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品设计的设计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产品服务系统 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方法 产品设计程序
1 产品服务系统的含义与意义
产品服务系统(Product Service System,简称PSS)是一种把产品和服务相结合以实现多赢的系统方案,从字面上理解是产品和服务的组合系统。它包括:(1)产品.有形的商品,制造出来是为了销售,它有实物的“存在感”,一般以外露的、显示突出的形式,以容易引起人们直接感触和接受的方式表达;(2)服务。无形的经济活动,服务不仅具备产品的属性,且始终贯穿于有形产品左右;(3)系统。一系列元素的集合包括他们之间的联系,是由具有有机关系的若干事物为实现特定的功能目标而构成的集合体。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产品设计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是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组成的宏观层面。它主要影响产品的发展方向,是产品设计的战略层面。其次是人、产品、环境分别构成的中观层面,主要侧重于战术的角度。产品微观系统层面是针对产品本身的研究,主要包括造型、材料、加工等方面,它主要侧重于操作的角度。基于产品服务系统的产品设计,就意味着从“物”到“事”的设计变化。设计从此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功能创造、产品选型和外观美化,而是提供给人们一种需求得到满足的“幸福感 ”来获得发展的空间,实现设计的系统性与连续性。其重点强调的是对满足顾客需求方式的创新,同时也要兼顾在整个系统推出后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可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就变得尤为重要。
2 基于产品服务系统的产品设计方法与程序
2.1 基于PSS的产品设计方法
产品作为人类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手段,而任何一件产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与人和其他要素的联系,以系统的存在方式才能实现其功能意义。既然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待产品,针对产品系统中众多相关因素,必须运用系统化的设计方法优化设计过程。
基于产品服务系统的产品设计的实施可以归纳为六个步骤:一是了解你的用户,挖掘市场需求,找到服务策略的切入点;二是依据你对用户的了解重新构想你的问题,做出准确的用户定义,明确为哪些的用户提供哪类服务;三是通过流程规划、技术分析等确定如何提供服务;四是将一个或多方案进行整理和试样;五是返回到你的用户之间测试并获得反馈;六是设计表现层,也就是系统中的物质载体和服务方式的具体体现。创造因系统产生的关联体验,让用户不断发现惊喜,获得独特的体验感受。通过这六个步骤的开展是对设计的全过程进行整体、全面的把握,是采用系统的方法有条理、有步骤地开展设计的全过程。
2.2 产品研发阶段的设计分析
系统观的把握是进行产品设计的前提。因为产品作为人类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手段,从这个角度而言,每件产品都可视为一个系统。在针对产品研发分析阶段,要融入系统的设计思想具体实施可分为三个步骤。
功能分析。人们购买产品,最主要的就是购买了一个产品的使用功能。以手机设计为例,手机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移动通信。作为移动通信工具的同时,手机还衍生出一些其他的功能,比如提供游戏、娱乐等。但无论如何,手机的最主要功能还是提供移动中沟通功能,这一点不会变化。所以在进行产品功能确定时,其目标是把产品所具有的特性按功能的优先级别进行排序,进而确定其特性的优先级别。
操作环境分析。任何产品的使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还是以手机为例,在安静的环境下,用户接听手机通话没什么问题,但当户外较喧扰的环境时,其接听的功能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产品使用的所有可能的环境都一一分析,制订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与设计策略来消除或最大限度减少不利的环境影响。
综合分析与设计策略的制订。通过对产品的功能与环境的分析,得出必要的分析结论,进而采用最优的设计策略进行产品的具体设计。其目的是把主要的资源用于解决关键性问题,防止资源的浪费。需要采用“资源回收策略”,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针对性地考虑回收利用和处理。
结语
如今,可持续发展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在如何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又能提高自然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是当前人类需要考虑的问题,产品服务系统的引入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我国对于产品服务系统的设计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是基于对产品服务系统理论的学习和认识,真实参与了多项商业实战项目,在理论结合实践情况下总结出的工作经验与体会,为现今产品设计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方向和方法,对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乃至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英]理查德.莫里斯产品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2]赵博,戚彬.系统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3]张学东.产品系统设计.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产品设计学生最苦恼的莫过于灵感的产生,设计方法学课程体系中的各种方法论定义学生永远无法融会贯通。灵感似乎十分神秘,往往是来无影去无踪可又确实存在。唯心主义者曾把灵感称之为“人与神的沟通”,灵感在希腊语中的愿意是神的气息。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灵感是在文艺创作或者科技研究活动中由于经验和知识的长期积累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而长期积累靠的是观察,也是本文中重点论述的内容。
笔者通过分析研究近五年的红点、IF、IDEA三大工业设计奖项概念设计获奖作品和产品设计方法学课程体系,总结出一些能够从所有人都能看到的东西中挖掘出极易被忽视的细节的观察视角。
随身记录生活细节
长期观察积累的基础是记录。设计师应该经常携带相机,利用拍摄或录像抓住生活中各种细节,从而加深对事物的理解,避免遗漏任何细节。相机能全面记录使用者的瞬间状态、连续动作和使用环境。
尽管拍照看起来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是拍照能捕捉到环境中极易被忽略或忘记的细节。拍摄后再反复观看影像分析和研究时,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你会发现实际记录的情况有时候会与自己的先入为主的判断有很大差别,这能启发你更深层次的思考,并唤醒你对影像相关事物、材质和声音的回忆,有时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创意。拍摄的照片影像不仅能推动你的创意思考,还可以集中整理起来作为经验的积累,为以后开放性的项目提供参考。灵感转瞬即逝,你留不住它,但是你能记录下它。
关注产品功能延展
许多产品在我们身边以其他特殊的使用方式存在着,而这些产品在本身功能之外延展出来的使用方式并不是最初的预期功能,所以我们潜意识中会自动忽视这个现象。
比较典型的是路灯,它的初始功能是能够在可视度低时为马路照明。然而当你转变观察视角――关注产品功能延展时,会发现无论是刻意安排还是无意为之,路灯还有很多其他功能。支撑线缆、悬挂路牌和红绿灯等标示、锁自行车的固定物、贴小广告集中区、甚至作为相约碰面的地点。功能之所以被延展,是因为有这个需求,而需求就是设计的灵感来源。设计师应该细心观察这些延展的功能,把他们看成是陌生的东西加以活用,将延展出来的新功能转化为新的产品。当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类似的功能延伸时,遵循上文叙述的随身记录原则,要么记在随身的笔记本或相机中,要么在心底默默牢记,从而为概念构思阶段提供更多的灵感启发。
关注用户自行改造
虽然现在市面上的工业产品都是批量化大规模生产,但是其中的一部分当他们到了用户手中时,用户会自行改造以适合用户需求。改造的产品通常是用户更具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经验自行设计制作,充斥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时候这些改装看起来令人匪夷所思,但是使用者却觉得这样的改装十分有必要。其中有许多自行改造的动机,包括改变颜色、使用更容易、或者寄托自己的情感等。
设计师应该以关注自行改造的视角,仔细观察产品改装后的结果,用户如何使用这些自制或改装的产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尝试找出他们自行改装的原因在此过程中要保持开发的态度,切不可带有先入为主的偏见。以这种视角观察,可以为洞察用户需求提供重要参考,并且给设计带来改进或者创新的机会。
观察视角研究的教学设计应用
观察视角知识体系在课程中的传授,笔者以多个自己的设计案例为例会进行讲授。如由观察视角研究,笔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中保持随身记录生活细节的习惯,以观察产品功能延展和用户自行改造行为的视角,发现在冬天笔者的厨房中,总是将做好的菜放在燃气灶火焰旁边,利用燃气灶散发出来的热量给菜保温。燃气灶采用环状多柱火焰,其高温区集中在炊具下方,但很多热量在水平方向辐射散失,造成热效率降低。而且火焰会受到水平方向的外界气流影响造成火焰不稳定。
在藏区多以牛粪为燃料,在燃烧牛粪的炉子旁会堆放还未晒干的牛粪,利用散失的热量进行烘干,以便牛粪燃烧得更充分。这两个都是用户自行改造的行为,炉火加热这个功能外延展出新的功能。
针对此,笔者设计了一款节能水壶:它取代了燃气灶上的锅架,在不影响燃气灶使用的情况下,能吸收散失掉的热量用来加热壶中的水。水壶中间的喇叭状环形空间除了吸收散失的热量外还能聚集火焰热量,提高热效率。阶梯状表面能加大吸热面积。当倾斜水壶倒水时,只需要将把手插入壶嘴对角的插孔里,水壶的自重会将把手与壶体连接牢固。另外,把手在拆卸下来的时候,最前端的双钩结构还起到端起滚烫盘子的作用。此款设计获得了德国红点奖。
总结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家具研发设计;用户;产品生态圈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1.140
0 背景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在国内的迅猛发展,产生了以天猫、京东为代表的大型网络购物平台,多渠道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形成一个庞大的网购产业链。网上购物俨然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消费时尚与购物方式,并逐渐形成一种购物习惯。网上购物最多的还属于快销品产品,对于电子类快消品来说,网络渠道具有天然的优势:流通成本低、物件小、物流配送快,用户收到马上可以使用,并可以与生产销售商进行网络互动。而对与传统产业及一些生活耐用品,如家具类产品,相对于市场火爆的网购行情来说相对会偏滞后一些。新购物模式的产生,必然对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产生巨大的影响,产品开发速度,开发方式及开发流程也随之改变。传统家具的开发流程方式已不在适应新出现的消费模式,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研发设计模式。
1 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两种开发模式下的开发流程:
1.1 传统家具的开发模式
市场调查->设计->开发->制造->库存->销售。
在国内传统家具的研发生产过程中,对于家具产品的研发设计本身来讲,门槛并不高。过去,小型家具厂里,三五个木作师傅根据一张图片或样品,加上几个油漆师傅使用很简易的加工设备就可以完成各种造型的家具产品设计。在相对成熟有一点规模的大家具公司,设计师也只是会做市场调查了解到的市场流行样式,再根据自身的产品经验做设计方案或根据客户图纸做设计细化,然后生产打样、再转批量生产加工。由于做产品的外观设计及结构体系设计方面没有连贯性,产品不会形成自己的风格,也没有体现产品使用者真实的感受。
1.2 互联网思维下的家具产品研发设计流程
市场调查->产品主痛点分析->设计->用户体验、参与->开发->制造->销售->迭代->升级
在互联网思维指导下的开发模式中,家具产品设计、开发已经不在是研发人员自己在工厂内封闭式搞设计,也不在是设计师自己想象出来的假想需求,而是设计师发更多的时间去寻找产品本身对用户的使用价值、以及用户真实需求。这就要求设计师首先要先把自己作为一个产品使用人,从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产品在日常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可靠的解决方案。为了消除设计师个人或设计团队对产品理解与体验的偏差,在研发过程中还需要引入更多的外部用户参与,让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广泛参与研发设计,能对产品提出更多他们的真实想法及修改意见。设计师经过对产品使用者(这时产品还未上市)提出的意见做归类汇总,然后对设计方案反复做修改,以此能让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能更多的解决并满足用户对产品的体验关注点及需求。
2 家具产品销售角度分析
根据家具产品本身的特点以及用户在购买家具是出于多方面的需求,但我们可以将多种需求分为装修用家具和改善型家具两大类。
装修用家具:这类用户在新装修房屋里需要马上购买,并按室内设计师的要求以及水电工的进度进行家具购买,如橱柜、门、餐桌椅、电视柜等等。如果不在装修时先买好这些家具,水电师傅可能将无法进行下一步的工作,那么装修工作将无法正常进行下去。
改善型家具:随着生活品质与消费能力的提高与改善,用户已不在满足原装修时所买的一些家具产品,会添加一些新的家具或家居类产品,这些很多的用户潜在的隐性需求油然而生。比如橱柜台面增加放置刀具的刀架、卫生间增加一个存放洗澡换下来的脏衣服的篮子等等。
3 用户购买家具产品的途径与需求
目前房地产品市场主要的购房群体是年轻人,这一批年轻人因经济能力有限,但购买潜力较大,另外年轻人动手能力较强,也乐意去自己动手去安装产品。
年轻在选购装修型家具时,购买者一般到专业的建材市场上进行购买,也会先在实体店上看好产品后家具后,在网上商城进行选择购买,这样相对便宜一些,况且部分网店还会负责运输与安装。在家具的材质与款式的选择上,购买昂贵的实木家具相对较少一些,购买板式家具居多,因为板式家具价格较经济且可组合性较强,板式家具可以通过不同宽度尺寸的组合来完成家具的形态与功能的多样化。
改善型家具一般都为装饰家居产品。这类产品大部分即有使用功能的作用也有装饰的作用。购买者若此类产品一般会倾向于有创意、形态丰富、能够补漏其它家具产品的功能补充。消费者在购买改善型家具时一般也不会为了买一件东西特意去建材市场去买,而选择去网上购买,淘宝、天猫、京东上有非常多的选择,用户只要动几下鼠标,等待几天产品就送货上门了。
4 产品设计的特点
传统家具的设计过程中(尤其是装修型家具),我们一般都会设计成标准功能、尺寸等,或直接按客户家庭环境直接上门测试做定制。标准产品是在工厂内部组装好、通过物流发货到经销商指定的仓储区域,再由专业人员上门安装调试。部分定制类产品在购买前还需要家具厂家指定现场人员到用户家进行测量、给出设计方案,然后再回公司加工,最后将产品的所有零件运到用户家里进行现场组装(橱柜产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样周期长、需要到用户家现场多次,若在测量或现场有变动的情况下,那么原有产品就无法正确安装使用,还需返厂维修。这样工厂的产品成本总是居高不下,这些成本全部需要用户来买单。
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在《长尾理论》提出,“在信息化时代,每个企业应该是低成本提供高品质的产品,高质量地帮助用户找到他们需要的产品”。企业如何能够降低自己产品的成本,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打破现有封闭式的开发方式,简化开发、生产流程,以此有效缩短产品开发设计周期;让用户亲自参与到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互相提问题,讨论,设计出能够真正满足用户真实需求的产品,而且要把产品设计与产品质量、品质提升到极致,通用产品载体帮助用户解决他们真实存在的问题;建立与用户沟通的平台:与设计师面对面以交流、微信、微博、短信、论坛、社交网络等等,而使用微信、微博的用户相对更多一些。通过与用户在沟通平台上进行交流,新产品开发的速度会提速,并可能在没有前已经迭代了多次。
(下转第167页)(上接第149页)
互联网家具产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要求物流配送、运输方便。这样大部分产品都会被设计成可拆卸的方式,并配有详细的安装说明书,在公司的官司网上还会配上各种安装视频、以及用户安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当用户拿到产品后,不一定要专门请专业安装师傅来安装,只要动动手,一件家具产品就可以轻松的组装完成,轻松搞定。这样用户节约了装修开支,也享受了一次家具组装的乐趣。对于设计师来讲,解决产品的运输的便利性、普通用户的DIY组装难度是另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若安装难度大,用户没有安装兴趣,那么此件产品是开发失败的。
在互联网时代,装修型家具与改善型家具的设计不能独立地去设计、开发。应该创新性在将两者结合起来,让两者形成互为补充,互相匹配形成一个产品生态圈、一个产品系统。这样用户在选择家具产品时,也不会因选到功能重复而又生硬的摆放在一起多件家具而苦恼。
5 结语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也是连接用户与厂家、设计师和纽带。设计师在做产品开发时不是排斥用户,以设计师、工厂自我为中心,强卖式的设计方法,而是与鼓励用户的参与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并最大限度地采纳用户的意见。设计师不管是在研发购买装修型家具或改善型家具、家居产品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从用户自身的角度去考虑用户的真实需求、真实感受,以及使用过程中所存在问题,以高品质、超出用户需求的想向,做一件产品,这样做,家具行业才会有未来。
参考文献:
关键词:扬州漆艺;产品开发设计;设计方法
一、扬州漆艺
品牌的传承扬州漆器厂的“漆花”品牌(见图1扬州“漆花”牌),自1992年创立以来多次获得殊荣,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2002年被评定为江苏省著名商标,2004年底被授予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2006年被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品牌。“漆花”品牌历经数载,以其质和量的保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是扬州漆艺的形象代言,已为政府和社会所认同。但是目前来看,“漆花”的品牌形象并未被很好的应用到漆艺产品的开发上。“漆花”品牌于漆艺产品的市场营销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利的砝码。应抓住“漆花”牌的品牌效应,形成家族化的产品系列,设计出拥有自己特色的“漆花”牌产品,借“漆花”为产品实现品牌增值效应,同时,通过产品的销售扩大对“漆花”品牌的宣传。
二、扬州漆艺文化意涵的植入
“文化渊源才是产品的生命力之所在”。扬州漆艺2000多年的悠悠历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特色和文化内涵,是产品设计开发可以利用的丰富资源。“要塑造性格鲜明的设计形象必须要锁定特色,归根到底就是由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发展历史和不同文化意识形态造成的”。由此看来,地域文化特色的融入是形成产品差异化的根基,只有具有了地域文化特色的产品才拥有文化的价值,才能打动用户,激起他们的购买欲望。扬州漆艺兼具“南秀”与“北雄”,色彩清新雅致,点螺工艺更是独具特色。若是将扬州漆艺的髹饰之技法与其意蕴之美呈现于漆艺产品的设计之中,无形之中便增加了产品的文化价值,也可使其在众多的漆艺产品中脱颖而出,达到区别于其他地区产品的目的,更具扬州地域文化特色。
三、传统扬州漆艺的改革
1.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生产工艺技术结合。坚持扬州漆艺的传统手工艺,同时运用现代机械化生产工艺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革,传统手工生产效率低耗时长、成本高、技术参差不齐(见图2扬州漆器厂传统工艺制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化生产解决了传统手工生产的矛盾,传统工艺不再是少数人把玩欣赏的工艺,而是逐渐融入生活为大众所熟知。漆艺部分制作程序可以简化或者采用机械化生产,例如漆艺胎体制作可用机器开片、轧纹、切边、开槽,漆的髹涂也可采用机械化喷涂,开拓漆艺应用领域的更多可能性。工艺改良即简化可以机械化生产的工序,保留传统特色手工艺制作和扬州漆艺的神韵。2.保留部分原材料与生产工艺,与其他材料相结合。传统大漆产量低、价位高、生产周期长,腰果漆、聚氨酯漆复合材料性能上接近大漆可以替代大漆使用;传统漆艺胎体主要是木胎,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木材量的减少,竹材、布玻璃、陶瓷、金属、塑料等胎体可以替代木胎(见图3扬州漆器厂制作材料)。点螺工艺的材料也可以用金属丝代替。在寻找新型替换材料时,要求尽量与原材料保持较高的相似性,因为购买者对于产品的选择上,在基于保持价格合理的情况下,仍然希望看到比较原汁原味的传统工艺的存在。将漆艺传统的材质和工艺技法与现代可以机械化大批量生产的材料进行合理的组合,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漆艺产品的生产成本,又可以使得产品具有现代美感,且又不失传统工艺的品质感。
四、扬州漆器在产品开发设计中的方法
产品的价值不仅仅在其本身的使用功能,而是在于产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来的个人品味。所以说办公者对于产品的消费实质上是为满足其物质使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双重消费。1.以文化内涵为主,与实用功能相结合。现有扬州漆艺产品的主要之功能是其纪念性而非实用性。但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使得一般消费者不愿意去花钱购买“无用之物”,他们更倾向于有一定使用价值的产品。产品的实用功能是其诱引用户购买动机的一个因素,但却不能作为决定性因素。在扬州漆艺产品设计开发改善策略中,应依照这一原则,将产品由物理功能为主提升为以精神功能为主的设计观念,二者结合,才能更大限度的吸引消费者。2.求新求异,增加产品的趣味性。漆艺是一门古老的传统工艺,在进行产品的设计开发中,很容易被其传统的造型和题材所影响。就目前扬州漆艺产品的设计开发来看,已经陷入了这个困境,产品毫无新意,品种过于单一,老一套的风格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的审美需求。喜新厌旧是消费领域一个普遍的心理现象,追新猎奇是许多消费者固有的心理需要。严肃而古板的传统造型漆艺产品给人一种无形的距离感。作为扬州漆艺产品不应只当成一件收藏品用来“远观”的,而应该更加融入生活当中,以最直白的方式向购买者传达其所含的信息才能达到宣传和教育的目的。扬州漆艺产品的设计更应该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注入趣味性,向购买者传递扬州漆艺的传统工艺之美,要更多的人来了解扬州的漆艺文化特色。扬州漆艺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决定了扬州漆艺的收藏价值。扬州漆艺产品设计必须秉承文化和艺术价值,在材料和工艺上坚持扬州漆艺特色,在产品造型、装饰题材上结合现代审美。扬州漆艺产品可以扩展产品的系列,可以是主题多样化,种类也可拓展,对象人群也可拓展,可以是针对学生人的产品也可以是针对办公族使用的产品;不同的办公环境也要求不同的漆艺产品设计要求。扬州漆艺产品设计商品化需要在建立品牌的基础上进行展开。3.延续扬州漆艺高档精品类,开发中低档漆艺产品。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扬州漆艺产品仍然以作为高档礼品、收藏品之功用的产品居多,此类产品的购买者大都是对扬州漆艺的价值有所了解的游客,他们懂得欣赏扬州漆艺的艺术性和工艺性,更加认同所含的收藏价值,故而会认为“物有所值”,愿意花钱购买。高档精品类的漆艺产品一方面可以充分体现出扬州漆艺的工艺性和艺术性,满足了高层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很好的传承和保护了这一传统工艺,使其有了存活下去的可能性。所以,高档精品类产品的地位不可否认有其存在的价值。高档精品类的漆艺产品固然有着极高的工艺性和审美性,但大多数用户对于扬州漆艺还处于知之甚少的状态。扬州漆艺作为扬州最具地域特色的地方工艺之一,绝大部分用户都认为有其购买的必要性,面对目前市场上普遍高价的漆艺产品又因不太了解扬州漆艺所具有的价值,便望而却步,仅限于围观。因此扬州漆艺开发设计的重点应当从高档精品类转移到中低档产品上来,通过与现代技术结合,降低扬州漆艺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的品类,来扩大消费群体的面向,做到“小玩意,有大市场”,以此来达到宣传扬州漆艺文化特色的目的,同时增加扬州漆器市场的收入。结语扬州漆艺作为中国漆艺艺术的瑰宝闻名于世,本文主要对扬州漆艺产品开发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和阐述。从品牌的传承、传统手工艺的改革、冥思器物的情感三个方面介绍了扬州漆艺产品的设计方法,提出扬州漆艺传统工艺创新、结合新型材料的创意点。
参考文献:
[1]孟悦.扬州漆器产品设计与发展环境[D].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
[2]谢珊维.扬州日用漆器的造型演变研究[D].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吴桂香.传统设计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大观,2012.
关键词:机械产品;方案设计方法;发展趋势
引 言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产品功能要求的日益增多,复杂性增加,寿命期缩短,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然而,产品的设计,尤其是机械产品方案的设计手段,则显得力不从心,跟不上时展的需要。目前,计算机辅助产品的设计绘图、设计计算、加工制造、生产规划已得到了比较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并初见成效,而产品开发初期方案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却远远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为此,作者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了国内外设计学者进行方案设计时采用的方法,并讨论了各种方法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机械产品方案设计计算机实现的 发展趋势。
根据目前国内外设计学者进行机械产品方案设计所用方法的主要特征,可以将方案的现代设计方法概括为下述四大类型。
1、系统化设计方法
系统化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将设计看成由若干个设计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每个设计要素具有独立性,各个要素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并具有层次性,所有的设计要素结合后,即可实现设计系统所需完成的任务。
系统化设计思想于70年代由德国学者Pahl和Beitz教授提出,他们以系统理论为基础,制订了设计的一般模式,倡导设计工作应具备条理性。德国工程师协会在这一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制订出标准VDI2221“技术系统和产品的开发设计方法。
制定的机械产品方案设计进程模式,基本上沿用了德国标准VDI2221的设计方式。除此之外,我国许多设计学者在进行产品方案设计时还借鉴和引用了其他发达国家的系统化设计思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
(1)将用户需求作为产品功能特征构思、结构设计和零件设计、工艺规划、作业控制等的基础,从产品开发的宏观过程出发,利用质量功能布置方法,系统地将用户需求信息合理而有效地转换为产品开发各阶段的技术目标和作业控制规程的方法。
(2)将产品看作有机体层次上的生命系统,并借助于生命系统理论,把产品的设计过程划分成功能需求层次、实现功能要求的概念层次和产品的具体设计层次。同时采用了生命系统图符抽象地表达产品的功能要求,形成产品功能系统结构。
(3)将机械设计中系统科学的应用归纳为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把要设计的产品作为一个系统处理,最佳地确定其组成部分(单元)及其相互关系;二是将产品设计过程看成一个系统,根据设计目标,正确、合理地确定设计中各个方面的工作和各个不同的设计阶段 。
由于每个设计者研究问题的角度以及考虑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进行方案设计时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亦存在差异。下面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系统化设计方法。
1.1 设计元素法
用五个设计元素(功能、效应、效应载体、形状元素和表面参数)描述“产品解”,认为一个产品的五个设计元素值确定之后,产品的所有特征和特征值即已确定。我国亦有设计学者采用了类似方法描述产品的原理解。
1.2 图形建模法
研制的“设计分析和引导系统”KALEIT,用层次清楚的图形描述出产品的功能结构及其相关的抽象信息,实现了系统结构、功能关系的图形化建模,以及功能层之间的联接 。
将设计划分成辅助方法和信息交换两个方面,利用Nijssen信息分析方法可以采用图形符号、具有内容丰富的语义模型结构、可以描述集成条件、可以划分约束类型、可以实现关系间的任意结合等特点,将设计方法解与信息技术进行集成,实现了设计过程中不同抽象层间信息关系的图形化建模。
文献[11]将语义设计网作为设计工具,在其开发的活性语义设计网ASK中,采用结点和线条组成的网络描述设计,结点表示元件化的单元(如设计任务、功能、构件或加工设备等),线条用以调整和定义结点间不同的语义关系,由此为设计过程中的所有活动和结果预先建立模型,使早期设计要求的定义到每一个结构的具体描述均可由关系间的定义表达,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由抽象到具体的飞跃。
1.3 “构思”—“设计”法
将产品的方案设计分成“构思”和“设计”两个阶段。“构思”阶段的任务是寻求、选择和组合满足设计任务要求的原理解。“设计”阶段的工作则是具体实现构思阶段的原理解。
将方案的“构思”具体描述为:根据合适的功能结构,寻求满足设计任务要求的原理解。即功能结构中的分功能由“结构元素”实现,并将“结构元素”间的物理联接定义为“功能载体”,“功能载体”和“结构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又形成了功能示意图(机械运动简图)。方案的“设计”是根据功能示意图,先定性地描述所有的“功能载体”和“结构元素”,再定量地描述所有“结构元素”和联接件(“功能载体”)的形状及位置,得到结构示意图。Roper,H.利用图论理论,借助于由他定义的“总设计单元(GE)”、“结构元素(KE)”、“功能结构元素(FKE)”、“联接结构元素(VKE)”、“结构零件(KT)”、“结构元素零件(KET)”等概念,以及描述结构元素尺寸、位置和传动参数间相互关系的若干种简图,把设计专家凭直觉设计的方法做了形式化的描述,形成了有效地应用现有知识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构思”和“设计”阶段。
从设计方法学的观点出发,将明确了设计任务后的设计工作分为三步:1) 获取功能和功能结构(简称为“功能”);2) 寻找效应(简称为“效应”);3) 寻找结构(简称为“构形规则”)。并用下述四种策略描述机械产品构思阶段的工作流程:策略1:分别考虑“功能”、“效应”和“构形规则”。因此,可以在各个工作步骤中分别创建变型方案,由此产生广泛的原理解谱。策略2:“效应”与“构形规则”(包括设计者创建的规则)关联,单独考虑功能(通常与设计任务相关)。此时,辨别典型的构形规则及其所属效应需要有丰富的经验,产生的方案谱远远少于策略1的方案谱。策略3:“功能”、“效应”、“构形规则”三者密切相关。适用于功能、效应和构形规则间没有选择余地、具有特殊要求的领域,如超小型机械、特大型机械、价值高的功能零件,以及有特殊功能要求的零部件等等。策略4:针对设计要求进行结构化求解。该策略从已有的零件出发,通过零件间不同的排序和连接,获得预期功能 。
1.4 矩阵设计法
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采用“要求—功能”逻辑树(“与或”树)描述要求、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满足要求的功能设计解集,形成不同的设计方案。再根据“要求—功能”逻辑树建立“要求—功能”关联矩阵,以描述满足要求所需功能之间的复杂关系,表示出要求与功能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Kotaetal将矩阵作为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基础,把机械系统的设计空间分解为功能子空间,每个子空间只表示方案设计的一个模块,在抽象阶段的高层,每个设计模块用运动转换矩阵和一个可进行操作的约束矢量表示;在抽象阶段的低层,每个设计模块被表示为参数矩阵和一个运动方程。
1.5 键合图法
将组成系统元件的功能分成产生能量、消耗能量、转变能量形式、传递能量等各种类型,并借用键合图表达元件的功能解,希望将基于功能的模型与键合图结合,实现功能结构的自动生成和功能结构与键合图之间的自动转换,寻求由键合图产生多个设计方案的方 法。
2、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法
从规划产品的角度提出:定义设计任务时以功能化的产品结构为基础,引用已有的产品解(如通用零件部件等)描述设计任务,即分解任务时就考虑每个分任务是否存在对应的产品解,这样,能够在产品规划阶段就消除设计任务中可能存在的矛盾,早期预测生产能力、费用,以及开发设计过程中计划的可调整性,由此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的可靠性,同时也降低新产品的成本。Feldmann将描述设计任务的功能化产品结构分为四层,(1)产品(2)功能组成(3)主要功能组件(4)功能元件。并采用面向应用的结构化特征目录,对功能元件进行更为具体的定性和定量描述。同时研制出适合于产品开发早期和设计初期使用的工具软件STRAT。
认为专用机械中多数功能可以采用已有的产品解,而具有新型解的专用功能只是少数,因此,在专用机械设计中采用功能化的产品结构,对于评价专用机械的设计、制造风 险十分有利。
提倡在产品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将产品分解成具有某种功能的一个或几个模块化的基本结构,通过选择和组合这些模块化基本结构组建成不同的产品。这些基本结构可以是零件、部件,甚至是一个系统。理想的模块化基本结构应该具有标准化的接口(联接和配合部),并且是系列化、通用化、集成化、层次化、灵便化、经济化,具有互换性、相容性和相关性。我国结合软件构件技术和CAD技术,将变形设计与组合设计相结合,根据分级模块化原理,将加工中心机床由大到小分为产品级、部件级、组件级和元件级,并利用专家知识和CAD技术将它们组合成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功能模块,再由这些功能模块组合成不同的加工中心总体方案。
以设计为目录作为选择变异机械结构的工具,提出将设计的解元素进行完整的、结构化的编排,形成解集设计目录。并在解集设计目录中列出评论每一个解的附加信息,非常有利于设计工程师选择解元素。
根据机械零部件的联接特征,将其归纳成四种类型:1)元件间直接定位,并具 有自调整性的部件;2) 结构上具有共性的组合件;3)具有嵌套式结构及嵌套式元件的联接 ;4)具有模块化结构和模块化元件的联接。并采用准符号表示典型元件和元件间的连接规则,由此实现元件间联接的算法化和概念的可视化。
在进行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中,用“功能建立”模块对功能进行分解,并规定功能分解的最佳“粒化”程度是功能与机构型式的一一对应。“结构建立”模块则作为功能解的选择对象以便于实现映射算法。
3、基于产品特征知识的设计方法
基于产品特征知识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用计算机能够识别的语言描述产品的特征及其设计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建立相应的知识库及推理机,再利用已存储的领域知识和建立的推理机制实现计算机辅助产品的方案设计。
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主要是依据产品所具有的特征,以及设计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量和决策,完成机构的型、数综合。欲实现这一阶段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必须研究知识的自动获取、表达、集成、协调、管理和使用。为此,国内外设计学者针对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知识的自动化处理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采用的方法可归纳为下述几种。
3.1 编码法
根据“运动转换”功能(简称功能元)将机构进行分类,并利用代码描述功能元和机构类别,由此建立起“机构系统方案设计专家系统”知识库。在此基础上,将二元逻辑推理与模糊综合评判原理相结合,建立了该“专家系统”的推理机制,并用于四工位专用机床的方案设计中。
利用生物进化理论,通过自然选择和有性繁殖使生物体得以演化的原理,在机构方案设计中,运用网络图论方法将机构的结构表达为拓扑图,再通过编码技术,把机构的结构和性能转化为个体染色体的二进制数串,并根据设计要求编制适应值,运用生物进化理论控制繁殖机制,通过选择、交叉、突然变异等手段,淘汰适应值低的不适应个体,以极快的进化过程得到适应性最优的个体,即最符合设计要求的机构方案。
转贴于
3.2 知识的混合型表达法
针对复杂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采用混合型的知识表达方式描述设计中的各类知识尤为适合,这一点已得到我国许多设计学者的共识。
在研制复杂产品方案设计智能决策支持系统DMDSS中,将规则、框架、过程和神经网络等知识表示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适应设计中不同类型知识的描述。将多种单一的知识表达方法(规则、框架和过程),按面向对象的编程原则,用框架的槽表示对象的属性,用规则表示对象的动态特征,用过程表示知识的处理,组成一种混合型的知识表达型式,并成功地研制出“面向对象的数控龙门铣床变速箱方案设计智能系统GBCDIS”和“变速箱结构设计专家系统GBSDES”。
3.3 利用基于知识的开发工具
在联轴器的CAD系统中,利用基于知识的开发工具NEXPERT-OBJECT,借助于面向对象的方法,创建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数据库,为设计者进行联轴器的方案设计和结构设计提供了广泛且可靠的设计方法谱。则利用NEXPERT描述直线导轨设计中需要基于知识进行设计的内容,由此寻求出基于知识的解,并开发出直线导轨设计专家系统。
3.4 设计目录法
构造了“功能模块”、“功能元解”和“机构组”三级递进式设计目录,并将这三级递进式设计目录作为机械传动原理方案智能设计系统的知识库和开发设计的辅助工具。
3.5 基于实例的方法
在研制设计型专家系统的知识库中,采用基本谓词描述设计要求、设计条件和选取的方案,用框架结构描述“工程实例”和各种“概念实体”,通过基于实例的推理技术产生候选解来配匹产品的设计要求。
4、智能化设计方法
智能化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根据设计方法学理论,借助于三维图形软件、智能化设计软件和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多媒体、超媒体工具进行产品的开发设计、表达产品的构思、描述 产品的结构。
在利用数学系统理论的同时,考虑了系统工程理论、产品设计技术和系统开发方法学VDI2221,研制出适合于产品设计初期使用的多媒体开发系统软件MUSE。
在进行自动取款机设计时,把产品的整个开发过程概括为“产品规划”、“开发”和“生产规划”三个阶段,并且充分利用了现有的CAD尖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1) 产品规划—构思产品。其任务是确定产品的外部特性,如色彩、形状、表面质量、人机工程等等,并将最初的设想用CAD立体模型表示出,建立能够体现整个产品外形的简单模型,该模型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建立,借助于数据帽和三维鼠标,用户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这一环境中,并且能够迅速地生成不同的造型和色彩。立体模型是检测外部形状效果的依据,也是几何图形显示设计变量的依据,同时还是开发过程中各类分析的基础。 2) 开发—设计产品。该阶段主要根据“系统合成”原理,在立体模型上配置和集成解元素,解元素根据设计目标的不同有不同的含义:可以是基本元素,如螺栓、轴或轮毂联接等;也可以是复合元素,如机、电、电子部件、控制技术或软件组成的传动系统;还可以是要求、特性、形状等等。将实现功能的关键性解元素配置到立体模型上之后,即可对产品的配置(设计模型中解元素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产品配置分析是综合“产品规划”和“开发”结果的重要手段。3) 生产规划—加工和装配产品。在这一阶段中,主要论述了装配过程中CAD技术的应用,提出用计算机图像显示解元素在相应位置的装配过程,即通过虚拟装配模型揭示造形和装配间的关系,由此发现难点和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认为将CAD技术综合应用于产品开发的三个阶段,可以使设计过程的综合与分析在“产品规划”、“开发”和“生产规划”中连续地交替进行。因此,可以较早地发现各个阶段中存在的问题,使产品在开发进程中不断地细化和完善。
我国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设计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利用面向对象的技术,重点研究了按时序合成的机构组合方案设计专家系统,并借助于具有高性能图形和交换处理能力的OpenGL技术,在三维环境中从各个角度对专家系统设计出的方案进行观察,如运动中机构间的衔接状况是否产生冲突等等。
将构造标准模块、产品整体构造及其制造工艺和使用说明的拟订(见图1)称之为快速成型技术。建议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将快速成型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虚拟表达与神经网络(应用于各个阶段求解过程需要的场合)结合应用。指出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不断完善,应尽可能地将多媒体图形处理技术应用于产品开发中,例如三维图形(立体模型)代替装配、拆卸和设计联接件时所需的立体结构想象力等等。
利用智能型CAD系统SIGRAPH-DESIGN作为开发平台,将产品的开发过程分为概念设计、装配设计和零件设计,并以变量设计技术为基础,建立了胶印机凸轮连杆机构的概念模型。从文献介绍的研究工作看,其概念模型是在确定了机构型、数综合的基础上,借助于软件SIGRAPH-DESIGN提供的变量设计功能,使原理图随着机构的结构参数变化而变化,并将概念模型的参数传递给下一级的装配模型、零件设计。
5、各类设计方法评述及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系统化设计方法将设计任务由抽象到具体(由设计的任务要求到实现该任务的方案或结构)进行层次划分,拟定出每一层欲实现的目标和方法,由浅入深、由抽象至具体地将各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整个设计过程系统化,使设计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易于设计过程的计算机辅助实现。
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法视具有某种功能的实现为一个结构模块,通过结构模块的组合,实现产品的方案设计。对于特定种类的机械产品,由于其组成部分的功能较为明确且相对稳定,结构模块的划分比较容易,因此,采用结构模块化方法进行方案设计较为合适。由于实体与功能之间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实体通常可以实现若干种功能,一个功能往往又可通过若干种实体予以实现。因此,若将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法用于一般意义的产品方案设计,结构模块的划分和选用都比较困难,而且要求设计人员具有相当丰富的设计经验和广博的多学科 领域知识。
机械产品的方案设计通常无法采用纯数学演算的方法进行,也难以用数学模型进行完整的描述,而需根据产品特征进行形式化的描述,借助于设计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决策。因此,欲实现计算机辅助产品的方案设计,必须解决计算机存储和运用产品设计知识和专家设计决策等有关方面的问题,由此形成基于产品特征知识的设计方法。
目前,智能化设计方法主要是利用三维图形软件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设计,直观性较好,开发初期用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参与到设计中,但系统性较差,且零部件的结构、形状、尺寸、位置的合理确定,要求软件具有较高的智能化程度,或者有丰富经验的设计者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各种方法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各类方法之间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联系,如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法中,划分结构模块时就蕴含有系统化思想,建立产品特征及设计方法知识库和推理机时,通常也需运用系统化和结构模块化方法,此外,基于产品特征知识的设计同时又是方案智能化设计的基础之一。在机械产品方案设计中,视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通用零件、部件或常用机构为结构模块,并将其应用到系统化设计有关层次的具体设计中,即将结构模块化方法融于系统化设计方法中,不仅可以保证设计的规范化,而且可以简化设计过程,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降低设计成本。
【关键词】电子通讯产品 ESD 防护设计 方法
电子通讯产品ESD防护设计是通讯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难题,其不仅影响产品的质量性能,还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ESD问题涉及很多领域,它不但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还影响材料供应商与产品使用者,使得ESD问题控制难度增大。因此,针对ESD静电释放带来的影响,对电子通讯产品进行ESD防护设计,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方法,避免产品在设计、生产以及使用过程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一、ESD对电子通讯产品造成的危害
(一)元器件损坏
因摩擦或人体释放静电而产生电流,对电子产品内部元器件造成电磁干扰,使得电子元件接受信号出现错误,进而影响电子元器件正常运行,一般情况下,经常会发生死机、黑屏等现象。具体来说,当静电释放后产生电流,周围电磁场发生变化,致使电子产品运行效率降低,进而导致电子产品失效。发生这种情况很难检测出电子元器件的损坏程度,因而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二)错误的信息
ESD能够产生静电电流,虽然其干扰范围不大,但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尤其通信技术日益发达,人人手中都有通讯产品,这也使得静电释放对电子产品的影响范围增大。通过多次试验检测能够了解到ESD是一种脉冲干扰,当静电释放对周围电子产品造成影响时,其内部系统就会出现错误的信息,致使内部系统瘫痪。
(三)静电可吸附微粒物
在生活中,我们在梳头发的时候经常会释放静电,使得梳子将头发吸附起来,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摩擦产生静电的现象。当空气中微粒物被静电电荷吸附时,电子产品内部将受到污染,降低了电子产品运行效率,长时间出现这种状况,就会造成电子产品内部器件发生故障。
二、电子通讯产品ESD防护设计中需注意的事项
要控制ESD不发生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进行电子通讯产品设计时,应对ESD防护设计给予足够的重视,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元器件的有效防护,在生产、运输过程中也要进行有效防护。以下将对电子产品ESD防护设计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确定防护等级
ESD防护设计应遵循相应的等级原则,这是做好防护工作的基础。一般情况下ESD防护方案执行等级分为基础防护和全面防护。基础防护是对有传导性的工作面进行接地处理,可以采用聚乙烯进行保护包装。全面防护是对产品从设计、生产、包装以及运行过程进行有效的防护,确保防护设计满足防护效果。防护等级应根据相关规定设置。
(二)管理控制ESD问题
要做好ESD防护方案,就必须对易发生ESD的部位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要指派专门的防护管理员对整个防护方案进行审核和验收,保证防护方案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三) 有针对性防护
在进行电子产品设计之前,就应该考虑ESD防护设计,避免ESD问题对后期的开发使用造成影响,起到降低研发周期和成本的作用。在确定电子产品设计之后,要对ESD防护进行重新考虑,避免产品设计过程中以及设计完成后没有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尽量避免生产阶段出现变更设计,不然会影响ESD的防护效果。
三、设计方法
(一)防护等级的确定
电子通讯产品防护设计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避免防护过程中出现漏洞,对电子产品的每一个元器件以及所有装置,都要运用抗ESD的对策。随着人们对ESD防护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要制定有效的防护等级,当各项防护操作步骤完成之后,要对防护效果进行有效的检测,避免防护效果得不到保障,影响产品质量。
(二)数据获取的有效性
要实现电子产品数据获取的有效性,就需要提高产品装置的可靠性。HBM分类数据无法与ESD的防护对策相联系,主要是因为这些装置只有在HBM测试中才能进行分类,而对于ESD防护对策没有给予充分的考虑。采用新的测试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在电子产品ESD防护设计中,能够避免电子产品在数据信息获取上受到ESD的影响,获取更加有效的数据信息。
(三)装置监控
对电子通讯产品进行监控,能够提高电子通讯产品内部系统的可靠性,监控设备的主要检查内容包括:接地线的完整性、工作面的接地情况以及生产包装过程中接地腕带是否有效佩带等。如果工作时使用到电离设备,就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避免造成设备出现故障,影响正常工作。同时,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离子,在不满足平衡状态的情况下,会形成一种特殊的静电流,进而给电子通讯产品ESD防护效果造成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ESD问题涉及很多领域,对电子通讯产品造成的影响非常大。另外,电子通讯产品ESD防护设计涉及很多方面,无法有效保证电子产品不受ESD问题的影响。因此,在实际防护设计过程中,应提高防护等级,对电子通讯产品进行全面的ESD防护设计;结合电子通讯产品内部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良好的ESD防护方案,并且从电子通讯产品设计、生产、包装以及运输等角度,提供全程ESD防护控制措施,这样才能对电子通讯产品实施有效的防护,真正提高电子产品的质量性能。
参考文献: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管理;产品设计;完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了经济的加速增长,使居民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增加,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各个行业的理念不断更新,房地产行业也不例外。传统的房地产行业之间的竞争是资源性的竞争模式,随着科学技术和人们理念的不断创新,房地产行业面临着新的竞争模式——那就是能力竞争。所以在现代社会中房地产的规划和设计在整个房地产企业中起着关键作用,是现代房地产开发行业的灵魂。
1 产品定位的步骤
在现代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房地产产品的定位主要分为三个步骤:一、市场定位;二、设计定位;三、营销定位。市场定位工作指的是将产品定位在最具有需求的目标市场。设计定位指的是根据客户对产品外观及其他功能的要求进行精心的设计,以达到客户的审美需求和居住需要。营销定位指的是在销售环节中怎样将产品进行推广,是使产品得到广大消费者的支持。
1.1房地产行业产品定位的步骤
在整个房地产公司的运行过程中,在公司产品定位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主要有地产的策划部门、项目部、销售部以及管理项目部参与。地产策划部门针对公司的运营状况及市场调研资料对项目进行策划和分析;销售部门就公司的各种销售计划做出详细的方案,同时将计划方案交给项目部处理,项目部进行定位和确定;项目部对基础资料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之后,销售部在完善资料的基础上明确市场定位,积极的了解客户需求,制定出明确的市场定位建议书,并与最初的成本相结合之后,同时将自有或公建的经营策划方案考虑进去,这些资料和研究将与设计部的理念之间形成互动和交流。销售部结合设计部门的设计理念和结论,将产品定位建议书编制好。
1.2流程设计最优化
(1)产品定位组织结构的创新化。在现代房地产行业的管理中采用矩阵式管理模式,在现有人员中抽出人员组成新的项目小组,在规定的时间要求之内做好该项目工作。在该项目工作结束之后,将小组成员调回原来的部门。采用矩阵结构管理模式能够改善房地产行业人员紧缺的情况,并能形成新的管理思路和模式,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提高房地产企业的工作效率。(2)市场调研方式创新化。在现代房地产企业的市场调研工作的进行中,为了使顾客能真实的反应对房地产的需求,必须采用新的调研方式改进现代房地产行业中的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模式。比如由房地产行业的设计部门设计出不同模式的房屋,并制作出不同的房屋模型,在人群流动量较大的市区进行宣传活动,请顾客选出自己最想要的房屋模型并说出自己选择的理由,同时赠送小礼品。采用这种模式能够掌握客户的真实需求。(3)形成闭环结果,及时反馈信息。在房地产企业的工作中,项目策划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对产品进行准确的定位并达到客户的要求,所以必须强化对市场的分析,将客户群进行细化分类,针对不同的客户定位不同的产品,最后形成产品定位的详细策划书,并请相关的专业人员对策划书进行评定,形成一个闭环结果,同时对设计中的变更是否按照具体情况变更进行及时的跟踪,使变更得到有效的监控。
2创新产品
在现代房地产企业工作的进行过程中,要将市场空白点和需求结合在一起,分析和提炼国内某些项目产品及市场,采用差异化竞争策略,创新各类新产品。
2.1规划与户型创新化
在现代房地产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必须要对地形以及周围环境做到详细的了解,寻找出项目的最优建设地理优势,建设出最合理适宜的总体分布格局。比如有一个被山水所环绕的小镇,在关于该小镇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就要突出小镇的山水特色,使住户感受到美妙的山水美景。房地产企业中户型的竞争是其中最为激烈的竞争之一,所以要针对不同的户型提供不同的创新点。如在某住宅小区中花园洋房的设计中,改变了传统别墅建设中多层的概念,引入空中院落的设计理念,取得较好的效果。
2.2立面与景观的创新化
传统的建筑设计强调立面的设计主题,在立面外面标注特殊符号,如古典、西式等。在现代房屋的规划设计中,主要从外观上进行塑造和刻画,从而制定出统一风格、鲜明特色的品牌形象。如在某小区房屋的建设中,采用清新典雅的古典风,形成各种独特风韵的建筑群体,在面料的设计中采用花岗岩和清水面砖作为装饰面,从而给人以古典、沉稳和端庄的形象,从某种程度上达到了品牌效应。
在现代建筑中所追求的创新主要指的是在景观设计上的创新,建设不同格局风味的景观。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可以采用不同的建设风格如北欧、英伦、东南亚、日本、意大利风情等,这些不同风情的创造和设计均是房地产企业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独具匠心的设计。此外,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必须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设计不同风格的建筑。如某房地产商在关于一个芦苇丛生、水鸟出入的湿地的开发过程中,就将原来的池塘留存,整个小区的景观围绕着池塘展开,设计者在对原始池塘进行专业化的设计和改造之后,将它建设成一个原生态的水域,其主题以原生态水景为最佳创意点,形成了具有大型池塘水景的建筑群,该观点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一些客户的需求。
2.3技术创新化
在房地产行业中技术创新是各种新东西的使用和开发,比如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等。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房地产必须面向节能、环保以及可持续方向发展。在项目的工作过程中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成果,在材料使用过程中,采用各种环保性能较好的材料。在现代房地产中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科学技术的创新;二新材料、产品升级以及新设备的改良等方面。如太阳能新技术的使用等,在无锡某小区的建设过程中,采用新型建筑砖块解决了建筑体系中出现裂缝的毛病。在南京某小区的建设中,建成中国第一例零耗能住宅,这是通过引进国外成熟的技术即采用楼板的采暖和制冷技术,最终取得良好的销售效果。
3设计过程中成本控制化
在现代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对材料效果、施工技术、产品性能以及客户敏感度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控制,使设计过程的成本得到控制。
3.1 设计准备工作控制化
设计师在准备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按照设计说明书及限额进行设计,在设计环节中注意成本控制意识的培养。如关于室内的设计必须规定限额,对软硬件的造价进行控制;在建筑设计施工合同中要确定一些比较硬的经济指标,避免在建筑过程中过分强调安全性而忽略经济性。如在现代的许多高层建筑中钢筋含量不足50kg/m2,有的甚至低于40kg/m2,就这一项的计算,按照合肥修改市场的价格计算,就节约60-100元/m2。在项目的建设中按一定数目如5万m2计算,就钢筋这一项的成本节约达到了3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3.2 设计阶段的优化
在现代建筑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必须优化整个设计施工方案,尤其是对方案的中的技术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设计施工的主要方面在基础、结构、节能设计、人防方案以及对饰面材料的优化。如在某一个住宅区中人防方案的设计中,丢弃机械停车方案。不但节约初期关于车库投资的90万元,而且减少了后期环节中的销售和运营成本。同时在施工设计过程中对基础形式进行进一步的论证,是在施工设计过程中对成本和工期进行控制的另一种方法。比如在某一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选择更加经济实惠的GFC桩,能够最大程度节省资源,加快工期。在节能环节使用动态权衡法代替七项指标法,综合使用多项节能措施,确定最佳的经济方案。
3.3 施工过程中成本的控制
在现代房地产的建设过程中,缩短工期和降低造价是施工阶段的重点工作。在设计中进行优化工作,精心选择材料,并使施工单位不随意改变设计方案,此外还要考虑客户的敏感度,这些均是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的重点。在客户敏感的部位如外墙的立面等必须将品质和成本结合在一起。如在选择外墙的装饰材料以及室内和景观所用的材料时必须综合权衡,选择最佳方案。
4结语
总之,产品设计管理是房地产企业的核心之一,是房地产开发的灵魂。因此,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必须对成本、工期、质量等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和综合评价,使整个房地产的规划设计管理方案更加全面化,从根本上提高房地产开发管理中的各项措施,从而加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品牌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颖,沈杰.关于房地产创新问题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4,(4):67.
[2]王照顺.房地产开发规划设计品牌质量管理[J].住宅科技,2006,(6):35.
关键词:音乐表情;产品造型;意境;语意
物质日益丰裕的今天,产品的艺术性、情感性、象征性等感性需求已成为消费者的选择对象。音乐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业已成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精神享受。在产品设计中借鉴音乐的表现手法,用音乐的审美特点捕捉受众的审美趋势,是丰富产品情感诉求的重要途径,同时为产品设计师研究感性需求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下从造型、意境及语意三个方面探讨产品设计中音乐表情的表达方法。
一 造型中音乐表情的体现
(1)形态的节奏、韵律感
形态中音乐表情的运用侧重于通过具象的点、线、面及体的组合排列等构建,形成不同的节奏、韵律感。正如不同的音乐表情在某种程度上能代表一定的音乐类型一样,产品形态体现出的不同节奏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代表一定的风格。例如,“率性的”音乐表情其节奏通常干净、直白、简洁,体现在产品的形态中,通常使用规则的点、平行及垂直的线条、规则的面或几何形态来表达。同时,音乐的构成元素作为一种形态符号,其传达音乐表情的功能亦不可忽视。与音乐相关联的具象形态总是能带给人愉快的韵律感,乐器具象形态的模仿总是能让人联想起产品的功能及操作方式。
(2)色彩的联想
法国作曲家柏辽兹认为:“应用各种音响要素为旋律、和声和节奏着色”。产品色彩中音乐表情的表达,实际上是音乐色彩手法的借鉴,把色彩的物理及文化属性作为产品与音乐间联想的桥梁。这种联想是音乐与产品间通感的体现,也是造型中音乐表情体现的重要手段。在产品色彩设计中融入音乐的情绪,即把音乐中所具有的独特音色与相关色彩联系起来。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音乐中的音色和设计中的颜色分别是声波和光波。俄国作曲家沙巴涅夫认为C、D、E、F、B五个音相当于灰、黄、青、红紫五种颜色”。1另外,著名音乐家波萨科特认为弦乐与黑色;铜管、鼓与红色,木管与蓝色有着某种对应关系。从色彩自身的文化属性及象征意义来讲,色彩本身具有约定俗成的表情及象征功能。
二 意境中音乐表情的融入
(1)回忆
回忆是意境营造的重要手段。这一过程要求主体的感觉器官对周围环境获取大量的信息,并存储于大脑中,在适当的时候唤起主体的回忆及联想。设计师及音乐创作者正是运用这样的感知方式,使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对事物产生诸多的情感,从而能同其他的事物产生共鸣。“回忆”的形成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即生活经验的积累。因此在进行产品意境创造过程中,应当看到产品是物化了的人,需要在形式与功能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契合点。回忆作为情感体验的高层次,能通过实景创造意境体验。由此可见,体验是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回忆作为唤起体验最直接的手段,能使产品设计营造非同寻常的意境。
(2)联想
联想是通感产生的直接途径。产品同音乐一样也是以想象为前提进行审美体验的,想象越活跃,感情体验也越剧烈,能体会到的意境也越丰富,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也越深刻。对于产品设计而言,通过联想让受众体会到意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设计师在造型上使用的设计手法,能让受众在使用及操作产品的过程中联想起对于音乐的意境。第二,产品的色彩、材质等都是联想的提示要素。例如,红色让人联想到激情、动感的摇滚乐;蓝色则让人联想到R&B(蓝调)的忧郁以及感性的表情特征;对于材质而言,金属的质感总让人联想起重金属音乐的时尚、科技及现代感。
三 语意中音乐表情的表达
(1)模仿?音乐家采用一种特殊的模仿方式,把发生时可能产生的声音作一种概括性的表达,提升到一个概论的高度,再进行模仿。例如,雷声的突然、压抑后释放的情感,音乐可以采用音色的突然变化,低沉、无规律的节奏等来模仿。同样,我们可以把“寓意模仿”运用到产品设计中,把各种不同音乐类型以及其表情做一个概括性的表达,再进行描绘性的设计。
产品设计中音乐语意的表达是指通过具体的视觉元素,包括形态、结构、色彩等,塑造操作方式中的音乐体验以及情感上的音乐感需求等。产品设计中的音乐语意在造型上抽象音乐的符号形态,做一个概括性的模仿。
(2)象征?象征是指用一种现象去表现另一种和它在形式上完全不同的现象,是建立在某种约定俗成的审美基础之上的。象征与模仿的不同之处在于,模仿可以采用形态上的相像,而象征的表现手法不在于形态而在于意义。
就产品设计而言,用象征的手法进行音乐语意表达,是在音乐情绪与产品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可以通过象征的手法表达。在形态上借用具有象征意义的形体来阐释产品的功能或操作方式。例如,用音符、乐器等具象的形态来暗示产品的音乐感受;以韵律舒缓、节奏轻快等不同类型音乐的心理感受所概括出的抽象形态来体现产品中的音乐感。例如,流线型代表速度,能体现女性的柔美,同时也能带来如同轻音乐般的感受。而刚硬的直线则更多的象征着男性,能体现进行曲庄严、气势的音乐感受。
四 结论
音乐表情作为音乐风格的外在形式以及音乐情绪的体现,运用到产品设计中能符合现代消费者对产品的感性需求。本文以产品设计与音乐的关联性为基础,研究音乐表情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运用形式美的相通性,论述音乐表情在产品造型设计中的表达;运用音乐符号化的视觉元素如形态、色彩及质感等设计产品的节奏韵律感;运用通感意象互动的原理,论述音乐表情在产品意境设计中的运用,采用回忆、联想的手法创造音乐体验;从产品语意学的角度,采用模仿、象征的手法,传达产品的音乐语意,增加产品造型的表达及沟通,并增加产品形态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1] 冯长春.音乐美学基础[M].南京师范大学出报社.2008.
关键词:创新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新思想;新理论
1 创新与创新设计
1.创新不同于创造和发明。创新主要侧重经济领域的技术改进和制度更新,如使用起来更方便、性能更多、功能更强、应用范围更广泛等;创造是指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发明则侧重于技术的应用。创新的起源可追溯到1912年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概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目前,对于“创新”比较权威的定义主要有两个。一是2000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创新的含义比发明、创造更为深刻,它必须考虑在经济上的运用,实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只有当发明创造引入经济领域,他才成为创新”。二是204年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在《创新美国》计划中提出的,“创新是把技术和感悟转化为能够创造新的市值、驱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标准的新的产品新的过程与方法和新的服务”。
2.传新设计是指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人类已有的相关科学技术成果、理论、方法和技术原理等,构造创新产品概念,并进一步应用新技术、新源里和新方法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分析,开发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产品的实践活动。
产品创新设计是以用户需求为目标的整体工程,在需求获取和创新机会识别的基础上,对已有知识或资源的组合、叠加、综合、迁移、推理、联想,从而产生新的产品、服务、工艺、市场、组织等。创新的过程是创新主体、创新机会和知识资源三者之间有机协调的动态过程,其本质是设计。
2 产品创新设计模式
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类:技术推动模式、市场推动模式和复合推动模式。
1.技术推动模式
在创新的技术推动模式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将其应用到工业中,必定推动产品的创新。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是创新的原动力,它是驱使技术创新活动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市场推动模式
市场推动模式认为,技术创新源于市场需求,源于市场对企业的技术需要。也就是说,技术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明确产品技术的研究方向,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创造出适合这一需求的产品,使市场需求得以满足。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马奎斯等曾研究了当时最新的567项不同的技术创新项目,其中只有1/5的情况是由技术本身的发展引起,而创新活动中3/4的情r都以市场需求作为出发点。由此可见,与技术推进相比,市场需求是当今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更为重要的动力源泉。
3.复合推动模式
虽然市场推动模式下的产品创新目前暂居于创新的主导地位,但长期以来许多关键、重大的进步都来自于技术推动。在现代企业中,产品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明确某一个因素是创新活动唯一的或最基本的决定因素。产品创新以潜在的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技术应用为支撑,其创新成果往往是开发全新的产品,从而将潜在的市场激活为一个现实的市场。
3 产品创新设计类型
创新设计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可分为四类:面向问题的创新、面向目的的创新、面向产品的创新和面向载体的创新。根据类型的不同,可以采用TRIZ、FBS、创造性模板和非逻辑思维等不同的方法实现创新。
1.面向问题的创新:目标是提高现有产品或系统的性能,解决现有产品或系统中影响主要功能的问题,朝着理想化的目标前进。这类创新设计中,所要设计的产品是已经存在的,但由于产品存在问题缺陷或者存在改进的空间,需要将产品的性能进一步提升或将成本进一步降低。由于这类设计问题往往针对的是某种具体的技术问题,所以采用的策略是解决最小化问题,解决系统中的冲突,对系统仅做渐进式改进。TRIZ方法是实施策略比较好的方法。例如,采用矩阵冲突、发明原理,解决系统中的技术冲突,提高现有产品或系统的性能。
2.面向目的的创新:目标是设计一个全新产品或系统,可能待设计的产品或系统在市场上并不存在;或者虽然存在,但是现有产品或系统的主要功能改进已达到极限,需要利用新技术、新方法设计出新一代的产品来代替现有产品。因此,设计时不能局限于现有产品或系统中的某一具体问题,而是应当跳出现有系统,思考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否有其他方法和技术可以更好地达到此目的。采用的策略是解决最大化问题和改变系统的工作原理,解决此类问题时,利用FBS映射法结合科学效应、类比等方法,可以有效辅助设计人员对科学原理和效应进行快速搜索,迅速产生多种解决方案,并从这些方案中选出针对该问题的最优解。
3.面向产品的创新:目标实现有产品的主要功能不做改变,着重于产品次要功能的开发和改进。这种类型的创新设计往往应用于现有产品在市场有很好的信誉,而不需要将产品更新换代,但希望通过对产品次要功能的改进继续保持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的情况。采用的策略是着眼产品本身和功能跟随形式的方法。创造性模板是实施此策略比较好的方法。
4.面向载体的创新:产品的主要功能和实现功能的原理是确定的,通过改变产品的外观形式,创造新的产品,主要用于满足用户文化和精神上的需求。采用的策略是非逻辑思维法,通过联想法、随机对象激励法产生新颖的设计概念。
4 产品创新设计过程
1.基于认知创新思维展开过程
由于产品创新设计是一个创造性问题求解过程,其主要特征是初始状态定义不良,即在设计初期,设计者对即将进行的设计仅有一个不完整的、较为模糊的心理表征。因此,必须弄清在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中涉及这到底是如何进行任职操作的。
2.创新思维展开过程中的思维回路
在创新设计过程中存在许多循环回路,许多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研究,如问题空间和方案空间的迭代循环、问题定义的循环、评价和生成阶段的循环等。基于上述种种研究,总结出三个回路,即问题重定义回路、概念激励回路、方案重用回路。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产品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是提升企业综合机柜整理的关键,企业产品创新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