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工地封闭式管理范文

建筑工地封闭式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工地封闭式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工地封闭式管理

第1篇:建筑工地封闭式管理范文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建设效益深圳、和谐深圳的重要途径。我局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成立了由梁小群副局长任组长,各区建设局、市安监站及局办公室、质安处、建管处、科教处、法规处等单位为成员的市建设局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建设局也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构建了两级创建领导机构,为“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

二、精心部署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任务

1、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制定并下发了《深圳市建设局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方案》,分阶段落实工作任务:200*年2月至6月,为集中整治阶段,全面开展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整治;200*年7月至8月,为巩固阶段,进一步巩固整治工作成果,确保建筑工地达到创建的各项要求;200*年9月以后,为迎检阶段,加强文明施工管理,配合做好“生态园林城市”申报考核工作。

2、按照市委、市政府“城市管理年”、“基层基础年”的统一部署,结合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查确认、迎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市容专项整治、清洁深圳月等活动,对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宿舍、场容场貌进行重点整治,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促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深入落实。

三、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落实创建工作任务。

根据《深圳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方案》的要求,我局在创建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强扬尘控制。建筑工地施工生产做到工完场清,建筑垃圾做到日产日清,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建筑工程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减少粉尘影响;在土石方工程施工阶段以及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采取洒水湿润或其他有效防尘措施,控制扬尘污染。

2、防治噪声污染。施工现场的强噪声设备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并采取降低噪声措施。对因生产工艺要求或其他特殊需要,确需在夜间进行超过噪声标准施工的,施工前建设单位向环保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再进行夜间施工。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做到轻拿轻放。

3、加强建筑垃圾管理。施工单位不得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不得将危险废弃物混入建筑垃圾,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并按照城管部门的规定处置,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堆放建筑垃圾。

四、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创建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1、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融入到对建筑工地的日常监督管理中。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告知性检查与飞行检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日常每一次的监督工作中贯彻落实迎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工作任务。全面加强施工现场密闭管理、工地出入口硬地化、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等措施。今年前三个季度,市、区建设主管部门共检查工地8916项次,发出整改通知书697份,及时发现和纠正了建筑工地存在的违规行为,确保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2、在安全生产大检查中,落实各项创建工作任务。在我局组织开展的200*年上半年全市地毯式安全生产大检查、政府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节假日安全检查工作中,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作为重要的检查内容,共检查工程项目1535个,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27份,对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整治。

五、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第2篇:建筑工地封闭式管理范文

为进一步规范建筑工地渣土运输管理,维护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城市形象,按照“巩固、提升、精细化”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质量为标准,逐步形成源头控制有力、运输监管严密、消纳处置有序的建筑渣土全程管理长效机制,加大巡查力度,有效监控建筑渣土超载,杜绝渣土散落现象,保持车容车貌整洁干净,努力推进“最干净城市”建设。

二、工作措施

(一)明确管理主体,确定处置范围

区政府成立区建筑渣土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管理办公室),管理办公室设在区环卫局,王文元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由区环卫局、区住建局、区城管执法局、环保分局、交警大队、区交通运输局、市规划一处、国土资源分局、公路分局、区煤炭局、区房管局、区园林局、区市政公司、区水资办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负责区域范围内建筑工地渣土的统一管理,并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

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区域内的建筑工地、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河道清挖、管网施工、山体整治和拆迁装修等工程的渣土管理工作。

(二)加强日常检查,实施全程监管

将建筑渣土处置审批手续作为办理《安全施工措施备案》前置条件,严把源头审批关。建筑渣土处置审批手续具体办理程序如下:

1.建设单位持计算土石方工程地形图、基础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图、建筑工地渣土处置计划,向管理办公室申报图纸审核,由管理办公室出具渣土处置量证明材料。

2.建设单位持渣土处置量证明材料向区环卫部门缴纳建筑渣土处置费,由环卫部门出具建筑渣土处置缴费凭证。

3.建设单位持渣土处置缴费凭证和《建筑渣土运输承诺书》到管理办公室进行审核,审验合格后,由管理办公室发放《建筑渣土处置手续证明》、《建筑渣土运输城区通行证》(一车一证,随车携带)。

4.建设单位持《建筑渣土处置手续证明》及相关手续到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5.工程竣工后,管理办公室对建筑工程渣土处置情况进行验收,验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施工期间的渣土暂存、运输、处置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现场勘验是否存在渣土就地掩埋或造成扬尘污染行为;建设单位是否及时缴纳相关费用等。经验收合格后,及时发放《建筑渣土处置验收合格意见书》。如有违背或拒不配合的建设(施工)单位,纳入区建设(施工)企业诚信档案,并记入不良记录,优胜劣汰。

(三)规范运输管理,防止沿途洒漏

管理办公室建立运输公司名录,名录中的运输公司由管理办公室通过公开招标或竞争性谈判的方式确定,并向社会公布。需运输和处置建筑渣土的建设(施工)单位,应当与名录范围内的运输公司签订承运合同,不得使用名录以外不具备条件的个人和单位车辆进行渣土运输。

名录范围内的运输公司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依法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符合国家对货物运输企业相关规定的企业法人,并符合工商注册条件;

2.具有一定的运输经营能力,建筑渣土运输车辆一般不少于20辆;

3.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办公场所以及专职经营管理、安全管理人员和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车辆手续齐全,具备统一颜色、统一外观标识、统一顶灯、统一加挂建筑渣土运输专用标识等“四统一”条件,逐步推广运输车辆GPS定位系统配备;

5.具备全密闭运输机械装置;

6.运输车辆驾驶员具有三年以上驾驶大型车辆的经历,无承担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的致人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记录;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条件。

(四)加大联合执法,严查违规违章

管理办公室组织协调环卫、环保、交警、交通、住建、城管等部门进行不定期联合执法检查,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各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进行处罚:

1.施工单位未硬化出入通道,未安装远程视频监控和清洗设备或沉淀池,未安排清扫保洁人员,不能保持施工场所和周围环境整洁的;

2.产生建筑渣土的施工工地未设置封闭式围挡或围挡设置低于1.8米的;

3.施工现场应该采取遮盖、密闭、喷洒、冲洗、绿化防尘措施而未采取的;

4.运输建筑渣土的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带泥上路,污染路面,沿途丢弃、遗撒建筑渣土的;

5.运输车辆没有按照指定时间和路线行驶的;

6.施工单位未取得《建筑渣土处置手续证明》,擅自运输建筑渣土的,或将建筑渣土交由未进入名录的公司运输的;

7.转让、涂改、伪造《建筑渣土处置手续证明》和通行证件等有关核准文件或未达到“四统一”条件的;

8.运输车辆存在无牌、套牌、遮挡号牌、无证驾驶、闯信号灯、超速、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的;

9.其它违反建筑渣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行为的。

三、保障措施

1.严格责任落实,实现齐抓共管。区建筑渣土管理办公室负责区域范围内的建筑渣土管理工作,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建筑渣土处置的联合执法工作;

区环卫局负责制定年度建筑渣土处置计划,定期公布建筑渣土倾倒场所具置和可消纳量,并负责倾倒场所内建筑渣土的处理工作;

交警大队负责办理建筑渣土运输车辆准运手续和年检工作,并确定运输时段和运输路线,依法查处违反规定路线、行驶时间和超载运输等违法违章行为;

区交通运输局负责指导、监督区域内车辆加盖密闭工作,对建筑渣土运输单位、从业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查管理,核准道路运营资格;

区住建局负责建筑工地封闭式围挡设置、出入口路面硬化、远程视频监控安装、车辆冲洗设备配置的监督检查工作;

区房管局负责房屋拆除工地的标准化管理及拆迁垃圾的监管处置工作;

区城管执法局负责对车辆带泥上路、抛洒、偷倒、乱倒建筑渣土等违法行为的处罚;

环保分局在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时,负责对建设项目扬尘污染控制提出要求并加强日常监管,对未按照审批文件要求进行建设、未采取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造成环境污染的项目,依据《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予以处罚;

市规划一处、国土资源分局、区园林局配合各有关部门通过项目建设、植树造林、土地整理、采石场治理等途径合理设置建筑渣土消纳场所,实现建筑渣土的资源化再利用。

2.提高处置标准,明确管理目标。产生建筑渣土的工地要达到“三不开工、四不出门、五个一”的要求。“三不开工”,即未落实渣土倾倒点不得开工、未缴纳渣土处置费不得开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到位不得开工;“四不出门”,即运输车辆装载过满不能出门、不密闭运输不能出门、车体不整洁带泥上路不能出门、手续不齐全不能出门;“五个一”,即要有一组管理人员、一条硬化路、一个清洗站点、一本车辆登记本、一块车辆标识牌。处置建筑渣土1万立方米以上的建筑工地,出入口要硬化不少于长15米、宽6米的道路,并按标准要求安装远程视频和水冲设备。管理办公室将组织各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从严查处各类违反处置标准要求的行为。

3.密切协调配合,强化紧逼机制。建立建筑渣土处置审批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相关单位对建筑渣土处置管理的意见建议,协调推进渣土管理工作;加大督察力度,对建筑工地、运输环节、消纳处置实施全程执法检查;强化渣土运输道路保洁工作,完善应急预案,配齐人员和设备,确保应急清除工作及时到位。

第3篇:建筑工地封闭式管理范文

一、加强执法宣传,强化全民参与意识,营造城市管理良好氛围

一年来,我大队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在城区主要路段设置公益性条幅、开展城管工作宣传日活动等不同形式,多种渠道对城管执法工作进行立体式宣传,不断加大宣传工作的广度、深度和密度。一是积极开展城市清洁日活动。于今年5月16日和6月21日分别开积极开展城市清洁日活动展了以清洗路面和清理“牛皮癣”为主题的城市清洁日活动。共投资6000元,城管办干部职工200余人次,清理地面5万多平方米,清除非法小广告1500余处,拾捡白色垃圾1200余个。二是积极开展“三进”活动。即:城管进社区、进单位、进庭院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度,活动。打牢群众基础。目前,县域内单位、小区每周一下午固定开展全民义务大扫除活动。三是积极开展“市容环境从我做起”活动。加强与校的协调沟通,联手开展活动,多形式、宽领域地向广大学生宣传、灌输环境卫生知识,在全社会形成和持续一种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大力施行三治,规范市容秩序标准,全面提升市容环境水平

(一)全面治脏,净化城市环境一年来,我大队对县城路、迎宾路、骊城大街、金山大街、天马大街等主次干道两侧、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等部位进行拉网式卫生清查,对县城内19处卫生问题,协调县镇、街道办、商务局、火车站等相关单位全面清除各类积存垃圾,消灭卫生死角,达到积存垃圾每处不多于0.25立方米,纸屑、烟头、痰迹或杂物50平方米之内少于3处的标准。截至目前,共清理卫生死角12处、清理积存垃圾196吨、清除生活垃圾2965吨、清除建筑垃圾238吨。同时加大巡查跟踪力度,积极查处抛洒滴漏、乱倒偷倒垃圾、建筑工地非封闭作业的行为。至今,共查处马路遗撒24起,乱倒垃圾36起,制止乱扔纸屑、烟头76起。

(二)大力治乱,优化城市秩序一是整治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占道停车。一是整治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占道停车。其一,拆除道路两侧整治马路市场违章棚亭和占道设施。对骊城大街、金山大街、迎宾路、路等多处的出摊占道坚决予以取缔,对流动摊贩劝其进入市场,如不听劝阻,对其进行罚没处理。共拆除整治破旧棚亭5个,取缔店外经营35处、露天烧烤4处。其二开展三轮车治理。采取政府通告、张贴标语、散发材料等方式加大县城三轮车的管理力度,特别是主次干道两侧以及学校、医院、商场门前和广场等公共场所的管理,及时疏导纠正违章停放车辆。并在《县助力三轮车管理办法》实施的基础上,出台《县三轮车驾驶员文明行车规范》,进一步加大对三轮车的管理和约束。一年来,共疏导纠正违章停放车辆200余台次。其三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在各校周边设立“城管护学岗”,实行定岗管理。并在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把巡逻重点放在校园周边,采取定点固岗与机动巡查相结合的办法,大力查处违章行为。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学校的沟通联系,建立“回家周”、“重大活动”等联系制度,使校园周边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二是规范户外广告设置。按照《县开展城镇面貌三年二是规范户外广告设置。二是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大变样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对路沿街店铺进行店招改造,本着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施工安装、统一验收标准的原则更换沿街商户店招174块,工程造价60万元。对迎宾路、骊城大街一店多牌、牌匾破旧等不符合管理规范的门牌字匾,以及擅自悬挂和违章设置的各类广告条幅、指示标志,一律予以清理规范。共整治不符合管理规范的户外广告牌匾16块,拆除违章条幅49条。三是强化施工工地管理。三是强化施工工地管理。一方面向施工工地的工作人员发放宣传资料,着力对施工方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另一方面则要求施工方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文明施工,使其在批准范围内封闭作业,及时清理工地内的渣土和废弃物,硬化进出工地道路,做到无扬尘污染、无噪声扰民。对城区所有建筑施工工地、未开发整理空地做好垃圾清理和围挡、绿化工作。至今共整治规范大小工地16个。四是规范市场秩序。协调工商、建设、环保、卫四是规范市场秩序。四是规范市场秩序生等有关部门深入开展马路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对城区各类马路市场、探头市场经营摊点进行规范和取缔。重点对集贸市场、路便民市场、南北商业街、健康大街市场等的“外溢”现象进行规范和整治。共规范占道经营临时摊点190余个,安排季节性时令果蔬临时摊位680余个,规范处罚市场“外溢”摊主36余人次。

(三)认真治差,美化城市容貌一是加强设施维护。建立完善设施维护排查机制,做到发现一处,一是加强设施维护。分解一处,维修一处。确保道路两侧建筑物外立面、围墙、桥涵、灯杆及各类管道、标志牌等市政公用设施整齐美观,无破损污渍。共加固松动灯具1300盏,包扎线头300余处,修复坑洼破损路面17处,安装井盖、井篦子27块。二是清除乱贴乱画。一方面继续推进市场化管理手段,进一步完善承包协议,强化承包责任,切实做到随喷涂随清理,高效、快捷,不留痕迹;一方面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与政法委、公安局联合增设便民信息亭23个,将群众需要的广告疏导到设置在社区的信息栏内。同时,设置“12319”城管热线,24小时接听群众意见建议及举报,配备专车、专人,确保接报即到。共清除非法小广告6000余处。三是美化城市空间。完成紫金山公园改造工程,金山大街东段、富强路北段、东大街东段等街道绿化升级改造,金山大街中段灯杆挂花和绿化栅栏增设工程。总计已建成主题公园1个,小游园3个,新建绿地面积8平方米。四是强化夜景建设。以路灯等功能照明为主线,以公园、广场重要建筑等部位为重点,高水平做好景观照明建设。确保了路灯亮灯率≧98%,照度符合要求,景观灯饰或灯箱、霓虹灯无残缺。共投资元。

三、推行两化管理,加大建章立制力度,着力提升市容秩序标准

(一)推行精细化管理,着力提升市容环境监管水平。针对城市管理“全区域覆盖、全时段管控、全天候检查”的特点和要求,完善管理措施,创新工作方法。一是监管人员实行“六定”管理。即:定人、定段、定岗、定责、定管理标准、定管理要求,按工作人员数量将全城监管范围分成若干区域,实行中队包片、小组包段、个人包点,把任务、要求、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二是管理方式上在采取“双扫三清一保洁”的作业模式的基础上,实行“四定一包”责任制,即定人、定岗、定责、定时,包质量良好。建立完善垃圾排查机制,做到发现一处,分解一处,清理一处。鉴于居民装饰装修垃圾收集难和处置难的问题,创新收集管理方式,实行主动上门收集机制。

(二)推行科学化管理,严格规范市容秩序标准准则。制定《县城市管理办公室城市容貌整治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城区a类、b类、c类等不同管理标准区域,即:“严管街”“控、管街”“普通街”、。顾名思义,“严管街”,注重一个“严”字,严禁店外经营、摆摊设点,管理上以“堵”为主,严格卡死;“控管街”,注重一个“控”字,既疏又堵,经其统一规划,可在适当地段、规定时间内设置摆卖摊区,开放早夜市,严格控制经营时间、经营范围;“普通街”以疏为主,,在不影响居民生活和道路畅通的情况下,规划区域,允许一些与居民生活相关、污染小的摊点摆设,实施分级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四、存在问题

1、市民素质仍有待提高,部分作推进较为困难。

2、执法人员的综合执法能力和执法办案水平仍有待提高。从办案实践看,执法人员对执法办案的现场检查、调查取证、封存扣押、送达告知等程序已基本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但在法律适用方面,存在着对法律条文理解模糊,生搬硬套;对违法行为如何定性把握不准;对违法行为的处理掺入个人感情、人际关系等因素等诸多问题。

3、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仍有待提高。主要是垃圾中转站建设、封闭式垃圾车添置及城市道路两侧废物箱配齐三个方面亟待解决。

五、下步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加强执法宣传,营造城市管理全民参与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多形式、宽领域地向广大市民宣传、灌输环境卫生知识,积极发动社区单位、社区志愿者、业主委员会、物管公司和社区居民支持并参与城市管理工作,提高群众参与度,打牢群众基础,在全社会形成和持续一种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进一步推行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执法人员执法能力通过对现有事件进行分析,加强信息资源的统计、归类,把握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薄弱环节以及新情况、新问题,举一反三,找出管理工作的“缺位”和“盲区”。以解决率为核心,完善预案,成立组织,明确专人,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队员学习城市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综合执法的法律法规。定期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活动,考核、竞赛活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学习培训成果,确保执法解决率100%。

(三)进一步推行精细化管理,切实增强清扫保洁监管力度

一是增强对保洁公司的监管力度。对辖区内的保洁区域、岗位进行一天不少于两次的巡查或抽查,做到主干道时时有人,次干道天天有人,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先纠正后再次巡查,确保主次干道清扫保洁的高水平经常化。

二是全面落实环卫作业质量标准。监管保洁公司加大对城区主次干道、窗口地段、小街小巷和公共场所的日常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力度,积极协调推进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管理,清除卫生死角,消除管理空白区。同时加大巡查跟踪力度,查处抛洒滴漏、乱倒偷倒垃圾、建筑工地非封闭作业的行为。

第4篇:建筑工地封闭式管理范文

2018年整个省内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但针对不同的县市因为受小范围的影响,各有区别,现在我们针对望城的今年6月和7月以及去年的6月和7月对比一下各项参数来分析一下原因和改善方法。

望城2017年6、7月与2018年6、7月各项污染指数(2018年7月为1-21号数据)

2017-6月单项指数

2017-6月单项指数排名

2017-7月单项指数

2017-7月单项指数排名

2018-6月单项指数

2018-6月单项指数排名

2018-7月单项指数

2018-7月单项指数排名

PM2.5

0.63

53

0.43

42

0.69

30

0.63

63

PM10

0.49

48

0.47

66

0.54

43

0.5

56

NOX

0.6

90

0.62

90

0.55

90

0.45

89

SO2

0.15

54

0.18

62

0.1

23

0.08

23

CO

0.28

55

0.28

77

0.25

28

0.22

31

O3

0.86

78

0.82

87

1.05

81

0.82

84

综指和排名

3.01

82

2.8

87

3.18

79

2.7

78

从此表可以看出,并不是综合指数低排名就会一定前进,全省各个县市区的污染源及治理重点肯定存在差异,而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及统计规则同样会对综合指数有直接影响,不过综合指数能大体代表着本地的空气质量状况。

同时,全省各个县市区的空气质量各项污染物的指数受各种气候条件及气象有很大影晌,而湖南地型多样,气候气象条件也非常复杂,各地污染物指数受影响度不一样,不同的地形在强光降雨大风等不同条件下存在着明显区别。

7月5号的降雨,从下午三点开始,因为范围小,形成的气流差和地形输送通道,望城经开区PM2.5出现连续五个小时的中度和重度污染,而其它的地方受影响时间一般平均为两到三个小时。这说明经开区气流的流通和扩散缓慢,容易出现累积。从氮氧化物和臭氧的数据来看也确实如此。

天然排放的NOx,主要来自土壤和海洋中有机物的分解,属于自然界的氮循环过程。 人为活动排放的NO,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如汽车、飞机、内燃机及工业窑炉的燃烧过程;也来自生产、使用硝酸的过程,如氮肥厂、有机中间体厂、有色及黑色金属冶炼厂等。空气中的NO和NO2通过光化学反应,相互转化而达到平衡。.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植物体的焚烧,以及农田土壤和动物排泄物中含氮化合物的转化。

臭氧不是人类直接排放的污染。它是由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在日光(sunlight)中的紫外线作用下反应产生的。工业生产设施、电力设施、机动车尾气、汽油燃烧产物、化学溶剂的排放等等,是空气中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如果这些污染物能够尽快扩散,也就不容易形成臭氧。但是,如果没有风使得污染物扩散不利,就会积累到较高浓度;再加上气温高、光照强,就会产生出大量臭氧。

由此可以看出,望城经工区氮氧化物和臭氧数据超高,排除其它的因素,本身地形所导致的气象影响也是原因之一。这也是我们处理临时突发状况的思路之一。

从颗粒物指数明显可以看出,今年颗粒物污染明显比去年上升,主要原因排除其它的因素影响,众多的基建项目是主因。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从此表可以看出,跟全省各地的趋势大体一致,呈现有规则的下降趋势。说明在环境的治理上区环保局工作还是非常有成效。

从此表可以看出,要想改变目前排名落后的情况,让空气质量达到均衡改善,重点是颗粒物臭氧和氮氧化物。

一,城市工业环境整治,区内或近郊都存在一些具有一定大气污染的工厂。对于这些工厂,我们不仅要政府需明确污染排放许可证颁发的法规和管理流程,,还需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要求工厂进行废气的处理,达到环保要求。目前随着环境治理的深入,这已经达到了一个平衡点,但不能松懈。

二,扬尘污染对造成城市空气中颗粒物污染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扬尘是指地表松散颗粒物质在自然力或人力的作用下进入环境空气中形成一定粒径范围的空气颗粒物,主要分为土壤扬尘、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和堆场扬尘。目前,扬尘污染是造成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原因。

造成扬尘污染的主要来源:

1,不利的气候条件导致的自然尘扬尘的天然来源主要是裸露地表,各种沉降在地面上的气溶胶粒子等都是扬尘的天然来源。在不利气候条件下,这些颗粒物就会从地表进入空气中。

2,建筑扬尘近年来,我国正处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时期,建筑、拆迁、道路施工及堆料、运输遗洒等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尘不断增多,已成为TSP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措施不够完善,一些工地粗放式施工。料堆遮挡不够完整、严密,造成容易起尘的物料、渣土外逸;不能及时清理和覆盖建筑垃圾、渣土等;施工现场的路面不能及时清扫、出入工地的机动车不能及时冲洗等等,均易产生建筑扬尘。

3,、堆放物尘各类工业钢渣、粉煤灰、碱渣的堆放场、垃圾堆放场、原煤堆放场等是扬尘的又一重要来源。在我国城市中,各类物料堆放场随处可见,并且大多数都没有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其对大气中扬尘污染的贡献是很大的。

4,道路扬尘交通运输过程中洒落于道路上的渣土、煤灰、灰土、煤矸石、沙土、垃圾等各种固体,以及沉积在道路上的其他排放源排放的颗粒物,经往来车辆的碾压后形成粒径较小的颗粒物进入空气,形成道路交通尘。由于道路两旁绿化不好、清扫方式不合理、路面洒水频次不够、紧靠重点建设工程现场的路段清扫不及时等诸多因素,造成路面尘土飞扬。

5,露天烧经营场所因为没有配备相应的排烟除尘设备,致使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烟尘和异味气体,对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

颗粒物污染涉及的部门很多,包括环保、城建、园林、交通、环卫、房屋等行政管理部门,因此当地人民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政府要明确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同时按照属地原则,实行分区负责制,形成政府主导,各部门各负其责、各区政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有效地遏止颗粒物污染。

一、加强对建筑工地的扬尘管理

城市建成区内的所有建筑工地(包括拆迁工地)周边必须设置围挡,土堆、料堆要有遮盖或喷洒覆盖剂;指定专人清扫工地路面,要按规定使用预拌混凝土,有搅拌站的,必须采取控制扬尘措施;施工道路要硬化,在公路出口处设置清除车轮泥土的设备,确保车辆不带泥土驶出工地;施工工地要随时洒水。城市道路建设工地实行封闭式施工。严禁在车行道上堆放施工弃土,要采用洒水、遮盖物或喷洒覆盖剂等措施防治扬尘。政府职能部门要负责监督和管理建筑、道路施工工地的防尘工作,和施工单位签定扬尘防治责任书,对未达到环保要求的工地要限期整改;对逾期未达到环保要求的,要依法责令其停工整顿。在建地域的裸地应随建设工程的结束时间而完成绿化工程。

二、加强对煤台、矿场、料堆、灰堆的扬尘管理

所有煤台、矿场、料堆、灰堆必须密闭、半密闭堆放或喷洒覆盖剂。锅炉除尘器下灰必须以袋装方式收集和运输。政府职能部门要定期对煤台、矿场、料堆、灰堆防尘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要依据有关法规责令其限期整改并预以处罚。

三、加强对露天烧烤的管理

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建立封闭的集中烧烤场所,配备相应排烟除尘设备,积极引导烧烤业主到园内营业;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依法取缔露天烧烤业户,同时改变过去的单一部门、单一手段的执法为多部门联合、人性化执法。

二、四、以治理道路扬尘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洗路降尘”行动

实施了道路洒水和冲洗作业,减少路面“积尘”;增加机扫面积,降低作业“扬尘”;强力开展“清脏治乱”行动,推行小街巷卫生管理专业化。

氮氧化物是生成臭氧的重要物质之一,与城市臭氧浓度和光化学污染紧密相关。同时,氮氧化物还是城市细粒子污染的主要来源。

目前流动源增加造成的氮氧化物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氮氧化物已成为少数大城市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指NO和NO2。人类活动排放的NOx主要来自各种燃料的燃烧过程,其中工业窑炉和汽车排放最多。此外,硝酸的生产或使用过程,氮肥厂,有机中间体厂,有色及黑色金属冶炼厂的某些生产过程也有NOx的生成。 氮氧化物的治理,强化总量减排指标体系,制定区域和重点企业氮氧化物污染总量控制目标。此外,在控制氮氧化物污染的同时,应同时兼顾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其他污染物的协同控制,以达到改善环境质量和降低污染减排成本的目的。

臭氧污染主要出现在夏季,这是因为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挥发性一次污染物,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使原有的化学链遭 到破坏,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等二次污染物。臭氧污染的出现,一般从每年的4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其中6月至8月的浓度比较高。

臭氧的形成,主要与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含量有关。 近地面臭氧是典型的二次污染物,是由空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在强烈阳光的照射下,通过十分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的。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形成臭氧的重要前体物。需要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来减轻污染物的排放量。

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散乱污”企业,主要为涂料、油墨、合成革、橡胶制品、塑料制品、化纤生产等化工企业,使用溶剂型涂料、油墨、粘 剂和其他有机溶剂的印刷、家具、钢结构、人造板、注塑等制造加工企业以及露天喷涂汽车维修企业等。严格禁止露天喷涂,重点加强对建筑装饰、汽车 维修等行业的监管,全面取缔露天和敞开式喷涂作业。

    在交通污染源方面,所有加油站禁止销售普通柴油,全部供应符合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在高排放车辆通行的主要道口,逐步安装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配备移动式遥感监测设备,筛查柴油货车和高排放汽油车。加强重型柴油车排放道路执法检查和限行区域管控,重点在货运通道、交通主要干线、城市建筑工地周边等重型柴油车出现频次较多的路段,抽检尾气。 城市建成区,禁止使用冒黑烟高排放工程机械(含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铺路机、压路机、叉车等),加快淘汰高排放的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设备。

在工业污染源方面,重点推进石化及煤化工、精细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橡胶制品业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

在生活源方 面,加强对建筑装饰、汽修、干洗、餐饮等生活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同时结合民用散煤清洁化治理、生物质秸秆焚烧等工作,减少民用散煤和生物质燃烧的挥发性 有机物排放,并严控露天烧烤等。

第5篇:建筑工地封闭式管理范文

关键词:环境保护;绿色施工;节能

一、环境保护措施

1. 扬尘控制

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台。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应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

2. 废气排放控制

为保证城市的空气质量,施工现场严禁燃烧废弃物。进出场车辆及机械设备废气排放应符合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具有挥发性有毒气体的液体材料应密闭储存,使用时应按需采量。室内装修材料不应含有放射性物质或有毒气体,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对施工人员的保护。室内装修施工完成后应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检测应符合相关规定。

3. 固体废弃物处置

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垃圾运输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并按指定路线行驶,严禁发生抛、洒、滴、漏现象。

4. 污水排放控制

现场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周边设排水沟,并定期清理,保持通畅:现场厕、洗间设置化粪池:工地厨房设隔油池。施工现场设沉淀池,工程污水和试验室养护用水经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此外,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每隔5~6层设置可移动的环保厕所,以方便高层作业人员使用。

5. 光污染控制

工地设置大型照明灯具时,对照射的方向、角度要严格规定,以防止强光外泄,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6. 噪音控制

现场除设置隔音设施外,还应设噪声监测点,实施动态监测,发现超标情况,立即查找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合理的规划施工作业时间,使夜间施工噪音符合国家规定。现场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混凝土输送泵有吸音降噪屏罩,混凝土浇筑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和钢模板,木工房等有降噪措施。

二、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节材措施

在图纸会审时,应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材料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应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

2. 材料资源利用

(1)结构材料: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钢筋及钢结构制作前应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

(2)围护材料: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选用耐候性及耐久性良好的材料,施工确保密封性、防水性和保温隔热性。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特点,优选屋面或外墙的保温隔热材料系统和施工方式,例如保温板粘贴、保温板干挂、聚氨酯硬泡喷涂、保温浆料涂抹等,以保证保温隔热效果,并减少材料浪费。

(3)装饰装修材料: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应进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非整块材的数量。防水卷材、壁纸、油漆及各类涂料基层必须符合要求,避免起皮、脱落。各类油漆及粘结剂应随用随开启,不用时及时封闭。

(4)周转材料:施工前应对模板工程的方案进行优化。多层、高层建筑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模板体系,模板支撑宜采用工具式支撑。优化高层建筑的外脚手架方案,采用整体提升、分段悬挑等方案。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

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措施

1. 节约用水

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使用收集的雨水或中水系统等。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如地下室的防渗施工中采用在混凝土中加入防渗剂;混凝土养护用水可采用中水,且采取覆盖措施,竖向构件喷涂养护液。

2. 水资源循环再利用

合理使用基坑降水。在基坑降水工程中,某工程现场设置了降水收集井,用于道路洒水、混凝土养护等。在雨水充沛地区,建立雨水收集装置。可用作进出车辆的清洗,道路洒水、降尘,混凝土养护等。冲洗现场机具、设备、车辆用水,应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四、节能与能源利用措施

1. 节能措施

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

2. 能源利用措施

(1)施工临时用电及照明

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

(2)机械设备

选择配置施工机械设备时,应考虑机械设备能源利用率。施工现场设备能源利用率包括机械本身的工作效率和负荷工作下的能源消耗情况。

(3)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

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南方地区可根据需要在其外墙窗设遮阳设施。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合理配置采暖、空调、风扇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

(4)材料运输与施工

工程施工使用的自行选购材料的采购和运输,应因地制宜并遵照就地取材的原则。施工中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采用能耗少的施工工艺。

五、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措施

1. 节约用地

合理布置场地,尽量减少施工用地。根据场地情况合理布置道路,对有较大场地的施工现场,场内交通道路布置宜与原有及永久道路相结合,双车道宽度不大于6m,单车道不大于3.5m,转弯半径不大于15m,尽量形成环形通道:对于特殊施工需要的,可适当增加道路宽度。对于狭小的施工场地,在满足消防要求的前提下,合理设计道路宽度。充分利用和保护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等;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多层轻钢活动板房、钢骨架多层水泥活动板房等可重复使用的装配式结构。

第6篇:建筑工地封闭式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环境保护;环境污染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3-0132-01

1、建筑施工综合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1)政府政策为工程施工依据

由政府颁布的政策为依据进行相关施工技术的规定和限制,从而落实建筑工程的具体实施、环境保护细则。因此,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对政府、各相关组织颁布的规定要有一个全面了解,在实际施工中选取规定范围内的适当的施工技术。

(2)采取因地制宜原则

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先进行工程选址,后根据选取地址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人文环境等进行工程施工布置。根据客观条件,因地制宜的选取施工技术,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保护周围环境。

(3)工程的合理规划与设计原则

建筑工程具有较大的规模和影响范围,必须先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使建筑工程具有规范性。工程的合理规划与设计不仅能反映较好的建筑质量,也能反映在环境保护上。只有建筑与环境保护综合考虑并做得好的建筑工程,才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合理规划与设计。

(4)全面监督与管理施工过程

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复杂、工程量大、施工工序多等特点,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和相关责任的履行。环境保护在施工中,短时间内较为容易实现,但长期施工则很难一直坚持下去,施工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各种不可控状况,加大了环境保护难度。建筑工程中较为复杂的施工工序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而建筑工程本身具有的施工工序难度都较大,要做好环境保护则要全面监督与管理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

2、建筑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

2.1 “三废”污染

(1)废渣。施工现场存在的废渣主要有建筑垃圾、拆除的废弃物等。

(2)废水。废水主要来自洗刷、养护、墙体湿润、构件与建筑材料的拌制、生活污水等。施工现场出现污水漫流现象可能来自临时供水管道滴漏、长流水等。施工降水时抽取出来的地下水,桩基础施工中常常会排出一些泥浆水,还有水磨石产生的水泥浆等,都将造成施工现场污染。

(3)废气。施工人员的日常饮食用火、取暖等造成的废气污染,化学建材的热熔加工产生的废气,建筑机械设备使用柴油燃烧后产生废气和运输车辆的尾气污染等。

2.2 噪音、光污染

建筑施工总是伴随着噪音与光污染。施工现场的打桩工程作为基础工程发出的噪音,建筑机械如电锯、搅拌机、电焊机、钻孔机等工作时发出的噪音,这些噪音往往超出标准的几倍或几十倍,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多施工纠纷。光污染主要来源于加工焊接钢材构配件时产生的高强度闪光,对人体将产生很大损伤。近年来,不少建筑工地为按时完成工期,昼夜加班并拉强光照射工地,造成严重的光污染。

2.3 化工建材污染

常见的化工建材污染有塑料、胶粘剂、外加剂和聚氨酯等。塑料长期污染施工环境,如橡塑材料、石膏板、建筑材料配件、塑料桶、设备的外部包装塑料袋、盒、编织袋、苯板、施工中为了养护、保温、防雨而使用的塑料薄膜等,严重污染施工现场。其他的化工建材污染还有洗刷除锈用的盐、酸、碱,天然大理石、花岗岩等存在部分放射性物质,油漆、汽油、卷材、防水油膏等污染。

2.4 生活垃圾污染、粉尘污染

建筑施工现场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场所,一个工地的施工人员往往有成百上千人,居住场所靠近施工现场,每天将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如生活用品废弃物、食物残渣、排泄物等。粉尘污染主要是由于建筑材料多为粉状、片状、颗粒状等,如水泥、沙子、黄土、粉煤灰、珍珠岩等,容易受外界影响而产生飘扬,特别是当运输车辆、人、露天作业时,很容易造成施工现场尘土飞扬。

3、建筑施工综合环境保护技术

3.1 坚持文明施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1) 坚持文明施工,提高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施工单位定期为员工普及国家环保政策,提高员工的环保素质,加强施工场地卫生、现场围挡混合封闭、员工住宿、材料摆放、施工防火、生活设施、现场治安等管理,创建文明工地。

(2) 加强现场管理,特别是各类污染物管理。施工现场的管理直接影响各类污染源的形成和施工质量。施工质量不过关,造成返工则会造成大量的返工废弃物。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管理混乱,将造成砂石、水泥、白灰等材料胡乱摆放造成大量的粉尘垃圾。施工废弃物管理不完善将无法控制各类废弃物排放,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必须加强管理,提高环境保护力度。

3.2 “三废”污染管理措施

(1)防止大气污染措施

1)施工现场垃圾定点定时处理,并适量洒水。对于高层或多层建筑施工产生的垃圾,采取容器吊运或封闭垃圾专用道来运输,避免随意扔垃圾。2)施工材料材质为颗粒、粉状时,尽量采取库内存放方式,避免露天存放。3)施工现场的施工道路布置应结合设计中的永久道路,按照设计要求布置道路基层,并采用细石沥青、混凝土等铺装面层以减少道路扬尘,且及时修复因施工而出现损坏的路面,减少浮土。4)搭设封闭式围档和安装喷雾除尘装置处理施工现场的搅拌设备,定时由洒水设备负责人员进行施工现场的洒水降尘和浮土清理。

(2)防止水污染

1)施工现场设置沉淀池处理混凝土、砂浆Y搅拌作业产生的废水,且沉淀2次后才可以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或循环用于洒水降尘。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处理生活污水排放,并定期掏油,控制污水排放。2)油漆、油料要设置专门的存储库房,并对库房地面进行防渗漏处理,分配专业管理人员管理油料的使用和保管,避免油料泄漏污染水体。有毒有害的废弃物禁止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3.3 噪音污染管理措施

遵循《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规定的降噪制度和措施,避免施工现场连续作业,严格控制施工时间,若特殊情况必须连续作业则须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在车间、工厂内完成一些容易产生强噪音的成品、半成品加工,设置封闭的机械作业棚进行强噪音机械作业,减少噪音扩散,避免人为敲打、装卸产生的强烈噪声,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噪音污染。

3.4 采用先进环保施工技术

(1) 采取低噪音打桩技术,如静压桩、混凝土灌注桩等先进技术取代传统打桩技术,减小噪音污染。

(2) 采取集中搅拌技术,对混凝土进行定点集中搅拌,再通过输送泵进行运输,减少施工现场粉尘污染和噪音污染。

(3) 采取钢筋工程新技术,如冷轧扭钢筋、双钢筋、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避免焊接过程产生的光污染。

(4) 采取建筑节能技术,选用新型节能墙体,减少施工用水量,从而减少现场水污染。

(5) 采取现代管理技术,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增加施工环保效益。

参考文献

[1] 徐健.浅谈市政建筑施工与环境保护[J].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31期.

[2] 徐小忠;李小燕.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措施[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9年05期.

第7篇:建筑工地封闭式管理范文

关键词:绿色施工;工程技术的创新;应用

1 绿色施工的概念、原则

1.1 绿色施工的概念

绿色施工是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以保持生态环境和节能资源为目标,在施工过程中控制能源消耗,控制用能效率,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1.2 绿色施工的原则

首先要有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理念,全面推行建筑的绿色发展,执行绿色建筑的标准和法规,运用ISO14000和ISO18000管理体系,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其次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营造有利于绿色建筑发展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设计、建造、使用绿色建筑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推行应用示范工程。再次做好绿色施工的整体规划工作,加强整个施工工程的管理和监督,做到每个环节的准备工作。出台整体方案,细化实施步骤,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

2 绿色施工要点

2.1 环境保护技术要点

(1)建筑材料准备阶段。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和要求,在运送建筑材料和相关的物品的过程中,要保持场内外道路不被污染。使用封闭严密的车辆运送,及时对车辆进行清洁和维护。(2)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这一阶段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所要采取的各项措施较多,同时也很繁琐。有需要采用覆盖措施的、封闭存放的、洒水降尘的等。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3)噪音与振动的控制。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施工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规定,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4)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问题。尽量避免或减少在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作业时,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5)施工现场污水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在施工现场要有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对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要及时进行处理。一些建筑性的垃圾、各类池内沉淀物、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有毒有害物质,会污染土壤和水源,要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6)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再利用。施工现场设立垃圾站,垃圾实行分类管理,及时分拣、回收和清运现场垃圾。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垃圾清运应按照批准路线和时间到指定的消纳场所倾倒。高层或者多层建筑清理施工垃圾,应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或者采用容器吊运。(7)施工前期做好调查。为确保施工正常进行,前期要做好周边环境的调查。制定相关的保护计划,排查施工地点的各类设施是否存在隐患,施工过程中发现文物要立即上报及与相关部门联系,妥善做好保护工作。

2.2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要点

(1)认真会审图纸。在审核图纸时,要结合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原则,使材料损耗率和定额损耗率降低。在库存方面更要下功夫,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2)材料堆放有序。a.环境适宜。施工场地的材料种类繁多,存储上要讲究方法:b.制度健全。建立健全保管人员岗位责任制谁出问题谁负责,责任到人,奖罚分明:c.运输得法。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材料的用途,合理安排,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3)科学高效管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建筑工具的使用次数,在材料选购上,根据施工速度、供应频率等做好材料预算,在材料运用上实行动态控制,确保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减少资源消耗。(4)选用耐用机具。施工前本着节约原则,对废料进行二次选用,达到使用条件的要充分利用。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材料的损耗率,加强施工过程材料可利用率。(5)现场办公用房。每一个施工工程的工期都比较长,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生活和住宿都与活动板房离不开,在建造活动板房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

2.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技术要点

(1)建筑工地是用水大户,施工现场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尽量采用非传统水源,不使用自来水。严格控制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施工现场根据用水量合理设计供水管网,管径合理、管路简捷,所使用水器具和管网要进行封闭。(2)根据国家规定施工现场用水定额指标,对大型工程进行用水计量管理,针对不同单项工程、不同标段、不同分包生活区实行计量用水法,在签订不同标段分包或劳务合同时,将节水定额指标纳入合同条款,进行计量考核。

2.4 节能与能源利用的技术要点

(1)能耗指标制订合理。在施工设备和工具使用上按照国家要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力争做到节能、高效、环保。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2)控制用电指标合理。在施工过程中,做好计量、核算、对比分析,控制各项施工中的用电标准,及时纠正施工中存在的不合理用电,减少或不使用违规用电设备,避免大功率、超过额定功率设备的使用,实行耗电小、耗能少的施工设备,优化施工工艺,做到从根源上节能降耗。(3)设备管理制度合理。针对施工工程中存在浪费的因素和节约因素,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合理选择施工设备,保证施工设备高效低耗,发挥最大功效。对各种设备进行及时保养、维修、维护,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4)自然条件、场地利用合理。根据施工场地和自然条件进行设计,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临时设施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各类空调和取暖设备的用电时间和耗能量,做好临时电路设计和布置,并选择就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

2.5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的技术要点

(1)合理规划施工场地。按照现场条件和可利用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使平面布置合理、紧凑。(2)施工总平面布局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施工现场各类机械设备要紧靠已有的交通线路或即将修建的正式或临时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3)合理安排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以经济美观为前提,以占地面积小、对周边地貌环境影响较小为依托,以适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动态调整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为框架的标准化装配式结构。做好施工现场的设施分隔,把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布置,施工现场围墙可采用连续封闭的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活动围挡,减少建筑垃圾,从而优化施工质量。

第8篇:建筑工地封闭式管理范文

为深入实施碧水蓝天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生态区建设,切实改善我镇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度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实施意见》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度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经镇政府研究,确定以二氧化硫、烟尘、扬尘为重点,开展大气污染深度治理,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深度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作为我镇年环保工作“一号工程”,集中整治二氧化硫、粉尘、烟尘、扬尘的污染,尽早达到区控制目标要求,为建设环境优美镇创造良好条件。

二、工作原则。1各村委会、企业、学校对辖区内的环境空气质量负总责,环保所根据镇政府的工作部署实施统一监督管理。2、坚持“谁污染,谁治理”。3、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三、工作目标。严格按照国家和省颁布的环境保护标准以及我市制定的《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要求进行治理。通过治理,使二氧化硫、可见颗粒物等影响我镇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环境空气质量得以持续改善。年下半年起,辖区内群众对环境空气质量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四、治理范围及时限。

(一)治理范围。对镇范围内的集中供热锅炉,直接燃煤锅炉、琉璃、玻璃、铸造等行业实施二氧化硫、粉尘、烟尘、场尘污染综合治理,对化工企业实施化工异味综合治理;对道路建筑工地、矿山、石料开采破碎点,铁路货场,粉性物料储运场地,混凝土搅拌钻等实施粉尘、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对城乡结合部等易产生扬尘的场所实施扬尘污染综合治理。

(二)治理时限。治理任务于年10月31日前完成。在治理过程中,镇政府将组成专门检查组,按照区政府统一部署安排,集中进行检查。

五、工作重点。

(一)供热锅炉二氧化硫治理,对直接燃煤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进行深度治理。要在年6月底前完成。在治理过程在,治理企业要有专门的脱硫设施并配备加碱设备,安装在线自动监测装置,建设人工监测平台,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

(二)粉尘、烟尘污染治理。

1、工业企业污染治理。

对辖区内的燃煤锅炉、焦化、水泥建陶、陶瓷、耐火材料、新型建材砖厂、玻璃及铸造等产生烟尘、粉尘的工业企业,实施限期综合治理。所有集中排放点要全部安装使用或更新高效除尘设施,实现持续稳定达标排放。

2、秸杆杂物禁烧。在巩固年秸杆禁烧工作成果基础上继续加大夏、秋季秸杆禁烧和综合利用力度,提高秸杆综合利用率,从年起,扩大禁烧范围,将树木枝叶、枯草、河青、油毡、橡胶、塑料收集以及其它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纳入禁烧的范围。

(三)扬尘污染治理。

1、运输扬尘治理。在镇周边路口建设24小时执勤的运输车辆漏撒固定检查站点,严禁未采取封闭式运输垃圾、渣土、砂石、工业固体废弃物等的运输车辆进入我镇范围行驶。

2、露天堆场扬尘治理。各村、企业、学校、负责辖区内各类粉性物料货场、堆场的扬尘污染治理。年5月底前,所有存放煤炭、灰碴、砂石、灰土等散状物的货场、堆场,要完成场地及运输的道路的硬化工作再储存,堆放等过程中必须采取围挡、遮盖式全封闭以及洒水降尘等措施。

3、露天矿山开采场扬尘治理。按照《市矿山开采环境保护管理规范》要求。年底前,全镇所有矿山企业、采矿区石子生产企业必须实施作业现场局部封闭,安装布袋除尘等措施;对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依法予以处罚和取缔。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齐抓共管。镇政府成立深度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建委,办公室成员从镇政府有关部门、单位抽调。各村、企业、学校也成立了领导机构,集中力量具体抓好集中治理工作。

第9篇:建筑工地封闭式管理范文

关键词:独立式感烟报警器;设计;安装要求

据统计2008年1至6月份,全国共发生火灾80057起,死亡862人,受伤332人,直接财产损失6亿多元,“三合一”、“多合一”场所集中的个体私营企业发生火灾3016起,死亡63人,受伤40人,直接财产损失8370万元。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模式也在发生变化,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网吧、餐厅、酒吧、茶楼等小型娱乐休闲场所大量出现,各类“三合一”、“多合一”及各种人员密集场所的数量增长十分迅猛,随之而来的火灾隐患也在急速增多。如2007年10月21日晚上,一场发生在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飞达鞋面加工厂的大火吞噬了37条生命,另有19人受伤;2007年11月14日河北省承德县蓝天足疗馆发生火灾,造成11人死亡,惨剧背后暴露出各类人员密集场所和“三合一”场所大量的消防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缺乏有力的消防预报警设施。

为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增强全社会抵御火灾的能力,公安部消防局于2006年7月21日下发了《关于推广应用独立式感烟报警器等消防技术的通知》(公消[2006]300号),推进科技强消,增强社会防控火灾的能力。

目前,国家虽已颁布实施GB20517-2006《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GB50440-2007《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但是没有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装置设计、安装以及验收技术规范,致使消防部门在对人员密集场所和“三合一”、“多合一”人员密集场所开展防火监督工作时无据可依,给防火监督、推广消防新技术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现结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规范和河南省、重庆市及其它省市的地方规范就独立式感烟报警装置设计及安装加以简要说明。

1术语

独立式感烟报警装置是指独立式感烟探测器或由独立式感烟探测器、线路及简易控制装置组成的自动感烟报警装置,该系统内的探测器可独立工作,也可组成系统。

小型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是指独立设置或附设在其他多层建筑内的四层以下建筑面积不超过300m2地上建筑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

2设计范围

下列建筑应设计独立式感烟报警装置:

2.1小型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公共休闲活动场所等;

2.2家庭旅馆、小型百货商店、超市、小型餐饮场所等商业经营场所;

2.3别墅、豪华住宅等;

2.4幼儿园宿舍、儿童活动用房,学校集体宿舍等;

2.5小型门诊、医院的病房,养老院等;

2.6室内可燃物较多的集贸市场等;

2.7可燃物较多的私营企业、家庭式小作坊等;

2.8生产性企业集体宿舍、建筑工地工棚等。

注:以上场所的相关条件达到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2001年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等其他国家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设计要求

3.1布置要求

应在相互独立的每个房间至少设置一只探测器,宜居中布置;小型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公共休闲活动场所设置独立式感烟报警装置时,应在音控室、包房、走道等部位设置独立式感烟探测器(以下简称探测器);其他场所应在可燃物较多和人员较集中的部位设置探测器;每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40m2;同一区域内,安装探测器大于20只的,宜组成系统,系统应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应选用光电散射原理的感烟探测器,选用的产品应符合新国标GB20517-2006《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的规定,并要求通过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认证检验,同时获得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颁发的《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获准使用3C标志。

3.2功能要求

声、光报警功能,在距探测器3m远处,报警声响应大于80dB;故障状态、报警状态、电池欠压状态的提示功能;探测器采用电池供电,电池容量应能保证探测器正常工作不少于一年;自检功能,自检时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对于互联式报警装置,当一只报警器发出火灾报报警信号时,与其连接的其他报警器亦应发出火灾报警信号。4安装要求

应在相互独立的每个房间至少设置一只探测器,宜居中布置;300m2以下的场所,按照每只探测器保护面积不大于40m2布置;300m2以上的场所探测器布置应按照GB50116-1998执行。

4.1适合安装的位置

探测器应安装于房间顶部,并宜居中;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并宜接近回风口安装;当屋顶有热屏障时,探测器下表面至顶棚或屋顶的距离应符合GB50116-1998中8.1.11条的规定;锯齿型屋顶和坡度大于15°的人字型屋顶,应在每个屋脊处设置一排探测器,探测器下表面至屋顶最高处的距离,应符合GB50116-1998中8.1.12条的规定;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

4.2不适宜的安装位置及环境

可能会产生蒸汽和油雾的场所,如厨房等;有水雾滞留的场所,如浴室等;有大量粉尘的场所;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的场所;通风速度达到15m/s的场所。

4.3系统布线要求

多个探测器组成系统时,线路敷设要求如下:

传输线路采用电压等级不小于250V的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铜芯绝缘导线截面积不小于0.75mm2,铜芯电缆截面积不小于0.5mm2;传输线路宜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宜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正极“+”线应为红色,负极“-”线应为蓝色。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非报警系统的线路不得同穿于同一管内或线槽内。

4.4系统维护

使用或物业管理单位应按照产品有关操作规程进行维护、管理和保养;维护管理人员应熟悉独立式感烟报警装置的原理、性能和维护要求;每周应检查探测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每半年应检查探测器报警功能是否正常;有电池欠压或故障指示时,应及时更换电池或进行维护;每10年应更换一次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