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运营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子商务的本质是运用现代计算机通信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进行的一种社会生产经营形态。其根本目的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电子商务要求的是整个生产经营方式价值链的改变,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变革。作为电子商务企业,其与生俱来的特点就是大数据,而信息时代最大的财富也正是海量数据,因此电子商务企业实现数据化运营也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数据化运营的核心是“以企业级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分析挖掘应用为核心支持的,企业全员参与的,以精准、细分和精细化为特点的企业运营制度和战略。”数据化运营是在诸多先进技术的直接推动下快速发展起来的,如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存储技术、数据压缩技术等。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大数据的存储及其分析挖掘,从而推动了现代企业,特别是电子商务企业,对海量数据的分析、挖掘、提炼和运用,并将其运用于整个流程当中,给予电子商务企业数据化运营以充分发挥的平台。电子商务企业的数据化运营战略将大数据作为企业经营的战略资源予以运作,以信息为经济要素,构建数据价值链,以数据资源带动其他资源的使用效率的提高。在电子商务企业的数据化运营活动中,管理会计应该充分发挥会计的信息效应。
二、管理会计数据化运营对电子商务企业的支持作用
在21世纪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新兴信息技术与应用模式不断地涌现,全球数据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态势。数据量越来越大、数据类型越来越复杂、数据变化频率越来越快,但是数据的价值密度却相对较低。如何沙里淘金,有效地利用这些大数据创造价值,如何将其作为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予以运营,一部分先知先觉的企业已经行动起来。对于电子商务企业来说,数据化运营作为一种战略性经营模式,是促进企业从粗放化经营向精细化经营发展的必然选择。成功的企业数据化运营必须有四个方面的基本保证,即企业级海量数据存储、精细化运营需求、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技术支持以及企业各层次、各岗位的员工的参与。电子商务企业数据化运营中,管理会计日常反映的不只是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更主要的是配合数据化运营活动,系统反映企业所具备的优势、劣势的动态变化,以及企业外部随时可能出现的机会与威胁,从而对电子商务企业正在或即将进行的各种活动发出警示、进行指导。管理会计的信息服务对象侧重,不仅重视结果更注重过程的观念取向,以及满足企业经营决策与业绩管理的业务处理基准,都决定了其在企业数据资源价值创造中的关键性作用。管理会计数据资源价值创造的主导的发挥,决定了管理会计在电子商务企业数据化运营中的关键支持作用。电子商务企业的数据化运营战略将大数据作为企业经营的战略资源予以运作,以信息为经济要素,构建数据价值链,以数据资源带动其他资源的使用效益的提高。在企业的数据化运营活动中,管理会计应该充分发挥会计的信息效应。管理会计的实践不仅要通过提供信息来影响管理者的判断和决策,而且要通过影响具有大数据特征的信息的搜寻和处理,通过影响组织和环境的描述和判断,支持数据化运营中的全员参与和配合,而这正是大数据时代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三、支持电子商务企业的管理会计数据化运营方式
数据化运营是一种“开发合作式”的运营,要更好地发挥管理会计在电子商务企业数据化运营中的功能,首先应该要数据化运营的整体性与合作性特征,打破业务界限以及业务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区隔,形成虚拟管理会计团队。进一步要将管理会计重点完全转移到战略管理轨道上,将战略管理会计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理念,以“竞争优势形成”为目标的思想有机地融入数据化运营的实务。利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处理会计大数据,利用虚拟组织或团队的灵活、快速反应,通过以战略为导向的管理会计工具的组合运用,实现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整合及管理会计范式的创新。作为企业经营管理工具的管理会计,其基本职责就是提供信息数据,以支持企业的经营决策、控制与评价,支持企业的战略管理。要发挥管理会计在电子商务企业数据化运营中的主导作用,就要利用大数据的数据分析、挖掘等技术改造管理会计的信息处理与提供方式,建立支持电子商务企业数据化运营实施的平衡计分卡,集成性应用管理会计方法,从战略视角促进管理会计功能的有效实施。
1.变革信息处理方式
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数据化运营的结果是企业获得了更先进数据处理技术、更充分的数据资源和更快的数据处理速度,但这并不是企业数据化运营中的真正需求,能够让信息在业务运营中创造价值才是企业的真正需求。在大数据时代,如何从会计大数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是管理会计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电子商务企业数据资源价值增值的需要,管理会计的信息处理手段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电子商务企业数据运营的需要,从时间上管理会计信息处理要从事后的定时分批的数据收集、处理,转向事中实时的数据收集、处理;从空间上管理会计信息处理要从部门集中的数据收集、处理转向异地分布式的数据收集、处理。管理会计的信息处理应从以货币为主的计量手段向多种计量手段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并用的数据处理方式过渡。借助新型的信息技术,扩展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范围,保证其信息处理的及时性,甚至是实时性。同时管理会计数据处理又必须确保会计大数据的质量,保证会计大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时效性、可信性和可解释性等。
2.整合管理会计工具
在企业数据化运营中管理会计要体现其核心地位,要发挥数据资源运营的主导功能,就必须突破原有的实践体系,创新原有的功能性方法及其运用方式,通过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运用,集成性地发挥管理会计的功能,从而提升企业数据化运营的效益。根据企业数据化运营的管理需求,将管理会计工具分别整合成为面向运营战略分析与规划的工具包,面向运营过程成本计量与控制的工具包,以及面向员工激励、由可供员工在数据分析中使用的方法的工具包。基于战略的视角,借助大数据技术变革的管理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实现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等多种类型数据的融合,通过管理会计工具的组合,描述、分析、评判企业的经营态势,确定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发现和创造信息资源价值,实现管理会计的数据化运营功能。
3.建立数据化运营战略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是将战略转化为行动的目标与措施体系,是战略绩效评价的重要工具。电子商务企业数据化运营战略的实施也同样需要建立平衡计分卡体系,需要将数据化运营的目标与措施分别纳入平衡计分卡的财务、客户、内部经营流程及学习与成长维度,从当前与长远、内部与外部、财务与非财务、过程与结果多角度地进行数据化运营的对策设计和过程控制。平衡计分卡的财务维度反映数据化运营的直接与间接财务成果;客户维度则需要反映数据化运营中满足企业外部客户的产品与服务需求方式与程度,以及满足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需求的方式与程度;内部经营流程维度要体现管理会计对数据化运营过程各环节的成本与风险的度量与分析,帮助实现进行整个运营过程的反馈控制;学习与成长维度要对数据化运营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员工的数据意识培养以及企业运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技术的能力等予以规划与体现。
四、结论
关键词:运营商;管理
中图分类号:TN91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6-0075-01
随着三网融合和NGB的试点工作在全国各地积极开展,甘肃广电及时抓住机遇,加快了全省广电网络的整合,并积极与移动、联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全力推动全业务的开展与实施,研发了可承载三网融合全业务开展的语音、数据、标高清、3D电视互动平台和家庭智能平台,实施了以干线扩容、双向网改为主的NGB网络建设。最终形成了甘肃广电自主特色的全业务和全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就可以利用统一的资源,通过共用平台,向手机网、无线网络、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等渠道的不同终端,提供适合各种网络传输和终端显示的业务和服务。目前甘肃广电已经开展数字电视、互动电视、网络电视、电视生活、物联网家庭手机监控等业务。
一、建设全业务综合运维平台的必要性
随着新业务的开展,甘肃广电全业务的平台已形成规模,下一步就要考虑如何保证平台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也就是从“如何建”逐步转移到“如何管”,因此需要建设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建设科学、先进、高效、自动的综合运维管理平台,在保证网络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提高网络的运行质量和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内容和更高的服务质量已成为实现新型全业务运营和运维的要求。
二、eTOM增强的电信运营流程体系
对于广电运营商的综合运维平台的规划可参考和借鉴电信企业先进的eTOM体系。eTOM是增强的电信运营流程模型和框架,由TMF根据ITU的TMN模型和各国电信系统的建设经验总结出来的,它阐述了电信运营商及其所处的经营环境,给出了运营商内、外部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五大实体:客户、供应商/台作伙伴、股东、雇员其他利益相关者。eTOM作为电信运营业务流程向导的蓝图,是NGOSS(新一代运营系统和软件)的重要概念和关键组成元素。
三、综合运维管理平台在eTOM中的定位
广电运维管理平台在eTOM模型中定位在纵向的业务实现、业务保障,以及横向的资源开发和管理、资源管理和运营的交集处。其中业务实现过程组主要负责及时、正确、快速地为客户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转化为运营商产品的解决方案,并通知客户定单的状态和确保定单的及时完成。业务保障过程组负责业务维护活动以确保提供给客户的业务满足SLA或QoS性能水平;执行连续的资源状态和性能监控;收集性能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识别出潜在的问题、并在对客户造成影响之前解决这些问题;负责从客户接受故障报告、通知客户故障的状态、确保故障的修复。资源开发、管理和运营过程组主要负责对资源进行维护和管理;确保网络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平滑的运行,以支持端到端的业务的交付;同时,它也负责收集资源的信息,并修正、汇总相关的信息给相关的业务管理系统。
四、综合运维管理平台的组成
基于eTOM体系规划的综合运维管理平台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
(一)资源管理。可以对运营商的业务资源、IT设施资源和各类网络资源进行管理。便于运营商及时、全面掌握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资源预警和分析。
(二)维护管理。可以对运营商的日常值班、设备运行、巡检维护和检修等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和管理,便于运营商规范管理制度和优化工作流程。通过工单流转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故障管理。可以对故障做到事前预警、事中处理和事后分析,可以实现声音、闪烁、短信、广播等多种形式的报警方式,并能预先分析故障的可能性,对于出现故障后自动启动工单流程,实现故障派单的及时响应和处理。可以对各类故障进行智能分析,形成知识库,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保障。
(四)成本管理。可以对设备和网络运行维护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成本进行管理和跟踪,为管理层提供运营的参考和依据,为新业务的运营提供决策和指导。同时为管理层提供各时段成本支出的同比和环比分析,便于决策分析。
(五)考核管理。可以对运营商的各级运维管理部门和人员进行绩效考评,通过设立科学的KPI指标,实现自动考评和智能分析,便于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为人事考核和管理提供依据。
(六)物资管理。可以对运营商的各级仓库的设备、线缆、器材、仪器、工具和其他各类物资进行统一综合管理,通过对库存模型分析,计算科学、合理的库存量,为运营商最大程度节约成本提供保障。
(七)工程规划设计。可以对运营商新建工程、改造工程的规划设计,实现复杂的工程设计环节,自动生成各类工程图纸和工程材料清单,并能自动计算工程建设费用和成本。
五、综合运维管理平台实现的目标
(一)该平台可以结合GIS技术、工作流技术、移动3G技术和GPS定位技术可以在PC端、PDA端、决策中心大屏幕等进行可视化管理,通过电子地图、影像地图和三维地图进行展示和业务分析,可以展示全省网络的运行数据、故障情况。
(二)该平台利用LBS(基于位置的服务)技术,可以对巡检人员进行定点考勤和现场巡查,可以对故障现场位置信息、故障图像和照片及时反馈到控制指挥中心,便于决策中心全面了解故障情况,提高问题处理效率。可以支持突发事件的临时任务派发管理。
(三)便于预警与提醒,可根据实际需求,对各类机房设备、网络器件等各项参数的预警提示,并在PC端、PDA端提供基于电子地图及列表的各级别声、光、色提醒。同时,可在PC或PDA上提醒各类巡查任务,对过期的巡查任务提报给上级管理人员的PC或PDA上。
(四)可以使客户服务中心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结合用户发展预测,合理分配网络资源;根据网络负载,调配相关资源,提供用户的稳定业务支持,快速的故障分析和响应处理及工作调度,提高效率。
(五)可以使规划设计部门提高建设效率,有效利用资源:辅助基础施工,防止误伤现有管网和线路,减少意外损失;及时掌握设备、资源的使用情况,帮助运营商做到投资决策有的放矢,杜绝投资黑洞,保证较高的成本效益。
Abstract: Based on the accelerated process of marketization, the commercial banks of China begin to transform operation modes and management concepts to take more shares in the market. This paper takes the actual operation situ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as the object to find the problems and solve the problems, discuss the measures of the capital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new era to improve the service efficiency of funds and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commercial banks.
关键词: 商业银行;资金;运营管理;讨论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fund;operation management;discussion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0-0030-04
0 引言
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商业银行逐渐成为金融市场的运营主体之一。商业银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追寻的是利益最大化,商业银行也是基于这一目标来开展经营活动。从央行取缔商业银行贷款限额后,商业银行为了维持正常的经营秩序,纷纷建立了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体系。然而在金融领域拥有自由经营权的商业银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相继出现了一些问题。譬如资金配置层次低、配置方式落后、理财业务中“飞单”现象等等,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客户群体的拓展,最终会影响经营效益。
本文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商业银行资金运营管理中,首先介绍商业银行资金精细化管理的现实意义、内涵,然后结合支行资金运营管理现状,探讨提升资金运营管理效率的有效策略,旨在合理解决商业银行资金管理上长期存在的“资金配置层次低、配置方式落后、理财业务中的“飞单”等问题,确保资金补给充足,避免发生资金运营危机。
1 商业银行资金运营精细化管理模式及其重要意义
1.1 商业银行资金运营精细化管理模式概述
1.1.1 精细化管理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一类观念、一类文化,它源自于发达国家(日本,1950年左右)的一类企业管理观念,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和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当代管理的强烈需求;是以日常管理为前提,并将日常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理念以及管理形式,它能够尽可能地减少管理所消耗的资源,并减少运营成本。
当代管理理念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大层次:即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个性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贯彻管理职责,并将管理职责具象化、明朗化,它需要每一位管理人都做好管理的本分工作,尽到自身的一份职责。一次性地将工作做好,工作应日清日结,并对每一天的工作状况实施检测,要发现问题并第一时间改正、处理等。
1.1.2 商业银行资金运营精细化管理模式探析
商行的资金管理工作是指为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转或使利润最大化而对商行的资金源头、调配、利用所实施的计划或实践等工作。在内容上,其以头寸管理为核心,覆盖资金源头以及利用两个版块,对商行的资金运营全过程进行监督。
当前商行运用的资金管理方法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法,它的基本理念是:资产和负债在总量以及构造上是有内部联系的,这类联系会通过一定的比例关系呈现出来。所以,在工作实践中,预先设定一定的资产负债比例控制指标,当由于变动负债或它类原由而必须调整资产时,调整限额应谨慎管控在根据各项比例指标换算出的限额内;各限额根据它的利率,从高到低依顺序满足。
伴随银行领域的残酷竞争,精细化发展模式有助于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将成为银行生存和发展的主要路径。银行持续发展、规模扩充,也是银行领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尽管左右银行盈利的元素甚多,然而内部管理依然是所有元素中对银行盈利影响最深的。银行唯有走精细化管理之路,将每一厘、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赚取自己应该拥有的钱财,才能提升自身的市场适应能力,才可能在竞争渐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图1即为商业银行当前资金运营精细化管理模式主体架构。
1.2 资金运用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从2007年伊始,伴随美国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的产生并愈演愈烈,美国最大的储蓄以及贷款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倒闭,金融风险开始在美国肆虐,并引起了金融界的高度重视。
伴随中国商行的信贷责任制的强化、审批和贷款分离以及乱拆借的禁止,银行的资金管理更为合理。中国的商行从总行到各省分行、市行以及郊县支行等等对资金的运营都开始全方位地审视,对资金的运营都采用了精细化管理模式,资金运营精细化管理的原因(意义)是:
1.2.1 对系统内借款方案与实际使用计划的资金收缴占用费
费率标准是0.12%,就是说一年期之上的借款利率3.24%/360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0.99%/360,旬借款计划偏差率计算公式:O旬借款计划偏差率-(实际净借款金额-旬借款计划)÷旬借款计划O×100%。如果设置旬借款计划是P、实际借款计划是Q、费率是β=0.12%。
资金占用费的核算需要根据每旬核算,核算算式详见表1。
1.2.2 资金的运营状况对年底利润会造成极大影响
因为2007年践行扣减年底考核利润的方案,所以对支行的利润影响很大。比如:假如一个支行年终因为资金运营让扣减的考核利润达到100000元,该金额就相当于支行下放了一笔550万元,贷款时限是9个月的贷款。
2 支行实际状况及其原由
某支行一月的借款计划和实际借款实施扣减后,其已扣减金额为1.026万元。主要是因为:
2.1 实际借款款项内有利用系统内借款
该支行1月上旬借款计划是300万元,大部分是借款所需资金;该支行1月上旬实际借款款项是100万元,利用公司在该支行的储蓄,没有向总行借款,让1月上旬扣款0.324万元。
2.2 公司资金大部分回笼以及集资款项的影响
该支行上报1月中旬借款计划为0万元,大部分是借款所需资金以及到期借款回笼的轧差。1月中旬该支行发放借款金额是1948万元,利用的是电子汇款形式以及公司储蓄;然而1月中旬该支行的集团用户大批集资款的收缴,让1月中旬支行向总行还贷金额达到600万元,让该支行1月中旬扣款0.648万元;1月下旬该支行上报并还款50万元,实际还款100万元,扣款0.054万元。
3 提升资金运营管理效率的对应举措
从上面的数据不难发现,借款计划的预估和实际情况有一些偏差。因为1月并非偿还借款款项以及使用资金的最高峰,所以,扣减的利润偏少,通常在回收或回笼的高峰期,例如4到7月、10到12月,借款计划的预估与实际情况的差别就开始显现,扣减利润就会变得更多。为了让借款计划与实际情况间的偏差看起来不那么刺眼,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
3.1 加强对头寸的管控
因为头寸置于同业款项的情况居多,是一类闲散资金,对资金的应用来说是不利的;所以,必须进行小额勤调以及勤还的模式,让资金无法被闲置。
3.2 提升预估的精准性
对资金计划机构来讲,预估的精准性是其工作诉求,目前资金的预估可以对商业银行利润的获得产生极大的影响。对于怎样提升精准度,笔者认为有以下内容:
①主动向公司宣讲,并强化交流力度,获得公司的认可和支持。基层行系统内借款与还贷中,粮食购销公司的储存、支取资金对银行的预测来说很重要。所以,向购销公司进行宣讲和交流在所难免。让公司资金的运用和还款呈现出合理性以及计划性,应提早向基层行汇报资金的利用以及归还等情况。
②内部的协调。要主动地向全部信贷员宣讲,让其领会资金运营相关文件和要旨,协调好内部人员间的关系,让预测更为科学和合理。
③掌握上级颁布的策略。对新业务的借款款项的投放,资金计划中的新策略,要做到烂熟于胸;让资金计划人员全面理解金融行业走势和上级的策略,让预测更为科学。
④全方位的培训。对区县支行来讲,有较多的资金计划人员并非金融专业毕业,对资金计划的控制相对来说不够严密;所以,必须定期邀请金融方面的专家对这部分人员进行培训,让其把握市场脉搏、钻透市场规律,让预测更为精准。
⑤大额资金的汇入应不影响资金占用费。因为大额资金的汇入与汇出是通过基层行在人行账号上实施清算,说穿了就是归还基层行在人行的所借款项,就是说半年期的3.15%以及一年期的3.24%。而资金占用费的生成是因为基层行向农发总行上报旬借款计划,农发总行根据基层行按每旬发行债券筹借资金的数目而生成占用费。所以,平日对汇款层面还不用权衡;然而对应的,商行在人行支付界面上所生成的利益却要精准核算。
3.3 核算资金占用费和系统内借款利息的金额
资金占用费计算是:每旬末资金轧差绝对额*0.12‰*10,系统内借款利息核算为:每日系统内借款*0.0875‰。在这样的前提下,有以下方案可供选择(暂时不权衡存放同业的利息收入状况的前提下):
①在不超过头寸限额的状况下,如果本期已达到借款计划的10%浮动内,没有必要上划资金:比如支行头寸限额为500万元,本旬末头寸是450万元,本期借款计划是500万元,实际借款为550万元抑或450万元,这时系统内借款剩余款项为4.5万;那么,就不上划450万元,维持系统内借款金额4.5万元。
如此,让资金占用费是0,系统内借款利息支出是393750万元。两类支出金额总计为393750万元;但是此种模式会让资金的运用率降低。
②在不超越寸头限额的前提下,假如本期已达到借款计划的10%浮动内,上划资金状况是:如果某支行头寸限额是500万元,本旬末头寸是450万元,本期借款计划是500万元;实际借款金额是450万元;系统内借款剩余金额是4.5万元;假如上划300万元,实际借款轧差就是150万元,而系统内借款剩余金额是44700万元。
如此,让资金占用费是0.36万元,系统内借款支出是391125万元,两类支出总计394725万元,此类状况资金运用效率较高。
4 案例分析:拜特科技与银行合作资金管理解决方案
4.1 方案
【关键词】模块化;计划管理;房地产;运营
现阶段,国内商业地产开发告别野蛮生长,转入深耕细作的“白银时代”。新时代,新常态,从投资者角度看,管理团队找到有效工具改善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系统性问题,成为项目顺利运行、企业良性发展的必要作为。
一、商业地产开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系统性问题
商业地产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系统性问题很多。仅从管理角度看,效率低下,动作不连贯,作业流程不顺畅――协同作业困难,可视为亟待解决的系统性问题。国内多数商业地产开发企业从住宅开发转型而来,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开发存在的最大差异在于多了两个核心业务:招商与运营。住宅开发的人力资源惯性加之两个核心业务工作界面的增多,使商业地产开发企业的组织架构形式多样,并时常调整,导致协同作业难上加难,直接影响了管理效率,阻碍了经营效益。
二、模块化计划管理理论研究
1、模块化与计划管理
模块化是一种有效组织复杂产品和过程的方法,通过把复杂任务分解为相对简单的部分,使之可以独立地实现。模块化理论在实际中被广泛应用,并在信息、汽车等制造产业领域里有较深的应用。模块化理念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等方面已成为管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计划管理本质上属于控制类管理,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控制,这种控制首先是企业自身的控制。计划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合理调度资源,落实目标责任制,提高决策科学性。计划管理体现了系统工程思想,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2、模块化计划管理
模块化计划管理,就是运用模块化思维开展的计划管理。模块化计划管理归根结底是解决“人”的管理问题,通过模块化计划管理形成一种制度,按照公司设定的目标及任务明确个人应当承担的职责,将工作内容划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且又有相互联系的管理模块。通俗来讲,包含任务下达,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完成,锁定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完成标准是什么等内容。
特别提及的是,“模块化计划管理”有别于“项目开发业务活动”和相关的“专业活动”,主要表现为对各个项目活动的规划、控制和评估。
三、商业地产开发的模块化计划管理设计
模块化计划管理可以很好地解决商业地产开发过程中协同作业困难问题,最终实现模板标准化、执行信息化、考核自动化。作为国内商业地产开发领军企业,万达的模块化计划管理一直为业内所推崇:其管理模板按照有无酒店分为八类,可根据地质条件、有无冬季施工、有无超高层选用;其“黄灯预警、红灯杀人”的执行力丝毫不打折扣;其清晰的考核令每一个员工成为工作的主人翁。
1、商业地产开发模块化架构
以一个项目开发单元为目标进行模块化架构设计,共分为三个层面(图1):战略层面定义为概念计划,根据公司战略规划,逐期制定各期工程模块化计划,时间跨度涵盖项目建设全寿命周期;战术层面定义为执行计划,在模块化计划基础上,统筹制定年度计划,明确各职能年度专项计划,包括项目营销年度计划,项目开发年度计划(前期、工程、设计、招采),项目资金计划等;实施层面定义为滚动计划,即各职能年度专项计划的月度分解。
2、商业地产开发模块化计划编制
应当设立专职部门协调各职能单元进行模块化计划编制,在建立WBS(工作分解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由粗到细的计划编制,每项工作开展必须尊重自身属性决定的逻辑关系,同时考虑各项资源情况,兼顾决策层意志。最后,跨职能单元之间的计划必须实现充分推演与论证。
3、商业地产开发模块化计划执行
模块化计划编制完成并经审批后,进行执行阶段。“执行”是对计划的执行,计划是执行的基础和依据。到位的执行需要合理的任务分配,匹配的人员能力,充分的授权体系,充足的资源供给,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的绩效考核。
4、商业地产开发模块化计划核查
执行是在可控范围内的执行,所谓可控,是指必须有专职人员对模块化计划执行过程进行动态跟踪。发现超出计划预期的情况时及时做出预警,并同步报告相应决策单元做出判断。
5、商业地产开发模块化计划处置
决策单元对提出预警的工作做出判断后,无论是哪种调整,都必须同步刷新与之相关联的计划工作,避免因局部调整导致的总体计划失效。另外,在相应绩效考核表单中如实留下调整痕迹。
四、商业地产开发模块化计划管理实证研究
以某商业地产开发集团在河北石家庄建设的商贸城一期工程为例。该期工程采用了模块化计划管理手段,对参建各职能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包括招商、营销、前期报批报建、设计、成本控制、招标采购、工程、融资、人力资源、行政事务十个职能单元。集团针对该期工程设立商业管理公司(下辖物业公司)与地产开发公司,并在集团层面设立计划运营部专职模块化计划编制与动态监控,同时,由各职能第一责任人组成模块化计划推动委员会作为决策单元。
在土地实质获取一个月内即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完成模块化计划(表1),随后以之为根据,各职能模块分别编制完成年度专项计划,并逐月分解至月度滚动计划。
在该期工程计划执行过程中,计划运营部一直进行动态跟踪,每周组织召开例会,针对各职能模块界面问题进行协调;每月组织召开月度例会,对月度滚动计划实际进展进行汇报,并对预警事项提交模块化计划推动委员会进行判断,局部报表如下(表2)。月度例会将重点对预警事项做出判断,并刷新关联事项,结果反馈计划运营部,同步知会绩效考核人员。另外,针对突发事件随时召开专题会议处理,并实现专题会议与例行会议的信息对称,以利于科学决策。
该期工程有6个单体,合计计划工作项1800项,至开业,累计发生预警127项,涉及关键线路调整19次,保证了既定开业计划。公司投资者及管理团队对模块化计划管理给予了高度认可,并致力于逐步形成标准化,以便类似项目的开发建设。
五、结语
模块化计划管理在地产开发公司特别是多项目并行开发的地产集团开发公司的应用,将会大大提高协同作业效率,减少目标偏差;同时,也对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在强化专业技术基础上,也必须不断学习运用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我国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商业地产新增项目的大量入市,以及城市更新改造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商业地产市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截至2016年末,国内商业地产市场存量规模达到3.6亿平方米;当年新增(入市)商业地产规模为(按房屋竣工口径统计)16147.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55%。其中,新增商业营业用房和商业办公规模分别达12518.08万平方米、3629.27万平方米,同比增幅4.1%、6.1%。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我国商业地产新增供应量年均增幅达7.6%,预计未来几年仍将延续这一较快增长势头。
由于商业地产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运营管理要求高等特点,特别是资金占用量大,造成持有人资金沉淀。对此,一些物业持有人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周转。据统计,我国2016年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规模达到244.29亿元,同比增长86.7%,近三年平均增速高达61.46%。另据交易所数据显示,目前在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商业地产证券化产品规模达到533.21亿元,产品发行数量和体量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从国外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看,商业物业的资产证券化有利于促进货币市场、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的协调发展,加快存量资产和沉淀资金盘活。同时,扩大了物业持有人直接融资通道,提高了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和效益。对投资者来说,也进一步丰富了资本市场投资品种,有利于扩大投资人资产配置门类,对于我国建立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商业地产证券化产品主要包括资产支持证券(ABS)、类房地产信托基金(类REITs)和商业房地产抵押担保证券(CMBS)三类。其中:
资产支持证券(ABS类产品)在国内资产市场最为常见。物业持有人以商业物业的租金收益权、物业服务费,房地产企业购房尾款等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在交易所市场发行可交易证券。但与REITs不同,ABS份额不可在交易所流通交易。对发行人来说,这一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融资规模不计入负债,有利于控制融资人的财务杠杆。
类REITs是国内近两年新出现的一类房地产资产证券化产品,主要包括权益类和抵押型两类。称之为类REITs,主要原因在于该类产品虽按房地产信托基金的架构进行设计,但本质上并非权益类产品。类REITs大多以债权或明股实债为主,如果穿透产品存在的担保或回购来看,类REITs本质上仍是一种债性a品。
商业房地产抵押担保证券(CMBS)是将商业不动产的抵押贷款重新包装,通过证券化的工具以债券形式向投资者发行,在欧美等成熟市场应用得较为普遍。以美国为例,目前商业抵押担保证券的规模占到全美商用地产融资市场总体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是房地产市场主要的融资工具之一。
尽管近年来,上述资产证券化工具已在我国资本市场得到了广泛使用,但相对于国内庞大的商业地产存量市场来说,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 我国商业物业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和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商业物业的资产证券化以ABS居多,其本质是一种抵押贷款的融资方式。由于国内商用物业的租售比普遍过低,租金收益难以覆盖约定分红。物业持有人如采用定期固定回报方式完成资金募集,需承诺进行租金差额补足。同时,对物业持有人来说,ABS涉及到资产出表、资产收益权转让等多层信托事务,中介费用较高,难以达到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
对此,不少物业持有人探索采用类REITs模式进行项目融资。以2016年6月22日新城控股(601155.SH)联手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东证资管”)作为计划管理人,发行的“东证资管-青浦吾悦广场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为例。该专项计划投资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城西商圈的青浦吾悦广场,募集资金10.5亿元。这是我国商业地产行业首个以大型商业综合体为目标资产的不动产资产证券化项目。
商业地产管理遵循的是战略目标管理方式,是目前最为普遍的管理方式,主要设置项目总体战略,通过总体战略的分解,形成阶段战略目标和部门战略目标,用来指导和管理整个项目的运作。商业地产项目管理是以高效率地实现项目目标为最终目的,以项目负责制为基础,运用系统管理的观点、理论和方法,项目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按其内在运行规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管理系统。具体讲,商业地产项目不同于住宅地产,具有投资金额大、运营周期长、投资回收缓慢、经营管理复杂等特点,最重要的是商业市场变化较快,开发商需不断去适应市场的变化,灵活采取经营管理策略,以满足市场的需要。所以在制定管理的目标时既要有硬性的指标也要灵活变通。目标主要包括成果性目标和约束性目标。成果性目标指投资回报率、商场开业率、销售利润率、自有资金利润率等效益指标,以及项目的内外部功能要求;约束性目标年度销售额、店铺出租率、投资限额、质量标准等。除此之外,商业地产项目还受城市区位因素、城市规划、目标受众群体、招商公司等条件制约。商业地产项目涉及投资方、规划、设计、施工、招商、营销、租户等多部门和单位,以及最终用户消费客群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因此,商业地产经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一整套完整、规范和科学的管理保证体系,来统筹和协调项目的全过程和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
2.房地产项目管理的重点
2.1商业地产项目的计划管理
对商业地产项目进行计划管理,能使项目的前期论证、招商策划有计划、按顺序有条不紊地展开。可以说,通过使用一个动态计划管理,将项目全过程和全部经营活动纳入计划轨道,使项目有序地达到预期总目标。
2.2商业地产项目的组织管理
这是指通过职责划分、授权、合同的签订与执行,以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各种适合本企业的规章制度,形成一个高效率的组织保障体系,使项目的各项目标得以最终实现。
2.3商业地产项目的协调管理
其意义是为经营管理提供协调和谐的公共环境,保证项目开发建设顺利进行。协调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项目与外部环境、项目各子系统之间,以及项目不同阶段、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进行沟通与协调。这种沟通与协调将更有利于睦邻公共关系,吸纳融通资金,寻找招商推广渠道,广揽优秀招商和推广队伍,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更好地服务于项目。
2.4商业地产项目的控制管理
其意义是有利于对既定的战略目标的实施进行控制,并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控制管理主要是通过计划、决策、反馈和调整等手段,采用项目分解,各种指标、阶段性目标的贯彻执行与监督等措施,对项目的设计规划、招商周期、营销推广费用、资金使用、成本造价等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项目用最少最优的人力物力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商业地产经营管理的策略
商业地产项目的经营管理是指从项目定位期到稳定期的全过程所进行的管控。由于商业地产项目专业性比较强,一般需要与专业的商业地产管理公司或机构来协助进行项目运作,在管理好项目自身团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要团队成员运用好外协单位的资源和力量服务于项目,所以商业地产的经营管理,主要是以合同管理为手段,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检查等方法,对商业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技术活动和经济活动,按照行业要求、规范和合同规定的目标,进行严格监督、控制和管理,以确保商业项目总体目标的最终实现。商业项目阶段式目标管理方法。对一个商业项目而言,需经历项目定位期阶段、项目筹备期阶段、项目进场期阶段、项目启动期阶段、项目运营期阶段和项目稳定期阶段6个大的阶段,6个阶段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需要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针对每个阶段制制定合理的管控策略,这样才能将6个阶段统一起来实现商业项目的总体目标。
3.1项目地位阶段的策略
定位期,为商业运营打好基础。一个具有良好潜力的商业项目应该在项目施工前,就应该有良好的业态经营定位和清晰的招商对象定位,这个时期经营管理方面最重要的是结合业态实际经营要求,对商业的业态分配、铺位分割方式、配套要求等提出具体的方案,以往这方面的工作往往决定于开发商、设计院、公司,从物业的实际运营者角度说,经营管理工作在此时就应该提前介入,依托专业的商业策划管理公司或机构对项目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展望,制定确实可行的策划方案,并逐项分解到项目的各个专业,包括招商需求、推广需求、营销需求等等,目的是为商业项目的实施奠定一个强有力的基础。同时需要制定一些风险管控机制。确保项目目标顺利实现。
3.2项目筹备阶段的策略
筹备期,为市场运营做好准备工作。在第一个时期工作完成之后,经营管理公司应对商户的招商对象筛选,并做好市场运营的宣传推广工作。这个阶段需要重点关注对商业项目影响较大的主力店的确定,主力店作为商业项目的主要业态之一,不但具有巨大的“磁场”吸引力、良好的集客效应和极强的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同时能够达到提升商业项目的整体商业价值,增强业主的投资信心,推动商业项目商铺的销售的作用,为其他业态及业种的加盟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商业项目主力店招商的成果,引进主力店的品牌质量和档次,招商的速度快慢,直接决定开发商投资回报的实现及商业项目后期的运营和管理。管理者需结合招商规划和商圈的特点确定主力店,待确定后需尽快将主力店的物业条件提交给设计和工程部门,由他们尽快完善设计和施工,以免造成后期的施工返工,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压力,其他次主力店及商铺也需尽快确定,并将物业条件提交给开发部门,以达到商业管理和工程开发的有效衔接,有效地降低成本和保证质量。另外经营管理公司还应该在此阶段完成自身架构的完善工作,比如建立IT信息部优化商户上游货源资料,建立终端推广点,为商业未来商圈辐射做基础工作。期间可以不间断加强和商户的交流活动、提高商户经营素质,帮助商户采购有竞争力商品。
3.3项目进场阶段的策略
进场期,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商户经营信心。此时期商铺逐步进入交铺工作,经营管理公司在此阶段应该帮助商户与工程部门进行工程交接,使商户尽快进入场内,同时要帮助商户审视产品竞争力,对持观望心态,不肯下实力经营的商户进行经营信心劝服工作,任何新商业项目投入经营最根本的矛盾是一怕商品没人来买,二怕开始经营了消费者到了现场买不到商品,如此恶行循环经营自然难以做旺。此阶段工作经营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尽最大可能提高商户经营信心,提升商品品质和价格的综合竞争力。
3.4项目启动阶段的策略
启动期,把人气做起来。商业进入试业或开业后,最初的一段时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聚拢人气,增加人流,可以用特价(SP活动)、商业抽奖、消费送礼、免费接送、明星造势,线上线下等推广营销方式制造人气和消费额度。不管是零售业态还是餐饮业态,首先要让商户有生意做,此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前几个阶段的工作没做好,商品与客群需求不匹配、品种不全、价格无竞争力,虽短期制造人气也很难把商业做旺,这种情况下人气越旺,市场口碑形成的消极影响反而会危害了市场成长。相反,商品综合竞争力强,口碑效应则会让商业越发兴旺。
3.5项目运营期的策略
运营期,把生意机会最大化。项目初步经营起来之后,应该在此时期加紧梳理商圈辐射的空白点,应尽可能扩大商圈辐射范围,对商圈盲点进行专项推介,对商圈居民进行情感性沟通工作等。此外在建立起一定的品牌口碑后,需要在推广营销上不断进行强化和创新,在节假日举行大型的推广活动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和媒体的力量进行持续的推广。以此来建立商业项目的特有的品牌影响力,保证客流持续稳定的增长,从而实现商业的持久盈利。
3.6项目稳定期的策略
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全球最大的娱乐、运动与商业品牌之一,种种营销活动与运动场上的比赛共同进行,一样精彩与激烈。“TOP计划”即“The OlympicPartners”的简写,也就是“奥林匹克赞助计划”,它是国际奥委会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也使奥林匹克运动与商业营销活动真正连成了一个整体。
近20年来,TOP一直被那些全球顶尖的品牌所占据,中国企业一直以来既没有勇气参与竞争也没有机会,联想成为奥运会TOP合作伙伴则更激发了中国企业参与奥运会商业运作。面对激烈竞争,企业如何把握奥运营销商机,可有以下策略:
第一、 二八法则。奥运营销并不是企业在自己的品牌标识上印上个“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或赞助商”,消费者就会把你当作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除了赞助奥运会本身,还需要付出多倍的费用来围绕奥运主题运作营销推广,否则前功尽弃。来自奥运营销的统计经验表明,赞助奥运会的预算和围绕奥运会运作的营销传播活动预算的最佳比例应该是2:8。北京奥组委相关人员透露,相当多的赞助企业都没有很好地使用赞助权,在以巨额资金赢得赞助资格后,许多企业忽视或无力进行后续投入和营销开发。中国企业做营销传播的一个通病就是总寄希望“一贴就灵”,如邀请明星代言,就不做其它市场活动,投放广告就会有销售增长,而没有做相关的市场推广活动,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二、把“宝”押在运动员身上。奥运会是造星机器,奥运明星代言的品牌会在一段时期内畅销。2004年奥运会前夕,耐克押对了刘翔,并专门为他特做一双耐克跑鞋,结果胜出了穿阿迪达斯跑鞋的对手,耐克的风头自然胜过本是奥运会TOP赞助商的阿迪达斯;可口可乐也押对了刘翔,因为它有最先进的体育明星商业价值评估系统而隆鑫摩托因押对刘翔而狂喜,千里马汽车也因押对刘翔而沾沾自喜。因为刘翔是雅典奥运会上最闪亮的中国运动员,其代言的品牌也由此获得极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正所谓是爱屋及乌。当然,一旦押错宝,损失也将是惨重的。
第三、差异化战略。如何剑走偏锋,使奥运营销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在奥运营销的密集炮火中发出独具一格的声音,是中国企业需要恶补的一门营销课程。康佳从中国获得奥运会举办权的那一年就开始进行奥运营销研究,在充分分析了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奥运营销的可能机会之后,别具匠心地选择了帆船、帆板等一批有潜力的体育项目作为切入点,并从2006年开始持续投入,率先拉开了奥运营销的大幕。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金营运;贷款投放比率;二级存款准备率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国有的专业银行逐步的转变成为了商业银行,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商业银行以最大化的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遵循价值运行规律,优胜劣汰,自负盈亏。上个世纪末期,央行取消了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金额的限制,开始全面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制度,为商业银行真正的融入到市场经济体系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改革,加强了国有商业银行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同时也为其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
一、当前商业银行资金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时间较晚,发展不够成熟,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的转型无疑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譬如说对资金运营机制的掌控难以符合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要求,一些商业银行思维僵化,忽视经营效益,盲目的增加贷款投放比率等等,我们需要认清现状,理清发展思路,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而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笔者认为,当前商业银行在资金营运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资金营运机制僵化死板。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加快了国有银行商业化的进程,再加上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社会发展对于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营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金调控的手段是检验资金运营是否合理的重要方式,而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资金调控手段的设立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充分体察市场现状之后,通过调控手段,推动全行的资金进行合理的流动。从目前来看,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资金调控手段包括系统内借款、定期存款、二级存款准备率、系统内资金往来利率等集中形式,这些调控手段大多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银行调控手段,行政色彩浓烈,也并没有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来办事,因此,并不能满足商业化进程中的运营机制调控要求。(2)忽视经济效益,片面提高贷款投放。毋庸置疑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营的商业银行应该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首要目的,但是,在当下的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影响深远,大多数商业银行忽视效益,不计成本的扩宽资金来源渠道,片面的提高贷款投放,追求经济效益也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并未切实的对资金的合理流动进行任何实际性操作,也正是由于这种效益观念的极度淡薄,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营依然停留在加大筹资力度,完成贷款任务等低层次的操作上,并未从全局角度考虑,进行较高层次的资金操作。(3)资金运用方式单一。由于大部分的商业银行普遍重视资金筹措过程,加上国家的大力支持,因此,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显得非常的宽泛,除了日常的存款之外,还有债券回购、央行再贷款等渠道,与资金筹措广泛的渠道相比较,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形式就显的非常的单调,无一例外的都是以贷款为主,并未开发其他的运作形式,而正是由于银行对效益的忽视,作为主要资产运作方式的贷款业务运作结构也非常的不合理,短期资金被长期占用,而长期资金在短期之内又无法收回,银行陷入了利益荒的尴尬境地。事实上,资金筹集的广泛与资金运用的紧张普遍的存在于每一个商业银行的日常运作活动中,这种反差直接导致商业银行变现能力和运作效益普遍低下,从根本上阻碍了其长远发展。(4)各分行运营差异较大。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大多数商业银行发展态势迅猛,辐射范围广泛,而分支机构也非常之多,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和人们财务管理观念的差异性,各个分支机构在外部环境和经营水平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从资金筹措和资金运用的角度来划分,主要存在三种状况:第一类是存差行,资金筹措渠道和运用渠道都非常宽泛,运营效益好;第二类是筹措渠道和运用渠道相对紧张但却较为平衡的分行;第三类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借差行,资金长期处于短缺状态,而资金运用状况也极不理想。应该如何协调好这三类银行的关系,最大可能的协调好各分支机构的运营状况,成为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又一重大问题。
二、商业银行资金运营管理对策研究
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一些西方商业银行也开始在我国扎根,和国有商业银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这种态势下,商业银行必须认清现状,整合优势资源,重视运营效益,针对在以往运营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与措施,为以后的平稳顺利发展做好铺垫。(1)重视经营效益,提高资金的营运水平。想要全面提高资金的营运水平,必须转变思想,加强对经济效益的重视程度。任何形式的资金调控手段都必须以创造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为主导。在这个方向的指导下,加强资金运营管理的方式主要包括两个:一是要降低资金筹集的成本;二是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降低资金筹集成本的手段比较多样化,由于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宽泛,因此需要认真对这些渠道的资金筹集成本进行估算、对比,选择最具性价比的渠道,然后最大化的挖掘其资金筹集的潜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首先商业银行要突破以往主要依靠贷款来进行创收的方式,找寻一些效益好而相对来说风险较低的投资项目,从根本上解决大量内部资金闲置的问题,降低利润损失率。最后,商业银行应该根据用户的喜好,灵活的开发各种各样的的金融产品,以此来吸引受众。(2)认真分析资金运营情况,做好资金预测。由于商业银行平均资产流量较大,日常资金运营状况复杂,因此,有必要对资金的运营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切实的掌握资金筹措、使用环节中的各种问题,准确的预测资金走向,从而提高资金的运营水平。具体做法要遵循资金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的原则对各个资金的运作形态进行分析与掌控,进一步将资金营运的指标进行细化,在细化的过程中,应该及时的发现影响资金正常流动的重要因素,对其产生的原因和运作规律以及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并登记在案,为以后处理同类问题提供信息协助。除此之外,由于商业银行市场竞争激烈,资金运营分析的负责人员还应该对全行业的运营状况进行准确的监控和预测,同时也要做到精准的把握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够真正的把握资金营运的相关信息,提高资金预测的准确率。(3)加快转型脚步,探索新型的资金运营方式。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商业银行都加快了转型的速度,依照这种情势,应该致力于探索新型的资金运营方式,使商业银行的发展更具有前瞻性。首先,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结合自身运营状况,建立严格规范的内部责任机制,加强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同时根据发展的新业务,制定符合实际的相关管理方法。其次,要重视业务创新,积极地引入市场机制。各大商业银行均在不断地对自身的金融产品进行推陈出新,所以,应该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良性的市场机制,规避以往凭借主观意识运营的缺陷,让资金的营运过程更忠实于市场价值规律,资金的交易运营要秉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与补充。最后,资金运营管理应该有的放矢,不能一刀切。由于商业银行的各个分支机构运营的状况并不统一,有的运营状况良好,有的很差,所以在进行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从实际情况出发,对经营状况不同的分支机构应该实行不同的运营政策,确保各个分支银行都能处于一个良性的发展状态。
三、结语
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营状况与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密切相关,而当下,受各种内部外部因素影响,商业银行的运营状况并不乐观,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譬如忽视经济效益、资金使用方式单调,各分支机构运营状况差异显著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良性运营,因此,商业银行应该从根本上转变思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重视经济效益,认真做好资金运营分析,并结合实际,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资金运营管理方式,为保障商业银行的良性运营做好铺垫。
参 考 文 献
[1]张纯,刘华红,梁岩.对国有商业银行资金营运的思考[J].财经问题研究.2011(9)
用户获得的体验一旦提升上去,就再也无法逆转,过去的体验将变得难以忍受。VoLTE是一场通话的革命,将带来全新的话音、视频体验提升,相对2G/3G、OTT语音有着不俗的竞争力,业内对其市场前景预期也相当乐观。
不同地域、不同运营者对于新技术的诉求大体一致,却又往往呈现出细节差异,发展速度也有缓急之异。在美、日、韩和欧洲,VoLTE商用已经先行一步,积累了一定的运营经验,中国第一个商用VoLTE的城市是杭州,8月17日,浙江移动宣布率先在杭州商用VoLTE。
谈论多年的VoLTE终于在中国落地,其背后的商业诉求是什么?国内VoLTE是否就此迎来爆发?后来者能从杭州的样本和国际经验中得到些什么?
4个商业价值
“运营商的技术选择和网络部署不仅是由技术驱动,也是由商业价值驱动的,VoLTE凭借其优势可以为运营商贡献商用价值。”华为核心网产品线副总裁王永德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VoLTE可以大幅节省运营商在频谱上的CAPEX,其在语音业务上的频谱效率是2G的四倍。GSMA Digital Dividend网站上公布的频谱拍卖数据显示,美国700MHz频段上62MHz频谱,以190亿美元费用中标;德国800MHz频段上2个30MHz频谱,拍卖价格高达40.384亿欧元;意大利800MHz频段拍卖中,3家运营商中标,每 2×10MHz频谱的价格都接近10亿欧元,由此可以看出,LTE频谱资产的获取是极其昂贵的。
王永德表示,随着LTE数据业务爆发增长,频谱资产永远是稀缺资源。相较于耗费重金购买LTE频谱资源,更为经济的办法是盘活现有的频谱资产。通过VoLTE技术把用户的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同时迁移到LTE网络,重耕2G、3G网络上的空闲频段。据估计,这种方式可以为运营商节省数十亿美元的CAPEX。
VoLTE还可以帮助运营商重构用户关系,增强语音收入。移动互联网强势来袭,OTT厂商提供了免费或低价的语音和短消息VoIP应用,攻入了运营商传统业务的腹地,这对运营商来说是不容忽视的威胁。
对此,王永德告诉记者,VoLTE/RCS可以帮助运营商在通信业务方面重新构筑与用户的关联:一方面,VoLTE/RCS能提供与OTT相似的丰富业务,例如聊天与群组聊天、分享图片、视频、地址等;另一方面,VoLTE/RCS可以继续保持运营商级别的服务质量,形成差异化,比如全球互通性、QoS保障、业务可靠性、安全性等。因此VoLTE/RCS可以减缓因为消费化、同业竞争以及OTT替代等原因导致的语音业务收入的下降,最终稳定语音收入,这是VoLTE/RCS投资最为基础的商业驱动力。
VoLTE的到来还将打破运营商核心网话音网络和数据网络相互独立的壁垒,运营商可以聚焦在4G网络,减少甚至停止2/3G的核心网的投资,也不必为两张核心网的有效协调费尽心思量了。据王永德介绍,一些从CDMA演进到4G的运营商,如美国的Verizon、韩国的LG U+已经计划在最近几年关闭2/3G网络。
VoLTE能带来的最后一个商业价值便是刺激用户业务使用。VoLTE所具备的差异化业务体验,不仅能影响用户购买决定,还能影响用户使用行为,刺激更多的业务使用,而更多的业务使用,对于仍然按“通话时长”进行资费套餐设计的运营商,可以产生更多收入。即便对于已经采用无限制语音资费模式的运营商,更多的业务使用和更多的新特性,也能够支撑整体资费套餐的定价。
中移动领先两年
商业驱动力清晰而透彻,美、日、韩和欧洲领先运营商从试水到渐渐成熟,国内因为4G起步较晚,节奏慢了一拍。
GSMA 2015年7月的数据显示,全球支持VoLTE的终端也发展到了177款,并且已经有27家运营商推出了VoLTE商用网络,其中美、日、韩三国发展最为迅速,网络覆盖和用户数都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国内运营商当中,只有中国移动发展速度较快,近日在浙江杭州率先实现商用,年底前将会在浙江省全面推广。据来自设备商的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移动计划在12月下旬宣布正式商用,在此之前,江苏、上海、广东等地将在9-11月期间商用,而安徽、江西、陕西、山东、四川、海南都有计划在9月底之前试商用。
相比之下,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的步伐就慢了许多,两者至今仍处于测试验证阶段,商用至少要等到2017年。中国联通今年3月份与中兴、惠普共同在ETSI NFV行业规范组框架下开展基于SDN/NFV的端到端VoLTE业务验证。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表示,2015年中国电信将进行VoLTE的技术试验及验证,技术规范和方案制定。2016年,开展大规模网络建设,在芯片、终端、网络、业务、互联互通和IT等方面测试联调。2017年底,实现商用。
对此,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主推的FDD LTE网络建设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规模建网阶段,并不具备商用VoLTE的网络基础,同时又由于两家在资金等方面实力与中国移动存在现实差距,所以商用进程慢也在情理之中。相比之下,中国电信可能会更加积极部署VoLTE网络,这是全球CDMA运营商的普遍选择,他们对2G/3G向4G迁移的需求更加迫切。
在VoLTE运营方面,目前国外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是按时长模式;二是大流量套餐含通话分钟数模式。目前,两种模式都有比较成功的案例,而对于国内来说,初期用户DOU水平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按时长收费较为可行,这种方式延续了用户在2/3G时代的使用习惯。
杭州样本
杭州成为中国移动VoLTE先发之地,其对未来在全国商用推广起到了示范意义,甚至对全球采用TDD LTE制式网络的运营商来说都是一针强心剂,杭州是TDD LTE VoLTE极具参考价值的微观样本。
王永德表示,杭州的成功商用是VoLTE技术全球首次在TD-LTE产业的规模商用,其促进了基于IMS的国际漫游技术测试、方案选型和标准化,促进了固定移动融合部署,验证了基于IMS新建、改造均可行,完成了现网2G/3G业务(如智能、彩铃等)全继承,这是很多已商用的VoLTE网络所不具备的,这些突破的取得,提振了产业信心,将有力促进全球商用加速。
来自浙江移动的数据表明,目前在杭州的4G网络上,用户拨打VoLTE电话,接通等待时间在3秒以内,音质也比以往更加清晰(采用50-7000Hz的AMR-WB比2G/3G的编解码音域更广,语音质量是原来的2倍以上)、视频更逼真(分辨率是3G的1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