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实习建议范文

护理实习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实习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实习建议

第1篇:护理实习建议范文

河流之所以能够到达目的地,是因为它懂得怎样避开障碍。本人通过半年多的护理工作实习,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并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护理条例培训,多次参加护理人员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丰富法律知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并且可以使护理人员懂法、用法、依法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以下就是我的实习鉴定: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都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在各科室的实习工作中,能规范书写各类护理文书,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评估护理和健康宣教,能做好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工作,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能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中,术后护理及观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能熟练进行内,外,妇儿及重症监护等各项护理操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同时,本人积极参加各类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对整体护理技术与病房管理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半年多的实习,本人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 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第2篇:护理实习建议范文

信息时代的医院档案保护体系建设工作是指在医院范围内依据医院档案安全工作目标,在充分利用互联网或局域网等电子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对医院各类纸质或电子文件、图表、病例等信息进行电子方法处理后,形成档案电子借阅、电子查询和有效保护的组织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医院对档案的全面管理,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1 避免档案损毁丢失。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进行开展档案借阅查询工作是目前信息时代档案使用的最佳方式,依据这种方式开发档案保护系统,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工作人员和档案使用人员直接地、经常性地接触原始档案,从而避免了原始档案长期翻看借阅而造成的损毁和丢失问题。而且,原始档案一经纳入档案保护系统,经编号入库后,没有特殊情况将不再查阅使用原件,进一步延长了原始档案的使用寿命。原始档案经过电子扫描制成信息化档案后,相当于对原始档案进行了备份,一旦原始档案丢失,也不至于使档案信息完全灭失,无据可查。

1.2 保证档案信息安全。医疗设备档案和专利医疗技术都有一定的保密性,这是档案保护系统的重点保护内容。而医疗病例档案中涉及的患者私人信息更是受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保护而不得侵害的,基于电子档案查询平台建立的医院档案保护系统可以有效避免秘密信息泄露问题。信息化的档案保护系统不仅可以规定不同级别人员对档案的使用权限,而且,还可以屏蔽掉档案使用人无需知晓的诸如患者姓名、家庭住址等个人隐私情况;当档案使用者登录查阅某一份医疗档案时就会留下相应的查阅浏览记录,医院档案管理部门据此也可以追查出相应的使用人,从而更好地保护档案信息安全。

2 档案保护体系建设的具体步骤。档案保护体系建设与档案电子信息平台的建立是同步进行的,在完善电子查阅平台使用功能的同时,就应当设计开发出相应的档案保护系统,从而确保医院档案电子查阅平台的安全使用。因此,信息时代档案保护系统也需要同步建立并且不断完善,信息时代档案保护系统建设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开发档案保护平台。信息时代的档案使用和保护工作是以一定的操作平台为基础进行的档案数据交换查询工作,这就要求,医院根据档案信息使用目的、方法和特点,量身定做开发出既满足使用需求又确保档案安全的档案信息操作保护系统,从而把医院对档案科学使用和有效保护的各种要求完整地在操作平台中体现出来,开发档案保护体系平台需要有强的软硬件支持,并且,根据使用和维护需要对软硬件系统进行更新换代,为保护档案信息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2.2 培训档案管理人才。档案借阅查询平台的维护及档案的保护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专业的工作,这要求当前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操作档案信息管理平台的一般知识,有处理行政、医疗、设备等专业档案的基本经验,还要懂得相当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这样,才能胜任医院档案保护系统的管理及维护工作。然而,目前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还很少配备相关的专业人才,或有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又不具备必要的医疗档案知识,因此,迫切需要对当前从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工作。

2.3 建立健全档案数据库。要切实发挥档案电子借阅查询平台的信息检索交换作用,使信息时代的档案保护系统能起到档案保管安全、使用安全的作用,就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医院档案数据库。只有信息完备的档案数据库才能使档案借阅平台满足相关人员查阅、检索档案的需求,才能避免档案使用人员对原始档案的过度使用,完善数据库的管理工作,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档案信息泄露,切实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使用,发挥出档案保护系统的功能。

2.4 加快档案标准化建设。开展信息时代的医院档案保护系统建设工作,提高医院档案信息的利用率,保证医疗档案安全使用,就要适时统一开展规范的档案利用、检索标准化体系建设,特别是要引入国家关于医疗档案保护管理体系的有关标准,制定可行的档案管理工作规范。进一步加强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执行意识,是保证档案保护体系建立工作顺利开展的首要途径,是确保档案顺利实现收集、管理、利用、完善流程的重要环节,因此,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快速建立档案保护体系标准化建设是解决档案管理保护工作的有效途径。

3 医院档案保护体系建设的原则

医院档案保护体系建设工作需要与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软件开发部门积极配合,按照档案保护体系建设的一般规律来开展具体工作,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且,在建设过程中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具体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医院档案保护体系建设是一个科学化、系统化、长期化的复杂工程,它不但要求医院在医疗专业和档案管理方面有丰富经验的综合性档案管理人才,还要求医院工作人员具备使用计算机开展网络办公和查阅信息的实践经验。医院在档案电子查阅平台建设和档案保护系统设计建设过程中,还要对硬件设施、软件更新、互联接口、信息交换等方面的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并按照医院各部门对档案查阅平台使用的需求分步实施信息保护系统的建设工作,逐步完善档案保护管理体系,因此,医院档案信息保护系统必须按照分步进行,逐步完善的原则进行。

3.2 安全保密、务求实效的原则。医院档案保护体系建设一方面要为使用者提供高效的信息检索方式,不耽误使用者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要确保医疗档案信息平台软硬件安全和数据信息的正常流动。切实做好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工作,解决电子文件保真、保密和保存等问题,就要求医疗电子文件和纸质原始文件一样得到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就要求电子档案保护体系在收集、管理、利用档案的各个环节上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发挥档案保护专业管理人员的能力,按照相关的档案保护及管理制度做好各项档案归档、管理及审查工作,从而高效利用电子文档信息,确保医疗档案安全。

4 医院档案保护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档案保护体系建设工作是医院档案管理的重点工作内容,但是,电子档案开发利用工作在全国来说都属于初创阶段,档案使用保护工作本身并不成熟,对于开发档案保护系统则有更多现实的问题需要面对。就医院档案管理来说,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4.1 管理制度不完善。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制定并形成医院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做到所有电子文档进行统一归档、统一保管,是信息化时代医院确保档案安全的有效手段。然而,现阶段,医院各部门和工作人员并未充分认识到电子医疗档案和行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由于电子档案是无纸形式,对重要档案和信息往往随意丢弃,个别工作人员对待电子档案的重视程度甚至不如对待纸质档案,而且,对电子档案信息通过复制粘贴进行篡改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严重损害了电子档案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对档案保护工作造成了重大损害。

4.2 软硬件设施缺乏。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档案信息管理软件非常多,有很多优秀的档案管理软件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行业。但是,考虑到医院档案的特殊性,能符合医疗专业领域档案管理和保护的软件还不成熟,软件所依赖的网络系统还不稳定,一旦软件升级,有些电子档案将无法读取,电子档案的数据存储及数据交换兼容性等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次,用以存储电子文件的电脑磁盘、光盘等材料寿命较短,不易长久保存,致使医疗档案保护体系不能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影响信息时代医院档案保护体系建设的进程。

5 结论

第3篇:护理实习建议范文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医患关系

当前我国医患关系比较紧张,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有许多,看病难,看病贵是主要原因,护理的不规范不认真以及人性化成分少在其中也起重要作用。搞好护患关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所以医疗机构必须深化护理改革,调动积极因素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和效率[1]。人性化护理的出现将推动护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1 转变观念,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首要条件

人性化的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转变观念,从过去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整体护理模式转变,即以人为本,从患者的利益和需求出发在关注患者疾病的同时,更注重患者的心理感受,要对患者进行人性化关爱,提供个性化的高附加值优质服务,争取患者满意。护理人员要做到这些,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护理人员要有奉献精神,具有高度的同情心、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爱心、耐心、责任心是护士应具备的优良品质。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在完成规范服务以外应追求情感服务,体现为对患者的关心、体贴和爱护,爱岗敬业,做一个让患者真正信赖的守护神。(2)护理人员要平等待人,尊重每一个患者的人格和权利,珍视生命。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和健康权利是护士的天职,护理工作者要把尊重患者的一切言行自觉地融于日常护理工作中,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新型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3)护理人员加强多元化知识的学习。包括社会、心理、伦理、人文等多方面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对以人为本的理念有更深刻的认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护理人员应适应人性化的护理发展要求,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考虑自己的工作性质,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尊重患者、关心患者、以患者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逐渐形成一种充满人性、时时处处体现人情味的人文环境和氛围,逐步提高整体护理质量。观念转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紧张的医患关系肯定有所缓解。所以说转变观念,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首要条件。

2 情感沟通,换位思考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桥梁

造成医患矛盾重要原因是医患之间缺乏沟通、信任和理解。人性化的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一般治疗性的沟通外还要情感沟通,关注他们的真实感受,给患者除治疗外更多心灵的关爱和慰藉。情感沟通可以赢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增强护患之间的信任度,改善护患关系。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真实感受,安慰鼓励患者,培养患者乐观的情绪,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和恐惧的心理,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人性化护理还要求护理人员有换位思想,设身处地地替患者着想,把患者担心的事情讲清楚,说明白,在与医生的配合下帮助患者选择既保证医疗质量,又能够减少费用支出的治疗方法,人心换人心,患者必然理解医务人员的难处。这样增加了医患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才能真正缓解医患矛盾,营造和谐医患关系的氛围。所以说情感沟通、换位思想是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一座连心桥,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更加温馨、细心、爱心和耐心的服务,患者们对护士更加理解和尊重,和谐的医患关系就会建立。

3 尊重患者,珍视生命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人性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充分尊重患者人格和尊严,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如注射时男女分开,为患者导尿要有屏风或窗帘遮挡;任何检查、治疗、护理操作措施必须得到患者或家属同意方可执行,不必要的检查坚决不开化验单,必需的检查需告诉患者及家属充分的理由。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对于患者的病情或不便公开的事情应单独告知,不要当众交代,特别是有性疾病的患者,更应如此。只有充分尊重患者人格和尊严,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才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积极支持、配合诊疗工作,早日恢复健康,保障生命。

4 服务措施人性化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部分

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起主导作用,所以医疗机构采取了哪些服务措施,为患者办了哪些实事代表着改善医患关系的诚意。

4.1 改善医院环境及采取便民措施 门诊大厅配有礼貌、服务周全的导医人员,方便了患者就医;护理服务中心可散落在医院各个角落,以方便患者或家属的询问,病房护理站设置便民箱,内装针线,笔纸等急需用品;推行医务、院务公开,公布专家专科门诊一览表,公开医德规范、医务人员行为准则、服务标准、服务承诺等;公开收费项目、标准,药品价格,为患者提供住院收费一日清单,或有条件的医院设置电子触摸屏,核对各项收费,争取让患者明明白白的消费;医院对患者的检查结果应在各医院通用,检查可在门诊电话预约,还可通过电话通知检查结果;检查结果可由原来的下午出变为上午出,本市内的患者上午就能看完病,外地的如果病情不复杂当天也能回家;科室还可制作了“患者每日需求卡”,早晨发给患者填写当日需求,由护士长安排相关人员负责处理,晚下班前发“征求意见卡”,了解工作是否落实和患者满意情况等。一系列的便民措施,方便患者,为患者着想,患者满意,医患关系自然就和谐了。

4.2 微笑服务 护士的微笑使患者感到亲切、温暖、理解和尊重,容易获得患者的信任与好感,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当患者走进医院,首先迎上前的是面带微笑导医护士问:“你需要什么帮助”,变患者寻求帮助为主动为他们提供服务,这能很快缩短医院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使患者产生被尊重和重视的感觉,缓解患者紧张和不安的情绪。在与就医患者沟通时,护士要面带微笑,仔细倾听患者的每一句话,听他们的心声和需要,及时处理问题,满足患者需要,使患者感到关心、温暖和重视。这样才能营造一种和谐的人文环境和氛围。

4.3 日常护理操作中追求情感服务,处处体现人性关爱 如输液前的问候,输液中的鼓励和安慰,输液后的保暖等,改变了以往纯技术性的静脉穿刺,将人性关爱和护理操作紧密结合起来,使患者在接受输液治疗时不再紧张恐惧,而是感到轻松和舒心。如对发烧的患者,关切地摸摸他们的额头,替他们掖掖被角;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喂饭后帮他们用温水漱漱口、擦擦嘴角;对体质虚弱、行动不便的患者适时地搀扶他们一下;对手术前紧张恐惧的患者、对分娩时疼痛难忍的产妇以及饱受着病痛折磨的患者,在关键的时刻,能及时用和蔼的目光和安慰的语言鼓励他们,会让他们减少一份恐惧,增加一份安全感。此外,各护士站可根据各自患者情况,结合经验,为患者制作各种卧床或修养用的道具,如自制翻身靠垫可满足患者翻身后半卧位身体需要,床尾小挡板防止脚趾受伤等意外的发生。

总之,人性化护理要求医疗机构采取措施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开展优质服务创新活动,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使患者收到真正的实效。

5 护理人性化必须有医院相应护理改革作为强有力的后盾,医院护理改革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保证

人性化护理推动了医疗机构的护理改革,护理改革反过来促进人性化护理的顺利发展,是实现护理人性化的重要保障。一是医院应实行护理垂直管理,完善激励机制,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医院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建立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垂直管理体系,统一调配护理人员,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建立并完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从德、绩、勤、能等方面制定各级护理人员考核量表,建立以个人量化为基础的考核制度,《个人违规处罚条例》的约束制度,解决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二是人性化护理提供的是个性化的高附加值服务,所以医院的管理者要重视护理队伍的建设,重视护理专业性。首先医院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护理人员相对短缺,而人性化护理强调的是个性化的护理,这将产生矛盾,必须加大护理队伍的建设,才能使人性化护理成为可行性。其次是医院护理专业性不明确,护理人员往往被要求干护理工作之外许多的工作,占用了他们的临床时间,压缩了为患者服务的临床时间,从事更深层护理服务的时间不能被保证,人性化护理无从谈起。三是护理管理者要转变观念,管理方法要人性化,多给予护理人员引导、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改进并提高业务水平,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不要压着走,而是拉着他们走。只有这样人性化护理才能顺利开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才能实现。

总之,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人性化护理改革是一个很好尝试,它要求护理人员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实践中,用爱心和责任心去关心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加强沟通,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耐心和爱心的服务,赢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第4篇:护理实习建议范文

论文摘要:目的 探索现代大型综合医院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实习护生岗位职业化培训体系的构建。方法 对2008~2009年在我院实习的112名护生进行培训。结果 100%实习护生认为我院的培训体系对提高护理职业能力有帮助。结论 以护理职业能力为基础的实习护生职业化培训体系的构建,较好地体现了以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能优化护理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实习护生职业能力。

实习护生培训是指在完成护理专业院校基础教育后所接受的护理专业化培训, 使实习护生所学的知识、技能得到全面深入提高的教育和实践过程[1]。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以丰富的教学资源为依托,围绕护理岗位的要求,研究构建了以护理职业能力为基础的实习护生岗位职业化培训体系,以适应现代护理模式对护理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对实习护生进行职业化培训。对象112 人,均为女性,年龄20~25岁,中职生52 人,高职生15 人,本科生45人。培训时间均为一年。

2 方法

对所有入选对象开展以护理职业能力为基础的实习护生职业化培训,现介绍如下。

2.1 系统化岗前培训

2.1.1 岗前医院概况介绍 上岗前由人事处、医务处、护理部等职能科室人员介绍医院基本概况、科室设置,医院的理念、发展前景,护士行为规范,岗位纪律及工作制度,基本操作护理质量标准等,使实习护生尽快熟悉职业化环境,较快地进入角色。

2.1.2 岗前专题教育讲座 岗前培训期间,举办专题教育讲座。讲座内容主要有护理服务文化新理念、护士服务礼仪规范、护患沟通技巧、护士职业化风险意识及防护能力等。

2.2 轮岗培训 对实习护生,我们安排每3 个月轮转一个科室,一年内轮转内、外、妇、儿各科。在轮岗期间,实行一对一的临床带教模式。带教老师首先让其熟悉科室环境及各类物品的放置,讲解各种规章制度、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护理质量标准等,并培养他们与其他医护人员之间的合作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使其循序渐进地适应护士角色的转变。本培训体系通过岗前技能训练和系统化轮岗培训,在知识与具体工作要素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2]。

2.3 特色带教队伍建设 带教老师是执行培训任务的“细胞”,选好带教老师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3]。带教老师竞聘上岗,提高教学质量。带教老师若缺乏严格规范的培训,非但自己不能以身作则,还常把不规范的操作教给实习护生,埋下安全隐患。本院从2007年开始,实行带教老师竞聘持证上岗,优化了师资力量,保证了教学质量。

2.4 考核评价 利用护理部制定的轮转实习护生手册,评价实习护生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的操作能力。另外,各科室需自行拟定理论知识考题,完成对实习护生的出科理论测试。

3 结果

通过系统化培训,我院实习护生在进入临床后,很快适应了护士角色,护理职业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100%实习护生认为我院的特色培训对提高护理职业能力有帮助;培训效果和实习护士的工作表现受到护理部领导、护士长、临床带教老师及护理对象的肯定。

4 讨论

实习护生岗位培训是培养实习护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时期。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实习护生职业化培训体系的构建,较好地体现了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提高护生护理从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希望今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潘绍山, 孙方敏, 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 科学技术出版社:1265-2721.

第5篇:护理实习建议范文

本人通过半年多的护理工作实习,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认真学习《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并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护理条例培训,多次参加护理人员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丰富法律知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并且可以使护理人员懂法、用法、依法减少的发生。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都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在各科室的实习工作中,能规范书写各类护理文书,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评估护理和健康宣教,能做好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工作,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能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中,术后护理及观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能熟练进行内,外,妇儿及重症监护等各项护理操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同时,本人积极参加各类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对整体护理技术与病房管理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半年多的实习,本人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第6篇:护理实习建议范文

关键词:护理服务文化;医院;文化建设;实践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开始逐渐更为完善和健全,同时老百姓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也有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作为医院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在医院的健康发展过程中,在加强完善和健全医疗技术、设备、价格等的同时,还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医院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化的医院的更好发展,必须注重文化建设才会赢得人们的认同和医院本身更加长远的发展。因此护理服务文化是所有医院文化建设内容中最为重要的核心精神,必须通过建设良好的护理文化才能促进医院的未来长远发展。

1医院文化建设内容是有效指导护理服务活动的核心

医院文化工作的开展,是基于医院医疗工作的实践过程,并通过不断提倡和培养出来的一种群体文化。医院文化其本质是开展以人为本的文化,重视人文关怀和人文服务。护理服务的关键性作用在于能否切实做到救死扶伤,真正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真切的医疗服务,这也是当前医疗环境发展如此激烈的过程中,更好的抓住机遇和把握机会的重要关键所在,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大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以及硬件设备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完善,所以通^护理服务文化的方式来提高医疗事业的竞争力,是当前各医院竞争的重点。在这种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医院的护理部门应把医院文化建设延伸到护理服务中去,并通过在渠道、形式上的多元化来更好的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护理服务文化工作的培训与再学习,深化护理工作人员对医院文化建设的深层次理解,从而引导他们围绕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来践行护理服务的文化,关心患者的生命与健康,维护和尊重患者的权利和需求,并将文化与服务之间进行相互联系起来,真正的护理服务中践行医院文化中的服务理念、人文精神并从行动上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从而把医院文化渗透和延伸到为患者服务的整个过程,真正的将这种护理服务理念深入人心,逐渐转变为护理工作人员的一种自觉行为。

2护理服务文化的概念概述

护理服务文化所涉及到的范围较广,其主要包括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文文化以及物质文化这四个方面。整个护理服务文化中注重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并紧紧围绕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来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目标,并为医患提供最为优质和全面的服务。作为医护人员,要秉着医院文化的精神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和服务态度,并严格按照医院的管理制度和护理的正规流程来办事,为患者及家属在护理服务过程树立良好的医院服务形象。

3护理服务文化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具体实践

3.1重视并讲究护理服务艺术 护理事实上属于一门艺术,不仅需要在护理过程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同时还必须注重态度,包括微笑待人、礼貌和舒适服务。患者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过程,是属于身心受苦人群,作为护理人员应怀着一颗关爱和体贴的心去善待患者。而从医院方来讲,在医院的硬件设施方面更要考虑周全。为了让患者在病房的生活更加有趣,可考虑安装网络电视让患者的养病过程更加放松和有趣,并找到可以消遣的娱乐活动;同时还可在患者房间或者床边摆放鲜花或绿色植物,来增添医院的色彩,避免一贯的白色的单调,给患者带来更多的温暖和爱意,促进患者内心愉悦,更有利于患者的病痛康复。

3.2对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的范畴予以确立 护理服务文化建设要做到从物质层、精神层以及制度层三个方面着手,物质层则旨在医院需建立护理服务的理念和意识,不断规范护理人员在仪表、护理技术、服务患者的语言沟通和行为举止;而精神层则是护理服务文化中最根本的原则和基础,作为护理人员应具备共同信守的信念、价值标准、护理职业道德以及精神面貌;制度层则要求护理服务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护理组织机构和相关护理服务的规章制度。

3.3建设内外和谐一致的护理服务的职业形象 作为护理服务行业,其职业形象是内外相互统一的一种和谐体现,这其中包括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服务过程。在采用了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的视觉识别设计之后,可实现护理理念通过物化的表现形式来感染和传达到患者及整个社会,达到患者治疗过程的"视"悦和护理人员在精神上的喜悦的双重效果。作为医院可根据一年四季时间的不同来规范护士着装的规范性,并同时制定护理部相应的文明护理用语,培养每一位护理人员在礼仪、礼貌以及护理行为上的合理规范性。护理技术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服务效果,并最终影响到整个医院的文化建设,因此护理部与医教处要共同协作起来不断巩固护士在护理服务上的技术。

3.4建设急救与危重症监护的护理服务 为了不断深化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的水平,其中做好急救与危重症监护护理服务也是其中非常关键的内容。在确立急救与危重症护理理念的过程中,应对护士道德和护理服务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明确化,并通过工作目标和相关的流程的制定,做好在急救与危重症护理方面的培训学习,构建急救重症护理服务的"生命绿色通道",建立专业化的急救护理服务,培养急救与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才队伍。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必须根据当前人民大众的护理需求来不断改善和完善医院的护理服务文化水平,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不断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莹,陈兴华,张亚卓,等.优化医院文化环境 深化护理服务内涵[J].护理管理杂志,2013,3(1):39-40.

[2]蓝珍玲,岳建荣,王惠兰,等.我院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的实践效果[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6(4):197-198.

[3]李娟,米冬花.服务文化理念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6):2738-2739.

[4]吴欣洪.浅谈医院护理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药指南,2010,8(8):142-144.

[5]杨广湘.以病人为中心,以职工为中心努力提高医院党建工作的凝聚力[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10.

第7篇:护理实习建议范文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安全管理;患者安全

关注患者安全,共创医护患关系共赢局面,已是现代医疗护理服务追求的目标[1]。本文对某三级医院215例护理不良事件回顾性总结分析,探索三级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以应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某三级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上报215例护理不良事件。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15例护理不良事件中发生率居前三位的不良事件类型、特点、原因以及不同工作时段、不同年资护士对其发生的影响。按照不良事件对患者损伤程度,依据香港医院管理局关于《不良事件管理办法》中的分级标准,把护理不良事件界定为0-Ⅵ级[2]。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采用频数、构成比等方法描述一般资料,统计方法包括X2检验。

2结果

2.1不良事件分类发生率居前三位的分别是管路滑脱、给药错误、跌倒 见表1。

2.2对患者损伤程度 按照《不良事件管理办法》的分级标准,将患者损伤程度分为无损伤(0、Ⅰ级)、轻中度损伤(Ⅱ级、Ⅲ级),重度损伤(Ⅳ级、Ⅴ级、Ⅵ级),见表2。

2.3主要不良事件与患者损伤程度关系 见表3。

2.4工作时段对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三个不同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2护士年资对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不同年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三级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总体特点 本研究显示:三级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居前三位分别是管路滑脱,给药错误,跌倒。不同工作时段,不同年资的护士对不良事件发生有影响(P

3.2管路滑脱、给药错误、跌倒事件的特点及原因

3.2.1 64%的管路滑脱发生在18:00-8:00时段;94%的管路滑脱发生在

3.2.2 78.57%的给药错误发生在8:00-18:00时段;92.86%给药错误发生在

3.2.3 58.62%的跌倒发生在18:00-8:00时段;75.86%的跌倒发生的

3.3不良事件防范对策

3.3.1注重管理理念转变,加强不良事件管理 护理行业是高风险、高责任的服务行业,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疾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及医疗技术的局限性,使得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7],管理观念与管理方法的滞后则会使得质量与安全的持续改进陷入恶性循环[8]。在不良事件管理中,护理管理者应更新观念,对不良事件实行无惩罚上报制度的管理,弱化苛责文化,鼓励未遂事件及无伤害事件上报,有助于提高不良事件的上报率,利用追踪方法学等质量工具构建管理长效机制,注重系统的持续改进,最终实现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护理质量的目标。

3.2.2关注重点人群、重点时段管理 低年资护士是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发人群,强化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培训。沈贻萍等[9]认为,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低年资护士培训,优化管理,培养其规范操作意识,并促使形成习惯,可有效降低相关差错发生,提升护理安全性。汪丽进等[10]报道,实行弹性排班是降低护理风险,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护理部在危重、急症患者较多科室配备数量足够的高职称、高学历、高年资护士,执行夜班双班制,与低年资护士一起上夜班,缓解低年资护士单独工作的压力。建立护士长二线值班制度,实行24 h负责,承担解决护士的业务求助责任,从而规避了非正班及节假日时间段因工作任务带来的护理安全隐患。

3.2.3关注对患者的损伤 在不良事件管理中,管理者不仅要关注不良事件发生的数量,也要关注对患者的损伤。表3显示几乎100%的跌倒及压疮烫伤事件对患者都会导致损伤,且41.38%跌倒事件导致患者重度损伤。这些损伤不仅给患者带来身心的痛苦,还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加强安全管理提示管理者不仅对护士有较高要求,还要规范护理操作流程、注重细节管理等多方面措施才能保障患者安全。

4结论

不良事件的发生反映了护理过程的不安全因素,本文分析了三级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的规律及特点,并从不同工作时段,不同年资护士对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提示护理管理者应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以应对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安全管理质量。其他因素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未做深入探讨,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黄美.屏障技术在门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2):44-46.

[2]杨莘,王祥,邵文利,等.335起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30-132.

[3]徐彬,嵇友菊,解满霞.82例护理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分析与对策[J].护理杂志,2009,26(7A):59-60

[4]张亚玲.护理不良事件78例分析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9,23(12):93-94

[5]周英凤,杨红红,秦薇,等用药差错预防策略的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9):83-86.

[6]陆秀文,徐红,楼建华.128起给药错误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2):63-66.

[7]梅荷珍.外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7,18(4):1688.

[8]刘庭芳.医疗安全必须防患于未然[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5):7-9

第8篇:护理实习建议范文

【关键词】县级医院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应对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72-02

在西部大开发的强劲推动下,作为西部边陲的一所县级医院,在县域经济强有力的支持下,建成了县级医院应具备的标准手术室。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医疗事故最容易发生的高风险科室,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高低对手术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意义。手术室中的护理工作贯穿整个手术过程,手术室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复杂性、多样性,使得手术室变成了一个高护理风险的科室。护理不良事件的风险因素潜在于整个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直接影响了手术进行的成功与否。随着手术难度加大、护理人员监管不力等不安全因素在不断增加,任何不利情况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医疗纠纷。对患者带来严重的损害,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给患者和医务人员带来终生的遗憾。所以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手术室工作,要求护理管理者加强监管制度、护理安全教育、增强护理人员风险及法律意识,护理者应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责任心、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减少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1 手术室工作特点及常见的几种护理不良事件

1.1手术室工作特点

手术室作为高风险科室,其工作具有以下特点:①要求护理专业人员技术高,操作娴熟,知识全面;②单位时间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一台手术少则2~3小时,多则5~6小时以上,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都要紧紧围绕手术的进程而忙碌工作,要求护士做到心到、眼到、手到,一丝一毫都不能怠慢;③工作时间长,连续工作率高,需要手术室护士经常加班加点地工作,特别是急诊手术,要求护士必须有连续工作的精神和体力。

1.2常见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

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全院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共39例,其中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12例,占护理不良事件的31%。主要是以下几种:①输液液体外渗,在汇总的12例护理不良事件中,有6例为此类,占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50%,发生率较高。与人员、药物、疾病、机械性损伤、年龄等因素有关。②手术器械物品清点不清,发生例数4例,发生率33%。主要是护理人员在手术前、中、后清点物品器械不认真,造成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③电刀灼伤,发生2例,发生率17%。在使用电刀过程中,由于患者体瘦,身体和电刀接触不良,或者是工作人员技术不熟练,工作不认真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患者灼伤。

2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2.1人员因素

2.1.1管理者的因素

管理者的风险意识与管理能力较差,没有预见性的评判潜在的风险隐患,对员工的风险意识培养不足,没有组织有效的风险培训,业务学习与思想教育缺乏或重视程度不均衡,个别护理管理者缺乏领导的艺术性与个人魅力,管理力度不够,服务理念陈旧等均可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2.1.2护理者的因素

护理人员在整个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这个团队应是团结和谐、步调一致的。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的团队还存在着不足:①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服务意识淡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欠缺,忽视患者的感受,从而引发不良事件。不执行清点制度,未清点用物或清点用物不及时,可能造成手术器械物品遗留在切口内,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②护理人员工作负荷过重,心理压力较大。目前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配备相对不足,工作时间长,精力高度集中,体力消耗大,易发生不良事件。另一方面,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与技能操作质量不高,工作粗心,过度相信主观经验,从而导致一些不该发生的不良事件出现。③护理人员语言行为不当,与医生、患者的沟通不良。术前访视不到位,手术注意事项交代不清,患者既往史不了解,如安置心脏起搏器等,与患者沟通不利,忽视了患者的身体权、疾病认知权、知情同意权等,引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2.2医院因素

医院基础设施不完善,手术房间少、床位不足,器械、物品数量少;手术服务流程不合理;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完善,或者各项规章制度无法贯彻实施,没有得到落实;医疗设备管理不规范。致使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不能步调一致,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3应对措施

3.1提升护理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要充分突出以人为本的柔性化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并要发挥表率作用,提高管理水平和手术护理质量,提高风险预见能力,加强护士的风险意识教育和培训,完善手术室的管理制度,做到分工明确,各有其责,强化责任意识。培养护理团队有效的沟通能力,能够保证病人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让护士理解患者与医务人员是服务于被服务的关系,护士与医生是合作关系,建立一个团结和谐的院内环境,能够有效的减少医疗矛盾。强化“零缺陷”教育,力争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建立符合手术室护理工作特点的管理制度和人员调配方案,缓解护士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采用目标管理、自主管理,不断完善护士的绩效考评。将手术室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要素相结合,并与护士的薪酬、晋升、评优相挂钩。做到“多劳多得、优劳优获”。使其为护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3.2强化护理人员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素质。尊重患者隐私权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根本,而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是关键。应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规范手术室护理人员服务用

语,要求医务人员在工作期间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每位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安排一定的时间给所有的护理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培养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提高其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通过多方面的技术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保证于术室中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手术护理过程中护士要耐心听取患者主诉,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安然度过手术全过程。

3.3健全完善手术室规章制度,优化手术室服务流程。完善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且做好贯彻落实。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接入手术室的患者,两人查对,确保正确识别患者。在手术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制定详细的制度和操作流程,确保护理人员落实各项操作规范。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和理解患者,加强工作责任心,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查对、清点制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执行操作前、中、后查对,严防手术用物丢失、不完整。手术前、关闭体腔前、完全关闭后、皮肤缝合后,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共同清点器械、纱布、纱垫、缝针等数目,确保完全相符并检查其完整性。任何人不可随意更改物品清点内容,术中添加任何物品均由巡回护士亲自递交,并及时记录。

3.4加强医疗设备管理,确保各项仪器设备正确、安全使用。手术室的仪器设备多,护理人员应经常组织学习,了解其性能熟练掌握各设备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各仪器设备按常规保养良好,经常检查性能,定期维修,以备手术顺利进行。在操作过程中尽量降低手术室噪音,同时对医护人员进行降低噪音重要性进行教育,维持手术间安静有序。电刀要经常定期的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保证其自身的性能时刻处于安全状态;使用电刀的护理人员要经过电刀使用培训,熟悉电刀的使用手册,使用前要认真

第9篇:护理实习建议范文

湖南省株洲市是国家批准的长株潭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试验区试点城市之一。为了促进市民低碳、绿色出行,体验“两型”生活,株洲市由公共财政出资建设了市民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在促进节能减排和缓解交通压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呼和浩特市借鉴和推广。

 

一、株洲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的基本情况

株洲市是我国“一五”时期投入建设的重工业城市,以生产铁路机车、航空发动机等产品闻名全国。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城市,株洲市过去一直面临着交通拥堵、环境较差等问题。被列为全国“两型”社会试验区以后,株洲市结合打造“两型”城市,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和专业化的运行管理措施建设了市民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目前全市城区已投入公共自行车2万辆,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一)专门化的自行车制造

株洲市的公共自行车是委托广东省天任集团佛山市顺德区天轴车料有限公司专门化生产的。与市场上普通自行车相比,不仅材料选择上更强调结实耐用,传动方式也由链条传统改为齿轮传导,分别设有上坡、下坡和平路运行三种模式,从而保证了公共自行车的耐用性、安全性和易操控性。对自行车进行统一编号、统一着色,通过唯一性防止人为的损毁和偷盗。

 

(二)科学化的城市布点

结合城市规划,株洲市每500米设计建造一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以方便市民借用和还车。每个租赁点的根据街区功能和人流大小设计,普通居民区根据人口规模,从十几辆到几十辆不等,城市商业区、车站、公共休闲广场、学校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自行车数量可达到上百辆。这样就能提高便捷性和保障能力,从而吸引市民利用公共自行车出行。

 

洙洲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实景

(三)电子化的运营管理系统

一是与市民卡系统结合起来。租赁点的固定锁装置设有市民卡识别系统和自行车识别系统,市民通过刷市民卡就可以方便地取用和还回自行车。在刷卡过程中,系统会自动记录用车市民的身份、取借时间、还回时间、所借用的自行车编号等信息,便于管理和追踪。二是与城市交通监控系统结合起来。在每个自行车租赁点都安装有摄像监控系统,24小时监控,一方面便于安全防盗;另一方面,也为各点之间的调剂和维护提供及时信息。

 

(四)专业化的维修维护系统

市里成立了专业化维修维护队伍,其主要工作有两项:一是通过监控系统发现或接到市民报告自行车出现故障时,专业维修人员及时赶赴维修;二是通过监控随时发现某个租赁点出现自行车不够用或过多集中一个点的情况,由调度中心派出运输车辆人工进行调剂平衡,以保证各点的均衡匹配和运行效率。

 

(五)配套化的城市规划

在城市规划中,配套建设了自行车道和林荫人行道。目前全市自行车道总面积超过25000平方米,实现了绿道基本覆盖全城,被列为“全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六)普惠型的使用制度

市民凭借市民卡取用自行车,三个小时内免费使用,超过三个小时,按小时收取一定费用,目的是引导市民及时还车,提高自行车的周转使用效率。在株工作或居留一定时期的非户籍居民,也可以到调度中心交300元压金办理一张临时使用卡,享受与当地市民同等待遇。

 

二、呼市建立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可行性

(一)呼市的气候条件适合自行车出行

呼和浩特市干旱少雨,每年除1月、2月、12月等天气相对寒冷,春天个别大风天气不适合自行车出行外,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很适合自行车出行。

(二)呼市的自然地貌条件适宜自行车出行

呼和浩特市区位于土默川平原,地势平坦,没有很多坡度较大的上下坡路段,比较适宜自行车出行。

(三)便捷免费的使用制度可以得到市民的接受

人们现在不愿意自行车出行,除受到距离、时间、气候等因素影响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自行车的存放、防盗等问题。通过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可以免去存放和维护的麻烦,避免丢失的担心,省钱、省事、省心,一定会得到广大市民的拥护。

 

(四)呼市的经济实力可以保证系统建设和正常运营

据株洲市的经验,目前每辆专用自行车的造价约1500元左右,每个租赁点软硬件建设投入约50万元左右,调度中心及运行维护系统建设大约200万元,每年的运营维护费用大约100—200万元左右。对于像呼和浩特这样的首府城市财政能力不是问题,相对于解决城市问题的综合效益,具有很好的经济性。

 

三、呼市建立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必要性

(一)可以部分缓解交通和环境压力

交通拥堵和城市环境污染是当今两大世界性难题,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各地解决两大难题的首选措施。但是常规的城市公交存在投资较大、覆盖范围有限等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可以有效补充和延伸常规公交交通,成为不少国家和地区极力推广的公益性事业。自上世纪70年代欧洲国家最先推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后,至今已有50多个国家或地区建成了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2008年,我国杭州市率先建成了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并迅速引发了国内30多个城市跟进建设。通过方便快捷省时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可以吸引一部分短途出行的居民通过自行车低碳绿色出行,一方面可以减少市民自驾车出行比率,使城区日益拥堵的交通状况有所缓解;另一方面也能降低燃油消耗,减少尾气排放,提升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二)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锻炼身体的新方式

随着公共绿地、市民休闲广场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呼市的生活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公共自行车系统建成后,市民可以通过骑行自行车,一方面游览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另一方面也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起到锻炼身体和愉悦身心的双重效果,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惠及低收入群体的民生工程

城市中主要依靠自行车出行的人大部分为低收入群体,通过公共自行车系统解决出行问题,可以使这些低收入群体自己不必要购买或少购买自行车,为低收入家庭节省一块生活开支和自行车维修维护费用。

 

(四)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每家每户自行购买自行车,除自己骑行以外,大部分时间闲置,使用效率极低,资源严重浪费。各个小区还得建设大量自行车存放点,占用大量空间。有些没有存放点的小区,居民楼道存放自行车给邻里带来诸多不便。通过公共自行车的循环使用,提高单个自行车的使用效率,可以有效降低城市自行车的绝对拥有量,达到节约资源、节约土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