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庭德育的概念范文

家庭德育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庭德育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庭德育的概念

第1篇:家庭德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中年职业女性;身体自我概念家庭自我观念;体育消费态度

中图分类号:G81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3-0321-0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居民的健身意识大大增强,体育消费已经启动,体育产业向前发展,体育人口大幅增加,体育消费市场日趋繁荣。但是,女性,尤其是中年职业女性体育消费、体育行为仍处于底下状态。面对中国女性体育消费不容乐观的状况,认真研究女性,尤其是研究湖南城市中年职业女性身体自我概念和家庭自我观念与体育消费态度的关系,对了解城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消费心理特征,吸引湖南职业女性参与体育消费,促进湖南体育市场繁荣,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湖南省14个省辖市35~55岁城市中年职业女性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这些城市是:长沙市、湘潭市、株洲市、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益阳市、常德市、吉首市、怀化市、娄底市、郴州市、永州市、张家界市。

1.2研究方法本文研究过程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

1.2.1调查、访问法

1.2.1.1一般问卷调查法身体自我概念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系统,由多种成份构成,澳大利亚Marsh教授的理论把人的身体自我概念分成11个维度,即身体健康、身体力量、身体耐力、身体灵活性、身体肥胖、身体活动、身体外表、身体协调性、身体运动能力、整体身体、自尊等,并依次编制了《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我国杨检对PSDQ进行了信效度检验,认为该问卷是一个较为理想和可靠的身体自我评价问卷[9]。

本文采用的问卷调查法,420份《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由作者派出经过训练的学生调查员在14个省辖市内随机抽取一个中学初一年级至高二年级符合课题调查对象要求的学生家长30人、由学生带回家让其母亲填写,这其中涵盖了35~45岁的城市中年职业女性人群。280份《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是由调查员在14个省辖市的高校内随机抽取符合调查要求的当地城区学生家长20名,对学生发放问卷,委托学生带回家由其母亲填写,这部分人群则是46~55岁的城市中年职业女性。抽样调查样本总量700人,问卷回收676份,35~45岁403份,46~55岁273份,回收率为96.57%,剔除无效问卷34份,有效问卷642份,问卷有效率为97.76%。

1.2.1.2效度检验在问卷设计好后,作者选取了37位体育理论及消费心理专家,对问卷的效度进行评分,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结果见表1。

1.2.1.3信度检验问卷主体采用“再测法”,即在第一次调查问卷回收后,作者以邵阳市原来样本中选30位调查对象进行重测,时间间隔一个月,然后利用皮尔逊(Pearson)积差相关方法进行信度检验,计算R=0.8276,符合统计学要求,表明问卷有较高的可信度。

1.2.1.4调查访问法为了解全面情况,笔者就有关问题走访湖南省一十四个省辖市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经济学、体育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等方面的学者,并考查了长沙、湘潭、益阳等地竞赛表演、体育健身、体育用品等体育消费市场,掌握大量的一手资料,为撰写该论文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1.2.2文献资料法本文作者查阅了相关论文60余篇,阅读了《消费者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体育经济学》、《体育市场营销学》等与体育消费心理和营销策略相关书籍。

1.2.3数理统计法本文对回收的问卷采用spss13.o分析统计,将结果进行讨论。

1.2.4逻辑分析法运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知识、问卷调查结果以及走访专家所得信息,进行逻辑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身体自我概念的维度与体育消费态度的关系

2.1.1湖南省城市中年职业女性身体自我概念与消费态度的相关性本研究运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对城市中年职业女性进行了调查,通过运用SPSS13.0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结果见表2。

1) 从表3可以看出,在城市中年职业女性身体自我概念的11个维度中,有6个维度与体育消费态度有相关性。第一,灵活维度与体育消费态度具有显著相关,说明灵活性好的城市中年职业女性其体育消费态度是积极或者比较积极。在现实生活中,灵活性好的中年职业女性,她们比较喜欢体育活动,无论是集体活动,还是个人的自由活动,她们都表现出积极或较积极的态度。在城市的健身场所可以看见,大多数女性都是比较灵活的;在运动场上的众多女性也是比较灵活的。第二,协调、体育活动、运动能力、力量和耐力等维度与体育消费态度具有非常显著相关性,说明协调性好、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运动能力强、力量素质好、耐力好的城市中年职业女性,其体育消费态度积极或比较积极。协调性是体育运动的特点之一,协调性好的城市中年职业女性,她们愿意参与节奏性较强的体育运动,比如健美操、健身操、有氧健身操、街舞等,在参与这些活动的同时,必然参与体育消费。因此,她们的体育消费态度是积极或比较积极的。体育活动是当今众多人比较喜欢的,喜爱体育活动的中年职业女性,对体育的认识较深刻,体育价值观正确,她们对单位的体育活动积极参与,自己还经常参与体育活动,也组织其他人开展体育活动,所以她们的体育消费态度是积极或比较积极的。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要求参与运动者具备一定运动能力。运动能力较强的中年职业女性,她们不会因运动量的大小、强度的大小而中断体育活动,有的还会认为这更有利于增强体质,因此,她们的体育消费态度是积极或比较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力量素质。力量素质好的中年职业女性,在参与力量项目健身时,会表现出特有的风格,以增强自身的肌力而感到愉快和满足,并将长期坚持健身、健美训练,为此,她们的体育消费态度是积极或比较积极。体育活动需要一定的耐力,耐力好的中年职业女性,她们会象跑长跑一样坚持体育锻炼,不会因运动的劳苦而中断体育健身,为此,她们的体育消费态度是积极或比较积极。以上六个维度与体育消费态度具有相关性,这给人们,尤其是给体育商家带来新的思考。

2) 健康、外表、自尊维度与体育消费态度相关性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健康类型的职业女性,自认为身体健康,而较少参加体育锻炼,所以她们的体育消费态度处于不太积极或消极;外表与喜爱体育锻炼和体育消费心理本身也没有多大相关性,所以二者不具有相关性,这合符常人的观点;人的自尊与人的修养有关,与人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关系不大。

3) 身体肥胖与体育消费态度呈负相关,这可能是由于肥胖者不愿参加体育活动或参加体育活动较少,其体育消费态度表现为不太积极或消极。

4) 消费金额与消费积极度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0.459,P<0.01)。

2.1.2身体自我概念各维度在不同消费态度下的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在协调维度中,消费态度较积极与消费态度积极相比差异显著,不太积极与积极相比差异非常显著;在体育活动维度中,体育消费态度消极与积极相比差异显著,不太积极与积极相比差异非常显著;在运动能力维度中,体育消费不太积极与积极相比差异非常显著;在整体身体维度中,体育消费态度较积极和不太积极与积极相比差异显著;在力量维度中,体育消费态度较积极和不太积极与积极相比差异非常显著;在灵活维度中,体育消费态度不太积极与积极相比差异显著;在耐力维度中,体育消费不太积极与积极相比差异非常显著。这进一步说明城市中年职业女性体育消费态度与其身体自我概念的协调、体育活动、运动能力、力量、灵活、耐力等6个维度具有相关性。

2.2家庭自我观念与体育消费态度的关系

从表5可以知道,具有扩展家庭观念、核心家庭观念和子女中心观念的城市中年职业女性,其构成比较高,参与体育消费的积极和较积极态度构成比也高,反映她们在参与体育消费的过程中,不仅自己参与体育消费,而且为家人代为(帮助购买体育产品)体育消费,这是值得企业关注的问题。城市中年职业女性在生活中担任多重角色,在购买活动中起着特殊重要作用,是绝大多数儿童、老年、男性、家庭体育用品的购买者。在当今社会家庭中,大多数城市中年职业女性掌握了经济支配权,她们在满足自身体育消费的同时,又参与子女、丈夫及其家人的体育消费。

3结论

1) 湖南省城市中年职业女性身体自我概念的11个维度中,有6个维度与其体育消费态度有相关性,分别为协调、体育活动、运动能力、力量、灵活和耐力。健康、外表、自尊维度与体育消费态度相关性不显著,身体肥胖与体育消费态度呈负相关,消费金额与消费积极度呈显著相关。

2) 具有扩展家庭观念、核心家庭观念和子女中心观念的城市中年职业女性,其构成比较高,参与体育消费的积极和较积极态度构成比也高。

参考文献:

[1] 杨晓燕.如何吸引女性消费[J].消费经济,2000(5).

[2] 徐江. 体育消费心理文化论[J].开封大学学报,2001(4).

[3] 刘志强.我国体育消费者的动机需要和行为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4):10.

[4] 张辉. 大学生体育消费心理行为的调查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

[5] Morgan,AmyJ The Evolving Selfin Consumer Be havior: Exploring Possible Selves[J].Advancesin Consumer Research,1993(20):429.

[6] Graeff,Timothy RU sing Promotional Messages to Manage the Effects of Brandand Self-I mageon Brand Evaluations[J]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1996(13):4.

[7] 理查德・考克斯. 运动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488.

第2篇:家庭德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德育工作 班级氛围 “班级冷漠” 策略

一、德育工作的概念、内涵及功能

1.德育工作的概念及内涵。“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现实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的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德育工作是教育者通过开展包括各种活动、文化宣传、规章制度和人际关系等内容的活动,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产生教育与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

2.德育工作的功能。(1)通过开展德育工作,可以多方位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学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思想品德课、班级活动、社会实践、文化活动等方式进行的。另外还需采取多种途径作为辅助,如通过常规教学、生活管理、校园文化、教学环境、规章制度等形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熏陶,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2)德育工作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想、心理具有一种“自身免疫”的功能,当其他思想试图进入人的自身思想体系时,人自身的思想就会自然而然地阻止外界思想的“侵入”。中学德育工作把教育的目的隐藏在教育教学之中,通过学生愿意接受的形式,采用富有教育意义的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达到教育目的。(3)德育工作能补充、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实效。中学德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学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充分开展德育工作,可以补充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实效性。中学德育工作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德育的目的和内容放置于各种环境因素中,追求“润物无声”的效应,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行为方式。

二、营造良好班级氛围,减少“班级冷漠”的有效途径

1.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学生正处于思想逐步成型的基础教育时期,在此期间,中学生心理多变、情绪不稳、思想活跃。因此,要采取多种多样、易于为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方法,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教育同历史教育和形势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同身受,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良好教育环境中成长成才。

2.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和渗透德育。在中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注重渗透德育,注重经验总结和交流。通过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提出符合中学特色、符合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方法,以点带面,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各科教师在德育渗透方面要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一整套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法。另外,德育课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注重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和美好心灵。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造成冷漠。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要想让班集体充满生机活力,充满积极向上的氛围,就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如何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是班级工作的重点。因此,可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国内外大事,开展相应的演讲赛、辩论赛、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进而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缩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4.注重家庭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微观外环境,家庭在青少年道德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人的一生中,家庭是一个人成长发育、健全人格、情趣培养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孩子德育的首要参与者和首要教育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且也是孩子终身的教师。因此,家长要注重家庭教育,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积极与孩子沟通、交流和互动,积极引导孩子努力提高道德意识和为人处事的能力。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家长要循序引导,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在生活中形成德性,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减少“班级冷漠”,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第3篇:家庭德育的概念范文

1.诺丁斯生平

内尔•诺丁斯(Nel.Noddings),女,生于1929年,是一名教育家、哲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美国教育哲学协会和约翰•杜威研究协会前任主席。她根据吉利根出版《不同的语言》做进一步哲学上的概念分析,建构出《关怀伦理学》。

她的主要著作包括:《关心:伦理和道德教育的女性观点》(1984)、《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1992)、Justice and Caring(1999)、《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2002)、《培养道德的人:以关怀伦理替代人格教育》(2002)等等。

2.时代背景

诺丁斯的关怀德育论出现在后西方社会,所以她的思想明显受到了后现论范式的影响。后现论是一个庞大的概念家族,其核心概念有解构、去中心化、去主体、多元、反对单一视角等。诺丁斯对现有课程和教育评价体制漠视学生的巨大差异深为不满,在后现代社会背景的影响下,诺丁斯提出“必须有一种广角的教育引导所有的学生关怀自己,关怀自己身边的人们,关心人类,关心植物动物和思想。”这样定义的道德生活应该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

3.理论基础

诺丁斯的关怀思想是亲人本主义传统的。对师生关系的重视、将关怀理解为关系性而非个体美德、关注学生对教育关怀的感受与反应,这些正是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突出特点。

现代哲学中,诺丁斯讨论最多的是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的政治哲学。罗尔斯的“正义感”直接启发了诺丁斯重新审视“在意”,以此概念为纽带,诺丁斯才扩展她的“关怀”及至公共领域,才使“关怀”成为私人和公共两个范畴兼顾的伦理学体系。在教育学背景中,对诺丁斯启发最直接的无疑是布贝尔。诺丁斯在《教育哲学》一书中坦言布贝尔对她形成关怀伦理学具有直接影响,并多次引用布贝尔的“我――你”关系和讲故事法。诺丁斯非常推崇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

二 诺丁斯关怀德育论的内涵和特征

1.关怀的范畴

诺丁斯指出“caring”是出于爱、责任、道德理想,因此是一个价值性术语。有否价值性被舍勒用做区别“伙伴感”和“爱”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诺丁斯将“caring”的论述重点放在伦理性而非自然性上,即“ethical caring”基于并高于自然性的“natural caring”,同时,她强调“caring”的行动性,而非隐而未发的意向性。

诺丁斯不同意塑造人们常识观念的《牛津大辞典》将关怀定义为移情,原因在于移情具有投射性,而关怀的首要环节是接受对方。所以,关怀性同感是和对方一同观察感受,这样关怀者在关怀的过程中就成了“duality”,即二位一体的人。

当诺丁斯在中正大学演讲后,研究者问,为何在她书中所读到的论点都是强调女性以关怀为主、男性以正义为主,且所举的例子也都显示是以性别作为区分。她的回答是:When there is a new point you want others to listen to and then you should on a stronger position to state it. Actually I don’t mean caring is women’s and justice is men’s.

那么依据诺丁斯的说法,她一开始强烈地宣称是为了在由男性主导的伦理学中引起他人对女性经验、声音的注意。诺丁斯认为真诚的关怀应该是出于自身的善意志。关怀是对自身的一种真诚的关怀,之后到对他人的关怀引出道德自己。

诺丁斯继承Gilligan关怀的观点,认为传统道德哲学重在探讨道德判断及道理推理,但这似乎并不是探讨道德事件最佳的开始点。因为一开始就对道德事件做出规则、定义及示范,则无法分享做道德推理判断时所产生的想法。因此,诺丁斯提出“关系是存在的基础,关怀是道德的基础”作为其关怀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2.诺丁斯关怀德育论的内涵

第一,道德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内尔•诺丁斯提出关怀德育模式的本质即关怀。德育的根本是让学生学会宽容,学会“爱”人,学会感恩。诺丁斯提出,关怀不是盲目的,尽管关怀不是功利主义者,然而关怀无疑也是讲效果的。关怀是处于关系之中的一种生命状态,而不是一套具体的行为方式,也不仅仅是人的一种美德或个人品质,它是指向双方的。

以关心为核心的道德人生应该成为教育的主要追求,培养关心型的人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首要目的。在目前的生活中,人们对关心的需求尤其迫切。诺丁斯认为,一向合乎道德的教育政策应认同人类兴趣和能力的多样性。应教育学生尊重一切诚实劳动,让所有的孩子都学会关心他人。因此她主张把关心学生和培养学生的关心作为教育的首要道德目的,以此培养出一个关心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

第二,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是榜样、对话。榜样在关心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关心,不是用语言告诉学生,而是通过与学生建立的关心关系来向他们表明关心是如何进行的。只有体验过关心的学生,才知道什么是关心。榜样是教师对学生有示范作用的一种承诺,教师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必须有专业的警觉才行。

诺丁斯认为,对话在学习中如何创造并维持亲密关系是基本而重要的。对话是培养和完善关心这一道德理想的重要途径。它并不仅仅是交谈,而是对开始未定的事情的真正的探寻。学生每天应至少有一段和成人对话或互相探索的时光。在对话中,老师要教导学生如何接纳感情。

二是实践、认可。诺丁斯认为,所有的学生都要实践关心,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关心能力。学校应让学生无偿地参加定期的服务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实践关心,培养关心的技能和态度。要想使关心实践起到理想的作用,首先要把教育看作一项所有人参与的事业;其次取消目前的奖惩制,避免学生可能会为荣誉而竞争关心。

认可指的是对优秀者的肯定和鼓励。认可不是为学生树立一个单一的理想,而是从学生身上识别出一种更好的或至少是可接受的、潜伏着的东西。教师在认可学生时,并不是只说学生的好话或只说学生爱听的话,而掩饰过错,变成溺爱或放任,而是看清其所掩藏的真实心意。诺丁斯指出道德理想是非常脆弱的,教师一定要积极地去呵护培养。要发挥认可的实际功能,善于与学生对话,以及把握对学生关怀实践的时机。

3.诺丁斯关怀德育论的特征

第一,以女性思维为视角的关怀德育论。吉利根(carol Gilligan)以心理学立场阐述关怀伦理学之后,诺丁斯以哲学和教育学为关怀伦理学作理论建构,而其中关怀伦理与以情意为主的论述,已成为女性主义伦理学的核心。

诺丁斯在1999年出版的《正义与关心――探讨教育的共同基础》一书的导言中她写道:“妇女总是将自身置于具体的道德情境之下,表现出自信的人的责任感。她们常用‘关心’一词说明她们的行为,并从关心者的角度处理道德问题。”诺丁斯所要论述的关怀伦理学就是类似于母亲的声音,从特性和本质上说是不同于以往以“公正”、“正义”等为特征的理论。她的理论不是传统上体现一系列普遍的道德判断的伦理理论,而是注重关怀、注重情感的。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学中重视关怀、情意、差异中的公平对待等,这些都是女性主义者在各种论述中重要的取向。诺丁斯认为道德实践的根源要重新定位,而以女性经验为出发的关怀伦理学,让大家都能以一颗更为宏观的心来看待道德教育。

此外,诺丁斯选择了以关怀为出发的母亲语言,以女性经验出发,将表象层层剥落后,探究其核心关系。一个关系的形成包括两方面,诺丁斯将关系的两方命之为关怀者(one-caring)和受关怀者(cared-for),这个策略的使用是受到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启发。诺丁斯引用鲁译的话说:女性主义呈现出善恶价值观的根本改变。女性主义神学的独到之处不仅在于运用经验原则,而且在于运用女性的经验。女性体验中最大的善就是关怀。

第二,通过关心实现的道德教育。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当一个人处于婴幼儿时期,或者病痛或者衰老来临之际,这种需要显得尤为迫切和普遍。我们接受关心,生活在关心所营造的一种氛围之中。同样,我们也需要关心他人,被关心几乎是普遍人类愿望。学校里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得到关心,他们不愿意被视为数字,不愿意被视为像方程式一样的东西。

而教育最好围绕关心来组织。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或与自己没关系的人等等。关心伦理学是以需要和反应为基础,他对许多传统伦理学和道德教育学的理论前提构成挑战。它有自己独特的核心,并不将关心仅仅视为一种个人化品质。在道德教育领域里,关心伦理强调动机,从而向道德教育中推理的权威地位发起挑战。诺丁斯关心一方的作用,它是一种关系伦理。

第三,以家庭为起点的道德教育。与身边最亲近的人的关系即是道德生活的开端。在一个充满支持和鼓励气氛的环境里,孩子们学会如何适当回应他们所依靠的人给予他们关心,进而发展关心他人的能力。诺丁斯认为,要充分讨论道德生活和社会生活,学校和家庭便是核心。

母婴关系是最初的关怀。在每一个关心的接触中,母亲是关心者,婴儿是被关心者。但婴儿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他有各种反应,这些反应是对付出关心的人最好的奖赏。如果婴儿不能正常地做出这些反应,母亲们肯定会灰心丧气。为什么会有一种家庭比另一种家庭好?有一种家庭不强调义务概念,而是指导孩子如何回应他者的需要,并珍视他者对其责任感的回报,为什么我们更欣赏这种家庭?究其原因便是儿童一旦懂得他回应的需要会带来快乐,至少是积极的影响,其人生便可能幸福。

诺丁斯在始于家庭中说道:我不想将平常的家务劳动浪漫化,也不想抬高对孩子的关怀。更多的危险在于我们看不到真实存在的快乐。在最佳的家庭中,人们能得到关爱,并可以享受自己身体的。家庭应该教会孩子体验,尊重孩子的自由,促使孩子发展,让孩子懂得接受关怀并能关怀别人。

三 诺丁斯关怀德育论的实践启示

长期以来,我国对德育价值的认识一直有失偏颇。德育常常被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统一人们思想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德育应有的人文关怀价值被忽视了。另外,当前社会是一个崇尚竞争的环境,人们对道德的冷漠使道德教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而诺丁斯从伦理学层面对关怀伦理学进一步系统化和理论化,并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围绕师生关系中的关怀以及“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对整个教育领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诺丁斯认为道德情感高于道德认知,认知是为情感服务的,两者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因此,应把情感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只有在情感活动中,学生的道德知识才能深深地根植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并在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行为。

因此,我们在进行道德情感教育时:第一,在德育的目的上,既要注重德育的工具目的,又要重视德育的本体目的。第二,在德育的内容上,不仅要注重感知、概念、判断、推理及逻辑认识和实践能力等理性因素,更要关注情感、灵感、需要、信念等。第三,在德育的方法上,采用母爱的关怀模式,运用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不仅要在正规的课程中进行情感教育,还应把它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活动和交往,转化为精神沟通、交往和理解的“我――你”关系,增强德育的情感性和生命活力。第四,在师生关系上,改变传统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间建立一种“我――你”的对话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给学生以充分的爱、理解和尊重,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情感。

另外,在培养学生学会关心时,应注意师生间建立一种关心者与被关心者的关系,学生先作为一个会反应的被关心者,然后在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学会关心,最终成为一个关心者。同时为学生提供实践关心的机会。学校应多组织一些具有关心性质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关心、实践关心。同时,不能只靠学校的力量,而是要全社会来合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侯晶晶.关怀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3

[2]诺丁斯著.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余天龙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徐诗晴.诺丁斯关怀伦理学及慈济大爱理念会通之探究.慈济大学教育研究所士文,2004

[4]诺丁斯著.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侯晶晶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王亚琳.母亲的声音[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1)

[6]关怀伦理学与道德教育――Nel Noddings思想之初探.

[7]王静.生命关怀:德育新视角[J].教育教学研究,2008(7):91

[8]关怀伦理学相关理论开展在社会正义及教育上的意涵[D].第二届台湾教育社会学论坛.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主办

第4篇:家庭德育的概念范文

[关 键 词] 学生网络生活;不同轨现象;关键期;网商

[作者简介] 李书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孟宪明,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总公司办主任,政工师。

本文所述的网络生活,是指人类进入信息网络社会后特有的,区别于现实生活的一种新的生活形态或样式。

本项研究综合运用问卷调研、访谈(集体访谈为主,个别访谈为辅)等方法,共收回有效问卷1149份(男生546人,占47.5%,女生603人,占52.5%),其中小学163份,初中213份,高中389份,中职206份,高职178份。用SPSS1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一、当代学生网络生活的基本状况

(一)游戏、聊天、网上娱乐是学生网络生活的主要样态

1.持久不衰的网络生活样态――游戏

上网玩游戏是学生网络生活的普遍形态或样式。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承认自己玩过“网络游戏”的占71.6%,在所调查的各级各类学校中基本都稳居前列(见图1)。访谈中证实,许多学生都有在线下载网络游戏、相关图片、声像的经历,都不同程度地接触过血腥暴力、赌博、社会低俗习惯的内容,不同程度地受到装备制度、升级制度等上瘾手段的困扰。游戏这种生活样态将持续存在。

2.普遍的网络生活样态――聊天

“网络聊天”依然是学生网络生活中的一个普遍形态或样式。高达70%以上的学生参与过“聊天”。调研结果尽管与北京师范大学三省市抽样调研结果[1]相比有点降低,但仍然体现出普遍而凸显的特征。

3.不断延展的网络生活样态――网上娱乐(娱乐时尚节目、电影、音乐、小说)

学生网络行为动机之一主要集中于娱乐、休闲方面,即通过网络看电影、听音乐、获取体育明星及新闻方面的信息等,在上网需求上,多数学生视网络为最方便快捷的信息来源,但很少与自己的学业发展相联系,其“玩”的目的大于“用”的目的。在五种样态间的排序,从北京师范大学三省市抽样调研结果的第三位上升到本次19省市调研结果的第一位。综合这两次调研结果,网上娱乐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网络生活样态。

(二)辅助学习是有待进一步激活的网络生活样态

调查数据显示:48%的学生认为网络对学习一般重要,与北京师范大学三省市抽样调研结果相比,有增长的趋势。尽管学生们对网络学习的认识不如对网络娱乐、交友聊天、网络游戏等表现出极大热情,但网络作为便捷迅速的信息资源库和自我知识更新的渠道,对学生获取新知识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这一好的样态有待进一步激活。

(三)学校德育与学生网络生活“不同轨现象”

本研究认为,与家庭相比,学校德育以其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性,最有能力保证科学、系统、全面地引领学生的网络生活。在学校德育的引领下,学校、家庭紧密配合,才能最终达到科学引领学生网络生活的目的。

然而,在应对学生网络行为偏差问题上,学校、家庭所做的努力远未达到理想境界。其原因可能与目前学校、家庭教育与学生真实的网络生活之间存在“不同轨现象”有关。主要表现在,学生对网络生活充满好奇,产生强烈的向往和追求,而目前学校和家庭满足学生这种需求的能力却远远不足。一是学校计算机房开放程度不够,客观上不能满足学生需要;二是大部分家庭由于对孩子上网的过度忧虑而主观上限制甚至阻挠孩子上网。

二、学校德育积极应对学生的网络生活

(一)德育内容体系创新:突出网络道德法制意识的培养

学校德育内容的确定,关系到学生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面对网络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在社会信息渠道多元化趋势下,学校德育亟待从德育目标出发,有针对性的重新设计德育内容,制定和完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体系,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使学生不仅在现实生活,同时在虚拟生活中也能够“辨别真伪,追求真理,慎于判断”,增强学生识别评价和选择道德信息的能力。

(二)德育途径方法创新:加强对学生网络生活的指导

德育手段是学校德育传递德育内容所依赖的工具、载体或中介。德育方法、手段、载体是否得当,是影响德育效能的重要因素。优质的德育资源只有与合理的德育方法、手段和载体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终促成德育效能的提高。在信息网络条件下,已有的德育手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必须借助网络得以优化。

1.学校德育要深入学生的网络生活

学生网络生活千差万别,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学校德育工作者理应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网络生活样态,理解和体验学生上网的不同动机,把握住学生在上网过程中的思想、情感、愿望、语言、行动,以及他和周围世界可能发生的关系,否则就会对学生出现的各种网络行为偏差无所适从。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所做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将近400万网瘾少年。这一庞大的少年网瘾数字警示我们,学校德育要花大力气,深入观察和体验学生网络生活的样态或样式,找出问题所在,进行针对性引导,以科学引领学生网络生活样态的健康发展。

2.学校德育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可控制有指导的上网条件

毋庸置疑,网络生活将越来越成为当今学生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特别是随着“乡乡能上网”、“乡乡有网站”等乡镇信息化普及工程的推进,农村学生网民数量会在较短时间内高速增长。顺应社会信息网络化这一发展趋势,学校应积极主动为学生创造可控制有指导的良好上网条件,否则,指导学生网络生活就成为空谈。学校可通过建立绿色阳光网吧和学生网络专用教室,定时向学生开放等多种途径,将学生网络生活纳入学校可控制能指导的范围。

3.学校德育要推进自身数字化进程

随着社会信息化网络化进程的加剧,计算机网络成为德育的新阵地、新工具。运用计算机、互联网、虚拟现实等现代数字技术,以文字、声音、影像、图画、动漫、视频、音频、论坛、在线调查等可识别代码的形式,呈现德育内容和组织德育活动,以科学引领学生网络生活[3]。在以不同表达形式命名的区域性德育主题网站、校园网德育平台以及班级主页上,学校德育在时间上得以新的拓展,即借助于信息网络技术,通过网络信息传递方式,将学校德育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延长学生接受德育的绝对时间,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德育关怀。同时学校德育在空间上也得以新的拓展,即借助于信息网络技术,学校德育活动冲破物理空间的限制,由学校、教师所构成的有限德育空间,与现代化开放式的网络空间进行整合,逐步实现学校德育的信息网络化改造。

4.学校德育要提高教师利用网络进行德育工作的能力

目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已开始全面渗透到德育系统的每一个环节,学校德育工作队伍需要熟悉网络,主动加强有关网络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仅要善于利用网络,而且要提高网络德育工作的本领,有效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解决网络传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开发有影响力的教育软件和建立有吸引力的教育网站,使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动形象,产生良好效果。

(三)德育理念创新:把握规律,追求实效

1.学校德育要抓住引领学生网络生活的关键期

关键期一般是指有机体在生命中的一段时间里,某些外部条件对有机体的影响可以超过在其他时间所能达到的程度。也就是说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个体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和经验,错过这个时期就不能获得或达到最好的水平。

小学阶段,特别是在低年级和中年级学段,学生的网络生活刚刚开始。这个阶段需要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使学生以渐进的方式,有限度地接触网络。而到了11~12岁时(小学五年级左右),学生内心冲动激烈,伴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心理学家霍尔形容这一时期为“疾风怒涛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网络生活将进入一段相对危险和困难的时期。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因网络而生的极端事件,也主要是发生在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这在一定意义上表明,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相对成为网络生活中的危机期,科学引领学生网络生活的关键期是在小学阶段。

学校德育对学生网络生活的科学引领应及时抓住这个关键期,才能较好地避免学生在不同网络生活样态中的行为偏差。

我们认为关键期内良好网络行为习惯的引领,首先要解决的是上网的目的问题,即:“上网到底是为了玩还是为了用”。目前的状况是,不少学生玩了几年游戏,对计算机网络诸多有价值的用途一无所知,只知道玩网络游戏或漫无目的的聊天。这是很多学生不能够有效利用网络学习的根本原因。因此,关键期内科学引领学生的网络生活,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有目的、带任务的上网习惯。

2.学校德育要关注“网商”

我们应如何直面学生多彩的网络生活,如何把握学生不同网络生活样态的健康发展,是今天的德育无法回避且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面对学生网络生活样态中的诸多偏差,研究认为,解决的办法最终要靠学生内在的力量,这种力量即是提升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增进学生驾驭和掌控网络的智慧。“网商”概念由此提出。

“网商”概念,目前国内学术界还没有更多的深入研究。在国际上这一概念最早只是作为“信息和交流技术能力”的代名词出现[4]。本研究提出“网商”概念,强调的是一种道德方面的智力商数。这个智力商数,以“IEQ”作为它的代码或符号,表达以“社会责任意识”为核心要素,以“慎独”“自律”为主要特征的驾驭和掌控网络的智慧[5],是人类进入信息网络社会特有的一种新的智力商数。当今学生在网络大潮中游泳,最需要的是这样一种驾驭和使用互联网的智慧。

“网商”概念的提出为家长教育、引导孩子上网提供了新视角,主张以增进激发学生驾驭和掌控互联网的智慧潜能,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对网络的追求和向往,肯定和发现孩子在驾驭和使用互联网方面的潜能和能力,激发学生主体内在的,具有建设性的精神力量和优秀品质,去创新自己的网络生活,抵挡互联网所固有的一切消极因素。这样会极大地激发学生主体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学生的网络生活引导到积极的方向。

如何通过德育引领提升学生的“网商”,是一个有待积极关注和深入探讨的新问题[6]。本研究尝试在“网商”概念下,建立一个全国取样的,经过标准化的青少年网络行为评价量表,用“IEQ”的值作为评价的结果,为学生反观调整自己的网络行为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经初步研究,“网商”常模的基本构想为:(1)以年龄和性别分组;(2)以离差方式显示“IEQ”的值,因为“网商”不是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的;(3)“网商”智力因素的分项内容至少包括:上网的目的;上网自控自律;下网后的自我反观等等,同时设想为学生开发一个防范“网络”和记录上网全过程,并自动做出网络行为诊断和提示的,被称为“数字同伴”的软件,为学生提供“网络生活风险预警与科学引领”服务,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网络智商,拥有驾驭和使用互联网的智慧提供科研支撑,使德育对学生网络生活的引领更加有力度,更具实效性。

(四)德育理论创新:建构科学引领学生网络生活的价值体系

目前已有的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多是建立在现实社会及现实生活经验基础上的,这在信息网络环境中已显得力不从心,亟待将适应信息网络环境的德育理论与实践提到日程,要求德育理论工作者站在时代的前沿,致力于建立与社会网络化趋势相适应的德育体系,促进德育理论的繁荣发展。

德育理论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这样,理论本身才能富含强大的生命力。学生在网上的行为偏差防不胜防,学校德育科学引领学生网络生活,需要明确的价值导向,实现网络伦理价值观对学生美好网络生活的引导。

本研究认为,应该引入多样的研究方法,力求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学科研究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根据学生网络生活不同样态中所存在的各种行为偏差,本研究尝试建构科学引领学生网络生活的价值体系,并以《学生网络生活导航》系列读本为载体,以期对学生的网络生活做出正确的价值引领。

参考文献:

[1]檀传宝.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5

[2]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网络游戏研究和调查[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10

[3] 李书华.班级――科学引领学生网络生活的主战场[J].班主任之友,2008,(12)

[4] 网络道德智商:培养青少年网民的自律和慎独意识[N].香港大公报,2006―12

[5]魏春洋.评估网络智商有专门考试[J].上海教育,2007,(09A)

第5篇:家庭德育的概念范文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活动,是教学生“如何成为人”和“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教育。作为高中德育载体的德育文本,在教育过程中举足轻重。结合当下高中学校德育面临的困境,分析实施“三心素养特色德育”的意义和价值,“三心素养特色德育”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研究操作的路线图及可行性。

一、当下高中学校德育面临的困境

第一,实施新课程以来,部分高中教育依然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学生主体地位没有落实,德育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地域特点缺乏针对性,处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新问题不当,致使德育与智育发展不平衡。第二,部分家庭教育缺位。有些学生缺乏必要的感恩之心,学生对未来缺少信心,部分学生缺乏责任心,甚至对学校的德育产生抵触情绪。第三,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往往是问题德育,德育工作者看到很多问题,整天解决德育问题,还是出现很多德育问题。教师很苦恼,产生职业的倦怠;学生很烦恼,失去应有的自信。与此同时,由于各种原因,社会及家庭教育中的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其实,德育应该是欣赏德育,“德育应该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学校德育必须由问题德育走向欣赏德育。多关注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赏识和激励学生;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多把尺子评价学生;帮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树立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推广“欣赏型德育模式”,可以帮助学校实现问题德育向欣赏德育的转变。

二、实施“三心素养特色德育”的意义和价值

“三心”,即“感恩心、自信心、责任心”。第一,实施“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可以丰富德育内容和创新德育形式,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打造具有针对性的高色德育。第二,研究“三心素养特色德育”,认识它的规律性,可以使高中德育工作收到良好效果。第三,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更能增强学校德育的可操作性。

三、“三心素养特色德育”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1)概念的界定。拥有感恩之心,便会友善地对待每个人;拥有自信心,便会不断地克服前行中的障碍;具备责任心,就会勇于担当责任。当前部分高中“三心素养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遵循高中生心理和品德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选取“感恩心、自信心、责任心”三个最为基本的心理倾向作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全方位实施感恩教育、自信心教育和责任感教育,有利于摸索德育工作规律,提高德育实效。

(2)研究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以培养学生“感恩心、自信心、责任心”为重点,采取有效途径和措施,逐步拓宽、辐射到其他心理、道德素养层面,对高中生进行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的、既有重点又有全面性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

(3)“三心素养教育”的内容和重难点。1)高一阶段素养教育的核心以“感恩心”为主题,开展以“感恩天地亲师、报效国与民”为核心的感恩教育。根据学生入学时的基础情况,以加强传统文化建设为契机,引导学生从爱父母、爱家庭开始,强化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的感恩教育,提高生、师、亲三者联动性,建立融洽和谐的家庭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形成爱祖国、爱社会、爱人类的情怀与意识。2)高二阶段素养教育工作以“自信心”为主题,开展以珍爱生命为核心的责任教育。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毅雅教育”,“毅”即坚毅、刚毅、果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志向坚定而不动摇;“雅”即正雅、高雅、儒雅,道德高尚、行为纯正,举止文雅、落落大方,学识渊博、涵养深厚。3)高三阶段素养教育工作以“责任心”为主题,开展以“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责任教育。在加强家庭责任感、族群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基础上,开展以“指导学生人生规划设计”为主的理想教育,把责任心教育与学生前途理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树立为人生目标努力奋斗的理想。而重难点,归结为“做人”的教育。

(4)实施策略。校园文化串联、衔接,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开发校本教材作为载体;社团活动激发个性,变“问题德育”为“欣赏德育”;学科渗透,课堂德育,活动德育。

四、操作的路线图及可行性

三心教育实施步骤路线图大致如下:学习掌握教育理论,了解研究学生需求选择三心教育方式设计三心教育活动实施参与三心教育总结反思三心教育构建校本课程体系,改进德育方式方法提高学生三心品行,增强德育工作实效。具体规划如下:

(1)组织特色活动,搭起德育平台。比如,举办走进高一大型家长会、走进高三誓师大会、开展校长有约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

(2)特色主题班会,浇灌德育之花。德育就是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改变甚至重建,可以说德育是改变人的事业。而改变人的最根本的力量,还是“人”。以“人”育人的德育,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要对三个阶段进行“精彩人生”系列――感恩、责任、理想主题班会教育。针对高一,进行感恩和养成教育;针对高二,进行生命与责任教育;针对高三,进行理想和人生教育。

(3)立体德育,辐射全员。在特色德育教学中,学校要树立“全员德育”的理念,人人都是德育者,人人都是德育执行者。一是注重德育多渠道渗透。注重环境渗透德育、文化渗透德育、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管理服务渗透德育。二是实施结对帮扶工程。对各班的双差生,领导主动承担教育引领责任,包干到人,年终考核;构建激励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工作模式,重视德育管理,形成分年级的德育目标系列教育机制;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引领,把学生大课间操活动和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感恩教育作为全年德育工作的重点。三是爱心助学,打消学生后顾之忧。对家庭贫困的学生,学校每年都要积极争取政府助学金、爱心人士助学金,从而激励他们怀感恩之心,做感恩之事,树立道德标杆,争做文明学生。

(4)感恩教育点亮德育心灯。以对学生终身负责为出发点,以感恩教育为着眼点,培养“自省”意识。感恩教育会使高一学生扬理想风帆;感恩使高二学生珍爱生命,肩负责任;感恩使高三学生绘精彩人生。

(5)精神文化的引领教育――营造浓厚的德育文化氛围。“毅雅”文化,有利于打造特色德育内核。学校要注重榜样示范作用、文化舆论的导向作用、走廊文化的宣示作用,形成新的精神文化,用多元化的活动奏响德育的主旋律,逐步培养“文化认同”、渐进塑造“理想人格”,将“美德教育、理想教育、责任教育、榜样教育”等落到实处。

第6篇:家庭德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班主任; 德育工作; 问题 ;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5.1

一、前言

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道德素养的活动。在我国社会发展的洪潮下,我国对德育工作高度重视,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人才为核心目标。而时代的发展、教育对象也在变化,学生的自主、平等、法制、民主意识显著增强,传统的高压式控制性教育手段不能采用。学生的人格需求和个性发展呼唤尊重和关注,传统的批评管理式的教育已变动。这些变化对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高要求,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如何应对与适应,值得班主任们深入思考和探究。

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在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德育居于首要地位,是灵魂,是统帅。而班主任是教师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几乎是和学生朝夕相处,是学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也是学生精神家园的守护者、人生道路上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其他教师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因而,班主任加强德育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更好的培养学生符合社会对德才兼备的人才的需要。班主任也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沟通的桥梁。教师要完善学校的班主任制度,重视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切实的提高学生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弥补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缺陷,切实的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三、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德育工作形式单一缺乏实效性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 他们很难自己去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这就要求班主任去进行适当的引导。但是,目前很多学校这种指导仅仅是停留在理论上的指导,开设的相关课程也都是理论性课程,学生缺乏实践。理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那些知识,仅凭一本教科书,很难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虽然也开展了一些德育活动,但大都是重形式、走过场、老套路,教师讲授多、管教多、学生参与少、体验少,明显不适合学生需要,收效甚微,甚至受到学生的反感。德育途径随意性大,跟着德育工作者的感觉走,缺乏整体规划。

2、德育工作手段的落后

在当前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的思想和德育教学方法简单落后。主要表现在德育观念落后,教师仍然以传统的批评教育为主,没有注重对学生思想品格的提高,忽视对学生的心理上的沟通。对学习成绩、思想表现差的学生,轻者讽刺、挖苦,重者歧视、体罚,严重伤害学生的身心,极大损害教师的形象。在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下,学生都是被动接受德育实践活动,是被管束的对象;教师总是习惯将道德知识、行为规范强压给学生,或是照搬别人的做法,缺乏创造性、针对性,缺乏真情实感,无法触及学生丰富多采而又异常敏感的心灵世界,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我批评、自主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种被动型的教学方式,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的懂得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能真正的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发展,没能真正的促进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3、德育目标的错位

首先,学校德育的主要目标是形成学生的良好品德。其不仅要使学生掌握道德知识, 理解道德规范, 形成道德判断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因为道德的本质是实践的,使学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是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遗憾的是, 在目前的学校,班主任德育教育实践中, 将目标简单化了, 只注重了灌输, 而忽略了道德行为的塑造和指导, 将德育变成了智育; 而灌输中政治教育又过多, 将本应该的德育教育变成了政治教育。其次, 在德育课程中, 将道德要求定位于近乎“ 完人” 的高度, 使学生难以达到要求。

四、班主任实行德育工作

当前德育工作的诸多问题,班主任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笔者对当前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提出以下两点:

1、班主任要更新德育观念

班主任要解放思想、提高素质,将学校德育目标纳入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德育工作要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德育要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班主任要有广、博、专、深的知识储备,有健康的人格,有角色的艺术,要善于捕捉时代信息,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智能、素质,如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开放观念、信息观念、法制观念、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引导和激励学生不迷信盲从、不墨守成规、独立思考、创造进取,重视和发展学生不同的个好、特长,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伦理道德和健全人格教育。

2、加强德育的整体合力

班主任要做好德育工作,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同时更需要任课教师的密切配合,因而加强同任课教师的联系,交流德育工作经验,听取对学生管理的建议和意见,了解学生情况,形成一个良好的德育集体,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德育作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德育影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学生的生活、学习离不开家庭、社会,而家庭和社会对学校的德育有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有人曾形象地用了一个公式再现了这种负作用:“5+2=0”。学校教育被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抵消甚至出现反差。因此,班主任经常通过家长会、电话家访、座谈会、电子邮件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与家长、学生沟通,把爱心和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正面作用,形成德育的整体合力和立体、全方位的德育网络,从而加强对学生的德育作用,共同促进德育的发展。

五、结束语

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德才兼备的人才非常重视和需要。因此,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对于德育工作保持着充分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要切实的将德育工作落实到实处,真正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善于总结德育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能不断的去学习和借鉴,确保德育工作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切实的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7篇:家庭德育的概念范文

从作用上看,家庭教育自然就有价值观建立、尊重个体差异、完成时代适应的功效。首先,家庭教育是个体建立价值观、认知伦理关系的初始点,承担一个公民责任的起点。“任何一处文化,都自具个性,唯个性之强度不等耳。中国文化的个性特强,以中国人的家之特见重要,正是中国文化特强的个性耳。”其次,家庭教育是因材施教的地方,它尊重个体差异,激发个体能动性和主动性;最后,家庭教育是一个循环的载体,并随着个体家庭的不断扩大而完成更大范围上的影响力。同时,家庭个体都呈现一种开放的成长,最终完成一个适应时代的过程。从这三个意义上来讲,再好的社会教育、再专业化的教育时代,仍然需要家庭教育。

二、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失语和异化

作为哲学意义上的异化主要是指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为外在的异己力量。失语从社会层面讲,主要是指某一事业功能的不断弱化,直至失效。将异化和失语这一概念范畴用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则体现在这一文化载体的重要部分,在强调理性工具和实用主义的环境下,逐步弱化其功能,并有成为附庸的征兆。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随着近代化进程的推进,广泛涌现的新型学校教育受到了中国人极大的追捧,中国人开始放弃“孰本孰末”的思考与讨论,积极地投身于联系日益紧密、影响日益深远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之中。以教人修养和价值理念为主的家庭教育也随着社会历史进程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集中表现在处于社会重要变革时期的中国,家庭教育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新旧两种不同方式和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越来越失去了作为社会个体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地位,以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逐步替代了传统家庭教育,成为当代教育的主体。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大浪潮中,中国人开始变得对现代化的学校教育产生了依赖,社会、国家、政府慢慢成了教育的主体,家庭教育因种种原因逐步退出了这一领域,成了社会教育的附庸。这必然导致失调———个人身心的失调和社会资源占有的“马太效应”。其最显著的表征是:道德水准的下降与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这种思想文化上的断裂与日趋白热化的竞争的现实把现代教育带进了一个貌似二元悖论的泥沼难以自拔。这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培养目标的学校教育几乎承担了所有的教育责任,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要执行者———家长成了一种没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附庸,常常以提供费用、承担监督、督促学习为主要责任的面貌出现。

三、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的同一性

学校德育教育就是教育者借助于德育的内容和一定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具有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素养的过程。然而,人的社会化进程最初是以家庭角色为原初,德育教育的始初任务自然落在了以培养人的家庭规范伦理和普适性人际交往规范为主的家庭教育中。从这个意义出发,德育教育最为人自身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高校德育与家庭教育在这一层面上具有同一性,两者共同担负着大学生个体在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引导和管理责任,帮助大学生个体正确处理社会化和社会角色承担。在现实的情况中,高校的德育和家庭教育却相互脱节,特别是在新时期下,经济体制转变、社会结构变化等诸多挑战,使得处于时代变化中的部分学生面临价值观念选择中的认知困境。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社会文化及思想观念多元化的强劲发展,道德和价值认知困境在面临更多外界诱惑时,落后思想更容易侵入短暂的精神真空,部分学生出现了精神追求迷茫、道德评判标准扭曲的现象。如果把这一现象的问题解决方式仅仅看作学生个体自发纠正和完善的过程,而不着重引导学生个体的传统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相结合,从传统家庭教育中汲取有益成分来不断扩充、发展学校德育,势必会影响学生自我道德素养发展。

四、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对加强中医药院校德育教育的启示

将家庭教育的现代意义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内容有机地相互结合在一起,对于培养既具有现代竞争能力又继承传统家庭内容规范和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学生具有现实意义。这一重要意义对于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高校更突出,因为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及传播的重要场所,是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地方,更是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据点。如何将两者相互结合,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汲取有益营养,发展学校德育教育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药院校作为传统文化传播承继场所的功效,其关键在于:

1.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突出德育载体,注重个人修养的培养

在中国历史中,不同世界观的教育思想家们都以培养理想人格作为德育教育的目标,尤其是以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的人格教育,成为家庭教育中的自觉追求,可见个人修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探寻当代中医院校德育教育的新道路,即将现代的高校德育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与传统家庭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将中医药院校的德育教育中融入传统家庭教育精华,实现德育教育的全面综合发展,并非是一味的否定与激进的超前,强调德育教育要继承传统文化也并非将传统和西方教育全盘地拿来与照搬,要在结合时代特点的同时,传承文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

2.伦理道德教育为主,重视道德观念的教育

自家庭教育得以确立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逐步渗透到教育理念中,形成并发展出自己的伦理道德体系。以“孝、和、诚、俭、勤”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观念逐步在家庭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并成为家庭教育中传统文化彰显的主体。所印证的即孝道置于古代家庭教育的首要地位,不仅体现了子女对于父母抚育回报恩情,也是维系家庭、社会、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从此出发,孔子以“孝悌”为本的家庭伦理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家庭教育文化的渗透力,达到巩固家庭成员间的伦理关系的目的。从而将家庭的忠孝观念、情感内化为对国家的忠诚,成为社会、国家安定的基础条件。培养诚实守信的子女是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直接关乎家庭教育成效。作为以诚信为自我人格标准的古人,十分重视诚信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并将其作为传统内容一以贯之。可见,注重伦理道德教育为主,重视道德观念的教育,是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与中医药院校强调医学伦理道德、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是一脉相承的。而这一内容引入到文化继承地———中医院校,即是要在学校的德育教育内容中与传统家庭教育精华同时发展,回归教育的初衷,以伦理道德和道德观念为主,注重两者的协调统一,双生双赢。

3.从个人自身特点出发,注重因材施教,注意行为规范的实践导向

第8篇:家庭德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德育 学校教育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00-01

“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耳熟能详的套语。但在这些冠冕堂皇的提法背后,学校的德育教育却经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德育经常被边缘化。尤其是在农村小学,德育重管理,轻人格养成的现象比比皆是。小学阶段是养成教育的最佳年龄期,抓好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少年儿童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至关重要。

一、农村小学德育的现状

(一)德育目标定位过高

《小学德育纲要(试行)》对于小学德育目标的定位,“五爱”“四有”目标过于“高、大、空、远”。 学校在实施品德教育时,难度很大。因为小学生每一个年龄段的特点不尽相同,空泛的说教,并不能深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农村小学缺少体验和活动的目标教学,使得德育工作曲高和寡。

(二)教育方法陈旧

在农村,多数小学并没有配备专职的品德教师,往往由班主任或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任。学校也很少引导教师进行德育课程教研。普通的思想品德教育限于每周一节的思想品德课、班会等途径,单一的形式,枯燥的说教,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加上近几年层出不穷的安全事件,使得学校不敢轻易去尝试让学生参与学雷锋活动,清明节的英烈凭吊,学生参与道德实践的机会大大减少。另外,长期以来,重视智育,追求分数,使得教师分身乏术,无暇顾及学生的德育,评定“三好学生”往往成绩好就一锤定音。

(三)师德建设有待加强

所谓“言传身教”、“身正为范”,教师的示范作用,对于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在农村,很多小学教师素质低下,崇尚师道尊严,不注意维护孩子的尊严、尊重学生,谩骂、体罚学生时有发生,这样的教师怎么能开展好德育课程呢?还有很多年轻教师已经把教师职业仅仅当做是谋生的手段,缺乏教育爱,教授完知识就万事大吉,根本不重视学生的德育。

(四)家庭教育失当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对孩子影响深远。但是农村先天的条件决定了,农村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家长们的不良习惯直接导致了学生陋习的形成。在农村,很多家长还在采用简单粗暴落后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非常不利。农村还有很多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教育孩子的工作多数靠孩子的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这样的隔代管理,对于学生管束较少,使得很多孩子过于溺爱,养成了自私、任性的不良习惯还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

二、正确认识班主任在学校德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们都说班主任是班集体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其实,这句话用在小学阶段最为恰当。在小学教育工作中班主任直接参与学生活动和引导、干预学生,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师生互动,彼此最为了解。前面曾谈到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主要形成于小学生时期,德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长期潜移默化、熏陶的结果。班主任作为小学生在学校最亲密的人,要充分发挥角色优势,在学生的道德形成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从学生角度来看,很多小学生对班主任往往很崇拜,把班主任的话视为真理。因此,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把德育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放到同等教育的位置。为少年儿童成长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加强班主任的德育素养,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班主任实施德育工作的途径

(一)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

树立“以人为本”意识,学生们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有思想和感情的。了解学生个体情况对于德育工作意义非凡。在这一点上,班主任老师更具有优势。班主任可以通过平时观察、谈话、家访等方式,去了解学生。

(二)德育管理要民主

在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着错误的认识,认为在小学生管理中不需要民主。很多老师对孩子没有耐心,经常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管理学生。其实,在学生管理中应坚持民主、平等的原则,少训斥、少批评,多交流、多谈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三)抓好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德育实效

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做好德育工作,如传统节日、法定节日,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还可以在每周升旗、开学初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班主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队会等,让学生参与进来,在各种庆祝和纪念活动中耳濡目染,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以及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

(四)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相互配合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学校应加强与家庭的联系,经常通过“课外访万家”等活动,让学校德育走进家庭。针对农村家长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要想搞好家庭教育,首先要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所以,班主任在家长接送孩子时或家访时,要对学生家长进行正确的成才观、人才观教育,指导他们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使其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对于留守儿童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结束语

当今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社会环境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单靠学校教育,班主任的德育支撑,难以完成培养下一代新人的任务。学生的德育需要全社会力量的支持。而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德育不应该只是一门课程,而应该渗透到各个学科中,每一名教师都要结合所任学科的特点,在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让德育如春风细雨浸润每一名学生的心田,真正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筱筱:《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成因探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33期。

[2]阎美凤:《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德育教育模式》,《价值工程》,2011年第2期。

第9篇:家庭德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初中 德育 教学改革

一、初中德育教学改革的成果

德育大纲能够直接体现出德育教学工作的规范化,但是长期以来却很少研究德育大纲。德育的工作与社会的政治运动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对德育的理解就是政治运动的辅助工具,是一种宣传的工具,没有自己的特色以及规律,仅仅是政治运动的附属品。在初中教学当中,语文、数学等学科都有自己的大纲,也没有任何要求,也没有任何的考核。改革开放之后,德育大纲有了真正的指导意义,德育改革正式开始。1983年的《我国学校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大纲的研究》是北师大、华南师大和华东师大三所院校共同研究的,被教育部确定为重点的课题,被作为德育教育大纲的基本根据。之后所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试行)和《中学德育大纲》,让初中德育走上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道路。

(一)德育教材的完善化

初中德育教育要不断加强改革力度,把德育教材完善化。为了加强德育改革,要提高政治学科的教学效果,所以,1986年5月,我国在经过六年的修订后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允许各地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来自由选用。而且,中学政治课程也在进行改革,初中政治教材要强调的是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知识性以及实践性。1985年中央下发的改革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规定了我国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且指出尽量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1996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新编的教学内容比较合理,内容充实,虽然政治学科的改革有所成就,但是还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当前德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形成主体意识,有自己积极学习的精神,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被动学习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德育教学改革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目标。近些年来,初中德育教学突破了课堂的局限,把德育教学的改革空间扩大,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竞赛或者是其他的活动,加强德育教学的趣味性,用各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标;通过校风建设来发挥无形教育的作用。改变过去枯燥的教学方式,采用示范或者是暗示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借鉴国外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乐意接受德育教学。

(三)考核方式合理化

德育考核有很强的主观性,为了让德育考核更加客观,需要加强德育的管理,克服评价的模糊性。经过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当前的德育考核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尤其是在考核学生品德方面,建立了科学的考核体系,设计了考核的方式。德育考核正在逐渐规范和科学,但是品德具有隐蔽性和变动性,所以如何来准确反映学生的品德,需要研究者更加深入地研究。

二、德育教学特点

重视基础教育,重视基础道德建设,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文明礼貌的教育对青少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明礼貌的习惯就被坚持了下来,正在不断引进心理辅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的心态,协调好人际关系,建立和谐民主的氛围,把学校、家庭和社区结合起来,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仅仅依靠学校教育不能完成培养青少年的目标,发挥家庭和社区的功能来进行德育教育,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对中学实施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提出了学科德育的要求。要求中学语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等学科要注意“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民族团结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

二是提出了“四育人”的德育概念和要求。“四育人”的德育概念和要求,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四育人”的德育概念和要求是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小学德育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和高度概括,也是对过去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教书育人”“整体育人”“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改革实践和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三是提出了德育活动课程的要求。中学要“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并分别对校园文化活动、校外教育活动、校班的有益活动、业余党团校教育、改进教育活动手段等提出了系统的要求。

【参考资料】

[1]付月新. “润物无声”的教育力量――论校园文化在德育中的功能[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

[2]余万超. 初中教育转轨的冷思考(之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6(02).

[3]胡骁. 实施精细化管理 提升初中德育有效性――谈德育的精细化[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