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化设计特点范文

数字化设计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化设计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化设计特点

第1篇:数字化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数字动画;特效设计;实际应用

数字动画设计在电影特效中的广泛应用,实际是通过计算机并采用一系列相关制作软件来完成的,和传统电影的制作原理相区别的是,数字动画是数字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从艺术效果看,数字动画在电影特效中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动画艺术的美术展现手法。这一技术的应用,对电影业的发展是个极大的推进。由于采用数字技术制作电影特效,其制作过程是在电脑上完成的,从而使一些原来要靠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才能完成的艺术表现,仅仅通过少数设计师在电脑上进行软件制作即可完成,从而为降低了电影拍摄成本,并使影视作品艺术效果更具震撼力。

一、数字动画应用于电影的艺术魅力

(一)高仿真性。数字动画在电影特效上的应用,从技术层面上来讲是一个巨大突破。数字动画是通过建立三维立体构图,模拟现实中的真实景物而制作出的立体构图,从艺术效果看是非常具有高仿真性的。我国拍摄的首部三维动画片《圆明园》,就是通过数字手段,再现了圆明园这个古代园林壮丽的风貌,影片重点展现了这座“万园之园”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让观众恍如隔世,效果极具震撼性。

(二)观赏性。数字技术在电影特效中,借助CG技术,利用计算机进行动画设计,将根据分镜头剧本的内容,再在三维动画软件里设置各个分镜头,对应着镜头调节人物动态,构建和设置场景以及材质灯光,再渲染成序列帧,从而使影片更具有观赏性。

(三)生动性。数字动画的三维技术特性在电影特效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动画制作中,设计师可以利用数字动画技术,制作出利用真实摄像很难捕捉的画面,如火山喷发,雾霾、火灾等等,而采用数码技术,这些效果都可以通过电脑制作来完成。

二、关于电影特效数字动画制作采用软件

数字动画用于电影特效,其制作过程通常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动画特效与后期特效,这两个阶段在逻辑关系上是紧密相连的。电影特效的数字动画制作,通常采用3ds Max三维立体建模软件。从应用实际效果看,3ds Max以其出色的、无以伦比的表现个性备受当今世界从业人士的推崇。

(一)特效性。采用3ds Max制作电影特效,具有强烈的质感和色彩感,如在《后天》电影中的飓风效果就是采用这个软件来实现的。

(二)便捷性。由于这组软件系统采用非常简明的内部化操作键,所有的制作过程都可以通过按钮来完成,其便捷性非常理想。

(三)合成性。该款软件可兼容很多的特效插件,使得其具有强大的制作功能,如在电影制作的后期,通过该软件制作的爆炸效果、飘渺效果,可以充分展现复杂的电影场景。

数字特效在电影制作应用中,被誉为动画界的插件大师。Side Effects Software及由Adobe公司推出的一款应用于高端视频编辑系统的软件技术也受到广泛好评。3ds Max、Side Effects Software并称跑当今世界最为流行的数字动画制作应用软件。

三、数字动画在电影特效中的应用

数字动画在电影特效中的制作程序主要有三个不同阶段,即场景虚拟建立、仿真动画制作和画面合成三步骤。

(一)场景虚拟建立。在电影场景中,如果采用实景抓拍,这些画面一是很难捕捉,另外采用实景拍摄难度系数也比较大,有些实景甚至根本无法拍摄,如地震效果。而采用数字技术进行处理,这些难题就很容易解决。在数字影像制作处理上,可以采用三维立体建立虚拟场景建模,通过专用虚拟立体拍摄,掌握好夹角和物体距离调整,从而拍摄出多个不同特效场景的镜头。如在《圆明园》中,很多场景和画面就是通过电影三维特效来完成了,这种先进的立体制作技术,是通过实景拍摄几乎是没有办法完成的。

(二)仿真动画制作。在一般的数字动画设计中,是采用关键帧来实现对动画的实现和动态播放的。而为了更好地体现电影三维立体效果,在Maya软件中,设计师利用其强大的粒子系统,通过对该软件的设置,建立不同的模型,以此制作自己需要的场景和画面。通过该粒子系统,可实现如爆炸、泡沫、水流等动态的抽象视觉效果制作。

(三)画面合成。数字动画在电影特效的应用,其中一个关键步骤,就是在几个基础素材制作完成后,对其进行后期处理,以完成电影特效效果的实现,这个处理过程就称为“画面合成”。画面合成的原理非常简单,比如拍摄灾难电影,就是先让演员在通常的场景下完成一系列情节所需要动作表演,然后将其背景删除,置换成先期已经通过电脑完成各种背景材料的,比如发大水或者火灾的画面,这个过程就是电脑影像特效合成。另外,电影特效合成还包括声音合成。这个原理和影像合成一样,就是通过数字技术先期制作特效音,再根据影片情节发展的需要,把音响效果叠加在影片里,在通常情况下,一般观众是很难分辩出声音的真实来源的。

四、数字动画应用电影特效市场前景

运用电脑软件优化美术设计,从本质上说就是依靠高科技技术,优化作品成果,使其档次上升、效果更佳。数字特效是通过运用计算机高科技技术,并以其无以比拟的技术性和艺术性,制作出非凡的质感画面,来满足观众求新求异的审美需求。可以预期,随着数字技术在技巧上和应用上向新的高度纵深,受数字动画应用启发,数字特效将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一个专门学科,数字动画应用电影特效这个门类的艺术基础还包括美学理论、认知理论和逻辑理论,这是一门跨学科的艺术门类。从一般规律来讲,数字技术其发展势头迅猛,可谓“日新月异”,新技术替代率非常高,这就给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数字动画作为一门跨学科的技术,对从事这一专业的人才来讲,在知识结构上要求是“复合型”人才,如果做数字设计的只对本专业技能有了解,而不具备广博的知识,缺乏美学创意,在实际制作中思想呆板,就很难创造性地从事这一工作。总之,数字特效的发展,将完全颠覆我们传统的美学思维理念和拍摄理念,其应用价值前景非常广阔,商业价值巨大。

结束语:数字技术在电影特效中的广泛应用,从技术角度来说,无论其采用手法还是最后达成的效果,都是具有革命性的。随着数字技术的推进,更多引人入胜的、有逼真的画质效果和更具震撼效果的电影特效将呈现在观众面前。

【参考文献】

第2篇:数字化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 电气二次设计 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时下数字式互感器技术和智能一次电气设备技术的实用化,计算机高速网络在我国电力系统网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数字化设计将引起电力设计人员的极力关注。文章主要阐述了数字化变电站过程电气技术的特点,并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

一、智能变电站的综合优势分析

对比常规意义上的变电站而言,数字化变电站核心的优势在于:增设了过程层作为结构支持,将数字化变电站所依赖的通信网络与一次电气设备充分融合,从而使得整个变电站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的数字化水平得到了极为显著的发展与提升。不但如此,对数字化变电站而言,间隔层当中所涉及到的相关设备能够实现网络化,在此种技术支持下,数字信息能够直接进入到站控层的交换机当中,省去了传统意义上,网络结构方案下接口装置的运行步骤,达到了提高信息交换使用效率的目的。在此基础之上,由于数字化变电站能够面向系统提供数字化的开关装置,同时能够兼具控制设备的相关运行功能,在有关整个变电站正常运行状态下,在线监测作业以及故障诊断作业方面所表现出的优势更加的突出。还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数字化变电站针对间隔层以及一次设备均设置了与之相对应的数字化终端装置,并通过光纤线路实现终端与终端之间的可靠互联。通过此种方式,能够省去传统变电站运行系统下存在的电缆进线线路连接方案,提高了整个变电站的运行实效性与可靠性。

二、对智能设备的选择要点分析

从数字化变电站电气二次智能设备的选择角度上来说,所涉及到的二次设备主要包括电子式互感器装置、智能开关、以及二次设备这三个方面。对电气二次设备展开进线网络化建设的最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与整个数字化变电站的运行发展需求相适应。但是结合实践工作经验来看,对于智能开关以及电子式互感器装置而言,其在设计与选择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第一,对于智能开关而言,选择过程当中,可以选择理想智能开关或者是建立在传统开关连接方式基础之上的智能终端开关模式。其中,对于理想智能开关而言,实际应用过程当中最主要的特点体现在:其对于在线检测功能以及智能控制功能的支持。同时,理想智能开关还能够面向整个变电站提供相应的数字化接口,因此数字化水平相对较高。但是从维修以及投入资本的角度上来说,资金开支相当大,在可操作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二,针对传统开关而言,在将其与智能终端相互连接的过程当中,虽然能够提供相应的数字化接口,但由于丢失了在线监测的功能支持,因此在数字化水平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由于此种接入方案下的可靠性水平相当高,投入资本费用相对较低,因而在现阶段的实践工作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三,从电子互感器的角度上来说,可以选取有源或无源性的电子式互感器装置。其中,对于前者而言,这种互感器装置主要是指具有低功率线圈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装置,其运行过程当中的特点体现在:能够实现需要电源与电子电路的匹配,通过激光的方式,解决在电源稳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因而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使用。而对于后者而言,由于其是建立在光学传感技术基础之上实现电子互感装置,费用较高,且可靠性水平无法得到保障,因而现阶段比较少采用。

三、对通信规约的选择要点分析

在数字化变电站内的网路,可以分为站控层网络或者是过程层网络,针对不同的网络要选择不同的规约。站控层网络可以选择103规约,这种规约主要是采用传统的面向功能设计形式,其主要的缺点就是互操作性较差,主要是针对一些要求较低的以太网通信使用,并且费用较低。另外一种IEC 61850网络规约主要是基于网络通信平台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面向对象设计,是一个构建数字化变电站的理想平台,但是费用较高,优点是可实施性较好。过程层网络的规约选择,可以选择后一种规约,这种规约形式主要采用FT3帧格式,具有较好的实施性以及传输延时固定的特点。对于要求较好的串口通信有较高的实用性,可以使用插值法来实现同步,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还有一种规约形式就是IEC 60044-8规约,主要是面向对象设计的构建数字化变电站的理想平台,其特点就是传输延时不固定,不可以自同步,并且可靠性较差,但是费用却较高。根据上面的各种论述可以看出,对于单间隔并且不需要进行数据同步的二次设备可以选择第三种规约。

四、对网络结构的设计要点分析

对于数字化变电站而言,在网络结构的设计过程当中,需要分别将其划分为过程层、网络层以及架空层,以上相关网络均需要独立进行相关方案的设计。其中,对于过程层网络而言,由于其是数字化变电站与传统意义上变电站网络设计方案中加以区别的核心元素,需要在具体操作中加以重点关注。而现阶段,基于对经济性、合理性、可靠性等相关因素的考量,在有关站控层网络设计方案的选取方面,建议采取星型以太网网络作为支持。

五、结束语

在电气二次设计过程当中,除需要关注对智能设备的选择以外,还需要将有关通信公约的选择以及网络结构的设计作为电气二次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并加以关注。总而言之,本文主要针对数字化变电站中,电气二次设计的相关操作要点进行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引起各方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 郑光伟,张全胜,牛聚山等.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电气二次设计[J].水力发电,2012,38(5):68-71.

[2]王春成,游复生,邓小玉等.贺州变电站串联补偿工程电气二次设计综述[J].陕西电力,2010,38(12):50-54.

第3篇:数字化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 数字化改装技术;三维设计;并行设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1-0064-02

数字化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影响着世界航空产业的发展,国内航空业也在积极响应这一趋势;试验机设计改装专业承担着我国特种试验机设计技术研究、试验机测试改装的设计/施工及机载专用试验系统研制等工作,它是我国航空产业试飞板块中重要一环,因此,数字化在航空领域的发展必将对其产生巨大影响。

试验机设计改装正在从初期的型号测试改装向特种试验机设计改装技术研究、试验机测试改装的设计/施工及机载专用试验系统研制3个方向发展;为了应对未来我国众多的试飞任务,试验机数字化改装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它将为未来特种试验机设计研制和型号试飞任务提供高效、有力支撑。本文从技术角度提出了试验机数字化改装技术的关键要求,以及数字化改装技术建设的核心内容,以期为试验机数字化改装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1 数字化改装技术要求

数字化改装技术的目标就是实现试验机改装数字化协同设计、制造,促进试验机研制、试飞进程,匹配国内外航空企业飞机研制的信息化、数字化新模式,提高试验机改装水平。综合国内外航空业的发展趋势以及试验机改装设计制造的自身发展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数字化改装技术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1)全三维设计。全三维设计是实现数字化协同设计制造的基础条件。全三维设计是以三维实体为最终设计结果和生产依据的设计模式,替代了原二维图样的全部功能。全三维设计技术可保证设计数据的唯一性及一致性,设计结果直观明了并可以有效提高设计、制造效率。

2)研制工作并行展开与传统产品开发过程并不相悖,它同样遵循产品开发的每一个必经阶段,而且是基于连续的信息转化实现的。研制工作并行开展就要求信息的转化伴随活动随时进行传递。

以型号新机试飞研制为例:第一,在项目的总体研制过程中,试验机设计、试验机改装设计、试验机制造等研制过程可以并行交叉进行;第二,在具体的设计阶段,试验机改装设计各系统和原机各系统的设计工作可以并行开展。设计过程中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不可避免,通过互相协调适应以及各系统间实时迭代设计,可使得设计工作最大限度的展开;第三,设计人员可以并行开展工作。基于相同的设计技术平台,同一系统的不同设计人员及不同系统的设计人员可以并行工作,使设计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试验机改装协同设计制造充分融入到试验机研制过程中,提高了试验机的研制效率。

3)跨地域协同设计制造。世界航空产业正在形成研制和市场的全球数字化协同模式,例如,我国部分主机厂就承担了欧洲空客及波音系列飞机相关部件甚至部分重要结构件的生产制造工作。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了数字化协同技术已成为飞机研制活动中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可以有力推动研制活动高效、精准开展。

外部的这种发展趋势也正在强有力的影响着我国的飞机研制产业,国内飞机研制体系正在突破传统的串行封闭式研发模式。例如,我国某型飞机研制工程项目中首先尝试采用异地协同设计、全国多地协同制造、国内外19家供应商的协同研制模式,实现了国内外不同地域的分包商和配套商的协同工作[ 1 ]。

2 数字化改装技术建设

综合分析国内外协同设计制造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试验机改装研制的特点及现阶段的具体情况,数字化改装技术建设应该分步进行。

第一步,进行数字化设计基础平台建设,加强数字化设计人才队伍培养,建立数字化改装技术规范。

通过第一步建设,可以实现数字化改装技术的初步目标:1)试飞机构内部实现大型试验机改装、特种试验机研制等大型项目的全三维数字化协同设计;2)具备试飞机构与主机厂所间试验机数模顺利传递的能力;3)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数字化设计队伍。

第二步,在国内航空领域条件成熟时实现行业内数字化协同改装设计制造。国内在跨地域数字化协同设计制造方面只是进行了试验性的尝试,目前还不具备行业内跨地域数字化协同设计制造的条件,但是我国航空业正在积极努力地向实现这个目标迈进。

在数字化设计基础平台建设及数字化改装技术规范方面建议如下:

1)数字化设计基础平台。在三维建模软件方面,CATIA作为世界航空领域三维设计的主流软件应该是最佳的选择。CATIA以设计对象的混合建模、变量/参数化混合建模以及几何/智能工程混合建模等先进的混合建模技术,支持从项目调研、构思、详细设计、分析、模拟、装配及维护在内的全部工业设计流程,是全球航空业界普遍使用的一个集成产品开发环境。CATIA在国内航空企业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产品数据管理方面,ENOVIA VPM以其与CATIA在产品建模之间已紧密集成的优势成为首选数据管理软件系统,能够实现物料管理、任务流管理、事件管理、配置管理、人员组织和权限管理等,它能提供一个上下关联的设计环境,便于多专业同时开展设计工作,便于不同部门之间制定设计的优化方案,便于开展不同配置的并行设计[ 2 ]。

在协同平台方面,可以基于Windchill系统根据试验机设计和改装业务进行配置和二次开发,使之成为试验机协同研制平台。Windchill是PTC 公司的一个大型PLM软件,该软件提供了近10个功能模块,涵盖了企业级产品数据管理和协同工作平台应具备的所有功能。Windchill 还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工作流引擎,能够方便地对航空企业的各种复杂工作流程进行自动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和控制[3]。

对于改装数字化设计基础平台可以考虑以三维设计软件CATIA作为基本的设计工具软件,通过ENOVIA VPM系统实现对产品数据管理以及设计过程的管理,依靠基于Windchill系统进行二次开发的协同平台实现研制工作流程自动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和控制。

数字化改装设计基础平台构架示意图如图1所示。

2)数字化改装技术规范。波音公司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了BDS-600系列规范,使参研人员在统一的规范下有序进行。我国航空企业正在建立统一的数字化设计制造规范,已经颁布和实施了关于数字化设计制造的初步标准和规范,可以看出我国航空业正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设计制造规范化建设。因此,作为试验机研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数字化改装技术规范化势在必行。数字化改装技术规范应该依据我国航空业现有标准、规范的统一约定,结合试验机改装设计特点及相关要求进行制定,并随着行业标准的完善不断地修订,最后形成与全行业标准规范相统一的完善的数字化改装技术规范。

3 结论

数字化技术、信息化技术对飞机的研制及业务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在航空领域积极推进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试验机数字化改装技术将是试验机设计改装的发展目标之一,它将有力地推动试验机数字化研制进程。

参考文献

[1]王永栓,王晓丽,向颖,等,航空工业数字化协同现状与发展[J].航空制造技术,2009,(11):62-65.

第4篇:数字化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协同平台;数字化;结构;飞机;设计

0.引言

传统的设计制造过程是:飞机设计―工艺准备―工装设计―零件制造―装配,由于设计过程不可避免的变更,最终导致研制周期长,成本高等缺点。但是,传统的飞机结构设计,在经过了上百年的开拓创新和经验积累,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设计体系。从设计输入到产品输出的整个过程中,每一步都考虑了防差错,并能快速地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数字化协同平台正是借鉴传统的飞机设计的工程经验,并利用数字化、网络化等手段,使其更加系统化,规模化。数字化协同平台在继承了传统的飞机结构设计的优点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了高性能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高速网络的快速传输能力,为飞机结构设计提供了更加开阔的设计平台。

1.数字化制造特点

1.1产品研制方法发生改变

传统样机研制过程和方法大体分为概念设计、初步设计和生产设计阶段,各设计阶段均需绘制模线和制作物理样机来帮助技术人员准确地设计飞机和配置飞机的内部空间,研制过程为串行,产品定义信息传递不连续。而在数字化环境下,其模线和物理样机均由产品的数字化定义或数字样机所替代,研制过程为并行表现形式,便于实现多学科的协同设计。具有以业务过程为中心,具有跨地域/多企业的、动态的研制特征。从协同研制全局目标看,产品数字化协同研制中有横向(多学科协同研制MDO)和纵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同),即使制造商分布在世界各地,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协同设计,交换产品相关设计信息。使得设计制造的数据、设备、实施、人员、成果和时间变得更为透明、柔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

1.2数字化技术与其他先进技术相融合

数字化技术与其他先进理念(精益生产、并行工程)以及先进技术(数控加工及成形技术、数字化测量技术、飞机装配技术和质量保证技术等)相结合,使它们能集成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发挥先进技术的整体效益。美国联合攻击战斗机(JSF)项目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首的由30个国家的50家公司组成的团队,采用数字化的设计制造管理方式,以跨越航空工业的全球性虚拟企业为表现形式。其集成平台采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软件,包括网络平台采用VPN,LAN,WAN,Internet和各种应用系统组成的应用平台;业务平台由各种应用软件构成,如:文档管理,虚拟现实,材料管理,零件管理,CAD设计软件及相关接口,数字化工厂的设计仿真软件包,企业资源计划和工厂管理软件;商务平台包括为用户提供访问其他系统数据的各类接口。

2.数字化协同平台为工艺制造提供了方便

工艺设计处于产品设计和加工制造的中间环节,它是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第一步。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可能导致工艺设计方案的更改,另外制造业特有的传统的串行工作方式,使得工艺设计成为产品制造的瓶颈,并且占用了很长的产品研制周期。目前工艺设计的不足之处:

2.1产品设计的工艺性审查周期较长

要在产品设计打佯出图后,工艺部门才能对产品设计进行工艺性审查,针对可加工性和经济性对设计提出更改意见,一般周期都较长。然后,设计针对工艺提出的意见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若改动较大则大大延长设计周期,这是一个反复迭代过程。

2.2不能及时发现工艺方案、工艺路线以及工艺规程的设计中的错误

工艺设计中隐藏的错误难以在设计过程中被人为的发现,装配工艺的优化基本上是凭工艺员的经验,工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往往要在产品实际装配过程中才被发现,但此时工艺设计错误已带来了产品、周期、人力和费用的损失。

有了数字化协同平台工艺工作可以有效的贯穿于整个飞机生产流程当中,为工艺设计提供了充足的准备时间。工艺制造部门随时登陆数字化协同平台网络,了解设计进展和更改情况,及时的贯彻到工艺准备之中,同时进行并行产品数字化定义,建立全机数字样机,实现了数字化模块化设计与柔性制造,大大缩短了研制周期,减少了工装,降低了成本,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与仿真技术也随着数字化协同平台的发展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一些著名的飞机制造公司开始应用专用软件系统如DELMIA等进行装配工艺设计与仿真,利用车间执行系统实现了生产现场可视化装配。

我国的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现处于起步阶段,设计部门建立全机数字样机的工作已经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因此如何在数字样机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通过协同工作平台建立三维数字化产品设计和装配过程仿真环境,实现产品设计、装配工艺设计、装配工装设计的并行工作方式,是我们需要急切解决的课题。数字化协同平台是一个很好的多人协同工作平台,为飞机设计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能将设计员的思想更快地转变成一个个精美的飞机零件,为飞机早日翱翔蓝天提供了可行性,使我们的梦想能更快地成为现实,同时也吸引着我们编织更加美丽的梦。

3.结束语

数字化飞机设计制造技术加快了现代飞机研制的整体进程。数字化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传统飞机产品的研制过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将对工厂的技术改造、技术和生产管理、人才的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民机公司虽然在数字化制造技术方面拥有一些经验和基础,但是与国际上先进的航空制造公司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民机公司必须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吸取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数字化制造技术,提升民用飞机的研制水平。■

【参考文献】

[1]侧卫,晓立.模具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J].航空制造技术,2009,(20).

[2]郭春英.数字化制造技术在ARJ21飞机吊挂研制上的应用[J].航空制造技术,2009,(18).

[3]金卯,晓立.大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J].航空制造技术,2009,(14).

[4]贾晨辉,任小中,李云峰.数字化制造系统规划与建模仿真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9,(06).

第5篇:数字化设计特点范文

数字化展示设计的发展需要找到对口依托和便于操作的技能技巧,鉴于艺术工作者工作方式的独特性、思维拓展性、节奏的跳跃性等特点,合理有效转化设计成果,探索无限潜力与潜能。这门学科在我国的起步较慢,研究进程稍显落后,有关文字性研究不多,其中主要是对传统展示形式的探索,本文以信息化与数字媒体为依托,研究数字化设计对展示形式产生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

媒体设计;展示设计;模拟;媒体演示;视觉错位

一、理论梳理

伴随着计算机设计软件操作系统的有效突破,设计软件跟上了数字化的脚步,在发展初期,主要表现形式主要为手绘方案形式,后期进行电脑绘图。随着计算机云处理功能的强劲发展,展示的手段与思维也在不断的演变、突破。数码载体与媒体设计、模拟现实技术进军视觉设计领域。所以,媒体展示设计独立为鲜明的视觉展示手段,构成了较为鲜明的艺术魅力,构建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化编码、数字解压缩、数字调制和解调等信息技术的处理,称为数字化技术。可见,数字化技术运用的是计算机技术。数字化设计即是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

二、展览形式

固定的展览墙面,展板内容的相似性已得到有效改善,个体的有效参与融入了内容表达、情景再现,场地固定的发展模式。在与观众的接触与体验过程中,观众体验到实际的变化,,实现了人的有效参与,光电数字媒体能制造出意想不到的视觉效应。情景在线模式是将展览形式、视觉效果、展览主材料融为一体并处理成移动图像,情景模式被置换并有效补充,实体展览馆被取代,数字媒体的加入丰富了显示沟通手段,数字化成品的保存更加有效。观众全程体验展品带来数字化变化和感受,数字化设计的可以虚拟未来、模拟过去,有效的将展示场景一次性还原以达到视觉感受的真实性表达效果。在移动网络展览媒体的发展过程中,在传播途径上寻找有效路径,利用丰富的媒体资源在互联网上的传输效果明显,下载的同时可以观看展示视频,这些多样的特点广受教育领域、文化部门、娱乐行业的青睐,网络的技术手段广泛用于展示展览领域,在多年前就开始初露端倪,虚拟展馆的形式已经成为时尚的代言。

“流媒体”是从外文资料中转意过来进行研究的,它可能将音频文件、视频资料实时下载并展示,实验成果可同步网络直观传达意图、实体展示与体验、数字资源广告、远程继续教育等。宽带信息载体重新阐释了固有互联网的不足,把音频文件、视频资源及图象文字于一体。宽带信息载体已悄然成为将来互联网时代的导向主流,宽带信息载体依靠本身的发展优势,就此一举成为新时代展示、展览设计的承载体。媒体应用的表现效果有利于设计对象的表达,在三维空间的每个层面和细节处理方面,能设定多个路径并将展示情景串联起来,以动态的效果展现在大众面前。多维空间表现形式的问世使信息化虚拟现实转被动为主动,这是数字展示设计的独特之处。国际上数字媒体设计师为此项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设计与呈现过程中通过各组成部分的变化,建立多元展示的形态空间展示给观看者与参与者。

三、数字化展示设计的特征

“模拟仿真”是数字化展示设计的特点。被测试者置于环境中,不仅能感受环境的变化而且能建立起意境共享。在模拟展示环境中建立真实感受的体验效果,展示环境所达到的情景再现,主要的构建形式多种多样。在虚拟世界中,任何因素都如同处在“现实”中。

(一)媒体介入的体验式展示设计能触发群众情感的变化。观察身边的事物,基本上体现形式以三维立体方式体现,就是说三维数字化展示更贴近于人民群众需求。

(二)变化形式多于二维样式。自由、灵活,表现形式丰富。数字化展示设计关键点的明确,能丰富传播方式,内容丰富、有吸引力。以数字化为载体感染观看者,以达到物质和情感的结合。模拟现实表达的设计方式,在思维领域主要是通过对现实的模拟来构建体验性展示空间。展示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它是对人类思维模式与生活体验的挑战,在数字化媒体展示领域,将是数字化展示设计的历史性突破。场馆可以不受有限条件的局限,也可以提炼展示效果角度进行数字编程,建立多角度观察的新样式。多角度、全视角观察展品的呈现效果,形成变化多样的形状,整理各种建筑形式,进行优劣对比,改变思维模式。多元化时代给体验设计勾勒出无限想象的发展空间,引领思维模式的方向,这些信息的变化带来了多元化的特点与发展优势,在群众艺术工作中,大量数字化多媒体展示体验馆的建立提上日程,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生活,我调研小组经过多次论证与调研,数字体验馆已初显模型。在方向定位上,展览的发展方向是由数字化、媒体化、网络化为主要展览形式在实际展示中得以应用的。

在数字化展示的发展进程中,文化体验馆是展示展览的新形势,展示手段多样、丰富,丰富了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的路径,这是一种新的时代观看新模式,将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发挥践行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小娟.民族图形的国际化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0.

第6篇:数字化设计特点范文

在信息发展较快的时代,使国内许多行业已经与国际接轨,信息技术的使用不断改变社会各领域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不断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在这样处处充满大量信息的社会背景下,建筑行业的施工数字化是传统建筑业对自身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必然转变,同时也是我国建筑产业施工管理科学化的基本要求。建筑行业间的竞争,使得建筑专业软件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多,为了适应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建筑方案施工管理也正与实物管理转为数字化电脑模型式的集成化管理。为方便建筑施工计划、施工步骤较大数字的运转,形成了数字化的建筑集成系统,从建筑项目的施工和管理的角度出发,健全数字化管理技术体系,为建筑业的发展起了较大的作用。

数字化集成系统

1. 建筑施工数字化的概念

建筑施工数字化是以网络、计算机和数字化信息为基础,建立的数字化施工的集成系统,使建筑施工从方案设计到工程实施都能通过专业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从而更加全面的对整个数据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管理。数据化集成系统是数字化施工的进一步延伸,大量数据通过智能化的建筑机械设备与计算机网络间以可识别的数字信息进行传输和交换,使整个建筑施工过程实现数字化。建筑施工数字化集成系统在集成数字化的优势上拓宽了数字信息施工的运用并加快计算机对数据的识别、运算及传送、保存等,使建筑施工数据的相关信息更好地反映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方便各建筑机械在集成电路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建筑施工,并获取施工现场的各类数据,形成智能化的数字集成管理,使数字化信息施工贯穿整个建筑施工过程。

2.数字化集成系统的目地

通过对建筑施工行业的了解,数字化集成系统也来越完善,其主要功能是借助计算机工程软件和技术将建筑不同界面上的数据信息做较客观、科学的集成处理,使建筑施工的整体构造模型更加趋近真实效果,为建筑施工多维信息处理提高效率。数字化集成系统的建立使建筑不同类型的数据相互集合,形成独立的空间系统,使各类数据间互不影响又相互辅助,使高新技术在数字化集成系统中最大程度的发挥优势,从而在大数据信息的环境下,制定出全面的施工方案。

3.数字化集成系统的特点

就目前建筑施工数字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而言,数字化集成系统的特点主要以数据为主体,一方面,把整个建筑施工信息进行全面规范的收集、处理并进行整合存储,方便施工时进行发送和集成运用,实现对数据资源的综合处理,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数字化集成系统对大量数据进行操作时可增加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数据的安全管理,方面数据统一维护和在建筑施工时及时查询、核对等。

建筑施工数据特点

1.施工周期较长

基于大部分建筑施工的层数较多,每层的结构特点不统一,施工时涉及的知识面广,特别是高层建筑,其设计比普通楼层建筑复杂得多,基础的埋置深度也较深,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建筑施工涉及人员多,不同细节的施工到检查到验收时所用周期长,有时短至一年,长至几年或十几年等。由于施工周期长,人员不稳定,所以期间各方面形成的数据量逐渐累积将形成很大的工作量,为建筑施工数字化集成系统的带来了实践机会。

2. 施工技术含量高

在建筑施工中,从建筑的结构力学计算、材料的性能选择、水电管道体系设置以及建筑配套设施的建设都有着较先进的技术理论和数据支撑,如此技术含量较高的建筑施工所产生的与数字相关的工作也是海量的,这对提高施工进度和施工效果是一大考验。

数字化集成系统对建筑施工的作用

1.建立虚拟模型

目前建筑施工常用软件有天正CAD平面数据处理软件、SU建模软件、VR虚拟模型效果软件、AI建筑分析软件等,多种技术软件综合运用,形成仿真的三维建筑施工模型,为建筑师、建模师、软件研发人员、施工人员等其技术能力的发挥提拱展示的舞台,同时缩短建筑施工周期,为达到预期的施工效果,共同促进建筑施工的高校实施。

2.辅助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的发展

建筑施工数字化集成系统更好地促进建筑方案的实施,在达到与实际现状场地相符的效果后,对后期的城市规划、城市旅游发展、园林景观等设计相关规划则较为容易,使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相互结合,共同促进社会发展。

3.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

由于现代社会信息数据变化更新较快,而建筑施工数据化集成系统对建筑施工数据的综合管理使建筑数据较为方便的更新替换,同时对于同行业间,数据的集合存储方便信息的交流和获取,更好的了解当前行业的发展走向,为促进建筑施工方案的更新提供机会。

总结

第7篇:数字化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煤矿供电;数字化技术;GIS系统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9.057

0 引言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煤矿行业的发展同样迅速。但由于煤矿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行业特殊性,因此在煤矿行业日常的工作当中就对电力供应产生了特别严格的要求。只有电力供应系统的安全可靠,煤矿行业的工作才可以正常进行,才可以对矿下的高效率工作进行保证。伴随着逐渐兴起和持续发展的数字化技术,该技术也越来越被广泛地运用到煤矿供电当中,该技术构成的供电网络具有稳定、安全、严密的特点,数字化煤炭供电系统是一个持续变化的系统,它会伴随数字化技术同步提高。

1 数字化技术在煤矿供电的独特优势

工业设计全新的发展方向,由运用范围广泛的数字化技术提供,同样也使得具有创新技术支持的煤矿供电系统的设计更加完善。煤矿行业相关工业设计师在对供电系统的设计前期,对数字化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可以对设计的障碍进行有效的克服。由于时间的差异和空间的复杂给设计工作带来的阻碍,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设计工作的合理性进行了保证,并且减少设计误差。与此同时,井下供电系统与煤矿地面之间的监控集成环境,也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高效的建立,将煤矿供电系统的统一调度和监控得以实现。煤矿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在整体上得以提升,运行效率达到最高标准,将煤矿供电的应用程序达到简化。通过决策和技术上的支持,使得供电系统可以正常安全的运行。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概括来看,将数字化技术广泛地应用在煤矿供电系统之中,与目前时代的要求相符合,还提供了煤矿正常工作的方便条件。与此同时,对于满足煤矿行业发展的需求,现实意义非常重大。

2 煤矿供电中数字化技术的有效应用

2.1 提高供电系统运行质量

伴随着在供电系统中大量使用数字化技术,供电行业的设计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设计师们将时间和距离的差距进行缩短,有助于工作更好地协同进行,技术上的交流也更加方便。从产品的设计到最终的产品投入生产运行,设计师们不断地持续进行交流,这样有利于对整体的设计质量进行提高,发生错误的可能性也被最大限度的控制。与此同时,对于人力、物力和财力都进行了节约,进一步发展供电系统设计行业的工作协调性。通过数字化技术的运用,设计者们可以将设计方法和思路进行持续的科技创新,传统方法实现不了的设计效果则可以通过数字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进行实现,通过互联网和计算机网络甚至智能手机,所有的设计人员都可以进行实时的技术交流,在设计上博采众长,还可以使得自己的设计方法和理念得到较为客观的评价,设计的自由程度和设计空间对于设计人员来说更加增强。煤矿供电系统中数字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可以增强设计水平,体现集体协作,达到各方面的全面提升,对于生产和施工的高效率运转,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2.2 GIS系统在煤矿供电系统综合自动化的应用

就一般情况来看,地面是无法完全接收到煤矿井下实际信息。供系统图是地面对井下供电系统唯一可以获取的信息,可是供电系统图只能体现出开关、设备、电缆和变压器之间的控制和连接关系并没有任何实际作用对于分布电缆和内部位置进行指导,矿井下工作受限于相对封闭的环境和电缆分布的复杂。由于这些复杂因素的影响,煤矿供电系统不但在数字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而且日常的供电系统维修也有着很大的麻烦。在煤炭供电系统数字进程化中,运用具有优势的GIS系统,它可以直观且系统的描述矿井下的实际环境情况。特别是在煤炭供电系统中属性特点和相对复杂的空间关系方面有着较强的反应效果。利用GIS系统中的地理坐标统一系统,在煤炭供电系统中,精准的定位实体对象,准确地描述空间关系。在对获取的一系列数据通过具体的分析,合理调整供电系统,依据相关的空间数据,在安全供电的基础之上,达到煤炭生产需求的最大程度满足。同时GIS系统的优势还表现在管理空间信息和数据上,通过对真实可靠性较强的地理信息收集,对今后的维修工作提供了便利。所以把GIS系统为基础的动态供电系统建立在煤矿供电系统中,煤矿的整体管理都可以实现最优化,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安全性和后期维修的便利性。

3 结语

根据目前情况来看,煤矿供电系统安全运行的实现,要依靠数字化技术作为坚实的基础。在煤矿供电系统中,从设计到运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都实现了技术创新。伴随着在煤矿行业中广泛发展和应用的数字化技术,与时俱进的特点也更能够在数字化技术应用的供电系统中得以体现,实现供电系统的迅猛式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和物质支持给煤矿行业,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稳峰.数字化技术在煤矿供电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2 (09):13-14.

第8篇:数字化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仙游木雕;木雕艺术;数字化平面设计

1仙游木雕艺术

1.1仙游木雕的发展历程

仙游木雕兴始于唐朝,繁盛于明清时期。在唐代,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兴建寺庙建筑,木雕工艺涌现。到了宋代,人们对妈祖的信仰,通过雕刻了几尊生动形象的木雕妈祖为人们所赞赏。后期还有节约风格的明代木雕和装饰风格的清代木雕,仙游木雕后期开创了“仙作”木雕家具的先河。现在,仙游的木雕产业注重传承传统的精湛的木雕工艺和创新的表现手法,仙游木雕业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出产古建筑装饰木雕、神像木雕等。

1.2仙游木雕的艺术特色

(1)仙游木雕的寓意化图案与题材选定。仙游木雕设计所选择的题材丰富多样,有以人物为题材的木雕刻画,主要是对人物的外貌体征和神态进行刻画,一般会和人们所熟悉的故事相结合,通过木雕展现精彩的故事情节和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动物纹样主要是选择带有吉祥寓意的动物,如华夏民族所崇拜的图腾龙、鲤鱼跃龙门等;植物纹样中傲骨的梅花、充满生机的卷草、刚正不阿的松竹、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花开富贵的牡丹等;运用福、寿、喜的吉祥文字的题材等。在仙游木雕艺术创作中普遍喜欢运用象征的方法创作图案,通过事物之间的联系,用特定的、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某种精神品质或表达某一事理,通过图案传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向往。(2)仙游木雕的雕刻工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仙游木雕兼容并包,汲取其他地区雕刻技术的优点,既有其他木雕工艺的某些共性,又形成了独特的雕刻技法和艺术特色。比如绘画中白描的表现手法的线刻;有跌宕起伏的层次感的浅浮雕和深浮雕;有人物、动物等题材的独立的立体雕刻的圆雕技术;具有空间穿透效果的透雕,也称为镂空雕刻技术;精雕细刻的微雕。这些雕刻技术有各自的特点,根据题材选择合适的雕刻技术。木雕的刀法本身幻化出的艺术语言在细节处可见一斑,使其所刻画的花草具有生机,刻画的鸟虫具有灵动性,人物惟妙惟肖,通过外在的雕琢,传达作品蕴含的深意。

1.3仙游木雕图案的审美价值

仙游木雕图案主要是要传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的追求,还可通过艺术方式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民俗风情体现出来。其具有儒家思想中雅俗共赏的品质,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认知、启蒙、教化、审美思想意识和精神活动的产生,引起观者情感的共鸣。

2数字化平面设计艺术

2.1数字化平面设计概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字化平面设计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通过计算机此类数字化设备进行的图片资料的输入与输出,各种资源的下载和各类计算机绘图软件的运用的数字技术制作方式,具有特殊技术性和丰富性,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并且能在网络上共享资源。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数字化的平面设计更为现代平面设计师推崇。

2.2数字化平面设计的特点

数字化的平面设计主要是通过对素材的提炼和创新设计,利用计算机可操控的参数来设定设计作品的各方面的数值,如形状、颜色、层次,以及所要达到的效果的一系列数字化设计。运用数字化设备进行设计制作,效率高、占用空间小,它能够节省时间,可以在同一个画面以不同形式展示同一设计。在技术操作上,可以随意修改设计,利用扭曲、透视、变换等手法,可直观地对比不同设计作品。设计者还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虚拟设计,发现设计中的不足并及时修正和完善,从而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3仙游木雕艺术与数字化平面设计的辩证关系

3.1仙游木雕艺术对数字化平面设计的启发

(1)素材的选定与处理对数字化平面设计的启发。在平面设计中,我们可以提取仙游木雕创作中的传统元素的特色图形符号,与数字化技术的平面设计相结合,以传统的图形符号的设计传达其寓意及现代的设计思想。对具象的素材进行简约又别具特色的图形设计和表现形式的尝试,使选取的元素具有民族特征和美学特征,同时包含现代设计理念与风格。注重元素的选取会让平面设计具有更深层的含义和文化底蕴。(2)雕刻工艺对数字化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的启发。仙游木雕特色的木雕工艺对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有突破性的启发。借鉴仙游木雕创作的多种雕刻技法,打破了传统平面设计的二维空间设计,使平面设计向多维度的方向发展,丰富平面设计多种材料运用的尝试和多样表现形式的设计。可以是二维空间中的多维度的展示,也可以是多层次、多样式的表现形式,注重平面与立体的结合,突破平面设计的平面化表达,在平面设计中形成新的设计语言和设计风格。

3.2数字化平面设计对仙游木雕艺术的影响

(1)数字化平面设计对仙游木雕艺术创作的影响。传统的木雕图案主要是以具象的、复杂的形式呈现给大众,数字化的平面设计则是对传统木刻的图案进行归纳和抽象性的概括,根据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将从传统木雕中所提取的元素与现代技术材料相结合,进行结构重组,形成新的样式。利用数字化设备进行设计和修改,用数字化设备形成木雕成品的虚拟效果,及时发现不足并修改,直到最终定稿。美化和运用新的木雕纹样,将简约风格的木雕设计理念融入仙游木雕艺术创作之中,让仙游木雕的创作具有现代的美感。(2)数字化平面设计的传播对仙游木雕文化传承的影响。仙游木雕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内涵。现代数字化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有海报、宣传手册、包装设计等静态文化传播,还有具有视听效果的视频、广告、宣传片等动态文化传播。将木雕的文化元素以平面设计的媒介进行数字化平面设计,将传统木雕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通过平面设计进行文化传播,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和视觉体验,创新木雕艺术传播形式,促进木雕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4结语

通过对仙游木雕艺术与数字化平面设计之间关系的探究,对于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丰富的内涵和民间艺术价值的仙游木雕艺术,我们要有意识地进行保护、传承和发扬。我们要利用现代科技资源与社会条件,为仙游木雕艺术开辟一个新的生态传承空间,挖掘仙游木雕艺术的深刻内涵和独特的文化符号,运用现在的审美方式和表现形式赋予其新的审美内涵和价值,同时从仙游木雕艺术中汲取营养,借鉴其素材和表现形式等,实现平面设计的创新。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加数字化平面设计的魅力,提升其文化价值,使数字化平面设计显现出自身独特的价值与意义,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仙游木雕艺术创作与数字化平面设计新理念。

参考文献:

第9篇:数字化设计特点范文

1.研究问题及方法笔者基于对远程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把握,以及对数字化考试的长期关注,将国家开放大学考试工作作为个案,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借鉴考试学的相关理论,最终提出我国开放大学的数字化考试设计方案,期望推进远程教育的考试改革和教学实践。本研究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首先通过收集考试文件、考试记录、考试档案、分析报告、试卷分析等资料,对参与考试的工作人员和命题教师进行访谈,并辅之研究者的实地观察,共同为本研究提供多重“证据源”;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案例研究数据库,形成表格化材料,以便为后面建立可靠而有效的问题库提供基础,并与最终形成的数字化考试解决方案形成“证据链”。

2.相关证据收集考试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OUC的考试定位于全国性的统一考试,这不仅说明其考试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同时也表明这种类型的考试是属于课程达标性考试,与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关系极为紧密,既受教育教学的要求所限,又要通过考试自身的督导、激励和评价功能去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OUC的数字化考试是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

二、研究结论与策略应对

1.数字化考试的设计原则结合考试学的相关理论,根据OUC的考试工作现状与问题,笔者提出OUC数字化考试的6项设计原则,即互通数据库系统、注重考试科学性、融合信息技术、推进教学评一体化、实施多元化评价、发展模块化组合。互通数据库系统。数字化考试最突出的优势就是数据处理的高效率,这是人之所以被机械部分替代的根本原因。无论数字化考试自身建立了多少个数据库,所有数据库之间,包括系统内部和外部,对于相同的信息在所有数据库中都应是一致、联动、互通,这样才能降低数据库建设的成本,同时保障数字化考试整体运行的高效率。注重考试科学性。数字化考试无论采用多么高级的信息技术,但是它的本质仍然是考试。

2.数字化考试的关键技术设计

(1)数字化考试总体设计笔者按照现代考试理念,遵循考试学原理,明确考试应有的功能,同时充分考虑数字化考试特别是成人远程学习者的特点,以及OUC考试内部信息与外部教学、学生毕业审核的信息如何实现互通与共享等问题,以及与外部教学、教学管理和毕业审核的关系。根据考试的内容和特点可以将数字化考试划分为学习行为记录、学习兴趣培养、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试、已有成果鉴定五大模块。

(2)考试信息功效最大化设计考试与教学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两者的信息要形成一个良性的闭环循环才能真正有利于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应加强数字化考试信息的挖掘与利用,最大程度地发挥信息的反馈功能,强化信息的功效和功用。数字化考试过程中的信息从功能上可以分为信息管理、信息教育和信息评价,信息管理是对数字化考试自身质量的监控,信息教育和信息评价主要是将信息反馈到整体的教育和教学中。在信息管理中,利用试题参数统计调整题库属性,将试题曝光统计作为修改、淘汰试题的信息依据,将答题案例素材作为题库内容更新和扩充的来源;还可以将考点成绩数据统计参数相对较高或较低的单位作为考风监控的重点对象,将课程成绩统计比较分析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参考,将考试难点分析作为考试内容改革的依据。在信息教育中,主要是发挥信息对人的教育作用。

(3)信息技术与考试的融合信息技术与考试的融合是数字化考试的根本特质。信息技术对考试的冲击不仅体现在考试形式和手段上,而且也体现在考试内容上。在考试内容上,将每次考试都要重新命题转变为集中一次性命题,建立数字化题库系统并对其进行长期维护与更新;将注重考察知识点的覆盖面逐步过渡到基于项目反应理论来判断学生的能力水平;将原来相对独立的知识点转变为采取游戏过关式的设计模式将其串联起来进行综合考察。在考试形式上,将形成性考试作业册改为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网络测评,将纸笔考试转为网上预约考试,将面试答辩转为远程视频答辩,将听力考试转变为直接在网页上点读的形式,将实验通过网上虚拟情景再现的形式呈现。在考试手段上,原有的纸介、现场、磁带录音、人工评阅、实验器材将逐渐转变为以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互联网为支持媒介的考试手段。

(4)人本化设计数字化考试的人本化设计应该体现在试卷设计、内容设计、个三个层面。在试卷设计层面,应重视考场信息布置的心理暗语,考场布置和试卷界面应体现一定的人文关怀,增加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在答题过程中,考生如出现漏答的试题和卷页,计算机应自动提醒是否跳过;在试题编排上,应严格遵循人的思维规律进行由简到繁、先易后难的设计与编排,留给考生足够的发挥余地。为解决由于工学矛盾导致不能按时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提供预约考试,并为没有通过考试的考生多次提供考试服务;每个考生都有其独立的学生信息管理平台,所有的学习行为、考试行为、审核行为都会在同一个窗口中呈现,便于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考试进程。

三、进一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