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划经济模式的特点范文

计划经济模式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划经济模式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划经济模式的特点

第1篇:计划经济模式的特点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持续30多年的高速发展,这绝非偶然的成功,而必然有其内在的符合客观规律的东西。这种相对稳定的具有客观规律性的东西,就可以称之为一个模式。不论这种模式的内涵与特点如何,姑且可以先称之为中国特色经济模式。也就是说,在经济领域里中国特色模式是客观存在的。

在经济领域,中国特色模式究竟有什么样的特色?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模式相比较,最明显的特色就是所有制不同。在中国特色模式里,有数量较大、比重较高的国有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存在。国有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成功,是中国特色模式获得巨大成功中最亮丽的一笔。而以构建“两个机制”为主要特征、以“层层模拟法人、环环快速联动、人人应对市场、招招应对危机”为核心内容的新兴际华模式,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是一个成功的典范。新兴际华集团的成功探索,不仅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国有企业乃至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之道,而且为探索中国特色经济模式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

效益源于实力

新兴际华集团的成功事实,回答了国有企业近年来为什么发展快、效益好的问题。

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前期,由于企业原有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机制不活,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以至于多数经营效益不好,普遍亏损,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可是,近年来,国有企业一改过去落后面貌,发展快,效益好。一些人惊诧,不理解其中的原因,个别人甚至看不惯、不服气,怀疑国有企业是不是真正面貌一新了,能否持续保持这种发展势头?于是,国有企业发展又好又快,是由于垄断因素(垄断论),或是由于抢走民营企业的利益(与民争利论)等杂音时有出现。

其实,如果我们做认真深入的调查就会发现,这些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步子加快、创新力度加大,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已有了重大调整,经营机制发生了重大转变,已经成为蜕变重生的“新国企”,这是国有企业发展不断向好的根本原因。通过经管模式的改革创新,身处完全竞争市场领域的新兴际华集团,也同样实现了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创造了卓越的业绩,是最有力的现实佐证。

新兴际华的实践充分表明,国有企业近年来之所以效益好、活力强,主要是由于体制机制和经营管理模式的变化,企业内部管理的强化和应变市场能力的增强。

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搞得好坏,所有制不是根本问题。国有企业不是计划经济的“专利”,民营企业也不是市场经济的“宠儿”;搞市场经济不只是发展民营经济,搞好市场经济仍然需要国有经济;不仅是民营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国有企业同样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只要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好,国有企业同样可以形成好机制,同样可以搞好搞活。新兴际华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国有企业并不是只会花国家的钱,还能够为国家挣钱;不仅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能搞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还能搞得更好。

模式创造历史

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企业的外部环境不同,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就应该不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总结推广了“鞍钢宪法”;七八十年代,我们总结推广了“大庆精神”;90年代后,我们又总结推广了“邯钢经验”。“鞍钢宪法”和“大庆精神”是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的产物,“邯钢经验”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变型转轨过渡时期的实践探索,它们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社会宝贵财富,在当时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即使站在现在的高度来审视,其中也有不少可供参考和吸收的营养成分。

但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企业经管模式也必须发生相应变化。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必须从根本上进行重塑,使企业经营机制得以根本再造。为了在新形势下求生存、谋发展,不少国有企业也曾有过一些类似的改革创新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新兴际华集团的“两个机制”经营管理模式创新堪称新历史条件下国企管理创新的一个里程碑。

与其他企业的管理创新相比,新兴际华模式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新兴际华集团不是局部的、零星的小动作,而是全面系统的工程,是力度极大的大胆探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新模式。如果说基础管理系统是一个车身,层层模拟法人机制是一个动力系统,环环快速联动机制是一个导向系统的话,那么,这三位一体便构成了一辆可以高速前进的跑车。新兴际华不只着眼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节约降本,而是将市场机制和市场信息全面引入企业内部管理,实现经管统一、内外结合、市场导向、动态均衡。

第二,以人为本。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是国家、社会和企业的主人,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在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什么,需要我们探索。新兴际华集团的内部层层模拟法人运行机制,使员工从切身利益上对企业实现主人翁的地位,自己的收入、自己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模拟法人运行机制,是人民群众“主人翁”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现形式。

第三,从理论上来说,新兴际华模式是价值链管理工程在中国的具体化、在国有企业的具体化。在这一模式中,价值链是一条始终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主线,企业各个环节的目标都是创造价值的最大化。在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上层层模拟法人,激活内部主体动力;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之间快速联动,应对外部市场压力。二者有机结合成一个统一体,从而实现企业整体价值的最大化。可见,“两个机制”在新兴际华集团的全面实施,打通了产业链,是一种穿透式的价值链管理方法,促进了企业的科学发展。

第2篇:计划经济模式的特点范文

(1)转型早期:计划经济时期(1978年-1991年)1978年党的制定的经济转型方案,转型以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为起点。路径是先农村再城市;先针对体制外部再针对体制内部;先对国有企业进行经济机制的改革,再对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革。这是我国独有的改革路径,后来证明这种渐进式转型的方式奠定了我国经济转型的基础,为转型的成功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一时期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内容是转换企业经营理念和机制,推行承包责任制,以解决两权分离为核心目的,重新塑造微观经济。

(2)转型中期: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确立(1992年-2001年)1992年党的十四大会议正式确立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的经济体制,从此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质的改变,由计划经济体制完全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转型取得里程碑意义的成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随着计划、外贸、金融、投资、财税五大体制改革的完成,我国经济体制框架基本建立起来。

(3)转型深化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时期(2002至今)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一年,在全球贸易的助力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经济转经进度逐渐加快,形成国际化竞争,国家对企业的发展和定位作出相关调整和要求,主要以国有控股,进行国企法人治理建设和多元化产权改革,担负起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使得我国市场经济进入成熟阶段。

二、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特征

我国企业管理特征比较鲜明,不同地区的企业管理模式差别非常大,而且国家与企业在管理创新上发挥的作用也有差别,总体上讲,我国的企业管理创新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创新过程也大相径庭,但是我国改革创新的方向始终是以市场经济作为主导方向

。(一)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具有多元化特征

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和改革应该服从市场经济目标,但是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中管理创新的形式应该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这种管理创新多元化会成为我国经济朝着多元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的体现。

(1)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在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因素作用下,我国不同的经济地理区域会形成产业结构上的区别,这样的差异会带来生产工艺和资源组成的不同,面对不同产品带来的市场结构和环境,不同企业对产品组合和产品价格的制定也会有很大差别,导致企业管理的方法和目标不一样。比如,生产工艺繁琐的企业都重视技术层面的创新,市场竞争力大的企业会根据收益情况,在节约成本上进行创新。

(2)不同行业根据自身生产规模、技术层面和综合实力,在管理创新上也有很大差异。概括来讲,资本密集的企业把企业管理的中心放在财务管理上,通过提高收益率、降低投资风险实现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劳动力密集的企业通常会以劳动雇佣和规范员工管理制度为核心,通过对员工的规范化和法制化的手段当作企业管理创新的出发点。技术密集的企业会把重点放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来增加企业实力,与金融业类似但性质不一样,金融业是以引进先进现代化电子商务平台来降低投资风险和投资成本。因此,不同行业形成的管理创新的重点都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成本结构。

(3)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根据企业的所有制不同,创新方面也有所不同。大中型国企在创新制度过程中注重于处理经营者和所有者间的关系,增强所有者监督力量,以防出现产权虚置,作为国企创新目标,公有产权具有分散性,公有制的企业产权不可分,在这个背景下,产权容易发生虚置的问题,内部人逐步会控制整个企业,所以这个问题是当下创新制度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民企通常都是依靠家族力量维护和运营,科学化建设不到位,存在权责不清的可能性,所以有限责任很难确立,导致许多民企形成效益低和管理乱的局面。所以,我国家族制企业的管理创新应该以适应我国社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改革创新。

(二)企业管理创新具有渐发性特征

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渐进改革和创新。宏观上,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很漫长;微观上,企业管理创新必须存在这样的内在特质。随着经济社会的渐进性发展,我国企业管理创新随之稳步进行。我国企业管理制度曾经历过放权让利改革、承包责任制改革、税务改革和产权改革等各个阶段。在改革开放社会转型初期阶段,国家宏观提出计划经济的概念,承认企业是商品独立生产者,否定超前经济理论。随后,我国企业管理制度由计划经济管理模式逐渐转变为独立、自负盈亏的经济管理模式,企业的经营权力依然很小。随着人们思想认识的逐渐提高,认识到了市场因素的重要性,价格机制成为了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怎样可以将国家统一产品价值转变为受供求影响配置产品价值成为当时经济改革的主要问题。紧接着,价格机制逐渐的改变了企业管理模式,内容主要是以收益机制为核心,以市场为主导方向,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国有企业管理改革的新趋势。为了企业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模式,我国实行承包制和利改税务的措施,其目的是价格机制和成本收益机制可以对企业的决策产生一定影响,使企业有活力,可以带动地区进而带动整个经济体制的发展。现如今,我国的企业管理创新和转型工作仍然是以企业产权改革为主导,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其核心目标是以产权关系来进行资源配置。

(三)企业管理创新具有自发性的特性

我国的企业管理创新自发性特点比较明显,所谓的自发性是以个体需要为主体导向,行为上不完全迎合国家法律和政策的一种特性。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我国单独的企业对国家法律和政策的突破,在改革开发道路上表现的比较突出,我国企业管理创新自发性最好的表述就是先改革,再探究改革方向。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体制不完善,方向也不明确。而苏联和东欧国家在经济改革当中已经实现社会主义计划管理模式,并且逐步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我国曾经在学术界也讨论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因我国企业总是遵循陈旧的教条,当时没有明确的改革方向,但是在改革发展不断探索的道路上,我国企业管理人员突破了陈旧的管理模式,进行大胆创新,逐步脱离国家直接进行行政控制,以利润和价格作为经营方向的杠杆。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在没有把企业当作独立商品生产者的条件下,需要重视市场的价格、利润、供求规律,而不是直接等待上级指令,每次突破原有体制都会给改革增加一份动力。我国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内在特色就在于改革过程中管理人员首创主观上的能动性,在改革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和修正,国家在认可的同时也在完善相关的政策。

三、国有企业管理动力机制

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首先应当考虑的因素是利润,因为企业就是将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来运营的经济组织。我国拥有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背景,导致国企管理创新具有相对复杂的动力机制。国企开展管理创新的动力与市场环境和体制环境息息相关,不同转型时期的体制环境、市场环境、国家政策影响了企业管理创新的动力机制。

(一)转型早期国企管理创新动力机制

国企管理创新系统在转型早期主要由国企改革因素、体制因素、市场调节因素以及国企自身因素等构成。这些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但形成了国企管理创新动力机制生成机理的基本因素,而且决定了国企管理创新系统在这一时期的基本属性。这一时期,我国经济转型处于起步阶段,宏观经济体制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这样的经济体制决定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和管理方式,发挥主导作用的还是国家行政力量。在这种体制和格局下,国企在管理创新上主要是典型的以服从和响应为主,从国企管理创新动力源考虑,虽然是计划经济体制内部改革,毕竟从体制上引入了商品经济,这在客观上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向,明确了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目标。先后国企经历了两次带有市场化取向重大意义的改革:承包责任制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这两个机制形成了国企管理创新机制的雏形,为企业管理创新的启动和发展奠定了体制基础。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国企的基本属性是国家行政的附属物,国企内部的管理创新机制是次要的存在,只能从属和响应,而存在于国企之上的政府才是支配管理创新重要推动的力量。所以,国企管理创新动力机制的主导是政府的强力推动,这是转型早期企业管理创新的显著特征。

(二)转型中期国企管理创新动力机制的发展

由于这一时期宏观经济体制发生质的变化以及国企改革政策的逐渐成熟和深化,国企管理创新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将市场化管理作为国企管理创新的主要方向。国企管理创新系统在转型中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创新系统构成要素和创新系统组成结构。这一时期的国企创新系统由创新环境和创新实施主体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创新环境的改变主要是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改为市场经济体制,国企政策成熟,市场竞争力的出现等;创新实施主体指的是开展管理创新的国企,从创新动力机制上分析,可以细分为多个要素的组合体,这些要素包括开展创新国企的身份、数量、管理水平、经营状况、未来发展愿景等,与转型早期比较,企业管理创新系统构成的要素明显增加了。不仅如此,创新系统构成的性质和组成也产生了质的变化,先经历了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主要目标,随后经过金融、投资、计划、外贸和财税五项改革使得我国完善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彻底的改变了国企的生存环境和地位,国企经营活动转变为以市场交换作为活动方式。经过这次质变的转型,非公有制经济迅猛的发展,打破了国企垄断的格局,出现外资、非公有制和国企三足鼎立的竞争局面,对国企改革的深化起到了促进和推动的作用,为了占据市场影响力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都有重大突破。这一时期起,以政府推动和市场驱动双层导向为主题,是国企为利益越来越自觉的进行管理创新,这种成熟的创新动力机制使市场化管理彻底的进化,成为了现国企的基本范式。

(三)转型深化期国企管理创新动力机制的突破

加入国际贸易组织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入了完善和深化阶段。虽然国企创立创新环境要素和组成要素没有太大变化,但还是从内涵上改变了很多,从调查情况来看,新时期的国企管理创新动力机制是外部环境和国企自身相互结合产生的,其发展方向也是互相影响和作用的。首先,国企的创新方式和指导思想明确,并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将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追求可持续发展作为创新主要任务。其次,政府极力推进的国企战略目标很强,管理思想先进,发展理念比较明确,在财力和行政的支撑援助下,为管理机制的创新建立雄厚的力量,促成了国企管理创新由自觉主动创新转变为自主深度创新。最后,国企在创新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的矛盾和问题,追赶国际水平的同时展开攻守兼备的理念,尽早解决漏洞也是为了将来不会出现更严重的失误,为企业管理创新的稳步深入奠定基础,将国企管理创新的愿望演变成管理创新的深化活动。总而言之,国有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带来的动力机制,不论是在管理运作特征上,还是组织结构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与变化,这些变化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结束语

第3篇:计划经济模式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市场营销;竞争力;路径;煤炭企业

1要以营销理念指导营销策略的制定

现代市场营销学认为,一个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必须要有鲜明的营销理论作指导。因为在现代市场营销领域中,企业销售的不仅仅只是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还包括产品的品牌因素、情感因素以及产品的社会附加值因素等等,这些因素归集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市场营销文化,而企业营销文化的核心则正是企业的营销理念。所以,现代市场营销看上去销售的是有形的东西,实则是在销售无形的东西。换言之,现代市场营销实际上是在销售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理念和企业的思维方式。煤炭企业是我国能源供给领域中的大户,在历史上曾经“一家独大”,但是现在在新型清洁能源的冲击下,往日的优势正在被一步步侵蚀。所以,煤炭企业要提升市场营销竞争力,就必须要立足当今市场发展需要对传统的营销模式进行革新,以新的营销理念指导营销策略的制定,将营销理念寓于营销策略之中,提高营销策略的方向性和准确性,形成以满足用户市场需求为中心的新的营销价值观。

2要让营销策略的制定服务营销战略的需要

所谓企业营销战略,通常是指企业根据自己对市场的掌握情况,在对市场进行划分定位后,对企业产品在一定时期的市场价格、销售渠道、销售目标等所制定的计划;而所谓企业营销策略,则是指企业为了实现营销战略而制定的执行方案和实施方法,其目标是要保证企业营销战略按计划有效完成。据此可知,企业营销策略是为企业营销战略服务的,企业营销策略是企业营销战略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手段。所以,对于当下经营处境艰难的煤炭企业来讲,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首先要考虑好营销策略的制定是否能够满足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需要,要让策略的制定服从于战略,服务于战略,这样,策略的制定才具有时效性。我国煤炭企业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煤炭产品的市场销售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调配的,企业无需在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上做功课,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煤炭企业要想保证产品有良好的市场销路,就必须要提高在市场营销方面的竞争力,就必须要处理好眼前效益和长远效益之间的关系,因此,就必须要处理好营销策略与营销战略之间的关系,让营销策略的贯彻执行成为营销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有力保证,让营销战略为营销策略的贯彻执行指明前进的方向。

3要建立动态营销策略调整机制

市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在市场经济运行环境中,企业制定的任何一种营销策略都不可能永远适应企业发展需要。企业市场营销没有一劳永逸的战略,也没有一劳永逸的策略,企业需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和自身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营销策略不会过时,才能保证企业产品的市场销路。所以,煤炭企业要提升在营销领域中的竞争力,也必须要建立动态的营销策略。煤炭企业不同于普通行业企业,一方面煤炭企业规模庞大,分支机构众多,过去采用是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煤炭企业当前处境艰难,市场消费疲软,产能过剩的问题还大面积的存在着,对于这些因素,煤炭企业在建立动态营销策略时必须要予以充分考虑,既要考虑到市场上的销售渠道、竞争状况以及产品的技术含量等因素,也要考虑到企业的财务状况、杠杆压力和环保压力等因素,只有在全面考量、综合分析这些因素之后建立起来的动态营销策略才具有可行性,才会满足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需要。

4要明确对营销市场的定位

明确对营销市场的定位,犹如我们常说的“有的放矢”,可以大大提高企业市场营销的成功概率。一方面,煤炭企业一般都具有规模庞大、煤炭产品种类较多的特点,另一方面,煤炭下游企业不同客户对煤炭产品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所以,煤炭企业要想在市场营销竞争中取胜,就有必要结合自身产品的特点和下游客户的不同需求,锁定市场目标,科学定位市场,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客户对煤炭产品的需要,提高企业的市场营销水平,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实现对目标市场的科学定位,首先企业要做到的就是要抢占市场空位,挖掘本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营销特点,根据企业自身营销特点制定差异化的产品销售方案,有区别、有针对性地组织市场促销活动;其次企业还需要对煤炭产品进行合理定价,如何才能合理的给自己产品进行定价,这对当前煤炭企业来说的确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因为煤炭企业当前正处在产品价格的低谷期和市场竞争的高峰期,价格定的高了企业产品就会失去市场竞争力,价格定的低了又会降低企业的经营利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煤炭企业必须要做足充分的市场调研工作,获取足够的市场客户信息和竞争对手信息,通过对市场客户信息和竞争对手信息的分析来确定既能够给自己带来竞争优势又不至于造成企业利润下滑的产品价格。这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所在。

5要构建互联网+的新型营销网络体系

互联网+的经济模式近年来早已成为网络热词,煤炭企业对此也并不陌生。互联网+经济模式的形成为各行各业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打开了方便之门。不管是同行业与同行业之间,还是不同行业与不同行业之间,借助互联网+经济模式都可以建立起彼此互惠的经济联系。在互联网+经济模式的促进下,营销市场中的横向联系被无限的扩大了。构建互联网+的营销模式,有利于煤炭企业顺利渡过所谓的“寒冬”,迎来市场营销新的春天。因为,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形成是营销领域中的一场深刻变革,借助互联网+这种新型营销模式,企业随时都可以掌握煤炭市场的供求信息、客户对产品的不同要求、外国煤炭产品的进口状况以及煤炭市场当前的态势、煤炭产能数据的分析结果等行业新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过去常见的煤炭交易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企业借此可以有效地把握市场竞争动态,从而及时地对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做出调整。并且,利用互联网+经济模式,煤炭企业还可以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加深产品营销过程中企业与产品订购、运输物流、仓储服务等环节的合作关系,提高企业市场营销效率。

第4篇:计划经济模式的特点范文

没有吸引外资的区位优势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子,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被誉为浙江现象。浙江是中国内发性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的典型地区,研究浙江模式能够给越南经济发展提供很多启示。

一、浙江经济模式简析

(一)基本概况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全省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为全国面积的1.06%,是中国面积较小的省份之一。陆域资源贫乏,农业比重大。工业基础薄弱。资本供给缺乏,也没有享受特殊的政策优惠。然而,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发展路子。全省经济发展迅速,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成为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有活力的省份之一。2008年与1978年相比,全省国民生产总值大幅提高,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达13.1%。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2位上升到第4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全国第16位跃升为第4位:三大产业构成由1978年的38.1:43.3:18.6转变为2008年的5.1:53.9:41。这一切表明,浙江已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原来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农业省份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大省转变,不仅提前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而且正以坚实的步伐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向现代化迈进。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产业呈现一种集群化发展现象,从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向一县一业蔓延。有人称其为浙江块状经济,也有人称其为产业集群。从一村一品起步,就近建立专业市场,经过多次产品档次的提升,主导产业不断壮大,逐步构成了小商品大市场高回报和小资本大聚集的企业集群。绍兴的纺织业、诸暨大唐的袜业、慈溪的小家电、乐清的低压电器等,在这些经济强县(市),总有一个或几个产业执全国行业之牛耳。

浙江模式,就是立足民力、依靠民资、发展民营、注重民富、实现民享的民本型、内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浙江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是人民,全民创业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特征。民营企业成为最活跃的市场主体。浙江工业化始于农业为主的经济基础,大多数产业是根植于本地。从原始资本积累开始,家庭工场起步及小商品生产人手,浙江经济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自我积累,自行生长的历程,呈现出明显的内生工业化性质。

(二)浙江经济发展特征

产业集群数量众多,以传统产业为主

浙江区域经济产业群数量众多,在地域上通常以乡镇的行政界限为边界,或由相邻的几个乡镇共同组成,乡镇内部又存在不同的专业村。目前,浙江的许多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着名的专业生产基地。据调查,截至2008年年底,浙江省共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600多个,工业增加值2.5万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4%,产业集群平均规模41.6亿元。从集群规模看,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462个集群中,工业总产值100300亿元的有59个,其中超过300亿元的有14个。从单位和人员构成看,2007年浙江省产业集群包含的生产单位(包括企业和个体工业单位)有23.66万个,占全部工业生产单位的27.2%:从业人员674.5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47.8%。

主要特色经营模式:专业市场+家庭工场

浙江产业群以专业市场(或商品市场)为依托,把成千上万个家庭工场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最有浙江特色的专业市场+家庭工场式的经营模式,也就是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集群的浙江模式。这种模式起源于温州地区,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乡镇企业改制的迫切需要,它以现实的优势不断扩散到省内其他地区,专业市场的发展是浙江农村地区特定历史时期商品流通体制的产物,为家庭工场提供了可靠的产品销售渠道,家庭工场则是专业市场繁荣兴盛的基础。

二、浙江经济发展的典型经济模式

温州民营经济

温州位于中国东南海岸线的中段,浙江省的东南部,是全省距离省城杭州最远的城市。改革开放30年来,温州人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迅速成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和影响力的城市之一,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民营经济的发展模式温州模式,

第5篇:计划经济模式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市场经济模式 制造业 新经济

曾被誉为创造了亚洲奇迹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表现出强大的增长和竞争活力,而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一轮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却显得对应迟钝,缺乏竞争活力。在短时间内将成功与失败两面的先后展现,为我们全面认识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提供了正反两面资料。中国和日本同属于东亚文化背景下的国家,在经济模式与发展战略的选择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全面的认识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借鉴意义。

一、创造了制造业辉煌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

从制度看,市场经济是现代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经济制度,从模式看,同样的市场经济制度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表现为不同的发展模式。同样的制度之所以表现为不同的模式,就在于构成经济制度和经济增长要素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采取了不同的组合。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二战后经过60年代的经济恢复,在80年代的高速增长中,逐渐定型。 从构成经济增长的各要素的关系看,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有以下一些特征:

1、从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看,是典型的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

从所有制的角度看,日本的市场经济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市场经济。从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看,日本的市场经济属于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从大范围来看,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西欧和北美的市场经济大都属于市场导向型市场经济,具有东亚文化背景的东亚地区的市场经济大都属于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日本的市场经济则是东亚地区最典型的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

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是亚洲地区最早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二战之后,也是最早以政府导向的市场经济模式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 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向和配置方式具有更大的权利。日本政府对社会资源配置的调控,主要通过这样一些途径来进行。

一是运用产业政策诱导社会资源向政府调控的领域和方向配置。从战后50年代重点发展纤维等轻工业,到60年代重点发展钢铁和化学工业,从80年代转向重点发展电器机械和汽车业,到90年展电子机械和信息产业的选择,每一次产业的转换选择,都是在政府产业政策的诱导下进行的。

二是通过政府与企业之间建立的“保护”关系,保证企业投资和管理符合政府的产业调控的方向。日本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并不是欧美国家那种纯粹的纳税关系。日本政府与企业之间,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指导和保护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不仅表现在一系列政策指导上,还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如在日本存在的“神仙下凡”制度,就是从人际关系方面加强了政府对企业指导。在日本存在着论资排辈年功序列制的官员升迁制度,由于越往高层,其职位越少。为了解决到一定年限需要提升的官员,而没有空缺职位的矛盾,采取了从政府派到企业任职的制度。这种制度就是所谓的“神仙下凡”。大量政府官员“下凡”到企业,从人际关系上强化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三是运用政府计划和财政政策对社会资源进行直接配置。日本政府对社会资源的直接配置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80年代末经济不景气以来,通过发行国债来刺激经济增长。其次就是从50年代开始的每10年制定一次的“国土开发综合计划”。为了解决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推行的国土综合开发计划,是日本政府按照计划对开发地区进行直接投资的计划。尽管这种投资主要是基础设施的投资,但对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具有一定引导作用。

2、从国际与国内市场看, 是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的外向型经济

由于两大原因,使日本的市场经济表现对国际市场的高度依赖性:一是国内资源的短缺。二战后日本推进大规模的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大量进口原料和能源。日本对海外能源的依赖程度高达87%,美国是20%,英国9.3%,西德57.7%,法国80.3%,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为了解决在大量进口中形成对外汇的大量需求和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在增加进口的同时,必须增加出口。所以对国际市场的高度依赖性,就成为日本市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二是二战之后支撑日本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和资本的积累,也需要在引进中进行。这些因素使得日本的市场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很高的开放性。

从50年代开始,日本就确立了“贸易立国” 的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在60到80年代,日本利用欧美国家和西欧国家进行产业调整的机会,抓住有利时机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对外贸易体制,实现了国内市场与国家市场的接轨。不断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根据互补优势原则,确定产业发展重点,不断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日本经济在国家分工体系中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和强大的竞争力。

战后日本市场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在“贸易立国”战略指导下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从50年代开始这个过程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次国际化(1949年~1961年)是以振兴出口和促进产业合理化为目标的国际化。处于战后恢复时期的日本经济,采取了振兴出口,限制进口的国际化政策。

第二次国际化(1960年~1973年)是适应国际经济自由化而进行的。在这一时期,日本经济进一步走向自由化的过程经历了三步。在60年代以前实行的主要是限制外资进入重点产业扶持的政策,通过关税和数量限制来限制进口。第二步是从限制进口走向贸易自由化时期。第三步是从贸易自由化走向资本投资的自由化。

第三次国际化(70年代到90年代)是以解决贸易摩擦政策对应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化。日本的贸易收支自1962年起完全盈余化,70年代后期对欧美的贸易盈余呈现剧增,如何对应贸易摩擦成为日本外贸政策的中心。

3、从宗法关系与市场关系混合中生成的企业制度,是一种团队精神很强的企业制度

在80年代,人们总结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功的经验中,曾将充满团队精神日本企业制度作为主要经验予以研究。高度敬业和充满团队的企业精神是如何形成的,这曾是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日本企业高度敬业的团队精神来自其特有的企业制度。这种企业制度从总体上看,是由两种力量或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从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宗法依附关系与市场竞争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市场经济中发展起来的日本的企业制度,也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些特征,如现代日本的企业大都是股份制企业,在日本也存在庞大的证券市场,企业的经营活动也都遵循市场竞争规律。但这些并不是日本企业制度的全部,有些东西在现代日本企业制度中,则是某种形式的存在。如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日本企业只是一种形式的存在。构成日本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构成日本企业制度的独特性,是存在于日本企业中的另一种关系,即自上而下的具有浓厚宗法色彩的依附关系。

这种宗法依附关系,分这样几个层次存在。第一个层次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即政府对企业指导、保护的“护送船队”关系。政府对企业除了通过产业政策诱导和管制外,还通过“神仙下凡”派往企业的官员,对企业进行渗透。第二个层次的关系是行业关系。行业关系通过行业协会和财界组织来实现。行业协会没有政府背景,主要协调行业内事宜,制定行业标准。第三个层次的企业之间的“序列关系“。企业之间的序列关系主要表现为三种关系。(1)隶属于企业集团(财团)的序列关系。日本不同的财团在历史上属于同一财阀延续下来的。每个财团以银行和商社为中心形成松散的联系。同一集团之间在商业上相互照顾。如企业之间的商品采购要优先从本财团内的企业采购。如在日本研修中参加富士通举行的多次酒会上,所用啤酒是和富士通属于同一财团的企业的啤酒。(2)主银行关系。日本企业的金融业务都由一家银行承担,银行向企业派遣干部,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时银行出手救济。(3)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专属配套关系”。中小企业依附某一大企业专门为其提品配套,大企业保证中小企业的经营业务、向中小企业派遣干部、提供技术并压其降低成本。政府的指导、行业协会和财团、主银行隶属、专属配套等构成了企业的存在外部关系。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主要通过企业内部的工会、雇佣终身制、年功序列制等制度来维系。

市场竞争的关系是一种横向的关系,而自上而下的从政府到财团、从银行到中小企业的关系网是纵向关系。将企业划分在不同的条块之中自上而下的序列关系具有一定的依附性。某个企业一旦脱离或背叛隶属的某个财团或他的主银行,可能会为企业的生存带来意向不到的危机和灾难。任何一个日本企业都面临着两种关系的约束,即竞争关系和依附的关系的约束。这种自上而下的依附关系并不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而是对既定历史关系的承袭。是古代自上而下的封建宗法关系在现代社会的再现。如日本的财团就是日本历史上财阀关系的沿袭。同样政府对企业的保护,银行对企业的控制,这种变相的依附关系也是古代封建社会存在的自上而下的封建皇权对超经济控制的另一种形式的再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把这种自上而下企业关系称其为古代宗法依附关系的遗留。这种关系的存在同日本的近代历史有关。日本从古代的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走的是一条改良道路。现代的资本主义关系是在保留古代封建关系的框架下渐进形成的。现代的日本企业存在于市场关系与遗留的宗法关系混合生成的制度中,也就不足为奇。

以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在本质上也是使员工不得不依附企业的一种宗法关系。因为在日本所有企业都是隶属某个财团或某个银行,所有的企业都实行终身雇佣,而且是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形式上分离,实际上的不分离,所以在日本并不存在像西方国家那样的发达的劳动力市场和企业家市场。从表面上看,这种变相的依附关系的存在是对市场竞争关系的抑制。特别是按照西方的古典经济学观点,这种变相的依附关系是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但是在现实日本市场经济中,正是这种依附关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却成了日本企业精神的形成根源。这种从古代社会遗留下的依附关系,在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日本特定文化的背景下,变成了员工对企业、小企业对大企业,大企业对银行、企业对政府的服从和忠诚关系。员工对企业的服从和忠诚在日本企业的内部又变成了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相互配合的团队精神。企业对政府的服从,使政府的调控信息以最少摩擦得以实现。小企业对大企业的服从,企业对财团的服从,使以高度分工为基础的现代化生产体系以最少摩擦而形成。如果说欧美的大企业是在长期的竞争中形成的,那么日本的大企业集团则是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宗法关系框架中形成的。与欧美的大企业相比,日本企业集团形成时期短,摩擦成本小。这可以说是在短期内日本跨国公司迅速成长的秘密所在。

总之,在市场关系与古代遗留下宗法关系混合中形成的日本企业制度,在80年代以前,表现出了很强生命力和竞争力。这种独特的企业制度,也成了其他国家很难模仿的构成日本经济特点的一种制度。

4、从产业政策与技术创新上看,是赶超性学习模式

二战后至80年代末发生泡沫经济前,日本产业政策的实施大致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主要为了恢复市场,克服通货膨胀,确立了以经济自力为基础的产业政策;在产业选择上,主要推进了以纤维纺织品为主的轻工业的发展。第二个时期,是以产业合理化为中心,培育新型产业,充实社会资本。在这一时期重点发展了资本密集型的钢铁、化学等行业。第三个时期,适应贸易自由化、资本自由化,为了实现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迈向经济大国的目标,采取强化产业竞争力的产业政策。这一时期也是日本的汽车、电器机械迅速发展和走向世界的时期。第四个时期是产业政策多样化的时期,主要是谋求振兴电子产业和发展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时期。

日本产业政策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产业政策的出发点主要是追求规模经济、鼓励企业间的合并与联合,追求卡特尔效应;二是适应日本经济外向型特点,鼓励出口始终是日本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三是坚持将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置于产业政策的核心,使产业推进和升级始终在技术进步的中进行。日本产业政策这三大特点与日本战后赶超性总体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通过大规模生产提高引进技术的重复使用效率,然后在开拓的国际市场中进行销售,在短期内实现赶超西方发达国际的目标,这就是日本战后推行产业政策的核心所在。实践证明,日本的赶超产业政策是成功的。正是这种赶超政策使日本在短期内,创造出了一个可以和美国相抗衡的工业制造大国。

通过产业政策、外汇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鼓励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是日本在80年代以前实现经济起飞的另一个经验。日本的技术进步经验从总体讲是一个学习的经验或二次创新的经验。日本战后技术革新是在引入西方先导技术的前提下,将尖端技术与具体工业流程、产品开发相结合进行追加创新的技术革新。所以在日本的技术创新体系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国家通过产业政策、外汇金融政策激励下对西方尖端技术的引进、学习和消化的系统,另一部分是将尖端技术与生产工程和产品开发项结合,进行的技术再创新的。由于属于工程学和实用技术的创新是与市场紧密相联系的创新,所以日本的技术创新是以民间部门为主体的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技术创新所需资金的供给也是以民间部门为主。日本拥有全世界一流的工程师和各种各样民间技术人员,日本也拥有世界一流的高素质工人。这些都是日本80年代在制造业技术领域领先世界的原因所在。这也是日本技术创新体系的特点所在。同欧美的技术创新体系相比,在研究开发领域,日本工程学占优势,欧美则在理学占优势。

5、从经济发展的阶段看,是适应制造业发展的经济模式。

二战以后是制造业迅速发展的经济时代,适应制造业发展成长起来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表现出对制造业适应性和强大的竞争力优势。

在技术上,制造业技术需要两次创新。第一次是属于理学上的原理性创新,第二次是在原理的指导下面向终端产品的属于工程学上的适用技术或工艺流程的创新。二战后建立日本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直接面向市场、面向终端产品的二次技术革新系统。80年代以前,如果说欧美在第一次科学创新占据优势,那么日本则在第二次技术革新中占据优势。可以说,在制造业技术创新中,日本充当了欧美二传手角色。虽然日本在第一次科学原理的创新中不占据优势,但通过学习、引入的途径弥补了这个不足。由于日本所拥有的技术革新优势是在直接面对市场的终端产品中显示出来的,所以日本所具有的技术优势直接变成了市场竞争优势。而欧美所具有的第一次创新技术优势,由于缺乏二次创新优势,所以在市场竞争中输给日本。

在企业组织方式上,制造业所需要的是“双高式”的企业组织方式。所谓“双高”式是指建立在高度分工基础上中小企业群与高度综合的大企业集团相配套的企业组织。日本存在的大企业控制中小企业的“企业系列”制度,解决了将分散的中小企业纳入社会化大生产问题; 大银行控制大企业集团的“主银行制度”,再加上政府对企业指导保护关系,使日本走了一条以最小的摩擦成本组建其与欧美相抗衡的制造业集团和跨国企业的捷径。从古代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自上而下的宗法关系,虽然抑制了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但将遗留的宗法关系改造成适应社会大生产的有序的企业组织关系,却成为日本以最小的摩擦成本组建现代企业集团最经济的选择。为日本高超欧美争得了时间。

二战之后制造业发展的时期,是贸易自由化发展的时期。在关贸总协定推动下的货物贸易自由化,产品国际化成为制造业时代的市场特征。在特殊的自然禀赋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的“贸易立国”战略,使日本适应界贸易自由化大势,不仅获得了发展制造业所需要的技术、原材料和能源、而且开拓了产品销售的国际市场。

在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中,最具有生命力的是在特定企业制度中形成的以“忠诚”为核心价值的高度敬业的团队精神。正是这种日本精神与市场竞争相结合,才使日本的“企业系列制度”、“主银行制度”“终身制”“、年功系列制”等制度,变成了使内部的摩擦内耗降低到最小程度,使整体的团队作用充分发挥的优势。特别是在企业内部,正是这种敬业精神与日本一流工程技术相结合才创造了风靡世界市场的一流的日本产品。

综上所述,80年代日本在制造业竞争中所表现的优势,并不是某一个方面作用的结果,而是构成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构。日本在80年代所具有的优势,从总体上讲,是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优势。

二、在新经济时代失灵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

80年代后期因日元升值引起的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的不景气之中。日本经济为什么长期无法恢复,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难题。长期以来,日本政府主要致力于泡沫经济遗留下来的银行坏帐、投资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的解决。经过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如果将日本经济陷入不景气的原因仅仅归结为泡沫经济的破坏力,这显然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日本经济在90年代遇到的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解决泡沫经济后的遗留问题,而是面对掀起的新一轮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制度与结构的深层进行改革的问题。从更广的范围看,实质上是一个如何从创造了制造业辉煌的光环效应走出,对日本市场模式进行反思的问题。

1、政府导向型模式今后如何走?

如果说在80年代以前,显示的主要是政府导向型市场模式的优点,那么90年代以来则频频显示了政府导向型模式的种种弊端。 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政府面对不景气的企业和银行大量坏帐,仍然贯彻“护送船队”的政策时,则变成对破产企业和落后企业保护。由于对应该处理的银行坏帐未能及时处理,延误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机。在政府导向型市场模式左右的惯性思维方式的作用下,过分相信政府调控力量的结果是希望通过政府的调控力量来走出经济发展的不景气,大量发行国债刺激经济发展,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巨额国债反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包袱。

90年代以来,政府导向型市场模式在解决泡沫经济破灭后的经济结构调整上,在新一轮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中频频失灵行为,迫使人们不得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政府导向型模式,今后如何走?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新选择问题,实际是一个一个亚洲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新选择问题。90年代经济增长不景气,使日本的政府导向型模式受到了时代的质问,1999年发生的东亚金融风暴的背后,也以同样的方式向亚洲的政府导向型经济模式提出质问。

2、缺乏原创性的技术革新成为昨日黄花

在引入西方尖端技术的前提下,在具体的工艺流程和产品中进行追加的技术革新的路径,可以说是一条学习、引入西方技术的最佳路径。80年代之前日本的这种作法,堪称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引进西方技术的典范。但是8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一轮的高新技术产业的革命,所依托的技术是原创型的技术。传统的制造业技术,从原创性的科学理论转化为可实用的技术和产品,需要两次创新才能完成,90年代以来的新经济时代的信息技术革命,从原创技术的出现到产品的问世,不仅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而且也是在同一个研究室中完成的。特别是信息技术时代的软件产品,制造技术相对与软件开发技术而言几乎是零。这说明现代的高技术不需要二传手。原创技术的发明者,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将技术变成产品,直接投向市场。如果说在制造业时代,获利最大的是面向终端产品的二次技术创新,在新经济时代获利最大的像比尔盖茨这样的拥有原创技术者,而不是面向市场的硬件制造商。美国的比尔盖茨,根本不需要日本一流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可以将他的产品推向全球。在制造业时代,日本和欧美共同分享来自同一源头的水,日本比欧美甚至分享的更多。但在高新技术革命时代,来自欧美之源的水,不需要通过日本就可以流向全世界。 在新经济时代,缺乏原创性技术体系成为昨日黄花。

3\缺乏竞争、创新力的企业制度对新经济对应迟缓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没有永恒的李嘉图,也没有永恒的凯恩斯,当然也不可能有永恒的企业制度。日本企业制度的优势则是相对于70到80年代的市场环境和经济条件而言,经济发展的环境一旦变化,许多优势的东西不仅不能继续保持,甚至还会走向其反面,变成企业发展的障碍。在70年代,具有高度竞争性和独立性的美国企业,在传统的制造业竞争中输给日本。但从80年代开始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信息产业转变的过程中,在充满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存在的具有独立性的美国企业和高度流动性的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却表现出高度的适应性。从80年代开始,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一大批高科技的新型中小企业纷纷诞生,到了90年代这些企业已成为推动美国新经济的发展新兴产业而出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日本企业,在面对新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挑战中,表现出对应迟缓。在政府保护下缺乏淘汰机制的企业序列制度,缺乏人才流动的终身雇佣制,很难使新型企业在传统的企业制度体系的夹缝中产生。在这一时期,日本企业制度的封闭性,成为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的障碍。从80年代以来,日本的一些跨国公司和大的企业集团,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挑战,从产品结构和研究开发方向上,也进行了很大调整,但这是在保留原企业制度下进行的,所以其竞争力和创新活力有限。

4、日本经济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前景

由于结构和制度的原因使日本经济走出不景气的道路艰难而曲折,日本经济什么时候能够走出低谷的时间表,即使日本的专家与学者也很难确定。但经过十多年渐进的改革和探索,以及对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反思,日本经济未来发展与改革的方向越来越明确。从日本专家和学者讲述的内容中,可以发现,市场化、全球化和信息化是现代日本经济发展的三大趋势,也是日本经济改革中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

日本的政府和学者已认识到政府导向型经济模式的弊端,放松行政管制,更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适应因特网时代需要的更加灵活的市场经济,是目前日本经济改革的主要方向。 在金融体制方面推进更加自由化、更加有选择性的金融体系。 在金融机构的合并中,允许银行、保险、证券等业务的自由化。在企业关系上,开始进行打破束缚企业之间竞争的序列关系的改革,在企业内部,对终身雇佣制进行改革,打破大锅饭铁饭碗,鼓励人员开始流动、竞争,促使劳动力市场发展。在对外开放上,鼓励外资进入日本,收购日本的企业和不良资产。这些改革都是围绕一个目标进行的,就是使日本市场机制更加具有竞争性和开放性。

在新一轮的新经济竞争中,日本企业未能抓住有利机会,获得其应有的市场份额。面向全球,实现日本企业的再造,成为日本企业努力的目标。如富士通株式会社全力推行的面向全球性的经营战略,代表了目前日本跨国企业改革的方向。富士通作为一个从事电子通讯的跨国企业,适应因特网时代技术发展的要求,提出两大经营战略。,将富士通的全部资源集中于互联网世界,使富士通的品牌成为全球性的品牌。富士通的这两大战略与建立因特网时代无国籍企业的发展趋势非常吻合。随着互联网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一轮的国际竞争,将是以全球化经营为战略目标的无国籍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中,越是全球化的企业,越具有生命力和竞争了。

日本政府鉴于在80年代以来IT革命的对应迟缓,提出了21世纪日本经济发展的战略是“e-Japan”,围绕“建立网上日本”战略,制定了三大战略目标:(1)实现全体国民都得到IT利益的社会;(2)建立在自由竞争原理之上的有效率的经济结构;(3)实现网络时代的国际贡献。实现战略目标的4个重点政策领域是:(1)依靠民间进行超高速网络的基础实施建设,依靠政府,实现自由而公平的竞争环境;(2)建立电子商务交易的规则,为电子商务创造环境;(3)建立电子政府实现行政、公共领域的信息化;(4)为了适应信息社会而开展教育,培养IT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研究。

三、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经济的借鉴与启示

二战后经历过经济恢复、高速增长和不景气,目前又处于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时期的日本经济,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通过对日本市场经济研修考察,可以发现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某些方面与中国有相似之处。日本与中国都属于东亚农耕文化体系,东亚农耕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组织和对资源配置的作用相对较大。日本是亚洲最早进入资本主义,实行工业化的国家,但日本仍属于西方市场经济体系之外的在赶超中实行工业化的国家,目前中国推进的工业化战略也属于这种类型。日本虽然没有像中国那样搞过计划经济,但日本政府对经济管理的某些作法与中国计划经济有相似之处。日本的企业系列制、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与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制度有某些相似。日本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经验,对于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有许多借鉴和启示。

1、面对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在新经济时代的失灵,需要反思的第一个问题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正如没有永动机一样,也没有永远有效的模式,只有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在80年代以前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模式曾创造了日本经济增长的奇迹,但并不意味着这种模式是永恒的,面对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种模式就面临着一个改革的问题。目前中国的经济改革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时期。适应经济的转型,就有一个走出应有的思维定势和改革思路,以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知识、新的改革思路进行新的改革问题。特别是面临即将进入WTO的挑战,更是如此。

2、目前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任务,一是用尖端技术提升和完善中国制造业的任务。 尽管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新经济时代对应迟缓,但日本在发展制造业方面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日本在发展制造业方面,通过组建面向国际市场的大企业集团的作法值得我国学习与研究。在发展我国制造业上,应当考虑根据竞争优势组建企业集团,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发展制造业战略。青岛的海尔集团在这方面已先走了一步。面向国际市场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集团,应当成为中国21世纪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之一。此外日本在发展制造业中,一方面积极引进尖端技术,另一方面大力进行二次技术创新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学习。在产业政策实施上,日本始终坚持将技术创新与产业政策、技术进步与进口政策紧密联系的作法值得我们借鉴。

3、虽然日本是一个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国家,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和管理也是法制程度较高的国家。日本的产业政策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都有一套严密的法律依据。在战后不断提出的产业扶植政策,都是以制定的法律为依据。如在扶植纤维产业时,有“个别产业振兴法“。在60年展汽车、机械电子产业时,曾制定了“国用车扶植纲要”、“振兴机械工业临时法”、“振兴电子工业临时措施法”等。依法治国,依法对经济进行调控,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4、适应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一方面学习日本大力推进面向市场的二次技术创新做法的同时,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必须吸取日本的教训,大力发展适应新技术革命的原创技术系统。尽管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势头很强,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支持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源头,并不是中国自己原创技术,高新技术产业中很大一块属于二次性的制造业创造的产值。

5、5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进行了5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但日本的学者认为这5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大部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在各种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的作用下,影响了计划的科学性,偏离了原计划的目标;二是在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上,过多地利用了计划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忽视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这些教训对于目前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借鉴的意义。政府的投资方向和开放计划必须考虑到利用市场调节的功能,这应当是我国开发西部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如果将西部大开发的注意力过多集中在向中央要钱上,而忽视了本地区的市场环境和开发资源的培育,可能欲速而不达。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政学院赴日第四期市场经济研讨会的讲座材料:株式会社富士通总研朱炎、 金坚敏:《日本市场经济概要》;一桥大学经济学部 田近荣治:《日本财政政策和税制》。横滨国立大学 若杉隆平:《日本的产业政策》;鸟取大学教育地域科学部 光多长温:《日本的地区振兴政策》;株式会社富士通总研 田边敏宪:《日本金融系统的未来展望》;富士通株式会社 森寺章夫:《富士通的经营方针》。

2、(日)大内乒卫等:《日本经济图说》,吉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第6篇:计划经济模式的特点范文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混合型经济模式中,中国企业家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和决策模式的片面和单一已经显而易见。由于相当多的企业家不能找到自己正确的定位,使得企业经营行为处于原始的摸索状态,更多的是处于主观冒进状态,缺乏应有的科技理性。

企业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科学地认识处于改革大潮中经济、文化等从无序走向有序的特点和规律,找到自己的坐标和设计的基准线。企业的生存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发展能力都取决于企业质量,企业设计的基础任务首先是提高企业质量。企业危机的出现,是由于企业的结构性缺陷所导致的。企业设计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企业内部的结构进行全面的调整,将企业的感性管理上升到理性管理的高度,使企业具有健康的身体。

从企业的内部看,健康企业是由科研、工业、贸易和金融四大支柱支撑的,如果出现某一方面的偏差,企业根基就会出现动摇;从企业的外部看,企业的产业结构、资本组合结构更需要建立科学的体系;从企业管理方面看,产权的明晰化、资本的人格化、企业的现代化、市场的全球化等都十分重要。企业结构的设计就是要对内外诸多因素进行明晰的定位,建立科学的结构。

科技力设计

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国策。对于企业来讲,将科技作为企业的驱动力也成必然趋势,企业的发展战略要变纯粹的市场驱动为科技驱动,即知识驱动。

海尔集团早已实施了“科技驱动”的发展战略,他们建立了一个新的结构式:变以往的生产与市场的单一结构式为现在的科研、生产和市场的结构式,使科技成为市场的动力。

海尔集团的科研机构按照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科技张力来确定产品的生命周期,引导着产品市场的发展,同时用新技术自行淘汰产品,在产品尚未完全进入衰落期时,已经在生产线上取消了该产品的生产。

第7篇:计划经济模式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国有企业;现代薪酬制度

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工作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模式也逐步从计划经济模式中脱胎出来,向市场化管理和效益化管理转化,由于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很深,导致目前国有企业的薪酬管理落后于体制的转换和经营体制的变革,势必导致企业发展的受阻。因此,国有企业应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现代薪酬制度,在工资总额有限的情况下,盘活用好有限的工资总额,构建符合各类人才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薪酬效能的最大化,从制度上保证各类人才得到与他们的劳动和贡献相适应的报酬,真正实现待遇留人。

1.全面认识现代企业薪酬制度

现代企业薪酬制度是指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则,在国家法律规范和职工民主参与下,企业向经营者、劳动者和投入生产要素的个人自主分配报酬的一整套科学的规程、标准和办法。现代企业薪酬制度与企业现行薪酬制度相比较具有以下差别:

一是分配主体不同。现代企业薪酬制度的分配主体是企业,具体说是公司制企业的股东会、董事会和总经理,企业拥有完整意义的分配自,包括自主决定分配总量、分配水平、分配制度、分配标准和分配关系等各项自;而在企业现行薪酬制度中,由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尚不到位,政府还要管企业的工资总额,国有企业还不是真正的分配主体。

二是分配基础不同。现代企业薪酬制度以市场为基础,与劳动力市场价格衔接,以工作评价制度确定薪酬制度及其分配标准的依据,以体现内部公平;而企业现行薪酬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价格脱节,绝大多数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基本没有通过工作评价来确定薪酬差别。

三是分配方式、方法不同。现代企业薪酬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分配方式多样化,分配手段科学化,形成多种组合,可以灵活调整并运用;而企业现行薪酬制度,多数还带有原等级工资制的痕迹,较少实行或基本没有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办法,分配方式比较单一,科学性也较差。

四是分配内容不同。前者的分配内容包括劳动报酬和生产要素报酬,内容丰富、范围广;而后者的分配内容则只涉及劳动报酬,主要是企业工资总额。

五是分配机制不同。现代企业薪酬制度全面引入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着力形成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使每个员工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从而有利于调动经营者和劳动者以及投入生产要素个人的积极性;而企业现行薪酬制度在相当程度上仍是计划机制、行政机制发挥作用,因而激励作用不足,约束作用乏力,容易造成平均主义大锅饭和分配行为不规范的不利现象。

2.建构现代企业薪酬制度的有效途径

2.1薪酬体系市场运作要建立在规范合理的薪酬结构上

分析我国国有企业薪酬结构的现状,可以看到名目繁多的支持项目,很不规范,同时存在着大量的隐性收入和暗箱操作。属于长期激励机制的薪酬项目比较少。因而,要着眼于制度创新和结构的规范合理。薪酬体系市场化运作,既要借鉴国外经验,又要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的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组织,其企业制度既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制度的共性,又具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属性。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改革必须基于中国国情,在此基础上要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发展要求。

2.2在薪酬制度上要突出岗位价值

新的薪酬分配制度应从重工龄的技能工资转向重岗位条件、重技术程度、劳动数量、劳动质量的岗位转移,依据技术高低、苦脏累险的程度、劳动强度、责任大小等因素,合理地测算出管理、技术、生产操作、服务四大系列的不同岗位的工资分配系数,真正形成“以事定岗、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岗位结构工资分配机制。通过岗位(职位)评价,合理拉开关键岗位与普通岗位的工资差距,突出岗位价值。由于每一个工作岗位(职位)的工作性质、内容、对组织贡献的大小和方式不同,管理的幅度、所需的资格及沟通能力的要求、职责范围、解决的工作问题的难度、对组织短期、长期影响和贡献等都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评价职位时,应该考虑这些因素,并将各项因素的重要性与企业的性质、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等联系起来,共同考虑。由于岗位(职位)评价是通过综合评价各方面因素得出的工资级别而不简单地与职务挂钩,它不但可以科学地比较出企业内部各个职位的相对重要性,并得出职位等级序列使不同职位(岗位)之间具有可比性,还有助于解决“当官”与“当专家”的等级差异问题,有效地激励各岗位的人员努力创新。

2.3严格绩效考核,实行绩效工资制

薪酬设计要点在于“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一般来说在薪酬设计要点中,对内公平性要比对外竞争力更重要。因此,就对内公平性而言,除了要通过职位评价来确定员工合理的岗别外,还要按绩效付酬。绩效工资是对员工完成业务指标而进行的奖励,即根据各类员工的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实施奖励工资分配。绩效工资可以是短期的,如销售奖金、项目奖、年度奖、课题工资、效益工资等;也可以是长期的。把他们的利益分配与其最终工作成果、工作绩效联系起来,并与企业效益密切挂钩,加大业绩工资在工资总额中所占的份额,对关键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业绩工资分配形式,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

实行绩效工资制,首先是要设计一个能有效区分绩优与绩劣员工的绩效评估体系,其次是要有明确的绩效导向即以绩效评估体系中的哪一个元素为重要衡量指标。企业要向员工传递一种以绩效和能力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来引导员工们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共享,以此来培育积极的团队绩效文化,从而大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2.4不断推出多元化的福利项目

第8篇:计划经济模式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电力营销 市场特点 营销策略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电力营销市场也在不断更新,我们必须结合实际,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才能满足电力行业市场化的发展需求,才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实现创新化、科技化、高效化、集约化的良性发展模式。

1 电力营销市场的特点

1.1 电力市场现状

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电力行业已经从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变成市场经济模式,垄断性的行业已经被竞争性的市场所取代,电力行业已经从原有的卖方市场“我发多少,你用多少,价格定位,取替不了”转型为买方市场“竞价选择,服务至尚,客户需求,电厂目标”,电力市场已经形成本质的变革,这也从根本上使电厂走向了集约化、健康化、服务化、标准化运营模式,供电能力大大加强,电网建设优化覆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供电能力是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倍,电网最高电压等级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形成了厂网分离、竞价上网、直购供应的市场模式,从管理到生产到效益全方位提升,大大满足了社会发展需求在这个过程,供电企业由电力和客户的管理者,转变为了电力经营者和客户的服务者。

1.2 电力营销市场的主要特征

1.2.1 整体性

电力系统是通过电网实现的电力输送和覆盖,而在电力市场营销过程中要以电网系统的建设范围定位市场服务范围,一般来讲,为了加强管控,节约资源,便于维修,在一个地区电网都是统一规划,统一设立的,所以不同电力企业的营销部门要把同一个区域定位为同一个市场,共同利用,整体把握。因此电力营销市场具有整体性。

1.2.2 不可放弃性和相对稳定性

电力市场是一种服务性的市场,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和生活不可获取的一部分,要以国家大局,地区经济发展为前提,所以不能完全以盈利为目的,要在实际服务中解决困难,保证生产和生活所需;除此之外在一个区域里电力市场还是相对稳定的,虽然在市场服务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突发的情况,引发动态性的变化,但是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分析,还是相对稳定的,即使是变化也是逐渐过渡,有充足的时甘奔浜陀Χ源理。

1.2.3 差异性

在供电过程中的差异导致营销市场的差异,由于电力的供应模式,用途,客户,环境,用量的不同,导致计划安排具有差异性,生产运营具有差异性,供电时间具有差异性,消费价格具有差异性,这就导致营销市场的差异性。

2 电力营销市场的特殊性

2.1 电力产品的无差别性

在营销活动中我们通常会利用商品之间存在的产别优势进行促销 ,如产品的质量、花色、保质期、储存等。对于电力这种商品 ,看不见摸不着 ,无色无味无形, 让用户无从判断。对于电能的质量和使用标准国家有相应的规定,各电厂是不能违背的,从电力生产上也要安全、环保、节能,否则也是违反规定的,究其本质, 电力是一种无差别的产品。

2.2 电力作为产品具有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

电能无法经济有效地规模储存,所以要根据需要,进行规划生产,在整个过程中发电、输电、配电、供电和消费几乎是瞬间完成。因此, 用户用多少电,供电公司就必须供多少电 ,产生了这种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客户对电能的使用基本处于不间断的全时性,你用我也得用,这样在用电高峰时段会出现严重的调峰问题, 所以电力部门要设置安全保护系统。

2.3 电力需求弹性极低

在经济学中,商品的需求会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产生所谓的需求弹性,即价格出现变化,导致需求随之改变。但是对于电力这种特殊商品,需求弹性几乎不存在。这是因为电力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还是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动力,而且是现代居民生活的必需品,“只有增加,难以减少,不能随便”,所以电力需求弹性极低。

2.4 销售电价的固定性

价格是反映商品供需关系的信号,也是商品价值的体现。由于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对电价严格控制,电力企业没有价格制定权,在当今社会供电价格“受市场影响要改变,有政府制约要和规定”,这样一来就要从服务和自身的管理上想办法。

3 电力营销市场的营销策略

3.1 提升产品质量的策略

在当今社会,质量是保证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我们必须重视质量,提高质量,才能有竞争力。电力与替代能源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供电企业应该改进电力产品质量增强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

3.2 提高服务质量的营销策略

服务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所以,供电企业要完善服务质量,开拓电力目标市场,规划合理;提高供电单位社会效益,方法科学;强化电力营销的力度,加大投入;树立供电企业的外在形象,提高营销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服务的积极性。

3.3 价格策略

虽然电力的价格在国家管辖的范围当中,然而这也是必须的手段,国家在对电力产品进行定价的时候通常遵循成本为主、 利润合理。 然而,经过调查后发现,当今的电价水平对于很多用户而言还是比较高的,民众降低电价的呼吁声非常大,应该选取适当的措施降低管理中间层、对低耗开展优惠、整治不合理收费、实现阶段性收费、节约成本投入、降低人员成本等措施。 除此之外还可以转移高峰需求降低电力营销负荷,有效的进行高峰用电调配,分类进行合理化供电方案策划,激励用户承担备用容量也是电力营销的有效手段。

4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营销策略要依据管理学、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市场营销学等文化理论并结合地域的实际特点、电力产品的自身特点、电力营销的自身特点进行科学的制定,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为百姓服务。

参考文献:

第9篇:计划经济模式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经济转型 企业成长环境 政策调控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以保护中小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鼓励中小企业进行产业调整、自我创新以及参与企业间的良性竞争,进一步完善我国对中小型企业的政策。2003年,《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颁发,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开始走向成熟。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生存环境正式纳入法制,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存率,而且还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中小企业的界定方式及其特点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方式

一般情况下,当今社会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定量界定和定性界定。定量界定主要是对企业的员工人数、企业固有资产额、年营业额三方面进行界定;定性界定在定量界定的基础上还包括了地区的政策性界定以及学者专家对企业性质的界定。其中定性界定的三个公认标准是:企业独立所有、企业者自主经营以及企业的市场份额较小(魏先傲,2012)。尽管相对于定量界定而言,定性界定的标准涵盖更为广泛,但同样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企业的小份额市场”的界定,由于各国各地区的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市场大小上的界定标准也并不相同。美国在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有标准上,规定 “同行业中不具有垄断实力”,而大多数欧美国家则直接规定,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有”较小即为中小企业。从本质上来说,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均以企业本身的发展规模和经营规模为界定标准。可见,单纯以某种方法和标准来界定企业是否属于中小企业是不可行的,同时这种企业也是不存在的。

(二)中小企业界定方式的特点

本文详细分析了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总结出如下特点:两种界定方法反映出,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在采取同一种模糊标准时,在细节上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各国对中小企业所采取的政策也截然不同。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而定,也直接反映出该地区的发展特点以及政策特点。为了更合理地管理中小企业,使其更快更健康的发展,政府制定并颁发相关政策,无疑更具体化、人性化以及科学化。这些措施同时对各国的中小企业也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由于各国历史背景、文化背景、政治背景不同,物质资源以及资源利用技术水平也不同,从而导致对中小企业的界定目的以及界定标准不同。但值得注意的是,定量界定法是目前各国界定中小企业的普遍方法,因为相对定性界定而言,定量界定的界定标准更直观,也更方便,利于统计和比较。当然,不同的国家采用的定量标准也不同(辜胜阻,2012)。研究表明,单纯采用定量界定或者定性界定标准的国家占总数的47.60%,同时采用两种界定方法的国家占总数的52.40%。而同时采用两种界定方法的国家在界定标准上也有区别,有的国家要求企业需同时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准,而有的国家则只需企业符合其中一个标准即可。

经济转型期中小企业成长环境分析

(一)经济转型的特点和内涵

经济转型是一种独特的经济形态,这种形态主要出现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东欧以及前苏联同样也出现过类似的独特经济现象。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社会经济转型不仅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而且也影响整个世界的经济走向。21世纪初期,全球经济发展出现广泛的后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现象,这里的“后社会主义”特指放弃由国家政府主导集权的发展经济,而转向以市场经济发展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此经济转变时期的起点,是以原有的经济发展计划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和主线,并配置现有经济资源作为经济发展模式,从而进行发展的计划经济,其重点是以市场手段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策略,同时利用市场手段配置现有的经济资源为主要发展方式的市场经济。显而易见,这种界定方法主要是从我国社会经济独有体制的角度出发和考虑,并着重强调对经济发展制度的改革。

此外,还有一种观点综合了上述两种观点的中心思想,即将我国经济转型看作是生产方式的转变,同时又将其看作是经济体制的转变。如《2020年的中国》中提到,当今我国社会正处于两个革命性的转变过程中: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体制的同时转变势必会导致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产生,从这一点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转型虽然起点较高(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体制),但是发展时间较短,且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和实践都并不成熟,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发展框架,同时对经济转型的界定存在很多不全面、不统一、不清晰的地方(赵忠涛等,2012)。本文采用了第二种观点,即我国的经济转型是从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向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或过渡的。

(二)经济转型期中小企业成长环境及其特点

1.制度环境。通常情况下,可将制度分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这两种制度不仅使得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同时也使人们的行为模式能够预期。我国经济转型期同样也存在制度环境,且同时包含了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这两种制度,在经济转型初期,由于发展体制和发展理论的不成熟,致使我国的经济制度也不完善(霍永涛,2012),如部分政策和规章对企业的区别对待。经济转型的初期阶段,地区也较为重视经济的发展,所以对大型企业采取了较为优惠的政策,而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本来也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其负担变得更为沉重(邱艳,2012)。同时这种不成熟不完善的制度也导致了地区灰色经济的产生,而且也影响了许多外地企业家的投资意向,从而严重制约了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

2.融资环境。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长久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其中,出现经济转型现象的国家,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情况尤为突出,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大多数经济发展体制和发展模式都不健全,金融市场也并不成熟,同时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也较为脆弱。银行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一般只会把资金借贷给国有或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资金(张宇,2010)。Pissarides通过调查发现,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制约经济转型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属于服务行业,它们的资金空缺通常较小,即使很小一部分资金也能够很容易满足资金缺口,这种发展循环也导致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李爱香,2009)。处在经济转型中后期时,若融资困难问题还得不到解决,大部分中小企业将面临倒闭的现象。

经济转型期中小企业政策的特征

由于经济转型现象出现时间并不长,因此出现这种现象的国家,其经济市场从结构和模式上来看也不成熟,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且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政策和制度也不完善,所以与发达国家的市场型经济相比,大部分经济转型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色。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政策主要有以下特点:政策的中心思想受传统经济体制影响。我国目前还没有出现制度和发展模式都比较成熟完善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而在美国,专职于中小型企业的政策机构几乎遍布了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中小企业都能够直接接受此政策机构的管理(厉志海,2008)。我国近几年开始有意识地采用此发展模式管理中小企业,以浙江省为例,省经委直接管理国有中小企业;省工商联直接管理商业中小企业;省工商局直接管理私企中小企业;省科技厅直接管理科技型中小企业。采用这种管理模式,使浙江省的所有中小企业有了各自统一的政策主体,并能够真实反映出企业的利益和需求,运用自己所属的权力对自己的资源进行管理和保护(尚鸿涛,2008),避免了不同行业因为不同的政策而导致利益矛盾和摩擦,在企业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中小企业成长环境与政策关系实证分析

(一)样本企业的基本情况

为了获得详细信息,笔者通过网络以及人际关系以浙江省为调查范围,对其省范围内的中小企业进行抽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08份。其中,有效问卷96份,剩余12份问卷因部分题目未填或其他原因而剔出分析。在这96份问卷中,大部分填表对象为企业管理者,这是为了保证填表最终答案与企业真实信息的契合度。在这96家企业中,2010年底企业平均正式员工数量在280人左右,企业平均资产为3033.54万元,2010年底企业平均销售总额为5280.46万元,96家企业的平均经营时间为9年。这96家中小企业均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发展起来的,即均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开始发展的,与本文的研究议题和研究对象相吻合。

表1是样本企业的基本信息,根据本文的研究需求,把96家中小企业分为四类产业,即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新兴制造业和服务业。政府对这四大产业的扶持政策和保护措施一般来说并不相同,采用对比分析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二)不同类型企业成长环境的方差分析

将不同规模的企业成长环境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将不同产业类型的企业成长环境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结论

在多元化的经济时代,中小型企业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但是由于政策体系的不完善,中小型企业本身的特点和结构导致其生存环境较为恶劣,发展情况不容乐观。由表2的分析可以看出,小型企业的融资能力跟中型企业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小型企业对制度环境的评价稍微高于中型企业。从表3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新兴行业对企业成长环境的评分比传统行业更高,直观地表述了新兴行业在经济转型期更适合社会经济发展,并且生存能力更强。结合Scheffe和LSD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对企业成长环境的适应能力有较大差异,据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新兴行业更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经过多年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结构趋于稳定与成熟,中小型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存环境和发展潜力不应被人们忽视,因此本文分析了中小型企业的各种发展因素,以促进我国中小型企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魏先傲.中小企业经济转型过程中融资问题探讨[J].商情,2012(37)

2.辜胜阻.中小企业生存困境如何破局[J].农村经济与科技:农业产业化,2012(2)

3.赵忠涛,郭炳宏.关于中小企业经济转型过程中融资途径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2(6)

4.霍永涛.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小企业困境及应对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3)

5.邱艳.经济转型下解读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困境[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2(6)

6.张宇.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小企业品牌策略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35)

7.李爱香.从中小企业应变看经济转型升级—以浙江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9(22)