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范文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范文

2011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认为,“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反映出当前经济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积极”是要继续发展经济,“稳健”是要控制通胀,两者分别对应两大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一方面,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所以要“积极”、“灵活”:另一方面,现在我们面临的通胀压力很大,要防止经济过热,所以要“稳健”、“审慎”。

著名经济学家汤敏认为,从国内国际经济环境来看,我国经济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今年经济形势会比去年更复杂。从国内来看,这种复杂性首先体现在物价过快上涨,今年能不能收回一部分流动性并控制物价。这是经济复杂性之一。其次,近年推动经济增长的几大动力,在今年可能都逐步衰退。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4万亿投资计划进入尾声:房地产投资增速今年可能也会下滑: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去年下半年由国外库存回补拉动的出口增速无法延续,因此出口也要下滑:因为通胀。老百姓的消费实际增幅可能也要下滑。推动经济增长的这几大因素在今年都不是特别强劲。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教授分析认为,国际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世界各国先行指数纷纷在2010年一、二季度见顶,预示着全球经济复苏的动力在2010年三、四季度开始放缓,这意味着2011年全球经济复苏将处于下行区间:其二,发达国家由于金融危机深层次的原因没有得到解决,投资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出口竞争力不足、政府债务率居高不下等因素直接导致了这些国家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其三,发达国家通货紧缩的预期和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货膨胀的预期产生直接冲突,从而引发双方在货币政策上出现背道而驰的调整:其四,国际资本市场出现短期资本流动加剧,大宗商品资本化趋势有所抬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今年我国宏观经济可能面临几个问题:外需可能放缓:中国货币政策转向的难度加大,操作的空间减小,热钱的大规模流入不仅会对冲货币政策回调的效果,更可能导致经济泡沫的蔓延:通胀治理难度加大。

2011年中国经济需要“两手抓”:一手抓控制物价,一手抓结构调整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刘尚希研究员认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特殊的意义,不仅要对今年的经济形势做出分析判断,为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定好调,而且,还要为“十二五”起好步、开好头,做出部署和安排,其中最重要的是结构调整。因此,在适度经济增长条件下,需要两手抓:一手抓控制物价,一手抓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期望保持在7%~9%即可。不宜偏高;对物价上涨的期望保持在3%~5%较好,不宜追求低于3%的物价上涨率。保持这样的期望值的条件下,经济结构调整这个重点才不会冲淡。我国物价上涨中的外部因素影响越来越大,一是输入性因素,如美元贬值引发的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二是国际游资的隐性进入,不仅是房地产,金融产品,而且粮食、棉花等农产品也成为国际游资的追逐对象。同时,国内资金的游资化倾向明显。对价格上涨推波助澜。另外,流通成本上升。意味着从“生产量”-“市场供应量”的难度加大。加上生产成本的上升,在上述多种因素影响下,追求过低的物价上涨率是不现实的,而且靠货币供应的紧缩也难以收到效果。

刘元春认为,我们过度强调了3%物价水平目标值的重要性,过分强调了未来通货膨胀的严峻性。一般民众在面对新型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过快上涨时,夸大了这些价格上涨对日常生活的冲击程度。事实上,恐慌心理不仅是通货膨胀预期形成的核心,也使大量资金进入供应偏紧的产品市场,进一步推高了物价。在货币政策转向、流动性的回收和蔬菜价格回落、预期适度回调等因素的作用下,2011年中国将有效遏制价格上涨蔓延的趋势。对此,央行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物价上涨问题,但同时不宜过度夸大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的冲击,造成通胀恐慌,从而进一步促推物价上涨的蔓延。国家应当进一步提高主要商品物质供求信息的透明度,建立商品供求通告制度,以破除民众对目前食品供给的恐慌。

海闻认为,中国正处在投资回报非常高的时段,人们是不会把投资的钱拿去消费的。从很长的历史阶段来看,一开始大部分人先投资,等到回报率越来越低的时候,才会去消费。对中国大多数家庭来讲,现在还是积累财富的时候。在积累财富的动机下,有钱他愿意去投资,愿意去更多地赚钱。今年仍然处在这个趋势当中。预计经济出现过热的几率不大,今年通货膨胀大致在3%~4%之间。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施祖麟认为,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首先要在控制物价、控制房价上积极地出台有力的措施。态度要明确,对恶意炒作,投机倒卖的现象要严惩。由于今年恢复性的价格增长因素会减少,这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的因素。

宏观经济下行和上行力量相互交织,流动性回收是最为艰巨的任务

刘元春认为,2011年将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宏观经济下行和上行力量同时存在,相互交织。流动性回收与通货膨胀治理是宏观调控最为艰巨的任务。其艰难性在于:第一,流动性是否能够按照央行的意愿进行大规模回收:第二,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具有强烈的双向风险,政府是否能很好地平衡资产价格回调与经济增速回落的冲突:第三,物价上涨的击鼓传花效应是否会持续:第四,单一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否能够应对多诱因的通货膨胀也是一个问题。

在商品银行信贷投放压力较大、信贷投放惯性较强、外汇占款规模上升以及历史存量较高等因素,使中国未来流动性进行大规模回收的难度较大。2009-2010年的信贷投放以中长期项目贷款为主,这样导致了信贷投放的速度和规模被项目投资的进度和规模所“绑架”。自2010年三季度以来,中国贸易顺差、FDI以及热钱流动的规模都达到危机前的水平,从而导致外汇占款比重回升,这将使得中国货币政策直接面临2004~2007年所面临的困境――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相冲突,导致紧缩的货币政策被

大量流入的热钱所抵消。

汤敏认为,从国际因素来看,美国可能还会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债务问题还在恶化,财政上不得不削减支出,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这将不仅给我国的出口带来较大冲击,而且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还会给我们带来大量的热钱,这给我们控制流动性带来很大的难题。

刘伟表示,货币政策从实施到最终影响经济增长有个时间的滞后期。我国货币政策的滞后期通常是7个月到两年,这是在正常情况下。如果在危机的时候,滞后期可能缩短。因此,2008年年底发行的大量货币,现在演变成为通胀的压力了,2009年新增的流动性可能今年表现,去年上半年的要到2012年。此前,我们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有代价。所以要做好准备,今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可能要做好承受较大的通胀压力的准备。

2011年GDP增速仍有望保持在8%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需求等将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汤敏认为,总体来看,今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下滑,GDP增速大体会保持在9%-9.5%之间。以下三方面可能是今年投入的重要方向:第一,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应加大投入。现在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后劲不足,以及农产品价格上涨。都是因为这些问题所引起的。第二,在今年商品房市场可能不太景气的背景下,国家可以加大保障房建设的力度。第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应该会有大量的投入。只要这些被真正推动起来,今年的经济就能够保持较快增长。

海闻分析认为,中央现在要求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指的是收缩,就是说要有一种紧缩的趋势,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政府使用了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的政策,大量的投资包括4万亿,这种恢复型增长的因素在下降,这会使GDP增速相对放慢。但是,同时也有使经济增长更快的因素。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各地的投资冲动可能不可阻挡,各方面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十二五”第一年对GDP增长的正面作用是很强的。预计今年GDP可能会出现先低后高的状况。今年年初的时候稳健的货币政策起的作用比较大,但是下半年开始,“十二五”规划拉动的作用就更加明显,所以我估计今年增长可能超过8%。

刘元春预测,2011年整体经济在增速常态化基础上将呈现小幅回落的趋势,GDP同比增速呈现“前低后高”,而环比增速呈现逐季小幅回落趋势,全年经济增长预计达到9.6%,季度波幅在2个百分点以内。

第2篇: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财务分析;企业管理;财务指标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45-02

在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趋势下,各类企业越来越多,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有多种经济和财务预算、分析相结合.通过经营管理,企业管理层认识到财务分析在日常管理和经营决策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企业对各类会计报表、经营发展规划、业务指标、数据等相关经营基础资料的归纳和整理,使企业做出较好的经营决策和较好的前瞻分析,有利于使用者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相关财务状况,分析相关情况,评价企业管理者及各部门人员的业绩,对企业管理者的经营和管理水平有较好的提高。

一、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财务分析主要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财务管理资料和其他相关经营管理数据,进行系统、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旨在评价公司过去和现在财务和经营状况、现金流和获利能力情况等等。是为了帮助企业内部管理层分析自身的运营情况,外部投资者和政府等相关部门评估企业,为未来的各种决策制定提供依据。

企业财务分析的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分析、行业内的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

(一)企业内部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企业的经营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通过企业的财务分析可以从中反映企业的利润构成及企业盈利能力的情况,如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还可以发现企业某项经营业务对企业利润和价值的贡献程度,便于管理者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改善经营业务结构或模式,推进发展。

2、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到期债务与可支配资产之间的关系,现在企业大部分都是负债经营,企业有无偿债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如资产负债率等指标。企业的偿债能力一方面反映出企业的经营风险,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企业能否利用负债推进企业发展,使企业获取更大的收益。

3、运营能力分析。通过企业运营能力分析,可以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各项资产的利用状况有一个较好的反应,这为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了较好的保障,同时反映出该企业经营业绩的情况,如资产周转率等指标。这也是企业的经营者、投资者和债权人都同时关心和重视的地方。

4、现金流量分析。现金净流量是指现金流入和与流出的差额,正数为净流入,负数为净流出。通过现金流量比率分析可以对企业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及企业各类活动形成的现金流量的最终结果进行财务评价。如速动比率等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5、增长能力分析。企业发展中成长性是相对比较重要的指标,如收入增长率等指标。它反映了企业的成长情况,或者潜在的成长情况,是投资者比较关注和重视的能力分析。

(二)行业内的分析

财务分析,在企业所在行业内主要应用在于不同企业间的数据和指标比较分析,以期有所对比和分析,找出不足并加以改进,或找出对手的竞争优势,并加以学习,实现定点超越的战略实现,比如平衡积分卡的使用,同行业的运营能力指标、偿债指标对比分析等等。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

财务分析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应用主要在于财务数据与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的对比分析,比如在政府紧缩银根经济政策下,对负债率的调整等等。

二、财务分析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一)财务分析能为外部债权人、外部投资者和政府等单位获得比财务报告更深入的信息,能够为其做决策提供服务,通过财务分析得出的结论,其使用人可以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预测到今后的发展水平和前景,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从现在看,投资主体多种多样,财务分析可称为满足各类投资者和管理者的重要分析方法。这对企业进行有效地分析并找出对企业发展有力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及时发现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快速的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促进企业经营活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利润,都有着较大的帮助。同时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决策者也应对企业未来发生的重大事项,例如对外投资、企业购并、发行债券等进行全面的分析,财务分析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管理者的决策。

(二)财务分析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企业运营能力和资产使用情况的深入指导,能够使企业管理者清楚了解企业是否运营状况较好,盈亏及财务对未来的透支、企业的未来发展动向等情况,并进行宏观和微观的调整和监控,并对各种情况和因素加以区分,促进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更好提高。同时也可以作为企业的社会义务达标的重要参考,对企业的经济调控及判断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有重要作用。

(三)可以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企业财务分析可以对经营管理有较好的认识,分析其中的原因,找出里面的问题,推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用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有针对性地采取各项措施,降低各项费用成本,提高资金周转企业形象,更好的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我国财务分析的现状及改进措施建议

我国现阶段企业普遍对财务管理重视不够,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没有相区分,相应地财务分析更多地是对会计核算后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这不符合现代财务管理对企业战略性的强调,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分析仍然分析存在一定的缺陷性和局限性:

(一)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分析更多地是事后分析,即对财务核算出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没有对事前的财务预算,财务执行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不符合现代企业战略财务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提供的结论和依据满足不了管理的需要。

(二)我国财务分析上手段和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比如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还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和运用,更别说用计算机进行建模分析和数据挖掘了。但是加强erp管理系统在企业的应用,能满足一定的需要,包括手段和技术,我同事单位这个系统化了2600万元。

(三)现阶段我国财务报告也存在局限性,披露情况不够完善,单靠财务报表远不能反映企业的经营全貌,更何况我国财务报表存在很多造假的现象,使得财务分析也伴随着存在失实的现象。而且各行业,各企业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也存在着不同,使得财务分析结果也不易进行比较。

由于现阶段财务分析存在上述缺陷,现代财务分析应当贯彻企业战略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分析,并且要加强其系统性、指标间的关联性,及时改进财务分析:

1、企业领导重视。财务分析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企业领导的重视和参与,同时也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有力配合,共同推进财务分析工作的正常开展。企业领导要把财务分析工作放在首位,给予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全力配合,推进发展。

2、完善和改进财务分析。通过了解到的财务指标的缺陷,在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从中找到适合国内企业的方面,努力健全财务指标体系,并针对多种行业建立多种指标评价体系,还要结合指标所反映的含义,实地调研,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财务分析得出的结论,解决目前分析方法简单的弊端,提高财务分析的效果和能力。

3、保证提供信息的准确性。企业提供的会计原始资料真实性、及时性和可靠性是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最在意的事。能不能用,真实与否,这就要求财务分析具有公正性和客观性。要加强监管,一方面要从源头上抓,彻底杜绝企业会计失真,增加准确性和责任,并及时上传到网络,接收外部的监督。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监督管理,提高执业理念,改变营业模式,使执业工作不受委托企业控制,真正实现对外提供数据的公正,真实可靠。

4、培养财务分析综合人才。在财务分析工作中,可用的人才是关键也是重点。专门的财务分析人员不仅应当具备财务会计知识,也要懂得企业方方面面的管理上的知识,最好有企业管理的工作经验;计算机使用水平和能力也要有,相关的财务软件和数据分析软件的使用应当掌握;财务分析人员还应该有些其他方面的知识,以应对比较复杂的财富分析情况;高级财务分析人员还应该具备统计分析甚至计量经济分析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分析效果,得出更准确、更深入的结论。

另外,财务分析人员也要十分地重视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建设,财务分析中应当秉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职业素质,严格按程序办事,不受到外界影响。

在宏观层面上,我国也应当加强对会计报表造假的惩戒,为财务分析提供一个纯净的工作环境,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也应当对财务报告加强审计,对财务分析发挥独立审计的作用,促进财务分析结果的更相关、更准确、更真实。

综上所述,企业的财务分析是一个综合的完整的体系,随着中国市场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也向规范化、完善化的方向发展。加强财务分析工作,提高财务分析质量,切实从企业历史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出发,分析影响企业的内外因素,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管理和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泰州兴瑞会计师事务所

参考文献:

[1]王永成.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09,11.

[2]苏云丽.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民营科技,2011,01.

[3]何忠德.再论企业管理中财务分析的有效作用[J].中国城市经济,2011,23.

第3篇: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范文

一、关于国家开发银行的市场定位问题

关于国家开发银行的市场定位,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应的公司法予以明确。但是依据国务院有关文件对开发银行性质、业务范围等方面的明确界定,结合开发银行改革发展实践,笔者认为,开发银行是以支持国民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在市场体制下、银行框架内运作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这是笔者对开发银行的市场定位的基本认识。这个结论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1.开发银行是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开发银行是实施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经济杠杆,具体体现在依据国家产业政策,服务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和项目建设。开发银行是以支持国民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而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这与政府基本经济发展目标是一致的。政府对开发银行赋权法定信用,是为了使开发银行能够更有效地发挥政策性融资机构的职能作用,从而使开发银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特征显得更为明显。以上方面使开发银行与以市场为唯一依托、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性金融机构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2.开发银行是以信贷为主要融资方式的金融机构。开发银行不是政府机构,而是需要遵循银行运行一般规则的银行,它不是以无偿性为基本特征的财政融资方式作为自己的融资方式,而是以信贷融资方式作为自己的主要融资方式,需要遵循信贷资金运行规律,讲求资金安全和必要的资金效益,以形成资金良性循环机制。否则,资金链条就会中断,银行运行难以为继,不但无法持续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甚至会危及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

3.开发银行是以市场作为发挥作用的阵地。开发银行发挥作用的具体对象是项目,开发银行必须面向市场选择优质项目。即使是政府推动的项目,也必须放在市场环境下进行考察并做出选择。同时开发银行在支持项目运作过程中还需要遵循市场规则,以确保项目成功率。开发银行的经营业绩也体现在以市场为背景支持项目建设的成功率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上,以及相应表现为开发银行内部诸如资产总量、优良资产率、本息回收率、实现利润总额等经营成果指标上。

4.开发银行是连接政府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在当前我国处于发展中经济和市场发育不足的条件下,一方面政府具有信用优势但财政融资数量有限,另一方面适应市场需要的大量项目在发展初期因受资本金不足、信贷资金来源匮乏而无法启动。开发银行通过发挥中介作用,协调政府采取政府担保等形式,把政府的信用优势转化为项目的信贷融资优势,把政府信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还可以利用政府信用衍生的业务特许权,利用发放软贷款等形式对项目进行股本融资,并结合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使项目具备在更大空间争取信贷融资甚至到资本市场进行证券融资的条件,弥补财政融资数量不足、效率不高的缺陷,从而使开发银行在支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投融资体制和金融市场建设,使开发银行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二、开发银行如何发挥职能作用

国家开发银行职能作用的发挥应当基于其市场定位基础。笔者认为开发银行在现阶段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发挥职能作用:

1.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支持经济有效增长。国家各个不同时期的产业政策代表了不同时期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提升经济总体运行质量的要求,开发银行应当围绕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发挥政府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职能作用,实时调整信贷投向重点,发挥开发银行的主力银行作用和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的作用,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做出努力。

2.积极支持优势行业和优势项目,把开发银行做大做强。通过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加强市场调研,改进工作方法等途径,选择足够的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前景的优势行业和优势项目进行支持,从量的方面提高开发银行资产总量,把开发银行做大,以提高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和贡献度,从质的方面提高开发银行的资产质量,把开发银行做强,实现以优质资产和金融的高效率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目的。在选择项目时,还要注意把那些各级政府十分关注的、有利于缓解“瓶颈”制约的、自身现金流有限但有政府信用担保而无风险或低风险的项目,如城建项目等,作为开发银行在做大做强中选择支持的对象。

3.发挥政策性融资机构优势,推动投融资体制和金融市场建设。要利用开发银行准级的信用等级优势,通过面向市场发行与开发银行业务发展规模和风险管理能力相适应的低成本金融债券以及通过其它渠道获得较低成本的资金。要利用开发银行与各级政府建立起的密切合作关系,以政府信用为依托,为项目建设搭建顺畅的信贷融资渠道。要利用业务特许权,向项目发放软贷款,进行资产置换,提供财务顾问服务,解决项目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实现更多的项目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对接,构建合理的投融资结构,促进金融市场的不断发育。

4.加强与各级政府的合作,推动社会信用建设向纵深发展。开发银行通过加强与各级政府的沟通和协作,开展地区信用评审,使其自觉尊重金融运行规律,倡导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要以逐个项目为载体,开展债项评审,并将评审结果与项目信贷融资条件、额度等因素挂钩,并通过发挥政府的影响力,推动项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对项目的债权管理,使更多的企业强化自我约束,把信用当作谋求企业长远发展的无形资产来对待。开发银行通过推动社会信用建设,不仅能够有效地防范信贷风险,提高项目融资效率,而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地区乃至全国性的融资环境,并对构建覆盖范围更为广泛的社会信用结构做出贡献,为现代经济正常运行奠定基础。

5.主动介入市场竞争,不断完善和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功能。开发银行介入市场竞争并不是与其它金融机构开展全面的竞争,而是围绕发挥政策性银行功能,在中长期信贷融资领域中与其它金融机构开展竞争。通过主动参与竞争,在与项目法人的双向选择中,使开发银行争取项目融资的优先权,巩固开发银行在中长期信贷融资领域中的主导地位,树立优势形象,赢得社会信任,更好地发挥政策性导向作用。通过主动参与竞争,可以促使开发银行从经营理念、组织结构、业务运作方式、服务功能、人员素质等方面不断接受市场检验,提高应对市场需求的能力。开发银行通过主动参与竞争,有助于实现包括国内金融机构以及外资金融机构在内的市场竞争充分化,有利于促进市场机制的发育。开发银行通过主动参与竞争,有助于扩大市场份额,以更多单个项目为载体,推动普惠的社会信用体系、投融资体制的建设和发展。开发银行通过主动参与竞争,还可以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之不断成长,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成为调整经济结构和实现经济增长的新增动力源。

三、在发挥开发银行职能作用中应当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要妥善处理好服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防范风险之间的关系。服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防范风险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在实施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作为政策性银行必然需要支持一些风险大、效益低的项目,以改善国民经济运行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整体运行质量,实现支持国民经济总量增长的目标。但是不能因此而淡化风险意识,疏于风险防范。因为,即使是政策性银行,如果其内部风险积聚到一定程度,同样会面临经营上的危机,进而丧失其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能力。所以必须在服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过程中注重防范风险。同时,也不能因一味地强调防范风险而放弃对一些关系经济建设全局的重大、关键性项目的支持,必须慎重把握好支持经济增长与防范风险之间的“度”的问题。

2.要妥善处理好开发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开发银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一方面要利用与政府“天然”的亲和关系,主动加强与政府的合作,提高开发银行业务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开发银行要围绕政府确定的经济建设方针、政策和规划,努力发挥政策性融资机构职能作用。但是政府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在经济建设中准备启动的大量项目,需要开发银行的信贷支持。开发银行对其中一些高端项目当然要积极支持,对于一些必要的高风险、低效益项目,只要落实政府担保,也可以予以大力支持。但是对于那些政府一时意识不到、没有市场、最终会失败的项目,必须发挥开发银行专家银行优势,作出客观的论证评价,为政府最终作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努力避免出现失败项目,而不能盲目支持。

3.要妥善处理好开发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是开发银行实施支持国民经济增长、推进信用建设和投融资体制建设的具体载体。开发银行要依靠政策性融资优势、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和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扩大与企业合作范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银企关系。但同时要注意加强对企业贷款期间全过程的跟踪监督,对于出现的信贷风险,要果断采取包括依法收贷在内的措施予以及时化解。对于任何企业不论是新客户还是老客户,都要对其提出的申贷项目进行认真评审,严格防范贷款风险发生。

第4篇: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范文

微观层面:企业创新能力不高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高。当前我国用于科技研发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没有与之形成正比例而提高。开发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高是我国开发区经济的核心问题,企业的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自主创新能力始终较弱。具体表现在:我国规模以上企业有专利申请的仅占总数的不到10%,研发工作在企业内进行的仅占总数的不到40%,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低于1%,对外技术依赖度达50%,这些核心指标均与技术先进国家内的企业有不小的差距。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走技术模仿道路有利于中短期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实践表明后发国家并不能仅仅通过技术模仿实现对技术领先国的技术赶超。尤其是对我国这样的经济大国来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是强国之本。

企业生态系统不健全。开发区内至少存在三类企业:上游企业、下游企业和服务性企业。上游企业为开发区主导型企业;下游企业为上游企业提供配套产品以满足其生产性需求;服务性企业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服务产品,三类企业构成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在实际运营中,由于上游企业经济总量大、经济辐射能力强等特点,基本享受了更加优惠的土地价格和政策支持,成为各地开发区招商引资的重点。然而,下游企业和服务性企业由于得不到开发区政府的足够重视,运营成本较上游企业偏高,因而存在发展无规划性问题。同时,在与上游企业进行合作时存在恶性竞争,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开发区内企业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开发区内企业生态系统不健全将直接影响开发区的良性发展,限制开发区今后的转型。

开发区政策下的“劣币驱逐良币”。开发区经济的传统开发模式是依靠土地红利和政策红利吸引企业。这使得有些企业更加看重开发区的土地出让政策和税费优惠政策,这些企业以追寻最优惠政策为目的,在不同开发区中进行迁移,一旦政策优惠期限过期,企业又向下一个政策温床转移,形成“候鸟现象”。与此同时,开发区管理者表现出的并不是培育企业的能力,而是转移和吸纳企业的能力,即便存在有创业意识和创新理念的企业和团队,在这种环境下,面临着传统管理模式的“急功近利”,也只能选择向管理理念层次较高的开发区集聚。而在新的开发区内由于高科技企业的大量集中,又加剧了竞争,企业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所以,我国开发区中,“候鸟现象”和“劣币驱逐良币”这两种现象常常是伴生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开发区内企业微观生态系统的突出问题。

中观层面:开发模式面临新挑战

纵观开发区的改革历程,开发区一方面突破了一系列体制障碍,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成绩;另一方面在经历了一代人的发展历程后,原先突破体制障碍所运用的手段和途径,为进一步发展升级带来了障碍。

开发区开发模式面临新挑战。在传统开发模式中,开发区管委会成立开发公司,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不断挖掘所辖土地的财富效应,逐渐形成和巩固了“借贷开发” 、“资金大循环” 的发展模式。这种开发模式有效解决了开发区成立初期资金缺乏,公共设施建设不足的难题,使开发区管委会不断呈现出经济类政府的特点,以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作为组织行为的核心。实际上,开发区的开发模式就是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土地流转政策和财政政策帮助政府筛选拟引进的和重点扶持的企业,有一定的“计划”成分。通过这种开发模式,开发区在较短时期内集聚了大量企业,并随之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无法带来良性的企业生态结构和有效的“产学研”关系。企业生态结构的不合理,不利于传统开发模式向开发区的企业化运营转型,也不利于开发区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传统开发模式带来体制难题。传统开发模式所利用的土地红利有较强的“扩张冲动”,在我国大多数开发区的发展历程中,都存在着开发面积不断扩大的情况。因此,在经历过一个较长的开发周期后,开发区面临的首要问题并不是是否走向企业化运营,而是在开发面积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是否与邻近行政区进行“区政合一”。“区政合一”意味着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向传统行政体制回归,以往的事权合一、机构精简的管理体制将向完整的行政建制转型。普遍的情况是,“扩张冲动”使开发区无法停下通过“区政合一”获得新土地的脚步,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带来更多的体制难题:一是合并新增机构和岗位,带来更大的财政负担和社会民生事务,两种工作思路往往存在掣肘的问题;二是不断扩大的行政建制拉远了较合理的企业化运营的距离;三是民生和社会领域对财政支出的需求在挤占了新增开发项目的资金投入的同时,并没有改变传统开发模式,使得开发公司在“扩张冲动”中负债开发的程度加大,由于投资回报率不高,使一些开发区面临破产风险。

大学作为社会创新主体长期缺位。开发区一直鼓励产学研合作,但大学一直都不是开发区内的核心主体。传统开发模式通过土地和政策红利集聚企业,开发领域不断扩展到房地产业和以大学城为代表的教育产业。大学在和企业互动过程中,逐渐转型为创业型大学,成为区域创新的领导者。我国开发区发展的实践证明,一些较成功的开发区无不与所邻近的大学紧密合作。如北京的中关村园区与区域内的著名大学;陕西的农业科技示范园与所依托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特区在区域内在没有著名大学的情况下,通过推动知名大学异地办学兴建研究院的方式,充分吸收大学的创新科技和应用型人才,完成了从“科技沙漠”到“科技绿洲”的转变。因此,我国开发区经济的现有开发模式首要任务是建立“政府――大学――产业”三者充分合作的三螺旋社会创新模式,使大学成为开发主体之一。

宏观层面: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

从开发区的上一级政府直至省级地方政府,给予开发区在土地、财政、税收等领域更大的自主性的同时,亦试图通过地方开发区调控地方经济的发展,这一“政府――开发区――企业”的调控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与开发区经济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开发区经济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度过了当年的先试先行阶段,大多数成熟开发区进入“二次创业期”,一些新兴的开发区正在汲取和学习现存开发区发展的经验。但是,不论是地方还是中央的法律法规制定部门,都没有进行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这使得开发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尚没有得到相关法律明确,开发区通过土地流转、财政优惠等政策手段进行扩张开发的手段并没有得到相关法律法规约束。

在发展开发区经济的同时忽略了城市化的影响。近3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近乎上升了30个百分点。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中的开发区,成为工厂工人,开发区经济也成为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器。城市化率的快速上升,必然带来土地价格的快速增长。这一方面推高了土地价格,使得企业的用地成本不断提高,挤占了科技研发的投入;另一方面刺激了开发区内企业的拿地冲动,一些核心企业以给开发区带来巨额经济量为筹码,要求开发区给予划拨大块土地,这也成为了园区内企业生态结构恶化的主因。另外,伴随着开发区的不断扩张,同一地市内的开发区与相邻行政区之间、相邻地市间的开发区之间在发展规划、利益归属方面的矛盾、协调难度不断加大,有条件的省市通过成立国家级新区进行进一步利益整合,而在条件相对滞后的省市,这种利益冲突已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难点。

警惕开发区发展中的“肿瘤化”趋向。我国是一个后发不均质大国 ,各地开发区所处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结构自东向西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由高到低的“雁型结构”。这一产业结构特征是包括“亚洲四小龙”在内的先发国家所不存在的。我国宏观产业与科技发展政策虽然在指导我国的产业发展和科技发展方面有一定的区分性,但明显对于各地产业园区因地制宜的发展有时滞性。宏观经济政策的“投资驱动”特性在开发区内表现尤为明显。土地开发模式、新区开发模式、新城开发模式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刺激经济和表现政绩的主要手段。地方政府在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地方债进一步绑架政府,使得“城市空心化”、“开发区房地产化”成为地方经济的肿瘤。宏观经济政策的时滞性和低效率,与地方政府的投资开发驱动模式,已使得部分开发区表现出“无限增殖并破坏正常细胞”的“癌细胞”特性,这一点是宏观政策部门和地方政府要格外重视和警惕的。

在经历了30几年的高速发展后,开发区经济的开发成本不断提高,政府和公众对开发区经济发展的期待已由发展之初对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要求,逐渐扩展为对园区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企业生态格局的良性发展、开发区管理模式的高效转型、开发区法治环境的不断健全等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我们要警惕开发区固有的传统开发模式逐渐向“肿瘤化”发展的趋向,从而进一步影响所在城市的宏观经济;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发区现存问题中可能孕育的发展机遇。作为一个区域大国,我国开发区经济所应选择的产业变革和宏观背景,或许与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分不开。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①王勇,朱雨辰:论开发区经济的平台性和政府的作用边界――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视角[J]. 经济学动态,2013年11月:12-19。

第5篇: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现代物流 金融危机 发展政策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新兴的复合型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物流业稳步发展,呈现较好发展势头,但发展中尚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就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一、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2004年及2005年发表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我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及《全国物流标准2005-2010年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阐明了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并特别为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定下了基调。2007年3月,国发〔2007〕7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在谈到“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时提出:要“优先发展运输业,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9月,国务院在安徽召开全国服务业工作会议,把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拓展生产业,作为我国“十一五”时期的重大战略和基本政策。

二、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1、社会物流总额较快增长

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物流规模继续扩大,全社会物流总额68.1万亿元,同比增长26.7%,比上年同期加快1.2%。物流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数为3.4,即我国每单位GDP产出需要3.4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比上年同期提高0.2,见表1。

2、社会物流总费用继续增长,但结构变化明显

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6836亿元,同比增长19.6%,比去年同期增幅加快4.1%。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3%。运输费用占总费用的51.2%,同比下降2.7%,是近十年来最低的。

3、物流业增加值增幅回落

2008年前三季度,物流业增加值完成13594亿元,同比增长16.8%,比上年回落0.8%,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17.3%,占GDP的6.7%。从2004年以来,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提高,见表2、3。

4、物流业投资增长趋缓、总体效益增势趋缓

2008年前三季度,国内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0675亿元,同比增长13.5%,比上年同期回落5.3%,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低近14%。从物流业增加值情况看,今年前三季度,物流业增加值完成13594亿元,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17.3%,占GDP的6.7%。比2007年的17.6%和6.9%分别回落了0.3%和0.2%。反映出现代物流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有所下降。

5、物流企业经营困难

据部分重点物流企业调查统计,前三季度物流企业经营成本同比增长36%,增幅高出业务收入3%,同期利润率下降了近1%。超过四成的企业实现利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有些企业甚至出现亏损。造成物流企业经营困难的原因一是经营成本上涨。二是物流市场运输、仓储等环节的收费价格升幅明显低于企业经营成本的上升,并且处于前高后低的振荡走势,进入三季度以来,物流市场价格普遍呈回落走势。公路、水路运价大幅下降,造成市场起伏很大,不利于物流企业的稳定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但与此同时,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还在发展,金融风暴带来的后续影响可能比预期的严重,不可低估。虚拟经济所产生的泡沫最终不得不通过实体经济的调整来消化。我们要充分估计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防患于未然。物流业要抓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顶住冲击,迎接挑战,努力实现现代物流业的平稳较快发展,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三、物流业发展对策

从物流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战略任务,要积极采取有力有效的发展对策。

1、统一认识、统一组织、统一规划,把物流产业发展成支柱产业

统一认识,明确物流产业的战略任务和模式,努力转变认识观念,突出区域物流产业优先发展、生态化发展、共同化发展以及全球化发展的战略思想与模式;统一组织,确保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创新物流发展环境

要优化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研究和制订规范的物流业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改进对物流相关领域的管理方式,对不适应物流业发展的各类规定和政策进行清理、修改和完善。放宽物流业准入条件,规范物流企业扶持标准,促进各种所有制物流企业公平竞争。对物流业用地适当优惠,用电参照工业用电标准,重要基础设施列入政府投资计划和重点项目,融资和引进人才等提供方便。加大物流业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现代物流业。加强各种物流标准的建设工作。建立和推广以物流信息分类编码和信息技术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

3、科学系统的制定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物流是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要根据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及时制定物流发展规划,规划近期及到2020年物流发展。明确物流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及重点,发展战略与政策措施,统筹规划大型物流设施建设,协调不同地区及城市之间的物流设施发展,引导和鼓励各地政府和企业加强对物流发展的投入,并尽量避免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4、大力加强物流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采取多元投资渠道和方式,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在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打破行政限制、行业限制、所有制限制,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参与高标准、高效率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形成公里、铁路、航空港、水运多种运输方式相互配合,衔接顺畅,港口和场站多点配套的运输网格局。

四、物流业的发展展望

2008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非常关键的一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不断蔓延和加深,国际需求增速回落较多,已导致我国出口和水运尤其是远洋运输增速的明显回落,并将继续回落。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使得物流企业面临更大的困难、更多的变数,同时也隐藏着一些发展机遇。

1、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将有利于物流业的稳定发展

国家对宏观调控政策做出重点调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2009年起开始实施的增值税全面转型,也将利于促进企业的物流设施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降低企业税负。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投入的进一步加大,将从长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2、激烈的市场竞争将有利于物流行业资源整合和优化升级

在物流行业效益下滑,物流市场竞争激烈的同时,也为行业的优胜劣汰、资源重组创造了有利时机,一些优秀物流企业可以加快兼并扩张,进一步做大做强。此外,当前的形势迫使工商企业更多地在内部挖潜,进行流程优化,这给物流供应链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新型物流增值服务的发展都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物流企业既要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增强忧患意识,做足风险防范工作,更要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信心,主动应对,趋利避害,做好内功,加快服务优化和创新步伐,以求得企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2006[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张勤: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第6篇: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范文

一、开创对外开放新布局

一是支持沿海地区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充分发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对外开放门户作用,率先对接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的经济区,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

二是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实施优进优出战略,建设贸易强国。促进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提高一般贸易和服务贸易比重。

三是扩大经济金融开放领域,放宽准入限制,引进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提升利用外资综合质量,完善跨境投资布局。鼓励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鼓励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境外融资。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

二、建设对外开放新体制

一是建立健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开透明的法律政策环境,以及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提高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质量,在更大范围推广复制。对外资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

二是建立以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对外投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对外投资促进政策和服务体系。推动个人境外投资,健全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制度。

三是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提高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放宽境内机构境外发行债券以及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和交易人民币债券。

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一是以经济和人文合作为主线,将中国与不同国家的发展规划合理对接,建设一个更大范围的国际经贸合作框架,推动国际经济贸易和投资秩序向着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

二是建立健全一带一路双边合作机制和多边合作机制,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框架方案,推动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对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基础、各类基金引导、企业和机构参与的多元化融资模式。

三是加强与国际组织和金融组织机构合作,积极推进亚投行、金砖银行建设,充分发挥丝路基金作用,吸引国际资金共建开放、多元、共赢的金融合作平台。

四、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一是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全球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促进多边贸易体制发展,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框架。

二是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逐步构筑高标准的自由贸易网络,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建自由贸易区,加快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日韩等谈判,推动亚太自贸区和中国-欧盟自贸区的相关工作。

第7篇: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范文

    一、目前监管部门对政策性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

    (一)市场准入监管。监管机构依法对政策性银行的设立、变更和终止的审查和审批,对其业务范围和职能定位进行界定。

    (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及年度考核。主要从德、能、勤、绩以及接受监管机构非现场监管情况等五个方面进行审查和考核。

    (三)合规性检查。对照政策性银行的《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检查设置或变更事项审批手续是否完备,是否超授权、超范围经营,高级管理人员变更手续是否完备,业务经营状况是否合法合规,内控制度是否完善等。

    (四)日常的非现场监管。根据政策性银行定期呈报的报表、报告,主要从五个方面的监管指标:贷款投向指标、安全性指标、流动性指标、效益性指标及总量控制指标进行业务分析和监督。

    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对政策性银行金融监管目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金融法规不健全,没有一部完整的政策性银行法和专门针对政策性银行进行监管的法律、法规。只有根据政策性银行的特点制定专门的政策性银行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策性银行的发展方向问题。国外对政策性银行都是先立法、后建行,不管是国际上成立政策性银行时间较早的美国、加拿大和德国,还是成立时间较晚的日本、韩国,都制定了自己的政策性银行法,如美国的《国民银行法》、《银行法》、日本的《政策投资银行法》等。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均在1994年成立,确定三大政策性银行的职能、任务、经营目标和宗旨的主要依据是成立之初国务院的有关文件,监管依据为《中国人民银行法》和相关的《会计法》、《贷款通则》等。但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政策性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完善的政策性银行法和专门针对政策性银行进行金融监管的法律或法规,来明确政策性银行的法律地位,规范政策性银行的经营行为,并依法进行监管。

    (二)非现场监管很多指标是参照和沿袭商业银行的标准,需要调整和修改。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监控报告一般都分为七个部分,其中只有一部分不同,一千是要求政策性银行报送贷款投向分析,一个是要求商业银行报送资本充足率分析,要求分行二级法人报送再贷款余额和按照一逾两呆进行分类的资产质量状况等。上述指标的设定,反映了监管机构对政策性银行监管的内容和指标没有根据其发展状况和国际惯例作相应的调整,而是照搬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指标。

    (三)监管手段落后,监管质量和效率不高。近年来,监管机构先后开发了具有不同特点、覆盖不同业务功能的多个版本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但这些系统与政策性银行的业务发展及加入WTO后对金融监管提出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明显的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是没有针对政策性银行的业务特点而专门开发监管程序和系统,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效率不高。

    三、监管建议

    笔者认为,要建立对政策性银行科学、高效的监管体系,使政策性银行贯彻中央“既要防范金融风险,又要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针,有效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尽快制定《政策性银行法》和专门针对政策性银行进行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使政策性银行金融监管法制化、规范化。《新巴塞尔协议》把一国的金融监管法律作为有效金融监管的基础设施,并要求监管当局必须依法依规对金融业实施监管,不断提高监管工作的规范化和透明度。而金融法制不健全,尤其是没有一部完整的政策性银行法和相应的监管法规,是困扰我国监管者和被监管者的主要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尽快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实行依法监管。在制定法规时,一是要根据政策性银行的不同特点和业务范围,分别制定不同的政策性银行条例或法律,明确政策性银行的定义、性质、职能和任务,组织模式,业务范围和基本业务规则,与商业银行的关系,财务会计、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二是完善对政策性银行进行金融监管的法规体系,使监管制度化、规范化,从而保证政策性银行的健康发展。

    (二)制定科学的监管指标和内容,从以合规性监管为主走向风险性监管为主。 目前监管部门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年度经济发展规划,考虑三大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来源和融资规模、经营范围、经营目标及业务特点,分别制定适合政策性银行经营管理的专门监管指标和内容,应坚持合规性和风险性并举,以风险性为主的指导方针。因为我国的政策性银行能够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金融法律、法规开展业务,建立了比较完善和完备的贷款程序及规则。鉴于开发银行发放的贷款期限长,大部分在5—10年,有的长达20年,所支持的行业如电力、铁路项目的借款人的法人体制正在发生变化。建议监管部门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结合近年来开发银行的发展情况,一是取消目前对二级法人再贷款余额等指标的考核,修改完善存款和利润与计划数完成情况等监督指标;二是增加政策性银行是否及时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贷款投向是否合理,内控制度能否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保证国家信贷资金的安全,贷款的期限结构和资金来源结构是否匹配、能否控制资金风险,资本充足率和风险资本充足率是否达到国际通行的标准等内容。

    (三)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更新监管理念,使监管与服务、指导相结合。2003年4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委员会已正式挂牌成立,并设立了专门的监管部门对政策性银行进行监管。银监会的成立,为提高金融调控效率,加强银行监管提供了体制框架。下一步需要加强对监管人员进行稽核审计专业培训,可采取国外银行监管部门进修或到政策性银行跟班操作等形式,提高监管人员的金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使监管人员了解与政策性银行业务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行业知识、法律、会计和计算机等基本知识。也可以从各政策性银行中选拔一批熟悉业务和具有稽核工作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到监管队伍中去,实现监管队伍的专业化,造就和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熟悉金融方针政策、能够运用国际银行监管准则和先进的技术手段、精通政策性银行业务的监管队伍,提高监管水平。

第8篇: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范文

(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 要:在财务领域中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是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过去时间里面,企业财务风险对企业的信用机构及证券投资者影响巨大,迫使很多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导致企业破产。本文分析了部分中小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并针对其原因提出了规避财务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182-02

收稿日期:2015-03-20

作者简介:吴宝宏(1971-),女,汉族,黑龙江双城人,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 杨一帆(199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佳木斯大学会计专业,学生,管理学学士学位。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政策环境引发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当前我国明显偏向于国有企业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是引发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包括所得税税率、利率、汇率等主要宏观经济政策变量的波动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国家环保政策的实施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困境和危机。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无法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会给企业带来风险,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如不能适应变化,就会给企业理财带来困难,表现为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不能科学地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等。

(二)证券市场和金融体系不完善

企业资金来源有自有资金和对外融资两种方式。对外融资主要是银行信贷资金。自有资金主要是通过证券市场发行股票融资。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和金融体系不完善,很多中小企业不可能达到上市融资的条件。导致中小企业在出现资金短缺时,很难通过证券市场融资,不得不非法募集,利率高,资金成本压力大,一旦现金流短缺,形成了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盲目扩张,资金浪费现象严重

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环境,高估了自身较低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时俱进意识淡薄,仅凭经验判断片面追求公司外延的扩大,人才引进缺乏和自身较低的技术创新能力,导致产品做工效益不高产品用量大,忽略了公司内涵和核心竞争力,造成投资时资金的重大浪费。

(四)销售不稳定

一个企业的销售额持续下降,一般情况下会引起企业各个部门的注意,但就目前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人把销售额的持续下降单纯的看成是企业销售部门的事情,而没有把它上升到它的本质的问题即财务问题的层面上去。事实上,销售额的下降会带来一系列的财务问题,尤其是不在大家预料的范围中的下降,也许这种情况是不会立即表现出来,但长久下去则会使企业失去最重要的一部分即资金的来源。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现状

(一)管理者风险意识淡薄

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者,应该明白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一个财务活动必将有财务风险的存在。目前,部分中小企业中绝大多数的财务管理人员不能客观认识财务风险存在,风险意识较为匮乏。同时,企业管理者风险意识薄弱,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加,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财务管理目标缺乏战略性

关注短期经营和当期利润是中小企业目前的弊端,这必然导致企业经济活动短视性,对于短期利润非常重视,而不重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这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的发展,最终无法面对市场风险。中小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是如果只以财务目标进行经营决策,很容易导致企业的决策失误。决策者只能看到当前的利益而不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将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使得企业很难适应不断变化,风险层出不穷的市场,并最终退出竞争阶段。中小企业现在的风险管理,主要依靠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控制,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有效的管理系统。致使公司风险极大,造成内外堪忧局面。因为中小企业缺乏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也没有明确的管理目标。直接造成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投资盲目、成本消耗过大;资金无法回收,应收账款过多,导致坏账损失,利益识别不明确,布局不合理,收益确认不科学。

(三)筹资渠道单一

企业利用负债筹资一般是要付出代价的,要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并且部分中小企业的信用差,也降低了公司筹资的能力,这也加剧了企业资金的紧张度。在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由于市场调查较为匮乏,通常会进行盲目的投资,会导致大量的产品积压,资金不能盘活;在激烈市场竞争条件下,部分中小企业为尽快把产品销售出去,在没有对企业客户信用等级进行深入分析的情况下便盲目赊销,会有大量应收账款产生,最终形成坏账;加之企业的监督制度不严格,在资产损失时,缺少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和惩戒制度,这又增长了资产相应损失量。综上所述,很多原因可以导致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剩余财产难以支付企业的公司债务。

(四)投资缺乏科学性

中小企业投资缺乏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企业的投资决策,没有完善的投资决策程序可以遵循,投资什么样的项目,投入多少资源完全由领导说了算。很明显,这样企业的投资有很大的风险,基于缺乏科学论据的领导决策,容易导致错误的决定。

2、企业往往追求眼前的收入而进行投资,并没有预测市场需求选择战略性的投资项目,这很容易使企业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从而引发财务风险。

3、企业随意改变投资项目,新的投资将影响企业的资金运转,盲目更改投资项目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总之,投资欠缺科学性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

(五)财务控制薄弱,资产管理混乱

1、现金管理混乱。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大量用现金交易,企业业务人员随意支取现金长期不结算,有的企业现金收入不入帐,正常的费用支出也不入帐,现金管理不规范,给企业财务管理埋下隐患。

2、应收账款失控。一般体现在产品(商品)供大于求的私营企业,由于供货企业间的相互竞争激烈,为了避免自己的产品被淘汰出局,采取垫资发货方法,造成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3、存货控制薄弱。很多中小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

三、防范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提高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

应该对中小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内部培训研讨会,讨论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有效实施,关键在于企业上下一心的全员参与及制度支持。提高企业管理人员财务风险意识通过建设财务风险制度文化来完成,使企业员工做到时刻将风险意识置于心中。中小企业培养具有高素质且经营风险意识财务管理人员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高素质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有敏感职业判断能力,及时准确地检测及估计潜在风险,熟练运用企业财务风险分析财务管理知识,在特定情况下,利用财务风险理论进行分析研究。

(二)建立战略性的财务管理目标

首先,将企业的财务目标一分为二。一方面是以发展为中心,关注中小企业未来发展机会长期战略目标,包括开拓新市场,建立新的分销渠道等;一个是以当前利润为中心,关注企业当期经营的短期战略目标,例如提高销售量,减少销售成本等。这样,既可以协助战略发展目标的实施,又可以保证战略营运目标的实现。其次,中小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财务战略规划系统,并将其分出长期财务战略、短期财务战略两部分。长期财务战略是战略规划系统的中心环节,能够保证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并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指明方向;短期财务战略,是在对当期环境的分析基础上,根据长期战略目标,提出企业在现阶段要完成短期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只有建立战略性的财务管理目标,并且科学计划实施战略,才能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拓宽企业筹资渠道

中小企业信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筹资能力,为了提高筹资能力,可以用以下方式提高企业的信用,例如:及时偿还银行的贷款本金和利息;定期公布企业的财务状况;定期聘请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进行整体的审计。提高企业信用,银行等金融机构自然愿意为企业提供贷款从而可以很大程度的拓宽企业的筹资渠道,降低企业的筹资风险。企业筹资的渠道有两大类:权益筹资和债务筹资。过多的债务筹资,反而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财务负担。所以,中小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和还债能力选择合适的债务筹资,并分配好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的比例。企业还应选择权益筹资的方式,根据有效的投资预测结果,科学投资,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

(四)科学投资进行多元化经营

中小企业应该考虑资金的循环时间,制定科学的投资规划。投资时,及时对投资资金合理安排,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资金收益率。集中财力,物力来确保重点项目建设,严防出现战线长、资金散的被动局面。在项目资金能够满足的前提下,防止超支,挪用资金的问题发生。同时,企业也必须有严格的管理体系,加强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压缩不合理的费用,恢复加快投资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确保投资项目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投资风险最小化。 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在广州达意隆公司进行长期投资决策时,要对投资项目未来收益进行比较和评估,同时,为确保资本投资决策的正确性,企业必须认真分析风险因素,并反映在项目的评估之中。投资决策的前提是企业投资目标,明确了企业投资目标之后,企业可以拟定具体的投资方向,制定多个投资方案,对投资方案进行评价,最后选择最优的投资项目。对中小企业的投资方案进行评价时,运用一些定量的评价指标,如净现值、内部报酬率等,切忌主观臆断。

参考文献:

[1] 孟文静,《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5.

[2] 周文斌,《企业财务风险的技术性防范方法》,财务与会计,2012,11.

[3] 张月娥,周大风,《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测定和防范》,理论观察,2011,3.

第9篇: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范文

记得1978年秋我跨入大学校门攻读金融专业时,在《货币银行学》课本里还没有货币政策方面的内容。所以,直到大学毕业,我对“货币政策”这个概念都十分陌生。也难怪,当时我国实行严厉的金融计划管制,也没有形成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分设的二级银行制度,货币政策根本没有发挥作用的体制土壤。课本里没有货币政策方面的内容似乎也无可厚非。

今天,货币政策已经成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货币政策的走向、工具的运用以及政策调控力度的改变,都受到经济界和公众的高度关注。这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步的表现,自然值得人们欣喜。

然而,欣喜之余我们注意到,我国始终没有一个成形的金融政策。金融政策长期缺失与货币政策的活跃形成了强大的反差。而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常常把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同起来,混为一谈。

所谓金融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金融业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有关金融产业发展方向、产业结构安排、产业技术手段提高的政策。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都属于政府的宏观政策范畴,但其作用范围、功能以及调节手段存在明显的差别:

货币政策:只对形成货币需求的那部分金融活动发挥作用。其调节手段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数量调节,另一类是运用利率、汇率等政策工具的变动去影响市场主体行为的价格调节。

金融政策:影响所有金融行业和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式,同时也影响一国金融开放程度和金融业的整体发展进程。除了间接调控以外,金融政策还包括行政调节和法律规制。

为什么要制定金融政策?

制定金融政策的意义,择其要者主要有三:

第一, 制定金融政策可以使金融发展具有明确的目标约束。

社会公众是直接的金融消费者,在金融与社会公众的联系愈来愈广泛的情况下,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供给程度,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福利水平。特别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公众手中的证券资产已达到相当规模后,金融发展水平制约下的资本市场结构的深化程度和市场稳定程度,更是与公众切身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

但是金融政策的长期缺失,使金融发展没有一个明晰的总体发展目标,处于一种懵里懵懂和放任自流的状态,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即使对某些改革和发展路径已经十分明确的重大金融问题,推进步伐也很缓慢甚至迟迟不能破题。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就是一例。年复一年,这一事关金融发展全局的改革至今仍停留在无休止的讨论和各种实施方案的比较上,在实际操作层面却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如果有了金融政策,金融发展就有了明确的政策目标约束。尽管这种约束不具有指令性作用,但其无疑会使金融发展具有明晰的方向感和目标感,从而增强金融发展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有利于加快金融发展的进程。

第二, 制定金融政策可以降低金融发展的成本,增加金融发展的收益。

成本-收益关系是经济生活中一对基本的比例关系,而金融发展也有一个成本和收益的对比问题。由于没有明确的金融政策,政府主管部门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金融发展缺乏整体感和层次感:

一些曾被推崇并且付诸实施的金融发展措施,一段时间后又成了“改革”的对象;

一些金融机构在设立时由于市场定位模糊,发展方向不明,业务开展起来后多有“违规”之嫌,政府还要支付整顿监管成本;

对某些势在必行、迫在眉睫的带有攻坚性质的改革与发展举措,或是由于相关利益部门的干扰和博弈,或是出于维护金融稳定的考虑,政府举棋难定,踌躇不决,无法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凡此种种,都极大地增加了金融发展的时间成本。

第三, 制定金融政策可以给社会公众相对稳定的政策预期。

政策信息对金融稳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在股市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政策信息是通过影响公众的心理预期和交易行为来影响股市的,而这种影响的程度大小,又与政策信息的确定性直接相关。

模糊的政策信息使公众难以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例如,在国有股减持问题上,一直没有一个明晰的市场发展政策,以至于政策上左右摇摆:忽而决定公司新股发行时按市价减持国有股以补充社保基金缺口,忽而又决定停止减持。可以说,国有股减持已经成为引致股市动荡的最大利空因素,是悬在投资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政府对此事久拖不决,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热情,也影响了股市的稳定。

事实证明,市场最怕的是不确定性,它比单纯的利空因素对市场的杀伤力更大。

对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厚此薄彼”,与其说是政府在政策生成机制上的一种“政策歧视”,倒不如说是政府在政策设计和政策安排方面的一种缺陷更为准确。

政府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金融业虽然有别于一般的公共产业,但就其与社会公共利益联系的紧密程度及其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影响程度看,丝毫不比其它社会公共问题逊色。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政策,引领金融发展步入快车道,于国于民,善莫大焉。

金融政策的基本点

金融政策的内容如下:

金融产业政策目标

金融各行业与金融市场各子市场的发展规划

金融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金融产业技术进步

金融产业对外开放

金融产业监管

金融产业政策手段等

其中,产业政策目标和产业发展规划是金融政策的核心内容,其它内容都是为实现产业政策目标和产业发展规划服务的。

金融政策的构成要素包括:

金融产业组织政策

金融产业结构政策、金融产业布局政策

其中,产业组织政策和结构政策是金融政策的基本点。由于我国金融业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竞争不足而非竞争过度,因此,产业组织政策的重心应放在鼓励竞争、限制垄断方面。通过各种制度规则的建立与实施,改革金融行政审批制度,降低市场进入壁垒,着力为金融主体造就公正、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以保障公平竞争,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金融产业结构政策的实质,在于政府通过相关政策措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进而推进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政策在中国金融政策中占有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