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音乐剧产业麦当劳化的提出
美国学者乔治·里茨尔在经过对麦当劳餐厅以及众多社会现象进行考察和总结之后,在其着作《社会的麦当劳化》一书中提出,麦当劳化(McDonaldization)是指一个社会经历着快餐餐厅之特色的过程,即快餐餐厅的准则正逐渐支配着美国社会和世界其他地方越来越多的层面。麦当劳化是理性化的再概念化说法,是指从传统思维转向理性思维和科学管理的过程。
麦当劳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全球连锁快餐店。它从一家为过路司机提供餐饮的快餐店,迅速发展成为全球快餐业龙头企业,世界500强之一。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洛克认为实施标准化的生产与管理是其成功的关键。全球的任何一家麦当劳连锁店都可以为顾客提供相同质量、统一标准的食品、服务和用餐环境②。也因此,麦当劳的经营模式才能够被成功的复制、输出,并实现规模效益。所以,标准化是麦当劳成功的核心。
麦当劳的经营模式已经渗透到现代社会的诸多方面,音乐剧产业的发展也在走着麦当劳化的路子。有人曾经提出质疑,认为在中国演出的音乐剧《猫》是盗版,不同于在百老汇和伦敦西区演出的《猫》。我们有这样的质疑声,是因为我们对于音乐剧这个产业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就如《猫》的制作人所说,“不管在什么样的剧场,《猫》的演出规格是一致的,不论是在百老汇、伦敦西区,还是今天在天桥剧场,你们看到的将会是跟百老汇和伦敦西区一模一样的《猫》”。所以,以《猫》为代表的商业性音乐剧,无论在全球哪一个城市上演,它的内容、场景、服装、道具,直至每一个细节都是一样的。这样的音乐剧制作标准与麦当劳全球连锁店的经营模式可以说毫无区别。商业化音乐剧的制作和演出就如同在麦当劳的连锁店里烹饪标准化的汉堡包一样创造出标准化的艺术产品,然后在全球不断地复制,运用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现代化营销模式将其推向世界市场,并获得丰厚的利润。由此可见,麦当劳、星巴克等快餐业的生产与营销模式与音乐剧这种舞台艺术的制作营销方式没有区别。所以,音乐剧产业的发展也在走麦当劳化的道路。
二、文化与麦当劳化
由于文化领域呈现出麦当劳化的发展特征。所以有人提出,文化领域要反麦当劳化。因为它会使原本应该多元化的文化走向单一和凋零之路。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之下反对文化趋同化的呼声日益高涨。
这就对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区别是什么?其实,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只是“产业”的修饰词,归根到底,我们要做的是“产业”。当然,文化产业是有意识形态属性的,这就要求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在不危害社会和国家利益,能够正确引导大众审美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我们现在更多地听到“发展文化产业”的呼声,更经常地看到了对于艺术品生产的投资。这些投资并不是在做慈善,而是看到了在文化艺术领域同样可以通过资本的投入获得更多的收益。风靡全球的音乐剧《猫》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在后工业化时代,人们对于艺术产品的生产不再简单的停留在“买方市场”,而是为了取得更丰厚的利润,朝着“卖方市场”方向发展。通常,产品的生产是根据市场上消费的需求来决定的。随着高科技,尤其是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艺术品的生产不再仅仅被动地接受消费者的要求,而是朝着积极主动地诱导消费者审美消费需求的方向发展。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不断扩大其覆盖的范围,并且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传媒在让尽可能多的人们分享相同审美经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其所覆盖的范围具有趋同性的特征,使人们在艺术和审美的欣赏与爱好方面表现出同质化的现象。这就是在现代传媒的影响下,艺术品的生产所具有的标准化的特征。它决定了音乐剧《猫》的全球演出必须像麦当劳的全球连锁厅一样,必须遵照一个模式、同样的版本。也就是不论在什么地方演出,不论由哪位演员担任剧中角色,都要严格遵守音乐剧《猫》的最初设计。通过这种方式的全球演出,保证了音乐剧《猫》的品质,但是与此同时也抹杀了不同地域带给《猫》的别样的创作灵感,使其丧失了创造性。后工业时代的文化传播正是通过这种方式,用貌似高雅的艺术将人类文化与审美爱好无趣地引诱向同质化与平面化,艺术中那些最具艺术与人文价值的内涵,必定要在这个过程中被,使艺术原本可能拥有的美学深度经过无情的快餐化处理,堕落为它的平面化了的镜像③。
艺术与文化的趋同性并不等同于艺术的低劣化。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即使我们现在的艺术产品不以思想深刻为首要诉求,但是我们艺术品制作也更需要大手笔的资金投入,以及一流的艺术制作团队。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讲,标准化的艺术品制作比起传统的高雅艺术更需要大资本的投入和更多的智力和创造力。在对于艺术品生产大资本的投入中,有70%以上是用于吸引有才能的、具有创造力的优秀艺术人才的。虽然一部音乐剧的成功不是仅仅几个人的创意就能成功的,但是那些超乎常人的艺术家的非凡智慧与创造力是一部音乐剧成功的关键。以《猫》为标志的工业化音乐剧是以精致得无可挑剔为特征的,但是商业至上的诉求决定了技术层面上的精致与思想和艺术上的平庸,必然并行不悖地存在于所有这些作品之中④。
三、音乐剧产业的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的概念逐渐被用到了很多领域,比如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和鲍恩很早对现场表演艺术中存在的规模经济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发现,在选定的11个交响乐团样本中,大多数乐队每场音乐会演出的成本都随着每年演出场次的增加而显着下降。在典型情况下,单位成本不会在产量的整体范围内出现下滑。更确切地说,对于某地管弦乐队而言,单位成本在其每年的音乐会场次达到90—150场之间时,将达到一个最低值,并在此之后趋于平稳⑤。
规模经济现象可能是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达到一定程度后,一支管弦乐队无须在排练上花更多的时间,就可以提供更多场次的演出。例如,如果乐队可以提供三个时段的门票预订服务(假设分别为周四晚上、周五晚上以及周日下午),那么它就可以在一周中将同一乐曲演奏三次。如果需求上涨到可以加演第四场,那么这支乐队就可以在无须增加任何排练开支的情况下,进行第四场的演奏。规模经济的第二个原因(与前一个相比或许不那么重要)就是,经营管弦乐队所需要的行政开支不必随着演出场次的逐一增加而增加。因此,“经常开支” 能够被更多场次的演出所分摊,从而随着演出季度的延长,使每场演出的平均固定成本不断下降⑥。
出于同以上两个原因的相似性,规模经济对舞台演出剧目、歌剧、音乐剧、芭蕾或其他舞蹈形式的制作商来说同样适用。因此,我们认为规模经济能够在所有的现场得到实现。经济学家史蒂文·格洛伯曼(Steven Globerman)和萨姆·H·布克(Sam H Book)运用了与鲍莫尔和鲍恩略有不同的方法,对一个由加拿大交响乐团和戏剧公司构成的样本进行了研究。他们证实,当交响乐团的表演达到每年约115场次的水平时,就会出现规模经济。他们还发现,戏剧公司规模经济的延伸范围要更广一些:“每场演出的最小成本……在演出达到约210场时得以实现”⑦。他们推测,与交响乐团相比,在戏剧活动中,规模经济的范围越大就反映出其每件作品的固定成本越高。
最后,在1985年,马克·兰格Lange等人共同编写了《Cost Functions for Symphony Orchestras》(《交响乐团的成本函数》)一书,他们采用了相对于鲍莫尔和鲍恩的研究范围更广的一组数据,并运用了与其不同的经济计量方法,同样证实了交响乐团中存在的规模经济。他们发现,当每年的音乐会场次在1—65场之间时,每场音乐会的平均成本是随着场次的增加而下降的,在67—177场这个广阔的区间里是不变的,而在其后的更高产出水平上,成本是急剧升高的⑧。这就是规模经济的临界点。
现场表演艺术在生产上表现出系统的规模经济。当我们用演出周期或演出季度作为规模衡量的标准时,产出的单位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随着演出场次的增加,任何一个作品或任何既定常备剧目的固定成本会被更多的表演节目分摊。随着个人平均收入的增加,门票的需求曲线将向右移动,售出的门票数量会增加,演出季度也会延长。由其导致的单位成本的减少有助于抵消由生产力滞后所引发的成本递增的影响⑨。
既然规模经济对几乎所有表演艺术来说同样适用。那么,我们认为规模经济也能够在音乐剧的制作中得以实现。音乐剧具有需求双重的规模经济性:一方面,从供给角度看,音乐剧作品的制作和设计成本较高,若要呈现一台音乐剧,音乐剧制作公司会投巨资创作和设计,但一旦音乐剧制作完成,它的复制成本则相对较低。随着音乐剧作品的复制数量(上演的次数)的增加音乐剧的长期平均成本便会逐渐下降ww需求角度看,随着音乐剧上演的次数增多,观看音乐剧的观众数量也随之增加音乐剧的平均价格将会下降。四、音乐剧产业的麦当劳化是实现
规模经济的必由之路
问题提出的背景
当前我国企业信息化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与去年相比,出现了两个背景上的新变化:一是人们普遍在反思下一代经济的特征是什么,如何避免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的上一代经济的问题;二是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条件下,探索如何更好地将信息化融入企业核心价值,避免信息化的边缘化。信息化企业这个新概念则同时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一是企业本质正在发生从上一代到下一代的转变,二是下一代企业的本质,在很大程度上是内生于信息化本质的。这一背景要求CIO比以前站得更高,要考虑老板该想的问题。但许多CIO做不到这一点,这就需要谈谈思考信息化企业的维度的问题。
老板或老板悟道的出发点是什么
老板终日无非围绕企业核心展开所思所想,说低点,就是怎么赚钱。赚钱从“器”的层面看,有成千上万条路,但“道”只有一个。在变革时期,老板经常对赚钱之道中包含的矛盾难以取舍。我们需要从剖析这种“道”的层面上的矛盾人手,深入老板的想法。
信息化企业这个提法本身,就包含着还有一个工业化企业作为对立面的意思。理解信息化首先要理解工业化,理解传统方法赚钱为什么不行了。但有一个重要问题几乎从来无人思考:工业化的基本矛盾到底是什么(对应到微观上,即传统路数赚钱遇到的基本矛盾是什么)?信息化搞了十多年,去解决人家的问题,却不知道人家的矛盾在哪里,这真是中国信息化的大笑话。CIO想不透这个问题,就不能深入了解那些“传统”的老板心里想什么。
我认为企业所面临的工业化的基本矛盾,可以从前人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两大工业化体系的基本矛盾的分析中得到启发,归结为社会化与个人化的矛盾。从微观角度还原为大规模社会化与多样化个人选择的矛盾,进而从钱德勒《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中,高度概括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两种赚钱路数的矛盾,它涉及钱的根本来源在哪的问题。
规模经济是说经济性的根本来源在于规模经济性,它导向同质化大批量制造(如“中国制造”);范围经济是说经济性的根本来源在于品种经济性,它导向异质性多样化的“长尾”。从成本看,前者规律是品种越少,成本越低;后者是品种越多,成本越低。二者是相反的一对矛盾。按钱德勒的总结,工业化二百年来,老板一直在这两个钱眼之间矛盾。在信息技术出现前,规模经济是绝对规律;在当前变革时代,企业本质的最大转型(质变),就是异质性从不具经济性变为越来越具经济性了。也就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品种越多,成本越低。所谓信息化企业,一定是品种越多成本越低的企业。下一代企业的本质内生于信息化本质,就是指这种生产方式――所谓“工业资本主义原动力”――的转变。
反映到现象上。老板开始困惑:以前市场不变时,出货量很大,业务单一;现在市场多变,情况复杂,产品单一易陷入价格战无利可图,而定制虽可以不打价格战但成本又过高。CIO要判断的首先不是技术,而是企业的路数:老板将采用的生产方式――如规模经济还是范围经济――在哪种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本质(原动力)。对靠规模经济性取胜的企业来说,过于“高级”的信息化反而适得其反;但以当前需求多变、市场多变、环境多变的情形而言,企业几乎都要不同程度地面对在产品批量减少、品种多样化要求增加的条件下,如何开辟新的经济性来源的问题。CIO由此人手,才能从信息化企业,而不是企业信息化角度,与老板的核心想法合拍。
进一步认识品种
可不可以比老板站得更高呢?老板一般是经验型的,但经验的感悟不等于理论的总结。从经济学高度认识信息化企业,可以更接近悟道。经济学与管理学、管理经验不同,它需要高度凝练和概括,不可能把与信息化企业有关的众多特征都总结为基本概念。如果抽象到只有一个最基本维度(单位),品种无疑是首选,因为它代表的是把握经济性来源的异质性维度本身。
这里的品种,已不是窄义的“产品种类”,而是泛指异质性单元的种类。托夫勒将第二次浪潮(工业化)向第三次浪潮(信息化)的转型理解为“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转向小批量多品种”,不是偶然的。这里的“品种”用来概括现象的维度,而非现象本身(当作现象本身的是多元化或多角化经营,只是众多“器”中的一种)。
比如管理的品种多样化,应是指控制要素的多样化,而非管理的产品种类的多样化。举一反三,个性化、差异性、多样化、不确定性、信息,价值网络、流程、融合、集成、平台、模块、组件,以及复杂性、创新、灵活、变的本身不变……都可以在品种这个异质性维度下,统一起来,计量出来。信息化处理这些对象的共通点,都在于对异质性单元的低成本把握,都是在围绕“异质要素越多,成本反而平摊得越低”这个“道”。
经济学原有的数量维度是为大规模生产服务的计量单位。经济学中引人品种,是由迪克西特・斯蒂格里茨模型实现突破的。品种在斯蒂格里茨、罗默、克鲁格曼等人的前沿理论中,已成为同数量一样重要的经济学维度。信息化企业的异质性维度,由于有了新工具的出现,可以从原有的数量一价格二维数学分析,进人数量一品种一价格的三维数学分析框架加以把握。
关键词:品牌建设;区域特有经济;经济优势;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1
如今,地区越来越意识到区域品牌的重要性,地区品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提升区域品牌的影响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高经济增长。当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会逐渐形成自身的发展品牌效应,在此阶段提升区域品牌就尤为重要。区域品牌能够代表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品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区域品牌建设工作能够发展是区域经济,同时也是推动地区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一个地区拥有的强势品牌越多,那么其越具有市场竞争力,区域经济发展就更有优势,可见品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作用。本文就关于品牌建设对区域特有经济优势的促进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一、品牌的价值
品牌起到一种标识作用,以前的商品标识主要有3种,分别是工匠名、行会名和城市名,以方便顾客的识别,同时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不同生产者的产品。如今对品牌的定义主要是这样解释,品牌是由一个名称、术语、记号、象征或设计,亦或是通过不同的元素组合而造就的一个标识,目的是为了跟其他商品区别开来。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标志,能够为企业带来财富,为顾客创造价值,因此品牌开始和越来越受到企业与社会的广泛重视。品牌效应可以分为两种,即品牌信号论和品牌符号论。如果人们购买名牌产品的目的是希望凭借品牌识别一个好的产品,而不是为了购买品牌本身,这里的品牌就起到对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标识,被成为“品牌信号论”;另一种就是将品牌仅仅看作是产品质量的标识,同时也把品牌作为当成某种社会意义的体现,那么这种情况下,品牌就成了一种具有象征社会意义的符号,具有独立的意义,这种情况下对品牌称之为品牌符号论。两种作用下的品牌都能起到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这就是品牌的价值所在。
二、区域品牌的基本内涵及构成要素
区域品牌,是指在某个地区范围内形成的一种品牌标识,其代表着该区域某个行业的大规模和较强的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以及影响力。现按照现在的区域品牌理论认识,区域品牌的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区域特性、品牌内涵和产业基础。首先关于区域特性的涵义,主要是指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所处的环境、经济发展情况、文化历史和社会资源等有着密切的关联,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这些都会形成本区域的独特口碑,例如内蒙古地区,主要产业结构是养牛羊,生产奶制品,这就是其独特的区域特性;品牌内涵就指的是通过这个品牌名,可以知道其代表的区域的产业、产品的属性、价值、个性、文化等,可以很好地将将本区域同其它区域区别开来,具有其独特的品牌涵义,产生独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关于品牌产业基础指的是每个地区根据区域特点所开发的不同的产业结构。因此,区域品牌是每个地区比较具有实力的产业、产品的品牌,当产业随着到底一定的生产规模以及达到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时,人们便将其与本区域联系起来,并成为该区域的代名词,形成区域品牌。
三、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区域品牌包含地方文化和精神
区域品牌本身与所在地区的文化特点有关,区域品牌包含有地理特性、历史特性、文化特性和产品特性,这些都属于区域品牌所独有的特性,具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区域品牌主要是体系了区域多独具的品牌产业,能够体现地方精神与文化的厚重,给人们带来共鸣,推动当地区域的经济发展。
2.外部规模带动机制
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相比规模较小的地区的生产效率更高,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会促使该行业能够在同一或几个地点进行大规模集中,从而形成一种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模式。在一个地区,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通过分工机制,各个企业集中于某个特定的产品和特定的经济环节,这样能够提高效率,区域品牌的外部规模经济也因此得以体现。
3.区域产业联合
首先必须认识到区域品牌的价值,把区域整体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产业结构,这样能够极大提高其整体竞争效力。首先由于单个或者几个大、中小型企业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集群在一定区域内为数众多的同行企业通过自组织联盟所形成的聚集效果,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效力,这就是区域品牌自组织联盟形成的优势。同时,对于单独的中小企业而言,自己独立创立品牌的难度大、成本高,可以实现区域产业联合,从而减轻单个企业在品牌宣传、推广等方面的资金投入。
四、结语
终上所述,地区需要认识到品牌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强区域品牌建设能够很好地推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当地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各地区要结合自身的产业结构特点,树立自己的品牌标志,推动地区的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罗云华,李昊泽.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探讨[J].当代经济研究,2011,(2):80-83.
[2]朱培红.浅析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2,(18):197-198.
[3]李佛关.农产品区域品牌对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推进――基于国家三部委地理标志截面数据的实证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4):209-213.
[4]李建丽.论区域品牌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以"顺德家电"产业发展为例[J].企业经济,2007,(6):146-148.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的论述,近几年来经常见诸报刊。许多农经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见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识,即必须改变当前狭小的农户生产现状,扩大和优化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但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学理论依据、土地规模大小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之间的经济数量关系,以及适度规模的量化标准等,却鲜有论述或者论述很不深刻。从经济学的角度,特别是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最终一般都要归结于数量关系,才是明确的,具体的,才能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所帮助。本文试图根据经济学的观点,以定量的方法,探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
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理论依据
规模,按照一般定义,是指事物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量的聚集程度。一个生产单位的规模,是指在生产单位这一空间范围内各种经济数量的聚集程度。生产单位内的经济数量,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讲,既包括投入量,也包括产出量。投入量中又可分为变投入量和固定投入量。因此,关于生产单位的规模,有许多不同的描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以劳动力数量作为衡量生产单位规模的标志;第二种以固定资产原值作为生产单位的规模;第三种以产量作为生产单位的规模。规模定义的内涵不同,则有关规模经济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也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现在的问题是:在农业这一特定的生产领域内,应当采取哪个“量”作为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我们认为,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一般应当以固定投入的数量为衡量标准,在我国农业现代物质技术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土地是农业的主要的固定投入,因而采用土地数量作为衡量农业生产单位规模的标准,具有现实的意义。这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目前我国农村实行农业,除个别集体农场或专业队经营外,绝大多数为农户家庭经营,即一个农户家庭为一个农业生产单位,土地规模过于狭小。目前,许多专家学者所论述的农业适度经营规模及其提出的各种扩大和优化农户土地规模的措施,也是以农户经营土地数量为依据。因而,为保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的连续性,把土地数量作为农业经营规模标准,也是适合的。原因之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土地是农业中最稀缺的生产要素,无论国家还是农户,为了获得最大收益,都必须充分发挥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潜能。因此,把土地数量作为农业生产单位规模标准,研究土地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主要是规模经济理论。所谓规模经济,描述的是生产规模与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关系。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下降到某一点,开始上升,如下图所示。生产单位的规模在Q之前,随着规模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不断下降,只要小于Q的规模投入仍然处于规模经济区;规模扩大经过Q点继续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则随着规模扩大而不断上升,故大于Q的规模投入,则处于规模不经济区。而Q点的规模则为产品市场成本最低点,是最佳经济规模。(附图[图])规模与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这种关系,是由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决定的。所谓内在经济是指生产单位的规模扩大时,可从其自身内部的经济资源配合与利用而引起其收益的增加。如规模扩大,可以使用更先进的技术,可以综合利用副产品和原材料,可以充分利用劳动潜力或相对减少管理人员,可以减少一些共同生产费用等。但是,如果生产规模过大,则又会由自身内部资源配合不协调或利用不充分,而引起收益的减少,这叫做内在不经济。如,由于规模扩大而引起管理不便,或某种资源闲置,或某种费用增多,或某些效率减低等。所谓外在经济,是指由于生产单位规模扩大,能给有关的生产单位带来收益的增加。如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使相关的原材料供应、信息、技术和销售服务等生产单位,得到较多的业务量,获得较高的收益。与外在经济相对的是外在不经济,这是指由于生产单位规模扩大,而会给别的有关生产单位带来损失或损害,如引起竞争加剧、销售困难、运输紧张和环境污染等。规模经济还可以用厂商理论中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来说明。如下图所示。图中,SRAC表示短期平均成本曲线,LRAC表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SRAC的每一条曲线代表一个生产规模状态,曲线上的每一点都具有相同的规模。LRAC表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着不同的规模状态。从图中可以看出,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RAC在开始阶段是下降的,即随着可变投入的增加,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单位产品平均成本开始随可变投入的增加而上升。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RAC,在开始阶段,随着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但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单位产品平均成本开始不断上升。在图中,SRAC这一规模状态下的实际成本是T[,1]所在点表示的成本C[,1],而这一规模下的最低成本在A点表示的成本C[,2],这表示SRAC[,1]这一规模不是最佳规模。生产者可以在长期内不断调整规模。随着规模沿LRAC继续扩大,直至SRAC[,3]这一规模此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重合,单位产品平均成本最低,该规模即为最佳规模。这里需要说明,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降低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可变投入,使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从T[,1]下降至A。另一种是通过扩大规模(包括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使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从T[,1]降至T[,2]直至T[,3]。我们所说的规模经济指的是第二种方式,即由于规模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收益增加。与规模经济相类似的有一种叫做比例经济或比例报酬,实际研究中,二者往往混淆。比例经济是指所有投入按相同比例增加所引起的产出变化。用生产函数表示,Y=f(x[,1],x[,2]),当投入按同一比例K(K>1)增加时,生产函数变为Y·K[n]=f(K[,x[,1]]K[,x[,2]])。n是一个指数,n=1表示比例报酬不变;n>1表示产出增加幅度大于投入增加幅度,比例报酬增加;n<1则表示比例报酬下降。下面用柯布——道路拉斯函数举例说明。Y=A[,x[α][,1]][,x[β][,2]],所有投入按同一比例K增加,上式变为:A(kx[α][,1])(kx[β][,2])=AK[α+β][,x[α][,1]][,x[β][,2]]=K[α+β]y。在这里n=α+β,根据α+β大于1、等于1、小于1,可判断比例报酬增加还是减少。(附图[图])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应当是规模经济而不是比例经济。实际上,可能有的单位也混有比例经济因素,但从规模经营的主体来讲,种植业主要是扩大土地规模,而不是土地、劳动力、资金同比例扩大。特别是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已严重过剩,如果再增加劳动力,将使农业生产要素组合更加失衡,更加不经济。所以,比例经济不是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而且实行规模经营,还必然导致投入生产要素比例的变化。规模经济将会产生规模效益,但是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不是等同概念。规模经济,是指由于规模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规模效益是指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增加。从表面文字来看,似乎没有多大差别,但只要做点数量上的仔细分析,就可看出其区别和概念上的差别。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图示,来分析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的区别。图中,P表示产品价格,LRAC是长期平均成本曲线,D点是单位成本最低点。在C点,单位产品成本为P′,高于价格P,总成本为P′OQ[,1]C;规模扩大至A点,单位产品成本与价格相等,总成本为CQ[,1]Q[,2]A,CQ[,1]Q[,2]A与P′OQ[,1]C相比较,减少的这部分即规模效益,是由规模扩大带来的。规模从Q[,2]至Q[*],由于单位产品成本继续下降低于产品价格,总成本小于总收入,产生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从Q[*]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单位产品成本开始逐渐上升,进入规模不经济区域,但由于单位产品成本仍低于价格,扩大规模仍会增加收益,因此,规模扩大将持续到Q[,3],即单位产品成本上升至产品价格P为止。在Q[*]至Q[,3]这一阶段上,尽管已处于规模不经济区域,但却仍会产生规模效益。所以,规模经济只是考虑成本的下降,而不考虑价格因素。规模效益则是由成本和价格共同决定的。也就是说,规模经济未必产生规模效益,比如当前一些成本高,价格低的农产品生产;规模不经济也可能有规模效益,比如成本低,价格比较高的农产品生产。同时,通过对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的综合分析,可以推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农户为了经济利益,获得最大的规模效益,在最佳规模Q[*]以后,仍会继续扩大规模。但是,如果单位产品成本上升,是由于土地生产率下降的原因造成,如广种薄收,粗放经营,那么,这种扩大经营规模的行为将会导致社会总产量的下降。尽管农户会因此而增加收入,但是不可取的。这就是说,在讲求微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讲求宏观经济效益,讲求各种资源利用的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反垄断政策;新经济;经济全球化;进入壁垒
一、创新重要性的凸现要求反垄断政策立足于现实的市场结构——垄断竞争
新经济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全球化经济,是以互联网为主要工具,高科技产业为支柱,全球化大市场为基础,经济结构、经济组织、经济运行呈现出全新特点的创新型经济。因此,将新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归于创新是毋庸置疑的。创新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样的市场结构更适合于创新呢?现实情况是,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最有利于技术创新。这主要缘于:
1.创新的风险性创新需要大量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企业通过直接从政府、社会、创新板市场进行风险融资,对无形的创意或点子进行的投资,当期的投资只能通过后期利润来回报,这一点不同于当期的投资就可以从出售产品的利润中获得回报的常规投资。二者的实质区别在于:前者激励创新,后者限制创新。由此看来,创新投资的风险性、不确定性要求企业向投资者支付较高的报酬,企业前期的大量投资也只能通过后期增加创新产品的销售来收回,因而投资的固定成本极高,但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生产、销售技术的发达,却使创新投资的边际成本极低。新经济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创新的成果只有通过获取市场垄断力量,才能产生赢利否则,如果缺乏市场垄断力量,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经济将会极低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将创新产品的价格压低至边际成本,从而无法弥补高昂的固定成本,其结果自然是无人愿意创新。这表明新经济发展依靠创新,创新需要垄断,新经济时代垄断的普遍存在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只是垄断势力不同,垄断程度有别而已,具有相当大垄断势力的企业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企业依靠有限的垄断力量,通过创新,展开竞争。但这里的垄断并不全是产品差别化、进^壁垒、规模经济等引起的,更多的则是基于技术先行创新、品牌或文化习惯、市场先人等因素在一段时间里占有市场优势的情况,因而垄断并不排除竞争.相反,在竞争者的模仿、追赶、超越中,这种垄断很难保持。这里的竞争也不是以价格手段为主.而是以更高档次上的来自于潜在威胁的非价格竞争为主.正如克鲁格曼(P.Krugman)所言:“当你在通用汽车公司干.你知道你的竞争对手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但是·如果你从事电子或诸如此类的行业,那么,可能打败你的对手的名子你连听也段有听说过。这样,你就不可避免地一直承受着竞争的压力。”可见.新经济时代,垄断只是相对的,竞争才是绝对的。竞争的结果要么是适者生存.要么是熊彼特(JosephAloisSchumpeter)式的创造性毁灭。所谓创造性毁灭,是指竞争对手依靠更新的创新打破原有的垄断局面,形成新的垄断。但垄断并不妨碍创新,而是促成创新.推动更新的创新,“它形成了使创新不断出现的最大基因竹。因此.反垄断政策在调节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时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实现经济效率,还是推动创新?为什么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肢解微软的经济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将“推动创新”作为自己的主要理由?这是否意味着新经济时代反垄断政策更应注重对企业创新行为的保护?
2.创新的动力从创新的动力来看.技术创新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垄断前景推动的技术创新,这类企业在技术创新后一段时间内可以持久地保持优势地位;二是竞争前景推动的技术创新.这类企业在技术创新后.很快会遇到新的对手,优势难以持久,引起创新困难。假定只有前者而没有后者,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停止;假定只有后者而投有前者,就会出现模仿而无太的创新。显然.技术创新要求既保持一定的垄断性,又不失竞争活力的市场结构,只有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最能推动技术创新。经典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将市场结构划分为四种具体形态: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均有其理论上的合理性,但缺乏现实性.现实的市场结构是以介于二者之间的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为主,在产品差别化条件下.寡头垄断实质上也是垄断竞争。这一点早在产业组织理论形成之初,张伯仑(E.H.Chamberlin)等人就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这也是为什么现有反垄断政策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讲,并不是一味地消除垄断,只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更倾向于对垄断的限制和对竞争的培植。新经济时代,创新的突出重要性,不仅进一步唤起了人们对现实的市场结构的正视,对垄断的普遍性的认可,而且也引发了人们对反垄断政策的倾向性的重新思考:反垄断政策是更倾向于对垄断的培植而不是抑制,还是相反?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9-0059-02
一、研究现状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国际社会上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经济组织,国际经验表明,农业是合作经济最活跃的一个领域,农民合作社是当今世界合作社的主体。
1.一种观点认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及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中国的农村集体经济具有农村合作经济性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属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依据是中国的宪法。1999年《宪法》修正案第8条第1款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2.许多政府部门的官员及其部分学者[1~2]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各种类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定:本规定所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原、生产大队、生产队建制经过改革、改造、改组形成的合作经济组织,包括经济联合总社、经济联合社、经济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经济联合总社、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股份合作经济社等。
3.多数学者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不同的两个范畴[3~6]。其主要依据是,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是不同分类依据条件下的两个概念,集体经济是根据产权的所有形式而界定的经济形式,它指生产资料和经营性财产归集体所有,按这一依据划分的组织还有国有经济、私有经济等。合作经济是根据组成及运行方式而界定的经济形式,按这一依据划分的组织还有公司制企业等。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具有实质区别,合作经济的本质是交易的联合,它承认私人产权;而传统集体经济的本质特征是财产的合并,它否认私人产权。
现有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但由于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理解不同,看似真理的论点论据往往出现在不同的文章中论证相反的观点。本文尝试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概念入手,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概念的内涵
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涵及其功能,无论是权威文件还是学术界,没有统一的、明确的和具体的界定。用历史的尺度及其功能作标准,可以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划分为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两种类型。
1.传统意义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在行政乡村范围内,以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传统意义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以下几个最明显的特征:一是农村区域,二是农民组织,三是集体所有制经济。其中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之一。
2.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而言的,市场条件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一概念应该具有新的内涵。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在以村民为服务对象,以规模经济为特征,满足成员共同经济需求的合作经济组织。其中 “集体经济”所显示的,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以集体规模经济为标志、以集体主义为价值观的性质特征[7]。
3.合作经济组织,是合作经济的载体,泛称合作社。合作社是由自愿联合的人们,通过其共同拥有和民主管理的企业,满足它们共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需要的自治组织。国际合作社原则是:自愿和开放的社员原则;社员民主管理原则;社员经济参与原则;自主和自立原则;教育培训和信息原则;合作社间的合作原则和关心社区原则。其中,社员民主管理原则、社员经济参与原则两项是根本性的。
三、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
传统意义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明显不同于典型意义上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乡(镇)、村、村民小组农民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形式组成,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社区性经济实体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典型意义上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原则、目的及其特点:
1.真正的合作经济组织遵循自愿原则,农户、消费者或市场经济中其他弱小的实体,为了抗衡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自愿联合、自我服务的产物。合作社是农民自发的组织,入社自愿,退社自由;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没有加入退出的自由。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承认个人产权,生产资料和经营性财产归集体所有。合作经济组织承认个人产权,资本联合所有,承认和保护社员的所有者权益。农民加入合作社以后保持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而集体经济组织中农民没有任何自主地位;合作经济的本质是以承认私人产权为前提的交易的联合,而传统的集体经济的本质特征是财产的合并,它否认私人产权[3]。
3.传统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自上而下行政组织、行政干预的产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政府的延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者,是体现政府意图的准官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介于政府和农民之间的非政府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者,要对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而非政府官员负责。
4.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民主管理,实行一人一票,而集体经济组织民主管理没有体现出来;民主管理原则和社员经济参与原则不可能在传统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体现出来。
5.真正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只有在社会经济发达到一定水平以后才有可能出现。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在中国工业剥夺农业的条件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具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性质。
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目标、特征及其原则等方面,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
1.中国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起源于合作经济。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农村推行的农村互助组,可算是建国以后中国最初的合作经济形式。运动以后,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数以千万计的拥有各种不等小块土地的小农,不能抵御各种自然的天灾人祸。因此,成立互助组,走互助合作的道路,是农民的自愿选择的结果。互助组的时期,土地私有,自愿结合,等价交换,产权清晰,民主管理,这些都完全符合合作化的原则。互助组以后,中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走向集体所有制的道路,主要是政治因素作用的结果。
2.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一种,它是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依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按章程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8]。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土地股份合作社、资本型股份、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二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大户带动型、农业龙头企业联结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型;三是专业(行业)协会,如经营性专业协会和服务型专业协会;四是各种经济联合体,例如种植养殖型联合体、加工型联合体、经销型联合体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由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造成的、以集体财产特别是土地为连接纽带的一种合作经济组织。作为经济组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目标只有一个,即在法规容许的范围内为其成员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9]。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外要赢利的,不断的增强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追求经济效益是市场机制的要求,背离了这一点,提供服务就失去了基础。对内则不以赢利为目的,服务是组织的宗旨和目的,背离了这一点,集体的合作就失去了吸引力和凝聚力。
合作经济和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改变单个农业生产者和大市场之间不对等交易的一种制度安排,在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并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方向。目前中国的一部分地区已经自发地建立了以农户家庭承包的土地使用权为基础的各种农村股份合作组织,包括社区性股份合作和专业技术股份合作。以村民为服务对象,以规模经济为特征,满足成员共同经济需求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一种形式。当然,由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造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朱元珍.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新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
[2] 杨峰,张国辉.发展合作经济组织 壮大集体经济实力[J].吉林农业,2004,(7).
[3] 韩俊.关于农村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的若干理论与政策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1998,(12).
[4] 毛东凡.不能把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混为一谈[J].农业经济问题,1991,(4).
[5] 应瑞瑶,何军.中国农业合作社立法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2,(7).
[6] 郑有贵.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N].中国经济史论坛,2003-10-14.
[7] 姜法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定义辨析[J].农业经济,2006,(10).
[8] 王景新.长三角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崛起:苏、浙新乡村建设系列调研报告[C]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农民组
织建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46.
关键词:产业集群 集聚因素 动力机制 区域经济
产业集群是指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在特定地理空间的聚集,这种集中形成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并推动了产业以及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如德国的工具机主要集中在斯图加特,意大利的瓷砖产业主要聚集在萨梭罗,美国的电影娱乐产业主要集中在好莱坞等,这些产业的空间聚集形成了极强的国际竞争力,也推动了当地经济的迅猛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也在特殊的政策优势和资源环境优势,以及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多重力量的推动下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集聚经济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增强、塑造区域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进而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
产业集群的集聚因素分析
产业集群的本质是市场体系下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研究表明,影响产业集聚的因素共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市场需求、区域因素、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和外部性等,这些因素在产业集聚过程中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共同对产业集聚发生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市场需求通过需求总量来影响集群集聚发展。首先,通过影响企业规模来影响产业集群的总和规模,企业的适度规模主要取决于技术和市场需求两个因素,产业集群中企业规模的扩张不能无限制地进行下去,要受到市场需求的内在约束;其次,通过影响企业数目来影响产业集群,市场需求往往蕴含着利润,高增长的市场需求会导致产业集群外的企业进入产业集群。
区域因素是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集合,由所在地理位置给定。区域因素的实质,是通过影响经济活动的成本或价格,来获得竞争优势,其表现为在给定区域空间内有别于其他区域所具有的特有优势。这些因素包括经济水平、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人口因素、文化因素和区域政策等。核心优势往往体现在交通、劳动力、资源、科技水平、政策、对外开放程度和气候环境等方面。
产品差异化通过满足偏好需求来推动产业集群同质要素的集聚发展。产品差异是市场结构的一个核心要素,它以产品差异为基础,使本企业在同一市场上与其他企业有效区别开来,从而争夺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事实上,实施产品差异化,可以使集群企业获得垄断权力,不仅给外部竞争者进入集群造成障碍,同时可以达到有效控制市场的目的。
规模经济,指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集群所获得的随生产能力的扩大而单位成本下降的竞争优势。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有两种形式,即集群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首先,企业规模经济,通过进入与企业知识基础具有协同效应的产品市场从事多元化和沿着企业既有主导产品的价值链进行纵向一体化合并而获得市场优势,其次,集群规模经济以单个企业规模经济为前提,实现集群核心要素的集聚和发展。
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指产业集群的活动使外部因素受损或受益的情况。外部性的存在,使得产业集群从事市场经济活动时,行为活动与行为后果不相一致,即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集群承担。外部性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存在于四个方面:一是专业化服务;二是专业化劳动力队伍;三是技术创新;四是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分析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受地理空间、资源禀赋、产业特征、技术创新、制度文化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概括来讲,在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和分化的一系列过程中,其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五个主要方面:政策、市场、资本、内部协作和自我强化。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在诸多驱动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下,推动集群向高级阶段发展。
积极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规划区域产业重点及方向,是协调、促进和规范产业集群的经济行为的重要手段和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保证。基于区域空间和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政策通过差异性、综合性、协调性和阶段性等特点,调节产业集群的发展服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计划,同时为产业集群个体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在流通主导型市场经济下,专业市场在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升级调整的核心要素。首先,专业市场为产业集群提供了资源配置的内在机制和高效网络;其次,产业集群为专业市场提供了产业支撑;最后,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
资本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条件,对集群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合作效率和促进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资本和产业集群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一方面,社会资本通过提高效率、推进分工和加强协作,促使了产业集群形成并增强了产业集群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具有交易成本优势,能够提升集群的核心竞争力,使得社会资本收益率提升,促进了社会资本的进一步形成和进入。
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主要来源于专业化分工协作,内部协作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优势。在长期交易中,企业在长远利益驱使下,理性策略和行动是选择彼此合作和信任,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形成集群内外之间的专业分工明确、上下游紧密链接、产业链条体系完整的利益共同体。
自我强化是推动集群向更高级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首先,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之间存在着相互强化的作用关系,产业集聚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又更进一步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其次,当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集群所产生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知识外溢、信息共享等外部效应会充分显现,由于各种效应的叠加作用,会产生自我强化作用,并以此推动其集群的深化发展。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集群发展会整合区域产业要素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实现区域产业组织合理化、区域产品结构优化和高效的生产体系,进而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集群会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一方面是依靠内生动力,从集群内部整合集群产业链,另一方面是依靠集群外部力量来调整区域产业结构。这种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是产业集群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出现新的主导产业对原有主导产业的替代。
(二)产业集群可以有效提高区域生产率并形成区域规模经济效应
大量关联企业集聚于一定区域空间内,有利于专业化市场的形成,自然形成的巨大专业产品市场为产业集群提供资源配置的内在机制和高效网络;有利于降低集群企业的交易成本,地理上集中使集群企业拥有了共同的制度、文化和社会环境,减少了因为空间距离产生的交易费用,加强了信息的集聚,健全了内部信誉体系;同时也有利于关联性供应商的聚集、高素质员工的流入、专业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共享。
(三)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竞争迫使其必须时刻保持创新的动力,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使企业可以利用的资源边界得到扩大,知识与技术的交流与转移得到加速,企业生产率得到提高。同时,集群内企业间合作紧密,促进了集群内的资源共享、专业化分工与协调合作,有利于专业市场的形成、技术工人的流动、信息资料的共享等,有利于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知识的扩散和传播,降低了创新的市场风险。
(四)产业集群促进了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和区域品牌的塑造
产业集群是区域内大量关联产业集聚而成,有利于集群企业降低成本、加快创新、提高效率,克服单个企业劣势,不断提升产业竞争能力。集群企业形成了高效的网络互动和合作关系来共同面对外部市场环境,集群内竞争使分工专业化,合作使产业链更加紧密。集群企业由于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同时存在,能不断革新技术、创新产品、改进服务,产业结构在竞争与合作中得到优化。同时,产业集群具有独特的历史传承性和文化特征,文化和历史的积淀和传承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更是产业集群深化发展的前提。
政策建议
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区域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能有效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基于此,如何制定有效的政策,发挥市场对生产要素的配置功能,提高效率和效益,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是政策的关注要点。
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战略中的积极作用。从完善基础条件、理顺体制、健全制度入手,营造有利于产业集群形成的良好氛围,消除阻碍集群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升的因素。从区域发展的层面出发,建立服务型政府机制,承担起维护市场秩序的责任,创造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制定有效的质量监管、知识产权保护、诚信监督、维护社会公平竞争等方面的法规制度。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为目的,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
加快市场化进程,营造良性活动的制度环境。目前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业集群整体层次较低;行政区域锁定制约产业集群的发展;集群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科技要素对集群发展的贡献份额不大;集群组织化程度较低,配套分工协作体系不够完善;集群发展适应宏观形势变化的能力有待提高。政府应从制度上来约束和激励产业集群的发展,科学规划引领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促进产业集聚的相关政策,制定促进产业集群专业化分工的政策,制定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政策,制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建立和完善产业集群绩效评估制度。
培育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加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增加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促进企业增长,发挥了资源共享效应,有利于形成“区位品牌”。培育与发展产业集群应形成一种有效、合理和特色明显的经济增长方式,根据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科学地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政府应当清楚其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地位,加大政府制度创新力度;在区域范围内要以产业集群政策代替产业政策;加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培育促进产业集聚的区域文化。
结论
产业集群的集聚因素和动力机制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以产业集群的集聚因素和动力机制为框架,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并围绕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展开研究,最后给出政策建议。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也是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驱动因素,因此,如何引导产业生产要素的集聚并形成和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本文探讨的是产业集群研究的尝试,由于研究是以定性分析为基础的,因此进一步的定量分析将使研究的深入和展开。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中译本)[M].华夏出版社,2002
2.[德]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商务印书馆,1997
3.范剑勇.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06(11)
4.梁琦.产业集聚论[M].商务出版社,2004
5.惠宁.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其新发展[J].管理世界,2005(11)
6.牛晓帆.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演化与新发展[J].经济研究,2004(3)
一、市场国际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开放主要包括引进外资、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其结果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逐渐融为一体。因此,对外开放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市场国际化过程。而市场国际化对决定市场结构的规模经济、进入壁垒和市场集中这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国际化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潜力。规模经济要求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增加。假如企业只在国内市场上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1.国内资源可供量的限制。因为一国的资源往往存在相当程度的稀缺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有可能因获取资源的代价太高反而使产品的边际成本上升,甚至有可能根本无法获得所需的大量资源。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后,就能以较低的价格得到所需的资源,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例如,目前上海“宝钢”所需的铁矿石9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等国,其规模经济的实现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大。
2.国内市场需求量的限制。在特定时期内,一国对任何产品的需求都是有限的,企业若一味追求扩大生产规模,往往会造成产品严重供过于求,迫使企业又不得不缩小其生产规模。而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上,产品的需求量就会大幅度增加,从而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突破了产品需求的制约。
3.国内技术水平的限制。生产能力的扩大通常是以技术进步为推动力的,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总是要采用效率更高的新技术。而一国的技术水平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在那些技术水平较低的产业中,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生产技术的限制。这对技术总体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为突出。企业通过国际市场引进高效率的新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就能较充分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总之,市场国际化突破了国内市场的种种限制,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国际市场的进入壁垒具有多层次的特点。目前,世界上已存在许多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并大有继续发展之势,这意味着世界经济将进入区域一体化、集团化新阶段。欧洲经济共同体于1993年1月就宣布建立在12个成员国之间的商品、资本、劳务和人员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并设想在21世纪中期,把欧洲经济区扩展到东欧和南欧的周边国家,把欧洲建成“全欧洲经济联盟”;1992年12月,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签署了《美加墨自由贸易协议》,标志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1989年11月,亚太地区12个国家的部长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举行首次会议,组成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1月,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达成了“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形成“东盟自由贸易区”。由于“东盟”成员国也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因此,两者是处于不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此外,还有不少新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尚处于酝酿或筹建之中。各种区域性经济组织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成员国之间降低甚至消除相互之间的进入壁垒,加强经济合作,而对非成员国则形成新的区域壁垒,如欧洲共同体(欧盟)达成建立西欧统一市场协议后,先后制定了限制纺织品进口、保护西欧电子产品市场、提高进口产品关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从70年代末开始,在80年代普遍化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在90年代将继续发展,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为摆脱经济“滞胀”、高失业率和贸易逆差急剧上升的局面,纷纷制定各种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和措施,对外国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设置很高的进入壁垒,从而在国际市场上便形成了“大区域进入壁垒小区域进入壁垒特定国家的进入壁垒”这样一种多层次、复杂的进入壁垒体系。
(三)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是跨国公司寡头主导型竞争。由于国际市场为企业充分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可能,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多层次的进入壁垒,这就使仅靠对外贸易很难开拓国际市场。因此,80年代以来,经济发达国家纷纷以跨国公司为载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设立境外子公司,利用当地资源组织生产,并实行就地销售,从而使对外直接投资取代了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对外贸易,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力。就市场集中度而言,据美国《幸福》杂志的有关资料,早在1990年,世界500家最大跨国工业公司的销售额为5万亿美元,相当于整个西方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4左右。1992年在全球2万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中,跨国公司占主体,仅占1%的大型跨国公司,其对外直接投资额就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0%以上。而世界最大的几百家跨国公司分布在各主要产业中,特定产业被少数几家寡头企业所垄断,这就意味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是跨国公司寡头主导型竞争。
二、中国市场结构与市场国际化不适应性分析
市场国际化把我国企业逐渐推向国际市场大舞台,而从国内市场竞争到国际市场竞争的转变,要求相应地调整我国的市场结构。但就企业自身而言,有一个相当时期的适应过程;就国家宏观管理而言,有一个探索、总结、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国市场结构存在着与市场国际化不相适应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这突出地表现在那些规模经济明显的重化工、电子等产业中,例如,根据目前的国际标准,汽车工业中单个整车生产企业的最小经济规模为40万辆以上,而目前我国整车生产企业有120多家,超过美国、西欧和日本厂家的总和,但年产超过10万辆的只有一汽、二汽和上海大众3家。据统计,90年代初我国有钢铁企业1598家,约占世界钢铁企业总数的1/3,而我国的钢产量只占世界钢产量的1/10。这些都反映了我国企业分散、规模偏小的现实。不仅如此,我国参与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又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的总体平均规模很小。例如,在1990年我国500家最大的外贸企业中,进出口额在1500万至1亿美元的就有357家,占71.4%。这同经济发达国家的情况相比较反差很明显,这些国家为了保证企业拥有足够的国际竞争力,非常重视“企业规模效应”,其跨国公司的规模往往比国内其它企业的规模大得多。可见,我国企业的规模本来就较小,而参与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又大都是中小型企业,这两重因素必然导致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因企业规模小,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而缺乏国际竞争力。
(二)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度过高,内部摩擦大,交易费用高。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我国的外贸经营权逐渐下放,这对加快我国市场国际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国内企业之间竞争激烈,造成很大的内部摩擦。这在出口方面表现为,同类产品在向同一国家或地区出口时,多头对外,为了抢夺生意而对外竞相削价;在进口方面,则多家进口企业竞相抬价,相互争夺货源,其结果是让外商从中渔利。在引进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也存在类似情况,过度竞争现象十分严重。同时,由于我国许多刚开始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过去同国际市场基本处于隔绝状态,不了解国际市场行情,缺乏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企业单枪匹马进入国际市场,需要花很大的代价去熟悉市场环境,收集国际市场信息,寻找顾客,签订并执行交易合同。而且,由于单个企业的贸易批量小,单位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购销费用就高,因而一笔交易的交易费用很高。
三、市场国际化条件下优化中国市场结构的基本战略
基于对市场国际化给市场结构带来的影响和中国市场结构现状与市场国际化不适应性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市场国际化要求我国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具有相当的经济规模,并降低国内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度,形成协同竞争格局,以实现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却规模偏小,企业间存在过度竞争,内部摩擦大,与有效竞争相差甚远。因此,在市场国际化条件下,优化我国市场结构的基本战略思路是: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企业,作为跨国经营的主力,以充分发挥国际市场所提供的规模经济潜力;适当提高进入壁垒和市场集中度,降低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度,减少内部摩擦与交易费用,以协同竞争力,冲破国际市场上的多重进入壁垒,增强与国际寡头垄断企业的竞争能力。为此,需要研究以下两个具体战略问题:一是我国如何形成大型企业;二是在特定产业如何确定国际化经营的核心企业,以协调产业内各企业间的关系。
(一)形成我国大型企业的主要战略及其途径。借鉴当代经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成长经验,我国可采取水平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和混合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这三种一体化战略不仅存在各自的经济性,而且具有层次性。作为大型企业的发展战略,水平一体是垂直一体化的基础。通常,企业规模的扩张是从水平一体化开始的,由于企业可利用原有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原来的业务范围内扩大其规模,故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但企业通过水平一体化达到一定规模后,要进一步发展成为大型企业,就需要进而实行垂直一体化。如美国,大型企业形成的历史就是把大规模生产过程和大规模流通过程结合于单一企业中的历史,到1917年,在资产额为2000万美元以上的美国企业中,将近90%的企业是经由垂直一体化而形成的。而在经济波动幅度和频率日益增加的今天,企业要保持原有的市场地位并持续发展成为大型企业,就要求企业努力分散经营风险,稳定企业收入流量,这就迫使企业采取混合一体化战略。同时,当今跨国经营的迅速发展,要求实行跨国产业经营的大型企业作为物质载体,这也刺激企业采取混合一体化战略,以最终形成经济实力雄厚的国际化大型企业。
就实行各种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的基本途径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种可供选择:一是通过企业自身积累以增强经济实力,逐步扩大其生产经营范围,实行各层次的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二是凭借其经济实力,通过兼并产业内横向、纵向企业以及不同产业的企业,以形成大型企业;三是突破部门、地区界限,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显然,前两种途径(特别是第一种途径)形成大型企业需要较长时期,而通过第三种途径则能在较短时期内形成大型企业。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还受“条条”和“块块”限制,造成分散经营、多头对外的过度竞争局面,而通过组建跨部门、跨地区、经营多个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则有利于消除这种混乱现象。因此,这一途径体现了我国今后形成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并购 协同效应 管理 经营
引言
并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涉及并购战略的制定、目标企业的评估、并购双方的协商和谈判、并购后的整合等一系列过程,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并购的失败。美国《商业周刊》的研究结果表明,75%的企业并购是完全失败的。而支付的价格过高,缺乏协同或协同效应有限是其中重要的原因。在我国,由制度变迁和市场规律双重作用所形成的企业并购实力市场,使企业并购与新建投资相比,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均有一定的“低成本”操作空间,而政府的介人又往往使得并购价格更低。正是这种“低成本”的交易价格,往往导致企业盲目做出并购决策,给企业并购带来了一些负效应。实际上,只有能产生经营、管理、财务协调效应的并购,才能突破简单的资产重组,达到获得增值效果的目的。但是,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协同效应方面的研究是相对滞后的,因此,对协同效应进行系统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并购的相关理论
1 并购的概念
在国际上,并购通常被称为“M&A”,即兼并(Merger)和收购(Acquisition)的缩写。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兼并与收购的区别在于前者指一企业与其他企业合为一体,而后者则并非合为一体,仅仅是一方对另一方居于控制地位而已,被控制公司并不丧失法人地位。从本质上看它们都是指在市场机制下,企业为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因此人们往往把二者合称为并购。
企业的并购可以定义为: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成功进入新的产品市场或新的区域市场,而获取其他企业控制权的产权交易活动。人们常把主并购企业称为并购企业、进攻企业、出价企业、标购企业或接管企业等,把被并购企业成为目标企业、标的企业、被标购企业、被出价企业或被接管企业等。
2 并购的类型
企业并购的种类很多,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其划分不同的类型。
1)按被并购对象所在的行业部门来划分,可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三种,这也是企业并购最基本的类型。
2)按并购的法律形式分为吸收合并、创立合并和控股合并。
3)按是否利用目标企业自身资产来支付并购资金划分,可分为杠杆并购和非杠杆并购。
4)按是否取得目标企业合作划分,可分为善意并购和敌意并购。
5)按并购企业的并购目的不同,可分为财务性并购和战略性并购。
3 并购的动因及其理论分析
根据新古典主义的企业理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宗旨,企业并购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也不例外。通过并购可以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增加产量和降低成本,这刚好满足企业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所以,企业家总是想方设法地利用企业并购的途径获得更大的利润。以下是并购的几种原因及分析。
1)协同作用
协同作用(synergy)是指两个企业并购后,其实际价值得以增加,其依据是两个企业在并购后有可能在最优经济规模之下运作,从而受益于规模经济。企业并购后,在生产经营,行政管理、调查研究、原材料采购和产品推销等方面,都可以统一协调、组织,减少重复的固定成本,节约人财物的耗费。横向并购比纵向并购更可能获得规模经济,而混合并购更容易获得财务上的协同作用,因为当筹措资金的数额越大,作为单位交易成本一部分的新股发行成本将随之降低。因此,并购后的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筹措大量资金更有利,而且,由于两个企业的现金流量在时间上不完全一致,使不能偿付债务的风险得以降低。
2)市场竞争的压力
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必须以更低廉的价格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打败对手。所以,企业希望通过借助于井购过程产生的生产、营销、研发和财务等方面的协同效应来降低单位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加快产品开发,增强市场竞争力。这一动因可以很好的解释企业横向并购。
3)交易费用理论
企业的交易费用理论,也称为内部化理论,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逐步兴起的,更多研究的是企业纵向并购的动因。内部化理论的奠基人科斯认为,企业是市场机制的替代物,市场和企业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手段。企业出现的理由在于,使用市场的价格机制是要支付成本的,而运用企业内部的行政管理手段比运用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费用要低。影响交易费用高低的因素包括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发生的频率。资产专用性是指某一资产对市场的依赖程度。一般而言,资产的专用性和交易的不确定性越高,市场交易的潜在费用就越大,当达到一定程度,市场交易的费用就会阻止企业继续依赖市场,这时并购就会出现。
4)实现多元化经营
实现多元化经营是企业进行混合并购的主要动因。多元化经营可以使企业尽可能地利甩剩余资源,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时还能为企业分散经营风险,增加企业现金流量的稳定性。而并购恰恰可以为企业获得生产多种产品所需的资源,为实现多元化开辟道路。
5)价值低估理论
目标企业价值低估是指由于某种原因目标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未能反映其真实价值或潜在价值,从而导致其股票价格低于其资产的重置成本。根据价值低估理论,当目标企业的价值被低估时,发生并购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成功率也很高。托宾把这一原理概括为托宾比率(Tobin Ratio),即企业股票市场价格与企业重置成本之比。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重置成本有时并不能反映目标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未来盈利能力,所以要客观评价目标企业对并购企业的价值必须考虑两个企业间资源和能力的互补性,以及合并后企业能力特别是核心能力的发展潜力。
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使发生企业并购行为的还包括许多外在因素,如产业结构变动、经济周期性变化、政府的行政干预等。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并购的动因,激发企业并购行为的根本动因还是企业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其他的动因都是利润最大化动因的外在表现形式。
协同效应的探讨
在现代西方并购理论中占主流的是效率理论,而效率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就是“协同效应”。它既是企业并购的主要动机,又是企业并购作为一项投资活动的最终收益所在。能否准确地预测协同效应,进而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努力确保协同效应的实现是各种类型企业并购是否成功的关键。
1 协同效应的内涵
协同效应是指并购后企业的总体效益大于并购前两个独立企业效益之和的部分,通常被表述为;“1+1>2”。用公式表示为;Vs=VAB-(VA+VB),其中Vs代表协同效应,VAB代表并购后联合企业的价值,VA、VB分别代表假设不发生并购A企业和B企业应该有的价
值。协同效应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静态的协同效应包括:管理资源的整合,如并购后办公设备与人员的减少;利用彼此的营销和分销网络来增加收入;加强讨价还价的能力,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导致成本下降;避免重复进行生产、研发等其他活动。动态的协同效应涉及互补性资源和技能的配合,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对销售额、市场份额和利润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对于诸如汽车等竞争压力强、价格下降、生产能力过剩的行业,追求静态的协同效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在技术变化迅速的行业和由创新驱动的行业,如信息技术制造业,动态的协同效应是至关重要的。
2 协同效应的来源研究
协同效应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在每一次成功的并购中各种不同的协同效应都同时发生着作用。企业的经济活动分为三个层次:管理活动、生产活动和财务活动,本文也据此将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来源分为三类: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
1)管理协同效应
管理协同效应是指企业并购后,因管理效率的提高所带来的收益。具体说就是两个管理能力具有差别的企业发生并购后,合并企业将受到具有较强管理能力企业的影响,表现出大于两个单独企业管理能力总和的现象,其本质上是一种合理配置管理资源的效应。
获得管理协同效应无论对并购企业还是被并购企业都有很大的意义。对于并购企业而言,可以恰当地转移过剩的管理资源。当一个企业的管理能力超出管理该企业的需要时,它是很难通过解聘形式来释放能量的,因为一种高质量的管理通常只能通过集体协作才能发挥作用。这时充分利用这种管理资源的最好途径就是并购那些缺乏管理人才且效率低下的企业,利用这支管理队伍提高整体效率水平而获得更多收益。而对于管理水平低下的被并购企业来说,依附与同行业中管理效率高的企业也是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方法。
2)经营协同效应
经营协同效应主要是指并购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效率方面带来的变化及效率的提高所产生的收益。并购对企业最明显的经营协同效应,表现为它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益。规模经济的本质是由于社会化大生产下的大规模生产和专业化生产而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生产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两个层次。
要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需要存在一个理论前挹该行业确实存在规模经济,并且在并购之前没有在规模经济的水平上营运。如果这一前提不存在,规模经济就无从说起。同时,这一理论在解释混合并购时也显得苍白无力。混合并购是分属不同行业的数家企业合并,企业的管理能力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到某一水平,所以不易产生规模经济性。这时范围经济就能很好的对经营协同效应做出解释。范围经济是指企业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或由此产生的节约。它的存在也需要一个前提,即必须存在可以为不同产品所共享的投人品。
3)财务协同效应
财务协同效应是指并购给企业财务方面带来的种种效益,这些效益的取得不是由于效率的提高,而是由于税法、会计处理惯例以及证券交易等内在规定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纯现金流量上的效益,
首先,企业可以利用税法中亏损递延条款来实现合理避税。我国税法规定: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可以用下一年度所得弥补,下一年度所得不足以弥补的,可以逐年递延,但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五年。因此,如果一个企业在当年发生严重亏损,或连续几年累积了相当多的亏损时,这家企业往往会成为并购对象,该企业可能也会考虑并购一个盈利企业来充分利用其在纳税方面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