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产品市场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水产品;流通;市场;监管
作为一个水产品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建立完善的水产品流通和市场监管政策体系,对于促进我国水产品流通、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渔业现代化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水产品相关的流通和市场监管政策回顾
水产品的流通和监管必然涉及食品领域和农产品领域,因此,对相关政策的回顾也包括了食品、农产品等相关的政策发展。
1. 国内食品流通及市场监管政策发展历程。我国食品流通及市场监管政策经历了如下发展历程:上世纪50年代,政府监管的重点在生产环节,在流通领域及市场监管方面相对薄弱,监管活动依赖于卫生部的食品方面的一些单项规章和标准。改革开放后人们对食品安全逐渐重视,我国在1982 年了《食品卫生法(试行)》,1991年实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1995 年《食品卫生法》正式实施,涉及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过程的食品卫生监管,依据此法,在流通和市场监管领域又颁布了《查处食品标签违法行为规定》、《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2009年又颁发实施了《食品安全法》。2004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首次针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进行管理规定。此后,流通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也不断出台,2007年了《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2007年了《食品召回管理规定》;为了规范食品流通许可行为,加强管理,2009年又了《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颁布了《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与1995年查处标签相对应)。一系列法律法规使得流通政策监管更健全,措施更完备。
2. 国内农产品流通及市场监管政策发展历程。在农产品流通体制演变的过程中,国家根据市场情况,不断加强了对农产品的市场监管,形成以质量安全和价格调控为主要目标的监管体系,先后颁布了《农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畜牧法》、《食品安全法》、《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3. 水产品的相关政策。我国的水产品市场开放后,国家在促进水产品生产方面采取了扶植生产、依法治渔和科技兴渔等政策。为了帮助产销衔接,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产品,对于水产品的生产流通也进行相应的管理和监督,其政策包括了与流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划、计划、对策和政府对流通行为的直接干预等。同时,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政府依法对从事该产业的相关微观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
在整个水产品政策演进过程中,相关流通和市场监管政策的推出起到了关键作用。1985年中国取消水产品统购统销,1988年国家倡导的“菜篮子工程”成为我国水产品流通渠道建立的重要指导(叶勇,2001)。1992年国家着手实施渔业经济体制改革,放开水产品经营,实行完全市场经济调节方式,1996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渔业发展的意见》,指出我国渔业发展的方针为:“加速发展养殖,养护和合理利用近海资源,积极扩大远洋渔业,狠抓加工流通,强化法制管理”。1996年,农业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下发了《水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办法》,水产品流通的经营主体形成国有企业、集体合作制模式、私营个体商业共同参与竞争的多元化格局。
近年来我国颁布的跟水产品流通与市场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主要有《农业法》、《渔业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商标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国境卫生检疫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503号)、《进出口水产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35号)、《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农业部令第31号)、《水产苗种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46号)、《兽药典(2010年版)》及《兽药使用指南》(农业部公告第1521号)、《关于的公告》(农业部公告第193号)、《兽药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4号)、《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27号)、《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关于进一步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工作的通知》(农质安发[2013]9号)、《商务部关于加快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创新的指导意见》(2012)、《农业部关于贯彻落实的通知》(农市发[2012]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加强供销合作社鲜活农产品流通工作的指导意见》(供销经字〔2012〕18号)、《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关于做好农产品流通企业和批发市场基本情况统计工作的通知》(2012)、《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等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工商市字[2011]10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2011)59号)、《商务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201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2011〕38号)、《农业部关于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意见》(农渔发[2009]5号)、《商务部、财政部关于加快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推进“双百市场工程”的通知》(商建发[2009]277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市场监管维护农村市场秩序的通知》(2008)、《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商品流通秩序的通知》(工商明电[2008]19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鲜活农产品市场监管维护市场交易秩序的紧急通知》(工商明电[2008]6号)、《国务院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国发[2007]23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行动的通知》(农办渔[2006]44号)、《农业部关于加强水产养殖用药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2006)、《交通部关于开展全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示范通道建设工作的通知》(交公路发[2005]407号)、《交通部、公安部、农业部等关于印发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交公路发[2005]20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在市场监管工作中推行市场巡查制的通知》(工商市字[1998]第64号)等相关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颁布了超过200项水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二、 当前水产品流通及市场政策的监管重点及存在问题
我国水产品流通和市场监管涉及的监管部门包括了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卫生行政、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各区域范围内主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连同其他部门负责本区域内的渔业或水产品方面的监管工作。在这些机构的负责下,目前水产品的流通与市场监管政策主要集中在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流通和交易行为监管和信息管理等方面。此外,有关部门还提供一系列的支持和培育工作,例如支持创建合作经济组织,支持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等。
尽管我国水产业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但还存在销售渠道比较有限、流通距离较长等问题,为流通和市场监管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水产品多为鲜活或冰鲜销售,对于流通的要求比较高,流通环节的监管工作也更为重要。从以上特点和现状出发,当前水产品的流通和市场监管存在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1)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很多法规制定的时间较早,尽管几经修改,随着时间推移,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一些条款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修订,还有一些逐步显现的问题需要配套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和解决,特别是一些标准急需完善。
(2)分段监管结束后,监管体制机制仍需完善。多年来,我国对于水产品监管工作由农业、卫生、食监、工商、质检及环境等部门共同参与,不仅在行动上存在部门间重复行动或无法协调的情况,甚至在参照标准上也存在不统一的现象,对规范流通和市场行为造成一定的影响。201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建成立,有望结束多方监管的不统一、不协调问题,但各级政府相应的体制机制仍需完善。
(3)流通现代化程度不够。尽管我国的水产品市场体系已基本建立,并初步实现了计算机联网,但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很多中小型批发和零售市场的管理和设施较差,使得质量监管和信息管理存在一定困难。除市场主体建设未完全外,与之相配套的冷藏、冷冻、运输、加油等附属设施也存在局限,信息处理系统不完备,现代化程度还较低。
(4)流通和市场监管层面均存在信息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产品可追溯体系有待建立。我国尚未建立一套完全公开、透明的水产品信息披露机制,信息资源总量的不足,信息渠道落后,公众缺乏了解和获取相关信息的权威途径和渠道,信息质量不高。
三、 完善水产品流通和市场监管政策的建议
当前我国水产品流通和监管工作正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有关部门要巩固既有的工作基础和成效,同时可以借鉴国外或国内一些地区的经验,进一步加强监管,营造有利于水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通过回顾我国的相关政策和借鉴国外的经验,未来的水产品流通和市场监管可以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1)借鉴国外经验,加速水产品流通和监管体制改革。纵观世界各国,日本在水产品行业管理、质量安全管理方面,不但重视程度较高,其完善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和监督管理体制值得我国参考。日本是水产品的消费大国,其流通和市场体系也相对健全。除多种流通渠道外,日本的农业协会是非常关键的组织,其业务包括生产指导、组织流通、信用服务和开展互助共济几个方面,对水产品流通和交易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日本还制定了完善的水产品流通及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如《食品卫生法》、《HACCP(危害分析重要管理点)》、《PL法(生产物责任法)》等法律,覆盖了产供销全部环节(叶勇等,2011)。作为另一个农业大国,澳大利亚的农副产品也较多的依赖批发商进行交易,早期政府对批发市场采取了直接投资和管理,大型批发市场对澳大利亚农产品的高效流通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澳大利亚政府对于重要农产品的流通和进出口采取了集中管理和专营政策,设立了专门机构;2001年,澳大利亚成立了非盈利性的羊毛发展公司,旗下的国际羊毛局提品质量认证。澳大利亚通过非盈利组织、参与农产品收购的经纪公司和各种行业协会,建立起高度发达的市场中介组织,促进了市场的有序发展。
(2)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各地从业人员和监管人员的思想认识。首先需要加强从业人员对于法律法规的重视程度,使其配合有关部门的监管。其次,将已经的各种政策法规的主要精神传达到从业人员,让养殖户、流通环节的企业及市场交易主体充分了解有关制度内容。再次,对于监管执法人员,需强化其对于法律法规的了解和执行能力。
(3)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统一协调的监管机制,加强政策监管力度。在对水产品的监管中,首先应结合我国实际,针对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实施细则,为水产品监管提供法律支撑;其次,加快建立完善的水产标准体系,提高检测队伍的素质,全面提升我国水产品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实现水产品按标上市、按标流通;同时需保证不同部门之间政策规章的统一性、协调性,规范其权责范围,避免各自为政的问题,最终形成相互衔接、运转高效的水产品流通和市场监管格局。
此外,由于很多监管问题(特别是质量安全问题)涉及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同时也牵扯多方的利益,需要相关部门共同探索建立联动机制,对整个产业链进行依法监管。2012年,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与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签订了《关于流通环节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合作框架协议》,协议主要涉及六个方面的内容:建立合作机制、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检测资源共享、市场准入管理等,正是对联动机制的推进,各有关部门如能做出类似的探索,势必对水产品实现更完善的监管,促进产品流通的有序发展。
(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指导流通和交易模式的更新。除了合理规划相关基础设施之外,有关部门还需优化金融、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的配置,建设现代化的流通渠道和倡导多元化的流通主体,推动流通业结构调整和模式更新。例如,通过扶持和培育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大型批发市场,不但能够更好的实现其产品集散和交易功能,同时提升其作为信息交流中心的服务功能和引领作用;另外,培育生产、零售、物流领域的龙头企业,构建以龙头生产企业、水产合作组织、物流企业和连锁超市为主体的新型产品流通模式,不但有助于缩减流通环节、提高效率,更有助于流通中的监管和质量追溯。其中,现代化的物流业和超市零售方式利于降低水产品的损耗,促进销售。近年来我国已经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育和扶持工作。2009年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高度重视水产品冷链物流,并明确提出:“完善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流设施,提高鲜活农产品冷藏运输比例”。2010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建成一批运转高效、规模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
此外,有关部门可以借鉴国外拍卖制的水产品批发交易方式和其他产品的交易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水产品交易模式。
(5)规范信息管理、建立健全水产品信息网络和质量追溯系统。随着信息技术、条形码技术等现代科技的发展,水产品流通中的信息化水平必将逐步提高。除在现有基础上加强生产流通环节的信息采集、归纳和披露之外,我国还应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的水产品质量信息系统、供求信息网络和物流信息平台,以及时高效的实现产品质量追溯、帮助养殖户把握市场信息、提高流通效率、促进产销衔接,促进产品销售。
参考文献:
1. 王伟.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长期考证.经济问题,1999,(12):28-31.
2. 叶勇.中日水产品流通结构比较分析.中国渔业经济,2001,29(1):129-135.
3. 曾欣龙,圣海忠. 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六十年回顾与展望.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27-132.
4. 潘澜澜,李莉,王晶.基于条形码标签的水产品可追溯流通体系的建立.江苏农业科学,2012,40(4):304-305.
5. 柯文.从日本水产品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看我们的发展方向.中国水产,2004,(4):16-18.
6. 周欢,黄立平,詹锦川,朱轶锋.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农产品安全监控信息平台.安徽农业科学,2005,(6).
7. 卢凌霄,吕超.日本水产品流通体系的结构与特征.安徽农业科学,2007,(27).
8. 朱芳阳,朱念.海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研究――以广西北部湾海产品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1,(28).
9. 高吉,翁绍捷,王玲玲,孙嘉岐.基于RFID技术的水产品供应链中信息管理的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2,(8).
10. 杨得前.我国海洋渔业资源捕捞过度的经济学分析.北京水产,2003,(3).
11. 刘俊荣,陈述平,雷建维.我国养殖水产品全链可追溯性系统平台的建设思路.水产科学,2007,(9).
12. 何静,张歆祺,宗传宏.连锁超市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网络构建与优化研究.广东农业科学,2011,(22).
重点项目: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项目”(项目号:CARS-50-11)。
【关键词】 品牌;发展战略
一、我国洗发水行业市场分析
中国的洗发水消费市场呈现不断丰富的市场细分,根据不同的细分标准,主要有档次细分、年龄细分、用途细分以及地理细分等。档次细分:根据档次细分,可将洗发水市场分为低端市场、中端市场以及高端市场。年龄细分:根据年龄细分,可将洗发水市场分为幼儿、青年、中年以及老年市场。用途细分:根据不同人群对于洗发水用途的需求,可将洗发水市场分为去屑、柔顺、乌黑、亮泽、防脱、生发、滋润以及护理等等若干细分市场。地理细分:根据消费人群所在的地理位置,可将洗发水市场分为华南、华北、西北以及东北等市场,再进一步细分可以分为城市、郊区以及农村市场。
我国洗发水市场的竞争状态日益激烈,目前已经基本呈现竞争者饱和与垄断竞争状态。在我国主要城市,跨国企业与合资企业旗下的产品占据了主要市场,海飞丝、潘婷、沙宣等品牌主要定位于中高档产品。在我国二三线城市,国产的洗发水品牌则相对来说具有优势,主要体现在价格方面。在我国农村地区,各种洗发水品牌共同占据着市场,不同农村地区之间差异有时也并不小,主要由于不同农村地区消费水平以及消费者需求的不同。我国洗发水市场集中度非常高,前四大洗发水品牌的市场集中度已经超过60%,其中前三名的品牌全部归属与宝洁旗下,这三个品牌――飘柔、海飞丝和潘婷则已经占据超过50%的市场集中度。
数据来源:《2009~2010 年中国洗发水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洗发水市场整体由宝洁公司旗下产品主导,紧随其后的是联合利华以及丝宝。2009年,洗发水市场的市场占有率状况如下:
数据来源:《2009~2010年中国洗发水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二、“飘柔”品牌的发展简介
宝洁公司旗下的著名洗护发品牌“飘柔”是宝洁公司在中国大陆推出的第一款洗发水产品,该产品于1989年进入中国,在之后的十年时间里,飘柔一直是中国洗发水市场的第一品牌,无论是销量、知名度或者是分效率都遥遥领先其他品牌,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洗发水品牌。在90年代末,在潘婷、海飞丝等众多品牌以及许多中国本土品牌的冲击下,飘柔的销量呈惊人的下降趋势。针对这一趋势,宝洁公司从2000年开始了飘柔的大品牌战略,全方位的渗透市场,旨在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三、大品牌战略――“飘柔”的纵向品牌延伸
为了使飘柔产品更好的渗透市场,对抗联合利华等大型企业旗下品牌的攻击,面对不断细化的市场细分状况,宝洁公司在2000年至2004年期间,不断推出新款以及细化功能的飘柔洗护产品,开始对飘柔系列进行纵向的品牌延伸战略。飘柔从最原先的“柔顺绿飘”扩大到“滋润的飘柔、去屑的飘柔、柔顺的飘柔、黑发的飘柔、人参飘柔、油飘柔”等,细化到各个细分市场。
四、大品牌战略――“飘柔”的横向品牌延伸
2004年伊始,飘柔系列产品的各种纵向品牌延伸战略取得一定成功,成功夺回了一部分被其他企业旗下品牌所夺去的市场份额。宝洁公司在当时在沐浴洗护市场上,除了舒肤佳这样的以清洁和健康保护定位的成功品牌以外,在护理、营养肌肤等定位方面并没有什么知名品牌,加之飘柔系列产品刚刚经历完纵向的产品延伸,知名度和使用率有了大幅回升,宝洁公司决定从飘柔入手,对该系列产品采取横向品牌延伸战略。
2004年,为了弥补在沐浴洗护市场的空白,宝洁公司将飘柔的产品线延伸至沐浴露以及香皂领域,推出了一系列飘柔的身体洗护产品,并开始了猛烈的广告攻势。
五、大品牌战略――“飘柔”进军低端市场
宝洁公司的飘柔系列洗发水产品进入中国十余年中,一直是洗发水行业的领跑者。在2000年左右,飘柔的销售量突然开始大幅下降,这是在众多本土产品、其他跨国企业旗下产品以及自身推出的新品牌的影响下的结果。宝洁公司在进驻中国以来,一直推出的都是保有时尚气息的产品,并将档次定位为中档或者高档,却忽略了中国的大片低端商品市场。在各路品牌的重重进攻之下,飘柔的销售业绩下滑。于是,在2004年左右,宝洁公司决定使飘柔系列产品进军中国低端洗发水市场,率先推出的就是众所周知的“9.9元飘柔”,并随之推行大规模的促销以及降价活动,最终抢占了中国洗发水低端市场的大量份额。
六、对于飘柔系列产品大品牌战略的评价
1.“飘柔”的纵向品牌延伸。飘柔的纵向品牌延伸是飘柔系列大品牌战略非常重要的一步,经过品牌的纵向延伸,宝洁公司使飘柔得以渗透到更多的细分市场,利用飘柔原有的广泛知名度和品牌形象,牢牢获取更多细分市场的市场份额。许多在90年代末期出现的其他跨国企业洗发水产品以及本土洗发水产品对于飘柔品牌的攻击都是从飘柔原本没有涉及到的细分市场进行。随着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在满足于能有一个信得过的洗发水品牌就足够的层次了,人们开始不断追求适合自己发质和头皮状况的洗护产品。飘柔原先只有以柔顺为特点的“绿飘”,显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种多样的需求。此时其他公司纷纷推出去屑、止痒、防脱、乌黑以及滋润等效用的洗发水,重重打击了飘柔的市场地位。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挑战,事实证明,宝洁公司选择对飘柔系列产品进行纵向产品延伸是一个正确的选择,飘柔凭借着在中国市场长久以来的品牌实力,迅速夺回了可观的市场份额。
2.“飘柔”的横向品牌延伸。飘柔的横向品牌延伸是宝洁公司在打造大飘柔品牌战略中的一步,宝洁公司此举希望能够填补沐浴露市场的大量空白,进一步实行飘柔系列的大品牌战略。事实证明,宝洁公司的这一次尝试是不成功的,由于飘柔在中国十余年来根深蒂固的“洗发水”产品形象,当其产品延伸至沐浴露时,飘柔沐浴露以及香皂的销量与其他品牌比起来逊色许多。尽管宝洁公司同时进行了大量的广告宣传,可最后飘柔沐浴露系列产品也只是沦为“知者多,用者少”的局面,最终退出市场。
3.“飘柔”进军低端市场。宝洁公司在飘柔产品受到各方面猛烈攻击的情况下,审时度势,决定将飘柔打入洗发水低端市场,这是一个明智之举。宝洁公司进入中国以来,最先退出的就是飘柔的洗发水产品,随后退出海飞丝、潘婷等等。虽然产品定位有所不同,在将产品打入市场的时候都选取的是中端市场。90年代末,在各种品牌的打击之下,飘柔昔日的霸主地位已经不复存在,却依然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洗发水品牌。此时,在洗发水产品的低端市场,还没有一款洗发水可以占取一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在飘柔产品线延伸的同时,与其让其继续与各种中端品牌以及宝洁公司自身品牌竞争,不如将飘柔打入低端市场,一举夺得大部分低端市场的市场份额。在中国,洗发水产品的产品区分中,价格依然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于是宝洁公司从二线城市开始,通过低价使得飘柔产品重回高销量的境况,并为宝洁公司在洗发水低端市场获取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可谓一举两得。
>> 水产类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食品质量与安全 淮安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贵州省主要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市场竞争力支持体系分析 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现状与思考 农产品冷链质量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基于蜈蚣博弈的非自营冷链物流模式的食品质量的主体合作机制研究 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的探讨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农产品物流与冷链物流的价值取向 我国食品供应链管理与食品质量安全的研究 水产品冷链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应对产品食品质量安全的质量法与质量管理研究 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比较与借鉴 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思考与建议 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祁县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0.12.10.
[7]王寿全.福建省果蔬物流系统构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州大学,2008.
[8]杨芳,李梅芳.中国果蔬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需求趋势研究[J].学理论,2011(22):89-91.
[9]张雪莉,韩茜,张欣,贾立平.河北省鲜活农产品流通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5):3136-3137.
[10][1]陈达.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及其策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02:112-114.
[11]赵芳妮.农产品冷链绿色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
[12]王玉侠.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03:80-82+84.
[13]于怀智.山东省冷链物流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4.
[14]王赫男.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4.
[15]朱则刚.食品安全质量可靠与冷链物流技术支撑研讨[J]. 粮食问题研究,2016,03:20-27.
为增强市场透明度,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通过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调整结构,1月17日,农业部举行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首场会,农业部办公厅巡视员、副主任陈邦勋主持会议,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在会上就相关问题做了说明并答记者问。
为深入推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信息引导农民生产和农产品市场预期,农业部研究制定了《农业部农产品市场信息计划》。按照计划,今年农业部将每季度召开农产品市场信息会。唐珂首先介绍了有关情况。
2017年农业部农产品市场信息计划
从2017年1月起,农业部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系统整合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产品,根据每种产品的信息内容和功能定位,采取中短长期、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方式,每日每周每月每季度无缝对接,持续开展农产品市场信息权威。一是每日信息。主要内容包括“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及重点监测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这些信息每天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上。“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是农业部组织专家,在对已运行十余年的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全面评估和调整基础上,基于全国200余家典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数生成的,重点体现了粮油和“菜篮子”产品在流通环节的价格水平,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上线运行,每日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上。二是每周信息。主要内容包括“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及重点监测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这些信息会综合成《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动态》,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上统一对外。三是每月信息。主要内容包括玉米、大豆、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5个品种的供需平衡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生猪等19个品种的供需形势分析月报和“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供需平衡表将于每月10日左右定时,供需形势分析月报于每月15日前定期。这些信息也都通过“中国农业信息网”统一。四是每季度召开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会。盘点上季度农产品市场运行形势,预测下一季度市场走势,分析解读各方关注的市场热点问题。五是每年召开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对上年农产品市场运行形势进行回顾,对当年和未来10年农产品市场形势进行展望。
当前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总体形势
2016年随着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我国农产品价格由供求决定的特征更加明显,外部因素对农业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国内外农产品市场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进一步加大。从“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对2016年的测度和市场供需分析情况看,稻谷、小麦价格稳中有跌,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国内外联动性增强,玉米及替代品进口减少,畜禽产品进口增幅较大,蔬菜、水果季节性波动特征明显,大蒜等个别品种价格涨幅较大。1月16日“200指数”为108.87,同比高2.31个点,比月初上涨2.02。其中,“菜篮子产品200指数”为110.05,同比高2.46个点,比月初上涨2.27个点。据分析,目前蔬菜在田面积稳中有增,猪肉维持紧平衡,水产品供应稳定,综合考虑节日需求拉动和天气因素影响,预计春节前主要“菜篮子”产品价格将会继续上涨,春节后将季节性回落。预计“菜篮子”产品价格变化对CPI的影响不会超过去年同期。从农产品市场总体形势看,2017年在供给总量相对宽松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有望保持基本稳定,农产品价格上涨支撑因素不足,下行空间也不大,“200指数”预计将总体平稳、小幅振荡,但考虑到农业内部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以及汇率、货币等外部不确定因素,农产品市场风险有增无减、形势复杂多变。农业部将加强市场信息分析预警工作,做好“200指数”的监测与,同时也提醒农业生产经营者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变化,有效防范市场风险。
“镰刀弯”地区种植结构调整重点品种产销调研情况
2016年,农业部以玉米为重点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调整“镰刀弯”等非优势产区面积近3000万亩,今年还要继续调减1000万亩。调减玉米后种什么,始终是各级农业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今后调结构不能靠行政推动,要更多利用市场信号和价格传导机制。贯彻落实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农业部近期组织农业部全产业链信息分析预警团队等力量,针对“镰刀弯”地区种植结构调整重点品种,开展了2017年农民种植意向、流通渠道、市场需求和价格预测分析,形成了专家咨询报告,希望专家的意见能对基层农业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安排好今年生产有所帮助。
随后,唐珂就记者的提问作了答复。
记者:您提到农业部制定了详细的信息计划,2017年将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权威,这在以前是没有的。请问这是基于什么考虑?想达到什么预期目标?
唐珂: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2017年农业工作主线就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在,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就是由数量不足变成结构性短缺,主要是中高档的供给不足,这需要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任务之一,就是要破解农产品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优化农产品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满足多层次、高质量、个性化需求。同时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农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周期性、季节性,很容易出现“多了多了,少了少了”,这么多年来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通过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增强市场透明度,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是农业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也是我国农业市场化的实践经验。今年我们按照部党组要求,下决心提档升级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着力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权威性、前瞻性,为广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看得懂、用得上的信息,尽可能帮助农民群众根据市场需求做好生产经营决策,这是信息化时代创新农业管理方式的有益探索,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在以后每个季度的例行新闻会中,我们将不断丰富内容,不断满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信息需求。
记者:农业部对批发市场价格监测已有十多年,这次为何“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它与原有指数是什么关系?
唐珂:农业部对批发市场价格的监测和始于上世纪90年代,2005年开始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十多年来,这个指数在反映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加上新旧批发市场更迭,原有指数在样本品种、样本市场、权重设计等方面也产生一些不适应,有必要进行全面、深度的调整和完善。与原指数相比,“200指数”在品种选择上更注重代表性,比如,原来的指数中水产品只有5种淡水鱼和2种海水鱼,现在增加到49种,囊括了贝类、藻类、虾蟹等产品,更加全面反映不断丰富的水产品市场情况。目前的“200指数”选定111个交易品种作为样本品种,除了水产品,蔬菜32种、水果11种、畜产品7种、粮食7种、食用植物油5种,更具有品种代表性,权重设计也更加精细、科学。此外,“200指数”接入了一些运行成熟的电子结算批发市场的实时数据,采价效率更高,数据也更精准。我们考虑要通过持续不断努力,将这个指数打造成综合测度和全面反映我国农产品批发环节价格整体水平及其变化的“风向标”,更加真实反映市场“温度”,推动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进一步发挥市场信息在指导农业生产、引导市场消费和服务决策中的作用。
记者:我们注意到农业部从去年7月份开始5个品种的供需平衡表,请问为什么要推出这些农产品的供需平衡表?农业部的农产品供需平衡表是怎么形成的?
唐珂:从2016年7月份开始,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每月通过中国农业信息网,定时玉米、大豆、棉花、食糖、食用植物油5个大宗农产品的供需平衡表,受到了国内外市场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农产品供需平衡表,包括产量、进出口、消费等信息,不仅体现过去和现在的供需情况,而且预测未来供需形势。简单说,就是通过一张表来告诉市场主体,某种农产品是多了还是少了。编制农产品供需平衡表,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引导农产品市场运行的主要手段和通行做法,尤其是美国农业部的美国及全球主要国家重点农产品供需平衡表,几乎成了全球农产品市场的晴雨表。编制和这5个品种的供需平衡表,我们准备了很长时间,既借鉴了国际经验和做法,又在数据会商、模型运算等方面作了改进和创新。在每次平衡表之前,我们都会开展两轮会商,第一轮是与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的开放会商,形成充分共识,第二轮是与气象、遥感等部门的闭门会商,就关键生产数据进行动态调整。2017年5个品种的供需平衡表日期已经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上预告,请大家及时关注。同时,我们还考虑适时拓展品种范围,条件成熟时,还将推出主要国家重点农产品的平衡表,为全球农产品市场平稳运行做贡献。
记者:今年东北取消玉米临储政策,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改革措施,请问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市场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当前东北收购形势如何?如何应对玉米市场价格下跌及农民“卖粮难”的风险?
唐珂:2016年以来,各部门按照中央部署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使玉米价格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同时,综合考虑农民合理收益、财政承受能力、产业协调发展等因素,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从东北新玉米上市后的市场运行情况看,玉米收购价格回归市场,国产玉米市场竞争力提升,玉米及替代品进口下降较多,饲料和加工消费恢复性发展趋势明显,阶段性供求矛盾有所缓解。这些都表明,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必须坚定改革信心。同时,值得关注的是,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市场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跌,集中上市期东北地区运力紧张,部分地区农民“卖粮难”风险加大等。据我们监测,2017年1月份以来,东北地区,含水量为30%的玉米地头价每斤0.50元,比2016年底跌4.4%,比去年同期跌30.5%。当前东北地区玉米收购进展总体顺利,据国家粮食局监测,截至1月11日,东北地区累计收购玉米4879.5万吨,同比减少3657.6万吨,收购进度与2013、2014两年基本相当,与2013、2014两年同期平均收购量相比,减少97.1万吨。下一步,农业部将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在前期工作基A上,加大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巩固和强化多元主体入市收购的市场格局。同时,统筹运力调度、发挥国有企业作用、完善信贷担保政策、加强农户储粮能力建设,千方百计防止出现大面积、长时间“卖粮难”。
记者:刚才唐司长也介绍到组织专家对“镰刀弯”地区种植结构调整进行了调研,请问调研的主要结论是什么?
唐珂:“镰刀弯”地区种植结构调整任务重,玉米面积调下来后种什么,是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了给“镰刀弯”地区调结构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去年底,我们组织有关专家,对涉及结构调整的20个重点品种(包括春小麦、葵花籽、花生、绿豆、黑豆、豌豆、红小豆、芸豆、高粱、大麦、荞麦、谷子、青贮玉米13个品种以及黄瓜、番茄、茄子、辣椒、大蒜、生姜和马铃薯7个蔬菜重点品种)产销形势进行了专题调研,对2017年的市场形势进行了预判。调研结果形成了书面材料,在座的记者朋友应该已经看到了。我在这里把专家的调研结论简要介绍一下。“小、杂、散、乱”是当前杂粮杂豆的种植及经营特点,2016年虽然种植收益整体有所下降,但多数品种价格同比较高,2017年农户种植积极性不减,预计杂粮杂豆总供应量增加为大概率事件,与此同时,调研显示,多数品种需求增长不大,专家建议农户合理安排生产,注意防范价格下跌风险。几个主要蔬菜品种,预计2017年市场将总体保持稳定。从调研结果看,除黄瓜种植意向略有下降之外,其他品种都是增加的,这就使得保持价格稳定的压力加大,建议种植户密切关注天气、市场行情等变化,地方农业部门也要加强信息引导,推动产品均衡上市。
记者:去年蔬菜价格波动比较大,价格总体水平高,请问主要原因是什么,春节期间菜价将如何运行,今年市场形势如何?
一、中国蔬菜出口贸易概况
(一)出口总量分析
蔬菜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是种植业中最具活力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蔬菜贸易量不断增加,我国蔬菜出口贸易也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发展势头良好。中国作为世界蔬菜生产第一大国,现已成为世界蔬菜出口大国,且出口远远大于进口。
1995年至2005年,我国蔬菜贸易发展迅速,出口量由213.49万吨增加到680.19万吨,增加了2.19倍。中国的蔬菜贸易自2001年起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尤其入世几年来的几年增速迅速,2001年—2005年期间,出口量由394.02万吨增长到680.19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4.53%,出口额由23.42亿美元增长到44.8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6.68%。特别是2001年—2003年期间,蔬菜出口量的增长极为迅速,2004—2005年期间,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尽管如此,蔬菜出口额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这说明2004—2005年期间,我国出口蔬菜的平均价格呈现上升趋势;进口量由1.86万吨增加到9.75万吨,增加了4.24倍;进口额由0.14亿美元增加到0.82亿美元,增加了4.86倍。虽然,蔬菜进口上升较快,但是其基数较小,所以在我国蔬菜贸易中的地位远远低于蔬菜出口贸易。
(二)出口市场分析
中国农业部贸易促进中心2006年的研究报告表明,从我国蔬菜出口金额的区域分布来看,亚洲居支撑地位。2005年中国蔬菜对其出口额达到30.01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66.91%,但是与1995年的77.08%相比下降了10.17个百分点,是我国蔬菜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比重唯一下降的区域;其次是欧洲,中国蔬菜对其出口额达到8.23亿美元,比1995年的2.99亿美元增加了175.25%,占总出口额的18.35%,比1995年的13.82%上升了4.53%,是蔬菜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比重上升最高的区域;2005年,我国蔬菜对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出口额分别为3.86亿美元和1.35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8.61%和3.01%,占总额的比重分别上升了1.63%和1.72%;非洲是我国蔬菜出口金额上升最快的地区,从1995年的0.04亿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0.95亿美元,增加了2275%。然而,由于其起始金额较低,所以在我国蔬菜出口总额中所占比例依然较低,2005年为2.12%;大洋洲是我国蔬菜出口最少的区域,2005年的出口金额为0.45亿美元,仅占总额的1.00%。从国家和地区来看,1995~2005年我国蔬菜出口的国家和地区由64个猛增到176个。上述数据说明中国出口多元化局面逐渐开始显现,这种出口区域分布的形成是大陆蔬菜出口企业多年来坚持充分发挥价格和地缘优势,优先占领周边蔬菜输入国和地区市场的重要成果。
(三)出口产品结构
我国蔬菜出口产品主要有三种,分别为鲜冷冻蔬菜、加工保藏蔬菜和干制蔬菜。其中,鲜冷冻蔬菜和加工保藏蔬菜是我国主要蔬菜出口种类。鲜冷冻蔬菜在我国蔬菜出口中所占比例最大,2005年出口408.4万吨,同比增长12.63%,占蔬菜出口总量的60.06%。加工保藏蔬菜237.88万吨,同比增长15.38%,占蔬菜出口总量的34.98%。但是在2006年,由于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两者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尤其是加工保藏蔬菜,出口量为251.4万吨,同比增长仅为5.7%,比2005年降低近10个百分点。然而,干制蔬菜2006年的出口量为37.7万吨,同比增长11.89%,占蔬菜出口总量的5.15%,增长速度明显快于鲜冷冻蔬菜和加工保藏蔬菜。在现有的发展阶段,鲜冷冻蔬菜和加工保藏蔬菜是我国的主要出口种类。与此同时,在国际蔬菜贸易壁垒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随着我国蔬菜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附加值高、生产效益好的干制蔬菜必将成为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四)市场需求分析
自给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产品的总产量减去出口量之差与国内供应量之比。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国家的产品自给状况。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各国对农业的保护也逐渐减少,各国趋向按照比较效益的原则安排农业生产。作为劳动密集型的蔬菜产业,不适合机械化作业,加之劳动强度大、工效低,劳动力缺乏且昂贵的发达国家开始转向从事机械化程度高、规模效应高的农产品生产,蔬菜生产日渐弱化,自给率趋于下降。
另一方面,随着发达国家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追求,国际上对蔬菜的需求将会很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发达国家的蔬菜进口量不断上升,使世界蔬菜需求量剧增。由此可以看出,蔬菜的国际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这为我国蔬菜出口贸易发展提供契机。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分析
虽然WTO框架下允许的绿色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我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和安全的保护,但受现有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所限,一方面我国对绿色贸易壁垒所提供的机会的利用能力较低,另一方面,部分出口产品因产品质量和包装达不到国际环保标准而被挤出国际市场,从而对我国出口贸易发展形成重要障碍。目前,我国出口贸易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呈逐渐扩大的趋势,据中国国际绿色化学高级研讨会的统计,1999年,我国对外出口受绿色贸易壁垒限制商品价值高达114亿美元。而这还仅仅是贸易自由化的开始,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可能会更大。
2006年5月29日,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初期,我国食品出口企业减少,成交量明显下降。2006年6月我国对日出口食品企业数量为2392家,同比下降了11.5%;7月下降7.1%,8月和9月经营企业家数基本与去年持平。6-12月,对日食品出口企业共4336家,同比下降2.9%。此外,我国食品对日出口金额也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从总体来说,已基本恢复到原有的增长水平。
WTO规则中TBT/SPS协议是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盛行的法律依据,我国出口产品也经常由于受到TBT/SPS措施限制而被进口国扣留,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巨大损失: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各口岸卫生检疫所2004年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资料统计,我国出口到日本的农产品及食品中,由于受到TBT和SPS措施限制而被扣留的食品种类中,以水产品和蔬菜、水果类产品扣留批次最多,分别占扣留总批次的32%和28%,其次是谷物类产品、油籽类产品和肉类产品,分别为11%,8%和7%。油籽、子仁类产品37批次,其中的花生及其制品29批次。另据美国FDA扣留农产品及食品记录统计,蔬菜水、果类产品和水产品占据出口受阻品种的榜首。2004年中国出口食品总扣留批次为816次,其中蔬菜、水果类产品被扣留次数高达440批次,排在第一位,占扣留批次总量的53%;其次为水产品155批次,占扣留总批次的18%;油籽和子仁类产品(其中豆类产品52次)81次,占扣留总批次的10%。
综上所述,蔬菜产品是我国遭遇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最严重的出口农产品之一。
三、扩大中国蔬菜出口的具体对策
针对发达国家设置的趋于严格的绿色贸易壁垒,我国在制定正确的发展蔬菜产业的战略的同时,应在上述战略思路的指导下,采取有效而具体的政策或措施促进我国的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健全完善技术标准法规
首先,要建立健全蔬菜产业标准体系。这是对农业理念、运行机制、生产手段、经营模式等进行的一次重大变革,核心就是要形成一整套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一般来说,绿色农业标准化体系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原料标准、生产操作规程、加工过程标准、质量检测与控制体系标准、食品储运体系标准化、产品召回制度。一方面,我国应努力提高技术标准的采标率;另一方面,应当慎重参照国际标准制定我国标准和直接采用国际标准,以免掉入国外标准背后专利陷阱。
其次,要建立蔬菜技术法规体系。我国蔬菜的技术法规体系还没有建立,仍以强制性标准代替技术法规,这与国际惯例,特别是WTO/TBT协定要求不符。因此,应加快我国产品质量与管理体系方面的法制建设,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和安全,改善我国蔬菜产业出口结构。不仅如此,我国还应加快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融合。日本和美国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正在加快融合,在技术法规中大量引用技术标准的内容,在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形成更合理、更具有经济性的法规标准体系。
(二)规范完善认证制度
认证是由公正的第三方体系认证机构依据正式的标准体系,对企业生产产品和管理体系实施评定。在目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认证对消费者来说,是鉴别产品质量、确保自己购买到优质满意产品的一个重要依据;对生产企业来说,体系认证的结果关系着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如何;对政府部门来说,认证既是引导企业加强内部质量管理的依据,也具有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参考价值。因此,在国际市场上,认证已普遍成为顾客选择商品和合格供应商的依据,某些特定产品的认证已成为许多国家市场准入和政府采购的必要条件而被纳入法律、法规的要求。
(三)创新农民经济组织
我国蔬菜生产最显着的特点是千家万户的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这种分散的农业生产模式中,组织程度低、规模较小,从而带来农户的生产技术难以统一、成本较高、产品竞争力较差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首先应建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垂直组织系统,政府在提供支持的同时尽量减少国家干预,保持组织的独立自治。其次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长远目标来看,我国应注重发展以蔬菜生产和营销专业户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协会,使其成为调整蔬菜产业结构、发展现代蔬菜、扩展蔬菜产业链、实现垂直一体化经营的重要的组织载体。此外,还应扶持大型龙头企业的建设。按照蔬菜产业化方向的要求选准龙头企业,从政策上进行扶持,形成产业开发型科技园区,使其真正起到带动生产的龙头作用。一般来说,主要龙头企业为种苗企业、加工企业、产后处理企业等。
(四)加大科技投入
《环球财经》致电中国人民银行求证,中国央行表示对该市场传闻不予置评。
其实,此次传闻中提到的两种方式,都旨在提高存款利率,市场分析与8月经济数据有关。8月中国CPI达到3.5%,创出22个月来新高。而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仅为2.25%,已经连续7个月出现负利率。由于较长时间的负利率不利于经济发展,并且会让老百姓的钱变“毛”,于是新一轮的加息讨论日趋热烈。
然而从历史经验看,经济下行时期,央行加息是非常谨慎的。2004年6-9月连续4个月CPI同比涨幅超过5%,但直到10月美联储三次加息后,中国央行才加息一次。200 8年上半年,CPI高这7.9%,2月最高8.7%,1月和6月最低,也高达7.1%,但央行并未加息。
加息两难
无风不起浪,如若传闻成真,中国加息,且采用非对称加息――提高存款利率,贷款利率不变,新问题就会随之而来:银行的成本增加,且银行正面临着严格的新监管要求,对正在“在线修复”(Onfine Repair)的中国银行业而言,影响巨大。更何况,也不利于降低高储蓄率的长远目标。如若存款利率不变,贷款利率提高,就回到最初的问题:宏观坏境的条件成熟了吗?
这似乎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期望从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的讲话中管中窥豹的人,也找不到什么明确的信号。周小川说: “央行的政策目标,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去改变权重,或进行切换。”
加息无助改变物价走势
那么当前中国央行的政策目标是什么?预防通货膨胀,还是继续维护经济增长,抑或试图在两者问寻找平衡?
8月份的CPI数据较上年同期增长3.5%,高于7月份的3.3%,这也是2008年10月以来升幅最高的一个月份。而且,由于CPI构成结构上的问题,老百姓实际感受的通胀水平比3.5%更为严重。
如若为了防止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央行当加息。但与居民感受最为贴近的农产品价格并非需求推动,而是季节性因素导致,专家指出,加息改变不了目前物价的走势。民生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员郝大明认为,加息难以抑制食品价格上涨引发的CPI上涨。我国CPI上涨主要来源于食品价格上涨,食品价格变动主要取决于肉禽及其制品,其次是水产品、鲜菜和鲜果。由于食品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小于1,因此,食品价格波动主要取决于供给因素而不是需求因素。
中国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的报告也指出,虽然8月份CPI同比创22个月新高,且近期物价仍可能由于季节性因素出现惯性走高,但随着灾害性天气、需求、供给、货币等多重通胀生成因素影响逐步减弱,物价趋势性拐点正在到来,CPI即将见顶平缓回落。今年有希望达到3%的控制目标。
同时,由于宏观经济本身尚有不确定性,加息会严重打击企业生产经营积极性。银河证券宏观分析师张新法认为,外需市场的疲软已经显现,出口形势不确定因素增加,内需增长超预期,生产活动活跃,短期内通胀形势可控,经济增长稳定态势明显。经济并没有过热迹象,第三季度加息的概率不大。
流动性之忧
另外,在欧美等国都实行低利率的情况下,加息可能引发热钱加速流入。
“尤其要关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化产生的输入型通胀的影响。”国信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林松立分析说,近期全球农产品市场风波不断,在俄罗斯等地小麦减产的消息之后,近期又有巴基斯坦、越南、泰国等水稻主产区出现减产问题,全球问题与中国问题有叠加趋势,2-3个季度内,中国CPI随全球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至4.5%的可能性很大,加息不可避免。
张新法提到,个人资本投机行为带来的被动流动性增长形成的通胀压力,是控制通胀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个人信贷借近期政策调控,在产能和产量的概念不清晰之际,变身进入钢铁、水泥等被调控领域推高价格,不仅形成通胀新的压力因素,而且投机行为周转资金创造货币推动M2的增长,加剧流动性过剩的局面。
不敢加息?
但持续的负利率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建议加息的声音不绝于耳。
统计数据显示,经济增长趋稳,但隐患仍存,加与不加,调控当局似乎陷入了两难境地。于是,这次传闻的核心――非对称加息的方案被提出,提高存款利率,贷款利率不变,缓解负利率的矛盾。但如上文提及的,2003年以来中国多数商业银行处于“在线修复”期,修复不良资产率,并亟需补充资本。降低利差,显然对商业银行修复不利。
非对称加息的另一种相反形式是,存款利率不变,贷款利率提高,这有利于金融机构的修复。但对于现在的宏观环境而言,未必是很好的时间窗口,中信证券和高盛的研究报告均认为,今年年内加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记者面前的张娟,朴素的衣着,淡淡的微笑,低缓的语速……淡定不张扬,礼貌又不失亲和,宛如江南女子般的温柔精细。但骨子里依然透出武汉女子贯有的大气与坚毅。如一汪江水,热闹之外,宁静自显;急躁之余,温尔从容。当生命选择担当,即便是纤柔的双肩,也当义无反顾。投身家族企业,经过几年历练,在蜕变中成长,在重负中前行,收获的是一路精彩。
筑基:年少时凸显的商业眼光
1980年,张娟出生在武汉的一个普通职工家庭。父亲张怀火是武汉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总工程师兼车间主任,该企业主要从事氨基酸的生产。既要做技术又要做管理,张娟记忆中的父亲总是很忙,忙到连和她见一面的机会都很少。缺少父亲的陪伴和关爱,是作为独生女的张娟童年和少女时代的最大遗憾。1998年,父亲辞职下海,与他的兄妹们一起创办了一家氨基酸厂。成立企业后,父母亲均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之中,更无暇关注张娟。在这样的环境下,张娟成长为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人。高中毕业后,她选择到北京上大学。大二放暑假时,回到武汉的张娟发现武汉的房价大都在两三千元每平方,与北京的高房价相比之下,她敏锐地感觉到武汉房地产蕴含着巨大的赢利空间。通过实地考察楼盘,她看中了一套200多平方米总价为50多万元的房子。回到家后,张娟向父母亲讲明白了想购买这套房产的原因。缜密的思维加上合理的市场分析,很快赢得了父母的同意,并把50万元购房款全数交给了她,让她全权去处理购房相关事宜。如今这套房产早已升值到数百万元了。
大学毕业后,张娟只身远赴英国留学,专攻商科。在英国留学的两年期间,张娟全身心地投入到商业专业知识的学习当中,很快成为同期留学生中的佼佼者。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求学期间的张娟尤其对金融学兴趣浓厚,她从大一开始就专注钻研金融市场。2006年,张娟非常想进入股市,她大胆地向父母借款100万元投入到股市。2007年股市牛气冲天时,张娟保持清醒头脑,屏气等待,当股峰上扬到5500点时,她果断地全盘抛出,收益颇丰,成功地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房产的大胆投资和股市的大奏凯歌,证明了张娟有着独到的商业眼光,有着灵敏的商业嗅觉,更拥有敏锐的商业慧觉,让她能在商海里写意畅游。
抉择:纤肩扛起父辈的基业
2004年底,张娟学成回国,父亲想让她进入自己企业参与管理,但她却有自己的规划:她想将来自己创业。按照计划,她先通过考试,进入到了武汉市政府应急办工作。张娟选择在政府工作,依然有自己的想法。她知道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绝对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她要通过在政府工作的经历,寻找到政府支持和企业行为的有效结合点,将来为她自己创业奠定基础。2006年,通过出色工作,张娟成为了武汉洪山区最年轻的政协委员。
在张娟留学的那几年,家族生意遭受到生死考验。2000年开始,当地政府加大环保治理,对于氨基酸生产厂家的废液排放问题监管得特别严格。氨基酸的生产会伴生出大量的母液。母液虽是一种营养物质,但如大量不达标排放,对环境也是一种污染。因此,对母液是否有效处理,不仅决定了氨基酸的产量和销量,更决定了公司是否能继续生存下去。由于许多厂家无法对母液有效处理,或者不能达标排放,或者对母液处理的开支超过了经营收入,导致许多氨基酸生产厂家纷纷关门,全国从1998年的400多家氨基酸厂锐减到2007年时的数十家。
张娟父亲的公司也同样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张怀火加紧技术创新,先是成功将母液研制成了家禽饲料添加剂。但由于这种添加剂生产成本达到3000多元每吨,而替代品才1000多元每吨,为了解决环保问题,仅按照成本销售,也还是无法在市场推广开来。张怀火又转而研究将母液进行粗加工为生物渔肥,却一直不得要领。回国后的张娟眼见已是五十多岁的父亲为了企业发展还常常通宵加班,心疼不已。她知道,父亲为了企业付出了他一辈子的心血。如今,他还在为这份事业执著奔波。而作为他唯一的孩子,却不曾为他分担一点。她开始思考,自己为什么一意孤行要谋划着去创业呢?如果能够帮助父亲把家族企业打理好,不也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抱负?
张娟开始有意识地接触和了解氨基酸的专业知识和生产、销售等情况。越深入也就越化解了她心中长久的困惑:为什么多年来,企业每年的销售额总是保持在几千万之间,很难有大的飞跃?那并不是张娟过去所认为的是父亲的经营管理存在问题,关键问题其实是环保的制约,也就是母液的处理问题限制了公司的发展。张娟决心与父亲一起攻克这道难题。她毅然辞去武汉市政府的工作加入到父亲的企业,并注册成立了武汉湖海汇氨基酸科技有限公司,将公司定位于以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为核心,专业从事氨基酸系列渔肥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她很清楚,整个家族企业的未来取决于她的公司。她把最艰难的重任放到了自己的肩头。
对弈:商海逐浪中站立成强者
辞去公职的张娟整日与父亲一起研究渔肥。并整日整日地在鱼类养殖场观测投放过生物渔肥的那些鱼的长势情况。他们发现,对养殖模式和养殖面积基本相同的养殖水面投放同样的渔肥,有些鱼塘的鱼长得非常好,有的却不好。其中的原因一直无法得到解释。如果找不到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无法大范围推广。
张娟找到农业大学的教授请教各种鱼的特性,并在专家指导下完善了渔肥的施用方法、使用量以及调整了养殖模式,掌握了病害的防治和控制,使鱼的产量有不同程度增加。同时,经过对鱼的食物的喜好分析,她发现有一种花白鲢不吃饲料而专吃水中的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而生物渔肥中的氨基酸可以刺激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和生长,这也解开了为什么在相同的情况下,鱼的长势有非常大的区别的主要原因。其实是食物在其中起了关键性作用。张娟安排业务员将生物渔肥推广给大量养殖花白鲢的养殖户。用过生物渔肥的养殖户在产量上面均提高到30%以上。经过口口相传,生物渔肥很快在华中、华东、华南地区传播开来了。
接着,张娟注册了“鱼多爱”牌系列氨基酸生物渔肥商标,并且申请了国家发明创造专利。在销售方面,她制定了利益捆绑的销售模式,将小面积的水面业务承包给业务员,让业务员跟踪和维护小水面的养殖户,利益则全部由业务员自己获得。这既减少了公司的投入和管理成本以及工资开支,又使公司品牌得以推广,关键是让业务员在赚钱的情况下,能为公司处理更多的母液,从而提高氨基酸的产量,可谓一举三得。而公司则集中优势力量开发大面积业务,为大规模养殖提品和技术服务。
自此,厂里的氨基酸产量和销量获得了快速提升,而通过母液生产出的渔肥也获得了养殖户们广泛欢迎。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张娟从中感受到了人生巨大的乐趣与价值。而父亲对她的认可,则是放心而安心地退居二线。
眺望:专注令人向往的那片蓝海
大浪淘沙,沉淀真金。氨基酸生产厂家目前在全国仅存七家,张娟的父亲当年创办的即是其中一家。也正是因为对母液的有效解决,生物渔肥的成功研发和大面积推广,现在厂子可以加大氨基酸的产量。这也直接使得近两年内生产的销量有了很大的飞跃。对此,张娟无比感慨:国家支持科技创新,支持环保绿色生物渔肥的发展,选准了目标,坚持下去,就必定有所收获。
如今,张娟早已向她的父辈证明了她自己。但是,骨子里的责任感让她依然不知疲倦地奔波在她引以为傲的事业之路上——为承继好、发展好父辈用心血创立的基业,更为筑建百年企业而孜孜以求、永不停步。
对于未来,张娟的企望是将公司与养殖户打造成为效益共同体:公司提供天然安全的绿色生物渔肥给养殖户,而养殖户则成为公司的供货商。同时,倾心打造一个全天然绿色的水产品牌,使公司的氨基酸和生物渔肥的产量及销量达到全国前三甲,填补国内还没有水产品品牌的空白,从而丰富人们的餐桌。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领域的政府部门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加强宏观管理和履行服务职能。
一、推进*农业领域信息化的战略环境
(一)推进*农业领域信息化的历史机遇
人类进入了21世纪,信息技术的应用受到世界各国的广为关注,农业领域也不例外。
世界农业信息化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已形成了从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到的健全的、完善的农业信息体系。美国农业信息化强度高于工业,农民使用计算机记帐,预知天气、指导种植和营销。日本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全国联机网络,集成了气象情报系统、专家系统、市场流通系统等。农业信息化极大地提高了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实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一切都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城市信息化建设为推进农业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信息港主体工程已基本建成。宽带信息网络工程、*信息交互网工程、*国际经贸电子数据交换网工程(EDI)、*金卡与收款系统工程等都已建成。*农业信息化可以依托全市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
*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尽快实现农业信息化。*农业要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走向全国的服务能力、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平衡能力,都需要农业信息化的支撑。
(二)*农业领域信息化发展的不利因素分析
郊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大投入。郊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中心城区相比有一定的差距,难以满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短缺。目前*市郊不仅信息化人才的总量相对较少,而且层次分布也不平衡,特别是既懂农业又熟悉信息技术的人才紧缺,如何吸引人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农业信息技术普及应用难度大。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农业信息应用系统的推广普及有很大难度。
健全的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还没有形成。在即将到来的世博会上,竞争主要集中在信息服务的创新上,从信息采集、加工处理到的健全的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要尽快建成。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农业信息化建设要与国际趋势相吻合,与大都市目标相适应,与农业现代化相配套,要根据*市信息港建设的总体部署,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核心,以推动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为重点,努力构筑信息农业新高地,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贯彻实施“科技强农,信息先导”战略,坚持“统一规划,分步推进,各方参与,资源共享”的原则,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年,围绕农业信息服务、农产品安全监管、农业科学决策、农业电子政务等方面,完善和优化农业信息应用体系框架,以典型引路,重点突破的方式加快建设进度,为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任务
1、推进“三网”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创新农业服务功能为突破口,完善*农业网的市场拓展、科技咨询、会展服务、标准示范四大功能,提高“*农科热线”的智能化水平,建设好郊区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为全国农民提供服务。
2、推进档案农业和农产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不断扩大档案农业信息系统应用范围,逐步实现地产农产品的全覆盖。研究各类食用农产品安全诚信的评估体系,开发食用农产品安全征信系统,做到农民守信用,市民食放心。
3、推进农产品市场分析系统建设。开发建设种植业经济运行及绩效评估信息系统,加强对地产农产品的效益分析。开发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智能分析系统,加快农产品产销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4、推进农业GIS应用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市统一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开发并整合农业各类信息资源,建设专家辅助决策系统,实现对农业现状信息的空间化和可视化管理,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推进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建设。探索网上信息服务与网下实体服务的融合机制,依托行业协会、科技推广部门、乡镇农业部门、行政村委会等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让农民切实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各种便利和实惠。
6、推进农业领域电子政务建设。从网上办事、政务公开着手,精心办好“*农委政务网”,加强政府与百姓的沟通。加快机关内部办公业务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实施对传统业务流程的再造,促进政务信息的交换与共享。
7、推进信息技术的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要结合各信息化应用系统的特点和应用要求,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尤其要加强对农村基层信息员的普及培训,营造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行动方案
(一)推进“三网”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行动依据
1、*农业正在推进三大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生产型向生态型转变、从提品型向提供服务型转变。目前重点推进具有都市农业特点的农业功能创新。对内,强化生态功能;对外,强化服务功能;正在构筑物流、会展、科技、信息、农产品检测认证等五大服务平台。
2、市农委已创办了服务全国的信息平台。“*农业网”创办三年,今年进行了第6次改版,新版*农业网开设了海外之窗、市场分析、农业科技、政策法规、农业会展、农业标准化、放心农产品等栏目,重点增加国外农业政策、科技、教育、进出口统计与分析等信息,为中国农业与国际接轨服务。日前注册会员达9000多人。同时,建设了科技兴农、生物基因、城市森林、*种业等10多个专业网站。“*农科热线”由农业科技部门、推广部门和信息管理部门联手创办。通过电话咨询、专家坐堂、网上直播、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服务农民。自*年8月开通以来,已累计接到咨询电话7000多个,帮助全国农民排忧解难,深受欢迎。“郊区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网”网络工程已启动,市农委、市教委、市信息委、市妇联、市农林局已联合发出《推进郊区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的通知》,市有关教育部门已开始远程教育的课件开发,郊区各区县已着手乡镇教学点的建设。
3、国际上农业信息技术已经由试用期进入应用期。而我国近几年网络发展迅速,各地农业网站已有2000多家。但农业信息应用和用户受益度还有较大差距。网上教学、网上购物都未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大多数农产品供应商只在网上简单信息,很少进行网上订货或网上交易。
目标
至*年,*农业网要建成农产品市场信息智能分析平台、网上会展平台和物流平台,并办好“*农业网英语版”,中文版让农民了解世界农业;英文版让世界了解中国农业。“*农科热线”要扩大服务领域,既要办好人工服务的农民热线,又要办好为市民服务的语音信箱。“郊区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网”要开发培育新型农民的教育资源,为全国农民服务。
行动
1、完善“*农业网”的服务功能。“*农业网”要配合*农业服务全国的物流、会展、科技、信息、检测认证五大服务平台建设,突出市场拓展、科技咨询、会展服务、标准示范四大功能,重点办好海外之窗、市场分析、农科热线、农业标准化、法律法规、农业会展、放心农产品七大主栏目。
2、精心办好“*农业网”英文版。“*农业网”英文版已于*年8月开通,重点推出农业领域投资环境、投资政策介绍,*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及其特色农产品推介;开发国际农产品供求平台、电子订单等业务流程。要不断完善英语网站功能,吸引海外农业企业了解中国农业,投资中国农业。
3、“*农科热线”完成服务平台升级。升级后“农科热线”在保持现有人工服务方式的基础上,开发为市民服务的养花、养鱼、养宠物等语音信箱,提高“热线”的智能化水平,为广大农民和市民提供更全面、更快捷、更方便的服务。
4、建成“郊区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网”。采用卫星网络将10个区县的100多个乡镇和部分重点村联网,各远程教育收视点安装“智能卫星接收机顶盒用户终端设备”。*年网络基本建成,开展教学。同时,开发远程教学课件,重点为劳动技能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
(二)推进档案农业和农产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
行动依据
1、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安全广受关注。特别是欧盟等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在农产品安全方面制定了大量的技术指令,一方面从源头上严格控制本国食品的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对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设置技术壁垒。如荷兰、丹麦等国,农场的每一头奶牛自出生之日起就有自己的“信息档案”,事无巨细都有记录。而我国这方面还比较落后。为了让市民吃上放心菜、放心肉,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根据《*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暂行办法》的要求,建立食用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跟踪制度,市农委于*年开始探索建设档案农业信息系统。
2、*“档案农业信息系统”由市农委信息中心、市畜牧办、市蔬菜办、市兽医卫生监督管理所及有关IT企业合作建设,并列为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目前,已开发了养猪场、蔬菜园艺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市境道口畜禽管理信息系统、农产品网上身份查询系统,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已有200多家规模猪场、30多家蔬菜园艺场成为应用单位。市境道口畜禽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光纤改造,24小时信息在线输入与查询,市外入境的畜禽产品运输车辆情况、货物情况、道口检查情况全记录在案,把好了入境畜禽产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农产品网上身份查询系统*年7月初正式上网推出。阿强牌鲜鸡蛋是上网的第一个产品。市民根据购买的每盒鸡蛋中的“身份查询码”,就能上网追根溯源查到这盒鸡蛋的生产过程和各项质量指标,使消费者直接参与食用农产品的安全监管。*年7月,在全市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档案农业信息系统”荣获“市优秀信息化应用项目”。
3、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创建信用经济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也是应对WTO,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农业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建立食用农产品安全诚信体系,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的信用管理,提高农产品安全生产经营的诚信度。*档案农业信息系统为农产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创造了一些基础条件。
目标
至*年,基本实现地产食用农产品生产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市境道口外来禽畜产品实现24小时在线监控,并建设预警系统;*品牌农产品实现网上身份查询和超市消费者防伪检索;建成食用农产品安全诚信评估体系和征信系统。
行动
1、推广和完善食用农产品生产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通过各农业行业协会的管理,逐步将*的猪、禽、蛋、奶、菜、瓜果的产销全过程信息动态采集录入数据库,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推广品牌农产品网上身份查询和超市消费者防伪检索信息系统建设,实现食用农产品产销的可追溯性。
2、完善“市境道口畜禽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在市境道口畜禽管理信息系统稳定应用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建立外来畜禽产品安全的预警系统。同时,在市有关监管部门建成多媒体大屏远程控制系统,实现入境畜禽产品安全的可控性。
3、建设食用农产品安全征信服务系统。整合农产品安全检测、监测和执法部门的信息资源,在档案农业信息系统的网络基础上,开发建设食用农产品安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包括诚信档案记录子系统、诚信综合评估子系统和企业诚信分类管理子系统。从而营造农业行业“重食品安全,守行业信用”的社会氛围。
(三)推进农产品市场分析系统建设
行动依据
1、根据农业部“金农工程”的实施要求,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以充分发挥中国加入WTO之后,政府提供信息和经济调控的作用。美国农业部已有一套健全的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定时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要为全国服务,建设“农产品市场分析系统”势在必行。
2、目前市农委已探索开发了农业数据仓库,有国内外农产品价格系统、*农产品进出口数据、“菜篮子”信息管理系统等。“菜篮子”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蔬菜、畜牧和水产3个子系统,由市农委信息中心与市蔬菜、畜牧、水产等政府主管部门共同建设,实现计算机远程联网。*的蔬菜、畜牧、水产品生产、良种繁育、市场行情等经济信息数据可及时传输和查询。系统内已有3年多的“菜篮子”数据积累。*年度该系统推广至郊区各区县相关部门应用。
3、*农产品消费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对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又有口岸优势,农产品出口的潜力很大。但到目前为止,*还缺少农产品信息采集、加工处理、实时的健全的信息体系,对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不利。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应抓紧建设,为农业企业和广大农民提供服务。
目标
至*年,完成农产品数据集成、行情分析、信息系统的开发,建成主要出口农产品智能化的数据平台和分析平台,加快农产品产销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行动
1、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系统。定期采集海外农产品价格、全国主要省市农产品价格、华东六省主要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主要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及相关信息,并及时。信息采集平台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协会、国外农业网站等多种渠道,建立起农业信息提供协作支持机制。
2、建设种植业经济运行及绩效评估信息系统。在全市种植业生产基地建立1200个信息采集点,根据种植业生产茬口采集信息,开发建设农产品生产成本和绩效评估等经济运行数据库,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3、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智能分析系统。通过开发智能分析软件,对各类农产品数据进行智能分析。首期工程开发*主要出口蔬菜品种在日本和美国市场的进口价预测、可能进口量分析、市场占有率分析、供求平衡及风险分析等。该系统还可以让用户选择数据源,应用分析预测技术,进行远程自助智能分析,为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直接服务。要不断扩大出口农产品分析系统的应用范围,不断完善系统功能,辅助中国农产品走向世界。
(四)推进农业GIS应用系统建设
行动依据
1、目前,美国、加拿大等国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综合集成,已普遍一体化地为农业系统管理服务。“*农业GIS应用系统”的建设是《关于推进*郊区信息化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的主要任务之一。市信息办已将该项目列为*年全市GIS建设三大重点领域之一,是一项重在提升政府管理水平的应用项目。
2、*农业GIS应用系统建设*年刚刚起步。已研究了“*农业GIS应用系统”建设框架。在市统一开发的基础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建成了统一的开发环境,包括全市城市遥感栅格数据、全市“三线一区划”数字地图等,为农业GIS项目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
3、*农业GIS应用系统建设起步较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应用水平和本市其他领域的应用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必须加快该系统的开发建设进度,提升*农业管理与科学决策水平。
目标
至*年,建成森林、畜牧业、蔬菜、花卉、水产、土壤环境管理GIS应用系统,开发专家辅助决策系统,实现农业各类现状信息的空间化和可视化管理,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行动
1、*农业GIS应用系统专业子系统建设。一期工程以生态农业建设为突破口,完成三个子系统开发:一是林业分布现状和林业规划动态管理系统;二是畜牧生产分布现状和畜禽养殖业的分区布局(禁止养殖区、适度养殖区、控制养殖区)动态管理系统;三是化肥农药面源污染控制动态监测系统。*年上半年完成开发,进入试运行。下半年启动蔬菜、花卉、水产管理GIS应用系统建设。同时,完成“GIS农业专业版本”的集成,以便与市其他各部门的信息交换和共享。
2、*农业GIS应用系统信息分类与编码的研究。研究农业领域信息系统标准体系的内容和相互关系。如:信息分类编码的规范、空间数据总体框架结构的规范、数据分层与文件命名的规范、基础地理信息属性项和属性表结构的规范、专题信息属性项和属性表结构的规范等,以促进农口各部门开发GIS应用系统的协调性和统一性,提高农业GIS系统的建设水平。
3、建设*农业GIS应用专家系统。系统应用有深度,如畜牧系统中:移动GIS在畜牧业疫病防治中的应用、畜禽场与周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畜牧业发展趋势分析、畜牧业发展规划GIS辅助决策技术等。林业系统中:规划动态管理子系统、病虫害监测子系统、防火预测分析子系统、森林景观分析与保护决策功能、遥感分析子系统、森林三维场景的模拟。农田污染控制系统中:*农田化肥农药的污染控制分析、*农田化肥农药污染控制评价分析模型库建立等。
(五)推进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建设
行动依据
1、为了使广大农民切实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各种便利和实惠,使信息化更加贴近农民,贴近生活,根据国家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和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农市发(*)11号]的精神,*年市农口有关部门和各区县农委就着手创建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年首批51家市级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挂牌。
2、*已初步建成了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市农委信息中心负责全市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建设的规划、指导和管理;各区县农委信息中心负责本区县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建设、指导和管理;各类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各负其责,做好本区域、本行业的基层信息服务。
3、郊区各区(县)在互联网上均建设了一个具有独立域名的农业网站,编写了本区县网站信息摘要简报“一刊”,定期发放给基层农业部门和农民。
4、目前,因资金短缺,人才缺乏,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网络还不健全,信息传播手段相对滞后,信息服务的内容还不丰富,信息服务的效果还不显著。
目标
至*年,建成郊区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健全服务制度,丰富服务内容,强化服务效果,建成各类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100家以上。
行动
1、健全*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组织网络。在巩固*年建设的51家基层信息服务站的基础上,探索和丰富基层信息服务内容与服务手段,不断扩大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年市级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建设数量扩大至100家,扩大农村信息“上网落地”服务的覆盖面。
2、探索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服务内容。各行业协会信息服务站做好本行业信息的采集、、传递工作,建立并负责本行业专业网站信息筹集与维护;组织本行业档案农业信息系统的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利用信息网络加强行业管理。区县农委信息服务站要负责本区县农业信息服务网络的运行与管理,负责本区县农业信息员培训工作。区县农技推广部门和镇级信息服务站要做好本区或本乡镇的农业科技信息采集和传递工作,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农民。
3、村级信息服务站要建设村务公开信息系统和村务管理信息系统。“村务公开信息系统”提供查询村务规定、村干部分工、规划目标、办事指南、财务状况等方面信息服务。村民还可以自已输入意见和建议。“村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人口管理信息系统、社务管理信息系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村务管理制度查询系统、党群管理信息系统等五个子系统,促进村务管理信息化。设立村基层信息服务站信息服务栏,为本村农民提供信息服务。
4、推广网络调研模式,实现科技文化知识普及。网上网下联动问卷调查,开展各类教育既便捷又高效。通过调研,一方面了解基层情况,另一方面有利于农民科技文化知识普及。*年3月,市农委信息中心与郊区10区县农业信息部门联合开展“沪郊农民需要什么样信息服务”的调查。年底将开展政策普及教育网络调研。今后每年根据农村需要开展农科知识普及等网络调研活动。
5、建立基层信息服务站服务档案管理模式。市农委信息中心已开发了服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各基层信息服务站将本站的服务信息,包括服务对象、服务时间、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效果输入系统,建立基层信息服务站的服务档案,以促进各基层信息服务站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六)推进农业领域电子政务建设
行动依据
1、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以及信息开放共享等,已是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政府可以通过网络来提升办事效率,提供广泛、全面、便捷的信息资源共享,提供高效的便民服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已建设了市政府各部门统一参与的“中国*”门户网站,转变政府职能,为百姓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府服务。
2、近年来,市农委根据市政府要求,从整合资源、健全制度着手,系统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年7月开通了“*农委政务网”,突出网上办事和服务百姓的功能。开设了“沪郊概览”、“投资指南”、“为民服务”等栏目。建设了*农委系统政府网上行政服务系统,共有27项为民办事项目,已在网上运行的有10项,还有15项*年10月底完成开发进入试运行。项目申报者、农业企业和农民可以在网上进行业务查询、申报、登记、表格(资料)下载等政府服务。同时,开发了“主任信箱”、“公众监督”、“投资热线”栏目,使政府与百姓网上面对面。为了网上办事正常运行,市农委专门发文,明确了工作制度,要求网上办事回复迅速,当日处理,隔日反馈。
3、为了提高机关公务员的电子办公能力,农口各政府部门加强了办公自动化应用。市农委机关局域网已开发了“中外农业信息”、“参阅资料”、“领导讲话”等15个信息栏目,开发了适应14个处室业务的117个业务流程。为了加强领导之间、处室之间的沟通,网上专门开发了“领导工作动态”和“处室工作动态”栏目,使机关工作互通有无,增强了整体合力。目前,有60%的机关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在线办公。
4、农口系统政府网上办事虽已起步,但由于要改变传统工作习惯,增加硬件投入,因此在推广应用上难度较大。再加上电子公章等技术问题,还不能实现所有流程网上行。要真正建设高效的电子政务任重道远。
目标
至*年,通过网络实现农口系统各部门的管理与服务职能,健全网上办事的运作机制,树立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的良好形象。机关内部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完成农口系统政务流程的信息化改造。
行动
1、推进基于公务网和机关局域网的办公业务应用。按照*市公务网建设的统一进度,认真完成农口系统公务网建设,建立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制约的统一平台。重组优化市农委等农口政府部门的工作流程,完善已开发和运行的机关局域网系统,通过普及培训提高公务员的电子办公能力,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配合农业部做好全国卫星指挥系统*联网工作,并认真开展信息服务和应用,切实提高农口系统各部门工作效率。
2、推进农委系统网上办事和服务的应用。要精心办好“*农委政务网”,完善网上办事功能,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市农委系统各单位、各部门管理和服务职能现有27项网上办事项目,*年底完成软件开发,通过培训要加快推进网上办事。要根据百姓需求,不断开发便民服务项目。要完善农口电子政务的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切实改变政府工作人员的传统工作习惯,以方便公众为前提,提高办事效率,真正做到政府工作好坏让百姓评价。
株式会社
二00七年一月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企业名称
2.外国投资者的基本情况
3.本公司的基本情况
第二章 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出资比例及出资期限
1. 投资总额及注册资本
2. 出资比例
3.出资期限及方式
第三章 经营范围及生产规模
1.经营范围
2.生产规模
第四章 市场规模
1.市场分析
2.产品销售
第五章 用地面积和建设规模
1.用地面积
2.建设规模
第六章 生产技术及技术先进性
1.生产技术
2.生产工艺图:
3.技术先进性
第七章 原材料及生产设备
1.主要原材料
2.材料来源
3.生产设备
4.各种资源的年度使用量预测
5.有放射性污染设施的使用情况
第八章 环境保护、消防及劳动安全
1.环境保护
2.消防安全
3.劳动安全
第九章 组织机构、人员构成及工资标准
1.组织机构
2.人员构成
3.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
4.工资标准
5.员工培训
第十章 项目实施及进度
第十一章 结论
附件:一、生产工艺图
二、进口设备清单
三、投资总额匡算表、资产负债表(BS)、利润损益表
第一章:项目概况
1、企业名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株式会社选址江苏省苏州市设立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2、外国投资者的基本情况
**株式会社是设立于1972年,以食品包装机、食品制造机、食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主的企业。现法定地址是日本国群马县高崎市绿町4-5-20。是一家拥有熟练员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管理体系的优秀企业。主要客户有等。预计2007年的销售额为11,700万美元。
3、本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苏州**有限公司
Suzhou Orihiro Co., Ltd.
公司形式:外商独资
法定地址:江苏省苏州市
邮政编码:215021
建设地址:苏州工业园区四区
经营期限:自营业执照核发之日起50年。
第二章: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出资比例及出资期限
1、投资总额及注册资本
本公司的投资总额为1320万美元,注册资本为528万美元。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的差额部分由本公司在境内外自筹解决。投资总额的组成详见附表。
2、出资比率
由**株式会社出资528万美元、占本公司注册资本的100%。
3、出资期限及方式
100%日元现汇出资。一期出资自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3个月内缴付注册资本的15%,约79.2万美元,余额448.8自营业执照颁发日起2年内缴清。
第三章:经营范围及生产规模
1、经营范围:开发、生产食品加工设备及食品包装设备及其相关零部件,销售本公司生产的产品并提供相关服务;从事本公司生产产品的同类商品的批发、进出口及佣金业务,并提供相关配套服务。(上述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及专向管理的商品,按国家相关规定办理)。
2、生产规模
公司正式生产开始后,预计年产食品包装机60台。如发展顺利,到2012年的生产量为110台,年销售额约230万美元。
第四章 市场分析
1、市场分析
包装机械是食品等生产必不可缺的机械。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把可以应付大规模生产的机械的包装速度和生产性作为重点。在这样的需求中,机械的成本也被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所以,可以预计今后中国国内对于机械的需求会不断增加。另外,由于可以称之为包装最先进技术的无菌充填技术在常温下变为可能,今后可以预计在世界各国都有需要。降低机械生产成本可以大幅度地促进包装机械的销售。
2、产品销售
本公司的机械以不断成长中的中国国内市场为中心,同时也会积极推进国外市场的销售。
第五章 用地面积和建设规模
本公司总用地面积约16,500亩,总建筑面积约8,250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约300平方米;生产用房约7,700平方米;其它辅助用房约250平方米。
第六章 生产技术及技术先进性
1、生产技术
为了加工包装机械的零部件,包括一般销售用和高精度的零部件,由熟练的工人进行特殊加工。
2、生产工艺图:
详见附件。
3、技术先进性
过去的包装机械所包装的食品必须用脱气、灭菌处理、冷藏或冷冻来运输,通过开发使用无菌填充处理的包装机械使常温下运输变为可能。
第七章:原材料及生产设备
1、主要原材料
不锈钢、铝、黄铜、塑料等。
2、材料来源
计划在国内采购的原材料:不锈钢、铝、黄铜、塑料等。
进口原材料:在国内不能采购到的情况下由国外进口。
每年的运输总量约为264吨。
3、生产设备
本公司主要生产设备:铣床、激光切割机、车床、钻床、五面加工机、折床、切割机、焊接机、固定平台、线切割机
本项目符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_鼓励类第三类,第十七条,第1款和第12款
1.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水果、花卉、牧草、肉食品、水产品的贮藏、保鲜、分级、包装、干燥、运输、加工的新技术、新设备开发与制造
12.食品行业的高速、无菌灌装设备、贴标机等关键设备制造
进口设备清单附后。
4、各资源每年使用量预测
用电量:345.6万度/年
变压器最大容量不超过315KVA。
用水量:900吨/年。(最大为500立方米/小时)
天然气:6096立方米/年
5、带放射性污染设施的使用情况
无。
第八章:环境保护、消防及劳动生产安全
1、环境保护
本公司的作业内容是以机械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为主,只在进行水填充试验时使用锅炉,因此属于基本上对大气、水质不产生污染的产业,对于产生的废弃物将根据中国的环保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并对员工进行必要的环保教育和培训。
环保预防措施:
污水处理:(1)接入园区污水管网(如有必要,将根据排放标准进行厂内预处理);
(2)不适合采用上述处理方法的污水,收集后集中处理(委托专业公司)。
废弃物预计产生量
工业废水:300吨/年 生活污水:600吨/年
COD:500PPM以下
2、消防安全
根据中国的有关消防法规、在工厂建设阶段就按照相关消防要求建造,并会充分注意消防安全。对员工进行必要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3、劳动安全
遵照中国的劳动保护法规、并加强对员工的劳动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九章:组织机构、人员构成及工资标准
1、组织机构
本公司设立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设董事长1名,董事5名。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
2、人员构成
本公司预定招用30名员工,包括2名外国人,技术与管理人员10名。技术负责人及管理者由经营管理机构任命,其余人员由公司自主公开招聘。
3、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
设立董事会领导下的经营管理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经营会议组成人员为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若干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4、工资标准
按照中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支付工资,并依照中国的物价指数、就业状况及企业业绩每年调整,并经董事会研究决定。其他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福利基金、医疗保险及养老保险,按照苏州当地的实际标准,以实际工资的相应金额,经董事会研究讨论后,依法支付。
5、员工培训
为确立品质管理体制,使员工早日掌握专业技术,以便车间生产体制能够早日发挥作用,在国内外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
第十章:项目实施及进度
2007年1月 申请公司设立
2007年2月 取得营业执照
2007年8月 开始工厂建设
2008年1月 工厂竣工、设备安装
2008年4月 开始试生产
2008年6月
开始生产
第十一章:结论
根据上述可行性研究报告,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该项目的实施,可以取得应有的收益。
除了投资总额及注册资本,其它的数据均为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制作时的估计值,今后随着市场的变化会发生变化。
附件:
一、生产工艺图
二、进口设备清单
三、投资总额匡算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以下无正文
投资方:**株式会社
法定代表人(签名):
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一、生产工艺图
(食品包装设备)
零部件组装填充试验出货检查出货
检查
固体废弃物・塑料薄膜
(食品加工设备)
零部件组装填充试验出货检查出货
检查
固体废弃物・塑料薄膜
(零部件)
原材料组装出货检查出货
固体废弃物
二、进口设备清单
苏州**有限公司进口设备清单
编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新/旧设备
数量.
单价
(美元)
总价
(美元)
进口地(国家/地区)
备注
1
铣床
AEV5A-85
8
1,080,000
2
激光切割机
ML-2512HU-40CF
2
1,120,000
3
车床
DL530150
3
261,000
4
钻床
4
16,000
5
五面加工机
V140N
2
2,418,000
6
折床
RG80S
2
104,000
7
切割机
2
80,000
8
焊接机
JD180EOT-300D
8
168,000
9
固定平台
4
40,000
10
线切割机
HS-300
4
200,000
总计
5,487,000
三、投资总额匡算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投资总额匡算表(单位:万美元)
科
目
金额
土地
19.8
房屋
250.0
设备
472.0
现金、存货
578.2
合计
1320.0
资产负债表(单位:万美元)
科
目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固定资产
土地
19.8
19.8
19.8
19.8
19.8
19.8
19.8
房屋
250.0
238.7
227.5
216.2
205.0
193.7
182.5
设备及能源
472.0
429.5
387.0
344.5
302.0
259.6
217.1
办公用具
25.0
20.5
16.0
11.5
2.5
2.5
2.5
合计
766.8
708.5
650.3
592.0
529.3
475.6
421.9
流動資産
应收帐款
25.4
72.3
135.0
198.6
242.4
226.4
286.8
现金
310.5
282.9
260.0
260.8
283.8
309.9
356.3
库存
242.3
259.3
284.7
301.6
331.6
431.6
451.5
合计
578.2
614.5
679.7
761.0
857.8
967.9
1094.6
资产合计
1345.0
1323.0
1330.0
1353.0
1387.1
1443.5
1516.5
负债
借款
528.0
528.0
528.0
应付帐款
817.0
795.0
802.0
825.0
331.1
387.5
460.5
资本
资本金
528.0
528.0
528.0
528.0
528.0
528.0
528.0
利润结余
负债、资本合计
1345.0
1323.0
1330.0
1353.0
1387.1
1443.5
1516.5
利润表(单位:万美元)
科目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销售额
120.0
140.0
170.0
200.0
230.0
260.0
290.0
制造原价
115.5
128.3
135.1
142.6
153.1
158.5
169.6
销售总利润
4.5
11.7
34.9
57.4
76.9
101.5
120.4
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
32.1
33.7
34.1
34.4
34.8
35.1
35.4
营业利润
-27.6
-22.0
0.8
23.0
42.1
66.4
85.0
营业外费用
8.0
10.0
12.0
经常利润
-27.6
-22.0
0.8
23.0
34.1
56.4
73.0
税金
净利润
-27.6
-22.0
0.8
23.0
34.1
56.4
73.0
递延利润
-27.6
-49.6
-48.8
-25.8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