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 键 词】固定资产 投资 项目 管理
前言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越来越多,投资金额越来越大,项目管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科学有效管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的内容
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按照现行投资管理体制及有关部门的规定:凡属于大修理、养护、维护性质的工程(如设备大修、建筑物的翻修和加固、农田水利工程和堤防、水库、铁路大修等)都不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也不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主要包括项目立项、项目审批、初步设计、招标投标、合同管理、资金管理、竣工验收、后评价管理等。
投资项目的主要流程包括:投资规划、计划和项目报批,项目规划设计和初步设计审查,项目实施和竣工验收。建设程序主要包括: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设计招标、编制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审查及备案、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设计、建安工程招标、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工程施工、设备招标、设备安装和试运行等。
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1.项目规划设计没有前瞻性。项目设计时只看眼前,没有更长远的规划,僻如功能区的设计,预留地的考虑。致使项目刚竣工投入使用不久便适应不了单位(企业)发展的需要。投资得不到投入产出利益的最大化,此乃投资的最大浪费。
2.初步设计审查不严。项目审批单位在审批之后,缺少对项目的跟踪管理,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查流于形式或根本不审查,不可避免地导致项目施工后超建筑面积超投资金额的现象。
3.预算执行率低。大多数单位(企业)都推行预算管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般会按年度实施预算管理,通常在年初时预算做得很高,年底预算执行率却很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协调,有些不只是单方面原因造成。所以项目实施的进度难以预测和把控。
4.项目业主单位缺少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过分依赖监理公司。对于项目施工,业主单位应全程参与,监督工程质量。因业主单位缺少专业管理人员,业主介入场地管理很少,过分依赖项目监理公司,导致许多方面管理失控。
5.出现问题时分析不够。项目实施过程中会有许多意料不到的突况,处理不好时会严重影响项目进度,出现问题时不及时分析总结,使问题一拖再拖。应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解决问题和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
6.项目过程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单位重项目前期工作,轻项目过程管理。
7.项目管理缺少信息化支撑。项目管理缺少软件管理,分析问题将存在视角不全,数据传输不及时的问题,信息化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的必径之路。
三、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的主要措施
1.加强项目审批管理。
项目审批单位对于申报的项目事先要进行充分调研,了解项目建设的真实情况,并应由申报单位编制项目申请报告。对于技术复杂程序高的项目,审批单位有必要组织专家进行项目评审。
2.严把初步设计关,杜绝超规模超计划投资。
初步设计文件要由项目审批单位或其授权单位组织审查,设计规划要有前瞻性,与时俱进,在初步设计时上级机关应把好第一关。这样既能控制和杜绝超规模和超计划投资现象,又能从政策层面较好地把握项目的远景规划。
3.加强预算管理,做好年度投资计划。
全面预算管理是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手段,做好项目的预算管理,能有效地掌握工程进度。做好项目预算管理的举措是做好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包括投资金额和实施的内容和应达到的形象进度。
4.加强项目管理人才培养。
人才是管理好项目的先决条件。单位(企业)应将此做为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管理人才需具备工程建设、物流运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负责与施工、设计,监理,设备供应商等单位进行协调。
5.完善制度建设。
要充分认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建立完善制度过程中,应认真梳理项目决策、招标投标,过程管理、全程监督,竣工验收等环节,建立工程投资项目管理制度体系。同时,要及时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学习制度,切实落实各项制度。
6.加强项目现场管理。
业主单位要组建强有力的现场管理机构成立项目现场管理办公室,全面负责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和监督实施,并派驻精干的现场代表。
7.强化招标投标制度,杜绝腐败现象。
要强化招投标管理。聘请专业咨询机构,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共同参与,对工程项目招投标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8.定期报告项目进度,建立阳光台。
建立定期报告制度,确定项目业主单位定期上报项目的实施进度,包括实施金额、进度形象、存在的问题和情况分析。并动态更新项目实施图片,建立阳光台,并通过项目全过程审计,工程项目监理,法人责任制和问责制,营造一种全员监督的良好氛围。
9.以过程管理为重点,推进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应以过程管理为重点,软件应包括年度计划管理、项目管理、在建工程管理、项目资料管理等主要功能模块。年度计划管理具有在线申报、审批功能,项目管理实现拟建、续建、新开工项目的管理,纳入管理的项目需有项目名称、编号、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类别、项目建设地址、是否批复、批文号、批复信息、形象进度、项目说明、项目建设起止年限等信息。在建工程还需支持项目图片的上传和投资进度等功能。
四、小结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求管理人员掌握知识面广,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许问题需要协调解决,只有从多方面建立完善制度,加强项目的过程管理,建立起综合的项目管理体系,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现代化管理提升单位(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烟草行业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2008.11。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 形势 展望 问题 对策
一、2012年上海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
(一)投资者信心指数企稳,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增长
2012年上海固定资产投资者信心指数为114.58点,比2011年小幅回落0.26点,呈现低位运行但逐步企稳的态势(见图1)。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54.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从投资主体的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1855.24亿元,同比下降1.1%;非国有经济投资3399.14亿元,增长6.5%。非国有经济投资中,私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和外商投资保持增长势头,集体经济、联营经济、港澳台投资和其他经济呈下降态势。
图1 2005-2012年上海固定资产投资者信心指数
(二)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单位的投资意向有所抑制,但对全市投资增长影响不大
2012年开展的投资意向调查主要对全市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共1427家进行的计划总投资(或实际需要总投资)500万元及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包括建设和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六成以上的调查单位认为宏观政策保证了上海固定资产投资的稳定增长。分行业看,宏观政策对房地产业投资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44%的房地产业单位认为上年的宏观政策影响了本单位的投资(见表1)。
(三)投资项目资金到位情况总体较为理想,国有经济投资资金到位情况略好于民间投资
调查结果显示,九成以上的调查单位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到位资金大于或等于当年的实际投资额,该比重较2011年调查结果提高0.8个百分点;8.5%的调查单位小于当年投资额,比重下降 0.8个百分点。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资金到位情况略好于民间投资,89.5%的国有经济调查单位的投资项目资金到位情况良好,比民间投资调查单位高3.8个百分点。其中,资金到位金额大于实际投资额的国有经济投资单位占5%,和实际投资额相等的占84.5%,小于实际投资额的占10.5%;资金到位金额大于实际投资额的民间投资调查单位占5.4%,和实际投资额相等的占80.3%,小于实际投资额的占14.3%(见图2)。
(四)投资项目进展顺利,大项目进展更显优势
85%的调查单位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展顺利:1.2%的调查单位投资项目进展超前于预定计划,与2011年调查结果持平;83.8%的项目进展与计划基本一致,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15%的项目进展滞后于预定计划,下降3.9个百分点。从项目规模看,大项目投资进展更显优势,86.1%的投资额在5亿元及以上的调查单位投资进展顺利,比2011年提高6.4个百分点;13.9%的项目进展滞后于计划,下降6.4个百分点。
二、2013年上海固定资产投资趋势预测
(一)投资环境总体较为平稳
从调查情况看,上海投资环境总体趋稳。43.7%的调查单位认为2013年的投资环境和2012年基本相同,这一比例比上次调查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投资项目规模大的调查单位对2013年投资环境的预期更为乐观 (见表2)。
(二)2013年投资总量基本持平
从规模看,2013年投资总量将基本保持2012年的规模。上海围绕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硬投资”虽然进入一个相对的低谷期,但在产业升级、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教育文化医疗等民生问题上还存在很大的“软投资”空间。在2012年发生固定资产投资行为的599家调查单位中,表示2013年将会继续保持或者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单位有396家,占66.1%。在2012年未发生固定资产投资的828家调查单位中,表示2013年将增加投资的单位有126家,占15.2%。其中当年投资规模较大的调查单位对下一年度投资保持较高的投资意愿。2012年预计投资完成5亿元及以上的调查单位有79家,其中72.2%的单位2013年将保持或者增加投资。这些投资量的有效释放对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形成是有力的支撑。因此,初步判断2013年上海的投资总量将基本保持2012年的规模。
从增速看,2013年投资增速可能出现回落。根据调查单位对2013年本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量的预期,我们分别依据乐观估计(预期增长最多、下降最少的估计)、中间估计(增长和下降均折中的估计)和保守估计(预期增长最少、下降最多的估计)对2013年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做出预测:乐观估计2013年上海固定资产投资比2012年增长6.7%,中间估计下降0.2%,保守估计下降7%。据此综合判断,2013年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能会出现小幅回落。
三、2012年上海固定资产投资中呈现的问题
(一)大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融资难度有所上升
2012年,调查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建设资金融资紧张情况总体有所缓解。认为投资项目的融资难度比上年度提高的调查单位占22%,比2011年调查结果下降12个百分点;认为基本不变的占68.6%,提高8.3个百分点;认为下降的占9.4%,提高3.7个百分点。但是投资规模在5亿元及以上的调查单位中,认为融资难度提高的占31.6%,远远高于平均水平(见图3)。在这些投资规模大的调查单位中,除了受房价调控政策影响较大的房地产单位外,还涉及到部分承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单位。
(二)投资项目的预期效益有所下降
2012年以来,上海工业生产增速较低,房价增长明显放缓。受此影响,众多调查单位对2012年本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效益预期出现一定下滑。认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回报率在10%以上的单位数明显回落,回报率在0-10%的单位数有所增加。本次调查中,项目投资回报率在20%以上的调查单位占5.3%,这一比例比2011年下降1.4个百分点;投资回报率在10%-20%的占26%,下降3个百分点;回报率在0-10%的占35.1%,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和房地产业调查单位中,认为项目投资年回报率在10%以上的比重分别为36.8%和30.8%,比2011年下降6.8个和3个百分点;投资回报率在0-10%的比重分别为34%和35%,提高3.7个和0.6个百分点。
(三)民间资本投资意愿减弱
调查发现,民间投资具有进展快、回报率高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投资相对谨慎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90.2%的民间投资调查单位投资项目进展顺利,比国有经济投资高11.3个百分点;36.6%的民间投资项目投资回报率在10%以上,比国有经济投资高13.6个百分点。但是比较调查单位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的投资总额可以发现,民间资本投资意愿明显弱于国有资本投资。15.2%的民间投资2012年投资总额比上年度有所增加,比国有经济投资低18.2个百分点;14.7%的民间资本预计2013年投资将比2012年有所增加,比国有经济投资低15.9个百分点。
(四)跨行业投资意向谨慎
考虑到发展定位局限、缺少资金和融资困难、投资风险过大等原因,调查单位对于跨行业的投资一直保持着谨慎的态度。在1427家调查单位中,明确表示愿意跨行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单位有28家,仅占调查单位的2%;而明确表示肯定不会跨行业投资的单位有1267家,占88.8%。在表示肯定会跨行业投资的调查单位中,投资行业虽然依然较为集中在房地产开发,但是公用设施、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教育、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等领域投资也渐渐有所涉足。比较往年的调查可以发现,跨行业的投资选择范围已经有所扩大。投资项目前景看好、与自身行业的相关性高、投资回报高和投资风险小是调查单位选择这些行业进行投资的最主要原因。不过电力建设、生物医药制造、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等领域的投资依然无人问津。
四、关于改善投资环境优化投资结构的四点建议
(一)引导投资结构转型,稳步推动产业升级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上海经济发展的主线。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投资建设领域,2012年上海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49.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75.2%。其中,房地产业投资占到第三产业投资的六成以上,投资2404.53亿元,增长5.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510.57亿元,下降18.3%,占12.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121.34亿元,增长44.3%,占3.1%;金融业投资49.15亿元,增长1.1倍,占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151.73亿元,增长1.8倍,占3.8%。为稳步推动产业升级,要合理引导第三产业投资进行结构调整,减少对房地产业的依赖,优化产业结构,储备和启动如迪斯尼乐园和虹桥商务区等项目作为新的“增长点”;健全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争取落地一批总部机构、研发中心、运营中心和银行二总部等功能性项目。
(二)努力提升工业能级,稳定传统优势工业的投资规模,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
2012年,上海工业投资1292.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4.6%。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制造业等六个重点工业投资740.35亿元,同比增长4.8%,占工业投资的57.3%。六个重点工业行业占据工业投资的半壁江山,不仅形成了完整的制造业基础,而且也培养了大量的技术、管理和技能方面的人才。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加大更新改造的投入,稳步推动传统优势工业的投资规模。同时重点培育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实好《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财政、税收和金融信贷上提供多方面的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技术突破的基础上,通过示范项目运营推广产业化应用,形成大规模的生产和对上下游产业装备的带动,逐步成为投资结构转型的新亮点。
(三)关注民间资本的投资环境,尤其关注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
近年来,上海民间投资增长较快,占全市投资比重也不断提升。2012年,民间投资1890.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占全社会投资的36%,比重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但是,从项目涉及领域看,民间投资项目仍局限于房地产开发和传统工业领域,平均投资规模和全市投资项目相比也明显偏小。从调查情况看,民间投资融资难度相对困难,投资也相对谨慎。为继续改善民间资本的投资环境,关注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要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引导民间资本更多投入重点发展行业,拓宽民间资本的融资渠道,开展多种融资担保,支持中小企业早期发展,重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综合性公共平台,突破行业壁垒,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或者低成本的信息服务。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内部控制
(一)固定资产投资的事前控制 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决策阶段,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必要性、科学性、可操作性进行充分的论证,编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财务管理及工程造价人员在此阶段即可介入,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行初步估算。待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主管部门批复后,可着手进行准备阶段的工作,此阶段应包括工程设计、各项手续审批等,工程设计过程中,应由工程造价师及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全程参与,从科学、合理、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项目的资金规模。
(二)固定资产投资的事中控制 主要包括:
(1)招投标阶段。具体包括:
一是明确固定资产投资的建设方应有专业的工程造价人员或工程造价专业机构参与,编制出既能够节约资金,又能保证工作质量的招投标书,通过规范的市场进行标的的。
二是在对外公布的招标通告中,要求进行投标的各单位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工程量进行充分、有效的核实,并在招投标会议现场对有疑义部分提交书面报告,确定出各工程量的浮动范围,尽可能降低不可预见费用比例,将由工程量清单不准确造成的工程资金规模不实的风险降到最低。
三是对于那些预计工程量会增加的项目,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一旦该项实际工程量超过清单量的a%,则超过部分的单价比中标价要相应下浮b%。通过这样的措施,可有效控制因实际工程量变化而带来的后期造价的增加。
四是招标文件中工程造价及相关费用约定应尽量包死,少留或不留活口,尽量减少暂定金额分项。
(2)合同订立阶段。具体包括:
一是要特别注意合同中未明确具体金额的工程量部分。一般建设合同中都明确了总工程价款,并且以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和审计机构共同确定的结算价格为依据,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基本上还是以施工方提出的价款经监理部门审核后,作为工程预付款和项目进度款进行拨付。这其中就有可能高套预算标准,造成工程未完工即已拨付了工程实际结算资金量的情况出现。这样,可能对建设方造成了较大资金风险,这就要求在合同正式签订前,建设方对合同条款中的款明确具体具体金额的工程量部分进行严格审查,防止造成不必要的被动局面。
二是严格审查合同条款中的工程单价。在合同中以工程量乘以单价来计算工程价款的部分,建设方一定要组成询价小组,由施工方对单价的构成要素进行分解,询价小组根据分解后的单价构成要素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按照历史资料和现阶段同地区、同规模、同行业、同标准的市场分析,确定其单价是否合理。防止在工程结算时由于单价不实对建设方造成的资金浪费。
三是合同价款要严格控制在概算规模之内。在签订工程合同时,要以批复的项目概算规模为依据,并且确保在合同最终结算时也在项目投资概算范围之内,因为一旦项目超概算建设,在进行竣工决算时将会给建设方带来极大的麻烦。
四是谨慎对待合同价款的调整。要明确哪些工程内容允许变更,哪些工程内容不允许变更。如果出现必须要变更的,要明确责任方。还要明确工程内容变更涉及不涉及合同价款的变动等内容。如果发生变更,采用何种方式对合同变更部分进行认定,责任如何界定。是对整个合同部分进行变更还是只对合同中某一单项进行变更。
五是《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办法》有关条款要求,属于国家、地方财政资金投资的重大项目,应在合同中明确工程项目完工后必须经过审计部门审计后,才能办理工程结算和工作的竣工决算。在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是单项工程完工后很长一段时间,整个项目还没有完工,无法对工程进行及时审计。基于这个考虑,应在合同条款中明确工程尾款的比例,以及尾款支付必须是在经审计,办理完竣工决算并交付使用后,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时期结束才能支付工程尾款。
(3)施工阶段。具体包括: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要密切合作,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执行工程项目,研究设计图纸和施工组织安排,分析工程施工过程最易突破的地方(如基础等隐蔽工程),从而明确造价控制的重点。
二是密切关注工程量变更部分或预算追加部分。工程量变更或是预算追加往往意味着要加大投资额度,为控制项目投资规模,工程量变更或是预算追加要进行严格审查,审查应由建设方项目管理部门代表、工程监理单位等派人组成审查小组,以合同条款为依据进行审查。
三是应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工程造价。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比较投资的计划值和实际值来控制造价。包括:工程合同价与工程概算的比较;工程合同价与工程预算的比较;工程款支付与工程概算的比较;工程款支付与工程预算的比较;工程款支付与工程合同价的比较;工程决算与工程概算、工程预算和工程合同价的比较。
(三)固定资产投资的事后控制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工后,需要对工程量、工程质量、施工方提供的工程单价等进行审核,审核人员应由建设方项目管理部门、工程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中介机构共同派人组成。
(1)在核定工程量时,严格按工程进度表所列工程量核定,防止虚报工程量。尤其是对工程变更的核定,根据现场工程记录,结合变更条款核定,防止出现多算工程量的现象。
(2)核算工程单价。对于已经在合同条款加明确的单价,按合同单价核算,对于特殊情况的费用,应严格核算其是否已在相关合同单价中包含,未包含的应由施工方出具依据资料、现在记录资料等进行详细核实。
(3)在项目工程费用中,应在“建设单位管理”中保留一部分用于项目竣工验收所要发生的费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未办理竣工决算前都属于在建工程,在建工程阶段由管理、组织审查、审计和竣工决算所发生的费用都应在“建设单位管理费”中列支,这部分费用支出也应是构成固定资产成本的一部分。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财务管理控制
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事业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明确内部各管理部门的责、权、利,财务管理部门与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部门一起全程参与,财务管理部门按项目进行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反映,建立辅助台账与工程管理部门进行定期核对,保证资料信息的及时完整,将财务管理的控制贯穿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全过程。
(一)收集项目立项论证、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概算设计等文件资料 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部门应及时将项目申报阶段形成的文件资料向财务管理部门备案,便于财务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详细情况,便于事中跟踪控制和事后监督控制。
(二)及时向上级部门报送各项报表与计划 建设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的年度投资计划、项目调整计划、 工程形象进度报表、 工程投资进度报表、年度财务决算报告以及上级(主管)部门批复的年度投资计划、 项目调整计划、 财务决算报告、合同文本等文件资料要向财务管理部门备案。
(三)财务管理部门要参与招标文件的编制 财务管理部门要参与建设单位招投标文件的起草编制,要对项目标的报价合理性提出建议,对文件中涉及经济条款的合理性进行审查,各项内容是否在批复的投资计划中等。
(四)财务管理部门要参与合同的起草、协商和签订 重点要监督合同条款与招投标文件的要求是否一致,单项工程合同与总合同是否一致,合同标的是否清晰,责任是否明确,合同金额与项目概算规模是否匹配等等。
(五)财务管理部门最重要的监督是对资金支付的控制 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按项目单独核算,单独反映和归集基本建设项目的成本费用,与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部门密切沟通,及时掌握工程进度,按工程进度拨付工程进度款。
(六)建立单项工程合同辅助台账 按照单项工程分别建立项目基本信息、工程管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工程变更情、工程进度、合同执行情况、资金拨付情况、工程是否完工、是否存在尾款等信息台账,保证建设资金与工程任务的匹配程度、资金安全等。
[关键词]固定资产 存在问题 解决途径
纵观几年来国民经济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和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是促使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因而,目前在加强消费基金控制的同时,改善和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控制和计划管理势在必行。从近几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对计划指标的控制放得过宽,一些项目没有纳入建设规模。如基本建设的“十一不占”(后改为一五不占”),使一些项目没有纳入建设规模。一些单位搞项目审批上的双轨制,基建渠道走不通,就走技改渠道。另外,城建单位也有项目审批权,甚至各级财政都可以上一些项目。这都在实际上削弱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计划管理。二是在放权的同时,缺乏必要的宏观管理手段和配套措施。国家和各级计划部门,对放权以后将要出现的问题缺乏足够的研究,而改革的措施又不配套,在放的方面考虑得多,在如何进行宏观管理方面做的少。宏观管理体系和制度不健全,缺乏调节手段,致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三是对固定资产投资缺乏必要的评估咨询,建设规模一超再超。四是清理在建项目流于形式,一些停缓建的项目明停暗建,或者只清理,不停建。
针讨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计划管理,方能够有效地控制社会总需求,保证社会总供给,从目前来看: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途径有:
一、深化改革和完善投资决策体制
投资决策是投资管理的基础环节,投资决策体制是投资体制的核心内容之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投资体制,必须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体制。深化改革和完善投资决策体制的目标,是实现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建立起责、权、利相结合的多层次投资决策体制。实现投资决策科学化,首先要坚持宏观投资决策与微观投资决策相统一的原则。其次,要建立并完善科学的决策程序。不论哪一级的投资决策,都应坚持按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办事,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先论证,后决策。最后,要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提高投资决策的水平。实现投资决策民主化,就是要建立和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投资决策管理制度,使投资决策成为有利于集中多方面意见,进行多方案比较评价,从而有利于优选投资方案的民主基础决策制。对于重大投资决策,应从制度上保证,采取切实措施,广泛吸收和聘请各有关方面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听取咨询,审议项目,落实行动,不流于形式主义,不走过场。为保证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不要相应建立和完善各类投资主体的自我约束机制,建立投资决策责任制,作到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和责任,从而建立起一个责、权、利相统一的多层次的投资决策体制。
二、深化改革和完善投资计划管理体制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和作用,改革投资计划管理体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对于投资总量、结构、布局等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的重要环节,必须坚持通过计划搞好在全社会范围内的综合平衡,以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投资计划管理,主要在于提高计划管理的科学性。应根据全社会的需要和财力、物力、技术装备能力等供给的可能性进行综合平衡,确定五年计划的投资规模和年度投资规模,使之相对平衡、适度,力求避免年度间投资规模的大幅度波动。在平衡安排全社会投资规模时,既要考虑全局的平衡,又要考虑部门和地区的相对平衡;不仅要考虑年度规模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在建规模的需要;不仅要考虑投资实施的财力、物力平衡,又要考虑项目投资后所需财力、物力的平衡投资总规模的确定,应是在保持合理的部门、地区投资结构的基础上安排。
三、完善和加强投资计划管理,还应切实保持计划的严肃性
计划的制定、调整和执行等环节都必须实行程序化、规模化管理,在建投资总规模和年度计划投资规模要实行双控制。要改革按生产能力和投资额划分项目审批权的办法,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该严格控制发展的,实行相对集中管理;该支持和鼓劲发展的,适当扩大地方和企业的项目审批权限。制定不同行业的经济规模标准,并严格执行。为了提高计划的质量水平和体现计划的严肃性,国家应把投资计划的执行情况作为计划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地区经济工作的主要考核指标之一。
投资资金管理体制既是投资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计划管理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括投资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回收方面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四、深化改革和完善投资经营管理体制
在完善投资实施管理体制方面,要求设计、施工单位要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的“四自”主体。同时,要进一步发展投资品市场,在投资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实行招标承包制,形成真正的、公平合理的竞争局面。
第二条凡引进县外投资商及籍在外经商、务工人员,以现金、实物或专利权、商标权、技术等无形资产,到县投资第一、二、三产业(建筑业、餐饮业、娱乐服务业除外,下同)的,均属招商引资认定范围。
第三条招商引资认定和奖励对象为引进招商引资项目的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以下简称招商引资单位)。
第四条招商引资情况的认定,由县招商局会同县财政局、审计局、工商局、经信局、统计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年度招商引资情况认定结束后,由县招商局会同相关部门拟定招商引资奖励方案,报县人民政府审定后实施奖励。
第五条对各单位招商引资的认定和奖励,以其引进的企业或其他经营实体的实际投资情况作为依据。
(一)引进的工业、农业新建项目,原则上以投资商实际完成的固定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技术等无形资产,下同)
投资额为依据认定招商引资额;投资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财务体系健全、资金流转清晰、能提供完整的投资到位资金银行进帐凭证的,可根据其财务帐目反映的实际投入资金为依据认定招商引资额。招商引资单位在申报项目资金投资到位数额时,其申报的投资商实际投入资金超出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例过大的,由县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其行业类别实行限额认定,但认定总额原则上不超过投资商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倍。
(二)严格按照投资商实际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作为计奖依据。其中:工业项目厂房投资以建筑工程决算的造价为依据;新购机器设施以税务机关有效发票载明的价格为依据,进口设备以报关价格为依据;旧设备先按税务机关有效发票载明的价格计算折旧后的净额,再结合现行市场价格测算其投资额;不能提供税务机关有效发票的,由投资商提供相关价格依据或证明材料,经县招商局会同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后认定其投资额;其他配套基础设施按建设承包合同中约定的投资额为依据;以无形资产投资的,按合同约定的无形资产价值为依据,并由投资商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投资商取得土地使用权或租赁生产经营场地、厂房的投入以及农业种植、养殖业项目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不纳入招商引资奖励范围。
(三)投资商采取收购、租赁、承包、控股或参股等形式投资本县工业企业,未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的,以投资商实际投资到位资金为依据认定招商引资额,但不给予招商引资奖励;新增固定资产投入,根据投资协议约定比例认定招商引资额,并给予相应的招商引资奖励。
(四)引进的第三产业项目,以投资商实际投资到位资金或原始入账凭证反映的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依据认定招商引资额。其中,旅游项目中的餐饮业、娱乐服务业的投入可以计入招商引资额。
第六条招商引资项目签订投资协议后,招商引资单位应及时向县招商局报送下列材料:
(一)签订的正式投资协议;
(二)投资商的身份证明材料,项目承办单位的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经营许可证;
(三)投资商以现金投资的,需提供企业资金入账会计凭证、开户银行进账单等资金投入证明材料;属境外资金的,需提供市外汇管理部门的外资对账单等资金投入证明材料;
(四)投资商以不动产、机械设备、物料等固定资产作为投资的,需提供已投入固定资产及现有价值的相关证明材料;
(五)投资商以专利权、商标权、技术等无形资产作为投资的,需提供专利、商标、技术认定部门颁发的专利证书、注册商标证书、技术鉴定证书等相关材料;
(六)投资商采取合资、合股、控股等形式与县内企业合作的项目,除提供上述材料外,还需提供投资商对申报材料作出的证明;认定招商引资额时,招商引资单位应当督促其引进的企业或其他经营实体及时提供原始认证资料与财务台帐等。
第七条招商引资单位对已签订投资协议的项目,要及时向县招商局申报,并按月报送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县招商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对资金到位相关证明材料进行确认,并作为认定招商引资额的依据。
第八条单个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一定标准的,根据项目类型和投资额给予招商成果奖。具体奖励比例为:
(一)引进第一产业项目,单个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500万元的,按照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计奖;
(二)引进第二产业项目,按项目落户地区计奖,对落户乡镇、孱陵工业园、青吉工业园,单个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达到1000万元、3000万元、5000万元以上的,按照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计奖;
(三)引进第三产业旅游项目,单个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1亿元的,按照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的0.5‰计奖,其他第三产业项目不给予奖励;
(四)对单个项目的奖励累计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第九条承担有招商引资指导性计划任务的单位,年度招商引资总额达到一定标准,且在招商引资综合考核中,乡镇排名前5名、县直单位排名前3名的,授予年度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并分别给予2万元的招商引资工作奖。招商引资工作奖奖励给单位招商引资工作专班。
第十条招商引资新建项目认定期与合同约定的建设期一致,合同约定的建设期满后的投资视为企业技改投资,不再纳入招商引资认定的奖励范围。
第十一条县内企业和认定期满的招商引资企业搬迁至经济开发区或在开发区新建项目的,其固定资产投资额只计入该企业所在地或所引进单位的指导性计划完成数,不给予招商引资奖励。
第十二条对跨产业经营的招商引资项目,只按企业主要经营产业给予奖励,不多项计奖,其奖励标准以企业工商营业执照核准的企业类型为准。
第十三条招商引资奖励资金原则上按年度予以兑现。招商引资项目在一个年度内未完成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其继续发生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在各实际投资年度内进行认定和奖励;在此期间,本县招商引资认定和奖励办法发生变化的,其继续发生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依据变化后的办法进行认定和奖励。
第十四条招商引资奖励资金由县财政列支,奖励给招商引资单位,并由县财政从奖励资金中代扣代缴税收,再由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奖励给招商引资有功人员。
第十五条县外投资商拟在本县投资,县内最先获得投资信息,主动与投资商联系,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促成投资项目最终落户本县的单位或个人,可认定为招商引资单位。项目进入跟踪洽谈后参与联系、洽谈的单位,不能认定为招商引资单位。
第十六条对招商引资单位存在争议的,由项目投资商认定招商引资单位并出具书面证明材料,经县招商局核实后报县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第十七条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县招商局可根据实际需要,报县政府分管招商工作领导同意后实行委托招商,并由县招商局与被委托单位或个人签订委托招商协议,书面约定招商责任和奖励事宜;按书面协议促成项目落户本县的,经县招商局会同有关部门认定,并报县人民政府审定后,按书面协议对被委托单位或个人兑现奖励。
第十八条全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投资额认定结果及招商引资单位奖励情况由县招商局负责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招商引资单位对招商引资认定结果有异议的,可向县招商局书面申请重新认定。
第十九条招商引资单位申报虚假招商引资项目或在招商引资认定过程中提供虚假资料、数据的,一经查实,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责任。
第二十条参与招商引资认定的工作人员弄虚作假、、,致使招商引资认定结果出现较大偏差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2020年以来,X区发展和改革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扎实做好经济发展宏观统筹。一是谋划推动“双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推动建立X区粤港澳大湾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领导决策和工作推进机制。高标准编制出台、统筹实施X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三年行动方案、年度工作要点和X区先行示范区建设系列文件,主动对接市发改委(市示范办),积极争取试点示范项目在X区落地。
二是协调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工作。
起草形成《X市X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动计划(2020-X年)》,并编制相应2020年工作要点,持续深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开展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工作,于X月X日全市首个与X交易集团签订交接协议。目前,X区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取得阶段性突破。
三是稳步推进各项综合经济工作。
统筹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研究。密切关注全区经济运行态势,深入研判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科学开展月度、季度经济形势分析,努力降低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制定区2020年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分解方案,压实各单位主体责任,推动各项指标顺利完成年度任务。
(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疫后恢复。
牵头成立X区建设项目推进与城市基本运行保障组,助力辖区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共渡难关;起草印发《X区推进重点项目复工(开工)工作方案》,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复工复产和启动建设。抽调党员干部驰通卡口和挂点社区一线防控,统筹协调辖区地铁工地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行业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强化救灾物资保障,牵头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助力平稳疫情期间物价。
(三)攻坚提速固定资产投资。
一是力促固定资产投资逐月回升。统筹推进政府投资项目,高效执行政府投资计划。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班长制和每周调度机制,科学分解年度任务,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20年X-X月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亿元,增速X%,计划完成率X%,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排名全市第三。
二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实行重大项目三级协调机制,全方位协调存在问题,加快建设进度,X-X月,X个在建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投资约X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X%,预计年底能X%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牵头梳理全区年度重点推进项目X个,并制定重点项目任务分解表,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全面统筹推进东进攻坚、新基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
三是引导优质社会资本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运营。
牵头编制《X区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办法(试行)》,提升公共服务项目的供给水平和效率。探索采用市场化经营权配置、知识产权证券化、基础设施REITs等多种方式拓展融资渠道,建立健全多元化、可持续的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
(四)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统筹做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工作,全力推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改革;建成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信息超过X万条,涵盖辖区内登记的商事主体约X万个,累计访问量达X万次;研究制定《X区企业公共信用评价体系》,全面铺开企业信用画像;优化“信易贷”服务、推动“信用+审计”联动、扩大“信用+执法”范围,全方位探索“信用+”应用模式。推出“信易贷”线上申报平台。推动成立X区信用促进会。
(五)推进节能减排引领绿色发展。
一是大运AI小镇成功获批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二是通过线上宣传模式创新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实现节能知识无接触式传播。三是大力推进全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做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安全监管工作。
二、2021年工作思路。
(一)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一是保质保量完成区建设项目推进与城市基本运行保障组各项任务,统筹推进落实市区各项经济政策措施。二是建立健全“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体制机制,围绕“十四五”时期X区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各领域中心工作,形成有效工作机制,为“十四五”期间各项工作顺畅开展奠定基础。三是科学制定2021年主要经济目标任务,做好经济形势分析研判,科学监测和深入分析经济运行特征,努力实现“十四五”开局之年各项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四是抢抓“双区驱动”历史机遇,统筹落实好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建设系列文件,编制2021年工作要点,积极争取双区建设在X落地结果。
(二)抓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
一是科学编制2021年政府投资计划。按照“保民生、保基础、保重点”原则,对项目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坚决剔除不必要和无效投资,推动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二是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运行。坚持固投任务双重分解,执行按月通报和“末位督办”,全力以赴保持投资强度;充分发挥稳投资工作专班和审批服务专班作用,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应统尽统。三是优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深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流程改革,提高项目决策和管理水平;推进文体项目标准提升研究和应用工作,适时开展其它建设标准提升研究。
(三)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一是做好2021年市、区两级重大项目计划的组织申报和编制工作,推动重大项目实现滚动式发展,提升项目储备数量和质量,为X区经济发展夯实根基、打好铺垫。二是加强谋划梳理,认真做好“十四五”重大项目编制工作,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全市“十四五”项目库。三是严格落实重大项目“责任制”和“承诺制”,提供高水准的重大项目协调服务。四是持续推进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三年计划,加紧推进小运量轨道交通建设示范线项目开工建设,统筹推动各龙头项目尽快落地实施。
(四)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认真总结“十三五”期间能源“双控”工作经验,研究完善工业、建筑、交通、服务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的节能措施。支持中美低碳建筑与社区创新实验中心建设国家净零碳项目,探索全过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净零能耗技术路线,研究推进净零能耗项目的推广。继续统筹做好全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行业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
今年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克服冰雪和地震灾害的影响,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预期发展目标。尤其是全市上下对项目建设形成共识,招商引资变为共同行动,呈现出力度较大、成效较好、质量较高、进展较快、影响较广的特点。
为了进一步提升实力,扩大总量,增强后劲,确保今年经济发展目标如期实现,市政府决定,今年下半年,特别是7—9月份突出加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集中开展以促进项目开工、促进投资增长、促进招商引资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工作“三促进”活动。现就有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三促进”活动的目标。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抓手”的理念,聚精会神搞项目,集中精力抓招商,全力以赴保投资,为完成今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到9月底,通过促进项目开工,确保再开工9个项目,使今年新开工项目总数达到38个,新项目开工率达到80%以上;通过促进投资增长,确保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3亿元,达到年度计划的75%,力争完成376亿元,达到年度计划的80%,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8亿元,达到年度计划的80%;通过促进招商引资,确保完成招商引资项目投资88亿元,完成投资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80个,工业项目投资72亿元,招商引资各项指标完成年度任务均达到80%以上。
二、迅速掀起重点项目建设新热潮。按照“投资项目促管理、在建项目促进度、签约项目促开工、在谈项目促立项”的要求,全面打响项目建设攻坚战。对彬长煤电化一体化、二甲醚、钢管钢绳厂迁扩建、彬长矿区服务中心、经纬织机、复混肥生产线、蓝博机械等18个项目,要逐项帮助完善立项、环评、土地报批等工作,确保按期开工。抓住当前的黄金季节,明确时限,落实责任,千方百计加快多晶硅、兴化合成氨、子午轮胎、丰益粮油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扩大投资规模。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严格实行重点项目建设旬报、月报制度,以督查促进度、保质量。
三、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围绕完成年度固定资产投资任务,重点抓好今年总投资44亿元的城建十大工程和总投资24亿元的民生工程,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加强与开行的金融合作,精心包装一批关乎全市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产业项目,以项目争取开行支持。要把兰池大道、渭河横桥、咸兴大道、咸旬高速等基础设施项目和“一地二区四园”的建设资金争取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力争融资规模达到40亿元以上。各县市区要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合作,争取在支持规模上有大的突破。市发改委要对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任务进行专项分解,跟踪督促落实。
四、持之以恒地抓好招商引资。坚持“科学招商”理念不动摇,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和园区的载体作用,使招商引资在总量上实现突破、在质量上显著提升。一要狠抓落地。实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问责制,对已经签定的5亿元以上项目实行市级领导包抓落实责任制,亿元以上项目由各县市区或主管部门包抓。市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强化任务观念,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完成各自任务。二要形成增量。牢牢把握西咸经济一体化、省属企业扩张和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等机遇,组织各县市区和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活动,力争再引进一批大项目。三要搞好策划。尽快策划包装一批好项目,形成建设一批、策划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机制,确保招商项目接替有序。四要把握趋向。认真研究招商工作的内在规律,适应国家宏观政策变化,逐步实现依靠招商引资来调优结构、增加总量、提高产业层次。
[关键词]固定资产;运营管理;使用效率;清理机制
1引言
制造企业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比较大,而且使用期限较长,细分的各项组成结构复杂,相应的管理部门涉及较多,若未能有效管理,将形成购建管控缺乏严谨,运营管理无序滞后,造成资产闲置,不仅浪费企业资金,影响企业现金流,而且额外增加企业成本,加重企业经营负担,最终拖累企业生产经营。反之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有效,战略投资时机恰当,购建管控健全,运营管理规范有序,不仅确保资产安全完整,而且还能提高资产利用效率,降低产品成本,达到合理预期,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最终提高企业经济收益,增强战略投资信心,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坚定基础。
2制造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固定资产投资缺乏严谨的可行性分析
制造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因为缺乏对市场长期的充分调查,当市场需求超过其产能时,容易形成对市场长期乐观的形势判断,未通过严谨的可行性分析,以快速将产品占领市场为主要目的,更关注企业做大,而不是做强,从而放宽标准,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同时,投资后又缺乏反馈机制,未建立固定资产投资后评价体系,或者虽建立,但评价分析质量不高,未能引起企业重视,未纳入考评体系,流于形式,最终也未能给企业在后续投资时作为可行性分析借鉴,无法达到管控成效。
2.2固定资产运营管理不规范,资产利用效率低下
制造企业固定资产涉及分类细项较多,运营管理流程复杂全面,涉及投资立项,购建审批、资金付款、涉税筹划、风险管控、资产监督、审计监察、处置交易等相关运营流程,而牵涉对应的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监督部门职责容易混淆,引起职责不清,出现问题互相推诿,无法有效规范固定资产运营管理,给后续固定资产低效使用埋下不利伏笔。此外,制造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重投入、轻运营,精益管理意识淡薄,成本管控意识不强,对应考核评价不充分,仅以产量、质量、废品率等管理考核绩效,未对固定资产闲置、开机率、生产效率进行统筹评价,容易形成资产利用效率低下,最终造成资产无效使用,不仅增加企业成本,而且影响客户交期,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
2.3固定资产管理信息不对称,未形成定期清理机制
制造企业固定资产信息未建立统一的规范标准,管理部门资产信息与财务部门入账信息不对称,计量的单位、资产的名称等,因购建或者日后的维护更新替换过程中,未能及时规范,均是形成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此外,未按期进行固定资产的清理,无法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资产,也无法及时采取应对举措,使闲置的问题资产无法最大化利用,或虽进行固定资产清理,但清理的流程不严谨,未经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审议,未将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最大化地发挥,无法减少甚至防止固定资产损失。
3制造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3.1强化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论证
制造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需符合企业的整体战略规划,并形成一系列严谨的投资论证程序,首先依据公司战略规划、年度经营计划及项目前期论证情况编制下年度投资计划,包括续建续投项目投资计划和新项目投资计划,提交相关职能部门,如战略部、财务部等进行初步审核,对初审通过的计划,再提交至年度投审会进行二次审核,投审会审议通过后,最终报公司权力机构审批;其次经审批同意的投资计划,按单项管理纳入立项可行性研究流程,由项目提出单位负责编写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表及项目技术自评表等,报告的内容包括项目的背景与必要性、市场状况及客户与竞争对手分析、项目的方案、比较及建议、投资概算及资金安排、未来五年销售预测、未来五年财务指标表;最后将具体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资料经专业评审、投审会审议、权力机构审批,以项目批文形式下发后方可实施购建。以上严谨的投资论证只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开始,在后续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还需建立与完善投资后评价程序,设立评价维度与指标,包括销售收入、经营利润、投资后回报等,将投资后固定资产实际业绩指标与立项可行性研究时预期指标进行对标管理,形成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对策分析、选择举措、解决问题、持续改善的良性闭环管理,为后续投资提供可行性分析借鉴,达到管控成效。
3.2规范固定资产运营管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规范生产运营的固定资产,首先需统一区分固定资产类别,按固定资产的具体特性列入房屋建筑、机器设备、运输设备、电子设备、其他资产大类,不同的类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管理。其次从制度层面明确固定资产各部门的职责,按照专业化统一管理的原则,规定各类资产的统一实物管理部门,并由资产实物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务部共同管理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负责进行资产档案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台账,为固定资产制作标签、铭牌等标识,随时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包括固定资产办理调拨、出售、出租、闲置处理、报废的审查、鉴定、报批和发起清理工作及后续的记录、留档、跟踪,直到最终实物灭失等。资产使用部门负责所使用固定资产的规范化使用、保管和日常维护,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设备的完好、清洁、和安全使用。财务部按照会计核算制度的规定进行固定资产各项账务处理,同时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登记、统计、汇总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负责涉及资产产权变更、地理位置移动、价值流转等相关业务的审核。最后通过标杆管理工具,将固定资产投入产出各项运营指标,如开机率、生产效率、资产利用率、投入产出率等,与内外部标杆对标,并纳入考评体系引导,发现不足加以改进,形成比学赶超的精益管理意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控制产品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3.3统一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建立定期清理机制
建立信息辅助系统,是统一固定资产管理信息最有效的方式,制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将各项固定资产信息统一规范在辅助系统中,各涉及部门在系统中赋予不同的权限,管理固定资产日常各项操作,随时掌握固定资产的各项信息及使用状况,解决因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管理不善。此外,制造企业需建立与完善资产定期清理机制,在每个年度,均需组织全公司范围内资产定期清理,由财务部负责监督,并对超过使用期限、无使用价值或其他特殊原因需处置的资产,及时通报并跟进处理,如同资产投入,资产闲置与退出也需一系列严谨的论证程序,需明确闲置资产的定义及审批,对已停用1年以上,且不需再用的,或者是已被新购置具有同类用途资产替代的资产定义为闲置,由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对资产申请报停,经财务部审核,报权力机构批准后方可执行。规范闲置资产的日常管理,资产报停后,由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封存,视情况可由实物管理部门保管或放置使用部门保管,使闲置的问题资产最大化减少损失。资产的退出处置,需成立资产处置小组,由企业负责人任组长,技术、采购、财务等相关部门参加,固定资产处置前,必须经实物管理部门鉴定,由实物管理部门填具《固定资产处置申请表》,并由财务部核实价值和其他监管问题,审批程序履行完成后才能予以相应资产的处置,如涉及相应资产实物的拆卸、移动,发票的开具、产权的过户等均需在审批手续完成后进行,减少甚至防止固定资产损失。
参考文献:
[1]贾彬.关于企业资产管理控制细节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19):138-139.
[2]余从巧.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纳税,2018(3):130.
[3]祁连山.企业资产管理相关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8(6):128-129.
关键词:固定资产 投资审计
随着企业内部审计事业的纵深发展,企业固定资产审计已不仅仅局限于对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日常固定资产的审计,而将其触角深入到固定资产投资控制的全过程。它与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各环节专业管理日益紧密,使全方位的固定资产投资控制力度更大,效果更佳。
一、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内部审计的具体内容
事前审计内容主要包括投资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设计任务书阶段、选择建设地点阶段和编制设计文件阶段。在事前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主要通过对国家有关政策的掌握对拟建项目进行实施前的效益审核、法规执行情况的真实性、各种报批手续的可靠性及设计文件的完整可用性实施审计。例如,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审计人员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独立、系统、科学地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调查研究,以避免以往经常出现的下属单位“为争投资而立项,为项目可行而可行”的不正常现象。
事中审计主要包括投资项目建设前期的准备阶段、编制基建计划和年度计划以及建设实施阶段。由于建设前期的具体实施绝大多数是由工程而实现的,故我们将投资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阶段也纳入了事中审计的范围,原因是这一阶段包括了征地拆迁及三通一平工作和设备、材料订货和施工招标投标工作。审计人员在这一阶段工作中,应根据投资的多少和规模的大小,审查全部计划和年度计划的可行性。其中包括资金到位率、主要设备订货到货保证和招标投标工作中对标底的审查及是否有作弊行为。
最后一个步骤即为事后审计,这是目前在全国已经普遍采用并实施的重要工作,也是投资控制领域汇总一项最为关键性的工作。在这一工作中,审计部门主要是参与项目的竣工验收,主要对固定资产的形成、概算的执行情况、基建投资的结算进行审计。重点是对投资项目结算进行审计。
二、结算审计是固定投资内部审计的关键环节
投资项目结算审计具有专业性强、内容多、难度大等特点,同其他审计在内容和方法上都有所不同,掌握恰当的审计方法是搞好投资项目结算审计的重要一环。
1. 分析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
投资项目审计首先要熟悉图纸,确定施工图设计是否合理,标注的工程量是否准确,是否按图纸施工,工程内容是否完成等。有些工程因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或更换材料的,应从实际出发,按实际施工内容结算。其次,要对图纸认真审核,确认是否为竣工图。第三,要审查施工洽商变更与图纸是否相对应,有无矛盾之处。第四,要深入现场,准确掌握设计修改、施工变更洽商要点,加深对设计意图的认识、掌握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
2. 深入实际,核实核准工程量
工程量是计算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因此,核实核准工程量是工程结算审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核实工程量一是要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实际情况;二是要审查实际工程量与结算书工程量是否相符,要注意施工单位有无不顾实际,故意夸大施工难度,加大工程量,增加结算费用的情况;三是要审查有无重复计算工程量的问题;四是要审查是否有借他人完成的工程报结算的情况。
3. 审查使用定额与文件汇编是否恰当
在确定工程量的基础上,要认真核对定额套用是否合理。要把好这一关,就必须研究吃透有关定额说明,掌握各单项工程所适用的定额子目和定额直接费。审计时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审查有无乱套定额,混用新建与修缮定额的情况;二是审查有无穿插使用定额及高套定额子目,有无将土建施工放在安装施工中,特别是将人工项目套用安装定额等问题;三是审查使用文件汇编是否符合规定,要特别主义是否使用了已作废的文件或混淆结构类型、滥用调价系数增加结算费用的问题;四是审查工程内容是否名副其实,有无定额子目与单价正确,而与完成的工程内容不符;有无定额子目与工程名称、工程内容相符,而定额单价不符;有无低工程量套高工程量,低面层材料套高面层材料定额子目,现浇钢筋砼构件套成品构件,一般材料套高级材料等情况。
4. 审查材料价格、用量,按实计算价差
建筑材料是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有些施工企业为了多计工程价款,往往在建筑材料上做文章。因此,在审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审查材料价格。有的施工单位虚报材料价格;有的以次充好,三级品按一级品计价;有的在当地采购材料,却出具外地采购发票,多计价差和采保费。二是审查是否存在施工单位将建设单位委托购买的材料列入工程成本,并计取各项费用。三是审查是否按规定计算材料价差。四是要对主要材料用量进行计算核实,按实计算价差。
5. 严格审核施工合同,正确处理纠纷
施工合同是确定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权利义务的规范性文件,也是工程结算的法律依据。在审计时要对合同条款,严格审查各项施工内容。一是核准工程结算范围。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把握总包和分包的工程范围,严格区分总体工程与单个工程的施工范围,并分清各阶段的工程项目,才能顺利地进行工程结算审计。二是确定施工工期、正确进行索赔。要严格审核开竣工日期,区分合同工期、定额工期、实际工期的界限,以及工期在决算调价中的应用,对延误竣工工期的,要按合同条款向对方提出索赔要求,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三是确定施工承包方式。承包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实行一次性承包方式,包死工程造价,不另算材料调价,风险一次打入结算;有的是轻包工,只包工不包料,仅取劳务费;有的则采用当地定期公布的材料调价系数方式承包,结算随调价系数的变化而变化。四是审查合同其他条款的落实情况。如有的工程规定了质量标准及不达标的罚款数额,审计时遇到不达标的,应按合同规定扣下质量罚款。
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已渗透到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切领域。它对外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不受伤害,对内抑制各种违法行为,有效地保证了企业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