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产实习建议范文

生产实习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产实习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产实习建议

第1篇:生产实习建议范文

【关键词】生产井;实时监测;调整生产层

前言

目前油田生产井应用的动态监测方法普遍存在笼统、不连续、成本较高和受管柱类型限制等问题,与油田高含水后期开发调整的需要越来越不适应。生产井实时监测调整工艺技术,不仅能在地面控制油井各个层段的产、堵状态,而且能够实时监测到各层段的压力、温度、产液、含水等数据,为精细地质研究和开发调整提供及时、准确、连续的分层动态资料。

油层压力,特别是分层压力是油田开发的灵魂,油田开发过程中的注采系统调整实质上就是对压力的调整。从油井入手对分层压力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和分析,对重新认识油层构造(如断层、微构造等)和掌握注采关系变化都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相关水井的对应分析,可提高油水井之间、砂体之间连通性的认识精度,为提高对砂体的平面认识找到一个比较经济的方法。

同时,监测油井各产层温度、产液、含水等数据,对于掌握高含水后期的剩余油分布,了解层间差异,科学评价注水方案调整效果,确定无效或低效生产层,深入调整产液结构,充分挖掘中低含水层的剩余油潜力,控制高含水井层的产液量增长,有效减少异常高压井层,预防套损,反映油田注水开发的局部矛盾等。

总之,生产井实时监测调整工艺技术对于科学开发油田,有效控制油田产量递减和含水上升速度,促进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生产井实时监测调整工艺技术技术原理

生产井实时监测调整工艺技术就是设计一套井下分层管柱及测调执行器,配合多级封隔器及高精度光纤光栅压力计、温度计,一次作业下井,可以进行长期多层的分层测试、分层采油,以便进一步判断油水层,并且了解各层压力衰竭、生产动态情况以及储层物性。其技术原理为:根据油井地层测试工艺的需要,将多个开关装置连同封隔器、生产管柱、以及通讯光纤和动力电缆一同下入井筒内对应的各个生产层段的预定位置(封隔器坐封在两个层段之间的位置,坐封深度在地面已经设定),根据单井实际情况使用地面主机控制器分别控制各层测调执行器打开或关闭,从而达到自动切换各个生产层,进入工作状态的目的。同时各层控制器配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就可以利用地面主机控制器随时对各层进行各种测试工作,测调执行器开关开启时,测得该层的流压数据,开关关闭时,测得该层的压力恢复数据(静压)。由于测调执行器的开关可以由地面任意控制,因此可以在各个生产层位的各个压力变化阶段进行试井试油工作,通过分析各个时期测取的分层压力、温度数值,了解储层参数变化规律,并进行储量估算和产能预算,从而实现多层分层智能化地层测试。在地面通过对各个测试层产液情况进行分析,即可准确判断各层产液量以及供液情况,如果配合地面设备,可以定量录取各个层位的动静液面,实现找水,为有针对性的确定和实施注水方案提供依据。

2.生产井实时监测调整工艺技术监控装置

2.1地面监控装置

激光发生器和光纤信号调制解调器完成井下压力、温度信号的采集,由激光发生器发出光信号给各个光纤传感器,各传感器反射回的光信号,经光电调制解调器解调为电信号,输出到数据采集器,通过R232接口由计算机显示并处理。

数据采集器与光电调制解调器和井下中心控制器连接,计算机输出控制命令,通过数据采集器到井下中心控制器,井下各个生产层段的滑套开关的位置信号和解调后的压力、温度信号送到数据采集器,通过R232接口与计算机进行通讯。

2.2井下调整监控系统

井下中心控制器由工业级单片机电路完成,与地面数据采集器连接,主要用于检测和控制各个产层的开关状态。各个生产层段采用编码器给定不同的地址编码,当地面计算机发出打开或关闭某个层段的控制指令时,控制指令通过地面数据采集器以数据编码的形式,送到井下中心控制器(由于数字编码信号传输,有效防止了信号衰减或干扰),控制器的输出继电器与各个生产层的直线电机连接,当控制编码与某个生产层段地址编码相同时,则对应层段开关动作,同时开关位置检测电路将开关信号返回,计算机可以显示目的层的开关状态。

井下测调执行器是井下调整管柱的核心器件,主要包括光纤压力、温度传感器、直线电机、滑套开关等部件。各个传感器分别检测各个检测点的温度、压力信号,由光缆传送到地面的光电调制解调器。直线电机通过棘轮带动滑套开关动作,实现产层的封堵。

过电缆封隔器主要是封堵各个生产层段,保证光电复合铠缆的穿越,实现光电信号的有线传输。

3.生产井实时监测调整工艺技术现场实验情况

2010年9月5日我们在3-2-B63井进行了现场试验,根据地质方案将该井分为三个生产层段,萨Ⅱ11――萨Ⅱ12、萨Ⅱ13、萨Ⅱ14――萨Ⅱ15,封堵萨Ⅱ13层段,各个生产层段间用过电缆封隔器隔开,每个生产层段都下有井下测调执行器,地面将光纤电缆接好,用防水胶密封好,检测光电信号后下井,在下井的过程中每根油管都有光缆卡子和过接箍卡子将光缆固定好,将管柱下到井下层段后(1200米),地面用水泥车打压释放,由于抽油泵的下部装有支撑器,支撑器将固定凡尔球支起,压力通过固定凡尔将过电缆封隔器释放,密封油套环形空间,将每个生产层段的井下测调执行器隔开,地面计算机显示出各个层段的压力和温度,并将萨Ⅱ11-萨Ⅱ12、萨Ⅱ14-萨Ⅱ15打开、关闭萨Ⅱ13层,并将地面的光缆头固定在井口的箱子内,下活塞及抽油杆,并用活塞将支撑器打掉,凡尔球坐到凡尔座上后起抽生产。

4.现场试验效果

3-2-B63井2007年4月机械堵水,堵前日产液72t/d,日产油0t/d,含水100%。沉没度239.4m,φ57mm泵;堵后日产液46t/d,日产油2t/d,含水95.7%,沉没度263.6m,φ44mm泵;日降液26t/d,日增油2t/d。本次采用生产井实时监测调整工艺技术堵后日产液47t/d,日产油3t/d,含水93.6%。

第2篇:生产实习建议范文

关键词:碱式碳酸钴;碳酸氢钠;碳酸氢铵;过饱和溶液;成本;pH值

碱式碳酸钴[2CoCO3•3Co(OH)2•H2O]是一种外观呈紫红色结晶或粉末状物。有毒,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几乎不溶于水和氨水,可溶于酸,不与冷的浓硝酸和浓盐酸起作用,加热400℃开始分解,并放出二氧化碳。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及制钴盐原料[1],陶瓷工业着色剂[2],电化学、催化剂、磁性材料[3]等领域。本文所涉及的原工艺为使用硫酸钴与碳酸氢铵合成碱式碳酸钴,后经沉降、离心、洗涤除杂、再离心、干燥得到产品,由于合成反应中,使用到碳酸氢铵,故反应中有氨气放出,在沉降后,使用了硫化钠作为原料进行上层清液的处理,释放在合成过程中,氨与钴离子形成的配合物[4],减少钴金属的损失,但同时也释放出硫化氢气体,故此工艺对作业环境存在很大的影响,同时还对吸收装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所涉及的改善工艺流程未进行变化,改善的工艺是在第一步合成碱式碳酸钴时,使用碳酸氢钠替代碳酸氢铵的工序,材料替代后,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氨气的产生,由于没有出现铬合反应,故不用加入硫化钠原料释放钴离子,因此没有硫化氢气体的产生,从而大大改善了作业环境,且由于减少了生产过程中酸与碱的用量及人工成本,而碳酸氢钠的原料成本与碳酸氢铵的成本基本持平,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经过大量的实验发现,替代后的合成工艺参数,温度在50℃~60℃,pH在7.5~8.0时,反应沉降较完全,碱式碳酸钴转化率最高,反应过程中的上层清液钴含量最少,最终产品杂质(特别是Na+)含量低,产品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

1反应机理

采用工业级硫酸钴及碳酸氢钠为原料,经中和反应即得到目标产物。

2工艺改进实验

2.1合成过程及终点

时pH值对产品的影响经过反复实验,使用比重为1.06的碳酸氢钠溶液为固定参数,以工艺过程中pH值及终点pH值为变量。通过以上实验数据分析,当工艺参数为合成过程pH=6~7,合成终点pH=7.5~8.0,原料硫酸钴比重为1.24时,所得最终产品中杂质(尤其是Na+)含量最低,且反应釜内的上层清液中钴离子的含量也最低,而企业的经营,是一个最大限度追求利润的过程,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以满足客户要求为前提,尽可能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来达到利润最大化。从工厂的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容积相同的反应设备,比重大的原料,单位时间内所产的成品量会高,故合适的工艺参数为:合成过程pH=6~7,合成终点pH=7.5~8.0,原料硫酸钴比重为1.27。

2.2过饱和状态的影响

通过实验发现,碳酸氢钠与硫酸钴的合成速率与最终产品的质量有很大的联系,合成反应的速率的快慢,直接的外在表现就是晶形的粗细。产品成核的过程是在产品溶液的过饱和状态下发生的,成核的速率快于生产速率,则最终出现的晶形较细,而当生产速率大于成核速率时,最终出现的晶形则较粗,在工业结晶器中,多数晶核是由于接触成核而产生,在这种情况下,成核速度是搅拌强度。

2.3影响钴离子流失的因素

取反应釜沉降后的上层清液,通过改变加入氢氧化钠与50%双氧水的量,同时控制加入碱及氧化剂后,沉降时的pH值及反应温度,来控制反应过程中钴离子的流失。

3效果验证

3.1消除生产过程氨及硫化氢气体

使用碳酸氢钠取代碳酸氢铵,由于整个生产工艺过程,没有引入铵盐及含硫物料,故彻底消除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氨及硫化氢气体,解放了车间的气体吸收装置,对现场作业环境起到较好改善作用。

3.2保证产品的质量

工艺的调整一定是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的,本次通过以大量的实验数据分析为前提,以车间试产进行验证,验证的结果表明:使用碳酸氢钠对碳酸氢铵原料进行替代,没有对最终产品的质量造成任何影响,所试产的批次产品均符合国家试剂标准,达到预期的目标。

3.3节约生产

成本企业的经营,成本是其经济效益的综合反映,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最敏感的经济指标之一。本次通过工艺的改进,进行原料的替代,经过车间试生产数据的收集、对比与分析(如图2和图3所示),我们发现生产过程中日均减少了碱液用量1457kg且硫酸耗用量减少1036kg,降低了生产碱式碳酸钴的成本。

4结论

本文通过对碱式碳酸钴工艺的改进,使用碳酸氢钠替代碳酸氢铵与硫酸钴进行合成反应,综合考虑工艺流程中多变量影响因素,如PH值、温度、比重等对最终产品碱式碳酸钴的影响,通过大量实验数据的分析和优化,找出了合适的工艺参数,并在车间试生产得到验证,达到了消除氨及硫化氢气体产生,改善了作业现场的工作环境,同时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最终产品符合预定的目标。但本次工艺改进项目仍有不足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洗涤工序阶段,洗涤次数较多,纯水使用量大,增加污水处理量,后续可考虑进行洗涤液回收利用实验。

参考文献

[1]文建军,刘锋.不同来源碱式碳酸钴的水溶解性能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3,44(5):6-9.

[2]吴卉.青花幽靓、钴蓝生辉———钴在青花瓷中的着色应用[J].福建轻纺,2009(6):43-46.

[3]张立,王振波,余贤旺,等.碱式碳酸钴的热离解过程与形貌继承性[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15(6):679-684.

[4]王正工,周凤岐.钴(Ⅲ)氨配合物及配离子的颜色[J].大学化学,1993,8(4):17-18.

第3篇:生产实习建议范文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 析取 构建模式 升级路径

农业产业链中“关键链”的析取

农业产业链源自于产业经济学,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相对独立经济组织基于共同利益和协作经营而形成的链条式合作关系。农业产业链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它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增值能力,能适应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时代要求,并促进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产品质量安全,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农业生产的分散、粗放、劣势地位。另外,农业产业链的区域延伸将会沟通城乡两个相对封闭的地域,打破我国长期以来固有的城乡二元化体制。产业链经营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是现代农业相互竞争的主要手段,现代农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基于产业链之间的竞争。

任何一个产业链上的节点都可以向其周围节点做生产、技术、空间上的延伸,这样就会形成在空间上相互交错、时间前后重叠的多个产业链,这多个产业链在平面上构成一个产业网。从运筹学的角度看,这多个产业链中肯定有一条或者几条关键的链条,我们必须寻找出这个最优价值链。如果找不到这个关键链,那就会因为时间、空间上的不合理造成极大的浪费,这种延伸和拓展是毫无意义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借助关键线路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的思想来优选农业产业网中的关键产业链。只有关键产业链才是有意义的,次要产业链经济意义不大。

图1

在图1中,每一个方框表示一个生产或者加工环节,这样可以构成A-B-C-E、A-B-E 、A-B-D-E等三个不同的链条,我们可以在每两个节点之间赋予权值(权值可以是时间、运输成本、影响力等),但是最直观、最易接受的权值就是两个节点之间的经济附加值,选取附加值之和最大的链条作为关键链条,只要在时间顺序上不冲突、在空间流动上不重复即可。

我国农业产业链构建的典型模式

农业产业链模式就是农业产业链建构的标准式样,具有可复制性。中国目前的农业生产90%是以农民家庭为单位,极其分散,不利于统筹安排,也不利于规范化和标准化,更谈不上规模化。如何推动农户进入产业链,使农民在加工贸易环节中也能分得一杯羹,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这是令很多地方政府头疼的事情,因为大多数农户没有农业产业化的动力,也没有延长拓展产业链的意识,政府起劲,民间淡漠。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兜圈,难以突破瓶颈。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政策没有让农民看到前景,感受到产业链的实在好处。因此,我们必须利用农户的趋利性进行引导,让他们对建设产业链有信心和动力。

上游拉动型。针对某些地方有特定的种植、养殖传统,这些种养殖项目又符合本地的自然资源,在当地民众中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可以重点引进研发机构,这些研发机构能改良当地的动植物品种,在不增加成本的条件下能帮助当地农户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政府只需选择产业升级示范户就可以起到极大的带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政府做好规划,控制种养殖种子、产量、质量即可成功,切忌一哄而上、片面追求规模,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从而累及大多数农户。

新疆农四师农科所研究的一种高产矮化蓖麻就可以在伊犁河谷大面积推广,矮化蓖麻每株只留2串穗,在密植的情况下每亩可达5500串,是原来普通蓖麻的2.1~2.8倍,这是由于原有的蓖麻品种能长高3~4米,发叉多,占地面积大,消耗土地的水分和肥力,单产低,效益很差,矮化蓖麻由于控制了单株高度,营养传递到果实上,籽粒饱满、穗大且长,色泽光亮,亩产由原来的150千克左右提高到280~290千克。山东高青县一直有养牛的传统,在政府打造高端肉牛的政策下,引进了青岛农业大学的优秀专家,成立了布莱凯特黑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结合常规育种技术培育出新品种—山东黑牛。肉牛基因加上纯天然的饲料配方以及科学的饲养技术,使山东黑牛的外观、口感以及营养指标均达到世界顶级水准,并且具有更加独特的风味特征。这种黑牛肉质细嫩,肌间脂肪中饱且脂肪酸含量低,肉质达到国际牛肉等级A3级标准。2011年更是成为山东省黄三角“十百千万”山东黑牛科技示范的重点工程。

第4篇:生产实习建议范文

几十年来,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下称FDA)对膳食补充剂(Dietary Supplements)大多是按照普通食品进行管理的,以确保产品安全、完善,标识真实,不会误导消费者。重要的一点,FDA根据1958年美国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FD&C Act)有关食品添加剂补充条款对每一种新食物成分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包括膳食补充剂的成分。然而,1994年膳食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DSHEA)获得通过,随之由国会修订了FD&C Act,其中包含了一些专门针对膳食补充剂和膳食补充剂食物成分的条款。这样,膳食补充剂的食物成分再不需像其他新食物成分或食物成分的新功用那样进行上市前的安全性评价。但它们必须符合有关的安全性要求。

1994年10月25日DSHEA认识到的目的是许许多多消费者认为膳食补充剂有助于提高每日的膳食水平并会带来健康益处。DSHEA保证这类食品的安全性和正确的标识,为生产和食用这类产品的人员提供指导。DSHEA同时指出,还需要进一步科学研究证实完善的膳食与健康之间可能存在的促进关系,但目前来讲,膳食补充剂与减少保健费用和疾病预防等确实存在某种联系。

DSHEA的条款首先确定了膳食补充剂和膳食成分的范畴;建立了确保其安全性的新框架;明确产品销售时所标识的文字要求;例举了几种有关功能和营养的声明;指出有关成分和营养标签的要求;委托FDA负责起草有关GMP条例。DSHEA还要求在国家卫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建立一个膳食补充剂标签委员会和膳食补充剂办公室。以上内容将在后面详述。

膳食补充剂定义

过去,FDA只是将必需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作为膳食补充剂的成分。1990年营养标签和教育法(NLEA,1990) 将“草本植物或类似的营养物质”也列入膳食补充剂中。而这之后的DSHEA将“膳食补充剂”范畴扩大到必需营养素以外的如人参、大蒜、鱼油、车前草、酶、腺体以及所有以上物质的各种混合物。

DSHEA将膳食补充剂的正式定义用几个基本要求进行说明,即“膳食补充剂”是:

.一种旨在补充膳食的产品(而非烟草),它可能含有一种或多种如下膳食成分:一种维生素、一种矿物质、一种草本(草药)或其他植物、一种氨基酸、一种用以增加每日总摄入量来补充膳食的食物成分,或以上成分的一种浓缩品、代谢物、成分、提取物或组合产品等。

.产品形式可为丸剂、胶囊、片剂或液体状。

.不能代替普通食物或作为膳食的唯一品种。

.标识为“膳食补充剂”。

.一种得到批准的新药、一种得到发证的抗生素或一种得到许可的生物制剂,如在其分别得到批准、发证、许可前已作为膳食补充剂或食品上市的产品(美国卫生与人类事务部SHHS豁免该条款的情况除外)。

安全性

DSHEA修订了原FD&C Act中有关食物搀假的条款。根据DSHEA,某种膳食补充剂如果它本身或其中某些成分在标签指示下食用或在正常情况下食用(如无食用指示)具有明显的或过度的引起疾病或损伤的危险,那么它就视为搀假产品。某种膳食补充剂中所含有的新食物成分(如:1994年10月15日前未作为膳食补充剂在美国上市的食物成分)如缺乏充分资料,不足以保证其不会引起明显或过度的疾病或损伤危险,那么它也被视为搀假。美国卫生与人类事务部(SHHS)公布哪些膳食补充剂或食物成分对人类健康和安全造成直接危害。但如同其他食品一样,保证产品上市前的安全性和标签的正确标识是生产者的责任。

相关资料

DSHEA提供了一些获得“第三方”材料的途径,这些材料有助于消费者了解有关膳食补充剂的健康益处。它包括文章、节选、科学摘要或其他第三方的出版物等。DSHEA的相关条款特别强调这些信息不得是错误或误导性的;不得针对某个产品品牌进行宣传;必须与其他资料一道展示科学平衡的观点;必须与产品分开;产品上不得附有其他信息(如产品促销资料等)。

营养学论点

DSHEA提出了可在膳食补充剂产品上使用的各种类型的声明,但这些声明(宣传)不得是某种膳食补充剂与疾病诊断、预防、缓解和治疗的关系(除非有关新药条款已经FD&C Act批准)。例如,产品不得宣称“治疗癌症”或“治疗关节炎”。经FDA批准的几种健康宣传,如“叶酸与降低新生儿神经管缺陷的危险”和“钙与降低骨质疏松的危险”等,可以用在符合宣传要求的产品,作为标签的补充。根据DSHEA,厂家还可在产品上介绍有关营养素缺乏病的情况,只要这些说明能够提出这类疾病在美国的发病资料。另外,厂家还可就膳食补充剂对机体结构和功能,甚至全面健康的影响进行宣传。在进行所有以上宣传时,生产厂家必须提供资料证实其真实性且不会误导消费者,而且产品标签上还应附有这样一段话:“本产品未经FDA评价,本产品不能用于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这类营养上的宣传在产品上市前不需要经FDA审批,这点与“健康宣传”不同。

成分标识和营养信息标识

膳食补充剂和其他产品一样,必须有成分标识。它包括每一种食物成分的名称和用量,针对复合产品,还应有所有膳食成分(不包括非活性成分)的总量。产品标签上应有“膳食补充剂”字样(如,“维生素C膳食补充剂”)。产品中如有草本植物成分,应说明其成分来源的植物部位。如果某种膳食补充剂是官方颁布的规格目录(这包括美国药典、美国顺势疗法药典、国家处方集等)中的一种,那么它必须符合其有关规格要求。如果不是上述官方颁布的规格目录中的品种,这种膳食补充剂也必须与标签上标出的相符且具有所表明的效力。

产品标签上还应有营养标识。营养标识中将FDA确定了每日推荐摄入值的膳食成分列在前面,无每日推荐摄入值的成分列在后。用量少的膳食成分无需标注。营养标识还包括每种膳食成分在每份食物中的含量以及该膳食成分的来源(如,“钙来自葡萄糖酸钙”)。凡在营养标识中标示出的成分无需在成分标识中列出。产品标签中,营养标识应在成分标识之前。

新膳食成分

膳食补充剂中的新膳食成分是指在1994年10月15日前未在美国上市的物质。这些物质添加到食物中,应确保原食物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或者它在以往使用中、在推荐条件下使用能保证产品足够安全。生产这类产品的厂家需在上市前75天向FDA提出申请,提交的材料应尽可能使FDA作出“可保证产品足够安全”的结论。

良好生产工艺(GMP)

DSHEA提出由FDA负责起草有关膳食补充剂制备、包装和存放等方面的GMP法规,以确保其安全性。该法规可在目前其他产品的GMP法规实施后制定。FDA准备会同其他工业部门和有关人士一道制定,并届时征求公众的意见。

第5篇:生产实习建议范文

2006―2010年,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的委托下,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开展了对我国主产棉区生产领域棉花主栽品种的纤维品质抽查。2006―2008年,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还安排该中心对我国主产棉省(自治区)的棉花质量安全进行了普查,其中也包括对生产中主栽棉花品种皮棉的抽样与检测。5年间,抽查和普查的皮棉样品有2361个(不包括僵瓣花和剥桃花),涉及475个棉花品种。其中陆地棉(细绒棉)样品2252个,陆地棉品种465个;海岛棉(长绒棉)样品60个,海岛棉品种10个。对样品检测的品质指标包括上半部平均长度(UHML)、长度整齐度指数(UI)、断裂比强度(BT)、断裂伸长率(BE)、马克隆值(Mic)、反射率(Rd)、黄度(+b)和纺纱均匀性指数(SCI)8项。抽查和普查地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四川、甘肃、新疆14个主产棉省、自治区,扦取的样品来自各地生产第一线主栽棉花品种的皮棉,随机取样,有较好的代表性。

2品质分析

2.1检测方法

将每份抽查和普查抽取的皮棉样品,分取试验试样,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5±3)%的恒温恒湿条件下平衡48h。用大容量纤维测试仪(HVI)对样品进行检测,每份样品重复测试4次,采用HVICC校准水平。

2.2样品纤维品质总体概况

对本文所涉及的2312个棉花样品,按陆地棉和海岛棉两个棉种类型,分别计算8项品质指标的平均值(x)与标准差(S),其总体纤维品质概况如表1。

2.3陆地棉样品的纤维品质分布情况

2252个陆地棉样品的8项纤维品质指标分布情况如图1~图8所示。结果显示,我国生产领域皮棉样品的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以中绒(28.0mm~30.9mm)为主,占70.3%,中短绒(25.0mm~27.9mm)和中长绒(31.0mm~32.9mm)的样品分别占18.2%和10.0%。

长度整齐度指数按GB 1103―2007规定的分档方法统计,达到高档次(83.0%~85.9%)及以上的样品占72%,中等档次(80.0%~82.9%)的样品占26.9%,低档次及以下的样品只占1.1%,表明我国皮棉纤维的整齐度较好。

断裂比强度,中等档次(26.0cN/tex~28.9cN/tex)的样品占47.6%,达到强档次(29.0cN/tex~30.9cN/tex)及以上的样品占45.3%,差及很差(25.9cN/tex及以下)档次的样品占7.1%。

马克隆值符合C1(3.4及以下)、B1(3.5~3.6)、A(3.7~4.2)、B2(4.3~4.9)、C2(5.0及以上)档次的样品依次占6.6%、2.9%、19.2%、46.0%、25.3%,处于最佳(A级)马克隆值的样品偏少。

纺纱均匀性指数主要分布在120~170,占总样品量的88.4%,120以下的样品占10.8%,170以上的样品不足1%。

2.4年度间陆地棉样品纤维品质比较

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对2006―2010年抽查检测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选择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8项品质指标的平均值(x)、标准差(S)、5%显著水平(P<0.05)和1%极显著水平(P<0.01)的分析结果如表2―表9。

结果显示:(1)5年间,长度和长度整齐度指数有增加趋势,2010年与前4年相比达到极显著水平;(2)断裂比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出现相反的结果,前者有增大趋势而后者有降低趋势,2009年强度最大,与其他年份达极显著差异;(3)马克隆值有升高趋势,2009和2010年显著高于2007和2008年,但未达到极显著水平;(4)反射率和黄度均呈增加趋势,最近3年间达极显著差异水平;(5)综合指标纺纱均匀性指数从2007至2010年呈现出逐年极显著增大趋势。总体来看,我国生产领域的棉花纤维品质是向优质方向发展的。

2.5棉区间陆地棉样品纤维品质比较

目前,我国棉花生产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植棉生态区。在抽查和普查涉及的14个省(自治区)中,黄河流域棉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和陕西5省,长江流域棉区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和四川7省,西北内陆棉区包括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大棉区的生态条件不同,推广的品种不同,栽培技术也有很大差别。那么,三个棉区在生产上的皮棉纤维品质有无差异呢?分区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0―表17。

结果表明:(1)从长度指标的统计分析数据来看,三大棉区之间无显著差异;(2)从长度整齐度指数看,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极显著优于黄河流域棉区;(3)断裂比强度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之间无显著差异,但都极显著优于西北内陆棉区;(4)西北内陆棉区的断裂伸长率极显著大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5)马克隆值在三大棉区之间均呈极显著差异,西北内陆棉区最佳,黄河流域棉区次之,长江流域棉区偏高;(6)三个棉区的反射率之间均有极显著差异,黄度之间也有极显著差异,按优劣顺序排列依次为西北内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棉区;(7)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的纺纱均匀性指数之间无显著差异,均极显著低于西北内陆棉区。因此,西北内陆棉区生产的棉花连续可纺性较好。

2.6生产品质与品种品质的比较

2006―2010年,通过全国和省(市、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两级审定的棉花品种有603个,其中13个海岛棉品种,21个彩色棉品种,569个白色陆地棉品种。这些品种正是“十一五”期间在我国棉花生产上推广的主要品种。在此,将品种审定时育种者所提供的国家或省级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纤维品质称为品种品质,将从生产领域抽查或普查样品的纤维品质称为生产品质。品种区域试验有严格规范的试验方案和管理程序,提供的试验结果科学、精确、客观、可靠,因此品种品质反映了一个棉花品种固有的遗传品质和生产潜力。569个白色陆地棉品种中,因有17个品种缺乏纤维品质数据,本文将552个品种的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4项主要品质指标的分布与生产抽样的品质指标分布进行比较,如图9―图12。不难看出,品种品质的分布均比生产品质的分布靠向数值大的方向,表明在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3项指标上品种品质均优于生产品质,而马克隆值则是生产品质分布在A、B两级的更多一些。

3讨论与建议

3.1关于生产品质分布

从8项主要品质指标看,“十一五”期间我国棉花生产领域中白色陆地棉样品的纤维长度以中绒档次(28mm~30mm)为主;长度整齐度指数以较高档次(83%~85%)为主,断裂比强度以中(26cN/tex~28cN/tex)至强(29cN/tex~31cN/tex)档次为主;马克隆值则以B1(4.3~4.9)和C2(≥5)为主;其他几项指标也大多处在正常范围。前3项指标,应该说都还不错,但马克隆值处于最佳范围A级的样品明显偏少。从总体上看,我国生产的陆地棉的纤维品质基本上能满足中、粗支纱的需要,但还缺乏长度在31mm以上,整齐度在83%以上,断裂比强度在32cN/tex以上,马克隆值在3.7~4.2之间,而且各品质指标相互匹配的高档优质棉,来满足纺60支以上高支纱的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纺织工业的发展,高档优质棉的需求量在逐渐增加,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

3.2关于生产品质与品种品质的差别

由于农业部了NY/T 1297―2007《农作物品种审定规范棉花》和NY/T 1426―2007《棉花纤维品质评价方法》两个行业标准,近年来在棉花品种审定时对新品种的纤维品质有严格的量化规定,通过审定的新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纤维品质大都达到了优质棉的品质要求。但在大田生产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纤维品质较差的皮棉,没有将优良品种的品质优势充分体现出来。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1)我国棉区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面积棉田分布在干旱、盐碱等瘠薄地,中低产田比例较大,约占总面积的61%。这样的生产条件,不仅影响产量,也影响品质。(2)旱、涝、病、虫等自然灾害频发,影响棉花植株与纤维正常生长发育。(3)由于我国人多地少,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普遍采用了棉麦(油、瓜、菜)的间作套种耕作方式。如在冀鲁豫三省,棉花播种时小麦尚未成熟,棉花被点播在麦垄里,这种情况易造成棉花的迟发,影响生长期。而到棉花吐絮的中、后期,农民为赶种小麦,往往将棉株拔掉,凭日晒让棉铃吐絮,或摘下棉铃剥取籽棉,这样的皮棉成熟度不足,导致纤维品质差。因此,要把优质育种和抗逆育种作为棉花科研的重要内容,根据各生态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育种目标,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棉花新品种,并实行良种良法,在配套栽培技术上有所突破,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高产优质潜力。

3.3品种多乱杂问题

我国棉花品种审定的速度有加快的趋势。“十五”期间,通过全国审定的棉花品种共有35个,其中2001―2004年只审定了15个,2005年一年就审定了20个。“十一五”期间,每年通过全国和省级审定的棉花品种数目平均在120个以上,一些省份每年审定的品种数目平均也有十几个。品种既然审定了,就要推广,因此生产上的品种多乱杂现象就在所难免。据《中国优质棉网》基于对全国4202~6390家植棉户定点跟踪监测的数据,2006―2010年我国种植的棉花品种数依次为456、471、579、474和569个,这恐怕还不是全部。由于我国每户棉农植棉规模较小,品种多而且交叉种植普遍,因而导致了皮棉纤维品质的混杂。因收购时不分品种,而主要以外在质量(色泽与手扯长度)定级定价,忽视内在品质(比强度和马克隆值)。国产棉花棉包内一致性差是棉纺工业人士共识,是影响国产棉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相比之下,美国进口棉的一致性较好,这与他们生产规模大、种植的品种少有直接关系。美国每年种植的棉花品种在100个上下,而美国棉花公司介绍的当家品种(MOST POPULAR VARIETIES)还不足10个。

3.4品质区划问题

品种多是各类项目的需要和棉种公司的利益所在,已成为我国国情的一个特色,难以改变。而我国棉区幅员辽阔,生态条件差异显著,如果能按不同的生态区划分为若干个品质区,在同一品质区内种植纤维品质相同或相近的品种,则不失为一种解决品种乱与差的有效途径。品质区划也曾是多年讨论的话题,但实施起来比较困难,这不但是政府主管部门的责任,也需要科研和生产部门提供科学的试验与生产数据作为依据和参考。在这方面,美国、埃及等国有值得借鉴的经验。

3.5优质优价问题

尽管我国有优质优价的政策,然而在实际收购环节中却难以落实。多年来,我国棉花产量呈周年波动态势甚至大起大落的局面。棉花丰收时卖棉难,出现压级压价,棉花歉收时,出现抬级抬价,但均不能实行优质优价。国家强制性标准执行难,“一脚踢”和“一口清”现象(比喻仅凭感觉定级定价)较为流行。植棉效益是最终的决定因素,由于高产与优质往往呈负相关关系,优质不能优价,实际上限制了优质棉的推广。因此,全面落实优质优价政策,使优质棉生产者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是提高优质棉比例的关键措施。在目前的高产创建活动中,在重视单产的同时,也应关注品质。

3.6质量安全问题

近年来,生态纺织品逐渐成为世界纺织品服装消费的新潮流,棉花的质量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在棉花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对棉花质量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也是生态纺织品的潜在隐患。另外,棉花作物不只是生产纤维,还生产油脂和蛋白质,可被直接食用或是人类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棉花还与粮食、油料、蔬菜、水果等其他农作物间作套种,与食用农产品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棉花质量安全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棉花工作者和全社会给予关怀和重视。

第6篇:生产实习建议范文

Abstract: Taking core course of electronic product processing technique and management of applied electronic technology major as example, this paper expounds how to describe learnfield course from ability and study content; explains principle which study situation design should be followed, taking improved study situation from original designing of study situation; describes teaching design of study situation from study objective,main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suggestion,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design, teaching material tool,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taking a study situation as example, and expounds study situation task letter and guiding text design.The effect is very good through the practical test.

关键词: 学习领域课程;学习情境;教学实施设计;教学资源

Key words: learnfield course;study situation;teaching design;teaching resource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222-02

1 学习领域课程描述

学习领域课程,也就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对学习领域的课程明确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提出了通过解构与重构来掌握工作过程知识的问题。学习领域课程中所提出的工作过程,意在用一个动态的结构把技能与知识紧密结合起来。

在对学习领域课程进行描述时,既要有能力方面的描述,也要有理论知识方面的描述。下面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为例进行叙述。

1.1 学习领域课程能力描述

1.1.1 专业能力 了解产品的生产工艺特点,根据现有加工条件分析加工的可能性和限制因素,正确选择装接材料与装接工具;能够识别检测元器件,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器件成形操作,进行元器件的插装与导线加工;能够手工或使用设备完成焊接、补焊、装配,会使用常用工具、仪表进行质量检验;能根据工艺流程及劳动组织特点,制定生产工作计划,编制装接工艺卡,阐述装接规划并获取客户的认同;能完成对手工装接工具及半自动流水线生产设备的维护与维修;能从质量与经济的角度考虑设计电子装接工艺流程,能合理预算装接成本,预测产品质量目标;能关注劳动保护与环境保护,能够合理评价生产工艺与组织管理,提出优化方案。

1.1.2 方法能力 具有谦虚、好学、自学的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具有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具有获取、分析、归纳、交流、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具有合理利用与支配资源的能力;具有较好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具有较好的逻辑性、合理性的科学思维方法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1.1.3 社会能力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1.2 学习领域课程内容描述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学习领域课程主要学习内容为: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印制电路板的制作、元器件插装与导线加工、焊接与拆焊、电子产品的装配、整机产品的性能检验与调试、装配流水线的生产管理。

2 学习情境教学设计

2.1 学习情境规划 一门学习领域的课程要通过M个学习情境来完成。本课程选择了5个学习情境。课程设计时要求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独立的,并且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是同一个范畴的东西,这样才能进行比较,否则就丧失了其比较的意义。如果学习情境不属于同一个工作范畴,并且把工作过程的步骤作为学习情境,是不合适的。

学习情境的设计要考虑到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各学习情境之间具有平行、递进和包容的关系,以项目的方式,产品作为载体,项目的选取也考虑到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在教学设计上考虑到学习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从老师全面指导的封闭型逐步到学生独立完成工作过程的开放创新型。几个学习情境的设计是同一范畴不同的难度,在课程实施时,伴随着学习情境难度的增加,教师讲得却会越来越少,学生自主学习的分量越来越多。因为在这样一个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中,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越来越成为主体,学生的能力越来越强。

学习情境的名称描述属于实体性、职业写实性的描述,要有极大的开放性。这使得学生能通过同一个范畴的具体的学习情境的比较和鉴别,进而在“具象”中懂得“范畴”,形成概念。能使其以后在面对超出五个工作过程之外的新的实际工作情境时从容应对。因此,学习情境从职业写实性的描述提炼归纳成职业概念性的描述。图1是经改进后设计的学习情境。

从现在设计的学习情境描述来看,这样的学习情境就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可替代性。学习情境载体的形式是以项目的方式,是概念性的归纳,学习情境载体的内涵是产品,是开放的,可替代的。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规律。五个学习情境的设计,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在这样一个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设计中,学生的能力也会逐步从经验层面上升到策略层面,这也正是高职“高”的一个体现。“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学习领域课程学习情境规划如表1所示。

2.2 学习情境教学设计 对于每个学习情境从学习目标、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建议、教学实施设计、教学资料工具、考核与评价六个方面进行描述。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重点应放在学习情境的教学设计上,关键是教学实施设计。应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进,融“做、学、教”为一体。教师的作用应该从传授为主,转变为指导为主;学生的角色也应该从被动的听为主,转变为主动的练为主。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在学和做中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实际工作之中,符合认知规律和高职教育规律,达到教学目的,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

以学习情境五为例,进行如下描述:①明确学习目标。②确定主要内容。③教学方法建议(如图2所示)。④教学实施设计。

教学实施详细设计如表2所示。

上述对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学习情境教学设计,目前,已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加以应用。由于任务驱动,实际动手的机会多了,学生们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经过三届学生的教学实践,学生对这种行动导向的授课方式非常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了,学习的效果也大大改善。学生在考取电子设备装接工职业资格证书时全部通过。证明教学设计合理,成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职业技术教育,2009(2).

第7篇:生产实习建议范文

关键词:生活垃圾处置;市场化;产业发展;杭州市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082-02

一、杭州市生活垃圾处置市场现状和趋势预测

1. 杭州市生活垃圾处置市场现状。2008年,杭州市市区生活垃圾产生量213.89万吨,市区从事生活垃圾处置的企业有6家,其中卫生填埋2家:杭州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萧山围垦外六工段处理场,焚烧处置4家:杭州绿能环保发电有限公司(滨江焚烧厂),杭州锦江绿色能源有限公司(乔司焚烧厂),余杭锦江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仓前焚烧厂),萧山锦江绿色能源有限公司(萧山焚烧厂)。目前杭州市区填埋量约3 400吨/日,占整个生活垃圾处理市场的58%,其中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为国内业界知名的填埋场,自1991年4月投入使用至今,已累计处理城市垃圾1 000多万吨,目前填埋作业规范,日均处理垃圾约3 129吨,主要服务杭州五个老城区及余杭区产生的生活垃圾。萧山围垦外六工段处理场处理量为275.28吨/日。市区垃圾焚烧处置能力约为2 460吨/日,占整个生活垃圾处理市场的42%;具体处置情况见下表:

随着市政府环卫政策的调整和2009年杭州市垃圾处置价格调整,四个焚烧厂将采取改造、扩建等方式,增大垃圾处理量。

2. 处置市场远期(到2011年以后)趋势预测。按照杭州市环卫发展规划,到2011年,杭州市垃圾日处理量预计将达到7 500吨左右,垃圾焚烧比例要达到50%以上。如果考虑天子岭焚烧场一期处理量(1 800吨/日)和滨江焚烧厂二期工程扩建(600吨/日),杭州市整个焚烧市场保守预测可以达到处理规模7 000吨/日(仓前焚烧厂增加600吨/日,最终达到1 300吨/日;乔司焚烧厂技改完成后增加900吨/日,达到1 200吨/日;萧山焚烧厂增加500吨/日,最终达到1 500吨/日;滨江焚烧厂增加600吨/日,最终达到1 200吨/日;天子岭焚烧厂1 800吨/日)。政策的调整和价格的导向,将会使卫生填埋量迅速缩减到约每日500吨。

二、杭州市生活垃圾处置市场现状评析

1. 生活垃圾处置市场化格局已经形成,竞争日趋激烈。

2007年,原杭州天子岭废弃物处理总场进行了事转企改制为公司并与杭州各城区城管办签署垃圾供应协议,标志着杭州市实行生活垃圾有偿化处置的开始,将原来的政府环卫部门的运作转变为市场机制企业化运作,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杭州成为继上海、北京、重庆之后国内第四个实行固体废弃物处理市场化运作的城市,也是最早进行改革的省会城市。改革两年来,杭州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改革投融资体制,积极推进垃圾处理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杭州市生活垃圾处置多元化、市场化格局已经形成,并且处置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今后随着市固废公司介入上游垃圾收运环节的改革,杭州市垃圾处理产业一体化目标必将实现,从而推动垃圾处理产业链的形成。

2. 垃圾焚烧处理发展前景广阔,但处理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按照杭州市委、市政府的创建国内最清洁城市要求,杭州市垃圾处理比例从目前焚烧量占总处理量的31.2%到2011年调整为焚烧占50%以上,今后发展以垃圾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焚烧行业发展前景较好,是将来杭州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虽然目前杭州市区4个焚烧厂对垃圾处置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灰渣、污水的处理基本满足环保要求,但要彻底解决,必须加大投入和提高处理技术。

三、杭州市生活垃圾处置产业发展建议

(一)适度扩大焚烧处理规模,加大对外招商力度

随着焚烧技术的成熟和政府观念的转变,各地政府都对垃圾焚烧处理日渐重视。应该说,焚烧发电因其具有占地面积小、无害化及减量化等显著特点,是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按照杭州市委、市政府创建“国内最清洁城市”的要求和行动计划,杭州市垃圾处理比例将从目前焚烧量占总处理量的31.2%到2011年调整为焚烧占50%以上,今后发展以垃圾焚烧为主、填埋为辅。

从目前杭州市焚烧现状,要扩大处理规模,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 新建杭州市天子岭垃圾焚烧厂。为了推进杭州市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程,着力建设“国内最清洁城市”,根据杭州市环卫设施总体规划,结合天子岭固废处置静脉产业园区功能,有必要在园区内新建焚烧厂项目(设计处理规模3 600吨/日,其中一期工程1 800吨/日),便于和杭州市第二垃圾填埋场(天子岭二期)配合运行,从而形成集固废处置、资源循环利用、环保教育于一体的生态园区。

2. 滨江焚烧厂工程设计总规模1 050吨/日,占地60亩,二期工程扩建势在必行。二期工程设计处理能力为600吨/日,实际处理可达800吨/日。由于该项目选用的处理工艺是炉排炉技术,从目前该项目技术经济特点来看,扩大生产规模后可大大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3. 创新融资模式,推进市场化运作力度。随着国内垃圾处置市场日渐放开,可加强招商力度,鼓励资本进入垃圾处置行业。在项目建设融资模式上,虽然采用BOT模式有助于推动垃圾焚烧项目的建设进程,但考虑到企业投资是以利益最大化为基本目的,不仅要考虑投资回报,还要考虑公益事业,从经济角度看,政府采用BOT方式需要支付更多的成本。因此可建议采用政府投资建设,招标或委托企业运营的模式,从而既可以提高了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又可以降低政府财政支付。

当然,扩大焚烧处置规模并不意味着否定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置方式,垃圾填埋作为最终的处置方式,在相当多国家占有较大的比重,杭州市仍将长期使用填埋处置方式。

(二)提倡节能环保,推进垃圾焚烧的技术优化

鉴于垃圾焚烧处理具有节能减排效果好、减容效果好等优势,杭州市应首推机械炉排炉型垃圾焚烧锅炉。

现在国内垃圾焚烧技术工艺主要采用炉排炉与流化床两种工艺技术。根据两项技术的优劣比较,机械炉排焚烧炉在运行技术、经济、环境影响指标方面有以下优点:

1.对垃圾的适应性强,入炉垃圾不需要分拣,特别能适应中国的生活垃圾高水分,低热值的特点,垃圾在炉内燃尽率高;2.不需要依赖其他燃料助燃,单位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小,单炉日处理垃圾容量大;3.在处置过程中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方面较低,机械炉排焚烧炉燃烧充分,使得排烟的二恶英污染降到最低,环保性能好;尤其是机械炉排炉焚烧飞灰产生量比循环流化床工艺少69%。

因此,机械炉排炉的焚烧炉工艺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是行业的主流设备,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循环流化床焚烧炉虽有一定的优点,但有入炉垃圾要进行分拣,入炉垃圾的热值要求高,焚烧稳定性差,辅助燃料的比重大等缺点,在燃烧中要添加大量的辅助燃料(如煤),导致生产成本随煤价波动,且产生较多有毒有害气体和废物。对于该技术应审慎采用。

第8篇:生产实习建议范文

尊敬的电力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书记及各位领导、朋友们、工人师傅们、村父老乡亲们:

今天,秋高气爽,天气晴好。由电力集团公司投资兴建的建材有限公司在这里隆重举行一期工程试产点火暨二期工程动工仪式。在此,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对电力集团公司各位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到来表示由衷的感谢和热忱的

欢迎,对日夜奋战精心施工省四建公司工人师傅们致以诚挚的敬意,对关心、支持和帮助该公司建设的村群众和全乡人民表示衷心的谢意!

建材有限公司是由电力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如此多的投资,如此大的规模,如此高的科技,这是民营经济发展史上决无仅有的,这是经济发展史上的大事,这对的经济发展具有里程碑的作用。该公司的顺利入驻,是乡党委、政府立足青石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的成功实践,是改变乡域工业“一穷二百”、乡穷民困面貌,培育乡域骨干财源企业新方向。它的建成和投产,掀起了新一轮青石资源开发热潮,使我们找到了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真正有了自己的财源企业,经济发展的闸门已经打开,从此将一活俱活。

由省四建公司承建的建材有限公司,从今年元月份开工建设,到现在一期工程建成试生产,历时八个多月,其建设速度之快,建设质量之高,施工安全之慎,这是我县建筑史典型范例之一。这期间,省四建公司技术人员精心设计、科学规划,工人师傅们昼夜奋战、严谨施工,监理人员严把质量、狠抓安全,确保了工程如期竣工,为早日投产见效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该工程的竣工,凝聚了省四建公司技术人员的智慧,蕴含了施工人员汗水,也显示了他们能力和水平。

在该公司建设中,公司所在地村干部和群众给予了大力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村双委干部,始终站在一切为企业服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高度上,加强群众教育宣传,引导群众关心、支持企业建设,积极处理涉农、涉土事宜,为该企业的建成做了实实在在的工作。村群众也舍小家顾大家,为企业建设柬言献策,关心支持企业建设。

第9篇:生产实习建议范文

生态产品是一个新兴概念,目前对生态产品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关于生态产品的定义也就不同。

一般来说,生态产品是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它又被称为绿色产品,其特点在于节约能源、无公害、可再生。十报告提出“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公交都市

公交都市是为应对小汽车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采取的一项城市战略,已成为全球大都市的发展方向。东京、巴黎、伦敦、新加坡、首尔、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以及中国的香港都是世界闻名的公交都市。2012年9月30日,在深圳召开的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上,重庆与南京、武汉等14个城市一起,成为国家首批公交都市建设试点城市。到“十二五”末,重庆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将达到263公里;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将从现在的72.9%提高到75%;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实现500米上车、五分钟换乘;八成以上市民出行都使用IC卡。到2014年前,将通过置换和改造的方式,实现主城区绕城高速公路以内区域运行班线客运车辆全部退出,实现绕城高速内公交线网全覆盖。

高速ETC通道

高速公路上的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通道是指电子不停车收费的专用车道。ETC收费系统由电子标识卡、收发器、微处理器、车道控制器四部分组成,通过电子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实现刷卡收费功能,整个过程中不需人工操作,工作人员只需对设备进行管理。社会车辆可以靠RFID电子车牌为介质,通过绑定银行卡,实现非现金支付方式通过站点。重庆市首批开通的ETC专用车道共涉及21个高速公路收费站的41条车道,主要分布在内环快速主线收费站以及区县收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