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厂实习建议范文

工厂实习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厂实习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厂实习建议

第1篇:工厂实习建议范文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解决措施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level are also constantly improve, also increase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s are constantly improve, therefor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municipal road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management work to also want to attention, with proficient skills and strict management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road.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supervision is the key to all problems, to comply with the design and engineering standards, guarante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put an end to happen the quality problem.

Key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Th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 市政道路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

1.1 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分析

①道路基层强度不达标,减少了使用寿命。②质量控制不严格和盲目加快施工速度,导致路面不平整、断裂、移动以及车辙损坏。③在铺设沥青期间造成破坏。④道路局部破坏严重、塌陷和不平整,是整体规划不合理、不经商议随便挖掘等原因所致。⑤道路局部坡度设计不合理,使行车不方便以及易存积雨水等。

1.2 防治市政道路质量问题的措施

①对施工原材料进行强有力控制与检测。质检工程师亲自负责,对有关原材料要进行统一的取样检测,符合标准才可进入工地。所有材料要进行有序的摆放,并用薄膜布覆盖严密。②对施工过程中的操作和检测力度要加强,比如在混凝土路面施工时,根据质量要求设专门人员对材料进行检查,并且做好相关记录。特别注意检测基层与路面是否平整、标高误差、基层密实度、弯沉等。③加强施工前的技术交底,要求技术工人熟练掌握工序的施工工艺,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④制定奖罚制度,鼓励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 在市政道路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准备工作与技术控制要点

市政道路建设与城市的生产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但是,在现如今的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工作往往不够严格,以至于在投入使用后过早的产生质量问题。所以,必须要在做好施工准备的基础上对技术要点进行有效控制。

2.1 做好施工准备

1)相关监理和工作人员要仔细阅读施工图纸,对合同文件与技术规范进行全面地了解和掌握。

2)监理人员要对取土场和弃土场的方位、施工周边地貌以及控制桩的设置等项目进行准确地调查与核对。

3)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布置和短期设备的使用、维护,建设施工通道。

4)对路线中、边线进行恢复,其中包含路基坡顶、坡底、边沟、借土场、弃土场、打桩等内容,设置标示后项目工程师应对其进行检查。

5) 要将路基石填方的地质土壤按要求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计算出最佳蓄水量与最干密度,还要对各种指标进行分析,并且写出开工申请,交予工程师批准。

6)对路基占地与取土场范围内进行清理施工,去除杂土、草、树根树皮、障碍物等。在清理施工过后,要用压路机对场地进行全面的碾压,让土质的密实度达到施工规范要求,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相关验收要求。

7)要在借土场、弃土场和路基两端的红线范围之中挖一个临时的排水通道,对排水通道进行临时建设,要保持施工现场始终处在良好排水的状态,使工程以及周边农田免受冲击,并且防止淤泥的产生。

2.2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要点

1)在路基开工之前,第一步要进行定线测量,其中包括导线、中线、横断面的检测与修补。市政道路的测量精度要求以国家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为准。在整个工程开始之前进行放样,把路基边缘、坡口、坡底、周边护坡道等具置放出,注明轮廓,最后要经过工程师的批准。在工程周围与借土场提取有代表性的土壤,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标准试验方法,对其密度、含水量等指数进行试验。

2)清理施工现场和挖除杂物。在整个路线经过的地区内,进行树木、杂草、灌木丛等进行清理。路基的一定范围内要按照要求清理,对路基周围比较危险的建筑物进行适当的增固,对于文物古迹等要进行妥善的保护。

3)路基挖方。在路基挖方施工之前,要进行绘制,所有的图纸和报告要经过监理工程师确认批准、审批后,按照图纸,经过工程师确定的位置、高度和横截面进行施工。

4)路基填方。铺筑试验段要根据所选材料的试验结果与选择的碾压机通过试验段的铺筑,所写报告要确定土方一次松铺厚度、选择的机器、碾压数量等,最后交给工程师进行批准,然后进行填方施工。在路基填方完成之后进行路基整修,去除各个控制桩,检测路基的中线、宽度、横纵坡以及相应的高度,使用人工或者人员配备机器整理成型,之后进行取土场的处理。

2.3 工程质量的保障措施

整个工程质量的好坏与效益是密不可分的,也侧面反映出工程单位的管理能力以及团队的效率。要开展质量管理竞争活动,在规章范围内严保质量关,实行工程师负责制,并且有否决权,做到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3 对市政道路施工前后提出的若干建议

在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中要注意很多问题,要提高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能够更好更有效率地进行,要保证工程在使用后的质量。在整个施工过程当中要提高工程质量的管理,使地方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更好的发展。以下是对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的几点建议。

3.1 施工前要有完善的施工体系

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可以保证道路质量管理能有理有据,通过建立体系,可使工程更加透明化。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到所有会遇到的情况,比如在后期招标中,要有相关的体系避免等现象发生。另外,还要增加政府在招标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对有关举报与处理体系进行完善。因此,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能够预防招标之中的腐败行为,为工程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

3.2 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材料质量管理

施工材料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的高低,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材料质量在全部质量影响因素中更是占到了70%的比例,因此,必须要给予材料质量控制工作以足够的重视。对于工程当中有偷工减料或者使用劣质材料的现象,有关部门要严把质量关,严禁劣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杜绝施工过程中的偷工减料现象。另外,要对材料的监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材料质量的管理意识,定期对使用的施工材料进行质量抽检,确保材料符合要求。有条件的单位还应建立一个材料管理队伍,对整个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进行系统、整体的管理,时刻保证工程质量。

3.3 施工过程中抓好现场管理

做好现场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强硬措施,不能在建设过程中讲情面、走过场。所有相关的施工建设人员资质都必须经过审查,不符合质量管理要求的人员立即清退,施工质量不能保证的队伍要进行更换。在工程现场要有相应的质量保证机构,要有明确的质量管理标准,只有达到了标准才能给予合格;严格掌控施工顺序,确保工程有效率,并有条不紊的进行,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把质量关卡,只有合格了才可进行下一项;对于现场的突发问题要及时查找原因,分析原因,并且在第一时间予以解决,防止事态恶化造成大的事故,要把所有出现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4 施工后期的监管力度要加强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与结束之后都要有相应的质量监督机制,对于相应道路质量问题的基础工程结构与其功能等方面,保证有优良的管理规范。在工程现场的试验室里面,对施工质量的试验要做到足够的重视,防止工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做到从容有序的应对。另外,还要建立相应的补救部门,对整个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进行补救,防止有些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而影响整个工程。

第2篇:工厂实习建议范文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陕西就业市场供求现状的分析,认为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如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经济增长的模式是配置效率的增长、产业因素等,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如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加快城市化进程,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建议。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陕西就业总体绝对数量是增长的,但增长速率下降,出现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现象。具体到各个层次又有所不同,就城乡看,城市就业增长率高于乡村,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率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城镇私营和个体劳动者就业增长率高于国有企业。

一、陕西就业供求现状分析

对陕西就业市场的分析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供给的分析主要包括供给总量、供给结构和供给弹性几个方面,需求的分析主要从需求总量、需求结构和就业弹性几个方面分析。

(一)就业供给分析

1.供给总量。2002年,陕西省人口总数为3673.7万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约为2588万人,1990年~2002年间,陕西人口增长了11%,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了17%,二者之比为1.51:1。2002年陕西实际从业人数为1874万人,劳动力资源利用率仅为73%。①如果再计算农村和城市的隐性失业人数,则可得到如下结果:农业隐性失业的测定可用国际对比法,即在农业产值比重相当的国家或历史时期中,找出一般农业劳动力比重与此标准对照.如果有多出来的部分就可以看作为农业隐性失业,按此方法计算的农业隐性失业率为10%~16%。0城市隐性失业的测定可以从国际劳工组织和中国劳动部在1995年联合进行的一次“企业富余劳动力调查”所得数据中看出,该数据显示城镇各类企业的综合隐蔽失业率为18.8%左右。据此推算,陕西省的隐性失业人数约为230万人,陕西的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如果按80%计算,则陕西的失业人数合计为410万人左右。陕西的经济发展水平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居第8位,在土地、资本等资源都比较稀缺的情况下,人口的相对充裕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供给结构。2002年陕西第一产业从业人数1003万人,占全部从业人数比重的53.5%,第二产业从业人数308万人,占全部从业人数的16.5%,第三产业从业人数563万人,占全部从业人数的30%。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这是中国多年僵化的农业政策和就业制度的结果。如片面强调“以粮为纲”,不准农民搞其他副业以及户籍制度等方面的规定限制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的生产空间。这些问题有的已经得到了纠正,但仍存在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许多限制性制度措施,如农村人口的户口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子女受教育问题等,这些制度的存在,无疑加大了农村人口转移的成本。由于农业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也影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

3.供给弹性。经济发展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供给具有无限的弹性。在特定的工资水平上传统部门可以向现代部门提供无穷无尽的劳动力供给。在现阶段,由于劳动力绝对数量很大,而现有的现代部门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有限,故可以近似地认为劳动力供给具有无限弹性。

(二)就业需求分析

1.就业需求总量分析。从国民经济账户讲,供给恒等于需求,即G=L*P①;G表示产出,L表示劳动力人数,P表示劳动生产率。由公式可推导出本期劳动力需求量L叶=(1+g—P)k一】②;g表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P表示劳动生产率增长率,k一】表示上期劳动力需求量,k表示本期全部劳动力需求量。2002年陕西实际从业人数为1874万人,与供给人数相比,失业人数为410万人,约占劳动年龄人口的16%。

2.就业弹性系数分析。就业弹性系数是衡量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关系的最常用的指标,即在某一时期内就业数量的变化率与产值变化率之比近20年来,陕西的就业弹性系数一直处于不断的波动之中(详见表1)。

陕西的就业弹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就业弹性呈下降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从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就业弹性却呈下降趋势,无论是单个产业的就业弹性还是总弹性均呈不断下降趋势。200年就业弹性系数只有0,07,而1990年的就业弹性系数是0,19这表明劳动力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趋于下降。②三次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同。1978年~2001年第一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13,第二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18,第三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57。该数字表明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大,有很大吸纳就业的潜力,第二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大于第一产业但幅度降低,第一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小。

3,劳动就业贡献率分析。合理有效地利用劳动力资源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这里运用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方法对劳动就业贡献率进行分析,主要比较不同时期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它的变化,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看出,除了第三产业劳动就业贡献率略有上升外,第一、第二产业劳动就业贡献率下降幅度都很大,它表明第三产业是以提供服务为主的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提高就业方面有积极的意义,而第一产业由于技术进步缓慢,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出现劳动就业贡献率下降,第二产业随着工业化的进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出现“资本深化”现象,劳动就业贡献率下降。

二、影响陕西就业的因素分析

陕西就业市场不仅存在总量的不平衡,如供过于求,也存在着结构上的不平衡,如产业就业结构的不对称,吸纳就业能力最低的第一产业却集中最多的从业人员影响就业的因素主要有:

(一)城乡收入差距过大

根据托达罗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由于城乡之间预期收入的差异导致人口流动,人口流动的速度快于工业部门创造就业的速度,失业因此更为加剧。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测算,陕西城市化水平为32.3%,同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上升lO.8个百分点,但低于全国3.8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列第20位,与人口规模基本相同的福建比较,比福建低20个百分点。城市化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二元经济结构不断被强化而不是减弱。与此对应,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从20世纪80年代的2.24倍增加到90年代的3.23倍,其结果是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明显低于城镇职工,更别提保险福利方面的保障。一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医疗、住房等福利制度改革进程的加速,居民的不确定性增加,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不断减少,同时农民的低收入使得消费需求受到极大制约,消费不足必然会影响投资需求不足,因为投资需求是引致需求,从而阻碍经济的增长,阻碍工业化的进程。 (二)经济增长主要是配置效率而非生产效率的增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虽然是持续高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已放缓,1978年~1989年陕西的平均增长速度是10,3%,1990年-2002年的增长速度是8,7%,④其原因是经济增长主要是配置效率而非生产效率的增长。所谓配置效率的增长是指资源和生产要素从边际生产率低的地方流向高的地方,主要表现为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移动,或者从内点向边界移动。而生产效率的增长主要指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移动。反映到就业的增长上,随着资源的配置逐渐接近生产可能性边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就业增长速度下降,由于人口基数的庞大,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三)产业因素

首先产业结构变动升级不够,专业化程度低。根据卢中原(卢中原,2002)的研究结果,就全国而言,陕西的专业化程度由1990年的第15位下降到1999年的第25位。⑤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不合理1980年陕西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2,7%,到2002年则提高到66.5%。@而同年全国重工业所占比重约为61%;就比较优势行业而言,1997年农业是它的比较优势行业,在第二产业中,金属矿采业、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是排名前两位的优势行业,而第三产业中占主导优势的产业虽然有金融保险业、科教文卫,但行政机关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普遍比较突出。∞由于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在陕西形成比较优势的较少,结果是资本的回报率低,工业化水平降低。

其次农业发展滞后。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在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的投入还是农民应具备的人力素质上,陕西都比较滞后,农业的滞后发展反过来又阻碍了工业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发展的瓶颈

(四)体制改革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劳动力名义需求与劳动力有效需求差距缩小,反映在统计数字上是失业率增加,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出现不一致。我国的统计数字反映的是名义就业人数,并不反映企业的有效劳动力需求,因为国有企业的目标并非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它还承担了一部分政策性负担。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一方面一部分人员失业,另一方面企业发展需要增加劳动力时,企业的人员主要来自对冗员的充分利用,从而反映在统计数字上表现为失业人数增加。

三、政策建议

解决就业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具体针对陕西而言,有以下几条具体的政策建议:

(一)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资源配置性效率增长转为生产效率型增长

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是解决陕西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是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实现经济平稳有力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而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有赖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即从资源配置性效率增长转变为生产效率增长。

(二)加快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

城镇化的本质是将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或者说城镇人口)。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必然结果。二者互为因果,互相制约。没有城镇化,工业化的效率就会降低,而离开了工业化,城镇化就会失去发展动力,现代化也无从谈起.因此,只有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把产业聚集到大中小城市来或聚集到城镇来,才能解决人多地少,城乡差距过大的问题。城镇化应与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兴工业化道路相适应。

(三)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从产业类型看,三次产业内部都有潜在的就业岗位可以挖掘,其中第三产业将成为就业增长的主渠道。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是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过去的20年间,陕西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都明显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服务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也是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和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在发展第三产业时,应考虑将现代的经营方式和科技运用到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同时积极发展信息、金融、咨询等现代服务业。

(四)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斯锵的占典经济学理论提叶LI市场竞争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能够使社会褊利最火化;劳动分工对f-It-产率的增进恩有积极作用。这里劳动分工既包括企业内部分工也包括社会内部分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组织与现代的市场经济出现了很多的不相容之处,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因此.建立符合专业分工的大中小企业体制,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转换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中小企业无疑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而活跃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20多年来,它为经济发展、尤其是就业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自身缺陷和环境、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关键问题是融资困难和技术创新能力弱,中小企业板的推出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带来了曙光,陕西应积极为中小企业创造环境,制定政策保护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第3篇:工厂实习建议范文

关键词:现代企业;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公关工具

一、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的关系

在现代企业的市场营销中,公共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日益相互渗透,密切联系,形成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市场营销是指企业在市场上经营活动的总称,包括了市场调查,新产品开发、制定价格、选择销售渠道、选择促销手段以及开展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的活动,公共关系在企业中与市场营销融合在一起。换言之,企业的公共关系工作几乎完全为市场营销活动服务。正如杰夫金斯所说:“销售的每一个因素都需要公关人员来加强和完善。”因此,作为现代企业营销管理与竞争取胜重要保证的公共关系,在企业营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公共关系营销也日益成为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主流,发展公共关系已成为现代企业营销的当务之急。

二、公共关系在现代企业营销中的作用

良好的公共关系对营销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公共关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运用各种传播手段,来沟通企业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联系,求得公众的了解、理解、支持与合作,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产品的销售。因此,许多营销学者和企业家都认为现代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不仅要依靠技术竞争、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和服务竞争等手段,还要依靠信息竞争。谁在公众中获得了良好信誉,谁就能获得竞争的主动权。可以说,在当今的企业营销运作中,公共关系和市场营销是难舍难分的,它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现代企业营销过程中公共关系发挥着越来越独特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公共关系可以促进产品的销售。在现代企业的激烈竞争中,公共关系已经融入到了常规的销售促进活动中。很多企业运用各种媒体举办产品展示会、推介会并宣传企业,制造各种新闻事件等来拓展业务、维护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帮助市场营销人员来销售产品、销售企业品牌。如今的销售已经不同于传统的销售,在传统的4P基础上增加了2P――Public relations(公共关系)、power(政治力量),赋予了市场营销新的意义。

第二,公共关系可以树立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在这个形象竞争的时代,企业仅靠技术、价格、服务等因素,已难以战胜竞争对手,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是工商企业的共同追求。企业的公关部可以通过召开新闻会、记者招待会、接待访问、社会服务及社会性赞助等多种公益活动,加强组织与社会公众的联系沟通,协调好各种关系,发挥组织的“喉舌”作用,提高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达到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目的,从而获得公众的了解、认同、信任、理解和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三,公共关系可以收集与企业决策相关的重要信息。公共关系是企业联系外部公众以及相关实体的纽带,企业的公关人员通过与社会有关团体、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及消费者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可以搜集与本企业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和情报资料,并进行分析、加工和整理,使企业能够及时把握自身所处的环境,了解公众的状况,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变化,预测企业和公众的发展走向,使企业对市场环境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从而合理地制定或调整企业的营销目标。

第四,公共关系可以应对突发事件,进行危机管理。这是公共关系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同时也是公共关系的最大价值所在。众所周知,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一些突发性、灾难性事件在给人员和财产造成损失的同时,往往还会影响到企业的形象和声誉。若处理不当,对企业的打击就是致命的,甚至有可能使企业直接被置于死地。而要妥善的处置,就必须有事先考虑周全的应急方案,事中能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事后又有连贯性的补救措施,这就是危机公关的使命。

三、在现代企业营销中常用的公共关系工具

在现代企业竞争进入白热化的时代,有许多产品的衰退很可能是由于过分地依赖于暂时性的和昂贵的广告武器,而忽略了可以为企业带来长期效益的公共关系这把利剑。在现代企业营销中,企业应该主动地把公共关系运用于产品的销售组合之中,推动产品新的发展或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企业运营的不同阶段,公关人员可以运用不同的公关工具帮助企业进行营销。

(一)制造新闻宣传造势

在企业产品的介绍期内,公众对一种非常新颖的产品要求的接触机会要比常规付费广告更多。因此,公关人员可以利用媒介关系,其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做法是利用一些偶发事件和突发事件制造新闻,创造轰动效应,为新产品宣传造势,从而为其创造销售机会。日本“西铁城”手表的公关造势堪称经典。为了打开澳大利亚的销路,日本“西铁城”钟表商散发了大量海报,声称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有飞机从高空向地面投下“西铁城”手表,拾者自得。当那天来临时,上万的人汇集一地。时间一到,只见两架飞机投下大量的“西铁城”手表,一只只手表从天而降,完好无损。于是,人们争相抢捡。同时,吸引来了多家媒体的现场报道,通过这一举措,“西铁城”手表在澳大利亚名声大振,市场从此大开。日本的“西铁城”手表商可谓是巧妙地利用了制造新闻宣传造势这一公关工具,成功地击中了人们的“软肋”,使质地优良、造型美观、走时准确的“西铁城”手表敲开了澳大利亚人的心扉。

(二)公益活动稳固形象

当企业产品进入到成长期或成熟期时,作为公关人员应该居安思危,着眼未来,为推动和扩大产品的销量而努力。这时企业就可以利用各种公益活动来维持和巩固已有的良好形象。众所周知,企业靠技术可以生存,靠战略可以扩张,而要让品牌恒久的俘获人心,却一定要靠不断积累的公益形象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蒙牛集团可谓深谙此道,早在2003年随神舟五号“上天”的蒙牛,并没有忘记落在消费者心中才是品牌最好的位置。卫生部红榜上中国首家捐款抗击“非典”企业;印度洋地震海啸捐款59万元人民币;联合“老牛基金会”在2008年除夕之前为南方雪灾灾区群众捐资1000万元……随着企业的成长,蒙牛主动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蒙牛集团在第一时间就将200万包牛奶等物资送抵灾区,解决了灾区人民缺水少食的燃眉之急,从灾情发生之后,蒙牛集团累计捐赠款物达1000多万元。除了物资支持,蒙牛集团还组建了一支全部由蒙牛员工组成的志愿者突击队,自备运输工具,冲破重重险阻,通过因地震和山体滑坡泥石流而严重损毁的道路,将(全球品牌网)奶粉及时送达了什邡、德阳、绵阳等7个重灾区,为嗷嗷待哺的婴儿及受饥挨饿的老人送去了生命的希望。随后,蒙牛集团又联合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为九洲、八一、北川三所帐篷学校组织了特别送奶行动,为孩子们送去了保证营养所需的爱心牛奶。从应急送奶到志愿救援再到灾后重建计划的一套完整方案的制定……在这场灾难的考验中,蒙牛集团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负责任企业的社会担当。这些无疑会提升蒙牛集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蒙牛产品的销售业绩再创新高。

(三)危机公关力挽狂澜

当企业产品进入衰退期或因某种原因发生滞销时,企业就应该考虑如何运用危机公关来扭转形象,重振声威。上海媒体曾报道国内某品牌的榨汁机,消费者反映该产品的过滤网在使用过程中有裂缝,该产品的生产厂家当即决定回收所有同类生产批号的产品,这是国内首例“召回制度”,虽然厂家蒙受了巨大损失,但从长远来看,他们却赢得的是更多的消费者。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前些年,有两个企业遇到了危机,一个是天津的中美史克,一个是南京的冠生园。国家药监局关于停止使用含PPA的康泰克感冒药和媒体曝光陈馅月饼,对于两个企业都是一个危机,但从发生到处理及以后产生的结果截然不同。中美史克真诚的表态,收回旧康泰克,新药迅速上市,结果是政府主管部门满意,老百姓放心,市场份额大增。新药上市仅一个月在广东就销售40万盒,竞争力能不增强吗?而冠生园却倒闭了,追究深层次原因,可以说还是这家公司的管理者、决策层不懂公关,至少是公关意识淡薄、缺乏公关眼光,不懂得用危机公关这一有效的公关工具来处理危机事件,从而使企业蒙受了灭顶之灾。

参考文献:

1、格伦.布鲁姆.有效的公共关系[M].华夏出版社,2005.

2、吴丰,左仁淑.市场营销管理[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2).

3、王建萍.浅谈公共关系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运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5).

4、万正玺.公共关系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探究[J].当代经济,2007(12).

5、刘韵秋,陈海卫.企业销售中公共关系理念的运用[J].公关世界,2005(3).

第4篇:工厂实习建议范文

【关键词】钢结构;工业厂房;设计

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工业厂房的建设,同时人们对厂房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厂房结构具有极强的灵便性和抗震能力,还要有着一定节能环保功能。因此目前,我国在对工业厂房设计的过程中,都是采用钢结构材料作为工业厂房的主要结构。以下就钢结构工业厂房设计的注意事项进行简要分析。

一、工业厂房钢结构设计的特点

我们钢结构工业厂房建设施工的过程中,所采用的钢结构构件主要是由钢板和热扎、冷弯连接的钢结构承重构件。其厂房设计形式属于门式钢架轻钢结构体系。目前,这种施工工艺我国厂房工程建设施工中也已经比较成熟,它不仅良好的灵活性,可以根据用户的意志来对其钢结构厂房设计体系进行适当的改进,而且还具有极强的承载能力,施工人员可以采用轻型H型钢,来对钢结构工业厂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有效的提高。近年来,我们已经将钢结构厂房广泛的应用在工业厂房、车间、仓库等厂房结构的建设施工当中。

根据相关的数据分析,钢结构厂房设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重轻、强度高,可以适应于跨度大、空间较大的厂房设计当中;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将许多先进的建筑设计方法应用在钢结构厂房结构设计施工当中,这就使其厂房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刚性得到明显的提高。而且钢结构材料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多次重复的回收利用,这样不但节约了工程施工的成本,还有着良好的节能环保作用。

二、工业厂房钢结构应用的优越性

在我国工业厂房设计施工的过程中,人们主要是将钢结构材料作为其主要的施工材料,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钢结构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强度比较高,投资成本也比较低,而且还可以多次的回收利用,这就使得钢结构工业有着良好的环保节能功能,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在工业厂房现场施工的过程中,由于钢结构材料可以进行工业化的批量生产,而且采用的机械设备在施工的过程中在工程施工中可以进行现场拼装。因此这就大幅度的缩短了工程施工的工期,降低了工程投资成本。

3、将钢结构材料和混凝土结构材料相比,钢结构材料有着质量轻,强度高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建筑结构在使用中所产生的荷载,还有效的提高了厂房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钢结构在使用时也有着较强的耐腐蚀性能,这也使得工业厂房结构在使用是不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出现问题。

三、工业厂房钢结构在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工业厂房的工艺设计和钢结构设计要相互协调。在工业企业的生产区域中,钢结构的工业厂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模块,生产过程想要完善,厂房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厂房结构不符合设计规定会体现在:墙体宽度、厚度以及高度的指标不足;不合理的钢支架分布等。钢结构的基本形式包含:塔桅、网架、索膜、轻钢、平面桁架、框架以及空间桁架等,设计人员要按照企业的具体要求和建厂条件选取相应的结构,其中网架结构适用于悬挂荷载偏大的情况下,这样的选取方式会将建筑荷载减小。并且,厂房结构在选型方面,还能够在支撑结构方面使用不相同的材料,在选择的领域中要按照使用要求进行选择,具体可以选取无缝钢管、焊接钢管等材料对结构的需要使其满足。在无缝的钢管中包含着中空的截面,此界面可以作为对流体进行输送的管道。圆钢和钢管等一些实心的钢材进行比较的情况下,产生在抗扭抗弯的强度中,拥有着较轻的质量,在厂房的结构中应用,能够稳定钢结构。所以,在结构设计方面一定要和工艺条件相符,厂房的设计也要符合工艺要求。

2、多方面考虑结构计算的过程。工业厂房钢结构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基本上使用的是结构设计中所使用的计算程序,评价和分析计算结果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成分,一定要按照工程的设计经验来判断和分析计算结果。计算荷载的时候,是结构计算中的首要条件,荷载在取值方面是否准确,和结构的计算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工艺条件所涉及到的荷载问题中,例如:工程的工艺中所提出的荷载是20kN/m2,但是按照工艺设备中的布置图和重量,以规范为标准而应用的荷载计算方式,所计算的楼面等效只考虑15kN/m2就可以了。可是我国有些地区在强降雪天气上经常会出现,造成场馆、厂房坍塌的情况经常出现。

所以,设计人员有必要按照该地区的荷载情况,取最大的数值,让建筑能够确保安全性。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弱梁强柱是需要遵从的基本原则,同时,弱构件强节点也是非常指的考虑的重点。在实际设计的阶段,构建和设计要求基本上是统一的,可是节点有时可能与抗震要求不能够统一。弱梁强柱所指的是,在节点部位的柱端受弯承载力和梁端的受弯承载力,有着一定的差距,其中柱端受弯承载力较大,因为梁柱部位的中心线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以重合状态的,同时,节点偏心和柱截面是相对较大的,在柱节点中核心区域里的受力以及构造方面,一般会受到影响。所以,将柱端弯矩增大设计值得方式是普遍采用的。在调整之后,梁的状态不变,而柱的抗弯能力和之前相比会加强,也就是柱比梁的提升程度大,那么柱和梁在同时受力的过程中,柱的持久力会有所凸显。

3、钢结构工业厂房中的防火设计。钢结构的工业厂房具有着较差的防火能力,在100℃以上的受热温度针对于钢材时,温度若不断升高,刚才在抗拉的强度上就会逐渐降低,增大塑性的现象也会出现。如果达到 250℃以上的温度时,刚才一定会产生徐变的现象。如果达到 500℃以上的温度时,会立刻变成最低的刚才强度,有时还会造成工业厂房塔罗的情况。 所以,有必要按照相应的建筑设计中防火的规范,将厂房发生火灾的危险性等级有效确定,以这样的方式让钢结构能够符合耐火极限的相关要求。并且,专业的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把保护钢结构放在首位,最好选用钢结构的防火方式。当前的钢结构厂房中,在防火保护方法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是,将钢结构的防火涂料涂在钢结构的表面上,火灾若发生的时候,能够起到耐火隔热的作用,那么钢构件的耐火极限就会得到提升。

4、四、结束语

工业厂房钢结构设计要严格遵从设计规范,并且还要将建筑中所涉及到的耐久性、安全性以及适用性等一些关于可靠操作方面的要求合理满足,同时结构选型和平面布局的合理性也要考虑全面,准确的进行荷载取值。工业厂房的结构设计想要使其完善,一定要将现场施工和施工图的设计有效融合,准确的进行结构计算、在结构选型方面要合理。

参考文献

[1]刘 震.工业厂房钢结构设计体会[J].中国科技信息,2012(06).

第5篇:工厂实习建议范文

【关键词】煤泥水;絮凝剂;处理量;循环水

孙庄生产部目前设计生产能力为150万t/a,属矿井型炼焦煤选煤厂。选煤工艺为无压三产品重介主选+煤泥浮选+尾煤压滤联合生产工艺。随着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在入洗原有黄沙、孙庄原煤的同时也主洗新三矿原煤。但由于新三矿原煤本身煤质特性,在入洗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如絮凝剂加药量跟不上、尾煤压滤机处理能力不足、浓缩池液面不澄清等,给生产系统带来了较大困难。

1 煤泥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1)新三矿煤质资料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1.4密度级灰分仅为8.82%,占量为31.25%,不易分选;+1.8密度级占52.99%,-0.5 mm级煤泥含量占24.90%,灰分却达32.74%,说明原煤含矸量高,且矸石易泥化,属极难选煤。

(2)煤泥水系统能力不足。原设计的煤质资料中煤泥无泥化现象。但实际生产中煤泥存在泥化问题,浓缩池中煤泥水沉淀较慢。现有两台70年代箱式尾煤压滤机和一台快开压滤机的处理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原煤全部入洗要求。

(3)循环水质给生产带来不利影响。随循环水洗水浓度增高,重介系统脱介筛喷水发黑,磁选机尾矿溢流出现大量泡沫,液面翻花;洗水中的大量煤泥循环,使重介块精煤和粗精煤泥灰分增高,洗煤效率明显下降;浮选系统负荷增大,为提高浮选精煤回收率,不得不加大起泡剂用量,使入料矿浆中大量高灰细粒从尾矿中流走,使得二段浓缩池液面遍布泡沫,导致洗水浓度增高,引起生产系统紊乱。

3 煤泥水处理系统改造

(1)调整絮凝剂加药方式。针对系统中絮凝剂自动加药装置不能满足生产实际需要问题,采取分点加药方式,达到逐步沉降煤泥目的,即在浮选尾矿、一段浓缩溢流处、二段入料口3处分别添加絮凝剂。为使药剂充分起到沉降煤泥的作用,特别在一段浓缩池溢流管路上接絮凝剂加药搅拌桶,要求操作工根据洗水浓度的变化,适量增减药剂浓度配比,使药剂使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节约药剂,使洗水浓度得到根本改善。

(2)改造尾煤泥处理设备。 拆除老式尾煤压滤机,更换为两台箱式自动拉板压滤机,并采用一拉两板式卸料方式,高效快捷地提高了尾煤泥处理能力。

在二段浓缩底流管路上增设进入高频筛的分流管路,通过闸门调节,使高频筛可以回收二段浓缩底流的一部分煤泥进入中煤产品,减轻尾煤压滤机负荷,达到分点处理煤泥的目的,提高尾煤泥处理量。

另外,在高频筛筛下水入二段浓缩的管路上,增设进入一段浓缩的管路,并分别安装闸门。实现生产过程中当二段浓缩池煤泥含量高、负荷大时,可将煤泥分流到一段浓缩池处理,分担二段浓缩的负荷量。

(3)增加浓缩池消泡装置。针对浮选系统起泡剂用量大,浓缩池液面遍布泡沫,高灰细粒被泡沫粘附包裹现象,在浓缩池液面周边加设循环水消泡装置。通过消泡装置喷出带有一定压力的循环水,将液面泡沫打碎,使泡沫中携带的高灰细粒物料沉降,从而降低洗水浓度。

(4)改造事故沉淀池。在其原有设备基础上,增设潜水泵,使沉淀池中的上层清水可直接抽出补充到循环水池中用于生产洗煤。当煤泥量多或处理不及时时,可直接用挖掘机清理煤泥或用泵将煤泥返回一段浓缩沉淀池中回收。

3 效果分析

采取上述有效措施后,煤泥水系统得到了充分改善。浓缩池内的煤泥水沉降速度加快,溢流浓度小于13 g/L,实现了清水洗煤。目前,生产系统运行正常,且工艺灵活,能够满足生产中煤泥含量变化大的要求。

4 建议措施

(1)在入洗煤煤泥含量高、煤质脆、易碎,矸石易泥化现象较严重时,建议:①加强入选前的拣矸作业,尽量减少进入洗选系统的矸石量;②充分发挥一段浓缩及回收设备(如高频筛)的功能,最大限度回收以>0.045 mm粒级为主的粗尾煤泥,并且由于煤泥水分低、松散,可掺入动力煤销售,改善选煤厂的产品结构;③提高尾煤压滤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增加新型尾煤压滤机,在压滤机入料浓度较稳定条件下,压滤机可在自动方式下工作,缩短循环周期。

(2)当煤泥水浓度很高,而且极难沉降时,增加絮凝剂用量可适当提高沉降效果。在煤泥水浓度稀释1倍时,沉降效果明显提高。通过药剂的多点注入,最大限度发挥絮凝剂效能,加速煤泥细颗粒的沉降,避免了因药剂和煤泥水混合不均匀而造成的絮凝效果下降的问题。

(3)在配制絮凝剂水溶剂时,须遵循先加水后加药顺序。注意絮凝剂产品不同,其溶解方法也不完全相同的情况。为使絮凝剂充分发挥作用,使用时应配成稀溶液。目前选煤厂用的聚丙烯酰胺絮凝剂水溶液浓度一般在0.1%左右。

(4)生产中原煤性质经常发生变化,由于选煤厂用水硬度不同,对沉降特性会有影响,必须随时进行药剂选择试验,调整药剂种类和用量。如将絮凝剂与聚合氯化铝复配使用以沉降煤泥水中的高灰细泥含量。

(5)絮凝剂水溶剂不易长时间存放。高分子絮凝剂保存过程中,不会发生分解,但将它配制成稀溶液时,经一段时间放置,溶液的絮凝效果就会逐渐下降。所以,要现用现配,保证溶液新鲜。另外,聚丙烯酰胺及其浓溶液不宜用铁制容器长期贮存,因为铁在氧化过程中会使絮凝剂性能下降,甚至消失。

(6)煤泥水处理是选煤生产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要做好选煤厂生产技术管理,掌握煤泥量的多少,即原生煤泥量、总煤泥量和次生煤泥量。原生煤泥量的多少可以从有代表性的煤质资料中取得。而次生煤泥量除了与煤炭本身硬、脆性质有关外,生产工艺流程的影响也很重要。

5 结语

针对煤泥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孙庄生产部在原煤煤质、选煤生产等多方面进行沟通协作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优化工序、实行合理的药剂制度等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设备效率最大化,保证了煤泥水系统的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建瑞革,戴华,叶慧峰等.选煤厂煤泥脱水回收系统设备和工艺现状分析[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0(2).

[2]谢广元,张明旭,边炳鑫等.选矿学[M].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3]陈建中,沈丽娟,王永田等.煤泥水系统技术改造分析及其思考[J].煤炭工程,2004(2).

第6篇:工厂实习建议范文

一、加强农村商业网点规划建设。以规划为先导,充分发挥“万村千乡”与“新网工程”等市场工程骨干作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要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家店”覆盖率、商品配送率、“一网多用”等功能。供销社要进一步利用“新网工程”,发挥网点和运储资源优势,推进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网络的建设和改造。争取用3至5年时间,基本形成县(市)、乡镇和村三级布局合理、设施达标、功能完善的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做到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进村庄、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进乡(镇)村、农副产品交易进市场、物流配送快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巩固提高已建2351个“农家店”,50个配送中心的基础上,村级“农家店”覆盖率达90%以上,“农家店”商品配送提高到65%以上,不断促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一网多用”。做到每个县(市)至少有一个较具规模的产地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每个县(市)政府所在地都有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超市及配送中心,每个乡或镇都有日用消费品超市和农资连锁店,每个村都有连锁或规范经营的日用消费品综合便利店。

二、实施农产品市场标准化改造。我市现有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近40个,占地面积近1000亩,年交易额近50亿元。我市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已达到一定的数量规模,但普遍存在“投资多元化,目标短视化,管理物业化,经营分散化,交易方式和经营设施老化”等问题,亟待规范和升级改造。近年来,我市稼仙米业、龙狮桥蔬菜批发市场、永强家禽批发市场、高河大王庙批发市场等,充分利用有关政策资金支持,改造升级已取得较好成效。批发市场要按照扩大经营主体,创新经营方式,把贸易、加工、服务等结合起来,做到品种多、效率高、成本低、服务好、效益优。逐步形成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检测、仓储、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极积发展鲜活农产品的冷藏、低温仓储、专业运输为主的冷链物流系统。重视建设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专用仓储、码头和运输等物流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信息与技术服务体系,形成区域辐射能力。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创新流通方式,推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标准化和经营规范化,支持批发市场培育农产品品牌。鼓励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产销联盟。实施城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工程,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提高大型连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等。

三、培育连锁经营骨干企业。通过改造、整合现有网点与新建网点相结合,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积极参与农村商品流通;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多元投资的连锁企业。支持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到乡、村建设连锁店;支持连锁骨干企业以收购、兼并、合资、加盟等多种形式改造、整合农村现有商业网点;支持农村中小商业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联合发展,提高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

第7篇:工厂实习建议范文

[关键词]电厂脱硫工程施工;工序调整;工艺创新

中图分类号:X7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电厂特殊的生产方式造成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脱硫工程施工对电厂环境的净化非常重要。为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加强电厂脱硫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创新。当前,脱硫的方法比较多,包括有双碱法、海水脱硫法、循环流化床法等,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脱硫技术进行选择,通过调整施工工序,改进工艺等办法强化脱硫的效率。

1 电厂脱硫工程施工工艺的设计原理

电厂脱硫工程包含有多个工艺系统,共同配合构成了施工工艺的各个环节,同时配备有多个脱硫装置,其主要系统有脱硫烟气系统、吸收塔系统、石膏脱水系统以及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等[1]。电厂脱硫工程施工工艺通过这些系统的程序化运作,降低二氧化硫的浓度,充分发生化学反应的基础上,将二氧化硫转化为其他的物质,达到减少票二氧化硫排放的目的。增压风机、挡板、吸收塔等构成了脱硫烟气系统,电厂生产排出的烟气在增压风机的增压工作中进入吸收塔,经过充分的脱硫反应之后,实现烟气的净化排除到大气中。进入脱硫烟气系统中烟气有温度限制,当超过限制时,系统会自动将其转移到旁路系统。吸收塔是脱硫的中心系统,由塔体、内外设备等组成,具有除雾、搅拌浆液等功能,是脱硫反应进行的主要设备。石灰石浆液能够制造二氧化硫的吸收剂,在脱硫工程中作为系统的公共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庞杂,由多种设备组成,包括石灰石库、振动给料机、斗式提升机、刮板输送机、石灰石仓、石灰石浆液箱等[2]。石膏脱水系统能够对吸收塔中不断产生的石膏进行脱水处理,利用滤液水箱、真空泵等装置,可以将浆液保持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此外,电厂脱硫工程系统还配备有工艺水系统等,以配合冷却水的供应、空气的压缩等,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脱硫的效果。

2 电厂脱硫工程施工工序的调整与工艺创新的实践

2.1电厂脱硫工程施工工序的调整

传统的吸收塔的安装工序为正装工艺,主要方式是从下往上安装吸收塔,由于吸收塔的安装高度会随着要求的改变而增加高度,因此,正装工艺基本上涉及到高空作业,这给脱硫工程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危险[3]。此外,高空作业也相应地增加了施工的难度,正装工艺必须在吸收塔内外侧搭设脚手架,做足必要的防护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这个过程造成了施工时间的浪费,影响了工程的进度。而且,正装工艺对其中机械设备的要求相对较高,吊车的提供要求高,由于操作高度的原因,对起吊方案还要另行设计,施工非常麻烦。考虑到正装工艺的这些缺陷,对电厂脱硫工程施工工序进行调整,采用倒装工序进行吸收塔安装。

倒装工艺首先实行对底板和椎体的安装,然后安装直段壁板的上部分的三层,直段壁板的中间部分更改安装工序,先安装上部,再安装下部,在安装之前,顶部椎体以及上部的三层要首先安装完毕之后执行施工。倒装工艺在安装完一层壁板,确认其结合之后,实行顶升,壁板的安装由下部开始进行,当每层壁板与椎体达到同时段顶升时,对最下一层壁板进行最后安装。这个工序的调整,使得安装工作基本处于底部作业,减少了风力的影响。并且在施工中,方法一致,措施固定,设备、工具等不需要改变位置,节省了施工时间。通过外部脚手架的搭设,彩条布等的布置,完善各项施工措施,能够有效避免不良因素的影响,增强施工的效果。

2.2电厂脱硫工程施工工艺的创新实践

电厂脱硫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涉及多方面的操作,同时面临着多种问题,需要不断创新方法加以解决,以保证脱硫工程的顺利开展[4]。在脱硫工程施工中,石膏液与石灰石液经常出现无法沉淀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利用扰动泵等工具实行混合液的搅动,将其处理到悬浮的效果状态。在吸收塔中,设计多台搅拌器进行安装,分为两层,一层处于外钢制的平台上,另一层位于混凝土的基础上。搅拌器的电机通过皮带进行与减速器的传动,在吸收塔内灌水进行试验,然后检测搅拌器的震动是否出现超标现象,当超标严重时,应具体分析搅拌器的结构,考察施工现场的布置情况,找出问题的原因。如果减速器只有一个支撑点,就可能造成震动超标,而且过长的传动轴,另外支点不稳定会加大震动的发生概率。经过认真的分析,发现震动超标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改进。对搅拌机增加支撑点,减少固定的基础弹性,可以将混凝土基础上的搅拌机直接固定在其上,这个方法的实施能够解决震动的问题。

在电厂脱硫工程施工中,吸收塔底胶板的开裂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5]。当吸收塔底胶板发生了开裂,要及时把吸收塔的底部进行清理,实行吸收塔情况全面的检查。底胶板开裂处于两板压接的位置,混合液在旋转中对胶板形成冲击,超过胶板承受力时就会发生断裂,施工质量也影响了底胶板的开裂。施工质量的影响通过提高质量可以改进,对混合液旋转造成的问题,可以在开裂处再进行胶板之间的粘接,通过横向补强来采取补救,在混合液流动形成冲击的地方强化粘接,增强底胶板的承受能力,提高胶板的使用效果,从而解决问题,保证电厂脱硫工程的正常运行。

3 结语

综上所述,电厂脱硫工程施工工艺在电厂的生产运行中不可或缺,随着脱硫技术的发展,电厂脱硫工程施工工艺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工业等生产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脱硫施工工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多方面的施工,通过施工工序的调整以及工艺的创新,能够解决施工中效率不高,危险指数大等问题,从而改善施工条件,提高施工的效率,增强脱硫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钟毅金峰,张鹏宇,曾汉才,等.模糊综合评价在脱硫技术优选中的应用[J].电力环境保护,2013,12(26):119-120.

[2]伊小璐,孟建平,杜中凯,等.结合VE的层次分析法在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选择中的应用[J].电厂动力工程,2012,45(23):78-82.

[3]毛瑞勇,李娟,李林方,等.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灰色综合评[J].中国环保产业,2012,26(25):12-13.

[4]薛建明,陈嵌,张亚伟,等.火电厂脱硫工艺模糊综合评价技术的研究电力环境保护[J].中国安全科学学,2013,45(25):54-56.

第8篇:工厂实习建议范文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问题;措施;节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1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

1.1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

(1)一次性。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不可逆的,因此,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只能一次成功,不能失败。

(2)固定性与生产的流动性。房屋建筑工程项目都要固定在指定地点的土地上,工程项目全部施工完后,由施工单位就地移交给使用单位。

(3)单件性。每一房屋建筑工程项目都要和周围环境相结合。由于环境、地基承载力的变化,只能单独设计生产。

(4)体积庞大性。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是由大量的工程材料、制品和设备构成的实体,体积庞大,房屋占有很大的外部空间,因此只能露天进行生产,其质量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较大。

(5)预约性。房屋工程产品不像一般的 工业 产品那样可先生产后交易,它只能是在现场根据预定的条件进行生产,即先交易后生产。

1.2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特点:

(1)是影响因素多。建筑工程的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投资成本、建设周期等都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

(2)易产生质量变异及质量波动大。工程项目的施工没有固定的生产流水线,没有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检测技术,也没有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再加上影响项目施工质量的偶然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都较多,因此,工程质量很容易发生变异。

(3)是质量隐蔽性。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因此质量存在隐蔽性。

是终检局限大。工程项目的终检(竣工)验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故此,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应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2 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质量问题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投资环境逐步得以优化,城市人口的居住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呈稳步上升趋势,但不可否认,一些在建工程和已投入使用的工程尚存在不少的质量问题,有些甚至严重危害到建筑结构和使用安全功能,如:房屋墙面空鼓、开裂、起皮、起砂,房屋墙体渗漏严重,门窗缝隙大,厕浴间地面倒坡、积水,滴水线向内斜导等现象,有的建筑出现严重的不均匀沉降,个别建筑甚至发生整体坍塌事故。

2.2污染环境问题

房屋等基础设施的新建、扩建或者改建,都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如噪声污染、粉尘污染、大气污染、固废污染和水污染等,这些都会对周围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一般说来,噪声污染是房屋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的居民影响最大的污染。噪声污染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如挖土机、卡车卸载货物的声音、重型卡车的马达声、打桩机打桩的巨大声响、搅拌机运行的声响、安装和拆卸模板的声响等,这些噪音混杂在一起,可以高达100多分贝,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粉尘等大气污染也是施工过程中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在房屋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建筑材料、渣土、废包装、生活垃圾等固废,会污染周围的水体和大气等环境。另外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光污染也会污染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2.3造价管理问题

工程造价是指建设一项工程的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工程造价管理是以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以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为手段,以效益为目标,是技术、经济、管理相结合的一门交叉的、新兴的边缘学科,包括投资管理体制、项目融资、工程经济、工程财务、建设项目管理、经济法律法规、工程合同管理在内的对项目工程全方位、多角度的全过程管理。

2.4安全管理问题

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房屋施工过程中减少事故的发生,促进房屋建设的安全进行,我国现阶段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安全管理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够。部分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心存侥幸心理,没有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管理或安全管理的力度不够,导致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施工单位广泛存在着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执行力度明显不足等问题。还有施工单位的安全教育制度不健全,制度落实力度不够,不按照制度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对从事安全管理的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3 房屋建筑施工问题的解决措施

3.1提高施工质量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复杂,使用建筑材料繁多,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贯彻执行不彻底,工种间的配合不默契等因素等。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提高工程质量:提高技术人员的责任心。加强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和宣传力度,并通过典型案例宣传、实例剖析等方式,提高技术人员对工程质量问题危害性的认识,增强其责任心。完善施工管理的标准制度。要建立健全各项施工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系,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所规定的质量验收责任、程序和验收方法进行验收。施工单位要严格执行三检制,并严格履行验收签字程序,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坚决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扩大监理机构的职能范围。监理单位的项目监理机构应针对工程特点将易发生质量问题的环节为质量控制的重点,纳入监理规划或监理实施细则,并在施工中进行重点控制。

3.2减少环境的污染

在我国房屋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存在为了保证工程的进度,而忽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粉尘、水和固体废弃物等污染周围环境的现象,应当采取措施,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减少噪声的污染。一般认为85分贝下的噪音是可以接受的。噪声污染可以通过改良、更换施工机械设备来进行和优化施工方案来实现。如在打桩时采取更改桩型或采用静力压桩、挖孔桩等办法避免噪音。减少粉尘等造成的大气污染。我国在进行房屋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为了赶进度而忽视粉尘等污染的问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措施来控制粉尘等大气污染。如对施工使用的搅拌器和水泥罐等设置除尘器;运输散装建材的车辆物料采取有效的遮蔽措施。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施工单位应规范运输,不能随路洒落,不要随意倾倒堆放建筑垃圾。

3.3加强安全管理

房屋建筑行业是高位行业,因此一定要完善施工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要建立明确的安全目标、方针和计划,建立企业安全责任的考评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建立高效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普及开展群众性的安全管理活动,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加大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减少安全事故。加大对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可以有效地更新安全设施,使设备、工具、材料等免遭毁损,减少或者避免施工人员的伤亡,减少工业污染。

4 房屋建筑节能施工技术

1.1房屋外墙体节能技术

(1)普通墙体施工。外墙体的砖承重墙一般采用整砖平砌,孔洞垂直方向且长圆孔顺墙长方向设置,空心砖不宜砍凿,不够整砖时用实心砖外砌,墙中洞口预埋件和管道处,应用实心砖砌筑,并在砌筑时留出或预埋,不得随意凿孔和用水泥砂浆填孔,避免外墙体出现通缝、不密实、冷热桥的现象。在空心砌块墙体中,施工技术部门根据设计施工图和工程的具体要求及施工条件绘制砌块排列图。要针对砌块建筑的墙体热阻值低、砌体和粉刷易开裂、灰缝和裂缝处易渗漏等不利因素,从施工角度采取技术措施予以确保。

(2)墙体保温施工。墙体保温系统的施工是墙体节能措施的关键环节。墙体的保温层通常设置在墙体的内侧或外侧,设在内侧技术措施简单,但保温效果不如外侧,设在外侧可节省使用面积,但粘结性差,措施不当易产生开裂、渗水、脱落、耐久性减弱等问题,造价一般也高于内设置。施工工艺一般采用抹灰、喷涂、干挂、粘贴、复合等方式。

1.2门窗节能技术

(1)采用新型玻璃。低辐射玻璃是在表面镀上一层半导体氧化物、一锡氧化物等涂层薄膜制成,主要特点是反射率低。这种玻璃对可见光和近红外的透光率较高,反射率较低,可大量获得太阳辐射能,但对常温下的长波红外热的透光率很低,反射率较高,因而保温性能很好。如制成中空玻璃,传热系数可低至普通单层玻璃的1/3~1/4,特别适于以采暖为主的北方地区使用,夏天也有一定的隔热效果。

(2)控制住宅窗墙比。住宅窗墙比是指住宅窗户洞口面积与住宅立面单元面积的比值,JGJ26-195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部分)对不同朝向的住宅窗墙比作了严格的规定,指出“北向、东向和西向、南向的窗墙比分别不应超过20%,30%,35%”。

(3)提高住宅外窗的气密性。如设置泡沫塑料密封条,使用新型的、密封性能良好的门窗材料。而门窗框与墙间的缝隙可用弹性松软型材料、弹性密闭型材料、密封膏以及边框设灰口密封;框与扇的密封可用橡胶、橡塑或泡沫密封条以及高低缝、回风槽等;扇与扇之间的密封可用密封条、高低缝及缝外压条等;扇与玻璃之间的密封可用各种弹性压条等。

(4)设置“温度阻尼区”。在住宅中,将北阳台的外门、窗全部用密封阳台封闭起来,外门设防风门斗,防止冷风倒灌,楼梯间设置成封闭式的,对屋顶上入孔进行封闭处理等措施均能收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1.3屋面节能技术

(1)合理选择保温材料。通常屋面节能是将容重低、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有一定强度的保温材料设置在防水层和屋面板之间。可选择的保温材料很多,板块状有加气混凝土块、水泥或沥青珍珠岩板、水泥聚苯板、水泥蛭石板、聚苯乙烯板、各种轻骨料混凝土板等;散料加水泥等胶结料现场浇筑的有珍珠岩、蛭石、陶粒、浮石、废聚苯粒、炉渣等。屋面保温隔热材料选用时,一定要按设计和有关产品技术规范,在容重、导热系数、吸水率、外观等性能参数上重点把关,贮存时要注意防水防潮,施工时严格按配合比和施工工艺操作,必要时要进行试配。

(2)实行倒置式屋面。工程中常用的保温材料如水泥膨胀珍珠岩、水泥蛭石、矿棉岩棉等都是非憎水性的,这类保温材料如果吸湿后,其导热系数将陡增,所以才出现了普通保温屋面中需在保温层上做防水层,在保温层下做隔汽层,从而增加了造价,使构造复杂化。同时防水材料暴露于最上层,加速其老化,缩短了防水层的使用寿命,故应在防水层上加做保护层,这又将增加额外的投资。

(3)屋面绿化房。屋建筑实行屋面绿化,可以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研究显示,夏季绿化屋面与普通隔热屋面比较,表面温度平均要低6.3℃,屋面下的室内温度相比要低2.6℃;同时明显降低了建筑物周围环境温度,而建筑物周围环境的温度每降低1℃,建筑物内部空调的容量可降低6%;种植屋面保温效果很明显。

参考文献:

第9篇:工厂实习建议范文

关键词:医院配电;供配电系统;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U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5-0018-02

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可见,中医历来防重于治。面对现代复杂的电气设备隐患与故障,充分利用中医的理论精髓进行医院供配电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故障应对策略无疑是最合适的方式。

1 医院供配电系统常见故障原因分析

1.1 技术因素

有的设备过载(过负荷)、元器件损坏、局部过热、冲油设备漏油、空气污染、散热条件变坏、绝缘击穿、磨损、松动等原因。

1.2 相关人员责任因素

医院在建设之初设计不周或设计裕度偏心、设计不良等原因都会造成设备在投入运行后经常出现各种问题。设备在安装过程中留有部分设备隐患,平时检修保养不到位,缺失必要的管理手段与技术力量,各种规章制度执行不力,有章不循。

1.3 供电质量因素

图1 方波进行傅里叶级数分析所得等效图

公用电网谐波《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93)中规定:6~220kV各级公用电网电压(相电压)总谐波畸变率是0.38kV为5.0%,6~10kV为4.0%,35~66kV为3.0%,110kV为2.0%;用户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允许值应保证各级电网谐波电压在限值范围内,所以国标规定各级电网谐波源产生的电压总谐波畸变率是:0.38kV为2.6%,6~10kV为2.2%,35~66kV为1.9%,110kV为1.5%。

1.4 设备绝缘老化因素

绝缘老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热老化、电老化、环境老化及机械老化。绝缘热老化是电气设备绝缘材料在运行中,因长期受热影响而产生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导致绝缘变质而劣化(如电缆绝缘变脆等)。表现为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发生挥发、变形、龟裂、裂解、膨胀、起层、发皱等现象。

2 医院供电负荷分级与电气设备管理理念

医院的电力负荷通常分为三级。其中一级负荷为非常重要负荷,主要包括手术室、妇产科、血透室、ICU、CCU等临床科室,同时还包括火灾报警、消防水泵、消防电梯、排风排烟系统、高压氧气动力系统以及安全监控系统、应急照明与疏散及重要的智能化系统等。二级负荷包括其余临床医技科室、生活水泵以及一般的排风系统等。除了一、二级系统外其他均为三级负荷。

为了保持设备的完好,尽量延长设备可靠运行的寿命,除了时刻把握设备的运行状态之外,如今对掌管设备的工程技术人员而言,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如何维护保养好自己所管辖的设备。所谓维护,是对电气设备进行消缺、恢复功能,保持精度,保持功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它不等于修理,它是在设备出现劣化倾向、性能下降趋势时,及时地采取必要的措施,制止劣化,恢复设备的性能、功能及精度,让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下,持续稳定地工作。

3 健全电气设备运行与检修管理的方法与途径

明确电气运行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优化管理范围,充分发挥每个管理者的作用。隐患险于故障,维护胜于维修,责任重于泰山。医院供配电系统的优化首先要进行故障隐患的查找工作,将现存的故障隐患全部进行有效清除,保证每一个隐患点都能时时在控。如医院接地系统首选TN-S系统及三相五线制。对于医院较大、建筑物单体距离比较远的情况下,建议采用TN-C-S系统。但对于任何一个建筑物在同一总电源进线的情况下,电源的中性线和保护线要严格进行分开,不得合并使用。

严格执行相关国家标准进行电气设备保护配置。电气装置中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都应通过保护导体或保护中性导体与接地极相连接,以保证故障回路的形成。凡可被人体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连接到同一接地系统。

根据相应国家标准规定:系统中应尽量实施主等电位联结。建筑物内的主等电位联结导体应与下列可导电部分互相连接:(1)主保护导体(保护线干线);(2)主接地导体(接地线干线)或总接地端子;(3)建筑物内的公用金属管道和类似金属构件(如自来水管、煤气管等);(4)建筑结构中的金属部分及集中采暖和空调系统。

来自建筑物外面的可导电体,应在建筑物内尽量靠近入口之处与等电位联结导体连接。

在局部区域,当自动切断供电的条件得不到满足时,应考虑实施辅助等电位联结。辅助等电位联结导体应与区域内的下列可导电部分互相连接:(1)固定设备的所有能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2)保护导体(包括设备的和插座内的);(3)装置外的可导电部分(如果可行,还应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钢筋)。

充分发挥安全检查的作用,实现安全隐患查找的动态管理。检查中注重预防性监督检查,抓住事故隐患,及时处理缺陷,查找设备漏洞,防患于未然。开展安全性评价活动,重点对安全保护装置的检测与评价,保证保护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如为保证自动切断供电措施的可靠和有效,要求做到当电气装置中发生了带电部分与外露可导电部分(或保护导体)之间的故障时,所配置的保护电器应能自动切断发生故障部分的供电,并保证不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超过交流50V(有效植)的预期接触电压会持续存在到足以对人体产生危险的生理效应(在人体一旦触及它时)。

加强设备维护工作,逐渐由设备故障紧急处理向设备维护方向发展。状态维修即根据具体设备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的维修体制。采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后,可使预防性维修过渡到预知性维修——状态维修,从到期维修过渡到该修则修,使设备向“零”故障目标方向发展。加强大负荷部位的巡检标准与次数,医院中的核磁室、放射性室、放疗室、手术室等的设备功率相对较大,能耗大,且负荷波动较大,极易造成电压波动与闪变,甚至产生大量谐波,造成其他设备也不能正常运行。

采用先进检测手段,提升设备维修的整体水平。通过对设备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随时查明设备可能“存在着什么样的隐患,什么时候会发生故障”,预先得知将要发生事故的部位和时间,设备管理人员因此可以从容地安排停电计划和组织维修人力,采购必须的备件,以便在短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维修工作,实现“无病不修、有病才修、修必修好”的目的。

4 结语

医院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连续性与安全性是贯穿每一座医院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标准与指标,安全供电关系到每一位患者的安全与安危以及决定着医院能否正常运转,必须从各个角度全方位采取有效措施为广大医患人员提供一个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优质用电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雁.医院供配电方式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3(1).

[2] 陆小军,刁兆光,唐忠,曲源河.大型医院供配电特性探讨[J].医学设备,2009,(7).

[3] 王章启,顾霓鸿.配电自动化开关设备[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

[4] 陈堂,赵祖康,陈星莺,等.配电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5] 刘健,倪建立,邓永辉.配电自动化系统[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