然景观的同时,开始希望融入到更多的地域性风俗、文化等无形资源中。所以,对于绿色旅游景区的开发我们必须要因地制宜,集约当前社会环境下的节能、循环、可持续发展。
(2)“低消耗、长远期、理性开发”是在旅游景观设计中应该坚持的理念。
“低消耗”理念与国家倡导建设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的目标一致,其核心是建设的低消耗、资源利用的低消耗、能源低消耗;“长远期”则提醒人们要具有高瞻远瞩的发展眼光;“理性开发”则要求开发建设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符合市场,因地制宜。
(3)改造设计强调创新。废旧集装箱需要根据主题进行新的包装和内容去开始新的生活。即使它们是标准化、批量化的产物,但也会因为改造而拥有各自绚烂丰富的不同人生。这也许就是体验者想要拥有的不同体验。
(4)节能、环保、可靠的技术支持。都说设计先于技术,要想实现好的设计理念,必需拥有较好的技术支持,因为技术本身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和革新,二者可以通过开发达成共赢。好比大连中集为集客·微托邦活动提供的环保水性漆,同时为满足其移动功能而开发的自动控制装卸系统也成为中集技术上的又一个突破。
结束语
废旧集装箱原本只多见于一些难登大雅之堂的建筑工地、厂区、堆填区等地方,常被冠以不雅之物而加以排斥。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铁皮箱子,用它最质朴、最直白的方式争得的世人的喜欢——它是典型的“形式追随功能”,临时性是它的本质。更多的设计是将它介于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确实它已经标志着一个领域的最高成就,同时又是另一个领域中的最基本元素。可通过事例我们不难发现,废旧集装箱已经结合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当地地域特色,完全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体验风格,为旅游产业中新型的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为宽广的发展前景和深远的启示。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景观》,杨志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