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金融政策汇总范文

科技金融政策汇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金融政策汇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金融政策汇总

第1篇:科技金融政策汇总范文

 

1引言

 

“八林经济”是对林业经济发展归为八类后的简称,“八林经济”的提出是以传统林业和现代林业相结合,形成为一种林业发展的新形式,以解决传统单一林业投资周期长、产业经济效益的领域有限、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

 

2“八林经济”涵义及发展模式

 

2.1“八林经济”的涵义

 

“八林经济”即林果经济、林木经济、林药经济、林菜经济、林苗经济、林菌经济、林畜经济、林旅经济的简称。

 

2.2“八林经济”的发展模式

 

以打造绿色富民产业为目标,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为主题,在泸水县一切可利用的林地、农地及林下资源大力发展八林经济,从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提升土地资源效益,增加林农收入。

 

3发展目标及原则

 

3.1发展目标

 

在林业产业建设上,按“一线两区”的产业格局推进八林经济建设。“一线”即沿江一线:海拔1500 m以下。“两区”即半山区和高山区:半山区海拔1500~2400 m,高山区海拔2400 m以上。

 

3.2发展规则

 

(1)坚持适地适品种的原则,根据海拔,气候带,土壤等立地条件不同,选择最适宜品种。

 

(2)坚持便于形成规模优势的原则,以本地有成功培育经验的优良品种为主,便于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以保障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和提高产品竞争力。

 

4“八林经济”规划前期存在的问题

 

4.1“八林经济”存在的问题

 

(1)基础条件薄弱,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2)思想认识不足,群众参与热情不高。

 

(3)资金技术短缺,纵深发展后劲不足。发展“八林经济”筹资渠道不畅,管理水平低下,政策性资金投入和科技支撑力度小,普遍存在发展资金短缺、经营管理粗放和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

 

(4)结构模式简单,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5)机制体制还不完善。具体服务“八林经济”生产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还不能很好地发挥服务职能;林业企业及林业专业合作社制度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影响八林经济发展。

 

5泸水县“八林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的探

 

索与应用5.1泸水县资源摸底调查

 

针对以上问题,2015年9月规划前期,由泸水县人民政府牵头,派出泸水县林业高级工程师3名,林业工程师12名,分赴该县9个乡镇、71个村、1130个村民小组历时2个月时间,对该县八林经济现状作详细调查,全面、准确掌握泸水县八林经济现状,为县委、政府和上级林业部门发展研究、决策及八林经济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1)调查规划原则:调查以实事求是为原则;规划以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集中连片集中产业化发展为原则。

 

(2)调查对象:调查以组为单位,调查对象到每户村民。

 

(3)调查资料归汇总:将前期摸底调查结果汇总、综合分析、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后制定该县“八林经济”发展规划。

 

5.2制定发展规划内容

 

根据调查结果确定该县可发展面积及具体到每个村组的发展规划。在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原则下,结合泸水县自然环境情况,规划在海拔1500 m以下,发展热带水果,以柠檬、枇杷、芒果为主林果经济;海拔1500~2400 m以干果为主,发展核桃、漆树、花椒、杉木为主林果、林木经济;在海拔2400 m以上发展华山松、红豆杉、西南桦等为主的林木经济;根据市场需求,林下种植中药材发展林药经济;以种植怒江特色观赏苗木花卉为依托发展林苗经济;以扶持林下养殖牛、羊、猪、禽等发展林畜经济;以灵芝、香菇、木耳等人工培育和野生菌资源采集为依托发展林菌经济;以开展生态旅游项目发展林旅经济。

 

2016年7月绿色科技第13期

 

何玉仙:泸水县“八林经济”发展模式及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资源与产业

 

5.3实施措施

 

5.3.1加强组织领导

 

由县人民政府牵头,成立政府、发改、农业、林业、水利、财政、环保、科技、扶贫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方案整体推进过程中指导、组织、管理和协调。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积极申报,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二是积极整合部门项目资金,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将发展八林经济建设模式同农业综合开发、林业发展等项目资金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变、集中使用”的原则,切实明确资金的投入导向。三是加强信贷扶持,根据国家的金融政策,加大对发展八林经济建设的企业、合作社及农户给予信贷扶持,允许农户采取林权抵押贷款、村委会担保等方式获得贷款。

 

认真落实国家及省级人民政府发展农业和生物产业的相关政策,切实解决八林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政策问题。

 

5.3.2强化科技支撑

 

一是要积极引进推广适宜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大胆探索林下种养新模式,形成成熟技术,完善“八林经济”技术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二是强化技术培训;三是要加强科技协作,与科研院所、各大专院校建立产学研紧密合作平台,建设产学研实践基地,县、乡农技推广部门要联动农业科研院所,抽调相关农业、林业方面农艺师、工程师等农林技术专家组成的技术骨干,加快建立八林经济建设产前、产中、产后的标准技术服务体系,推广和应用先进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5.3.3完善市场体系

 

建立健全完善的市场供求和信息网络化体系,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和农户抵御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指导各地组建专业的行业协会或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率先使用先进技术成果,主动接洽中药材、野生蔬菜、特色禽类等农产品需求企业,为种养业户提供市场信息、种养技术、产品营销等一系列服务;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积极做好认证工作,完善农产品市场和价值链;创建怒江特色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完善产品外向推介、产品供求渠道,逐步形成与泸水县特色种植养殖业发展相适应完善的信息配套服务平台体系。

第2篇:科技金融政策汇总范文

能不能把工作汇报做好,会直接影响到老板对你一年工作下来的认可度和来年给予的支持,很多人都是败在一个汇报上面。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理财投资公司年度总结,请笑纳!

理财投资公司年度总结

一、迅速按《__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准备好相关资料,争取尽早到省金融办把经营许可证办下来。

二、加强与银行沟通,选定合作银行,简化贷款手续,充分发挥担保公司的作用。先由单一合作银行再向多家合作银行发展,推进与金融机构合作机制与信息沟通机制的形成,积极落实“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和进行适当的利率调整,从而建立公平合理的协作关系,为企业融资牵线搭桥。

三、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第一、开展中小企业资信评估。深入企业了解其财务、生产、销售等情况,通过查询收集企业的具体信息,由企业申报资金需求,将征集的信息统一提交管委会,评审。

第二,建立中小企业动态信用信息数据库。对所有评定等级的中小企业建立信用信息库,包含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法定代表人、注册资产、经营范围、纳税额度等信息,在湘东政务网站公布,提供可供查询的开放式渠道。

第三,建立企业的守信褒扬与失信惩戒机制。企业的信用与担保机构和银行的业务相衔接,对资信等级高的中小企业,登记审核机构应简化年检手续,逐步实行备案制;对于失信企业,将其打入各种融资方式的黑名单,使其被市场自动淘汰,或者促其强化信用观念、履约守信。

理财投资公司年度总结

一、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络、沟通、协作。

1.加强金融经济的信息互通。区金融办依每月及时把锡山的经济发展及企业的动态信息情况以及我区年销售1亿以下的中小企业基本情况及时向银行传递,以供银行发展信贷业务作参考性的基础资料;同时积极为银企合作发展做好银行与企业的沟通工作,给予相关银行必要的支持与帮助,极大地改善和提升我区金融环境。

2.组织驻区行长联席会议。为充分发挥每季一次的行长联席会议作用,做好银、政、企的合作对接,一是向各银行通报全区经济运行情况,并把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以及我区拟上市改制的企业名单向各银行作了推荐介绍;二是共商《区201_年度金融工作要点》的主要工作。三是积极把我区投资项目及进展情况积极提供给各银行。

二、银政企合作机制有效加强。

1、银企对接活动取得实效。今年以来,针对当前企业急需融资的问题,区金融办牵头建立企业融资联动机制,形成条块结合、快速反映、即时协调解决单个企业融资困难的绿色通道,建立了企业融资服务工作机制,搭建起“银政企”合作的新平台。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金融推介授信活动,进一步促进银企合作,今年以来,分三批累计为37家企业落实新增授信13.762亿元:

第一批:为无锡圣贝尔机电有限公司等4户“三有一缺”(有市场、有效益、有信誉、缺资金)中小企业三月初解决落实新增授信1.1亿元。

第二批:三月份在了解到大东格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13家急需融资的中小企业、重点企业(项目)后,区金融办通过多方沟通衔接,有效解决无锡东方国际轻纺集团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等5户企业的资金需求,落实新增授信金额1.06亿元。

第三批:在前两次的基础上,再次对我区企业融资需求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摸底调查,并向中国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推介了40家“三有一缺”企业,经过市区14家金融机构的实地调查和信贷审查,其中,无锡力扬纤维有限公司等28家企业于九月底获得了银行11.602亿元的授信额度。

2、“银政农”共建活动深入推进。为解决我区“三农”发展资金难题,提高金融支农的创新能力。根据驻区农业银行、锡州农商行及邮政储蓄银行推行小额、简便的涉农信贷特点,我区农办、发改局、农林局和上述三家银行积极推行“银政农”共建活动,把我区有融资需求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户的名单进行了调查摸底。排查出我区有融资需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农业企业5家,种养殖户53家,并向银行作了积极的推介。目前,共有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农业企业,家种养殖户与锡州农商行达成了贷款意向1411万元。其中:羊尖镇水产专业合作社50万、绿羊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500万、严家桥水产专业合作社100万、新峰苗木专业合作社100万、绿羊温泉农场500万、绿羊园林有限公司100万、羊尖花卉园艺场50万、虾蟹养殖专业户5万、水产养殖专业户3万、蔬菜养殖专业户3万。农业银行向东亭农户发放惠农卡5000余张,邮政储蓄银行发放农业贷款500万元。

三、企业信贷危机协调机制有效构建。

1、动态掌握我区授信企业的信贷综合情况。为真实反映我区信贷企业的综合情况,区金融办加强与银行之间的信息沟通,每个季度对我区授信企业的信贷情况及时进行汇总,全面掌握情况。对我区部分经营状况不稳定的信贷企业加强预警,重点关注。

2、建立金融风险监测预警联络员周报制度。为切实维护地区经济和金融稳定,建立了金融风险监测预警联络员周报制度,由开发区、各镇(街道)对辖区内可能或已经出现并引发区域金融运行不稳定的有关事项,包括企业信贷突发事件、企业逃废债、非法集资、集体退保、理财产品大额亏损引发群体性投诉等情况,密切监控并及时汇总上报,力求在第一时间掌握动态情况,积极采取措施。

3、做好区域内企业信贷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协调工作。协调神羊集团贷款事宜。对神羊集团及下属贷款企业提出暂停付息的申请,我区加强与市金融办、银监会、人民银行以及债权银行的协调沟通,配合牵头银行组织神羊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债权银行协调会议,充分商讨神羊集团目前面临的市场、资金和债务问题,为其他企业重组和恢复生产赢得时间,为下一阶段工作奠定基础。协调明

特化纤贷款担保事宜。我区自6月份接到华夏银行恳请锡山区人民政府协调“无锡市中亿化纤有限公司”银行贷款外部担保的函后,区金融办积极做好协调工作,加强与市银监局、相关镇政府、信贷企业、关联企业、担保企业等的沟通协调,取得了较为圆满的成效。同时,对双益纺织因受明特担保影响贷款被压缩,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及时向市银监分局协调交流,由银监分局出面做好农业银行和中信银行的工作,使双益纺织的贷款维持现状而不受压缩。通过总结我区神羊集团、明特化纤集团财务危机经验,建立了企业信贷突发事件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明确了处理信贷突发事件的责任主体、程序和措施等,为实现区域金融安全提供机制保障。

四、农村小额贷款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由我区红豆集团作为牵头股东组建的阿福小额贷款公司自4月份正式开业运营以来,已累计发放贷款1.61亿元,其中小企业贷款1.1亿元,农户及农业经济组织贷款4575万元。另外,根据省、市金融工作办公室根据小额贷款试点工作安排,我区雅迪科技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市农村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严格评标,于九月份中标组建我区小额贷款公司的资格,经上报省农村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通过,于十一月三日正式批复同意筹建无锡市锡山裕民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经一个多月的筹备,12月份已通过省金融的开业验收,至此,我区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增至2家。另外,我区东方钢材城也通过评标,上报省金融办审核报批通过,正在筹建中。

五、加强对金融政策的推介宣传。

前期主要针对担保业务方面的有关政策、农村金融组织机构的组建(如小额贷款公司、财务公司、典当等)相关的组织优惠政策和业务上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的收集归类,并加强与这些机构的对接。

同时,根据近期无锡市出台《关于帮助企业解决续贷过程中暂时性资金困难的意见》,以解决中小企业续贷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真空”难题,被称为“过桥资金”。以及无锡人行今年初动员各商业银行研究、制定并报请市政府出台相关规定,大幅降低相关收费标准,通过公推票选方式,确定16家企业房地产评估报告通用评估机构。今后这些通用评估机构所出具的评估报告,将被锡城所有银行认可的相关精神通过各种渠道向基层进行宣传。

理财投资公司年度总结

今年以来,各商业银行之间的存款竞争日趋白热化,尤其是进入二季度以来,工商银行长治分行储蓄存款呈现持续大幅波动的不稳定态势,稳存增存压力较大。对此,长治分行多措并举,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下半年实现储蓄存款余额和增量同业占比稳中有升。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力求完成保底任务。将储蓄存款的稳定持续增长作为日常工作来抓,紧紧围绕发展中高端客户的经营思路,努力拓展客户规模,优化客户结构,提高重点业务客户渗透率,促进个人客户资产稳定增长,在确保一季末储蓄存款余额的基础上做好稳存增存工作。

二、加大私人银行客户拓展力度,全面落实“一行一季一户”的工作要求。中高端客户竞争是我行确定的201_年四项重点工作之一,对此,要求各支行务必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增强高端客户竞争发展的紧迫感、使命感。一是要认真落实高端客户发展规划,充分运用高端客户维护、拓展专项激励机制和政策,推进全行中高端客户快速发展。二是做好存量客户的服务与维护工作。目前,全行已基本完成存量私人银行客户的签约工作,要求各支行要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及时了解产品发行、客户活动等信息,同时还要加大私人银行专属产品配备力度,通过产品稳固客户,防止出现客户资产下降的情况。三是积极捕捉市场信息,抓好私人银行客户的规模扩张。以“煤炭资源整合、上市及拟上市企业高管、中小企业主和私营业主、第三方存管、房地产商”五大板块为重点,实施名单制管理和维护,加大高净值客户拓展力度。

三、全力维护和发展财富客户,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一是以全行开展的“大学习、大联动、大营销”活动为契机,持续快速推进优质企事业单位工资业务发展,带动财富客户数量和资产的增长。二是要深入挖掘存量潜力客户,确定发展目标,努力将其培育发展成我行财富客户和私人银行客户。三是加强前台柜员和客户经理的客户推荐对接工作,采劝接对子”的方式,前台柜员发现的目标客户要及时有效地推荐给客户经理做营销和后续维护,确保客户资源不丢失,不外流。

四、发挥理财产品与储蓄存款的互动作用,实现二者同步协调发展。一是大力营销保本理财产品,将其作为理财产品重中之重进行全力营销,在增加理财产品余额的同时增加储蓄存款余额,实现二者同步发展。二是要提前做好月末、季末和年末到期理财产品的衔接和存款转化工作。三是全力营销理财产品的同时,要积极挖转他行客户和他行资产,稳定本行储蓄存款余额,避免出现此增彼减的情况。

第3篇:科技金融政策汇总范文

关键词:2009;工作:部署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428(2009)02-0005-04

一、认真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力度

一是认真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保地方金融体系流动性充分。充分认识货币政策反周期调节和保障流动性供给的重要作用,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实际和宏观调控要求,在总行统一部署下,灵活调节资金供求,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进一步加强流动性分析预测,充分利用现有手段和方式,密切监测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和结构变化,及时反馈市场流动性状况并提出应对建议。严格按照总行指令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和外汇市场监测,保证外汇竞价市场的平稳运行和央行调控任务的顺利实施。在有效防范道德风险的基础上,运用必要工具和手段对基本经营状况良好但暂时出现流动性困难的金融机构,及时提供资金支持。继续加强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市场流动性和价格水平的跟踪监测,关注国际市场突变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及时向总行提供信息决策参考。

二是加强和改进窗口指导,把握好货币信贷投放总量和结构。充分发挥信贷政策的结构调整作用,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完善再贴现业务管理,发挥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改善融资结构和融资方式的职能作用。配合总行研究加大信贷支持、优化信贷结构的激励政策,使信贷供给与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需求相适应。加强和改进窗口指导,引导商业银行正确处理防范风险与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监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进度变化,改进金融服务,用好新增信贷资金,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农副产品收购、民生和重大工程、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区域协调发展、文化产业等的资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对基本面和信用记录较好、有竞争力、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鼓励商业银行通过发放并购贷款或其他方式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促进产业升级。指导金融机构提高中小企业贷款比重。加大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发展面向农户的小额信贷业务,鼓励更多信贷资金投向农村。合理发展消费信贷,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鼓励开展出口信贷业务,帮助出口企业减少收汇风险。探索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进一步提高信贷政策导向力。

三是加强经济金融形势监测分析,着力确保货币政策传导通畅。在贯彻执行好总行调控政策前提下,要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创造性地开展货币信贷工作。加强与地方政府及宏观经济部门、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调控合力。进一步理顺金融微观运行机制,运用货币信贷政策的新工具、新手段,探索促进金融机构实现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和信贷均衡平稳投放的激励机制,发挥好分支行执行货币信贷政策的作用,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加强对地方经济金融走势的分析和预判,重点研究扩大内需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力争作出科学准确判断,提出合理意见建议,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四是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增强对地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维护金融安全的关键时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与当地政府沟通,尽快建立起与地方发展改革部门、财政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在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各项金融宏观调控政策,与地方政府共同分析当地经济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办法,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主动帮助地方政府寻找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并积极组织协调给予必要资金和金融服务支持。与地方政府共同密切监测当地金融运行情况特别是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状况,共同制定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发挥地方政府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作用。

五是加大货币政策宣传和解释力度,有效引导和改善公众预期。要站在维护中央决策权威和中央银行威信的高度,利用各种有效渠道,加强对货币政策的宣传解释,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公众预期。

二、深化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一是将推进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与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要充分认识在当前形势下,推进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在推进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过程中,重点支持能够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的项目,重点支持在国际分工中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先进生产能力建设,重点支持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快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体制和机制。要重点研究长三角经济金融指标监测、建立金融风险防范协调机制、有效动员资金支持扩大内需、发展并购贷款、促进产业整合和结构调整、加强外汇管理合作、在危机中扩大金融业和其他产业在周边地区的影响等课题。

二是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加快成果转化进程。按照国务院和总行有关要求,积极研究推动人民币用于跨境贸易结算试点,重点做好相关方案试点和后续监测与监管,争取在上海率先试点成功,并逐步推广到长三角地区。加快推进金融机构开展并购贷款融资工作,加大对企业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争取在长三角地区率先发放并购贷款。统筹长三角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支付结算工具创新力度,继续推动票据市场发展创新,深入开展本外币兑换等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推进区域金融稳定联合监测评估体系建设,引导私募股权投资、金融机构跨区合作与综合经营和特色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加强长三角地区与港澳台经济联系与合作,加快长三角信用体系建设,继续改善长三角金融发展环境。主动加强与上级行和地方政府的协调配合,及时报送有价值的信息和动态,形成上下联动、有效互动的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新局面。

三是抓紧做好第二次联席会议和长三角金融论坛筹办,打造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品牌。要充分利用长三角金融论坛的交流合作平台优势,不断扩大论坛规模和参与范围,努力打造区域金融合作发展品牌,进一步提升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工作的影响力。第二次联席会议和论坛主题应围绕扩大内需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注重虚实结合。加强与两省一市政府协调,尽快提出和落实论坛框架方案,全力支持配合做好第二届长三角金融论坛筹办工作。

三、加快金融市场创新发展,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一是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创新,多渠道筹集建设发展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主体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

融资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推进资产证券化。配合总行研究在银行间市场推出有关金融创新产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配合有关部门相关业务试点,拓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

二是继续做好市场监测,完善监测分析体系。切实发挥总部贴近市场一线的特点和人才优势,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危机动向,加强实时监测,及时进行跟踪分析。继续构建在沪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交流平台,完善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为总行公开市场操作和在沪一级交易商提供服务。不断拓宽监测视野,健全对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动态、货币市场、债券市场、黄金市场、理财产品市场等的监测分析体系。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和市场监管,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加强对同业拆借市场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监管,依法加强债券市场准入备案管理。配合总行研究建立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有关问题。继续配合总行完善黄金市场监管制度,推动上海黄金交易所建设询价交易系统。

四、大力推动金融服务现代化,全力支持上海世博会建设

一是加强世博支付环境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世博支付环境建设要求高,涉及面广,必须统筹安排,稳步推进。为加强组织领导,总部会同上海市政府成立了世博支付环境建设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世博支付环境建设。下一步,我们要按照“任务不落后于时间”的原则,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加强具体工作的推进落实、督促检查和情况汇总。辖区有关分支行也要高度重视迎世博金融服务工作,主动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地方支付环境建设和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支持世博会筹办。

二是加快建立起支付便利、服务优质、安全高效的支付环境。加大现代金融服务工具的研究和实施力度,为境内外客人办理外币兑换、银行卡、旅行支票、电子汇兑、开立账户等提供优质服务。大力优化银行卡受理环境,扩大受理范围,满足世博会期间境内外持卡人的支付需求。加强银行卡风险管理,确保用卡安全。拓展外卡受理商户,加快EMV标准迁移改造,提高外卡收单服务水平,确保外卡受理顺畅。加快人民币卡普及力度,引导人民币卡在商业、餐饮、旅游、机场车站等服务业的应用水平,积极开发旅游预付卡等满足持卡人小额快速支付需要的卡种。确保世博会期间现金供应,利用长三角联动机制带动世博区域支付环境建设。

三是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外币兑换服务。采取有效措施增设外币兑换点,提高外币兑换服务能力。提高银行网点外币兑换业务覆盖率,加快机场、酒店、重要旅游线路、部分大型商户等的外币现钞兑换派出柜台和自助机具的增设工作,统一个人本外币兑换服务标识。引入更多专业货币兑换公司开展小额外币兑换业务,选择一些重点区域的外币兑换点开办外币双向兑换业务。为境外机构和境外个人开立账户提供便利,积极协助解决相关外汇收付问题。

四是确保支付系统安全可靠。加强各类支付系统监测、日常维护和应急演练,确保世博期间支付系统稳定运行。建立健全系统应急预案和灾难备份机制,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运行维护机制,确保大小额支付系统、外币清算系统和支票影像系统、同城票据交换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督促商业银行及相关经营机构确保行内支付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建立日常运行维护和应急机制、健全应急预案演练和风险预警监测机制及信息反馈和报告制度,确保世博会期间金融支付系统的高度安全性和运营可靠性。

五、切实履行金融稳定职责,积极推动金融改革

继续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危机发展动态及对地方经济金融的影响,切实加强地方金融风险监测和评估,研究本地区应对危机的立场、策略和政策。高度关注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风险,帮助企业防范汇率风险,防范大面积企业经营困难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加强对个别高风险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监测,及时提供流动性支持,稳妥处置金融机构发生的流动性风险。跟踪监测投资项目,做好对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引导,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产生新产能过剩和金融风险。引导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改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适当提高流动性比例。健全与地方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机制,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妥善处置可能发生的金融机构风险,切实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流动性应急预案,提高处置效率。

配合总行进一步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估体系,完善风险评估方法,提高金融风险监测和预判水平,研究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业务管理问题。继续关注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资产管理公司和金融控股公司改革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新问题,及时向总行反馈。妥善进行风险处置,继续做好部分高风险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扫尾工作。强化金融稳定再贷款贷后管理,全力维护中央银行资产安全。

六、维护国际收支平衡,提高外汇管理水平

不断完善企业贸易信贷登记管理,加快进出口核销制度改革,支持外贸进出口,提高企业预收货款和延付货款比例,加大对境内企业境外战略投资的支持力度,继续完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汇资金运营管理,改进特殊经济区域外汇管理,大力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贯彻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境内企业和个人开展境外直接投资,完善后续金融支持。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完善境内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支持更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境外间接投资。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均衡管理,做好对进出口与贸易收付汇的真实性及一致性的审核工作,加强个人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个人外币现钞提取和结汇管理。全力做好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完善外债统计,改进银行短期外债指标管理和外商投资企业外债管理。健全国际收支监测预警体系,构建高效统一的数据平台体系,提高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水平,研究应对国际收支异常变化的政策措施。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外汇管理条例》为契机,不断提升外汇检查能力,严厉打击地下钱庄等非法外汇交易。

七、加强调查统计研究,为履行央行职能提供决策支持

围绕总部中心工作,继续开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金融改革发展等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努力打造研究精品。进一步加强基础性研究和特色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经济金融运行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为提高中央银行决策水平提供有力支撑。根据总行统一部署,认真落实2009年金融统计制度和金融统计新老系统交接事项,确保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顺利运行。积极参与总行开展的金融统计标准化和制度修订,扩大统计数据采集范围,提高部分重要统计报表的统计频度。加强经济金融形势监测,充分发挥制度性经济调查的作用,完善金融信息共享机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银行及其他金融业经济普查。

八、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发挥金融对外交往的窗口作用

继续加强与东新澳等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加强与各国央行等的交流联系。配合总行推动香港人民币

贸易支付业务,促进两岸开展实质性金融合作。严格外事管理工作,加大涉外培训力度,提升涉外服务质量。继续推进国际金融信息网页建设和国际金融研究。

九、做好支付结算、国库和货币发行,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根据总行规划,科学制定地方支付体系建设计划。配合总行加快第二代支付系统、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和中央银行会计统计数据集中系统建设,推广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继续落实账户实名制,推广公务卡应用。扩大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深入推进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提升支付信息分析和支付体系研究水平,加大非现场监测力度,防范系统性支付风险。

做好现金投放分析预测,改进发行基金调拨管理。加强人民币流通管理,提高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深入开展反假货币工作,努力构建反假货币长效机制,将反假币宣传深入到农村。提高库房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快货币发行业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和上海重点库二期工程建设,确保发行库运行安全。优化整合库,提高库管理水平。

配合总行推广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加快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和银行卡缴税试点进程,争取国库信息处理系统上线运行。推进海关、国库和商业银行间的横向联网,运用拨款无纸化和“退库信息审核系统”等方式,加快国库电子化建设。继续推进国库单一账户改革,扩大国库直接办理集中收付业务范围,推进国库办理社保五险基金和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支付业务,推动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

十、加快征信体系建设,提高反洗钱工作水平

总部要协调地方政府共同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加快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金融征信统一平台建设,扩大非银行信息采集范围,进一步完善地方信用体系。继续完善借款企业主体评级和商业承兑汇票评级,推动征信市场规范管理和发展。提高征信系统数据质量和服务并重,妥善做好异议处理。积极开展征信及相关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加强征信制度建设,推动征信标准化,规范业务管理,促进市场发展。推动成立地方征信业协会。

配合总行加快反洗钱监测分析系统建设,提高对可疑交易报告的分析能力和水平。积极配合总行制定中国反洗钱战略规划,加强人民银行系统反洗钱机构合力工作机制建设,完善反洗钱法律体系,加强反洗钱对外交流和合作。进一步加强地方反洗钱工作协调机制。整合反洗钱情报资源。加强反洗钱行政调查和案件协查,严厉打击洗钱犯罪。

十一、切实加强办公管理,全面防范内控风险

对总部办公制度进行梳理修订,进一步推行办公自动化,提升办公效率。进一步做好信息安全工作,加紧完善数据中心、网络及信息安全等基础设施,加快重要业务系统建设,适时启动省级数据中心建设,不断提高业务系统自主运营和安全维护能力。进一步落实依法行政各项要求,督促依法行政工作有序开展。

十二、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指导总部工作实践。

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第4篇:科技金融政策汇总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理论;资本市场;社会服务体系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20世纪80年代后,中小企业的作用为世界各国所关注。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看,中小企业的作用不容忽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总量已超过1000万家,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60%和40%,每年出口创汇占60%,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并且在拉动民间投资、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作用的认识不断提高,对其发展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小企业在经历最初“抓大放小”到“发展大企业大集团与扶持中小企业并举”的政策演变后,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而其中融资问题则往往成为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瓶颈问题。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中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弱

企业的融资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大类,而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又是外源融资的两大主要渠道。内源融资作为企业资金融通的一个重要渠道,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优势,因此,忽视内源融资,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内源融资状况不理想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方面,由于产权或体制上的原因,中小企业内部利润分配存在短期化倾向。客观方面,与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弱有关。我国中小企业的利润指标逐年提高,而与大型企业的对比则显示中小企业利润相对较少,这说明中小企业自身盈利能力弱,这与中小企业的客观实际状况也是相符的。

2.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窄

就债权融资而言,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债券发行的主体必须是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两个以上国有企业或国有投资主体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不低于6000万元,企业债券必须有前三年连续盈利的记录等。法律约束再加上资信不足,中小企业很少获得债券发行的额度。就股票融资而言,在沪深两大资本市场,由于政策倾向、法规约束及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有幸进入这个市场的中小企业数量极少。对于2004年5月17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中小企业板,虽为中小企业搭建了一个为中小企业发展所迫切需要的开放式直接融资平台,但还只能解决一小部分规模较大、成长性较高、效益较好的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

3.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满足率低

在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下,中小企业很难进入直接融资市场。而进入间接融资市场也困难重重。同时,其间接融资过分集中于银行贷款。根据2004年8月份中国人民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7%来自银行贷款。以浙江温州、宁波为例,有关部门对温州地区19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贷款占企业总负债的比重平均为61.3%。当资金困难时,有150家企业首先想到的是向银行、信用社贷款,首选民间借款的为27家,首选拖欠货款的13家。有关部门对宁波市207户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当企业流动资金紧张时”,有90.4%的企业选择了“银行信贷”的融资方式,“当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有79.4%的企业选择了“信贷”的融资方式,国际金融公司(IFC 2000)的问卷调查表明,我国中小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障碍。IFC的调查显示:有41%的中小企业认为融资困难是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说,还存在资本结构不佳、资产负债率高、融资成本高的情况。由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总体上水平偏高,而且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很高。这是因为中小企业财务结构脆弱、规模偏小,从现有金融体系很难筹足所需资金,只有转向民间资本和股东等个人借款,这些资金大多为短期借款,导致企业短期负债比率过高。同时由于现行制度,直接与中小企业发生信贷关系的基层银行机构授权很小,基本无固定资产贷款投放权,只有规模不大的流动资金贷款权。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分析

1.竞争力弱,盈利能力不强

企业的竞争力不仅表现在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数量、质量方面,同时也受企业形象、研发水平、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在改革二十年里迅速成长发展,主要依赖于不断扩大的卖方市场,而非竞争力。许多企业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者素质较低,资源浪费严重,生产方式落后,生产专业化程度低,这些企业经营开发能力弱,产业升级进展缓慢,这些都导致了中小企业竞争力弱,盈利能力不强。

2.中小企业上市难

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开始建立股票交易的资本市场,这为资金短缺的企业提供了在股票市场运作中直接融资的机会。然而,我国股市发育不成熟,缺少层次性,入市条件简单划一,使广大中小企业因入市门槛过高而很难进入。我国《公司法》规定的上市条件为: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业绩为开业时间三年以上且最近三年连续盈利,持有股票面值达1000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1000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对于规模不大,资本有限的中小企业而言,显然很难达到上述要求。目前,虽然二板市场已开始运作,但还只能解决一小部分规模较大、成长性较好的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问题。虽然二板市场的上市门槛较主板市场低,但上市费用仍很高昂。对于我国占绝大多数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来说,二板市场上市较为困难。

3.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直接融资难

除股权融资外,发行债券是企业直接融入资金的另一条重要途径。然而,由于调整我国债券发行关系的法律、法规在规划设计上存在一些缺陷,使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筹集资金。《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可以依照本法发行公司债券。同时,还对发行企业的规模、盈利等方面规定了较严格的条件。这种“规模控制、集中管理”的方式使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

4.中小企业贷款难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要求高,不仅要求较高的盈利能力,还要求有足额的、合法的、易变现的抵押物(或质物),或者担保公司提供担保。而中小企业恰恰是盈利较弱,缺乏合符银行要求的贷款抵押物(或质物)。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评级、授信等要求资料多、条件较高,许多中小企业因盈利能力、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不规范等原因,迈不过最低门槛,被挡在银行大门外。即使现在有担保公司可以提供担保,但担保公司一般要求中小企业反担保,提供反担保的中小企业也不多。所以中小企业到商业银行贷款难。

四、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途径

我国中小企业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采取下列措施,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1.增强中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是中小企业自身实力问题。如何有效提升自身实力对于解决其融资问题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增强中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必须从提高企业自身能力素质出发。加快改革,加强和规范企业治理结构。强化经营者素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经营者的素质和管理水平。中小企业经营者要加强学习,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把有限的资金用好,发挥出最大效益。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中小企业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杜绝假报表、假合同、假证明等造假现象的发生,为金融机构获得真实的信息提供条件。因此,必须强化其真实信息披露意识,树立全局观念、长远观念;同时,必须建立完善企业财务制度、内控制度和监督机制,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更新融资观念,合理筹措资金。中小企业首先应树立负债经营的现代经营意识,充分认识各种现代融资工具,有效利用企业各种闲置资本和存货,通过各种融资渠道,采取多种融资方式为企业融通资金。同时企业融资要从实际出发,在可能的情况下,要选择恰当的融资时间,把握最佳的融资机会,制定最佳的融资期限和融资方式。

2.加强政府公共财政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大力支持

企业规模越小,有效信息的获取越困难。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加之许多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财务状况不透明,使得银行无法获取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针对此问题,政府应强调其服务功能,建立独特有效的信用担保体系,增强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信心和能力,同时,通过担保等措施加强扶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也可通过财政补贴,制定各种基金援助计划,列入当年的财政支出预算。还可在税收上予以优惠,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中小企业融资具有特殊的意义。

3.建立解决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体系

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中,考虑到中小企业独特的困难和资本运行的风险,专门建立与中小企业相联系的市场筹资制度。美国是市场主导型的融资模式,资本市场发达,并设立了三个专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资本市场,即纳斯达克小型市场、小额股票挂牌系统、粉红单市场。日本除了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十分重视直接融资市场的建立。在1963年建立了柜台交易市场,1991年仿效美国建立了日本创业板市场,但在市场规模上还远不如美国。我国虽有创业板市场,但规模不够,应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板市场(二板市场)、探索设立区域性三板市场、逐步设立柜台市场,完善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体系。

4.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

高效率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应满足中小企业筹资需求,使之在支付相应的价格后筹集到所需资金,合理的交易成本,使中小企业筹资成本降低;其相对于大型金融机构而言,其管理链条短、层次少、经营灵活、适应性强,更满足中小企业时间短、金额小、快捷的融资需求。所以,必须对现有的金融体制进行改革和制度创新,我国金融制度创新的内容主要有:引进新的金融组织机构,建立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金融组织体系,包括组建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大力发展民营的、地方的中小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时,能充分利用地方的信息存量,低成本的了解到地方的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项目前景和信用水平;商业银行改革现有授信、评级流程,推广适应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信贷审批流程;降低中小企业风险控制要求,提高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扩大中小企业担保抵押物范围,提高担保能力。

5.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服务中小企业

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在全国设有许多咨询中心、企业发展中心、信息中心、退休经理志愿者服务团,为中小企业提供企业规划、账目管理、现金流量分析、制定预算等服务。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力的促进了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因此,我国应逐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规范中介机构行为,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基础服务。中小企业不仅需要财政金融政策的支持,更有赖于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对此,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支持。一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法律、市场、技术、经济金融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二是鼓励科研机构与中小企业合作,帮助中小企业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三是规范抵押评估、登记程序和操作规程,降低收费标准,减轻企业负担。四是通过立法规范企业信用信息的登记、汇总、查询、披露。五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手段,逐步健全面向社会开放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

近年来,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并采取了很多措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从中小企业的界定入手,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融资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从内源融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三个角度剖析了其融资难的原因,针对分析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国平,邓继斌,王汉金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综合对策 [J]. 中国城市金融观察思考,2009,12

[2] 高航.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之中外比较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7)

[3] 刘新宇.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与解决对策 [J]. 法制与社会,2009,(19)

[4] 成迪龙.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融资决策 [J]. 企业导报,2009,(5)

[5] 万永红.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 [J]. 现代商贸工业,2009,(16)

第5篇:科技金融政策汇总范文

因此,有必要认真总结北京金融街开发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客观评价金融街十年的发展历程,找出金融街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在广泛借鉴国内外金融功能区开发建设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十一五”期间北京金融街功能区发展的操作思路和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回顾金融街功能区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可谓成绩斐然。国家中央银行、中央金融监管机构、国有和股份制金融机构总部以及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集聚金融街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全国金融决策中心、监管中心、信息中心、结算中心和研发中心。金融街在国内外有了较高的知名度。然而,站在我国经济金融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我们认为金融街地区在建设发展方面尚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金融街的国际化程度亟待提升

《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产业集群优势已超越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国际资本的主导力量。显然,要想成为国际化的金融功能区,首先要能够吸引大量的外资金融机构进驻,形成金融产业的集群效应。根据产业集群理论,集群的优势在于降低协调成本,提高效率和创新力,而实证研究亦证明,同一产业中的企业并不是平均地分散到世界各地,而是倾向于向特定的国家和地区集中,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全球化大大加速了这一过程。

根据国际经验,国际化的金融功能区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银行和外资银行的代表处不少于100家;非银行的外资金融机构以及代表处不少于200家;每日外汇交易量不少于100亿美元;跨境的银行间债权和负债数量每项不少于1000亿美元;银行对国外的贷款总额不少于200亿美元;不少于200家的外国公司(包括银行和金融机构)把区域总部设在该地。

考察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吸引外资金融机构进驻的数量,对比北京金融街地区的国际化程度,即可发现金融街地区与其它国际金融功能区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纽约,外资金融机构云集,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全美国外资银行有49家,外国银行分行有237家,外资控股的美国银行67家,外资参股在25%以上的美国银行5家,外资银行代表处141家,而纽约市商务中心区就有外资银行28家,外国银行分行132家,外资控股的美国银行9家,外资银行代表处54家。纽约市外国银行分行和外资银行的运营资产分别达到8190亿美元和620亿美元,共计8810亿美元,其运营资产占外资银行机构在全美资产总额(13375亿美元)的70%左右,占整个纽约市银行信贷运营资产总额(23540亿美元)的40%左右,占美国全国银行金融资产的11%。

伦敦作为另一个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在2005年,仅银行类金融机构就有242家,大型外国银行在伦敦金融城设有分行或处,全球财富500强企业有75%进驻伦敦金融城,入驻的大型企业数量有3000多家。2005年伦敦金融城的外汇交易量占全球总量的31%,每天约有7530亿美元的外汇交易量,外国股权交易占全球外国股权市场的43%,欧元债券的70%在伦敦金融城交易,国际银行信贷占全球总量的20%,场外交易衍生品占全球总量的41%,每天约有6430亿美元的柜台衍生品交易;在2004年有14640亿英镑养老金和29660亿英镑的基金资产在伦敦金融城运作。

东京国际金融中心的外资机构也非常多,2001年,东京商务中心区就有外国企业1369家,从业人数约有4.9万人,其中集中在商务中心区的外企有1090家,占外企总数的80%以上;外企的从业人数有3.4万人集中在商务中心区,占外企从业总人数的75%以上;东京都外资金融保险业企业有300家,雇员有2.7万人,占东京都外企从业人数的60%,外资企业集中在金融保险业。

香港作为区域性的国际金融中心,从20世纪80年代起采取了自由开放的金融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国际金融机构,迅速发展成为亚洲仅次于日本东京的国际金融中心。截至2006年3月份,在港营业的银行机构共211家,其中在香港以外注册的银行机构就有135家;此外还有87家外地银行代表处,11家货币经纪公司。

目前,北京金融街地区已聚集了国家级金融监管机构(“一行三会”,即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内资国有和股份制银行总部(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投资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证券公司(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西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国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民生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民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等)、证券和国债登记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中瑞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以及金融行业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保险业协会)等。尽管国家外汇管理局储备司和中央外汇业务中心也在金融街地区,但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还比较少。

2004年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入驻金融街的外资金融机构有20家,除了瑞银、摩根和高盛三大金融巨头的中国总部设在金融街,还有外资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纽约银行北京代表处、道亨银行北京代表处、香港宝生银行北京代表处)、外资证券(道亨证券有限公司)、外资保险(美国北美洲保险公司北京代表处、新加坡职总英康保险合作社北京代表处、英国GAB罗便士国际保险公估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外资金融集团(美国亚泰国际投资贸易集团北京代表处、坦伯顿国际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美国国际财富联合投资集团北京代表处)也在金融街设立了北京代表处。

统计数据表明,金融街功能区的国际化发展已经开始启动,但要高标准建设国际化金融功能区、吸引大量外资金融机构入驻实现金融机构国际化、吸引国际化金融人才集聚、形成国际化金融文化氛围,还任重道远(见表1)。

二、办公面积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根据发展规划,金融街功能区规划建筑面积为372.2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可用办公面积为239.06万平方米,地下建筑为133.24万平方米。截至2006年初,金融街功能区尚有可供开发的建筑面积约为150万平方米,如果去除一定的地下建筑面积(约54万平方米),仅有96万平方米的办公面积可供金融机构和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等租用。根据金融街控股有限公司的开发建设规划进程,到2007年,金融街功能区内可开发的办公面积将全部开发完毕。

从市场需求角度看,金融街地区的办公面积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根据金融企业区位选择理论,影响金融机构选址的主要因素包括:经营场所的区位/收入指数、区位/成本指数、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度、专业人才、信息优势和金融创新环境。由于金融街功能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金融监管资源,在吸引内外资机构入驻方面有着强大的吸引力。首先,金融街位于首都北京的核心区,中国全面开放金融业之后,对国内外金融机构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其次,中国主要的金融监管资源全部云集于此,金融街已经成为全国的金融决策中心、监管中心、信息中心、结算中心。第三,大部分金融资源已经在金融街地区形成集聚效应和协同效应。由于绝大部分重量级的国家金融机构已经落户金融街,要想增进交流、加强合作,产生协同效应,最为便捷的方式就是比邻而居。目前,这一路径依赖的优势已经形成,入驻金融街功能区的中外金融机构和企业集团需求旺盛,已经出现办公面积供不应求的局面,并将随着功能区内办公环境和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继续增长(见图1)。

根据国际金融功能区的发展经验,金融街地区与各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功能区相比较,办公面积严重不足。从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功能区比较中可以看出,三个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占地面积不等,纽约和伦敦接近,东京略小。但从办公面积看,三个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功能区不相上下,而北京金融街与之相比悬殊很大(见图2)。

据统计,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的办公面积一般在1000万平方米左右,可以基本满足金融机构总部、分支机构、办事处以及相关金融服务产业(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的需求。

根据金融功能区办公面积的计算公式:

S=L×M×D

其中,S代表办公面积,L代表可用土地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M代表每单位平方公里可以建设的办公面积即容积率,D代表办公面积的使用效率或密度。

我们测算的纽约、东京、伦敦各金融中心核心区和北京金融街地区的各项指标(见表2):

根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整个金融街地区呈“西高东低、中心高南北低”的态势,办公面积纵向扩展受到建筑高度限制的约束,金融街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大约仅能提供地上办公面积240万平方米。因此,在保持金融街地区现有建筑高度、容积率和密度的情况下,要开发1000万平方米办公面积的话,根据计算公式 得:

金融街功能区在现有1.03平方公里的基础上,还需增加3.22平方公里的建筑用地,所以金融街地区须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拓展3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才能使金融街的可用办公面积指标达到金融功能区的国际标准。

三、配套设施不完善且结构不合理

金融功能区是以金融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的地区,对金融机构、网络通讯、交通旅游、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绿地等配套设施方面有更高的需求。法国巴黎的拉德芳斯金融区和美国纽约的曼哈顿中心区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而伦敦金融城和东京新宿则为我们总结了教训。

(一)拉德芳斯金融功能区的经验

法国巴黎的拉德芳斯金融功能区是国际金融、商贸组织的集聚地之一,为了增加配套设施,为本地区大型机构的从业人员提供更为舒适、便利的工作环境,以便增强吸引力,拉德芳斯金融功能区在建设过程中广泛借鉴国际经验,增设了大量商务、餐饮、娱乐、休闲等配套设施。从1981年开始建立现代化购物中心,包括200多个零售商业网点,3个超级市场,20个饭店和快餐店,9个影剧院及其它商业、文化和娱乐设施,占地约11.1万平方米,每天客流量达5万余人,年利润达26亿法郎,是欧洲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科学合理的配套设施成为拉德芳斯金融功能区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

(二)曼哈顿金融功能区的经验

纽约曼哈顿老城是纽约金融中心的核心区,著名的华尔街就位居于此,纽约市政府在曼哈顿老城的持续改造方面也是不遗余力。为了改善曼哈顿老城的就业环境,提供便利的职住一体化环境,曼哈顿老城通过兴建配套高档居住物业有效解决了中心区“白天繁荣,夜晚没落”的问题,保持了本地区的吸引力。目前,在该区域内具有7000-8000个居住单元,多数为中高档的公寓或Studio。为了进一步增强曼哈顿老城的吸引力,持续改进曼哈顿老城的就业环境,纽约市经济开发公司在2005年重建曼哈顿老城的计划中重点规划了未来曼哈顿老城的配套环境。

(三)伦敦金融城与副中心的经验

伦敦金融城在办公条件和环境改进方面显然不如巴黎和纽约。由于伦敦金融城历史悠远,出于保护历史风貌的考虑,伦敦实行了“限制性分区”政策,在旧城与西敏区形成了以公司总部和专业服务业为主体的商务活动集中区,并且将商务活动分区限制在伦敦中心区和西敏区等单纯的CBD内,在这两个区域内提供公司总部、专业服务和零售、娱乐等活动场所。但由于受制于城市规划的限制,办公面积难以实现突破,配套设施难以匹配,交通比较拥挤,造成伦敦金融城的吸引力下降,许多机构迁出了金融城,在金融城以东的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正发展成另一个金融机构汇聚的地点,许多美国的银行家特别钟情于此,而西部的梅菲尔(Mayfair)和圣詹姆士(St James,s)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对冲基金机构。

(四)东京内城与新宿的经验

日本的东京内城与伦敦遭遇了同样的问题。由于东京内城在建设初期的建筑以高端写字楼为主,对配套设施考虑得不多,居住公寓等配套设施较少,导致后来交通拥挤、通勤成本高,许多金融机构离开了内城或者不愿意进驻内城,选择在内城以西的新宿作为新的办公地点。经过40年的规划建设,新宿副都心已经在东京都的西部形成并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目前建成的商务区总用地面积为16.4公顷,商业、办公及写字楼建筑面积为200多万平方米,并形成东京的一大景观――超高层建筑群(共有40栋大厦)。随着新宿副都心的开发建设,尤其是东京都部分政府办公机构的迁入,使副都心的魅力得以彰显,以金融为主的各种高端服务行业纷纷涌入新宿。

(五)北京金融街配套设施面临的考验

目前,金融街功能区的餐饮、酒店、会展、娱乐、休闲、住宅等配套设施还很不完善,与金融功能区的国际标准存在较大差距。从各大国际金融中心的各类功能性建筑面积占比看,大致为写字楼约占50%,商业设施及酒店餐饮、高档公寓各占20%,其余各类必要的配套设施占10%。金融街功能区办公面积与其它配套设施的比例分别为75∶10∶10∶5(写字楼:住宅:商业配套:交通绿地),从配套设施的结构看,无论餐饮、酒店、住宅、娱乐、休闲,还是交通绿地,都与国际金融中心有较大的差距,即使立足国内,与上海陆家嘴金融区的配套设施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见图3)。

四、区内高端产业与中低端产业并存

根据2005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西城区金融业在北京市城八区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见图4),而西城区金融业主要集中在金融街功能区。

金融产业的集聚,有力地提高了金融街功能区对北京和全国经济的贡献。在金融街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入驻金融街的企业所产生的GDP呈现逐年快速上升的态势(金融街的统计口径为一个企业集团在全国各地产生的GDP,以总部为单位汇总),税收的增加也呈现加速态势,2005年的税收量是2004年税收量的3倍,金融街企业管理的总资产规模巨大且逐年递增(见表3),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的国家级金融管理中心。

根据国际经验,在国际性的金融功能区内,聚集的一般都是能够产生高附加值的企业,如金融、电信、房地产以及这些行业的延伸。但金融街功能区内高端产业与中低端产业并存,存在许多非金融和非盈利性产业,降低了单位土地面积的利用效率和经济贡献,影响了产业布局的调整。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金融街金融机构的集聚程度,需要进一步调整金融街内的产业结构。

目前,金融街功能区的进入门槛太低,对非金融类企业入驻没有约束,缺乏相关产业政策的引导。在金融街及其周边地区,商贸物流、科技制造、房地产、文化教育等一些与金融关联度较低的产业还大量存在(见图5),影响了金融街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升级,但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五、开发建设模式面临新的挑战

考察国际金融功能区开发经营的成功经验,伦敦金融城的行政管理和基础建设均由伦敦金融城市政府(Corporation of London)负责,而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行政管理由曼哈顿区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则由纽约市经济开发公司负责。北京金融街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国有控股公司进行开发的模式,与纽约市的做法相似。但在这些国际金融中心,负责经营办公面积等硬件建设的公司主要采用两种经营模式,一是建设的房产用于出售,二是在留存大量办公面积用于出租,从而调控金融中心的入驻企业结构和控制入驻成本。

根据级差地租理论,金融功能区核心区的写字楼出租价格应该高于周边及其它区域。伦敦西城和市区的房租价格指数最高,东京(内中城)紧随其后,与伦敦几乎不相上下。排在第四、第五、第六的依次为巴黎、法兰克福和香港,而纽约曼哈顿中城和老城的房租价格指数则位于这些城市之后(见图6)。

因此,通过留置一部分核心区的物业,也可以提高金融功能区房地产经营者的收入。例如,纽约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在纽约市经济开发公司的调控下,办公租金与许多国际金融中心相比均居于偏下水平,为保持纽约国际金融中心持续的竞争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纽约市经济开发公司手中留有的房产可以从其运营收入报表中间接得到了解(这里主要目的是观察出售和租赁的收益,所以没有将运营支出列出),例如,从2003年6月30日至2004年6月30日期间(会计结算年度以每年6月30日为起止时间点),该公司的不动产出售收益仅为1742万美元,而不动产租赁收益为6709万美元,后者是前者的3.85倍,远远超出不动产出售所获得的收益。

作为伦敦金融城的管理机构――伦敦金融城市政府,拥有金融城内将近40%的房地产,每年的租金收入十分巨大,是伦敦金融城市政府的许多活动经费的主要来源。例如,2005年,市政府作为出租人的收入为4910万英镑,而房地产出售收入所占比重非常小,总租金收入与房地产出售收入之比为9.76倍,当然,这与伦敦金融城的开发已经成熟有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国际金融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运营者来说,一般都会留存大量房地产,用于调控该区域内的物业和产业布局,把房地产出租所得收益用于功能区市政建设和市政服务。

回顾北京金融街功能区的开发建设模式,是由政府出资2000万元成立金融街控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金融街区域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房地产项目开发和综合管理。2000年,公司完成资产重组并成功上市以来,已快速发展成为一家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具有相当实力和影响力的优秀上市公司,曾多次在国家级房地产行业评比中荣获殊荣,连年取得骄人的经营业绩。2005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98亿元,实现净利润4.09亿元,主营业务利润的净资产收益率高达30.5%。在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该公司正全力以赴地打造符合国际水准的北京金融高端功能区。

目前,金融街控股公司手中可运用资金基本可以满足房地产开发的需求,但要持有更多物业,必然会在短期内占用大量资金,资金矛盾导致公司暂时还不能持有大量可用于调控入驻机构良性循环的房地产项目。根据国际金融功能区的发展经验,这种局面发展下去势必会妨碍金融街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控,影响金融街的长远发展。因此,金融街控股公司完全可以借助区内的金融资源优势,实施创新型融资计划,实现由“单纯开发出售”向“出租为主、租售并举”的战略转型。

六、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有待提升

在金融街十多年的建设发展中,服务与管理体系逐渐成型。但与国际金融功能区相比,北京金融街在服务管理体制方面还存在如下不足:缺少统一的协调机构;对入驻机构提供的服务不够;公共财政体系还没有理顺等。我们将伦敦金融城与北京金融街的服务管理对比如下(见表4):

(一)缺少一个权威的沟通协调机构

金融街目前的服务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层面:由北京市金融街服务中心、金融街商会和由西城区人民政府与金融街控股组成金融街综合管理办公室;行政管理由金融街街道办事处负责;西城区发改委下属的功能街区服务办公室也提供一些服务;促进金融业发展具体优惠政策的兑现由西城区发改委下属的产业促进科和金融街商会来共同完成。这种多头服务管理模式随着金融街的快速发展开始难以满足入驻机构的需求,也影响到金融街品牌形象的进一步提升。

首先,服务管理层级过多导致金融街管理服务体系比较混乱,对吸引金融机构入驻和信息统计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入驻金融机构普遍反映政府环境不宽松、便利,缺乏统一的沟通协调机构。从金融街管理服务方面看,金融街的服务管理提供者有的来自西城区政府,有的来自西城区发改委,有的来自金融街控股公司,属于多头管理,缺乏统一性。金融街地区企业GDP、税收、从业人员状况、三产的详细规模及其发展变化情况等方面的信息搜集和数据统计工作没有专门的机构长期负责,缺乏连续的季度、年度数据,对于跟踪了解金融街的经济发展状况非常不利。

其次,多头管理也不利于管理的专业化。以西城功能区管理办公室为例,负责管理西城区六个功能区,由于这些功能区的性质有着很大的差异,导致管理办公室根本就没有精力和时间管理这么多具体事务。从国外经验看,管理一个国际金融功能区需要的人力、物力非常大,例如,伦敦金融城的政府雇员有3000多人,而大伦敦市政府的雇员却仅有600多人。

再次,由于没有统一的协调机构和整体策划,也直接影响到金融街品牌的建设。在当前这种服务管理体制下,金融街将难以开展系统的整体形象宣传和推介活动,为入驻金融机构提供系统的服务。考察纽约国际金融中心和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可以发现,无论是曼哈顿区政府,还是伦敦金融城政府,均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和服务平台,在金融中心的推介和形象宣传方面都倾注了很大的精力。伦敦金融城市政府的勋爵市长在国外访问推介的活动时间几乎占其全部工作时间的1/4,每年还要安排大约20天的时间在国内各地访问。

最后,多头管理造成金融街功能区发展的政府推动力不足。随着金融街功能区的国际化发展,多头管理的后果将日趋严重,一是增加了机构入驻成本;二是遇到问题大家都可以管、也都可以不管、职责不清,增加了管理服务的协调成本;三是降低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由于目前金融街的服务管理尚未理顺,一些部门之间的职责因界定不清而存在交叉,影响了办公效率的提高。例如,北京金融街综合服务中心和金融街街道办事处的一些职能就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功能街区管理办公室提供的管理服务也和以上两个机构的职能有些重迭,而金融街商会和西城区发改委产业促进科在优惠政策兑现方面均可以帮助解决。因此,这些部门的关系需要在构造统一的协调机构后重新梳理,进行更为清晰的界定。

此外,金融街功能区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都急需与周边地区的大量市属机构和中央直属机构的沟通和协调,仅凭金融街目前的沟通协调机制是远远不够的。

(二)管理服务水平难以适应需要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社会各界对金融街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绩比较满意,但对于国际金融中心功能区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金融街功能区与之存在的差距并不甚了解,政府管理部门对北京金融街功能区发展的危机意识不强,服务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

由于北京金融街事实上处于多头领导的状态,行政部门的管理目标往往仅能满足基本的公共需求,无暇顾及金融街功能区的百年发展大计。与国际金融中心的服务管理水平相对照,北京金融街目前主要存在如下不足:

首先,金融街功能区内目前还没有权威的部门负责每年跟踪金融街的发展变化,按照科学的统计方法、搜集相应的统计数据,评估金融街功能区的竞争力水平,为金融街可持续发展提供更高层级的咨询服务。金融街目前的数据收集工作主要由金融街商会承担,但作为一个民间组织限于人力、财力的制约,也缺乏已入驻机构的理解、信任和支持,难以承担起庞大的数据收集工作。即使努力去做,也很难做到真实、权威。因而,导致金融街功能区的统计信息很难定期对外,影响到金融街的形象宣传。

其次,目前金融街的服务仅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实施,对国际金融中心的服务内容及服务水平了解不多,因此,很难按照国际化的标准推动金融街的可持续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经验表明,除了提供必不可少的市政服务外,对入驻机构更为人性化的关怀尤为重要。在个人医疗保健、租售房方面的信息提供、旅游信息、交通服务、安全保障等方面均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并在网站上介绍了详细的主管部门和联系方式,使得入驻机构可以非常方便地获取急需的服务。例如,伦敦金融城市政府为入驻机构提供的服务包括发展与规划服务、交通服务、健康和安全服务、法律法规服务、家居服务、教育服务、社会服务、食品和零售市场服务等。与之相比,北京金融街在这些方面就比较逊色,在海外很少有系统性的推介活动、服务体系比较散乱、服务内容较少、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深刻反映出金融街服务管理体制的弊端。

再次,金融街管理服务部门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目前,金融街管理部门开展的主动服务很少。例如,在开展金融街整体形象宣传方面根本没有统一的规划,往往是坐等客户上门。实际上,如果我们完全可以积极走出去、变坐商为行商、广为宣传金融街品牌,为客户提供充满人文关怀的周到服务,充分利用金融监管资源优势,为客户交流提供主动服务,则金融街的服务水平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最后,金融街的金融文化建设还需加强。根据国际经验,形成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金融文化氛围对于金融功能区的发展尤为重要。但是,金融街地区过去的金城坊文化底蕴深厚,但尚未挖掘,其他金融文化建设方面也还比较落后,难以形成一个系统的指引服务管理方向的金融文化。

(三)公共财政体制尚未建立

目前,金融街地区大多数企业是交纳国税的中央企业,而作为地方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例如,金融街控股公司为了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在路灯设施方面动用自有资金,装了一些比较高档的路灯,但建成向民政部门移交后,民政部门明确表示不可能向驻区企业收费,也没有多余资金来源用于后续维修和更换。

目前,北京金融街功能区没有独立的财政体系,在财政支付上隶属于西城区,所需的公共设施支出一部分依靠财政,一部分依靠金融街控股公司在开发过程中提供。为了促进金融街的发展,西城区人民政府给予了很大的财政支持,为金融街提供了大量公共服务所需资金。但如果不在财政建设方面有所推进,则金融街管理服务的后续发展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课题主持人:王力

第6篇:科技金融政策汇总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环境产品(EGs, Environmental Goods),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和欧盟统计局(Eurostat)的定义,是指为水、空气和土壤的环境破坏,以及有关废弃物、噪声和生态系统问题提供测量、防治、限制,并使之最小化或得到纠正的产品。环境产品贸易有利于减缓全球环境问题,各国都意识到开展绿色革命、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正确选择,环境产品的实质就是削减或消除环境损害,具有环境友好的特性,在生产、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对环境的危害小于其它可供选择的同类产品。开展环境产品贸易必然对缓解全球环境问题产生积极影响,对推进绿色经济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在这种背景下,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贸易发展的共同目标和,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能减少和消除环境产品的关税及非关税贸易壁垒,扩大环境产品的市场准入程度,有利于推动各国环境产品贸易的发展,更好地促进资源在整个世界范围的分配,帮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沿着更为环保和可持续的线路发展经济。

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也将对中国环境的改善及经济的整体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不过,中国作为WTO成员,在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压力。因此,全面评估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下中国环境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将有利于帮助中国认清所处的状况,并依此制定相应政策发挥这些优势,以帮助中国实现预期的环境和贸易利益。同时,对中国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对中国更加有效地参与WTO贸易与环境议题谈判,以及在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中谋取更大的国际利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然而,WTO《多哈宣言》第31(Ⅲ)段中虽然规定要求各成员国就降低或适当消除有关环境产品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展开谈判,但是并没有明确给出环境产品的定义。WTO各成员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提出环境产品清单来决定环境产品涵盖范围,然后再通过谈判达成对环境产品清单内容的共识,并针对清单所列商品进行降税。目前在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谈判过程中,主要的环境产品清单有以下四种,即APEC环境产品清单、OECD环境产品清单、WTO综合清单与核心清单,以及世界银行的环境产品清单。其中,为了配合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实现贸易与环境协调的目标,世界银行提出了43种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环境产品,即气候友好产品(Climate-Friendly Goods)。气候友好产品的贸易自由化的谈判可以取得贸易和环境双赢的效果,深受各方关注。因此,本文将以此43项气候友好环境产品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评估我国环境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升中国环境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

二、43项环境产品的中国关税分析

根据2008年12月多哈谈判非农主席案文,对于削减关税的模式,现在各方基本同意对所有非农产品按照瑞士公式:削减后税率=系数*现有税率/(系数+现有税率)。“拉米方案”(Lamy Package)设置的系数是发达国家为8,发展中国家可以选择20、22或25。发展中国家可以自由选择其中一个系数,但选择越小的系数(也就是关税削减幅度越大)享受的灵活性也就越多。但实际各方对系数值的意见并不一致,各个国家对给予灵活性的幅度有各自的不同要求。根据上述公式,削减后的结果一定会使削减后税率≤系数。则达到高税多减,低税少减的效果。世界银行提出的43项环境产品都属于非农产品范畴,所以都须按照此公式削减关税。

彼得森研究所Adler Matthew等人(2009)的研究中指出,对于世界银行43项气候友好环境产品,若所有WTO成员将其关税都降到0,此43项产品的全球出口贸易将增加77.8亿美元。中国在此43项环境产品上将增加18.3亿美元的逆差。其中,中国的进口贸易增加额为22.8亿美元, 但是中国的出口增加额共计仅4.5亿美元,其中对美国的出口增加2亿美元,对欧盟和日本的出口增加非常少。对印度出口额将增加1.5亿美元,对巴西出口额将增加0.9亿美元。

接下来,我们将考察按照上述关税公式削减后(中国取系数20)中国在43项环境产品上的税率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见表1)。在此,本文把税率大于0、小于或等于5%的关税规定为低关税;税率大于5%、小于或等于10%的关税定为中等关税;税率大于10%的关税则定为高关税。

将43项环境产品根据上述公式削减关税后,有2个环境产品为0关税,13个环境产品属于低关税,有26个环境产品属于中等关税,数量最多, 只有2个属于高关税。简均关税为5.9%。

从2011年这43项环境产品的进出口额来看,中国顺差的环境产品有29项, 14项环境产品出现逆差。此外,中国43项环境产品总出口额490.8亿美元,总进口额238.7美元,总贸易顺差为252.1亿美元,因此,中国在这43项环境产品上总体具有较大的顺差。

将关税、进出口贸易情况以及上述的低中高关税的划分相结合来看,此43项环境产品中没有中国贸易逆差且维持高关税的产品。除此之外,我们把43项环境产品分成以下六类(详见表2)。其中, 第一类和第二类属于中国零关税和贸易顺差且低关税的环境产品,具有比较明显的进攻优势。它们一共9个,分别是701931、840219、840290、840681、841090、841989、841990、850161、854140。第三、第四和第五类共有27个环境产品,需要进一步考察。第六类是贸易逆差且中等关税的环境产品,有防守利益优势,一共7个,即840510、841181、841940、841950、850680、900290、903220。所以,中国在以此环境产品清单作为基础的谈判中,应发挥这些优势,以实现利益的平衡。下面,本文将进一步的评估这43个环境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43项环境产品中国整体国际竞争力分析

本文将贸易价值、数量、价格竞争力指数作为指标,对中国环境产品贸易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贸易价格竞争力指数(VTC)指一国某一类产品的净出口占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如果此数值越大,则优势就越大,其计算公式为:VTC=(出口额-进口额)/进出口总额。VTC的数值处于-1到1之间。当VTC值越接近-1时,表示该国在某一类产品上的贸易竞争力较弱;当VTC值越接近1,则表示该国在某一类产品上具有较强的贸易竞争力。贸易数量竞争力指数(NTC)是从数量角度反映贸易竞争力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NTC=(出口数量-进口数量)/进出口总量。贸易数量竞争力指数值处于-1到1之间,NTC值越接近1,国内环境产品贸易数量优势越大;NTC值越接近-1,则劣势越深。贸易价格竞争力指数(PTC)是从价格角度反映贸易竞争力的指标,实质是贸易条件指数,其计算公式为:PTC=(出口额/出口数量)/(进口额/进口数量)。PTC值如果大于1,表明对出口国有利;如果小于1,对进口国有利。

环境产品贸易价值、数量和价格竞争力指数三者间关系是:当PTC等于1时,VTC等于NTC;当PTC大于1,VTC大于NTC;当PTC小于1,VTC小于NTC。PTC、NTC、VTC值存在多种排列组合及产品比较优势状况以及43项环境产品类属的汇总情况具体见表3:

在考察的43个环境产品税号中,I类税号是量价俱优的产品,包括840681、841011,它们属于工业类,这得益于技术优势。虽然这类产品最具有竞争力,但是产品数量比较少,只有2种,占4.7%,因而应该鼓励发展。II类税号仅1种,即依靠价格优势弥补数量劣势的产品,占2.3%。此环境产品的价格优势主要归因于其技术优势,而数的劣势则是由于供给能力不足所致,满足不了出口需求,因此也可以鼓励发展。III类税号26种,即以数量优势弥补价格劣势型为主,占60.5%,约2/3。量优价劣型税号占绝大多数,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环境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所以以量取胜实质是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来换取外汇。在当今中国资源和能源日益趋紧的情况下,必须要逐渐扭转这种贸易格局。第IV类与II类情形相似,不同的是价格优势小于数量劣势。该类产品税号有2种,占4.7%,其价格优势归功于技术创新,数量劣势是因为国内环境产品行业竞争力低于巴西和美国等贸易伙伴。此类环境产品也需要得到政府的扶持。第V类与III类情形相似,只是数量优势小于价格劣势。税号9种,占20.9%,即1/5。VI类税号有3种,即量价俱劣的的产品很少,占6.9%。这些环境产品的竞争力最低,主要是技术落后的原因。目前,中国出口的这些税号环境产品大部分属于中低端产品,而这类产品的生产技术都属于高新技术,未来前景广阔,政府应予以扶持。

虽然世界银行提出的43项气候友好型环境产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一定比重,但其整体竞争力偏弱。本文认为提高中国环境产品竞争力的基本策略是,大力支持表3中的第I和第II类税号环境产品的生产;鼓励第III、IV类税号环境产品生产;此外,尽量采取措施保护第V类、VI类税号环境产品,并扶持其中幼稚新兴环境产业的成长。与此同时,对依靠资源尤其是稀有矿产资源和环境资源取得优势的行业采取谨慎发展的态度,对依靠技术创新取得优势的行业应当予以鼓励,对目前技术比较落后但是前景广阔的劣势行业应当扶持发展。

四、中国43项环境产品国际竞争优势提升的路径

(一)创新环境技术和产品,提高环境产品竞争力

创新环境技术和产品,提高环境产品竞争力可选择的策略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中国中小环境企业要学会瞄准环境市场的空白领域,实现环境产品和技术的创新。要细分环境市场需要,积极介入大企业不愿做、而中小企业能做的环境项目,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开与大企业的竞争,另一方面可以更加成功地开发新的环境产品。这是创新中小企业环境技术和产品,提高竞争能力的良策。第二,盯住环境技术变动的领域,特别是中小环境企业应以环境技术变动大的领域作为目标努力进攻,以寻找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成功开发新环境技术和产品并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第三,选择应用性环境技术领域进行创新。我国中小环境企业应关注并细分环境市场的需求,采取跨步技术,拦截最终成熟的环境技术产品,进行边缘和旁击式开发。

(二)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投资

根据相关统计,中国是环境产品的净进口国,短期内中国对发达国家的环境产品很难从逆差变为顺差。如果只是就环境产品谈判谈环境产品,从贸易利益而言,中国必将处于不利地位。所以,从中国的长远经济和环境综合利益角度考虑,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环境技术与环境投资,一方面将有利于中国环境产品质量的改善;另一方面,由于外国企业加入,引入竞争,带来先进的环境技术和管理理念,有利于中国学习其先进技术,从长远角度,可以发挥中国环境产业的优势。

跨国公司积极进入中国市场,较多采用产品出口、技术转让或者合资组建企业等方式开拓市场,中国企业可以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对各种技术引进模式进行比较,采取适当的模式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投资。例如远大集团通过与法国燃气公司合作,利用其销售网络成功的推销绿色环保型燃气中央空调等。据国家商务部统计,2007年环境保护新设立外商投资项目53个,比2006年同期增加8个,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155万美元。

(三)政府应继续加大对环境产业的扶持

政府应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加大对环境产业的投资,在税收、信贷、财政补贴方面对环境产业予以政策优惠与扶持。例如,在美国,其联邦政府将环境产业视为兼有公益事业性质的高科技产业来看待,通过一些经济手段如财政补助、税收支出、投融资等,促进了环境产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运用各种经济手段促进环境产业的发展。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引导资金投入环境产业,同时,努力完善相关的金融政策,制定节能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其次,政府应该实行减免税优惠,如减免征收环境企业的营业税、增值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等,同时提供财政补贴;政府还可以对环境产业中某些收益较少或较难的行业给与银行贷款的贴息支持;为收益较慢的项目设立特许期和宽限期,在宽限期内减免征收所得税等,从而促进环境产业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Adler Matthew, Brunel Claire, Hufbauer Gary. Et al. What’s on the Table? The Doha Round as of August 2009 [R]. Washington: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9.

第7篇:科技金融政策汇总范文

中国银行:中小企业信贷工厂的“专业定制”

在中国银行总行的中小企业服务部,人们能看到《中小企业业务指引》、《一级分行中小企业业务发展能力评价办法》、《中小企业客户批量化营销管理办法》等多册制度文件,与最先研究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信贷工厂”模式的新加坡淡马锡公司相比,中国银行在行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市场环境多变的中国,针对相关产业、行业经营模式以及发展规律定制服务而形成的中国式的信贷工厂,俨然更具有创造性和推广价值,而这对我国4000多万中小企业以及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来说,将意义深远。

服务为先

起步于2007的中国银行信贷工厂,形成了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发展新模式以及高效的贷款审批机制,而这种模式与机制有效运作的基础则在于其建立在风险管理基础"上的服务体系――“五位一体”的风险管理体系。

所谓“五位一体”的风险管理体系,即“情景分析”、“授信审批”、“风险预警”、“资产组合管理”以及“反欺诈”构成的“五位一体”的风险管理体系。

客户营销环节通过市场调研和情景分析对目标客户进行定位和筛选,同时加强现场调查;业务审查环节更关注其非财务因素,如用水、用电、上下游客户信用、订单、合同、纳税、报关数据等;贷后管理环节采取独立的预警监控模式,同时加强资产的组合管理和反欺诈管理,防范集中性风险和道德风险。五个环节环环相扣,既保证了审批效率又控制了风险。保障资金在企业内外部的良性循环。

由于小企业存在的规模较小、财务制度不健全、家族式管理、产品结构单一等特点,一般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也较弱,这种体系不仅帮助中国银行充分了解市场、了解行业、了解客户,在做好贷款风险审查的同时,协助小企业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财务核算水平,帮助其在应对风险能力、通过优化管理增强自身竞争实力。

“工厂之外”的业务创新

基于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调研和分析,中国银行发现,不同的产业领域有不同的需求,据此,开发了不同的业务模式和创新产品。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技术、轻资产”的特点,中国银行为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计推出了专属模式――中关村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充分考虑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引入了科技型专家顾问评审制度,以企业核心技术及专利权作为押品,解决了传统模式下中小企业因缺少抵押物而无法融资的难题。例如,中国银行采用“中关村模式”,以知识产权为质押,向北京博创兴工公司提供3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盘活企业科技资产,支持企业抓住发展机遇,顺利步入了快速发展期,企业当年即被认定为中关村“瞪羚企业”。

此外,中国银行梳理改造出200余项适合中小企业的授信产品,推出适用于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菜单式产品组合,因地制宜创新担保方式,针对不同行业开发了特色产品。针对供应链型、成长型、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出“银商通宝”、“商户通宝”等18个中小企业专属产品;推出“私募通”、“上市通”、“租赁通”等投资银行产品;创新推出“中银融资顾问服务”,解决科技孵化企业融资难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效益和社会效应。

作为中小企业的代表之一,国内精密光电薄膜生产企业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资方式有其特殊性,该公司属于科技型企业,但融资缺乏担保人和适合抵押的核心技术。中国银行通过投资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业务的有效联动,为该企业制订了包括授信业务和投行业务的全方位金融服务方案。2010年8月3日,欧菲光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成功上市。

中国银行的信贷工厂模式以创新引领中小企业业务发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并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在扩大中小企业服务范围的同时,信贷工厂也让中国银行载誉良多。20lO年,中国银行在中小企业国际优秀服务商大会上被评为“银行类优秀服务机构”,“中银信贷工厂”被评为“银行类优秀服务产品”。各分行中小企业部门获得当地政府、监管机构等各类外部奖项45项。

人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关于信贷工厂的故事将继续辉煌下去,支持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也推动中国银行的发展步入一个新的台阶。

工商银行:量身定做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方案 朱钢华

一年来,在履行“金蜜蜂银行宣言”承诺方面,工行以构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监控体系为基础,重点创新中小企业金融产品,进一步拓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渠道。

构建针对小企业的信用风险监控体系

工行重点发展围绕大企业的供应链中小企业客户和区域性产业集群类中小企业客户。并根据风险容忍度建立了评级模型,逐步构建了针对小企业的信用风险监控体系。

一年来,工行进一步完善了小企业信贷政策体系,制定小企业风险评估新机制,并针对企业需求,出台专门政策,逐步实现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差别化管理;在风险可控、流程严密、授权审慎的前提下,设立高效的授信审批流程,推行垂直集中管理,提升服务效率与竞争力;优化审批机制,多渠道改进担保机制,创新贷后管理机制;推广网络在线审批模式,发挥专业化经营机构的作用;积极完善对分支机构开展小企业业务的分类管理制度,制订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因地制宜地开展小企业信贷业务。

量身定做一整套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方案

工行推出的服务方案以融资产品为核心,涵盖结算、现金管理、投资银行、理财等全方位金融服务。产品具有服务对象广泛、产品内容丰富、办理便捷高效等特点。

“网贷通”业务是工行为广大小企业“量身定制”的专属VIP融资产品。使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实现贷款的一次申请、实时提款、随时还款和额度循环使用,随借随还、自助自动、高效低耗等特点特别适应小企业信贷短、频、快的特点,一经推出就受到小企业的普遍欢迎。

通过创新小企业融资担保方式,工行推出了适合小企业客户的“商用物业贷”、“商品货权贷”、“应收账款贷”、“金融票证贷”等四大系列的融资产品,较好地解决了小企业抵押物不足和融资难的矛盾。

工商银行还根据小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特点,有效运用贸易融资各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时序关系,紧密结合市场和客户的不同需要灵活运用各类产品组合,制定个性化的贸易融资解决方案,全面提升了贸易融资产品的服 务能力。

为破解目前中国数万家中小影视剧制作企业的融资难题,工行创造性地将供应链贸易融资产品运用到文化创意产业中,推出了“电视台项下应收账款保理”业务。

“工银商友俱乐部”的组建则旨在通过客户细分、构建新型的客户关系模式和有针对性的产品及服务创新,给商户群体的客户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专属结算、融资和理财等金融服务,在给客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转型发展。

未来,工行将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商业银行信贷原则,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继续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进一步加大在相关领域的资源投入。在强大的服务能力基础上,逐步塑造起先进的、亲切的小企业金融服务提供商形象。

浦发银行:“融资易”破解融资难 赵钧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资金需求量大且频繁、账户数目多且资金分散、支付结算频繁、资金流动性强等需求特征,作为金蜜蜂银行之一的浦发银行早在数年前便着手对信贷结构进行了调整,除在传统对公业务领域持续探索“银元宝”园区合作、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履约保证保险、集合票据等模式外,该行又于2010年底因势利导地推出了独具特色的“融资易”个人经营性融资服务产品,有效缓解了部分中小企业主的融资困境,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融资易’是浦发银行在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背景下,跳出个人业务、公私业务条块分割的思维定势,而推出的一项个人经营性融资服务,与同行业其他类别的中小企业信贷产品相比,它覆盖的客户群体更广,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门槛、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扩大贷款覆盖面,能够满足不同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资金的收付等问题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对进出货频繁批发、物流等企业。在这一点上,“融资易”通过提供专用账户定向支付服务的方式,在贷款人开立贷款专户,贷款进入专户后,即可预先设定支付限额和收款人范围,在此限额内,贷款人可通过网上银行、营业网点等渠道分次、分不同划付对象、不同划付金额,自主对贷款进行支付管理,自主掌握资金的划付流程。

为提供更贴近业主的金融服务,在“融资易”个人经营性融资服务的基础上,浦发围绕小业主的货款收付、员工薪资管理、个人资产管理等方面,延展服务范围,推出了“小业主创业金融服务方案”。考虑到“融资易”产品横跨个人贷款和中小企业业务两个领域的特殊性,今年浦发银行又进一步明确了产品的目标客群,确保分支行正确安排产品的融资投向,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设计初衷落到实处。

正是本着这种“不仅要把他们扶上马,在必要的时候再送上一程”的责任理念和服务态度,在为中小企业提供快速、便捷融资平台和助力个人创业方面,“融资易”一经推出便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和市场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事实上,浦发银行长期致力于高成长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支持的创新与探索,为高成长型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多元化的综合金融服务。

同时,浦发银行积极搭建与政府部门、担保机构、金融机构、商会等社会团体、经济园区、交易市场等的合作平台,通过平台制定服务方案、创新金融产品、强化风险缓释。

此外,浦发银行还将传统金融服务前移,打造了中小企业与股权基金对接的“中介”平台。目前已与80家私募股权基金建立了合作或业务关系,并推出国内商业银行首个专门为股权基金选项投资服务的股权投资信息系统,搭建起线上线下的项目服务体系,实现了对中小企业的搜集、汇总、储备、推荐,提升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水平。按四部委统计口径,截至2010年11月底,浦发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已超过4000亿元。

民生银行:“小微企业银行”迎来新“小微金融” 罗曙辉

以打造“小微企业银行”著称的中国民生银行,2011年又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新的动作:从主要追求贷款规模向贷款规模与综合效益并举转变,服务中小企业的财富罗盘产品品牌代表商贷通将升级为2。0版,从单纯的贷款向包括支付结算等众多服务和小微企业主家庭财富管理在内的小微企业全面金融服务转变,其客户对象从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企业扩展到支行附近的散户。此举,被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称之为开发“小微金融”,将为民生银行的“服务民生之旅”铺开更广的道路。

战略升级:追求“金融”持续的综合的效益

谈到商贷通,人们就能想到小微企业贷款,事实上,继2009年民生银行推出商贷通一揽子金融服务产品之后,其他股份制银行开始纷纷推出类似的产品,人们看到更多条件更优惠的“商贷通”。此外,不断变动的资本市场和金融政策,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多方压力,让缺乏融资经验、欠缺抵押品和更多流动资金的小微企业的发展尤为吃力。

2010年9月,从调研商贷通客户以及众多行业人手,民生银行发现,改善以贷款为主的商贷通结构和其他服务将能够实现贷款业务的持续开展,共同破解小微企业在各方面遇到的困境,实现与小微企业的共同成长。

首先,贷款结构上,保证类的占比持续提高、担保类占比逐渐减弱,不利于贷款的持续。对此,董文标提出,在风险制度上进行调整,提高信用贷款的风险容忍度。据此鼓励客户经理开拓信用贷款市场,更深入了解具体行业的运作和前景分析,从而真正依据大数定律和收益覆盖风险的原则进行贷款定价。届时,即使商贷通的整体不良率状况上升,但相应的利率上浮水平将大大提高,使得收益足以覆盖风险,推动贷款的持续性开展。

其次,针对小微企业缺乏融资经验以及其他方面的需求,民生银行推出了包括商贷通、乐收银和非凡财富管家的商贷通提升版产品,民生银行为小微企业主个人及其家庭提供包括贷款、行业咨询、理财顾问、投资建议、财务规划等等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实现小微金融服务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为系统服务小微企业,民生银行成立了商户俱乐部,作为沟通交流的桥梁、信息互换的载体、资源共享的平台,为客户提供企业管理讲座、简化贷款审批流程、优先给予信贷额度的绿色授信通道等。

业务模式升级:批发与零售并举

“集体授信、批量营销”是商贷通操作得以降低操作成本,进而持续开展的关键。相应地,民生银行将其定位在“一圈两链”(商圈、供应链和产业链),保证降低风险、流程化和工厂化的运作。但由此忽略了游离于此范围的散户。

为此,民生银行研发了自己的工厂“小微业务作业系统”:涵盖销售、影像作业、无纸化录入、押品管理、贷款审批、贷后管理、催收、网银、电话呼入呼出等小微业务作业的全流程,开发了小微业务的客户评分模型、征信评分模型、项目评分模型、行为评分等多套量化管理模型,帮助审批人员进行贷款审批和定价,协助贷后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监控、续授信和催收,实现民生银行小微业务的高速处理、流水作业、精细管理、差异定价和交叉销售,为小微客户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金融服务。而依靠 该系统,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在柜台营销,也极大地降低了民生银行的人工成本。

对民生银行来说,开发“小微金融”不论是蓝海战略的延伸,还是帮助小微企业破解资金难题和持续发展,都将推动它在发展之路上稳步前行。

华夏银行:“专”下功夫与小企业“龙舟共济” 蒋安丽

定位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的华夏银行,一直以来与小企业同舟共济、共同发展。在华夏银行看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运用信贷资源支持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加强小企业融资方面的信贷创新,为小企业提供有价值的金融产品,帮助其适时捕捉商机,创造价值,是商业银行承担社会责任最根本的表现方式之一。

“龙舟”护航共同成长

在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尤为凸显的2009年,华夏银行推出了小企业金融服务品牌――“龙舟计划”,助力小企业抓住时机,快速发展。华夏银行行长樊大志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大潮中需要航空母舰,更需要百舸争流的龙舟,而银行和小企业的关系则好似船和桨,只有同舟共济,才能形成同心共赢、共同成长的局面。

致力于为小企业客户提供的优质高效快捷服务和个性化金融解决方案,华夏银行推出的“龙舟计划”突出了“小、快、灵”的显著特点,“小”,即专为小企业打造;“快”,指融资简便快捷;“灵”,则突出产品灵活多样。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可以满足一个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所有诉求。“小、快、灵”能够实现产品功能参数化配置、多样化组合,快速满足市场需求。

具体到小企业成长周期中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华夏银行规划了“创业通舟、展业神舟、卓业龙舟”三大产品系列,整合创新了融资、结算、理财等35个产品和服务方案,从客户需求、担保方式、贷款期限、利率定价、还款方式五个方面进行创新,为小企业客户量身打造了11个专有信贷产品。从起航到沧海畅游,华夏银行的龙舟为小企业全面发展护航。

“专”字上下功夫

华夏银行结合自身定位,在“专”字上下功夫,致力打造“专营、专业、专心”的金融服务,成立专营部门,打造专业团队,创新信贷运行模式,全力支持小企业的发展。

2009年5月,华夏银行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部,对小企业业务实行专业化运作,实行独立的信贷计划、独立的信贷评审系统和小企业客户认定标准、独立的审批流程、提供专门和富有针对性的服务。

在此基础上,针对小企业的特点,华夏银行在评级、审批、服务和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机制创新,打造小企业信贷运行新模式。其中,华夏银行针对小企业开发了一整套独立的信用评级体系,通过偏重干对企业实际控制人的资信水平、支付记录、道德操守等指标的测算,评估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同时,对小企业的上下游状况、品牌状况和真实的生产贸易等非财务指标进行测算,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企业还款能力。从而有效避免了一些优质的小企业客户由于缺乏规范的财务报表而被“拒之门外”。

打造专业的小企业金融服务,使华夏银行在2010年成为了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探索银行、企业、政府均满意的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和有效机制的唯一调研对象,并在上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监管部门的调研报告中,对华夏银行为缓解小企业担保难,借助IT技术,建立资金支付管理平台,为产业链上下游小企业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做法做出了肯定。

作为一家上市银行,华夏银行始终将服务小企业视为应尽的社会责任,紧紧围绕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的战略目标,从机制、人力、财务、技术、考核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小企业业务的资源倾斜,最大限度地满足小企业客户经营发展过程中全能服务需求,助力小企业经营发展。

渣打银行:深挖客户需求“一贷全”解困中小企业 赵钧

一旦进入渣打银行的大门,客户就会发现自己进入了金融产品的超市,从短期贷款、长期融资到分期无抵押贷款,所有的不同利率的贷款产品,都被整合在了一个计划之中。

这是渣打银行2010年向中小企业客户推出的“一贷全”融资解决方案――一项从以产品为中心过渡到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服务模式。通过这个模式,中小企业只需一次申请,即可根据企业情况及需求获得量身定制产品组合,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短、中、长三个期限的融资需求,极大地简化了流程、节约了审批费用、缩短了放款时间。

这种新模式的推出改变了以往客户经理只侧重于一种产品的销售模式,可以使每一位客户经理都能够独立提供一揽子可供客户选择的产品线,包括流动资金贷款、贸易融资、房产抵押类贷款、无抵押小额贷款及即将推出的设备抵押类贷款,并提出融资解决方案。从而可以深度挖掘出客户的多种融资需求,大大加深渣打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满足客户的大部分融资需求。

作为金蜜蜂银行中唯一的外资银行,渣打银行以中小企业贷款见长的经营战略在国际上向来享有盛名。也许正是看到了中小企业业务对渣打中国的重要性,渣打银行将中小企业东北亚总部从香港搬到上海。渣打银行是中国目前唯一向中小企业提供无抵押小额贷款的外资银行,从整个集团看,中小企业业务收入大概占到个人银行业务收入的1/4,他们认为未来这个群体会成为带来大规模盈利的群体,并将带领企业以两倍于行业增长的速度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渣打银行的国际化经营理念和全球化功能布局是其他国内商业银行所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据了解,早在2005年,为响应国家“走出去”和鼓励中小企业全球化发展的战略,渣打银行中小企业理财部综合利用其在国际市场的网络优势,不失时机地推出了贸易通道项目,帮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建立业务联系,寻找业务机会。此外,渣打每年还组织一些中小企业客户参加在香港举行的“中小企业世界博览会”,帮助中小企业拓宽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